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作文一个理想的

2024-09-16

给作文一个理想的(精选14篇)

给作文一个理想的 第1篇

给作文一个理想的结尾

一、自然收束式

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地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的发展趋势结束全篇。

例如:

1、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孙犁《荷花淀》)

2、陈奂生一直很神气,做起事来比以前有劲得多了。(高晓生《陈奂生上城》)

3、我回头,看倚在门上的阿婆。夕阳西下,在门边打出昏黄,却照不亮她逝去的年华。(上海一考生《必须跨过这道坎》)

4、我的泪像雨注,任何的言辞和歌唱都无法表达我此刻的心情,我尽情地飞舞,尽情地欢唱,我要让大地和青山知道这就是我――凤凰的选择。(《凤凰的选择》)

二、首尾呼应式

不简单重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例如:

1、(首):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

(尾):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一件珍贵的衬衫》)

2、(首):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尾):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

3、(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选自湖荆州中考满分文《把梦想带给花季》)

4、(首)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友善!

(尾)我们不能因为屡受伤害就失去与丑恶斗争的信心,因为我们需要守卫我们的精神火种——友善!(选自河南中考满分文《守卫精神的火种》)

5、(首)2007年12月14日,阳光很美丽地淌在身上。

要是有栗子或是山核桃,一边晒太阳一边吃就好了,我想着。

(尾)2007年12月15日,阳光很美丽地淌在身上,让我想到流动的年华。要是有栗子或是山核桃,一边晒太阳一边吃就好了,我想着。(《高中生活24小时记录》)

三、卒章显志式

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又称“画龙点睛式”。

例如:

1、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萧乾《枣核》)

2、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吴伯萧《记一辆纺车》)

3、我不愿,不甘,不能,让这钻石般珍贵的花季虚无地逝去,成为我永生的遗憾。我的花朵一定会结出果实,我坚信!(高补班一班 付莹《花季不再来》)

4、感情让认知陷入迷惘的泥潭,让认知像拴了线的鸟雀无法翱翔在蓝天。真正的认知便是要拨开人间的烟雾,脱去感情的外衣,让真的世界犹如初生的婴儿般纯洁地再现于眼前。

5、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而意志则是横跨在两岸之间的桥梁。(《生命之河》)

6、还是让历史随文物在地下安眠,还它一个完整吧。(王东阳《当历史碎成片》)

四、抒情议论式

例如:

1、生活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它不像童话里的那样,天总是蓝的,云总是白的;生活中有乌云,有暴雨闪电,“屋漏偏遭连阴雨”更是常事,但我们还是要这样地生活着,请记住:生活≠童话。(《生活≠童话》)

2、是啊,人生就是在这不断的抉择中前进,从不断的跌倒中爬起,世事便是这样的,人就是这样长大的。朋友,当你面对人生的抉择时,请不要慌乱,静下心来,倾听心灵的钟声。(《倾听心灵的钟声》)

3、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林希《石缝间的生命》)

4、人的阅历各不相同,人的职业各不相同,人的好恶各不相同,人的心目中的“宠物”也各不相同。我们要学习伟人,追求积极禁区的“爱好”,学习贤达之人,获取对社会、对人生有益处的“宠物”。只有这样,才会无愧于自己的人生。(刘欢《寻求什么样的“宠物”》)

5、母校珍藏在我生命中的记忆,难道能抹去吗?

6、即使树高千丈,叶落必将归根;即使时间流逝,故乡的记忆也永远不会风化,永远不会„„(《故乡,我永远的梦》)

7、汉语,我的母语,你永远占据了我的情感天地。如果我是诗人,我会采撷最优美的词语赞美你;如果我是画家,我要调配最亮丽的色彩点燃你;如果我是歌者,我应编织最灿烂的音符咏唱你。可我什么也不是。我只能愧疚地用此贫乏的文字,寄托我的拳拳衷情,献给你,祝福你——愿你青春常驻,笑傲于世界的语言之林!天荒地老,伟大而崇高的本色不移!(《致母语》)

8、这一道道坎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这一道道坎也是我们必须跨过的。人生仿佛一本正在被书写的书籍,每一个字词都非常精彩,却不能预先知道结尾。我们要耐着性子,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才能真正跨过那一道道坎,那一道道必须跨过的坎!(上海一考生《必须跨过这道坎》

五、启发联想式(含蓄式、想象式、意蕴式)

让读者有更多的思索,沉浸在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推理探索玩味,更好地去体味生活,感受人生,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例如:

1、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彭荆风《驿路梨花》)

2、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巴金《灯》)

3、无路可走的时候,你,将做何选择呢?(韩江雪《庄子与屈子》)

4、此时此刻,天外深处,正有清脆的歌声,悠悠而来。(《千年的选择》)

5、我淡淡一笑,偷偷想象着表妹四年后大学毕业的样子。(《自己学着长大》)

6、又一阵寒风吹来,我松开手,落叶又随风飞舞,去寻找自己的归宿。(《飘散在风中》)

7、我看见榕的绿,桥的青灰,我更看见清澈如水的无色画面。她说,许多,不容多言。(陶舒晨《冷灰迷彩通透》)

六、哲理概括式

1、„„有的东西太残酷,残酷得让你不忍正视;有的东西太短促,短促得令你来不及面对,但该来的该走的都是心上的烙印,„„(2002年高考陕西考生《生命的天堂》)

2、如果说虚心是船,自信是帆,帆船兼备才能出海远航,探寻未来。如果说虚心是雪,自信的梅,雪梅并存才能打造出诗情画意,为人吟诵。亲爱的朋友,敢问路在何方是一种别样的智慧,走自己脚下的路,自己去披荆斩棘,更是一种芬芳着的勇敢,让我们去做一个大智大勇的人吧!

