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习惯教育实施有效管理

2024-08-15

夯实习惯教育实施有效管理(精选7篇)

夯实习惯教育实施有效管理 第1篇

夯实习惯教育实施有效管理

船营区第十三小学,地处城乡结合地带,是一所普通小学。近两年来,在教育局的帮扶下,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校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的状况,目前学生总数:372人,10个教学班,幼儿园已初具规模,现有幼儿130人。学校共有教师31人,专任教师29人,教师队伍结构基本合理,省市骨干教师4人,区全天侯教师1人,区骨干教师2人。作为一所薄弱学校,在目前硬件设施无法改变,办学条件相对滞后的现状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新的教学管理文化,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是我们十三小学长期研究的主课题。

一、以制度为保障,抓好《规范》、《常规》落实,使教学常规管理常抓常新

我校始终以巩固深化学生学习“四个”良好习惯、教师“五个”良好习惯为切入点,以学校良好管理习惯“六个一”为目标,突出“严”“实”“细”“新”的教学管理特色。严:严格执行《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吉林市小学教学管理规范》,通过“学、研、修”依规守范,实施对教学工作的全面、全员、全程的管理,实行“一月一重点”检查制度。严格执行三级课程管理,开齐学科,开足课时。严抓有效备课、课堂调研、课题研究、质量检测管理。实:各项工作扎实、课堂教学落实、知识能力检测真实、习惯教育坚实。细:教学指导细、常规检查细。新: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使常规管理精细化,教学管理规范化。

1.有效备课管理,突出一个“准”字。养成不备课不进课堂的习惯

为了提高备课质量,有效备课,我们的做法是要求教师在个人备课时要通读教材、教参,做到四个准确:准确把握新的课程理念;准确领会编者意图,融会基本知识;准确把握知识点;准确落实“三维”目标。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确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积极组织集体备课,学校每月组织一次主题备课,我们已经坚持多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学校长、年段主任每个学期初,都要深入到各团队,广泛征集教学问题,然后进行梳理,选择共性的问题作为主题备课的内容,我们每个月选一个主题,作为主攻方向,组织教师集中备一个学科或一个问题。本学期,我校在延续传统的主题备课形式的基础上,更新了备课的内容,旨在进一步增强备课的实效性,从更高的层面引领、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具体安排是:九月份内容为“接力式”教材解析。要求教师利用假期将上一所教学科教材的重、难点、学生易出错点、考点以及解决策略进行梳理后形成文字材料和大家介绍分享。这种备课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养成授课后进行反思、总结、提升的习惯,在实践与思考中争做研究型教师。十月和十一月份内容分别是“走进语文名师课堂”、“走进数学名师课堂”。学校在市、区教研员的帮助指导下挑选了参加全国大赛获奖的教师的教学光盘,在主题备课时播放。教师们通过走进名师的课堂直观教学,会有更多的思考和提升。十二月份的内容是“期末复习策略”,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献计献策,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学校特别强化每周二的集体备课管理,做到,时间到位、制度到位、领导到位(领导全员参与学年备课,变检查为共同研究)。团队成员和教学领导,共同进行交流和探索教学中的新问题,实施二次备课。个人备课体现了个性化,集体备课体现了创造性,在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基础上,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教案不拘一格,体现实用性,努力设计出有创意,具特色、切实可行的教案。每个学期教导处检查时,注重发现个性化教案,如:我校教师的夹页教案、书页教案都很具有时效性。教导处除平时随机检查教案外,每学期对教案检查至少三次(初、中、末),领导有评语并及时总结反馈,对优秀教案进行展评,全面提高了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有效上课管理,突出一个“精”字。养成精心设计每堂课的习惯

我校课堂教学管理提出了“三公开”、“三变化”。“三公开”:向领导公开,随机听课评达标;向同伴公开,相互听课评优秀;向社会公开,家长听课竞岗位。“三变化”: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做到了行为规范,提前候课、按时下课,关注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方法、能力、习惯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做到七个精心,即:精心设计导语,精心设计板书,精心安排教学环节,精心选择教法,精心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精心落实“三个一”。开展“三创”活动,即:创最优课堂教学结构,创最活课堂教学气氛,创最佳课堂教学效果。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效课堂”。一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教师“三计竞赛” “四课活动”,今年4月份我校还开展了“高效教学、快乐课堂”我的精品课展示活动。个人备课---团队说课----主题上课----课后反思----集体评课议课,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执教能力。本学期,我校结合区里的习惯教育展示月,开展了“超越杯”教学竞赛,包括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课后评课的系列教研活动。同时,我校教学领导坚持每天有目的地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了解教学情况,听课后,领导与上课教师及时会诊教学情况,稳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有效批改与辅导管理,突出一个“细”字。养成严格管理的习惯

任课教师严格执行本簿批改制度,等级评价学生,我们采用延迟评价和有错评价,成功评价的方法,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改后批,改后评优,对学生的书面作业,由任课教师本人及时、认真的逐一批改。无错批,评语公正,体现了激励性与指导性。教导处对各年级本簿作业检查,除平时跟踪抽查外,全学期集中检查两次(中、末)并及时总结反馈。注重过程,精细管理。每个学期末学校都要进行“好习惯伴我行”本簿展并进行评选。学校还把提高学困生成绩作为考评教师工作的一项内容来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辅导力度,家校联手不断提高学生的及格率。

4.有效质量监测管理,突出一个“实”字,养成课课清的习惯

在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强化质量意识,加强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建立听课后及时检测、单元检测、月检测、期中、期末检测制度,我们已经坚持多年、形成了良好的管理习惯,在知识检测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实行教学质量层层责任制和教学质量会诊制度,每一次检测后,我们都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学校及时进行质量会诊,找准共性问题,研究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了教学质量。

5.抓校本课程建设,突出一个“效”字,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我们把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来开展,一个就是全员开展的“明礼”教育校本课程,每周每班一节课,选取一名非常优秀的教师担任校本课的教师。这门课程从周校长来到我们学校以来,已经有近四年的时间了,校本课程也开展近四年时间,可以说从理论到实践,我们都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除了每周的一课时以外,还与学校的大队部活动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成立了学校的迎宾小队,礼仪手抄报展,礼仪小班会,这些活动的开展,也给了学生们践行明礼教育的一块乐土,让学生也养成了知书守信,乐思善学的好习惯。

