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石头画》说课稿

2024-07-14

《漂亮的石头画》说课稿(精选9篇)

《漂亮的石头画》说课稿 第1篇

《漂亮的石头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的题目是《漂亮的石头画》,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漂亮的石头画》是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的活动内容。石头是幼儿生活中经常能遇见的东西。它们形状各异,颜色也不尽相同。幼儿非常喜欢将石头作为玩具。因此,本次课对幼儿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本次活动能够让幼儿学会在石头上简单的绘画,能够锻炼幼儿的艺术创作能力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领域教学的要求。通过本次活动能够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环境中美好的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教学活动三维目标的要求,以及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制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认知目标:学会在石头上创作简单的水彩画。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展览等活动形式,提升艺术情趣。

3.情感目标:细心观察生活,学会发现美,创造美。

根据以上三维目标,我将活动的重点确定为:能够用颜料、水彩笔等工具在石头上创作简单的`画。难点是:在特殊的材料上作画的能力。

二、说学情

了解幼儿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因此,我对大班幼儿的身心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大班的幼儿好奇心重,求知欲望强烈。他们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这时候的幼儿表现欲望很旺盛。他们喜欢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本次活动是在石头上作画。非常新奇、有趣。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为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活动素材。

三、说活动方法

根据《指南》精神。在本次活动中我将充分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法、探究法等教学形式引导幼儿直观、具体的感知石头画的美丽;并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合作交流。我将对幼儿创作的石头画,进行评比和展览。

四、说活动准备

世界幼教之母蒙台梭利曾说过:“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为了帮助幼儿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完成活动内容。我会精心创设活动环境,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与心理准备。

1.物质准备:各种形状、色彩的石头、水彩笔、油画笔、画板等。

2.经验准备:大班的幼儿已经掌握了纸上作画的技巧,在本次活动中我会通过对比和示范,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掌握在石头上绘画的技巧。

五、说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我会用灰太狼吃西瓜的故事导入本次活动,吸引幼儿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是创作石头画。

(二)展开部分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我会给幼儿们展示一块石头画。让幼儿欣赏,并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让幼儿传看石头画,用手指感受石头的表面,从视觉和触觉上体会石头画的美丽。

2.师幼互动,深入理解

接下来我为小朋友讲解石头画的具体画法,并让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来进行创作。在小朋友创作的过程中,我会注意个别指导,帮助幼儿顺利完成石头画。

3.展示交流,共同进步

我会让幼儿上台来展示自己创作的石头画,并谈一谈自己的创作感想和创意构思。

4.巩固提升,领域拓展

在这一部分,我引导幼儿进行进一步思考,想一想除了能在石头和纸上画画。还能再哪些材料上作画。引发幼儿的讨论。提升幼儿艺术想象力。

(三)小结部分

我会将幼儿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进行点评。使幼儿在得到表扬的同时也能欣赏其他小朋友的优秀画作。

六、说活动延伸

为了更好的让幼儿掌握知识,我采用家园合作的方式,让幼儿回家后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自己创作的石头画,并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创作一幅名为“我爱爸爸和妈妈”的石头画。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漂亮的石头画》说课稿 第2篇

⑵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为促使学生思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⑶在解决“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的问题时,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探讨。如,“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说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的;“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明这块巨石体积庞大;老师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之久;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连父亲也不清楚,说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说明了此石“真怪”。

正是因为大石头有这样几“怪”,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他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呢?首先是因为石头的“大”,才引起了李四光的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四光去向老师请教。老师讲到了石头的几百年的历史,可是李四光并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于是老师推测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这么大的石头,要是从天而降,应该砸一个大坑,可是为什么没有呢?对此,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这又进一步表明了石头的怪──大人也不知道。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老师与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的思考问题的过程。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明确,李四光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J!!活动的遗迹……”,可提醒学生注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

《漂亮的石头画》说课稿 第3篇

一、要素化模式说课稿的不足

教师说课时,组织者为了便于评价,通常要制定相关的评价要素和量规,最常见的要数“老五说”(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与“新五说”(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媒体和说教学过程)。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说课者自然就按照这些评价要素来撰写说课稿并实施说课流程,随之形成了以“五说”为依据的“要素化模式”(也称“五段”模式)。

但事实上,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按要素化模式进行说课时,说课者为了按“顺序”说全各要素,必然会在五个要素之间来回穿梭,不易清晰地展现教学设计的过程,从而降低了说课的逻辑性。例如:在说教材的过程中,说课者必然要说“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及“教学重、难点的分析”。但现实是,教师在分析完教学内容之后,还必须分析学情,才能确定哪些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哪些是教学的难点。又如,教法和学法本应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它们均会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若按“老五说”,会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若按“新五说”,又会造成“说教法学法”和“说教学过程”中对教法和学法叙述的重复。再如,从逻辑上讲,“媒体的选择”和“板书”均属于“教学过程”的下位概念,而在要素化模式中,将它们设为并列关系,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二、结构化模式说课稿的提出

由于说课是介于备课(教学设计预案)与讲课(教学设计预案的实施)之间的高层次的集体教研活动,说课稿的撰写也应看做教学设计理论的具体应用。因此,按照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1],我们提出了结构化模式说课稿(如下图),按照教学设计原理的逻辑顺序与递进关系,进行说课稿的撰写和说课流程的实施。采用结构化模式,不仅能将相关的评价要素有机地融合在结构中,还能使说课的流程更有逻辑性。

三、结构化模式说课稿的应用

为了便于说明结构化模式说课稿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我们以小学信息技术“画方形和圆形”一节的说课设计为例,详细描述说课设计各阶段的内容及方法。

1. 说课稿的标题

主标题:我是小小工程师。副标题:“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与分析(指向具体的教学内容及说课的侧重点)。

2. 说课引言

今天我说的是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 1课“画方形和圆形”的教学设计与分析(向评审者表达明确的说课信息)。

