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方案

2024-08-11

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方案(精选6篇)

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方案 第1篇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丰田二级维护培训及选拔方案

1、培训内容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 我市职教教研室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到维修企业研究,调研过程中发现四S店业务大致分为维修、维护、修复三类的话,分别占比重为10%、70%、20%,维护业务量极大,中职学生最基本能力应该会对汽车进行一级、二级维护规范作业。 丰田车系有规范的培训师及系统的培训教材,又今年六月份全国大赛及明年即将进行学生及教师丰田车二级维护操作比赛。

 我市目前中职校专业教师的状况是绝大多数老师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不会进行二级维护作业。

2、培训时间:元月25~元月29日,元月30日选拔教师参加省比

3、培训地点: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4、培训对象:机电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中汽车骨干教师

5、培训及选拔费用:大约1000 元/人,共计大约12000元

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方案 第2篇

1、培训子模块1:动力机构安装调试与维修(1)培训目标

了解交流三相三线与三相四线供电基础知识、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与外部接线,能看懂电气控制图;

利用相关工具完成三相电度表的正确安装;

能根据电气控制图,完成电动机正反转、Y-△降压启动、软启动、变频调速控制电路的工艺安装与排故;

能够掌握文明操作、环境卫生和节能的相关规定及内容。(2)培训内容 变配电与安全的训练;

电机正反转控制和Y-△降压启动控制; 铣床电气控制故障排除训练; 电动机软启动控制; 电动机变频控制。

(3)培训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培训组织:分组教学; 培训时量:11天左右。(4)训练项目

1)项目1:变配电与安全的训练 Ⅰ训练目标

了解交流三相三线与三相四线供电基础知识、变配电知识; 掌握安全用电知识、电起火的处理及电击后急救知识; 掌握三相电度表的正确安装。Ⅱ训练内容 电起火的处理; 电击后的急救; 万用表的使用;

三相电度表及用电设备电路的安装与调试。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2天左右;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电工实训室。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2人一组,分组教学;

培训方式: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讲练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2)项目2:电机动正反转控制和Y-△降压启动工艺接线 Ⅰ训练目标

掌握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控制按钮的作用和连接方法;

能正确识读和分析正反转控制、Y-△降压启动控制电路图的组成、原理;

能根据控制电路图完成电动机正反转控制、Y-△降压启动控制的实际接线;

培养安全操作、文明操作的意识,灌输环保、节能的理念。Ⅱ训练内容

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与保养、常见低压控制电器的应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识读与控制电路板接线训练; Y—△降压启动控制电路分析、延时时间设定、控制电路板接线训练;

知识拓展:伺服电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2天左右;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电工实训室。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2人一组,分组教学;

培训方式: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讲练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3)项目3:铣床电气控制故障排除训练 Ⅰ训练目标

熟悉铣床的基本结构、控制电路的原理;

能对铣床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实施故障排除方案;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安全文明操作的意识。Ⅱ训练内容

铣床控制电路原理图识读与分析; 铣床常见电气故障及排除方法; 铣床电气控制电路的拆卸与安装;

知识拓展:步进电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 2天左右;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机械加工实习室。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4人一组,分组教学;

培训方式: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讲练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4)项目4:电动机软启动线路安装调试 Ⅰ训练目标

掌握软启动的相关知识; 掌握软启动器的安装、调试; 培养安全操作、文明操作的意识。Ⅱ训练内容

电动机软启动的概念及应用;

软启动器的工作原理、选用及工艺安装; 软启动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2天左右;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电工实训室。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2人一组,分组教学;

培训方式: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讲练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5)项目5:电动机变频控制线路安装调试 Ⅰ训练目标

掌握变频调速的相关知识; 掌握变频器的安装、调试; 培养安全操作、文明操作的意识。Ⅱ训练内容

电动机变频调速的概念及应用;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选用及工艺安装; 变频调速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2天左右;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电工实训室。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2人一组,分组教学;

培训方式: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讲练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2、培训子模块2:传动机构安装调试与维修(1)培训目标

了解机械传动的原理和结构,具备收集与分析技术资料的能力,掌握设备拆装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员对设备传动机构装配、保养和机械故障的处理能力。

培养机电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掌握机电技术应用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标准、新设备等。如无级变速知识、数字化改造技术等。

(2)培训内容 减速器的拆装; 铣床机械部分的拆装; 自动生产线工作站的拆装。(3)培训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培训组织:分组教学; 培训时量:3天左右。(4)训练项目及要求 1)项目6:减速器的拆装 Ⅰ 训练目标

通过减速器拆装训练,让学员熟悉减速器的结构,了解减速器保养的基本知识,能制订合理的拆装工艺,正确应用工、量具和设备保养知识对设备进行装配、维护;了解无级变速知识等新知识。

Ⅱ训练内容

减速器拆卸:制订拆卸工艺,准备拆卸工具,完成拆卸工序; 零部件清洗:清洁剂的选用、清洗方法;

减速器装配:制订装配工艺,处理常见故障,完成装配工序; 减速器试车检验:接线、运行检验。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1天左右;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机电拆装与维修实训室。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3人一组,分组教学;

