平行四边形性质在证明题中的应用中英文翻译

2024-09-08

平行四边形性质在证明题中的应用中英文翻译(精选6篇)

平行四边形性质在证明题中的应用中英文翻译 第1篇

“解剖学”在几何证明题中的应用

咸安区白鹤中学游明勇

几何的正面,是学生感到很难的一部分内容。它需把定理与图形

灵活地结合起来,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孩比较容易找到切入点,但

对一些组合图形,或图形中的线,图形较多时,我就采取“解剖学”

中的方法,把图形先提出来,分析探究有关结论,再放进去,把不熟

悉的图形,变成成熟的,学生就很容易找到切入点。

案例1》:如图,ӨO1与ӨO2外切于P,AB切ӨO1于A,切ӨO2于

B,R1=4,R2=2,求AB的长。

老师提出问题:怎样求AB的长呢?请学生边读题边结合图形,你能读出哪些结论?有哪些辅助线?

生:(1)点O1,P,O2三点共线。

(2)连O1A,O2B 辅助线。

师:试连线,结合题中已知,你能得到哪些线段长?

生:O1O2=6,AO1=4,BO2=

2结合题中问题,观察思考:题中怎样求线的AB的长?让学生自己动

手做后,老师再用另一种思路解:AB师:请把图中点A,B,O1,O2四点对应的图形

4提出来,结合初二基本图形,你有所发现。O1 6

生:它就是:初二梯形中,已知上、下底长—腰长,求另一腰长。

反思:归纳:这样,在几何题证明中,避免其它线对思维的影响,可O2

适当地把部分图像从原题中提出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还放回原题

进行解答。

案例2>:如图,ӨO1与ӨO2都经过A, B两点,过点A的直线CD

与ӨO1交于C,与ӨO2交于D,过点B的直线EF与ӨO1交与E,交Ө

M

E©图(1)N(1)求证:CE//DF.(2)在图(1)中,若CD与EF可以绕点A, B 转动,当点C与点

E重合时,过点E作直线MN//DF。判断直线MN与ӨO1的位

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与ӨO2师:案例(1)中灵活应用,把题中部分“器官”提出来,进行分析,然后再放进去,你能用上述方法对案例(2)中第1小题进行分析吗?

试试看。

生:抓住两圆相交的基本辅助线,在不同圆中分别进行剖析,应用圆

内接四边形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易证。CA

师:对于第(2)小题,图形变了,已知,结论也有所改变:你能用

以上“解剖”的方法,把它们分开分拆,提出来,再放进去找联系吗?

生:可作如图分解 :

在图(b)中可证:再在图(a)中,就是已知< ABE=

师生反思:因此,在几何证明题中,当图中的线较多或图形较复杂时,可以使当地把部分图形提出来,单个研究,防止,其他图对思维的影

响,阻碍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使当地采取“解剖的方法”,化难为

易,化繁为简,化不熟悉为常规,采取“各个击破”的思想,大大降

低了解题的难度,改变了大部分学生认为几何难学的思想,在某一定

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求学的兴趣。

凸函数在一些证明题中的应用 第2篇

关键词:凸函数,不等式,Jensen不等式

凸函数是高等数学及数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凸函数本身有着许多很好的性质, 掌握和利用好这些性质, 能是一些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本文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凸函数在数学分析的一些证明题种的应用。凸函数的定义在不同版本定义有差别, 本文采用的定义1:设f (x) 在区间I上有定义, f (x) 在I上称为凸函数, 当且仅当:坌x1, x2∈I, 坌λ∈ (0, 1) 有f (λx1+ (1-λ) x2) ≤λf (x1) + (1-λ) f (x2) .

