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硒资源简介

2024-07-17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精选7篇)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 第1篇

恩施国际硒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

情 况 汇 报

为促进我县富硒产业的发展,我们作为富硒地区代表参加了在湖北省恩施市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简称TEMA14会议)。TEMA大会是国际上最具权威的微量元素研究交流大会,汇聚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前十三届会议都在欧美召开,每三年召开一次。这是TEMA国际学术委员会首次在欧美以外的国家召开,也是中国县级城市首次代表亚太地区国家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现将研讨会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际硒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基本情况

会议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教授Dolph Hatfieldt 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开勋共同主持,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嘉宾有:TEMA14国际学术委员会主席、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Mary L’Abbe女士,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TEMA14大会主席雷新根先生,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专家及4个富硒地区、大会赞助企业代表,12家新闻媒体记者。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RogerASunde、美国范德比尔特医科大学教授RaymondF.Burk,KristinaE.Hill、德国瑞蒂医学院教授 Josef yle、美国农业部、农业局John W.Finley博士等7位专家分别作学术报告,介绍硒的化学、代谢、需求及调节器作用;硒的生物标记与人体对硒需求的检测;癌症预防—硒的试验研究与困难;硒生物强化的管理与立法的思考。大会围绕硒、铁、锌、铜等12种人与动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展开学术交流,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与会代表就硒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研讨。

二、参加国际硒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的收获 在TEMA14大会会议中**作为新发现的富硒地区几次提到,使国内外专家将目光投向**这个新生的富硒地区。**在世界性的会议被提到可以说是历史性的第一次,专家们对**富硒的关注和兴趣确立了**的富硒地位。目前,湖南公开的富硒地区只有**,慈利县和与恩施相邻的龙山县虽是富硒地区但还未被公开认可。

1、专家、企业对富硒大豆的肯定坚定了我们开发富硒特色产业的信心。

**大豆是TEMA14大会唯一指定的大豆用品。研讨会中,我们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Mary L’Abbe女士,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TEMA14大会主席雷新根先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雒昆利教授以及部分企业代表推荐了**的富硒大豆并与一些富硒农产品加工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北京华康硒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彦 2 梅看了我们的富硒大豆,认为无论从外观还是品质较恩施大豆都要更胜一筹,因该公司已与恩施签订合同只能忍痛割爱,但她明确表示要将大豆样品寄给韩国的一位同行强力为我们推介;上海钰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光明为我们介绍了上海农产品销售公司总经理熊长松,他们非常愿意与我们合作,准备在**建基地,定点收购大豆;中国地质大学的魏教授介绍了专门生产富硒纳豆的广州仁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老总,我们在回程中该公司就通过我们向农业局要去样品。目前,广州仁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何总和湖南省瑞纳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喻建辉都准备近日就到**考察。国内外顶级专家对**大豆给予的评价和企业的充分肯定,使我们心里更加踏实了,思路更清晰了,信心更足了,决心更大了。

2、各地的“硒”绩,激发了我们做大做强富硒特色产业的决心

我们通过与会代表就硒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讨,加强了与湖北恩施、陕西紫阳、江西丰城、贵州开阳和以科技富硒桃源县的联系,达成了加入富硒资源开发与利用协作组织的意向。(该协作组织二年召开一次会议,专门探讨一些硒资源开发的难题和统一的标准,明年的会议定在陕西紫阳,**将会得到邀请。)各地开发硒产品速度快、品种齐、数量多,来势凶猛。湖北恩施培育出30多家硒产品研究开发企业,开发成功,富硒产品6大类,富硒特色产品50多个,年产值8个亿;陕西安康全市已有30多家企 业从事富硒食品生产经营,开发富硒产品50多种,年产值超过20亿元;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建立69个无公害富硒农产品基地,共建畜禽特色养殖(基地)小区173个,无公害蔬菜基地25个,生态果品基地25个;江西丰城巧做硒文章,打造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着力把富硒农业综合开发培育成“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农民致富的增长点、现代农业的观光点、特色农业的聚焦点”,使富硒产业成为该市农业新名片,把资源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使黄土变成了黄金;桃源县发挥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开发富硒农产品产业,具有可控性、稳定性的优势,生产出品的的“亲硒元牌钱缘富硒大米”、“亲硒元牌系列蜂产品”被TEMA14组委会评为大会两个唯一指定产品。

3、各地政府的重视,激励了我们发展富硒特色产业的热诚

全世界都在研究、推广、运用和开发硒产业。我国各地高度重视富硒产业的开发。湖北恩施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市委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市政府分管农业、科技的副市长任组长的恩施市硒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陕西安康市,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四川万源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江西省丰城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委政府农业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富硒产业开发领导小组。

三、参加研讨会后的建议

1、高起点定位、高规格策划富硒产业。考虑到我县硒土资源覆盖广,无污染,无大型工矿企业,结合我县建设“绿色**”的目标和发扬“南有**”精神,将我县富硒产业开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点、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撑点、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生态绿色**的着力点”来全力推进。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开拓各种融资渠道,培育一批全省和全国名牌产品。同时,要与目前已在湖北恩施、江西丰城等地开发富硒农产品的知名企业积极联系洽谈,扩大合作领域,使更多的富硒农产品开发加工企业落户**。将我县打造成为集富硒产品种植、养殖、加工、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中国原生态硒地”。

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地质调查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的专家或专业品牌策划公司,对我县富硒产业开发进行高起点策划,明确富硒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与思路。同时,聘请相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的专家作为我县富硒产业发展顾问团。

