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之生活忏悔录的散文随笔

2024-07-18

胡思乱想之生活忏悔录的散文随笔(精选4篇)

胡思乱想之生活忏悔录的散文随笔 第1篇

胡思乱想之生活忏悔录的散文随笔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说的是我们要珍惜时间,今日事,今日毕,每天多做些有意义的事。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回想起白天做了哪些事时,总觉得内心有种惶恐油然而生,为自己没有充实的生活而懊恼。《左传》有云,知错能改。如果能做到悔改倒也是善莫大焉,可是理由,借口会随之到来,第二天又是活的自由自在,丝毫没有前一天晚上那时的催头丧气,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有时也会回想起几年前的高中生活,虽说每天有做不完的卷子,考不完的考试,听着老师们的轮番唠叨,也会有抱怨不平,学着不知从哪里来的理论,把自己当做一些大人一样批评高考制度(如今只想对那些人说,你们以为我们都是高富帅啊,人丑就得多读书)……总之每天都被安排的很满,跟着大部队的步伐也不会有如今的东想西想。那时的生活现在对我来说还是幸福的,至少可以抽空静心读我喜欢的书,静心听能让我内心共鸣的歌曲……只能说,那时青葱,岁月静好,悠悠如歌。

自从离开了高中的压迫环境后,在大学里,遇到的事情全部由自己一个人抉择,可惜孩子气的我还是稚嫩的,过得随心所欲,是最天然的那种顺心意,也就是能偷懒就偷懒。要是一直能做个孩子也好,就没有烦心事了,但是时间不会停滞不前,父母总会变老,不能一直让他们来养活我,尚且我还是在长大,我要娶妻生子,我还要与在社会混了很多年的老前辈竞争……思来想去就知道自己过的不对。

不能不说现代社会诱惑太多,这些诱惑在引导我在犯罪。手机是我目前最不想拥有的东西,电脑是其次。因为有了他们后,我再也没有静心过,我很注重“静”(除了听音乐,我对音乐有特殊的情感)。但是你拿手机看小说,刷朋友圈、微博,疯狂追剧……拿电脑打游戏,看视频……觉得自己过得颓废,又能怨谁?又没有人逼着你做。 说科技是把双刃剑的,都是没有自制力的`人,你拿没有生命力、没有思想主见的科技产品做了与你自己无益的事只能怨你自己。

说来说去,也只是光说不练假把式,无奈自己说的确实比做的好听。只是记录下来,顺便谈谈那些说中国下一代坏了的这件事。我只是一所普通的大学的学生,比我好的有很多,比我差的也不少,我的生活案列如今有很多学生也是,但是他们能说坏了吗?我一直未放弃过思考。只是环顾四周人物,就知道内心深处有着向好的、有着自己见地的学生有不少,也许那些人表面做的无所谓罢了,心坏了才是真的坏了,他们只是在等待时机成熟,那天不会太久。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引领潮流的总是那一小撮人。

胡思乱想之生活忏悔录的散文随笔 第2篇

一、我与地坛——以地坛载情, 以景应人, 再现不公遭际

《我与地坛》第一章很平实地交待了地坛, 它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作者家离地坛很近, 历史沧桑的地坛等待了作者四百年, 它应时应景应情地出现在作者忽然不幸残废了双腿之后的某一天, 最狂妄的年龄、最多梦的季节, 怎么就一下子跌入了黑暗呢?病痛曾残酷地折磨着他, 夺去了他青春岁月里的一切欢乐和幸福, 从此, 十五年不间断, 朝去晚归, 在这座古园, 他思考了许多问题, “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为什么要写作?”这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他脆弱的心。但在春春夏夏秋秋冬冬的归去来兮中, 地坛也等待着这样一个必然要到来的到来。在茫茫地坛的每一棵树下, 都有他来来回回的车辙印记;在漫漫地坛的每一个时辰里, 都有他深深浅浅的阅读与思考;在蒙蒙地坛的每一寸天空里, 都有他反反复复的冥想与彻悟。这片地坛的春夏秋冬、荣枯兴衰都已经深深嵌入了作者的内心, 地坛里的残景败物、雨燕昆虫、朝阳落日都帮助作者终于弄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孩子, 不应明白这样的深奥生命哲学。可在忽然就没有了双腿后的日子, 在这座空大的老地坛里, 他必须得明白生命的意义以及活着的价值。活着, 总得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即使身处黑暗, 也得从黑暗里寻得光明。他重新解读生命, 解读世界, 建构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这个意义上讲, 是地坛拯救了他, 赋予了他思想。

