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国范文

2024-08-19

说三国范文(精选7篇)

说三国 第1篇

读书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尤其对于三国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样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样一个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绎的津津乐道的话题,更是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品三国 说用人-三国读后感。遵从罗氏一贯的“读书,贵在指导生活”的家训,本读后感重点谈此次阅读感悟最深的——用人之道之核心。

历史告诉我们,成功的核心在于“人”,读后感《品三国 说用人-三国读后感》。而曹操会用人,这在历史上几乎是公认的。他可以说是深知“用人之机”。可以用8句话来概括他的用人之术:

一、真心实意,以情感人;

二、推心置腹,以诚待人;

三、开诚布公,以理服四人;

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五、令行禁止,以法治人;

六、设身处地,以宽容人;

七、扬人责己,以功归人;

八、论功行赏,以奖励人。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因为重要的不是“术”,而是“道”。道是什么,道就是人性,就是人心。曹操用人之道的核心,就是8个字——洞察人性,洞悉人心。

其实,三国时代的领导人,无论曹操、孙权、刘备,还是诸葛亮,其所有的用人之道,计谋之策,无不源于对人性、人心的深刻洞察。料事如神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把人琢磨透了。唯有看透,才敢迭出险招。所以时事也好,兵事也好,说穿了都是人事。都离不开对人性、人心的洞察洞悉。“唯有精于人事,才能明于时事和兵事。”诚哉斯言。

而历史也告诉我们,胜利总属于那些能够明晰洞察人性和洞悉人心的人(即精于人事的人)。唯洞察人性,洞悉人心,方能知己知彼,方能勤勉务实,方能“不慕虚荣而处实祸”,方能审时度势,方能正确决策,方能智谋迭出,方能取得胜利。所以,兴亡谁人定,胜败岂无评?!董卓、袁绍、刘表之所以失败,曹操、孙权、刘备之所以胜利,很大意义上也就在于此了。

由是,用人之道,用人之要,可见一斑。而终归,“性格”决定命运,“人事”决定成败。是故,做大事之人,务修于性,明于心,而长于事。

说三国 第2篇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历史

号黄红玲,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三国鼎立》一课是第四单元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所以说“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2.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A.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

B.知道曹操屯田、诸葛亮治蜀、卫温首达夷州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A.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

B.识读“赤壁之战示意图”,学会利用地图讲述战争的经过;

C.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了解三国所在区域的今天省份,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A.明确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B.认识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中,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如何全面评价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二.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分组进行导学,并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等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三.说学法:

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同时让学生积极发表不同的意见和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影片情境,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学生响亮齐答:《三国鼎立》。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道吗?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下面请大家猜想一下,好吗?(生答:曹操、诸葛亮、刘备„),同时讲述众多的流传在民间的民间故事,还可以谈论最近有关三国的大电影(如:《赤壁》,《关云长》„„)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讲授新课:

(1).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大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彼此长期混战。刀枪剑戟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生答:曹操)

(2).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以统一天下为已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用诗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课件显示曹操图像及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怀有雄心壮志,他要统一天下。

(3).官渡之战: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东汉末年割据形势图》,了解背景;接着播放《官渡之战》录象,增强教材的直观性;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最后让学生动脑动口,讨沦“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并注意落实明确答案。

(4).曹操统一了北方,又想乘势统一全国。但这时南方有两股势力可以和他相抗衡。一个是江南的孙权,一个是依附于荆州的刘备。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依附于荆州的刘备,自称是东汉皇族的后裔,在军阀混战中,不甘寄人篱下。他听说诸葛亮有安邦定国之策、济世安民之术,便请他出来相助,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生讲故事)

(5).赤壁之战

A.播放《赤壁之战》录象;B.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C.学生表演自编小剧本“三顾茅庐”和“隆中对”;D.学生分组讨论教材105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孙刘胜利而曹操失败的原因,然后由老师来完善;E.教师展示戏曲舞台上的曹操扮相,让学生试着评价曹操,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6).三国鼎立的形成

A.学生阅读教材,然后依据《三国鼎立形势图》,讲述三国鼎立形成的情况;B.引导学生完成课后“活动与探究”①和②;C.结合三国经济发展的情况,让学生讨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老师注意完善补充;D.让学生结合《三国鼎立》形势图,设计制作三国鼎立示意图,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

(7).学以致用,史实辨析:(课件显示)在一本连环画上有这样一个场面,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丞相诸葛”;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里?

