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础知识课程

2024-06-20

心电图基础知识课程(精选6篇)

心电图基础知识课程 第1篇

心电图基础知识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此教案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心电图的电极安装及操作要求、熟识心电图P-QRS-T波的命名、测量,常见心电图的图像诊断基础知识,为如何诊断心电图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心电图电极安装及操作要求、心电图P-QRS-T波的命名、测量,正常或异常电轴偏移,正常或异常QRS波形态、时限、电压,正常或异常Q波,ST段抬高或压低,正常或异常T波、U波等图像。教学重点为:P、QRS、T、U波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异常及异常图像的鉴别与临床意义。

前言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的临床价值显得越来越重要。12导联同步心电图已经成为各级医院及门诊的常规检查手段之一。危重病人,特别是急诊与心内科的危重病人首先要做心电图,然后再做其他检查与处理,个别病人还需要连续的心电监护,目的是及时发现患者有无心肌损害、心脏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与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以防误诊误治,保证病人手术、特殊检查、治疗与用药安全。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好这门知识。本教案主要用图片解释常见心电图基础知识。

一、心电图导联安装、记录图形命名、测量及描述

1、肢导联连接 标准导联I:左上肢接正极,右上肢接负极。标准导联II:左下肢接正极,右上肢接负极。标准导联III:左下肢接正极,左上肢接负极。

aVR导联:右手接正极,负极接到中心电端。aVL导联:左手接正极,负极接到中心电端。aVF导联:左下肢接正极,负极接到中心电端

这里的中心电端就是另外两个肢体连线的中点,电位差接近0 图1-1 导联连接示意图

这里讲导联链接。但什么是导联?大家必须明白。用导线把体表皮肤任何两点之间与心电图机连接起来就叫导联。如把两个左右手腕部皮肤上的电极,用导联线分别连接到心电图机的正极、负极,左手接正极,右手接负极,就组成I导联。

必须强调的是准确放置各导联的电极是心电图操作与诊断的最基本的知识与要求。导联连接错了,很难分析,甚至无法分析。特别出诊做床边心电图时,不但是左右手错,上下肢搞错与左右胸搞错,也常见到。这并不是不懂,而是粗心大意问题!

一般左右手接错(举例),容易看出来,也不难分析,上下肢接错就很难分析了。如下面的心电图。

大家看这份图怎么诊断? 图1-2:上下肢接错心电图

这份图P波在II、III、aVF导联是倒置的,aVR、aVL导联正向,I导联看不到P波-即在等电位线上。I导联QRS电压极低,II、III、aVF导联呈rS型,aVR、aVL导联呈qR型。

主导心律像房室交界区或心房下部心律。aVR导联的QRS波像显著右室大特征,但Q波时限太窄了,而且电轴不是右偏,反而显著左偏,胸导联也没有右室大的特征。aVL导联电压这么高,I导联呈极度低电压,都不好解释。

图1-3:上下肢接错纠正图:

发现心电图难以解释后,再次出诊重做心电图。复查得到这份正常心电图。

注意复查图与前面的图胸导联V2导联的R/S值还有差别,V4-V6导联的q波也有差别,说明一般医生做心电图电极放置还是很随便的。

图1-2上下肢电极放错错出在哪里?

究其原因是:左右手电极都接到了脚上,即右手与右脚互换,左手与左脚互换。而手脚的电极在心电图机里连接时固定的,不会因为接错而改变极性。这样做I导联心电图就是左脚与右脚间的心电图。右脚与左脚是爱氏三角的下角一侧,距离心脏一样远,电位差几乎等于0,所以其QRS几乎表现为等电位线,P波更无法分辨。这是两个下肢电极放在一个肢体上或两个下肢电极互换对心电图没有明显影响的理论依据。

其次,做II导联心电图就相当右下肢与左手间的电位差,正极接左手(原来左下肢电极是正极),负极接右下肢,所得出的心电图就会与III导联翻转的心电图相似,出现P波倒置,QRS主波方向向下的心电图;而做III导联心电图还是原来的左下肢与左手间的电位差,只是电极相反了,正极在左手,负极在左下肢。也就是其心电图完全是III导联翻转的图形,与II导联相似,只是电压与II导联有所不同而已,同样出现P波倒置,QRS主波方向向下的心电图;做aVR导联心电图就会与纠正aVF图形接近,P波正向,QRS主波向上;而做aVL导联心电图也是与纠正aVF导联图形接近,P波正向,QRS主波向上;做aVF导联心电图(左手导联)则与纠正的aVL导联翻转心电图形相似,P波倒置,QRS主波方向向下,但QRS电压由于离心脏较近而较高。

记住:粗心大意是心电图医生的最大敌人!

