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预设与生成讲稿

2024-09-10

课程的预设与生成讲稿(精选6篇)

课程的预设与生成讲稿 第1篇

课程的“预设”与“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幼儿园课程形成的方式。教师要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各种活动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交流、共同建构的过程。《课程指南》

一、《课程指南》对生成课程的提出

1、生成课程的提出: 传统预设课程的局限性: 教师为中心 教材为中心 目标为导向

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的分离 课程计划的一统性 案例1下雪了

大班集体教学活动“下雪了”,教师预设的目标是“自主表达对雪的感受,初步了解下雪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从这一目标出发,教师设计的活动流程是:

观看雪的录像和照片——谈谈为什么喜欢雪和雪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欣赏散文“雪花飘”——说说下雪的好处与不好的地方,并进行统计。

从这一流程出发,教师在让幼儿观看了雪中玩乐的录像和照片后,对幼儿提问:“你为什么喜欢下雪?”一位幼儿回答:“因为雪可以杀死虫子。”显然,幼儿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意料。于是,教师就轻描淡写的地回应“你已经说到雪的好处了”,便去寻找、挖掘与环节设计相吻合的其他孩子的回答,“因为雪是白的”“因为我第一次看到并凌”、“因为我可以打雪仗、滑雪”…… 案例分析:

课程实施的固定化。

预设课程的实施过程,教案成了组织中心,教师容易用之去套教育过程的每个步骤,按部就班地被教案牵着鼻子走。教师预先设想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程序与实际的活动进展情况不相一致时,为了使预想的教学步骤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师会人为排除教育环节中的不确定因素,“忽视”或“排斥”幼儿不合乎原定计划的问题和想法,以便有效控制幼儿按照既定的环节进行,以确保教学程序的按步骤完成。

2、确立动态课程观

生成是指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和他人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活动。

3、观念形态的“预设和生成” **疑问:

1、预设课程的必要性

教师:既然预设课程存在不少弊端,那么幼儿园课程何不不要预设,教师事先就不用预先设定目标、设计教案了? 专家:预设课程的必要性。

预设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没有预设的课程实践是盲目的、放羊式的课程。预设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幼儿学习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支持和帮助,以及高质量的预设。

2、“追随儿童”与“预设课程”矛盾吗?

教师:既揭示了预设课程的局限性,又强调了预设课程的必要性,那是否就意味着如同瑞吉欧教育的弹性计划,课程预设也是在教育过程中“追随儿童”的兴趣呢?

专家:追随儿童”也是“预设课程”的要求。预设与儿童的兴趣需要并不互为矛盾,教师的预设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与儿童的兴趣需要紧密相连,预设本身就是建立在幼儿原有的兴趣、需要基础上。

3、为生成课程留有空间。

教师:现在我明白了一点,那就是课程预设的弹性化。这个弹性就是教师在预设课程时,给自己可能要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而调整或改变课程留有余地。但是困惑的是,在活动中教师如果把握不了度,是否是对某些经验(课程内容)的放任? 专家:为生成课程留有空间。

预设课程时就要留有改变课程的空间,以便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调整课程,这就是课程的动态性。

生成课程显然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但也不是毫无目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它是在师幼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幼儿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互动,以促进幼儿更加有效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幼共同学习、共同建构世界的过程。

**理解误区1 “预设”和“生成”是两种不同的课程

既然“预设”和“生成”都是有价值的,那么,幼儿园就有“预设”和“生成”两种不同的课程,一种是教师预设性课程,一种是幼儿生成性课程。澄清:是课程的两种形式,不是两种课程。从幼儿园课程形成的角度来说,幼儿园课程内容既可以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幼儿的兴趣与已有经验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安排的,也可以是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需要,在与环境和他人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活动。理解误区2 课程的“预设”和“生成”应有一个比例

教师预设的课程和幼儿生成的课程以比例多少为宜,能否给出一个固定的比例,这样我们就有了明晰的要求,否则怎么能对课程实施进行管理呢? 澄清:是一种课程理念,不可能具体量化。

“预设”和“生成”不仅是课程的形成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课程的理念,存在于观念形态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必须有预设,但很多东西难以预设的,预设好的东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必须关注活动过程中幼儿生成的东西、变化的东西,教师预设的东西也可能是生成于幼儿的。

“预设”和“生成”是一种动态的课程发展观,两者之间也因幼儿兴趣、需要的非固定性特点及偶然性变化而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关系。疑问:“生成课程”究竟是指幼儿生成,还是老师生成? “生成课程”是师生互动的结果。生成行为有两种:

一是幼儿自发生成的行为,即老师预期之外的行为;

二是老师有意识地生成课程的行为,即幼儿自发生成的行为很多,当老师根据课程目标或内容对之进行回应,才转化为一种实施课程的行为,而这个行为也是计划之外的。

幼儿自发生成的行为,如果在教师的关注之外,是“生成课程”吗?

