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024-05-17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精选8篇)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1篇

关于我国稀土及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摘要:稀土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我国稀土资源具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优势。但是,我国对稀土资源产业发展缺乏战略考虑和系统设计;对稀土资源利用缺乏重大技术创新和突破;对稀土资源领域监管缺乏力度和效果。稀土产业发展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面临极大的机遇。国家对稀土的管理控制需要超越狭义上的经济利益,必须要有富有远见的战略性思维。我国需要建立可持续的国家稀土资源战略,使管理和政策框架相对稳定;构建系统稳定的产业政策体

系;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大力加强稀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关键词:稀土,稀土产业,发展战略,政策

正文: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多的国家。稀土是人类发现较晚的一组金属元素的总称,国际上通常用英文字母RE作为代号。稀土是一组同时具有光、磁、电、以及生物 等多种特性的新型功能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同时也对改造某些传统产业,如农业、化工、建材等起着重要作用。在钢铁中的应用中,在铸铁中加入适量的稀土,可生产出具有我国特色的稀土球墨铸铁。广泛应用于汽车和柴油机所需铸件、钢锭模、城市给水管道以及各种农用设备所需的铸件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稀土铸铁锅,其寿命是普通生铁锅的3~5倍。由于稀土具有去除金属中残留的气体和有害杂质,净化金属液,细化组织等提高金属性能的作用,稀土广泛开发运用于有色金属中。当今医药卫生界应用稀土的范围也还在日渐扩大。有人误传稀土元素具有放射性,人畜不可接近,实际上稀土元素早已在农林畜牧养殖业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稀土在纺织助染、皮革鞣制等方面的应用,也都已获得成熟的技术和成果。稀土还广泛运用于原子能工业,汽车工业,军事工业,航空航天领域,超导等领域。目前,对稀土产业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公认的标准。现在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稀土产业是稀土开采、选矿和冶炼分离的集合,不应包括稀土应用的部分;另一种观点是稀土产业除应包括稀土的开采、选矿和冶炼分离外,还应该把稀土新材料的生产包括在内。从稀土产业的特殊性和长远发展角度,应该把稀土新材料包括在稀土产业当中。稀土及稀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稀土产业现状

截至目前,我国仍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全国已有22个省(区)先后发现一批稀土矿床,98%的稀土资源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等地,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根据相关数据,截至到2005年,我国稀土资源探明基础储量8731万吨,资源量6780万吨,约占世界的55%(但是随着世界新稀土矿床的发现和我国已探明稀土资源的大量开采,这一比例正在下降,估计目前约占35%,而且还将继续下降)。我国多数稀土企业分布在大型稀土矿山所在地区,目前拥有稀土冶炼分离企业100家,稀土分离能力保守估计已经达到17万吨,实际可能超过20万吨。其中稀土金属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万吨~5万吨水平,单一稀土金属的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混合稀土金属的年生产能力约为2万吨。

以区域稀土资源为核心,我国稀土产业形成了三大基地和南北两大稀土生产体系。三大基地:一是以包头混合型稀土为原料的北方稀土生产基地,年分离能力约8万吨。二是以江西等南方7省的离子型稀土矿为原料的中重稀土生产基地,年分离能力约6 万吨。三是以四川冕宁地区氟碳铈为原料的氟碳铈矿生产基地,年分离能力约3万吨。

轻重两大体系:一是以轻稀土为主的北方工艺体系,主要产品有:稀土精矿、稀土合金、混合稀土化合物、富集物和金属、各种单一稀土化合物以及稀土抛光粉、永磁材料、贮氢合金等外延产品。二是以中重稀土为主的南方工艺体系,主要产品是各种高纯单一稀土化合物和金属,富集物,混合金属和合金。

内蒙古地区稀土冶炼分离企业主要集中在包头地区,现有稀土企业近60家,其中骨干企业20家。包头现有年处理稀土精矿能力1万吨以上的企业2家,5000吨以上的骨干企业5家。2000吨~3500吨的企业12家,其余处理能力在2000吨以下。目前,作为稀土资源的开发主体,内蒙古稀土高科是我国最大的稀土矿产品生产和稀土冶炼加工企业。2008年12月,包钢稀土和包头稀土高新区成立了国际贸易公司,整合包头稀土分离企业,进行产品储备。

目前,江西省稀土冶炼分离企业约有20家。此前,当地有88家矿山企业生产稀土精矿。2004年12月29日,赣州市政府牵头筹资约18亿元,整合该地区稀土矿山企业,进行稀土矿产品储备,成立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对赣州市内的稀土矿产资源实行统一开采、统一管理、产品统一经营,以及稀土工业招商引资、对外合作等工作,产品以中重稀土为主。中国五矿集团在江西成立了五矿稀土(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20亿元,达到年分离稀土13500吨的能力。江西省还专门制定了法规保护稀土等矿产资源。目前,四川省稀土矿山冶炼分离企业共28家,其中有一定规模的企业2家~3家,多数企业规模较小。2009年江西铜业集团与四川矿业共同成立四川江铜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位于四川省冕宁县的牛坪矿山,该矿稀土储量估计为157万吨。2008年6月,江西铜业投资4.3亿元获得牛坪稀土矿2.94平方公里的采矿权。此前该地区有108家稀土采矿、选矿和冶炼分离企业,滥采滥挖的现象突出,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不充分问题严重。

我国稀土产品的结构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稀土年产量仅为1000多吨(以氧化物计),产品品种非常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稀土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稀土产品完成了由初级到高级的转变,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高纯、高附加值的单一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产量逐年上升。目前我国可生产各种单一稀土氧化物产品,纯度达到99%~

99.9999%,单一高纯产品已达到总商品量的50%,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大量供应各种级别、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

我国稀土消费和出口情况

1978年~2009年间,我国稀土年消费量从1000吨增至7.3万吨,净增73倍。总体看来,2004年以后,稀土在新材料领域的消费增长非常迅速,消费量所占比重从1987年的1%增加到2009年的55.2%。目前我国稀土产品已经在30多个工业领域获得应用,主要产品包括稀土盐类、稀土氧化物、稀土合金、混合稀土金属、单一稀土金属、稀土新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储氢材料和稀土发光材料)。我国的稀土应用可以分为传统领域应用、高新技术应用和农轻纺中的应用。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刺激稀土材料的需求,从而带动了稀土工业的发展。预计到2015年,世界稀土需求量将达21万吨,我国国内需求13.8万吨。到2020年,我国国内稀土消费总量将达到19万吨,高新技术领域消费量达到13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8%。稀土新材料已经成为我国稀土工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已经出口到世界上49个国家和地区,且一直呈增长趋势,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的57400吨。2007年和2008年出口总量有所下降。2009年我国出口稀土总量为3.61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6.67%。虽然我国自1999年开始对稀土出口实行配额管理,但出口总量并未减少。特别是2004年到2008年,我国国内稀土总配额(含稀土新年材料出口)分别为65609吨、65609吨、61821吨、59643吨、47011吨,而国际市场的需求则分别为56583吨、45600吨、45207吨、52051吨、48193吨。

