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学校绿色校园创建工作总结

2024-09-07

中英文学校绿色校园创建工作总结(精选9篇)

中英文学校绿色校园创建工作总结 第1篇

中英文学校创建绿色校园工作总结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进一步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2010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加大学校育人环境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卓有成效地开展了 绿色校园的创建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推动了我校环境保护事业的深入开展。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科学管理

我校领导极其重视学校的环境建设,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内有关职能部门成员组成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并由副校长直接分管该项工作,积极组织指导师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教育活动,把环境教育纳入教育和工作计划之中,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切实做到平时有检查、有督促、整改措施、有总结,促进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把环境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共同搞好我校的环境教育工作。同时,学校领导和教师能积极参加各类环保培训,并采取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多渠道地搜集有关资料,不断提高自身的环境知识水平,积极探讨研究环境教育理论,撰写经验总结,效果良好。学校还设有环境教育宣传栏,各班黑板报增设环保专栏,定期向师生进行环保教育。校园里存有永久性的醒目环保宣传标语,标牌。图书室、阅览室添置了许多有关环保宣传教育的书刊,指定专人负责,让

师生方便查阅。另外,学校重视各类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与总结、论文、学科渗透教案等资料,指定责任心强又具有环保基础知识的教师专人管理且管理有序。

二、积极筹措资金,抓好学校校园环境建设。本学年,学校共设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数700多名,专任教师60多名。同时,校领导极其重视校园文化建设,2010年又筹集资金6万多元,投入到学校绿化、美化建设。新植桂花树6棵(价值3000元);雪松树5棵(价值2250元);海桐树3棵(价值240元);铁树2棵(价值600元);红花继木树2棵(价值200元),新植草皮:0.08公顷(价值8000元),改建(植)草皮0.075公顷(价值7500元),改造花坛费用:3.7万元,绿化土建、运土、挖树洞:8000元。学校有别具一格的大花坛,学校的绿化工作切实做到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交,树木与花卉并存,盆栽与地栽互补,绿化与小景布置结合,使校园成为四季长青、月月飘香的花园。同时,学校http:///醒目的标语、校训、名人名言、专栏板报布局得当,美观大方,又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到目前为止,学校种植各类树木多株,绿地布局合理,灌木、花草配置得当,受到了各级领导、师生的高度赞扬。

我校不仅不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学校环境建设,而且加强对师生的规范养成教育,添置了大批垃圾箱、垃圾桶,创办环境教育宣传栏;草坪上设立了“让鲜花映红笑脸,让绿萌布满校园”、“别踩我、我怕疼”等可爱的警示牌,教育学生做到净化校园、美化校

园、绿化校园,自觉主动保护校园清洁优美,校园可绿化地均能得到绿化,师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讲究卫生,爱护花草树木,无折枝毁木现象。学校能清除校园及其周边环境污染源,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加以治理,杜绝一切污染源、噪声源;师生食堂美观整洁,符合卫生标准;厕所干净、无臭味。师生养成了节水、节电的好习惯,再生资源能够得到回收并加以利用,校园育人环境优美如画、清新怡人,学生在花园里健康成长。

三、狠抓落实,再创佳绩。我校一直大力宣传环境教育,不仅把环境教育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而且要求思想品德、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等学科的科任老师在具体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内容正确,结合贴切,学生反映良好。

学校环境教育课内、课外“两手抓”,成立了环保督查小分队等环保活动小组,在责任心强且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老师指导下,积极参加社区环保宣传、调查、监督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带动全校师生、社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环保。学校每学期都能结合“6.5”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植树节、爱鸟周等纪念日,组织开展大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保持生态环境,拯救地球家园”等班队活动。学校环境教育活动有方案、活动形式新颖、效果良好。学校绿化养管责任明确,有专人负责,责任落实到班级。学校积极开展“爱护绿地”、“爱护一草一木”、“为校园绿化献爱心”等活动,组织学生动手参

与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劳动,草坪、绿篱定期修剪,树木、花卉保持优美状态,学校环境优美,花香怡人。

在2010年植树节期间,全校教师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尽责率95%以上,在校园内义务新种植树18株,新植草皮80平方米,改建(植)草皮75平方米,部分老师参加了黄石港区政府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累计2010年全校教师人平植树五株,共植树240多株。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的育人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校被评为“黄石市绿色学校”、“市教育局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学生视校园为家园,养成了良好的环保行为规范,自觉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保持校园的美化、绿化与净化,学生参与环境教育活动普及率达100%,学校教师能以身作则,校园环境教育气氛浓厚,师生环保意识强,具有良好的环保行为,能自觉维护校园环境清洁,无乱丢、无乱吐、无乱写、无乱画行为,不高声喧哗,不破坏绿地,自觉节约、回收可利用资源。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教育,我校校园内环境优美,一年四季鸟语花香。师生长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宣传活动,环保意识增强。在美化、绿化的环境里,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净化。

2010年12月20日

中英文学校绿色校园创建工作总结 第2篇

2013年秋 为使我校校园文化含量更加丰富,生态环境更加良好,自然景观宜人,真正为师生提供高标准的游憩娱乐、生活与学习的绿色生态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真抓实干

我校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师生员工都十分重视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创建“绿色生态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对从校长“第一责任人”到各部门、教师、职工、学生等诸群体进行了责任分工,以期形成环境教育合力,注重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创建生态学校,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师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整个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我校在校园绿化、美化上舍得投入,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自筹资金,对校园一些景点重新设计、改造。如今走进校园,哪怕是片刻的停留,校园的一景一色,一草一木都会在心中留下一丝回味,注入一抹新绿,让人感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滋润和教育。

二、加大环境建设,形成绿色校园

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绿化清洁方面,学校舍得投入,总计投入10000多元,科学规划,加强学校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尽管校区面积不大,但校园内都设有专门绿化区,道路两旁都因地制宜设立了绿化带,校园绿化面积达1500平方米,其中桂花三十余株,绿化覆盖率达30.6%。

目前我校的校园环境状况保持良好,水渠畅通、道路整洁、用水卫生、空气清新、光线明亮、景点美观、绿树成荫。各个教室、场所的厕所都有专人清洁,空气流通,干净而无臭味。校内所有的生活垃圾,每天都按时统一清运,同时设立了垃圾回收箱,回收校园内垃圾物品。学校田径场组织专人定期整理。学校定期对全校各场所进行消毒、灭蚊灭蝇工作,确保了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校园内无卫生死角,无乱堆放杂物的现象。食堂的餐厅、厨房,符合卫生标准;在餐厅采用非快餐盒餐具;学生宿舍始终保持整洁如新。

