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2024-07-20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精选10篇)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第1篇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摘 要:协同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强大推力。大学英语应积极推进协同教育,探索大学英语协同教育模式,努力调动学校、社会和学生三方力量,合力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协同理论;协同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Abstract: Synergetic education,as an advanced teaching concept and mode,provides a powerful thrust for modern education study and research.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apply it,and explore the practical ways and mode actively in order to coordinate the three powers,society,university and students,to make common efforts to promot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Key words: synergetics;synergetic education;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ype;mode

一、引言

协同论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协同论具有强大的普适性,诞生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已被应用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及教育学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协同教育是协同论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成果。协同教育是指联合对学生有影响的各个社会机构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将协同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致力于协调和整合学校、社会、学生三方力量,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育效率,提升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业成就,无疑是一次有益有效的全新尝试,对于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英语育人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协同理论概述

⒈协同论的概念及内涵

协同论(synergetics)又称协同学、协和学,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在研究激光理论的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提出的。协同论是现代系统思想的发展,是一门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协同作用是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内驱力。如果各个子系统内部和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围绕着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就能够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协同论具有普适性,为人们处理各类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自诞生之后就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⒉协同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协同教育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开展较多、应用较早。在国外,协同论被运用于教育改革的多项实验中,且已有成功经验证明其对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协同论。1990年,徐绍仲在《用协同论指导教育教学改革》一文中,首次将协同学引入到教学研究领域。1996年,刘纯姣在《学校家庭协同教育构想》一文中首次将“协同教育”正式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研究者开始关注系统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一大批协同教育资源平台先后面世,为现代教育改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力量。

将协同理论运用于教育领域已逐渐成为当前国内外学术研究的重要尝试。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协同教育的研究多局限于基础教育,主要强调家校协同,对于受教育者等其他力量未做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较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空白和空间,有待探究和求索。

三、大学英语协同教育模式

大学英语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将协同论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实施大学英语协同教育,实现学校、社会、学生三元共育,是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大学英语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信息化时代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方式和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大学英语教学应充分重视和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高校可从英语网络学习的平台建设与应用、机考试题库建设与应用、大学英语社团建设等方面着手开展协同教育,打造教学共同体,全力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益。

⒈学校与社会(企业)协同

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的优势明显,势在必行。校企协同发展、开展合作能够使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双赢。校企合作能够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不仅双赢,尤为三赢。大学英语教育可以具体从三大个方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1)学校协同社会(企业)研讨确定各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计划和语言技能培养目标

积极促进校企双方进行互聘,让高校教师进入企业为员工做交际英语或专业英语培训,提高员工的岗位英语能力,企业优秀人才进入高校为大学生做讲座或课程教学,将工作流程和岗位英语引进并融入课堂教学,更好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和岗位英语能力。

(2)学校协同社会(企业)推进英语网络学习的平台和资源建设和应用,组织学生有效开展大学英语课外自主学习《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教学需求和特点,引进或开发以网络教学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发和引进网络学习的平台、有效开展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可以较好地解决大学英语第一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费时低效等问题。然而,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仅靠高校的教学科研力量是很难实现的,这就离不开企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校企合作在此方面的作用尤为突显,势在必行。

(3)学校协同社会(企业)共同建设大学英语机考题库和课程教学资源,积极建设科学的评价方式和优质的教学环境

高校应协同企业共同建设和完善大学英语机考题库,提高大学英语评价效度和效率;开发和建设慕课、微课,积极推进慕课和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推进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实践技能,促进学生开展课外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⒉学校与学生协同

学生即是受教育者、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者,是现代教育主体中重要的一元。在我国,过去的教育常常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被动学习和缺少创新的不佳状态。随着教育研究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广大教育者开始日益认识到并重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大学英语教育强调学生在大学英语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地位,呼唤和要求师生的协同合作。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积极促进和发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这也是开展大学英语协同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显著表现。大学英语教育可以重点从师生协同和生生协同两个方面着手,积极开展大学英语协同教育,实现学校与学生的协同发展。

(1)师生协同

①第一课堂。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师生的合作与协同,在课堂教学中继续推进和完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依托网络学习的平台,探索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采用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由“讲”向“练”转变,由“教”向“学”的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实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与实践技能。