我们学校还开展了特色校本课程,就是本学期开展的“教师个性教学”活动,目的也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个性成长。我们要求每个教师针对自身的专业特长,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在全校范围内选5-8人作为成员,开展个性教学活动。都是结合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开设的课程,音乐老师有笛声飞扬,嘻哈家族,体育老师们的快乐足球,班主任老师的速读小能手,书法秀一秀,想说的就是,我感觉这些课程的开展,真是给了老师展示自己的空间,对教师的教学习惯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触动作用,每到周五,老师们那种投入的劲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这项活动已经开展一个月了,效果很好,老师们有了成就感,学生有个归属感,我觉得这是一件双赢的工作,应该好好的把此项工作继续下去,同时,学校也把这项工作与科研工作进行了整合,把“教师个性教学能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了校级的科研课题进行研究。这项工作其实是刚刚起头,也许还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我们会努力的走下去的。

二、以师生为本,优化校本教研活动,使课堂教学质量有新的突破

1.开展常态教研

我们提出“关注常态课,推举展示课,研究听评课”三课并举的研究方向,我们把常态课看作是发现教学问题的着眼点,让展示课成为展现教研成果的聚焦点,让听评课成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切入点,实现学校教研有序化。我们每学期第一个月为“推门课”活动月,学校教学领导走进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把脉问诊,做到每人必听,每听必评。这学期,为了提高推门课的实效性,给教师调整和改进的时间,教学领导进行了第一轮的听、评课后,由教师主动预约进行了第二轮的常态预约课,届时学校领导以及所有没课的教师都要下到班级去听课、评课,面对同行,老师们更加重视,极大的提升了常态课的质量,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开展特色教研

实施我校“一、二、三、四、五、”校本教研体系。一是“解决一个问题”。二是“实现两个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教研能力)三是狠抓“三课”落实。(集体备课、常规课、课题研究课)四是实施三级管理(校级、教导处、教研团队)五是倡导课后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的自我对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及结束等进行的自我反省,其目的在于修订教学行为,实现教育过程的优化。为了引导教师养成自觉反思教育教学得失的习惯,我们提出写教育教学手记,并规定四条要求:思想上,要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内容上,一事一议,有感而发,能真实记录在教学中的思考、感悟或困惑;文体上,可不拘一格,教后记、随想、案例分析、教学故事等均可;篇幅上,可长可短,目的在于使“手记”成为教案的延伸和有效补充。教师每讲完一课都要进行反思,每周上交一篇教学随想,教导处进行检查,给予指导、评价,引导教师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生成教育智慧,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强化校本研修管理,培养教师专业习惯

1.教师校本研修: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进一步加大了教师的校本培训力度,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计划,教师制定了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完善了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档案。一直以来,我校都坚持粉笔字一天一考核,简笔画,钢笔字、读书笔记、教学反思一周一考核,每月都要总结。上学期期末,我校还举行了“大显身手”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老师们现场书,现场画,展示了一学期以来练功的成果,进一步增强了练功的意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读书沙龙”活动,已成为我校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创建学习型校园。我们要求教师记读书笔记一万字左右,每学期教师至少要读一本中外教育专著,并跟踪一本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写好心得体会。每月一检查,两月进行一次读书交流。在读书交流中,大家资源共享,受益匪浅。我校学生每天都有固定的20分钟读书时间,我校还将诵读和读书活动进行整合,开展了“晨诵、午读、暮省”读书诵读活动。晨诵:每天早7:40――8:00为各班诵读积累时间,各班按照开学初上交的诵读积累计划进行诵读,形式多样,有学生领诵,有齐诵,还有按学号轮流的独诵。每天清晨,十三小的教学楼里都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午读:每周二、周四为班级集中读书时间,届时,班级走廊的图书角全面开放,各班有组织、有制度、有专人负责。孩子们可以在走廊围坐读书也可以到邻班借阅后回班读书,一学期下来,图书角利用律达到100%。暮省:学校给每班统一下发“暮省成长日记本”,要求各班按学号每人负责记录一天,内容可以是国家大事,可以是身边见闻,可以是学校、班级的活动,也可以是伙伴间的小事,内容不限,只要是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即可,旨在鼓励孩子用眼看世界,用心去感悟,用笔去记录,从而提升写作表达的能力,留下成长的痕迹,培养学生反思记录和写作的习惯。同时要求班主任要有针对性的写评语并进行展读。为了保证活动的落实,学校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巡视并对各班活动情况进行记录,每月评出“晨诵明星班”“午读明星班”“最佳暮省班”,同时将奖励图标呈现在各班的评比栏当中。一学期下来,孩子们的积累又厚重了许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夯实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知道,我们也相信,我们更有能力,让十三小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夯实习惯教育实施有效管理 第2篇

为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就医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结合浮山县卫生局《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整顿活动,规范本院执业行为,深入开展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和“三好一满意”文明服务窗口单位创建活动,实现五个方面的阶段性目标:一是改善院容院貌,营造温馨就医环境;二是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岗位人员责任;三是开展作风整顿,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四是强化流程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安全;五是建立防范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整顿内容及要求

(一)院容院貌焕然一新

通过净化、绿化、美化环境,营造整洁、温馨、和谐氛围。

1、标识标牌整齐统一

(1)医疗机构标识牌、医保定点标识牌、民政救助公示牌、科室标识牌做到统一美观;

(2)门厅设置:科室楼层分布图、医疗保险报销流程、医务人员简介图规范统一;

(3)专栏设置:设置医疗收费项目公示栏、药品价格公示栏、公共卫生宣传栏、健康教育专栏、创先争优(医德医风)专栏,内容详实;

2、医院文化氛围浓厚

(1)温馨提示醒目,宣传标语到位;(2)医务人员着装整齐,佩戴标识;(3)医生座牌统一,标注姓名、职务、电话。

3、上墙制度规范完整

结合实际,对单位上墙规章制度进行一次修订和完善,确保具有简洁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院办:院长职责、院委会办公制度;(2)药房:药房管理人员职责、药品管理制度;(3)治疗室:治疗室工作制度、查对制度;(4)其他科室:相应工作制度。

4、清洁卫生达到标准

(1)有清扫保洁制度,有科室卫生责任、有专职保洁人员、有垃圾箱(桶)设备;

(2)楼道及墙壁无污迹,无乱张乱贴现象,室内外无垃圾、无污水、无蚊蝇、无蟑螂、无鼠害、无蛛网,卫生间无异味;

(3)室内设施摆放有序。

(二)内部管理井然有序

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强化管理,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1、日常管理。

(1)工作有计划、有总结;及时报送卫生局各科室收集的数据。(2)加强应急值班工作,单位值班电话和院长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