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创设各种环境教育内容,从知识性内容、提醒语、环保宣传到学生成果和活动展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环境教育的熏陶,提高了学生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识,让每个学生成为环保工作的小卫士。

中英文学校绿色校园创建工作总结 第3篇

学校把以人为本的理解教育的科学发展理念贯穿到“创绿”工作的全过程中,体现于行动,渗透于课堂,服务于社会,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于2013年将“创建省绿色学校”纳入学校三年规划,并对照“浙江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进行整改。全校师生正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向更高的目标奋进。现将我校创建“省绿色学校”的行动汇报如下:

一、学校管理

通过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构建绿色环保教育体制。做到了领导重视,师生参与,措施得力,效果显著。

1.机构设置

学校形成了校长领导下的创绿管理责任体系,做到了管理网络清晰,人员职责分明,措施到位,经费保障,协调有序。由校长杨卓武为组长,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教学、办公室、总务、团委、年级组长、学科组长代表为组员的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小组。学校各部门遵照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制定每学期的环境教育目标、活动内容、方法、措施等。

2.创建计划

学校基于日常环境教育的基础上,于2010年将“创建省绿色学校”纳入学校三年规划,并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展开创建工作。但由于当时离“浙江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还有差距,2012年学校二次将“创建省绿色学校”纳入三年规划之中,并重新对照“浙江省绿色学校考核细则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大溪三中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计划》,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每学年各科室亦将绿色学校创建和环境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制定了具体指标及实施方案,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确保了各项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有章可循,落到实处。

3.能力建设

学校积极构建绿色环保教育体制,全员参与环境保护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通过召开绿色专题会议,邀请市环保局、市环境志愿者协会进校开展环保主题培训;组织学生参观实践基地;开展理解自然社会实践;创设理解生活水泵展示厅等活动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学校把校园环境划分成若干环境保护区,每个班级都有包干区和劳动协作区,在爱校劳动中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实现了环境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全员参与。只绿化美化一项学校就投资80万多元,包括教学楼实验楼翻新、植树种草等等,学校还配有相应的环保实验设备,为开展环境教育,争创“绿色学校”奠定了物质条件。

4.档案记录

学校制订了具体的管理制度,其中有《大溪三中学校卫生管理实施细则》《教室课桌凳人人有责制》《创绿系列评比制度》《大溪三中食堂管理规定》等,依法治校,为学校“创绿”工作的稳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我校在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的同时,十分重视原始数据和文件材料的积累,文件、计划、总结、论文、条约等有关资料、档案齐全,并由档案室兼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为我校的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持续改进

重视养成教育,不断净化学校环境。我校把环境教育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习惯。学校每个学期都有组织创建活动的计划,定期组织自查,并按照计划定期举行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会议,作好会议记录。

二、教育活动

课内渗透,课外实践,突出绿色环保教育。

1.学科教育

校长多次在教师会、学科教研会上强调,用绿色的理念统领一切,也明确规定各科教学都要有有机结合环境教育的设计,要把环保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科学、社会学科,科任老师努力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拓宽、补充或联系实际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教育。再如在语文课教学中,开展征文活动;美术课堂上带领学生将废物做成有创意的作品,音乐课上学生用生活用品做成环保服装并走上舞台。把学科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2.课外教育

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环境教育网络,结合常规工作,进行了创绿系列评比,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社会实践活动。

(1)结合常规工作开展环保活动。学校把环境教育与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把环境教育制度化、常规化,将学校环境划分给各个班级,要求各班遵照一日三扫、每周“四个一”大扫,落实卫生打扫工作,将环境卫生包干到人。各班的“绿色小卫士”积极发挥其作用,做好课间环保、卫生的维护与监督工作。班级财产管理情况,要求学生节水、节电、节约能源、纸张,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实把环保落实在行动上。校内成立环保社团,组织环保科技活动小组和水环境监测小组,利用活动课教育时间,开展活动。

(2)我们开展了“绿色小卫士”“绿色班级”“绿色寝室”“绿色家长”等系列评比。我们在“绿色系列”创建活动中,制订评比细则,增加评比内容,不仅包括养花种草、绿化教室、净化环境,更重要的是以此促使学生达到语言、行为及心灵的净化,倡导学生语言行为也要做到“绿色洁净’。

(3)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环保活动,让“绿色”概念深入人心。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专题讲座和环保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环保热情。

(4)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学校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研讨活动。

3.校外教育

学校定期安排班级进行义务劳动,对学校周边环境及街道、村居进行整理清扫等环保公益活动。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组织环保志愿者小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到公共场所宣传环保知识、“创文明城市”。还向家长发出“共建绿色家庭”的告家长书,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节约用水,反馈给学校,评选绿色家长。

4.绿色宣传

学校把环境宣传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如在校园内设立环保教育宣传栏、环保宣传标语(牌),开展绿色教室评比,鼓励班级开设“植物角”“卫生角”,刊出环保黑板报和手抄报竞赛,学校广播站开办了定期广播师生环保征文或环保政策和环保知识。利用升旗仪式、结合重大纪念日、主题班会,开展环保知识教育。学校把环境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周一国旗下的讲话中,经常加入环保内容;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无烟日”等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黑板报评比”“手抄报评比”等。

5.教研活动

(1)教师研究如何在课堂教育中渗透“绿色”意识。要求各教研组根据新教材,制订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计划,把教材中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类、罗列成表,从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入手,适当地进行补充和延伸,让绿色教育课堂丰富多彩。运用专业知识教会全体师生怎样科学地节俭、废物回收再利用、提高植物成活率。在各教研组中组织编写环境教学学科渗透的教案,实行资源共享;学校信息交流畅通,组织环境教案观摩、评比。积极开展环境教学教案评比活动,优秀教案在各教研组观摩学习。

(2)学生成立研究小组,环保小课题研究。有教育计划、教案,注意资料积累,结合教学内容开设有关保护环境的主题研究项目,组织环境类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有关环境教育的教研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环境考察等实践活动和小课题研究

