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陪护人员培训及管理的建议(提案)

2024-08-16

加强社会陪护人员培训及管理的建议(提案)(精选6篇)

加强社会陪护人员培训及管理的建议(提案) 第1篇

案由:加强社会陪护人员培训及管理的建议

提案发起人:xx

提案内容:

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加上社会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老人、小孩、病人、残疾人等对社会照顾的需求日趋增大。因此,培养合格的社会陪护人员队伍是十分必要的,社会陪护人员的界定主要是指未经专业培训,处于无组织、无管理状态,在家庭或医院从事照顾老人、小孩、病人、残疾人的人员,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由服务中介公司招聘但无实际管理;

二是由医护人员代为推荐的;

三是无组织,无管理状态的“黑护工”,这部分人员所占比例很高,人数众多,分布领域广,也是亟待加强管理的重点对象。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无证上岗:由于社会陪护行业缺少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政策也处于空白状态,无证上岗现象普遍存在,一是社会陪护岗位没有准入资格规范,缺乏相应的准入标准;

二是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文化水平较低;

三是从业人员身体素质无法保障,很多人员未进行体检,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2.知识缺乏:众多社会陪护人员来自农村,未经正规培训,缺少卫生及护理知识,陪护护理技能差。目前,社会陪护人员技能水平更是让人感到担心,照顾特殊老人或病人,特别讲究操作要求,比如对脑瘫病人、骨折病人、不同手术的病人,一个简单的翻身有不同的操作方法;

如给重症病人洗澡、喂饭、大小便,都需要注意很多细节和方法。

3.自行定价:目前陪护价格逐年上升,普遍存在自行定价现象,今年达到每人每天150---200元,还有陪护人员提出要包吃包住,过年过节要红包,有时漫天要价,在陪护的过程中,还存在任意降低服务质量,盗窃病人财产等问题。

4.缺乏监管:陪护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是老龄化社会的需求,但陪护行业缺少相应规章制度,陪护人员纪律性差,无组织、无管理、无纪律约束。为了多挣一份钱,身兼多职,自由护理;

另一方面,社会陪护人员流动性大,一旦出现陪护事故,病人家属索陪时找不到责任主体,容易产生纠纷。

5.社会保障缺失: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部门,即使是有中介公司也只收费不管人,而病人也无法对陪护人员进行约束;

另一方面,社会陪护人员自身的权益有时也无法保障,如果在陪护的过程中感染了疾病,只能自认倒霉,或者被克扣工资,陪护人员也是无可奈何,社会陪护人员也是希望政府给予重视,希望政府出台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

6.缺乏相应政府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只对从事医疗行为的人进行管理,虽然陪护人员活跃在各个医院,但是卫生主管部门无权干涉,对社会陪护人员的调查、管理、培训等存在空白。

二、建议

1.理清关系,确定政府相应主管部门,乃是首要之策。由政府相应主管部门牵头开展相关调查研究,掌握社会陪护人员的状况。如人数、分布区域、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出台对社会陪护人员的管理政策、措施,制定地方性法规,统一标准,规范收费薪酬标准,从而做到有据有法可依。

2.将社会陪护人员纳入职业劳动管理,成立社会陪护人员培训基地,定期培训和考核陪护人员,建立档案。对于符合培训条件的人员,组织统一的免费培训,考试,考试合格后颁发“社会陪护合格证”逐步形成一批具有一定技能素质、社会欢迎认可的陪护人员队伍。

3.新聘用陪护人员上岗前必须由卫生部门进行健康检查,身体健康者方可上岗,每年定期体检,防止交叉感染;

体检费用可由陪护人员、中介管理公司、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分担,或者免费体检,从而杜绝陪护人员由于害怕花钱而逃避体检现象发生。

4.加强管理,社会陪护人员的聘用应由需求方直接与经工商或社团登记的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或服务公司签订聘用合同,而后由管理机构委派陪护人员上岗,费用标准及费用支持均由管理机构负责,不直接与陪护人员发生关系。

5.陪护人员在陪护期间应持证上岗,统一着装,并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根据聘用合同中项目的约定,对擅自乱收费索取红包或工作质量不合格等现象及时予以处理。