二、课程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预设课程的新内涵:

“预设”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幼儿的兴趣以及已有的经验,对环境布置、材料提供、活动内容和方式等进行有计划地设计和安排。教师可以把目标和内容渗透在环境中,激发幼儿自己有目的性的活动,也可以直接设计并组织幼儿参加的活动。理解:

教师1:预设课程也是重视过程的。教师2:预设活动的内容也可能是生成的 教师3:预设的活动计划具有一定的弹性 生成课程的含义:

生成是指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和他人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活动。生成也指教师在幼儿游戏与其他活动中发现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及时介入进行随机教育,或者对该活动加以进一步的充实和扩展。教师的争论:

教师1:当预设活动正在进行时,有幼儿表现出始料不及的情况,我认为一般无须给予过多的回应,因为预设是以课程目标和内容为依据,经过了周密准备,轻易就被幼儿的意外行为而转移,岂不太看轻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教师行为的信用度。

教师2:我认为,在预设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幼儿的任何行为都是对教师预设活动的反应,这正是教师应当关注的。如果幼儿的反应不是教师预期的,倒是值得教师反思的,因此教师不能不回应,回应可能是对预设活动的调整或完善。教师1:如果一味地在预设活动中开无轨电车,去回应幼儿那些与本活动目标相去甚远的行为,那么预设活动本来的任务是否还要完成?

教师2:其实,可以有两种做法,一是回应幼儿以后,机智地回到计划的步骤中来;二是告诉幼儿,活动以后再讨论他的问题,但不能不回应。专家评价:

两位教师各有理由,都各有不足。因为预设活动是充分估计了发展价值的活动,追求当前任务的有效完成是应该的。但是预设活动根据幼儿的反应调整也是应该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幼儿的意外行为与教师的预期行为进行比较,以及教师能否作出回应的能力进行估计,然后作出判断,判断的结果能作为教师是否回应,或是及时回应还是以后回应的依据。只要教师对幼儿的行为给予了关注,并能说出回应与否的理由,那就值得肯定。

“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预设和生成是连续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教师要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各种活动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交流、共同建构的过程。

1、预设课程的意义永远是生成的

2、预设与生成是相互转换的同一个过程 剪刀的用途

3、生成表现为课程的预设目标与内容的不断调整

课程的预设与生成讲稿 第2篇

泗阳县王集中学

对预设与生成的关注,缘于一节公开课,那天是借班上课,全校的语文老师都来了,心理上,我自然非常重视,用了一星期的时间去准备,能查的资料都查了,能用的资料都尽可能的有效用上了。上课的班级是我同学教的,学生课前预习的很充分。从哪一个觉度来说,这节课都应该成功,我上的是杨绛先生的《老王》,我的临时学生大都是农村人,有农村人的纯朴与善良,用善良来体察善良,应该不难。

教育家布鲁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事实如此。课进行的非常顺利,我几乎都认为自己成功了,心里也慢慢放松下来,为了让学生加强对老王在临死前对“我”的帮助所体现出的可贵的善良,自然把课堂推向一个高潮,我请一位学生起来朗读老王临死前到“我家”送鸡蛋与香油一节,这一段最能体现老王的善良,也最能感动人!按我的设想,所有学生都应该沉浸在对老王的感动之中,紧接着我计划播放韦唯的歌曲《爱的奉献》,按常理这时学生应流泪了。可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学生在朗读的时候,由于没有注意感情的酝酿与调整,效果并不理想,有几个学生就忍不住的笑了,这时是不应该笑的,尤其是这么多人听课的时候。可有时确实不能说应不应该,这不是出我的洋相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请发笑的其中一位学生站起来,问他,你发笑是因为我们同学读的不好吗?实际上我的目的很明显,你说是,就行了,我再让其他同学起来读,水到渠成。可这个学生偏偏说,我是因为老王的肖像“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而笑的。我浑身冷汗,老王是一个临死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笑他,你能忍心吗?学生的回答更出乎我的意料,笑什么是无所谓的。新课程是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可是也不能一味的盲从,教师不敢纠错了,一片赞歌,好像这更不应该是新课改的精神。我只能调侃地说,你还深得老祖宗的“中庸”之道呢,对什么都无所谓。课堂还在继续,可心里总是很别扭。

哲学家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信么?世间却有如此相似的事情,由你不得不信。前年我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为《老马》,课堂上,我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农民是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与不懈努力来获得自己的幸福生活的,我让学生站起来谈一下自己身边的事例,一位女生站起来说,现在诚实努力已过时了,我们那里很多人都是投机分子,有的是赌博,有的是开黑网吧……发家致富的,而那些做点小生意,在土地里找饭吃的人反而很贫穷,现在的人,越老实越吃亏。。当时,我还没这个意识,现想想,和《老王》课上的情形是多么的相似。原以为把教材钻透了,想当然地以为学生会向着自己引导的方向上去思考,可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赫爱奥里亚学派学术思想的发展者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俗语说,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件事上跌倒两次。而我却总是与哲人背道而弛。新课程下的课堂,应如大海般波澜壮阔,而不是校园里的荷花池水,没有半点漪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课堂教学讲究预设,更讲究生成。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可分为两种,一类是我们预设下的现象,另一类是我们不曾预设到的现象。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教学活动中的预设和生成。那么怎样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是矛盾的统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这一矛盾,审视教学资源,弹性设计教学,进而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在感悟、积累、运用的动态过程中,在准确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同时,实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和谐共振。