一、利用凸函数证明詹森 (Jensen) 不等式若f (x) 为区间I上的凸函数, 则对任意

证:应用数学归纳法.当n=2时, 由定义1命题显然成立。

这就证明了对任何正整数n (≥2) , 凸函数f (x) f总有不等式 (1) 成立。

二、利用凸函数证明霍尔得 (Holder) 不等式

证明:对 (2) 式两端p次方后, 即:

由Jensen不等式知 (4) 式成立, 从而结论成立。

三、闵可夫斯基 (Minkowski) 不等式

设ak>0, bk>0, p>1

略证:记ck=ak+bk, 则

此不等号利用Holder不等式

此不等式又称为距离不等式.当p=2, n=3时此式表示三角形中任意一边小于另两边之和, 此又称三角不等式。

四、利用凸函数证明哈达马 (Hadamard) 定理

设f (x) 为区间[a, b]上的连续凸函数.试证:坌x1, x2∈[a, b], x1<x2, 有

同理, 令t=x2-λ (x2-x1) , 亦有

另外, 由 (5) , 应用f (x) 的凸性,

证毕。

参考文献

[1]林源渠.数学分析习题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姜东平, 等.数学分析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朱时.数学分析札记[M].贵阳:贵州省教育出版社, 1994.

[4]裴礼文.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华东师范大学版本.数学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平行四边形性质在证明题中的应用中英文翻译 第3篇

产品说明主要属“信息”类语篇,但同时兼有“宣传鼓动”类语篇的特点。[1]其主要功能是向客户介绍产品的质量,性能,生产工艺和产品的使用信息,以清晰,简洁,准确的口吻充分传达有关产品的信息。产品说明书用于指导产品的使用,在社会经济生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向消费者传授相关商品知识、指导消费者,还担负着推销产品、宣传企业以扩大企业品牌和知名度的重任。[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通越来越频繁,为了迎合不同文化背景消费者的需求,推销产品,促使其购买,这就要求准确地道的翻译。分析对比中英家电产品说明的差异,通过阅读平行文本,可以帮助译者理解原文,借鉴地道的表达方法,提高翻译质量。

二、中英修辞对比:

2.1 话语内容对比

从内容上看,汉语产品说明表现为平铺直叙,长篇大论,喜欢重墨渲染一些枝节信息,较多使用概念式及空洞夸大的描述性套话[1],如“没有一种电视,像康佳3008高清液晶那样激起如此众多的艳羡和惊叹”;“高雅至尊”;“卓然出众”等,习惯罗列权威机构的认证及大到全国、小到地县的各种奖项,并加以细节描述[1],如“采用国际领先的液压胀管和拉胀技术”;“康佳高清液晶还采用了康佳首创、行业领先的DSP数字超微点阵技术”。

英语产品说明则注重突出公司形象及产品,充分表达事实,传输实质信息,用事实和数字说话[1]。如“Monogram dishwashers rise to every cleanup challenge with 102 spray jets and an array of thoughtful design features, like an adjustable third rack and brilliant LED lighting”;“The innovation is apparent the minute you open a FEDDERS side-by-side refrigerator”;“Sub-Zero built-in products guard freshness by addressing the three pillars of food preservation”。

2.2 诉求手段对比

汉语产品说明重权威,重数据,符合受众对数字客观公正的心理,如“采用国际领先的液压胀管和拉胀技术,使钢管或铜管与散热型材紧密结合,散热采用辐射、对流原理、散热量、热舒适度高,金属热强度比老式铸铁散热器高出近1倍,是经过验证的符合国内复杂供暖水质的稳定产品”;“全球领先支持720P、H.264、MKV、RM、RMVB等格式”等。同时通过对比以突显产品的优质,吸引人们购买,如“康佳高清液晶电视可达到207万像素,比普通彩电高4至5倍”。

英语产品说明则较多使用第一人称“We”或第二人称“You”,语气平实,但具有鼓动性,贴近消费者,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引起共鸣,进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Whether you wish to hide or highlight the dishwasher, complement or contrast cabinetry and other appliances, you’ll find a Monogram dishwasher that works wonderfully with any kitchen design”;“For appearing before your eyes is an abundance of fresh foods - all easy to see because it’s at eye level.”等。

2.3 表现形式对比

在语言表现形式和行文结构上,汉语产品说明书表现为大量使用辞藻华丽的形容词和修飾词、产品特征介绍详细,喜用四字成语和四、五、六、七字并列结构、讲究工整对仗[1],如“长虹钢制散热器的外观更为时尚,现代感强、色彩丰富、造型独特”就采用四字结构并列;对创维42L03RF液晶电视的外观介绍详细,如“酒红格调的别致搭配……屏幕周边的线条多用曲线表现”;排比句式的使用,节奏鲜明,长于抒情,如“康佳LC-TM3008高清液晶电视……它面子够大……它轻盈袅娜……它完全健康……它超级省电……”。