3. 教学内容分析

说课者阐述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教科书内容的把握,以及如何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定位。可用三句话表述:(1)指出说课内容出自何处(若引言已写,此项可略);(2)分析该内容在系统学习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指出该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以本节内容为例,“画方形和圆形”是在学生认识了画图工作界面,识别画图工具,了解线形工具基础上的实践运用。在提升学生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对画面的平衡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知识点是:利用Shif t键精确画出方和圆,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及构图。

4.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制定具体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教学难点及分析难点成因的主要依据。这部分包括:(1)指明教学对象;(2)分析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可包含班级的学习风气)以及对教学对象智能水平、知识和技能基础的检测结果。本节学情分析如下:该班学生虽接触计算机时间不长,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课前问卷统计调查发现,35%的学生在家使用过画图工具,只有8%的人画过方和圆。

5. 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是教学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在对教学目标进行描述时,除了要注意目标在三个维度上的准确归类,还应明确阐述确立教学目标的具体思维过程和依据。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能够用圆形和方形的工具画图;利用Shift键能精确地画出方和圆。(2)过程与方法:在方形和圆形的绘画练习中,熟练掌握规则图形的画法及图形搭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方形和圆形的组合构图,提升合理构图等艺术修养。

6.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与对策

在这部分,说课者仅给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不够,还应该“说出”将其作为重点和难点的理由以及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教学重点部分的阐述,甚至可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去挖掘;对教学难点的成因分析,则立足教学内容固有的技术难度,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智能水平加以剖析,并给出突破难点的方法。这个环节能衡量出说课者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高低,也是说课的一大亮点。就本节而言,教学重点:方形、圆形与圆角矩形的准确操作;难点:利用Shif t键精确画出规则的几何图形。由于学生首次利用Shif t键和鼠标“合作”操作,属于技术协调技能的训练,应通过多练加以巩固。

7.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并不是说针对每条教学目标的实现,都要设计出一个相应的策略。但对于主要教学目标,尤其是那些不易实现的目标,则应该给出详细的教学策略。通常,反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就是考虑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教育媒体的恰当选择和教法学法的合理运用等。针对本节而言,一是通过投影童话中“小猪的草房子被大灰狼吹倒”等画面,“需请同学帮助设计”来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通过“帮”小猪设计带烟囱的房子,画电脑屏幕、公共汽车、雪孩子等童话内容,以解决“如何将单纯、枯燥的画方和圆”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的问题。在教法上,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引导,与学生个人上机练习及分组竞赛相结合的方式。

8.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说课的核心内容。因此,既要展示教学过程的全貌,又要清晰表现出关键点的设计思想及有效办法。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我们的成功经验是,首先,要将整节课划分为几个环节,并采用客观陈述性语言描述的方式,简洁地表述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每个环节均用概括性的标题引出。这节中,我们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2)重点分类,各个击破;(3)难点分解,步步为“赢”;(4)合作探究,拓展延伸;(5)作品交流,评价总结。其次,在“说”教学过程时,最好配以流程图(在说课稿上画出,说课时用投影或挂图展示),以清晰地展示出教学过程的全貌。此外,还应注重讲述教法和学法是怎样合理运用的。

9.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具体可分为前置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学评价的设计,可在最后单列,也可将其融入其他模块。例如,前置性评价的设计可在学情分析中体现;过程性评价可在主要知识点学习后进行;总结性评价则主要用来在一节课完成时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可放在教学过程表述的最后进行。

石头画:坚硬的艺术 第4篇

这个十几年前,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在广东打工,每月工资400元,住10个人的集体宿舍,冬夏一床被,生活过得很艰苦。

但如今,邓明善在北京拥有一个庞大的科技园区,在广东设立有出口加工基地,业务做到了几十个国家。他麾下拥有全景奇画、广告装饰等多个创意产业,这些年还陆续获得了18项成像方面的国家专利,更被CCTV-7《智赢天下》电视晚会评为“年度经济人物”。

这就是只有初中文化的邓明善的成就,一个来自湖南永兴县石桥村的农家孩子。给他带来成功的是一块块坚硬的石头画,他说,这是一门可以醉心一生的艺术。

花了5000元的高价买了一块石头画

1975年,邓明善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石桥村,那里经济发展落后、生活贫穷。邓明善从小是个沉默的孩子,似乎反应也比别人慢半拍,2岁才学会说话,7岁才学会用筷子吃饭。

但偏偏他就喜欢乱涂乱画,家里的墙壁像个万花筒。邓明善回忆说,他从小就对画特别敏感,如果不是家里穷,上不起学,也许能成为大画师呢。

在他16岁的时候,一个场景改变了他的一生。

那天他在田埂上插秧,抬头的时候,看到一个穿着白衬衣、西装裤,戴着墨镜的年轻人在村子里悠闲地走着。当时,年少的他惊为天人,因为在他的世界里,满眼都是泥腿子,没有见过这样潇洒青春的人。

于是,他悄悄地问身边的母亲,那个年轻人是谁。母亲说是隔壁村在外面打工的人回来了。

这时,他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

1993年,17岁的邓明善揣着从姐姐那里拿来的100块钱到广东打工,先后做过建筑公司的小工、礼品厂的学徒工、印刷厂的技术员等。

那时为了省钱,他经常干啃方便面,把酱料省下来,然后拌饭吃。打工经历磨练了邓明善,但这些朝九晚五的工作对于不甘于安守现状的邓明善来说,缺乏挑战性。1997年他用打工赚的钱接手了一家打字复印店,当起了老板。由于经常接触喷汇、写真、图案设计等,他开始对图画进行研究。

邓明善研究画从全景奇画开始,那时全景奇画刚从国外引进,但技术还是初级的。全景奇画是一个奥妙无穷的世界,技术创新的余地非常大,邓明善决心要做中国最好的全景奇画。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一次研发过程中,一瓶硫酸不慎碰倒,溶液落到了邓明善的脸上,令他的脸部严重毁容,从此成为了一名“半面人”。 这次事故使他变得意志消沉,甚至想过轻生。但他最终没有被困难击倒,重新站起来,继续新技术研究,终于在业界率先推出了最新一代的“全景奇画”技术。

