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药物化学知识点

2024-06-03

2药物化学知识点(精选8篇)

2药物化学知识点 第1篇

化学选修2知识点总结

一、 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较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准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较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分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较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较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 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较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较外层电子数的关系:较高正价等于较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 8—较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较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较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 ——→ 逐渐减弱

三、 化学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NaOH中含较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较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较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较性和非较性共价键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 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 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练习]1、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B )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C.铝与稀盐酸 D.H2与O2的燃烧反应

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选加热就可发生

2药物化学知识点 第2篇

A.食盐

B.淀粉

C.碱类

D.蛋白质

102、铁在人体血液输送过程中起着交换氧的重要作用,它的存在形态应是

(B)

A.Fe(0)

B.Fe(Ⅱ)

C.Fe(Ⅲ)

D.Fe(Ⅶ)

103、木糖醇在人体代谢后不会提高血糖的浓度,因而成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甜味剂。请分析木糖醇在人体内的代谢作用与(C)肯定无关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

104、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B)

A.森林遭到乱砍乱伐,破坏生态平衡。

B.工业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105、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海域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海水呈红、紫等颜色,对许多生物有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是其发生的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中容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106、某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会缓慢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这些气体中最常见的是(D)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甲苯及甲醛等有机物蒸汽

107、衬衣一般不宜用热水洗,这是因为(D)

A.热水会减弱肥皂或洗衣粉的洗洁效力

B.热水会使衣服不断“缩水”变小;

C.热水有可能使纤维素发生水解;

D.热水会使汗渍中蛋白质凝固,变成不溶性物质。

108、“非典”时期,人们常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B)

A.NaCl

B.NaClO

C.双氧水

D.苯酚

109、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西部开发的关键项目之一,塔里木盆地输出的气体化石燃料是(C)

A.氢气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煤气

110、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之一,为了消除对大气污染,有科学家提出利用太阳能促使燃料循环使用的构想,使一些燃烧产物重新变成燃料,下列物质中有可能成为这种物质的是

(D)

A.CO2

B.CH3OH

C.N2

D.H2O

111、医疗上治疗骨折时用来制作石膏绷带的物质是(C)

A.CaCO3

B.CaO

C.2CaSO4•H2O

D.CaSO4•2H2O

112、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味精,其主要成份的化学名称是(D)

A.丙氨酸

B.丙氨酸钠

C.赖氨酸

D.谷氨酸钠

113、引起粗盐潮解的物质是(B)

A.KCl

B.MgCl2

C.AlCl3

D.Na2SO4

114、医疗上用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其化学名称是(A)

A.BaSO4

B.CaSO4

C.Na2SO4

D.BaCl2

115、下列食品中,最易霉变产生黄曲霉素的是(C)

A.苹果

B.土豆

C.花生

D.猪肉

116、下列四种食品相比较,含热量最高的食物应该是(C)

A.冰果子汁

B.冰酸梅汤

C.冰淇淋

D.冰牛奶

117、现代体育运动会使用了“火 炬”,火炬中常用的火炬燃料是(C)

A.汽油

B.柴油

C.丁烷和煤油

D.重油和酒精

118、食品厂制糕点时需要用到的物质是(C)

A.苏打

B.大苏打

C.小苏打

D.芒硝

119、人体容易患甲状腺肿是由于体内缺少(C)元素所致。

A.Na

B.F

C.I

D.Fe 120、家用冰箱中,可用来做为除臭剂的是(A)

A.活性炭

B.石灰水

C.酒精

D.食盐

121、工厂下列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C)

A.草木灰

B.氯化钾

C.磷酸铵

D.硝铵

123、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D)

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 离子

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124、大气层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D)

A.吸收CO2

B.补充O2

C.吸收红外线

D.吸收紫外线

125、冬天,为了防止皮肤干裂,可以配制一定浓度的下列哪种物质的水溶解来擦手(A)

A.丙三醇

B.乙醇

C.乙二醇

D.甲醇

126、一般不用来酿酒的物质是(A)