2、打造“中国原生态硒地”农产品品牌。建立以富硒高蛋白大豆为主导产品、富硒鸡、富硒鸭、富硒鹅、富硒猪、富硒蔬菜、富硒水果、富硒低毒烤烟等一系列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培植壮大富硒产品和企业品牌,集中精力大打“**硒地”品牌,大幅提高**富硒产品市场占有率,使之在国内甚至国际大市场上具有较高影响力,真正发挥 出富硒品牌效应。实行“五统一管理”,统一开发富硒资源,统一实施品牌战略、统一规范产品标准、统一监控产品质量、统一挖掘营销市场。最终实现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及强势转化。引导扶持富硒新产品和新技术申请专利,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开展有机富硒食品的认证认可,通过申请专利、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等措施,对富硒产品和技术进行全方位的保护。着力打造“**—中国原生态硒地”品牌,使之成为**城市名片。

3、成立专抓富硒农产品开发的机构。我县已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顾问,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富硒农产品开发领导小组。考虑到富硒农产品开发对于提高我县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我县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成立专抓富硒农产品开发的股级事业单位,3-5个编,挂靠农办,负责协调处理富硒资源与产品开发的日常工作。

4、安排专门的资金发展富硒产业。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跟进、农民和社会参与等多渠道、多层次的富硒农产品开发投入机制。一是整合资源整区推进富硒区域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实行政府扶持,对在富硒区域种养优质富硒农畜产品的农户实行补贴,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增强富硒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突出重点,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重点 投入到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的注册,地理标志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认证,富硒农畜产品技术开发、品牌宣传、监测检验等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积极发展富硒农产品加工项目,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四是引导和引进企业加大投入力度,着手开发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切实将我县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关于大豆产业

在TEMA14•仙居恩施国际硒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上,世界国际顶级专家的学术报告阐述了硒与人和动物的关系,揭示了硒对人类的健康作用。硒是人类和动植物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效地摄入硒对癌症等多种疾病的防治有功效。资料显示,全世界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地区环境缺硒,而我国有三分之二的地区主要作物硒含量过低,其中三分之一的地区严重缺硒。我们开发富硒大豆路子是正确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一)明确大豆作为富硒开发农产品的主导地位 这次到恩施参加会议,作为新生的富硒地区,确实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但是真正吸引众人眼球、激起大家兴趣的,还是因为我们在会议上阐述了县委、政府对富硒大豆开发产业采取的措施和力度,发放了富硒大豆的相关资料,就大豆向专家和企业代表作了产品的详细介绍。可以说大家对**的认同,富硒大豆功不可没。**大豆已以通过有机大豆的认证,我们要以TEMA14大会为良好契机,将大 豆放在全县的富硒产业开发主导地位,打出品牌,引起效应,营造良好的硒资源开发氛围,带动其它产品开发,真正打“富硒牌”、唱“发展戏”、走“健康、致富路”,使富硒产品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确定**大豆发展的主导品种

目前,我县种植的大豆品种主要有五月黄、华春豆、湘春豆、福豆。从种植分布来看,五月黄是几十年来的老品种,全县各乡镇农户都有种植习惯,但面积多的主要是在。。;华春豆产量高种植的群众也很多,主要分布在。。等乡镇,湘春豆、福豆只是在少数乡镇试种。就产量而言,华春、湘春、福豆亩产都在300斤以上,特别是华春6号,亩产有330-400斤,五月黄的亩产一般在260斤左右,只在。等地发现亩产达到300多斤;就价格而言,五月黄近几年内都比华春、湘春等系列大豆每斤高出0.3-0.5元,于是农户就将几个品种的大豆混在一起销售,以此抬高价格,这也是当前农户手中大豆不纯的,品种掺杂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要打响品牌效应,必须从众多品种中确定我们的主要导品种,才便于向农户宣传,确定种植计划。

(三)做好宣传发动,扩大种植面积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个产业的发展,除有内在的“质”外,还要有一定规模的“量”,才能吸引客商来**投资办企业,才能为**的财源建设作贡献。

一是确定扶持品种,确保**大豆的“质”。现在农户 种植的品种较多,一个农户同时种植几个品种的较为常见,今年抗旱改制时指定的优惠政策因为抢抓时间,没有具体指出扶持的品种,只要面积达到期10亩的大户和50亩连片以上种植的,不论品种都列入了扶持对象,这样只是扩大了大豆的种植面积,不利于提高产导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标准的统一,因此,有必要确定政策扶持的品种和扶持的等级。

二是广泛宣传,提升**大豆的“名”。这次恩施大会后,**富硒大豆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与一些企业有了初步合作的意向,但这远远不够,对外宣传方面,要以县广电局为主导,将**的富硒产品向国内外大型媒体强力推介,让以**富硒大豆为主导的富硒系列产品美名远播;对内宣传方面,要通过各种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将县委、县政府发展大豆产业的政策、决心传达到广大群众中,形成发展大豆产业的共识。

三是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的“量”。根据大豆产业指挥部办公室的初步调查,我县今年春大豆种植面积在 3万亩左右,秋大豆种植面积7000多亩,预计大豆总产量不超过1000万公斤,除去农民自用及大豆加工作坊用豆,真正可提供作为外销和加工原料豆的量不会超过600万公斤,远远达不到一个中型大豆加工企业所需要的量,因此,扩大我县大豆种植面积是大豆产业化的当务之急。