1、课堂教学必须有充分的预设。

《礼记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预设,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而且这种预设必须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情境内外等多方面。但我们也要明确预设并非只是写一份详尽的教案,并非是在上课前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完美”的设计,进而形成完美的教案,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的将教案完美的演示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育的这一特点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存在着相当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教学的预设应灵活而具有针对性,在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重点的把握以及难点的确定上都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甚至符合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

2、营造氛围,尊重有效生成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因此,当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价值的生成,教师除采取积极鼓励态度肯定学生的表现外,还得适当调整,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即使偏离预定目标,也应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制造新问题的“生长点”,为新的生成提供支点和空间,鼓励继续生成。例如,我在教学《勾践灭吴》这一课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其身亲为夫差前马”,应是理解勾践“卧心尝胆”的中心句。学生理解起来稍微有些难,我正在发愁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们可以尝试当一下导演,作为导演,我们应该怎样来拍摄这一镜头呢?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积极出谋划策,踊跃发言。有的同学说,应该从正面拍摄勾践,用短镜头来个面部特写;有的同学说,应该从背面来拍摄勾践,用长镜头来个俯拍,表现其佝偻的背影……一堂课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过去了。

当然,课堂追求的是有效的课堂,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学内容也是确定的。如果学生的生成对课堂教学无价值,或需今后解决等,教师在对学生的生成小心“呵护”,善于倾听和引导的同时,也应作出合理的取舍,不能因为新课改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对学生就要一味的肯定。面对学生有效生成,我们应该给予鼓励与支持。但面对学生的另类生成,我们不应该回避,而应该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不足,但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论语先进》曰:过犹不及。因此对于生成,我们不能矫往过正,否则,刚从保守封闭的泥潭里挣扎出来,又会掉入放任自流的深渊里去了。

3、课堂因预设而精彩,因生成而美丽

课程的预设与生成讲稿 第3篇

关键词:课前弹性预设,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课堂多元生成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只有课前精心预设, 课堂及时把握动态, 才能让英语课堂真正绽放应有的精彩.笔者认为:“预设”是“生成”的基础, “生成”是“预设”的升华, 英语课堂应在预设中生成, 在生成中创造.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用动态生成的理念善待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一、课前预设———课堂教学有效有序之基础

课前的充分预设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前提, 也是精彩生成的必要条件.因此, 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来知识、个性、情感以及心理状况.在深入分析教材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学习渠道的预设.在弹性预设方面, 笔者通常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反复斟酌, 确立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

美国著名教学目标研究专家马捷尔曾经说过:“如果能够提供给学生优良的教学目标, 学生经常自己就可以学得会.”这句话强调教学目标的地位和作用.在平时课堂教学中, 要注重关注学情, 反复斟酌推敲目标, 从英语学科三维的、立体的教学目标出发, 在教学中确立适合学生学习的目标, 对有差异的学生要有弹性预设目标.在教学中要思考教师要教什么, 教到哪个程度, 对教学目标达成条件要重点去把握, 所以老师要有弹性去预设适合的教学目标.

2. 周全考虑, 设计适合学生的学案

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是动态的, 教师的思维也应该是动态中保持平衡的.所以我在预设时尽量会考虑周全, 一定会给学生留下弹性的时空, 不要把每个预设都框得很死, 让教学过程富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如A weekend to remember这篇文章, 通常情况下老师可能会提一些文章中的问题, 解释一些词组难句, 完成课后练习题.然而我在课堂中提出了这样的思考题:Why do the writer think it a weekend to remember?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整合了整个故事的内容, 但书上又没有完整的现成的答案, 必须对整个故事进行归纳总结, 才能知道答案.

对于这样的讨论题, 它所包含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有话可说, 能较好地反映出讨论效果.考虑到有些小组找不到全部答案, 在他们讨论了几分钟后, 我在一旁又预设了几幅图片帮助他们, 最后学生会欣喜地得到答案.所以,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去思考学生学习过程的学案.

3. 弹性预设,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空

在课堂教学, 学习最终还是学生自己的事, 教师不是帮学生做好一切, 而是给学生预设一定的“留白”, 让学生自己发挥空间.我在备课的时候, 就要想到给课堂的生成留足空间, 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时间.例如:如在七年级下册 (Go for it) U-nit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中的draw a map of your neighborhood and write about it这一环节, 目的是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指路的各种表达, 并且运用位置关系的各种词汇.那么在预设时我在地图上准备好了所有道路的名称, 学生可以选择多种道路到达目的地.