培训方式: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讲练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2)项目7:铣床机械部分的拆装

Ⅰ 训练目标

了解机械设备保养的基本知识,熟悉铣床的主要组成部件拆装顺序,制订合理的装配工艺卡,能对铣床的传动机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制订故障排除方案。了解铣床数字化改造技术的基本方法。

Ⅱ训练内容

铣床机械的拆卸:制订拆卸工艺,准备拆卸工具,完成拆卸工序;

铣床零部件的清洗:完成清洗工作;对不合格零件予以修复或更换;

铣床机械的装配:制订装配工艺,处理常见故障,完成装配工序;

铣床机械装配试车检验:接线、运行检验。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1天左右;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的机电拆装与维修实训室。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3人一组,分组教学;

培训方式: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讲练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3)项目8:自动生产线工作站的拆装(一个工作站的拆装)Ⅰ训练目标

掌握生产线的动作原理,会按制定生产线拆装工艺文件,会对生产线进行拆装与调试。

Ⅱ训练内容

机械机构安装:按工件布置图安装;元件固定牢固、整齐、到位;保持元件完好无损;安装的水平度、垂直度、同心度; 气动部件及传感器安装:气路连接;按元件布置图安装;元件安装可靠、整齐、到位;保持元件完好无损;

气动电磁阀安装:按元件布置图安装;元件安装可靠、整齐、到位;保持元件完好无损;

控制线路布线:按图安装接线;线路敷设横平竖直,不交叉、不跨接、整齐、美观;导线压接竖固、规范、不伤线芯;编码管齐全。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1天左右;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的机电拆装与维修实训室。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3人一组,分组教学;

培训方式: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讲练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3培训子模块3:控制机构安装调试与维修

(1)培训目标

了解总线控制技术与组态方法;

了解机床数控装置、数字伺服控制器、交流伺服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掌握PLC基本知识、PLC基本指令与PLC顺序控制指令; 掌握直流电机双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调试方法; 掌握伺服控制器控制信号要求及组成原则,能看懂伺服控制器电路图; 能够运用PLC及其编程软件进行PLC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与程序设计、PLC电动机变频器多速控制与程序设计;

能进行机床数控装置与伺服控制器的互联接线;

掌握机床数控装置操作与数字伺服控制器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通过培训,培养学员的良好职业素养,培养学员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

(2)培训内容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与程序; 3台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电路与程序; 电动机Y-△形降压启动控制电路与程序; 电动机8速控制电路与程序; 用PLC与变频器对铣床进行改造; 机床数控装置操作;

数字伺服控制器的安装、调试; 双闭环调速系统调试; 控制新技术专题讲座。(3)培训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培训组织:分组教学; 培训时量:6天左右。(4)训练项目

1)项目9:PLC控制装置安装调试 Ⅰ训练目标

能根据控制要求对PLC进行I/O地址分配、PLC外围硬件连接;

能运用PLC基本指令和顺序控制指令进行LAD程序编写; 了解总线控制技术与组态方法。Ⅱ训练内容

电动机正反转、顺序启动、Y-△形降压启动控制电路与程序; 电动机8速控制电路与程序; 用PLC与变频器对铣床进行改造。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4天左右;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的电类实训室。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2人一组,分组教学;

培训方式: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讲练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2)项目10:机床数控装置与伺服控制安装调试 Ⅰ训练目标

了解机床数控装置、数字伺服控制器、交流伺服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掌握伺服控制器控制信号要求及组成原则,能看懂伺服控制器电路图。能进行机床数控装置与伺服控制器的联接;

掌握机床数控装置操作与数字伺服控制器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Ⅱ训练内容

机床数控装置操作; 数字伺服控制器的安装; 数字伺服控制器的调试;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培训时量:2天左右;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数控实训室。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4人一组,分组教学;

培训方式: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讲练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3)项目11:直流电机双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调试 Ⅰ训练目标

掌握晶闸管与三相全控桥电路原理;直流电机调速方法;开环与闭环系统原理。会使用示波器、会组建与调试双闭环系统。

Ⅱ训练内容

晶闸管与三相全控桥原理电路;

直流电机的单闭环系统与双闭环系统介绍; 双闭环接线;

运算放大器调零与限幅; 三相全控桥控制角90度调试; 速度反馈系数的调试; 电流反馈系数的调试; 系统集成与机械特性的调试。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2天左右;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的电力电子与电机拖动实训室。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3人一组,分组教学;

培训方式: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讲练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4、培训子模块4:执行机构安装调试与维修(1)培训目标

应用装配钳工基本技能,能拆装常用的液(气)压缸。方向、压力、流量阀;

了解国家最新的常用液(气)压元件图形符号,能阅读、设计液(气)压系统图;

利用液(气)压元件工作原理和基本控制回路的知识,组建液(气)压传动系统;

利用PLC基本知识,编程控制液(气)缸的顺序动作; 掌握文明施工、安全操作的相关规定及内容;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严谨细致、诚实守信、吃苦耐劳、遵规守纪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