(8).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未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三国的治理与开发。(把学生分成三部分,代表三国,分别介绍三国经济恢复、发展的情况)(特别强调:三国时哪一政权和台湾有往来?生答后指出:这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少数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同这种分裂行为作斗争。)五.说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第一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

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2、曹操势力的壮大

3、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

1、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2、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三国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① 曹魏重视农耕

② 诸葛亮治蜀

③ 吴国开发江南

说三国 第3篇

实际上,此书不过是作者所作电视讲座的讲稿而已,全书以人物为纲,在综论三国大势的基础上,作者精心择取了三国故事中流传深远的十三个历史人物形象,每一个人物构成相对独立的主题单元,每个单元又包含着几个精心设计的问题。这些问题竟然是稀松平常的,是戏曲文艺中屡见不鲜的,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即便是识不了几个字的老农,也能说出个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它们早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渗入到整个民族的意识当中去了,以至于让人觉得,关于三国故事中的一切,原本就是如此,根本无需去作讨究的。大仁大义的刘皇叔,巨奸而雄的曹阿瞒,神机妙算的孔明,多才善妒的周郎,神勇的关老爷,俊武的赵子龙,老黄忠,莽张飞,全部的人物,都像京剧中刻画好了的红红白白的脸谱那样,定格在了人们的头脑中,也定格在了一个民族的宏大记忆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性格,是非黑白,绝不混淆,崇德尚义,嫉恶如仇。它的背后,是无数老百姓的心声,他们的性情好恶,他们的动人之处,他们的生机和活力。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在进步,千百万人的努力,造就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和飞跃,而文化消费的市场,也已一步步转向这千百万人。近几年兴起的国学热,其中当然也包括三国热,我们不应仅仅将它看作是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所带来的结果,也不应仅仅看作是民族感情爆发、传统文化复兴的象征,而应将它视为价值观念的变化,真正的文化创新的开始。

或许,你并不认同我的看法,甚至还会反问,这跟本书又有何关系呢?一本书,它的内容必须充实、吸引人,然而这固然重要,可是其真正的意义,我认为还当在于它能否带给我们启示,带给我们价值观念上的改变,不是吗?就三国故事而言,千年流传下来的模式和范型依然存在和活跃,这必有其合理的原因。对此一概否定的人,是典型的文化上的自卑者。事实证明,这种看法早已不合时宜了,各种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适合不同的口味,都应该予以同等的尊重。在诸多不同的口味之中,有一种叫大众情趣,无论就文化传承而言,还是在文化消费市场上,谁又能不认为它们是最重要的呢?一台戏,一部电影,一本书,如果没有人去看,它还会有生命延续的可能吗?这也许正为自命清高的学者们所不屑,然而有价值的作品,不是为了甫一诞生即就陈列入馆,聪敏的人们知道,真正宏伟的事业,不是躲在书斋里独自完成的,它必然要与大众共同呼吸,它能够濡染千百万人,也有足够的襟怀和志趣膺受千百万人的濡染。国学热兴起之后,有很多人讥讽这一类著作是肤浅的,然而老百姓才不管这些呢,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无数前贤先哲的努力,于此发扬光大,何乐而不为呢?当然,站立的姿态不同,说的话也自然不同,我只是想,如果能求同存异,协调立场,尽可能地将不同的方面联系、融合起来,效果也许会更好一点。这实在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周思源先生的这本书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我想说的是,这本书代表了以上我所要表达的看法。首先,它是国学热潮的成果之一,在现代化电子传媒中赢得了良好反响之后,又以纸质的形式出版。这一类文化产品,受到了大众的喜欢和追捧,是大众文化的产物,它们代表着新的文化发展、创新的潮流及方向。说起三国故事,其实原本就有两个相互重叠但又实有所异的系统:《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尽管《三国志》叙事出色,被目为“良史”,而《三国演义》也号称“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但这两个系统仍旧有着绝对的不同。简言之,它们一个是历史,一个则是历史小说。前者要求必须是实录,它企图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并努力再现当时社会的客观情状,而后者则允许虚构,它注重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思想情感,其思维形式是文学的、艺术的。二者到底有多大的差别,可谓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不是专治三国史的,大概是很难想到自己平素所接触的、所谈论的、所认识的三国历史及人物,这一个个棱角分明无法磨灭的印象,原来离真正的历史如此之远!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关于三国历史的认知,几乎绝大部分来自于小说而非历史。无论是小孩子们无比珍爱的小人书,还是宏大制作的影视作品,抑或令老年人如痴如醉的评书说唱,小说的影响几乎充满我们的生活,甚至伴随着我们一生的岁月。与《三国演义》的这种热闹非凡相比,《三国志》可以说是门庭冷落的,唯有专攻的学者们,大概才可以体味到个中的苦衷与无奈吧。原因也许是简单的,《三国志》是典正的史官的作品,研究它,也似乎只是史学家们的工作。而《三国演义》则显然不是这样,它原本就是普通老百姓智慧的结晶,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产品,它注定是要长盛不息千古流传的。我们这样讲,并不是厚此薄彼,二者所处的范畴不同,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也只是道出一个现实的境况而已。当然,历史小说毕竟还是由历史作品演化而来的,任何一个喜爱和关注三国故事的人,任何一个想切实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绝不可能无视和绕过历史而直接代之以小说,这就需要具备全面而合适的视角。拿两个三国系统来对读,应当是一件极其有效而有趣的办法。这其实是读书的好方法,是标准的学术研究的方法,也是周先生此书一以贯之的手法,作者运用得出神入化,令人丝毫不觉有凝重滞涩之处。在对读中,问题出来了,意思也出来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历史图画,便活灵活现地展现于读者面前。它们果然是历史的真相吗?理应是,然而在我看来,作者并没有存心要去“纠正”什么,对读的双方完全是平等的,两个系统,各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乐趣就在于这个对读的过程中间,而这个过程,正需要更多的人与之相伴,发现之,领略之,甚至仅仅去体味之,亦已足矣!

