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

2024-05-18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精选10篇)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 第1篇

凝聚共识科学规划,精准施策落实“双减”——“双减”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实践与思考

长期以来,义务教育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教育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学生校内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过重,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切身感受。同时,超前超标培训、培训收费居高、资本过度涌入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也加重了家长经济负担和精力负担,严重冲击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2021年5月开始,从国家到北京市陆续出台了有关减负提质的系列文件,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国家对“双减”工作做出重要决策部署,要求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从体制机制入手深化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九月开学后,为推动课后服务落地,学校积极开展交流研讨,两天完成九个年级的线上家长会,进行政策宣传引导,并依据学校实际,在加减上出思路、出举措。实践证明,有“减”就一定有“加”,“减”在学生,“加”在教师和学校。“双减”的第一关键核心要素是“提质”,就是向教师的课堂教学要质量、向作业设计要科学、向课后服务要兴趣。

一面旗帜、一种方向,党员先行力作表率

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党员干部必须举旗帜、定方向、做表率。

1.主动作为、率先垂范

充分发挥党总支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教师主动参与到兴趣班和课后托管服务当中,积极认领任务,发挥专长,中学部的教师主动补给到小学课后服务中,丰富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为学生们提供多种类、个性化、全方位服务。

2.深入课堂、悉心指导

党员干部教师分别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督导团、骨干教师听评课指导团、薄弱学科教师跟导团。详细制定每周听课计划,走进课堂,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课堂生成,关注学生的听讲状态及实际获得,关注教育评价改革在课堂上的落实,一方面发挥“传帮带”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发现教师中的人才资源,发现好苗子,重点培养,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同时也督促老教师紧紧跟上不掉队。

分段设计、分级实施,逐级听课保证质量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与水平,学校分段设计、扎实开展了多层级、广覆盖的听评课活动。

第一层级是校级教育教学督导团,由校级领导干部、中小学高级教师11人组成。督导团成员每周深入一个年级完成至少六节课的听评课工作,开学以来3个月时间,已经覆盖中小学全部年级、全部学科,共听评课72节,参与人数达300余人次。督导团成员需认真填写《燕丹学校听课评议单》。集体评课时重点对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督促教师尽快整改,将听评课效果最大化、最优化。督导团负责人每月还要撰写听评课活动小结。事实证明,这种持续开展的全覆盖的校内督导深受教师们欢迎,因为总是第一时间给出评价和建议,有效提升了教师们课堂教学技能,也发现了大批年轻的优秀教师,激发了教师的内生活力。

第二层级是由教学干部、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学科优秀教师组成的听评课指导团队,每人每周完成1-2次针对年轻教师和薄弱学科教师的听评课指导。由于这个团队专业指导性更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较为显著。

第三层级是年级组长针对本年级的学科教师、班级学生进行的听评课。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年级教师的授课情况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利用年级教师会和学生会进行改进和完善。

第四层级是教师之间开展的听评课,主要目的是互相学习、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

固定时间、固定骨干,答疑辅导针对性强

成立以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高级教师为核心的答疑辅导团队,以坐诊形式,针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完成培优补差、答疑辅导工作。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公示辅导团队教师专长、答疑科目、答疑时间和地点,以菜单形式供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科研引领、课题带动,扎实研究提升内力

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注重以教育科研引领教师带题授课、主动思考。2021年,学校申报的“全面发展理念下小学低段识字教学培养传统文化情感的研究”“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推理能力的表现性评价研究”“统编本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教育现代化视阈下初中历史培养家国情怀策略的研究”四项课题获准立项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均已顺利开题。

以教科研为引领,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提质增效。11月份以来,学校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双减”背景下的校本课题研究,如作业设计研究、课后托管服务质量、心理健康研究等,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小、微课题的研究,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问题。

联系生活、拓展学科,课内课外学有收获

学校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充分做好学生调研、学情研究的前提下,不断充实与学科相关的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阅读、选修课及社团活动。以初中生物兴趣班为例,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教师带领学生们一起,通过酿制葡萄酒,制作泡菜、树叶书签、苹果醋、凉皮、冰糖葫芦等实践活动,真正使生物学科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发生联系。活动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习成果最终以实物形式展示出来,通过“看颜色、闻气味、辨阶段(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尝味道”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质从量变到质变的神奇过程。这种课后拓展的兴趣班,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了探究、合作、分享的优秀品质,由于课后实践场地转移到了家里,成果搬上了餐桌,还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称赞。