A.黄豆

B.高梁

C.玉米

D.红薯

127、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C)

A.水

B.银

C.汞

D.煤油

128、食醋的主要成分是(D)

A.乙醇

B.乙醛

C.乙酸乙酯

D.乙酸

129、鉴别织物是蚕丝(真丝)或是人造丝的方法是(D

A.滴加碱液发展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灼烧后嗅气味

130、工业酒精禁止饮用,是因为它含有使人中毒的物质(A))

A.甲醇

B.丙三醇

C.乙酸

D.乙酸乙酯

131、使地球温暖化,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CO2

B.SO2

C.NO2

D.CH4

132、聚氯乙烯简称是(C)

A.PE

B.PS

C.PVC

D.PET

133、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 指(D)

A.白色烟尘

B.白色建筑废料

C.生活垃圾

D.塑料垃圾

A)

134、草木灰是一种重要的农家肥,它主要含有(D)

A.KCl

B.K2SO4

C.KNO3

D.K2CO3

135、为了除去糖浆中的色素制得白糖,常加入活性炭,这是因为它能(C)

A.氧化色素

B.还原色素

C.吸附色素

D.与色素结合

136、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名词,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A)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

137、以下哪些食物对人体眼睛有利()

A.鱼肝油

B.葡萄糖酸钙 C.维生素CD.维生素E

138、有关水在人体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油脂能溶于水中

B.水在人体内还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C.饮用水越纯净越好

D.没有污染的水就是纯净水

139、多晒太阳可以促进人体对(B)的吸收。

A.镁

B.钙

C.磷

D.铁

140、人体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常常发痒或起疱块,为止痒消肿可用的最简便方法是(A)

A.擦肥皂水

B.擦稀硫酸

C.擦食醋

14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D.擦稀氨水

A、农作物一般适宜于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的土壤里生长

B、当空气受到硫或氮的氧化物污染时,可能会形成酸雨

C、测定人体液的pH值,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情况

D、苹果汁的pH值一般在11~13之间

142、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做法不属于安全措施的是(C)

A.加油站,面粉厂附近严禁烟火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灯火 实验

C.夜晚发现煤气泄露立即开灯 检查

D.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1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常用水冲洗铁制品,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B、长期未用而难以开启的铁锁,如向锁孔中加入少量的铅笔芯粉末,就易打开

C、用硫酸铜作饮用水的消毒剂

D、蒸馒头时,向发酵的面团中加入烧碱,可中和面团中产生的酸

144、世界卫生组织 把铝确认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的下列应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C)

A、用铝合金制门窗

B、用铝合金作飞机材料

C、用金属铝制装碳酸饮料的易拉罐

D、用金属铝制电线

145、为了除去糖浆中的色素制得白糖,常加入活性炭,这是因为它能(C)

A.氧化色素

B.还原色素

C.吸附色素

D.与色素结合

146、卫生球放在衣柜里会逐渐变小,是因为(C)

A.卫生球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CO2

B.卫生球被空气中的水蒸气溶解

C.卫生球在室温下缓慢升华

D.卫生球受热分解成水和二 氧化碳

147、某校组织学生进行水资源状况调查,调查报告中的下述观点错误的是(A)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水资源十分丰富

B、水的污染严重加重了淡水危机 C、可以考虑海水淡化解决淡水危机,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D、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48、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到病人的尿液,微热后若有红色沉淀产生,说明该尿液中含有(D)

A.酒精

B.食盐

C.尿素

D.葡萄糖

149、在不含酒精的饮料或果汁、蜜饯中,为了防腐和增加香味需要添加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作这类添加剂的是(B)

A.硝酸钠

B.苯甲酸钠

C.丙酸钠

D.氯酸钠

150、蒸锅水不能喝,是因为其中含有有害的(D)

A.碳酸盐

B.硝酸盐

C.硝酸盐

D.亚硝酸盐

151、不宜用做饮食器具,但可用做抗辐射保护材料的金属是(A)