(3)文件档案规范有序。上级来文必须保存电子件和纸质件;各种公文必须用正规格式,特别是请示一律规范格式。

(4)定期召开单位各种会议,做到会议有记录,有图片,有简报。按时参加上级会议,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5)制定单位请假制度,签到制度,执行效果良好。

2、人事管理。

(1)领导班子团结勤政、廉洁自律,发挥骨干作用、模范执行单位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人事管理制度,无私自聘用临时人员、擅自借用人员现象。

(3)内部科室设置合理,岗位职责明晰,工作人员责任落实。(4)建立和完善职工上下班制度、请销假制度、应急值班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职工会议制度等综合管理制度。

(5)绩效考核制度切合实际,奖惩分明,能调动单位职工积极性。

3、财务管理。

(1)会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按要求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无白条入账。当期发生的各项收支按要求进行分类,每月5日前与委派会计交接账务,不滞留收支业务票据。及时上报各类会计报表。(2)收入管理。单位现金必须存入银行,统一管理,不设小金库,出纳库存现金余额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无白条抵库。严禁隐瞒、截留各项收入,现金不得坐支。

(3)支出管理。财务支出审批制度健全,审批程序合法,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大额支出实行集体研究及报批制度,招待费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违规发放津补贴、奖金、补助,无超标准发放绩效工资。不得虚列虚报各项支出。

(4)资产管理。各单位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按规定程序和要求申报审批后方可购置办公用品及固定资产。应建立固定资产登记簿,3

完善固定资产保管、使用、保养、维护制度,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查,做到帐实相符,涉及固定资产维修金额较大的按规定程序申报审批。加强对库存药品及物资的管理,建立健全药品物资采购、验收、入库、发放、报废登记制度。单位应收及预付款项及时清理结算。(5)负债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当年不得新增债务,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与金融机构、民间借贷组织以及单位和个人发生借贷融资租赁行为。对现有的各种债务及时清理和结算,保证各项长期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偿还。

4、院务管理。

(1)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公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

(2)严格执行医保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公示就医报销流程和医保补助情况,推行住院患者一日清单制,杜绝骗取、套取医保资金行为。

(3)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建立和落实医疗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医患纠纷调解预案,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三)医疗质量得到提高

通过落实岗位职责,开展人员培训,提高职业技能,确保无医疗责任事故发生。

1、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度、医师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转诊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

2、优化入院与出院、诊断与治疗、转科与转院等服务流程,合理布局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缩短患者等候时间。

3、规范治疗,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 4

应用管理办法》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4、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措施。手术室、治疗室、产房、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等医疗安全重点部门管理岗位职责落实。医疗废物处理和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按要求落实。

5、规范门诊日志、病历、留观记录、实验室检查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记录单、护理记录等医疗文书,做到“全面细致、及时准确、真实有效”。

6、落实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进行手术、麻醉、必须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订相应的知情同意书,存档备案。

7、加强医患沟通,履行病危告知义务,签订相应的入院告知书。对重症患者及时下达病重、病危通知书,医患纠纷处置预案落实。

8、是否建立医疗责任事故追究制度,落实效果如何。

(四)公卫管理取得实效

通过创新思路,落实项目,强化考核,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

1、设置公共卫生科,有分管领导和专(兼)职人员,是制定相关的文件。

2、配备公共卫生档案柜,档案柜上资料信息分村标注清楚。

3、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制度上墙,有公共卫生人员考核制度和本辖区乡村医生考核办法;

4、配备健康教育处方、至少12种宣传资料、每1个月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内容。

5、设置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和准确达100%;传染病网络直报与传染病报告卡相符率达100%;传染病处方与门诊日志相符率达100%。

6、有控烟工作相关制度,宣传专栏、宣传资料。单位入口处、厕所、楼梯、等候区等主要场所有禁止吸烟标示。设有吸烟区,吸烟区设置合理,引导标示清楚。单位无烟头、烟灰、烟味,单位职工、病人、病人家属及其他人员无吸烟现象。

7、设有接种门诊,接种门诊必须达到合格门诊要求。

8、居民健康档案真实、无缺项、漏项,无逻辑错误,居民健康档案合格率达100%,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访视率达80%以上。

(五)安全防范落到实处

通过宣传教育,落实责任,查找问题,专项整改,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

1、消防设备齐全,标识醒目,专人管理。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达标。

2、健全消防制度,开展宣传教育,组织消防演练,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无火灾事故发生。

3、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程》。现场危险部位安全标识要醒目。

4、加强交通安全,严格按照《巫溪县卫生局救护车管理办法》,履行收费告知书、转诊意向书,加强“120”车辆管理,调度及时,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5、设备、设施安全运行,防止漏电、漏气、漏水;对危旧房屋和相关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医德医风明显好转

通过教育引导,激励约束,加强监督,增强职工爱岗敬业意识,提高社会满意度。

1、单位职工热爱本职工作,坚守工作岗位,职业责任、职业道 6

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达到要求。

2、礼貌待人,用语文明,有无生、冷、硬、顶、推脱现象,做到热心、耐心、爱心、细心。

3、诚信行医。做到不开虚假证明,不作胎儿性别鉴定,不泄露患者医疗信息。

4、廉洁行医。无乱收费,无收受或索要“红包”、无商业贿赂、吃拿卡要现象,无推诿病人、向私立医院转送病人收取好处费现象。

5、有投诉意见箱、咨询电话、开展住院病人满意度测评,测评表存档备案,与绩效考核挂钩奖惩。

6、耐心处理患者投诉,不敷衍,不扩大,不激化矛盾;

7、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将考评结果纳入系统绩效考核,挂钩奖惩。

三、组织领导

成立北王乡卫生院专项整顿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此次专项整顿活动的领导、组织督导工作。

组 长:司东红

副组长:刘 杰 宋安强

成员:白相国 张爱琴 杨立刚 杨陆军 周东红 许春杰 张玉梅

四、整顿工作安排

本院集中整顿活动时间从4月10日起,至6月10日,共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自查阶段(4月10日---5月01日)。成立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制定具体方案并按阶段组织实施。通过召开领导班子会,全体职工民主生活会,患者、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全面 7

查找,认真清理各种问题。要敢于亮短揭丑,对存在的问题要深查深挖,深刻剖析。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分类,自查总结于05月01日前报卫生局办公室。

(二)集中整改阶段(05月01日---05月20日)。针对查找出的问题拿出整改方案,制定措施,逐条整改,一项一项落实,建章立制,公开到人人皆知。同时,对整顿后的情况要来一次“回头看”,再次征求意见,直到满意为止。整改报告于05月20日前报卫生局办公室。

