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乡基本情况简介

2024-07-25

长桥乡基本情况简介(精选11篇)

长桥乡基本情况简介 第1篇

长桥乡基本情况简介

长桥乡地处广昌县东北部,距县城12公里。西毗盱江,北接千善、甘竹,东邻水南,南靠赤水、尖峰。全乡总面积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621亩,山地面积105000亩,全乡辖6个行政村,80个村小组,总人口9385人,总户数2197户,其中双港村1480人,村头村951人,中堡村1080人,长桥村1580人,株市村2496人,上凡村1362人。全乡非农业人口436人。黄花梨、食用菌、烤烟是长桥的三大主导产业。

长桥乡人民政府

长桥乡基本情况简介 第2篇

XXX乡位于xx县南部,总面积19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8833万亩,人均2.7亩;辖9个行政村42个社,有3091户14475人,其中农业人口14441人;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35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72元,人均产粮300公斤。

全乡共有学校9所,其中九年制学校1所,普通完小6所,村学2所;初中在校学生606名(女318名),设10个教学班;小学在校学生1175名(女606名),设51个教学班;小学附设13个学前班,学前班儿童206名。

初中教职工24名,其中专任教师23名,学历合格率100%。;小学教职工77名,其中专任教师55名,学历合格54名,学历合格率98.2%。近年来新补充的教师30名,学历合格率100%。完小以上学校校长学历合格率100%,接受岗位培训的比例100%。

小学阶段适龄人口1209人(女630人),已入学1209人(女630人),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833人(女421人),初中阶段在校学生792(女409人),初中阶段入学率98.1%(女98.72%);残疾儿童少年2人,已入学2人,入学率100%。

学年初小学在校学生1346人(女696人),学年内无辍学学生;初中在校学生493人(女266人),学年内辍学学生9名(女6名),辍学率1.8%(女2.3%)。

学年初小学毕业班学生271人,全部毕业并进入初中就读;初中毕业班学生104人,学年末实际毕业104人,毕业率100%,升入高中阶段96人,升学率92.3%。

15周岁总人口250人(女132人),完成初等教育250人(女132人),完成率100%;17周岁总人口207人(女105人),完成初级中等教育188人(女95人),完成率90.5%(女90.4%)。

6周岁儿童86名(女35名),入学前班31名(女14名)、入小学一年级55名(女21名),接受教育比率为100%。

15-50周岁总人口8750人(女4129人),其中非文盲人口8466人(女3905人),非文盲率96.75%(女94.58%);近三年脱盲254人,巩固提高培训254人,巩固率100%。

中学占地9108平方米,建筑面积2831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4.7平方米,无危房,“八室”齐备,“六配套”达标,实验仪器配备达到二类标准,实验开出率100%;图书13393册,生均22.1册;音体器材基本齐全;有计算机教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建立了教育卫星宽带网和校园互联网;课桌凳及柜架配齐率100%。小学占地10255平方米,建筑面积 5702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4.9平方米,没有D级危房;图书14142册,生均12册;各完小“六室”具备,“六配套”齐备,教学仪器设备按不同类型学校标准要求配齐率100%,各学校配有音体器材,活动场地基本达

标。课桌凳及柜架配齐率100%。

硖石乡中情况简介 第3篇

陕州区硖石乡初级中学

二○一七年四月

陕州区硖石乡初级中学简介

一、学校基本情况

硖石乡古称硖石驿,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陕县硖石乡初级中学创办于1965年,位于世界文化遗产石壕古道遗迹的旁边,是乡政府创办的公办初级中学,服务半径10公里,总建筑面积7595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209名学生。现有教师31人,职称情况: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13人,初级职称16人,见习期教师1人。岗位情况:专任教师26人。学校拥有市级骨干教师1名,县级骨干教师3名。学校在上级政府的关怀下先后完成了餐厅扩建、教学楼翻新、各教室多媒体设备安装、体音美、心理咨询室等设备配备,使我校办学条件位于全县前列,并顺利通过国家均衡验收。