打图,特别出诊打图时,有液晶屏膜的,在预览时认真看一次,一般就不会错。记录完后再看一次图片,看看是否有伪差,当发现你做的心电图图形难以解释时,必需认真复查电极是否接错,别记录完图后马上就走人,回到心电图室再看图。

目前用的心电图导联线是分成三组的,中间白色的6条线是胸导联,V1-V6导联颜色与文字标志都很清楚。两边两组各两条黑色线,分别是上、下肢的(注意惠普的是分左侧或右侧各放置在一侧的)。电极头部有标志颜色,上肢的是红色与黄色,下肢的是绿色及黑色。只要记住“右手举红旗,上红下黑,”这几句话就行了。左手就是上肢这组另一条黄色线,下肢自然只有绿色线了。这样肢导联就不会错了!

“右手举红旗,左上黄下绿”也很好记。有网友形象为右红头黑脚,左黄绿医生。胸导联连接:V1-V6都是正极,负极接中心电端。具体连接如下:

V1导联

正极放在第四肋间胸骨旁右缘。V2导联

正极放在第四肋间胸骨旁左缘。V3导联

正极放在V2~V4导联连线中点。V4导联

正极放在第五肋间与锁骨中线交点上。V5导联

正极放在腋前线与V4导联水平线的交点上。V6导联 正极放在腋中线与V4导联水平线的交点上。

这里的中心电端就是左右手与左下肢连线的中点,电位差接近0

常用附加导联: V7-V9导联电极分别放在左腋后线、左肩胛线、左

脊柱旁线与V4同一水平线交点上。V3R-V6R分别放在右胸与V3-V6导联对称部位。

图1-4 胸导联连接示意图

胸导联电极放置部位较容易记住,最常见的问题是放置电极位置不准确。如V1-V2导联间距太大,V1、V2导联没有准确放置在第四肋间胸骨旁右缘与左缘,即离四肋间胸骨旁右缘与左缘太远。应该是胸电极边缘接着胸骨旁右缘与左缘。由于V1、V2距离远了,而V2-V6导联的间距就会缩短、太密。其次,V1、V2导联位置常比正常低,放到第五肋间。胸电极高一肋间与低一个肋间做出的心电图常有很大的差别。

心电图基础知识课程 第2篇

高右和双左,花边也乱扑 V1和V5,区分右与左 V1上为右,V5上是左 都宽选全束,高尖为室肥

下壁向下为左前,高侧向下是左后 还有一三窦速缓,心梗预激要记牢 最后一项是缺血,正常人员也赶集

不齐

房早室早一眼看 室扑室颤最简单 房颤室速更典型 房速无P室上速 规部规则莫区分 日落二度有一二 一延二落文莫分

解释:

V1和V5,区分右与左 V1上为右,V5上是左 都宽选全束,高尖为室肥 V1代表右室,V5代表左室。如果V1和V5向上分别说明右室和左室有毛病。如果是V1QRS波向上宽大说明右室束支传导阻滞。V5QRS波向上宽大,说明是左室束支传导阻滞。同样,如果V1QRS波高尖大于1mV说明右室肥大,V5QRS波高尖大于2.5mV说明左室肥大。

各种心律失常的特点歌诀

房早撇(前有异常P波即P’波)

室早阔(QRS波群宽大畸形,代偿完全)窦缓二十五(PPRR间期大于25小格)窦速十五格(PPRR间期小于15小格)

房扑很规整(F波形态大小一致,节律规则,以固定比例下传)