6.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对社会陪护行业树立正确观念,改变对社会陪护人员的不好看法。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工作关系。同时要对社会陪护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职业素质,树立良好风尚。

7.建立健全社会陪护人员权益保障制度,关心她们,爱护她们,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建议将社会陪护人员吸纳为工会成员,并为其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加强社会陪护人员培训及管理的建议(提案) 第2篇

1、建立健全探视、陪护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规定的所有内容。在患者入院时护士即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方面的宣教,签署探视陪护须知。

2、探视时间避开病区查房、治疗的高峰期,如可暂定下午5点至晚上9点为医院统一探视时间。

3、病区发放探视证,在能进入病区的关键位置设置关卡,保安人员应严格监管!探视人员一律在探视时间凭证出入,每次探视人员限2~3人。

4、探视证上的内容应包括病区名称,护长签名,并定期更新。

5、设置探视人员登记表,项目包括探视日期时间,探视病区名称,患者姓名,探视人数,离开时间。由保安人员负责登记,方便查证。超过探视时间仍逗留在病区的探视人员由护士规劝其离开,若规劝未果,保安人员从旁协助。

6、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留有陪护,每位病人只能留有一名陪护。

7、医院专职的陪护人员应设置专门管理部门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合格后发上岗证,所有陪护人员应持证上岗。

8、设立陪人准入制度,建立医院专职陪护人员资料库。为方便管理,不主张陪护人员为患者家属或家属私人聘请。对有必要留有陪人的患者,病区可从陪人资料库抽调并推荐给患者及其家属。

9、建立健全陪护人员职责,准入陪人签署责任知晓书。专职陪护人员要明确工作职责,遵从职业操守,工作区内不大声喧哗,不互串病房,不扎堆聊天,爱护并合理使用医院病区公共物品,不浪费水电(原则上病区内的物品跟设施只供住院患者使用)。必要时制定陪人奖惩制度。

10、非探视时间病区内只能出现医院工作人员和持有证件的陪人。医院工作人员便装出入也应出示出入证(这个需要院方领导跟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呀!)

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对策建议 第3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培训;培训方式;培训考核;创新理念

企业是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中尤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更新发展的节奏下,我国的企业集团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而企业要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就必须要将企业工商管理的优化摆在首位。所以,工商管理培训顺势成为企业内部管理中必要且关键的一个环节,而培训课程的质量则直接关系到企业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升效果,从而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与未来发展,因此,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这个环节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现状分析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绝大多数企业并未引起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在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阻碍和问题。其中一些企业的工商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觉得企业员工没有必要浪费工作的时间来接受工商管理培训,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投入并不做预算。而有些企业则在工商管理培训方面明显体现出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企业工商管理的培训水平得不到很好的提高。或者部分企业为达到缩减培训经费的目的,不舍得使用高薪去聘请高级的工商管理培训师,而故意选用资质相对较差的培训师,使企业工商管理培训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此外,部分企业由于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考核制度较为单一,甚至出现不严谨的现象,如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或使工作人员相互抄袭作弊的现象频生。现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逐一简述:

(一)工商管理培训课程受忽视

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在顶着各方竞争和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自我提升,通常情况下,企业在此时会忽视掉长期发展的战略,而将目光转向短期效益,加强企业产品与业务人员的培训投入,而忽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投入。长此以往,会导致企业内部的稳定性动摇造成企业得不到长久的发展。首先,在突发状况发生时,由于技术与管理能力不足而得不到相应的支持,使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而可能陷入经济危机;其次,部分发展较为稳定的企业中虽然设有相关的工商管理培训,但未能引起接受培训的相关人员的重视,受训人员无企业发展培训意识,使课程培训成效降低。

(二)工商管理培训内容简略,形式单一

有些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课程设置整个流程非常完整,从培训伊始的课程设置到培训结束的考核检验一步不少,但最终成效却达不到理想的状态,甚至于一点成效都没有。而导致这样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企业在培训开始前并未确立培训目标,受训人员则只把工商管理培训看做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去完成,而未真正用心去学习;此外,另外一个因素则是培训方设置的课程内容简略,只注重理论,导致枯燥无味,与实际情况偏离,使受训者失去听课兴趣,从而使企业收不到良好的培训成效。