6.自主创新

(1)水泵开启绿色生活

大溪是全国水泵之乡,而集中在我校附近的泵业约占大溪泵业的一半,家家户户(包括民工)都在做水泵有关的工作。因此,在创建绿色学校中,如何应地制宜发挥水泵在绿色节能环保、消除环境污染方面起着重大作用,是我校的一个新课题。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水泵本身在治理环境污染出现方面起着不可估量作用,“五水共治”中无论哪方面治理,都离不开污水泵、潜水泵等水泵,如果没有水泵,“五水共治”就难已进行。我校喷水池,将要新建循环利用系统,核心部件就是各类水泵。

(2)水泵的发展历程就是朝低耗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我们结合拓展性课程建立了水泵展示厅(在实验楼四楼),里面张贴水泵发展的历程,不管是泵的成本、用电都逐渐在降低各种性能(如抽水量,使用寿命等)更强大,这是水泵企业降低成本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需要,也是政府强调节能环保,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开设“水泵制作”拓展性课程,为研发“新型”未来绿色环保水泵奠定基础。我校每周开设一节水泵制作拓展性课程,聘请大福泵业技术人员来校上课,让学生了解水泵构造制作。并进行新旧水泵用料、用电、性能等的对比,突出新型水泵在低耗节能减排中的优越性,从小培养学生节能减排意识,让学生自觉投入到引导自家企业走绿色节能环保之路。

(4)实地考察,实践操作,点燃研发创新火花。我校学生经常性地到校外实践基地———大福泵业进行实地考察,企业绿色环保文化(绿化6S)给学生留下印象。同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拓宽了水泵知识面,学校水泵展示厅也陈列着不同类型水泵,学生课间可进行拆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研发创新奠定基础。每年大福泵业与我校都联合举办一次“水泵创新‘金点子’大赛”,去年雷翔宇同学的“活塞倒挂”设想为“Q D X小型潜水泵”改造出了点子,受到大福泵业的奖励。

(2)“行”绿行动

学校重视环境教育实践创新,近两年,我们全校范围内一直开展绿色系列评比。各种评比,各有侧重点。除之以外,对每次评为“绿色家长的家庭”由学校组织进行绿色出行活动。今年5月份这一次,主题“小手拉大手,绿色村村行”,一部分家长带小孩骑单车,先到学校集合,读倡议书。然后拿着“绿色村村行”旗,沿设定路线,要途径山市10多个村,每到一个村部,让事先等在那里的本村学生和家长加入我们的骑行队伍,同时也欢迎其他支持环保的村民加入,分发环保小旗,签名合影,再后回到我校,凭环保小旗领取环保纪念品。

(3)“做”绿行动

成立山市河水质监测小组。建立“校污水”监测小组。我们以自身做起,二年前建起的隔油池,同时,由老师带领成立了校污水监测小组,对校食堂排出的污水进行水样监测,为学校整改作参考,并且同样在校门口向社会公布,以环保主人翁的态度,接受社会监督。

将建造中水循环利用系统。上学期暑假工程,我校建成以太阳能、空气能为动力的宿舍温水供热系统。自那起,水的消耗就急速上升,是供热前的三倍多。为此,在全校进行“中水循环利用设计”大赛。汇集各种设计,我们把整合的想法,告诉建筑设计院,让他们给我们设计好一套“宿舍中水循环利用”系统,将在7月份暑假进行。

三、环境友好

1.绿色设计

(1)学校的教学楼、综合楼、行政楼及食堂均有有关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在建筑设计中也充分考虑到了自然采光的设计与运用。近两年,花了近80万进行校园改造,包括全校内外墙体改造,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和具有环境标志的装饰材料,整个校园环境做到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花坛增设、植树种草近百种,并立牌标识,建成喷水池,设立校园文化石、校园雕塑,铺设花坛小径。(2)将建造中水循环利用系统。

2.资源节约

自创建绿色学校以来,我校师生环境意识明显增强,节约、节能,绿色、生态的习惯与行为已经深入每个人身上,辐射到每个角落。例如:办公经费消耗明显下降,纸张的正反面都有效利用,一些广告纸及废旧办公纸张再投放到学生的手工区利用等;节约粮食、节约水电等各类能源有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随手关灯的良好意识、空调能主动开到合理温度、每月的水费节约近一半等。积极探索书籍的循环使用的有效方法,并使之常规化、规范化、人文化。

3.污染减排

校内生活用品符合环保要求,校园净化、课堂整洁、厕所干净,厨房、餐厅符合卫生标准。环境基础设施良好,学校设有回收垃圾箱12个,垃圾房一间,每日定时让工作人员来校进行垃圾清理、回收,努力做到生活垃圾零废弃。

(1)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每班收集空矿泉水瓶和废纸,一部分卖掉换钱,用于购买校园和班级的绿色植物;一部分用于手工制作,矿泉水瓶改造后用来养花,制作成浇水壶、多余白纸重新装订成美观的记事本给学生做生活垃圾回收利用。

(2)食堂垃圾减排和回收。学校食堂实行配餐制,由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统一清洗就餐用具,减少生活污水产生;锅炉房严格按照市卫生局的要求设置,把污染降到最低程度。食堂产生的厨余垃圾,由环保酵素小分队收集,制作环保酵素,用于地面的清扫和墙面清洁等,减少化学用品清洁剂的使用;收集食堂的废油,由手工皂兴趣小组制作成手工皂,置于洗手台,减少了洗手液肥皂的用量。

四、校园环境

1.总体布局

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办公区、活动区安排有序。以“淡黄色”为基调的建筑物和校园绿化和谐相生。近年来在绿化方面投入巨资极大地改变了校园的面貌。校园内可绿化面积增多,有竹林、花坛等,校内四季群芳吐艳,绿树成荫,幽静恬美。

2.校园绿化

在占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布局,认真规划和挑选有益学生身体健康的植物品种上,充分利用一切可种植的空间,种植多种植物,并对所有植物进行标识,环境保护的标示牌随处可见,一方面美化、绿化、净化校园,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更多植物分类知识、种植、养护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及参与环保的能力。校园设置了名人字画、行为规范、环保宣传牌;课室整洁,有供学生实验操作的实验室,仪器齐全;食堂符合卫生标准,厕所干净无臭味;垃圾能分类统一处理;沟渠、烟囱等污染源寻环境没有产生污染;教学楼设计新颖、美观,加上教学楼的盆景点缀,显示了校园别具一格的艺术档次。

3.环境卫生

校园窗明几净,学生卫生习惯良好。学校十分重视卫生工作,并把它作为德育和管理工作的抓手。落实一日三扫,每周四进行四个一大扫制度,学校大队部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期末文明班级评比挂上钩。

