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提纲

2024-06-28

产业结构调整提纲(精选9篇)

产业结构调整提纲 第1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

主讲人赵桂华

一、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

《“十二五”规划纲要》最突出的精神实质就是指出了我国在“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与主线:科学发展是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同时,又明确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要求。其中,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是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二、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具体来说,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二)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产业结构调整提纲 第2篇

一、提纲

1、宏观脉搏

主要内容: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环保政策、税收政策等。

2、产业资讯

主要内容:公司相关产业(硫、磷、钛、生物、合成氨、石膏)和相关上下游产业的行业动态、产品市场动态。

3、企业动态

主要内容:公司相关产业(硫、磷、钛、生物、合成氨、石膏)和相关上下游产业相关企业的经营活动、技术创新动态。

4、前沿关注

主要内容:国内外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5、企业跟踪

主要内容:公司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

6、视点参考

主要内容:企业管理的经典原则和案例。

二、要求

1、格式要求:分为《导读》和《正文》两部分。

2、内容要求:对公司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内容精炼。

产业结构调整提纲 第3篇

一、国外研究综述

1. 国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

国外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起步较早, 下文从产业转移的理论、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产业转移的效应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1) 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 (Akamatsu, 1960) 提出了产业发展模式的“雁行形态理论”, 通过观察他指出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雷索德·弗农 (R.vernon, 1966) 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最初被用来解释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贸易构成和持续存在的贸易盈余, 并预测了美国企业在20世纪60年代向欧洲投资的可能模式。该理论对区域间或国际间产业与产品的周期性发展进程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和产品转移作出了系统描述和理论总结。日本一桥大学小岛清 (Kojima, 1978) 提出了著名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他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者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一次进行, 以回避产业劣势。大山道广 (1989) 在小岛清的“边际扩张论”基础上提出了大山模型, 对国际贸易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作了区分, 认为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 而绝对优势是国际产业转移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Dunning研究了67个国家在1967、1975年间, 直接投资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邓宁 (Dunning, 1988, 1993) 建立了O-L-I模型也叫“三优势模型”, 即所有权优势 (Ownership Advantage) 、区位优势 (Location Advantage) 和内部化优势 (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 , 来说明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 指出企业在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时这三个优势缺一不可。大西胜明 (1999) 在小岛清的研究基础上, 强调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化的载体。牛丸元 (1999) 进一步用H一0一S (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 模型来解释赤松要的雁行模式和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认为产业发展的雁行状态和产业的生命周期反映了比较优势的转移以及与此相关的产业转移。

(2)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展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 (Prebisch, 1981) 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 认为发展中国家用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的进口替代战略, 是产业转移发生的根源。赫尔普曼 (Helpman, 1984) 从国际贸易角度强调影响产业国际转移的因素有:关税、运输成本、投资壁垒。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 (Arthur Lewis, 1984) 在《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分析了“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 引起劳动力成本上升, 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于是发达国家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同时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从而引起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迪肯 (Dicken P, 1992) 提出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是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惠勒和莫迪 (Wheeler&Mody, 1992) 将美国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的主要决定因素归结为集聚经济和市场规模。日本学者关满博 (1997) 研究了日本产业转移, 指出影响东亚区域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是日本产业结构转换和东亚国际分工。

(3) 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

哈达德和哈里森 (Haddad&Harrison, 1993) 通过分析摩洛哥公司的横断面数据发现更高水平的国际产业转移, 并不一定会带来国内企业生产率的增长。日本学者荒山裕行 (1995) 认为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转让并非是在牺牲发达地区经济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是发达、落后地区均可能从转让中受益;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转让, 有助于提高落后地区就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倾向。罗德里格斯·克莱尔 (Rodriguez·Clare, 1996) 指出当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之间的联系比较微弱时, 产业转移对本国经济的增长具有负影响。艾特肯和哈里森 (Aitkin&Harrison, 1999) 通过研究委内瑞拉工厂的模块数据库发现, 国际产业转移不一定能促进国内企业的生产率增长。

国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主要基于国家层面, 对区域产业转移的研究比较少;所建立的产业转移理论或模型绝大多数只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出发, 而其它因素考虑相对少;对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缺乏理论与实证研究。

