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示例

2024-07-15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示例(精选8篇)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示例 第1篇

秦王:“秦王不悦”一“秦王怫然怒”一“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唐雎:“唐雎之刺秦王”,将“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文章主题:赞颂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第4期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示例 第2篇

学校:徐闻县大黄中学 执教者:谢锦玉

教学目标: 1.通过复述、翻译、朗读等手段,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 2.疏通文意,积累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3.分析人物形象。4.体会说话的技巧。

教学重点:在疏通课文的基础上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来表现人物形象。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周恩来和派克钢笔的故事引入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重点词汇 2.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说话的技巧

三、简介作者、作品、释题。

1.《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共有33篇。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记事上起前453,下迄前209年,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2.释题。

辱:辱没、辜负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停顿,注意多音字及生字的正确读音。)2.用自己的话创造性的复述故事内容

五、研读赏析第一、二段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唐雎出使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回答。提示:抓住文章的重点的语句来回答。3.学生试译全段。

4.采用老师讲述、启发为主的方法,疏通以下字词。易安陵 安陵君其许寡人

大王加惠

虽然

受地于先王

愿终守之 因使唐使于秦 ...............5.引导学生思考:

①推敲一下秦王的语言,秦王是一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的人? ②安陵君以怎样的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6.分组朗读人物对话,要求读出语气。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要求:找出段落中的通假字,并把比较难理解的句子划出来。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3.学生翻译文段,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句。(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2)请广于君

(3)而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4)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 4.思考讨论:

(1)细读秦王对唐雎说的话,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3)注意比较以下:安陵君的理由和唐雎的理由有什么异同? 5.全班朗读课文。六.拓展延伸

请你根据下面不同的性格,设计个性化的语言。当父母错怪你的时候,你会怎么说„„ A性格暴躁 B性格温和

七、课堂检测

八、课堂小结

九、课后作业 1.整理笔记 2.背诵课文

十、板书设计

秦王

易安陵

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狡诈骄横)

(狂妄、蛮横、盛气凌人)安陵君

愿终守之

(言辞委婉)

唐雎

虽千里不敢易也

出使(缓和矛盾)对答(义正辞严)

附:课堂检测

一、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安陵君其许寡人()

请广于君()..虽然,受地于先王()

岂直五百里哉()...

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真不知马也

..B.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C.受地于先王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大易小 ..

三、翻译下面句子。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示例 第3篇

一、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主张,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 新课改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发展上。为此, 语文教师应树立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学会尊重和信任学生, 营造情感交流和信息交互的“心理场”, 让学生在其中能够轻松地卸下思想包袱, 并启发学生思考, 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这一课之前, 教师应让学生以文本为依托, 借助网络资源, 探究这一故事发生的背景, 如秦国的强大和吞并六国的时代故事, 探究唐雎这一类战国勇士的人物形象, 还可以探究这篇文章的来源———《战国策》这一史书的背景。然后, 教师让学生根据所搜集的资料, 列出一些问题在课堂上讨论。有些学生提出疑问:“唐雎是一个小国的使臣, 凭什么力量战胜了强大的秦国?”接着, 教师让全班学生一道讨论这个问题。通过这一过程, 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锻炼和开阔了学生思维,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运用诵读法, 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能力

诵读法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 它是声读法的一种。通过诵读, 能感知和把文本的声音形态表现出来, 并理解和欣赏文本;通过熟读涵泳, 对文句的声音和节奏有一个整体把握, 对文本的神韵、气势、情趣有深刻的体会;通过诵读, 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深刻感受文言文的音韵美、文字美, 感受其中流露的情感。

诵读能使学生从作品的声律气韵着手, 体会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为此, 教师的范读能为学生树立榜样, 让学生有模仿的欲望。 教学 《唐雎不辱使命》这一课, 教师在范读的时候, 应读得抑扬顿挫, 让学生体会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然后, 让学生自读, 教师在这过程中应发挥引导作用, 指导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停顿, 什么时候应该重音, 什么时候应该低沉, 什么时候应该高亢。学生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 体会文本的音韵和谐、铿锵有力、辞藻华美。最后, 教师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形成对文言文的语感, 从而达到培养语言感受能力的目的。