五、教育成果

学校既重视校园“可视的空间绿化”,又重视“可感的心灵绿化”,把教学和环境教育紧密结合,取得了突出的教育教学成果。如今的大溪三中,人人环境意识强,绿色理念为为深。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已成为师生自觉行动。

1.环境意识

学校成立了创建省级“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学校管理者重视环境教育及管理理念,并通过召开创建绿色学校动员大会,向教师传达创建绿色学校的有关要求,全校师生有良好的环境意识。

2.环保行为

通过创建活动,师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具有维护清洁环境的自觉意识,并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同时师生都能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环境教育宣传活动,达到绿色生活的教育效果。

3.获奖成果

近几年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小制作、环保征文、环保小论文等比赛中获奖。学校先后被授予“台州市绿色学校”、“台州市花园式学校”、“省卫生先进”、“市文明单位”等荣誉,师生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县比赛中获奖。第四届浙江青少年科普征文大赛温岭选拔赛初中组二等奖;2016年寒假“缤纷假日·文明伴行·健康成长”实践活动评比社会实践先进学校等。

六、加分特色项

1.2016年6月15日《环保酵素推广进学校》温岭电视台报道,市教育网也有相关主题的报道登载。

2.杨卓武校长《创建绿色学校和谐发展》在2016年6月《启迪与智慧》发表,周琴芬老师《一路修行做一个绿色教师》在2016年6月《启迪与智慧》发表。

3.学生在市级及其以上各类环境活动中获奖

2013学年宋沅泊、林梦瑶、王佳伶都获得了市“蓝色海洋与生态文明”主题征文二等奖;十多名学生获温岭市“小手拉大手,共建和平温岭,全家总动员”知识竞赛先进个人。92植绿小队获2014年温岭市中小学生“我的行动让世界精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周雨婷、杨俐被评为社会实践积极分子;2014年李文涛获“温岭实验基地杯”第四届全市中小学生节能小发明小制作比赛二等奖;李桥、柴素娟、周翔翔获2015年全市中小学生环保创意制作二等奖;谢婧怡、叶琳洁、邓志燕、黄煜剑分别获2015年全市中小学生环保创意制作二三等奖。赵秀获2015年温岭市“点亮美丽·筑梦未来”中小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评比三等奖。

创建绿色校园文化 第4篇

“绿色校园”不仅具有美丽自然的绿色环境,而且没有歧视、体罚、人际间的勾心斗角,没有过重的课业负担。在理念上,它体现进步与创新;在言行上,它体现文明与儒雅;在心理上,它体现愉悦与健康;在竞争中,它体现智慧与合作;在评价上,它体现公正与科学;在时空上,它体现绿色时代的气韵与风采。

当前,“绿色校园”理念与平安校园、诚信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一样,已经融入以生命教育为重点的现代和谐教育体系,成为校园教学和谐、校园文化和谐、校园组织结构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和谐以及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诸多和谐的有力保证。

“绿色校园”以绿为主、绿中衬景。每当校园苍翠欲滴、花开烂漫之时,宜人的景观不仅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更能激发人们良好的心理联想,营造一种人性化空间。当人们置身于别致的教学楼、干净整洁的路面、葱郁成行的树木、翠绿连绵的草坪、芬芳四溢的花圃之中,甚至更有小桥流水、池塘山丘、树庭院落等自然点缀,如此清新自然、恬静典雅、具有环保意义的绿色空间是何等地令人赏心悦目和留连忘返。

生态怡然、环境优美的“绿色校园”既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又是学生留连忘返的成长乐园。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绿色校园内,学生会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

“绿色校园”不只是绿色的自然环境,更具有丰富的绿色文化与深厚的绿色人文底蕴。“绿色校园”因其和谐的绿色文化而成为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与人格完善的乐园。学校是文化的传播者,是文化的发源地,是文化的辐射源。“绿色校园”文化是和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形象文化的整合,是继承与创新的融合,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发展共性与张扬个性的融合。是面向未来和与时俱进的融合。

“绿色校园”中的绿色环境是和谐校园的一个外在标志,更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的自然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儒雅。环境可以造就人,培养人,改造人。

以“绿色”为背景的和谐校园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的整合,给学生以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约旦曾在他的开学献辞中说:“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和诚实。”这就是说,学校的每一个橱窗、每一面墙壁、每一株绿色花草树木都是帮助学生成长的好教材。与之相映的每一幅醒目的仁人志士肖像、每一件闪射艺术光芒的名人字画、每一篇千姿百态意蕴丰赡的佳作、每一句催人奋进的警句格言以及包涵着师生理想激情的校训都是一部部优秀的隐性作品,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

“绿色校园”中的艺术节、校园网、英语角、校报校刊、艺术作品展等文化阵地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风采的绿色空间。这里既有深刻的人文底蕴又有和谐、健康的育人氛围,既蕴含着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又渗透着放眼未来的治校方略,这是一种巨大无声的力量源泉,它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滋润着学生的心灵。犹如说,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手臂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

中英文学校绿色校园创建工作总结 第5篇

——新林小学生态校园创建工作总结

伴着南凌河的悠悠碧水,迎着新林林场的茵茵绿意,新林小学已经走过了八十多个春秋。近年来,学校把环境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环境育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营造环保氛围,渗透环境教育

在校园建设中,学校以绿色教育的理念为指导,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营造环保氛围,建设环保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环境教育。

1、环保之景。校园内景点分布错落有致,驻足校园几十载的广玉兰,树姿壮丽,叶厚光亮,花朵更是妖娆而脱俗。真是“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一切尽在默默无言中。教学楼前造型别致的花坛,绿色操场旁别具一格的“热带风光”,让人赏心悦目,具有浓烈的环境教育氛围。一块块花木“自我介绍牌”,成了学生亲近自然的桥梁,一个个垃圾分类收集箱和红领巾“绿色回收站”,也成了亮丽的风景。一年四季,校园里绿意盎然,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舒适优美的学习环境。学校以高标准、高起点的理念,对校园绿色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建筑色彩的搭配尽量雅致,赏心悦目,同时在建筑内部的走廊和教室里布置名人画像、优秀学生作品等,既实用精致又励志美观。

2、环保之窗。校园里建有十几个环保橱窗。橱窗以环保为主,分期展示学生的环保书画、手抄小报、环保“金点子”、建议书、倡议书。文学社刊《好望角》和各班的板报中也开辟了环保之窗专栏。有绿色蓝图、环保日记、环保故事„„。环保之窗既成了宣传环保知识的阵地,也展示了学生的才华。

