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2007年特岗教师招聘公告

2024-06-03

文山州2007年特岗教师招聘公告(精选7篇)

文山州2007年特岗教师招聘公告 第1篇

文山州麻栗坡县2015年特岗教师招聘公告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5中央特岗计划招聘指标的通知》(云教人〔2015〕7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5年中央特岗计划招聘考试工作的通知》(云教人〔2015〕8号)和《文山州2015年特岗教师招聘公告》精神,结合麻栗坡实际,现将麻栗坡县2015年特岗教师招聘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组织实施

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原则,由文山州和麻栗坡县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麻栗坡县的招聘工作。

二、招聘计划

2015年,省批准麻栗坡县招聘中央特岗计划指标150名,具体招聘岗位、人数、资格条件等可查看附件,也可通过以下网站查询:

1.教育部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招录服务网(http://tg.ncss.org.cn);

2.云南教育网(http://)打印准考证,并按准考证所标考点按时前往参加考试。

五、笔试

(一)笔试由省统一命题制卷、统一考试时间、统一阅卷。州级统一组织具体考试。

(二)笔试命题范围和内容继续沿用省教育厅组编的《云南省201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命题体现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重点考察应聘人员的综合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采用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用的《教育学考试大纲》和《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笔试为分学科闭卷考试。考试科目分学前、小学和中学三个类别:应聘幼儿园特岗教师考学前教育1个学科;应聘小学特岗教师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7个学科;应聘中学特岗教师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13个学科。小学、中学分学科使用不同试卷。笔试成绩满分为120分,其中100分为报考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20分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

省教育厅组编的《云南省201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大纲》,由省招生考试院自考教材部发行。购书地址:昆明市学府路61号,联系人:赵昆华、肖青,电话:0871—65162385。

(三)笔试时间:2015年5月9日(星期六)上午9:00—11:30。

(四)笔试地点:请查看准考证信息

(五)成绩公布:2015年5月24日前,公布笔试成绩。

考生需查分者,在考试成绩公布后5日内,向麻栗坡县教育局申请,报省特岗办进行统一查分。查分概不对个人。

六、面试、体检、拟聘、聘用

(一)面试

笔试结束后,麻栗坡县分岗位和学科确定最低控制线,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以1:1.2的比例确定面试人员(若计算结果出现小数,只入不舍,取整数。若报名人数少于岗位数的,在最低控制线以上人员均进入面试),免笔试考生不占比例,如遇特殊情况须及时请示州特岗办。

面试前,须对考生个人信息进行复审,即对考生所持证件材料再次审查。如审查出资料不符人员,取消其面试资格。空缺名额从本县岗位笔试成绩在最低控制线以上人员中由高到低依次递补;麻栗坡县没有递补人员的岗位可由州(市)从符合条件的人员中调剂递补。

麻栗坡县在2015年5月29日前公布进入面试人员名单。

面试时间:2015年6月10日。

面试地点:由麻栗坡县确定,并通知进入面试人员。

面试考官由县(市)进行异地交流选派或临时派遣;面试考生实行代码制;面试考官对面试考生的组合顺序实行抽签。具体工作由麻栗坡县开展,面试内容由麻栗坡县教育局参照当地现行教师面试办法自定,以分学科说课或讲课形式,重点考察应聘人员的教育教学能力。面试满分为100分,当场评分。

(二)总成绩的确定

1.无免笔试考生报考的岗位和学科,应聘人员的面试成绩加笔试成绩等于总成绩。

2.仅有免笔试考生报考的岗位和学科,以面试成绩作为总成绩。

3.既有免笔试考生又有笔试考生报考的岗位和学科,取该岗位和学科笔试考生的最高笔试成绩作为免笔试考生的笔试成绩,所有应聘人员的面试成绩加笔试成绩等于总成绩。

(三)体检

1.确定体检人员。按照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参加体检人选,参加体检人员数与麻栗坡县分学段、分学科岗位设置数的比例为1∶1。若体检后出现缺额的,可按总成绩依次递补。麻栗坡县确定的参加体检人员名单通过麻栗坡政务网等网站向社会公布,同时由麻栗坡县通知考生体检时间、地点和相关注意事项。

2.组织体检。麻栗坡县体检时间为6月15日前。体检标准参照云南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执行。体检工作由麻栗坡县统一组织,要求体检的医院具备二级乙等(含)以上资质。

(四)聘用

1.确定拟聘人选。麻栗坡县根据下达的特岗教师计划数和招聘考核成绩、体检结果,确定拟聘特岗教师名单并通过麻栗坡政务网等有关招聘网站向社会公示。公示期满提出本县拟聘特岗教师人选报州教育局,由州教育局汇总填写《云南省2015年拟聘特岗教师登记表》并加盖州教育局、州人社局公章,于2015年6月20日前上报省教育厅审定。经教育厅审核确定后,拟聘特岗教师即可与麻栗坡县教育行政部门签订《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师聘用合同书》,办理相关聘用手续。

考生在接到录用通知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设岗县报到。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者,取消其录用资格,并处5年禁考的处罚。

2.岗前培训。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师德教育、新课程理念、教材教法以及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等,培训时间不少于45学时。岗前培训采用网上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设岗县负责组织实施。

3.教师资格认定。经过岗前培训后,由州、县教育行政部门对符合相应教师资格条件又未取得教师资格的拟聘人员,免试免费进行教师资格认定,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4.上岗任教。特岗教师由设岗县教育局派遣到设岗学校,由设岗学校安排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日常管理。

七、纪律要求

(一)在招聘工作过程中,不按公告规定时间办理报名、考试、面试、体检及其它事宜手续者视为自动放弃。

(二)整个招聘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本公告由麻栗坡县特岗办负责相关政策解释。

联系人:吴传云;联系电话:0876—6627227,***。

附件:

1.麻栗坡县2015特岗教师招聘岗位表.xls

2.麻栗坡县2015年特岗教师招聘网上报名操作步骤

特此公告

麻栗坡县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4月17日

文山州2007年特岗教师招聘公告 第2篇

一、体检时间

2018年8月30日早上7:00

二、体检集合地点

固始县信合医院5楼体检中心(固始县番国大道66号)

三、注意事项

1、体检考生请于8月30日早上7:00前到固始县信合医院5楼体检中心集合,当天上午7:30不到者视为自动放弃。

2、体检前一天请注意休息,勿熬夜,不要饮酒,最好能洗个澡,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自前天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不要进食,空腹参加体检。女性在经期内不要留取尿样及做妇检,经期后再作相应检查。怀孕或备孕女士需提前告知医生,慎做放射及妇科检查。

3、体检时携带身份证、面试通知单、一寸彩色照片1张(与笔试准考证同一底版照片)。

4、考生如缺少有关证件或没有按规定时间参加体检,取消其录取资格,责任自负。

5、体检考生要遵守体检程序,自觉接受体检工作人员的指导和管理。进入体检地点以后,未经体检工作人员允许,不得擅自离开。待检期间,应保持安静,不得喧哗。

6、体检工作贯穿于招聘工作全过程,如发现有弄虚作假或不符合招聘条件者,将随时取消其资格。

体检咨询电话:0376-4678000

固始县教育体育局

文山州2007年特岗教师招聘公告 第3篇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募工作的通知》(陕教师〔2012〕48号)精神,2012年我县将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聘,结合实际,现就我县2012年实施特岗计划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组织机构

成立靖边县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特岗领导小组),组成成员如下:

组 长:胡荣芳 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闫志功 县教育局局长

高 升 县人社局局长

米靖平县财政局局长

薛卫东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刘继雄 县监察局局长

成 员:张 伟 县人社局副局长

刘厚芳 县财政局副局长

黄天阳 县编办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指导和组织实施特岗教师的招聘工作。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

主 任:闫志功

工作人员:郝耀斌 县人才交流中心主任

马亚龙 县教育局人事股股长

姬小艳 县财政局教育股股长

张宝川 县教育局纪检室主任王惠民 县人社局人事干事

“特岗计划”办公室业务联系电话:0912-461860

3二、招聘计划

为解决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小学教师缺编矛盾,按照招聘计划招聘农村教师50名,计划岗位指标为:

三、招聘对象及条件

(一)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师范专业毕业生。

(二)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未就业的往届本科师范专业毕业生。

(三)上述毕业生在上大学前均为榆林市户籍。

(四)所有报名者必须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五)报名者应同时符合教师资格条件和招聘岗位要求,所学专业与任教学科应保持相同或相近。

四、服务期限和范围

特岗教师服务期为三年,服务期内全部安排在农村乡镇学校任教。特岗教师任期内可根据我县农村教育需求在乡镇学校间交流。

五、招聘程序

本次招聘工作在县特岗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县教育局和人社局按照公开招聘的办法组织实施,县监察局全程监督,确保报名、考试、招聘、录用等工作顺利进行。

(一)自愿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形式。学生可通过特岗计划教师招聘报名系统http://tg.ncss.org.cn/进行网上注册登陆报名。报名时间截止8月12日。

(二)资格审查。8月12日至8月15日,“特岗计划”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在网上对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人员申报志愿情况进行审查确认。报名者持相应证件到县教育局现场确认审核。

(三)理论考试。8月18日至8月20日(具体时间待定),理论考试采取笔试形式进行,根据笔试成绩高低按照1:3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名单并公示。

(四)面试。8月23日至8月26日,由县教育局、人社局组织面试(笔试、面试成绩按照5:5计算),提出拟聘名单并公示。

(五)签订合同。8月28日至8月30日,根据特岗教师拟聘人员名单(附件2),与拟招

募的特岗教师签订《陕西省2012年农村学校特设岗位教师聘用合同书》(简称《合同书》,A3纸正反印刷),一式4份;同时将拟聘人员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报到证、教师资格证等原件、复印件(加盖“特岗计划”办公室审核章)一并报市“特岗计划”办公室审查备案。市“特岗计划”办公室在《合同书》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及时上报审批,并作为中、省核拨2012年特岗教师工资的依据。

(六)集中培训。8月28日至9月5日,各“特岗计划”实施县教育局根据市级公开招募特岗教师拟聘人员名单,集中组织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新课程通识、教材教法、班主任工作等,培训时间应不少于10天,对参加培训并经考核合格者发给培训证。

(七)上岗任教。9月初,特岗教师赴各“特岗计划”对口学校上岗任教。

六、政策与保障

为了确保“特岗计划”顺利进行,县教育、财政、人事、编制部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相应的措施保障。

中央“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以中央财政为主。特岗教师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其他津贴补贴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凡特岗教师工资性年收入水平高于国家补助标准的,高出部分由县财政承担。

在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尚未拨付到位之前,县财政应拿出一定资金,先期解决特岗教师临时性工资的发放,确保他们安心工作。同时要确保所有特岗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面与当地公办教师同等对待。

七、服务期的管理

特岗教师在农村乡镇学校任教期间,由县教育局代县政府统一管理,任教学校负责日常管理。县教育局根据人事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和陕西省人事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每学期对特岗教师考核一次,并将考核结果报市特岗办。对违反协议和学校规章制度的特岗教师,要进行严肃处理。对于不遵守合同,致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等情况,经屡次劝解不改者,一经查实取消其特岗教师身份和教师资格。

八、服务期满后的问题

特设岗位受聘人员服务期满后,县上结合实际和个人表现,及时做好他们的接转和留用

工作,同时鼓励他们自主择业。

(一)继续留任

对服务期满愿意继续从事农村教育的,县上根据空编、空岗和考核情况,择优正式聘用,并做好人事、工资关系等接转工作。

(二)自主择业

对服务期满后不愿继续留在农村工作的特岗教师,由其自主择业。本人找到工作后,办理派遣手续。特此公告。

靖边县教育局 靖边县人社局

文山州2007年特岗教师招聘公告 第4篇

为切实加强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安排部署,我省2010年拟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特岗教师4032名,其中初中教师1876名,小学教师2156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

四川省2010年实施国家“特岗计划”,招聘特岗教师共4032名,具体岗位详见附表1《四川省2010年招聘特岗教师岗位设置一览表》。

二、招聘对象及条件

(一)招聘对象:

1、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应届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2、全日制普通高校具备教师资格条件的非师范类专业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3、取得教师资格,同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1980年7月1日后出生)且与原就业单位

解除了劳动(聘用)合同或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二)招聘对象具备的基本条件:

1、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在校或工作(待业)期间表现良好,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为人师表,志愿服务农村基层教育;

2、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服务岗位要求(应聘初中教师的学历要求原则上为本科及以上,所学专业与申请服务的岗位学科一致或相近);

3、身体条件符合《四川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工作指导意见》(2010年修订意见)规定要求,并能适应设岗地区工作、生活环境条件。

三、待遇及有关政策保障

1、特岗教师在聘用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包括绩效工资),其它津补贴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

2、特岗教师在服务期间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服务地区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3、特岗教师享受国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和我省《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川委办[2005]34号)、《关于进一步完善“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有关政策的通知》(川人发[2007]16号)规定的有关优惠政策。

4、特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对服务期满、每年考核合格,且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的,在编制和岗位总量内,经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办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上编制、核定工资基金等手续,同时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

5、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特岗教师,可按规定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特岗教师3年聘期视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要求的3年基层教学实践。

四、面试加分及优先招聘条件

按照“自愿报名、择优选拔”和适当照顾生源地少数民族地区考生的原则,对具备以下条件的报名者在面试成绩中给予适当加分或优先聘用:

⑴报考生源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加4分;

⑵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省级及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抗震救灾优秀大学生加4分,校级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加2分;

同时具备以上几个加分条件的学生,可以累计加分,最高加分不得超过8分;

⑶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服务且服务期满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以及生源地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五、报名及资格审查

凡志愿参加四川省2010年国家“特岗计划”的高校毕业生于2010年5月28日——6月7日24:00通过网络进行报名,报名网址为四川人事考试网。

报名按以下程序进行:

1、选择岗位:报名者登录报名网站,认真阅读招聘简章,了解“特岗计划”相关政策和招聘岗位规定的范围、对象、条件、报名程序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后,选择符合报名条件要求的岗位。

2、填报信息及上传照片:报考者按照网络提示要求通过注册,如实、准确填写相关报名信息,同时按网络提示上传近期免冠证件照(JPG格式,小于30KB)。报考者如隐瞒有关问题或提供、填报虚假信息及材料,一经发现,将取消考试资格或聘用资格,所造成的一切损失由考生本人承担。

3、资格初审:2010年6月8日—6月11日为相关部门(或学校)对报考者进行报名资格初审时间。6月12日以后,报名者即可登陆四川人事考试网查询资格初审结果。资格初审合格的考生即可按程序和要求参加笔试,资格初审不合格人员不能参加笔试。

4、打印准考证:资格初审合格的考生,在2010年6月28日—7月2日登录四川人事考试网,根据网页上相关提示打印准考证,并按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不含过期身份证、身份证复印件)和准考证参加笔试。

六、笔试(笔试以闭卷方式进行)

1、笔试时间与地点:笔试日期为7月3日,具体时间与地点见《准考证》。

2、笔试内容:笔试分公共知识笔试和专业知识笔试(试点)。

(1)公共知识笔试。报考四川省2010年特岗教师的考生均参加公共知识笔试,满分为100分。公共知识笔试内容包括: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相关知识(占公共知识笔试内容的60%),参考书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教师职业应具备的教育基础知识和教育法律法规(占公共知识笔试内容的40%),参考书目或资料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编写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适用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

(2)专业知识笔试(试点)。报考四川省2010年特岗教师数学岗位(含初中、小学,下同)和英语岗位(含初中、小学,下同)的考生分别参加数学、英语专业知识笔试,报考其他学科岗位的考生不参加专业知识笔试。专业知识笔试满分为100分。

数学专业知识笔试以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的数学(文科)部分为依据进行命题和考试。

英语专业知识笔试以《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SCET—3)考试大纲》为依据进行命题和考试,其中,不考听力,在“语

法结构与词汇”、“阅读理解”和“英译汉”三类题型中适当增加题量。

报考四川省2010年特岗教师数学、英语岗位的考生的笔试总成绩由其公共知识笔试成绩和专业知识笔试成绩共同组成,各占50%的分值,满分为100分。报考其他学科岗位的考生笔试总成绩即为公共知识笔试成绩,满分为100分。