培养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培训内容

液(气)压缸的结构、密封容积、工作原理、差动连接; 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的结构、工作原理; 常用基本控制回路的组建、工作原理、控制方式; 典型液(气)压系统中,元件的功用、基本回路、工作原理、工作特点;

液(气)压系统设计主要参数的确定、系统图拟定、元件选择、性能验算;

可编程控制液(气)压回路设计、元器件选择、PLC编程、安装、调试。

(3)培训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培训组织:分组教学; 培训时量:4天左右。(4)训练项目

1)项目12: 液压或气压的PLC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注:学员根据本人情况,只需选修完成液压或气压任一项培训即可。)

训练任务1:液(气)压缸的拆装 Ⅰ训练目标

掌握换向阀的“位”和“通”的概念; 掌握换向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换向回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 熟悉换向阀的控制方式。Ⅱ训练内容

双杆、单杆液(气)压缸的拆卸; 液(气)压缸主要零件结构分析; 双杆、单杆液(气)压缸的装配; 双杆、单杆液(气)压缸参数的分析; 单杆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分析。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半天左右;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的液压与气压实训室。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3~4人一组,分组教学;

培训方式: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讲练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训练任务2:元件拆装及基本回路组建 Ⅰ训练目标

掌握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换向、压力、速度及其他基本回路的组建和工作原理; 熟悉不同回路的控制方式。Ⅱ训练内容

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的拆装; 换向阀的“位”和“通”分析 ;

溢流阀、减压阀、流量阀的工作原理分析;

手动控制、机动控制、电磁控制换向回路的组装和工作原理分析;

泵的调压、高低压、减压、顺序阀控制的顺序动作、压力继电器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的组装和工作原理分析;

节流阀的进油(气)、回油(气)节流调速控制回路的组建和工作原理分析;

容积调速、增速、速度换接、平衡、液压马达、多缸动作回路组建和工作原理分析。

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1天半左右;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的液压与气压实训室。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3~4人一组,分组教学;

培训方式: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讲练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训练任务3:典型液(气)压系统分析 Ⅰ训练目标

熟悉阅读液(气)压系统图的基本方法; 理解液(气)压元件的功能; 理解基本回路的合理组成;

学习通过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出液(气)压系统特点的方法。Ⅱ训练内容

液(气)压系统使用的元件及元件在该系统的功用; 液(气)压系统所使用的基本回路; 液(气)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 液(气)压系统的工作特点分析。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半天左右;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的液压与气压实训室。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3~4人一组,分组教学; 培训方式: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边学边议。

训练任务4:液(气)压系统设计 Ⅰ训练目标

熟悉液(气)压系统的设计步骤; 掌握液(气)压系统图的拟定方法; 学会选择各个元件的压力和流量的调整值; 掌握基本的性能验算。Ⅱ训练内容

液(气)压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拟定液(气)压系统图; 液(气)压元件的选择; 液(气)压系统性能的验算。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半天左右;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的液压与气压实训室。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3~4人一组,分组教学;

培训方式: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讲练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训练任务5:可编程控制液(气)压回路安装 Ⅰ训练目标

掌握液(气)压回路主回路、可编程控制回路等概念; 熟悉各种元器件的安装方法及安装形式;

掌握根据液(气)压缸动作顺序连接可编程控制电路的方法。Ⅱ训练内容

选用元器件并大致安装定位; 连接主油(气)路;

根据液(气)压缸动作顺序进行PLC编程; 连接可编程控制电路; 故障查找和排除。Ⅲ培训时量与培训地点 培训时量:1天左右;

培训地点:培训基地液压与气压实训室; Ⅳ培训组织与培训方式

培训组织:3~4人一组,分组教学; 培训方式: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做”合一。讲练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

5、培训子模块5:顶岗实习(1)顶岗实习目标

了解和熟悉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企业主要产品及应用等;

了解和熟悉机电设备维修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管理制度; 了解实习车间的生产组织与管理、主要生产任务,熟悉焊接设备情况及操作要求;

掌握实习岗位的机电设备维修工艺规程、质量要求、维修操作技能,能完成维修岗位工作任务;

了解机电设备维修中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方法的应用等。

(2)顶岗实习内容 入厂安全教育; 听取入厂报告;

机电设备维修岗位实习,参与维修过程。(3)顶岗实习组织方式与顶岗实习时量

培训基地负责培训学员的企业顶岗实习安排,并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

实习单位须安排顶岗实习的学员到机电维修相关的车间岗位实习;

每组顶岗实习的学员须配备基地和企业各一名指导师,负责顶岗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与指导工作;

顶岗实习安排以3~5名学员为一组,安排到相关车间岗位实习,并设立小组长,配合企业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学员的考勤工作;

企业顶岗实习安排在师资培训的最后一周,时间为6天左右。(4)顶岗实习项目 1)项目13:入厂安全教育 Ⅰ入厂安全教育目标

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知识,熟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防护知识与技能。

Ⅱ入厂安全教育内容

由企业代表介绍企业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防护知识与技能。

Ⅲ入厂安全教育时量与地点

入厂安全教育安排半天时间,地点为多媒体会议室和工作现场。

Ⅳ入厂安全教育的组织与形式

由培训基地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一起组织培训学员进行入厂安全教育,通过讲解、案例教育、现场教育及多媒体播放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