3、环保之声。学校添置了校园音响系统,成立了红领巾广播台,每周播放环保儿歌、歌曲,定期请专家进行环保知识讲座。节目中有表扬环保小卫士的“小喜鹊”,有批评“垃圾虫”的“小刺猬”,有提出环保要求的“小号角”,还有传播环保信息、知识的“小灵通”。这些节目既体现了教育性,又具有针对性。

二、注重教育科研,优化环境教育

1、以课题组为堡垒,讨论环保教育。以课题组为单位,每月研讨一次环保教育。研讨侧重于学情的分析、教材的理解、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本地环保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研究环保教育。学校有计划、有专题、有层次、有目的地开展教研活动。一是分学科(语文、思品)开展研究;二是分年龄(老中青)开展教研;三是分层次(年级组)开展研究;四是专题(环保知识或环保行为)开展教研。

3、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探索环境教育。学校主要加强三种课型的研究,即环保教学课、语文、科学等其他各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的空间较大,对此,学校主要研究了环境教育融合进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的方式和方法。近几年学校在市家庭环保知识大赛中获组织奖。

三、搭建活动平台,推进环境教育

1、争章活动结合环保。学校在德育目标系列中设立了“环保章”,如电池收集章、种植章、饲养章等,各班开辟了“争章角”,形成了“个体达标”和“集体达标”,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系列活动中,个个争当“绿色队员”。他们写出了一份份绿色公约,一个个绿色承诺,一块块绿色警示牌。在《中国环境报》举办的“绿叶杯”等环保征文大赛中,我校有多人获等级奖。

2、主题活动突出环保。学校开展主题活动有三种形式:一是利用植树节、科普周、爱鸟周、世界水日等开展“环保知识知多少”演讲活动;二是各班组合班情和学科教学内容等,开展“我爱地球妈妈”等主题班会;三是在学校每年举办的艺术节、科技节中突出环保内容,自然实验室里的生物角,美术室里变废为宝的环保创意小制作。

3、体验活动实践环保。首先,学校引导学生开展校园体验活动。学校举行“环境保护我参与”签名活动、少先队聘请环保督查员每日检查,逐日公布,各班开展校园环保用语、绿色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其次,学校开展家庭体验活动。学校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创绿色家庭”的活动,评出了十多个“绿色家庭”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再次,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区体验活动。学校雏鹰假日小队去海边做实验、拾白色垃圾。每年在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环保型企业,并举行“善待地球,爱我家园”的宣誓仪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新林小学扎实有效的环境教育工作,改善了教学环境,培养了师生素质,提升了办学品位。近几年,学校10多名师生被评为省绿色学校环保教育先进个人、县市绿色园丁、绿色小卫士;《抓实环境教育,提升办学品位》等30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或交流获奖;在省市环保书画大赛中有60多人次获等级奖。学校先后获得县花园式单位、绿色学校、生态示范单位、环境教育先进集体等殊荣。

创建绿色学校,打造和谐校园. 第6篇

泰兴市张桥小学创建于1905年,现有18个班级,在校学生613人,教职工58人。校园面积20419平方米,建筑面积3540平方米,绿化面积856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1.9%。学校建筑设施布局合理,采光、隔音效果优良,整个校园干净整洁,人文环境优美,师生文明礼貌,处处充满生机和充满活力。学校曾先后荣获“泰州市文明单位”、“模范青少年军(警)校”、“泰州市优秀家长学校”、“泰兴市园林化学校”、“绿色学校”、“泰兴市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泰州市平安学校”等荣誉称号。

一、健全创建机构,明确各自责任

开展环境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举措。学校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办公室,校长匡斌挂帅,副校长匡金元主抓;教务处、总务处、大队部分工负责,具体实施;班级环保兴趣小组、护绿监督员、护绿义务宣传员、环保小卫士积极参与,形成纵横交错,行之有效的创建绿色学校网络机构。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事事有标尺、奖惩有依据、齐抓共管,促进了师生环保意识的整体提高,保证了创建工作的健康开展。

二、打造优美校园,创设绿色环境

1.绿化校园。校园内四季都有绿,都有花,都有香,其间点缀着名言警句的环保宣传标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学校每年投入资金,种植花草树木,养护人员定期进行修剪维护。校园,时时处处绿意盎然。

2.美化校园。校园内雕塑朝气蓬勃,国旗台庄严美观,宣传画廊令人振奋,运动场地标准适用,师生食堂干净卫生,专用教室设备齐全,普通教室宽敞整洁。学校醒目的标语、“三风”、名人名言布置得当,富有人文意义。师生置身其间,心情欢畅,热情高潮。

3.净化校园。校园内划分清洁卫生责任区,各班认真做好保洁工作。少先队成立监督岗,进行检查评比,每周颁发流动红旗。后勤处安排专职保洁人员,清除灰尘杂物。校园内合理放置垃圾箱、垃圾桶,做到垃圾归类,集中存放,集中存放,及时清理。校舍无卫生死角,厕所无异味,食堂符合卫生要求,未发生过重大的环境污染和重大人身伤害事故。

三、狠抓渗透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普及环保知识的主渠道作用,把语文、品德、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课作为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学科,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制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计划,每个教师备好3---10节环境教育教案,做到“四个一”:每个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环境教育教研活动;推选一节环境教育优质课;推荐一份环境教育的优质课教案;每月写一篇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总结。

学校根据学生年龄、认识程度特点,配备不同的环境教育教材,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进行环境教育。对低年级学生,主要是进行居住环境和校园环境教育,让学生观察、描述自己周围的环境,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纸屑、果皮,不吃零食,保持个人和教室卫生,为美化校园做好事,使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自己与环境息息相关。中年级学生,对他们有选择的进行保护动、植物的教育,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懂得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道理。在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参加“捡回一个希望”,管理“护绿区”、班级绿化角,制作爱护花草树木标语牌,并参与给树挂牌活动,强化环保意识。对高年级学生,鉴于他们接受能力不断增强,知识面不断扩大,信息量增多的特点,由课内向

课外延伸,并充分利用广阔的环境资源,开展生态调查、环境观测、气象观测,对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空气质量、森林与人的关系等“绿色行动之环保小调查”“绿色行动之绿色小布袋行动”,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懂得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存和发展。