全景奇画开发成功后,邓明善开始将目光从纸上做画转向在其他特殊材质上做画,他对新型制画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一次,他陪一个朋友去香港洽谈生意,在拜访一个客户时偶然看到了一副奇特的画,这副画竟然是印在石头上的。邓明善立刻被吸引,提出要买这副画,但客户也视这副画为宝贝,不肯卖,邓明善最后花了5000元高价才买到了这幅石头画。

没想到,这幅画成为他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

经过改良,石头画身价倍增

为了解石头画的构造,邓明善决定把花了5000元钱买来的石头画敲碎,从里到外地进行研究分析。破坏掉之后他才发现,原来石头画是薄薄的一层整个印上去的。既然这块石画是印上去的,他决定首先用印刷技术搞试验。

石头不是普通的纸张,怎么样才能在它上面打印出精美图案呢?邓明善先想到传统的丝网印刷法,后来又想用彩喷打印法……

天天泡在石头堆里的他试了各种方法,却没有一个成功。

直到2008年初,邓明善才茅塞顿开,想到了把各种技术进行全面融合,为此他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石画制作工艺。首先是对砖头瓦块进行精细表面的披覆工艺,然后再将抗腐墨水打印好的图像,通过特殊涂液附着到基材表面,之后再经过调色、保护膜处理等工艺便可完成。

这样不仅能在普通的砖头瓦片和石头块上印画,连金属、玻璃等特殊物体上都能印制出精美图案。

接下来经过一番技术改良,邓明善研制出的石头画逐渐具备了防水、防光、防灰尘、永不褪色等特点,和国外的产品相比,无论是画质、色彩、艺术感,还是在光泽度、清晰度等方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年清明时节,邓明善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给母亲扫墓。凭借父亲和姐姐的记忆,让人描绘了一幅母亲的肖像,然后印到墓碑上。这幅奇特的石画引起了乡亲的注意。因为邓明善的家乡遍地是石头,但是却没有什么价值。现在邓明善竟然能将画印到石头上,这不是很好的致富项目吗?乡亲们的建议也拓宽了邓明善的思路:石头无论在中国哪个地方,遍地都是,把石头做成画,使其价值大增,不正是变废为宝的好项目吗?

从此,一块块普通的石头在邓明善手里变成了神奇石画,陡然间身价倍增。

由于石头画古朴神秘,有着独特的艺术美感,他推出的产品不仅深受国人喜爱,还远销到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日韩等国。每幅石画的价格少则几百元,高则成千上万元,邓明善无疑把“石头”卖出了天价。

3D石头画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拓展,邓明善逐渐在近30个城市发展起了代理商,销售区域几乎覆盖全国。2009年,邓明善企业的总营业额高达1亿元;201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5亿!

更让邓明善自豪的是,他还发明了3D石头画。

一张巨幅海底世界图,虽然只有薄薄的一张,但看上去,却是一个真实的海底世界,画面上的两只海豚呼之欲出、栩栩如生;一尊佛像图,看上去像是一只真的佛像坐在那里,面目庄重慈悲。婚纱照的全景效果就像两个真人站在面前,打破了传统婚纱的呆板感觉;汉堡像是要从画面中掉出来一样;风景迎客松让人有置身于山林中的错觉;八骏图上的马不但色彩逼真,而且动感十足。

其他的风景、花卉、人物等采用了全景技术处理的画面无不活灵活现,令人叹服。

这些都是长在石头上的画。

这项技术与邓明善之前的成像技术相比,有了质的技术飞跃。例如它具有翻变效果——画面随着手的摆动或人的视觉不同,由一张图片看到一段连续的动态效果,画面在逐步呈现过程中,就像一个连续的电视画面;画面随着手的摆动或人的视觉不同,还可以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产生连续渐进或后退、扩大或缩小的感觉,而且画的图层之间有很清晰的空间感、仿真立体感。

邓明善说:“3D全景画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是一套把平面图做成立体效果的电脑制图软件。目前,这种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把成本降到非常的低,相对于德国的成本比较的话,我们仅仅相当于他的5%”

使用这种技术后,一张八开大的全景奇画,批量制作成本不到1块钱。而卖给销售商的批发价是2~3元,市场上却能卖到10~20元。

在影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这种个性化的创意照片充满了兴趣,因为它做在石头上,可以做出比较立体的效果。”

石头画

石头画是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将画印到石头上,无论是画质、色彩、艺术感等,还是光泽度、清晰度等方面,都勘称艺术精品。神奇石画还具有永久不褪色、不易磨损、防水、防光等特点,画面逼真,凹凸不平,立体感强,有极高的装饰性、观赏性和艺术性。

《神奇的石头》说课稿 第5篇

⑵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为促使学生思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⑶在解决“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的问题时,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探讨。如,“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说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的;“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明这块巨石体积庞大;老师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之久;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连父亲也不清楚,说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说明了此石“真怪”。

正是因为大石头有这样几“怪”,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他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呢?首先是因为石头的“大”,才引起了李四光的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四光去向老师请教。老师讲到了石头的几百年的历史,可是李四光并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于是老师推测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李四光按照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思考,这么大的石头,要是从天而降,应该砸一个大坑,可是为什么没有呢?对此,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这又进一步表明了石头的怪──大人也不知道。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老师与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的思考问题的过程。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明确,李四光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求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J!活动的遗迹……”,可提醒学生注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

学生在结合上下文对上述几方面内容进行理解、探讨、交流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通过课文所描写的事件,懂得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的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了解作者是怎样把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写具体的。