面向全体、关注个体,适性扬才满足需求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坚持“五育”并举举措,学校合力统筹师资,丰富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以菜单形式提供门类广泛的兴趣班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中低年级以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多米诺搭建、篮球、绘画、创意美术、科技制作等课程为主,高年级以教育戏剧、摄影、英语绘本、国画花鸟、情景剧课程为主。校内外辅导教师搭配指导,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得到最大程度的施展,真正做到以高质量的兴趣课程与课后服务吸引学生们留在学校、留在课堂、爱上学习、爱上活动。在此基础上,彩虹合唱团、如也书社、丹毓晨阳武术团、爱跑田径队等特色社团按部就班、有序开展。并在九月举办“童心向党”百米画廊,承办“民族昌盛、为你而歌——庆祝建党100周年市级大型书法现场会”活动,以丰硕的艺术成果向建党百年献礼。

2.每周一次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们学会技能,体会劳动的光荣。学校退休党员曹家隽老师利用“开心农场”资源,为学生们讲授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等常识与技能,并带领学生们进行果实的采摘,体会丰收的喜悦。煮花生、烤红薯、蒸南瓜被搬上学生的餐桌,学生们倍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光盘行动就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学校劳动教育和光盘事迹被《北京日报》和“学习强国”刊发报道。

五项管理,落实落细,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相结合,“五项管理”以小见方向、以小见责任、以小见情怀。

开学初,学校就对学生的睡眠时间、学业负担、体育锻炼、手机使用、校外读物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或随机访谈。针对出现的问题,实事求是制定措施,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以作业管理为例,学校精准做好作业总量控制和统筹工作。学校实行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务处逐级负责检查制度,严格把控和统筹学生作业总量。初中部在前期班主任检查班级作业记录本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准备自己的作业记录本,作业本上写清日期、具体学科的具体作业内容、教师预计学生完成作业时间、学生完成作业后的实际时间、当天完成作业的总时间等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记作业的习惯,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记录情况细致地了解每位学生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和完成作业的总时长。对作业实际用时超出一个半小时较多的学生,要做好登记,并问清原因,协助解决好作业超时的问题。此外,中小学教务处还通过家长反馈、学校抽查和学业质量反馈等多种形式,综合评测各年级组的作业布置质量,及时根据反馈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教务处在每月一次作业检查的基础上,召开教研组长会,及时总结作业批改的亮点和暴露出的问题。各教研组积极开展研究,创新作业形式,实施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等。

家校联动、合作共育,同筑孩子美好未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塌下来。”由此可见,教育的成功必然要家校合作共育。“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共育更为迫切,同时也面临更严峻挑战。

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每学期的全员家访、建立家长微信群,多种方式构建家校合作的桥梁。“双减”之下,很多父母不适应,出现了焦虑、无助的状态,校长第一时间发出声音,宣讲政策,并和一些特殊的家长开展细致耐心的座谈,了解家长的焦虑点和需求。比如,低年级的学生课后服务时段出现了疲劳、困乏的状态,严重影响了课后服务的质量,学校让食堂在3:30为低年级学生做好加餐服务,一盒学生奶、一根香蕉、一个小面包,让学生的小眼神再次亮晶晶,小身板再次直挺挺。食堂每周提前公布加餐食谱,还换着花样给学生蒸南瓜饼、紫米馒头、菠菜卷等面点,学生们能吃上每天不重样的热腾腾的加餐,补充了能量,课后服务效果得以提高。

“双减”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有减,就要有增。减什么、增什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沉下心来思考,重新排兵布阵。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初心,这既是对教育生态的一次重塑,也是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一次挑战。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 第2篇

20xx年5月31日在线上参加了“双减”背景下六年级复习课研讨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如何上好复习课、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红星小学数学教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复习研讨课,她这节课程提问精确,目的.明确,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教学理念先进,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练习设计有层次有基础有提升,让不同的学生有所收获与提升,重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从而走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这次的学习活动,让我有机会走进名师的课堂,进一步学习了如何上好复习课、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很多收获。同时也让我深思:怎样使我的课堂提问更有效,目的更明确,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如何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更让我体会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使我感触很深。