房颤不论个(F波形态大小不一致,节律不规则,RR间期绝对不等)左室(肥大)五五二百五(V5导联

R波高度>5大格

2.5mV)

右室(肥大)右偏一刀(导)切(V1导联R波高度>1.0mV,R/S>1,电轴右偏)Ⅱ/Ⅰ有P臭的远(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P波与QRS渐远至脱落)Ⅱ/ⅡPR差不多(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脱落前RR间期基本相等)Ⅲ度阻滞各顾各(P波与QRS均规则,但相互无关联)

室上速比10少(RR间期<10小格,心率150-200次/分钟)室速就是室早多(QRS波群宽大畸形,连续出现,100~250次/分)左阻左偏Q群宽(左束支完全性传导阻滞,电轴左偏,QRS增宽)Ⅰ、L、5导R波切(Ⅰ、L、V5导联R波宽大,顶端有切记)右阻V1 M型(rsR’波型)T波倒置下了河

心梗T倒(置)ST变(弓背向上提高)

急性异Q要出现(QsQrQR,Q波时间大于0.04s,深度大于1/4R)前壁要在3到5(V3~V5出现异常Q波)

(前)间壁1至3导间(V1~V3出现异常Q波)

侧壁Ⅰ、L和5、6(Ⅰ、L、V5、V6出现异常Q波)广泛前壁一溜烟(V1~V6出现异常Q波)下壁Ⅱ、Ⅲ加F(Ⅱ、Ⅲ加F出现异常Q波)

后壁12T波尖(V1、V2 R波增高,T波高耸,V7~V9出现异常Q波)缺血ST多下移(ST段普遍下移>0.1mV)

典型可见T着冠(倒置T波较深,升支与降支对称,称为冠状T波)ST可简记,缺血低,抬高闭

间壁1至3,前壁胸中间,下壁Ⅱ、Ⅲ、F,侧壁看两边,广泛前壁一溜烟,后壁要对穿 非ST段压低性心梗,如果ST段持续性压低,要考虑室壁瘤

心电图学课程兴趣教学的探讨 第3篇

心理学研究认为, 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本身产生兴趣, 兴趣可以产生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就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因此, 在心电图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借助兴趣这把钥匙, 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浓厚和旺盛的求知欲,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形成教学“良性”互动。现将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方法整理如下, 特与同仁们进行探讨。

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的权威性和学生的向师性这两种心态决定了教师对学生有重大影响。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感染和心理催化作用。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工作得以成功的保证,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通常情况下, 往往是学生喜欢哪位教师就会喜欢哪门课程。因而, 教师在竭力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应在课余主动与学生交流, 乐于与学生交朋友, 同时还要富有爱心, 对学生一视同仁,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批评和表扬有分寸等。只有这样, 才能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而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有兴趣听课, 才能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最终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上好第一节课

每一门课程的第一节课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兴趣成功与否的关键。上好第一节课是一门艺术。在心电图学教学中, 如果教师在第一节课一走上讲台就开始讲心电图的概念、重要性、各波段的意义, 即使学习积极性很高的学生也会很快兴趣索然。笔者的体会是, 应该先利用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 谈谈自己对心电图的认识。因为在入学体检等身体检查时都接触过心电图, 学生们大多都会表现的对心电图比较“熟悉”。紧接着我会郑重地问他们:“到底何谓心电图?”由此引出心电图的概念。接下来再用20分钟时间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心电学的发展史及展望, 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让他们完全沉浸在奥秘的心电学世界中。这样, 学生们不仅对学习心电图知识充满了兴趣, 还对学好心电图知识有了强烈的愿望。对于学生学习心电图前普遍存在的“畏难”心理, 我通常会向他们分析心电图学之所以难学难懂的原因, 告诉他们我自己初学心电图时的经历和体会, 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消除不良心理, 从而树立学好心电图学的信心。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 教学过程中可灵活运用, 不能呆板, 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据法国有关视听教育的调查显示, 学生只听仅能记住知识的15%, 只看仅能记住25%, 视听结合起来则能记住65%。因而在心电图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 还必须能够灵活运用板书、多媒体、教具等教学手段, 使图像、文字、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以科学合理的搭配适时地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擅用古诗句、顺口溜巧妙释疑和帮助记忆

