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农业服务中心年终工作总结

2024-08-21

镇农业服务中心年终工作总结(精选9篇)

镇农业服务中心年终工作总结 第1篇

镇农业服务中心

2011总结和2012工作计划

2011年,农业服务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围绕“三新”示范工程,突出抓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基础的投入,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机推广、管理和服务,狠抓劳务经济,一年来,通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预定的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1工作简要回顾

(一)现代农业生产呈现良好的态势

一年来,通过加大农技推广力度,狠抓新型农民培育工程,促进了全镇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完成了2万亩现代农业覆膜玉米示范区建设,建成了万亩吨粮示范区,推广并扩大了万寿菊种植面积,全镇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中,农业服务中心以“科技示范县”为依托,以“科技示范户”为基础,全面推广落实农

业生产项目。设立新品种实验田,为新品种全面推广打下扎实的基础。组织中心技术人员对覆膜玉米种植方法进行全面指导,从选种、覆膜到田间管理进行全方位跟踪服务,增加了群众进行覆膜玉米种植的信心,通过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和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精心指导,提升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引导项目区农民大面积选用了当地兴安种业公司自主培育的兴安一号、二号、三号玉米新品种,在提升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体现出了新品种推广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又在蘑菇气村八组尝试性地推广了300亩覆膜玉米种植项目,获得了成功,亩产量达1600斤,为来年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发展设施农业上,中心技术人员对日光温室、蔬菜大棚设施栽培的实地情况、蔬菜种植、大棚搭建、棚内品种布局、茬口安排、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统一的技术指导,充分发挥了农业技术新品种推广的重大意义,全镇日光温室达到15座,蔬菜大棚达到110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二)水利水保工作力度加大,社会化服务功能齐全

全年以水土保持工作为重点,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认真做好管护区检查,加大水利执法力度。对辖区内的河道和堤坝进行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和出现的问题及时排查,为防洪防汛工作奠定基础。夏季以防汛工作为主线,做好值班值宿工作,配合镇政府做好防汛预案中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对灌渠进行管理和维护,使灌渠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确保水田的增产、增收。随时随地对自来水漏点进行彻底的排查修复,使自来水工程发挥效用。

(三)农机监理工作全面推进,安全意识稳步提升

一年来,农业服务中心狠抓农机规范化管理,加强农用新机械的推广使用,同时,还加强了农机安全教育与监管工作,进行了“平安农机”制度建设,完善了一系列农机安全监管制度,建立了一套管理台帐,使得农机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爱国村和中宁村开展了“农机安全村”活动,以这两个安全村为中心开展便民服务,即为百姓提供了方便,同时又扩大了农机安全工作的宣传面。并在全镇认真做好路检路查工作,真正将农机工作深入到村屯。在全年的常规工作中共为农户办理四轮车落户339台,开办农机驾驶员培训班两期,培训合格驾驶员267人,超额完成了农机局分配的工作任务。为农户检

车753台,审证770人;办理两证遗补、换证、过户业务89人次;为全镇的农机安全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劳务输出工作成效显著,劳务经济大幅提升

以“科学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指示精神,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各种引导性技能培训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建立了管理服务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完善了管理服务制度,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开始从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劳务经济已成为我镇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重要支撑。全年累计劳务输出总量5140人次,有组织输出1706人次,引导输出3434人次,首次输出350人次,技能培训850人,返乡创业农民工267人,全年实现劳务经济1.14亿元。

农业服务中心在完成上述工作同时,还全面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中心工作任务,农业保险、粮种补贴、自来水管护和包村等工作均做到了积极、认真的努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回顾全年的工作,对照年初的计划目标和上级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心业务人员应加强政策、法律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水平;二是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技术指导力度还应加强;三是在推广大型农机具使用力度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下步工作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严峻形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农业、农业、水利和科技等各项工作,积极为领导当好参谋,为做好全镇的大农业工作不断努力。

二、2012年工作计划

(一)建设现代农业高产玉米示范区,加强技术指导,扩大示范区粮食播种面积,进一步抓实粮食生产和确保播种面积的到位,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二)抓好设施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发展,组织调查研究,总结成功经验,建设好标准化的设施农业蔬菜基地。

(三)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辅导,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树立信心,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四)进一步做好农村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涉农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更好地为“三新”示范工程服务,确保农业增效、农村致富、农民增收。做好农业信息上传工作,及时发布或上报各类涉农信息。

(五)加强防汛抗旱值班。做到汛情早知道,早预防,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六)做好新农机的推广工作,加强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的培训,强化农机驾驶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七)根据全镇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要求,做好有关土地整理工作。

(八)进一步加大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力度,发挥好乡镇气象协理员作用,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和气象灾害信息发布工作,为防汛、防灾提供信息支持。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镇农业服务中心年终工作总结 第2篇

东海县安峰镇人民政府

自被省农委确立为农业现代化示范镇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及指导下,我镇严格按照省农业现代化示范镇建设的要求,探索发展模式、加大建设力度、创新服务手段,继续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加快农业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进一步增强“兴农富民”意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全面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发展的新跨越。

一、找准切入点,改造传统农业,构筑现代化农业体系

按照《江苏省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各项要求,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在省农委挂职干部的指导下,科学编制《安峰镇农业现代化发展五年规划》,确定了山东高效农业园区、安北农业园区、大稠西甜瓜、石埠西红柿、毛北西红柿、阜塘水稻机插秧等农业现代化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点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我镇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其中山东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依托道年蔬菜专业合作社,辐射前放、大放等村,每年新增设施蔬菜1000亩。建设一座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占地100亩的蔬菜交易市场,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大稠西甜瓜示范区,依托大稠西甜瓜专业合作社,辐射小稠、蒋河、峰西、山西、陈东、陈集、阜塘等村,每年新增大棚西甜瓜1000亩。毛北西红柿基地以毛北村为核心,依托毛北西红柿专业合作社辐射毛南、库西等村,每年新增设施西红柿1000亩。石埠西红柿基地以石埠村为核心,依托石埠西红柿专业合作社辐射峰南、六马、钟何等村,每年新增设施西红柿1000亩。阜塘水稻高产万亩创建以阜塘村为核心,依托飞云农机合作社,辐射大稠、小稠、陈集、陈东等村,每年推广水稻机插秧5000亩。

积极申报现代农业项目。在省农委挂职干部的指导服务下,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按照省农委、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1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安峰镇实际情况,积极申报现代农业项目,安峰镇山东村设施蔬菜基地项目、水稻高产万亩创建项目、阜塘村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已经上报省农委审批正在实施。