3、公布笔试成绩:2010年7月27日在四川人事考试网向社会公布笔试成绩。

文山州2007年特岗教师招聘公告 第5篇

育萃教师招考祝你考试顺利

一、招聘计划

2018年,我市通过紧缺人才招聘特岗教师30名,其中小学语文、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各4名,小学信息技术、英语各3名,主要服务于我市贫困乡镇(街道)学校。招聘公告、成绩公布、体检名单、录用等公示网站为文山市人民政府三七之乡网。我市热忱欢迎符合条件的广大高校毕业生,特别是本科以上毕业生踊跃报名应聘。

二、招聘对象及条件

(一)招聘对象

1.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面向全国招聘);

2.年龄在30周岁(1988年3月13日后出生)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面向全国招聘),往届毕业生须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

(二)招聘条件

1.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在校或工作(待业)期间表现良好,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为人师表,志愿服务农村基层教育;

2.符合服务岗位要求,应聘小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求所学专业与申请服务岗位学科一致;

3.身体条件符合云南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的规定,并能够适应设岗地区工作、生活环境条件;

4.普通话水平应达到《〈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的要求,并取得相应等级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5.取得教师资格证并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且服务期满的志愿者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6.在岗特岗教师或国家在职在编公职人员不得参加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三、报名有关要求

(一)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2018年3月13日(星期二)9:00-11:30。

报名方式:在云南师范大学举办云南省2018届师范类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双向选择洽谈会现场报名。

报名地点:云南师范大学呈贡区西区田径场。

报名时须提供以下材料:

1、报名表(原件),应届生必须有毕业学校签字盖章,往届生须有档案托管单位盖章;

2、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普通话等级证(二级乙等及以上);

4、小一寸近期免冠照片一张;

5、往届生须提供就业报到证、毕业证书和教师资格证(原件和复印件)。

(二)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以考生填报信息为准,正式录用前还要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如果发现考生填报虚假信息,则取消录用资格。

四、面试

面试时间和地点:2018年3月13日下午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面试具体地点、时间见准考证。

面试考官以抽签的方式从考官库中抽取;面试考生实行代码制;面试考官对面试考生的组合顺序实行抽签。面试以分学科说课、才艺展示和答辩,重点考察应聘人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面试满分为100分,当场评分,当场公布分数。面试的计分方法为:7名考官的成绩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另5位考官成绩的平均分即为该报考人员的面试成绩,分数取小数点后2位。面试成绩须达到60分及以上方能进入下一招聘程序。

说课和才艺展示时间为8分钟,答辩时间为2分钟;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说课范围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本;小学信息技术和科学说课范围为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本;小学音乐和美术说课范围为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本;小学体育说课范围为晨光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六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说课课题自选,才艺展示所需要器材自备。

五、体检、拟聘、聘用

(一)体检

1.确定体检人员。按照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参加体检人选,出现成绩并列,无法确定人选的,按照市内生源、州内生源、省内生源、省外生源的先后顺序依次确定。若按生源仍无法确定拟聘人选的由招聘小组择时进行加试决定。参加体检人员数与岗位设置数的比例为1∶1。若体检后出现缺额的,可按面试成绩依次递补。

2.组织体检。体检标准参照云南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执行。体检工作统一组织,体检时间待定。

(二)聘用

1.确定拟聘人选。根据体检结果,确定拟聘特岗教师名单,组织拟聘人员以面试成绩从高到低顺序选岗,并通过招聘网站向社会公示拟聘人员名单。公示期满提出拟聘特岗教师人选报州教育局上省教育厅审定。经教育厅审核确定后,拟聘特岗教师即可与设岗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签订《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师聘用合同书》,办理相关聘用手续,录用工作结束后,不再进行补录。

考生在接到录用通知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所选岗位报到。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者,取消其录用资格,并处5年禁考的处罚。

2.岗前培训。特岗教师上岗前要进行培训,主要内容是师德教育、新课程理念、教材教法以及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等,培训时间不少于45学时。岗前培训采用网上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教师资格。未取得教师资格的拟聘人员,应积极申请教师资格认定,并在上岗后三年内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否则视为考核不合格,解除聘用合同。

六、服务与咨询

为做好招聘服务与咨询相关工作,联系方式公布如下: 文山市教育局人事科:郑老师,联系电话:0876—2143340

七、纪律要求

(一)在招聘工作过程中,不按公告规定时间办理报名、考试、面试、体检及其它事宜手续者视为自动放弃。

(二)应聘者应保持报名时登记的联系电话畅通,并适时上网关注招聘动态,若应聘者因个人通讯不畅,造成的后果由其本人自负。

文山州2007年特岗教师招聘公告 第6篇

2018云南文山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公告5月初发布吗?

请各州、市、县、区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下达 2018 年度中央特岗计划招聘指标的通知》(云教发〔2018〕53 号),于 2018 年 5 月 2~ 7 日 在 云 南 省 招 考 频 道(http://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论坛,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文山中公教育信息网

2010 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第7篇

(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 道小题,每小题1 分,共1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4.()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5.()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观察法 B.访谈法 C.实验法 D.行动研究法

6.()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A.视角 B.视敏度 C.视野 D.明适应

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A.常模参照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 C.目标参照测验 D.团体参照测验 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0.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1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 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

16.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 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17.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和。18.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和,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19.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

20.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21.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与的综合表现。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 道小题,每小题5 分,共15 分)22.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23.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24.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 道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25.教学 26.学校课程 27.有意注意 28.社会抑制 29.学习策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 道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30.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31.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 32.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33.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34.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

六、论述题(11 分)

35.试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七、教育写作题(16 分)

36.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 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0 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 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 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 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B[解析]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 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3.D[解析](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从课程功 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4)从教育阶段 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 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4.D[解析] 略

5.A[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 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被观察者 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6.B[解析] 视敏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的大小表示。

7.A[解析] 被试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绩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 位置来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为常模团体。

8.A[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9.C[解析] 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10.A[解析]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11.D[解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 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12.A[解析] 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 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很可能就属于场依存型。

13.D[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

二、填空题 14.民主化 15.康德 16.能动的

17.不同刺激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18.监督调节

19.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 20.认知内驱力

21.态度情感

三、辨析题

22.[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 “U”型曲线关系。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 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23.[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 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 力。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 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 任感、兴趣等的影响。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24.[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

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 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四、名词解释

25.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全面发展 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6.学校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以 下具体含义:

(1)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7.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8.社会抑制: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

29.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 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

五、简答题 30.[答案要点]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

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 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 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31.[答案要点]

(1)把各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

(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3)注重学习原理、规则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4)对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予以鼓励。32.[答案要点]

(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 社会意义的大小。

(3)知觉的情境方面。在社会知觉中,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 要作用。

(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定势在对人的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陌生人形成初步 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显。

33.[答案要点]

韦纳等人认为,对于构成人的行为的原因,除去按照控制所在分成内在的个人因素和外在的 环境因素,还可以按照另一维度即稳定性划分。在内部因素里可以分为稳定的(如能力)和 易变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在外部因素里可以分为工作难度,这是稳定的;机会和运气,这是不稳定的。

34.[答案要点]

(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 性反应(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

增强这种联结。因而对教师而言,重视练习中必要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桑代克也非 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简单机械的重复不会造成学习的进步,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 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

(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

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 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 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他指出,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显得尤为重要。

六、论述题

35.[答案要点]

(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 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 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 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 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打下了“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

七、教育写作题 36.[参考例文]

道德养成途径之我见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将美德与知识等同,由知识的可教而得到美德可教。但是美德又

不仅仅是知识,美德可以是“知识”以外的东西,是一种人们践行道德的“见识”。这样,美德就不可能仅仅通过德育的说教与学习就可以获得。在《普罗塔哥拉斯》中苏格拉底也曾 提出过“美德不可教”的命题,前后矛盾。道德究竟可教吗?我认为,道德不是单纯由“教” 得来的,但道德是在有教育的环境中养成的。

我认为道德养成途径有三条:基本知识的传授;专门的道德知识的教授;榜样的树立与 环境的习染。

这三条途径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由于人的

社会属性,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化进程和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如家长、教师、同伴、媒体等)的影响,社会氛围无疑在个体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及价值判断中占重要地位。关怀理论注重 人的情感的关注与培养,通过关怀与理解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文精神的环境,经验会在个 体的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使个体更有可能在看待和对待他人时充满温情。