全国30种稀土产品平均出口价格虽然均有所提高,但这个价格只是表面的风光,因为从去年5月开始国家取消了稀土企业的两项出口退税,同时大量压缩了出口配额企业名额,如果折算这两种因素,加上原辅材料及水电、运输等价格上涨等因素,中国稀土价格仍徘徊在低谷。从1990年到 2005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可是平均价格却被压低到当初价格的64%。在世界高科技电子、激光、通讯、超导等材料呈几何级需求的情况下,中国的稀土价格并没有水涨船高。

中国是在敞开了门不计成本地向世界供应稀土。著名的有良心的意大利稀土问题研究专家德古拉伯爵在其文章中称:中国稀土在世界的比例,不久前说的是85%以上,但是目前中国的实际稀土量已经不足世界的30%,我们稀土储量的三分之二已经流失。

美、俄以及一些是有稀土资源的欧洲国家都早已经封矿,均为从中国进口稀土。日本已经囤积中国稀土足够其国内使用三十年,掌握稀土国际定价权。对比

这些年国际铁矿石、石油价格不停的翻倍增长,中国稀土的浪费让人困惑。稀土开采属于重污染行业,白云鄂博矿区的村民癌症比例很高,羊群的羊毛很难看,有些羊长着内外双重牙齿。对稀土企业应当收取高额的资源税、环保税,不能让资源便宜出口,而把污染留给国内。而现在我们保护稀土的措施手段粗糙、政策愚蠢,没有遵守国际博弈的游戏规则,导致授人以柄,被欧美进行WTO诉讼,国际处境非常被动。

于此相反的是,发达国家早已制定好了稀土战略。

美国媒体指出,爱达荷州的稀土勘探早在15年前就启动了,后来因不紧迫而耽搁良久;而相关勘探工作近期的重新活跃,显示出的是稀土资源日益凸显的重要性。美国会众议员于2010年3月19日提出议案,要求国防部开始从中国直接购买供未来五年使用的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稀土矿产,并将之纳入国家储备。统计显示,日本稀土的大约83%都来自中国。在获得大量稀土后,日本并不急于用,而是将这些足够使用20年的资源贮存在海底,显示其对未来能源战略的规划。日本媒体披露,日本正计划向拥有丰富稀土资源的贫穷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以换取稀土资源的稳定获取渠道,从而为其环保汽车产业发展打下基础。事实上,欧洲也在与美国相似的处境下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今年年初,欧盟宣布建立稀土战略储备。欧洲目前在包括稀土资源储备在内的原材料及清洁能源利用意识上,并不落后于其他任何经济体。这让欧洲避免了“起大早、赶晚集”的悲惨命运,并能够在稀土战略储备的布局阶段,与日本、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处于相近的起跑线。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稀土资源,对于保护环境,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稀土行业发展中存在非法开采屡禁不止,冶炼分离产能扩张过快,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严重,高端应用研发滞后,出口秩序较为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对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稀土资源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稀土行业管理,加快转变稀土行业发展方式,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稀土行业发展方式。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对稀土资源实施更为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尽快完善稀土管理法律法规,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格稀土行业准入管理。完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实施严格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编制、下达和监管制度。稀土出口企业必须符合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环保标准等要求。进一步提高稀土出

口企业资质标准。严格控制稀土金属、氧化物、盐类和稀土铁合金等初级产品出口,有关开采、生产、消费及出口的限制措施应同步实施。统筹考虑国内资源和生产、消费以及国际市场情况,合理确定稀土出口配额总量。完善出口配额分配方式,严惩倒卖稀土出口配额行为。加大稀土勘查开采监管力度,严格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管理,加强对重点稀土产区的联合监管。坚决取缔非法开采,严格禁止超控制指标开采。对稀土开采及冶炼分离企业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坚决打击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行为。积极推进稀土行业兼并重组。支持大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大幅度减少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建立稀土战略储备。统筹规划南方离子型稀土和北方轻稀土资源的开采,划定一批国家规划矿区作为战略资源储备地。对列入国家储备的资源地,由当地政府负责监管和保护,未经国家批准不得开采。加快稀土关键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按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要求,引导和组织稀土生产应用企业、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大力开发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支撑。促进我国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一丁,毛克贞。稀土问题”及稀土产业的政策取向。2011

2.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3.熊家齐。关于稀土产业的某些思考 [期刊论文]-稀土2002(01)

4.熊家齐。稀土及“稀土产业链” 2002

5.谢岚平。周频 中国稀土企业出口战略与发展措施及前景 [期刊论文]-

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11)

6.韩江。未来中国稀土企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期刊论文]-稀土

2001(06)

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刘冀生。企业战略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2篇

林芸 电子商务一班 20132463

关键词:高速铁路 发展战略 未来展望 自主创新

摘要:高速铁路(High Speed Rail)通常简称为高铁,是一种营运速度比较普通铁路高的铁路运输系统。一般来说,高速铁路,被称为高速铁路(高铁)是相对轨道交通系统的共轨高速运转。2013年,在世界上运行的主要高速铁路系统的最高运行速度,设置为有系统的相对高速小约300公里部分。它在许多国家的经济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铁路,对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经济一个显著的贡献,作为一个大容量的运输。但近年来,随着航空、海运和公路等运输方式在我国迅速崛起和发展,铁路运输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种发展趋势就促使铁路必须进行内部体制改革以及运输手段的技术创新,进一步加速铁路的高速化、重载化和多式运输的立体化,进而实现铁路路网的现代化。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铁路的规划和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2003年10月12日,随着长春开往北京的T60次列车经由沈阳北站驶入秦沈客运专线,预示着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客运铁路线——“秦沈客运专线”正式开通,也标志着我国从此迈入了高速铁路时代。不仅如此,我国还自行设计制造了“中华之星”高速列车,而其以每小时250公里的试验速度更是迈出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一步,奏响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凯歌,揭开了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序幕。