②第二课堂。大学英语教学应重视发展教师指导和监督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训练和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要充分利用学校引进的网络学习的平台和QQ、微信等通讯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时有效的自主学习指导和科学客观的自主学习评价,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移动学习,注重调动和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2)生生协同。

①第一课堂。协同学习、合作学习,是开展大学英语协同教育,实现生生协同合作的得到主要方式。协同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概念虽有差异却相互交融,故下文中对此不做区别。协同学习、合作学习在教育领域已成为一种普遍认可的、富于成效的学习方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由聆听者变为实践者,不仅可以实现多边交流,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技能,还可以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承担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责任,有利于提高他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课内外全面合作协同,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学生分工合作、相互帮助;在搜集资料、展开讨论、组内互教互助等小组活动中,学生自主地做好预习、复习及材料收集处理等工作。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高,团结协作方面广,成长和进步幅度大。

②第二课堂。大学生英语社团建设是开展协同教育,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建设大学生社团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培育和建设英语调频台、模拟联合国社团、英语推广协会等大学英语社团,并依托社团开展晨读、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等各类常规性或竞赛型的活动,建设英语学习微信平台,可以为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辅助提升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四、结束语

协同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强大推力。大学英语应积极推进协同教育,努力调动学校、社会和学生三大主体力量,共同致力于大学英语教育,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作为最为主要和积极的因素,高校应充分重视并在此中发挥好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开放教育研究,2006(5):11-12.[2]邓华.协同教育国内外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5(7):109-110.[3]古月.现代科学方法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和突变论[J].学术交流,1986(6):8.[4]徐绍仲.用协同论指导教育教学改革[J].语文教学通,1990(9):53-55.[5]刘纯姣.学校家庭协同教育构想[J].怀化师专学报,996(3):329-330.[6]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指南(征求意见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3.注:本文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2014重点课题“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大学英语协同教育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邓华(1978―),女,文学硕士,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副教授,公外部主任,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第2篇

协同学习理论与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浅探

随着大学扩招和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及分析处理教学问题的思路正在发生相应的改变.大班教学和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而协同学习理论对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辅助的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探讨了将协同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于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面临的问题.

作 者:郭鹏飞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河南,新乡,453002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50)分类号:H3关键词:大学英语大班教学 协同学习理论 多媒体技术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第3篇

一、管理协同理论

地震灾区农业企业的信息化重建, 应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合理信息化建设布局。通过信息化手段合理共享资源, 立足本地优势, 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供应链体系, 从而赢得更广泛的合作和市场。在这一信息整合的过程中, 应结合我国三农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帮助灾区农业企业尽快恢复生机和活力。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整合手段, 因此, 研究适合灾区实际的电子商务模式尤为重要。

1、管理协同的概念和内涵协同学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他在1971年发表的《协同学:一门协作的科学》中提出了协同的概念。指出世间万事万物虽然结构不同, 属性各异, 但在整个环境中, 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 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不稳定与稳定的相互转换。管理协同是运用协同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研究管理对象的协同规律并实施管理的一种理论体系。对企业组织而言, 协同管理是指利用协同论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而形成的一系列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总称。对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而言, 管理协同理论在企业与其伙伴之间的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及外部环境等子系统之间通过产品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协同,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取得整个系统的协同效应。

2、管理协同的要素把协同论引入管理领域形成管理协同理论, 首先是要确定管理协同要素。管理的对象是组织, 而组织是由组织环境、组织目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四大要素构成。其中, 管理主体是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 而管理客体是被管理对象, 主要包括人与人的系统、人与物的系统和物与物的系统。组织目的则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努力方向, 是管理活动要达到的效果。而组织环境则是组织系统建立的基础, 也是组织和外界交换物质、能力和信息的场所。在实施电子商务的过程中, 企业及其伙伴和环境的交换是通过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来实现的。通过这些交换, 实现了企业、供应商及客户之间价值链的优化, 保证了系统整体的最优化。

二、灾区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模式构建

电子商务运作是一个动态过程, 需要不断地对构成要素之间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本文利用管理协同理论, 针对四川地震灾区实际提出了一种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协同论中, 组织互为主客体, 他们通过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实现自组织优化。首先, 提出了该模式的构成要素, 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模式的结构图, 最后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