(三)巩固验收阶段(5月20日---6月10日)。集中整改验收阶段,县卫生局将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我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未达标的,要重新整改。对弄虚作假、应付形式走过场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建立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二是广泛宣传动员,认真制定本单位整顿方案;三是精心组织,保证整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严格标准。要对照整顿内容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力争做到一次整改到位。

(三)强化督导。各科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督导力度,对阶段活动情况,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确保此次整顿活动取得实效。

北王乡中心卫生院 二O一三年四月九日

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 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实施方案

夯实习惯教育实施有效管理 第3篇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 培养良好道德品德和文明行为。还提出, 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 培养良好习惯。而现实教育中, 习惯养成教育既是学校不舍的话题, 又是小学生欠缺的必修课。究其原因, 一是急功近利的基础教育忽视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养成的长期性和重要性;二是重智轻德的家庭教育剥夺了孩子习惯养成的时间和空间;三是独生子女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了家庭关系的错位———孩子唯我独尊, 应该做的事全由父母包办;四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脱节, 背离了养成教育“知行统一”的原则, 导致学生在校和在家表现不一。这些问题在全市小学的普遍存在, 引起了市教育局的关注:官进伟局长多次召开主题会议, 针对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能自己做”“不懂秩序和谦让”“不会学习而拼时间”等问题, 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了“立德树人抓根本”的教育大讨论, 并通过多层面的座谈和问卷, 广泛征询家长、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发动市县区业务部门查找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资料, 经过反复论证认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是通过教育的引导和训练, 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学会学习, 学会共处。而实现“四会”, 必须从小学抓起, 才能夯实基础, 其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 进而缔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确立主题后, 市教育局成立了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 要求市教师进修学院以《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研究》为起步研究内容, 申报了省规划课题并于2012年初被确立为辽宁省重点规划课题。课题研究内容以《学生读本》和《家长读本》 为系统引领, 以生活习惯, 学习习惯和道德习惯为训练内容, 以《习惯养成教育评估细则》为评价标准, 旨在通过三年的实验研究, 实现三个目标:建立起一个以学校为龙头, 学校、家庭、社会相联系的网络化养成教育模式;探索出一系列适合学生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在生活、学习和道德三大方面初步养成稳定的习惯。

二、课题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课题研究伊始, 市教育局召开了由全市小学校长和县区教育局长等参加的课题开题会, 明确研究任务。各县区、学校分别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 市教师进修学院总体负责课题的实施, 明确了科研部牵头负责课题方案的落实, 实验计划的实施和实验数据及过程资料的搜集及结题材料的汇总;德育部负责家庭教育的融合, 《家长读本》的使用和《细则》的评估验收, 小教部负责《学生读本》的教学指导及月活动主题的设计等。在全市小学全面参与的基础上, 确立了14家不同类型的学校作为课题组跟踪研究的重点实验学校, 其阶段研究成果为各类学校提供适宜的样本, 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一) 两个读本为载体, 奠定知行统一的基础。

为引领课题实施, 课题组编写的市本教材《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读本》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长读本》, 作为课题实验在“知”的层面上的统领, 在小学1—6年级同步试用。《学生读本》根据当前小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中需要解决的学习、生活及道德行为习惯等突出的问题, 确立主题内容, 按知、情、意、行这一主线,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主题相同, 目标递进, 重在明理导行, 使之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案例示范用书, 学生自我教育的体验用书, 家长家庭教育的辅导用书。

《学生读本》由班主任主讲与训练, 占每月第一周的班队会课时。学校每个月确定教育主题后, 各年级利用第一周的班队会时间, 主讲主题训练内容, 余下的三周用来体验训练这个月的主题要求, 月底进行评价和反思, 巩固养成效果, 直至习惯形成。《学生读本》是课题研究的载体, 所有的研究因素都融在教材里, 它在引领课题研究的方向;教材也是研究的内容, 编写一套让教师、学生、家长有遵循、做参考的系统教材是本课题的物化内容;同时, 教材也是课题研究的前期成果, 就像研究一套模具, 然后用这套模具提高生产效率一样, 教材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模具。

《家长读本》是在前期调查问卷, 座谈基础上, 针对家长的困惑, 按照小学低中高三个年级, 分别从生活、学习和道德习惯三个方面选取典型案例, 并对案例进行解读。使之更好地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两个读本内容相对应, 旨在能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步, 以更好地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引领, 让家长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 进而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帮助孩子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

《家长读本》实施有两个途径:一是课题组成立了由本市教育专家、优秀班主任和教子有方的学生家长组成的家庭教育讲师团, 深入到各县区、各实验学校进行主题宣讲。从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到养成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从方法到途径, 对家长进行全方位的养成教育培训, 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是习惯的学校, 父母是习惯的老师”这一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理念。二是学校通过家长学校, 配合月训练主题, 或以学校为单位, 或以班级为单位, 或以需求成班, 对家长进行专项培训, 让读本呈现的案例给家长以启示、以引导, 并且提供可学习操作的方法和经验。

(二) 建构行动研究模式, 探究习惯养成策略。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课题研究, 课题组采用行动研究法, 力求通过创设真实、自然的体验环境, 渐进式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1. 逐级逐项培训, 保证课题规范实施。

通过培训统一思想、统一目标, 统一步骤, 确保课题实施科学规范。

市教育局通过启动大会, 对全市小学校长进行了实施方案实施要求的培训, 使校长明确该项课题是近三年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 一切活动都要与之结合, 突出养成教育成果;学院科研部对各小学的科研室主任进行了课题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法及研究过程要求的培训, 使科研室主任明确学校的养成教育通过课题的引领, 全面落实方案的目标任务和实验要求, 做好平时的数据搜集, 资料积累, 计划的制定与督促落实, 协调好相关研究团队的合作关系, 保证课题按期完成实验任务;德育部对学校的德育主任进行了《家长读本》与《评估细则》的实施培训, 并要求结合日常德育实施习惯养成教育;小教部组织各基层学校骨干班主任进行了《学生读本》使用辅导, 对读本的编写意图, 目标要求, 使用日期及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系统全面地培训, 并要求骨干班主任回校后培训全校的任课老师, 确保《学生读本》使用效果。