其次,此书是兼顾了好多的方面的,甚至还可以说兼顾得天衣无缝。显然,它并不是一本学术著作,作者的定位很清楚,它是一本雅俗共赏大众皆宜的读物。当然,这丝毫无碍其论述的严密与周到,也丝毫无碍于其求真求新、释疑解惑的独特旨趣。正如该书封面所标示的:“百姓视点,学者眼光,作家文笔。”这个概括是相当精准的,而这三个方面,也是缺一不可的。总体而言,此书是面向大众的,作者从大家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故事中,推陈出新,溯本求真,在脍炙人口的同时,也使人获益匪浅。文字是平实的、流畅的,完全是谈话和做讲座的风格。在不同的人物之间,一环接着一环,娓娓叙来,令人感到亲切自在。然而绝没有人在读了这本书后,会认为它是简单和浅显的,也没有人会认为它过于严肃和沉重,恰恰相反的是,作者善于将这些不同的方面结合起来,雅与俗,趣与真,故事、知识、思想,都能很好地融化于叙述当中,甚至于普通的人之常情,都能在其间得到细微的照应,真不得不令人佩服其心思的缜密、逻辑的严明。在这种绝佳的融合之中,作者又以其创作经验,对《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塑造作出了精当的剖析,皆可谓鞭辟入里独具慧眼,令人印象深刻。惟其如此,才赢得了广大的读者,使得人们对三国历史、人物及故事,直至对写作艺术的体会,更多了一层感知的角度和深度。

说《三国》 第4篇

不错,在《三国演义》里,角色们生活在封建文化伦理秩序中,把谋略、算计、运筹放在首位,各个生命个体则按级论价,以杀人多少论英雄。然而,对活在今天的艺术家们呢?他们难道愿与古代英雄们一个水准?

——江苏沐阳县工商局章彦文

若以为《三国演义》乃假语村言,不足为信,也不难从正史中找出“前现代”英雄的例子。如唐朝“安史之乱”中的张巡,初守睢阳时,卒万人,居民数万人,前后四百余战,杀贼十余万,被困日久,“巡出爱妾,杀以食士,然后括城中妇人食之,既尽,继以男子老弱”,最终“所余才四百人”,杀人、吃人,终于被杀,实是“前现代”小英雄的典范。至于大英雄,曹刘也还不够格(顶多仅是失败了的英雄),非刘邦朱元璋莫属。这些“英雄”之所以“前现代”,是因为他们有与现代相反的价值取向,而不是单纯在于生长在古代。就是在历史上,同期《读书》提到的“为历史负重”的拉斯卡萨斯,走“第三条道路”的冯道,以现代的标准,似都堪称英雄。

以往所谓“英雄”,往往过于强调品质而忽略事功。张巡无疑有与部下同甘共苦、不爱财、不贪生等感人品质,但把一座几万人的城池变成空城,守不守又有何益。相反,现代意义上的英雄(为免歧见,仅举科学英雄),伽利略怕死,牛顿爱财,甚至连曾被誉为完人的爱因斯坦新近也被传记作家“发事隐”有了家庭生活中的另一面,但他们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看法,无愧于英雄之称。