1、电子商务模式的构成要素根据管理协同理论的分析方法, 组织的主客体具体包括以下要素。

(1) 农户长期以来, 单独的农户仍然是是农业生产的独立单位。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具有很多弊端:生产品种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生产随意性很大、需求信息贫乏, 生产资料采购成本较高。为了克服上述弊端, 农户可以加入当地农业协会, 以形成一个整体, 便于获取供求信息, 了解市场行情, 增加自身的话语权。

(2) 农业协会农业协会是一个农户自愿加入的组织, 该协会承担收集、整理市场供求信息, 指导农户进行生产品种的选择, 避免农户扎堆种植单一品种, 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其次提供农业生产技术, 组织技术培训, 邀请专家技术讲座和现场指导。最后, 协会可以向农户提供生产资料采购信息, 并生产资料的质量进行把关。

(3) 农业生产企业农业生产企业可以完成农产品的初级加工或者深加工, 增加鲜活农产品的附加值, 增加企业收入的同时也带动农户的生产, 提高农户的收入。目前, 为保证企业生产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保证, 多数农业加工企业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运作, 和农户签订生产销售协议, 按协议价收购农产品, 这种模式有很大优越性, 既保证了企业原材料的需求和质量, 又可以降低农户的生产销售风险。

(4) 农产品收购企业农产品收购企业是指遍布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批发流通企业, 他们在农产品大规模成熟时进行批量收购, 以降低其采购成本。他们的交易对象可以是各个独立的农户, 也可以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在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中, 加工企业必须按照协议的要求足额收购农户的产品, 超过其加工生产能力的多出部分可以销售给批发流通企业, 这样可以保证各方利益不受损失。

2、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模式结构图。如上述分析, 我们明确了该模式的组成要素, 并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管理协同理论, 构建了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模式, 该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在该模式中包含了多个企业、农业协会和农户等主客体及抽象为协同目标的组织目的和作为协同结果的外界环境。

图1所示的电子商务模式, 不仅刻画了企业及其伙伴之间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传递, 更重要是, 它反映了电子商务运作的动态性。该模式中, 农产品收购企业和加工企业是相互合作的, 也是协同的对象。将设定的协同目标和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评估, 找出差距, 然后进入管理协同过程。该过程中, 通过识别协同的具体目标, 并进行要素协同价值预先评价及信息沟通, 从而实现要素的整合配置, 转换成可以控制的序参量, 从而得到协同的结果。判断该结果, 若符合既定目标, 则协同结束。否则重复该管理协同过程。

三、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模式的优势分析

本文提出的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1、整体目标明确在明确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 按照管理协同理论的分析方法, 通过对该模式各个组成部分的分析, 制定出协作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目标和电子商务战略目标, 并扩展到农业协会和农户, 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 从而保证了该电子商务模式的持续运作, 为组成各方都带来长期稳定的利益。

2、核心能力明显增强模式中各个组成单元在新的运作模式下, 适当改变其职能, 显示出明确的核心能力。例如, 农户在行业协会和加工企业的具体指导下, 合理地安排生产品种, 实施及时有效的生产管理, 能保证农产品的品质, 相比传统的农户单一封闭生产方式, 具有更强的能力。农业协会则通过职能调整, 改变过去单一的信息发布功能, 成为了企业和农户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 其作用和能力大为提高。企业在协作网模式下, 能充分利用各方资源, 使其核心竞争能力大为提高。该模式具有很强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3、提出了关键成功因素对于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 其成功因素至关重要。例如, 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户, 其成功因素就是行业协会提供的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技术专家的指导、优质的生产资料。行业协会要获得成功, 必须具有市场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密切的对外交流, 熟悉和充分利用政府的涉农政策, 强大的交流协调能力。企业则需充分利用协作网, 共享信息、密切合作, 建立战略协作关系等。商业模式中的各方应加强构建自身关键成功因素, 从而为整体的成功运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具有实施模式的技术保障针对农村生产、加工和流通实际, 通过仔细分析研究, 本文提出的模式在技术方面具有实际操作性。首先, 模式中的各方企业和行业协会能够实现互联网平台, 有专业人员从事网站的维护、管理和操作。其次, 虽然现阶段农户不可能都拥有计算机, 但协会可以收集村组专门人员及时上报的农产品生长状况, 病虫害等信息, 并将该信息发布给企业或是农技人员, 协会也会及时将市场信息发布给农户。最后, 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收集信息, 有助于协会及时掌握情况。因此, 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本文提出商业模式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