在备课中, 要去思考如何围绕学习重难点开展练习, 一个知识点要教到哪个程度, 对知识点理解程度如何把握等方面.可以这么说, 没有教师的等待, 就没有学生的思考酝酿, 也就没有课堂的生成.

二、课堂生成———课堂教学精彩活力之源泉

课堂教学的弹性预设就是为了能够有更精彩的生成.一节精彩的英语课, 关键主要一个“活”字.在平时课堂教学中, 我们会发现学生在注意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方面出现的“节外生枝”情况, 我们要及时善于捕捉、果断整合、巧妙运用、机智生成新的学案, 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富有激情.

1. 在对话中“生成”.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在课堂“对话”中, 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 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如在教学hobbies时, 教师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组Draw pictures, listen to music, play basketball, play the guitar等表达出自己真正的业余爱好.如果自己的爱好不会用英文表达, 可以用中文来说, 恰巧有一个学生说到拍照, 顺便引出要教的词组take photos.

2. 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生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组织探究性学习, 对于英语教学目标有着明显的作用.在探究性学习中, 由于结论不是现成的, 学生会有多种思路、多种方法, 往往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在教学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时, 在教学完词speak loudly, sit quietly, run fast, jump high, walk carefully, dance beautifully后, 学生很容易混淆, 这时教师可帮助学生概括动词后面要跟副词而不是形容词来修饰.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 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并存, 我们不要怕学生在尝试中出错.胡适在《尝试集》中写道:“‘尝试成功自古无’, 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胡适强调只有尝试才能走向成功, 对我们的教学具有积极意义.学生在尝试和探究中出现的错误, 是极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有经验的教师善于抓住这些错误,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改变思路, 重新探究, 最后走向成功, 这种教育的效果远远胜于直接告诉学生一个正确的结论.

3. 在拓展中“生成”.

英语课程应当是开放的和充满活力的, 这就要求教师拓宽英语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如在教学Where are you from?说到国家的名称时, 有些学生在下面按捺不住, 用中文说:I’m from韩国/朝鲜.我顺势就把这些单词教给学生, 并且把这些国家的国旗的意义也介绍给学生听, 学生们都听得很认真, 觉得很有意思, 也很有意义.课后要求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国家名称和国旗意义.

过去, 我们往往把这样的随机拓展看成是不“紧扣教材”而加以否定, 而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应当得到肯定.因为在自主学习中, “旁枝逸出”是完全正常的.现在, 我们认识到了英语学习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 而是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陆游在诗中说:“汝果欲学诗, 工夫在诗外.”适度的随机拓展, 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丰富性.当然, 拓展不能离题太远, 要避免那种过度发挥.

4. 在创造中“生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如果能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 无疑是很好的“生长点”.阿基米得说过:“给我一个支点, 我能撬动地球!”儿童具有创造的天性, 假如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 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极大地得到发挥.课堂教学中大量的事实表明, 教师往往对学生的创造潜能估计过低.而教师的种种不放心和不放手, 最终将导致学生思想翅膀的退化而永远不能高飞, 那将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各种版本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都相当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不少课文给学生留下了创造的空间.英语教材基本上每一单元的内容都可以拓展, 可让学生在课后收集相关的词汇.如Unit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可以联系Can you play the guitar这一单元有关于hobbies的一些词汇加以延伸和扩展:Last weekend, I…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这样, 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 又巩固了后面的句型.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 不同的方向, 教育价值的大小不同, 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所以, 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 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既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心灵的自由, 又要潜移默化地渗透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既要大胆猜测, 放飞想象, 又要尊重事实, 讲究科学;既要有教师的宽容和学生的自主, 又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律.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三、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演绎得更精彩之路径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实践告诉我们, 课堂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能力成长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通过课后反思教学中学生对三维目标的达成程度, 学生对教材的学习程度, 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度等进行仔细梳理, 认真总结.写教学反思随笔, 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的弹性预设的资源, 为生成精彩的课堂做好铺垫.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 处处蕴含着矛盾, 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 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 也需要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 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谰

《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美]Marylou Dantonnio著

《英语课堂教学资源的预设与生成资源的利用》杨木易2009

课程的预设与生成讲稿 第4篇

关键词:农村资源;预设课程;生成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113-01

一、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现状分析

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现状是教师常常以预设的课程为主,它的优势在于针对性较强,能按照预设的内容有条不紊的落实目标。既定的内容拿来便是,对于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的实施不需要多加考虑。但因为是预设的课程,会常常忽略幼儿的内部需求。幼儿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主动要求学习的动机不强,兴趣不浓。而老师因为迫于课程的压力,即使在课程组织时孩子出现了兴趣点的转移,但还是会将其扭转,重新回到预设的课程中。但幼儿园教育提倡的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起着引导,帮助,支持,鼓励的作用。为了尊重儿童的意愿,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儿童强烈的探索欲望,生成课程作为预设课程的补充就此产生。

二、生成课程的依据是什么

瑞吉欧教育的创始人马拉古奇曾说:“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因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很多,总不能看到鸽子就生成鸽子的主题,看到鱼就生成与鱼的主题吧。那么,生成课程的依据是什么呢?