我很希望《读书》能继续在闲谈和清议中提供认识眼光和知识背景,促使读者疏理思想。

——鞍山钢铁学院陈立群

王蒙认为,“三国时期的英雄们,其实是拿老百姓当垫脚石当工具当牺牲品的英雄”,此语并不为过。他又反问道:“这样的英雄今天难道还算英雄么?我们能够无条件地接受‘三国’的英雄观念么?”这一问实在发人深思。

这些问题使我不由得想起了金庸。金庸的小说多以战争和纷乱作为历史背景,作品字里行间常常流露出一股悲天悯人的情怀。若论天下英雄,窃以为,如金庸笔下的郭靖辈,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方是真正的大英雄。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陕西汉中市汉江一厂杞人

王蒙断言:政治=权力=升官图;而最高的价值=一切有为之士的终极目标=“龙位”,这个等式实是中国数千年战乱不断,发展缓慢原因。

“龙位”只有一个,“龙位”的供给总是小于“龙位”的需求。这就需要择优录取“龙位”的占有者。中国的龙位由嫡长子继承连皇帝选择太子的权利都被否定了。由一人(或少数官僚)择定、还是由全体选民的多数择定“龙位”的占有者,是专制与民主的重要标志之一。农业宗法经济及其君主专制制度反对竞争,提倡“不争”;市场经济及其民主制度提倡竞争,提倡文明取胜。取胜的路千条万条,不外乎两条:一条是和平的、公开的、自由的竞争,裁判是消费者或选民;一条是暴力的、隐蔽的、奴役性竞争,裁判是“天意”(天命转移了)。前者是民主的竞争,后者是专制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更加专制)。中国只有走民主竞取“龙位”的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武汉工业大学关业文

吾辈小民百姓、凡夫俗子只是把《三国》当作一部小说来读(而不是什么历史教材、百科全书),当作一部写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来消遣(而不是什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自然不会去逐个分析某人是为哪个阶级服务。譬如看到祢衡击鼓骂曹,看到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时,不会像王蒙那样立即想到此乃“乱世英雄”,“这样的乱世英雄愈多,老百姓就愈没有好日子过,生产力就愈不发展,社会就愈不进步”云云。人们读了《三国演义》,不会感到它只是在为“豺狼英雄”树碑立传,更不会由此而向往群雄并起的封建割据时代。王蒙先生,您实在过虑了!

其实,和近百年来人类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发展不一致的是,人性的演变一千多年来并未获得长足的改善,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中尤其如此。远的不说,只观民国年间的军阀混战史,就可知道《三国演义》描写的情况并未绝迹。《三国演义》自然有它的历史局限性,严肃认真加以剖析和危言耸听歪批《三国》不是一回事。说实话,读王蒙先生此文油然想起老人家关于《水浒》“好就好在投降”的独特阅读角度和心态。《三国》坏就坏在……意境颇雷同呢。

——郑州河南教育社耿法

用非现代化来否定古代的英雄是很可笑的。按这个观点,一个中学生就很有理由指责祖冲之为“科盲”,把“司南”当作玩具。英雄只能属于它的历史,而不是可以任意捏着玩的泥娃娃。对历史人物的分析自然要放进历史,把历史人物拎到现代只会不伦不类。用现代的政治伦理来批评古代的英雄似乎也很不近人情。让刘备为了黎民百姓而向曹操俯首称臣,大家都和睦相处发展生产力,这个比乌托邦还要乌托邦的景象让人总觉得有点小儿科。

——武汉钱翰

说到英雄的定义,美国建国后才一百多年,也有一个类似的情形。南北内战后,美国全力开拓西部,不断与印第安人发生冲突。当时受命讨伐围剿印第安人的科士达将军就成为白人心目中的英雄,他的“壮烈成仁”更成为传诵良久的西部史诗之一部分。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好莱坞所拍的电影、电视仍将他描述为大英雄。然而,随着七十年代少数民族权益受到重视,社会自由主义思潮高涨,电影和电视中所展现的科士达将军已不再是英雄,而是令人厌恶的种族主义者。那么,到底科士达的行径是不是英雄?他时代的人说是,而现代的人说不是,标准何在,恐怕难有定论。假如后人全盘否定科士达,那似乎也隐含着在否定历史。当然,有人会争辩,过去的历史被解释和描述地不正确或不真实。不过,科士达被认为是英雄达百年之久,这必然反映了一定程度的客观历史背景。

若从今天的(或现代的)价值观来看,《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们之中不少人可能皆非英雄。不过,从三国的时代背景,政治体系、社会结构、意识条件来看,他们可就是英雄好汉了。假如说三国人物皆非英雄,那何以千余年来他们备受传诵,而且《三国演义》一书会如此广泛地深入到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成为中国在迈入现代以前最受欢迎的一本章回小说。这个事实即是客观的历史存在,不是我们这些现代人可以用现代的标准来否定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认为是英雄的作为。

也说三国作文650字 第5篇

暑假,我看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书中为我们塑造了许多个性迥异的人物,但我矛盾至极,“三国”中谁是英雄?