二、明确着重点,实施外向带动,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加大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投入。一是加大农田建设投入,根据我镇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年完成10000亩建设目标,目前已建设水泥渠32km,砂石路25.3km,土地复垦2000亩。二是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除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购买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外,镇财政拨出60万元用于农机合作社(农户)购机补贴。据统计今年全镇新增大中型拖拉机8台,高性能插秧机3台,步进式插秧机60台,联合收割机36台,植保机60台。三是建设高效设施农业,镇政府出台一系列高效农业优惠政策,当年新建温室大棚每栋补助2万元。目前,大稠西甜瓜基地面积达5660亩,大棚2000栋。安北农业园区温室350栋,面积1000亩。山东农业示范园区温室360栋,面积1200亩。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上海客商投资1000万元,成立江苏泽润现代农业公司,种植设施精品葡萄。

深化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改革,一是大力推进规模专业组织建设,上半年已经申办希宝植保等2家专业合作社,二是积极探索合作社分账核算和按股分红,由农经站代为合作社记账,股东大会决策,实现股份合作社按股分红。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打造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一是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目前已申报大稠西甜瓜、南山茄子等无公害农产品5个,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对全镇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进行全面跟踪,做好到期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产品换证工作,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上市质量。积极引导、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及农民按标准化要求生产、管理与加工,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我镇农产品质量,向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发展,打响安峰农业品牌,不断提高全镇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

三、抓住关键点,优化要素配置,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精心规划,有序推进,城镇框架逐步拉开。以建设功能齐全小城镇为目标,继续对城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对沿湖、环山结合带进行详细规划,将山、水、城开发有机结合,进一步明晰了空间布局。实施镇区路网建设,在原有道路基础上拓宽、延伸、新建“三纵四横一环”道路体系,拓展了镇区空间。改造升级牛安路,栽植栾树1100余株,铺设彩砖4000多平方米,路牙石5000多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60余盏,建设灯桥、大型城雕各3座,城镇形象得到有效提升。持续加快旅游开发,年内圆通寺完成受戒台装修;滨湖广场完成规划设计和部分土建工程,成功签约高档商务会所项目,旅游产业链得到有效延伸。

巩固成果,综合整治,农村形象稳步提升。农民新村建设取得新突破。山东新村在原有基础上稳步推进,年内新建住宅楼50户,完成输气管网、雨水、污水管道和老村庄复垦。截至目前共建成标准化住宅楼360户。南山新村---农民新村形象提升的又一工程,目前村内道路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容纳585户。农业产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山东高效农业示范园在投入150多万元,完善沟、渠、路、道等设施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达到1200余亩,完成日光温室大棚360余栋。通过改良种植技术,科学引导大稠等村西甜瓜发展,连片种植达到5660亩,现代高效农业在农业结构的比重不断加大。扎实推进移民项目建设,年内共投入移民资金437.05万元,修建水泥路约2.05万平方米;大小桥涵58座;下水道5126米;砂石路8838米,促进了农业实施的完善。

四、选好结合点,提升服务水平,夯实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创建群众满意的农业窗口服务单位,提高农业现代化服务水平。根据省农委《关于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活动的通知》要求,镇农技推广站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定责定岗挂牌服务,改进农业服务方式方法,创新服务手段。一是抓好农业科技示范户工作,我镇今年稻麦、瓜菜、生猪、渔业等各类科技示范户310户,技术指导员定期上门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示范户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每个示范户带动周边农户15户以上,二是抓好农民培训工作,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组织农技站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优良新品种及配套新技术,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头,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等方式做好农民培训工作,引进、推广设施农业生产新技术;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农民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观念,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聘请有关农业科研院所专家担任技术指导,同时安排镇农技人员跟从学习,以便于以后为农民提供服务,提高全镇高效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今年已举办多期培训,培训农民6500人次。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示范户,发挥了农业示范户的带头作用,拓宽了科技下乡的渠道,实现了技术、知识、实践相结合,促进了全镇的农业发展。

四、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是基层的农业服务事业单位,是把科学技术直接传递给广大农民的桥梁和纽带,是科教兴农的重要力量。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基层农技推广站的工作条件、基础条件和服务功能,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体制通畅、机制灵活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使之成为我镇农业发展和科技传播的主渠道,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镇农业现代化工作出现了一个好的态势,但下一步工作还很繁重,我们要按照省农委的要求,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加快建设进程。总体思路是:继续以现代化统揽农业工作全局,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以富裕农民为目标,转变思维方式,拓展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改进工作方法,狠抓现代化三大任务的落实,即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一是继续做好万亩高产创建工作,春季以安北、后放为核心,做好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确保小麦高产稳产。二是积极组织各村及相关单位建设实施2011年高效农业发展项目。强化招商引资,培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动基地建设的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建设大型育苗中心,大型交易市场,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完整的农业产业化服务链,实现农超对接。三是进一步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农民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观念,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聘请有关农业科研院所专家担任技术指导,提高全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四是继续深化“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创建活动,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为明年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奠定基础,切实做到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打好思想基础;加强调研,打好思路基础;明确明年目标,打好工作基础。我们有信心乘势而上,开拓创新,使我镇农业现代化工作再上新水平。

对岷县十里镇农技服务工作的思考 第3篇

一、存在问题

一是农技人员常年抓乡镇中心工作, 到田间地头对农技术指导少;二是管理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机制不活;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起点低, 规模小, 对农民带动作用不大;四是村集体经济薄弱, 村级组织没有发挥服务作用。

二、发展对策

㈠强化服务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能力加强县级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管理职能, 优化乡级, 带动村级, 发展民办, 壮大自己, 将乡镇站所的人、财、物“三权”上划县站, 实行条块管理, 以条为主, 稳定好一支长期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基层推广队伍, 保持农业推广机构的事业性质不变, 人员待遇不变。对乡镇各种专业性服务站合并改组, 组成“三农”综合服务中心, 针对产前、产中和产后的需求, 开展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政策咨询、信息反馈、产品检测、经营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在强化乡级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服务, 要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通过发展集体经济, 强化农业服务, 进一步发挥家庭经营的活力。村级要建立科技服务站或组, 配备一定数量的农民技术员, 帮助农民解决其在生产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通过发展服务壮大集体经济。同时要建立一批科技示范户, 通过示范, 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 促进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