《神奇的石头》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神奇的石头》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艺术课本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大自然的赠礼”中课题一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审美的眼光重新审视、欣赏身边常见的小石头,感受他们的质朴、自然之美和形态之美。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由浅至深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大胆表现,发展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在教学时则围绕着石头的自然美,对于石头的想象、石头的传说和对石头的创作等进行展开。因此,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在石头上的添画创作。根据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赏心悦析身边平凡的石头,了解石头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利用石头的不同形状、质地、颜色等特征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艺术活动,感受石头的神奇、质朴、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不同的石头,体会石头的神奇、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石头的形状、质地、颜色等特征进行再创造,使平凡的石头变为艺术品。

教学用具:一些小石头,水粉颜料等。

二、说学情

本课内容主要针对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四年级学生进行教学。

我们学校是一所乡镇小学,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红花绿叶等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小路、河流、大山中的石头随处可见。而小孩子们天性喜欢玩耍,漂亮奇怪的石头形象亦是他们的玩具。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神奇的石头画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想象能力、发现能力,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作品。所以,上好这堂课的关键是先要启发学生想象。在课堂中,教师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学生看各种千奇百怪的石头照片,照片中的石头具有明显的特性,学生进行想象没有多大的困难。初尝想象乐趣的学生这时一定会对着自己的石头进行联想,进行讨论,进行探究,课的进行也就顺理成章了。

美术的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最忌讳学生作业只有一种模式,一种风格。解决好想象的问题后,就要解决好如何绘画的问题。在课堂中,我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思考创作,从构图、涂色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2、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本课中要做到使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学习观察、体验、探究、发展的一个过程。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始终保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我,则是一个引导者。使学生的创造力在不知不觉中被挖掘、被激发。

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学课件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课的开始以歌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为导入,歌声委婉悠长极富感染力,点题和导入一箭双雕,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想象空间。“石头是神奇的,到底多神奇?”我这样问。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课件播放出神奇的石头图片使得这个悬念瞬息即破。

《神奇的石头》说课稿三

《石头书》是义务教育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本课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与充满童真的对话中,是一篇有趣的科普作品,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价值观熏陶的好体例。

我们学校的科技展厅里有一些化石和动物的标本,学生已经参观过,并且也像文本中的川川和磊磊一样对它们非常好奇。因此,当他们接触到这篇课文时,马上会进入文本所描写对话情境中。

基于以上对教材简析和学情分析,并根据《语文课程新标准》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我拟订了这样的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借助课文的语言文字,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其中,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好对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结合课文语境,特别是抓住文中叔叔的五次回答中的句子,来理解石头是一本怎样的书,从三年级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来看我觉得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等有关必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来优化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两教时。

第一教时,我准备安排“疑问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指导书写”这三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中,我准备先板书课题,当你看到这三个字时,想到了什么?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教师小结:同学们脑海中一下子浮现出这么多问题,真好!大家都想很快找到答案,一直要把问题弄明白为止,学生齐声说:对!教师归纳: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这就叫刨根问底(板书:刨根问底)那么,就让我们轻轻打开书,到课文中去刨根问底吧。进入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布置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如“堪、炭”是前鼻音,壳是多音字,还要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的停顿,第七自然段,指导学生读通读顺。同时在读的过程中,借助多种方法理解部分词语,如借助媒体展现雨痕、波痕、矿物的画面,让学生理解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样的。通过理解“刨根问底”的“刨”是“挖掘”的意思,接着让学生找出他们问了哪些问题,请男同学问,女同学读叔叔的回答,再次感知课文内容。在这一教时的最后,是“学习生字、指导书写”这一环节。通过分析字形、示范书写、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在田字格内把字写端正、匀称。

第二教时,我将在第一教时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重点对话部分,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教师有机调控,学生自主参与达到逐步到位,对第二课时的教学,我也准备安排三个环节,分别是:复习检查,作好铺垫;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总结课文,延伸拓展。

课始,先对课文中出现的词语进行复习,然后对上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让学生说说通过上一节课学习,对课文有了什么了解,从而为精读课文作好铺垫。在第二个环节“精读课文,理解感悟“中,我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段,通过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议一议等形式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体会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究知识的强烈的愿望。进而读懂石头书。比如在学习课文的第六至第九自然段时,我准备进行这样的预设:

1、请同学自己读读课文的第六至第九自然段,边读边想川川和磊磊提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读懂了吗?

2、学生自读课文第六至九自然段。明白他们的问题是石头书上有字吗?有画吗?根据叔叔的回答学生明白了石头书和语文书一样,上面有字、有画。

3、引导学生再次进入文本,仔细读读,找出描写石头书上的字、画的一段,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先后顺序出示相应的句子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第一步: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第二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鼓励:你真行,一边读一边将“石头书”与“语文书”进行比较,发现他们有相同的地方。石头书上的字只有勘探队员才能看明白。

第三步:借助媒体,使“雨痕”这个石头书中的字变红,旨在引导学生好好读悟,交流各自感受。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的适当点拨下,体会出“雨痕”是“雨点留下的脚印”,教师出示放大的雨痕的图片,教师总结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这些字呀,可只有勘探队员才认识呢。所以,指板书,大家一起读:石头就是书。在感悟的基础上再读这句话,把句子中包含的情趣表达出来。

其他“波痕”“矿物”我也将采用上述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如在讨论“波痕”时重点抓住“波浪留下的足迹”引导学生体会波痕就是石头书中的字,也只有勘探队员才能看懂,所以指板书:一起读“石头就是书。学生再次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通过读读、想想、看看、等方法,紧扣“石头就书”来品悟文本内涵。

第四步:教师过渡,石头书中的画能看懂,学生读书上的话“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第五步:借助媒体,使“树叶、贝壳、小鱼”这些石头书中的画变红,旨在引导学生好好读悟,交流各自体会。你说你认识石头书中的画,那么你上次参观了我校的科技展厅,你说说看到了哪些画呀?学生争先恐后地说,估计会说:恐龙蛋化石,三叶虫化石等等。教师小结:所以,石头就是书。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把他们那种热爱科学、探究知识的强烈愿望表达出来。通过读读、想想、议议等方法,紧扣“石头就是书”来品悟文本内涵。并在这过程中,形成这样的板书:

石头书字:雨痕、波痕、矿物

画(化石)树叶、贝壳、小鱼

课文的最后一段对话化石说明的问题,我准备联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来学习,如果我们在这座山上发现有树叶的化石,说明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什么?学生通过想想、议议发现曾是密林,我随即利用媒体把“密林”点红,出示密林的图片,引导学生读好“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

其他的“大海”“高山”我也准备采用上述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让学生明白“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再出示课文第一段,怪不得“他们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原来,教师引读““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

学完课文,进入第三个环节,“总结课文,延伸拓展“。在这个环节中,我准备让学生当一回解说员,在创设了一个情境,我校的科技展厅缺少一个解说员,教师作当场测试进行选拔,题目:向游客介绍“石头书”。

《漂亮的横幅》说课稿 第6篇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一课《漂亮的横幅》。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漂亮的横幅》是省编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作品演示,让学生得知艺术字能增强版面的表现效果,激发兴趣,进而掌握Wrd文档中艺术字的插入方法,学会使用艺术字工具栏修饰艺术字,以及在Wrd文档应用艺术字,为下一节课“宣传窗制作”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艺术字的学习,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与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名言警句的搜集,课上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采集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艺术字的作用,感受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艺术字的插入方法。

教学难点:使用艺术字工具栏修饰艺术字。

二、教法分析

新课标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本课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位同学搜集一句名言警句。课上利用网络直观教学,通过创设情景和任务驱动法,让学生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教学中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学法分析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识。首先我创造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中接受新知识。在学会新知识的基础上,横向联系(格式工具栏与艺术字工具栏),自主探究,学会运用艺术字工具栏的使用,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发展思维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和本课的教学要求,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三)创新作品,综合运用。

(四)拓展思维,归纳总结。

具体阐述: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而兴趣的产生,源于好奇心。首先我让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名言警句,在上课伊始作以汇报,自己读一读,说说对这句名言警句的理解,然后把它输入到Wrd文档中。学生都会有展示一下自己搜集成果的想法,教师顺势导入:“一句句精炼的名言警句,多么富有哲理啊,老师也搜集到了许多名言警名并把其中的一个做到了Wrd文档中,(此时教师出示用艺术字制作的横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文档)想一想与大家刚才输入的文字哪个更漂亮些?大家想不想把自己搜集到的用艺术字制作出来?”层层诱导,激发兴趣。然后教师通过网络教学软件直观演示用插入艺术字的方法来制作横幅。而后学生自由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在本环节中通过交流搜集的名言警句,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警句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知识面,在提出问题、出示作品和直观演示讲解的驱动下,激发了学生由好奇向兴趣的转变,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学生用艺术字在Wrd文档中插入了自己的名言警句后,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曾经学习过对文字的修饰,可以使用格式工具栏来设置。那么今天我们在文档中插入的艺术字也是可以修饰的。(教师演示艺术字工具栏的选择)我们发现艺术字工具栏上有很多按钮,它们的功能都很强大,同学们结合格式工具栏的使用,相信一定能够找到答案。”利用 “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际操作的方式,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加强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从而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

(3)创新作品,综合运用。

在自主探究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艺术字工具栏的使用,此环节布置学生综合运用艺术字工具栏的功能,来制作一个竖幅。完成后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共同分享,展示时说说是通过什么方法完成的,使用了哪些艺术字效果?还用了哪些字体等。继而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作出综合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促进兴趣的培养。

(4)拓展思维,归纳总结。

《奇怪的大石头》说课稿 第7篇

双桥小学 江帆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奇怪的大石头》一文的教学设计及其相关依据。(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等几个方面简要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和学情

(一)《奇怪的大石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主要讲述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他疑问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由来的故事。本文脉络清晰,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去英国求学、回国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充分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二)好,下面说一下我对于学情的分析。三年级属于小学中段,这一学段的学生在经过一二年级的低段学习之后,已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并初步学会了少量的学习方法,但三年级增加了学习难度,提高了识字与写字以及阅读要求,特别是对习作和口语交际的要求。而我班学生的书写水平、朗读水平和普通话水平普遍较差,错别字多、字形不规范,拖读、顿读、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混淆、发音不准、普通话表达吃力等问题较严重。因此,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更多的识字与写字方法,初步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以及通过课堂训练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等词语。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三、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采用以下教法:

1、反复诵读法:我将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来帮助学生。

2、情境教学法:我会设置问题情景并借助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启发讲解法: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我将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启发,引导他们去主动解决问题。

而说到学法,我将主要采用以下两个学法:

1、自主学习法:我会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课前预习,初步扫除生字的读音障碍,通读课文并勾画下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2、讨论合作法:小组讨论合作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来展开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环节1 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篇课文的题目是《奇怪的大石头》,那么在导入这一环节,我会先请学生吃一顿“石头宴”,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些奇怪的小石头的图片,充分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本课的题目。

环节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在读课文之前,我会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请学生自己发现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然后我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例如: “震、闪”是翘舌、前鼻音,“藏”是平舌、后鼻音;“坑”是后鼻音,“秦”是前鼻音。

“旅”容易和“派、旋”混淆;“纪”字右边不是“已”;“藏”和“卧”笔顺容易出错。

学生自己发现后,我会在黑板上板书个别难字,并提醒全班书空。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的,他们会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识字写字就会变得非常轻松有效。

接下来,我会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以检测生字的学习效果。然后全班朗读全文,巩固字音的同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环节3 研读赏析1—7自然段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因此我会给五分钟时间请学生轻声自由朗读1—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一:“奇怪的大石头究竟‘奇怪’在什么地方?”请你在书上勾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然后请学生自己先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接着请学生自己再读此部分课文,思考以下问题:“他对大石头的第一个疑问是什么?有了疑问他先去找谁解决疑问?他又问了老师哪些问题?”请你在书上勾画出他提的这几个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从这几个问题可以看出李四光拥有怎样的品质。最后请学生自己填一填课后的第三个问题,体会一下李四光是如何提问题的,学习他善于思考的品质。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环节4 拓展延伸 一:“把”字句改“被”字句练习。