学校在抓好主渠道学科环境教育的同时,还将环保教育的内容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如语文课中祖国风光、优美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品德课中的人文、环保内容;音、体、美、科学课程中关于自然美、环境美、动态美、静态美等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现代科技手段强化渗透效果,使环境教育落到实处。除此之外还鼓励教师开展环境教育课题研究。音体美组的老师们在不断探索环保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将环保理念以德育教育方式引入课堂教育教学,创建环境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绿色课堂,以美的环境、美的教育、美的行动为重点,通过听、讲、演、画的参与式、体验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环保知识渗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触动学生心灵,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主动加入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创环保小卫士”的行列中。

四、开展绿色行动,增强环保效果。

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参与环保实践,学会环保动手技能。学校重视组织丰富多彩的环保实践活动,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全员参与,讲求实效。

1.广泛开展校内环保实践活动,各班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要求学生自带笤帚、抹布、水盆、小锹等劳动工具,扫地、擦窗、除草,人人动手。学校划分环境管理包干区,要求各班包干区内无纸屑、杂草、杂物,无损坏现象,少先大队部成立红领巾卫生监督岗,组织学生进行检查评比。我校每年都组织开展环保手抄报、环保制作、书法、绘画活动,以各种各样的校内实践活动普及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提高学生环保动手技能。

2.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和竞赛活动,促进节能减排环保知识的学习和推广。每学期初印发环保知识宣传材料,做到人手一份,通过板报、橱窗、画廊等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学期末以书面形式举行环保知识测试,正确率都在90%以上。

3.结合有关节日,加强环保宣传,开展环保实践活动。

3月12日植树节,我们除宣传植树的意义外,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栽种树木、花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组织学生围绕世界只有一个地球展开讨论,提出倡议;6月5日世界环境日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都有机组织学生参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活动,先后举办了《保护臭氧层》、《水是生命之源》等中队主题活动和作文竞赛,让学生调查畅谈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抒发绿化环境、享受绿色生活的理想。

4.举行师生环保知识讲座,开展师生环保征文活动。学校每学年都组织全体教师和学生参加环保知识讲座,鼓励师生积极撰写文章参加环境教育征文竞赛活动,及时公布评比结果。我们还将师生优秀环保论文编辑成册,发放给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五、关于未来的几点设想

几年来,我校绿色学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经过研究,决定今后要从以下几点寻求突破与创新:

1.环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今后的日子里,一方面我校将聘请更多的资深专家、学者作为校外辅导员,开辟更多的校外活动基地,举办各种形式的贴近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座谈、讲座、参观、观摩与实践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在环境教育带动家庭、辐射社区这方面狠下功夫、大做文章,努力唤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切实建立起“一带二”、“一促

一”新模式(“一带二”即一个孩子带动父母二人,“一促一”即一个家庭促进一个街道或小区),并力争探索出新经验、新做法。

2.致力于开发更多的“绿色校本课程”。我校要立足乡土,把握潮流,放眼未来,开发出更多的具有本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尽快投入到实施过程之中。

创建绿色学校构建和谐校园 第7篇

——创建“省绿色学校”的汇报材料

我校是一所完全中学,有着60年的发展历史,今年11月11日成功举办了六十周年校庆。学校传承了艰苦奋斗、团结和谐的优良传统,有一支敬业爱生、作风扎实、素质优良、乐于奉献的教职工队伍,多年来,学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在马鞍山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学校现有4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00多人,教职工180多人。多年来,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理念,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连续七届办学水平评估获优秀等级,曾获得“市文明单位”、“市园林化单位”、“安徽省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市卫生先进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安徽省先进职工之家”、“市绿色学校”、“安徽省第七届文明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

在去年通过“市绿色学校”验收的基础上,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了创建“省绿色学校”的号召,全校师生在学校统一部署下,把环境教育、环保理念和人文精神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调整组织制定计划加深对绿色学校的理解,让绿色思想渗透到师生思想和学校各领域中,这是进一步提高创建实效的前提。学校领导班子深入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学习了我市颁布的“绿色学校管理办法”和“绿色学校的创建指标”,并通过教职工大会、校会、校园网和国旗下讲话以及宣传橱窗等途径,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中广泛宣传绿色理念,邀请环保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宣讲绿色学校的涵义和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学校还印发绿色学校的学习材料,同时把绿色学校的有关内容在校园网上发布,通过多种渠道,使全体师生对创建绿色学校的意义和绿色学校的内涵又有了新的认识,并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注重渗透环境教育。学校管理人员的绿色理念也增强了,能自觉地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与学校的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将创建活动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

学校调整了创建“绿色学校”的领导小组,充实和加强了领导力量,同时,吸纳了学生会干部进入了领导小组。在总结创建“市绿色学校”的经验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创建“省绿色学校”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人员分工和职责。根据各处室的工作性质,分解了创建指标,把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扎实的开展下去。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例如教导处负责教学,落实学科渗透和环境教育科研以及绿色教研组的评选;政教处、团队负责开展环境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以及绿色班级的评选;办公室和文明办负责宣传和教师的学习培训;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规划设计、校园环境卫生和环境教育所必须的经费、设施等等。

二、坚持课内渗透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校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只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了,才会显示出生命力,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培

养学生环境素养的主要渠道。学校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结合教学内容,贴切自然地渗透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同时注重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同时让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学校开展的“高级教师展示课”、“有效教学研究周”和“我看新课标”等教学研讨活动中,老师们都非常重视环境教育内容的自然渗透。分年级开设了环境教育专题课,并组织了环境知识测试。为了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的渗透,学校从去年开始就开展了“绿色教研组”的评选活动,并将课堂渗透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评价标准里,绿色教研组还明确要求组内教师必须有渗透环境教育的教案。通过这些举措,有效地加强了环境教育,促进了学生环境素养的提高。学校13个教研组先后都被评上“绿色教研组”。