2. 国外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1) 对产业结构演化趋势的研究

霍夫曼 (W.Hoffman, 1931) 把工业产业分为三大类: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和其他产业, 并认为随着工业化的推进, 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 (即霍夫曼比例) 是逐渐下降的, 从而提示了工业结构重工业化的趋势。里昂惕夫 (W.Leontief, 1941) 对美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研究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问题。20世纪40年代,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 (Colin Clark) 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变, 这一观点刚好印证了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 (W.Petty) 的理论, 故被后人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20世纪6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 (S·Kuznets) 以配第一克拉克定理为基础, 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两方面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上述产业结构演变理论没有考虑外贸因素影响, 是封闭型的, 开放型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在亚当·斯密 (Adam.Smith, 1776) 的绝对成本说和大卫·李嘉图 (D.Richardo, 1817) 的比较成本说之后,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因素被引入了产业结构的演进研究中。日本的赤松要 (Akamatsu, 1935) 提出当后进国家要赶超先进国家时, 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呈现雁形形态。钱纳里 (H.Chenery, 1989) 对工业化阶段进行了划分, 并对不同的工业阶段提出了著名的“标准结构”, 揭示了GNP与结构变动的关系。

(2) 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刘易斯 (W.Lewis, 1954) 提出了二元结构理论, 指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由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商业部门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 而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又需要从传统的的农业部门吸收剩余劳动力, 在现行工资水平下传统农业部门对现代工商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超过这些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 伴随着劳动力的转移, 二元经济结构将被消除。筱原三代平 (1957) 在《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一书中提出了选择战略性产业的两基准理论, 分别是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 要求把积累投向收入弹性大和生产率上升最快的行业或部门, 以便取得丰厚的利润。赫希曼 (A.O.Hirschman, 1958) 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系统阐述了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他指出要把稀缺的资源有效地投入到某些行业, 以最大限度促进经济增长。在选择行业时, 要选择产业关联度最大的行业。罗斯托 (W.W.Rostow, 1960) 认为经济发展各个阶段的演进都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主导产业。

国外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等相关理论。主要以“国家”为分析单位, 研究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动;或以若干国家为研究对象, 考察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标准模式和共同演化趋向。国外学者对宏观层面的产业结构演变、调整研究得很深入, 但对微观层面的产业结构研究相对较少。

二、国内文献综述

1. 国内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

近年来, 国内许多学者也对产业转移等经济现象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主要包括: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产业转移基础方面的研究, 产业转移效应方面的研究, 产业转移模式方面的研究。

(1) 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卢根鑫 (1997) 提出了重合产业论, 认为当产业深化不能够抵消别国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时, 发达国家的重合产业只有通过产业转移来摆脱绝对成本较高的不利地位, 从而实现重合产业的再次价值增值, 他还指出产业转移的基本形式是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石东平 (1998) , 夏华龙 (1998) 认为梯形产业转移和升级是指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 从而推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

(2) 产业转移基础方面的研究

王先庆 (1998) 在《产业扩张》一书中指出产业转移的基础包括不同经济—地理空间存在的“成长差”和不同区域产业主体之间的相关“利益差”, 二者共同构成“产业差”, 成为产业转移的基础。张可云 (2001) 在《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一书中强调区际产业转移的基础建立在两个重要的推论之中:一是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二是产业与技术存在着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与转移的趋势。陈建军 (2002) 认为产业区域转移需要具备两个基础条件: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二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并从实证的角度得出了研究结论。戴宏伟等 (2003) 将产业转移的基础总结为“产业梯度”的存在。

(3) 产业转移效应方面的研究

张弛 (1993) 认为, 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和海外生产不仅不会对母国原有生产造成冲击, 反而会促进后者的发展。潘未名 (1994) 认为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对母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不利影响, 从而对母国的“产业空心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贺俊等人 (2002) 认为我国家电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刻有“赶超”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烙印, 由于这个原因, 我国部分家电行业存在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进而出现了不合理的市场竞争行为, 使得我国家电业进入全行业的微利状态。

(4) 产业转移模式方面的研究

谭介辉 (1998) 认为落后国家若要改变落后状态就必须打破国际产业转移中被动接受者的状态, 发展以逆梯度型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 以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张洪增 (1999) 认为移植型的后发资本主义产业结构成长模式, 既有后发优势, 又存在后发劣势。郑胜利 (2002) 认为通过“集群式”转移过来的企业, 由于没有真正嵌入或根植于当地, 因而具有较大流动性, 当地的区位条件一旦发生变化, 这些企业又会出现整体性迁移, 可能会造成当地产业的空心化。