古诗句、顺口溜充满韵味, 通俗易懂, 读来琅琅上口, 也便于记忆。心电图理论抽象, 晦涩难懂, 不易记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古诗句、顺口溜来讲解抽象的心电图理论,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往往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讲解正常情况下心房的除极顺序时, 可用多媒体展示心脏传导系统图, 说明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上部靠近上腔静脉入口处的心外膜下”, 然后借用古诗句“近水楼台先得月, 向阳花木易为春”来说明, 使学生非常容易的理解和记忆除极顺序为“由右向左、由上向下、由前向后, 总的除极方向朝向左下偏后”。再如, 在讲解空间心电向量环的特征时, 可借用古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来说明其“空间性”, 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心电图就是“站在”不同导联角度来反映心脏各个心动周期时产生的空间心电向量环。又如, 在讲解目测法判断QRS电轴时, 可将判断方法编成顺口溜:“电轴偏, 看Ⅰ、Ⅲ;针锋相对是右偏, 背道而驰是左偏”。

适度拓展教学内容

在讲深、讲透教材上大纲要求知识点的基础上, 可适度引入一些教材外的知识, 如心电学领域中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概念、新的诊断标准等, 引导学生拓宽思维空间, 从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并加深理解。例如在讲解心电图标准导联体系时, 可引入Einthoven方程式:因Ⅰ=LA-RA, Ⅱ=LL-RA, Ⅲ=LL-LA;则Ⅰ+Ⅲ= (LA-RA) + (LL-LA) =LL-RA=Ⅱ;即Ⅰ+Ⅲ=Ⅱ。由此可知, Ⅰ导联的波形, 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 加上Ⅲ导联相应波形的代数和应等于Ⅱ导联。随后可在多媒体上展示几份正常心电图, 让学生观察体会。再如在讲解QRS平均心电轴时, 讲解完教材上的目测法判断心电轴后, 可问学生:“判断电轴只能看Ⅰ和Ⅲ导联吗?看Ⅰ和aVF行吗?”学生们自然便开始思考和讨论。然后教师在具体讲解利用Ⅰ和aVF导联来目测法判断心电轴的两个步骤:第一步先决定电轴位于哪一象限;第二步寻找出最小的波 (等向波) 的导联, 在已决定的象限内测定与该导联垂直的方位, 即为QRS电轴。

杨振宁说过,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教学是教师“教”与“学”两者互动的过程, 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 是自觉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只有遵循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心电图学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其学习心电图学的兴趣,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同时也是心电图学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摘要:心电图是每一位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但其复杂抽象的基本原理又使得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从而使教学陷入“教学两难”的境地。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形成教学“良性”互动, 从而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心电图教学,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文博, 李跃荣.心电图诊断手册 (第3版) [M], 2007.1

心电图基础知识课程 第4篇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心电图诊断学;教学方法

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家霍华德首创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该教学模式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提高学生日后在社会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试用在传统及多媒体综合教学的基础上突出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案例分析导入,调查其教学效果,为新的医学教学模式下心电图诊断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心电图诊断学是研究心脏在每一心动周期电活动的曲线图形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心电图专科性强、产生机制复杂、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独立费心地讲解,学生完全被动接受,普遍反映其内容抽象,枯燥乏味,无从学起。如何在医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将抽象曲线图形和临床应用讲解清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心电图教学的难点。近两年来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尝试在传统及多媒体综合教学的基础突出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案例分析导入的教学方法,在心电图诊断教学中实施,学生读图能力大大提高,现总结如下。

1方法

1.1问题设计

教师恰到好处地设计问题的是PBL教学法的关键,授课前需认真准备病例资料及心电图图片,精心构思所提的系列“问题”,首先精选教学内容,提出代表性的典型问题或病例。设计紧扣教学内容的难度递进式的问题,把心电图知识与临床有机的结合起来。且一定深广度,需要学生认真综合分析,并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查阅有关的文献得到解答。如心肌梗死一节中,首先分别准备三张图,即正常心电图、心绞痛(缺血)、心肌梗死的实际心电图,同时提供所对应的临床资料,提出几个问题: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和心电图,进行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明确诊断还需做哪些辅助检查?了解治疗原则。所备资料和问题要课前一周发给学生。