在我国,民航、公路、铁路单位运输量平均能耗比约为11∶8∶1,在完成相同工作量的情况下,铁路是消耗能源最少的,完成单位换算周转量占用的土地,我国公路是铁路的20多倍。所以,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是节省资源消耗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实现类似欧美国家的高速铁路网络已不再是梦。

一、国内外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

自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以来,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也相继修建了高速铁路。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国高速铁路,其最高商业运行时速已突破300公里,同时新一代的TGV高速列车创造了时速515.3公里的超高速记录。据相关资料统计表明[1],到2000年底,世界高速铁路的总长已达6858公里。目前全世界已投入运行和正在修建的高速铁路里程超过1.4万公里,约占铁路总营业里程的2%。欧洲有关部门做出的长远规划是到2015年,全欧高速铁路网总长达到3万公里,其中新建路段9100公里,约占30%。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做出了自己相应的规划和目标。高速铁路的诸多特点和优势,使得传统的铁路运输重新焕发了生机,并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蓬勃

发展,从而加速了高速铁路现代化的步伐,为世界高速铁路网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及面对的问题

我国建设高速铁路方案于1990年进入决策层视野,到90年代末付诸实施。跨入21世纪,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2004年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颁布,我国高速铁路在短短的几年间取得了迅猛发展。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列车通车运营,标志着中国铁路正式迈入“高铁时代”。2013年末,随着宁杭、杭甬、津秦、厦深、西宝等一批新建高速铁路投入运营,我国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11028公里,在建高铁规模1.2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更值得称道的是,我国高铁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专家表示,高铁是我国少数成套系统领先世界的技术,无论是高速铁路线还是高速铁路列车,我们均掌握了绝大多数自主知识产权,并已经向国外出口。中国CRH高速铁路技术谱系以崭新的面貌,汇入了世界高铁技术体系之列。

尽管高铁发展给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变化,但高速铁路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高铁是否需要发展、如何发展等论争贯穿在高铁发展全过程。甬温线动车组安全事故,以及融资债务、安全运营、施工质量、管理失控和领导腐败等问题的暴露,使高铁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压力。如何加强高速铁路技术设备的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高速铁路设备的技术成熟度和运营管理水平,如何处理好投入与产出、速度与安全、质量与工期、效益与效率、标准和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对高铁产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三、我国高速铁路未来展望及发展战略

(一)加速建设是当务之急

由于高铁投资巨大,票价高于普速列车的价格,社会上也有反对建高铁的声音,到底高铁该不该坚持建下去?

从民生角度看,高铁为旅客出行提供多样性选择,便捷舒适。2013年,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1.06亿人次,其中高铁线发送旅客5.3亿人次,比重超过25%。同时,高铁的建成也释放了既有线路的压力,缓解了春运难的问题,对客运、货运都有良好效应。只要通达高铁、动车的地方,“一票难求”的情况明显得到缓解。

从铁路建设拉动内需上看,有专家测算过,在高速铁路建设期,是1比10的投入带动,也就是说在高铁上1元的投入,就会带动10元的投资。高速铁路的建成,为扩大内需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高速铁路发展,有力带动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城市群的崛起。

“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也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多样化的技术经济优势。数百位国家政要和多国政府部门、专家纷纷来华参观考察中国高铁,表示愿意与中国加强在高速铁路领域的交流合作。高速铁路再度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热点。”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表示,铁路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前,我国正积极扩大内需以提振经济。无论从短期看还是长期看,积极发挥铁路扩大内需的重要拉动作用,意义都十分明显,高铁建设仍有较大空间。

(二)技术创新推动中国高速铁路走向世界前列

在2 l世纪初,建成一条时速达2 50~30Okm的高速客运专线,以后再逐步发展。十年中持续实施六次大提速的成功实践,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通过以全面引进核心技术、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途径,科研人员整合和再创新研制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速动车组及电力机车系列,完成了对既有铁路线的提速改造和对高速铁路技术的内化吸收,取得了重大成果。世界高速铁路客车的设计与制造等关键技术的掌握,对于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

中国高速列车的发展,正是我们通过与有关国家双方自愿、互惠共赢的商业合作模式,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取得的成果。外国向中国企业转让铁路技术都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依据协议进行的,不存在任何强迫转让和窃取的问题。中国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都是中外企业联合设计生产的中国品牌高速列车。中国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是在时速250公里技术平台上,通过技术升级研制的,主要技术指标全面领先世界。中国时速380公里的高速列车,是在学习借鉴、系统集成国外高速列车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再创新,突破制约速度提升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生产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

中国高铁走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之路,没有创新,中国高铁的创造只能是一句空话。

中国高铁有铁路网完整和集中统一指挥的管理体制优势,有一支高素质特别能战斗的铁路职工队伍。中国高铁的跨越,贯穿着科学发展观这条红线,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身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之路,可以说是中国高铁发展模式最具核心的价值和最大的成功之处。

中国高铁它所蕴含的制度优势、自主创新和高铁人的奉献精神,正是这些让中国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创造了高铁的奇迹。

中国高速列车的发展,正是我们通过与有关国家双方自愿、互惠共赢的商业合作模式,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取得的成果。外国向中国企业转让铁路技术都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依据协议进行的,不存在任何强迫转让和窃取的问题。中国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都是中外企业联合设计生产的中国品牌高速列车。中国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是在时速250公里技术平台上,通过技术升级研制的,主要技术指标全面领先世界。中国时速380公里的高速列车,是在学习借鉴、系统集成国外高速列车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再创新,突破制约速度提升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生产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

(三)缩短差距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发展的迫切要求

铁路的发展水平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我国的高速铁路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首先,我国每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铁路不到75公里,而德国等发达国家均超过1000公里。其次,发达国家的铁路运行时速已经达到200至300公里,而我国目前平均旅客列车技术速度只有每小时71.4公里。最后,客货分线运输是发达国家铁路发展的共同特点,我国铁路均为客货混跑模式,互相干扰、互相制约,根本无法满足客货运输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因此,在谋划中国铁路发展的时候,能否站在世界铁路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能否正确地看待与发达国家铁路的差距,对于加快中国铁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铁路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肩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中国铁路追赶发达国家铁路的发展水平,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铁路之间的差距。中国铁路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就是不断缩短与发达国家铁路差距的过程。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的铁路路网密度高、规模大,整个路网能力普遍富余。因此,在中国铁路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的同时,迫切要求中国铁路必须缩短与发达国家铁路之间的差距,这是实现中国铁路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四、结语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届时,中国发达完善铁路网将全面建成,铁路运输能力总体上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展望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未来》 中广网 2013-09-11 16:35