3、心花开的时候,心大了,世界也大了。(蒋纯莉《心花开了》)

4、尘归尘,土归土。当历史已成为历史,当过去已深埋地下,当逝者已朽,当珠光已黯,它需要的只是永恒的沉睡。不必打扰它,因为对它而言,遗忘才是最大的恩赐。(王凡《尘归尘,土归土》)

七、激励号召式(重申观点式)

运用抒情议论的手法回扣中心,明确地点出人生价值趋向,情真意切,给人一种气势,一种神韵,一种濡染人心的力量,使人心潮澎湃。

例如:

1、“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你会发现,自己很美,别人很美;你会知道,收获是种满足,付出更是快乐。选择把自己变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吧!(2002年湖南考生《我心如雪》)

2、新时代的发展离不开新思想、新方法的创造。让我们跟从亚里士多德的带领,去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吧!(王仪《创造——新生》)

3、让我们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吧!不要让地球上的悲剧发生,让人类的悲剧发生!(黄金金《选A吧》)

4、良知——社会的底线,需要众人一齐坚守。

良知——造物者赋予人类的财富,切莫丢弃。(朱雯《坚守良知》)

八、小诗结尾,升华主题式

有一首诗,那正是我要说的——

我敢于在1990年

出生并开始说话

这要归功于我的母亲

经过千百次的洗涤熨烫

百孔千疮

他依然是100%的纯棉(张楠《纯棉之爱》)

九、揭示悬念式

我惊呆了,为什么三位清洁工人都宁愿冒着被批评的风险也不去撕下那张纸片呢?我走上前去,细细地看了看,那上面写着:

寻女启示

х年х月х日,本人的女儿因为和本人怄气,离家出走。她身高1.65米,留长辫子,穿白衣黑裤、粉红色耐克鞋。希知情者速与本人联系,联系电话:хххххххх

一个伤心的母亲

х年х月х日

(《一张“狗皮膏药”》

十、文采飞扬、感情深沉式

就像被高楼取代的四合小院,被高架取代的小桥流水,现代文明如洪水猛兽一般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吞噬着落后和破旧,无情地吞噬,甚至还没来得及让人们回味。现在赶走了过去,又将被未来赶走。传统在消逝,取而代之的却不是本国的文明;失落的,是我,是和我一样的国民,以及我们用笔尖垂钓一地的,瘦瘦的忧伤。

给作文一个理想的 第2篇

俗话说:“人无志而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知识爆炸、信息革命、决战奥运。多少年、多少代,多少仁人志士都拥有着崇高的理想。理想是我们创新、奋斗的动力;理想是我们人生前行的指路灯;理想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题记

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光辉的理想像明镜的水一样可以洗去我心灵的尘垢。”所以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为国争光。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每年的世界乒乓球比赛中,领奖台上总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每年的.团体奖项非中国莫属,中国的马龙、张继科、樊振东常常蝉联比赛的冠亚季军。每当看到他们那么矫健、英俊的身影时,我小小的心灵中便迸发出要当一名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的种子,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但是,我们不能总是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应该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我们始终要记得自己的理想,向着理想的道路前进。

从现在开始,我要为我的理想的实现而付出努力。我要坚持每天在家练习掌球和碰壁球,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的基础功更加扎实!每隔一周我便会找人打一场比赛,以此来检验我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我还会与一些球打的好的人交流,询问他们的经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相信我一定会实现我的理想!

给作文一个理想的 第3篇

一、创设多彩的生活情境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是本无字书,这部书博大精深。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领悟生活不仅要体验生活,深入生活,还要心入生活,即善于在生活中探求、挖掘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形成自己的作文的活水源头。

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利用和创设以下两种生活情境:

1. 自然情境。

杜甫《望岳》诗中说:“造化钟神秀。”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教师要敢于打破“封闭式”的教学秩序,让学生走出课堂,与绚丽多姿的大自然拥抱、亲吻。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可以观察碧绿的原野、盛开的百花、飘香的果园、飘落的黄叶……这样,既可以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感,又可以使学生捕捉到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堪为一举两得。

2. 社会情境。

我们要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生活,要鼓励他们切实做到:“眼多看,耳勤听,口常开”。“眼多看”就是要孩子们经常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电视节目,观看《中国少年报》《小学生语文报》《科技博览》等报刊杂志,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和童话小说等。“耳勤听”就是让孩子们坚持在课余时间听广播节目,听报告讲座,听民谣、谚语、笑话、听相声、小品、评书,听商贩巧舌如簧地推销商品,听导游娓娓动听地讲解名胜。“口常开”就是要经常组织孩子们广泛开展点评名家作品、议论时事政治、畅谈利弊得失、、辨析美丑善恶、吟咏唐诗宋词、背诵名篇佳作和即兴演讲比赛等活动。

二、开启情感闸门,放飞学生心灵

要让学生用手中的笔彰显生活的本真,抒发内心的感受,流淌自己的才思,就必须把他们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从压抑的心理负担中解放出来。放飞他们的心灵,启发他们敢于对周围的人物“评头论足”,对身边的事物“说三道四”对社会问题“表明观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个性化表达,写出个性鲜明的好文章。为此,教师必须注意:

1. 习作必须给学生立意的自由。

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内心话,引导学生用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引导他们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产生独特的感受和见解,从而写出有创意的好文章。

2. 习作必须给学生选材的自由。

教师平时要注意少写命题作文,多写自主拟题作文,让学生选题个性化。作文内容选材上要宽泛,提供尽可能多的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启发学生注意捕捉新奇有趣、最有意思的事物和感受,写出具有个性的文章。

3. 习作必须给学生表达的自由。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由于年龄阶段的不同,家庭教育的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在认知和表达上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他们自由地倾吐心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读到一篇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的好文章。