A.铅

B.铁

C.锌

D.铜 152、家庭中洗油腻的餐具而做灭菌处理时,常加入(D)

A.高锰酸钾

B.双氧水

C.苏打

D.漂白粉

153、城市粪便的排放、化肥的是用会使地下水中含氮量增高,其中对人体有害的含氮污染物的主要形态是(B)

A.NO3-

B.NO2-

C.NH4+

D.有机氮

154、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B.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C.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重要能源

D.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人类不必再为淡水缺乏而苦恼

155、下列那一个过程不属于蛋白质的变性(D)

A.工业的鞣革

B.农业上用波尔多液杀菌

C.医药上用酒精消毒

D.工业上制硝化纤维

156、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为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主要由于维生素C具有(D)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157、对于原子的s 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距原子核最近

B、必有成对电子

C、球形对称

D、具有方向性

158、绿色食品是指(D)

A.绿颜色的食品

B.含有叶绿素的食品

C.在加工和包装上干净、卫生的食品

D.在原料生产、加工各工序均为安全、无污染的食品

159、为了更安全,消费者买回去的蔬菜通常采用哪种处理方法才更科学?

A

A、把整菜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

B、把菜切碎后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

C、存放两天以上再食用

D、用碱水浸泡30分钟左右

160、可以混合施用的一组肥料是(C)

A.氨水和草木灰

B.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C.钙镁磷肥和粪便

D.粪便和过磷酸钙

161、一元的硬币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有人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人提出用磁铁来吸一下,就“用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162、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2药物化学知识点 第3篇

主要目的:在原电池中, 自由电子、阴阳离子是如何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的?得失电子总数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何解决有关电极产物的判断和计算类的题呢?

例 (2007Ⅱ卷·10题) :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插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正极附近的SO4-2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

二、原电池的典型模型Ⅱ:氢氧燃料电池 (两个电极都不参与反应)

主要目的:在原电池中, 正负两极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除了与对应的物质有关, 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例 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燃料为丙烷, 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丙烷燃料电池就是由丙烷和氧气在强碱电解质溶液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 它具有良好的性能。据此回答:

(1) 丙烷充入的是负极, 对应的电极反应式是:

C3H8+26OH--20e-=3COundefined+17H2O

氧气充入的是正极, 对应的电极反应式是:

O2+2H2O+4e-=4OH-

(2) 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3H8 +5O2+6OH-=3COundefined+7H2O

三、电解池的典型模型Ⅰ:电解氯化铜溶液 (电极本身都不参与反应)

主要目的:在电解池中, 自由电子、阴阳离子是如何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的?得失电子总数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何解决有关电解产物的判断和计算类的题呢?

例 (2003上海高考) 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 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 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 氯离子浓度不变

四、电解池的典型模型Ⅱ——铜的电解精练 (电极本身参与反应)

例 (2004Ⅰ卷27题)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 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 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⑵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 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 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精铜, 电极反应式是Cu2+ + 2e- =Cu

2药物化学知识点 第4篇

关键词:钠;燃烧;对应的;红磷的结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笔者从事高中化学一线教学多年,针对现行的高中化学教科书化学1、化学2中的部分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同仁批评指正。

探讨知识点一

化学1专题二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49页)观察和思考“实验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笔者多次做过此实验,现将主要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1.钠融化成一个发亮的小球。

2.钠在空气中燃烧呈现黄色火焰,并产生大量白色浓烟。

3.在石棉网上做实验,固体剩余物的颜色受到石棉网的洁净程度影响,在旧石棉网上残留的主要是棕黄色甚至棕黑色固体,少量淡黄色固体,在新的石棉网上淡黄色固体会明显增加,部分棕黄色固体,部分棕黑色固体。

4.将石棉网改成洁净的白铁片或者坩埚做此实验,剩余物质主要是淡黄色固体,少量棕黄色固体和少量棕黑色固体。

教科书49页“表2-3钠的性质实验”实验2所留表格太小,不利于学生记录实验现象。而课本50页第4行叙述“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虽然这句话没有错,但是过于简单,容易让学生误会。