其次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这里的基本知识是指除专门的道德知识以外的知识,并且是指 在学校中进行的有组织地学习知识,既包括学科知识,又包括活动课程知识。虽然各个学科 有各自的主要教育目标,但道德教育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隐含其中——普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 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对道德的情感体验。如对汉语的学习,使个体 常常会沉醉于其优美的文字,产生对祖国独特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极有可能在社会行为中 转化为维护社会公德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对一般知识(非德育知识)的学习,可 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转变其思维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处于一种高姿态。因而,对社会甚至 整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宏观的把握,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暂时的利害和个人的得 失,从而提高了个人的道德境界。活动课程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同时也把道德实践包含在内,使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更全面。

再次为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知识偏重于“教”而非“育”,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结 与体系化,是独立的德育过程。这种专门知识自成体系,是有意的研究结果,对于培养受教 育者道德意识,规范受教育者行为有一定作用,但易流于教条主义和口号化,使人产生厌烦 甚至抵触情绪。

道德是每个人所应追求的品质,但其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生要做的功课。学 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应提供良好的氛围。不但在知识传授、课 程设置以及学校氛围营造上下工夫,而且要给学生道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 分,本题总分30 分)1、学习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包括(ABCE)A 学习过程B 教学过程C 评价过程D 反馈过 程E 反思过程

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ABCE)A 目的更明确,B 持久性明显发展,C 精确性提 高,D 方法更科学 E 概括性更强。

3、智力群体差异包括(ABC)A 性别差异B 年龄差异C 种族差异D 志向差异E 学习风 格差异

4、桑代克总结的学习规律(ABC)A 准备律B 练习律C 效果律D 结构率E 程序率 5、知识的表征形式(ABCD)A 命题网络B 产生式系统C 图式D 认知结构 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ABCDE)A 问题的特征B 已有的知识经验C 定势与功能固着 D 智力水平、E 情绪状态

7、抑郁症的表现(AB)A 焦虑B 情绪消极C 消极认识D 动机缺失E 躯体疲劳

8、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有(ABE)A 计划策略B 监视策略C 学习时间策D 监控策略 E 调节策略

9、一个7 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8 岁,则他的比率智商是(C)

A70 B80 C114 D100 E125 10、与学习直接相关的动机是(ABC)A 内部学习动机B 外部学习动机C 认知内驱力 D 自我提高内驱力E 附属内驱力。

11、学习动机是由哪些方面构成的(AB)A 学习需要B 诱因C 家长赞许D 教师认 1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迁移分为(AB)A 水平迁移B 垂直迁移C 一 般迁移D 具体迁移 E 正迁移 F负迁移

13、影响迁移的因素(ABCDE)A 相似性B 原有认知结构C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 智力 E 教学指导

14、练习曲线规律(ABCDE)A 开始进步快B 中间有一个高原期C 后期进步慢D 总趋 势是进步E 有时出现暂时退步

15、态度的核心成份(B)A 认知成分B 情感成分C 意志成分D 行为成分

16、有结构问题的特征(AB)A 问题的明确性B 解法的确定性C 问题不明确性C 解法 的开放性

17、学习某材料,10 次正好记住,那么学习多少次效果最好呢?(D)A8 次B10 次C12 次D15 次E20 次

18、学习策略由(ACD)策略构成

A、认知策略 B、计划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9、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BCD)A、变通性 B、认知性 C、目的性 D、序列性。2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属于(B)

A、行为主义观点 B、人本主义观点 C、认知观点 D、建构主义观点

21、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ABCD)

A、不平衡性 B、差异性 C、定向性和顺序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22、操作技能的特点是(ACD)A、展开性 B、简缩性 C、外显性 D、客观性

23、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ABCD)几个阶段。A、原型定向 B 原型固化 C、原型 操作 D、原型内化

24、奥苏贝尔提出的几种同化模式是(ABD)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先行组 织者 D、组合学习

25、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ACD)A、知识的学习B、认知策略的学习C、技能的学习D、行为规范的学习

26、常用的直观形式有(ABCD)A、情景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 直观

27、“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__B__的教学技术。()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 现行为

28、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ABE)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修养 D、道德素质E、道德行为

29、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C)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30、“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B)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 学法 D、学会学习

二、填空题(共15 题,每题1 分,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

9、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心向与定势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10、皮亚杰认为,守恒是成就动机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11、归因理论是 从调节策略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12、影响学习准备的最主要因素是和学习。

13、____ 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14、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____三个过 程。

15、完形-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____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三.辨析题(共5 题,每题5 分,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本题总分25 分。)

1、斯 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将学习失败归因于 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 反应本身。()

4、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5、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四、简答题(共4 题,每题5 分,本题总分20 分。)

1、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 内容

2、简述奥功贝尔迁移的主要内容?

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4、简述影 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五、论述题(共2 题,每题15 分,本题总分30 分。)

1、如何利用 迁移促进学生的学习?

2、结合实际说明应当样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ABCE2、ABCE3、ABC4、ABC5、ABCD6、ABCDE7、AB8、ABE9、C10、ABC11、AB12、AB13、ABCDE14、ABCDE 15、B16、AB17、D

18、ABD 19、BCD 20、B

21、ABCD 22、ACD23、ABCD 24ABD 25、ACD

26、BCD

27、B

28、ABE

29、C 30、B

二、填空题

1、心向与定势

2、成就动机

3、调节策略

4、概念同化

5、社会自我

6、陈 述性知识

7、动作技能

8、自我实现

9、中等

10、具体运算

11、结果

12、成熟

13、桑代克

14、评价

15、心理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简 答题(略)

五、论述题(略)06 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程度是(B)A、前后一样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

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C)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4、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A、1903 B、1913 C、1914 D、1900

5、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B)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C)A、合作学习B、发现学习C、情境学习D、指导学习

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D)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B)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学习D、掌握学习

10、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A)

A、正与负迁移 B、纵向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

11、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C)A、转化 B、获得 C、评价 D、同化

13、下列哪项属于认知的实例(C)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的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

1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习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 的目的是为了(B)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地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得安排 应该是(D)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得适当时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二、填空题

16、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水平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式。

17、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 和调节策略。

18、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 的交叉学科。

19、我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国外模式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一般认识过程模式,这一过程 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 提出假设和体验假设。

2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 和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 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21、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22、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少年期的年龄范围是 11 至 15。

23、规则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和。

24、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给定 和目标。

25、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三、名词解释:

26、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特点。

27、心理发展:所谓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邙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 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8、创造性: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9、知识: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 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30、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 的复杂的方案

四、简答题:

31、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首先,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其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签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第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有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2、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二,定向性与顺序性,三不平衡性,四差异性

33、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 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其意义在于教育者 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己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 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最新的发展水平。

34、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 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酬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如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 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 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讲座的形式使人们解决自身所面临 的问题。

35、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 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五、论述题:

36、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形成道德信 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美,二品德发展由 动荡向成熟过渡: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37、论述知识学习的作用?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有助于学 生的成长,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 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掌握水平越高,就越有助于心智技能形成。再次,知识 的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通过知识的学习,个体体验着前人的创造成果,这对于创 造态度的获得起到了积极作用。

38、论述青年期的心理特点?这是指14,15 岁至17,18 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 期是个体在重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 维己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变证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 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他们不公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 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然而,理想的自我 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他们对未来充满理想,敢说敢干,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有时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纪 想。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 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反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 未选均无分。)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C)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 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B)A.130 B.140 C.150 D.160 3.“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 联系”属于(C)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4.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D)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 D.自我临近

5.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A)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6.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B)A.女优于男 B.大致相等 C.男优于女 D.中国人相等,外

国人不相等

7.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A)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C)

A.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

9.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 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D)

A.一般化 B.具体化 C.分化 D.泛化

10.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C)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 1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C)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2.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D)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 13.发现学习是属于(A)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14.引起和维持个休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A.注意 B.需要 C.动机 D.兴趣

15.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C)

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A.苛勒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

17.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B)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

18.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D)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

19.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B)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

20.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A)

A.形成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考查性评价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 个小题,共20 个空,每空1 分,共20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 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 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_关键期 __________。

22.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____________×100 2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_行为规范________ 的学习。

24.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_____效果率_________。2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__寻求发展 ___________。