2)项目14:入厂教育 Ⅰ入厂教育目标

了解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企业主要产品及应用等。

Ⅱ入厂教育内容

由企业代表介绍企业情况、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等。Ⅲ入厂教育时量与地点 入厂教育安排半天时间;地点为多媒体会议室或工作现场。Ⅳ入厂教育组织与方式

由培训基地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组织学员进行入厂教育。通过讲解、多媒体播放和企业参观等方式组织教育。

3)项目15:机电设备维修岗位实习Ⅰ机电设备维修岗位实习目标

了解实习生产车间的现场情况、生产组织与管理; 了解和熟悉车间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及操作要求; 掌握机电设备维修岗位相关知识、机电设备维修操作规程、机电设备维修质量要求及机电设备维修操作技能,并能单独或在指导下完成机电设备维修岗位工作任务;

了解和熟悉机电设备维修安全文明生产、岗位职业操守及6S管理等;

了解机电设备维修中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方法的作用。

Ⅱ机电设备维修岗位实习内容

参观机电设备维修现场,熟悉现场情况; 协助或配合现场指导师进行机电设备维修; 单独或在指导下完成机电设备维修工作任务。Ⅲ机电设备维修岗位实习时量与地点 实习时量:6天左右;

实习地点:合作企业机电设备维修车间。Ⅳ机电设备维修岗位实习组织与方式

机电设备维修岗位实习由企业指导师负责培训,培训基地指导教师配合,每3~5名学员为一组,安排到相关车间实习,设立一名小组长,配合指导教师工作;

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方案 第3篇

一、英语教师培训亟待加强

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学历构成一般以本科为主。教师长期在教学一线, 重复教学、经验教学的特点较为明显。师资力量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充实、再培训和提高。即使有, 大多也是较为片断的、零乱的, 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和连贯的培训体系。对教师来说, 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长期隔离, 未能形成有效的在职教育和在岗学习, 有益于教学的知识交流减少了;视野狭窄, 知识老化, 业务水平也会由暂时的停滞滑向不断的退步。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每年大量涌现的生动口语、俗语及与信息技术紧密衔接的各类新生专业词汇, 都是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用的教学内容, 如不能及时的补充再学习, 将会使我们的课堂缺乏时代感, 新鲜感和灵动感。

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说职前的师范学历教育是成为教师的入门条件, 那么, 职后的继续教育就是成为一个称职教师乃至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社会发展不断加速, 教育改革风起云涌, 置身于这样一个迅猛变化的时代, 英语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面临一次全面的重新整合, 无论是学科知识结构还是跨学科知识结构, 都需要调整、充实和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外语专业教师的职业以语言文化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研究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为依托, 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必须结合教学实践终生学习, 在这些领域里, 通过不断的研究, 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从而为课堂教学提供取之不尽的能量, 而不会像蜡烛那样耗尽有限的燃料, 在简单的重复中沦为教书机器。

二、英语教师培训要有针对性

1. 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应从骨干教师抓起。英语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全面提升英语教师整体素质的关键。

(1) 骨干教师经验丰富, 这些经验既是他们自己培训学习的基础, 也是其他教师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

(2) 骨干教师具有辐射作用, 其最核心的作用在于骨干教师在共同体中的影响力, 很强的合作对话能力, 使个体的发展和进步成为周围教师的榜样, 成为教师教育者。

(3) 骨干教师作为支撑学校发展的脊柱, 有义务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凸现重要地位。

2. 培训内容

教师培训的内容一定要考虑教师真正缺乏什么, 真正需要什么, 贴近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 针对教师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展开针对性的培训。笔者认为培训前关于培训内容的调查问卷很有必要。

培训内容应包括: (1) 英语专业知识, 如英语语言知识、语言学知识、翻译学等专业知识、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等; (2) 教育理论知识, 如教育学、心理学、第二语习得理论等。 (3) 技能: (1) 语言应用技能, 如流畅的英语、准确的课堂用语、与学生沟通的语言技能; (2) 教学技能, 如英语教学法、课程设计、多媒体使用、课件制作、教学艺术等; (3) 科研能力, 如在教学中从事英语科研工作、学术更新的能力等。 (4) 素质: (1) 人格素质, 如美德、人生价值观; (2) 创新素质, 如教学创新、科研创新; (3) 教育理论素质, 如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理念等。

3. 培训形式

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形式有:教师自学、学校自培、教材教学法短训班、系统进修培训班和各种形式的讲座或报告会等等。

同类院校加大交流的力度, 如组织研讨、听公开课、交流经验等, 都是为英语教师再学习和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创造的良好机会。

遴选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 到英语国家亲身感受文化,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技能的培训, 语言应用能力会在短期内得到迅速提高。

三、培训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有机结合

近年来, 旨在提高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培训逐渐多起来, 大体上有3种培训模式, 即教师培训模式 (teacher training) 、教师教育模式 (teacher education) 和教师发展模式 (teacher development) 。前两种模式都没有赋予接受教育者以主体地位, 与后者形成鲜明对比, 现将它们的变化进行比较, 以探讨一条更适合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途径。

