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2024-06-03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精选8篇)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第1篇

事业单位不同于行政管理机构,它是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在各级政府组织机构中,事业单位无论在机构数量上还是在拥有人员上都远远多于同级行政机构。它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机构编制部门,加强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管理,此

重要性显而易见。下面,就当前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措施浅略的谈一些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欠合理。首先,在机构设置方面,许多地方对事业单位机构设立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不管本地区有不有必要设立,只要有上级文件依据,周边有设立参考,单位有要求就可以设立。而不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设,本身职能相近的机构,可以合并的却单设,对要求新设立事业单位缺乏应有的设前调研。导致机构臃肿重叠,财政负担加重,部分事业机构设立后长期无法正常运行,进人后也无事可做。其次,在事业单位编制配备上更是无章可循,具体配几名也不是根据单位职责和工作需要来配备,而完全受制于可调编制数和财政供养能力。因此导致部分事业单位职责多、工作量大而只有1名或几名编制,很难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难度大。事业单位机构设立容易撤销难,编制配备容易核销难,事业单位总是设立的多,撤并的少。许多地方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随意性很大,这就加大了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的难度。当前就业压力很大,许多地方设立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说不排除是为了解决地方就业,事业单位成为解决就业及解决行政机构改革安置富余人员和超编人员的一个途径,什么样的人都往事业单位摆放。再加上我国许多地区总体上就业岗位少,就业渠道单一,进入事业单位,挤进财政拨款笼子是许多待业者的首选。因此,面对如此社会就业形势,要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增长有很大的难度。

(三)事业单位人员和编制管理欠规范。目前在许多地方,特别是财政贫穷的地区,混用编制很普遍,就是同一事业单位存在全额、差额、自筹其中两种不同性质的人员编制,或者同一事业单位三种不同性质的人员及编制同时存在。这造成在同一事业单位中人员身份差异、待遇不同、苦乐不均,出现谁拿全额工资谁做事,拿差额工资和自收自支的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有许多人为了生计甚至外出务工,对开展工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许多地区由于行政编制的不足,部分行政单位人手不足,因此也存在上级单位借用下级事业单位人员,主管部门借用下属事业单位人员的情况,事业单位只要稍微有点出色的工作人员就被借走。造成事业单位有编制、有岗位,而无人做事。因而出现部分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等不合理。另外,受行政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等因素影响,事业单位成为消化行政超编人员的一个出口,许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多,技术人员少,外行的多,内行的少,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后勤人员比例严重失调。诸多因素导致事业单位人员和编制管理混乱欠规范,混岗混编时有发生。

二、对策及措施

(一)加强调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时调整事业单位布局。机构编制部门应切实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研,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把机构编制管理同区或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不同,它是根据各地区社会事业发展需要设立的,不一定在机构设置上要搞上下对应。各地区应综合本地区的人口、地域、财政收入等因素,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焦点和社会公益服务的需求,决定是否设立相应的、必要的事业机构承担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职能。因此,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在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上也要有所则重。着眼于本地区实际,因地制宜,使机构编制管理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机制保障。充分运用机构、编制、职能调整的扛杆作用,适时调整本区域内事业单位布局,做到事业单位运时而生、逆时而亡的新陈代谢工作,管好管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做到事业机构该撤的坚决撤、编制该调整的应毫不含糊的调整,从而使事业机构有增有减,事业编制总量盘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强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规范性管理。首先,应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审批的刚性管理。应尽快出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具体法规和办法,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在法律层面上加以约束和规范。新设事业单位在机构和编制审批上实行上管一级,必须经上一级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方许设立机构和增加编制,地方本级无权随意增加事业单位机构和编制数,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审批上实行绝对的刚性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对地方事业编制总量的审批,加大对地方事业编制的总量控制的力度。一个地区事业编制总量经上级审批核定后,在一定时期内要严格

控制,严禁突破,严格控制地方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其次,规范事业编制配备,科学核定编制。要尽快出台事业单位编制配备具体规定,合理界定各类事业单位编制配备的具体标准,做到科学核定事业单位编制,充分发挥事业编制的使用效率。进一步理顺编制配备上存在的同一事业单位使用不同性质编制的问题,编制性质必须和机构性质相对应。即

:全额、差额、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分别只允许使用全额、差额、自收自支事业编制,保持同一性质的事业单位编制配备的单一性和统一性,便于机构、编制和人员的规范管理。第三,切实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动态管理。机构编制部门结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通过事业单位报告书和开展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查等形式,定期对各类事业单位运行情况开展调查,进行机构编制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看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情况,看事业单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等,作为事业单位机构撤、并、留和编制销、保、增的重要依据。

(三)推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公示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严格按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定期对部分事业单位进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积极推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公示制,机构编制部门应督促各事业单位对其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进行公示。目前,正在推行的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就事业单位而言仅对单位人员进行公示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多种形式对事业单位机构性质、编制、职能等进行公示。今后凡是新设立的事业单位必须进行设立公示,使社会对各事业单位有一个全面了解,有效强化社会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另外,推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公示制,能有效加强各单位对组织、人事、财政、机构编制等部门的监督,特别是“吃空饷”、超编进人、超领导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突出问题。除历史遗留原因出现超编的以外,其余各事业单位出现的任何形式的“吃空饷”、超编及超领导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情况,单位和个人都可以通过“12310”举报电话向上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举报。只有将事业单位的编制数和实有人员公之于众,才能真正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否则任何形式的机构编制监督在不清楚编制数、领导职数和实有人数等情况下都是不现实的。

(四)合理设定事业单位岗位,有效遏制事业单位人员膨胀。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的规定,对现有的事业单位实行科学分类,分别采取不同的岗位设定和管理方式,对同一类型的事业单位进行合理设定岗位,规定其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占用编制的比例。通过科学的岗位设置和管理,对事业单位实行按编定岗、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总量控制的模式。逐步转变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式,严格按照单位需要和岗位进人,有效遏制人员膨胀。

(五)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建立高效服务型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应不断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要增强和完善对社会公益事务服务的能力。因此,不着力解决事业单位机构臃肿、人员膨胀,人浮于事的现状,就无从谈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规范管理及其对经济社会的高效服务。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就是要精简机构和人员,重点和难点是精减人员。精简机构相对于历次事业单位改革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精减人员的问题。只有事业单位人员精减下去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才能真正减轻财政负担。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使事业单位卸下身上沉重的包袱,提高工作效率,发展事业,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第2篇