文章的首章既是抒情的又是记实的, 为母亲的出场做了厚长的铺垫。这样的场景, 这样的儿子, 这样的生活, 一个母亲怎样应对这一切呢?

二、“我与母亲”——以地坛承悔, 睹物思母, 表达由衷的忏悔之情

《我与地坛》第二章的首段写道, “现在我才想到, 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 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文章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母亲”, 在荒漠般的地坛中因为有了“母亲”这个最主要的人物, 地坛一下子就有了生机, 它成了一对母与子每天必去的地方——儿子去地坛是母亲为其准备并帮助他去地坛的, 而母亲去地坛则是为寻找儿子才去的, 他车辙所到之处必是母亲脚迹所至。他写道:“曾有过好多回, 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 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让我发觉, 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 她就悄悄地转身回去, 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这样的寻找又不能让儿子看见, 其实儿子已经看见——作者饱含深情地写道:“她视力不好, 端着眼睛像寻找海上的一条船, 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 等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 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这样的寻找不是一次两次, 十五年里, 那是多少回呀?“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决意不喊她”, 而母亲“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 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 知道我要是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 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是啊, 那个时候, 作者正值青春, 身体截瘫, 脾气坏到极点, “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 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不敢问, 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知道得给我一段独处的时间, 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 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 活着就得找到一条路。她的儿子也一样, 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但在这个多灾多难的事实面前, 这条路呢, 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得到。那个时候作者年少不经事, 许多事情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 而这一不成熟的过往与忽略就是作者日后一直深深忏悔的症结所在。那么, 想想, 这样一个母亲, 注定了她是活得最苦、最痛的母亲。没有谁能替她着想, 没有谁能理解她内心的疼痛, 而她则要理解苦难, 理解儿子, 理解上帝加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悲剧, 那么她得多么强大啊!

三、“我与命运”——拼搏不止, 奋斗不息, 谱写生命的壮歌

当读了作者的其他作品后, 会对他的生命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而他生命观的形成就是在“地坛”里, 他最脆弱的时候也是在“地坛”里, 他母亲对他呵护、疼爱、无能为力及种种难以言表的痛苦与纠结都集中在“地坛”这个情景背景之下, “地坛”贯穿着他的一生, 对母亲的爱与忏悔也是他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人生百善孝为先, 他因自己的特殊原因, 未能给母亲尽孝, 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一直疼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

在偌大的地坛里, 当把一切都弄明白了的时候, 他释然了。他不再悲观, 不再厌世, 从从容容地在生命的征程中拼搏不止, 奋斗不息。他身后那一道道车辙, 是他生命之途的曲折轨迹;他轮椅的那一声声轴声, 是他生命之歌的激昂旋律。他在不平坦的人生旅途中谱写了一曲不屈之歌。在地坛的春夏秋冬里, 当把一切都弄明白了的时候, 他找到了坚强的理由——对一切顺心与不顺心的事情都要坚持爱的态度, 以母亲的仁爱、宽容为做事榜样, “爱”也成了他在这个世上唯一的宗教与追求。他爱母亲, 爱朋友, 爱别人, 爱经历过的一切, 爱世间一切真善美, 因为这样的大爱, 他在病危之际还做出决定把自己尚且完好的肝脏、角膜都移植给了他人, 让别人健康地活着。这于他也是一种幸福, 也让他的爱达到了生命的极限。这使他的人生轨迹不仅迈上了文学的高峰, 还让他“攀登上了人之道德的高坡, 成为了爱人超己的生命典范”。