26.学生的学习就其学习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 二是总是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__道德品质和健康心里_____________的培养。27.先于一寂的活动则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_______心向和定势______。28.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 秒的记忆是_瞬时记忆_____________。

29.在读一首短诗时,某生学习10 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这种增加 的附加学习,叫做__过度学习_____________。它是促进知识保持,克服遗忘的记忆规律之 一。

30.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__自律__________ 性。

31.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___程序教学____________。

32.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叫做__课堂气氛_______。它是教学过程 的软情境。

33.有系统的惧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材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之为_教学评价____________。

34.标准化就测验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__可比性_________。35.多次测验所得的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的程度,叫做测验的__信度_________。

36.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___皮革马利翁效应 __________。37.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以__信息流_______ 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38.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__趋向或接近_____________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 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39.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_认知目标___________、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40.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 性,并以___学生为中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6 分,共30 分。

4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42.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43.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 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44.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适当的开展学习竞赛(2)正确利用奖励与惩罚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指 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45.教师成长的历程经历哪几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 个小题,潢分10 分。)

46.试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示:将5 种基本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 顺序排列,填在下图表中,并着重分析一下最高层次的需要。)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 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 本的是生理需要,例如,对食物、水、空气、眨眼、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 后,便是安全需要,即表现为为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之后 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随后出现 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 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 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D 5.A 6.B 7.A 8.C 9.D 10.C 11.C 12.D 13.A 14.C 15.C 16.A 17.B 18.D 19.B 20.A

二、填空题

21.关键期 22.智力年龄 23.行为规范 24.准备律 25.寻求发

26.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 27.心向与定势 28.瞬时记忆 29.过度学习30.自 律性 31.程序教学 32.课堂气氛 33.教学评价 34.可比性 35.信 度 36.皮格马利翁效应 37.信息流 38.趋向或接近39.认知目标 40.学 生

三、简答题

41.【要点】(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42.【要点】(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意识性。

43.【要点】(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 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 商。

44.【要点】(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45.【要点】(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四、论述题 46. 【要点】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 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 本的是生理需要,例如,对食物、水、空气、眨眼、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 后,便是安全需要,即表现为为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之后 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随后出现 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 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 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1]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 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 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 么

[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 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 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 课.[案例2]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 是什么 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案例3]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 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 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 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 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 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案例4]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 问答题

[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 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案例5]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 象 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 ”“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 理障碍.[案例6]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 答 为什么 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 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题2 分,共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 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 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 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 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 个小题,20 个空,每空1 分,共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 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

2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 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__________。

2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_______。2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_______________。2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_____________。

26.1939 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____________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2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28.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______________。29.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_____________、平等管理___________、和目标管理。30.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31.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_____________阶段。32.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______________。

33.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___________。34.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_______________和真谛。35.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__________教材和_____________教材。

3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_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3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38.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39.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4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41.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 分)

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B 5..B 6.A 7.D 8.C 9.C 10.B 11.A 12.D 13.C 14..B 15.A 16..B 17.C 18..A 19.B 20.D

二、填空题

21.政治经济制度 22..个体身心发展 23.教师人格特征 24.基础 25.行 26.马克思主义 27.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 28.道德两难

29.常规管理、民主管理 30.孔子 31..高中 32..苏格拉伦 33..艺术家 34.本质 35..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36..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三、简答题

37.【要点】(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 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 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要点】(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 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要点】(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40.【要点】(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 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1.【要点】(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

42.【要点】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3.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A.美育 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美育、劳动教育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功能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实践活动影响

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中枢神经

D.周围神经

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1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 干扰?()A.前摄 B.倒摄 C.单一 D.双重

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1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A.IQ=MA/CA×100% B.IQ=CA/MA×100% C.IQ=MA/CA×100 D.IQ=CA/MA×100 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A.兴趣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2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A.现实与人 B.人与人

C.现实与人的需要 D.生理与心理需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 个小题,每空1 分,共36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______与______相结合。

22.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大体分为官学和______两种。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思想是 ______教育和骑士教育。

23.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______和______。

24.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_。教学的基本 组织形式是______(或课堂教学)。

25.课的类型大致分为______课和______课两大类。

26.教学是______和______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的主要表现是自觉性、______、______。28.三结合教育一般是指学校、______和______的三结合教育。

2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______。班主任有效地进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______。

30.人最原始(或基本)的情绪有快乐、______、______和恐惧。31.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______、______和想象。

32.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______和______。

3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生理、安全、社交、______、______等五个 层次。

34.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般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

35.直接兴趣与引起______注意有密切关系;间接兴趣与引起______注意有密切关系。36.成败归因的两个维度是______,四个方面因素是能力、______、运气和______。37.自由联想与______是______治疗的基本方法。

38.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之一是活动在言语水平上先______,以后再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 个小题,39~46 每小题6 分,共48 分。39.说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40.教师如何备好课?

41.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知识素养? 42.德育的任务有哪些?

43.人的思维分哪些种类?

44.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

45.韦氏智力测验的言语分量表、操作分量表包括哪些项目成分? 46.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 个小题,每题13 分,共26 分。47.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48.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1.D 2.A 3.A 4.D 5.D 6.A 7.C 8.C 9.B 10.C 11.C 12.A 13.A 14.D 15.A 16.D 17.B 18.C 19.A 20.C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36 分。

21.教育 生产劳动 22.私学 教会 23.启发式 注入式

24.学科课程标准 班级授课制 25.单一 综合 26.教师教 学生学 27.独立性 创造性 28.家庭社会 29.教好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 30.悲哀 愤怒 31.记忆 思维 32.方位知觉 深度知觉

33.尊重 自我实现 34.采取决定(制定计划)采取行动(执行决定)35.无意有意 36.稳定性与控制性(内外向)努力 任务难度 37.疏导宣泄 精神分析 38.展开 压缩(或简缩)

三、简答题:39~46 每小题6 分,共48 分。

39.答案要点: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制约着课程设置和 教学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 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 产的手段、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正确回答出两大点,给2 分;每大点正确回答出具体内容,各给2 分。40.答案要点:

教师备好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1 分)

(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 和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作出准确的预见。(1 分)

(3)设计教法。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把教材传授给学生,其中包括 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教法等问题。(1 分)

在做好上述三项工作基础上,要编制出三个计划是:(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1 分)(2)课题(单元)计划。(1 分)(3)课时计划(教案)。(1 分)41,答案要点: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1.5 分)(2)精深的专业知识。(1.5 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1.5 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1.5 分)42.答案要点: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5 分)(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5 分)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1.5 分)(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健康的品德心理品质。(1.分)43.答案要点:

(1)根据凭借物或形态不同可分动作(或行动)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 分);(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律可分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2 分);

(3)根据思维过程指向性与答题目标不同分集中(求同)思维与发散(求异)思维(2 分)。44.答案要点:

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如下特点:

(1)兴趣的指向性(或倾向性)(1.5 分)(2)兴趣的广博性与中心性(1.5 分)(3)兴趣的稳定性与持久性(1.5 分)(4)兴趣的效能性(1.5 分)无说明扣2 分。45.答案要点:

韦氏智力测验量表中的言语分量表包括的项目有:词语、常识、理解、回忆、发现相似性和 数学推理等(3 分)操作分量表包括的项目有:完成图片、排列图片、实物组合、拼凑译码 等(3 分)。

46.答案要点: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1)选择性(1.5 分)(2)整体性(1.5 分)(3)理解性(1.5 分)(4)恒常性(1.5 分)无说明扣2 分。

四、论述题:本题2 个小题,共26 分。

47.答案要点:

(1)智力通常看做是人的综合认识方面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 中表观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1 分)

(2)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问题,在近代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论者和实质教育论者曾有 过长期争论。形式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 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古代语(拉丁文、希腊文)、数学、逻辑学等,认为这些学科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最有价值。实质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 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自 然学科、现代语言等,认为这些知识对学生参与实际生活最有用处。这两派理论割裂了思维 内容和思维形式的辩证统一性质,因而其主张都是片面的(4 分)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因为知识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 工具,他们只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认识世界,接受尚未掌握的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在 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他们智力 的高低。知识转化为智力是有条件的。教学中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智力的目标,并有计划地去 加以实现;传授和学习的必须是系统的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文化科学 知识的过程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活动,真正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4 分)