1、抓住兴趣点,挖掘教育价值

前几天,孩子们玩了报纸的游戏,兴趣很高。这两天,一到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便自发地利用剩余的报纸做起了纸飞机,在活动室里漫天飞行。活动的吸引力如此之大,连许多安静的小朋友都按捺不住,加入了进来。又是一次自由活动时间。强强跑过来说,贝贝把他的画画本撕下来折成纸飞机了,还没来的及问是怎么回事,宝宝也急匆匆跑过来说她的作业纸被乐乐撕下来折飞机了。于是便把两位肇事者叫到跟前来询问原因,两人都低头不语,胆大些的贝贝说:“他两本来约好飞行比赛的,可是报纸用完了……对不起!”对啊,老师,我们也没纸了。看看他们失望的样子,在想想这几天乐此不疲的劲儿,我改变了主意。立刻,找出材料盒里所有质地,形状不一的废旧纸张,临时决定将接下来的美术活动—、《装饰汽车》改成玩纸飞机。我把孩子们一起叫过来,“不如我们一起玩飞机吧,看看谁的飞机飞得最高,最远!好不好?”孩子们“哇”的叫来,兴奋极了。我也被感染,加入他们队伍中,一起实验。“老师,太轻的飞机飞不远的。”“头尖尖的飞的比较远“…孩子们不断地探讨交流着探索的结果。飞行速度也在孩子们的探索中不断提高。30分钟后,我把孩子叫回了活动室,开始了我的美术活动,不过装饰汽车改成了装饰飞机……

记得有位专家说过,我们的错误是一边放掉了促进孩子发展的机会,一边在孩子并不需要的时候强迫孩子学习。纸飞机制作简单,取材方便,能促进孩子的投掷能力和竞争意识,在活动中动手动脑,与同伴共同合作。当孩子自发形成活动,并不可遏制的成为集体的兴趣和需要时,老师并没有强迫孩子学习预设的内容,而是顺应了孩子的需要,及时把握教的时机,又为孩子的发展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更可贵的是她机智的将孩子的兴趣与预设的活动能够巧妙的结合,既满足了幼儿玩中探索的需要,又保证了必要的学习。

2、关注幼儿的内在需要,生成课程

随幼儿的需要生成活动。在教师一日活动中,常常会出现极好的教育契机,而这些契机也许是与近期目标无关的,但它能够体现幼儿的需要,并且给教育活动创造了极好的时机与条件。如,一次老师正在户外组织科学活动“寻找春天”,忽然一只蜗牛爬了出来,孩子们的视线一下子都转移了过去。“快看小蜗牛,它爬行后有一条条痕迹是怎么回事?”“它的嘴巴长在哪里”,“饿了吃什么呢?”“晚上天黑了住哪里呢?”等等问题引起了孩子的讨论。……按照传统教学的思路,这时要不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蜗牛那儿拽回来,完成既定的预设课程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对于蜗牛的求知又是那么的迫切。孩子们都把渴望答案的眼睛望向了我。我没有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而是让孩子回去和爸爸妈妈找资料,你想知道的关于蜗牛的一切,第二天再来一起讨论,来个知识大碰撞。关于蜗牛的主题在幼儿内在需要的基础上应运而生了。

三、让农村资源与幼儿园课程有机融合

农村有着丰富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如婚丧嫁娶的规矩,节日生活习俗,饮食文化,名胜古迹等。民俗风情资源,如:童谣,民歌,民间故事,地方戏曲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教育价值的内容。而我们的孩子正好生长在农村,接触的是农村的文化,感受的是农村自然景色。结合这一独特的地域特点,何不将幼儿的课程和农村的方方面面结合在一起,共同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呢。

每逢清明节前后,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时,人们要携带自家做的清明果及食物到墓地对逝去的人进行悼念。这天课间,子航拿出自家做的清明果,可把旁边的小朋友馋坏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也把我给吸引了过去。吴思彤说“这有什么哇,我家周末还做了好多好多的清明果,就是没带来。”刘烨超接过话激动的说,“我也和妈妈一起到田里采摘过做果子用的艾草呢,还裁过清明果的皮呢”。“对,然后把甜甜的馅料包到绿绿的皮里。再放到蒸笼里面蒸。”宝宝接过话,一脸欢喜的样子,仿佛热腾腾的清明果就要吃到嘴里似的。看到孩子们谈论的津津有味,我想孩子们对清明果的制作流程是那么的熟悉,又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而且都有过经验,不妨借助这个机会让孩子们来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及习俗,把枯燥的课本知识变成孩子自己想了解的内容,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预设的课程基础上生成出新的课程。将孩子之前零碎的制作清明果的流程向家长调查清楚并做好记录,再来实践(自制清明果)。延伸到区角活动中,通过《小厨师》《小卖部》等一系列区角活动让孩子扮演角色,满足他们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朱慕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 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定稿) 第5篇