综观课文, 对母亲着笔不算多, 但作者通过对母亲的回忆, 简笔勾勒出了母亲对自己的呵护、谨慎、疼爱、宽容、体谅的言行与痛苦煎熬、惊恐不安、无力回天的痛苦内心。依恋、爱恋、思恋、忏悔之情跃然纸上, 因为有了第一章的自然铺垫, 第二章的忏悔之情就水到渠成, 文章字字是悔, 句句是泪, 真情震撼人心。如此肝肠撕裂般的忏悔之作, 让他的母亲永生, 更让这个优秀的儿子永生。可以说, 《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是一位至情至爱的儿子唱给母亲的一曲催人泪下的忏悔之歌。

摘要:《我与地坛》课文 (节选) 部分, 作者通过平实的叙述以及对地坛和母亲的真情回忆, 表现出了一位苦难母亲对身残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牵挂、呵护疼爱、宽容体谅, 同时也反映了她对儿子不公命运无力回天的痛苦内心, 而作者自己年少不经事, 许多事情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 一味地倔强, 这一不成熟的做法让作者忏悔终生, 文章絮絮道来, 催人泪下。

关键词:散文《我与地坛》,以坛载情,忏悔之情

参考文献

[1]邓孟红.基于“云服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上优质资源建设初探.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 (5) .

一个读书人的胡思乱想(随笔) 第3篇

我所在的小城,文学爱好者众多,但是说到读书,特别是耐心阅读文学名著、当代文学经典的文学爱好者,据我所知,实在是只有不多的几位。在他们的认知里,一般不认为多读书对他们的文学写作会产生何种影响,更不会认为能够促进他们的写作活动。因为他们似乎没有这个体会。他们热衷于如何投稿、投什么的样的稿子才能够被稿酬多的报刊发表,以及如何增加发表作品的数量,把稿费赚到最多。他们一般不会在乎自己作品的文学性和文学品位,或者自己作为文学爱好者,应该写什么体裁的文学作品,也不会在乎在哪个文体领域能够建功立业,所以他们甚至往往从不通过阅读当下的作品,就开始从事他们的所谓文学创

作。这里之所以说他们是所谓的文学创作,是因为他们实在是不注重文学本身的事情,如果一篇时评能够赚钱,他们就会立即停止自己的一篇散文、诗歌创作,转而去写时评去了。在面对他们时,我常常会因为自己沉迷读书、无暇顾及这些功利的追求而陷入惶恐。

在一个买书人的读书生活里,当然会把读书当作自己的一件重要的事体。很显然,我们会比不靠买书阅读者读得多,读得用心。就我的经验和体会,每次买书,如果不是面对心仪已久的图书,我都会犹豫再三,一时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购买。但是,说到底那本书对我是有诱惑力的,所以后来我最终还是咬牙买下了。所以,尽管我总是缺乏富余的金钱,并且我总是要在购买前踌躇徘徊,千淘万洗,但在把书终于买回家后,并想着花了自己的血汗钱时,自然就会每每立即打开书来读下去,一刻都不愿耽误。我这样的读书固然常常被钱囊所累,但是却保证了我所买的图书不会被晾在书架上,蒙上岁月的风尘。

但是,我的家人却常会因此诟病我,说某某某从不买书,但是人家的稿费却比我多了去了。家人会问我,既然读书无用,不能给我带来实际的现实利益,你这叫读的什么书?为什么还要继续花冤枉钱买书读?事实也确实如此,我有几位爱好文学的朋友,我在他们家里从来没有看到书橱、书柜和书架,甚至看不到任何图书,只有一些报纸杂志散落在他们的客厅里,他们的不少文章,主要是时评、新闻报道、励志随笔发表在那些报纸杂志上,