知识是发展智力的条件和基础,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结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握知 识与发展智力是统一的,教师必须同时完成两个方面的任务。(1 分)(4)联系实际。(2 分)48.答案要点: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2)在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性格;

(3)家长与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建立优良学生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提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5)注意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性格培养。

要点(1)、(2)、(3)、(4)各为2.5 分,(5)为3 分,无分析说明扣5 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育》,其作者是()A.柏拉图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2,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3.“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A.洛克 B.杜威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A.课堂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现场教学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戌癸丑学制

6.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7.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制度

D.民族文化传统

8.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9.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A.基本规律 B.基本方法 C.基本途径 D.基本要求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个别辅导 D.布置作业

11.“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对应()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1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是()A.暂时遗忘 B.永久遗忘 C.干扰遗忘

D.逆向遗忘

14.“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是()A.知觉 B.嗅觉 C.嗅觉适应

D.嗅觉感受性

15.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A.线条透视 B.空气透视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1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17.“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19.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2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行为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 个小题,每空1 分,共36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苏联的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 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当属______。

22.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_、教好学生。狭义教育一般是指______。

2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与______相结合。体育是以______活动为基础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24.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______和______的主体。2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制度。26.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______和______。

27.德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28.课外校外教育具有______、______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29.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______总结和______总结。

30.道德感是受______制约的,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______的特点。3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______、______和恒常性。

3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有______有______的特点。

33.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______说,认为每一个智力因素都包括内容、______、产品三个维度的立方体。

34.气质类型通常被分成多血质、______、______和抑郁质四种典型类型,但混合类型的人 居多。

3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______和______。

36.青少年学习动机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不很自觉和______的学习动机,向______的学习动 机转化。

37.智力活动与操作活动的结构主要指构成要素______和______。

38.当事人中心疗法的技术主要强调三条:即真诚、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 个个题,39~46 每小题6 分,共48 分。39.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 40.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41.谈谈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42.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43.简述个性的—般特点。44.人的注意可分为哪些种类? 45.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46.什么是需要?需要分为哪些种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 个小题,每个小题13,共26 分。47.论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

48.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分几个阶段?试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1.B 2.C 3.B 4.A 5.B 6.B 7.C 8.C 9.D 10.B 11.C 12.B 13.B 14.C 15.D 16.B 17.D 18.A 19.A 20.C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36 分。

21.教育学 克鲁普斯卡亚 22.带好班级 学校教育 23.生产劳动 身体 24.自我教育 发展 25.国民教育 学校教育 26.了解学生 设计教法 27.教育者 受教育者 28.自觉性 灵活性 29.全面 专题 30.社会 阶级 31.整体性 理解性 32.不均衡 先快后慢 33.三维结构 操作 34.胆汁质 粘液质 35.情绪情感 意志

36.不稳定 自觉和稳定 37.执行顺序 执行要求 38.同感 尊重

三、简答题:39~46 每小题6 分,共48 分。39.答案要点: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 分)(2)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1 分)(3)热爱学生;(1 分)

(4)集体协作的精神;(1 分)(5)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2 分)40.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正确回答出6 个原则,给满分;少于6 个原则,每少正确回答1 个原则,扣1 分。41.答案要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 教育的权利)。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 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 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正确回答出两大点,给2 分;每大点正确回答出具体内容,各给2 分: 42.答案要点:

(1)要有明确的目的;(2 分)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2 分)(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2 分)43.答案要点:

(1)个性的整体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

(4)共同性与个别差异性:

(5)他律(外控)与自律(内按)性。每个要点1 分,无说明扣l~2 分。

44.答案要点:

人的注意可分为:(1)不随意注意(或无意注意)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 注意(2 分);

(2)随意注意(或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注意(2 分);

(3)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便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2 分)。45.答案要点:

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有:(1)建立关系(1 分);(2)了解问题(1 分);(3)分析诊断(1 分);(4)帮助指导(1 分);(5)结束咨询(1 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 分。

46.答案要点:

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常在主观上以一种缺乏 感或丰富感被人体验。(2 分)

需要的种类根据起源可以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与后天获得的社会需要(2 分);根据指向 对象不同可分为物质性需要与精神性需要(2 分)。需要种类部分无说明扣2 分。

四、论述题:本题2 个小题,每小题13 分,共26 分。47.答案要点:

(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传、习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其次,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但要把现成的书本知 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还必须以学生一定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作基础,因此教学要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4 分)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理解教材,形成概念;知识的巩固与保持;运用知识。(4 分)(3)联系实际。(5 分)48.答案要点: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等四个阶段。(4 分)影响因素:(1)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述方式;(2)动机和情绪状态对解决问题的影响;(3)联 想与原型启示;(4)正负迁移与特殊、非特殊迁移;(5)定势(心向)的作用;(6)个性因 素。

(1)~(6)每个要点各1.5 分,无分析说明扣4 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 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的教育活动是()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20.听觉中枢位于()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 个小题,每空1 分,共36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______科学。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______。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______。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的两种教育体 系是斯巴达教育和______教育。

2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学制,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学制。24.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______和为高一级学校输 送______。

25.学生既是教育的______,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____。2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______作用。2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特殊形式是______。

2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______与受教育者已有______的矛盾。2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______活动、______活动、个人活动。

30.“望梅止渴”属于______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属于______的条件反射。3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______、______。

32.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广度______、______注意转移等。33.感觉阈限可分为______与______两种。

34.神经系统的活泼型与______,安静型与______气质类型相对应。3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______,智力的高级表现是______。

3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水平______,最有利于激发______。

37.智力技能的特点有:动作对象的______,动作进行的______,动作结构的______。38.1948 年(WHO)宣言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______和______等几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 个小题,每小题6 分,共48 分。39.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0.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1.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 43.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 44.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45.什么是联想?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 46.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 个小题,每小题13 分,共26 分。47.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48.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1.C 2.D 3.A 4.A 5.D 6.C 7.D 8.C 9.D 10.B 11.B 12.A 13.D 14.B 15.D 16.C 17.D 18.A 19.C 20.C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

21.规律 《大教学论》 22.生产劳动 雅典 23.壬寅 癸卯 24.劳动后备力量 合格新生 25.对象 主体 26.教书育人 主导 27.班级授课制 个别 28.德育要求 品德基础 29.群众性 小组

30.第一 第二信号系统 31.判断 推理 32.注意的稳定 注意的分配

33.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 34.多血质 粘液质 35.抽象概括能力 创造能力 36.中等(或适中)学习动机 37.观念性 内隐性 简缩性 38.心理 社会适应

三、简答题:39~46 每小题6 分,共48 分。39.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特别 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1.5 分)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 程,它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 及的。(1.5 分)

(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1.5 分)

(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 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1.5 分)40.答案要点: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1.5 分)(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1.5 分)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1.5 分)(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1.5 分)

41.答案要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1.5 分)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1.5 分)(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1.5 分)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5 分)

42.答案要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 分)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2 分)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2 分)43.答案要点:

(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1 分);(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1 分);(3)克服内 部与外部困难(1 分);(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1 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 分。

44.答案要点: 操作技能形成有:

(1)操作定向(1 分);(2)操作模仿(1 分);(3)操作整合(1 分);(4)操作熟练(1 分)等四个阶段。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 分。45.答案要点:

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2 分)联想的主要规律有:(1)接近律(2)相似律(3)对比律(4)因果律(4 分)。规律部分无说明扣2 分。

46.答案要点:

性格结构的特征主要有:(1)性格的态度特征(1 分);(2)性格的情绪特征(1 分);(3)性格的意志特征(1 分);(4)性格的理智特征(1 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 分。

四、论述题:本题2 个小题,每题13 分,共26 分。

47.答案要点:

(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 评价;

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

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 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 外部表现。(4 分)

(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 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情、意、行之 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 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 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一 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 程规律的。(3 分)

(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 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 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 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3 分)(4)联系实际。(3 分)

48.答案要点:

(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2)注意客观刺激的适当强度;(3)注意刺激对象与背景的差别;(4)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5)直观目的明确呈现时机得当、距离得当,保持整体性;(6)变式方法的采用。

(1)~(5)每个要点2 分;(6)要点3 分。无分析说明扣4~5 分 教育学考试练习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 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反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 未选均无分。)

1.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2.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3.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4.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A.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5.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 D.著名学者的学说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9.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 就是违反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陷私权 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11.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12.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课外活动 D.教学