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问道

■本期对话嘉宾

■陈 茵

上海市徐汇区龙华小学副校长 ■陈华忠 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副校长 ■齐刚山 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教研员

■徐振升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第二中学教科室主任 ■刘春丽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第一中学教师 ■代安荣 重庆市铜梁县大庙中学教师 ■对话主持:郭瑞 发现高效课堂密码(4)

关于预设与生成,有一个有趣的比喻:预设与生成是课堂上的两张网,学生正像渴求食物的 “鱼”,老师可用预设的网先逮“大鱼”,再用生成的网捕逮住“小鱼”。对于一些不往两张网里钻的“鱼”,老师要善于观察、呵护、引导、点拨,从而催生新的精彩生成。本期“问道”,锁定课堂预设与生成的技巧和非预设性生成等问题展开多元时话,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概念解读: 预设是有目的的计划,生成是现时的生发课堂教学的生成,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多元的新型教学形式。郭瑞:如何理解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齐刚:预设是指教学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与安排。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生长和建构,是指在师生和生生之间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发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预设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陈茵:课堂教学的传统思维模式强调预设,而新课程的理念则倡导生成。所谓课堂教学的预设,显然是不言而喻了。课堂教学的生成,强调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需求作出价值判断,调整预设的教学活动,以适应和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课堂教学的生成,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多元的新型教学形式。

◎关系解析: 预设生成是对立统一体预设与生成也有其对立的一面:两者体现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不一样,追求的教学目标不一样。郭瑞: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陈茵: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课堂教学不能没有预设,但课堂教学也需要有生成,以持续显现不断发展的生命活力。课堂教学的预设,其特点在于目的性强,教师对教学设计和运作的过程比较熟悉和易于掌握,课堂教学目标较易落实,能够保证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基本发展。课堂教学的生成,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学得更生动、更有效。如能将两者有机结合,在教学预设时,深思熟虑,课堂中抓住机会展开生成时,深入浅出,那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是生动活泼、师生互惠了。

陈华忠:预设与生成具有统一的一面,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两者具有互补性。但是,预设与生成也有其对立的一面:两者体现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不一样,追求的教学目标不一样。预设重视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标准性的目标,生成则关注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化的目标。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从实践层面上,不少有价值的生成是对预设的背离、反叛、否定,还有一些则是随机偶发的神来之笔,生成和预设无论从内容、性质还是从时间、空间讲都具有反向性。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特别强调,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服从于有效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

◎做法解答: 实现预设生成的动态平衡预设与生成互为补充,但它们之间却没有一个绝对的比例关系。我们不能说,预设80%、生成20%就是好课,预设60%、生成40%就不是好课,不能绝对化。

郭瑞:教师总是在努力追寻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实现重视学习的效率的同时注重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那么教师如何把握两者的平衡度呢?

徐振升:预设与生成互为补充,但它们之间却没有一个绝对的比例关系。我们不能说,预设 80%、生成20%就是好课,预设60%、生成40%就不是好课,不能绝对化。课堂上能不能生成,生成什么样,有时不是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教师是可以判断的,教师要能够迅速判断学生生成的内容是“奇思妙想”还是“胡思乱想”,是“钻牛角尖”还是“穷根究底”。对“奇思妙想”,教师要善于进行“点石成金”“拨云见日”式的引导;对于“胡思乱想”,教师要善于“拨乱反正”,要让学生“头撞南墙”及时回头,这都需要教师的判断力。

陈华忠: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把握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首先,课前精心预设应留有生成空间,要追求开放化和集约化。从教学的全局来看,预设只能是一个教学的准备,真正的有效教学是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给生成留足空间,促进课堂有效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平衡。其次,课中及时调控生成空间。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难免会发生诸多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教师要灵活应对,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有时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资源”,也许会成为我们课堂中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代安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生成是随意的,是在刻意预设中的随意生成。教师只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预设环节围绕教学目标、任务,围绕自己知识和视野的范围、围绕学生兴趣、需要和认知起点即可。能否生成,还得看学生的素质、课堂情境,以及教师的素质和上课的状态等因素。备课关注教师“教”,预设基于学生“学” 教学预设与传统的备课有质的区别,要关注教和学的平衡发展,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仅仅 立足于教师的教。

郭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教学这项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预设就成了基本要求。预设与备课有什么区别?教师在课前应该预设些什么呢?