(四)确定扶持政策

秋种后,指挥部成员到各乡镇进行了仔细的调研,因 目前大豆没有经过开发,停留在最原始的交易状态附加值不高。按当前最高产量、市场最高价格,五月黄每亩320斤,每斤3元计算,减去种植一亩的种子、肥料、工资约450元,一亩的纯收入最高只有510元。而烤烟产业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培植,奖励扶持政策、保险政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都较完善,大豆与烤烟的产生的经济效益差距确实很大。何况乡镇一级的主要财源除了转移支付,烤烟分成是保运转的主要来源,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中,乡镇和农户都更趋向于眼前利益。因此,如何扶持大豆产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继续沿用今年抗旱改制、秋种大豆的扶持政策: 10亩大户、50亩连片的补贴每亩30元。100亩连片的补贴每亩50元,奖励脱粒机一台。

二是将现在乡镇实行的“两项制度”(即民政的低保制度和扶贫办扶持有劳力无生产资料农户的制度)中的扶持生产资料这一块倾斜大豆种植。前几年扶贫办都是按上级政策分散扶持,钱到了生产资料缺乏的农户手中却没有真正起到扶持的效果,没有达到三年脱贫的目的。建议从这块拿出其中的60%或者增加一定金额用于对口扶持大豆种植户,既可完成了扶贫任务,又扶持了大豆产业。

三是从各部门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倾斜到大豆种植的扶持。例如:开发项目、水利建设项目、移民建设项目、一事一议等都倾斜到大豆种植发展得好的乡镇和村组,特别是要将这些项目用在我们的200亩品牌基地和500亩的种 繁基地,刺激乡镇和农户借此掀起自觉种植大豆的高潮。

四是采取政府贴息的办法扶持大豆收购公司和加工企业。明年农户大面积的种植大豆,按明年种植6万亩,平均每亩250斤来算,大豆可达到期1500万斤,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我们建议指定2-3家收购公司,采取公司贷款政府贴息的办法,保证营销渠道的畅通。同时对投资在1000万以上的加工企业,前三年也给予一些贴息贷款并享受工业园招商引资的所有优惠政策。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 第2篇

清江发源于利川市齐岳山龙洞沟,汇入长江。是州境内流程最长,水量最大,流域最广的河流,也是长江在湖北省境内的第二大支流。清江全长440千米,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五县市,又经宜昌市长阳、宜都,汇入长江。

酉水:湖南龙山县与湖北来凤县界河,发源于宣恩椿木营高原的锣鼓圈,经来凤流入重庆市酉阳,东折入湖南沅陵汇入沅江,成为沅江最大支流,是恩施州境内的第二大河流。

溇(lou)水:发源于鹤峰县洪家台,从鹤峰口进入湖南汇入澧(li)水,是澧水最大支流。

唐崖河:发源于利川市东南部,向西南流经咸丰县境,进入重庆黔江后,汇入长江支流乌江。

郁江:发源于利川福宝山,与唐崖河平行流入重庆黔江境内,在彭水县城汇入乌江。

恩施州硒资源简介 第3篇

关键词:恩施茶树,种质资源,ISSR,亲缘关系

茶叶栽培在恩施州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经过不断的自然杂交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演变成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乔木、小乔木和灌木型茶树俱全,有多酚类含量极高和氨基酸含量极高的单株,有抗性强、变异的优良品种,如茶山1号、巴东长叶、鹤苔早、恩苔系列、宣恩27、鹤峰大坪大茶树、溪丘2号、兴隆7号、茶园51号、毛坝7号、忠路7号、鸡冠茶、花枝茶等,还有好多优良单株和群体在开发研究。

从DNA分子水平上研究恩施州茶树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1],属于科研创新。从2008年开始应用ISSR[2,3,4]分子标记技术,对恩施州茶树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为恩施茶树资源的收集、保存、利用奠定基础;为今后恩施茶树核心种质库建立以及DNA图谱构建提供依据;为茶树育种,杂交亲本的选择及茶树品种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证明。ISSR(简单重复序列区间)由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Zietkiewicz等于1994年提出[5],通常为显性标记,呈孟德尔式遗传,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多态性、DNA用量少、成本低等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该试验所用茶树种质部分从野外采集,其它来自恩施州农业科学院茶叶资源圃中(见表1)。

供试主要试剂有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硼酸、EDTA、PVP(聚乙烯吡咯烷酮)、液氮、浓盐酸、氯仿、PVP、异丙醇、EDTA-N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β-巯基乙醇、无水乙醇、溴酚蓝、100 bp DNA Ladder、琼脂糖(Agarose)、琼脂粉、EB(溴化乙锭)、Arc(丙烯酰胺)、Bis(亚甲基双丙烯酰胺)、TEMED、过硫酸铵、硝酸银、甲醛和Na2S2O3。

1.2 方法

1.2.1 DNA提取方法

采用CTAB法提取从野外采集回来的茶树鲜叶的DNA[6]。将提取的DNA放进-20℃冰箱进行保存。参照原先茶树DNA提取的方法,结合茶树特点,对茶树不同部位的DNA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原先方法进行改良,摸索出一套操作简便、快速和准确的高质量茶树DNA提取及纯化技术。

1.2.2 ISSR产物的检测

当在DNA扩增仪扩增结束后,用含0.5 μg·mL-1EB的1.5%琼脂糖凝胶电泳,EB(溴化乙锭)染色,在紫外分析仪上检测扩增产物,用凝胶成像系统照相并保存。根据PCR结果,确定最佳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

1.2.3 PCR扩增及电泳

对提取的DNA用筛选出的28条引物对供试材料逐一进行扩增并记录结果。ISSR-PCR扩增产物在1 × TBE缓冲液中,用6%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90 min,电压150 V。