1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趔,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趔。”这体现了 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村施教原则 14.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课

15.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 D.因析施教原则

18.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1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 个小题,共20 个空,每空1 分,共20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 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教 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22.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_______为标志。23.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体。

24.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_____________和总的_____________,是各级各 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25.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6.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_____________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__关 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____关系。

27.教学大纲一般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28.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2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______。30.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6 分,共30 分)32.简述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33.当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4.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35.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36.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 个小题,满分10 分)

37.林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他应该如何带领同学们组建这个班的班集体?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C 5.B 6.D 7.B 8.B 9.C 10.A 11.D 12.D 13.B 14.D 15.A 16.D 17.D 18.B 19.C 20.C

二、填空题

21.学校系统 2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3.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24.质量标准 规格要求 25.人身权 受教育权 26.授受 民主平等 相互促进 27.说明部分 本文部分 28.讲解 讲演 29.京师同文馆 30.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31.生活辅导 择业指导

三、简答题

32.【要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3.【要点】(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34.【要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5.【要点】(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组织严密;(5)课堂气氛热烈。36.【要点】(1)学生的知、情、意、形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四、论述题

37.【要点】(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共 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 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 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 重要工作。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特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 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和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 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已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 动是教师经常性工作之一。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 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作用,是 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 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至正确的方向。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题2 分,共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 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 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 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 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 个小题,20 个空,每空1分,共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 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

2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 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__________。

2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_______。2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_______________。

2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_____________。

26.1939 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____________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2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28.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______________。29.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_____________、平等管理___________、和目标管理。30.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31.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_____________阶段。32.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______________。

33.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___________。34.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_______________和真谛。35.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__________教材和_____________教材。

3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_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3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38.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39.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4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41.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 分)

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B 5..B 6.A 7.D 8.C 9.C 10.B 11.A 12.D 13.C 14..B 15.A 16..B 17.C 18..A 19.B 20.D

二、填空题

21.政治经济制度 22..个体身心发展 23.教师人格特征 24.基础 25.行 26.马克思主义 27.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 28.道德两难 29.常规管理、民主管理 30.孔子 31..高中 32..苏格拉伦 33..艺术家 34.本质 35..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36..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三、简答题

37.【要点】(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 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 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要点】(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 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要点】(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40.【要点】(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 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1.【要点】(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

42.【要点】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教育学考试练习题二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题2 分,共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 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 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 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 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 个小题,20 个空,每空1分,共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 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

2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 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__________。

2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_______。2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_______________。2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_____________。

26.1939 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____________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2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28.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______________。29.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_____________、平等管理___________、和目标管理。30.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31.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_____________阶段。32.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______________。

33.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___________。34.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_______________和真谛。35.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__________教材和_____________教材。

3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_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3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38.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39.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4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41.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 分)

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B 5..B 6.A 7.D 8.C 9.C 10.B 11.A 12.D 13.C 14..B 15.A 16..B 17.C 18..A 19.B 20.D

二、填空题

21.政治经济制度 22..个体身心发展 23.教师人格特征 24.基础 25.行 26.马克思主义 27.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 28.道德两难 29.常规管理、民主管理 30.孔子 31..高中 32..苏格拉伦 33..艺术家 34.本质 35..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36..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三、简答题

37.【要点】(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 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 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要点】(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 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要点】(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37(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40.【要点】(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 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1.【要点】(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

42.【要点】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题2 分,共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2 岁 B.4岁 C.6岁 D.8岁

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1岁 B.3岁 C.5岁 D.7岁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 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4.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 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 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A.4 2 B.5 2 C.6 2 D.7 2 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3 个小题,20 个空,每空1分,共2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 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的特征,在教学中应遵循__________原则。22.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成分。

23.人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___________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 的和_____________的经验过程。

24.看见路上的垃圾便绕道走开,这属于_____________条件作用。

25.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______________。26.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________的信息,正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 _____的信息。

27.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_______________。

28.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____________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29.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给定的条件、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基 本成分。

30.布卢姆认为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______________,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____________。

31.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称为______________。

32.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9 年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道德健康。

33.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10 岁以前,儿童的道德主要处于_____________发展阶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6 分,共30 分)34.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5.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36.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7.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38.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

四、论述题(本题1小题,共10 分)39.什么是复述策略?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D 4..C 5.C 6.D 7..B 8.A 9..B 10.D 11.C 12.A 13.C 14..B 15.D 16.D 17.D 18.D 19.B 20.D

二、填空题.

21..22.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23.语言、个体 24.逃避

25.替代性强化 26.辨别、概括 27.对象具有观念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28.创造性 29.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30. 知识、评价 31.区分度 32.心理健康、社会行为 33.他律道德

三、简答题

34.【要点】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 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 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 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谁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 联系的倾向性。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 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上述条件缺 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35.【要点】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 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 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36.【要点】(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37.【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38.【要点】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 的情感联系。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 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论述题

39.【要点】

一、复述策略的定义: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二、常用的复述策略有:

(2)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心理学(中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 理实验室为标志的.A1798B1879C1789D1897 2.以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称为().A 实验法B 测验法C 调查法D 观察法 3.有预定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随意注意B 不随意注意C 随意后注意D 无意注意 4.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关系.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D 成准比例

5.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 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A 暗适应B 明适应C 不

适应D 知觉适应

6.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编码,(),提取.A 识记B 回忆C 保持D 再认 7.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个组块.A7±2B5±2C8±2D9±2 8.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A 概括 性B 间接性C 合理性D 整体性

9.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A 直觉思 维B 聚合思维C 抽象思维D 发散思维

10.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或方法是().A 爬山法B 逆向工作法C 手段-目的分析法D 尝试错误法 11.智商的计算公式是().ABCD 12.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A 斯皮尔曼B 卡特尔C 瑟斯顿D 吉尔 福特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二种成分:()和回避失败的倾向.A 追求利益的倾向B 追求刺激的倾向C 追求成功的倾向D 回避困难的倾向 14.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绪与情感的差异,().A 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B 情绪发生晚,情感产生早 C 情绪情感同时产生D 情绪情感都是与生俱来的

15.某学生待人直率热情,但脾气急躁,易冲动,他的气质类型比较符合().A 多血质B 胆汁质C 粘液质D 抑郁质

16.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他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种相 互独立的根源特质.A10B12C16D24 17.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 化的现象叫().A 服从B 从众C 信任D 接受

18.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采用了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方法?()A 文饰B 转移C 投射D 幻想

19.把失恋的挫折感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这种心理防御方法称为().A 升华B 转移C 文饰 D 压抑

.根据目前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一般标准,青少年期的年龄段为().A6~12 岁B12~18 岁 C18~28 岁D18~45 岁

二,多项选择题1.注意的功能有().A 选择功能B 维持功能C 调节功能D 启动功能E.适应功能 2.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A 知识学习B 发现学习C 机械学习D 技能学习E.社会规范学习3.具有高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有().A 独立性B 自信C 对复杂问题感兴趣D 冒险精神E.易怒 4.一个测验的效度包括以下几种().A 内容效度B 直接效度C 构想效度D 间接效度E.预测效度 5.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生理性动机D 社会性动机E.主导动机 6.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A 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B 具有坚定信念C 能够正确归因D 计较个人得失E.不打无把握之仗 7.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主观体验,概括地说,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A 道德 感B 理智感C 美感D 幸福感E.紧张感

8.现在用于人格测量的著名投射测验是().A 罗夏克墨渍测验B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C明尼 苏达多项人格测验D 主题统觉测验E.16PF 9.克服焦虑的原则有().A 运用想象B 放松自己C 认清焦虑状况D 不回避E.正面迎战 10.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包括().41 A 具体运算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感知运动阶段D 数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20 分)1.实验法2.注意3.信度4.认知方式5.挫折 四,简答题(每小题6 分,共24 分)1.简述注意与意识的关系.2.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有何不良影响? 3.举例说明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4.气质与性格有何不同? 五,论述题(每小题13 分,共26 分)1.如何训练儿童的创造性思维?2.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谈谈怎样复习才能有效避免遗忘.浙江省2002 年4 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1.B2.C3.A4.D5.A6.B7.B8.C9.C10.C11.B12.B13.B14.B15.A16.B17.B18.B19.B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ABD2.ABCE3.ABCD4.BCD5.AB6.BCD7.ABCDE8.ABCDE9.ACD10.AC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20 分)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 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 过程.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四,简答题(每小题6 分,共24 分)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 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 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3.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2)心理状态系统.(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五,论述题(每小题13 分,共26 分)1.答案要点:(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成长动机是⋯⋯.在成长动 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 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 a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b 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 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2.答案要点: 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