“培训”和“教育”皆指从外界施与外语教师的教育, 都表示教师是教育内容的接纳者、受训者, 而教师本人的内在自觉性、自我进步意识等相比之下却沦落与次要地位, 而恰恰是教师的“自我”才能

真正成为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源。因此, 在强调“教育”的基础上, 重视教师自我主动性的“teacher development”一词就应运而生, 即教师参与开发教学理论、理解教师做决策的本质、形成批判性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 教师本人积极的反思自己的教学, 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 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已促进自身的教学发展。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基于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而展开的反思型教学活动。该理念是在“teacher development”的概念下展开讨论, 它充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核心地位。任何教学理论都应该在具体的实践环节由教师和学生加以重构。因此, 教师的认知是主宰教学行为的关键, 诸如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及教师的知识和技能都能影响教师的认知。这就意味着培养教师的教育项目应以教师的发展为主, 不能停留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来代替对教师的研究。只有在教师认知层面上所形成的观点与先进的教育理念相一致时, 其知识和技能才可能得到完美的提高。

美国教育家、心里学家波斯纳 (G.J.Posner) 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认为如果一名教师不对自己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获得的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 那么, 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 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国吸取教益, 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教师的在职培训实际上就是教师的终身教育。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 教师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以及种种行为表现无时不刻不在反馈、调整、接受挑战。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 政府和学校有责任为教师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和帮助, 制定在职教育定期培训制度、促使在职教育多样化、加强反思性教学培训等, 促进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摘要:教师培训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培训的必要性、针对性以及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呼吁加快完善师资培训制度, 建立定期培训英语教师的长效机制, 促进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培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抗.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探研[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468) .

[2]秦静.浅谈高职院校英语师资再培训[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5, (5) .

[3]柳嫔琳.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分析[J].科技信息, 2007, (18) .

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方案 第4篇

摘 要:本文介绍了无锡中小学教师面向信息化专业发展能力培养的培训方案。本培训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能力,以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需求。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学科整合;培训方案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4-0090-02

一、引言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了加深广大教师对《标准》的了解,江苏省无锡市从2005年起通过报名-培训-考试的过关形式进行考核,结果是教师怨声载道,他们时间少,而且时间上不统一,培训起来难度较大,通过率不高,优秀率更加低;从2006年以后我们在培训上改变思路,在部分面授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的网络教学课程对培训学员进行同步和异步交流,实施两年多来,网络教学课程内容逐步完善,从讨论区中得到的是这种互动式自主学习方式效果极佳,从学员的作品中看到的是他们根据学科特点创造性地制作出作品。

二、指导思想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训在职的中小学教师。根据我校多年的培训经验以及对本次参加培训教师的现状调查,我们确立了新的教师培训指导思想:从教师培训入手,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根本上加以改变,让面向信息化专业发展的教师能够适应技术和教学整合的教学改革新要求。让教师充分体会信息技术对自己工作和学习带来的便利和乐趣,在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学会进行终身学习。

三、培训的基本目标和内容

在这个标准中,信息技术不仅被界定为一个教学的工具,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培训和持续的专业发展方面,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对所有的教师来说,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有能力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并能通过学习共同体来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

培训的基本目标是让教师具备基本的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能够自我决定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怎样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以及应用信息技术去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层面,第一部分是关于有效的教学与评价方法,第二部分是关于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四、具体实施过程

1.基本知识(理论热身)

本课程主要通过一些优秀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案例,让教师看到,角色转换后应该怎样上课。让教师看到自己的不足,有要改革自己教学的愿望。同时利用问题解决和案例法学习一些新的学习理论。通过此过程的学习,使被培训者产生强烈的紧迫感,有迫切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愿望。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学习理论、教育技术应用的意义等。

2.教案设计(教学规划)

理论部分是教案设计流程:需求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初步选择、教学媒体选择和教学评价方案制定;操作部分是电子教案的设计与制作。大多数被培训教师对计算机的使用只局限于打字,并没有真正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技巧,如大纲的使用、式样的使用、图表和文本框的使用等。此处使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让被培训教师通过完成讲义、电子教案、教学设计、给学生示范用的科普板报等任务来学习这些内容。

3.资源准备

制定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学习搜集教学用资料的各种方法、数字教学资源的存储与组织管理和教学演示课件的制作。如利用网络下载图片、视频和课件的方法,使用扫描仪扫描图片,利用各种软件整理和修改图片和视频等。

4.教学实施

理论部分主要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组织形式,教学信息呈现,把握教学信息的呈现时机与方式,合理借助媒体呈现教学信息;操作部分主要是教学设施、交流工具的使用,如被培训教师熟练掌握整合课件。让被培训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Microsoft PowerPoint和Macromedia Flash等软件的使用。此处应给被培训教师PowerPoint学习量规,一方面评价使用PowerPoint的效果,一方面为下一阶段制定课件评价量规做准备。

5.教学评价

理论部分主要是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操作部分主要是利用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