桌子上会随意放着刚寄来不久的几张稿酬单。就是说,他们不读书也仍然写出了很多文章,并且能够大量发表。是的,听他们自己也常得意地说,他们从来不买书,不读书,至多每天会翻翻那些从单位拿回家的报纸杂志。相比他们,我确实至多不过就是一个只会迷信读书的文学写作者,是一个读死书的人,不仅肯定不会有什么出息,连偶尔发表作品在我也非易事,所以说到底,我只是一个愚蠢透顶的读书人。而不管怎么说,我买书确实算不上物有所值,或者应用得非常不好,却因为自己的买书读书,把自己读得傻了,做着几乎永远只有投入,没有收益的勾当。从功利的立场说,这真是有些“悲伤逆流成河”了。

其实,就我买书读这件事,我的那些文友也早有更加尖锐、不留情面的质疑,他们除了说读书无用,还会问我死后那些书怎么办呢?他们了解我的情况。面对那一摊子书,我不是要给子女将来制造本不必要的麻烦吗?是啊,如何传承我的家藏图书,在我也还真是个大问题。余秋雨爆得大名的《文化苦旅》中,有一篇叫《风雨天一阁》的,写的就是藏书人家世代传承藏书的困境、尴尬和悲怆。前面说过,我的书大都是純文学图书,其中,除了少量的文学名著,专业性太强的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图书占据大半。说来话长一些,我的女儿在读高中的时候,曾经酷爱文学,也喜欢读书,经常把我书架上的文学书籍偷偷带在她的书包里。女儿高二学期那年的一天,女儿从学校拿回一个大信封,里面是一本《扬子江诗刊》,上面刊登了她的两首诗歌。在此之前,我

们这个小城不要说是学生,就是成年文学作者,也从没有在这个刊物上发表过诗歌,此事在他们的学校也产生了轰动。我作为一个父亲,一个文学爱好者,不会不明白这是一种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当时我仍然把女儿收到的那本样刊,在瞬间撕得粉碎,我还明确告诉女儿,今后不准再爱好什么文学了,不准再写什么文学作品了。我可以,你作为我的女儿不可以。我当时的理由竟然是怕文学害了我的女儿,怕她对文学的热爱使她不能考上一所好大学。面对我的训斥,女儿泪流满面,从兴奋掉入失落的深渊。后来女儿考上南京师范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她不仅把所有她读过的课本都卖掉了,连她自己书柜里她收藏的三毛、琼瑶、郭敬明、韩寒的那些文学类图书也卖掉了。从此,我也再没有听女儿说过什么文学了。如今,已经奔三的女儿,成天挂在嘴上的,不是我的两周岁外孙糖果成长的烦恼,就是自家那个小公司的内外打理了。再说我儿子,他自小就不喜欢课外读物,更不要说文学爱好了,读书都为考试谋,读的书从来都是无一例外的课本。他大学读的是法律专业,现在从事的是银行工作,面对的书籍不是金融理财师考试大全,就是个人储蓄的揽存和企业贷款的推广。可以说,从小到大,他对文学图书从来没有表现出丝毫兴趣。这样说来,如果我有一天死去的话,我的家藏图书肯定会成为女儿、儿子的一个累赘,如果我不想办法在我的有生之年,把我的藏书全部变卖或者捐赠出去,他们今后肯定会为此而感到为难和烦恼。这些图书,对他们而言,实在是留着无用,弃之可惜。我