扩增程序:94℃5 min,94℃变性1 min,56℃退火40 s,72℃2 min,72℃完全延伸7 min,34个循环,4℃保存。

2 结果与分析

2.1 合成和筛选引物

从随机选择的65条ISSR引物中选出对供试茶树材料能够扩增出清晰的谱带和重复性好的28条引物(见表2)。不同引物对资源鉴定和亲缘关系的分析结论有差异,要选择一定数量的引物对试验材料进行扩增。

2.2 ISSR标记数据统计与扩增结果

28条引物共扩增出340个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28条,多态性比率为96.47%。单个ISSR引物扩增的ISSR条带数在7~18条,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2.14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最高为100%,最低为87.5%。产物的大小介于100~2 800 bp。

2.3 茶树种质资源ISSR分析

根据ISSR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用ISSR标记数据计算样品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结果表明,183份供试材料间的遗传距离系数较大,两两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布于0.52~0.93,茶树种质资源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性。在这些茶树种质资源中,资源圃中的1号与2号,37号与38号,77号与78号,86号与87号的遗传距离很近,其中1号与2号间相似度最高,相似系数为0.93,说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遗传差异很小。

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供试品种遗传关系树状图(见图1)。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聚类图中,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4处,183份茶树种质资源被划分为两大类。第I类包括91份,且分为3个亚类,全部为资源圃中的资源。第Ⅱ类包括92份,分为7个亚类,其中2个为独立的类。

3 结论

该研究对恩施州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以茶树嫩叶为材料,对茶树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ISSR程序的建立和扩增,结果表明,ISSR标记技术方法简单、稳定、经济、高效,成本低,重复性好,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茶树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以及DNA指纹图谱的建立,可以作为茶树鉴定品种的主要依据。但是分子标记检测的是植物基因组的碱基序列,与表型无关,应将分子标记与形态标记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陈亮,虞富莲,杨亚军,等.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6.

[2]侯渝嘉,何桥,李中林,等.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分子鉴定[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6):1272-1276.

[3]唐玉海,郭春芳,张木清,等.ISSR标记在茶树品种遗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1):51-55.

[4]郭春芳,唐玉海,孙云,等.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08,29(2):181-186.

[5]Zietkiewicz E,Rafalski A,Labuda D.Genome fingerprintingby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2anchored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 amplification[J].Genomics,1994,20(2):176-183.

我所历经的恩施硒资源开发之路 第4篇

那时,外界对硒资源知之甚少。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及食品卫生研究所研究员杨光圻是发现恩施硒资源第一人。60年代的恩施,因为地形险峻,交通非常不便,连汽车也很难开进大山深处。杨先生提着一个网兜,网兜里装着脸盘等洗漱用品,一路步行在恩施各个乡镇调研。恩施富含硒资源这一事实,就是由他发掘并传播开来的。

我来之前,恩施市曾从硒矿中提取工业硒——亚硒酸钠。但我那时就认为,工业硒的技术不成熟,没有产业化的可能。所以我上任之后,就主张从地面开发硒资源,走生物硒道路;地下硒矿,留给后人开采,现在开采实属浪费资源。

这个想法和现任中国保健协会食物安全委员会会长的孙树侠不谋而合。当时她在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工作,来恩施前本来准备做饲料的项目,我们在恩施见面后,我俩谈及硒资源的开发,认为以富硒茶叶为切入口比较好。

1991年,我们去北京筹备恩施富硒茶论证会。那时我还很年轻,和全国各地前来参加会议领导的司机们住在一个招待所,司机们问我:“你在哪儿开车啊,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啊?”我说:“我在湖北的油料所开车。”

大概因为看起来没有副市长的样子,我去见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曾任中国农科院院长)时,他的秘书和我说:“人家都是提前一两个月送一堆资料,再来约卢院长谈,你就打算这样去找卢院长?”但是,当我跟他讲了恩施硒资源开发的相关想法后,他非常感兴趣,同意出席恩施富硒茶论证会,并安排我住进了专家楼。

会议专家组的其它成员分别有杨光圻,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程启坤,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顾景范等,我们一起开了个会,会议中计划“摆一大桌‘硒’菜”,第一道菜是富硒茶。第二天,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便播出了恩施开发富硒茶的消息,引发了第一波恩施硒资源开发的热潮。

第二年,恩施生物硒资源开发利用鉴定会在恩施召开。我专程去北京请当时国内知名的营养学家于若木前来参加。(编者注:于若木于2006年2月28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于老是我国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云同志的夫人,曾担任中国营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保健食品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会长,是公认的营养学专家。

于老对硒的研究更是早在70年代初就开始了。据说,当时国外友人给陈云同志送了一瓶硒酵母,根据程序,领导人服用前必须由专业的医疗组先试一试。于老懂营养学,便亲自实验,实验结果非常好,发现硒是比较宝贵的资源。

我去北京中南海见于老时,她已经73岁高龄了,但每天晚上都还会阅读原版的英文营养学书籍。她的秘书告诉我最多一刻钟的会见时间,于是我打了个大约五分钟长的腹稿并准时说完,当我讲完之后,于老对恩施的硒资源很感兴趣,这次谈话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她欣然答应前往山高路远的恩施参会。

在鉴定会上,于老发表了“让生命之火更加旺盛”的主题讲话。她说“应邀来恩施参加生物硒资源开发利用鉴定会,感到十分荣幸,这是一次极好的机会向各位专家学习关于生物硒的知识,也是一次观摩富硒生物资源,增加感性知识的极好机会。硒是继锌之后国内外多学科研究得最深入的一种微量元素,我国医学和营养学的专家对硒的研究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的。如对克山病、大骨节病、启东市的肝癌的防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此外,卢良恕、杨光圻、顾景范等人也前来参会,会议的专家规格可以说史无前例的高,他们还联名在《科技日报》署名发表了文章——《开发硒资源,造福全人类》。