2. 跟踪调研指导, 促进养成教育目标达成。

课题实施以来, 课题组按方案的实施步骤和要求先后对14家重点实验校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专题调研, 有效促进了各实验校的养成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第一次调研是在课题开题一个月后, 正值寒假前夕, 调研的主旨是看市级启动会工作的落实情况, 包括学校课题计划的制定和方案的落实, 人员的构成与职责, 及假期相关工作的安排及下学期开学初工作的重点。目的是确保每一所实验学校的课题研究的规范起始。第二次调研是在课题实施半年后, 重点看学生半年来习惯养成情况。课题组15名成员分成五组, 从早7点30分学生到校至下午3点学生离校, 从六个方面看学校养成教育实施效果:一是看学生入校时是否自己背书包, 统计有多少学生通过要求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看学生入校能否和同学老师打招呼, 是否有次序入校, 进入教室后能否自主学习, 检验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三看课堂上师生的交流, 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 评价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的发挥;四看午休时段:学生是否养成卫生用餐, 节约粮食习惯及午休一小时的其他习惯状态, 引导学生养成不乱花零用钱, 不买不卫生食品, 不做不安全游戏等;五看两个读本的使用效果;六看学生离校时的自我管理习惯等。调研通过听汇报、看资料、问卷、座谈等多种形式, 获得了大量有效数据, 突出了习惯养成教育行动研究的效果。

第三次调研是在课题实施一年后, 主题是家长培训、家庭教育及《家长读本》使用效果及有效作法。通过调研发现:各实验学校以《家长读本》为主教材, 围绕《评估细则》的年级目标要求, 通过开办家长学校进行全员通识培训, 通过专题进行按需培训, 通过“一周约谈一名家长”的个性化指导培训等形式, 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人方法, 通过校园报刊、家校联系网、校讯通和QQ群等介绍优秀家长的教育经验。家校互评学生的习惯养成效果, 为学生的习惯养成创设适宜的体验环境, 促进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家校一致。

第四次调研的对象是抽查非重点实验校。全市小学除14家各有代表性的学校被确定为重点实验校, 课题组有专人包校、重点指导, 总结经验作法, 发挥区域引领作用外, 其余小学由各县区教育局和教师学校依市课题组的要求进行实验指导。通过与各县区教育局的联合调研发现, 非重点实验校按着课题实施的要求, 创新方法, 扎实推进。如:地处城郊的明山区高台子学校对应《学生读本》的训练内容与要求, 独创了《习惯养成反思课》这一有助于巩固习惯养成效果的课型, 让学生在一周的反思中找到自己的欠缺和养成的重点;溪湖区彩建小学的“五自”教育目标与“一点点”工程及好习惯养成“巩固月”活动等, 突出校情、务实操作, 充实丰富了养成教育载体, 促进了学生习惯养成目标的达成。

3. 典型经验分享, 促进养成教育持续深入。

调研的目的是发现问题, 寻找典型, 总结提升, 适时推广。正是本着这一思路, 课题组每次调研都有一个主题总结会, 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 发现典型及时总结推广。通过四次调研课题组总结了各县区和实验学校值得推广的作法和经验。如:平山区实验小学层层抓典型, 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全体, 培养师生习惯;明山延风小学分年段建立学生习惯评价手册, 做到月月有评价, 期末有总评, 通过评价机制和星级评比培养学生习惯;溪湖区黑金小学通过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的评价细则, 抓全体教师的行为示范, 带动学生和家长;北星小学将学生行为习惯细则编成朗朗上口的“三字经”, 随时随处提示学生等。为及时推广这些好的做法, 引领课题的有效实施, 课题研究中期, 市教育局召开全市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会, 将明山区区域推动的经验, 市实验小学养成教育“六个结合”的做法和非重点实验校彩建小学“一点点工程”培养学生好习惯从细微入手的推进策略, 以及《学生读本》课与《习惯养成反思课》 的真情展现, 全推广至全市范围。这种推广不仅仅是对课题研究工作全面回顾与总结, 更大的效果体现在:典型经验的分享, 让学校看到了方向, 让家长看到了目标, 让教师们看到了榜样, 促使他们在共同的目标追求中, 创设环境, 齐心协力培育学生们形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三 、课题收获的成果与思考

一种动作重复21天, 就可能成为一个初步的习惯;一种动作如果重复90天, 则可能成为一种稳定的习惯, 本溪市《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研究》课题实施一年半以来, 正是遵循这个规律, 重在体验。通过《读本》引领, 创设情境体验, 多重评价引导, 学校家庭协力, 使习惯养成教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一) 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共识, 习惯种子植根于沃土。

习惯的沃土就是适宜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与氛围。本溪市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首个成果就是在全市的老师学生和家长中形成了“成功的教育从培养习惯开始”的德育理念。这个理念的坚持和践行, 得益于市教育局及实验学校上百次的面向学校各类人群和广大家长的培训和宣传;得益于本溪电视台《教育新视线》每周一次的“成功教育从培养习惯开始”的系列节目的宣传和引导;得益于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对本溪德育和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的推介, 这种全方向位的培训和引导, 转变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观念, 营造了“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的浓浓氛围, 好习惯的种子也在这种充满阳光雨露的环境中生根发芽。

(二) 创设行之有效的教育载体, 丰富了习惯养成策略。

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曾说:目前我们的中小学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重视说教, 这是教育的前50℃, 需要强化的后50℃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的实验研究正是着力于抓后50℃, 就是创设情境、提供规范、知行统一、养评结合, 坚持不懈。为此, 各实验学校结合校情突出养成重点, 创建了各有特色的养成教育载体。如:平山区各校按月养成主题, 录制学生一日常规短片, 每天通过学校电视台给全校学生以示范;明山区延风小学的《成长是一段旅程》校本体验课, 实验小学的《自我管理手册》, 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形成良好习惯。农村寄宿制学校西园学校实施的“三段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 成为寄宿制学校的样板;针对农村小学实施的“七会六不五节约四成排三轻二惯一光”养成教育规范。在本溪县各乡镇小学全面试用;体现了养成教育效果。东胜小学通过发放标志性发展评级卡的方式激励学生自我进步, 全市各校开展的“周查月评一个习惯”等方法, 不仅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也逐渐完善和丰富了养成教育策略。

(三) 发挥家庭教育合力, 助推良好习惯养成。

习惯养成教育在学校抓了这么多年一直不尽如人意, 《小学生守则》《学生一日常规》颁布了一套又一套, 执行的效果甚微, 除去其他因素, 家庭教育游离与学校教育, 习惯养成在学校唱独角戏, 没能得到家长的认同、配合、协作是效果甚微的一个关键因素。“家庭是习惯的学校, 父母是习惯的老师”这一教育家的名言, 对我市课题研究的启发让我们在实践中加大了广大家长的参与度。给家长的一封信像号角让家长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之中, “一周约谈一家长”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编写《家长读本》让家长随课题和学校同目标, 细化养成目标做到每日一主题每月一评价让家长和学校共行动。“我身边的家教案例”征文让每个家长都在审视自己的言传身教, 回味自己的育人心得;大型家教经验报告会让家长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获得了方法找到了榜样, 这些都是课题研究带给我们的成果和收获, 也让我们的课题研究建构的学校为龙头, 家庭社会共参与的良好模式得到了验证和完善。