请你找找文中的“把”字句,并勾画下来,试着改成“被”字句。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希望通过随堂的小练笔帮助学生复习语法知识点。二:看图片讲故事。

三:你想对李四光说些什么?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希望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观察与思考生活的积极性。

环节5 作业设计

1.课后小练笔。2.搜集名人小故事。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希望学生在学习名人后能够真正受到启发,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个留心观察生活、敢于提问、勤于思考的人。

石头上“画”出亿万财富 第8篇

邓明善今年34岁, 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一个小山村。17岁时, 他偷偷拿上姐姐100元钱离开了闭塞、贫瘠的家乡, 到广东打拼。只有初中文化的邓明善在东莞当过建筑小工、礼品厂学徒、印刷厂裁纸工……几年下来饱尝生活艰辛, 却看不到改变命运的曙光。

为了多赚些钱让家人摆脱贫困, 后来邓明善果断辞职, 拿出1万元积蓄接手了一家小复印店, 除了打字复印做名片, 还接一些喷绘写真之类的广告业务。2000年6月的一天, 在拜访一位客户时, 对方拿出两幅画, 问邓明善能不能批量制作?客户说这画是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 他想订做一批。

看到这两幅奇画, 小邓立刻被吸引住了。因为它和那些静态、平面画完全不同, 不但具有真实的多空间立体感, 画上景物居然还会动, 简直奇妙无比!碧蓝的大海波澜起伏, 两条可爱的海豚逼真得震撼人心, 感觉都快游出画面来了;椰树下那位白衣美女的长裙, 竟然也在徐徐飘舞……用手一摸, 这两幅生动而又鲜活的画面, 却又都是平的。这次偶然的邂逅, 让21岁的邓明善与“奇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也奠定了他今后事业发展的方向。

邓明善从几幅全景立体画中, 敏锐地看到了成像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记得美国一位业内专家曾经预言过, 世界成像技术在经历了黑白到彩色、彩色到数码技术的变革后, 必定会进入“全景奇画”时代———它集立体、动感、变幻、缩放、高清等多种效果于一体, 号称“有生命的图像”!他觉得国内这项市场空白, 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便决定去研究这种制画技术。

他一方面不厌其烦地四处找人请教, 一方面将国内现有的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并从上海花几千元钱买了一套小型的相关设备, 开始亲手做试验搞研究。这段时间, 他做试验产生的废品就多达两吨, 整个人也瘦了一圈。眼看复印店每月的盈利都不够邓明善“糟蹋”的, 女朋友急了:“你别不务正业了, 这样折腾下去, 我们迟早得喝西北风去!”邓明善笑着安慰她一番, 每天依然泡在自己简陋的“试验室”里, 屡败屡试, 百折不挠。

2001年3月, 邓明善做实验时不小心碰倒了一瓶硝酸, 强腐蚀性的溶液飞溅到他的脸上……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感令邓明善永生难忘。结果他的脸部被严重烧伤, 虽然经过紧急抢救, 右边脸还是留下了一大块永远的疤痕, 并且右耳没了, 听力大受影响, 相恋3年的女友也离他而去,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小邓万念俱灰。刚出院那两个月, 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不敢出去见人, 怕看到别人那种异样的目光, 甚至想到了死。那是他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一段黑暗日子。

挑战老外, 国产“石头画”惊艳出炉

亲情是一剂心灵的良药。父亲的白发和姐姐的眼泪, 最终把邓明善从绝望中唤醒。为了避开周围的熟人, 2002年他离开东莞这个伤心之地, 只身来到北京。已经跌入人生谷底的邓明善, 反而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他毅然选择重操旧业。尽管全景画给他带来了伤害, 但却是支撑着他一路向前的梦想, 他已无法割舍。

在北京身无分文, 想要东山再起谈何容易!好在邓明善一向对朋友真诚慷慨, 好人缘为他积累起了不错的人脉关系。这时听说邓明善想继续圆梦, 几个朋友纷纷出手相助, 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筹集到了资金, 邓明善继续研究制画技术, 由于已经有了先期的技术积累, 他的研究很快进入了快车道。

2003年夏天, 在经历过无数次失败, 付出了一连串惨重的代价后, 邓明善终于叩开了成功之门。当国内第一幅全景立体画被他印制出来时, 捧着那张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仕女图》, 邓明善不由激动的伏案痛哭。

在完成了最初的资金积累后, 邓明善很快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以产销“全景装饰画”为主打业务。因这种原创立体画时尚典雅、个性十足, 有的还具备川剧变脸般的炫变效果, 一经推出就成了市场新宠, 不但走进了一个个现代居家, 还成为了酒店、咖啡厅、酒吧、餐厅美化空间的高档装饰品。短短一年时间, 邓明善就蜕变成了拥资百万的老板。

全景奇画开发成功后, 邓明善并没有停滞不前, 他又把目光瞄向了纸张以外的做画材质。2007年清明节, 邓明善回到家乡为母亲重修了一座墓, 并让人描绘了一幅母亲的肖像, 做成瓷像镶到墓碑上。这幅奇特的画像引起了乡亲们的注意。因为邓明善的家乡遍地是石头, 却没有什么价值。他既然会做瓷像, 是不是也能把画印到石头上呢?本来, 几位乡邻只是好奇地随便问问邓明善, 但他听了这话, 却感到眼前一亮, 如果真能做出“石头画”卖, 岂不是个变废为宝的致富好项目吗?