二、办学方向及成效

我校秉承‚以生为本,潜心育人,为每位学生打造亮丽的人生底色。‛的办学理念,以‚和谐有序,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以人文本‛为办学目标,坚持‚把‘生’作为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核心‛的工作思路,打造‚心系学生,关爱学生;转变角色,服务学生‛的教师团队,培养‚有理想、会学习、能成才‛的一代新人,争创农村教育教学的辉煌。

学校曾先后被评为‚三门峡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被陕县人民政府授予‚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被三门峡市命名为‚治安管理先进学校‛。

学校坚持把“铸师魂、扬师德、树新风”作为师德的重点和目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和文明教师评选等活动,把加强师德建设同当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整顿教师队伍中的不良思想和作风,引导我校教师模范履行师德规范,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教育广大教师以高尚的仪表、文明的语言、健康的思想面对学生、面对社会,自尊自律、为人师表,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三、学校下一步办学打算

(一)大力开展读书活动

我校图书室藏书7000多册,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下一步我校将向全体学生开放图书室,通过学生阅读名著,摘抄名言警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开展社团活动,以活动促发展

我们深切感到:特长发展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有助于学生人格力量的健全,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多种平台,让学生免费学到市里掏钱才能学到的特长。下一步学校以体音美和兴趣活动为载体,实施素质教育。我校将组织内容丰富的兴趣活动课,下一步将开设乒乓球兴趣班,组建篮球队、音乐舞蹈队、英语口语班、作文班、书法班等专项活动项目,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展示和发展。

(三)积极进行教师转岗培训 申请专业教师

为提高我校教师专业水平,我校暑期将对部分教师进行转岗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另外,我校将积极向上级申请专业教师,提高我校专业课水平。

(四)教师承包学生 加强优生辅导

一名教师承包几名学生,责任到人,承包到底,要求承包教师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帮助每一位学生成长,承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五)学校近一段时间做法

1、家校互动加强周末作业布置和落实

学校及时通过校讯通布置周末作业并反馈作业完成情况,一是充分利用了周末时间,二是养成学生主动学习习惯,三是通过家校互动,加强了学校和家庭的沟通,有利于学生教育。

2、我校近期活动及成效

长顺县敦操乡基本情况简介 第4篇

一、乡情

敦操乡在行政区划调整中未调整,辖3个行政村(敦操村、斗麻村、打召村)、62个村民组1856户8173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9%(其中:苗族91%、布依族8%)。所辖面积65.3平方公里,总面积耕地面积6856亩(其中田640亩、地6216亩)。目前,还有17个组未通公路,涉及农户共344户1497人,是一个典型的深山、石山、偏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2013年完成财政税收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06元。

(一)区位。

敦操乡地处长顺县麻山腹地,位于长顺县最南端。东与惠水县打引乡相邻,南和罗甸县董王乡接壤,西连紫云县宗地乡,北与长顺县代化镇、惠水县长安乡交界。距县城68公里,距省城贵阳155公里, 全乡喀斯特地貌发育突出,山高坡陡,地表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地貌复杂,海拔在660—1100米之间,相对落差440米,有耕地面积6856亩,其中田640亩,地6216亩,人均耕地0.97亩,耕地中有70%属岩溶面积。地理坐标:东经106°7′22″、北纬度25°41′21.8″。

(二)气候。气候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温度14.5‴,无霜期301天,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1100毫米之间。

(三)资源。现有林地11261亩、灌木料林地31369亩、未成林造林地3683亩森林覆盖率11.34%。水力资源相对丰富蒙江流域支流格凸河流经该乡约8.5公里,河床落差较大,为该乡的水电站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该乡境内已建有河边、摆东2个水电站;石板塘电站正在建设中、投资3.5亿元的黄花寨水电站即将开工建设,水电站坝区建成后将为该乡发展旅游业提供有利条件。

(四)物产。麻山野蜂糖—俗称“百草药”,产于海拔640米—1050米的贵州省麻山腹地——长顺县敦操乡,这里气候温热,植物种类繁多,无任何污染。麻山野蜂糖经本地中华蜂采集四季花密精细酿制而成,不经任何加工,直接提取,是纯正的天然蜂蜜,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开胃养颜及药引等功效。麻山油核桃被称为核桃中的精品。敦操乡核桃种植历史悠久,适生地域宽广,种质资源丰富,产品质量优良,产业基础较好,具有发展壮大的优势和潜力。