5、实现了价值链的动态优化管理协同理论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该模式中包含了多个利益主体, 由于其价值取向各异, 导致了整体利益低下, 本模型采用协同的理论和方法对作为模型核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收购企业进行了动态优化, 并使得这种优化伴随整个企业生命周期。

四、结论

本文将管理协同理论引入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提出了灾区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模式, 指出了这一模式的构成要素、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成功因素和实施的技术保证, 优化了协同合作企业的价值链, 是利用自组织理论研究电子商务模式的一个有益探索。本文提出的模式是在理论的指导下, 结合灾区农业企业实际构建的, 具有理论上的正确性, 进一步的工作是运用该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黄京华, 赵纯均.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建立方法初探[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1) :112-118.

[2]常连玉, 陈海燕.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探析[J].江苏商论, 2010, (9) :80-81.

[3]陈汇才.电子商务时代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构建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 2010, (7) :53-54.

[4]Weill P., Vitale M.Place to Space:Migrating to E-businessModels[M].Massachusett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2.

[5]H.哈肯.信息与自组织[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第4篇

协同演化理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张,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高校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热点课题。本文引入近年来计算智能领域的热点——协同演化算法用于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型,研究如何合理有效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竞争力。

一、协同演化算法框架

协同演化算法(co-evolutionary algorithms,CEA)是当前国际上计算智能研究的一个热点,它运用生物协同演化的思想,是针对演化算法的不足而兴起的,通过构造两个或多个种群,建立它们之间的竞争或合作关系,多个种群通过相互作用来提高各自性能,适应复杂系统的动态演化环境。协同演化理论是1964年由Ehrhich和Raven在《Evolution》杂志上正式首次提出的,用以阐述昆虫和植物演化历程的相互关系。自1990年Hillis提出基于竞争协同演化算法的排序网络,国际上开展了一系列协同演化算法的研究。

本文采用协同演化算法框架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型:将大学生按照学科不同分为工科、理科、文科三个子种群,大学阶段初期,各子种群通过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等独自进行演化,到大三上学期,抽取种群1评估个体的适应度——就业竞争力的量化值,计算其对于整个系统的贡献,然后从其他种群中各选取1个代表,与种群1的个体共同组成整个系统问题的解,并以该解优劣来衡量物种1个体的适应度。物种2和物种3的演化过程与此相同,3个物种通过各自的进化和协作,使整个系统的适应度不断得到改善。算法框架如下图1所示:

其中,图1中适应度选用就业竞争力的量化值x=f(x1,x2…,x9)。

x1:良好的道德修养

x2:身心素质和就业心态

x3: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x4:學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x5: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x6: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

x7: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

x8:社会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

x9: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就业竞争力的构成因素x1,x2…,xn,及各因素在整体评价中所占的权重k1,k2…,kn,得出就业竞争力的量化值即适应度如下:

x=x1k1+x2k2+…+xnkn(2-1)本文选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50名学生(工科)、经济管理学院50名学生(文科)及95家参加双向选择洽谈会的就业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如下:

1.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时注重的前三项因素分别为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良好的道德修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100名学生认为就业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分别是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结果表明,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企业普遍反映大学生综合能力欠佳,知识面窄,实践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2.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工科学生更注重发展自身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社会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文科学生更注重培养自身的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成为高校培养的一个重点问题。

二、协同演化遗传算法

在协同演化算法框架下选用协同演化遗传算法来实现系统的优化。算法如下图2所示:

其中:

1.选择运算能够把种群中个体的优势能力通过信息交互等方式“遗传”到其他个体。本文作者协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实施了“灯塔计划”,高年级的领航员通过“灯塔计划”将种群1工科学生的优势能力传承给低年级学生;另外,在电子工程学院的各类竞赛培训中,也实施了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传、帮、带”的优良传统。

2.交叉运算是将各种群的优势能力“融合”,增加优势能力的环境适应性。本文作者分别是工科、理科、文科大学生的辅导员老师,通过组织跨学院“辩论赛”、“篮球赛”和“宿舍视频展”等活动,促进了三个种群间的相互交流,在活动中,他们会自主学习其他同学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理工科学生提升了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文科学生思维变得更加有逻辑性,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更加全面了。