这次会议不仅肯定了恩施硒资源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位,也鉴定了六个硒产品——茶叶、方便小食品、刺梨汁、饲料添加剂、施南春酒、板党酒。可惜现在还存在的只有富硒茶、刺梨汁了。

事实上,现在的富硒茶也少有达标的。我们开发富硒茶时,制定了产品标准,必须长在固定的几个富硒区才可能达标。可是富硒茶“热”起来了之后,街上的老婆婆也可以摆个摊,插上“富硒茶”的牌子。顾客喝了所谓的富硒茶没有明显的效果,这样一来,市场就乱了,把富硒茶的牌子砸了。现在市场上90%的富硒产品是不富硒的。

刚开始,我试图扭转这种糟糕的局面。有一次,有一个厂连产品包装袋都做好了,我去给他们做工作,最后把袋子全部烧了。但是后来全恩施州都这么搞了,我灭不了这个火了,真的无能为力。

恩施硒资源开发二十多年了,恩施需要代表世界硒都的拳头产品,盛硒生物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盛硒生物生产的植物有机硒产品和其它富硒产品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它的硒含量绝对达标。

另外,现在恩施做硒的企业基本是单打独斗,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成规模的产业集群。我们应该加大研发的投入,不能把硒产品做成了一个空概念,企业家们也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一些,哪有那么多捷径可以走呢?

正康富硒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简介 第5篇

正康富硒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位于石泉县云雾山镇板桥村一组,占地1.6万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是集生产、加工、销售纯天然绿色富硒食品为一体的企业。该公司由回乡创业人员领办,现有工人50人,专业技术人员10人,管理人员4名,计划开通生产流水线8条,主要生产和销售干竹笋、土蜂蜜、野菊花、踏辣子、香椿、豆腐干、腊肉等绿色食品,旅游产品。

正康富硒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承包林地2000亩,专门用于食品原材料基地林建设,保证加工原材料的持续供给。每年可生产干竹笋20吨、野菊花10吨、土蜂蜜30吨、踏辣子30吨、干香椿10吨、豆腐干20吨、腊肉50吨、木耳20吨。正康富硒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食品纯天然无污染,并经过现代科技精深加工,精美包装,具有市场开发前景,是居家旅行的首选保健食品和馈赠珍品。

旺 牛 斋 生 态 园 简 介

旺牛斋生态园位于云雾山镇板桥村二组,距石泉县城7公里,2011年11月建成并投入运营。生态园计划分两期进行投资,一期已投资5000余万元,计划二期投资3000余万元。生态园总占地40余亩,以生态肉驴繁育养殖,散养土鸡,流水养鱼为主,有机蔬菜种植为辅,并逐步形成餐饮、住宿、垂钓休闲、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

生态园采取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养殖肉驴,再利用驴粪还田种植蔬菜,驴粪、鸡粪养鱼的生态立体养殖模式;逐步建设形成:集垂钓、休闲、循环农业观光于一体的旺牛斋生态农庄;有机食品深加工厂;驴肉火锅连锁加盟店、驴肉熟食连锁店;有机蔬菜批零连锁店等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并计划3年内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回收的发展模式,在我县发展万头肉驴养殖,将直接带动万余户农民增收,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农业增加值。

丁家坝蚕桑产业示范村简介

丁家坝村距石泉县城11公里,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01户380人。现有耕地526亩,有密植桑园480亩。年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46户,全村年养蚕突破600张。2011年末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356元。

恩施:物以“硒”为贵 第6篇

富硒茶叶、富硒大米、富硒花生、富硒鸡……如今,硒产品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11月13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网统计的全国109个批发市场中,土豆最高价格为5元/斤,绝大部分批发市场价格不超过3元/斤。

“我们的硒土豆能卖到8元一斤,依然供不应求。”向彩凤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向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巴东县金果坪乡石柱山村民。

物以“硒”为贵。硒产品,不仅成为恩施州农业增效、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的“法宝”,更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2015年,恩施州硒产业产值达330亿元,占全国硒产业总值的三分之一。全州从事硒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企业达160家,有9家企业产值过亿元。

武陵山区崛起“世界硒都”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教授,对恩施州硒产业发展十分熟悉。

去年初,恩施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以下简称“恩施州硒资源局”)找到吴传清,希望他参与编制《恩施州硒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深入调研当地硒产业发展状况后,吴传清开始对这一课题另眼相看。

“中国每个地区都希望有个在全世界叫得响的名片,而硒正是恩施州走向全球最珍贵的资源。”吴传清对《支点》记者说。

据了解,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护心脑、保肝肾、防辐射、抗癌变、解毒素、抗衰老、增强免疫力和抗病毒”等功能。恩施州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天然富硒生物圈”两大世界级资源。

目前,恩施州表层富硒土壤占全州总面积的53%以上,硒含量适中及以上表层土壤分布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总面积95%以上。2011年9月,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学术委员会授予恩施州“世界硒都”称号。

“安徽、广西、河南、江西、宁夏、陕西等地都有硒资源,但被评为‘世界硒都’称号的,只有恩施州一家。”吴传清说。

从去年5月开始,吴传清在恩施州所有县市逐一考察。他发现,不少企业都是被这一优势吸引而投身其中。

2014年1月,在南京从事大健康产业多年的储震,到恩施州参加第一届世界硒都(恩施州)硒产品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硒博会”)后,当年11月便在恩施州投资,成立盛硒德源健康产业集团(以下简称“盛硒德源”)。