王汉田(课题组组长)、卢森崇(执笔人)

[内容提要] 本文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现阶段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应用编制管理理论,提出事业单位编制管理需要从创新管理模式、依据统一的标准、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科学的程序、严格的法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分类管理的思路。探讨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体系改革,尝试建立科学合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体系,为下一步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一、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宏观调控乏力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事业机构编制的现行管理体制,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具体受理和承办同级事业机构编制的审查和审批工作,并按照程序报党委政府或主管机构编制工作的领导,实行“一支笔”审批。但缺乏规范的宏观调控手段,事业单位发展在地区间极不平衡,宏观管理失控[1]。

(二)界限不清、职能不分

多年来由于用行政手段管理事业单位,而且事业单位自身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经营手段以及人事制度等方面也仿效行政机关。致使事业单位“行政化”,违背了事业单位内在发展规律。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机构改革,严格控制行政机关和人员增加,一些政府部门就成立一些带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成为政府机构的延伸,其结果不仅导致了事业单位不断膨胀起来,而且套用行政级别的现象也很严重,弊端不少[2]。

(三)法制不完备

事业机构编制管理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我国至今尚未制定《事业机构编制法》,致使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法律责任、权利义务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其申报程序和审批程序也长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四)类别划分不合理

现行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主要采用行业分类法和经费用分类法。这两种分类方法要么过于繁琐,要么过于模糊,都缺少可操作性[3]。

(五)级别、经费核定缺乏科学性

目前,事业单位的级别管理,采用的是套用机关行政级别的方法。由于缺乏明确的划分标准,新成立的事业单位容易在核定行政级别时出现争议;已成立的事业单位,为了争取更好的待遇,也要求提高级别。这不仅给编制部门工作带来不便,也加重了事业单位管理的压力。在事业单位经费形式的核定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该单位的职能、业务量、社会化程度等因素,但由于缺乏具体科学的标准,主观度量性仍然很大,使财政拨款形式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相脱节。

(六)动态管理不到位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职责、人员、工作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原定的编制、经费等渐渐不适应实际情况的发展需要。但是,由于编制部门对编制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的后期监督管理,没有根据实际工作量及时地予以调整,使编制部门的工作处于一种较为被动的位置,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管理与事业单位的发展不相适应。

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一)管理缺乏科学性

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技术尚未走向科学化,人为因素影响还是很大,一些基本的指标、参考指数等还缺乏量化和硬性规定。此外,编制管理体制仍有些关系尚未捋顺,还存在条条干预过多问题,这里既有所在系统的干预,也有领导者的“权威”干预。少数上级业务部门以领导讲话、检查评比、经费划拨和车辆配置等形式干预下级尤其是乡镇的机构设置、机构规格和人员编制等事项,导致编制管理工作处于无序和被动应付的状态,甚至,即将触碰到国家确保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在“十一五”期间只减不增这一红线。

(二)管理缺乏规范性

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法制基础薄弱,尚未步入规范化轨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编制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从隶属关系上看,在独立的也有半独立的;从规格上看,省这一层次上,有正厅(局)级的,也有副厅(局)级和处级的。二是编制管理机构人员和硬件设备配置不规范。如有些地方的编制管理部门,人员编制只有几人或十几人,具体负责一个地区范围内的所有编制管理工作,确实有力不从心或“小马拉大车”的感觉,一些必要的办公设备没能完全配套齐全,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4]。三是监督检查还不规范。目前,监督检查手段比较单一,大多还停留在听取汇报、检查台帐系统这一层面,内在的、深层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纠正。同时,按照中央要求,县级以上编制部门要单独设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科室,明确相关职能,并指派专(兼)职人员负责监督检查工作。实际上,“任务重人员少”是现阶段编制部门的一个显著特征。编制部门肩负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及监督检查工作,职责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县级编制部门,编制配备少,人员力量总体偏弱,专职人员几乎没有,多数身兼数职,导致工作“一锅粥”,精力投入有限,无力更多的顾及监督检查工作。

(三)管理缺乏约束力

由于事业单位实行改革以后,未能把机构改革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即没有将机构编制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现行的有关机构编制的政策性文件,只停留在重申违犯机构编制纪律要予以严肃处理的程度上,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只有监督权力能力,而无监督行为能力,使一些违犯机构编制管理纪律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和纠正。只有制定机构编制管理法规,才能利用其强制性,及时处罚制裁违规者,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硬约束。

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改革的对策

(一)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模式

1、构建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平台,使机构编制管理实现“五化”目标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化工具在机构编制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机构编制管理模式应该向构建信息化、数字化平台调整和创新,使机构编制管理实现“五化”目标,保证机构编制管理的成效。

一是实现联动化。除了目前正在实施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外,还应该研发、建设并应用一套《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在部门之间构建一个有组织、人事、财政参与的协调配合、信息联动、数据共享的联动管理平台,把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联结到了一起,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管理效应,彻底解决数出多门、底数不清的问题。形成机构编制管理的联动局面。二是趋向质量化。应尽快实现《实名制管理系统》联网,尽快启动《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的研发、建设并应用,只有这样,才能让管理触角伸到每一个工作环节。有了这样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为核心的机构编制管理才能由单纯的数量审批式管理逐步趋向包含职能研究和效果评估的质量化管理。

三是实现同步化。统计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基本业务,也是检查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今后,随着《实名制管理系统》和《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启用,尤其是随着机构编制业务办理与中心数据库的联通,机构编制信息会随着业务的办理,自动同步更新到中心数据库中,相关的管理信息也会自动更新。就能即时为管理者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

四是走向机制化。《实名制管理系统》和《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是解决超编、混编、吃空饷、数出多门、底数不清等问题。只有通过以计算机、信息处理程序和网络等信息化工具为基础建立的包括编制、人事、财政信息的综合管理机制,才能让人力做不到的不能控制的事情变得可以做到可以控制了。通过系统管理平台,上级可以随时对下级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下级也可以及时掌握上级的管理动态。甚至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机构之间,只要存在着共享信息,就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相应的机制来保障管理效果的实现。但是信息化手段本身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在科学配套的管理制度支撑下,才能真正起到机制的制约与保障作用。