国内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除上述方面外, 对产业转移研究的争论方面也进行了研究, 集中体现在梯度转移理论的争论、产业集群理论的争论和产业转移效应的争论等几个方面。

总的来看, 国内的产业转移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产业转移理论的学习和借鉴、产业转移的基础、产业转移的效应、产业转移的模式及产业转移的争论等, 遗憾的是对区际产业转移的研究还很少。

2. 国内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 主要研究范畴集中在“两大部类”;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主要研究范畴集中在“经济结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主要研究范畴集中在“产业结构”。

初期我国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借鉴国外的经验, 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 以周叔莲的《产业政策问题探索》为研究起点, 对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多角度、全方面的研究, 主要代表作有:郭万清的《中国地区比较优势分析》 (1992) 、杨建荣的《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分析》 (1993) 和李铁军的《面向新世纪的中国产业结构》 (1998) 等。

进入新世纪后, 我国工业进入了新的阶段, 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代表作有金培的《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 (1997) 。二是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分析国际产业集群和国内地区产业集群, 代表作有王缉慈的《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2001) 。三是对新时期国际产业发展的研究。通过研究国际产业发展为本国的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代表作有厉无畏等人的《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 (2002) 。四是对新时期中国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研究。主要研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 我国产业如何发展才能保持竞争力, 产业结构如何调整才能适应经济发展所需。代表作有徐忠海的《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2001) 、林善炜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2003) 。

目前国内研究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主要是从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切入点。吕政等 (2003) 在总结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得出在新的历史时期, 必须探索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黄泰岩等 (2003) 认为,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是基于我国新经济发展阶段、现有资源约束条件、现有就业压力和在经济全球化下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在产业分析方法上以实证研究为主、规范分析为辅;在产业分析的层次上, 宏观层面涉足较多, 微观层面涉足较少;在主导产业选择上, 偏向实证和定量分析;在产业领域上, 侧重第二产业的分析, 忽略一、三产业的分析;区域研究与产业研究存在脱节现象。今后研究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时应拓宽研究领域, 多注重第一、三产业的研究;应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主导产业选择和形成的区域空间条件和机制;应该把产业研究和区域研究结合起来;通过产业转移来研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也是今后一个研究方向。

摘要:从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目前的研究对国内区际间的产业转移虽然有涉及, 但研究得不够深入, 因此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展开了综述, 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产业结构调整提纲 第4篇

【关键词】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 复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91-01

面对高考进行的复习,教师不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重组,连接成“知识网”,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高考复习效率。

一、问题提出

研究表明听觉获得的知识信息,仅能记住15%,只靠视觉获得的知识信息,仅能记住25%,如果把试听结合起来,则能够记忆的信息量不是两者之和,而是65%。①高考化学复习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法。

二、常见几种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的运用

1.辐射式提纲教学法在化学复习中运用

高三一轮复习时,各知识点就如散落一地的拼图块,彼此孤立、分散。所以教师在复习开始就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梳理高中化学,整理成知识联系图,如图1。

2.表格式提纲法在实验事实性知识复习中运用

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可以分为两大类:实验事实性知识与概括类知识②。像元素及其化合物这一类实验事实性知识,学生常常容易相互交叉混乱。因此,在复习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记忆方法。例如,在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的复习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表格式提纲法,把相关性质整理对比进行记忆,如下。

镁、铝化学性质比较

(1)与O2:常温下生成氧化膜,点燃燃烧,

2Mg+O2===2MgO(点燃);常温下生成氧化膜,

4Al+3O2===2Al2O3(点燃)

(2)与其他非金属:Mg+Cl2===MgCl2(点燃);

2Al+3Cl2===2AlCl3(点燃)

(3)与水反应:Mg+2H2O(热水)===2Mg(OH)2+H2;2Al+6H2O(沸水)===2Al(OH)3+3H2

(4)与强氧化性酸:跟浓硫酸、浓硝酸反应,不放出氢气;常温下被浓硫酸、浓硝酸钝化,加热反应,不放出氢气。

(5)与非氧化性酸:Mg+2H+===Mg2++H2;

2Al+6H+===2Al3++3H2

(6)与碱:不反应;2Al+2H2O+2OH-===2AlO2-+3H2

(7)用途:制造合金,制造照明弹、焰火等;制造合金,电力工业上作导线、电缆等,贮存和运输浓硫酸,铝箔常用作食品饮料的包装等。

3.网络式提纲教学法在有机化学复习中运用

高中化学教材将有机化学分散在必修2和选修5中,在复习中如按照教材編写顺序,就必须兼顾两本教材,重复复习关于烃、醇、酸的知识,增加学生不必要的劳动。复习中引导学生先进行自主复习,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找不同类有机物之间的关系,使有机化学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图,如图2。

三、小结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由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构成的,这些因素的有机组合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因而在高三化学复习中要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为主,选择其他方法与其进行优化组合,从而真正提高化学课的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董奇.2000.脑与行为——21世纪的科学前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8-20.