3.变异运算能促进各种群中的个体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优势能力。基于上述选择运算和交叉运算,学生自我整合自身原有的就业竞争力,进而产生新的优势能力。

三、基于协同演化理论的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措施

目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方向大多局限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和评价方式上,缺乏对大学生竞争力培养体系的全局思考,本文结合协同演化理论提出了高校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措施: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下着重于大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1.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应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结合企业的需求,重点培养各学科学生的优势能力,并适当引导学生多元化全面发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实施就业竞争力的全程培养,在大一下半学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大三下半学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首先,《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引导学生思考“大学是什么?大学学什么?大学怎样学?”其次,带领学生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系统的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最后,每个学生根据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做出决策,做出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或者是大学学涯规划书。《就业指导》课程对就业形势、简历制作、面试注意事项、国家重点单位等方面做出详细的介绍。

2.高校教师应针对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就业指导,着重关注学生的就业心态,挖掘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具有进入就业市场的求职资本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教师应该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献和培训等,不断学习就业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其次,要认真准备《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件,以开放式的课堂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不同学科的同学熟悉并互相学习;最后,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优势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

3.本文提出的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措施,主体是大学生。首先,学生要明确目标、认清形势、合理定位,给自己的大学生活树立目标。其次,在大学四年要持之以恒,不断通过学习生活,完善人格、夯实专业基础,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争取成为全面发展并且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才能使自己顺利进入职场并且能在工作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红斌,黄厚宽,印桂生,何军.协同演化算法研究发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第5篇

基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设计

任务型教学是目前国际上外语教育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其在教学中发挥的诸多优点已得到广大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肯定.目前,任务型教学在国内中小学已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在高校课堂中却少有实施.鉴于此,本文基于任务型教学理论,探讨了如何进行大学英语课堂任务设计,并试探性地设计了一堂教学案例.

作 者:张伟香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南,衡阳,421008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50)分类号:H3关键词:任务型教学理论 任务设计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第6篇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包括建构主义理论下学习环境四要素、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大班英语口语教学,能有效解决人数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作 者:王素丹 WANG Su-dan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南,衡阳,421008刊 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9(5)分类号:H319.9关键词:建构主义 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第7篇

【摘要】随着认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语块在二语和外语习得中的作用已经成为语言学界普遍关注的领域。以语块为中心的语块法已逐渐被运用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分析语块法的有效性。以语块为中心的语块法理论上可以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的地道性、流畅性和连贯性。

【关键词】语块 英语写作 教学研究

一、预制语块的概念

“语块”(Lexical Chunk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Beck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是集功能和形式于一体、兼具词汇和语法特征的语言构块,是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多词词汇现象。

许多语言学家都对语块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Lewis(1993)提出了以词汇为教学中心的“词汇法”(the lexical approach),他认为教学重点是搭配、固定表达、句子框架和引语这样的多词搭配,“语块”被认为是语言教学的中心。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信息,使得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大量的英语学习资源,同时网络能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提高互动交流平台,为英语学习者在网络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交流反馈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国外关于“语块”方面相关研究的影响下,国内学者除了积极引入和介绍“语块理论”,更多的是从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等角度出发,对语块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将语块引用到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面,国内普遍认同“语块”在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并对语块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众多研究。这些研究涉及外语教学的各个方面,有的说明了语块在外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意义,有的通过实验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操作措施。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作为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写作能力的提高对于大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二、预制语块的分类

预制语块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预先构建的语言单位。根据预制语块的结构特点,主要分为四类:

(1)多元词语块:主要是固定短语。

(2)习俗语语块:主要包括谚语、警句、格言和口语交际套话等。

(3)短语架构语块:主要是有固定结构形式的框架式短语,语块可以用同类词填充。

(4)句子组构语块:整个句子是一个框架结构,根据需要填入从句、短语,具有较强的可变性。

三、预制语块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势

(一)提高写作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准确性是英语写作的一个基本目标。英语写作的准确性是指学习者进行英语写作时没有语法错误。预制语块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预先构建的语言单位,学习者利用预制语块进行写作,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语言错误,从而保证交际的正常进行。”