三、与现代生活联系, 为文言文教学注入现代信息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中学语文课程应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此, 文言文学习应该与现代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找到古代和现代的结合点, 把历史视域和现代视域融为一体, 达到博古通今、古为今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案例 第4篇

《唐雎不辱使命》讲述的是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以聪明才智和凛然正气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捍卫了国家尊严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我反复思考后,对教材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我以宋代大文豪苏轼的那段名言“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导入,在感知课文内容后,我顺势抛出问题:“徒以有先生也”,仅仅是因为有先生在,唐雎到底有什么过人之节呢?请大家细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唐雎的过人之节是如何表现的?问题刚一抛出,学生在经过片刻的独立思考后,很快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正是我所期盼的,因为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主动程度往往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果然不出我所料,讨论未几,很多组便纷纷举手示意已有成果,急盼发言,我顺势将大家领到了成果汇报环节。学生的发言令我满意:

生1:我从“挺剑而起”四个字看出唐雎的过人之节,唐雎挺剑而起,敢与秦王同归于尽,靠的正是一股不畏强暴、精忠报国,不顾个人安危的凛然正气。

生2:从唐雎的语言上也可以体现凛然正气,如“否,非若是也”,这句话的语气较委婉,甚至给人感觉唐雎是在屈从秦王,但我认为,这种以退为进的方法有时也是对付敌人的极好方法。这句话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

生3:我认为唐雎说的“守”字,虽然只是一个“守”字,但含义丰富;表明我们并没有占别人便宜的意思,但国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会誓死保卫自己的国土,誓与国家共存亡,国在人在,国破人亡。这不仅婉言拒绝了秦王的易地要求,还暗暗告诫秦王不要轻举妄动。“守”是一种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具体表现。

生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这是一个反问句,十分有力,表明安陵国非但不想易地,而且根本不愿意易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断句,语气坚定有力、果断。这是唐雎当秦王以“亦……尔”的口吻鄙视“布衣之怒”时,立即对秦王进行驳斥,提醒秦王正视“士之怒”。

生5:唐雎还用了语势强烈的排比句,列举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史实,对“士之怒”加以渲染说明。这三个史实,犹如锃亮锋利的匕首,直刺贪生怕死的秦王心窝;又好似撼天动地的警钟,警告秦王必须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自蹈死地。

生6:唐雎在列举了三个史实之后,又说“与臣而将四矣”。这是一句潜台词,他是在暗示自己将效法三人,刺杀秦王。唐雎是把血淋淋的史实,变成对秦王的直接威胁,迫使秦王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危急处境。

生7:从生6那里我突然有一点启示,我可以为唐雎刺秦王的事件给文中的这个排比句再续上一句:“唐雎之刺秦王也,山崩地裂”。大家看,可以吗?

生8:我也来一句“唐雎之刺秦王也,天昏地暗”。

生9:我也来补一句“唐雎之刺秦王也,江河暴涨”。

生10:我也想到一句“唐雎之刺秦王也,天狗吞日”。

……

生11:从唐雎的语言行动等方面我们都能感觉到唐雎他不畏强暴,他视死如归,一心想报效祖国,维护自己国家的主权不被侵犯的凛然正气。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想到我问题抛出后,学生的思考这么认真、这么深入,这时教室热闹得像沸腾的开水锅。我顺势进行小结并过渡:我们明白了,原来秦王是被唐雎的这种不畏强暴,忠君报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勇于维护国家尊严的凛然正气震慑住了。这时我想大家肯定有话想对唐雎说,那么请你写几句话送给唐雎。学生一个个胸有成竹的样子,马上伏笔疾书。我的这个问题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极大热情,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唐雎的敬仰之情。其中一位学生现场编写了四句话:

强暴生来何足惧?

舍生取义扭乾坤。

丹心一片照万古,

浩然正气永长存。

大家情不自禁地鼓掌叫好,在我要求全班同学齐读的时候,那声势真有些气吞山河,声震云霄之感。

我看全班同学情绪是越来越高昂,一发不可收拾,我不失时机地深情诵读过渡:古往今来,正是为了这种尊严,多少炎黄子孙奔走呼号,多少中华英杰前赴后继,“精忠报国”,写下一首首可歌可泣的不朽诗篇,展现一幕幕惊天动地的“血染的风采”……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虎门销烟惩列强;邓世昌为国捐躯战敌舰;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江竹筠身受酷刑不动摇。多少英雄,都是为了祖国的尊严而拼搏,而奉献!请大家说说你所知道的古往今来,维护民族尊严的事例。我刚一提出问题,下面学生就纷纷举手,抢着发言。一时之间,课堂竟成了“维护民族尊严”为主题的故事会了:

生1:香港金项奖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黄子华对原岛大地说:“麻烦你跟日本人说一说,钓鱼岛是中国的。”

生2:春秋时期,晏子出使楚国……

生3: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

生4:出使东吴舌战群儒的诸葛亮……

生5:还有机智反驳记者“对,牛弹琴”的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生6:歌星刘德华在日本唱《中国人》……

……

最后,我在屏幕上打出“维护国家尊严是全世界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最高尚的品质!”全班同学(包括我)齐读这句话,结束这节课。我发现几乎全班同学都是并不是在读这句话,而是从心中喊出来的,我还发现有几个学生眼里竟然闪烁着泪花,突然感觉自己也有些哽咽了!课是结束了,可我的心却久久没有平静,课堂上大家高涨的情绪仍充荡胸间!

【评价与反思】

这堂课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学生学习兴趣极强,参与热情极高,对课文挖掘深度远远超过平时,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古文的阅读热情,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通过教学我获得了如下的启发和收获:

一、领悟文字背后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初中课本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传统名篇。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它们不仅语言精练优美,而且思想蕴含丰富,写作上各有特色,能让你百读不厌,常教常新。在教学这些名篇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阅读和欣赏能力,引导学生透过文章的章法结构、表现技巧、语言艺术等去感悟深刻的道理,把古人的文字,化成有活力有生命的东西,摄入自己的灵魂,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中,我始终在引导学生体会唐雎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感受尊严的力量。在文章整体感知之后,我顺势抛出问题,让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及句式等方面充分探讨,充分挖掘语言背面的思想情感。然后通过“向唐雎表心声”和“故事会”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爱国激情,进一步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场所有的人也包括我都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二、确定作品的教学方向

对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设计教学。同样一篇《唐雎不辱使命》,我们可以从文中人物的说话技巧角度进行设计教学,也可以从围绕人物形象角度进行设计教学,也可以改编课文为课本剧,然后表演来设计教学。还可以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本文,从而设计教学。然而我思考的是,现在正处于和平年代,国家尊严在学生心中还有多少份量呢?唐雎那一股捍卫国家民族尊严的凛然正气能否让每一位学生肃然起敬,能否在每一个学生心中荡起波澜呢?《唐雎不辱使命》之类的作品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原因是不是正在于此呢?编者收录这一类文章,用意是否也在于此呢?对于这些千古名文,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不同层面的解读,但是不是应该对作品进行最本质的理解,最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呢?我反复阅读此文,反复进行思考后,认为要使学生对作品达到最本质的理解,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还是应该确定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要教学目标,最终使作品发挥出它的文本核心价值。

三、调动学生生活的积累

叶老曾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格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个性展示的积极性。教师的设计要选准切入点,抓住可延伸的契机,调动学生生活积累,要注意既要贴近文本,又能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且能说到点,说到位。学生尽情表达了对唐雎的敬仰之情,正是我在设计和教学时恰到好处的结果。再适时把学生的视点由课本引到课外,以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深化文章主题。在我激情诵读引导之下,同学们充分调动积累,情绪激动地讲述了一个个维护国家尊严的故事,一次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维护国家尊严是全世界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最高尚的品质!”这句话的出示做了很好的铺垫,老师和同学们都被深深震撼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去合理地发展课文情节,在揭题时推想或在空白处填补,或在跳跃处想象,或在关节处拓展,或在结尾处延伸……就这样作超文本的探索。冲破语文课堂教学的格局,让学生随文练笔,感悟实践,迁移应用,创新实践。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第5篇

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文言字词;

能力目标:借助注释和工具疏通文意。

重点难点:

体会秦王和唐雎这两个对立的人物在性格上的反衬作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简述时代背景。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二、授新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雎(jū)怫(fú)跣(xiǎn)抢(qiāng)祲(jìn)缟(gǎo)

傀(guī)挠(náo)

2、学生朗读第一段,疏通以下字词,理解本段。

安陵君其许寡人大王加惠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秦王不说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细读秦王的话,体会一下,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

②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③安陵君以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④请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写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

4、学习课文第二段,疏通以下字词,理解本段。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轻寡人与

虽千里之地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

5、讨论以下问题:

①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安陵君对他又是什么态度?