2007年夏天, 他陪一个朋友去香港参加礼品展览, 在国外的展台上看到了一副奇特的画, 这副画竟然真是印在石头上的!邓明善自然爱不释手, 提出要买下它, 但客户也视这副展品为宝贝, 不肯卖, 他最后花了8000元高价才买到这幅石头画。

为什么国外的技术就能把画做到石头上呢?为了解产品的构造, 邓明善决定把花了8000元钱买来的石头画敲碎, 从里到外的进行研究分析。破坏掉之后他才发现, 原来石头画是薄薄的一层整个印上去的。既然这块石画是印上去的, 他决定首先用印刷技术搞试验。

在尝试丝网印刷的技术失败后, 邓明善又想到了彩喷打印, 如果能采用打印工艺制作的话, 便可实现产品颜色饱满、效果清晰、还原率高等这些难题, 而且易于操作。但石头砖块可不是普通的纸张, 怎么样才能在石头上打印出精美图案呢, 邓明善想到了改装打印机。可是接连报废了18台机器, 他也没有成功。

直到半年后的2008年初, 邓明善才终于茅塞顿开, 想到了把各种技术进行全面融合, 为此他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石画制作工艺。首先是对砖头瓦块进行精细表面的披覆工艺, 然后再将抗腐墨水打印好的图像, 通过特殊涂液附着到基材表面, 之后再经过调色、保护膜处理等工艺便可完成。这样不仅能在普通的砖头瓦片和石头块上印画, 连金属、玻璃等特殊物体上都能印制出精美图案。

接下来经过一番技术改良, 邓明善研制出的石头画逐渐具备了防水、防光、防灰尘、永不褪色等特点, 和国外的产品相比, 无论是画质、色彩、艺术感, 还是在光泽度、清晰度等方面, 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制作成本, 却比最先掌握石画制作技术的德国节省了70%!

搏出亿万财富, 路边“捡”来传奇恋情

从此, 一块块普通的石头, 就在邓明善手里变成了神奇石画, 陡然间身价倍增。由于石头画古朴神秘, 有着独特的艺术美感, 他推出的产品不仅深受国人喜爱, 还远销到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每幅石画的价格少则几百, 高则几千上万元, 邓明善无疑把“石头”卖出了天价。

但好景不长, 随着起始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各国经济发展迅速从高峰跌落低谷, 邓明善的生意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一时间石画的出口量锐减。这时他脑子一动, 把目光从海外市场转向国内。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拓展, 邓明善逐渐在近30个城市发展起了代理商, 销售区域几乎覆盖全国。随着石画的热卖, 邓明善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奇迹般地斩获了人生中第一个1000万。

和他的掘金经历同样传奇的是, 邓明善还拥有一位貌美又善良的模特女友。而这份令人羡慕的甜蜜爱情, 竟是他从马路上“捡”来的。那是2004年的一天, 初春的零星小雨使得北京充满着寒意。邓明善在回公司的路上, 看到一个女孩孤零零地坐在马路边, 身旁放着硕大的行李箱。这一幕, 让他想到了初闯京城时的自己。于是他就上前问道:“妹子, 你是刚来北京吧?需要帮忙吗?”

起初女孩很戒备, 当听出邓明善的湖南乡音后, 却顿时哭了。原来, 她刚从长沙一所艺术学院毕业, 想在北京当模特, 但到了京城才发现自己来的很盲目, 举止无亲的她身上钱也不多, 就忽然觉得很无助。邓明善拿出身上仅有的500元现金, 连同他的名片塞到她手里, 说:“这点钱你先拿去急用, 如果还需要什么帮助就打名片上的电话。”

邓明善的善良赢得了女孩的好感, 一对有缘人很快成了朋友。随着见面次数的增多, 邓明善也能感觉到, 雷蕾并不嫌弃他的容貌, 分明对他流露出了爱意。但他却在想, 像自己这样的男人, 还能相信爱情吗?初恋在他成为“半面人”后弃他而去, 在北京谈过的那个总说不在意他容颜的女人, 在相处4个月后, 卷走了他30万。他还有什么理由再去相信爱情呢?于是邓明善留了个心眼儿, 对雷蕾慌称自己是一个穷打工仔。

两人除了偶尔发短信聊天外, 隔一段时间雷蕾就会给邓明善“改善”一下生活, 带他去一家湖南菜馆吃饭。她把这个同乡当成自己在北京的唯一亲人, 把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快乐和失落, 全都说给他听。渐渐地, 邓明善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 并期待与她见面……。

如今, 雷蕾已经知道了邓明善的真实身份, 在了解过他的人生经历后, 女孩对他长达两年之久的“欺骗”表示理解。不久后, 这对相恋6年的有情人将在北京举行婚礼。在爱情的滋润下, 已做过两次整容手术的邓明善显得容光焕发, 不断在事业上攀越新的巅峰。2009年, 邓明善企业的总营业额高达1亿元, 2010年, 这个数字又裂变成了2.5亿!

目前, 邓明善在北京拥有一个庞大的科技园区, 在广东设立有出口加工基地, 业务做到了几十个国家。他麾下拥有数码影像、全景奇画、广告装饰等多个创意产业, 这些年还陆续获得了18项成像方面的国家专利。他从穷小子到亿万富翁的创业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先是被CCTV《智赢天下》栏目评为“年度经济人物”, 后又赢得了“全国百佳自主创业明星”、“中国青年创业先锋”等荣誉。

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说课稿 第9篇

中班科学《神奇的石头》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们生存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红花绿叶----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给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天然的沙、石也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玩具,虽然自然中的小石头在大自然中再常见不过,但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来说,接触的机会却很少。

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收集石头,让孩子在敲敲打打、看看摸摸,玩玩的过程中,体验玩石头的乐趣,同时,发现、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培养幼儿热爱科学、乐意亲近自然的情感。

因此,我选择了本次活动。

2、教学目标:

(1)、感知生活中常见的石头,萌发探究意识。(这是指向情感、态度目标主要通过本次活动,丰富幼儿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发展对自然的情感。同事,发展幼儿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石头,感受石头的特性,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多种价值。

(这一目标是指向知识技能的,通过本次活动丰富幼儿对石头的认识和了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3、说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为:感受常见石头的特性。我在活动中充分让幼儿通过感官观察、触摸、操作、比较,进行实际的感知,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究,来巩固对石头特性的充分认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小结,使幼儿的原有经验得到提升。