1.2课前准备

以自愿组合的原则将学生分为6人讨论小组,围绕提出的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利用图书馆、网络等知识载体查阅相关资料或文献,各小组写出发言提纲。带着问题自学,为其提供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1.3课堂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讨论,各小组推选代表阐述答案。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将所涉及的问题化解为若干问题,如冠心病的病因、病理解剖学基础、临床分型是什么?提出新的问题,如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共同点是什么,其鉴别诊断要点是什么?各自心电图改变是什么?学生们医学知识有限,分析多样,但课堂讨论为其营造了宽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围绕问题踊跃发言,热烈讨论。教师启发和引导的作用,特别强调多媒体技术对心电图教学的重要意义,心电纸和图形清楚地显现在屏幕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很快掌握心电图特征,达成共识。对于两种冠心病心电图床现、定位诊断、定性诊断以及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等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学习,学生们在最终找到了正确答案的同时,也加深了心电图学学理论的理解。

1.4归纳总结

讨论完毕后,学生回到小组,交流结果。教师概括性地归纳总结讨论问题的要点,对一些共同性的疑难问题进行详尽分析,同时对各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对讨论的问题和心电图学基本理论进行联系,复习相关的心电图学基础知识。

1.5考核评价

PBL教学这种开放式教学确实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老师不利于掌握其理论知识的严密性和所有常见心电图辨析能力,考核就是考学生的真功夫,还要保证毕业后执业医师的心电图考试。故要求在校期间狠抓考核。考核分理论和技能两部分,均采用百分制,其中理论和技能各占50%,总成绩=(理论×50%+技能×50%),理论考试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题组卷100题,基本含概全部知识点,选择作答,如实统计成绩;技能部分把典型心电图共制成图片二十张为一组过塑,六人一小组组,每组同学手里都有相同的二十张心电图片,联系读图,然后在组间互相提问作答,逐人过关,老师考核时提问其中的两张给出评分,经过训练后读图全部满分,这样也很好地与各种医考接轨。心电图诊断部分的成绩优秀率(80分以上)为90%,及格率为100%,老师充分掌握了教学效果。

2结果

2.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首先,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增强。其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随之提高。模拟医考,也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2.2教学相涨,提高教师素质。PBL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课前需要教师精心雕琢教学设计,问题设计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精力;在课堂上,教师扮演好引导和组织角色,通过启发式和交互讨论式教学设计问题在讨论中许多问题涉及其他学科知识,这要求教师深深入人浅出地引导、分析和答疑,最后在总结和考评,结果要及时反馈。这些都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3讨论

PBL模式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面对具体的临床问题,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以一个真实的病例,培养发散思维,灵活动用新知识的能力,现行的教育体制下,[4]全面实施PBL教学法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现总结如下:

3.1PBL模式的应用要结合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在心电图的大部分章节可以问题导入,病案导入,但在心电产生,心电图正常形态和数值章节中因知识难度大,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把握好尺度,而不能生搬硬套,多媒体提供直观图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

3.2拟定问题要得当,要紧扣教学大纲,针对重点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又能加深专业理论的掌握。在出题、引导讨论和总结中注意系统性和逻辑性。

3.3病例要结合临床,场景真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感性认识为从事临床医疗活动奠定基础。

3.4制订一套灵活的评估方法是PBL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传统的考试方法并不完全适合PBL系统,与之配套的相应考核方式。应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总之,PBL教学法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心电图诊断教学在传统及多媒体综合教学的基础上突出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案例分析导入,它为培养医德高尚、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及良好整体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诊断学教学团队,让问题加案例的教学方法在心电图诊断教学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马红亮网络环境下PBL的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2,(3):17

[2]Doechy F,Segers M,Van den Bossche p,etai.effects of problem based 1earning:a meta analysis [J].1earning and Instruetion,2003,(13):533

[3]齐殿军,王爽,何旖旎,等.PBL教学模1式在本科生全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2):3l 2—313.