[2] 齐 慧《我国高铁总营业里程达11028公里 为世界之最》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4年03月22日

[3] 赵庆国《高速铁路产业发展政策》《江西财经大学》 2013年

[4] 薛战军《中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战略意义》《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 第21期

[5] 唐佳蕾《中国高铁技术是自主创新的成果 技术水平世界领先》新闻中心-中国网

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 第3篇

1 强化能源结构调整的规划

目前, 中国在能源发展方面主要面临节能优先、调整结构、保证供给等方面的问题。在2006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就提出“要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 下决心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把能源作为国民经济依托的基石、战略性的重点领域, 应是国家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方针。现在最需要理清的是实现目标的战略。

目前, 中国的能源体系基本上还是低效、粗放、污染型的, 亟须向高效、洁净、安全的现代化能源体系转变。实现这一转型, 一要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在总能源需求中的比例, 并使其洁净化;二要增加清洁能源的供给量。这种能源体系的转变, 实际上是能源革命, 大约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中国当前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得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使用产生的SO2, NOx和烟尘排放, 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 中国是世界SO2第一大排放国, CO2排放也居世界之首 (尽管人均排放远低于发达国家) 。两者的排放量已分别达到2 500×104 t/a和55×108 t/a, 若仍不采取有效措施, 到2020年将大大超出环境容量。

众所周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煤炭仍是中国能源的第一贡献者, 环境的制约,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煤的高效、洁净化利用, 并将之视为一项国家战略。近年来, 中国在减少CO2排放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在上述背景下, 向更趋合理的能源结构转变就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中国目前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还处于“有方针, 缺规划”的现状。据了解, 国家能源局正在着手为2030年以前我国的能源发展制定总体规划。中国工程院也正在组织专家进行“中国能源中长期 (2030—2050) 发展战略研究”, 以为其提供决策支撑。这一项目将于2009年年底前结题。

2 大力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清洁能源, 将逐步成为中国能源的重要支柱。

核能的应用开发要采取“三步走”的方针, 即热中子反应堆—快中子增殖堆—受控核聚变堆。当前, 核能利用应以开发热中子反应堆技术为主, 同时加快开展快中子增殖堆的研究, 并前瞻布局受控核聚变堆技术的攻关工作。当前, 要立足于二代和二代改进型技术, 积极掌握三代技术。二代和二代改进型技术目前已经相对成熟。与之相比, 三代核电设备引进的比例和多少, 应该取决于消化、吸收该技术的速度。到本世纪中期, 核电在中国总能源需求中所占的比例应达到10%以上。

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 华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 沿海及附近岛屿, 陆上风能资源大于海上。从资源储量、开发成本以及与负荷中心的距离考虑, 中国近中期风电开发应遵循“以陆上为主, 因地制宜地开发海上风电”的原则。如果能对风能资源加以充分利用, 将能获得总计7×108 kW·h~12×108 kW·h电力。其中, 陆上6×108 kW·h~10×108 kW·h, 海上1×108 kW·h~2×108 kW·h。

金融危机对中国太阳能产业来说是个机遇。以前, 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从硅材料供应到产品销售多依赖国外市场。此次金融危机迫使人们要面向国内市场, 解决两头在外的问题, 即技术升级、提高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这将推动中国光伏企业更多地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进一步开拓市场。中国太阳能发展前景光明。

中国常规电力资源以煤炭和水能为主, 水能仅次于煤炭, 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到2020年, 常规水电装运机容量将达到3.2×108 kW, 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0%, 开发程度达60%。

中国能源的紧张, 突出表现在石油上。其对外依存度已达50%, 且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在众多的可再生和新能源中, 生物质能源是目前唯一能对石油液体运输燃料以及塑料等上千种石化产品生产原料进行直接替代的。中国工程院“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 到2020年, 中国可以建设一个产能为1×108 t/a的“生物质油田”, 除用液体生物运输燃料、生物质化工产品每年直接替代5 000×104 t石油外, 还可通过生物质发电每年替代6 000×104 t煤炭, 相当于一个绿色的“神东煤田”。替代下来的煤炭在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后可以生产F-T柴油, 间接替代石油。

可再生能源将逐步由补充能源变为主流能源。到本世纪中叶, 可再生能源对中国总能源的贡献将达30%左右。

3 节能优先是战略性问题

就人均资源占有量而言, 中国是一个小国、穷国。美国以占全世界5%的人口消耗了全世界25%的能源, 而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2倍。如果中国的人均能耗跟美国人均能耗一样, 那就超过目前全世界总的能源需求量了。因此, 对中国来说, 节能是最大的战略性问题。与能源开发相比, 节能要优先。节能本身就是一种绿色能源, 而且是一种零污染的绿色能源。仅以照明节能为例, 中国照明用电大约是3 000×108 kW·h/a, 如果都改用节能灯, 可以节约1 000×108 kW·h, 长江三峡电站的发电量是800×108 kW·h/a, 也就是说, 改用节能灯, 节约的能源比三峡电站的发电量还要多。

节能的方法有很多, 包括调整产业结构节能、产能端节能和用能端节能等。其中, 用能端节能又包括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等。另外, 还要构建节约型的消费体系。中国要有越来越多的人达成“现代化不等于奢华”“幸福指数不等于富裕指数” 的共识。作为人口大国, 切不可把人均能耗、人均电力、人均轿车数等的人均量, 作为现代化的指标与发达国家攀比, 那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浅析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第4篇

摘要: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如何解决和实施好能源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物质前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经济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0引言

能源既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前提,又是现实的重要污染来源。解决好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至少应考虑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如何确保经济合理的持续的能源供应和高效使用;其二是如何同时解决和能源过程有关的环境问题。

1长期坚持节能优先战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态势,能源供应难以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节能受到必要的重视,节能取得7显著的成绩。市场经济初步建立以来,能源供需关系出现了重大变化,能源价格通过改革调整,已基本反应了市场的能源边际成本。企业竞争促使成本下降,降低能源成本成为许多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节能的微观经济性成为关键驱动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以及市场对企业生产的硬约束,带来了明显的节能效果。

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解决能源短缺已不是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驱动力。一方面,一些能源供应部门反而出现了由于供应能力过剩而要开辟新的消费市场,以刺激能源消费的动机和做法,力图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对能源部门的经济效益和相关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实际影响,大于节能的呼声。对长期的能源平衡和能源安全的关注难以和短期的、直接经济运行的利益取向有机地联系起来。