再次感谢领导搭建了这么一个平台,给我一个这么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迅速的成长。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学教育改革 第3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模式,教育评价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作出相应的创新, 以一张试卷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坏的时代已经与现今人才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 身处21世纪, 怎样的教育才是适合学生发展、才是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成为众多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探索的内容。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学素质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中学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 我国中学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如下:

1. 教育观念落后。

首先, 当前中学教育思想与观念较为落后, 缺乏创新意识。其次, 在许多教师身上仍然存在着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 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得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没有成为主动接受和探索知识与信息的主人。再者, 存在只重视学校教育, 忽视家庭和社会教育, 没有把三者很好地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与发展空间。

2. 教学模式陈旧。

首先,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 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中, 课程设置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是否完善。而仅局限于应试教育的内容, 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 只重视升学竞争要考的学科, 忽视非考学科, 忽视课外活动。其次, 在教学方法选择上, 只注重课堂讲授, 轻讨论法等, 导致学生只会背答案而忽视了对知识本身的探索。

二、中学素质教育的改革措施

以上关于中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使得现今中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而这些综合素质是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 因此, 中学教育的改革刻不容缓, 针对当前中学教育的现状, 其改革应包括教育观念改变、教育环境改变、教育模式改革 (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评价机制改革。

三、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前提

发展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变,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改变:首先, 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 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主体观, 使学生成为主动接受知识和探索信息的主人。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 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观, 树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 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创新精神, 会学习、爱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环境是教育的生存场所和发展空间, 只有在有利于教育改革的环境下, 素质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成效。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积极的社会成长环境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学素质教育改革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家庭、校园和社会三个环境[1]。

首先, 家庭, 家庭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学生的很多个人习惯、思维方式、作息习惯、为人处世的方式都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基础。其次, 校园, 校园的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硬件环境, 包括校容、校貌、教学设施等;软件环境, 包括学校的教风、校风、成员的思想、人生态度、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精神面貌等;制度环境, 包括学校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等等。再者, 社会, 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 社会是一个大学堂, 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体现出它独特的价值。

五、教育模式的改革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非仅仅考试获取高分, 为此在教育模式的改变上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开展:首先, 在教学内容的课程结构上作调整, 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针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即分层次教学, 可将课程分为三个类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2]。基础型课程即通常的教学内容, 拓展型课程如, 中外名篇赏读、多媒体软件学习、法律常识等等, 研究型课程则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可以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等等。同时, 重视艺术、体育和社团活动的建设, 以丰富校园生活, 如:每年可开办艺术节、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比赛等等。其次, 在教学方法上,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培养学生的网络学习习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六、师资队伍建设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素质教育要成功, 对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建立培养可持续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关键,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3]:稳定师资队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各阶层经济状况均不同程度的改观, 而中学教师的待遇仍不容乐观, 应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完善终身教育, 鼓励新引进教师和青年教师进修, 使得其在教育理念、认知水平上尽快融入学校的整体氛围中, 鼓励老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 鼓励全体教师参与相关学科的教学研讨会。完善聘任和考核制度, 形成老中青层次和人员构成合理的教师队伍, 并鼓励先进, 如表彰在师德风范、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等方面做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七、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

中学的素质教育的成功,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标准, 不能以一次考试或一张试卷分数给学生定性, 为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建立评价机制:评价观念必须改变;评价的指标应包括德、智、体、特长等等多方面内容, 从而真正的提高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段丹.创新素质与中学教育改革[J].基础教育参考, 2007, 4.