㈡更新服务理念, 创新服务方式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农技推广理念, 将服务重点由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逐步转移到提高农民素质上, 运用教育、交流、咨询、提供信息等形式, 帮助农民做出农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科学决策;加强与农业科研、教育的协作, 引导农民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二是利用农业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技推广方式, 整合现有的信息网络资源, 利用广播电视等通讯系统, 向广大农村传递生产、技术、管理及市场等信息。三是服务中注重点面结合, 突出面上咨询培训, 点上示范指导, 建立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点, 推行“一人一村”农技推广制度。

㈢发展各类经济组织, 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一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担负管理集体经济资产的同时, 应努力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工作, 如组织农民统一购买良种、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 统一组织浇水、灭虫和户间互助, 统一销售农副产品等。另外, 通过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设立营销协会、农副品代办及深加工、货物中转等形式, 兴办社会化服务产业, 以突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功能,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资源优势, 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多样化发展, 合作类型上可以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以是农业产业协会, 可提供技术、农资、信息、产品收购等一项或多项服务, 也可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 可围绕一、二、三产业办, 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 还可组建联合组织等扩大合作领域。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规范, 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的议事规则。三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扩大服务领域。采取“公司+农户”、“生产基地+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一进一出”问题。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给农民技术信息, 这是“一进”, “一出”就是农产品通过龙头企业进入了市场, 劳动力走出了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

同时引导和壮大龙头企业, 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储存、保鲜等产业, 引导龙头企业主要抓产前和产后服务, 把一般的种养环节让给农民, 使农民在产业化进程中得到实惠。

镇农业服务中心年终工作总结 第4篇

关键词 农业专业镇 ;服务平台 ;转型 ;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 F272.3

Abstract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town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service platform of professional town presents the trend of innovation as the core, the combination of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Today,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pecialized town is facing the huge challenge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growth mode,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platform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specialized town.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service platform, In strategy must be led by the government, Marketing cooperation with the operation of the carrier construction and function of cooperative opera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pecialized town ; service platform ; transition ; strategic choices

農业专业镇是专业镇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小微企业构成了农业专业镇的重要主体,技术需求量巨大。广东省为加快培育广东省农业专业镇特色产业发展,近年来加大农业专业镇服务平台建设扶持力度,以平台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专业镇遍布全省21个地级市。随着广东专业镇的不断发展壮大,在专业镇中兴起的农业专业镇已经成为农村最有特色和活力的经济力量,成长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1 农业专业镇中小微服务平台发展现状与特点

1.1 广东省农业专业镇发展现状

农业专业镇以镇(区)为基本地理单元,以农业产业为主导,经济规模较大,营销网络覆盖面广,已建成专业化配套协作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广东农业专业镇因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等特色农业,农业企业、农户和服务机构在地理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产业链条也不断地完善,将农业生产由单一转向系统,由小市场逐步扩建成农业大市场。在全省具有代表性的20个地区中,其专业农业镇已经广泛涉及畜牧、水产养殖、花卉、蔬菜、水果、茶饮、香料、中药材、林木等多个特色产业。截止2015年9月份,广东省农业专业镇数量已达到129个,接近389个省级专业镇(指广东省科技厅认定的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镇)的1/3。

1.2 广东省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现状及特点

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是为专业镇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技术创新、工业设计等9个相关服务的公共平台。2016年广东省农业专业镇已拥有697个创新服务机构、23个省级及省级以上工程中心、1 028个相关的高校及科研机构、99个技术需求资源中心等。目前,129个农业专业镇中,平均每个镇已建立2-3个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发展特点主要有:

1.2.1 以创新为核心发展方向

部分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创新的力量较为微弱,广东省结合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分析,推动服务平台的创新发展。专业镇内建立起技术信息网络系统,从开发到运行各环节推动技术创新进步,出资成立技术创新中心,扩大创新服务机构建设,推进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产品设计、设备与产品测试等服务。同时创新技术成果的绩效考核体制,将各大创新服务成果的转化为经济或社会效益。

1.2.2 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在市场机制尚未健全的部分广东省农业专业镇,创新平台的运行和完善过程主要靠政府的调节和引导。部分农业专业镇在本级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镇技术创新中心或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发展初期,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基本的运营经费,参与平台项目运作,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未能实现市场化运作前,给予场地费用优惠、专项资金补贴等扶持资源。随后,逐步推进平台市场化运作,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激发服务平台的创新活力,积极引导企业发挥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并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

nlc202309091128

1.2.3 以产学研为合作机制

广东省科技厅充分联接了平台间主体的相互发展,在全省专业镇创造性地实施“一校一镇”等措施,积极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与专业镇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了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结合高校、中介机构和企业的经济实力、科研实力等推行产学研合作机制,集合各方力量,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专业镇联盟等创新联盟,探索建立了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模式,解决重大产业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难题。使整体技术资源得到有效地互补优势,更好地将市场需求、专业技术有效联合。

2 广东省各区域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

2.1 珠三角农业专业镇的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1.1 专业技术平台功能优越

珠三角地区凭借优越的发达经济,为农业专业镇专业技术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专业技术平台优越功能的实现。其功能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台服务主体的广泛性。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将各服务主体集中起来,利用类似于现实中的商城类农产品和旅游服务的超级市场平台,将中小微企业、国内外商家以及政府部门在内的多类型外贸活动的参与者集合一起,为众多的各类消费者提供品种繁多的农业商品和旅游服务。二是平台服务功能多样化。珠三角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分别从商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4个角度的设计实现其服务功能,将多功能集成平台向研发项目的立项和管理、自助网站建设、数据等新的服务项目,提高对专业镇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广度和深度。

以中山市民众镇的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游服务平台为例,民众镇按照专业镇总体规划目标,构建“企业+科技+基地+农户”的运作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实现同一服务平台实现农产品交易与乡村游地密切结合。建立开发、运行农产品交易功能和乡村游设计的电子商务平台,开通智能旅游线路设计服务,确保旅行路线设计方案更人性化,为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

2.1.2 充分发挥高校、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专业机构的服务功能

广东珠三角地区专业镇起步较早,农业专业镇的行业协会、商会及专业性中介服务等机构发展较为完善。专业镇高校、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专业机构的服务功能不可忽视。一是在交易行为上,中小微企业交易服务专业平台借助产学研的扶持政策,由政府出资、研究机构建设并协助维护,通过共同构建跨平台且满足共性区域的需求的合作创新机制,实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创造“1+1>2”的协同效应。二是在企业融资问题上,平台利用校企合作企业,联合银行,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帮助企业拓宽融资途径,解决客户资金紧缺问题。