原有节能管理体系及机制的功能和效果受到挑战。中国能源效率的提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可能还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保持竞争力,但资源性的成本,包括土地的价格,特别是能源的成本将不具有竞争性。

如上所述,中国可能还要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才能在能源技术的平均水平上,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可以预见,如果中国真正能够实现在下世纪中也达到现代化的目标,中国将会面对重大的能源挑战。在现阶段,提高全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在市场经济的自然作用之外,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仍然十分必要。中国还要及早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的设计和引导实施。

2适应终端能源需求的变化趋势,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变。加快发展天然气

中国长期以来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是造成能源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终端能源需求的结构和总量变化,以及以中心城市为开端的环保要求,使优化一次能源结构成为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

但是,石油进口的快速增长,加之国际油价在去年大幅上扬,使能源供应保障问题受到多方关注。天然气的开发利用,需要重新大规模建设天然气的长距离输运基础设施。优化能源结构能否实现仍然有着不确定性。

当前和今后几十年内,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是世界范围的主要能源,特别是天然气的发展方兴未艾。我国的天然气基础比较薄弱,在形成天然气基础设施网络的时期,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在天然气开发问题上,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协调。

3从实际出发,实施煤炭的清洁利用

优化能源结构和充分合理利用我国的煤炭资源并不矛盾。在能源结构优化的过程中,煤炭必将退出一些使用领域,但是煤在中国能源中的地位仍然将十分重要。在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中,煤炭的利用首先要解决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

从世界能源系统的发展趋势看,未来煤炭的主要应用途径仍然是发电。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煤的清洁利用首先要解决的是落实目前燃煤的大气污染问题。其中,燃煤电厂脱硫问题应该首先予以解决。煤炭的汽化和液化有可能作为远期技术储备。如果考虑以煤为原料提供液体或气体燃料的话,则必须全面分析评估其经济可行性,还要考虑全过程的环境影响。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能源系统的总体效率。另一方面,越来越迫近的全球气候变化的限制因素,将使煤炭的使用逐渐受到碳排放的严重制约。这些因素在煤炭的气化和液化技术开发和未来应用时必须充分予以考虑。

4系统考虑电源结构,水电、核电要实施长期的发展计划

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人口而言十分有限。在未来的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电力的比例将不断扩大。和石油和天然气相对便宜的国家相比,中国有可能必须使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高于这些国家。对发电能源结构要有长期的规划,避免临时和缺乏系统规划的选择。

首先要尽量利用水力资源。中国水力资源丰富,目前利用率很低,发展潜力巨大。水电项目可以很好的和防洪、抗旱、农业灌溉结合起来,取得更大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当然,水电大坝的建设可能存在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在大坝设计和建设时给予充分和适当的考虑。采取必要措施,使这些不利影响减到最小。如果把水电的巨大综合社会经济效益考虑在内,发展水电的优越性就更加突出。

在考虑是否发展天然气发电时,不但要在不同电源方案中进行综合比较,还应该对同一能源的不同使用方向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要使中小型锅炉和窑炉达到较高的污染排放控制水平是十分困难的,相对而言,电厂排污控制则可行的多。为了实现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经快解决现有的体制性障碍,使资源的配置符合全社会环保效果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原则。

核电是一种可靠的清洁能源,核电的安全性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发展核电符合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方向。应把重点放到经济性以及安全性的选择上来,通过引进和国产化,使核电产业尽快达到经济规模,使核电的成本降下来。以实现核电发展的长期目标。

5推动环境保护,为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实施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环境保护使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点,也是推动能源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当前在发达国家,环境保护要求已经成为决定能源结构,从而决定能源成本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应当在能源发展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环保的需要。所以在能源建设中不但要考虑环境保护现在的要求,而且要充分预见今后的环境要求。

6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安排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做了能多工作。但总的说来,商品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仍然十分有限。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地区扩大了对农村地区的辐射作用,农村地区从传统可再生能源向商品化石能源的转化步伐加大。但是目前的现代化可再生能源技术还不能适应这个转换过程,或是技术不够成熟,或是成本太高,难以和传统的化石能源竞争。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必须考虑农村发展的要求,我国城市化的过程还要持续几十年。我们必须借鉴先进再生能源技术的同时,自主开发适合于国情的技术。这不仅对我国十分有益的,而且可以为很多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选择。

中国的电力系统发展迅速,扩张势头还要保持许多年,为现代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创造料潜在的可观市场。在推动现代可再生能源发电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环境效益,使其环境外部性能够反映到合理的电价体系中来。

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5篇

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处于创新发展的`初期,在区域创新系统环境投入水平、系统结构发育程度,以及创新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影响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与国际经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但是,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势告诉我们,通过创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今后在区域发展实施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选择,我国必须制定相应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

作 者:曲悦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6) 分类号: 关键词:区域发展   创新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6篇

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主要课题

运用科玛奈尔(Commaner)方程、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以及各种经济模型分析中国经济,人们可以看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主要课题是:一、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非均衡性,即把中国各区域按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二、产业结构调整的.非均衡性,即一个地区工业污染强度与工业经济密度的差异,一方面受工业经济发达程度制约,另一方面也受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西、中、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存在较严重的非均衡性问题;三、可持续发展中的投入、产出的非均衡性;四、各地区间人均GDP的非均衡性;五、各阶层间人均GDP的非均衡性问题.

作 者:李学成 作者单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韩关系研究所,上海,20刊 名: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36(4)分类号:F120.3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非均衡性 科玛奈尔方程 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污染

中国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 第7篇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究竟走何种道路一直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大城市规模要不要控制,发展小城市(镇)是不是中国城镇化的唯一道路。在此,本研究将对中国城镇化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规模大城市

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道路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论。主要有:⑴小城市重点论;⑵城乡一体化论或城乡融合论;⑶大城市重点论;⑷中等城市重点论;⑸大、中、小合理结构论等多种观点。中国的城镇化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模式?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总结我国的经验教训,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力向,最终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和多元化城镇体系应是我国的理性选择。

一、关于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

在对我国应该选择的城市化道路模式上,学术界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张发展小城镇。