②你认为秦王说的是真心话吗?为什么?

③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④请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唐雎揭示秦王的骗局,表现了维护领土的严正立场。

6、学习课文第三段,疏通以下字词,理解本段。

秦王佛然怒大王能尝闻布衣之怒乎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怀怒未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7、思考以下问题:

①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②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③唐雎一连举了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其目的是什么?

④“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⑤请概括第三段的段意。

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三、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四段

1、疏通以下字词,理解本段。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徒以有先生也。

2、思考讨论:

①面对唐雎严厉反击,秦王有什么行动和言语?

面对唐雎的反击,秦王软弱了,“色挠”“长跪而谢之”以及他说的“徒以有先生也”,都说明了他的外强中奸、色厉内荏的内心世界。

②秦王的反映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从侧面刻画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的智勇超群、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③请概括第四段的段意。

写斗争的结局。

三、整体感知:

1、你是如何评价唐雎的?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个?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3、人物的对话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主要用了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夸张: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排比;夫专诸刺王潦也……苍鹰击于殿上。

对偶: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4、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呢?

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力量,使人物的对话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体现了雄峻奇伟的语言风格。

5、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在写法上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采用反衬手法刻画人物。

唐雎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谋士。他不卑不亢,针锋相对地与秦王抗争。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外强中干的形象反衬出唐睢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的精神。

②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的性格。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对话双方各自的语气符合各自的身份和个性,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③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文章虽短,但围绕“唐雎不辱使命”这一中心事件,形成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的故事情节,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自然而紧凑、严谨而完整。

本文重点详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唐雎,突出文章重点。

四、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记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面对暴秦勇敢无畏、义正辞严地同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使秦王折服而保全国土的经过,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1、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加惠(给予恩惠。)怫然(盛怒的样子。)免冠徒跣(摘了帽子,光着脚。冠,帽子。跣,赤脚。)抢地(撞地。抢,碰、撞。)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色挠(指变了脸色。挠,屈服。)谢(道歉。)谕(明白,懂得。)

2、通假字

①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

②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安放。)

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3、词类活用

①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第6篇

(二)学习在尊重史实的基础评价人物

(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

(四)学习本文的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方法

〖教学方式

(一)多种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

因为是文言文,就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能背诵,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为本文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文章描写人物非常传神,则要求学生精读、品读,指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之妙。

(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综合运用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加深对文章内容及写作方法的理解;利用阅读反思与批评,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相互启发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教学构思

一、检查预习,交流心得,引入新课

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并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陈述自己喜欢的理由;引入唐雎,导入新课,新课。

二、反复朗读,质疑答疑,疏通文意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注释,分组讨论,提出疑点,师生共同探讨,疏通文意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简介事情发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合作探究,理解人物,把握特点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句的分析,了解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启示,把握文章简洁传神的刻画人物的方法。

五、结合实际,分析评价,启迪思想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第7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注释,结合语境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

2.通过朗读表演、品析语言、改写段落等方式,体会唐雎的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初步体会作者运用对话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

1.以“读”贯穿课堂,读顺、读通、读懂。2.以“写”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理解。3.抓住重点词语品味人物语言特色。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唐雎作为弱国小臣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读通文章,读懂句意,读懂人物。

2.通过品味词语、扩写段落,体会唐雎的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语言特点,学习说话技巧。

三、教学策略

1.本文内容相对简单,在学习文言词语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注释与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达到疏通文意,理解内容的目的。

2.本文情节生动,富于戏剧性,采用“读—演”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理解人物性格时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通过删减词语、揣摩潜台词等方法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请学生介绍完璧归赵、图穷匕见的故事。

教师导入:秦王故伎重演,想用五百里之地交换安陵,作为弱国小臣的使者唐雎面对虎狼之国的秦王是像秦武阳一样色变振恐,还是如荆轲镇定自若,是像楚怀王客死他乡还是如蔺相如一般完璧归赵?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二)疏通文意 1.读通文章。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二遍,划出读不通、读不顺、读不懂的句子,先利用书下注释理解词句,然后生生互助完成对字词句的初步学习。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共同问题。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1)教师出示重点字的读音辨析,检查学生自学情况。(2)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准确掌握判断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及一些易错的重点词语,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

3.学生再次自由朗读、互读课文,达到流畅的程度。【设计意图】掌握重点字词句,培养学生根据语境理解句意的能力。

(三)感受人物形象 1.读一读,演一演。

教师导入: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任选一种方式,选一段,说一说,你们要读出或者演出一个怎样的秦王、唐雎或者安陵君?