以佛山陳村花卉世界为例,其所在的顺德区基本上形成以中介组织为主导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已经发展到60多家。民众镇则利用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民众镇镇政府的服务团队在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专长,帮助中小微企业提高生产计划、现场管理、品质管制等运作水平,有效扩大农业镇产能。

2.2 粤东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

2.2.1 政府主导型的平台运营模式

在粤东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农业企业规模小,相关服务企业进驻吸引力弱,市场无法承担建设生产性服务体系所需的巨额资金投入,规模性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发展受限。因此,政府主导的平台建设模式在粤东或粤西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更为常见,如凤凰种茶专业镇、揭阳埔田麻竹笋专业镇、梅州沙田柚专业镇等,均在政府主导型模式操作下,逐渐形成“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当地政府与企业共同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平台,设置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攻克农户种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并按照“集约、集中”的要求,积极引进民营资本投资主体开展土地规模流转经营,进行特色项目开发,增加当地村民的就业收入,形成整体良性发展。

2.2.2 多元模式为辅的平台组建模式

粤东地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除了政府的主导性运作外,其平台组建模式也是多样化的,一是依托龙头企业“三中心一实验室”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组建模式。将开发研究、技术控制流程实现系统化控制,符合大众需求,从而极大提升农业专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二是与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才培训服务平台组建合作模式。利用职业学校的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培育优秀的平台服务人才,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奠定人才基础,产业联盟也使得产学研合作成为可能。三是依托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组建模式。行业协会、商会、中介组织等机构是聚集行业资源的重要专业载体,其具有丰富的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和技术创新咨询。有着“中国梅菜之乡”的美誉惠州市便是多种平台组建模式的代表,惠城区横沥镇由龙头企业带头,以基地为平台,使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跟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签订梅菜产业合作协议,探索新技术改良品种、温室育苗培育等技术,促使企业与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合作。

2.3 粤西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3.1 以龙头企业建设为主要依托

粤西地区作为广东省农业镇发展迅速的区域,为协调好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发展速度与农业镇发展速度,粤西地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平台中的带头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建立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科研、市场、资金、人才等领域的综合优势。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各环节,为镇内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指导、人才培训、检验检测等服务,以弥补公共服务平台启动时间相对滞后的劣势。以湛江市麻章镇恒兴股份公司为例,在组建产品研发和产品检测方面,为企业自身以及企业合作伙伴、相关企业提供饲料原材料、饲料产品、水产加工原材料、水产深加工产品等方面的100多项检测服务项目。阳江市农村信息化管理中心以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为依托,整合全市农林信息体系、电信运营商、软件开发商、国家(省)级农林信息网络、龙头企业等多方资源,成立农林信息网、“三农”服务热线以及信息兴农服务平台,为农业专业镇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供求信息、投诉和咨询等多种类信息服务。

nlc202309091128

2.3.2 以产业园区建设为主要载体

粤西地区农业专业镇成熟发展时期,其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其分工协作网络和资源共享机制较为完善,产业区模式逐渐形成。产业区模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粤西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和集群创新,实现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以茂名市重点规划建设为例,通过建设高州荔枝龙眼标准化生产等9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获得较稳定的收益。湛江市长山镇成立茶叶科技开发中心,建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和茶叶深加工技术研发示范基地,将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促进成果转化,创造了茶叶品牌市场的长期辉煌。

3 广东省农业专业镇微企业服务平台瓶颈及问题

3.1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的首要任务是通过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和共享,为技术创新提供“硬性”、“软性”、外部、内部等系统条件,但是广东农业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中的技术创新平台普遍能力较弱,缺乏创新能力。具有代表性的只有陈村花卉世界、茂名罗非鱼专业镇等少数几个技术创新平台能够较好地实现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和区域共享,其他技术创新平台的知识扩散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由于资金缺乏,专业人才不足等原因,不少农业专业镇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平台不完善,不能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难题。

3.2 信息服务能力不足

不少农业专业镇缺乏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手段,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更加缺乏,大多数农业企业的商品销售仍然依赖传统商业模式。具有指导性,预测性,时令性的实用技术信息不多,难以真正发挥对农业企业和农户的指导作用。由于农业电商处于刚兴起的阶段,很多专业镇政府、企业都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和经验,对于互联网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建个网站上,对于网站的维护和运营都缺乏技能,这样就不能为专业镇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12316、农业直通车、村村通工程、亿农大市场等农业物联网平台也没有做到百分百普及,很多是小而乱,且缺乏专门的资金去运营。整体来说,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的信息服务尚处于初级阶段。

3.3 中介组织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农业中介组织是在农业市场化过程中产生的连接农户与市场的非盈利性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环节。珠三角地区的农业专业镇的行业协会、商会及专业性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较为完善,而粤东西北地区农业专业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实力不够,功能单一,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

3.4 服务平台间尚未建立起协同机制

目前,广东为农户、农业企业提供的服务平台不少,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农业科技园区等。但是这些服务平台缺乏协作与分工,存在资源投入不足、功能重叠、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现在技术服务平台要求的技术人才素质较高,涉及的技术面广泛,平台投入的软硬件资源所需资金巨大。因此各地软件园只能投入资金做平台中的某一部分,而且在资金、人员、设备、技术上都无法达到真正实用的标准。由此出现了全国各地都在建公共技术平台,但使用率都不高、资源不能互动共享、造成“应用孤岛”的现象。

4 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发展的战略选择

4.1 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配合运作

以政府为主导,与民间机构密切配合,弥补了政府主导干预市场的不足,又发挥了市场调节的优势,有利于农业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的良性发展。广东省部分农业专业镇在本级或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镇技术创新中心或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镇内广大中小微企業提供技术研发、质量检测、工业设计、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在发展初期,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基本的运营经费、参与平台项目运作、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在未能实现市场化运作前,给予场地费用优惠、专项资金补贴等扶持。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平台市场化运作,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激发服务平台的持续创新活力。

4.2 将载体建设与功能培育协同运作

农业专业镇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载体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些农业专业镇依托龙头企业已认定的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为基础载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一些农业专业镇选择产业发展基础良好、配套措施较为完善、培育企业和科技创新措施得力的本地特色园区、物流园区、示范基地或专业市场为平台建设载体;一些农业专业镇选择依托镇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产业的行业协会、具有法人资格的农业合作社、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专业机构为主要建设载体。以此类服务平台为依托,形成政府、企业、协会、中介机构、园区、农业院校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覆盖全省的专业镇开放创新网络,服务功能覆盖从研发设计、成果孵化到科技中介、检验检测的全部创新链和特色产业链。