这种观点出现较早,至今仍占主导地位。持这种观点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国情出发,反对集中型城市化道路。认为在体制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还面临着许多障碍,而消除这些障碍也需要有一个过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高达2亿人,靠大城市解决不了这样多的人口失业压力。解决的办法应该是发展小城镇,使广大农民由农村迁移到附近的集镇,小城镇是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现有的大中城市方面,主要的制约是:其一,现有的城市无法承受农民进城的冲击,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市的失业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大量的人口涌入,势必加剧就业压力,并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其二,现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的供给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在这种条件下扩张现有的城市,将造成城市生存环境的恶化。其三,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盲目扩张,形成了“城市病”,导致城市贫民窟蔓延,城市环境恶化,社会犯罪率上升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因而,在现阶段,大中城市还不能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依托,发展小城镇才是更为现实的选择。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有三个明显的发展优势:其一,近年来小城镇数量扩张明显,在小城镇的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应当说有一定的基础;其二,由于地缘关系紧密,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心理成本要低一些;其三,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把城乡两个市场较好、较快地连接起来,迅速地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进而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同时又可以缓解大中城市人口膨胀的压力。

(二)主张发展大城市。

有些专家认为我国的城市化应走大城市扩容为主的道路。原因是大城市的规模效益最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还很大。因各方选择的工作不同,农民进城并不与下岗职工争饭碗,而且城市经济繁荣发展、充分就业的时期正是“民工潮”的高峰期,农民工大量进城既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不仅大城市发展仍有相当潜力,而且小城镇发展存在着制约因素。

反对以小城镇建设为主的观点认为,小城镇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在城乡分割体制下产生的。就像分散的乡镇企业一样,也是分散的小城镇,而不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城市,因而小城镇难以担当转移几亿农民的重任。发展小城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而且过度发展小城镇会得“农村病”,比“城市病”的问题更为严重。

(三)主张发展中等城市。

持这种观点的人的理论依据是小城镇的集聚效应极差,绝大多数人20万以下的县城规模不经济十分明显;大城市综合效益优势十分明显,但多面临着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困扰;中等城市兼具小城镇和大城市的优点,又能相对地避免它们的缺点中等城市,其人口大约在50万至100万,它既可发挥工业生产与城市社区的聚集效应,又可避免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人口高度密集的弊端。

(四)多元模式的城市化。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上述“大小之争”根本没有必要。我国人多地广,地域差异性大,工业化水平低,不可能采取单一战略模式去解决城市化问题。而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向多元化目标逐步推进。因为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差异较大,面临的主要矛盾也不相同。具体建议是东部地区的城市发展要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再上台阶结合起来,从调整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入手,以提高城市化质量为目标,发展大都市带,以此作为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中部致力于扩大吸纳农村人口,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积极引导、鼓励大中城市的规模适度扩大,大力发展小城镇,使中部地区成为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主战场。西部的中期目标定位于“大城市、小城镇”,通过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大调整,形成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城市布局模式。要依托现有的大中城市,在少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形成较大的人口集聚核心。

二、中国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主要模式

1.以现有大城市为基础带动相关城市群发展。

我国城镇化的关键是以现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基础和龙头,发挥其强大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次中心城市、卫星城镇的快速发展,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交通运输成本低、专业分工相对明确、人口分布合理的城市群格局。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个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2.积极鼓励中等城市的发展。

中等城市主要是指20万人到50万人之间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在这些地区,这种城市积聚了相当的经济能量,人气、市气、辐射力都已开始显现,但由于它们尚处于从小到大的转换阶段,上述“两气一力”积聚得比较缓慢,城市扩容能力低,吸纳能力不强。因此,帮助中等城市加速扩容,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推动城镇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采取多种措施和办法,优先加速中等城市的扩容,为特大城市设置保护带,以减轻特大城市的托力,并培育其逐步成长为大城市。

3.稳妥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

在离大城市较近的周边地区,小城市和小城镇应确立依托大城市加快自身发

展的战略。要注意对大城市辐射的承接,避免在专业分布上与大城市的趋同,走特色发展之路,与大城市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关系,最终融入大都市。在宏观层面上,要通过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国家的财政和政策扶持等手段,帮助偏远落后地区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增强其综合功能,使其成为本地区集聚经济、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应把县域中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作为发展重点,并通过相邻建制镇的组团发展,增强其集聚辐射功能。建设景区旅游、绿色农业旅游、专业加布、农业产业化、物资集散等专业化和特色化小城镇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中国城市规模发展战略之我论——中国应大力发展大城市

第一, 我国的大城市是国家的经济重心所在, 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实力、结构最先进和合理的地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 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成正比例的关系。1984年, 京、津、沪三大城市的产值占全国300多个城市总产值的21%。90年代以来, 中国沿海地区的大城市通过设置各类开发区, 进一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有的新城区的用地面积甚至超过了老城区。如浦东开发区、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天津滨海新区、大连新区等。其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有目共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1996年中国大城市市区非农人口占全国的89%,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1%, 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40.4%,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40%, 工业利税占全国的34.3%。“大城市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9.3%, 其中特大城市占21.12%。”“1996年大城市实际利用外资达237.2亿美元, 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量的43.28%。”大城市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它们是区域性社会, 是经济、文化中心, 其中一些是全国性中心, 既是组织区域专业化分工和经济联合的强大的生产中心, 也是组织物资集散和商品流通的中心,又是为自身及周围地区甚至全国提供各种服务的中心。大城市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目前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就必须发展城市经济, 尤其要发挥大城市的经济效益。实施优先发展大城市战略, 以大带小, 以城带乡, 早日实现城市化。

第二, 我国大城市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当代国际化城市一般都拥有发达的第三产业, 比重可达GNP 总量的60-80%”第三产业本质上是城市经济, 城市规模越大, 意味着用户越多, 服务的商机越大。从整体上看, 我国城市的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有所不同, 主要表现为城市规模等级越高, 第三产业越发达。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劳动力主要从事第三产业, 现代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远远大于第二产业, 在后工业社会, 第三产业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 中国必须把城市做大。

第三, 大城市的发展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要求。我国正在走工业化带动信息化, 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路子。工业有着强烈的大城市区位指向, 它需要城市功能的服务, 需要大规模的工业基础设施支持,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需要产业集聚的效益, 需要靠近大城市市场。目前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 向城市集中是不可避免的。同时, 大城市在信息交流和信息产业发展上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百万人口、几万家企事业单位聚集在一个大城市里, 加上现代化的交通、通讯设施提供的便利, 人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导致大量信息的涌现, 创新潜力不断迸发。实践表明, 大城市在信息经济时代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四, 发展大城市是缓解我国人口与土地承载力过小之间矛盾的要求。根据