光伏产业调研提纲(推荐) 第5篇

1、企业当前运行情况?(主要产品,一年来的订单情况、产能发挥情况、生产经营情况、6.30前后形势比较)

2、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对企业盈利的影响?

3、主要原材料、设备、易耗材料的价格变动情况?

4、产品的市场销售方向(国内配套、销信海外)?

5、产品技术水平参数,在同行业中的地位?

6、当前行业发展的主要困难是什么(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

7、对当前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哪个环节是热点、行业盈利水平预测、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内企业竞争或协作的趋势、光伏产品向哪些应用延伸)?

8、对国内来年光伏市场的预测?

9、光伏与其他太阳能产品之间比较,具备哪些特点?

10、企业发展的定位(提升产品、突破技术、优化管理、参与资本运作、产业链条方面的延伸)

文化创意产业 论文提纲 第6篇

【摘要】本文通过“爱丁堡文化艺术节”创办63年的经验教训逐步分析,在政策的支持下,让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使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共同发展,并借鉴英国“爱丁堡文化艺术节”这个成功的案例,研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爱丁堡苏格兰 经济效益 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 城市 艺术 中国 现代经济

【正文】

一、简要介绍“爱丁堡文化艺术节”和苏格兰的文化创意产业

《经济观察网》 2010.8 吕品/文 “爱丁堡艺术节:由‘边缘’成为主角”

《艺术国际网站—新闻频道》结合《东方早报》2011.8 周云/文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集中展现亚洲文化”

二、通过《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 夏一梅/文 和《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经济账》 新华网引出

对“爱丁堡文化艺术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三、英国创意产业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启示

《足迹》 2009.10 中外企业文化 “英国创意产业对我国的启示”

1、苏格兰文化创意产业及其政策研究

1998年,英国政府第一次发明“创意产业”这个词汇,以描写英国商业的创意或者创造力。

《文化创意产业及其政策探析》 2010.11.李东/文

《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2011.9 “个人图书馆 360doc.com”

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

《中关村》210.1 总80期 “ 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方兴未艾”

“新浪财经”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国际论坛 网址:

产业经济学复习提纲 第7篇

一、考试题型

1、不定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2、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15分。

3、简答题:5题,共25分。

4、论述题:2题,共30分。

二、复习内容:

第一章

一般问题: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分工;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关系; 重点问题: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一般问题:产业分类: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产业地位分类法;

重点问题: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第三章

重点问题:配第——克拉克定理;霍夫曼定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具体体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和措施;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的内容;主导产业更替及其规律;我国制造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依据;

一般问题: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本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要求;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主导产业的含义和特征;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第四章

一般问题:产业关联的方式;产业关联的效应;产业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一般均衡分析及其假定;投入产出表的结构的三个部分;投入产出表的均衡关系;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中间需求和中间投入分析;基础产业在三角形投入系数表的特点; 重点问题: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及其经济意义;

第五章

重点问题: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一般问题:产业布局的基本因素;产业区位的指向性;衡量区域专业化程度的指标;现代区位理论研究的特征;系统布局理论;梯度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六章

一般问题:产业组织的概念;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促进集中的因素;造成产品差别化的方法;形成进入壁垒的因素;市场效果的衡量;产业组织合理化的特征;马歇尔困境与有效竞争;

重点问题:SCP理论分析框架;市场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第七章

一般问题:产业增长与产业发展的含义、关系;产业波动的概念;产业发展的几个均衡关系;产业发展战略选择的目标的含义;

重点问题:产业发展战略的途径选择;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八章

一般问题:产业政策的内涵;产业政策体系的构成产业结构政策的概念;产业组织政策的内容;