二、整体工作思路

围绕“抢抓机遇、务实拼搏、突破常规、勇于跨越”新时期长顺精神,继续弘扬“背篼干部” 精神,大力实施整乡推进“集团帮扶”项目,重点发展“一种三养”产业项目,即:种植中药材钩藤,养蜂、绿壳蛋鸡、养羊;着力加快敦操乡小城镇建设;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不断夯实健全基础设施,实现敦操与全县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敦操乡一直是长顺县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背 2

篼干部”事迹报道后,得到了省内外和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关心,对敦操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切实改变敦操乡的贫困面貌,去年,在省、州的帮助下制定了《敦操乡三年脱贫规划》,力争将敦操乡建成一个集扶贫攻坚、生态移民、产业支撑为一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贫困山区示范小城镇。

敦操乡小城镇建设以“特色古典、休闲宜居小镇”为目标;坚持特色建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适合敦操人文景观、文化特色、自然风貌的特色小城镇;按照“开发新街区、改造老街区”的基本思路,根据“先易后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原则,着力完善乡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敦操乡作为零工业的传统农业乡,抓农业产业就是抓经济,就是增加群众收入,就是小康建设的总抓手。敦操乡根据实际情况,坚持走产业调整与项目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充分利用项目资金扶持产业,做大产业。2014年,大力实施整乡推进“集团帮扶”项目,重点发展“一种三养”产业项目,即种植中药材钩藤、养鸡、养羊、养蜂。

四、其他各项社会事业

乡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简介 第5篇

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简介今年以来,我乡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作全局,紧紧围绕“12463”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思路及目标,突出抓好后进党支部整顿转化,推进中间状态支部上档升级和加强乡党委建设三个重点,抓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提高村乡村干部素质两个关键,坚持常抓不懈,使全乡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树立常抓不懈思想,坚持全员参与

在多年来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一方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动态的。要把它抓好抓实,就必须保持对整个基层组织建设形势的清醒认识,必须坚持经常抓,抓经常;反复抓,抓反复;及时抓,抓及时。坚持做到领导不松手,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放松,力度不减弱。另一方面,这项工作也决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光靠一个人、一个部门的力量也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我们按照全程抓、全员抓的工作思路,重新建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副书记、组委为成员的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加大领导力度。同时我们还抽调骨干30余人组成10个调研小组,本着深入村街,摸透实情。采取入户走访,召开党员会等形式,逐村调研查找问题。并建立起党建例会制度和防瘫预警机制,对村街班子实行定期分析、动态管理,随时掌握村街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有效解决了村街班子瘫痪问题。

二、明确工作思路,做到有的放矢

在前段工作中乡党委突出“三个重点”,抓住“两个关键”,通过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后进党支部整顿转化,乡党委切实发挥抓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角作用,由党委主要领导带头分包难点村,并选派得力工作组驻村整顿。通过对症施治,全乡的三个后进村已有两个实现了转化;二是中间状态支部升级,我乡的中间状况支部约占全乡支部的60%,在全乡的基层组织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着全乡的基层组织的整体面貌。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大头,进一步加强了对中间状况支部的关注程度。在防止出现滑坡问题的同时,结合全乡党员先锋活动和争先创优活动的开展,帮助中间状态支部对照优秀支部标准,找差距、定措施,通过树立典型、宣传先进,拉动了中间状态的村街上档升级。到目前已有五个村支部跨入优秀支部行列。三是乡党委自身建设,我们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从整顿思想作风入手,认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并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寻找差距,统一思想。在工作中我们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实行重大事项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制度,杜绝一言堂。