学生一旦挣脱枯燥生活的种种羁绊,打破了教师和文本的种种约束,突破了思维的各种禁锢,学生的作文兴趣一定会得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心灵的空间才会得以任意舒展,手中的笔才不再会感到沉重,他们的作文能力才会发出充满个性的生命光彩。

三、教给学会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给孩子一个可以触摸的理想 第4篇

关键词:理想;理想教育;理想与现实

中图分类号:G4

一.理想和理想教育的内涵

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的行动指南,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它展示了人生的方向和道路,是人们对自己未来所从事职业的一种向往和追求。而理想教育的内涵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理想教育是指教育者把职业的重要性、从业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养等基本职业观念传输给正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活充满憧憬和期待的青少年,以帮助他们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念和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另一方面,理想教育是指教育者把社会对理想人格的要求通过教育传输给青少年,促成青少年对完善人格的追求。[2]作为一种完善的人格,理想就是人对自身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处理与自由构建,它的实现归结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赢。而理想教育的目的就是力图促进这种共赢的实现。

二.实施理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脱离受教育者的客观实际,忽视理想的层次性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那样,由于出生坏境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形成了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如兴趣爱好、世界观,人生观等。正是由于每个人个性的迥异,才构成了这个多姿多彩的社会。而理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内容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而在我国传统的理想教育中, 却忽视了理想教育的层次性, 采取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3]

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不同的职业在国人眼中被分成了“三六九等”:脑力方面的,薪酬待遇高的职业被奉为上上等,人人趋之若鹜;体力方面的,薪酬待遇较低的则被定义为为下下等,大家唯恐避之不及。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理想教育中的理想也有了一个优劣的分类。在历次关于“理想是什么”的调查中,科学家、医生等光鲜的职业屡屡“中奖”,而类似清洁工、环保工人的职业则少有人问津。在他们眼中,理想,就应该是光鲜职业的代名词。可是理想在经过时间的洗涤后我们发现,丰满的理想已被骨感的现实所击败。科学家毕竟只是少数,我们大部分人最后只能是“泯然众人矣”。我们知道,理想本应是给人指引奋斗方向的,可脱离现实的理想却失去了这个能力。它只会让我们在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痛苦徘徊,无计可施。

2.理想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使理想教育在实际应用中的针对性降低

正如古希腊名言所说的那样“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个世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改变。与之相对应的,是各种理论也必须得到及时的更新。在我国当前的理想教育中,却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如关于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接受到的,都是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必将实现的信念。可是,受客观现实条件的制约,共产主义社会尚未实现,谁也无法说清楚共产主义社会到底是何种模样。此外,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难以完全摆脱教条式的僵化的理论研究态度,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理论发展与创新不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而是从理论到理论,进行直观式的理解和一厢情愿的阐述。[4]表面看似光鲜但实际呆板的先进理论与社会发展实际严重脱节,该种理论建造的只是“空中楼阁”而已。理论尚且如此空洞,那么又何必奢求在该种理论指导下的理想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3.理想教育自身存在脱节现象,缺乏连续性

面对当前我国道德滑坡日益严重的现象,有人这样调侃当今中国的教育:小学进行共产主义的教育,中学进行道德理想的教育,大学进行文明习惯的教育。道德教育的先后顺序被严重颠倒,其效果可想而知。在问题面前,我们往往习惯于从问题本身着手,却极少想到去挖掘它的深层内涵。其实,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伴随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早期的确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期,但后期的巩固教育也不容忽视理想教育也是如此。

当我们还是一个懵懂的孩童时,我们便被问及“你的理想是什么”。那时的我们,或许连理想是何物都不知晓。记得小学作文课中,最常见的一种作文就是“你的理想是什么”。整个小学生涯,我们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接受着理想教育。可到了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却鲜有人对我们进行理想的教育。在升学率第一的教育形势下,关于理想的教育被束之高阁。所谓的理想,只不过是一个昂贵的奢侈品罢了。经过黑色七月,我们升入大学。如果说高中的我们是属于“圈养”的话,那么大学的我们则是属于完全的“放养”。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回学生自己手中,高中三年蓄积的压抑情绪在此刻爆发,许多学生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期迷失了自我。而这时,理想教育则几乎处于“真空期”,理想教育者们想当然的以为幼时的理想已经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殊不知,理想的巩固需要理想教育的反复性,确立理想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 [5]理想作为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是发展变化的,那么人的认识也是发展变化的。理想的多变性决定了理想教育也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缺乏持续性的、断点式的理想教育不符合理想的发展特点,也是不合理的。

三.实施理想教育的对策

1.尊重客观实际,注意理想教育的层次性

我国实施理想教育的误区之一就是理想教育缺乏层次性,那么在谈到如何实施理想教育时也必然不能够回避这个问题。联系我国当前的客观实际,我们又该如何实施有层次的理想教育呢?endprint

首先,在实施理想教育之前,我们要弄清楚受教育者的實际情况,包括客观的和主观的等方面。在引导受教育者树立自己的理想时,要坚持“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想设立在最近发展区内;其次,在理想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关系。[6]理想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理想经过努力可以变为现实。但理想并不等于现实,实现理想的过程也注定充满艰辛和坎坷。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联系与区别。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要充分估计前进路途中的困难。面对理想,我们要满怀坚定的信念。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奋斗中将理想转化为现实。

2.及时更新理想教育理论,加大理想的导向作用

理想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会产生两大害处:一是过时的理论会阻碍实践的发展;二是理论本身的发展也会陷入阻滞的状态。所以,及时更新理论在理想教育的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做到更新教育理论呢?