英语产品说明则广泛运用简单的句子,非谓语动词结构的使用使句子结构紧凑,同时也能传递比较多的信息,如“A flush appearance adds to the power of Monogram dishwashers, creating a look of seamless perfection”;“LED lighting illuminates the entire interior, leaving no question as to whether or not dishes have been cleaned”;“Yet the typical refrigerator-freezer compromises, using a single compressor to attempt both jibs”等。语篇中也大量使用名词或名词词组,使语言简洁,意思高度浓缩,如“Couple this with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hat maintains proper temperatures for maximum freshness and energy efficiency, and you have a refrigerator that is a true kitchen showpiece”。

2.4 美学手段对比

受古代骈体文传统影响,汉语产品说明喜用四、五、六、七字并列结构,对偶及排比,以加强语势与节奏感,有利于表达感情。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较英语产品说明常见,如“液晶在电视中的地位,犹如梦露在电影界、贝克汉姆在足球界那样卓然出众,非同凡响的时尚酷感,超越芸芸众生,却又唾手可得”;“它极为出‘色’,拥有1600万完全纯正的高逼真色彩,让每一片落花、每一滴水珠都淋漓尽致表达”,这里“出色”就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体现该液晶电视的卓然出众,又点明其高逼真的色彩。

相比之下,英语产品说明则重事实描述,语气平实,较多使用日常用语,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如“Dishwasher styles that flow beautifully with your kitchen plans”等。

三、对翻译的启示

产品说明书是生产厂家向广大消费者介绍产品、推销产品并指导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所做出的书面说明,通过对中英产品说明在话语内容、诉求手段、表现形式及美学手段四个方面的对比,不同语言有其不同的话语建构方式。要使产品引起译语受众的购买欲望,得体地道的译文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平行文本的阅读,经过检验而获得的译文,能够有效传递原文的信息,更为准确可靠,更具专业水平。[3]

平行文本的作用包括,帮助译者获取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获取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在专业领域的表达方式;译者学习相关领域的写作风格。通过阅读大量的平行文本,可以掌握英语国家同类主题和体裁的文本中一些地道的表达方法,进而收集整理成为小型语料库,发挥平行文本的参照指导作用。[4]这样的译文能够更加符合译入语语言特点,更加贴近译入语读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套用译语平行文本的样式,借鉴它们的修辞风格,此外还可以参考译语平行文本修改譯文,有针对性地提高译文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76,77.

[2]侯勤梅.产品说明书文体特征与英译原则探析[J].高教与经济,2007,20(2):60.

[3]李长栓.非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11.

平行四边形性质在证明题中的应用中英文翻译 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题,虚拟语气,应用

1. 引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是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国性教学考试;大学英语四级标准化考试自1986年末开始筹备, 1987年正式实施, 于2005年6月起进行改革。其目的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 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 为提高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服务。基于此目的, 英语四级试题设计就涵盖了英语语法、词汇、固定搭配、固定句型等语言点, 通过这些语言点的测试反映学生英语的综合掌握能力。我对最近5年 (2006—2010年) 的10套真题进行分析总结, 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虚拟语气是四级翻译部分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考点, 在10套真题的总共50道翻译题中考查虚拟语气句子的就有7道题, 占了14%。尤其是在这两年 (2009—2010年) 的4套真题中, 虚拟语气的考查率高达25%。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虚拟语气已经是四级考试中的必考知识点, 但由于英语中的虚拟语气变化多、用法广, 使学生难以准确掌握其用法。我通过自己的一线工作经验发现, 学生, 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更是欠缺。接下来, 我就以历年真题为例, 对四级翻译中的虚拟语气进行深入的分析, 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2. 真题分析

A.2006年6月份四级考试第89题

The professor required that_________ (我们交研究报告) by Wednesday.