42(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 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浙江省2002 年4 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1B2C3A4.D5.A6.B7.B8.C9.C10.C11.B12.B13.B14.B15.A16.B17.B18.B19.B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ABD2.ABCE3.ABCD4.BCD5.AB6.BCD7.ABCDE8.ABCDE9.ACD10.AC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20 分)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 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3.社会知觉就是指 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4.思维是以人 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四,简答题(每小题6 分,共24 分)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 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 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3.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2)心理状态系统.(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 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五,论述题(每小题13 分,共26 分)1.答案要点:(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成长动机是⋯⋯.在成长动 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 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 a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b 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 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2.答案要点: 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 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心理学练习一

一、选择

1.1903 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

2.20 世纪60 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 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A.2 岁B.4 岁C.5 岁以前D.1—3 岁[A] 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A.2-3 岁B.4 岁C.5 岁以前D.1—3 岁[B] 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C] 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D] 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D] 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 9.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C] 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 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 荣誉动机[C] 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A] 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 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 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A] 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A] 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A] 18.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D] 19.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A] 20.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D] 21.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A] 2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A] 23.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A.长时记忆B.内隐记忆C.操作记忆D.形式记忆[A] 24.短时记忆的容量()A.较大B.没有限制C.非常之小D.为7 土2 个组块[D]

25.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A.时快时慢B.快者愈快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C] 26.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A.艾宾浩斯B.巴甫洛夫C.冯特D.弗洛伊德[A] 27.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复习越早越好C.在大面积 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A] 28.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29.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金纳D.威廉•冯特[B] 30.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7.1)A.操作技能B.技巧C.操作能力D.能力[A] 3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B.知识迁移C.智力D.思维程序[A] 3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 的(8.1)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A] 33.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记忆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思维策略D.学习方法[B] 34.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A.智力技能B.学习自觉性C.元认知策略D.自我意识[C] 35.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解B.不同的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或表象等[D] 36.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A.意识和能力构成B.规则和技能构成C.认知策略构成D.经验和方法构成[B] 37.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9.1)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A] 38.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D] 39.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思维程序B.调查研究C.验证假设D.论证假设[C] 40.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10.1)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D] 4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D] 42.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 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B.认知结构C.策略系统D.价值体系[D] 4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D] 4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A] 45.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观[B] 46.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态度的核心成分B.动力性成份C.非智力成分D.内化了的成份[A] 47.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D.语言或行为[B] 48.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11.1)A.社会适应B.社会化人格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A] 49.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A] 50.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洗手D.强迫恐惧[B] 51.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D] 52.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B.原因不明地惧怕C.非理性惧怕D.持久性地惧怕[C] 53.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 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

A.不容易矫正B.容易矫正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D.也属于心理障碍[C] 54.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12.1)A.思维品质B.学习内容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C] 55.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若干等级B.五个等级C.三个等级D.四个等级[B] 56.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信息加工B.智力活动C 信息输入D.心理变化[D] 57.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

A.各种智力活动B.各种子目标C.各种课堂行为D.教学阶段[B] 58.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D] 59.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A] 60.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A.有所不同B.相类似C.有一定联系D.没有必然联系[B] 61.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教师的主导教学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D.个别课堂练习[A] 62.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 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C] 63.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A] 64.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C] 65.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 A.迷失方向B.错用方法C.措手不及D.产生焦虑[A] 66.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13.1)A.维持动机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B] 67.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A.一定的帮助B.较弱的影响C.间接的影响D.直接的影响[D] 68.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A.可用因素B.微弱因素C.重要因素D.利弊兼有的因素[C] 69.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目的和内容B.共同语言C.深厚友谊D.约束力量[A] 70.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

A.最终结果B.中间环节C.目标D.最高阶段[D] 71.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B.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D.没有政治意义[A] 72.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A.极大的影响B.不大的影响 C.积极的影响D.消极的影响[A] 73.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A.集体观念B.从众C.服从大局D.集体凝聚[B] 74.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 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

A.是权威意见B.将有助于他C.旁观者的意见D.是客观的意见[A] 75.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A.连锁性感染B.互相监督C.互相帮助D.遵守纪律[A] 76.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B.和口头的规范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D.不成文的被动规范[A] 77.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 了

A.方向和范围B.方向C.范围D.纪律约束[A] 78.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A.态度一致B.行动一致C.观点趋同D.相互理解与扶持[B] 79.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

A.行动对抗B.不团结、不信任C.拉帮结伙D.互相为难[A] 80.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 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

A.主要因素B.辅助因素

C.外部互动因素D.环境因素[A] 81.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 形成不同教师的

A.教学风格B.组织教学方法 C.气氛区D.教学氛围[C] 82.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语 言符号系统和

A.暗示影响系统B.非语言符号系统

C.文字符号系统D.情感感染[B] 83.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A.感情关系B.心理距离 C.友谊关系D.互助关系[B] 84.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A.修养和处世方法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D.需要满足的程度[D] 85.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 A.人际关系B.对立统一关系

C.心理互动过程D.人与人的矛盾[A]

86.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 A.必要条件B.辅助条件 C.重要表现D.主要过程[A] 87.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 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B.养成竞争意识

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D.促进团结协作[A] 88.竞争有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 A.积极价值B.创造性功能

C.内在价值和创造性D.真正目的[C] 89.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监控与管理B.准则与控制 C.限制性影响D.限制与规范[B] 90.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 是

A.课堂情境B.课堂结构 C.课堂形势D.课堂教学[B] 91.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 A.课堂约定B.课堂行为准则 C.课堂纪律D.课堂行为[B] 92.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D] 93.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 A.教室的布置B.教师的行为表现

C.学生的学习方式D.学生座位的分配[D] 94.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 A.教学过程的规划B.教学内容设计 C.教学方法的实施D.教学方法的选择[A] 95.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采用适当的惩罚 A.也是不行的B.也是违法的

C.也是不必要的D.是必要的[D] 96.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 A.随机安排B.分类安排 C.集中安排D.交错安排[D] 97.长时间地集中学习同一学科或同一类学科,使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接受同一种刺激,会导致

A.兴趣形成B.自发复习

C.过度学习D.疲劳和厌烦[D] 98.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等表现,一般称作

A.心理异常B.不适应表现 C.不良表现D.问题行为[D] 99.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 A.也全都有问题行为B.没有问题行为 C.只有问题行为萌芽D.也有问题行为[D] 100.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A.冲动型问题行为B.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C.多动型问题行为D.自律障碍行为[B] 101.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14.1)A.作出分析B.作出判断 C.进行评估D.作出决策[D] 102.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 A.一种量值B.一种题型 C.某种题型D.多种题型[A] 103.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 A.基本过程B.全部过程 C.主要过程D.系统程序[D] 104.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A.严格规则B.系统规则 C.标准规则D.系统程序[D] 105.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A.教师随堂评价B.教师自编测验

C.随常考试D.课堂提问测验[B] 106.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A.成就水平的测验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D.智力发展的测验[A] 107.一般人们认为标准化考试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 A.比较密切B.缺乏学业效度

C.很不协调D.基本协调[C] 108.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A.教育目的服务的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D.当前工作服务的[C]

二、填空

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

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 系列心理变化。(2.1)

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

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 自我评价。

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3.1)

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13、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

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 有知识。

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1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 理过程或内部动力。(4.1)

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

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

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1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0、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 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6.1)。

21、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 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2、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 机说等。

23、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 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24、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 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

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25、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负加速趋势。

26、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7.1)

27、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 理论。

2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8.1)

29、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 环节构成。

30、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生阅读领会.31、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

32、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 存在的限制或障碍。(9.1)

33、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无结构问 题。

3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 程。

35、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 成品的活动。

36、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3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10.1

38、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 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39、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 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40、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 动的现象。

41、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 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42、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43、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11.1)

上一篇:国培学习自我鉴定下一篇:发展棉纺织产业集群的调查与研究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