针对上述不足,我的建议如下:

1.增加课本49页的表格宽度,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填写所观察到的主要现象。

2.教师演示时将石棉网改成白铁片,减少干扰,便于学生观察。

3.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根据中学实验室已有的实验仪器,学生做分组实验时可以不用比较锋利的白铁片而使用坩埚。而且改用坩埚也更容易产生淡黄色固体。

4.教科书50页第四行的叙述“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改为“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或者改为“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固体主要是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这样就顾及到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的问题了,也在解说反应现象方面更科学、更严谨。

探讨知识点二

化学2专题1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5页)“信息提示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中有这样一段话:“通常情况下,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越容易从水中或酸中置换出氢,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深入探讨之前,首先明确在中学阶段水化物的含义。水化物简单点说就是与水反应(一般指化合反应)得到的产物。例如,镁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氧化镁,硅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二氧化硅,氧化镁和二氧化硅与水就很难反应。教科书上说了两次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虽然也没有明显不对的地方,但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读后很容易产生误解,会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都能和水直接反应生成酸或者碱。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如下建议:

1.在“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加上“对应的”三个字,改为“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2.在第5页书的下面用小字标明“对应的”指与水直接化合或者间接反应,这样就可以避免部分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产生误会。

探讨知识点三

化学2专题1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20页)“拓展视野、白磷和红磷”,教科书对白磷和红磷的介绍分了三节,第一节介绍了磷常见的单质有白磷和红磷,又介绍了白磷的性质。第二节介绍了红磷的性质。第三节介绍了白磷和红磷的部分共性。教科书此处的文字表述部分并没有什么科学性错误,只是有点段落划分不当。教科书所配白磷的插图没有问题,但红磷的插图要再斟酌。

首先明确磷的常见同素异性体的结构。纯的白磷是无色透明晶体,遇光会变为黄色,故又称黄磷。白磷或者黄磷都以正四面体P4分子形式存在。

教科书上所配红磷插图应该是四面体结构的P4分子断裂开1个键之后连接起来形成的长链状巨大分子,但是这种结构并不被公认,只是部分科学家的猜测。至今红磷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分子式,只有一个化学式,用元素符号P表示。

针对此种情况,我的建议如下:

1.将教科书拓展视野文字介绍部分的第一节再分为两节,一

节介绍磷常见的单质有白磷和红磷,另一节介绍白磷的部分性质,

这样段落就更加清楚了。

2.红磷的结构所配插图直接删掉或者说明此种结构只是可能性很大的一种猜测。

科学源于严谨,严谨方显科学。璞玉雕琢方成大器,与同行诸教共勉之。

2药物化学知识点 第5篇

周期 同一横行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类别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 1 H—He 2 1 Li—Ne 8 2 Na—Ar 8 3 长周期 4 K—Kr 18 4 Rb—Xe 18 5 Cs—Rn 32 6

7不完全 Fr—112号(118)26(32)第七周期 原子序数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个位数=最外层电子数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族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或: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主族 A 7个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副族 B 7个

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 第Ⅷ族和全部副族通称过渡金属元素 Ⅷ族

1个有3个纵行

零族

1个

稀有气体元素 非常不活泼

碱金属 锂、钠、钾、铷、铯、钫(Li、Na、K、Rb、Cs、Fr)结构 因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电子,显+1价,物理性质 密度 逐渐增大

逐渐升高

熔沸点 逐渐降低(反常)

化学性质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越活泼

卤素 氟、氯、溴、碘、砹(F、Cl、Br、I、At)

结构 因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显-1价,物理性质 密度 逐渐增大

熔沸点 逐渐升高(正常)

颜色状态 颜色逐渐加深

气态~液态~固态

溶解性 逐渐减小

化学性质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越不活泼

与氢气反应 剧烈程度:F2>Cl2>Br2>I2

氢化物稳定性 HF>HCl>HBr>HI

氢化物水溶液酸性 HF

氢化物越稳定,在水中越难电离,酸性越弱

三、核素

原子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

质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十中子数(N)