[4]崔晓阳,李益.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2010,9(4):439-442.

诊断学考试重点心电图知识总结 第5篇

二、左心房肥大;双峰型P波,P波时间>0.11S,峰距≥0.04S,以Ⅰ、Ⅱ、aVF、V1导联改变最明显,最多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故双二峰P又称“二尖瓣型P波”。

三、双侧心房肥大;1.P波增宽>=0.12S,其振幅>=0.25mv。2.V1导联P波高大双相,上下振幅均超过正常值。

四、左心室肥大;

1、Rv5>2.5mV 或Rv5+Sv1 >3.5mV(女)4.0mV(男)/RavL >1.2mV 或 RavF>2.0mV /RI >1.5mV 或RI+S III >2.5mV。

2、QRS时限略增宽;达0.10—0.11S。

3、电轴轻度左偏 >-30°、ST—T改变。

五、右心室肥大;

1、V1或V3R R/S>=1, Rv1>1.0mv。

2、Rv1+Sv5 > 1.05mV(重症 >1.2mV)。

3、R avR >=0.5(或R/q >= 1)。

4、心电轴右偏>=+90°。

5、V 1出现q波(qr QR或QS)。

6、ST—T改变。

六、室性早搏;QRS:提前出现宽大畸形,时间>=0.12s;T:其后T波多与主波方向相反;P:其前无P波。

七、房性早搏;P:形态异于窦性P波,P‘-R>或=0.12s QRS:提前出现的波群正常。

八、交界性早搏;QRS:同房性早搏。P:提前的QRS波之前或之后有逆性P波或无P波,在前时P-R<0.12s,在后时R-P` < 0.20s。

九、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60次—250次/分,律规则。QRS:室上性。P:有或无。

十、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40次—200次/分

律大致齐。QRS:宽大畸形,时限>0.12 s。P:有窦性P波,与QRS波无关,P-P间隔 >R-R间隔。

十一、心房扑动;P波消失,代之以F波(形态、振幅、间隔规整)。频率: 250次—350次/分。QRS:形态正常,心室率可规则或不规则。

十二、心房颤动;P波消失,代之以f波,形态大小不一,绝对不规则;350次—600次/分;QRS:形态多正常,伴差传时宽大畸形;R—R绝对不等:心室率>100次/分—快速房颤/心室率<60次/分---缓慢性房颤。

十三、心室扑动;规则、频速、大振幅连续波;无法辨认QRS—T;频率150次—250次/分;常转为室颤。

十四、心室颤动;无法辨认QRS-T波;代之以大小形态各异、极不规则的波;频率250-500次/分

十五、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是S—T段水平或下斜性下移>=0.05mv。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十六、急性心肌梗塞时:S—T段单相曲线或弓背向上抬高,T波由直立转为低平、双向、倒置,并有异常Q波。

十七、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1)电轴左偏>—30度;(2)I,AVL呈qR;(3)II,III,aVF呈rS

十八、洋地黄作用曲线表现为ST下斜性压低(下移),与倒置或负正双向的T波形成“鱼钩样”改变,洋地黄中毒时出现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

十九、I度房室传导阻滞时P—R延长(P—R>0.20S);II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时P波规律出现,P-R逐渐延长,直到QRS波群脱落周期性改变。II度二型P波规律出现,P-R恒定,QRS波周期性脱落。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激动完全不能下传到心室,心电图表现为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P-P小于R-R。

二十、右束支传导阻滞;

1、V1呈rsR’或宽大有切迹的R波。

2、V5呈qRs或RS,S波宽大(终末波宽大)。

3、V1继发性ST-T改变。

4、完右时QRS>=0.12s。

二十一、左后分支阻滞; 1;电轴右偏>+110°。2;qRII

III avF q<0.02S。3;rSI

avL。二

十二、预激综合征;P—R间期 <0.12S,QRS起始部预激波,QRS增宽>0.11S,继发性ST—T改变。

西医诊断学心电图部分知识点总结 第6篇

3.除极过程电极位置与波形的关系:已除极部分的胞外电荷为负,未除极部分为正,将电极放在未除极的高电位处,将描述出一个正向的波,放于已除极处将描述一个负向的波。

4.复极过程电极位置与波形的关系:已复极部分的胞外电荷为正,未复极部分为负,电极放于未复极的低点位处,将描述一个负向的波,放于已复极处将描述一个正向的波。

5.正常心电兴奋特点:①正常心肌除极由心内膜向外膜推进。

②中层心肌先除极后完成复极,外层心肌后除极先完成复极(好像复极过程从外层开始的一样)