模拟课堂教学实施各小组的教学设计,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学会使用和设计评价量规。此次培训主要完成多媒体组合型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此种类型的教学使用的教学用课件主要用于课堂教学,是辅助教师展示知识内容、突破知识重点和难点的有利工具。此类型课件的合理使用,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优化作用。根据这种课件特点,可以侧重从课件内容的教学性、课件呈现的直观性和课件使用的便捷性三方面进行评价。

6.学习网络平台,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

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必将使学习向着网络化和自主性方向发展。制作和使用网络课程也成为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将某小组的教学内容制作成网络课程,学习使用学习平台。例如,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和“虚拟学习社区”的相互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智能知识平台的效能,而且也为中学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从而可以加强中学教育的改革力度,可以有效地使信息技术与中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

五、结束语

以上是根据以往的培训经验和对此次培训对象进行的调查制定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适合于培训开始阶段认识、学习使用技术的学科教师,不仅要求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使用,还要求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培训过程的本身就具有示范性,通过培训,被培训的教师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在教学中正确合理地使用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2]张建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20-22.

[3]余胜全.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DB/OL].中国网络教育.

http://www.chinaonlineedu.com/expert/thesis.asp?id=36&expertid=7,2006,(5):27-28.

[4]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3,(8).

[5]刘名卓,张琴珠.信息技术与个性化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5,(1).

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方案 第5篇

发展实施方案

太村镇中心小学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升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根据旬邑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指示精神,根据我校教学实际,特制订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系列性纲领性文件为指导,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以更新教育观念为指导,以解决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型、创新性教师为目的,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科整合、开放性、多元化的一系列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开展现代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开拓教师学科知识视野,培养教师的组织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水平,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以教育科研为主题,以教研组为培训实体,推动以校为本的行动教育教学研究方式,使学校成为有活力的学习化组织,使校本培训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好充分准备。

二、培养目标

我校针学校教育发展实际,全面启动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教科研带动为重要途径,以高效课堂为重点,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为主体方向,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以教师自评和反思为主,以课堂教学分析为基础上,构成校长、教研组长、教师共同参与的校本培训教育模式。

三、培训措施:

(一)、学习目标培训:

采取灵活多样的校本培训方式,将中心校的集中培训和以各教研组的分散培训相结合,将学科培训和教育教学理论培训相结合,将师德培训和专业引领相结合,将个人反思与小组研讨相结合,形成以实效促发展的特色培训模式。

1、自主学习:

打造书香校园、书香教师、书香学生,使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教师的浓厚兴趣,利用好文本资源,培养教师的读书欲望,丰富校园文化(图书角、橱窗、板报、警示标语、走廊等),以书为友,每天至少读书一小时,以书为伴,每月至少读一本书,以书为师,每学期定期召开一次读书、演讲汇报会。

2、专题讲座: 我校结合当前的教改热点和教改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请有经验的学校领导和学科教研员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不断开阔教师眼界,同时有重点、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听课研讨活动,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进行学习汇报或上成果汇报课或谈学习体会,或上示范课,或作专题讲座,切实提高学习成效。

我校每学期开学伊始,组织全校班主任教师、科任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首先进行引领备课,然后集中全校教师进行补充修订完善备课,最后学科教研组长把关定向,形成每课课时教案。

除此之外,我们还组织全区教师观看魏书生《班主任工作之民主化管理》、《班主任工作之科学化管理》,观看窦桂梅《读书心灵成长的奥秘》、李振西《教育从爱心走向民族》,还有省、市全国各级教学录像,夯实教师校本教研基础。

3、分组研讨:

各校定期召开教研工作会,教研组每周一次,确定课题,教师分组探索、实践、研究,然后集中合作讨论形成目标,达成共识。严格按照备课、听课、议课、评课、反思等环节进行,全员参与,开展形式新颖(教学大赛),时效性强(多种形式的调研课),教学研讨活动,在新理念的碰撞和教学经验、方法、技巧等诸多方面,达成新的共识,形成学年组之间、老师之间自主研课的氛围。

4、教学观摩:

我校的作法是,调研和随堂听课相结合,教学观摩和教学大赛相结合。每学期,学校组织一次教学大赛,按进度、借学生、抽签上课。学校的所有领导、骨干教师,全员做评委,现场评议、现场打分、现场颁奖;

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学科带头人,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对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进行研讨,寻找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所在,研讨教法和学法的改进方法,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探索,要求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60节,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不少于50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不少于40节。

(二)、实践能力的培训:

首先培训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了解教育发展的新动态,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改进和提高教师参与教育教学过程的角色定位,能力水平和教育教学策略等。培养教师既懂现代教学方法,又具有较高水准的研究型教师,使其掌握新课程标准。教师备课找准“渗透点”。

1、开展“六个一”活动。

每月每名教师读一本教育理论方面的书,每学期每名教师上交一份教育论文或教学故事,每月上一节公开课,每月学校集中进行一次业务引领性辅导,教师每课教学活动结束必须写一段教学反思,教师每周要听评一节课。

2、搞好“青蓝”工程。

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每学期有计划地,按一定比例培养年轻骨干教师,储备师资力量。

(三)、技术方面的培训:

1、教学基本能力:

以深化改革,高效课堂为核心,以强化教学管理为重点。(1)研究和处理教材的基本功。

本着集体备和自备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通览教材,领会教材编排意图,具有把握教材、驾驭教材,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

(2)培训教学方法的基本功。

结合教育局“三段六步”教学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3)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培训教师教学媒体操作能力,教学投影片制作,多媒体素材制作,电子教学幻灯片的制作和教学网站的制作等。

(4)开设学校论坛。

学校教师在论坛上畅谈学习收获,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每学期,每名教师至少在论坛活动中担任一次主讲人。

(四)、机构设置与相应职责:

1、校长为校本培训设计者和责任人,成立由骨干教师代表组成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长:席海峰 副组长:马高鹏

王长春

员:安雪玲

王美荣

李青琴

王云婷

赵玉萍

罗小林

王娟娟

安俊鹏

2、过程管理:

我校为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及考核评估制度,做到查评结合,将培训落到实处。

(1)每一次活动,要求教师必须签名;(2)每一次培训,要求教师做好记录,并有心得体会;(3)填好培训记录表;

(4)校本培训小组领导定期检查评比;(5)建立校本培训档案资料;

教师专业知识培训方案 第6篇

实施方案

丰南区钱营学校 2009.9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实践意义

在教师继续教育教材《新课程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一书中说,“没有数以万计的教师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提升,就不会有课程改革的最终成功。”“教师的质量就是学生的质量……抓教师专业化成长就是抓学校办学质量……抓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在抓课改。”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新课程改革要着力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理所当然地,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也就成为一所学校工作的核心之一。

目前,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新课程的理念在耳濡目染中已很大程度上被接受,但是,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外化为教育的行为,是成功实施新课改的瓶颈,而突破这一瓶颈的途径,可以说是唯一途径,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新的教学方法的实践者。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在给教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对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区教师的专业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种培训、评比等教研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同时诸如名师工程、教师读书会、学科沙龙等各种新型培养模式也层出不穷,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我校是一所新合并的学校,初中部有16个教学班,小学部有6个班,在校生1120人,教职工81人,学校硬件设施完备,但缺乏相应的软件建设,教师主体是原钱营高中分流后留下的老师,30%是五里屯中学合并过来的老师,10%是原钱营中学的老师,10%是小学老师。四所学校教师刚刚合并在一起,没有真正实现融合的氛围,不少教师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育科研意识薄弱,教研达不到预期层次。有一部分老师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差,课堂不能吸引学生,教学效率无从谈起,更说不上有效,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和谐,在长期的苦耐穷磨中职业倦怠严重。但教师有积极进取意识,青年教师占主体,有一批有思想的骨干教师;班子成员团结一致,有钻研务实的精神;校长教育思想蕴积雄厚,在生本思想与合学教育方面做过研究尝试,尤其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引导教师在追求职业幸福中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为题所做的有关讲座,在迁西校长培训班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另一个方面,学生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大部分学生不是学习差或不会学,而是根本不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教科研推动教师进步,提高教师素质,从而带动学校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所以我们学校具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需求和一定的研究基础。

因此从“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教师享受职业幸福”的角度考虑,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为着眼点,我校确定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管理与培训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这对于从根本上丰厚学校的底蕴,切实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对于教师树立专业自尊,促进自身成长及实现生命的价值和获得成功的愉悦、人生的幸福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支撑

1.关于教师专业化基本概念的理论界定。

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职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教师专业化过程并不以进入这个职业作为结束点,也不在早期教师职业的任何一点上结束。其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实施新课程以后的教师专业化素质结构包括七项内容: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想、专业道德、教育思想、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2.国外教育机构关于“ 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理论。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会议提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是一门专业,它需要教师的专门知识和特别才能,并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与研究才能得以维持。1986年霍尔姆斯小组和卡内基教学专业研究工作组明确提出了教学专业化这一概念,并将其视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一要确立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地位,二要建立起与这一职业相应的衡量标准。

3.我国“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强调要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以造就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4、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的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成熟的驱动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正是由于人有了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自我实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仅可以使自己胜任本职工作,更主要的是获得事业的进步、价值的实现、他人的赞许和尊重,获得认同感和满足感,超越自我,实现教师价值。

5、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体验”的理论。

增进个体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当个体有了更多的积极体验之后,他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由于是来自个体自身内部,所以更容易形成某种人格特征。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体验,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积极体验的核心,同时也是其生活的最高目标。福乐就是指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务的一种情绪体验,这是一种包含愉快、兴趣等多种情绪成分的综合情绪,而且这种情绪体验是由活动本身而不是任何外在其他目的引起的。

6、NLp实验中关于愿景的理论,关于人的潜能开发的理论,关于“成功是可以复制的”观点。

7、罗素的《道德哲学》中关于幸福、热情和爱的论述。如,罗素认为:热情是幸福和健康的奥秘所在;缺乏热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个人觉得不被人爱,反之,被爱的感觉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提高人的热情。在罗素看来,工作与幸福有很大关系,你的工作热情越高,决心越大,你的工作效率也就越高。当你充满热情地工作时,工作就会充满乐趣,你再也不会把上班当成一件苦差事。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摸索一个有明确步骤、可操作性强、能够使教师的专业能力迅速提升的学校管理模式。.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管理机制,使本课题研究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2.打造一支积极向上、充满热情、整体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团队,依托区教育局“三名工程”,培养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并力求使每位优秀教师的成长留下可资借鉴的轨迹。