核素 把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核素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位”是指质子数相同,周期表中位置相同,核素是指单个原子而言,而同位素则是指核素之间关系

特性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中,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丰度(原子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步

层序数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由近到远

能量 由低到高

各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2×12=2 2×22=8 2×32=18 2×42=32 2×52=50 2×62=72 2×72=98 非金属性与金属性(一般规律):

电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元素性质

金属元素

<4 易失

金属性

非金属元素 >4 易得

非金属性

金属的金属性强弱判断:

非金属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水(酸)反应放氢气越剧烈越活泼 与氢气化合越易,生成氢化物越稳定越活泼,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越强越活泼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强越活泼 活泼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金属

活泼非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非金属

原电池的负极金属比正极活泼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A、越左越下,金属越活泼,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离核越远,还原性越强。越易和水(或酸)反应放H2越剧烈,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B、越右越上,非金属越活泼,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离核越近,氧化性越强。越易和H2化合越剧烈,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2、推断短周期的元素的方法(第二、第三周期)

框框图:

A 第二周期

若A的质子数为z时

C B D 第三周期

若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

Z

2+a

Z+7 Z+8 Z+9 9+a 10+a 11+a

2.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0 1

B

Al Si

Ge As

Sb Te 6

Po At 7

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对于主族元素:最高正价= 族序数 最高正化合价 +∣最低负价∣= 8 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

原子中 : 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化学键

离子键: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两种非金属原子间

非极性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不偏移)两种相同的非金属原子间 极性共价键:不同种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键(电子对发生偏移)

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原子间

He、Ar、Ne、等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分子之间不存在化学键

共价化合物有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有离子键可能含 共价键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反应时旧化学键要断裂,吸收能量 在反应后形成新化学键要形成,放出能量 ∑E(反应物)>∑E(生成物)——放出能量

∑E(反应物)<∑E(生成物)——吸收能量

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常见的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氧化、燃烧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中和反应

CO2+C=CO

铝热反应

NH4NO3 溶于水(摇摇冰)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负极 Zn-2e-=Zn2+(氧化反应)Zn+2H+=Zn2++H2↑

正极 2H++2e-=H2↑(还原反应)电子流向 Zn → Cu 电流流向 Cu→ Zn

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原电池:能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活泼的作负极失电子 ②活泼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二次电池:可充电的电池 二次能源:经过一次能源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

常见电池 干电池 铅蓄电池 银锌电池 镉镍电池 燃料电池(碱性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极限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单位:mol/(L?s)或mol/(L?min)表达式 v(B)=△C/△t 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所表示的表速率与反应方程式的系数成正比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主要因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外因 浓度 压强 温度 催化剂 颗粒大小

变化 大 高 高 加入 越小表面积越大

速率影响 快 快 快 快 快

化学反应的限度:研究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不能进行到底)

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当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在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浓度、压强、温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原料利用率,通常需要考虑两点:

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应

CH4(g)+2O2(g)→ CO2(g)+2H2O(l)

取代反应

CH4+Cl2(g)→ CH3Cl+HCl

烷烃的通式:CnH2n+2 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

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

乙烯 C2H4 含不饱和的C=C双键,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

氧化反应 2C2H4+3O2 =2CO2+2H2O

加成反应 CH2=CH2+Br2 →CH2Br-CH2Br 先断后接,变内接为外接

加聚反应 nCH2=CH2 → [ CH2-CH2 ]n 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 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机溶剂

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氧化反应 2 C6H6+15 O2→12 CO2+ 6 H2O

取代反应 溴代反应 + Br2 →-Br + H Br

硝化反应 + HNO3 →-NO2 + H2O

加成反应 +3 H2 →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低于水,易挥发。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醇官能团为羟基-OH 与金属钠的反应 2CH3CH2OH+Na→ 2CH3CHONa+H2