[2]赵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上海市市北中学教育改革探索记实[J], 上海教育2001, 23.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低重心教学” 第4篇

教学中也有一个“重心”的问题,要求教师一定得调节好这个“重心”的高度,否则,“重心”偏高或偏低都会影响教学质量。以往教师的课堂教学只关注中等以上学生,导致了近一半学生被丢弃,使得教学效率低下,为此,我校开始了“低重心教学”的探索,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一、“低重心教学”的四个维度

“降低教学的重心,降低关注的重心”,从而提高学生自信心,学校教学改变以前的做法,提出了四个低重心,即“面向的低重心”、“要求的低重心”、“难度的低重心”、“考试的低重心”。

1.面向的低重心

教学时面向部分学生还是面向全体?一个班级的五十多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基础是不同的,教师授课时如何解决学生的差异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个热爱孩子的人。”爱孩子就意味着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允许存在差异。苏霍姆林斯基还说:“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落伍。”所以教学时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把基础打牢。原来由于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太多,只关注中等以上的学生,致使各班都有一大批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彻底失去学习的兴趣。关于这方面我感受最深的是美国的教育:布什总统上台后高度重视教育改革,2002年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目标是缩小学生成绩之间的差距,为所有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我们做教师的所能做的就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学好。

2.要求的低重心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教学效率不是决定于教师打算交给学生什么东西,而是决定于学生本身在课堂教学时间里掌握了什么东西。”反思我们过去的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高估计了学生的水平,给学生布置了让学生不能胜任的工作,学生因不能胜任而有挫败感,因挫败而烦恼,因一天又一天重复挫败而深恶痛绝;再加上有的教师课堂上讲的、作业中做的和考试时考的内容三者不一致,这样就造成只有少数智力好、基础好、习惯好的学生能跟上趟,相当多的学生被丢弃。因此,教师应降低每节课的教学要求,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明确让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两三个”基本的重点的问题,围绕这些最基本的最重点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展示板演、交流合作、归纳总结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掌握知识,课后再通过作业巩固落实,考试检测反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中的“两三个”基本的重点的问题,反复训练形成知识模型,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会,从而产生自信心。

3.难度的低重心

我们现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步到位的思想,在高一、高二基础年级教学时把知识拔高、要求拔高、能力拔高,还把高考时出现的最难的压轴题拿出来给学生讲,可想而知,学生能接受得了吗?那样做就会让学生厌学,就会让学生痛苦不堪。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是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人。”只有适宜的教学难度才有可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准确把握好难度。高一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的第一轮复习都是打基础的阶段,学生的能力只有到高三后段才能形成,所以基础年级平时教学要严格控制难度,要把基本知识学会,把基本技能掌握好,因为,只有真正降低了教学难度,才能让学生学会学好,才能让学生在高考中取胜。

4.考试的低重心

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排名排序,也不是为了扩展知识面,而是检查学生对必会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让学生经历一次又一次考试的失败,最终必然导致教育的失败,所以降低教学难度,降低测试题目的难度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差生是怎样形成的?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学生就成了差生;怎样让一个差生变好?让一个孩子反复享受的成功的喜悦,这个差生就变好了。”所以降低考试的重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教育规律。

二、落实“低重心教学”所采取的措施

为确保“低重心教学”的真正运行,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把每班后30名学生的学业水平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教师进一步贯彻低重心教学的思想。

二是严格控制好每次考试的试题难度,要求优秀率要达80%以上,即100分的题目要有80%的学生达到80分以上。

三是对模块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教师要有计划指导,争取补考及格率达到100%。

三、实施低重心教学所带来的效益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两全”,即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响应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是从2005年开始提出“低重心教学”的理念并推广的,五年来全体教师严格落实“低重心教学”的思想,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为每一名学生负责,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人都回避升学率这一话题,但笔者认为: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彻底改变过分强调升学率的局面,并不是不要升学率,素质中的文化素质仍然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低重心教学”可以减轻学生负担,提升学生自信,提高教学质量,是一剂面向全体的大面积提高质量的良药,长期坚持必将带来巨大的效益。

双减背景下的心得体会 第5篇

今天有幸听到陈特讲座对“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又一次让我经历了思想的洗礼,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领略到名师的精彩,欣赏到名师的独到的见解,让我豁然开朗,发现了数学教学的新天地。学习后给我的是心灵上的震憾,精神上的顿悟,思想上的净化,认识上的升华。通过这次学习,笔记、盘点收获。

陈特讲的作业布置因人而异、作业的分层:

(1)作业量的分层。

(2)作业难度的分层。

(3)作业的自主选择。

(4)评价的分层。

优点:

1、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完成作业。在此基础上,有兴趣地去做更高一层次的作业,对于这些学生,采取鼓励或奖励的方法。