首先,在理想教育的内容上,要实现多样化,不能局限于某几种看似光鲜的职业。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踏实肯干,哪一行都会有“状元”产生,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做。现实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只能是默默无闻的平凡人,这也是客观现实。成不了“状元”,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做一个爱岗敬业的普通工作者。理想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的更新血液,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次,在理想教育的方式上,要加大榜样的示范作用。如果说理论略显空洞枯燥的话,那么榜样则显得生动形象的多。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理想信念、人格魅力、道德修养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生成。[7]在进行理想教育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3.积极营造理想教育的外部氛围,加强理想教育的连续性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充分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理想教育是一种循序渐进、春风化雨式的教育,外部坏境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上面我们谈到,理想教育自身的脱节现象对于理想教育的开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又该如何做到既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又兼顾到理想教育的持续性呢?

首先,在整个班集体中要营造一种积极的、进步的、高尚的氛围,倡导理想和立志,形成讲理想的班级风尚。鼓励人人树立切合自身实际的理想,突出和强调社会的崇高理想, 把个人的理想和集体理想进行有机的结合。同时,在营造理想教育的氛围中要有系统性、长期性和全面性,加大理想教育的力度、深度和广度。[8]其次,要加强理想教育的连续性。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应该设有针对性的理想教育。在小学应设置理想的启蒙教育,初高中阶段的理想教育则重在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正处于知识积累高峰期的高中生,好的理想的树立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而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正处于新旧交替的连接期,实施恰当的理想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引导学生坚守或重新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帮助大学生走出空虚、寂寞的良药。因此,在学生生涯的每一阶段实施理想教育都是必要的。创设良好的外部氛围,加强理想教育的连续性,是实施理想教育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徐庆豫.理想的内涵与理想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1997,(1)

[2]颜永强.理想教育:内涵、问题与实施策略[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4)

[3][5]朱喜坤.对我国理想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0)

[4]韩艺群.走出理想教育的困境[J].理论探讨,2001,(4)

[6]吴鹏.关于理想教育的若干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6,(1)

[7]王岩.理想教育与励志教育要尊重学生个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5)

理想作文:我有一个小小理想 第5篇

理想作文:我有一个小小理想

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长大当一名好医生。

我的姑姑是一名妇产科的医生。听爸爸妈妈讲,由于姑姑工作认真负责、医术精湛,年纪轻轻的她早就担任了妇产科主任。每天,许多幼小的生命在姑姑的帮助下顺利诞生。那时,我就特别佩服姑姑。

去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回家过年,我很想去姑姑上班的医院看看,正好轮到姑姑值班,我就和姑姑一起到医院去。透过新生儿的病房的玻璃,看着小宝宝们那一张张粉嫩可爱的小脸蛋,我问姑姑:“这些宝宝你都抱过吗?”姑姑笑着说:“姑姑可是第一个把这些宝宝从他妈妈的肚子里抱出来的,他们就像你刚出生的时候一样。”这时,一些产妇的家属看见姑姑都主动过来打招呼,有的还一个劲地感谢姑姑保全了妈妈和宝宝的生命。那时的我站在姑姑身边,特别高兴。

给作文一个理想的 第6篇

幽静的田园乡村,风景美极,这便是一个理想的地方。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这个无名的`小山村,正如所料,这便是我心中理想的地方。

清晨,透过一层薄薄的云雾,金红的太阳如一颗没熟透的蛋黄,从那“鱼肚白”般的东方慢慢升起,那如闹铃般的公鸡早已打了鸣。寂静的村落便热闹起来,忙碌起来。阵阵的炊烟慢慢地从每户人之屋边升起,一阵阵吆喝声,读书声,谈话声在耳边响起。

上午,在一个无名的湖边,坐在杨柳之下,望着一些鱼儿平静的从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游过,听着耳边阵阵鸟鸣,心情格外放松。湖边,时不时爬过一只只五颜六色的甲虫,鼻腔中还有一丝丝花香,只要坐上一阵,时间便从身边飞快流过。

午后,我踏着不知多少人走过的土路,走向了一片小树林。阳光不再刺眼,空气不再闷热,走在这天然的“氧吧”之中,感受吸入肺中满满的氧气,心情无比平静。天边的云慢慢地从湛蓝的空中滑过,微风拂过时森林便“沙沙沙”地与之配合。长满青苔的石块上趴着一只晒着阳光的虫子,我想它的心中也如我一样平静和安定。

傍晚,太阳将它最后的光明照在了一棵高大的树上,而月亮早已迫不急待地从绿色天际的地平线上露出了半圆的脸。鸟儿、羊儿、牛儿也早早地回到了自己的窝。树林将它最后的歌声送给了阳光和村庄。

月亮慢慢升到了半空,星星也在那牛奶般洁白的银河下睁开了眼睛,一间间屋舍都亮起了灯火,星星点点,如同几个嬉戏的星星不经意间落入了人间。时间也仿佛凝固了,已有声声蛙叫来证明时间的流逝。

寻一个理想作文 第7篇

小时候,幸福很简单,长大后,简单很幸福。小时候,理想很美好,长大后,美好很理想。

——题记

什么时侯,仙女的项链,云朵的汗滴,蓝天的泪珠,在我的世界里固定为由水蒸气通过风升空后形成云,云又形成降雨降落到地面上的不变理论。

什么时候,黑夜的眼睛,月亮的宝宝,嫦娥的`钻石,在我的脑海中定格为宇宙中经历过几十亿年甚至几百亿年形成的恒星。

什么时候,当初那个站在楼门口,想象成是我专属的舞台,对着过往的人们拉着《小星星》的顽童,转变成了看见小提琴就头疼的书呆子。

什么时候,在我的世界中,理想的光芒已经黯淡了呢?

“妈妈,我长大之后要当一个小提琴家,到时候我要开一场最最盛大的演出,然后你就坐在第一个听我表演,好不好。”

“我以后要当一个作家,写好多好多书,然后让所有人崇拜我!”