五是转向服务化。目前,政府一方面将带有管理性质的审批职能从相关部门逐一剥离,成立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政务大厅,从体制上在转向服务化;另一方面,机构编制管理的信息也正在由政府垄断并控制的封闭状态转为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的开放状态,从客观上正在形成地位平等的服务局面。在大家都掌握信息、了解政策的情况下,我们拥有的不再是管理的权力,而是肩负着服务的职责。可见,信息化正在逐步让我们走近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

2、事业单位要全面实行聘用制

一是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要打破过去的“铁饭碗”,全面实行聘用制,许多事业单位还有编外人员,在一个单位到底使用什么样式的人事制度,这个制度要规范。

二是工资制度改革。现在大家都知道基本工资制度已经改革了,但是按照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规划,还要实行绩效工资制。绩效工资已经在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中陆续开展,其他单位也要陆续开展。

三是财政投入体制改革。要通过不同的投入机制,既保证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又使人员福利得到保障。

四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在科学基础上和这些改革配套进行。“如果没有人事制度改革,什么关系都搞不清楚就谈不上养老保险怎么改革。如果没有工资制度改革,配发养老金的基数是什么,也谈不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没有财政投入体制的改革,也不知道资金来源到底是什么配置,这几项改革是相互联系的。”胡晓义(国家人社部副部长)说。针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胡晓义表示,这一改革绝不是为财政甩包袱,大幅度降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也是没有根据的[5]。

3、清理规范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6]: 一是关于机构

(1)清理规范事业单位机构名称,使之真正体现出事业单位的特点,并与党政机关、企业及社会团体名称相区别。

(2)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明确事业单位的相应规格,对擅自提高规格的予以清理和纠正。

(3)撤销或整合机构设置和实际运行存在突出问题的事业单位。对承担特定工作任务已完成或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对设置过于分散,规模过小的和职责接近,重复设置的事业单位等予以整合。

二是关于编制

在规范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编制使用情况进行清理,包括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人员编制结构等。

(1)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根据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责任务,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重新核定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有定编标准的,按标准从严核定;没有定编标准的,结合全县财力状况,本着从严从紧的原则,综合考虑单位性质、职责任务、工作需要等因素合理核定。实现严格的总量控制。严禁超编进人,现有超编人员逐步消化。对于职责任务萎缩或大量空编两年以上的事业单位,要相应核减编制,使人员编制与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

(2)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合理配备事业单位的领导职数,不得超职数配备。现有领导职数超过规定要求的,要予以纠正;没有明确领导职数的事业单位,根据其所承担的任务和单位规模,明确其领导职数。

(3)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类型,调整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结构,已确定人员编制结构的,严格按确定的编制结构配备人员;尚未确定人员编制结构的,则按照单位属性合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的编制比例。

二、完善事业编制标准体系,抓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是实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机构编制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各类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标准。从近些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管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经验看,制定或完善事业机构编制标准至少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等级规格标准

事业单位机构规格应是社会对事业单位的一种评价,是事业单位社会价值的表现形式。确立新的事业单位等级规格,是解决事业单位行政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机构设置标准

一是内部设置必须遵循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精干高效。二是采用列举法,对不同标准类型的事业单位提出横向内部机构基本设置(必须设置)和辅助设置(机动设置)的数量要求以及控制的比例或幅度。三是事业单位纵向机构设置的层次一般按二级管理模式设计,特大型事业单位纵向机构设置的层次最好也不超过二层。

(三)人员编制标准

即关于规定定编的基本原则,各职位、岗位的人员数量和素质要求,规范各类人员结构比例等条款。其中,应该说明的是:一是定编必须遵循确保运转、分类管理、动态控制、政策引导等原则,既要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有利于事业单位发展,又要防止人员编制的盲目增长。二是规定事业单位总的人员定额,即事业单位每个职位、岗位的人员定额。三是要规定人员的构成和各类人员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

(四)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办法,促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对事业单位改革要坚持分类管理原则,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按事业单位不同性质、职责和任务,明确事业单位类型,找出最为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分类办法。通过撤、并、转等方式,精简事业机构编制,优化事业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

三、实行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

(一)管理方法

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主要有定性、定量和综合管理三种方法。

1、定性管理法。即以定性分析和经验估算为特征的编制管理方法。一般分为任务分析法和比较确定法。在实践中一般是将任务分析法和比较确定法融合为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的(三定)法,即根据职能、机构、人员三者的内在联系,通过各类机关的职责、功能、内部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比较、确定和划分,达到现顺关系、优化组合、合理定编的目的。

2、定量管理法。就是运用数量统计和量化分析的方法,通过提示和确定与编制相应的各种因素的数量关系和量变规律,建立管理模型和编制标准的方法,在编制管理实践中,一般是采用分等定编法和计算编制指数法。分等定编法是把从多的编制按一定的数量标准划分为若干等次,然后分别确定每一等次的编制比

例标准,再按此比例标准确定各种编制数。计算编制指数法则是将各种定编的依据组成一定的公式,通过这一公式计算来确定编制指数,得出该地区或单位应定编数。

3、综合管理法。即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测算相结合而形成的综合评价和综合管理的方法。在编制管理实践中,主要运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和综合运筹法。所谓综合指标评价法,就是通过建立机构的职责、功能、效益、目标、价值等约束条件和综合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评价的定性方式和价值统计测算的定量方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机构设置、机构总数的方法模型。所谓综合运筹方法,它是一种主要应用于机关编制量化的特定的管理模式。其综合性表现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的综合性上。

(二)管理手段

1、加强调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时调整事业单位布局。机构编制部门应切实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研,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机构编制管理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上要有所则重。着眼于本地区实际,因地制宜,使机构编制管理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机制保障。充分运用机构、编制、职能调整的扛杆作用,适时调整本区域内事业单位布局,管好管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做到事业机构该撤的坚决撤、编制该调整的应毫不含糊的调整,从而使事业机构有增有减,事业编制总量盘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强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规范性管理。首先,应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审批的刚性管理。应尽快出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具体法规和办法,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在法律层面上加以约束和规范。其次,规范事业编制配备,科学核定编制。要尽快出台事业单位编制配备具体规定,合理界定各类事业单位编制配备的具体标准,做到科学核定事业单位编制,充分发挥事业编制的使用效率。