2、让学生感到对作业的完成不是教师规定要做的,而是自己积极想做的,调动学习积极性。

根据数学学科的的特点,讲究作业布置的技巧,对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保证课堂裨益不浅。作为数学老师注意积极这一方面经验有好处。

双减背景下的心得体会 第6篇

1、以生为本,植根课堂。

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提高作业练习的设计水平,降低作业量,提升作业质量。

“双减”严控了考试测验的次数和规模,全面发展固然重要,但测试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老师们不妨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练习题目可以替代?是不是可以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课程学习的获得感?所以,老师们还是要多学习作业管理有成效的老师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馈的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降低以刷题为习惯的作业模式,降低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的训练效果。

3、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时时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学这一条“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的道路上。在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会调整改进提升。然后我们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螺旋提升进而深度发展。

在双减政策下线上教学,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下面就从两方面来简单谈一谈:

一、得(利)

1、线上教学,在备课过程中,要在落实自主学习上下功夫,想办法让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包括你上课的思路、如何提问、该提问什么、练习题的设计等等都得精心准备),其实,这就跟准备一节公开课差不多了。上课时语速要比平时慢一些,每一环节都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考虑、操作,让学生融会贯通;批改作业时,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

2、线上教学,让教学资源得到很好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通过观看筛选优秀的视频课,我有了更深的教学感悟。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差距和伤害,才能使自己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促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去研究。

3、线上教学,家长不仅能了解到老师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也能了解孩子在听课过程中的状态,作业的完成情况,提升了家校共育的意识。

二、失(弊)

1、线上教学,教学感觉不够真实。毕竟是隔着手机或电脑屏幕,老师和学生互相看不着,无法近距离的监控学生,更无法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感情。所以,一是由家长监控;二是凭学生的自觉和自律。但是,学生年龄小,对于自律意识较差的孩子,还是得有家长监控(这一点我在我的教学群里也都做了强调)。

2、线上教学,教学容量不大。教师无法近距离接触学生,学生们理解的能力有差异,有的快有的慢,这就需要老师放慢速度确保质量,不可求快。

3、线上教学,老师学生的身体健康无法保证。长时间的盯着手机电脑确实让人受不了,如果疫情再不结束不开学,我觉得开学后学生近视眼得增多。

双减背景下的心得体会 第7篇

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对于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理想课堂改革 第8篇

近几年许多课改名校从灵活运用素质教育这一基本情况出发,在深刻总结教育工作长期陷入改革无目的教训和思考什么是素质教育理想课堂的基础上,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怎样进行课堂改革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各校虽然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先进教学理论,但都指出了必须要把教育还给学生这一中心基本点。这也应该是当代中国教育工作者最需要认清的问题。

素质教育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研究课堂改革的出发点和使用方法。“素质教育”的本质应为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超越人的自然素质,建构个体主体精神,进而促进个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育。它是教育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新模式和科学的教育观,是以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为目的和顺应人的发展规律而因势利导的创新教育模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为了尽快探索出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人们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

素质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既要集中体现现代教育理论的思想以及一线教师的实践成果,又要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要求。只有坚持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课堂改革才能集中体现新课改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坚持素质教育的指导地位,才能使课堂改革在教育的大背景下坚定不移地发展下去。课堂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正确借鉴并广泛吸收一切先进的理论和优秀成果,兼容并包博采众长。这也是建设高效课堂实践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和“课堂改革”为我们指明了教学工作的大方向。正是基于对“素质教育”和“课堂改革”这个根本问题辩证关系的认识和逐步深化,我们才能开创一个百花齐放的课改新局面。

素质教育真正实施的关键就在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从小给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注意到全国各地的课堂近几年正在发生变化。在不断的改革过程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以调整教学关系改变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为手段,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同。在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里,小组合作学习被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而成为当今教育所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正逐渐被广大的一线教师所认同。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同显而易见,它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更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要求。但是要想真正转变教学方式,必须研究新的课型。涉及两个因素:课堂教学效率和有效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增幅三者之和所达到的效果。而有效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坚持和完善以学生为主体、整合多种学习辅助方法的共同发展的方法。综上所述,在课堂改革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应该是积极的。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的课堂教学效率观。就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课堂,促进学生向纵深领域积极思考。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利于师生互动,并且通过不断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只有教师教育方法得当,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才能让学生获得各种认知本领。