大多数考生看到这道题目时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给出的汉语部分“我们交研究报告”, 而没有从句子整体出发, 没发现信息词require, 也就没有意识到这道题目的考点是虚拟语气。

B.2006年12月第89题

The victim_________ (本来会有机会活下来) if he had been taken to hospital in time.

这道题的信息点在于前半句的形式是由if引导的一个含有过去完成时的条件状语从句, 很明显此题是考查虚拟语气另外一种形式——虚拟语气在条件句中的用法。

C.2009年6月份四级考试第88题

If she had returned an hour earlier, Mary_________ (就不会被大雨淋了) 同样题B一样。

D.2009年12月份四级考试第87题

You would not have failed if you_________ (按照我的指令去做) .

和上面的题目一样, 考生更多的是在琢磨“按照”“指令”用英语怎么去表达, 而忽略了题目前半部分给出的信息点“would not have failed if”。与样题B和C一样都是考查学生对于虚拟语气的掌握情况。

E.2010年6月份四级考试第90题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ir condition_________ (要安装在窗户旁) .

这道题目也是考查虚拟语气, 但此题的信息点在于“It is suggested that”, 属于虚拟语气的又一种形式。

F.2010年12月份四级考试第89题

There would be no life on earth_________ (没有地球独特的环境) .

如果考生将其翻译为:without its unique environment也正确,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翻译方式。但从整体来看, 如同样题B、C和D一样, 此题也是考查虚拟语气在条件句型中的用法。

G.2010年12月份4级考试第91题

They requested that_________ (我借的书还回图书馆) by next Friday.

和2006年6月份四级考试第89题一样, 此题的信息点是“requested that”还是在考查虚拟语气的应用。

3. 应对策略

四级考试的汉译英翻译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旨在通过题目测试考生对四级大纲范围内的词汇、词组、句型、语法、惯用法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要准确翻译除了掌握和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 善于发现考点。通过对上面7道历年四级真题的分析, 不难看出:虚拟语气是近几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一个必考知识点。针对这一发现, 我建议考生在考前应熟练掌握虚拟语气的三种常考的形式: (1) 虚拟语气用于宾语从句, 例如样题A和G; (2) 虚拟语气用于条件状语从句, 如样题B, C, D和F; (3) 虚拟语气在主语从句中的使用, 如样题E。

(1) 虚拟语气用于宾语从句

在动词arrange, command, demand, desire, advice, insist, order, propose, request, require, suggest, recommend, prefer等后面的宾语从句中用虚拟语气, 其形式为“ (should可省略) +动词原形”。例如:I advise that he (should) go at once.在样题A和E中均有信息词“required”和“requested”, 因此以上两题可翻译为A.The professor required that we (should) hand in the research reports by Wednesday.G.They requested that the book (s) I borrowed (should) be returned to the library/I (should) return the books (I borrowed) to the library by next Friday.因为在这些动词的宾语从句中也可直接将should省略, 只用动词原形, 所以此类虚拟语气也称为现在虚拟语气。

(2) 虚拟语气用于条件状语从句

虚拟语气在条件状语从句中使用时, 条件状语从句的形式与主句的谓语动词可以用下表来表示。

根据上表, 以上B, C, D和F四道样题可分别翻译为:

B.The victim would have had a chance to survive, if he had been taken to hospital in time.

C.If she had returned an hour earlier, Mary wouldn’t have been caught in the rain.

D.You would not have failed if you had followed my instructions.

F.There would be no life on earth if there were no unique environment on it.

考生应注意的是, 这类虚拟语气或表示与事实相反的情况或实现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例如“If I had a map I would lend it to you.”如果我有地图我就借给你, 但事实是我没有。

(3) 虚拟语气在主语从句中的使用

在主语从句中, 谓语动词的虚拟语气结构用“should+动词原形”的结构。should在此为助动词, 本身无实际意义, 可以省略, 这种主语从句由连词that引导, 常用于句型“It is/was+important/advisable/imperative, etc.that...”中, 例如:It is important that he (should) work hard.或是用于“It is/was+advised/requested/suggested, etc.that...”中。由此可以看出在样题E中, It is suggested后面的主语从句的谓语动词形式必须用“ (should) +动词原形”;“安装”可以用fix, install, “在窗户旁”可以用介词by, near或者beside。因此翻译为: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ir condition (should) be fixed/installed by/near/the window.