“硒资源主要通过物种体现,恩施州生态优越、物种丰富,被誉为‘华中药库’,比其他地区有更大想象空间。”储震对硒产业充满信心。

成立于2006年1月的恩施州本土企业湖北中天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亿信”),则是另一典型案例。

中天亿信董事长李福告诉《支点》记者,公司刚成立时,对硒还没什么概念。直到2011年,公司负责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网上营销推广及预订平台,才开始了解这个“家门口的宝库”。

此后,李福开发建立了B2B模式的“硒可云商”,形成以硒产品为垂直领域的批发供应平台。《支点》记者发现,目前平台大部分产品都来自恩施州本地。

“刚开始货源地比较广泛,后来我们了解各地情况后,便将货源聚焦在恩施州。因为这里资源更加优质,产品中的硒含量更有保障。”李福说。

“硒+X”:多产业跨界融合

“‘世界硒都’荣誉更多代表的是资源禀赋,只有形成产业才能变成经济价值。而从区域经济角度着眼,恩施州发展硒产业有其必然性。”吴传清说。

作为湖北省唯一纳入西部大开发的市州,恩施州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低、产业支撑弱,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繁重。

但在《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恩施州大部分地区,都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并不适宜大规模发展工业。

“以富硒补硒强体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大部分都是生态友好型产业,这恰恰最适合恩施州发展。”吴传清说。

事实上,硒产业并非任何一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而属于产业集群概念,包括“硒+农业”、“硒+工业”、“硒+服务业”这一大健康产业链。

“用‘硒+X’模式,能将农业、食品加工业及服务业中的旅游业全部串连起来,增加整个产业的附加值。”吴传清说。

以土豆为例。去年,“恩施州硒土豆”,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如今,硒土豆已畅销全国各地。

今年7月开始,向彩凤线下收购恩施州本地土豆后,通过电商销往一线城市,价格卖到8元一斤,依然供不应求。眼下,上海的商家每天需要两万斤土豆,找货源让她既着急又高兴。生意俏到断货,她在网上销售土豆已赚了30多万元。

相对于向彩凤的“小本生意”,恩施州亚麦食品有限公司则聚焦于硒土豆深加工,为旗下西饼屋、中西快餐厅供货。目前,该公司已带动周边200户农民发展土豆种植及175人就业。

种植土豆是第一产业,深加工是第二产业,“硒+旅游”则是第三产业。

目前,恩施州已初步形成富硒茶叶、富硒食品、富硒中草药等十大绿色产业。吴传清表示,这种具备“大健康概念”的融合能发挥叠加效应。

恩施州硒资源局提供给《支点》记者的资料显示,2015年恩施州硒产业总产值为331.34亿元,硒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5.87:25.15:18.98。富硒茶产业集群、富硒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入选湖北年度97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之列。

今年5月正式完成的《恩施州硒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到2025年,富硒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基本形成与“世界硒都”地位相适应的产业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和创新驱动力。

nlc202309081616

掌控平台才有话语权

11月9日,经济学家林毅夫与张维迎在北京大学举行“产业政策思辨会”,两人对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有不同见解。

“在经济发展初期,林毅夫的建议更值得借鉴。”吴传清表示,对恩施州这类欠发达地区而言,产业政策往往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

2015年,恩施州将硒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出台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整体推进富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财政资金、金融、人才、项目等多方支持硒产业发展的新机制。

今年4月出台的《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恩施州加快建设富硒产业发展先行区。

如今,恩施州已将硒产业发展纳入对州直相关部门和县(市)目标考核内容,制定了考核评分办法,做到月督办、季督查、半年通报、全年考核。

除资金、项目外,产业政策尤其体现在体制机制创新上。

以往,硒产业涉及部门众多,“硒+农业”为州农业委主管,“硒+工业”为州经信委主管,“硒+旅游”则为州旅游局主管,多头抓、统筹难的现象一直存在。

为加强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2015年6月,恩施州委、州政府专门成立了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由硒资源局联合发改委、农业局、林业局、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形成整体联动的格局,让硒产业有了真正的“娘家”。

“国内其他地区只有‘富硒办公室’这类部门,而恩施州硒资源局是迄今全国唯一的地方硒产业行政管理机构。”吴传清说。

除体制机制创新外,恩施州还着力打造了一批硒产业相关平台。

去年初,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恩施州揭牌。去年共受理检测6516批次,向177家企业531个产品发放硒产品专用标签130万枚。

今年9月,由武汉光谷联交所、恩施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恩施州和生硒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设立的硒产品与技术国际交易中心,在恩施州挂牌。

湖北省政府金融顾问、武汉大学教授叶永刚表示,交易中心为全球硒资源交易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深度服务硒产业与金融要素市场的全面对接。

在营销平台方面,恩施州打造的硒博会已连续举办三届,并成为全国富硒地区合作发展的舞台。今年9月23-28日,第三届硒博会期间签订贸易、采购和投资协议161个,协议总额约145亿元。

“掌握平台,才能掌控产业话语权。”吴传清介绍,目前恩施州在硒标准、硒检测、硒研发、硒会展等方面,已抢占了越来越多的制高点。

如何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如今,安徽池州、河南新乡、江西赣州、陕西安康等地,都在推进硒资源开发。多地竞争下,恩施州如何继续擦亮“世界硒都”这块金字招牌?