氧化反应 完全氧化 CH3CH2OH+3O2→ 2CO2+3H2O

不完全氧化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Cu作催化剂

乙酸 CH3COOH 官能团:羧基-COOH 无水乙酸又称冰乙酸或冰醋酸。

弱酸性,比碳酸强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COOH+CaCO3→Ca(CH3COO)2+H2O+CO2↑

酯化反应 醇与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原理 酸脱羟基醇脱氢。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又叫碳水化合物

单糖 C6H12O6 葡萄糖 多羟基醛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果糖 多羟基酮

双糖 C12H22O11 蔗糖 无醛基 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麦芽糖 有醛基 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

多糖(C6H10O5)n 淀粉 无醛基 n不同不是同分异构 遇碘变蓝 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纤维素 无醛基

油脂:比水轻(密度在之间),不溶于水。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植物油 C17H33-较多,不饱和 液态 油脂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

脂肪 C17H35、C15H31较多 固态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水解产物是氨基酸,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8种,非必需的氨基酸有12种 蛋白质的性质

盐析:提纯 变性:失去生理活性 显色反应:加浓硝酸显黄色 灼烧:呈焦羽毛味 误服重金属盐:服用含丰富蛋白质的新鲜牛奶或豆浆

主要用途: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人类营养物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酶是特殊蛋白质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开发利用金属资源

电解法 很活泼的金属 K-Al MgCl2 = Mg + Cl2

热还原法 比较活泼的金属 Zn-Cu Fe2O3+3CO = 2Fe+3CO2

3Fe3O4+8Al = 9Fe+4Al2O3 铝热反应 热分解法 不活泼的金属 Hg-Au 2HgO = Hg + O2

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海水淡化的方法

蒸馏法 电渗析法

离子交换法

制盐 提钾 提溴用氯气 提碘 提取铀和重水、开发海洋药物、利用潮汐能、波浪能

镁盐晶提取

Mg2+-----Mg(OH)2-------MgCl2

氯碱工业

2NaCl+2H2O = H2↑+2 NaOH + Cl2↑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

煤 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主要含有碳元素

干馏 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

煤焦油 焦炭 液化 C(s)+H2O(g)→ CO(g)+H2(g)

汽化 CO(g)+2H2→ CH3OH

焦炉气 CO、H2、CH4、C2H4 水煤气 CO、H2

天然气 甲烷水合物“可燃冰”水合甲烷晶体(CH4?nH2O)

石油 烷烃、环烷烃和环烷烃所组成 主要含有碳和氢元素

分馏 利用原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较简单更有用的混合物的过程。裂化 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环境问题 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工农业和人类生活造成的环境污染

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

高中化学必修2部分识点总结 第6篇

导语: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化学必修2部分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必修2部分识点总结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 ——→ 逐渐减弱

化学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2药物化学知识点 第7篇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归纳与整理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如: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原子序数=质子数 C.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B.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原子与原子 b.原子与其离子 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A.“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相关概念:

B.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AB,A2B,AB2,NaOH,Na2O2,NH4Cl,O22-,NH4+)(2)共价键: A.相关概念: B.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NH3,CH4,CO2,HClO,H2O2)

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1.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吸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练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

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B)A.2Q1+Q2>4Q3

.2Q1+Q2<4Q3 C.Q1+Q2

D.Q1+Q2=Q3(4)常见的放热反应:

A.所有燃烧反应; B.中和反应; C.大多数化合反应; D.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

(5)常见的吸热反应:A.大多数分解反应; B.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

(6)中和热:(重点)

A.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2.化学能与电能

(1)原电池(重点)A.概念: B.工作原理:

a.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b.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C.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 a.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b.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

c.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 D.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a.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

b.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 E.金属活泼性的判断: a.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 ;

c.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

F.原电池的电极反应:(难点)a.负极反应:X-ne=Xn-

b.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2)原电池的设计:(难点)

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A.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B.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C.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A.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蚀

B.金属腐蚀的防护:

a.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如:不锈钢。

b.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以断绝金属与外界物质接触,达到耐腐蚀的效果。(油脂、油漆、搪瓷、塑料、电镀金属、氧