4.3 将产学研合作与联盟服务协同运作

近年来,广东省科技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全省专业镇创造性地实施“一校一镇”等措施,积极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与专业镇开展产学研合作。在鼓励各专业镇积极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的同时,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以特色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积极整合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等技术创新资源,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专业镇联盟等创新联盟,探索建立了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模式,实现“科研院校-创新服务平台-专业镇企业”之间的联盟,联合开展重大产业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自2003年以来,广东省农科院先后组建了34家由院以及所属研究所投资创办的科技型企业,探索混合股权结构有限公司的发展模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4 将品牌建设与重点扶持紧密结合

农业专业镇所在地主导机构应针对性地扶持本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并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差异化发展,不断提升专业镇的区域品牌和自主品牌意识,提高品牌设计和创造能力,形成开放创新的产业氛围。

nlc202309091128

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农业专业镇针对性地扶持本地区的重点特色产业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一镇一品”差异化发展,大力建设全省农业“一网、一图、一库、一平台”的综合信息化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根据广东农业信息网数据统计,随着休闲农业正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兴产业,2015全省累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5个、示范点19个,健康农业示范基地6个,农业科技创新中心7个,专业镇、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47个、示范点100个。在政府的品牌战略扶持中,建设了适合品牌发展的服务性公共平台,推动产业专业化和提高专业镇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 宋东升.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运行机制初探——从政府主导视角的分析[J].经济论坛,2013(07):76-78.

[2] 张寒旭,李 丽,罗 晖. 基于SWOT分析的汕头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发展战略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3(18):72-76.

[3] 李 伟,王 哲,陈洁云. 中小企业协同制造服务平台商业模式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5(9):101-103.

[4] 刘 畅,肖丕楚.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理论解释与政策含义[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72-74.

[5] 商惠敏. 專业镇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经验探析[J]. 广东科技,2013(17):32-34.

[6] 欧阳俊,张岳恒.广东专业镇发展的现状及与国内外比较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8):192-195

[7] 何庭安. 广东专业镇发展现状分析与升级对策[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8] 吕 强.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及金融品种创新的思考[D]. 上海:复旦大学,2008.

[9] 张利华,陈 钢,李颖明,等.面向区域发展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5):89-92.

[10] 李燕萍,吴绍棠.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41-44.

镇农业服务中心年终工作总结 第5篇

我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认真开展治理贿赂自查自纠工作。做到理论到位、领导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把重点放在深入分析是否存在商业贿赂、不正当交易问题或隐患及其表现形式的特点和原因上,扎实稳步地开展下去,取得了良好工作效果,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基本做法与经验

1、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

2、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校多次召开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会议。认真传达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落实自查自纠的时间进度。工作步骤和方式方法。充分运用每周的例会、校园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法规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宣传教育。建立了信息报告制度、定期报告、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3、建立专门银行账户、作为学校,对有违法违纪款项汇入专户。并指派责任心强,作风正派的财务管理人员负责有关数据登记。

4、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对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认识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的同志都进行教育引导。对在开展自查过程中,首先认真开展调查摸底,找准涉及的重点环节、岗位、人员,找准在行业制度建设上存在的漏洞,以及监督手段和方法等。

5、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坚持标本兼治预防为主的原则

针对在自查自纠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经过认真梳理研究,进一步充实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宣传教育活动,巩固已取得良好的成绩,营造深厚良好的社会氛围。

2、力度不减,继续加强治理商业贿赂和不正当交易等工作。

3、建章立制,建立长效机制,在源头上治理商业贿赂和不正当交易工作。

东湾镇中心校

2011.11.30

东湾镇中心校商业贿赂年终工作总结

东湾镇中心校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年终工作总结 第6篇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年终工作总结2007-12-07 14:17:4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年终工作总结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年终工作总结(2)今年来,镇农业服务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加大力气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抓好村社财务管理,促进了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跨越。现将200*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经济发展综合目标完成情况

1、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7973万元,比上年增长14﹒5。

2、农民人均收入纯收入比上年增加200元,比上年增长5﹒5。

(二)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目标完成情况

一、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种养结构调整

1、加快畜牧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2325吨,完成101;狂犬病防疫率100;猪口蹄疫预防、猪瘟三联苗注射、鸡新城疫免疫率均为100,并通过市畜牧局验收。

2、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完成种养殖专业大户摸底调查统计,组建了五大协会、七大基地领导班子。已进一步规范了7个基地建设,成立了珍珠鸡养殖技术协会和果树苗木种植技术协会;新增无公害水稻9900亩,完成132,发展无公害蔬菜210亩(双槐村和长林村),完成105。

3、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4项(秸秆综合利用及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食用竹规范化栽培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抛秧技术),建成科技示范基地1个(回龙村400亩食用竹示范

基地),科技示范村2个(双槐村珍珠鸡示范养殖和花溪村经济林木示范种植),发放秸秆综合利用、育秧及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资料3000余份,举办实用技术培训11期(食用竹栽培管理、水稻育秧、秸秆综合利用及稻田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受训6500余人(次),开展包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信息管理等科普知识宣传4期,受教育8000余人(次)。完成秸秆禁烧工作,与去年相比露天焚烧秸秆现象明显减少,完成秸秆还田8200亩,其中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5100亩,完成全年推广任务的100。

二、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1、在南溪、柳林、栏厢、齐心四个村新建U型渠工程2千余米,完成167,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20亩,完成229,新增节旱地浇灌面积1750亩,完成115,在山区5个村新建和改建微水治旱工程建设项目38处,并接受了成都市的检查验收,在山区村和平坝村组织实施完成

水利建设项目70余处,完成100。制定春灌用水及汛期防洪安排意见,装防洪预备铁笼50条、竹笼40条为干河子安全度汛做了充分准备,完成春灌育秧用水组织及协调工作。

2、按市目督办要求完成了长林村中、低产田改造的工程规划、工程预算和工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及资金的争取工作,目前工程已开始实施,预计2004年元月下旬完成。

3、完成春季义务植树万株,完成100,签订了20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管护责任书和森林防火到户责任书及退耕还林申办林权证前期勘察登记制图工作,全年未发生盗伐、滥伐天然林现象。完成了退耕还林种苗补助、教育医疗保险补助的兑现。同时完成了退耕还林档案的规范管理工作。