两个关键即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提高乡村干部素质。乡党委在领导到位,认识提高的基础上,创新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一是抓培训,今年我们先后组织了五批次外出考察活动,并请来了农业专家、科技能手对村街干部进行集中讲座6次,受训人员达到700余人次,从而使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创新观念,使干部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经济意识和发展意识得到增强;二是建制度,乡党委吸取过去对干部重使用、轻管理、轻教育的教训,先后出台了《村街零招待费制度》等十二项制度,加强了对干部的管理与监督;三是树典型,在全区开展的向***同志学习活动中,我们及时抓住身边的典型,在全乡发起了向**和优秀支部书记***同志学习的号召,使全乡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为全乡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春季植树造林中,我乡在较短的时间内植树30余万棵,完成造林面积7909亩,栽种成活率达到了98%以上,仅今春一季就完成了全年任务。使全乡农业结构布局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在发展乡域特色产业上,我们加强引导,从扩大规模入手,以增强乡村干部服务意识作推动,在提升竞争力上下功夫,使***基地面积达到11000亩,**、**的沙门加工达到15家,**、**等村的棉花加工点达到7家。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有利的促进了全乡经济的发展。

三、结合支部换届选举,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建设

在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我们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根本,坚持全员抓,全程抓,全力抓,使换届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开展,全乡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抓思想,做到认识上到位。为确保高标准按时完成任务,乡党委通过开好四个会(专题党委扩大会、全乡党支部成员动员大会、包村干部培训会、机关其他人员培训会),进一步统一了乡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树立起全员抓换届的思想,形成了从乡党委到各部门、各村街,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联动机制。二是抓规范,做到有章可循。先后制定出台了《村街干部职数配备和待遇的若干规定》、《共产党员在换届选举中应遵守的纪律及处分规定》等,为选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同时乡党委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共印发换届选举相关表格1万多份,确保了选举的高标准、规范化进行。三是抓程序,做到公正、真实。为了真正实现党员与群众二者意愿的统一,在选举过程中,乡党委严格按照“两推一选”的程序选齐配强支部班子。通过召开党员、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对原班子进行全面考察,坚持四个必须,做到四不准,以每一个环节的规范化运作,确保选举结果的公正、真实。四是抓督导,做到逐村指导验收。按照全员抓、全程抓的指导思想,我们实行党委牵头、部门协作的工作思路,建立起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换届领导小组,主管副书记任组长的监督验收小组,建立起换届工作台帐,将30个村街按实际分类,对换届工作实行全程监督,坚持定期调度与督导。五是抓后续,做到五必谈。使村街党员干部树立全局观念,大局观念,尤其是落选干部树立能上能下的思想观念,保证村街工作的正常进行。

在换届工作中,全乡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村街干部连选连任的多,已经完成的村街中有23个村街支部书记实现连选连任;占总数的76.7%;二是乡机关选派干部全数当选,其中支部书记3人;委员1人。

支部换届后全乡的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支部班子平均年龄下降到54周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占39%,35岁以下支部人员33名,妇女党员3名。

通过全乡上下抓基层组织建设,不仅促进了全乡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全乡的政通人和,开创了全乡创新发展的新局面。今后我们将继续把基层组织建设抓好、抓紧、抓实。坚持抓经常,求长远;抓制度,求规范;抓重点,求创新;抓关键,求实效。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以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乡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简介责任编辑:飞雪

某乡蔬菜基地发展情况简介 第6篇

近年来,某乡党委、政府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突出重点,政策扶持,扎实推进。目前,全乡共有蔬菜种植面积6115亩,其中温室蔬菜822.5亩(605座),大、小拱棚1392.2亩(2320座),大田蔬菜3900亩(大田辣椒2700亩),年产各类蔬菜2.45万吨。

一、设施农业产业定位

某乡某村地处伊犁河南岸,地下水位较高,土层薄、砂壤性土质,不适宜发展温室。根据多年来拱棚生产经验,拱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经营灵活的特点,且有效的填补温室蔬菜采收后露地蔬菜未上市的市场空白,同时与秋延后栽培相结合,实现一年二茬或三茬的多熟制栽培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单位面积产出率。为此某乡党委、政府及时调整设施农业结构,将原来的大力发展温室调整为大力推进高标准拱棚建设,通过钢骨架双膜拱棚示范,高标准全钢架拱棚连片基地建设,带动全乡高标准拱棚的大力发展。打造伊犁州高标准钢架拱棚生产基地。