除此之外, 虚拟语气还可应用在表语及同位语从句中, 作advice, idea, order, demand, plan, proposal, suggestion, request等名词的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其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的结构“ (should) +动词原形”。例如:A.We all agreed to his suggestion that we (should) go to Beijing for sightseeing.B.Our idea was that they should lock up the house.

4. 结语

翻译题型虽然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不大, 但却能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如果考生能够在考前有针对性地对四级翻译的常考点比如虚拟语气进行复习, 提高自己的语言输入, 为考试中的语言输出打好基础, 并且在考试中把握好时间, 发现考点, 运用应试技巧, 那么就能更好地应对这五个翻译句子, 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翻译水平, 最终在四级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参考文献

[1]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5.

[2]吴玮翔.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精解[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3]陈幼平.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星火英语点评历年真题[M].齐鲁电子音像出版社.

[4]叶奎.英语虚拟语气的教学分析[J].大众商务, 2010, (4) , (总112) .

[5]徐衡.浅议任务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虚拟语气的学习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11, (2) .

切线在圆几何证明题中的作用 第5篇

一、锁定切线与直径垂直关系,寻找解题方法

切线是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在解有关题目时用到的知识点比较多,难度比较大,灵活性比较强。教师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反复强调重点,归纳总结思维方式,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在题目中如果有切线,就会有垂直,进而勾股定理在解题过程中是运用比较多的。

例1:已知: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过点O作弦AD的垂线交切线AC于点C,OC与半圆O交于点E,连接BE,DE。

(1)求证:∠CAD=2∠D;(2)若AB=5,AD=4,求AC的长。

分析:(1)由切线的性质得CA⊥AB,即∠1+∠2=90°;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1=∠AOC。由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知∠D=∠ABE,由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知∠AOC=2∠ABE故∠CAD=2∠D;

(2)连接BD,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ADB=90°,由勾股定理求得BD=3。

由△OAC∽△BDA得OA︰BD=AC︰DA,从而求得AC的值。

解:(1)证明:∵AC是⊙O的切线,AB是⊙O直径,

∴AB⊥AC。则∠1+∠2=90°,又∵OC⊥AD,∴∠2+∠AOC=90°,∴∠1=∠AOC,∵OE=OB ∴∠OBE=∠OEB ∵∠AOC=∠OBE+∠OEB=2∠OBE ∴∠1=2∠OBE;∵∠D=∠ABE ∴∠1=2∠D即∠CAD=2∠D;

(2)解:连接BD,∵AB是⊙O直径,

∴∠ADB=90°,∵AB=5,AD=4 ∴BD=3,∵∠CAO=∠ADB=90°,∠2=∠C ∴△OAC∽△BDA,∴OA︰BD=AC︰DA,即2.5︰3=AC︰4,∴AC=10/3 。

这是一条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在本题的解题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很多知识点,有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同角的余角相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这就要求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老师仔细讲解分析,强调重点,分解难点,使学生能把新旧知识融汇贯通,灵活运用。

二、利用切线巧建直角三角形,解决相应问题

圆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而切线又是圆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能为解题带来很大的帮助。有切线就有垂直,所以勾股定理是解决切线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加以强调。

例2:已知如图,⊙O的直经为4,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3,点P是直线l上任意一点,PQ是⊙O的切线,切点为Q,求PQ的最小值是多少·

分析:因为PQ为

切线,由于切线与半径

垂直,所以△OPQ是直

角三角形。又OQ为半

径是确定的,所以在直角三角形中当一直角边确定,斜边最小时,另一直角边也最小。根据垂线段最短,知OP=3时PQ最小。所以运用勾股定理即可解答。

解:作OP⊥l于P点,则OP=3。

∵OQ=2

在Rt△OPQ中,

由勾股定理得PQ=

√32-22 = √5。

这条题目看似简

单,实则很有难度。动点问题一直是学生感觉难以下手的题型,教师在分析问题时要作适当的引导,并强调在运动的过程中寻找不变的量。切线与半径垂直是切线最重要的特征,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结合勾股定理灵活解答。