3、实行动态管理。一是要建立机构编制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地搜索,反映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动态的变化过程。二是要完善机构编制分析的例会制度。根据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不断调整事业单位发展规划、布局结构,及时指导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使事业单位的发展规范

和布局能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三是要推广完善法人登记制度。通过对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年度检验及行政处罚等手段,使机构编制部门及时掌握事业单位的运行状况,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近几年开展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经验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实践看,可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内容:一是对任务严重不足、不能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事业给予警告,必要时予以合并或撤销;二是对功能弱化或名存实亡的事业单位,要予以撤销,并收回事业编制;三是对经济效益连年提高的事业单位,适时地进行转制改企,并取消其事业单位资格。在目前情况下,上述措施不失为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能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那种一次审批定终身的不合理状况[7]。

4、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严格按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推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彻底解决“吃空饷”、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数出多门、底数不清等问题。除历史遗留原因出现超编外,其余各事业单位出现的任何形式的“吃空饷”、超编及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情况,单位和个人都可以通过“12310”举报电话向上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举报。

5、建立编制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编制部门、财政部门和业务部门以及事业单位要密切配合,根据财政状况和经济发展需要来设置机构,核定编制,根据机构编制发展计划,编制经费预算。各业务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对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财力、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政府下达的预算计划。编制部门根据财力情况和经济发展需要,审批机构,核定人员编制,财政部门根据编制部门审批的编制员额核经费。这样,使预算管理部门掌握编制计划,编制部门掌握经费预算标准,达到控制机构编制增长的目的。同时,在日常管理中,编制、财政部门要相互配合,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经费定额、人员结构比例、事业发展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考核。对完成发展计划且空编的单位予以适当奖励:对于完不成计划、人员超编的单位予以必要的处罚[8]。

四、遵循科学的管理步骤

所谓科学的管理步骤,就是指机构编制管理机构依照一定的管理程序所进行的机构编制管理活动。一般说来,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应按照如下步骤来进行:首先,要在经过周密研究的基础上,由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提出可行性专题报告;其次,将可行性报告送上一级机构编制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第三,由上一级机构编制部门行文通知调整意见;第四,下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严格按照上级意见结合本单位情况组织实施。

五、严格的依法管理

由于我国事业机构编制的数量大,类型多,情况复杂,因此,不但要对现有事业机构编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还要用法律的形式保持科学的组织结构和合理的责权划分。做到机构之间、岗位之间职权明确、责任分明。避免某些个人意志使事业机构编制随意变化,打乱正常和谐的运作秩序。事业机构编制法的指导思想必须分明,既要有实体法,又要有程序法。所规定的内容必须有一定的约束力。一要规范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组织形式、法律地位;二要规范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事业机构编制管理的相关部门和组织(如计划、财政、人社等)、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权利、义务和违反机构编制法应承担的责任;三要规范事业单位的性质、含义及管理范围和管理原则;四要规范各类事业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的申报程序、批准权限;五要规范各类事业单位的职能、职责范围及其社会地位、作用;六要规范各类事业单位领导职数限额、内部工作的职位配置要素及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和后勤服务人员的结构比例;七要规范各有关方面与机构编制部门的相互关系及配合服从机构编制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八要规范机构编制法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机制和手段等。

六、区别不同情况分类管理

加强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必须在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总原则下,根据各单位的职能和经费来源的不同,将事业单位划为不同的类型实行分类管理。

(一)对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基本上用管理行政机关的办法加以管理。不仅要严格控制其机构和人员编制,而且要严格规定它们的职责权限和业务范围,对它们的横向纵向关系也要加以明确,避免造成职责不清。

(二)对社会福利型的事业单位实行“一体两制”的管理形式,如医院在医疗方面按事业的方式管理,服务部、制剂室则实行企业化管理。

(三)对完全由财政开支的事业单位,对其机构的成立和编制的增加都要严格控制,以节约经费为原则,促使它们发挥更大的效益。

(四)对有一定收入,又需要财政给予一定补贴的事业单位,则应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财力、物力的可能对其进行具体处理,该增则增、该减则减。

(五)对依靠提供各种服务收取报酬,能做到经费自给、自收、自支的,实行企业化管理,不需要财政给予任何资助的事业单位,在人员编制上则应该放开或引导。这些单位人员编制可视其具体情况自行确定,编制部门只负责其机构的审批,并会同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检查。

(六)对已经具备企业条件的事业单位如招待所、电影公司、建筑工程设计室等,应及时将它们转为企业。为减少阻力可在税收、工资上给一定的特殊政策或变通处理。

(七)对工作可基本定量计算的事业单位,如学校、档案馆、图书馆等,主要通过制定编制标准,参照标准进行管理。

参 考 文 献

[1]刘黔.构建人事编制管理法律保障体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3.(6):83-85.[2]黄海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寻求突破[J].瞭望新闻周刊,2002,(44):54-55.[3]对编制管理改革的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0,(5):39-40.[4]东北大学硕士论文.么瀚捷.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改革研究.2005.7(19)[5]中国青年报.2009(6)[6]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桂编发[2011]1号.2-5 [7]娄成武.魏淑艳.公共政策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8]李述章.陈再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层次皖[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2):20-22

作者单位职务:王汉田(课题组组长)大化县编委办主任 卢森崇(执笔人)大化县编委办副主任 联系人:卢森崇,大化县编委办副主任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第3篇

1、固定资产的核算

现行会计制度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同时通过固定基金核算固定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的价值,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维持固定资产的再生产,这样的核算方式本身具有许多弊端:

1.1价值背离,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净值随时间的推移相差越来越大。

1.2虚增净资产,以账面原值核算固定基金虚增了净资产。

1.3修购基金按收入而不是按固定资产的折旧提取,修购基金的提取数额取决于单位当期实现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的多少,造成自身收入实现较少的单位固定资产损耗无法真正得到补偿。固定资产的折旧数得不到反映,也就不能根据经营的需要科学的得出相应补充的固定资产数。