课外活动是提高环境教育实效性、增强师生环保素养的有效形式。不少学科组织了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学生走进大自然,开展“与绿色牵手”活动,熟悉各种植物以及它们的生存条件,采集标本;高中学生成立了研究性学习小组,组织开展了“马鞍山污染情况调查”、“雨山湖水质情况调查”、“校园内树木品种调查”、“生活地理素材的挖掘”和“民间谚语与生活”等课题研究活动。今年,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牵手绿色、爱我家园”的系列活动;“赞美绿色”环保主题征文比赛、美术作品比赛等。在“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环境纪念日到来之际,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植物园、气象局科技馆等场所,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意义;开展了“知荣知耻、人人参与、共建绿色诗城”广场共建活动;在初一年级开展了“绿色希望手拉手”图书捐赠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了“科技之旅”和“书信(社会环境篇)文化”活动;在校园内开展了“牵手绿色、养绿护绿”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开展了“节约在身边”的校内二手市场活动,学生们把自己多余的学习和生活用品通过“二手市场”交流或交换;与邻近的职教中心学生开展了“绿色使者,青春风采”的环保辩论赛,受到了许多媒体的关注;举办了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讲座,组织学生进入社区进行环保宣传以及卫生整治活动,召开以“善待地球”、“人人参与,创建绿色校园”等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们通过研讨和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以提高环境意识。团市委和妇联将幸福广场命名为我校“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和“红领巾广场”,学校团委和少先队充分利用这个基地,组织学生和环保志愿者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政教处利用学生在卜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教育;组织学生参加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日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和直接与大自然的接触,一方面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另一方面认识到人类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在给大自然带来污染,破坏了自然环境,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加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使绿色理念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心田。为了使全体学生广泛参与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学校在各年级开展了创建“绿色班级”的活动,制定了“绿色班级”的评比标准和评比办法,学校所有班级均参加了此项活动。班级成立了环保小组;配备了水电管理员,负责节水节电;教室重新布置,开辟了“绿色园地”专栏,宣传环境知识和绿色理念;有的教室里摆放了花草,养了小金鱼,有学生专门护理。去年,全校52个班级全部申报了“绿色班级”的评比,经学校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和团队的考核评选,有42个班级授予了绿色班级的称号。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全校开展了“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的教育活动,召开专题班会进行讨论,对少数乱丢乱画行为、攀折花木、践踏花草的行为展开了批评。不少班级主动认

领绿地和花坛的护养,主动承担实验馆室的卫生清扫工作。在团队和学生会的号召下,部分同学还成立了环保志愿者队伍,有的同学还做起了文明监督员,对那些不讲卫生、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或举报。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较大改善,环境意识有了较大提高。

三、校园环境整洁,教育成果突出。我校占地面积不大,但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布局基本合理。教室、办公室以及馆室整洁,教室布置得各有特色,大部分班级都有盆栽绿化,既美化了环境,又培养了学生护绿意识和爱心。校园可绿化的土地均得到绿化,春有桃花艳丽,冬有翠竹常青。学校被评为园林化单位和卫生先进单位。

学校建立了“每天两小扫,一周一大扫”的卫生保洁制度,垃圾实行袋装化管理,教学楼、办公楼和实验室设有废旧电池回收装置。由于加强了教育,学生乱扔垃圾的行为大为减少,每天的垃圾总量不断下降。改造了水电使用装置,达到了节水节电的目的。

学校在重视校园自然环境建设的同时,更是高度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学校内部团结宽松的工作氛围,构建和谐校园。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坚持制度规范和人文化管理相结合,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树立“和谐、诚信、团结、进取”的校风和“把每一件事做好”的校训。学校干群关系融洽,教研组、年级组的老师们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形成了一个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老师们人格上得到尊重,工作上得到关心,工作热情很高。

在创建过程中,学校坚持把创建工作与学校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把环境教育落实到育人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创建,我们深深体会到,师生对环境问题更加重视了,环境行为有了较大改善,节约资源已逐步变成师生的自觉行为,“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正不断深入到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老师和同学们撰写了不少学习体会文章,学校还对全校学生进行了环境知识问卷测试,学生回答的正确率较高。这些都充分说明,通过创建绿色学校,师生的环境素养有了较大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了改善,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有了较大提高。

创建绿色校园文化 第8篇

“绿色校园”不仅具有美丽自然的绿色环境, 而且没有歧视、体罚、人际间的勾心斗角, 没有过重的课业负担。在理念上, 它体现进步与创新;在言行上, 它体现文明与儒雅;在心理上, 它体现愉悦与健康;在竞争中, 它体现智慧与合作;在评价上, 它体现公正与科学;在时空上, 它体现绿色时代的气韵与风采。

当前, “绿色校园”理念与平安校园、诚信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一样, 已经融入以生命教育为重点的现代和谐教育体系, 成为校园教学和谐、校园文化和谐、校园组织结构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和谐以及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诸多和谐的有力保证。

“绿色校园”以绿为主、绿中衬景。每当校园苍翠欲滴、花开烂漫之时, 宜人的景观不仅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 更能激发人们良好的心理联想, 营造一种人性化空间。当人们置身于别致的教学楼、干净整洁的路面、葱郁成行的树木、翠绿连绵的草坪、芬芳四溢的花圃之中, 甚至更有小桥流水、池塘山丘、树庭院落等自然点缀, 如此清新自然、恬静典雅、具有环保意义的绿色空间是何等地令人赏心悦目和留连忘返。

生态怡然、环境优美的“绿色校园”既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 又是学生留连忘返的成长乐园。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绿色校园内, 学生会受到美的熏陶, 放飞美的心灵。

“绿色校园”不只是绿色的自然环境, 更具有丰富的绿色文化与深厚的绿色人文底蕴。“绿色校园”因其和谐的绿色文化而成为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与人格完善的乐园。学校是文化的传播者, 是文化的发源地, 是文化的辐射源。“绿色校园”文化是和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形象文化的整合, 是继承与创新的融合, 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是发展共性与张扬个性的融合, 是面向未来和与时俱进的融合。

“绿色校园”中的绿色环境是和谐校园的一个外在标志, 更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的自然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他们变得儒雅。环境可以造就人, 培养人, 改造人。

以“绿色”为背景的和谐校园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的整合, 给学生以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约旦 (Jordan) 曾在他的开学献辞中说:“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和诚实。”这就是说, 学校的每一个橱窗、每一面墙壁、每一株绿色花草树木都是帮助学生成长的好教材。与之相映的每一幅醒目的仁人志士肖像、每一件闪射艺术光芒的名人字画、每一篇千姿百态意蕴丰赡的佳作、每一句催人奋进的警句格言以及包涵着师生理想激情的校训都是一部部优秀的隐性作品,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 遵纪守法, 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

“绿色校园”中的艺术节、校园网、英语角、校报校刊、艺术作品展等文化阵地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风采的绿色空间。这里既有深刻的人文底蕴又有和谐、健康的育人氛围, 既蕴含着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又渗透着放眼未来的治校方略, 这是一种巨大无声的力量源泉, 它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滋润着学生的心灵。犹如说,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 给稚嫩的手臂带来力量, 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 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 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