化成致密的氧化膜)

c.电化学保护法:牺牲活泼金属保护法,外加电流保护法(4)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A.干电池(锌锰电池)a.负极:Zn -2e4e-→ 4H2O 正极:O2 + 2H2O + 4e-→ 4OH-3.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1)化学反应速率 A.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B.计算(重点)a.简单计算

b.已知物质的量n的变化或者质量m的变化,转化成物质的量浓度c的变化后再求反应速率v c.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

已知反应方程和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求另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已知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应方程。d.比较不同条件下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

关键:找同一参照物,比较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重点)

A.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内因)B.外因:

a.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升高温度(任何反应,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d.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e.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3)化学反应的限度 A.可逆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B.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学反应,不同的条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 a.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

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这就是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b.化学平衡的曲线:

c.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

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

d.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1)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2)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

(3)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不再发生变化;(4)条件变,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的特点:逆、等、动、定、变、同。

第三章复习纲要(要求自己填写空白处)

(一)甲烷

一、甲烷的元素组成与分子结构: CH4 正四面体

二、甲烷的物理性质

三、甲烷的化学性质

1、甲烷的氧化反应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甲烷的取代反应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里的四个氢原子逐步被氯原子取代反应能生成一系列甲烷的氯取代物和氯化氢。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3、甲烷受热分解:

(二)烷烃

烷烃的概念: 叫做饱和链烃,或称烷烃。

1、2、烷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烷烃物理性质:

(1)状态:一般情况下,1—4个碳原子烷烃为___________,5—16个碳原子为__________,16个碳原子以上为_____________。

(2)溶解性:烷烃________溶于水,_________溶(填“易”、“难”)于有机溶剂。(3)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_____________。(4)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___________。

3、烷烃的化学性质

(1)一般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高锰酸钾等都______反应。

(2)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能跟卤素发生取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氧化反应:在点燃条件下,烷烃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同系物

同系物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掌握概念的三个关键:(1)通式相同;(2)结构相似;(3)组成上相差n个(n≥1)

CH2原子团。

(四)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物体

1、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_,不同________的物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2、同分异构体的特点: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性质也不相同。

(五)烯烃

一、乙烯的组成和分子结构

1、组成: 分子式: 含碳量比甲烷高。

2、分子结构:含有碳碳双键。双键的键长比单键的键长要短些。

二、乙烯的氧化反应

1、燃烧反应(请书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被氧化,高锰酸钾被还原而退色,这是由于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缘故。(乙烯被氧化生

成二氧化碳)

三、乙烯的加成反应

1、与溴的加成反应(乙烯气体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CH2═CH2+Br-Br→CH2Br-CH2Br 1,2-二溴乙烷(无色)

2、与水的加成反应

CH2═CH2+H-OH→CH3—CH2OH 乙醇(酒精)书写乙烯与氢气、氯气、溴化氢的加成反应。乙烯与氢气反应 乙烯与氯气反应 乙烯与溴化氢反应 [知识拓展]

四、乙烯的加聚反应: nCH2═CH2 → [CH2-CH2]n

(六)苯、芳香烃

一、苯的组成与结构

1、分子式 C6H6

2、结构特点

二、苯的物理性质:

三、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苯的氧化反应

苯的可燃性,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空气中燃烧冒浓烟。2C6H6+15O2 12CO2+6H2O [思考]你能解释苯在空气中燃烧冒黑烟的原因吗?

注意: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2、苯的取代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苯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书写苯与液溴、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苯 与液溴反应

与硝酸反应

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方程式 注意事项

3、在特殊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烃的衍生物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练习]某有机物中只含C、H、O三种元素,其蒸气的是同温同压下氢气的23倍,2.3g该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0.1mol二氧化碳和

27g水,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二、乙醇的分子结构

结构式: 结构简式: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能与金属钠(活泼的金属)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1)乙醇燃烧

化学反应方程式:(2)乙醇的催化氧化

化学反应方程式:

(3)乙醇还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四、乙酸

乙酸的物理性质: 写出乙酸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酯化反应:酸跟醇作用而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反应现象:

反应化学方程式:

1、在酯化反应中,乙酸最终变成乙酸乙酯。这时乙酸的分子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2、酯化反应的实验时加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3、为什么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物的试管里要装饱和碳酸钠溶液?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而改用水来吸收酯化反应的生成物,会有什么

不同的结果?