(四) 学生稳定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

我们的课题研究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分段实施, 内容一致, 目标统一, 各年级达标标准分层。课题实施一年半时间, 学生在学习、生活和道德行为上都养成了较为稳定的良好习惯。

加强宣传教育,夯实基础管理 第4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管理计划生育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基本国策。企业计生工作是落实国家计生政策的重要环节,对于缓解人口增长压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国有企业逐步转换经营机制,在强化生产经济职能的同时,其社会管理职能正在不断剥离。在这种新形势下,计生工作的内容、对象、方法均发生新的变化,对计生工作的管理机制与管理形式提出新的要求。本文结合作者从事企业计生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企业计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新形势下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

国有企业计生工作的重点,关键在基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计生工作出现新的工作难点,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主要表现为:

1.管理人员管理难

企业改制后,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由专职改为兼职干部管理。由于是兼职的管理人员,平时工作头绪繁多,较少精力投入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另外兼职人员更换频繁,给日常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的困难。

2.青工管理难

青工正处于婚育高峰,是计生工作的重点管理对象,但是当前对青工的计生管理却越来越困难。原因是按照新的婚姻登记制度,结婚登记不再需要单位证明,还有部分职工的户口在外地地。因此单位对这些人的婚育情况无法及时掌握,特别是对于男职工的生育状况更难以知晓。

3.流动人口管理难

随着企业改制的发展,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也给计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企业的部分新进员工、员工配偶都是外地人口,地域来源广泛,管理难度增大;部分外包工和临时工,其户口均在原籍地,随意更换单位,很难掌握婚育情况。

4.改制单位管理难

企业改制单位转型后计生管理工作仍由原单位主管。但是由于单位之间权责关系的变更,企业对改制单位缺乏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使计生管理难以落到实处,这对企业的计生工作造成较大影响。

二、加强基层计生工作的应对策略

针对当前基层计生工作的主要难点与问题,企业计生办应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强化优质服务理念,提升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夯实基础管理手段,从“服务”与“管理”两个方面,提高计生工作质量。具体措施包括:

1.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队伍建设

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明确落实工作责任。计生办每个工作年度都应制订完善的工作计划,并通过有效监管措施,通过企业计生办、基层单位、员工个人之间层层落实责任,狠抓目标、任务的实现。其次,要建立专业的计生机构与工作队伍。在人员安排上配备热心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心强的员工从事计生工作,维持稳定的工作队伍。再次,要加强业务培训。计生工作人员既需要一定的政策水平,又必须具备统计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技能。因此,对新上岗的计划生育工作者,应重点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理论培训,充实基础知识,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同时还要针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

2.强化宣传服务,打造企业新时期人口文化

当前我国人口生育率已处于较低水平,计生工作任务与要求也出现新的变化。针对当前育龄群众的新需求,计生宣传以计生政策与生殖健康科普知识为主,并注重宣传形式的灵活多样与实效性。采用企业内部网页、板报、小报、液晶显示屏、标语等形式,用简单的图片、通俗的文字宣传计划生育知识;利用培训与讲座的形式,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沟通,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育龄群众,侧重不同的宣传主题;抓住每年世界人口日、男性健康日、知识竞赛等,重点做好计划生育的孕前知识、产后知识、男性健康等知识的宣传。通过建设广场文化、街道文化,增强计生宣传工作的全面渗透力,创建企业生育文化氛围。

3.坚持企业计生工作的服务理念,提升优质服务

在计生服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提升优质服务,围绕服务对象的生殖保健、优生、优育、优教等各个方面开展工作,并不断拓宽服务范围。通过健康教育、查体等服务措施,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通过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特殊人群的计生服务,做好特殊育龄群体的家访、随访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加强避孕药具管理,保证发放避孕药渠道畅通、按需供应、保质保量;发现计划外怀孕及时做好补救措施,并做好上报工作。

4.建立经常性工作机制,夯实基础管理。

建立经常性工作管理机制是提高计生工作水平的关键。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增强原则性与公平性,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在统计报表上,定期做好生育指标清查与数据库系统维护,准确、及时上报统计资料,为制定计划和指导工作提供可靠数据;对于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坚持依法管理、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流动人口提供同等管理、同等服务,并通过开展流动人口清查,加强信息采集与反馈,杜绝流动人口的管理漏洞。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管理法制化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计生工作不断加强,取得可喜成果,但由于计生工作的内容、对象、方法的新变化,在基层单位的计生工作中出现不少新问题,增加了基层单位开展计生工作的难度。针对当前企业计生工作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企业计生办应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强化优质服务理念,提升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夯实基础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计生工作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萍. 加强企业计生队伍建设之我见[J].现代企业教育,2013(2)

[2]谭耘. 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对策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3(7)

[3] 陈国华.对我国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与建议[J].健康必读.2011(3)

[4] 陈文斐. 以人为本,做好企业计划生育工作[J].湘潮,2013(7)

夯实习惯教育实施有效管理 第5篇

第三阶段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中心校“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根据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的安排要求,结合上两阶段的进展情况,特制定我中心校集中教育整顿的三阶段的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集中整改阶段工作的重要意义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本着“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汲取教训,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集中整改。

各学校、幼儿园要从实际出发,抓住学校工作中的重点问题、要害问题和根本问题,特别是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反映强烈的、影响教育工作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着重围绕县教育局安排的“五个结合”进一步查找不足、进行集中整改,一要与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相结合,二要与教育重点工程项目相结合,三要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相结合,四要与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园长素质提高工作相结合,五要与学校管理人员及教职工工作纪律作风的转变相结合。

各学校、幼儿园要围绕学习抓整改、围绕解决问题抓整改、围绕促进工作抓整改,把整改成效体现在完成工作任务上。通过集中整改,使广大教师从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工

作作风上有新改进、责任落实上有新成效,切实解决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

二、准确把握集中整改阶段工作的关键环节

各学校、幼儿园要认真回顾总结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特别是上一阶段的开展情况,要根据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方案的总体要求,根据中心校集中教育整顿活动领导组的安排,全面总结第二阶段的活动开展情况,形成总结报告。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园实际认真制定第三阶段实施方案,经中心校集中教育整顿领导组审核批准后,于4月27日之前在本单位召开转段会议,各学校、幼儿园负责人要亲自抓,全面提高广大教职工对集中整改阶段重要性的认识,坚定搞好整改的信心。