三、利用直角关系,巧判切线存在

切线的判定是切线性质的逆运用,判定方法的归类可以参照性质得到,有切线就有直角,反之有直角才有切线。教师需强调证明的方法有多种,但只要抓住本质,那就万变不离其中。

例3: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D是圆周上一点,连接BD并延长至点C,连接AC,过点D作 DE⊥AC于点E,请你补充一条件 ,求证DE是⊙O的切线。

分析:连接AD,若DE为⊙O的切线,则D为切点,所以只需证到∠EDO=90°即可。根据现有的已知条件,最简单的方法是补充AC∥OD,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EDO=90°,可以证明DE是⊙O的切线。还可补充D是BC中点,由中位线性质定理可得AC∥OD,即得到∠EDO=90°。也可补充AB=AC利用圆周角定理和三线合一可以得到点D是BC的中点,OD是△ABC的中位线,OD∥AC,然后由DE⊥AC,得到∠ODE=90°。

解:当AC∥OD时,∠CED=∠EDO

∵DE⊥AC,

∴∠CED=90°

∴∠EDO=90°

∴DE是⊙O的切线。

当D是BC中点时,

∴CD=BD。

∵AO=BO

∴OD是△ABC的中位线

∴OD∥AC

∴DE是⊙O的切线。

当AB=AC时,如图:连接AD

∵AB是⊙O的直径,∴∠ADB=90°,∴CD=BD

∵AO=BO∴OD是△ABC的中位线,

∴DE是⊙O的切线。

本题是一条灵活性极强的综合题,它考查了如何判定切线,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一条直线只要过半径的外端点且与半径垂直,即为圆的切线。由此可见当切点明确时,只要找到夹角为直角即可。这题介绍了三种补充条件的方法,用到了平行线的判定,中位线性质定理,三线合一等知识点。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重点是对解题的思维方式的总结,利用一题多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简单给出结果。

平行四边形性质在证明题中的应用中英文翻译 第6篇

【关键词】交际翻译理论 英文小说翻译 应用方法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其也是将一种相对而言较为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表达方式的过程,包括语言翻译、文字翻译、图形翻译、符号翻译等。随着人类对文化交流的需求越来越高,小说阅读也成为当前人类互相进行习俗、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相关内容交流的重要方式。英文小说翻译也成为满足中国当前诸多读者了解英国文学的重要途径。

一、交际翻译理论概述

交际翻译理论来源于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文学著作翻译盛行,由此也产生了诸多优秀翻译学家。彼得·纽马克正是当时重要的翻译家之一。当时翻译界中对于意译和直译的争论较多,在实际翻译中也存在两派。彼得·纽马克在此基础上对前人的相关翻译理论进行总结和概括,并结合自身翻译经验,于1981年著成《翻译问题探讨》一书,并在其中提出语义翻译理论和交际翻译理论。其中语义翻译理论是指在原文作者的写作中心出发,严格根据作者的写作思想及风格,对原文进行翻译,遵循“忠实性”原则。语义翻译理论也更加注重原文的词语排序及语言表述,需尽可能贴合原著。

而交际翻译理论与语义翻译理论相比,更加注重读者的主观感受,其以读者为中心,更加注重读者的理解状况及心理感受,以求在原著的基础上,为读者呈现原著带给读者的同等阅读效果。在交际翻译理论中,彼得·纽马克认为翻译就是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其认为翻译中原著精神传达比语义传达更重要。

在上述两种翻译理论提出后,彼得·纽马克又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其主要将文本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及呼唤型三类。彼得·纽马克提出不同文本类型需采取不同翻译方法,对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其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达文本信息,使读者从信息中获得感染,文本的实际表达内容比表达形式更加重要,因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更加注重文章内容的表达,可不比过于拘泥形式,引起翻译内容晦涩难懂,影响读者阅读感受。因此,这两类文本在翻译时,可采取交际翻译理论。而对于表达型文本,其大多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语言的内容和表达形式、风格等更能体现原著作者的中心思想表达,因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更加注重原著的思想表达,严格按照原著语序、表达形式等进行翻译,这种文本更适合采取语义翻译理论进行翻译。