曹操是英雄吗?爸爸说他雄才大略,善于打仗,以弱胜强,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北方。妈妈常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是个大诗人。”我认为他不像英雄。有一回,他去朋友吕伯奢家避难,忽听后院传来“嚓嚓嚓”的磨刀声,以为人家要杀他了,便冲出院门,二话不说,把朋友全家十几口多人杀光,之后吕伯奢也遭厄运。他常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可见曹操不是英雄。

表姐说:“赤壁之中 ,周瑜火烧连营,打破曹军,名传华夏,东吴孙权联刘抗曹,齐心协力,无人能敌,可为英雄。”我认为,周瑜心胸狭窄,几次要害诸葛亮,结果被活活气死。孙权更坏,今天和刘备要好,明天又联曹抗刘,“桃园三结义”三兄弟都死在他的手下此二人皆为狭隘之人也。

我表兄弟说:“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号称天下无敌,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俗话,是英雄。”我看来未必,吕布见利忘义,投靠过很多人,还抢走刘备的城池。你们看,吕布够坏吧。

要真说英雄,蜀国倒挺多的,汉中王刘备,在二位兄弟死后,他多次昏绝于地,并起大军七十万伐吴,为其弟报仇。这从事业角度上看乃一大败笔,但从仁义的角度上看又作对了。蜀国将领关羽、张飞、赵云都是忠心耿耿,一心辅助刘备打天下,使他成为强者。军师诸葛亮充满智慧,人称“卧龙先生”。刘备死后,他本有自立为王的机会,但他却一心辅助刘禅,可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得到了一代“贤相”的美名。

说三国论曹操作文700字 第6篇

曹操可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因为罗贯中的尊刘贬曹,导致看三国演义的人都讨厌孟德。

再我看来,不过是因为自身的正义感在作祟,说实话,我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时不喜欢曹魏,喜欢聪明的孔明。

看事物,很多人往往喜欢追随他人的意见。导致孟德有很多黑。没错,孟德是有许多不足,他多疑、虚伪、好色。没错,这我并不否认。

试问,谁关注了他的诗词?例如《观沧海》十分霸气,还有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也突出了他的才华。

曹操可以成为一代明君。可惜,自身的多疑害了自己。曹操有着明君的一切特点惜才、谦虚。为什么最后不是曹操一统天下?1.他不信任华佗,认为华佗会害他。三国乱世里,谨慎多疑是普通的,可惜他过了头。2.知音郭嘉的早逝。

郭嘉,这个名字对于你们可能有些陌生,因为许多翻译的《三国演义》里都省略了他。“郭嘉遗计定辽东”郭嘉与曹操“行则同车,坐则同席,”可谓曹操心腹。郭嘉是颍川人,本来投靠在袁绍那里,可是觉得袁绍这人难成大器,于是便到了曹操那里。在曹操灰心时提出了“十胜十败”,官渡之战上也是屡献奇谋,才有了官渡的.胜利,后来,袁绍残党逃到了乌巢,郭嘉用遗计定了辽东.....因而孟德统一了北方。

若我是曹操,我一定杀刘备,款华佗,揽赵云,保郭嘉。可惜可叹,孟德十分看中郭嘉,如“且奉孝乃之孤也,天下人相知甚少,反而以此痛惜”又如写给荀彧的信“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之周旋十一年。艰难险阻皆与之共之......使吾心肠崩裂矣!...奈何!奈何!”再亦如赤壁战败他写的“惜哉奉孝!哀哉奉孝!痛哉奉孝!”“若奉孝尚在,孤,不止于此”,可见,若郭嘉活到赤壁,历史一定会改写,奈何!奈何啊!

曹操被人以小人称,而我却认为应是君子。很多人都没有真正的看懂《三国演义》,这不仅仅是一本小说,而是一段历史,不能被人忘怀的历史,记载了曹魏辉煌过后衰败的历史。也是一本,记载了曹操一生的自传。

“君子,应晓以大以。应惜才,应是性情中人。”

说三国 第7篇

三国门鲁肃

作者:周昙朝代:唐 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

上一篇:化工管理技术人员岗位职责下一篇:农村道德模范评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