二、高标准拱棚建设情况

今年,全乡原计划新建拱棚200座,其中高标准双膜拱棚20座,新建拱棚主要以某村三队规划区为主,旧棚改造以某村一队规划区为主,改造后高标准拱棚钢架结构较旧棚木质结构结实耐用、设计合理,防灾能力强,作业条件好、空间大适合机械化作业,节约劳动成本,透光性好,节约劳动成本,可提前7-10天上市,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原则,由合作社牵头,动员组织有种植技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菜农优先入驻建设。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有效保证拱棚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做到标准拱棚示范区整齐划

一、科学实用。

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农牧民积极性,对按标准建设的新建拱棚每座给予2000元的资金补助,双膜拱棚每座给予10000元补贴,按标准改造的每座给予1500元补助,其余资金自筹。同时,为每户种植户配套建设30平方米的操作房,每个操作房补贴1.4万元;配套建设环保节能厕所;配套建设拱棚区的道路,排渠。此外还计划为每户种植户新建1座育苗棚,由乡政府每座给予6000元资金补助。确保拱棚区生产条件设施完备,生活环境优良。截止目前已完成占地面积245亩,长60米、高1.8米、宽7米的高标准拱棚350座,改造旧棚56座,新建操作房16套,节能厕所10个,铺设砂石路3公里,修建排渠1.5公里。2013年计划新建占地面积400亩高标准拱棚400座,2013年计划新建占地面积400亩高标准拱棚400座,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全力打造伊犁州高标准钢架拱棚生产基地。

三、大田辣椒新品种引进情况

南坪乡文化建设情况简介13 第7篇

庄浪县南坪乡位于县境中部南水洛河河谷,华庄公路横穿全境。因境内有苏家坪、沈家坪等八块坪台(俗称“八扇坪”)而命名。乡政府驻靳家大庄村,距县城5公里。全乡共设13个村民委员会,97个社,4385户20549人,共有耕地33360亩,人均1.7亩。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坚持“继承传统文化,创新活动载体,搭建服务平台”的原则,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入手,全力打造文明新乡,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抓基础建阵地。坚持把文化阵地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近三年来,依托项目共投入资金260万多元,在寺门、大庄等村新建村级活动场所6处2200平方米,乡政府所在地大庄村建成高标准乡文化活动综合服务中心一处12间310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乡级有文化阵地、村级有文化场所的良好局面。

二是抓载体倡新风。全乡依托乡文化阵地和地处城郊的独特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年内举办了篮球赛20次、象棋赛16次、乒乓球赛6次、卡拉OK赛1次,请外地剧团艺演4次,巡演电影39场(次),参加人数达9100多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倡导新风尚、促进新文明、建设新农村提供了平台。

孔溪乡蔬菜大棚园区建设情况简介 第8篇

一、项目实施背景

孔溪乡青峰村地处县城东5公里处,境内辖10个社,552户,1834人,总耕地面积949亩,平均海拔760米,蔬菜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0%。“5.12”特大地震致使我县的蔬菜产业遭受重创,为保证蔬菜供应满足市场需求,改变外供蔬菜价格居高不下、品种单一的局面。县委、县政府和浙江援建指挥部决定,在孔溪乡规划实施蔬菜大棚建设,为灾后群众形成一项助农增收、致富还贷的骨干产业。

二、建设内容及资金来源

孔溪乡蔬菜大棚示范园区是全县震后特色农业发展的一项标志性工程,位于青峰村张家院、赵家院和下街3个合作社,涉及154户,530人,项目于2010年3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4月22日完工,为期40天。项目总投资995万元(其中:中央基金600 万元,浙江金华援建资金395万元),总体规划建设面积150余亩(其中:栽培大棚占地150亩,连栋温室占地2.35亩),共建成蔬菜大棚240个,连栋温室育苗大棚7个,以区位面积划为3区,棚内以种植西红柿、海椒、茄子、黄瓜等反季节蔬菜为主。

三、运行机制

按照“331”的运行机制,实现了投入、运行和管理的良性互动。三统一:即:统一规划,严格按照大棚建设标准制定规划;统一培训,结合区域特点及农户经验实施技术指导和培训;统一管理,采取“协会+业主+农户”的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创新: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体系建设,积极构建育苗、技术、种植、销售产业链;二是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产业跃升,确保了蔬菜种植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运行;三是打造示范品牌,将良种引进、技术推广、品牌建设归为一体,实现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一支撑:园区以农口各类项目资金和援建资金作支撑,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实施,做到建设质量和规格的标准化。