“理想呀?我想这次数学考试考满分。”

“嗯……理想?这太遥远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同样的一个问题,在不同年龄段的我看来,是一个由简单变复杂的结论。理想,你是不是已经被我推向了一个人生课题的难点呢?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如果说实力是一颗钻石,信心是点缀的宝石,那么理想就是将他们紧紧串连在一起的链子。他不是最绚丽的,也不是最耀眼的,但是却是通向成功的必不可缺的一个部分。

儿童节的时候,和妈妈坐在楼下聊天,偶尔谈到了小时候的我。妈妈说,当时的我刚刚心满意足地拥有了一把属于我自己的小提琴,只要家里来了客人,一定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拿着每天都被我擦得干干净净的小提琴,站在客厅中央拉上一首我最拿手的歌。因为当时的我最想成为一名可以让妈妈骄傲的小提琴手。听着妈妈讲,想象着当时的傻样,笑着笑着,却只能用深深的沉默,来掩饰心情。

小小的我,心里却装载着一个大大的梦。但是现在大大的我,心里却承载了些什么呢?数学考试、物理测试、英语小考、语文月考已经将我原本存放理想的空间完完全全地覆盖了,可是我能怪谁呢?只有自己,因为是我在忙忙碌碌奔跑的过程中,在某个时段已经将理想丢失了,也许现在的他正在某个布满灰尘的角落,流着眼泪,舔舐着被我摔伤的创口,静静地等待着有一天我可以将它重新寻回。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当我的生活,不再只是单纯地为了成绩、为了得到老师或家长的肯定与表扬,而仅仅是为那了一个个坚定的或大或小,也许永远藏在心底最深处的理想时,那时的我才应该是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

作文教学应给学生一个阶梯 第8篇

长期以来, 语文素有“模模糊糊一大片”的说辞, 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 在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摸不着、抓不住、看不清”的感觉, 阅读教学如此, 作文教学也是如此。正因为我们对作文教学内容与指导策略研究的缺位, 才导致了“教作文”被异化成“叫作文”的尴尬。要知道, 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如果我们还一如既往的“眉毛胡子一把抓”, 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是海市蜃楼, 我们的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依旧是“薄而不发”。

一、作文教学, 给学生一个起点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教学是如此, 学生作文更是如此, 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起点”, 学生的作文就会变得停“步”不前。当然, 给学生一个起点, 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基础, 都有着不同的内涵与要求。就以小学中年级为例, 作为一群刚刚接触到作文的学生来说, 他们没有作文的储备, 没有作文的经历, 此时, 如果我们教师强迫学生强行进入“作文的技法、作文的谋篇”等内容的学习, 既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 又难以走进作文世界, 还会产生抵制的心理。为此, 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考虑他们对作文的认识程度, 制订出一个适合他们的教学策略, 从而给学生一个好的开始。

例如利用“仿写”帮助学生进入作文世界。三年级是小学作文的起始年级, 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养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有效地进入作文世界, 我主要采用“仿写”的策略, 即借助文本渗透作文的技法, 利用学生的仿写积淀作文经验。如借助《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帮助学生进行仿写《美丽的家乡》, 在教学时, 我分三步进行, 首先利用此文激发起学生对“美文”的追求;由此带着对“美文”的冲动去研究文本的结构安排:如文本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每一个方面又是如何安排的?最后, 我再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从生活中找寻家乡的美丽, 然后基于这些景与事进行仿写。正是由于我的作文教学给了学生一个起点, 故而学生在《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参照下, 较为“完美”地描写了家乡的美丽。

二、作文教学, 给学生一个规则

“字有间架结构, 文有字词句篇”。每个领域, 都有一个规律法则, 如果我们不能遵守其中的规律法则, 就会招至失败。然而, 在整个小学阶段, 我们的作文教学既没有鲜明的文体意识, 又没有系统的教学策略, 凡教材中出现的文本, 一律当作“阅读课文”, 这种现状就直接导致了作文教学的笼统模糊、抽象虚空, 学生的稀里糊涂、不知所终。为此, 作文教学就必须对作文技法、作文策略进行较为系统的指导与训练, 给学生一个清晰明了的规则, 从而让作文在学生的脑海“落地生根”。

首先, 我们要指导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 来确定相应的表达策略。情有千万种, 文有千万篇, 不同的情需要不同的文体, 需要不同的表达方法。为此在我们进行作文策略的指导时, 我们的脑海必先有一个“表达策略的考量”, 即根据不同的要求来指导学生选择相应的文体, 确立相应的表达策略。其次, 我们要指导学生根据文体特色, 进行段落的构造。不同的文体, 就会有着不同的段落结构, 段落结构本身不存在好坏, 而它的意义取决于与文本是否很好的统一。为此, 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应根据文体的特色, 帮助学生掌握选择有效的段落构造, 从而让整个文本有效地统一起来。再次, 我们要指导学生从思想的层面, 进行素材的提炼。作文中的素材只有服务于思想, 才能使得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此, 我们在进行作文指导时, 要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的提炼, 从而使文章真正和谐起来。

三、作文教学, 给学生一个阶梯

作文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与此相对应的作文教学, 也应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然而, 当下的作文教学几乎是在“毫无章法、毫无逻辑、毫无支撑”的情况下进行。仅苏教版第九册为例, 该安排了七篇写作教学内容:分别是《写秋天的树叶》、《写写心里话》、《写一个动物》、《看图续编故事》……这些作文内容不仅内部没有一个逻辑系统, 而且这些内容与它们对应的单元教学内容也没有逻辑联系, 这种教学安排怎能给学生一个“系统”?为此, 我们必须重塑作文教学结构, 给学生一个阶梯可循。