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 第9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老师;专业素质

G635.1

一、素质教育意义概述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一次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教育模式。它主要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能力的养成、个性的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尊重人的个性,注重挖掘人的潜力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概念,针对我国应试教育的发展的缺陷和教育实践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素质教育模式。

二、素质教育培养的现状以及着力点

2.1.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关键,需要从小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将创造性贯彻义务教育的始终,培养的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思想的灵活性。应试教育已经将孩子培养成了古板的学习模式,缺少创新性,缺少思维的活力,严重影响了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对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2.2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吸收课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学校里,学生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的学习,对课外延伸的知识了解比较少,而且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时间有限,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外大量的阅读,多听,多看来丰富自身的知识面,拓展自己的思维水平。自学能力的养成是学生获取新知识并将其与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保障,形成孩子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2.3社会公德的培养

社会公德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的养成是在塑造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因此需要从小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提升学生的精神水平。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文明礼貌、尊老爱幼、保护环境、讲究卫生、遵纪守法、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行为规范都是社会公德的培养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学生不仅仅需要背诵行为规范,而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行为规范,才能达到培养社会公德的目的。

三、对当代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优点

3.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一种针对孩子自身的个性与发展提出的一种教育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与学生沟通,目的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性。素质教育的提出,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做了明确的定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开拓创新。

3.3修正应试教育的弊端

為了考试而读书已经毒害了大批的学生,应试教育的养成造就了一批思想僵化、做事古板的学生,学习知识只会死记硬背,无法将知识融于生活之中。素质教育鼓励孩子创新学习、自主学习,让孩子灵活的学习,修正了应试教育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措施

4.1先进的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背景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利益。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教书育人,不仅要将孩子培养成才,还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素质教育需要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在老师自身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尊敬长辈,爱护同学。老师需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学习学生心理学,这样可以更好的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尊重孩子的个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兴趣制定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成长。小学老师必须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才会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才能找到正确的教学方式。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孩子思想的成型阶段,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可以受益终身。

4.2渊博的知识

素质教育要求人们贯彻终生学习的观念,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因此教师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榜样精神,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将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要准确,不能马虎。教师教育孩子需要渊博的知识,学生正是思想形成的时期,需要老师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老师通过对孩子传授知识,培养孩子的思维,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老师需要了解历史知识,这样可以讲述历史故事,既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历史,又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古人的高尚品格。老师在平时需要对孩子讲述简单的科学知识,提高孩子的科学文化素质,让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也更容易提升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阶段,需要对孩子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培养,可以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孩子有感兴趣的科目,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因此渊博的知识对于当代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重要。

4.3熟练的信息化操作水平

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高科技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学生的教学之中,因此需要老师熟练的掌握信息化的操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为学生答疑解惑。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在方便了教育学生的同时,对老师来说一种严峻的挑战。学生总是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勤学爱问的精神,只有老师在熟练的掌握相关的技术知识,才能顺利解答学生的问题。

结语:本文主要研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素质。首先从素质教育的概述着手,对素质教育的含义要有明确的认识,分析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包括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社会公德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终生学习的观念。明确素质教育对我国当代学生的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修正应试教育的弊端,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房贞政.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J].福州大学学报.2012:12-15.

双减背景下的教学工作计划 第10篇

以实施新课程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学校总体工作思路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本学期教学处的各项工作。

二、总体目标

1、所有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认真学习新课程的各项具体措施。未来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注意他们的兴趣、爱好。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关心爱护、教育好学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气度对待学生。

2、开展课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养学生身心健康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具体工作和措施

1、端正思想,转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决定教育方式,教育方式决定教育结果。

2、教师要加强群体形象,认识到相互协作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是教师群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为此要求我们这个群体目标的一致性,求同存异,个人利益服从于群体利益,个体之间存在矛盾要相互谅解达成共识,不可因彼此之间存在分歧互相不协作使教育工作受到损失。

3、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要对学生的各方面负责,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最大的提高,教学中既要抓尖子生又不放松中等生,更不放弃后进生,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辅导要更有热心和耐心。要多找他们谈心,多给他们帮助。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培养他们的信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研究问题,通过探索与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开发,各位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现对教学工作中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教研活动等提出具体的规范要求,以使全体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1)备课:

要认真备课。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新课标、教科书和参考书等、了解学生情况和吸收先进教学经验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认真备课。教师在备课时,要在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的效率,以及指导学科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做出努力。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教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要按时参加教研组、备课组的备课活动。各备课组经集体备课后,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作业等重要问题,应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不要各行其是。教案应有课题、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比较详细的教学过程、作业以及课后记(以后在检查备课笔记时要检查这六个方面的内容)

(2)授课:

目的要明确:在实施课时计划时,目的要明确,重点要突出,并能及时反馈,要能做到当堂反馈以及合理的调控。要紧扣主题,不偏离教学目的,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内容要把握好,授课内容的教育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要强,重点难点的处理要得当,教材的教育因素体现要自然,教学内容的质和量要适度。

方法要得当:上课使用的方法要考虑到学科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的特点、教师个人的特点,以及教学手段的特点等,所采用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目的。

组织要周密:要按时上课、下课,教师提前一分钟进入班级。要做到教学过程的进展有序;要把全班学生组织到教学活动中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严格贯彻学生的课堂常规,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使课堂教学秩序井然,活而不乱。要精讲多练,习题安排要合适,要有针对性,要有助于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案问题:高一、二、初一、初二教学案与作业尽量不用讲义形式,要利用好教材、笔记本与作业本。高三、初三不限。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作用,精心制作课件。课堂内一定要有一定的练习量,做到精讲、精练,杜绝光讲不练以及多讲少练,课堂练习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同时建议所有任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少拿教案、讲稿,做到脱稿讲课。

基本功要扎实:要讲究语言艺术,板书设计要科学合理,字型要规范、公正、大小适宜;要做到教态亲切,感情真挚,动作自然,衣着朴素大方;要能熟练地使用各类教具,和各种电教手段,做好各种演示实验。

(3)作业:

作业要有典型性,要做到难易适度,要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要有利于能力的发展,信息量要适当。要及时处理全部作业,以便了解学生的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过程。对作业的讲评要及时,以便迅速纠正所发生的学习问题。凡是给学生做的练习老师应自己先做一遍,防止出现科学性错误或教师看似简单其实很难的试题出现。同时要适量面批,尤其对于后进生要增加面批的次数,特别是基础年级的教师,一定不能让部分后进生过早的游离课堂之外。作业的批改要有等级。

(4)辅导:

要认真辅导。辅导的对象,包括对后进生的帮助和对优秀生的指导;辅导的方式,包括有针对集体共同性问题的集体辅导和针对个别学生个别问题的个别辅导。要利用好自习课。

辅导要全面:辅导时要热情、有耐心。在辅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意志品质的教育,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5)教研活动

我校共有三种类型的公开课:同题授课、样板课、汇报课。其中同题授课与样板课算校级公开课,同题授课由教学处与教科室组织实施,每月组织一次,全校青年教师都要参加,出席情况将纳入青年教师的考核;样板课由教研组长组织实施,每个备课组1—2节,在每学期的前8周内完成,教研组内的教师都要参加;汇报课由备课组长组织实施,由备课组内的青年教师在期中考试之后,期末考试之前完成(青年教师名单见网上公布的名单)

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市、县、校、教导处、教研组等),通过各种教研活动(研究课、观摩课、质量分析、教学评价等),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外出教研活动的教师要有教学处派发的教研活动派发单,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在教研活动结束后,在教研组或备课组内认真组织二次活动,将教研活动的精神转达给组内的其他教师,同时将教研活动派发单交教学处存档。

教师要进行理论学习与互相听课,各教研组每月组织一次教研组内的理论学习,教研组长确定学习的内容及组织形式(包括中心发言人的确定),并认真做好活动记录。各备课组内的教师要互相听课,青年教师每周不少于2节,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指导教师每周不少于2节,其他教师每周不少于1节。高中三个备课组之间要互相听课与交流。各备课组内每周要进行一次组内的听课活动,教研组长要把各备课组的活动纳入教研组计划。

(6)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提倡学生课前预习,整理错题集并作好原因分析及改正结果,搞好学生的各项有益活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辅导过程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加强教师语言的规范化:

上一篇:蔡甸区环保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阶段小结下一篇:临时用地租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