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解石头在生活中的多种价值。因为幼儿虽然对石头并不陌生,但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对石头用途的观察不多。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课前经验准备时,调动幼儿的自主探究兴趣,提前一两周让家长带领幼儿亲自去寻找收集石头。然后,再根据教师收集到的图片,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认识,了解石头的多种价值。

4、说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为调动幼儿的自主探究兴趣,提前一两周让家长带领幼儿亲自去寻找收集石头,并下发详细要求:每人收集3——5个不同的石子:如:鹅卵石、青石、花岗石、沙石等。并在收集过程中告诉孩子它们的名称和用途。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幼儿丰富知识经验,在活动中,能够通过与其他幼儿的交流,进一步得到经验的提升。有了经验的准备,孩子会更乐于发言,乐于积极参与活动。二是让幼儿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探究。要想了解自然的奥秘,不是通过课堂获得,而是真正的走进自然,接触自然,才能感受最深、最真。家长不是专业的,不太注意让幼儿关注这些,因此,这一环节尤其显得重要。

(2)课前将幼儿带来的小石头汇集在一起,分成几组,每组用一个带盖的盒子盛好,每盒的石头尽量做到各种特征的石头都有。

(3)ppt

(4)歌曲《雨花石》

二、说教法: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因此,我在本次活动的教法上,主要围绕:寻石、观石、玩石、赏石几个部分来进行。

在活动中,我主要让幼儿通过与石头的充分互动,让幼儿看、摸、玩,自己进行感知,来获得真实的体验。

主要做法有:

1、谈话法:通过幼儿之间的交流,充分感受石头的多样性。

2、归纳提升法:将石头拟人化,以小石头的口吻将石头的特征和用途进行总结,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幼儿将经验集中、提升。

3、直观演示法:利用ppt图片演示,让幼儿直观欣赏不同石头带来的美妙感受,了解石头的丰富多样,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进一步探究自然的愿望。

三、说学法:

针对幼儿年龄小、喜欢操作和游戏的特点,我运用了以下学法:

1、自主探究法:通过充分的摆弄石头、玩石头,去寻找石头的特性。

2、观察法:通过反复操作、比较、观察石头的不同的特征。

3、讲述法: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和看法,尊重幼儿的感受,让他们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谈话交流:石头在哪里?你都知道哪些石头?

2、观察石头:主要引导幼儿以观察形状、大小、颜色、花纹的不同为主。

3、玩石头:通过几种不同的玩法,分别感知石头的其他特性。

4、赏石:通过总结石头特性引出石头的用途,感受石头的丰富多彩。

5、结束:欣赏歌曲《雨花石》。

首先第一环节:谈话交流:

我以一个卡通的小石头形象引出课题,拟人化的方法能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啊?这是一颗小石头。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收集了很多小石头,对吗?还记得你们是在哪里找到的吗?都找到什么样的小石头呢?”(请幼儿充分说一说,都有哪些石头,这里可以让幼儿初步感知石头的常见和多样性、部分名称以及用途。)

幼儿交流后进入第二环节:以小石头的口吻:“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别看我们小,我们的身上有很多小秘密呢,我们每个石头都和别的石头有不一样的地方,需要你们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教师:“那你们带来的小石头在哪呢?在盒子里,打开以后拿出小石头仔细的看一看,它们身上有什么小秘密呢?看谁发现的最多。”请幼儿翻开盒子的盖子。让幼儿自由观察2分钟。教师不打扰,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教师巡回观察个别引导。

两分钟后,教师请每位幼儿挑选一个小石头,尽量和别人拿的不一样,剩余的放回盒子。来,每人一个小石头,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些小石头身上有哪些小秘密?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从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分别说一说。在形状部分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一下自己手中的石头像什么?花纹部分请幼儿仔细观察,互相看,找花纹。

第三环节:玩石头:

“你们发现了小石头身上的秘密,小石头可高兴了,它说想和你们一起玩游戏,你们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请大家再把小石头的伙伴们取出来玩一玩,但是注意,一定要注意安全。”(幼儿再次尝试发现石头的特性,给幼儿两分钟的时间:教师分组引导幼儿摸一摸、握一握、敲一敲、掂一掂、滚一滚小石头)。两分钟后,再组织幼儿一起来玩一玩:摸一摸:你手中的石头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光滑的举一下,粗糙的举一下。握一握,能感觉到什么?凉、硬。敲一敲?响、不易碎、坚硬。掂一掂,比相同体积的物体重。最后一起在桌子上滚一滚,发现什么样的能滚动?什么样的不能滚动?“小石头累了,我们把它送回盒子里休息下。”

第四环节:赏石:

“今天,小石头还给我们带来很多石头的图片呢。”结合赏石,进行小结及对石头用途的认识。

“刚才我们玩的石头是大自然中非常常见的,它们有圆形的、方形的、还有各种形状的;它们的颜色也不一样,而且有的带花纹,有的不带花纹。有的摸起来光滑,有的摸起来比较粗糙。石头非常坚硬,可以用来做很多东西呢。”

到这里,停下来,问问孩子:唉,你们说石头都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想一想,你见过哪些东西是用石头做的?幼儿说一说后,“你们说了那么多,说明你们平时观察的很仔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小小石头的大用处吧。”

欣赏图片:可以铺路、造桥、砌墙、万里长城---因为它很坚固,什么都不怕----可以用很多年,打造家具、装饰家居、用来观赏和收藏---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用石头来打火呢---

“你们看,小小石头用处这么多,是不是很神奇啊?再给你们看看还有很多很值钱的石头吧:宝石、玉石、水晶石、钻石---再欣赏一下世界有名的奇石-----”(通过观赏图片,让幼儿感受石头的丰富和神奇,了解石头的多种价值。)

“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啊,连小小的石头都是这么的丰富多彩,我们生活在美好的大自然里,要不断的去看、去想、去发现跟多大自然的秘密,你们说好吗?”(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上一篇:学习习近平讲话做合格团员下一篇:小学小摄影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