4、完成了般若寺会期防火安全执勤以及全年森林防火安全宣传、检查、巡山护林工作。

三、抓好村社财务管理,维护农村社会

稳定

1、完成13个村的财务清理工作(清泉村除外),安排布置了规范村、社财务管理、村务公开工作并参与了清泉村移民专项资金的财务清理检查工作。

2、对齐心6组果园、银杏园、苦丁茶基地,5组麻竹、干果基地共330亩土地承包合同进行了规范,完善了移民承包土地档案卡及土地承包证书的申报工作。完善往年土地流转合同73份,完成目标任务的102。完成移民土地承包颁证37户,完成率100。

3、完成市农牧局交办的关于上游村2组孟坤富二环路占地分配问题的调查答复。

4、完成农网改造遗留问题的调查摸底工作,并与电管站进行了衔接。对全镇农网未改造部分已书面报告市政府、市供电局。

(三)完成镇党委、政府年初制定的其它工作目标和临时交办任务及新增工作情况

1、完成备耕农用油料、农机配件供应准备工作以及农机监理安全检查工作。

2、按时按要求完成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报表,扶贫监测调查报表等相关报表的填报工作。

3、完成农业服务中心年初工作目标任务的分解,并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签订了200*年工作目标责任书。

4、上报农村信息51条,其中成都市农业信息中心每日焦点采纳信息6条,编辑镇情简报12期(镇目标办采纳简报信息一期),电视台报道部门工作3次,报社刊登农村信息4条,建设规范化信息联站1个。

5、完成全镇种植资金信誉贷款户的模底调查,并发放了贷款。

6、完成200*年农业税征收清册到户工作。

7、完成福塘坝电站输电线路房屋搬迁协调及村民安置补偿工作。

8、完成花溪村变电房至般若寺

镇农业服务中心年终工作总结 第7篇

今天以来,在党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农业服务中心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和目标。

一、抓好基础教育和培训工作

我们本着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出发点,举办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农业技术,同时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为重点,培训他们的技术能力,进一步带动全村科技发展,充分发挥农业服务中心全体人员的专长,更好的为全镇农业生产和技术服务。

二、农业及农业生产产业化工作

积极响应会议号召,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和挖掘各种水利资源,在那受村委会南塔新村,利用旱田栽培技术种植抗旱水稻,旱优3号70亩。今年我镇种植早造,特优128、Ⅱ优128、特优248、特优009等优良品种,共计4705亩,晚造:博Ⅱ优15、、博Ⅱ优235、博Ⅱ优629 共计8450亩,香蕉 12000亩(外地:8000亩、4000亩),配合市扶贫扶持发放种苗:槟榔苗 234166株、花梨木 36180株、橡胶 10000株、芒果 30000株、菠萝蜜 35000株、茄子种苗75万株、青瓜种苗98万株、复合肥36.23吨、尿素19.76吨。镇扶持复合肥70吨、豆角5469包、玉米3500包、青瓜苗87.5万株。

三、畜牧防疫工作

为了做好我镇畜牧防疫工作,在镇委,镇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对全镇10个村委会91个村民小组全面启动春、秋两防动物防疫工作,在动物防疫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我镇春、秋两防的动物防疫工作。全镇统计生猪存栏量19637头,其中市扶贫猪苗8624头,对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免疫注射18978头,免疫率达96%以上。牛存栏量2915头,口蹄疫疫苗免疫注射2686头,免疫率达92%以上。羊存栏量3150只,口蹄疫疫苗免疫注射2914只,免疫率达93%以上。犬存栏量3922条,狂犬疫疫苗免疫注射3508条,免疫率达89%以上。鸡存栏量24500只,鸡二联疫苗、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注射23362只,免疫率达95%以上。鸭存栏量1621只、鹅存栏量27554只,其中,市扶贫办扶持鹅苗26879只,免疫疫苗注射免疫率达97%以上。

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探讨 第8篇

皖南山区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 主要包括池州、宣城黄山、泾县、祁门、黟县、休宁、屯溪、歙县、绩溪、宁国、石台郎溪、广德、东至、旌德16个县市, 土地面积约为30 087.km2。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 光热资源丰富, 年平均气温为15.5~16.0℃;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1 100~2 500 mm, 集中在5—8月, 雨热同期。优越的光、热、水资源加上复杂的地形条件为当地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目前, 当地已在保护山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追求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发展, 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保障机制。

2 气象服务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包括农业气象监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农业气象情报、农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候区划及资源开发利用等。随着科技的进步, 天气预报预测逐渐向定量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气象信息, 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对于保障和促进农业生产, 解决“三农”问题, 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着重要作用。

3 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的措施

近年来,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旱涝等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可以帮助农民有效地预防气象灾害, 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可以从以下7个方面着手。

3.1 充分认识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推动气象农业研究

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 不同的农作物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也不同,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气象局要充分认识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推动气象农业研究, 用气象信息指导农业生产, 利用气象知识、气象信息、气象科学发展现代农业。

3.2 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充分发挥农业气象服务的作用

气象局要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为中心, 积极开展农业气象监测、预报和评估规范化服务, 把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关键农事季节作为农业气象服务的重点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同时要在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利用气候资源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1,2]。

3.3 加强气象与政府、农业部门的合作, 落实气象为农服务

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要求气象局加强与政府、农业部门在畜牧业、海洋渔业等方面的合作, 共建农业气象信息共享平台, 确保在第一时间向公众提供由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和农业部信息中心共同发布的及时、准确、权威的农业气象资讯和灾害预警信息[3,4]。

3.4 大力发展农业气象科技, 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农业气象科技是实现农业气象及时、科学预报的前提和保障。农业气象预报技术通过多时段、多种技术方法综合集成, 充分运用卫星遥感监测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模型的诊断与判识等, 实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灾前预估预警、灾中监测诊断以及灾后评估分析。提高农业气象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服务能力, 可以应用气候模式与作物模型等农业模型、生态系统模型和农业气象长期观测资料, 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与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逐步推进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成果的业务化;同时还可以通过定点观测、移动观测、遥感监测等多种手段以及田间调查、农村气象信息员和农业专业大户提供等多种途径, 实现点线面结合的农业气象观测, 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5 加快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 推进综合信息服务

农业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政府、气象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快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 构建农业信息化网络体系, 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为农民提供全民的服务,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3.6 创新气象科普宣传载体, 扩大农业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