首先, 作文教学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即针对年级段的特点, 安排一系列逻辑严密的作文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一个结构完整的体系中有序地习得作文的能力。其次, 作文教学要有一个系统的训练体系, 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基础等因素, 制订一个有针对性的训练步骤, 从而让学生在系统的训练体系中逐步习得作文能力。再次, 作文教学要有一种互补互通的意识,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常常与其他知识、其他内容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此, 作文教学之时, 我们要指导学生借鉴、吸纳其他内容, 从而让作文逐渐饱满。

给作文一个理想的 第9篇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本质上是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在教育原则上,应该贯彻“以读为本”、学生群体参与语言实践的原则。努力做到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篇课文时,我找来世界地图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地图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地图、了解世界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二、生活的语文课堂,让教学联系实际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1.访一访,观察生活。2.演一演,再现生活。如:《快乐的节日》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已不只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世界。3.学一学,体验生活。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4、创意设计,想象生活,生活本身就是课堂。

三、开放的语文课堂,启发式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需要,而尤其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步处求得之。”所以,要坚决废除“满堂灌”提倡启发式。但启发式并非简单的提问式,要设疑、激疑,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产生认识的冲突,经过紧张的思维活动,冲破层层难关,真有所得,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春雨的色彩》一文中,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春雨到底还有哪些色彩呢?”于是,我就说:“春雨是大自然中最美丽的颜色,你们每天清晨背着书包,迎着朝阳,面颊上的微笑,阳光在你们的脸上能绽放出更绚烂的笑容,那应该是金色的吧!”紧接着学生的话题打开了,有的说“春雨的颜色是雪白的,它落在梨树上、杏树上,梨花、杏花都白了”“……”学生再次仿写、访说就会了,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而“创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离不开有效的交流。所谓课堂交流,是指课堂中教学信息传递与反馈的行为过程,它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也是认知、情感、智能等方面的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根据教学重点,安排学生有组织的进行讨论,并请有关同学汇报学习情况,在群体交流中达到释难、解疑、明理的目的。

四、感悟的语文课堂,情感的升华

《鸟的天堂》描写的是一棵“大榕树”。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爱的牧羊人,把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塑造人格,提高语文素养养。

做一个有理想的快乐者初三作文 第10篇

童年就像一壶甜酒,时隔越长,尝起来就越香,越纯,越让人回味。然而最令我回味无穷的要数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索亚的童年生活了。

汤姆·索亚是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人公,他幼年就被寄养在姨妈家,所以一直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他机智、勇敢、调皮,他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他为摆脱枯燥无味的生活,冲破那条条虚伪的教义筑成的.篱笆,做出了种种出人意料的事情。他向姨妈撒谎,在学校里搞“恶作剧”;他捉弄爱责骂学生的醉鬼老师,拿无聊的牧师寻开心;他成功地设法俘虏了朋友,让他们为自己做艰辛的工作;他为了逃学,自己先全身搜查了一遍,努力想找出毛病……他还和野孩子哈克贝利去墓地探险,目睹了一起凶杀案。在无辜者即将遇难之时,汤姆挺身而出,指正凶手,最终,他成为了众人钦佩的小英雄。

就是这样的一个不爱学习,热衷于冒险,喜欢耍小聪明,取乐于同学,不会尊师重长的汤姆,却向我们展示了正直、勇敢,富有同情心的优秀品质。我想,这些优点一定是我们所独缺的。一个人的正直、勇敢或许并不需要向汤姆一样不顾个人安危,揭露事实真相,也许只是一次解决同学矛盾的坦诚;一个人富有同情心也不是一定要经常性的探视那些被冤枉的好人,可能只是一次别人伤心时的安慰。这是我们升华人生价值的第一步,所以我们要向汤姆致敬。

其实,童年应该是我们享受快乐,无拘无束生活的时期,但是我们却无法追求我们所向往的生活,这是每个人所留下的遗憾。回首过去,仰望未来,我们的幸福与快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作为学生,应该从学习中找到奋斗的目标,为真正意义上的童年打上完美的句号。不要等到结束才后悔莫及,我们要从不同方面得到快乐,而当下,我们要做学习的主人,做未来的主人。我们应牢记:精彩人生需奋斗。

已经长大的我们,被现实生活压抑得太久,但令我们欢呼雀跃的是,有人实现了我们梦想中的自由。汤姆·索亚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理想,有快乐,美梦便会成真。终有一天,我们的天性可以自由地发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梦。

★ 奸人坚 奸人语录

★ 在别人口中的“强人”作文

★ 坚强使我进步作文

★ 做一个行者作文

★ 做一个好人作文

★ 拯救妈妈强人的心理处方

★ 学做一个旁观者

★ 坚持正能量语录句子

★ 励志坚持正能量句子

我有一个理想作文 第11篇

或许你会问:你为什么会有这个理想呢?那是因为我非常喜欢杨红樱、伍美珍等儿童作家。他们的作品给我的童年生活添加了一道绚丽的色彩。所以,我也非常向往作家这个职业,我渴望能让更多孩子的童年变得五彩斑斓。

为了这个理想,我从一年前开始学习写作文,并积极参加各种作文比赛,并且已经在一些比赛中获得了名次。这说明我的写作能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于是,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尝试着写小说,并拿给同学们看。看了我的“拙作”后,有几个同学说他们也很想写小说。一下子,我们班涌出了好几名“实习小作家”。

我也经常想象,当我长大后成为作家时的情景:我可以随意改变工作时间,不用象那些“上班族”,有时得加班。还有,我的母校会邀请我去开座谈会,举办我的签名售书活动……

我有一个理想作文 第12篇

医生视病人如亲人,在手术台上,不紧张,不慌张,那只是外表,心里却在祷告。不想让任何一个病人痛苦,不想看到任何病人家属失去亲人,那种痛苦是撕心裂肺的!