1.4成本不完整,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折旧数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得到体现,从而人为地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虚增了盈余。

因此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容易产生误导,同时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时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且要求固定资产的账面数额与固定基金账面数额一致。但是当单位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已随着已付款额增加而增加,这就使得固定资产账面数额不等于固定基金数额。与原规定相背。

2、应收账款的核算

事业单位应收账款一般不计提坏账,当这些债权确定无法收回的时候,一般都采用直接转销法,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贷记“应收账款”等。但是确定这些债权无法收回往往是几年后的事情,因此在确定之前这些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逐年挂帐,虚夸了流动资产总额,容易误导报表使用者。

3、无形资产的核算

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重有形,轻无形”观念,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加上无形资产核算和评估标准的缺乏,导致绝大多数事业单位在编制的会计报表中,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零。

4、缺少现金流量报表

企业单位核算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核算的基础采用收付实现制,从这点看来,现金流量指标在事业单位发挥的作用大于企业单位,但是偏偏是企业单位编制现金流量表,而事业单位不编制该表。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也需要掌握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运用和支付能力,防止出现资金紧缺。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完善措施

1、改进会计科目的核算

改进会计科目的核算方法,使会计报表的财务数据更能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实际,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增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项目,以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重视无形资产的核算,准确反映无形资产取得的成本,同时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转让和产业化,真正实现无形资产的价值。可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对于对外投资科目采取权益法进行核算,应收账款科目计提坏账准备,从而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数据更为准确。

2、关于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是由“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总表”组成。资产负债表是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它揭示了某一特定时点资金来源渠道和资金的具体分布;而收入支出表是反映资产负债表上某一个或某一组项目在两个不同时点上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即如何从这一时点的状况转变为另一时点状况的。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静态(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要素和动态(收入、支出)要素集中通过了一张资产负债表予以反映。众所周知,资产负债表的目标是集中、概括地反映某一实体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将财务状况信息与业务成果信息合二为一地进行揭示,混淆了时期和时点会计信息的性质,加大了会计信息的模糊性。同样,一笔收入或支出,既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又通过收入支出表予以揭示,使两张报表部分内容重复列示,也人为地造成资产负债表的复杂化。因此,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应改革。首先,将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平衡公式“资产+支出-负债+收入+净资产”改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其次,将资产负债表中收入、支出项目删除,以其净额通过资产负债表“净资产”部分予以反映。

3、应重视现金流量信息,增加现金流量表

事业单位是否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这是在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以后,会计界不少学者提出的问题。虽然事业单位现金流量信息重要程度不及企业,但我们认为事业单位也有必要编制现金流量表:首先,编制现金流量表有助于人们对事业单位现金流入、流出进行分析、利用,以掌握事业单位现金增减变动状况。其次,事业单位定期编制货币资金收支计划,那么也就有必要编制反映这种计划执行情况的货币资金收支情况表(即现金流量表)。最后,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也需要掌握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运用和支付能力,防止出现现金紧缺不能支付到期应付款项的情况。

4、强化财务报告审计

事业单位也可委托中介机构对年终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以现行财务制度和有关政策规定为依据,对重点指标进行政策性审核;对报告编制的正确性和真实性进行规范性审核。从而提高单位资金使用效率,堵塞日常工作中的漏洞、防止腐败、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结论

在我国统一会计会计制度的框架下,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可设计成资产负债表、事业损益表、在建工程情况表、事业收支现金流量表和事业收支明细表。前三份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与企业会计准则相吻合,从而在整体上保障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一贯性、客观性,后二份表主要为了适应预算治理的需要,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事业单位改革正在加快步伐进行之中, 因此,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会计法》的规定, 按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编报的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所反映出的单位财务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会计信息失真和不完善的地方。以下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报告,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辛金斐.改进事业单位会计报告的几点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 (6) .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第4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编制实名制管理

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实行,不但能控制行政成本和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而且还能有效解决人浮于事等多种问题,。随着编制实名制的普及,整顿任务逐渐完成,制度管理问题就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重大任务。

一、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现实意义

在事业单位中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就必须要确保事业单位实际机构编制、实有人员与经审批的机构编制、实有人员一一对应。具体化编制形式和内容,对应好编制人员的财政支付与工资情况,才能确保编制管理制度的落实。

1.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治理编制管理现实问题的重要举措

近几年,由于某些地方存在事业编制管理混乱,致使事业单位内部出现了冒名顶替、超编、混编、吃空饷、超领导职数、底数不清、与人员编制不完全一致的情况,复杂的原因使得这成为了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编制在实施上并没有与具体的人切合,使得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漏洞。要落实编制实名制管理,找到并克服管理工作上存在的缺陷,只有当抽象的编制与自然人的姓名联系在一起时,才具有实用价值。实现机构编制管理与人员管理的紧密结合。因此,实名制管理是治理编制混乱现象的重要举措。

2.编制实名制管理是减轻财政负担的必然要求

事业单位中名额超编等现状使得财政负担进一步加重,据相关资料统计[1],我国某区的事业单位人员与行政单位人员比例达到了5:1,工资占到了总工资的80%以上,很多财政资源花在事业人员的供养上。如果不从严控制事业人员编制的无序增长,无视编制进人势必增加财政负担,增大政府运行成本。因此编制实名制管理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制约机制能有效控制人员编制的无序增长,减轻财政负担。

3.编制实名制管理是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通过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可以对单位和人员信息数据的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反映机构编制、职数和实有人员增减变化情况,建立在编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编制和人员的跟踪管理,随时了解各种信息,可以有效地解决因人设岗、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混编混岗等问题,是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二、完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主要做法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需要单位、编委、人事、财政、社保等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各其所职,才能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如何有效开展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值得各相关单位和从业人员探讨。

(一)夯实基础,按需入库,用人单位重点把握数据关

一是核对各单位的人员编制信息。以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或“三定”方案确定岗位,采取竞聘上岗的方式实行定岗定员,并将机构性质、编制数、经费来源及人事部门审批的人员岗位、身份证号码和职务等情况,分别予以公示后报市编办,市编办在核实材料后,将机构编制人员信息导入机构编制人员信息管理库中,进行动态管理。用人单位必须要把握数据关,以确保数据准确性,做到实名到人、编制到人。