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 气象局要积极拓宽农村气象科普阵地, 加强科普宣传。要建立一些创新气象科普宣传载体, 例如建立气象短信平台, 通过网络给农民提供更多的气象知识、科普知识。还可以通过和电视台举办气象科普节目, 通过固定的时间向公众播放等方式, 扩大农业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 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3.7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气象信息服务队伍

气象为农服务要发展, 气象信息员的作用不能忽视。目前, 很多气象局都设有气象信息员, 气象信息员在为农服务中是以一种很直接的方式在发挥着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 气象局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气象信息服务队伍, 完善气象信息服务员的考核机制, 提高气象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

4 小结

农业气象业务已成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中的重要领域。作为气象工作者, 必须高度重视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农业气象研究;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强化气象科技的支撑, 加快农村网络信息化建设, 扩大农业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气象信息服务队伍, 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利用气候资源中的作用, 以有效防御气象灾害, 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明艳, 黄汝红.农业气象服务“三农”的思考[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 30 (21) :128-129, 131.

[2]吕林贵, 黄秋如, 张东煌.推进文昌市气象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农技服务, 2010 (9) :1233-1235.

[3]汪官平.如何做好农业气象服务[J].贵州气象, 2003, 27 (4) :46-48.

镇农业服务中心年终工作总结 第9篇

摘 要: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信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沟通和获取信息的工具,为传统媒体中农业信息传播滞后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针对当前形势,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笔者设计并实现了广东农业专业镇信息服务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该公众号包括农产品服务交易商城、技术咨询和信息传播的微站以及实时信息和政策推送服务三大模块。借助该公众平台,可以向农业专业镇用户提供最及时的资讯和政策解读,最优质的农业信息服务。

关键字: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专业镇

中图分类号:TN948.6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5.026

Wechat Public Platform Application in the Service Platform of Guangdong Professional Town

LIU Shaoji1, HE Yongxian2, XIE Gangsheng3,4, CAO Yang1

(1. School of Compute Scienc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China; 2.Guangdong Youyuan L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China; 3.Guangdong L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China; 4.Guangzhou Se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dustry Engineering Center,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national strategy of "Internet +" and the popularity of mobile internet, WeChat gradually becomes the main t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acquiring information, which provides a new solution to the lag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media.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with the aid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the paper designs and realizes an official WeChat called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of Guangdong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towns". The public WeChat includes service trading mal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mall-web for technical advice and information propagation, as well as real-time information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public platform, we can provide all the users with the timeliest information and policy, the most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s.

Key words: internet +; WeChat public platform; professional towns

1 背 景

随着国家“互联网+”政策的推进落实,移动互联网服务深入到广大农村地区。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网络的覆盖为农民朋友带来了最新的技术资讯、国家政策等信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三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半年新增网民1 894万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1]。微信作为国内用户量最大的社交APP软件,已经在占全国人口50.32%的农民中间迅速普及。与此同时,微信公众平台在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微信公众平台是向所有订阅了该服务的用户提供点对点[2]、个性化服务的自媒体服务平台。不仅如此,微信公众平台还克服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中普及率低、时效性差等缺点,它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与用户交互,真正做到不管是国家的大政方针还是发生在大家身边的大事小情都能让农民朋友看得清楚、听得明白。

农业专业镇经济是广东省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对广东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农业的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活力。中小微企业的科技进步是专业镇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推动力,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专业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特别的,针对“三农”问题,广东省政府早在2010 年就提出了“现代服务超市”的概念,并结合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及具体的实施方案,组建了“广东现代服务业交易中心(MSTC)”,使其成为广东省专门面向专业镇服务的现代服务产品“超市”,近年来成绩斐然、影响深远。

针对广东农业专业镇建设过程中对于现代信息服务的迫切需求,以及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服务中的种种不足,基于广东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优势[3],笔者设计并实现了广东省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该平台下设微站、商城系统服务;农业资讯、国家政策等信息的推送服务;常用的信息服务如:天气查询,灾害天气预警等。它克服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实时性差、移动性差、目标群体针对性差等问题,同时引入了扫码、语音等新的交互方式,大大提高了应用的易用性,使之能够在广大农村迅速普及。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和运营将会给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更及时的资讯信息、更全面的政策解读、更便捷的交易服务。

2 系统设计

当前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比于传统媒体,它在信息传播、推广中的优势使之能够在短时间、低成本条件下获得更多的用户。特别的,微信公众平台精准的点对点产品营销和信息推送所产生的购买率转化和影响力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4]。本文基于广东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借助微信的高普及率和移动互联网的便捷优势[5],针对农业从业者流动性强的特点,开发了其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该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最便捷的政策资讯和技术服务。公众平台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商城模块、微站模块、信息推送和附加服务模块。图1是公众平台的总体设计框架示意图。

2.1 商城模块的设计

商城模块是该微信公众平台的核心内容,通过将各种农业服务进行“商品化”,让农民朋友能够像买普通商品一样挑选适合自己的服务,同时满足广大用户移动下单的需求[6]。针对广东省政府提出的“服务超市”的概念,参照经典的电商后台管理模块,本文设计的商城后台主要分为:门店管理、支付设置、商品分类、商品管理、订单管理几个子模块,分别行使不同的功能,协同管理商城的运作。

2.1.1 门店管理子模块 主要管理该商城平台上的所有店铺,包括前期门店入驻时对申请者的各种资质的认证和材料的核对,待通过各项资质审查后方可分配店铺账号;门店经营过程中根据官方制定的商城管理规定进行统一管理;最后根据规定管理和监督所有门店售后事宜。门店管理模块由官方派出专职管理人员进行运营、监督和维护,盖子模块是整个商城健康发展的保障。

2.1.2 支付设置子模块 主要是解决商店交易过程中交易资金的支付问题,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类。由于该公众平台依托微信建立,因此最佳的线上支付方案自然是微信支付,当然,这需要向腾讯公司提供相应的文件材料通过腾讯官方的资质审核后方可使用微信的相关支付功能;线下是选择货到付款,买卖双方可以通过微信沟通,自行达成付款协议,更加灵活。

2.1.3 商品分类子模块 该模块由官方预设,通过这种方式规范商品的类别,便于用户查找相关商品,同时便于后台对商品的管理。商城参照广东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结合广东省提出的“服务超市”将农业服务进行商品化,把农民需要的服务迁移到公众平台上进行交易,让农民可以像交易农产品一样交易农产品的服务。