产业布局合理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第8篇

关键词: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

一、引言

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但是, 在我国, 历来是保增长易, 调结构难。自改革开放31年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年均GDP增长9.79%。从2009年的统计数据来看,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国际经验表明, 工业化中期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时期, 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现阶段, 我国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外贸依存度高, 投资与消费不协调, 技术水平低下, 投资效益下降, 能源消耗过量, 环境代价惨重等问题。尤其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中国生产型融资--美国负债型消费”的国际分工平衡被打破, 中国的产业结构收到了来自美欧国家高端产业的“挤压”和新兴发展中国家低端产业的“挤出”效应的双重影响。这种危机倒逼机制, 在对我国产业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的同时也给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增添了动力。中国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才能把握当前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产业链重构和产业分工重新布局的新契机。

产业分布是已经形成的产业空间形式, 它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的布局所形成的宏观结果。建国以来, 我国依据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国内外环境, 采取了不同的产业政策。改革开放前的30年, 国家采取了均衡布局的区域政策目标, 重点对中西部进行了投资和建设, 发展重工业, 同时注意将沿海地区的一些轻工业向内地转移。但由于当时“三线”建设布局以国防原则重于经济原则, 致使生产能力难以发挥, 投资效益差。改革开放后, 国家制定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带动中西部发展的战略, 产业布局政策更加注重效率, 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 但也导致了中西部发展环境的恶化, 使东西部的经济差距扩大。上世纪90年代以后, 国家开始重视区域经济间的协调发展, 重新采取了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 “在继续发挥经济较发达地区优势并加快其发展的同时, 积极扶持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来说, 我国产业布局政策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但金无足赤, 国家的产业政策也不可能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尤其是在现阶段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的后金融危机时代, 我国的产业布局政策流露出一些不合理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

二、现阶段产业合理布局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一) 合理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化和高度化。

合理的产业布局以因地制宜为原则, 全面考虑不同地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因素,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发展地区优势产业, 逐渐带动周边地区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降低流通和管理费用, 提高产业间的互助性和互促性, 加强产业关联的协调性, 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化。如在技术和人才优势突出的沿海地区, 优先发展技术含量高, 附加值大的产业, 以此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 优先发展采掘和矿产加工业。合理的产业布局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为原则, 重点发展落后地区, 保持发达地区的持续发展, 统一布局, 均衡发展, 实现国家整体利益最优。同时, 各地区安排好本地区的产业布局, 不能不顾国家整体利益, 一味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 使产业结构向更高的层次升级。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过度破坏, 不仅要适度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发展相关环保产业, 还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降低产业对资源的依存度, 使我国产业结构走向高度化、协调化。

(二) 特定产业的合理布局。

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主导产业, 普遍具有市场扩张能力强, 经济效益高, 产业关联效应大的特点, 他们的布局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因此, 要从现实出发, 统筹全国, 建立合理的产业布局规划。例如, 要使我国成品油“北油南运”的状况得到改善, 《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就指出, 要提高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集聚度, 以此优化产业布局;同时, 中西部地区将发挥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 合理承接东部部分石化产业的转移。出于对铁矿石进口多采用海运的运输方式和昂贵的陆运费用以及水资源的考虑, 钢铁企业最好建立在沿海港口城市附近;为了改变钢铁产业产能过剩、利润低下、铁矿石谈判能力低下的现状,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 要提高产业集中度, 集中发展3到5家大型钢企。我国煤电产业的分布依旧是以负荷中心发电, 以铁路为主的运输方式负担一半的煤炭消费, 但输电与输煤的综合经济效益比为6:1, 同时, 出于从其它多个视角的分析, 均得出改输煤为输电的产业布局, 更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煤电产业持续的发展。【2】对于新兴的高科技产业, 要依托东南部的科技和人才优势, 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 避免重复投资和产品同质化, 掌握核心技术, 同时, 向分散化, 个性化, 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例如, 物联网就要多方面、各环节协调发展, 避免扎堆投入, 重复建设, 陷入恶性竞争。

(三) 特定区域的合理布局。

成功的经济圈发展的共同特点是:注重扬长避短, 充分发展整个城市的特点和优势, 强化地域只能分工与合作, 在资源利用、产业分工、人口流动、土地使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把大城市的发展与周围地区联系起来, 整体考虑, 资源配置合理, 系统效率提高, 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经济区域的竞争力。【3】比如:滨海新区主要打造制造业基地, 支柱产业作用突出, 以港口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发达, 高新技术产业及先进制造业发展迅猛, 但产业关联度低, 产业链条短,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经济指标显示, 珠三角的增长速度放缓, 产业结构趋同严重, 产业低附加值, 高素质人才聚集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制约着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政策建议