高中化学知识点如何系统化 第8篇

教师在进行知识点总结的过程中, 先要大体上进行分类。分类总结更容易条理化, 思路也会清晰。化学就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学科, 所以对不同物质的研究至关重要。因此首先要对不同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一定的总结。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先要对物质的分类做一个大体的论述, 然后分解开来引导学生进行详细学习。例如物质总的来说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两大类, 而纯净物又分为化合物和单质两类。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单质则包括金属和非金属。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画一个知识体系图, 先对物质的分类有个整体解读, 然后对具体的物质进行分析。研究任何一种物质都是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两方面入手的, 一般的物理性质只需通过观察就可以得到, 而化学性质就需要化学实验才能得到。铁粉是黑色的, 而固体的铁则是呈现银白色。铜单质是紫红色的。氯水是黄绿色的, F2则是淡黄色的。这些物质有的是固体, 有的是液体。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观察然后从颜色、气味、存在形式等各个方面做总结, 而不是单一地讲解传授知识点。而对有些物质进行总结的时候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把握。 以乙烯为例, 首先总结它的物理性质, 它在常温条件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而且轻于空气, 很难溶于水。它的化学性质是具有氧化性, 能使高锰酸钾容易褪色, 也具有很强的可燃性。它可以进行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它经常被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 也可以作为植物生长的调节剂和催熟剂。以有机物蛋白质为例, 它是一种化合物, 而且分子质量较大。它还可以与许多的化学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点燃还会散发出烧焦羽毛的气味, 也可以进行水解形成氨基酸。通过对一种物质从不同方面进行总结、把握, 就能把相关的知识点用一条线索串联起来, 不至于零散难以记忆。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的概念和理论, 这些都是最基础且要求学生掌握的。对这些基本的概念性知识的把握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不能理解最基本的理论, 那么对其他知识点的学习都是徒劳无功的, 也无法做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总结和熟练掌握。 例如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某些概念的讲解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起来记忆。 例如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而化学平衡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 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程度不变的状态。如果不能理解化学反应速率这个概念就无法理解化学平衡状态。 所以总结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在高中化学学习中, 也会遇到一些理解起来很有难度的概念, 例如阿伏伽德罗定律这种理论性的概念。在同温同压下, 同一体积的分子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总结为“三同”定“一同”。这样不仅可以将知 识简化还能加深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 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是单纯地对每个概念死记硬背, 无法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 在遇到相关的题目的时候就无法运用自如。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记得滚瓜烂熟却不会做题的原因。 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对知识点的分类、归纳和总结。因为不管是对于一哪门学科来说, 所有的知识点看起来好像无关, 但其实彼此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有些知识点就像是链条一样是环环相扣的。如果一个环节无法理解, 就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性, 对学生循循善诱。与学生一起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建立起知识体系, 将一个个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理解记忆, 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在所有的高中课程中, 除了语数外三大科有难度外, 还有一些理科也存在很大难度。高中化学中就有很多的知识点艰涩难懂。但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特别是对理科生来说, 因此学好化学很有必要。同时化学也是一门相对抽象的科目, 而且与数学这门学科之间也有密切联系, 这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高中化学的知识点比较零碎, 物质的种类多样化, 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各不相同。所以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考前复习过程中学生都难以做到对所有的知识点面面俱到, 总是会出现知识点的遗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时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使之系统化。

关键词:高中化学知识点,分类,系统化

参考文献

[1]王丽云.谈高中化学教学难点.学习报, 2013.09.07.

上一篇:农村三年级班主任计划下一篇:民政工作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