2.1.4 产品管理子模块 主要是设置产品的名称、种类、数量等商品的基本信息,以及对商品的添加、修改或删除等基本操作。通过门店审查的店铺管理员可以获得该权限,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本店铺提供的商品进行自由管理。

2.1.5 订单管理子模块 该模块用于店主管理自己店铺中订单的基本信息。该权限赋予通过门店资质审核的店铺管理员,是商城系统必备的模块,店主可以通过该模块提供的相关功能方便地对用户的订单进行管理。

以上几个子模块相互协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微信商城模块,用户可以从推送和微站模块获得需要的信息,确定自己需要的服务类别后到商城挑选适合自己的服务商品。借助微信的即时沟通功能和庞大的用户群,用户可以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随时随地通过微信与商品的提供者取得联系,获得全面详细的产品信息以及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2.2 微站模块的设计

微站模块是对广东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浓缩和改进,主要是满足广大用户通过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最新资讯的实际需求。在保留原有特色服务的基础上,将系统中冗余陈旧的信息进行过滤,再对经过筛选的信息针对微站迁移的要求进行性能和布局上的优化,使之适合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点。该模块的主要目的是将传统互联网网站迁移到微信平台,借助微信的高普及率和移动特性,利用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将信息对用户进行最大限度的交付,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

该模块中的每一个子模块都对应微信商城中商品的一个分类,用户通过该模块的信息浏览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对相关信息进行浏览,之后可以在微信商城中的对应商品分类中获得自己需要的商品。通过打通微站和商城,形成完整的闭环,提供给用户一站式的服务。

2.3 信息推送和附加服务模块的设计

信息推送模块是将最新的咨询和国家政策等实时消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功能定点推送到用户手中,使那些没有时间浏览新闻的用户得到最新最重要的消息。

附加服务模块中提供了天气查询,灾害天气预警等等功能,并且不断针对用户的反馈对功能进行完善,旨在能够让用户方便地得到最全面的信息。

关于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客服服务,本模块中将提供机器人客服和人工客服两种形式,对于用户反馈较为集中的问题,管理员会定期进行处理,并制作成常见问题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反馈。借助微信语音的功能,人工客服可以提供语音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3 系统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本质上是把PHP搭建的网站迁移到微信中来。首先订阅了公众号的用户发送请求到微信服务器,微信服务器将信息转发给开发者搭建的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处理,然后将结果返回给微信服务器,再通过微信作为载体返回给用户。本文中设计并建立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是由WEIPHP+新浪SAE+微信公众号三部分组成,后台服务器采用新浪SAE,使用的数据库为MYSQL,开发语言为PHP+CSS。

3.1 商城模块实现

商城模块的后台按照前期设计实现,每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在第二部分已经阐述,而实现细节不做过多描述。公众平台的后台提供给各店铺的店主和管理员登陆使用,两种角色按照设计分别被赋予不同的权限,同时后台还提供了店铺流量和订单数量的实时分析图表作为分析决策使用。其中,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可以获得完整的后台管理权限,店铺店主相比管理员少了门店管理和商品分类这两个子模块的权限。管理员登陆公众平台后台的所看到的管理界面如图2所示。

商城模块的前台部分按照经典的商城风格建设,首页包括几种服务类别的幻灯片,往下分为:全部商品、商品分类、店铺简介、联系卖家4个子项目,还设有首页推荐等等子项目,首页如图3-a所示。当用户点击某个商品链接后进入该商品的详细介绍页面,该页面包括商品的图片、名称、价格、商品介绍等,如图3-b所示。

在商品介绍页面下方点击购买后即跳转到提交订单页面,如图3-c,在该页面用户可以设置收货地址和联系方式(图3-d)、查看将要购买产品的概览、给卖家留言、提交订单,也可以选择加入购物车,多个商品一次下单。提交订单后跳转到支付页面如图3-e,该商城设置了微信支付和货到付款两种方式,付款结束后可以到订单管理页面查看订单处理情况如图3-f。

3.2 微站模块实现

微站模块参照广东农业服务平台的主体内容,根据微信商城的风格将广东农业服务平台的内容进行了迁移,保留其中最新最有效的信息以及服务不变。主要是借助微信的普及率,利用人们的碎片化时间把用户感兴趣的信息高效地推送给用户。微站的首页如图4所示。

用户点击首页服务的图标即进入对应服务的子页面,子页面分别展示每个服务中包含的详细信息,该微站提供和广东农业服务平台相同的信息服务。当用户结合自身需求浏览完某个服务模块后,可以点击页面底部的商城即可进入广东农业服务平台的官方微信商城,并方便地找到对应服务商品的分类,挑选自己需要的服务商品。整个过程中,如果用户有任何疑问,可以点击联系我们,即可与微信公众平台的官方客服取得联系。

3.3 信息推送和服务模块实现

信息推送模块主要是对最新资讯和国家政策解读向用户做推送服务,使用户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最新的咨询信息。附加服务模块目前包含了天气查询、灾害预警、语音客服等几个子服务模块。该模块是在用户的反馈过程中不断扩展的,通过不断调整附加服务,真正做到能够满足农民朋友真实的需求。

3个模块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广东农业服务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构成了从前期信息、中期购买、后续服务的完整结构。用户关注该公众平台后将会定期获得资讯和政策的推送服务,可以访问微站获取全面的农业相关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刻意到商城中采购自己需要的服务。通过该平台,不仅解决了信息和知识的普及工作,还可以足不出户购买到最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

4 总 结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微信公众平台在信息的快速、高效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这一背景设计并实现的广东省农业服务平台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弥补了传统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不足。充分考虑到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对移动网络的需求远远大于传统网络,微信公众平台在农民中间的普及传播将会比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加顺利,能够给农民带来的实际影响也会远大于传统媒体的效果。关注该公众平台可以获得最新的资讯、最权威的政策解读,微站解决了各种服务的详细信息的普及,微商城彻底解决了农民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服务的尴尬。

参考文献:

[1] 作者不详.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2)[2016-02-01].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

[2] 陈果.农产品微信营销的途径分析与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4(10):86-89.

[3] 陈文静.微信服务在福建省农业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探索[J].台湾农业探索,2014(2):65-68.

[4] 罗煦钦,张科良,童小虎.微信公众平台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4(7):1115-1118.

[5] 林明和.手机4G微信公众平台在农业科技期刊推广中的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27(7):133-135.

上一篇:企业特种设备工作计划下一篇:2024届中考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