3.以活动为载体,寻求激励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方法,赋予教师的专业成长以生机和活力。

4.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力争教师人人有课题,根据教师不同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承担不同级别的研究课题,最起码的也要有校级的“微型课题”,以课题辐射每位教师的整体工作。

5.逐步完善教师业绩考评方案,增强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内驱力。

6.以教育局《阅读伴我成长》课题研究为载体,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形成读中学习、读中感悟、读后实践的良好局面,在阅读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充分发挥读书报告在教师学习成长中的迅捷作用。

7.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过程中涵养学校文化,同时又以丰厚的文化来哺育师生的人格成长和价值取向,从而为打造特色学校甚至名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如何有效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如何有效进行理论学习,研究如何以理论学习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尽快转变(即有效的行为跟进)的问题,研究教师的有效反思及改善的问题。

2.配合区教育局的各项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通过认真组织、积极参与“教学百花奖”、“教师业务考试”、“三名工程”、“骨干教师六个一工程”“骨干教师讲师团”增强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内驱力。

3.以区教育局“三名工程”为载体,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和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完善教师的业绩考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5.深入开展“阅读伴我成长课题研究”,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化成长。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演讲、朗读比赛等活动,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促进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6.坚持推行教师专业化成长档案的探索与研究,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继续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展示教师的成长过程,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运用调查研究法,对我校教师目前的专业发展情况做调查,及时了解教师在不同时期不同工作环境下的真实思想和心态。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查找教师专业化成长所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2.文献资料法。通过系统查阅有效教学资料,了解他人已取得的成果研究的现状等,写出研究综述,建立资料档案。

3.行动研究法。以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问题解决为过程,扎实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总结、反思、实践,寻求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经验推广,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4.实验研究法。将课题研究的整体设想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实践以便得到正确的结论。尤其是对于学校对教师管理模式的研究,这一研究方法会更有针对性从而更有效。

5.教育叙事法。通过组织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开展“我的成长经历”征文比赛或演讲比赛,引领教师讲述自身成长过程中真实的细节、经验,在相互学习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6.个案反思法。通过案例剖析,积累教师成长中的经验教训,为课题研究提供材料。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定为三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1月)

1、学习河北省、丰南区关于“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的有关材料。

2、认真回顾总结以前跟课题研究有关的工作的经验教训,将已经取得的成果、认识,作为课题研究的基础。

3、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尽可能多地掌握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有关资料,认真分析本校的实际情况,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研究思路方法。

4、建立校本课题研究领导组织机构,建立课题研究的相关制度和保障机制,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5、组织课题评审、读书报告和开题报告活动,完成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9年12月——2012年1月)。

1.课题组围绕课题研究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培训学习活动,利用培训学习活动进行研讨、交流和总结课题的实验研究情况,推动课题研究的有效进行。

(1)发挥区级以上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训校级骨干。从教师的职业追求、专业理想、专业道德、教育理念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创造一切条件“请进来,走出去”,使教师开阔眼界,丰富见识,激发追求自身价值的发展欲望。

(2)学科教师培训,从有效备课入手来打造魅力课堂,探索有效教学,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3)构建校本研修制度:以校本课题研究为切入口,充分利用读书报告、课例研讨、教师个案反思、教育叙事等形式,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在每个学期,课题组都要组织教师进行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展示,搜集有关信息,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2月——2012年7月)

1.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收集归纳整理研究资料。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申请结题。

3.请专家论证评价,在其指导下,规范完善研究资料及成果,使其上升到理性层面。

4.结题,研究结果在校内全面推开。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组长:周再钊,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取得各方面的支持保证研究活动畅通,负责撰写结题报告及上报研究成果。

副组长:王连明,负责课题研究的具体落实工作。对课题研究全过程进行跟踪测评,及时收集各子课题组研究资料并存档。

成员:张秀丽,曹海生,耿春雨,张维国,张健,冯庆福,冯翠红,协助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及各种档案资料的整理上报。

八、课题研究保障

(一)制度保障

为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效落实,学校建立了相关课题研究制度:学习制度、课题组成员考核方案、课题研究工作方案、建立课题研究材料积累袋制度,每位老师参与课题情况将纳入教师量化考核。

(二)经费保障

学校在保证日常开支及学校软硬件环境修缮、建设等经费开支的前提下,每年至少拿出四万元用于课题研究,保证研究人员的研究资料、外出学习、参观考察、研讨交流、请专家指导等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领导保障

领导班子加强学习,提高反思能力,成为课题研究的行家里手,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政策、智力支持,从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为教师做好服务。

九、预期研究成果

1、教师素质变化现状调查报告

2、学生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3、专题研究论文

4、课题研究报告、论文集和案例反思集

5、教师培训资料汇编

6、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管理规章制度

7、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业绩汇编

上一篇:五四升旗计划下一篇:舆论监督视角下的反腐倡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