齐刚:教学预设与传统的备课有质的区别,预设要关注教和学的平衡发展,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仅仅立足于教师的教。预设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学生状态、教师心理状态的预设,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教材、教案为中心。

陈华忠:我赞同齐刚老师的观点。过去,我们备课过多考虑教师是怎么教的,备教师的过渡语言、课堂提问、启发引导以及练习设计等。而实施新课程,预设关键在于考虑学生的学习和需要,确定“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师要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二次开发、了解学生、设计课堂环节上。因而,教师在预设时,只需预设各环节的安排、活动的组织等大体轮廓,它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留下足够空间,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徐振升:我说一下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预设问题。教师要判断所学内容这个“部分”对教材这个“整体”的价值。然后是研究教材。教材的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重点和难点有时是统一的,有时又不是。难点不是重点的要“点到为止”,难点是重点的要“刨根问底”。重点、难点确定之后,才可以据以设计问题,决定答案,这都是预设的内容。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要明白学生整体情况,更要明白个体学习差异。对学生感觉难、同时又是重点的问题要充分设计、层层递进、彻底解决;对学生感觉不难的重点问题,教师要灵活处理,减少题目,减少讨论解决的时间。抓住生成点,让思维走向开放教师要对学生的“求异”、“钻牛角尖”甚至是“刁难”小心呵护。正是学生这种可贵的“求异”,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郭瑞:课堂教学有一些生成的节点。把握这些节点,生成可能更精彩。如何把握这些生成点呢?

陈茵:教师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深入思考并切实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课堂教学的生成,往往是在学生的学习需求中生成,在师生的互动对话中生成,在情境显现和生活实践中生成,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生成,在合作探究和拓展活动中生成,在学习反思创造思维中生成。

刘春丽:具体说,我认为生成主要在六点。第一,质疑点。学生对教材观点提出质疑。第二,闪光点。学生在互动中出现的思维亮点,如独特见解、求异思维、创新精神等。第三,失误点。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知识性错误、思维误区或认识上的偏差。第四,争论点。学生在讨论中针锋相对,对同一问题出现两种或多种彼此不相融的观点。第五,燃烧点。师生在某一情境中实现了情感的共鸣、沟通、升华。第六,意外点。课堂中出现偶发事件,如学生违纪行为。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生成点,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开放。

陈华忠:我补充一点,当学生的表情出现细微变化时,很可能他内心正涌动着不同或新奇的想法。教师应当巧妙地挖掘出来,哪怕学生说出来的想法是错误的。教师要对学生的“求异”、“钻牛角尖”甚至是“刁难”小心呵护。正是学生这种可贵的“求异”,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善于捕捉非预设性生成资源所谓“预设性生成”,教师还是在扮演着“如来佛”的角色,学生们还是“孙猴子”,怎么跳还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成,充其量是教师在“导”,学生在“演”。

郭瑞:很多时候学生不满足学习目标而自主探究,达到了非预设性生成的效果,是否可以说这是预设性生成的最高境界?

徐振升:所谓预设性生成,教师还是在扮演着“如来佛”的角色,学生们还是“孙猴子”,怎么跳还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成,充其量是教师在“导”。学生在“演”。非预设性生成,则是真正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不仅是在问题的解答上有生成,而且能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齐刚:非预设性生成能够为我所用,达成目标,能够进一步产生更有价值的问题才是最高境界。非预设性生成是教师可遇不可求的,但是能够捕捉和驾驭。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非预设性生成,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教师要捕捉非预设性生成必须要注意倾听,随机应变,顺应学情;借机施教,深化生成。

关于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反思 第6篇

课堂预设是指教学预设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与安排。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生长和建构,是指在师生和生生之间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发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如果能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将会成为课堂的精彩之举,处理不好,则反映出教师的应变能力、教学机智有所欠缺,给课堂留下缺憾。下面我就课堂中的几个有关预设与生成的小片段与大家分享:

片段一:

在讲《杠杆》这节内容时,我用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进行导课:

“如果给我一个支点,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话音刚落,就听王煜在下面嚷嚷:“吹牛!到哪儿去找那么长的硬棒?”

“难道你没听出是‘如果’吗?”(我的语气里明显带有不满的情绪。)“那也撬不动!”王煜继续嚷嚷,但就是说不出理由。

阿基米德,那可是两千年前伟大的科学家,一个毛头小孩竟然也敢和他PK?为了给王煜一个下马威,我就顺势而为: “同学们,下去之后,我们大家都来想办法证明一下,阿基米德和王煜谁的观点成立。” 课后,我首先开始进行验证,没想到证明结果出人意料——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虽然在理论上成立,但在实际中却不能成立。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需要一根长得难以想象的杠杆。地球的质量为6×1024千克,设阿基米德的身体质量为60kg,两者之比是1023:1。如果阿基米德所用的杠杆阻力臂长1米,,则动力臂需长1023米,这样长的杠杆长度大约等于107光年(一光年指光在一年里走过的路程,为365×24×3600×3.0×108m = 9.46×10 15米)!而银河系的直径大约只有十万光年,杠杆长度大约为银河系直径的一百倍,是无法找到的!(就算找到了,阿基米德用一辈子的时间从杠杆的始端也走不到杠杆的末端。)