四、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该园区年平均亩产10000公斤,每公斤平均按4.5元计,可实现产值503万元,实现纯收入345万元,直接带动和受益农户154户,就地转移劳动力500余人,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

长桥乡基本情况简介 第9篇

自 查 报 告

2011年在邓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陶营乡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推进“工业兴乡”战略,充分挖掘陶营区位资源优势,调动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形成了“突出抓工业,重点抓项目”的强大合力,招商引资及工业项目建设取得了新突破。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招商引资及工业项目进展情况

(一)、引进总投资13亿元的牧原公司陶营乡百万头生猪养殖体系项目。

该体系项目分三个区域,即陶营乡朱西村、高李村、刘庄-付河村。

(1).牧原朱西养殖场总投资4.6亿元,年出栏30万头生猪、年产30万吨高档饲料。止目前,朱西养殖场已完成围墙圈建任务700亩,剩余部分在2012年3月底完成。朱西饲料厂主体及原料库平仓车间完工。办公楼、职工宿舍楼、及10万吨粮储仓正在施工建设。2012年3月份建成投产。

(2).牧原高李村、刘庄-付河村新建年出栏35万头生猪养殖场2个,总投资8,5亿元。至目前高李、刘庄-付河两个养殖场完成投资760多万,其中物料300多万,施工队工资40万,三通一平款390多万,土地租金219万。

(二)、引进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五家,其中投产两家,经市发改委批准立项企业三家。

1.已投产企业两家:

引进总投资2000万元,年生产6000万套的邓州市蠡陶矿山机械配件项目于2011年12月投产。至目前已完成工业总产值540万,创税6.4万,安置就业14人。

引进郑州富盛购销公司富盛粮储面粉加工二期工程,总投资1600万元。目前生产车间、仓库已建成,设备已开始安装试生产。

2.经市发改委批准立项企业三家。

引进总投资5000万元,年吞吐新鲜瓜果蔬菜2亿公斤的宏达冷链项目。

总投资6000万,年产300万平方米PS激光照排版的南阳鲁宛印刷材料有限公司邓州分公司PS版项目。

总投资2600万元,建设6000吨冷藏库的建国农副产品冷链项目。以上三个项目目前正在办理土地审批手续。

(三)、引进并投产的500万元以下项目四家。

陶营乡水泥分装厂总投资200万,目前已投产。入库税金3万元。邓州市环路轮胎厂总投资360万,目前已投产。入库税金6.3万元。

陶营乡王良木材加工厂总投资200万,目前已建成,入库税金

2.3万元。

陶营乡王良面粉厂总投资260万,目前已投产。入库税金3.3万元。

(四)、达成投资框架意向或正在洽谈项目二十多个。

总投资2.8亿元新能源电动旅游车项目。一期1.6亿元。总投资100万元电线生产项目等已达成投资意向协议。另外还有生态砖、鱼饲料、面粉加工、建材生产等19个工业项目正在洽谈、运作。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专班抓招商。

为使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乡党委、政府进一步调整充实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为了激活全民招商的积极性一,我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方案,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行政村、乡直单位和个人实行重奖,“人人抢抓项目,个个心想招商”的氛围逐步形成。

(二)、优化环境抓招商。

我乡为切实抓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工作,采取项目到人,跟踪服务的措施,在服务方式上“一条龙”服务,在协作配合上“一家人”般的关怀,在组织协调上“一把手”亲自抓,全程为投资商提供优质服务,直到客商满足为止。同时要求和配合有关部门,对企业发展环境经常清理整顿,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受到了广大投资商的好评。

(三)、明确优势抓招商。

今年以来我乡加强了全乡优势资源的筛选、统计,建立了乡项目库,对全乡的优势资源进行充分宣传和推介。对客商感兴趣的行业,能做到及时提供参考资料和有关咨询服务。改变了过去全乡各种可挖