在本阶段,各学校、幼儿园要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把整改方案和措施具体化,把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的工作具体化,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集中整改阶段的工作。

各学校、幼儿园要充分利用查找问题阶段的成果,重点围绕思想认识、安全责任落实、制度建设、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领域、分层次梳理出整改项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哪些问题是自身能够解决的、哪些问题是需要其他部门联动解决的、哪些问题是需要上级协调解决的,逐一列项归类。按照“明确整改目标、明确整改时限、明确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承诺整改效果”的要求,把

整改思路和措施具体化,把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的工作要求具体化,制定出可行性、可操作性强的整改方案。要列出具体的整改时间表,明确各项整改工作的责任人,坚持人人有责任,层层抓落实,扎实做好集中整改阶段的各项工作。

各学校、幼儿园的集中整改方案要报送中心校集中教育整顿领导组批准备案,本阶段工作开始要对查找的突出问题和集中整改方案进行公示,结束后也要把这些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公示。

各学校、幼儿园要把查找问题、抓好整改贯穿活动始终,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解决一批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解决一批有关教师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要限定解决期限,不能搞无限拖延。要落实整改措施,从现在做起,从当前抓起,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做起,对具备条件可以解决的,立即整改落实,见到实效。对一些马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要纳入日程,创造条件,积极整改。同时,要层层实行问题整改台账制度和销号制度,对梳理的整改项目要逐一归类,建好台账,并报中心校集中教育整顿领导组备案,问题解决后,要报中心校领导组验收销号。

各学校、幼儿园分责任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把集中整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毫不松懈、扎扎实实抓好集中整改阶段的工作,保证活动不出偏差、不走过场,以集中整

改阶段的的要求,保证集中整改活动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和落实。

中心校集中教育整顿领导组定期深入各学校、幼儿园做检查指导工作,对活动开展不好的学校和幼儿园要责令其延长时间,推倒重来。各学校、幼儿园要处理好活动和工作的关系,统筹兼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以活动焕发出来的新精神、新面貌促进教育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

XXXXXXXXXX

夯实习惯教育实施有效管理 第6篇

一、企业基本情况:

新希望云南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其前身为云南邓川奶粉厂,始建于1959年,是一个集乳制品加工、销售、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国有大二型企业,2000年改制为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底由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为控股子公司,为大理州、洱源县实施乳畜产业发展战略的骨干企业,也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四十多年来,公司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友好人士的共同关心、支持、帮助下,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当地得天独厚的乳畜资源优势,致力于原料基地建设,致力于不断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致力于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创新和国内外市场的开拓,抓住机遇,紧紧跟上时代前进的潮流,依靠技术进步,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提高生产力,提高企业综合经济实力,始终注重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把当地的资源优势真正转换为经济优势,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公司日处理鲜奶能力已达600吨,生产销售“蝶泉”牌奶粉、液奶、麦乳精、白脱油等80多种产品。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志认证、QS市场准入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主产品“蝶泉”牌全脂甜奶粉质量达到国际乳品联合会(I.D.F)标准,获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被评为云南省首批名牌产品,“蝶泉”商标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公司现有职工680人,其中科技人员120人;拥有总资产2.9亿元,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出口创汇450万美元。目前,公司已成为云南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乳制品企业。

二、发挥资源优势,夯实奶源基础

我公司地处云南大理苍山脚下,洱海之滨;这里环境优越,气候温和,水草丰茂,土壤肥沃,有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265万亩,宜林宜牧草山坡地65万亩,草质优良,草场茂盛,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区。当地群众饲养乳牛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素有“乳牛之乡”的美誉。地方良种邓川乳牛,所产牛奶奶质浓厚,乳脂率高,并以其独特的乳香味闻名于世。1978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县,1991年被云南省列为全省乳牛高产综合示范区,现乳牛存栏4万多头,位居全国县级乳牛存栏前茅。

四十多来,我公司始终把奶源基地作为第一车间来抓,加大对奶源基地的建设和投入。特别是新希望入主邓川蝶泉后,大力加强奶源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奶源基地快速发展。一是建立“奶牛发展基金”,由公司每年出资180余万元,用于扶持基地县农户发展奶牛;二是规范奶站管理,建立基本制度,实行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变单一的买卖关系为利益共同体的关系,增强了奶农对公司的信任,坚定了奶农饲养乳牛的信心和决心;三是保持合理奶价,并实行鲜奶最低保护价,把公司与奶农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四是加大对奶农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力度,提高奶农饲养奶牛的科学技术水平;五是加大对奶源基地的投入,投资2000多万元,对公司现有80多个奶站进行改造,兴建冷贮式收奶站和配套保温奶罐运输车,购置最先进的乳成分快速检测设备,使鲜奶收购条件得到了根本改观,鲜奶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奶农交奶更加快捷,企业形象有了很大的提升;六是为进一步发挥大理州得天独厚的乳畜资源优势,加快乳业发展。公司于2003年7月25日分别与大理州人民政府签订了《加快建设大理优质奶源基地战略合作协议书》,与大理市、洱源县、鹤庆县等市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加快乳业基地建设发展协议书》,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与企业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了公司发展对奶源的需求;七是建立奶牛风险补偿制度,减少农户养奶牛风险;八是鼓励农户适度规模饲养,积极推进机器挤奶;九是建立奶牛集中饲养模式,推进规模化,节约化养殖,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十是对基地县建立奶牛信息化管理体系,使奶牛的系谱档案,选种选育,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纳入计算机管理;十一是在分户饲养的区域,集中建立机器挤奶站。

三、突出营销重点,加大营销力度

通过建立和完善营销管理体系,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健全营销网络,理顺销售通路及市场区域整合,使物流与产品配送,销售与货款回收,市场开发与客户调整,营业推广与促销配合等有机结合,注重与客户的沟通及服务,进一步强化完善激励机制,使销售工作真正做到规范化管理,系统化运作,网络化经营。首先是加大国外市场开拓力度,利用出口贸易优势,对缅甸、越南等东盟国家加大出口,并不断增加出口品种。今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出口增长29.47%,二是加大省外市场开拓,已由以云南市场为主,逐步向贵阳、广西及湖南等新市场拓展和延伸,销售有了明显的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87%。三是加强特殊消费市场的开拓,通过开发餐饮奶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开发宾馆、酒店等特殊消费市场。

四、强化企业管理,提高执行力

新希望入主邓川蝶泉后,积极推进新希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按照管理“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并先后出台了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的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积极推进目标责任管理和预算管理,加大执行力度,大力强化内部各项管理工作,完善企业管理机制,规范企业管理。一是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制定并实施“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制度”、“采购物资库存定额标准”、“采购物资质量验收制度”、“采购物资退换及赔偿制度”等;