第二,找不到合适的支点。宇宙间的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所以无法找到一个相对不动的支点。

第三,即使上面两个条件能够办到,阿基米德也撬不动地球。省力的机械必然费距离,按照以上第一点的假设,把地球举起1毫米,阿基米德必须在杠杆的动力臂一端,按下长约1020米长的一条弧。按照一秒钟按下一米的速度计算,需要3.17×1012年的时间。谁的寿命能有这么长呢?就算阿基米德一辈子都在按杠杆,用接近光速的速度奔跑(大约需要一万年),也不会把地球举起头发丝粗细的一段距离!

反思:我们在教育学生时经常鼓励学生不要迷信权威,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可是事实上我们自身的思想无形之中却在受权威思想的束缚,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只是在将别人的研究成果在头脑中不断进行复制,然后再不断“粘贴”给学生,那么老师和学生都成了知识的“搬运工”,缺乏质疑精神、求异精神。这样的课堂就像一潭死水,没有半点涟漪,永远不会有创新精神的诞生!事实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提出独到的见解或新鲜的问题,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给课堂增添异彩;有时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想的方案。每当课堂上有求异精神的火花闪烁时,教师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知识的有限而避而不谈,一定要抓住这难能可贵的机会,师生之间及时进行互动。如果课堂应变措施特别得当,教学效果就会超出预先设定的目标,引起学生的共鸣。

片段二:

在讲《功》这节内容时,我计划用做功的多少来引入功的计算公式——w=Fs(功等于力乘以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于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同学们,下面老师要布置三种劳动任务——第一种,把重为50牛顿的砖从一楼搬到二楼;第二种,把重为50牛顿的砖从一楼搬到三楼;第三种,把重为80牛顿的砖从一楼搬到三楼。请问:你选择哪一种?”(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让学生明白做功有多少,而且做功的多少应该和力以及距离有关。老师期待的答案不言而喻,当然为第一种。)

没想到张青万同学的回答却让我大跌眼镜。下面就是我和他一段有趣的对话——

生:“老师,我选择第二种。”(第二种任务做功的多少介乎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师:“请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生:“如果我选择第一种,别人会认为我懒。如果我选择第三种,又怕别人说我笨。所以最好选择第二种。”(学生们哄堂大笑。)

这绝不是我想要的课堂效果,我无言以对,尴尬万分,课堂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反思:课堂的生成是千变万化的,教师的预设不可能完美无缺。但是,我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一门心思按照自己的预设去进行,当课堂出现意想不到的生成时,应对策略不够灵活,成为课堂处理的失败之笔。如果当时我能够很快冷静下来,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看来张青万同学很善于思考。请大家说一说,他明白哪一种劳动任务做功最少?哪一种最多?”(学生一定会给出满意的答案。)

紧接着又问:

“那么做功的多少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

从而就会很顺利的过渡到做功的多少与力和距离的关系上来,这样巧妙地利用意外的生成资源处理了预设与生成不符的情况,也许会成为课堂中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片段三:

在带领九年级学生进行中考总复习时,我曾经遇到了这样一道题:

2012年6月,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km级海试,“蛟龙号”采用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实现下沉,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蛟龙号”下沉、上浮的原理是()

A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B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减小自重 C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减小自重 D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正确答案选B,大部分同学都明白其中的道理,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可是正当我准备讲下一题时,杨博宇同学却提出了新的问题:“蛟龙号要上浮,便要抛弃压载铁,压载铁是什么?如果每次都抛弃,那得需要多少铁呀?”

说实话,我根本没注意到这一点,对潜水器的了解也知之甚少。于是就诚恳地对学生说:“老师也不明白,我们还是在课后一起查阅资料吧。”

不久我就收到了学生查阅到的有关蛟龙号的详细资料—— “蛟龙号”采用常用的“深潜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潜水器两侧配备一定数量的压载铁,重量可以根据不同深度与要求调整。在下潜过程中,压载铁使潜水器具备负浮力,按照一定速度下潜;当潜水器到达设定深度时,可抛载其中两块压载铁,使潜水器处于零浮力悬停状态,保持在这个深度上实现作业;当任务完成,再抛弃另外的压铁,使潜水器具备正浮力,按照一定的速度上浮,到达水面。至于扔掉的压载铁,并不进行回收(因为压载铁就是几块生铁,并不值钱,而回收成本又高)。

就这样,通过一道习题的讲解,师生双方获得了许多关于科技方面的知识。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达到了双收的效果。

反思:例题与习题的讲解看似枯燥无味,但如果能够跳出教材,将学生生活中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其中,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还体现了教学的生活性,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充分展示了教学的价值观!

上一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传播策略下一篇:鹦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