中英文学校绿色校园创建工作总结 第9篇

构建和谐校园 ——创建绿色学校经验分享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校始终把绿化、美化、净化作为学校环境建设的奋斗目标,健全领导机构,营造绿色氛围,增强绿色意识,落实绿色行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目前已做好了申报“铜梁县绿色学校”的准备工作。经过长年的不懈努力,现在校园内佳木繁阴,花草弥香,环境优雅,真正成为了一个钟灵毓秀的理想学习场所。在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中,我们的理念和做法是:

一、理清思路,健全机构

我校始终认为,环境保护和环保教育非常重要。从宏观角度来说,环保问题是当代中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积极开展绿色环境教育活动,这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学校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微观角度来看,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特色,尤其对象我们我校这样的基础较薄弱的学校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必须通过特色亮点来打开教育成功之门,而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为我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反复的学习、探索和研究,全校教师对绿色学校的内涵和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逐步达成了共识:“绿色”意味着生机与活力,代表着健康与恒久。“绿色”不等同绿化,创建绿色学校也不应只是创造表象的绿,而应是形成心灵的绿,行为的绿。要通过绿色学校的创建,逐渐摸索开辟我校的“特色”之路。要把创建绿色学校与育人相结合,与教育教学相统一,在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的同时,努力挖掘和凝练以“绿色教育”为核心的办学理念,逐步打造绿色校园文化,创造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环境。要将绿色教育理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将外在的环境美化内化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增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力。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校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办公室,校长挂帅,副校长主抓;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班主任分工负责,具体实施。同时在班级成立环保兴趣小组、设立护绿监督员、护绿宣传员,形成纵横交错,行之有效的创建绿色学校网络机构。同时订规划、做方案、公布实施细则,制定绿色优秀班集体、绿色办公室、优秀环保小卫士、环境教育园丁评比办法,划分护绿责任区,实行目标管理。抓学习、促提高;抓制度、促工作;抓管理、促教学;抓教师、育学生。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事事有标尺、奖惩有依据、齐抓共管的创建氛围。

二、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开展环境教育,教师是主力军。只有一支深刻领悟绿色教育精髓的教师队伍,才能将绿色教育推向良性发展轨道。我校对教师环保教育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视,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培训教师。校领导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先进的环境建设经验,创我校环境建设特色;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国环境教育培训;邀请环保专家到校进行环保知识专题讲座,请学校有经验的教师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还通过优质课评比,优秀班会评选,组织教师座谈、讨论、点评、交流等多种形式,使教师在听中学习,讲中锻炼,评中提高,培养了一支素质比较高的绿色教育队伍,在学校的环境教育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学校结合在校学生学情,组织教师编写绿色教育校本教材,加强爱护家乡环境的教育。

为使我校的绿色教育工作进一步抓出实效,并形成长效机制,学校把对师生的环保教育与科研课题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各项活动相结合常抓不懈。宗和艳老师辅导的学生李志昂同学撰写的《保护环境,我们刻不容缓——铜梁县华兴镇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获重庆市“巴蜀杯”科技环保论文三等奖。董福春老师辅导的汪红同学撰写的环保征文《让家乡更美丽》获重庆市创模征文二等奖。

三、加强渗透,开展活动

现代教育中,环境教育不可能孤立存在,它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辐射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因此,我们要求各科任老师必须把环境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为了保证在课堂教学中的环境渗透不走过场,不为环境教育而环境教育,我们要求大家结合自己学科特点,深入挖掘环境教育教材,对现有课程进行再度开发,找准所教课程的结合点和渗透点。如语文课中祖国风光、优美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思想品德课中的人文、环保内容;地理、生物课中得天独厚的环境教育资源;音、美、体、劳课程中关于自然美、环境美等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现代科技手段来强化渗透效果,使环境教育落到实处。

我校在坚持开展“我爱校外一条街,师生共建我校路”的环保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还根据季节的不同,积极开展不同的环境教育活动。春季,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几年来,共植树一万多株,使青石沟的座座秃山变的郁郁葱葱。同时组织师生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清除楼道小广告,清理小区内的垃圾,为溪湖的环保工作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夏季,组织学生开展“一弯腰活动”,划分班级“护绿区”、班级绿化角,给花草浇水,拔除杂草,制作爱护花草树木标语牌,并组织给树挂牌活动,强化环保意识;秋季,组织各个兴趣小组开展环境观测,对后湖水质进行监测,使学生关心了解家乡面临的环境问题。结合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活动,进行环保宣传,培养学生的“绿色素质”;冬季,加强对学生进行节水、节电、防污染等环境教育。动员学生共同行动起来爱护学校公物,爱护暖气管道,及时关闭水龙头,防止水管的跑冒滴漏。每班自办环保手抄报;评选环保小卫士,给予奖励。

四、精心描绘

绽放异彩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建设,在上级领导机关的帮助下,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积极营造绿化、美化、净化、艺术化的校园环境,精心描绘校园育人环境。

校园新建了塑胶运动场,操场四周的绿化带,造型别具一格。形成色彩斑斓的美丽的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优雅、恬静、安逸、舒适的休憩场所,为溪湖教育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知行合一,升华观念

通过探索和实践,我们逐步认识到,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环保教育、环境教育,而是以尊重人、关注人为核心的人本教育,绿色教育。它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是民主与公平的教育,是倡导“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素质教育,我们必须在办学目标、方针等深层次上加以理解和贯彻。为此,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把创建绿色学校的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最终从“绿色管理、绿色德育、绿色教学、绿色校园”四个方面来构建“绿色学校”体系,形成以“绿色教育”为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真正营造绿色教育生态,提供真正的优质教育,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再把目光仅仅投向学生的学习,更投向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本身。不以分数论英雄,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心态逐渐体现在每一位教师身上,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乐观地看待他们的每一次变化,对他们每一个文明之举,给予赞赏和鼓励。与此同时,我们也很关心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关怀教师的身体情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使之不断进步。这些都实实在在的使教师赢得了“绿色”的心态,也为学校这个有机体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注重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把“绿色”的观念迁移到学校日常生活之中,渗透到德育教育中,引导学生纠正自己行为上的偏差。我校先后开展了以右侧通行稳步轻声为切入点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组织了“绿色校园”班报展和演讲比赛,现在师生已能看到学校创绿工作中成果,在优美校园环境中工作和学习,他们都是受益者,学校也已成为他们美丽的花园、快乐的学园和精神的家园。

上一篇: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解读下一篇:第一学期大队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