(一)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一是市场化原则, 产业分布前提是市场分工, 这种分工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而不是人的主观意志的决定, 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下运行。二是合理化原则, 要让三次产业之间保持合理比例, 符合当地禀赋资源特征。三是专业化原则, 在再三次产业总体布局、产业发展方向上要有侧重、各有分工, 避免出现区域性“小而全”“散而乱”、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和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四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有限,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才是经济发展的科学道路。

(二) 统一规划, 统筹安排。

国家范围内的重点产业的布局和规划要由国家相关部门统一制定, 重点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等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由国家设定大纲, 各省市在参照国家大纲的基础上, 制定各自的具体规划, 并报备国家相关部门, 其它各省市的规划由各省市结合自身实际, 自行制定, 并报备相关部门审核。如此统一规划的目的是要形成自上而下的系统化、一体化避免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 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和产业聚集, 提高产业联系, 缩短产业链, 提高区域间的竞争力。

(三) 发挥各地区特色优势, 支柱产业错位发展。

要依托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经济基础与产业基础, 选择有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产业重点进行发展, 对于其他地区规模比较大, 成熟度比较高的产业要回避。

(四) 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和承接。

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逐渐由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一方面缓解了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补充不足的矛盾, 另一方面, 也为中西部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相对于他们到东部就业降低了生活成本, 缓解了沿海城市外来人口的压力。东部沿海要积极创设条件, 承接来自台湾或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产业。

(五) 注重技术引进,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引进和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保障。对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和人才要从西方发达积极引进。鼓励企业设立自己的科研部门, 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费用的投入, 同时, 政府可以为企业和高校“牵线搭桥”, 使高校科研成果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同时, 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 提高科研人员的整体待遇, 拓宽发展空间, 解除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使他们能够安于科研工作、专心科研。

参考文献

[1]李锐, 李平.产业经济学[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陈小毅, 周德群.关于我国煤电产业布局重构的战略思考[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0:201-203.

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 第9篇

产业与产业结构

现在不少学者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都涉及具体的产业政策,比如讨论哪些产业政策是应该的?哪些产业政策是不应该的?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这些研究很重要,但笔者认为,在产业政策上还有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厘清。当下中国理论界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实际上涉及到一些大的方向性问题,关系到经济政策的导向。

研究产业政策,首先要界定什么是产业政策。而界定产业政策的前提,是界定清楚企业和产业。什么是产业?产业与企业之间是什么关系?产业是由产品分类决定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才构成一个产业,所以产业的基本元素是产品与生产产品的企业。但产业并不是企业个数的简单加总。如果企业相当于一个家庭,产业就相当于一个种族或村庄。产业除了是企业集合外,还包括公共品,比如文化、共识、规则。产业作为企业集合的一种组织,就可能是一层决策主体。比如计划经济下的各个产业部门,这些产业组织具有直接配置资源的权力;行业协会等组织形式,尽管不像家庭、企业、政府决策主体那样对资源配置有直接的支配权,但是仍然影响资源配置;就算没有部门、协会的组织形式,产业无形中也会形成一些共识和规范,从而约束企业行为并影响产业规模大小和产业结构。

有产业政策和没有产业政策对于产业内的企业来说是有区分的。如果没有产业政策,企业需要直接对市场价格作出反映。有了产业政策,相当于有了一个隔离墙,企业可以间接对市场价格作出反应,有助于企业降低风险。不能否认产业政策对于产业内企业的保护作用,这是基本理论问题。

在研究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之前,需要定义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之间的结构与产业内子部门之间的结构。产业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产业结构是产品之间的结构,即不同产品在数量上呈现出来的比例,这种水平层面的产品结构由消费结构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由市场机制来决定。我们谈及哪个部门或者产业过剩或短缺,直接的表现形态就是产品数量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是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结构。产业结构比产品结构深刻之处在于,产业结构强调要不断地能够再生产出某种产品结构的能力结构。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强调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和纵向的、进化过程中的强健性。产业的能力结构又可以分为人力结构和资本设备结构。而能力的炼成是需要培育的,市场当然是基本的产业培育机制,但是在能力的培育过程中,政府并不是无为的,政府培育产业能力的手段就是产业政策。