二是加强成本控制,推进目标成本责任管理,细化车间成本控制,并加大考核力度;

三是加强质量控制,通过建立和严格实施ISO9001质量体系和QS质量安全体系,从奶源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出厂合格率达100%;

四是加大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及时淘汰销量小,无边际贡献的产品;

五是积极推进薪酬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产质工资制”、“绩效工资制”和“联销联效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制度,加大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加大技改投资,促进企业发展

为适应奶源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司于2003年内对原有液奶车间投资1500万元,实施技改,极大地提高了液奶车间的产能,增加了产品品种,为公司液奶走出云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投资1.2亿元兴建的“千吨奶”一期工程“500吨/日灭菌奶”项目,已于今年7月18日竣工投产。“千吨奶”工程整个项目完成后,蝶泉乳业将成为国内单体液态乳品加工能力最大的企业之一和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乳品加工基地,公司年产销乳制品将达到30万吨,届时,预计公司可实现利润4000万元,上缴税金2600万元,支付农村奶款4.5亿元,奶农户均年收入在现有5000多元的基础上达到18000元,增长2.6倍。使公司真正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势龙头企业,为当地农业产业化优化升级、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为云南乳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六、发挥企业龙头效应,实现企业有效经营

通过40多年来的努力,我县的乳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县乳牛存栏已从建厂初期的4000多头发展到现在存栏近4万头。我公司日收购鲜牛奶最高已达250余吨,乳畜养殖和乳制品生产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现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乳品生产厂家,企业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大理州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3年,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经济指标较引入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前有较大幅度增长:收购鲜奶6.54万吨,同比增长37.4%;完成乳制品产量23508吨,同比增长57.61%;实现销售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46.68%;实现利税2300万元,同比增长161.78%;出口创汇339万美元,同比增长14.19%。2004年上半年共完成:乳制品产品产量14000吨,同比增长10.52%;实现销售收入1.0243亿元,同比增长17.88%;实现利税总额1200万元,同比增长7.35%;收购鲜奶41145吨,同比增长9.05%;支付奶款5587万元,同比增长13.79%;出口创汇246万美元,同比增长29.47%。企业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产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政府、企业和奶农的三赢的良好局面。

今后,我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质量为根本、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团结拼搏、真抓实干,进一步加大目标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力度,切实强化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努力拓展市场空间,增大市场占有份额,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干部员工的责任感和危机感,切实加大员工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以新希望“与客户共享成功、与员工共求发展、与社会共同进步”的企业宗旨为指导,坚持“诚信为本、质量至上、精诚合作、服务一流”的经营思想,立足云南,走向全国。

夯实习惯教育实施有效管理 第7篇

2011学年我校教育管理处将紧紧围绕区教育局基教科、教研室的工作精神,结合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合作教研”为抓手,研究课堂,研究学生,力争有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计划制定如下:

一、具体目标:

1、实施课程创新,落实有管理的教学,力争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

2、加强常规管理和教研组建设,研究学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有效开展“合作教研”活动,推进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4、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以研促教,不断提高教师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二、主要举措:

(一)严抓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五环节落实

1、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各教研组根据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做到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策略。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记录都作为教研组考核的内容。教研组每月开展两次集体教研活动,做到“提前确定、认真准备”,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能动性,组织组内教师共同商议确定研讨课主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合作教研活动。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备课科学、规范、适切,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本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学期初,开展备课组经验交流活动,分别开展新老九年级、六年级与七年级各考试学科备课组交流活动。

2、加强教学常规建设与教学五环节的落实。坚持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保证教学常规的落实与执行。强化教学五环节的落实,重点要求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精心备课,充分考虑课堂教学预设。抓好校本作业设计和布置,提倡教师精选、精编习题;作业上交后即时批改,即时评讲,适当面批,做好个别辅导;抓好学生作业习惯养成教育,注意书写规范和字迹端正,不断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二)加强课堂教学研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1、继续推进“35+5”课堂教学模式。围绕“导学稿、“35+5”课堂模式和研究学生”等方面组织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重点开展六年级教学督查活动,通过

对六年级组进行随堂听课、检查教案及作业批改情况的调研,通过学生座谈会、资料审议等途径,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估,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提出问题和具体改进意见,指导和推动年级组工作的持续改进。教育管理处组织开展各种类型和层次的课堂教学评比和研讨交流活动,认真推进“35+5”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经验总结和教学质量问题分析能力、课程执行能力。

2、组织开展“微格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微格教研活动,各教研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研讨课活动,一以“自我诊断”为目的,教师根据自拍录像诊断、反思教学,交流心得;二以“互助交流”为目的,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以新课导入、五分钟检测、研究学生主动性等专题进行视频片段的小组讨论,交流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3、加强毕业班教学工作,提高教学实效性。首先,继续强化学校行政联系毕业班制度和年级组长、备课组长负责制。其次,借助教研员对毕业班的教学指导,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合理安排九年级学生的教学辅导工作,注重补差,加强提优,提高质量。再次,加强年级组建设,发挥全组教师的智慧结晶和“韧精神”:组内教师每月开展一次工作研讨会;开展好每一次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分析年级、班级学生现状,定目标,明方向;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科学家教指导,与家长多沟通,交流方法,增强信心。

(三)加强考试质量分析,探索综合评价制度

1、加强考试质量分析。以“重集体目标的达成,重离差的分析,重成功经验分享和失败后的反思”为目标。学校质量检测、期中和期末考试后,各备课组、年级组、教研组各有侧重地进行考试质量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评价制度,重学生的全面评价与过程评价,在晨会、学生会等场合对行为规范、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方面表现优秀或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教师注重研究学生,积累教育案例,加强研讨交流,提高教育能力。

(四)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1、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完善课题管理制度,规范各类课题的管理,促进科研工作的扎实推进,做好2011年校级、区级课题的申报立项以及已立项的校、区级课题的中期汇报、课题结题工作。

2、组织开展各级各类科研活动。强调“以课题为载体,以问题为研究的起

点,以课堂为研究的阵地”,在教研组大课题背景下组内教师确定自己研究的“小课题”,坚持做到有反馈、有积累,学期末进行研究成果评比。依托开设拓展课,推动校本教研。将拓展课与校竹文化校本课程相结合,鼓励非考试学科教师开展拓展课的研究和实践,积累经验和资料。

上一篇:芜湖县2017年度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实施方案下一篇:董秘工作重点关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