由此决定了复极波(T)与除极波(R)方向的一致性。

6.心电波段的构成:①P波:代表左右心房点(激动)除极过程。②P—R间期:始于心房开始除极,终于心室除极的开始。③QRS波群:反映左右心室先后除极的过程。

④S—T段:是心室复极过程,基本上都处于平台期,内外心肌点位接近,是特殊的复极波。

⑤T波:主要是心室快速复极期先后不一致形成的点位变化。

7.心电向量的概念:①瞬时心电向量:心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过程中,由于前后的不同,每一瞬时相互间存在着电动势(电压),具有方向和大小,称为V,规定方向朝向正点位。(这种既具有强度又具有方向性的点位幅度称为心电向量)

②瞬时心电综合向量:心肌是立体结构,除极和复极的每一瞬时存在着许多大小、方向不同的向量相互综合成的一个总向量,称为V,其大小和方向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8. 心电综合向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①与心肌细胞的数量(心肌厚度)呈正比关系;②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系;③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方向之间的角度有关,夹角越大,心电向量在导联方向上的投影越小,点位愈弱。

9.空间心电向量环:一个心动周期中循序出现的瞬时综合心电向量的顶端C点位水平连接线所构成的环形轨迹称为…

10.平面(或临床)心电向量图:将空间心电向量环投影在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即横面(H),侧面(S),额面(F)得到的三个投影图,称为…

11.六轴系统:将导联标Ⅰ、Ⅱ,Ⅲ的导联轴平行移动,与aVR、aVL、aVF的导联轴一同通过坐标轴的轴心(“O”点)构成了六轴系统(相互间角度均为30°)12.保准导联:标Ⅰ 左上肢(+)右上肢(-); 标Ⅱ 左下肢(+)右上肢(-); 标Ⅲ 左下肢(+)左上肢(-);

13.单极肢体导联:aVR 右上肢(+)左上、下肢(-);aVL 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aVF 左下肢(+)左、右上肢(-);

14.单极胸前导联:左右上肢与左下肢连接在一起作为负极(-),正极(+)分别位于: V1 胸骨右缘四肋间;V2 胸骨左缘四肋间;V3 在V2与V4的连线中点;V4 左锁骨中线平第5肋间;V5 腋前线平V4水平;V6 腋中线平V4水平;

15.平面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的关系:⑴ 心电图是有关的心电向量图在相应导联上的投影。通过心电向量零电位点(即坐标轴原点“O”)作一条与心电轴垂直的线,此线将心电轴分为分为正负两侧,向量投影在正侧形成一个正向的波,投影在负侧形成一个负向的波,其波幅大小取决于投影量的大小。

⑵ 胸前导联心电图相当于横面心电向量图按时间顺序在相应导联上的投影。⑶ 肢体导联心电图相当于额面心电向量图按时间顺序在相应导联上的投影。16.正常心电图波段的形成特点、正常值及变化的临床意义:P波:起始向量指向左前下,终末向量指向左后下,最大向量指向左下后;(构成了P环,其主要向量指向左下稍偏后)

⑴ P波的方向:在标Ⅰ、标Ⅱ、aVF、V4—V6 直立;在aVL、标Ⅲ、V1—V3 可以直立、倒置或低平;在aVR中倒置。

⑵ P波的宽度(时间):小于0.12s,双峰小于0.04。⑶ P波的振幅:肢导小于0.25mv,胸导小于0.2mv

P波异常:①当时间超过0.12s时可能左房肥大或房室传导阻滞

上一篇:星级酒店年度总结计划下一篇:船舶交通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