二是各单位建立机构编制管理台帐,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即将每个人的编制状态情况列入各项台帐和资料,包括人员编制花名册以及人员编制管理软件信息系统等,这些资料成为申请办理财政预算、核拨经费、发放工资、配备领导职数、人员增减、医疗保险、社会保险、事业单位登记等事宜的主要依据。各级事业单位进人,必须履行机构编制审核程序,先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编制,经同意后,有关部门再办理相关手续,严格杜绝超编进人现象。

(二)按规管理,编制部门重点把握审查关

一是进编申报关。编制部门依据该机构核定的编制数、种类、岗位职责和呈报表及其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按程序研究审批。对符合程序和进编要求的,向呈报单位开具空编使用核准单。

二是冻结机构编制审批。对已经超编的的单位,按“三定”文件中的岗位结构来分流和调整人员,在分流人员没有妥善安置的情况下,编制部门不能再度核准进人,不出现新的超编现象。对需要核减的编制数的单位,编制部门要摸清底细,作出适当调整。如我局有一家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0人,实有人数2人,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单位没有单独开展业务,挂靠在另一家处,单位人员多年保持2人,经台政办发[2011]214号文件通知,该单位编制数核减为2人。这样既有效地遏制了事业单位无序超编进人、混编混岗和随意调整人员编制等现象,又做到了底细清楚,核准数据准确,符合事业编制实名制的管理要求。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实行年终考核。我市编制部门去年下发《市级单位机构编制工作考核办法》,对市级有关单位贯彻落实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的年度考核。机构编制工作考核主要内容为机构设置、编制使用、职能配置、实名制管理、综合管理等五类,考核结果将作为调整机构编制的重要依据之一,考核分数计入市级单位重点工作责任制目标考核总分。编制部门工作考核办法的出台和执行,对我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监督管理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三)及时沟通,上下联动,其他相关部门重点把握配合关

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长效机制。组织、人事、财政、编制、劳动部门切实建立起部门间分工明确、程序严格、协调规范的工作机制,确保事业编制实名管理制度的落实。人事劳动部门根据介绍信和编制部门出具的《空编使用核准单》、《岗位设置审核表》等办理调、录(聘)用、核定工资、社会保险等手续;财政部门根据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和人力社保部门核定的人员工资待遇标准,编制部门预算并核拨经费。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配备、人员调整前,要充分考虑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空缺和领导职数空缺等情况。形成机构编制部门严格核定编制,组织人事部门按编制配备工作人员,财政部门按编制和人员信息数据核拨经费的约束机制。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实行难度大、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等因素,在具体的实施和操作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除了要合理分配内部在编人员与非在编人员的结构、加强监督检查的有效实施、建立信息化建设管理以外,还要加强组织领导,在人事、社保以及编制等部门上加强配合,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全面开展审查监督以及评估的工作,逐渐推进事业单位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持续发展和全面深入的运行,才能实现事业单位内部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童万才.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举措——谈事业单位推行编制实名制管理[J].共产党人,2006,22(12):65-68.

[2]彭先坤.浅谈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J].老区建设,2011,11(02):27-29.

[3]雷明.实行实名制管理制度 严格控制机构编制[J].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18(09):44-46.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第5篇

文章标题:交通事业(执法)单位编制外用工的管理现状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__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局局属各事业单位特别是执法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与承担的工作任务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各执法单位不得已相继录用了一部分编制外用工人员,但如何规范局属事业单位特别是执法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的管理,充分调动编制外用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直是困扰局属执法事业单位的普遍问题。今年,我局通过召开事业单位人事干部座谈会、找部分编制外人员了解情况、查看台账资料等形式,进一步对局属部分事业单位的编制外用工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调研,比较全面地掌握了编制外用工的管理现状,并就下一步规范编制外用工管理工作提出了思路和对策。

一、编制外用工人员现状

(一)编制外用工人员基本情况。经过调研了解,截止2005年底,系统现有编制外用工人员197名。从分布情况看,一线执法及窗口岗位118名,专业技术岗位26名,工勤辅助岗位48名。编制外用工人员主要集中在一线执法和窗口服务岗位。其中市公管处人数最多,有91名编制外用工人员,占系统执法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总数的%;从年龄结构情况看,35岁以下人员有138名,占总数的78%,主要集中在一线执法岗位;从学历结构的情况看,编制外人员总体学历偏低,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人员有104名,占编制外总人数的。从专业技术职称情况看,系统编制外人员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26名,占编制外总人数的,且高、中级人员为2名。

(二)现有编制外用工人员的作用。从调研和平时掌握的情况看,近几年来,局属执法事业单位通过招聘编制外用工人员,对单位整体工作的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是有效补充了编内人员的严重不足。我局所属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都是十年前确定的,如市公路局1989年时公路里程只有3400公里,编制人数108名,到2005年公路里程达到8113公里,编制人数却是97名;市公管处1991年时管理的车辆数是2600多辆,编制人数94名,到2005年时管理车辆46000辆,编制只有1名;船舶运力1990年时万载重吨,2005年达到万载重吨,而市港航局人员编制一直保持在100名左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与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为了确保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局属各事业单位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根据岗位需要,近几年探索性地主动从社会上聘用了编制外用工人员197名,以补足编制

内一些重要岗位,特别是解决了一线执法及窗口服务岗位从业人员的不足,较好地解决了单位诸多岗位的人员紧缺问题。

二是成为交通现场执法队伍的重要生力军。从调查情况看,各单位从事一线现场执法、窗口服务和专业技术岗位的相当一部分均是编制外用工人员,他们从事路政、运征、航政等执法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成了一线辅助执法队伍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如市公路局高速路政大队现有41名执法人员,其中编制外人员就有27名,占66;市公管处现有一线执法人员85名,其中编制外人员就有46名,占54,这些编制外人员已和编制内人员一样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三是促使编内人员有压力,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调研中,各单位反映:一是促进了编制内人员业务素质提高。有的编制外人员干的是在编人员的工作,对岗位技能的熟练程度并不比部分在编人员差。二是促进了编制内人员工作作风 的好转。编制外用工人员虽然工资待遇比在编人员相差好几倍,但仍然兢兢业业,在工作作风、工作热情、工作要求甚至高于捧着“铁饭碗”的编制内人员,这样一个反差,无形地对在编人员起到了鞭策作用。三是用好编制外人员对今后事业单位在人事制度改革上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通过对编制外人员使用,普遍感到,机制活,易管理,后遗症少,利于工作,可以真正实现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事管理机制,这样对今后事业单位改革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各单位编制不足情况下,编制外用工人员已成为__交通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后在编制如果不增加的情况下,这支队伍不但不能萎缩,而且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还将适度增加。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尽管编制外用工人员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目前在编制外人员录用条件及方式、收入待遇、考核激励等方面还存在的许多不