记得小时候,我感冒了,我去医院后,告诉她病情后,她平静的对我说:“没什么大碍,打一针看看吧。”“哦。”打完后,我冲他左看看,右瞧瞧后停下来对她说:“我一看到你顿时平静许多。”“哦!那我立功了?!”“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我一脸无奈地说。

她奸笑一下,弄的我打了个寒颤。之后,冲我说:“想知道原因么?”“那当然!”“好,那是因为:如果我要紧张的话,病人就会更紧张;与此相反,如果我平静,那病人也安心呀!”“哦哦哦,我懂了。我以后要当医生,与你竞争!!”

把班级建成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 第13篇

理想的学习环境, 一般指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 整洁的室内学习环境, 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健康的舆论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周而复始的高效运转, 而且能陶冶学生情操, 净化学生的心灵, 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积极向上,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健康成长。为此我在学生中间创导栽种绿化, 美化环境。全班积极响应共种植39盘绿化盘景。在班级一角放置几盘盘景。使室内整洁, 舒心怡神。教室内保持整洁卫生, 窗明几净。器物不得乱放, 墙壁不得涂画。学生的课本、作业要放置有序。除本节课必需的书籍、文具之外, 桌面上应尽量不放其他的书籍、簿本等, 以免文具纵横, “书山”迭现, 诱发学生生活随意、章法杂乱的不良习惯。学习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 特别是作为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专门育人的学习环境, 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以及气质的形成注重颜色的选择与光线的处理。适度、均匀、柔和的光线是学生眼睛健康的保证。根据色彩的心理效应, 出一期展望未来的学习园地。用红纸配学生的彩照与格言在教室的一侧墙上。使学生视物时感觉舒适, 以缓解疲劳。另外再配上学生的学习体会。我号召学生广泛阅读写名家名言来鼓励自己攻克学习堡垒, 争取学有所得。学生王晓飞写了“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我就用这句名言鼓励学生攻克学习难题。于是班会课上于剑琰、夏剑冰等同学上台演讲学习体会以便更好地集中学生的视觉, 吸引学生对班级的热爱。班级的布置给“教”与“学”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

二、创造和谐健康的人际环境

师生之间关系和谐。首先, 教师要能自塑良好的形象, 端庄大方, 平易近人, 有和蔼可亲的形象;热爱本职工作, 以身作则, 教师真诚关心、热爱学生, 对学生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 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 是自己学习的楷模。这样, 教师的“传道授业”才能通过学生感情的“过滤”和“催化”, 变成学生的需求和行动。当师生在感情产生共鸣形成遵师爱生的氛围时, 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 我力求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 遇事尽量以商量的口气, 不用命令的口气或责备的语气说话。尽量在学生中间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与情感。我知道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有个性、有自尊心, 有时犯一些小错误也是正常的, 要正确引导, 不要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更不要为此去处罚他们。平时对学生多一分关怀少一分训斥;多一点鼓励少一些批评。学生陈坚是留了几级的留级生在小学、中学均与老师打架。家中有十弟兄平时在家刁横不讲理, 学生对他都怕, 老师对他无奈。我对他一改平时的教育, 一发现他的优点马上表扬, 一发现他和学生友好相处, 马上给予鼓励。慢慢地学生对老师有了好感, 老师就会象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 师生和谐、共创优化教学。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班级组织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个性的发展。通过班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间的交往, 使学生不仅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 发展自己的志趣和爱好, 而且学会合作, 学会交往, 学习做人之道, 从而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的形成。班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 有它的组织机构, 每个学生在所归属的班级中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活动、工作和角色。

学生之间团结友爱。同教师一样, 学生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 在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在改善人际关系中, 我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作用。我提倡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 八方相助。学生朱晓龙父亲死了以后, 我发动全班学生捐款, 我自己拿出了100元, 学生纷纷省下零化钱。共捐了520元。去年过春节时, 我班班干部前往慰问, 带去了礼物苹果、橘子之类。思想上相互交心, 彼此理解;学生赵真真父母吵架, 她哭着找我诉说。我及时地劝说了她, 并且去进行了家访。感情上亲密无间, 情同手足。真正形成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集体氛围。

三、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一个有机农场的理想 第14篇

在凤凰公社,这个京郊凤凰岭脚下的有机农场里,动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社员们眼中的合作伙伴。这里养着鸡、鹅、羊、牛、狗、猫、兔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牛,它们是天生的咀嚼者,每天要吃八个小时,天天如此,因此牛粪成为堆肥的重要组成,通过堆肥营养又还给大地;而母牛不仅承担着耕地等很多任务,每天还生产出几十斤鲜牛奶。李岩介绍说,“要是夏天来我们农场,你会看到野花几乎全被这两只山羊吃掉了。”农场里的动物基本都没有被圈起来,自由自在地活动,吃着自家产的有机食品。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土壤、植物、动物在这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凤凰公社还保留了一部分野地没有开发。这些林地、湿地是给鸟类、昆虫和其他野生动物留下的生活空间。这里有狐狸、野鸡、獾、刺猬、蛇、野兔,还有美丽的萤火虫,它们在这里不仅表明了公社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会帮着吃虫子、松土,这些交互关系造就了健康的农场。“只有健康的农场才能不使用农药化肥。”李岩说。

11月底的农场里显得有些萧瑟,门口一大片翻耕过的土地是刚刚收完山药的地方,“这里明年就不能再种山药了。”李岩介绍。有机农场里遵循着多样化种植、轮作、间作和套种等传统的农耕技法,这些是有助于环境健康和农业持续发展的农法。耕地边上颜色略深的一个大土堆就是人工堆肥,这是由动物粪便、草和矿物质组成的天然肥料,是土地的营养大餐。