专家的测算, 按照城市建成区面积来统计, “1995年, 我国2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 人均建成区占地面积63.23平方米;20-50万人口中等城市, 人均建成区占地面积105.05平方米;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 人均建成区占地面积

151.69平方米。”小城市用地是大城市的2.5倍, 可见大城市的发展是可以节约用地的, 是节约型的。发展大城市, 不仅能够大量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而且会提高人口素质、市场需求和生活水平。“如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近几年来吸收农村务工人口均在300万人以上, 相当于建立了1000个小城镇。”上海是我国目前最有效率的城市, 因为上海用最小的空间承载了中国最多的人。

四、小结

世界城市化规律显示, 城市化中大中城市的发展是必须的, 而小城镇的繁荣则往往在完成城市化之后。大城市是现代工业的载体, 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城市超先发展”是许多国家走的一条共同道路。作为一个地域广裹、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城市化道路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情重新抉择。

参考文献:

[1] 杨重光.当前我国大城市发展的新特点[J].城市.2006年6月,9-11;

[2] 孟月玲.关于大城市发展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8年10月, 34(30),39-40;

[3] 刘艺书.关于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争论.城市问题.1999年.90:12-15;

[4] 赵庆海,费利群.面向全球化的中国大城市发展.西华大学学报.2006年10月.5:69-72;

[5] 李朝智.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141-143;

[6] 严正.小城镇还是大城市_论中国城市化战略的选择.东南学术,2004年.1:60-66;

[7] 张蕊.中国城市化道路模式探讨.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9月.15

(3):40-44;

论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8篇

于是, 一个名词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可持续发展。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ECD) 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 首次提出了世人较为公认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 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 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 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对于中国而言, 从《21世纪议程》到如今十七大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是人们目光锁定的焦点。因为中国作为国际地位日益重要、拥有世界1/5人口、国土面积世界第3的泱泱大国, 如何科学地处理发展问题不仅仅关系到自身的长远发展, 还将深深地影响全球、全人类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庞大的名词集合体, 它所涉及的内涵不可能用一句简单的话语去概括。在此, 笔者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3个角度论述中国绿色、科学、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 人与自然———绿色革命

中国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 都与粮食、资源和环境这3个制约因素密切相关。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扩张型发展模式遗留了如“三高” (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 、“两低” (低效率、低循环) 等一系列人与自然相悖的问题。而中国国土本身的自然结构与地理特征, 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应力”或“胁迫”, 都明显地超出了全球平均状况的水平。因此, 中国更应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用一场绿色革命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其中国民素质的提高势必将从认识上、根本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作出贡献。

1.1 粮食问题

所谓“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这已是被人类社会历史证明的真理。粮食, 不仅是一般的食用商品, 更是一种关乎社会发展和稳定、关乎国家安全的特殊商品。粮食问题, 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近几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投入逐步加大, 由于袁隆平解决了世界性难题———让13亿人吃饱了饭, 粮食生产和供给逐年好转, 中国已由过去的供给不足, 发展成为供需基本平衡。然而我国的粮食问题仍然不容小觑。当21世纪逼近时, 中国面临着每年耕地减少30万公顷左右、人口增长1 400~1 500万的严峻局面, 已经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从人均占有粮食的情况来看,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 已接近世界粮食人均量的危机线, 情况绝对不容乐观。基于此, 如果我国政府再不加以正确引导, 确保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稳定, 那么,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这些重要表述都将无法落实, 中国的粮食安全必然会进入堪忧的境地。

中国粮食产业的发展方向必将是走向绿色化。绿色食品、绿色生产等一系列概念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绿色已成为无污染、无公害产品的代名词, 现如今的绿色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粮食产品绿色化是指创造出无公害、无污染的产品, 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另外, 继续研发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也将为粮食问题的解决、稳定可持续地发展提供很好的技术基础和保障, 保证粮食生产总量满足人口总量达到“零增长”时的最低要求[1]。当然, 农业资源的消耗与再生也应随着时代的更替保持相对的平衡。总之, 粮食产业的绿色化、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 必须大幅提高国民的绿色化理念和科技素质, 全面实施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

1.2 资源问题

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 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解决。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 且拥有世界第3大的能源系统, 但是由于人口过多, 人均资源占有率和能耗效率水平很低。从现今的国际形势来看, 能源 (尤其是石油资源) 对全球的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影响绝对排在首位。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 中国更有必要解决好能源安全、能源使用效率、能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开辟新能源等关键问题。

经历了20多年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后, 中国的资源短缺问题, 尤其是能源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根本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 最关键的是从领导到群众都要进行科学的资源观教育, 通过提高认识, 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保护措施。发展绿色经济, 构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 (产品) -资源再生”的闭环式物质流动, 才可以使物质和资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 形成一种“点绿成金”的经济[2]。通过推进资源能源的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营造绿色企业、促建绿色产业等具体可行的方法, 达到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浪费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另外, 应该从组成结构上优化自然资源的配置, 将它与劳动、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技术水平的配合比例合理化。

1.3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 但却实实在在地紧密关系着全人类的发展。尽管人类采取了多种措施, 环境污染仍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增长所不可避免的制约因素。从早期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理念主导, 到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亟待解决的严重性, 再到现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环境问题屡屡被提上议案, 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中国经济正处在向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时期, 就业压力大, 经济增长具有强大的内在冲力, 但是中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环境所能够承受的极限。为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人与自然的和谐, 必须解决巨大的环境压力, 寻找在不破坏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 也就是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进经济增长。环境友好排除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环境保护观, 要求必须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因此,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是保护生态、从源头预防污染[3]。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契合点。

随着“绿色GDP”的新提法被广为采纳和应用, 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笔者认为有可能、也有必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中国开展一场“绿色革命”———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等一系列概念已经开始并且必将会如同限塑令的理念一样被人们所广泛认可和接受, 并且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成为人们理所当然的习惯。

2 人与社会———科学发展

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实现社会和谐, 创建美好未来, 做到科学发展,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 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国民素质的提高毋庸置疑将有利于人与社会的科学发展。

2.1 科技水平

人类只有依靠科技能力、科学精神和理性才能确保全球、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才能引导人口、资源、能源、环境与发展等一系列要素所构成的系统朝着合理化的方向演化。在未来, 人类只有更加依赖科学文明、技术文明, 才能创建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式, 从而实现区域和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起, 中国对科技的重视就与日俱增。随着人们迈入知识经济时代, 中国的创新工程集中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价值。全面提高科技进步能力, 是克服可持续发展战略瓶颈约束的关键。中国的科技经费投入预计在2050年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投入水平, 目前, 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 加大科技投入, 无疑是我国振兴科技的主要驱动力和紧迫措施。只有这样, 才能通过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扩大和保护资源, 开拓清洁高效持久的能源体系,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从而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效果。