广义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定义来看,凡是跟产业有关的国家政策(包括产业发展、产业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等)都是产业政策。这个定义对于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适用。跟产业有关的政策大体有七类:

第一类产业政策是科技创新的国家政策,主要面向四个单位,一是培养人才的学校,二是承担国家基础科学创新任务的科学院,三是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人类未来发展能力的医学单位,四是涉及到国家防御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航空太空单位。这四个单位由于涉及科技创新能力因而与产业发展都有关系。

第二类产业政策是与学习能力(包括企业、个人、政府与各种机构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关的支持。学习能力与教育有所区别,学习能力包括企业的培训政策、在岗培训等非学校教育。影响这种学习过程的政策也是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类产业政策是有目的的产业支持政策。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如并购重组政策),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发展战略。比如《中国制造2025》中就有一系列产业目录和产品目录,甚至包含许多具体项目、配套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等等。

第四类产业政策是与绩效评估和竞争(即人力资源和企业能力的更新换代)有联系的产业政策。比如,考虑要关掉什么钢厂或煤矿时,首先会对产业内的企业绩效进行评估。政府也会经常提出各种产业标准,比如汽车排污标准。标准的设立和更新,就是重要的产业政策。

第五类产业政策是关于激励机制的产业政策。激励机制不光是给奖励或工资,更重要的是价格和税收政策。国家在哪些地方提价、在哪些地方减税,都会影响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第六类产业政策是选择性的机制。比如贫困地区的企业要不要上市、是否对贫困地区的企业上市给予优先地位?这都是选择性的机制。

最后一类产业政策关系到信息流通和沟通。比如是否放开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放开到什么程度?在什么程度上实施信息隔离?在什么环节允许信息分享?这都会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与产业有关的政策基本上都可以包含在广义的产业政策里面。这还没有包括所有的贸易政策。其实贸易政策、关税政策也是产业政策,因为它们都与产业有关系。

笔者认为,广义的产业政策在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在实施,只是实施的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即使在美国,2016年推出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战略计划也是如此,而且确定了一些具体的关键技术的创造平台,这应该属于产业支持政策。

需要强调的是,知识创造的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既不能让市场调节,也不能让政府调节。但知识创造以前,政府可以提供方向、加大投入和拨款、优化环境,这属于广义的产业政策。在知识创造这个层面,政府广义的产业政策还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狭义的产业政策

现在讨论狭义的产业政策。包括张维迎、林毅夫所讨论的,以及日本和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所强调的产业政策,都是狭义的产业政策。

狭义的产业政策,主要是指世界第一以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所实施的,对国家、企业、个人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积累有影响的产业政策。这种产业政策的特征是,帮助国家、企业、产业竞争力的成长,它影响的不是企业之间的水平关系,而是影响企业和产业垂直的、动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这种产业政策的影响力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着眼于短期,而是注重企业、产业、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前景。

过去拉美、东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这30多年实行的产业政策,都是狭义的产业政策,其目的是积累知识、能力和资本,提升企业、产业和国家的竞争力。一些OECD国家,尤其是欧洲一些国家,实施的产业政策也属于狭义的产业政策。

除了处于世界第一、达到了领先地位和最先进的国家以外,一个国家处于赶超过程中,在没有达到领先地位之前,都要实行这类政策。这种狭义的产业政策是发展过程中跨不过去的,这既是林毅夫坚持的,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产业政策。这种狭义的产业政策,包括贸易保护、政府投资、国家补贴、政府资助、金融支持等,是我们当前在争论的产业政策。

狭义的产业政策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对赶超过程中关键技术项目研发的支持;第二类是贸易保护;第三类是国家对具体产业发展项目的支持;第四类是国家帮助产业整体性协同抵抗外部风险的政策支持。当然美国政府也需要帮助产业抵抗外部风险,所以第四类产业政策实际上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需要,是属于广义的产业政策。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在健康、金融发展、基础网络上面的投资,如果服从于赶超战略,就应该属于狭义的产业政策。

实施狭义的产业政策,实际上是以非市场或者反市场的方式来影响产业的成长和发育以及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调整。笔者认为,按狭义的产业政策本身的定义,一般是反市场的,至少是非市场的。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论断,批评的就是18世纪英国实行的产业政策。但是,尽管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是对立的,这两个对立面在国家成长、经济发展、市场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却可以统一起来。英国在17-18世纪、法国在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都运用过产业政策来支持其世界市场的扩张,日本、德国和一些后期的市场经济国家也运用产业政策来支持市场体系的发育和扩张。