愿意想象,关键的,他们显然不会愿意让自家的有限空间,用于承载在他们看来百无一用的一大堆印刷品,尽管这是他父亲生前的珍贵遗物。

不过,尽管如此,我当下仍然没有决定把我的藏书哪怕少许地处理掉。因为,我虽然已经罹患重病,但是我仍然没有停止自己的读书,甚至没有停止过自己的写作,特别是文学创作。我仍然在用我的收入继续买书读书,在自己的余生涂涂画画,企图使自己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至于身后的一切,特别是这些图书未来的命运,至少我暂时还没有去考量它们。

胡思乱想之生活忏悔录的散文随笔 第4篇

潘诺夫斯基认为艺术作品应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物质形式、观念、内容。图像学意义的三个层次, 正好对应了这三个组成部分。第一个层次是图像描述, 解释的对象是自然的题材。第二个层次是图像分析, 解释对象为图像或图像故事。第三个层次是图像学分析, 解释对象是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或内容, 希望透过图像去发现图像背后的精神根源和个人心理的特征, 因此, 在这个层面上, 潘诺夫斯基强调要借助其他文化史料来互相印证, 如政治、诗歌、宗教、哲学等相关领域的材料支撑, 才能更好地探索出作品的内在意义和内容。

一、《忏悔的抹大拉》的前图像志描述

《忏悔的抹大拉》创作于1635年, 是拉图尔的一幅重要的宗教作品。该画面描绘的是皈依宗教前的抹大拉, 在为过去的罪行忏悔的情景。画面上的大面积都融入了黑色的背景中, 只有画面右上角被挡住的烛光, 照亮了画面中的抹大拉和桌上的静物。画中的抹大拉正在托腮凝视镜中的头骨, 似乎陷入了对过去的回忆中, 画面宁静、哀怨、感伤, 被一种忧郁的宗教气氛所笼罩。画面中黑暗的部分, 明暗变化较少, 趋于平面, 很好地表现了受光部的主题, 有效地传达出了抹大拉悔恨的主题。

拉图尔在这幅作品中使用的颜色不多, 而红色占据了较大的空间。这种用色习惯也体现在了画家的其他作品中。从画家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到, 由于拉图尔成长在一个面包师的家庭, 年少时在面包炉前烤火的经历, 使他后来成为一位善于表现火光、擅长使用红色的画家, 也被称为“红色画家”和“烛光画家”。在这幅作品中, 物体所反映出的不是自然光下的固有色, 宗教人物置身于神秘的烛光下, 拉图尔的画使一切复杂的因素变得条理清晰, 有时烛光作为发光物被巧妙地隐藏起来, 这样一来被照亮的人物或道具就成为新的光源而具有象征意义, 作品的象征意义因为光的巧妙运用而得到升华, 生命的崇高意义得到最为深刻的揭示。因此他也被称为唯一将黑暗与光线赋予同样象征意义的艺术家。

二、《忏悔的抹大拉》的图像志分析

(一) 镜子的寓意

柏拉图曾说过:“人应当关照自己的灵魂, 因为它是人的本质。但是灵魂需要映像来认识自身, 因为它就像人的眼睛, 唯独看不清自己。”苏格拉底有言:“我们之所以需要镜子和艺术, 因为需要认清自己。”塞内加在《自然问题》中重申了苏格拉底的看法, 观照镜子是为了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镜子不仅提供我们可感知的有形外貌, 而且为我们指出缺点与本分, 不仅向人们展示照镜子的人是什么样子, 而且告诉他应该成为什么样子。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镜子寓意着自省。因此, 画面上的抹大拉面前的镜子, 符合抹大拉在皈依宗教前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反思, 镜子此时已不是简单的静物, 而是具有了自我认知的象征意义。法国剧作家皮埃尔·格兰戈曾说过:“懂得照镜子的人能看清自己, 看清自己的人能认清自己, 认识自己的人绝少自大。”在这幅作品中, 抹大拉对镜忏悔, 镜子反映了她的内心活动, 并塑造了她内省的崇高人格。