“核心是补足短板,目前当地不少企业还停留在‘种什么卖什么’的思路。”采访中,吴传清也反思了当前恩施州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如何补短板?加强深加工必不可少。

今年9月,盛硒德源当选为湖北省硒产业协会会长单位,储震被推选为湖北省硒产业协会第一届会长。作为2014年底才在恩施州扎根的企业,储震将获得这一殊荣的原因,归结为领先的“产业理念”。

“一开始我们就选择差异化运用,跳出基础农业产品的局限,推出富硒精华片等系列深加工硒产品,这样更能普及和产业化。”储震说。

目前,盛硒德源从事高聚硒农作物的规模化人工种植、特殊工艺提取和终端产品开发,与中国科学院、恩施州农科院等机构合作成立了富硒农产品研发中心及高硒农作物种植示范基地。去年,盛硒德源销售额已突破4亿元。

虽然有盛硒德源这类样本,但吴传清指出,恩施州部分深加工产品整体还不够丰富,“硒+工业”和“硒+服务业”占比相对较小,还有不少发展空间。

此外,一些市场乱象也值得警惕。

硒的种类繁多,就形态而言分为无机硒、半有机硒和植物有机硒,根据含量不同分为富硒、高硒、低硒。储震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半有机硒以上硒形态,相比无机硒更安全、吸收率更高。

不过,目前市场上的硒产品品质良莠不齐,有的标注“富硒”但却没标明硒形态与含量,导致消费者难以选择,甚至对硒产品产生负面情绪。

储震表示,盛硒德源将联合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硒谷平台、世界硒都硒产业标准化联合会,共同制定湖北省富硒产品团体标准,同时借助中国保健协会等国家级协会的力量,将标准应用到更广泛的地区。

“此外,我们还将根据消费者需求及国家相关法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富硒产品团体标准,让硒产业更加标准化和规模化。”储震表示,湖北省富硒标准的提高,将有利于倒逼本土企业增强竞争力,进一步做大规模。

在政府层面,吴传清建议将科技、农业、经信、旅游等主管部门支持硒产业发展的相关资金整合起来,设立恩施州富硒产业专项资金或者相关基金,支持打造硒产业平台,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整合利用的效率。

“此外,硒产业依靠省级、州级层面的推动还难以起到倍增效应。未来可争取国家层面的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推动当地硒产业的持续发展。”吴传清说。(支点杂志2016年12月刊)

恩施富硒生态农业创新方式研究 第7篇

摘 要:恩施富硒绿色产业集群已纳入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故富硒生态农业的创新发展是农户脱贫致富的关键,恩施富硒生态农业在打造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提升富硒产业链、加强品牌建设以及推动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等方面有创新举措,但仍然存在产业链松散、产业带动力弱以及缺乏安全监管等问题。本文从加强政府引导、重视品牌建设以及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富硒生态农业的试验示范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恩施;富硒;生态农业;创新

一、恩施富硒生态农业分布概况

生态农业要求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突出资源特色,形成种、养、殖良性循环。恩施素有“世界硒都”之称,地处武陵山地区,围绕“烟、茶、畜、果、药、菜”六大特色产业进行建设,令富硒生态农业有了快速发展。2014年,恩施州富硒产业总产值近70亿元,占全国富硒产业总值的1/3。

1.富硒特色农产品种植结构分布

在特色农作物的种植中,恩施州建成湖北省最大的富硒茶叶、中药材、魔芋生产基地,有着良好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农民提供了农业种植和养殖基础。恩施州当地农户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种植各类特色农作物,包括茶叶、蔬菜、药材、药草等。在受调查的已种植富硒农作物的农户中,有93户种植了茶叶,76户种植蔬菜,34户种植药材,58户种植烟叶,另外还有24户种植了其他作物,如图1所示。

2.特色畜牧产品养殖结构分布

在畜牧业领域,畜牧品呈现生产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截至2014年,恩施州已累计创建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4716个,畜牧业合作社1392个。农户养殖的畜牧品类包括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和水产养殖等,其中以家畜和家禽饲养居多。受访者中有46%的家庭养殖家畜,35%的家庭养殖家禽。

3.富硒产业链及品牌分布

恩施州富硒产业已具雏形,涵盖富硒茶、富硒蔬菜、富硒中药材等十大富硒产业。将富硒产业与烟草、茶叶、生态文化旅游等六大产业链的建设紧密结合,不断延伸,提升特色。近年来,恩施州富硒品牌数量增长迅速,涵盖茶叶、畜牧、蔬菜等领域。其中湖北省名牌产品有38个,湖北省著名商标有42个,中国驰名商标有2个。

二、恩施富硒生态农业创新绩效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创新举措

(1)打造循环农业模式。在加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恩施州也在同步推进农业生态化、绿色化的建设。恩施州积极探索和发展“猪—沼—X”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这种生产模式不仅节约生产成本,还有效地提高了茶叶品质和土壤肥力,不仅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清洁的能源,也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提升富硒产业链整体水平。恩施州首先强化组织领导,先后在州委、州政府成立硒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小组,统筹全州富硒产业的发展。其次,建立健全富硒产品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服务力度。以龙头企业为重点,支持和引导硒产品生产企业的建设,提高富硒产业链的整体水平,推动富硒产业集群化发展。最后,提高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水平,发展生态旅游业。在富硒资源地区,以农业合作社为基础组建硒产品生产企业,利用科学技术,开发富硒产品,并引导投资建设农家乐,发展休闲旅游。