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1、人员素质与交通行业承担的繁重任务还不相适应。近年来,随着__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港口和民航体制的下放,公路里程的大幅度递增,交通运输工具的迅猛增加,交通行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行政执法的职能和范围越来越广,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员投身到交通建设、管理和执法的工作上来。编制外人员整体文化程度偏低,中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第6篇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8:46:4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2)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今年,我州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即将启动,为搞好我县的机构改革,近几个月来,我们对全县各乡镇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情况

自2005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共有8个镇、10个乡。按照州办发[2005]25号和花办发[2006]3号文件精神,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每个乡镇除镇卫生院、中小学外,统一设置8个事业单位,具体为:农业水利服务站、林业管理站、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计划生育服务所、文化体育服务站、广播电视服务站。其中林业管理站、广播电视服务站以县管为主。全县18个乡镇,共设置事业单位144个,均为全额拨款事业机构。

(二)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配备情况

以上144个事业单位,共配备全额事业编制443名,实有工作人员458人。其中:农业水利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82名,实有工作人员120人;林业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44名,实有工作人员56人;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84名,实有

工作人员62人;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74名,实有工作人员49人;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65名,实有工作人员60人;计划生育服务所核定全额事业编制51名,实有工作人员55人;文化体育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1名,实有工作人员30人;广播电视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2名,实有工作人员26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欠科学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设置未考虑乡镇的经济承受能力。所谓事业单位,他本身就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和保障。我县设立事业单位时考虑的是“小而全”,即规模小、配备全。由于乡镇财力薄弱,无力出资扶持,许多乡镇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履行不到位;二是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如: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

站就具有监督管理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职能;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也具有负责农民负担的监管、村级财务管理、土地承包合同签定等职能。而农业水利服务站却具有农资经营、水利承包等经营性职能。乡镇事业站所从事行政性职能和盈利性经营后,其公益性质几乎被忘却。三是事业单位都是国家举办,大包大揽的方式使地方财政成了“吃饭财政”。我县所有乡镇事业单位都是政府出资成立,全部实行全额拨款。虽没有事业经费,工作难以开展,但干部职工的工资得按时发放,不少乡镇的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成了一群拿工资,不做事的闲人,地方财政成了“吃饭财政”。

(二)人员编制欠合理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机构专业人员少,而老机构专业人员多。从总的来看,全县144个事业机构,实有工作人员458人,平均每个机构专业人员可达3人。但事实上,由于各事业单

位的职能任务不同,所需要的专业人员也不同。在上一轮的机构改革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是随机构进行调整的,这样导致了老机构专业人员多而新机构专业人员缺乏。如:农业水利服务站是由农技术站和水利站合并而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82名,实有农业和水利工作人员120人,超编38名;而安全生产监督(新增职能)与农机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74名,实有工作人员只有49人,缺编25名,且都是安全生产监督人员,如把从事农业或水利工作的专业人员调去从事安全监督生产服务工作,他们的技术职称、工资标准等又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部分乡镇仍然存在“一人为站,两人设所”的情况,从业人员与其业务范围不相适应。如:我县18个乡镇的文化体育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1名,广播电视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2名,平均每个乡镇只能定1个编(人),严格来说,只有一个人的机构是不符合设立条件的。

(三)管理体制欠完善

事业单位编制自查报告 第7篇

一、基本情况:

我镇机关行政编制数22人,实有人数19人,行政领导职数按“三定方案”核定为6人,20xx年乡镇换届配备领导7人,现实有领导7人(其中:党委书记1名,人大副主席1名,镇长1名,副书记1名,副镇长3名)。行政内设党政办公室、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财政所3个办公室。另核新工勤人员编制2人,实有2人。政府直属事业机构2个,即: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7人,实有7人;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0人,实有10人。均为财政全额拨款。

二、高度重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

我镇严格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一是健全工作机制。班子成员熟悉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及相关程序。认真落实机构编制工作集体研究制度,健全工作责任机制。明确主管领导和具体经办人员,配齐配强办公设备。二是常规管理工作。空编进人;规范使用《市区机关(事业)单位空缺编制使用申报表》;能够根据组织、人社部门相关文件资料,及时办理上、下编手续;无在编不在岗人员。机构编制档案保管完整规范。

三、认真做好机关编制核查工作

机构编制基础档案健全。未出现擅自变更、调整或增减机构,挂牌机构名称规范,财政供养人员与批准的编制相对应。管住管好而不管死,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充分挖掘现有人员编制潜力,实现人员编制效用的最大化,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四、加大力度,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严格落实机构编制管理各项规定,不断探索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机构编制管理办法,通过纪委、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协调机制,强化对全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的动态监管,严肃查处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坚决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到了严格按照机关“三定”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核定的职能履责、机构运行规范有序、无“条条干预”情况。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编制与执行 第8篇

所谓事业单位,主要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或者是出于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目的,设立的专门从事卫生、科技、文化和教育等活动的社会服务型组织,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所以运行过程中使用的资源来自于国家财政。事业单位最早是为了配套计划经济而产生的,所以随着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事业单位原来的运行模式与制度也正在凸显出越来越明显的不适应性,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体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政府来包办决定一切事务,事业单位在运营上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主要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不断地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好更快地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国家一般有两个途径可以实现这一职能,第一种途径是以公共管理者的身份,来对各类事业的运行进行规划、引导、调控、监督;第二种途径是通过组织各种服务的机构来间接履行其职能。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更多时候只能通过第二种途径来实现其职能,它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管理者,同时享有着无限的责任和权利。政府投资设立了几乎涵盖所有公共事业的单位,包括卫生、教育、科技、体育等等,且政府对该类事业单位的管理都是通过下达行政性指令来完成的。这就使得事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不仅失去了决策权还失去了核心的经营管理权,最后的结果就是事业单位的经营效率低, 对行政机关形成了绝对性的依赖。