(二) 头骨的寓意

画面中, 抹大拉的左手放在一个球形的物体上, 通过镜子中反射的影像,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头骨。在西方艺术中, 头骨是一个常见的代表性符号, 通常代表了死亡, 但时代不同, 其代表的寓意也在发生变化。在这幅作品中, 头骨所代表的含义为信仰, 按照文艺复兴的医学—哲学理论, 画中的人物正处于一种被称为“忧郁情结”的状态之中, 画家是在以一种外化的现象来显现难以名状的精神面貌。

(三) 烛光的寓意

烛光是这一作品中的唯一光源, 烛光所产生的光线“不同于灯光的光亮度和方向的稳定性, 它受外力的影响, 忽明忽暗, 照射到主题的明暗方向也经常飘忽不定, 这样产生的现场效果会更吸引人、更戏剧性, 同时也使画面富含深刻的寓意”。这束光代表的是基督之光, 它照亮了黑暗, 显示出画家对玛利亚的悔过和改变特别的洞察力。拉图尔通过对烛光的描述, 赋予画面神秘、静穆的气氛, 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 三角形构图的寓意

从构图上看, 抹大拉的头、桌上的头骨, 以及镜中倒映的头骨, 正好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将位于中心位置的烛光包围起来。逆光中的头骨, 只勾画了它的轮廓特征, 周围明亮的光线把它与背景分开, 后面的烛光与烛光中的抹大拉, 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 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气氛。“拉图尔的构图比较集中, 常常是把事件的中心置于画面的边缘, 形成反新月形, 形态和色彩都处于永恒的静止中, 似乎是一种奇迹。”

三、《忏悔的抹大拉》的图像学阐释

(一) 绘画主题

抹大拉的玛利亚被初代基督徒称为“使徒们的使徒”, 她是第一位见证耶稣基督复活的跟随者, 从受难起就坚决跟随耶稣基督, 直到耶稣进入坟墓。因为她过去犯下的罪和她后来的忏悔行为, 她成为忏悔仪式的象征, 是福音书中悔改蒙恩的典型人物。抹大拉的忏悔是来自于《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的传统宗教题材之一。提香等历代画家都画过此类题材的作品, 但提香塑造的抹大拉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向往的少女, 画面背景光线明暗加重, 整体上充满一种戏剧性的冲突。

(二) 社会背景

17世纪的法国逐渐巩固和加强了中央集权, 成为欧洲典型君主专制国家, 国王及上层贵族注重笼络各方人才服务于王权和宫廷。当时杰出的诗人、戏剧家、画家与建筑师几乎都同宫廷有联系。在专制王权进一步强化之时, 法国知识分子依旧维护了其独立尊严和内心自由, 在人文传统得以巩固的前提下形成了古典主义这一重要流派。

(三) 宗教使命

拉图尔则是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图尔的作品由于在用光的技巧上很好地体现出了宗教的神秘感, 因而受到了教会的欢迎, 教会一时将他的画视为当时油画上的最高成就。拉图尔所作的关于抹大拉忏悔的作品一共有4幅, 根据该画的宗教色彩及当时画家在教会中所受到的推崇程度, 推测其可能是出自教会委托而创作的装饰画。通过对抹大拉的玛利亚皈依宗教前忏悔时所表现出的虔诚、自省的内心活动, 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以人为本的人文主题。

参考文献

[1]欧文·潘诺夫斯基著, 戚印平、范景中译.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1

[2]虞英.西方传统绘画中镜子的肯定性象征内涵研究[J].大众文艺.2013

[3]魏锦蓉.读拉图尔的《油灯前的抹大拉》[J].内蒙古艺术2010

[4]余庆辉.试论象征符号的转义——以巴洛克绘画中的骷髅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2008:8.

[5]成梅.油画光影表述与艺术风格[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06

[6]魏连福.多布拉伊斯与拉图尔的烛光.美苑1985 (2)

上一篇:埃迪斯科文大学商学院下一篇:武汉大学自考高升本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