(三)师资水平不达标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经验尚未成熟,企业培训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中可参考借鉴的实际案例少之又少,培训方的资质与能力没有办法得到保障,所以,企业在工商管理培训方面难以收到预期的成效。

(四)培训考核方式不严谨

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结束进入考核阶段后,培训师为提高学员考核的通过率,而故意将考核难度降低,并采用固定的考核方式进行,甚至不制止考员作弊的现象时常发生。这严重影响了培训与考核的真正意义,企业无法得到学员知识掌握程度的真实反馈的同时,往往使学员以任务观念去应付考核而不思进取,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

二、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策略

(一)加强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内容的重视

在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前期对受培训学员进行前期宣传是非常必要的,要让学员充分认识到培训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意义,对学员本身能力提升的作用,调动学员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学习的激情,达到高效学习的状态。企业管理部门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规划,使培训能够有序地进行,让学员真正学到知识,并能学以致用,使企业投入收到应有的成效,并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得到保障的基本条件之一。师资力量的建设首先要对培训师进行严格的筛选,分别从几个主要方面入手,包括管理理论的掌握程度、思想素質以及企业管理实战能力等进行综合考察,建立完善的师资验证系统;其次,要重视对培训师的培训,使其培训知识不断更新,最好让培训师参与到企业实际管理中,不断创新培训内容。

(三)改变传统模式,提出创新理念

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应当借助现代化先进技术,科学制定多种培训模式以应对不同领域以及不同位置的学员,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培训不单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更要结合实际的管理状况来进行,使管理人员能够达到更深层的理解,对不同的人提不同的建议,使其在岗位上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四)加强培训参与人员的考核

企业工商管理培训需要营造一个和谐分氛围,改变学员任务观念的心态,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对受培训人员的心理进行分析和了解,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其充分认识到培训对其发展以及所在岗位的意义所在,参加培训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保证学员能够学以致用,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结合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工商管理培训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样的培训不仅能提高企业在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而且在拉高企业员工的能力水平的同时,间接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更好发展的同时也间接刺激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由于可见,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是企业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是企业更好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任瑞全,张合振.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企业导报,2013,(1).

[2]曾中伟,叶建伟,白霞.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对策建议[J].神华科技,2013,(5).

[3]吴伯钊.刍议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J].中国商贸,2014,(3).

[4]张新义.浅析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经营管理者,2015,(11).

加强社会陪护人员培训及管理的建议(提案) 第4篇

关键词:外来务工;管理;培训

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5-0098-02

1 新形势下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各企事业单位为了尽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都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就力进城务工人员流入城市创造了条件。而城市建设中大量城市人口不愿意做的脏、苦、累的工作,也多为外来劳动力承担起来,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我所在的大连市沙河口区城建系统为例,全系统下属五个事业单位,经过机构改革,人员精简,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但是整个系统也进入了老龄化阶段,每年退休技术工人成倍增长,目前的一线工人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因此整个城建系统近两年正逐渐加大招收外来务工人员的比例。

2 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对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工作的运行,一些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已逐渐暴露出来,并已成为制约外来务工人员管理的“瓶颈”。总结起来其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2.1素质偏低,意识淡薄

进城务工的人员多是落后地区的人口流入發达地区,而落后地区的人口相对发达地区的人口来说,其受教育程度、综合素质较低,从而在为满足个人生存需要生存空间的求职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从事城市居民生活需要,而城市人口又不愿意干的脏、苦、累的工作,而由此引发的医疗、子女人学等问题也将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必将导致外来务下人员素质偏低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当经济上处于较低阶层的进城务工人员受到物欲诱惑和刺激时,心里易出现失衡,当一部分人的欲望通过正常途径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就极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2管理滞后,资源浪费