2. 事业单位的投资主体仅仅是政府,所有的经费来源都依靠的是政府,没有社会资金的进入,给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家是“办”事业单位的主体,同时也是 “养”事业单位的主体,“养”就意味着事业单位日常运营所需的全部资金都需要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而事实是国家并没有能力承担所有的事业活动开支, 所以形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并且无法提供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而政府“办” 事业单位则从根本上排斥了其他社会资金的进入,所以事业单位的经营没有形成足够的竞争意识,内部管理“等、靠、 要”的思想严重,管理效率普遍低下。

3.管理模式中的官僚化风气,严重削弱了事业单位的服务效率。由于事业单位依附于政府,所以其实际经营过程中也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形成了“衙门”作风,具体表现就是在事业单位向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时,没有形成为顾客服务的根本理念,姿态清高,为顾客服务时显得态度冷淡、不尽职尽责。这样的服务理念会严重地削弱事业单位的服务效率。

4.一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较为混乱,部门与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着“重复建设、 沟通闭塞”的问题。由于事业单位是政府具体部门下属的,所以事业单位与部门、 地方、层级之间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甚至成为了各部门、各层级之间争取权利与利益的工具,为了争夺资源,各部门、 各层级不管是否重复建设,纷纷成立属于自己的事业单位,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造成事业单位之间职责不分、 效率低下。

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的编制

上文笔者分析了目前事业单位财政制度的弊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与体系,而要形成完善高效的资金管理体系,最为关键的是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所以下文对如何编制有效的全面预算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具体编制原则与编制步骤如下:

1. 事业单位全面预算应遵守的编制原则。事业单位在编制全面预算时必须以当地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计划作为编制的基础,以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编制的依据;在编制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完整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和“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完整性原则要求预算编制涵盖所有的事业单位活动,真实性原则要求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会时不可主观估计与臆测,而要根据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测算与计量;遵循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则。

2.事业单位编制全面预算的具体步骤。

(1)成立预算编制小组。事业单位在编制全面预算时,应该建立以管理者为主,由财会部门人员一同参与的预算编制小组。建立小组后,在编制之前还应该进行严格的、明确的分工,落实各方应该完成的职责任务,保证编制工作最后的顺利完成。预算编制小组成员在编制工作中应当根据以前年度的预算执行结果以及本年度新近发生的变化,来综合考虑预算的影响因素,合理编制预算。

(2)全面预算正式编制前的准备。首先,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全面清查与登记各预算单位的全部类型的财产物资,对预算单位的债权债务要进行全面的核查与证实,要求检查财务账簿,确定其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其次,在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针对性地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便后面期间预算编制实现准确性与适用性。最后,要事前认真分析上年度的收支结构,从根本上对收支的影响因素进行把握,将预算的偏离度降到最低。

(3)编制事业单位的收入预算部分。 在编制事业单位的收入预算时,要事先明确事业单位具体有哪些收入项目,针对具体的收入项目要找到相应的征收负责部门或责任人,进行详细的询问与调查,由相应的征收负责部门来根据事实情况按照事先的规定编制出基本的该项目收入预算。之后,将各项目的收入预算交由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进行汇总审核, 同时要分析事业单位各项目占用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将资金用到效益高的项目中来,保证年度总收入目标的实现。

(4)编制事业单位的支出预算部分。 事业单位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应该遵守 “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事业单位的支出主要包括与专项工程有关的项目经费、人员维持需要的基本经费、机构正常运营需要的基本经费等方面,在编制时,应该充分优化资源的配置,追求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5)编制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的说明书。预算单位的财务部门在对本单位下属部门上交的预算进行汇总审核后,预算编制小组的人员应当对照预算编制过程中设立的年度目标来作出进一步的研究,向财政部上报一个预算建议数,随着这个建议数一同交付的还应该包括预算编制说明书,说明书主要是对预算的形成过程进行一定的说明与解释,还包括适当的说明与分析。

三、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的执行

事业单位完成预算的编制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预算的执行环节,预算编制的再好,若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依然没有任何价值。我国的《预算法》规定, 预算应当由相应的各级政府来负责组织执行,预算一旦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通过,就会下达给各事业单位,财政部门和相应的各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预算的规定来执行。下文列示了事业单位全面预算执行的详细过程:

1. 将全面预算指标进行分类并具体落实到相应的执行部门。预算编制小组应按照一定的要求对经过批准执行的预算指标进行合理的分解,并且将其传达到具体的执行部门,确保预算的全面落实与执行。

2. 事先制定与预算执行有关的各项制度,及时完善与改进。配套的管理制度是保证预算能够得到完全执行的前提, 管理制度应当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权责利相结合,合理确定各执行单位或个人在期间的义务与权力;建立完备的日常管理机构和管理组织;对支出的限额进行严格的控制;建立相应的奖励与惩罚制度,激励预算的有效执行等。

3.对预算的执行情况作出及时、准确的反馈。事业单位除了要严格执行事先编制的预算外,还应该进行事后的适当反馈,应认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表和相应的说明书。预算编制小组要及时检查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对偏离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分析导致偏差出现的不正常因素,及时地采取纠正措施,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

4.根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要时及时地调整预算。在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存在不确定的或无法克服的现实因素,会导致预算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在预算的具体调整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制度规定的开支标准和支出范围。

5. 加强对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的有效监督。在事业单位的支出审批过程中,应严格划分公事与私事,绝不可以将私人开始列在单位的支出中,在财务报账时,财务人员应要求报销人员出示合格的报销凭证且作为留底的证据,绝不可以擅自、私自开支各类不合理经费支出,做到“专款专用、专项列报“。不仅仅是在预算的整个执行过程总中,需要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在预算的编制及总结过程中,也需要监督机制发挥效力来实现有效的全面预算制度的运行。事业单位建立的强有力的预算监督机制应该做到事前进行审核、事中进行监督控制、事后及时检查与核实。

上一篇:鼓励学生学习进步名言下一篇:小学生写雪的优秀作文:冬天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