二、英文小说的翻译流程

1.译前准备。翻译者在实际英文小说翻译前,需做好英文翻译的译前准备,其主要内容包括了解英语小说原著的特点、了解英语小说翻译的相关要求。

英语小说与中文小说一样均具有一定的文体特点。在英文小说中,其特点主要突出在以下几点:语言形象化、语言个性化、修辞格的运用较为广泛、叙事角度较为多样、句式表达形式较为多变等,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先对原著相关文体特点进行了解,根据原著实际表达方式灵活应变,提高翻译质量。英文小说多注重于对客观生活的描述,通过对日常生活环境、人物生活等相关故事等进行描述,为读者创设生动活泼的画面。英文小说题材较多,形式多变,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除了需加强对小说文体特点的了解,还需了解小说翻译的相关要求,以促进翻译文本展现出原著的风采。其四大要求为:形象化、个性化、通俗化、风格化。

此外,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相关翻译人员还需加强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以保证翻译文本的准确性,以通过不同语言再现原著。如当代美国作家Madison Smartt Bell的著作《Soldier's Joy》,其写作背景是为了分析当代人类心理问题与生活问题之间的关系,采取第三人称叙事,以娜娜、娜娜的丈夫及娜娜的前男友作为小说主线展开故事。在翻译前了解著作背景及目的能更好地表达作者思想。

2.翻译。翻译过程是影响整篇著作翻译效果的关键。在小说翻译过程中,相关翻译人员需结合英文小说翻译的要求、文本特点、写作背景等,并结合实际翻译经验进行翻译。翻译的主要步骤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将全文细读,准确了解原著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作者的写作风格等。此过程需进行反复阅读,以保证理解效果。第二,进行首轮翻译时,需保证在最大程度上将原文信息保存,避免信息流失。在第二轮翻译中,采取交际翻译理论,在原文表意的基础上,对首轮翻译译文进行润色、修改,保证译文逻辑性和流畅性,保证译文符合读者阅读习惯。

3.译后校对。对译文进行校对时首先需对译文进行通读。第一轮校对时,需保证译文与原文之间意思无出入,信息表达、感情表达、写作风格等需与原著相符。第二轮校对时,在第一轮校对的基础上,对译文内容进行校对,保证译文与原文的统一性。翻译结束后,相关翻译人员需加强对翻译中相关问题的总结,并做好记录。

三、英文小说的翻译中交际翻译理论的实际应用方法

彼得·纽马克提出英文小说可分为信息型和呼唤型两种文本,信息型文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递信息,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将信息传递放于首位,以表达简洁作为翻译基础。而呼唤型小说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达情感,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将原著的情感表达作为翻译首位,以表达清晰、语言流畅作为翻译基础。以下对翻译中的词汇、句子、对话中交际翻译理论的实际应用方法进行详细叙述。

1.词汇翻译中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词汇是组成句子的基础,也是表达著者思想的最基础元素。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同词汇的运用饱含着著者的思想,一个词汇也表达着多种含义;且词汇背后也蕴含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情感、文化背景等,因此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也存在较大的理解差异。在实际英文小说翻译中,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将会导致不同读者因文化差异导致难以理解的状况,进而影响原著情感及思想的表达。例如英文中“bear”表示脾气暴躁或饥饿的人,其还有一种含义是熊,而熊在汉语中引申为愚笨的人。英文小说翻译中,对词汇的翻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选词和词类转译。

在英文和汉语中,一个词存在多种意义的情况较为常见,且在文学作品中,某些词的含义常具有多义性和不固定性,其语义需根据不同语境进行判定。在英文小说翻译中,每次词汇的翻译其含义、情感、意象等均需以语境作为翻译基础,将语境凌驾于一切因素之上,保证词汇翻译的准确性。如在Madison Smartt Bell 《Soldiers Joy》一书中,有如下对话:

“Just in time!”her mother said, hovering above the food, filling three plates,then settling in her customary seat.

“Thanks, Mom,” Nana's father said.