2.2 教育程度

教育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贡献, 因为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增加人力资源投资的途径主要有体质上的投资和智力上的投资, 而后者对人力资本的形成作用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4]。唯有通过教育, 才能形成有知识基础、高素质修养的人力资本, 从而进一步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发展方向。中国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和极不平衡的人口分布, 如何提高国民素质水平更是取决于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人口素质的提高是我国发展的内在需要, 正是由于人口众多, 人口整体素质的比较低下, 更不利于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必须全面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切实把它落到实处。一方面, 通过教育, 提高全民素质, 使得人们能够站在更高更长远的战略角度来看待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使人们认清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全方位地改善人力资源的素质;另一方面, 通过教育向全民宣传绿色、节约消费等观念, 从根本上弱化人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 减轻经济发展可能对生态造成的浪费和破坏, 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从1978年恢复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以来, 教育总体水平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全国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了文盲。实现“两基”的人口覆盖率已经超过85%, 但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还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义务教育尚未全部实现 (初中入学率还不足90%) , 尤其是在中、西部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二是高中和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不足;三是教育的公共支出水平低下[5]。以上现状使得人们不得不继续通过加大教育支出的比重和增长速度、鼓励社会办学等方式加强教育 (强化教育功能) 。

2.3 制度政策

国家政府具体的制度、政策的制定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够具体实施、贯彻、落实的重要因素。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制度、政策、法令, 把人口政策、资源政策、环境政策、用人政策变成一体化的科学发展的有机部分, 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柱石, 从而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合理的经济手段、有力的理论依据、具体的执行原则, 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必要保障。

中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制度、政策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把增强人民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作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各领域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企业追求的是资本高收益率, 唯有政府积极科学的介入, 通过对人与社会的全局科学地控制调节, 才能使得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从《21世纪议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各项大小环保、资源法令, 再到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 这些种种有力的举措, 无不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政策制定上的努力和成效。政府还将继续通过各项规章制度、法规政策, 大力发展经济、消灭贫困, 控制人口增长, 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改进生产技术和环保技术, 使得人与社会协调、科学地发展。

3 人与人———和谐共进

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协调既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又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整合与协调, 而在更大程度上, 后者将直接影响到前者以及整体的发展。人与人的关系较人与自然的关系相比, 显得尤为复杂。人类本身也面临着一个更高层次的自我发展与自我更新的问题。历史发展到今天, 在人类面临种种环境问题及其本身复杂的社会问题困扰之下, 要摆脱危机, 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 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共进, 从而真正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国民素质的提高势必有利于人与人的和谐共进。

3.1 人口压力

人口众多、增长过快, 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造成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诸多不利现状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影响人与人之间和谐共进的主要障碍之一;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约束。因此, 必须坚决贯彻落实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使得中国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三大基本定量标志中, 居于首位的是实现人口数量动态变化的“零增长”。从现在每年新增人口1 200~1 500万的自然增长规模, 逐渐通过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 从而实现人口净出生率为零, 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首要门槛。中国要做到这一点, 首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大幅提高人们计划生育的共识, 尤其是农村和流动人口更是重中之重, 只有把计划生育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 才能最大限度地执行好人口政策, 从根本上控制人口增长, 缓解人口压力。

3.2 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的加大、收入的两极分化是影响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此问题的重视态度和处理方式, 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内部矛盾尖锐与否、社会的和谐稳定能否实现等长远的发展。

一方面,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都处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最高水平, 已经进入了整体小康阶段;另一方面,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向市场经济的快速转轨、企业改革的深化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 贫富差距的问题愈演愈烈, 不仅表现在城乡收入的差距上, 在城市中也出现了以失业、下岗人员以及家庭为主体的城市贫困群体。因此, 在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 中国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也是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对此, 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 从人与人和谐共进、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宏观角度出发, 审视贫富差距的问题, 尽快调整分配政策、税收政策, 提高贫困群体的素质教育和就业质量, 提倡发展慈善事业。杜绝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 以求得和谐地可持续发展。

3.3 区域差异

中国整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应该以不同尺度区域空间的可储蓄 (持续) 发展优化为基础。只有各区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才能够协同人与人、地区与地区乃至国家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当然, 由于各地区自然基础条件 (如环境、区位、人力、经济等资源) 差异以及每个地区自身的经济动力 (如储蓄力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等) 差别, 使得我国目前呈现了东部沿海以及直辖市区域和中西部内陆的发展差距。改革开放以来, 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和丰富度排在最后的东南沿海地区, 却发展最快, 这其中暗含着自然资源不是区域发展差距形成的根本原因的道理。中西部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最稀缺的是知识资源, 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知识贫困。由此可见, 尽快通过国家的政策倾斜, 加快交通、电力、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全方位提高人口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各地区应针对自身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土地利用、资源配置、以及人口素质等一系列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 国家应从宏观的角度, 合理调整资源配置, 从整体上对全局进行调控, 使得全国的区域发展差异不至于进一步扩大以阻碍整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中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特点, 决定了其生态环境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具有特殊的脆弱性;中国的区域发展历史和人口数量压力, 决定了人类活动强度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具有明显的破坏性;中国相对贫乏的人均资源和生存空间占有率, 决定了经济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具有相当的艰巨性。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除了遵循代内间横向和世代间纵向的发展权、资源使用权的公平性,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协调的道义和责任的共同性三原则外, 还应结合自身的国情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 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 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牢固树立环境意识, 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4 结语

笔者认为, 在所有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因素之中, 目前最根本的当务之急是要提高中国的国民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执行原则是以人为本。因此, 只有先通过教育、宣传手段, 提高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引起人们观念上的足够重视, 促使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才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得其他一切客观条件得到最充分合理的配置运用, 从而促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摘要:综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3个角度论述了中国绿色、科学、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指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关键因素是提高国民素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国民素质,中国

参考文献

[1]李赶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循环经济[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2]齐建国.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EB/OL].[2005-11-17].http://www.cass.net.cn/file/2005111751577.html.

[3]马春文, 张东辉.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金周英.长远战略系统集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上一篇:顺丰快递成功案例分析下一篇:船闸值班、代班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