管理工作的长期滞后,是制约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政府有关方面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上的立法滞后,对进城务工人员管理、疏导、服务、教育等社会配套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在宏观上对外来务工人员没形成有效地把握和控制,使进城务工人员处于半盲目的无序状态;另一方面,在基层的用工单位管理不到位,管理机制不适应管理工作的要求,管理方法、措施滞后,管理力量薄弱、措施不力,管理阶层只重视管理而忽视保护、服务,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3 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工作的建议

针对城建系统和整个社会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建系统工作的特色,本人认为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端正思想,强化服务

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人城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外来务工人员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化管理为服务,关注他们的现状,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氛围。

(1)同外来务工人员签订正式的劳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报酬、保险、福利等相关事宜要明确在合同中,并着重向外来务工人员强调他的权利。对于长期在一个单位固定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应在工资、生活补贴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

(2)通过经常性的走访、座谈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思想动态和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要求,不能满足的应给予合理的解释。在走访、座谈中要与外来务工人员形成一种平等、友好的交流方式,形成外来务工人员同用工单位相互信赖、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3.2加强培训,挖掘资源

进城务工人员受地域和年龄的限制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是他们大多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又有实践的磨练。对此应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再教育力度,实施对进城务工人员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1)经常性的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市民行为规范、劳动安全生产、公安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宣讲。利用业余时间,为外来务工人员组织以普及法律知识、道德行为规范、安全生产知识为主的讲座,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荣誉感。

(2)用工单位还应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技能的培训,各用工单位应拿出专项资金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避免工作中的失误。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在工作的同时掌握一项足巳维持生计的技能。

3.3活跃文化,促进发展

(1)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一方面为外来务工人员营造健康、积极、文明的打工文化氛围,增强他们对第二故乡的认同和热爱,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对其工作时间外的管理。

加强社会陪护人员培训及管理的建议(提案) 第5篇

一、对于财政部门预算要加强四个方面。一是“三公”经费预算要细化。从调查情况看,下达的预算很简单,只有部门经费总额,支出没有明细,“三公”经费及会议经费的控制、考核、预警无确切的标准;二是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现代预算制度。“三公”经费及会议经费预算标准要科学,要切合实际。本着节约原则制定新标准,使部门经过合理控制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三是预算编制要透明。职能相同相似部门经费预算要有可比性。四是运用现代科技,推广和完善公务卡结算方式,实现明白消费,减少现金支付。

二、对于预算执行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预算的约束力。一是部门“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预算细化到项目,没有预算,一分钱也不能花;二是严格做到开支必须公开、透明,必须接受立法机构和公众的监督,落实问责问效。一些单位,之所以对“三公”经费大手大脚,对中央和上级有关禁令不以为然,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公开不够、透明不足,群众不知道、管不着,助长了奢侈之风。一旦将一切置于阳光下,将会曝出问题、晒出破绽;三是加大惩戒力度,明确“三公”经费及会议费的法律责任。加大对“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的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让其自生敬畏。

三、完善制度建设。建议有关部门将整治公务人员的“公款消费”和“挥霍浪费”行为,列入政府法制建设计划,尽快明确公款消费的法律或制度责任,使治理“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有规可依,这样既会对公款消费主体造成压力,也为公众对“三公”经费进行监督提供了法制支持;二要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完善公开方式和内容,使其制度化、常态化,方便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三是强化定点管理,各级政府统一公布定点单位。

四、从监督检查层面,建立“三公”经费支出预警机制。纪检、监察、财政 、审计等部门应加大联合监督力度,对各单位“财政资金”支出审批、报销、核算实行源头审核控制。并积极探索建立对各部门“三公”经费及会议经费支出开展季度性预警提示工作,督促各部门严格执行“三公”经费及会议费预算管理,严防支出超标。审计机关进一步强化对各部门对“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的审计监督力度,将各部门“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情况作为审计工作报告的一个重要内容,接受人大的审议和质询。