掘、利用的资源数据不清,位置不明等状况。对不同客商印制了个性化的企业创办流程图及所需准备材料清单,为客商节约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存在问题

(一)、陶营乡是传统的农业乡镇,工业基本空白。目前需相关部门编制陶营乡工业布局规划。

(二)、建设用地指标不足。虽然我乡对农村闲置土地资源进行了充分挖掘利用,但大多数洽谈项目的建设用地问题不能解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科技投入、创新招商手段。利用我乡丰富的农业、水利、养殖、交通、区位等资源优势建好全乡各类资源招商项目库,建立网络平台,运用网络向外发布,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网络招商。

(二)、落实措施强服务、打造环境立诚信。打造一流招商引资环境。形成引商、亲商、安商、富商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加大对在建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建设环境安定有序。

(四)、继续加大外出招商力度,乡财政拿出专项经费,带着项目开展有目的的招商。

(五)、积极做好陶营工业规划、布局工作。加大争取工业用地指标力度。

陶营乡人民政府

长桥乡基本情况简介 第10篇

堡子坝村辖5个村民小组312户1124人,耕地面积1356亩,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25元。全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养殖业、劳务收入。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在“双联”领导、“双联”单位的大力帮扶下,堡子坝村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双联”行动相结合,与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相结合,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通过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及乡村干部的共同努力,探索出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呈现出经济发展、基础改善、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的新气象。

双联行动开展中,联村单位和干部通过大量的走访活动,确立了“完善基础、提升服务、改善民居、壮大产业、综合推进”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小康建设规划》和《联村工作规划》,并逐户制定了《贫困户致富计划》,为加快该村脱贫致富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县联村领导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先后完成了文化广场、村级组织活动室、村内道路硬化、危房改造和小景点打造等建设工程。同时,严格按照《联村工作规划》要求,积极帮助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农户增收,加快群众脱贫致富,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一、实施“硬化、绿化、美化”工程,改善了村容村貌。双联行动开展以来,新修人畜饮水1600米、完成村内道路硬化1200平方米,实现了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25

盏,解决了群众出行难;修建绿化带400平方米、小景点打造200平方米、小花园200平方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维修房屋312户,新修大门7座、翻新大门20多座、翻新维修圈舍40间、拆除圈舍10间、翻新圈门30个、新修屋脊1500米、新建围墙300平方米。通过硬化、绿化、美化“三化”工程建设,梨树坝村环境优雅,村容村貌得到良好的改善。

二、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堡子坝村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气候、土壤资源,发展高效农林业,建成油菜种植基800亩、油橄榄示范点3000多亩;开展劳务技能培训,输转外出务工人员185人。

三、完善服务功能,丰富了文化生活。修建了1000平方米群众文体休闲广场,建成了集技能培训、图书阅览、文化宣传、信息传播、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村民之家”,使其成为村民的文化活动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成为联系群众、凝聚人心的“桥梁纽带”。

长桥乡基本情况简介 第11篇

乡饮乡总面积68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人口3.7万,耕地面积7万亩。自2003年“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建养并举的指导思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及时跟上管护,共新建农村公路29条、75公里,总投资1500余万元,使所有行政村和95%以上的自然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从根本上扭转了我乡交通闭塞的局面。2009年2月,我乡被评为宁阳县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和泰安市农村交通工作先进单位。

针对全乡公路亟需养护的现状,2005年8月我乡及时成立了公路养护协会,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道路管护。2007年11月又成立了乡饮乡公路养护大队,由粗放管护到专业养护,实现了农村公路管护的新跨越。养护队员主要是沿线村的退休支部书记、老党员、老干部,他们不图报酬、责任心强,愿做养护工作。大队共21人组成,分为三个中队,每个中队设6名养护队员,采取绩效挂钩的方式,每公里每年600元误工补贴,每月评比一次,按得分比例领取补贴。养护里程53公里,人均3公里以上,占全乡公路里程的70%。除日常养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预防性养护,及时处理路面病害,以最少的投入,最大可能的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去冬今春,乡投资10万元,对中心大街、府前街、沈常路、沈王路、孙斗路、中心路、黄吴路西段路面上的损坏部位进行了及时修补和养护。

上一篇: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下一篇:商务部工作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