(3)重视富硒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恩施州立足硒资源优势,支持和发展一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关联度的富硒产品,培育一批具有恩施特色的富硒农产品品牌。增强品牌的建设与管理,结合国家、省富硒产品标准,制订和完善符合恩施州实际情况的富硒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并落实到生产、加工等环节。鼓励和支持硒产品研发企业申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注册国际商标,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省名牌产品。同时,推进富硒产品营销方式的变革和建设,加大传统销售和网络销售两个领域的销售力度。

(4)推动农村清洁能源建设。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一环。2014年,恩施州完成清洁能源入户工程42669户(其中新建沼气池24513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167户、生物质炉灶14989户,巩固提高后续服务体系(网点)122处,减排净收益达1690.7万元。

(5)掌握和巩固富硒产品话语权。作为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掌握富硒产品话语权意味着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更好的经济效益,会对富硒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恩施州立足“世界硒都”的高起点,通过举办或参与展会的方式,加大与外界的合作交流力度,逐步提高市场认知度和消费者认可度,增强了富硒产品的话语权。

2.成效分析

(1)富硒产业示范基地初具规模。通过品种优化和选育,科技研发和标准园建设,恩施州不仅提高了现有的土地利用效率,也提升了产业的综合功能。

(2)富硒产品品牌价值高速增长。打造和建设富硒品牌一直是恩施州发展富硒产业的重点。以茶叶为例,恩施州两大茶叶区域公共品牌“恩施玉露”和“恩施富硒茶”近年来发展迅速,品牌效应明显,市场影响力显著提高。

(3)富硒原料生产发展迅速。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建设,恩施州富硒产业的原料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茶叶、生猪、畜牧业等原料产量都逐年上升,2013年,茶叶年产量增长率为5.9%,生猪增长率为4.1%,畜禽肉产量增长率为4.9%。

3.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作机制未有效建立,产业带动力弱。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合作组织,企业之间、企业与农户间、企业与中介组织之间未能有效联动,导致恩施富硒生态农业的收益率仍然偏低,现在仍然处于简单的买卖关系中,企业与农户间没有形成稳固的资产约束关系。恩施虽已形成如湖北思乐集团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由于地处武陵山区,基础设施等硬件及文化教育等软件建设滞后,导致产业带动力弱,对吸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产业扶贫的作用有限。农产品市场的行情波动使得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出现不稳定性,导致双方都有毁约的现象。

(2)缺乏安全监管,企业面临市场与品牌建设的两难之境。因缺乏硒资源的科学评价,对资源状况缺乏客观真实的了解,如何开发硒资源,如何保证绿色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存在方向不清、目的不明等问题。要把富硒产业与生态农业完美结合,就需要研究制订富硒农副产品种植加工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加强品牌建设,但这之间往往存在利益上的冲突。以湖北思乐集团为例,公司为提供绿色生态肉产品,和农户签订合作协议,实行订单养殖,签约收购,建立有完备的产业链,但有时面临的是鼓励养殖市场主导价廉但口感欠佳的三元猪,还是口感好但价高的恩施黑猪的矛盾。公司结合当地“阳光工程培训计划”对农民养殖进行培训,但许多农户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种植与养殖知识,为增收而大量使用农药或催生剂,致使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添加剂含量过高,使龙头企业很难控制生产环节上的质量安全问题。

(3)产业链松散,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不仅依赖种植业和养殖业,还需要进行产业链延伸。恩施地处武陵山地区,土地资源分布广泛但分散,导致企业招商难,相应的产业链也较难开展。企业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和特有专利,就只能将原材料进行简单的初加工,就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深加工的能力弱,就无法在相关产品上有所创新。产业链延伸不够,致使特色农产品不能通过高加工、高附加值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高端农产品,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三、进一步推动富硒生态农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引导,提高富硒生态农产品的质量

政府对富硒生态农业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虽然恩施州富硒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相当突出,表现在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富硒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质量检测标准和品牌管理不够深入,农民种植特色农作物的比例不大,收益水平也不高等方面。对此,恩施州需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在富硒产品生产和品牌使用上要加强监管,确保富硒产品的市场信誉。同时,提高富硒产品生产的准入门槛,制订更为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用先进标准倒逼“硒都制造”的产业升级。

2.重视并加强富硒生态农业的品牌建设

恩施州的硒产品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小、加工水平低,规模大、效益好的龙头企业数量不足。另外,由于不同企业的规模差距较大,小微企业对富硒品牌的维护意识较弱,生产的富硒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对此,硒产品生产企业间需要加强合作交流。龙头企业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设备升级等方面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指导。对外,要团结一致,统一富硒产品的宣传口径;对内,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加强品牌意识的建设,形成良好的品牌维护氛围,共同推动富硒品牌的发展。

3.提升从业人员生产技术和创新素养

作为富硒产业的基础,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意识的提升十分重要。政府要整合企业、协会、高校的资源,强化对农民的生产技术指导,完善健全农业合作社机制,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现代化水平。加大网络设施的建设力度,引导和鼓励农民进行网络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发挥农民的生产创造力。

4.重视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的试验示范作用

产业集群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农业产业集群的建成和发展也成为当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恩施州应该通过发展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立足特色,发挥优势,逐步延伸和扩大产业链,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也提升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在企业培育上,恩施州要积极引导和壮大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同时要促进小微硒产品企业扩大生态农业生产规模,提高生态农业的企业竞争力。另外,恩施州应积极组建硒产品企业联盟,扶持从事硒产品生产、经营的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促进绿色农业产业集群化的发展。

作者简介:汪露希(1995— ),湖北咸宁人,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2013级行政管理。

程红丹(1970— ),湖北京山人,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上一篇:演讲稿书的恩赐下一篇:医院重阳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