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并总结。

唐雎:沉着冷静、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忠君爱国、凛然正气。安陵君:有见识,能看透秦王的伎俩,说话委婉。秦王:贪婪、骄横狂暴、色厉内荏、阴险狡诈。【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步感知人物形象。2.抓住重点语句精读。

教师导入:同学们的朗读体现了“有理在于声高”,秦王和唐雎一个声音比一个声音高。那么我们应抓住哪些词语读出人物的特点呢?

(1)想一想,下列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盼安陵君许。”

教师总结:关注秦王的自称“寡人”,注意虚词在文中的语气作用。

(2)请你写出下列句子的潜台词。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教师总结:读出言外之意。

(3)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三段,想一想唐雎的语言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唐雎的语言形式上简短,语意连贯、语气强烈,有气势,能表现出紧张激烈的斗争场面,表现出唐雎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特点。阅读时要读得一气呵成,铿锵有力。

【设计意图】通过精读、品析重点语句,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通过重点字词体会人物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怎样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4.写一写。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唐雎“不辱使命”的原因,感受人物形象。

(1)第三段是唐雎与秦王斗争的高潮,扣人心弦。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扩写这一段,再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学生扩写。

(2)唐雎“挺剑而起”,最后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唐雎究竟亮了一把怎样的剑从而战胜秦王?

学生:唐雎挺剑而起,秦王就会直接面临死亡,所以唐雎的行动有一定的震慑力量,表现了唐雎视死如归、斗争到底的精神和维护安陵国土完整的决心。光有语言,没有行动,也不能起到震慑秦王的作用。

教师:这是一把有形的剑,但是文中字里行间还有一把无形的剑震慑着秦王。

(3)教师展示学生改写片段并提问:你能否从这位同学的描写中或是你自己的描写中找到这把无形之剑?

教师示范:唐雎的胆识如同一把利剑,我觉得这个胆识是一种见识,能认识到布衣之怒的力量。

学生阅读思考:

唐雎的忠君爱国如同一把利剑:不辱使命,不能辜负安陵君的信任,不能辜负安陵百姓的重托,这个信念激励他无往不前,无坚不摧。

唐雎的智慧如同一把利剑:一下就能识破秦王的恐吓,威胁。唐雎的勇敢如同一把利剑…… 唐雎的沉着冷静如同一把利剑…… 教师总结:唐雎展示的是一把人格魅力之剑。虽然有人说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唐雎是根本不可能带剑觐见秦王的,但是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塑造这样两个人物,是对当时“士”这个阶层维护国家的利益的赞颂,是对“暴秦”的一种反抗。

【设计意图】深入体会人物形象。5.拓展。

教师导入:林则徐有一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古至今,为了国家利益,不辱使命的外交家比比皆是。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杰出的外交家。

师生交流,学习外交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忠诚、大义凛然等精神。

6.再次进入情境充满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设计意图】学习唐雎作为弱国小臣沉着冷静、有胆有识、忠贞爱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维护国家利益的精神。

(四)体会语言技巧

1.教师导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和别人打交道,人们常常说“听话听音”“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都是在说语言的重要性,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运用语言,你从唐雎和秦王的言语斗争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体会,不要求学生回答完整,鼓励学生结合具体内容或者是自己的生活体会,感受说话的技巧。

语言: 言辞委婉,言之有理:表明安陵君宁“守”不“易”的态度。针锋相对,言之有据:列举三个史实,警告秦王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自蹈死地。

以行证言,言之有力:挺剑而起,付诸行动,彻底打败秦王。2.语言实际运用练习。

【设计意图】体会语言的重要性,增强在生活中正确运用语言的意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唐雎,一个弱国小臣,在朝堂上,三寸之舌斗君王,胆为剑心退秦师,他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语言,一个锐利的武器,在生活中,巧妙运用它,能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明确文章主旨