总之,治理“三公”经费及会议费要多管齐下。从完善制度建设,细化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力以及监督考核多种措施结合方能收效。要强化政府各部门公开行政成本的力度,尤其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公车使用、公务接待、出国出境出差考察等支出情况,应详细分类列出,使各部门的公务行为置身于社会的监督之下。 加强对“三公”经费消费主體勤俭节约为政理念的教育和锤炼,明确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管理国家资金责任。要将政府各部门行政成本情况及“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公开情况,纳入年度目标、廉政考核和问责范畴,促使各部门自觉规范和收紧“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行为,提高行政效益。

加强社会陪护人员培训及管理的建议(提案) 第6篇

关键词 抄表管理;电费管理;准确率;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T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112-0178-01

1 目前供电企业抄表现状

抄表工作是电费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是抄表人员利用各种抄表方式对所有在供电企业立户的用电户电能计量表计进行的电量抄录工作,抄表的用电户电量是计收电费的依据。抄表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抄表日期内及时、准确、无误地抄录电能表数据。日常抄录用户电能表指示数,手段主要有两种:人工抄表、掌上机抄表。这两种手段都必须要求抄表员逐户登门手工录数,尽管掌上机可以解决计费系统的数据录入问题,但其本质上还不是自动化的抄表方式。

随着电力需求市场的蓬勃发展,现有抄表手段暴露出越来越多的质量和效率问题:现有的抄表方式无法在计费、线损控制、用电分析、营销预测、乃至宏观决策等方面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存在估抄、漏抄、错抄等问题,且用电客户的点多面广还会导致整个企业的成本上涨、效益下滑、管理复杂度增大。

2 管理措施

公司高度重视低压抄表管理工作,积极创新管理措施:

1)建立“跟踪”抄表制度,加大营业普查力度为使营销工作更细化、更深入,营业科每月不定期对低压台区进行“跟踪”检查,切实促进抄表质量的提高。同时班组内部组织各种形式的检查互查,每隔3个月对抄表区段进行轮换,减少人为的估抄、漏抄等现象。跟踪抄表制度的建立,加强了抄表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对抄表过程的控制。一方面减少了因抄见电量不真实造成线损波动较大、分析不到位、线损报表失真的现象;另一方面降低了因抄表不到位带来的电费风险,提高了营销工作质量,为进一步优化经营指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提倡文明工作,强化业务培训。针对企业转型和工作实际情况,我们定期对低压抄表班进行业务培训,不仅注重提高抄表人员的工作能力,更注重提高抄表人员的职业道德。抄表人员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与客户工作交流时要用文明礼貌的服务语言,尊重客户的风俗习惯,讲究工作方法和艺术,争取得到客户的帮助与支持。同时优秀的道德情操能起到监督、巡查作用,并能够及时杜绝偷窃电及违约用电行为。

3)充分发挥会议的能动性。坚持每半月召开一次抄表工作协调会议,每月进行一次线损分析例会制度,相关部门协同参与,群策群力,把影响抄表质量的各种因素和原因分析清楚,及时解决抄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这一措施的落实,城区低压线损得到了有效控制,抄表人员明确责任,兢兢业业,勤检查、勤巡线、勤分析、勤落实、勤汇报,每月抄表结束后的《低压抄表情况分析报告》,更成为了协调低压营销工作的有效材料。

4)优化抄表路线、时间,依托科技投入,提高工作效率针对原先台区线路混乱、抄表人员管理责任不明确、一个台区多人管理的问题,采取前期调查、集中整改、统分抄表册的方法进行抄表册的重新编排和划分。抄表人员严格执行抄表时间,不得随意改变。

5)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目前,公司形成了一整套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系,在低压抄表管理方面,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抄表员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规范自身行为。每次抄表结束后,各科室均需填写相应的记录册作出记录,以便数据查询和考核参考。

6)加强抄表监督管理。综合考核抄表质量及数据上传的准确性、及时性、对异常处理的及时准确性等情况进行细化考核。这样充分调动抄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减少了人为抄表责任事故。

7)加强对抄表人员的培训。加强抄表人员对营销管理标准如《四川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抄表收费班管理标准》、《国家电网公司电费抄核收工作规范》以及营销业务技能、政策、法规等的培训工作;加强对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学习,使其能熟练利用系统远程采集客户机费电能表的用电数据,并定期进行业务技能测试,通过教育培训转变抄表人员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