在这段对话中,用到“in time”,该词汇意思为及时、终于,此处根据下文中提到的娜娜的母亲端着三个盛着食物的盘子,可以推断出此时娜娜正好回来,翻译成“来得正好”符合语境。在后文中提到“Mom”,本意是妈妈,但结合后文说话对象为娜娜的父亲,因此,此处翻译时,不能直接翻译为“妈妈”,以免与中国人的表达方式相背离。因此,在实际翻译时,可根据中国人称谓习惯,以交际翻译理论翻译为“孩子他妈”。

由于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其在语法、词汇、表达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在英语中名词使用情况较多,汉语中动词较为常见。如在Jesse Lee Kercheval的《Alice in Dairyland》一书写到:“I say to my friend,because I'm afraid if the sniper knows I've been hit, he'll want to finish me off.”这句话中“I'm afraid”中“afraid”为形容词,本意为害怕的。在翻译中若以直译方式,则为:因为我是害怕的,如果……,这种翻译不符合汉语的用词习惯,因此可将其转化为动词:因为我害怕,如果……。通过这种此类转译,更符合汉语阅读习惯。因此,在实际英文小说翻译过程中,需学会变通,学会词类转译,使译文更加通畅、易懂。

2.句子翻译中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句子是表达著者完整思想感情的基本语言单元,是构成段落的基本单位,也是翻译的基础单位。汉语和英语的语法体系不同,使得两种语言中句子表达形式存在较大差异,汉语中,一个句子中各词汇的逻辑排列组成完整的句子,而在英语中,以连接词来串联各词汇,形成逻辑关系。在句子翻译时,需根据交际翻译理论,以读者的理解能力及心理状态为基础进行翻译,保证语言通顺易懂。其常用的方法包括增译、切分、换序三种。

如:But although Nana's parents were nothing but gracious to him, they were never going to fall under his spell.这句话直译为尽管娜娜的父母对他和善,他们从没有中他的咒语。直译时,对与文章意义的表达欠缺。而根据上下文,娜娜的父母对其丈夫不喜欢的状况,可在翻译中增译为“他们从没有中他的咒语从而对他产生好感”。通过增译能促进句子表达的完整性,也能促进读者理解,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

3.对话翻译中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小说中,人物对话是表现人物性格、形成文章冲突的重要要素,人物对话直接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人物对话也直接体现着人物性格、思想、身份等,因此。在小说对话翻译时,需把握翻译的个性化、鲜明化,注重语意、语气及感情色彩的处理。

如“Can you talk? Is Anders there?” my mother asked.此句中Can you talk直译为“你能说话吗,安德斯在吗”,直译效果较为生硬,且具有歧义。根据上下文,此对话来由是“我母亲”偷偷给“我”打电话,未防止安德斯听见而出现的询问,采取直译时,其意义不准确,因此可采取语意处理,翻译为“你方便讲话吗,安德斯不在你身边吧”,这样翻译之后,能便于读者理解文章,且更能突出“我母亲”的人物形象及对安德斯的不信任。

四、结束语

汉语和英语语系不同,导致在英语小说翻译过程中,直译效果不佳,易导致读者难以理解的状况发生。在实际英语小说翻译过程中,相关翻译人员在实际翻译中需根据语境状况,综合多种翻译方法和理论,以保证著者思想情感、观点等的准确传达,并能符合汉语的阅读习惯及表达方式,保证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英朋.交际翻译法在现代英文小说翻译中的运用[J].剑南文学,2011,(5):54.

[2]刘彤,陈学斌.交际翻译课堂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3, (29):145-146.

[3]王爱玲.跨文化交际翻译中语言文化信息的增减与重构[J].河南社会科学,2013,21(10):11-12.

[4]代玥.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角度看新闻翻译[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4):66-67.

[5]徐霞.交际翻译理论在辛克莱·刘易斯小说翻译中的运用——以Go East,Young Man的翻译为例[D].扬州大学,2013.

[6]何鹏程.交际翻译视角下英语小说翻译研究——以短篇小说《Amy Foster》汉译分析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 (6):18-19.

[7]刘彤,陈学斌.交际翻译课堂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3, (29):145-146.

上一篇:尽管都造句下一篇:县委老干部局组织慰问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