(六)布置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完整排演课本剧《唐雎不辱使命》。2.阅读:《战国策》《使臣不辱使命》,谈谈你对“士”的认识。

“唐雎不辱使命”:辱邪,不辱邪 第8篇

我觉得这篇文章是小说, 而非史实, 是作者运用想像虚构的故事, 塑造了唐雎这一英勇无畏的爱国者的形象, 赞扬了他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精神。

首先, 从背景上看。纵观秦代的历史, 觉得这一内容有失真实性, 唐雎作为外国使臣在秦廷中挺剑而起胁逼秦王嬴政 (即秦始皇) , 那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据《史记·刺客列传》:“秦法, 群臣侍殿上者, 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非有召, 不得上。”这一事件应在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后, 安陵是魏国的附庸国, 秦臣尚不可带剑入, 作为敌国使臣的唐雎, 焉能持剑立于朝堂之上?何况, 其时秦国正与东方诸国全力相搏, 面对来者不善的敌国使臣, 焉能如此麻痹大意?请看仅比这早两年的《荆轲刺秦王》。公元前227年, 燕太子丹为了保住燕国, 避免被强秦吞并, 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了刺客荆轲身上, 让他去行刺秦王。为了使行刺成功, 不惜重金寻求锋利的匕首, 还让13岁的勇士秦武阳做还带上了流亡在燕国的秦国将军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地图, 把喂过毒的匕首藏在地图里去行刺。荆轲失败被杀后, 他的好友高渐离为了给他报仇, 装着给秦始皇筑乐表演, 一进秦宫就被多疑凶残的秦始皇让人弄瞎了双眼, 后来在秦始皇听击筑着迷时, 奋起用灌铅的筑击打秦王, 也以失败而告终。这三件事仅差几年, 难道秦始皇会对唐雎如此放松警惕, 让他带剑进宫, 还与秦王共坐?即使在荆轲刺杀秦王时, 群臣侍殿上者还是徒手与荆轲相搏。再看比这一事件更早些《完璧归赵》的故事。公元前283年, 赵国的蔺相如为完成使命不被秦昭襄王欺骗, 是在双手紧握和氏璧以脑袋和璧一同撞柱下才不辱使命的。可见唐雎挺剑而起绝不真实, 是经过了艺术加工, 具有小说因素的情节。

其次, 基本情节也不尽合事理。作为一地域仅“五十里”的小国, 当天下动荡之际, 不是成为大国强国的附庸, 就是灭亡, 事实上是很难作为一个“国家”独立存在的。在秦始皇横扫六国之时, 小小的安陵国奢望通过外交途径解除亡国危机, 那真是痴人说梦。唐雎之行那是愚昧至极, 没有荆轲那样周密的计划, 仅以能言善辩和“劫秦”手段换取秦王一纸承诺, 在“兵革不修、诈伪并起, 昏然道德绝矣” (刘向《战国策书录》) 的战国末期, 没有实力保障, 这种承诺有什么价值?《战国策》注者鲍彪认为:“唐雎之使愚矣!虽抗言不屈, 岂终能阻之乎?”

他不像《公输》里的墨子制止楚国攻打宋国, 先用言辞使楚王理屈词穷, 再模拟攻守战和宋国已做好守城准备, 才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

再次, 人物形象有欠准确。该文的两个人物唐雎和秦王, 与真实的历史人物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反差。历史上的唐雎, 是魏国一位纵横捭阖、巧舌如簧的著名策士, 并不是专诸、聂政、要离之类的亡命之徒。他曾劝信陵君忘掉自己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的大德, 不居功自傲地住在赵国。“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恫吓和“挺剑而起”拼命的架势, 非唐雎一类的辩士所能做到的。而作为唐雎对手的秦王嬴政, 绝不是懦弱无能、易于就范的庸主, 那种色厉内荏、前踞后恭的性格, 和叱咤风云、一统天下的嬴政的个性难以吻合。只要再读一读《荆轲刺秦王》就可以知道, 面对荆轲锋利的匕首, 猝然之间, 秦王“乃以手共搏之”, 可见其人身手矫健处变不惊, 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角色。那种“色挠, 长跪而谢之”的形象, 和历史上的秦王嬴政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上一篇:郧县渔政站学习科学发展观整改内容下一篇:严禁教师收受礼品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