8)健全监督机制,形成专门的监督流程。结算中心、营业科、综合科、装表接电科对低压抄表的全过程实施监督。各科室环环相扣,紧密配合,相互监督,保证了低压抄表的工作质量。

9)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专门的考核流程。按照“权责明确、绩效挂钩”的原则,根据每月工作完成情况,在工资中予以兑现,做到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同时加大奖惩力度,做到了重奖不心疼,重罚不手软,工作业绩突出的人员多抄表、抄好表,而工作完成不好的则削减抄表户数,使抄表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极大地激发了全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以上措施的执行,我们的对标体系有了很大改观,班组工作业绩和管理水平均得到了提高。

3 应收电费的核算和管理方式

应收电费的日常管理中包括营销管理和财务管理,市级供电公司按照划分的供电区域设置若干个营业部门,各营业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电力用户的用电量计量。应收电费计算,电费收取,电费发行,并将数据进行汇总,上报给财务部门,这部分的业务属于营销管理范畴,财务部门应按照各营业部门提供的汇总数据确认收入实现,将营业部门所上交的电费冲减应收账款并上交给上级主管部门,这些业务属于财务管理范畴,供电企业财务部门对电费资金只管理到营销部门,各电力用户的具体用电信息则由营销部门掌握和管理。

4 工作经验

1)认真细致的工作标准。抄表人员每次抄完电表后,必须填写抄表日志和客户管理记录册,将抄不上、电量异常、停用、新增、表箱损坏等问题逐一列出,然后针对这些特别问题由专人去现场复查,真正把优质服务工程落实到行动上。

2)和谐团结的班组氛围。低压抄表班班长思想品德高,懂得协调抄表人员之间的关系,积极团结带领班组成员工作。抄表人员搭配合适,抄表过程发挥团队精神,积极协作。

3)积极严谨的学习意识。抄表人员自学提升业务素质,对各类表计加强研究,在实践中积累抄表经验。这些业务能力的提升,一是靠技术培训获得,二是靠自觉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规范高效的低压抄表管理流程。我们对各科室的职责进行了详细的分工,现进行简单介绍。低压抄表班在抄表例日进行数据下装,由抄表人员对低压客户表计进行抄录,发现计量装置异常,及时通知装表接电科,进行故障处理。发现违约、窃电行为,及时通知营业科用电检查人员到现场处理。抄表人员抄录数据完毕,进行数据上装。核对无误的抄表数据发送至电费结算中心实收科,进行电费核算,生成应收电费。对发现的错误数据,抄表人员到现场核实。抄表数据由抄表人员和应收科人员严格把关,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综合科负责检查抄表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对投诉和举报的事件进行核实,并对相关责任人提出考核意见。营业科负责营业普查、违约用电的查处和线损的管理。根据检查情况,提出考核意见,并汇总相关科室考核意见,报公司营销部批准。抄表结束后,低压抄表班对抄表、线损完成情况和出现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查找原因,以利于今后工作的提高。

5 建议

本文笔者对供电企业财务及营销管理的粗浅了解,针对应收电费的财务管理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对于财务信息化的系统和营销现代化的系统建设不是很完善的供电企业,财务部门无法时时取得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这部分供电企业可以对电力用户按照规模大小及用电量大小进行分级,财务部门将大用户作为应收账款的明细科目直接反映与核算,对于中小的用电用户,由营销部门提供应收电费明细表,作为财务部门核算应收电费与预收电费的依据,财务部门每月对营销部门提供的报表进行分析,并不定期地对其进行抽查。供电企业应加速营销现代化建设以及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这两个系统之间建立接口,实现数据共享,使财务部门可以直接从营销系统获取基础数据,时时掌握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为进行财务管理提供必要条件。作为供电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与考核办法,设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比如: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去计算设定应收帐款的考核指标,有必要的话可以结合地区经济景气指数制定系数避免随意选取某一时点数据作为考核指标的不科学做法。

6 结束语

上一篇:关于领导力的25句名言下一篇:消防设备维护保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