在凤凰公社,所有的耕种、采摘作业都遵循着一本耕种日历,比如要摘苹果了,一定要选择在果日摘,口感好、储藏期长。采摘菊花则选择在10月的花日,因为凡跟花有关的作业这时候操作都会口感更好、保质期更长,对植物的生长也更好。有机农业倡导多样化种植,所以在这里产品的样数虽多,但产量都不会很大。4月的蒲公英、5月的槐花、6月的桑葚、7月的桃子、8月的蔬菜、9月的山药豆、10月的苹果,11月则是主打产品——山药的采收。

做了几年有机农业,李岩感觉自己与其说是商人,倒更像个农夫。一个有机农场的主人要有足够的精力和爱心,可以悉心照料自己的土地,给农场中的要素——土地、动物和植物以关爱。这些正是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古国骨子里对土地的热爱。有机倡导的整体观、多样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都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李岩笑着说,在做国际认证的过程中, 当时请来了国际咨询师给大家上课,就在公社的地头上,大家拿着本子,或蹲或站,等着老师“布道”,这位叫做杰克斯的印度人第一句话就是:“老子说……”,于是我们都乐了。“有机农业”一词虽然最早出现在1940年诺斯伯纳勋爵(Lord Northbourne)的著作《Look to the Land》中。然而事实上,有机农业就是最古老的农业形式。

有机的德米特标准

几年有机农业做下来,李岩面对最多的就是质疑。“你们的产品凭什么这么贵?”“我花了大价钱买的如果是假有机,岂不很傻?”“有机食品不能自己说了算,标榜有机就需要认证,独立的第三方做认证。”这是她的肺腑之言。“我们是在做良心工程,但是良心之外还要有严格的第三方管理。” 从公社创办之初,李岩就着手引进国际有机农业界的最高标准——德米特(Demeter)认证。

德米特(Demeter)是有机农业(也称之生物动力农业)公司的产品品牌。德米特Demeter(国际)组织成立于 1997年,是全球惟一一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独立认证网络的生态协会。它不仅规定在农作物生产中杜绝使用合成化肥和人工化学植物防护剂,在加工过程中绝不使用任何人工化学添加剂和转基因技术,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土壤和食品的机体功能;更要求农场按需要种植特别的植物,饲养不同种类的动物,变成一个拥有自然生命周期,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2007年,德米特国际专家来到凤凰公社,对园区进行了规划和技术指导,并对堆肥进行了实操培训。2008年,德米特咨询顾问卡尔德斯(Tadeu Caldas)先生进行项目确认。到2011年,凤凰公社通过了瑞士IMO国际检查员作为独立第三方的认证检查,A地块正式通过德米特认证,其他地块为转化期认证,并无条件获得了欧盟认证。项目名称:凤凰公社。项目编号:08 2797 02。成为目前国内惟一一家德米特生物活力农场。

“国际认证最大的特征就是生产过程的控制,他(检察员)会观察土地蚯蚓的活动状态,蚯蚓的大小反映了土地活性程度;还有植物的状态,比如该生虫的季节有些虫子就非常正常,如果一个虫子没有就不正常了……”李岩介绍。德米特有机认证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土壤、环境、水,还有堆肥都在考查的范围;生产的各个环节也都要看,包括周围的环境。“做了这么长时间有机农业,到一个农场去看,氛围对不对立刻能感觉出来。”李岩说。

现在的凤凰公社,有着非常完整的作业记录。每天干什么,每个人干什么,每天生产了什么,种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在每年一次认证的时候,这些记录都要提交。每年农场会有一个长达几十页的操作概况,有多少地块,每一块种了什么,收了什么记录得非常详细。“这些表下来,如果作假的话,自己真的会乱套的。”李岩说。尤其在销售量和生产量方面,德米特有严格的控制,产品出场要开具销售证。比如记录上生产了一百公斤,结果卖出去二百公斤,多出来的哪来的?他们还保留了最终的检查权,如果怀疑过程中作假,可以随时进行抽检,而且要求农场出具检查费用。李岩说:“德米特认证通过后获得的项目编号,在有机领域里是全球惟一的,如果作假的话,这个圈子基本上就别再玩了,这个圈子并不大,许多长期做有机的人一看编号都知道是谁。”

商业化中的困惑

有机农业带着古老农耕的气质与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显得格格不入。现在凤凰公社产品数量品种都有限,只能自己种什么,客户就吃什么,而且无法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无论是进入商超,还是自己建立配送系统,都需要高额的资金支持,而在产品有限的情况下,打通流通渠道似乎又不够现实。

在凤凰公社通过了德米特认证之后,李岩面临着许多看是机会又似陷阱的商业合作。有的地方政府提出上百公顷的土地可以免费提供,让他们搞有机农业。但李岩知道,土地的恢复需要漫长的过程,能否形成良好的自我循环系统也有很多先决条件。比如,凤凰公社的13.6公顷土地本身是未经过开发的荒地,又地处在凤凰岭风景区内,即使这样,为了能够提高土地的腐殖质并使酸碱平衡,成为适于耕种的田地,也进行了两年的养护。

还有人带着巨额资金,说地是现成的,只要你们提供德米特的技术,贴上德米特的标志,我们就能打开市场。有机农业本身是一种人力技术密集型产业,一块有机农地的耕种需要的人力和技术远远超过普通农地,这里面要对人进行培训,对地进行养护,并非靠资金推动能够迅速扩大规模的产业。可是资金进入以后必然要求高额的、快速的回报,这个过程中,有机会不会做变了味儿?这又是李岩最担心的。

上一篇: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经验介绍下一篇:北京邮电大学翻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