中国目前的产业政策目录以及配套的金融、财政、土地、税收、进出口贸易等政策,在赶超型战略中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但也确实存在副作用,张维迎之所以批评这种产业政策,主要是因为在实施过程中它的计划经济色彩很浓。

笔者认为,一些狭义的产业政策实施的必要性,来源于市场机制在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目标时产生的市场失灵。但是我们的确还要看到另一个方面,即由于实行狭义的产业政策,压抑市场竞争机制的发育,造成产业保护本身的恶性循环。比如,政府保护某一个产业,结果会保护落后,导致进一步保护,陷入“保护陷阱”;随着产业发展成熟,狭义的产业政策就应该慢慢淡出。因此,市场化方向与狭义的产业政策是对立的,市场竞争政策实际上就是产业政策的退出。

重新思考产业结构体制设计

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原国家计委主导产业结构的情形相比,最近20多年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市场程度有了大幅提高,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政府主导产业结构的基本格局。第一,政府追求GDP增长目标,一再沿用业已表明不再适合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的产业结构;第二,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一直在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保护下存活着;第三,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在1996-2007年间,关税保护和非关税保护(各种进出口配额管制)都是着眼于对国有企业集聚的产业进行保护;第四,每当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时,政府总是出台各种产业保护的清单,甚至将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属于“高新产业”、是否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的审议权都归属于国家科技部。这都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没有走出政府主导的传统模式,有必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决定产业结构的体制设计。

其实,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构,完全可以让市场作为决定性机制,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产业的基本元素是产品与生产产品的企业。既然产品由企业选择,企业是按市场价格和盈利原则来选择产品生产、决定究竟是与其他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还是选择生产异质品,那么,作为企业集聚的结果的产业,当然也可以基本上由市场价格机制来决定和调节。在经济中,最活跃的变量是两个:一个是人的偏好,偏好变化会引发需求发生变化;另一个是生产的技术条件,技术变化引起新产品层出不穷或者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贸易成本。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本质上是由新产品的出现、新生产方式的出现、拥有新技术的全要素生产率领先的企业的出现所引发的,这些企业一旦主导了某一个产业,这个产业就会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就会具有比较优势,使资源从其他旧产业向这些新兴产业转移,进一步引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是一个由偏好与技术变迁引起、由企业为适应这些变化而在产品和生产方式选择上作出的调整而累积起来的、由全要素生产率领先的企业集聚所发生的创造性产业革命与创造性破坏相混合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是很难预测和事先安排的。

强调产业结构应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并不是取消政府在产业结构重塑与调整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首先,产业结构的变化若完全依靠企业对需求变化、技术变化和价格变化自发地作出反应,则可能会发生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因为单独的企业决策人在面对偏好变化、技术变化时,也许意识不到这类变化的深刻含义。其次,即使单独的企业家意识到上述变化,想在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上作出反应,也往往是力不从心的,调动不了多少资源。再次,也是更为重要的,对于一个深陷于传统产业里的单独企业来说,面临新的产业结构变化,可能会出于既得利益的考虑而抵制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在确立从传统的政府主导产业结构的模式向市场主导产业结构的模式转变时,政府的参与和调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仍然是必要的。

但在市场主导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政府的产业政策及政府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会发生变化。笔者认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变化是应该加以注意的:第一,政府在产业结构的重塑过程中,应该恪守公共服务的定位,政府对于产业投入的参与,主要限于国防工业、基础设施、战略新兴产业的早期研发和绿色环境工业。第二,政府资本对其他产业的投入和投资,应通过国资投资公司进行,引导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三,政府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应遵守由市场选择的原则,尽可能减少由政府部门来确定“高科技”、“新兴产业”的所谓标准,避免制造出一大堆假成果、假专利。第四,进一步减少和清理各种“产业优惠”、“税收优惠”和“信贷优惠”政策,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应主要通过“社会资本”的形式来实施,即为社会公平竞争提供可信、公开的服务平台,设定各种规范,使企业之间、交易者之间的联系更简洁、更有效。第五,尽可能淡化政府扶持的产业清单,以减少形形色色的“产业政策套利”,让产业分析和产业结构分析渐渐成为一种日常的非政府政策的商业投资分析业务,为企业选择产业定位服务。

上一篇:英文读后感之老人与海读后感下一篇: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