(二)提高写作中的语言表达流利性和连贯性

英语写作的流利性是指用英语书面表达时语言使用流畅,表达意思连贯。英语写作就是用英语把思想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用英语进行思维,把头脑中的构思用具体的英语文字和句子表达出来,还要符合语法规则和使用习惯。如果学习者在写作时要根据语法规则临时组合短语造句,可能因为语言知识有限,无法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导致写出来的文章晦涩难懂。如果学习者掌握一定的预制语块,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直接提取,应用到写作中,减少了学习者思考语言的时间,能更流畅地表达思想。预制语块以整体的形式被学习并储存在脑海中,在交际时可以直接提取组句,而无需临时按照语法规则生成句子,大大缓解了交际压力又提高英语交际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三)提高写作语言表达的地道性和生动性

语言表达的地道性是指接近本族语的流利性和接近本族语的选词能力。语言表达的地道性比流利性更难实现,要求选词能力的提高,难度更大。二语学习者写出来的文章,可能很流利,语法也正确,但是和本族语者写出来的文章相比就有差距,原因就是选词不同,选词的不同就会影响到语言表达的地道性。如果二语学习者掌握大量预制语块,能提高语篇理解能力,加速语篇加工,能提高语言表达的地道性和生动性。如: 我国英语学习者说“非常感谢“就用“Thank you very much.”,本族语者经常说“Many thanks或Thanks a million.”表达“我不知道”时,二语学习者会用“I don’t know.”,本族语者会用“I have no idea.”等。掌握了预制语块,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从个别单词转移到较长的语言结构上,把更多的注意力用在写作内容的深化和意义的表达上,从而使语言更准确、更流利、更地道。

四、预制语块英语写作教学实践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培养,英语写作是对学生英语输出能力的检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一直以来,困扰高校英语教师的难题之一便是找不到合理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通过对语言教学中一个崭新的教学理论――语块理论与网络环境下语言教学结合起来,探讨以语块教学为中心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引入预制语块学习理念,并在课上、课后进行写作实践。上课之前学生必须预习课文,学习提取语块、分析语块。上课过程中,教师精讲课文时会再度分析讲解语块,学生在上课时把自己没分析到的语块补充上。教师在上课时需要详细讲解一些重要或常用语块的用法,让学生在课上造句以便巩固和掌握。可以尝试把“语块”理论应用到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创立 “五步法”为:即“语块”信息输入、写前构思、写初稿(“语块”输出)、反馈评价和修改定稿。以“语块”理论指导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第8篇

厦门大学博士后木志荣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指出大学生的创业行动表现为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能否取得成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个体层次变量、群体层次变量、学校层次变量和社会层次变量等四个因素[1]。据调查, 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因素中, 排在前三位的是资金、政策、创业技能与素质 (创业教育) 。从本质和职能角度来说, 这些因素涉及到的问题就是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问题。为此, 笔者另辟蹊径, 从协同学视角探讨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一、协同学理论

20世纪70年代, 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从研究激光入手来研究自组织, 创立了一门新的协同学理论[2]。协同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组织现象, 揭示的是自组织形成与发展机制, 有三个基本特征: (1) 开放与非平衡态[3]。它是指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 不断地打破自身的平衡。 (2) 竞争与协同[3]。它是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不断地开展竞争, 争夺支配地位, 同时各子系统为了产生超越自身的单独作用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 (3) 序参量。序参量是描述系统宏观有序度或宏观模式的参量, 它代表着系统的“序”或状态, 对系统的存在和发展起支配作用。

二、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

前面已经论述了创业影响因素所涉及到的问题就是创业支持体系的问题。具体来说, 创业支持体系包含以下内容 (如图) :

资料来源:徐占东、包娜等, 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研究 (J) , 科技创业月刊, 2009 (7) 。

三、协同学理论与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契合

协同学理论以自然科学领域的规律和机理为出发点, 以开放与非平衡态、竞争与协同、序参量为基本特征, 探究系统从无序态转变向有序态转化的过程和规律。协同学理论影响越来越大, 应用越来越广, 已经从自然科学领域向社会科学领域转变, 研究对象只要满足开放与非平衡态、竞争与协同、序参量的特征都可以运用协同学理论研究。

笔者认为, 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与运行需经过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的转型, 经过一个自我培育、自我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稳定、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才会逐步成为包括宏观保障体系、创业教育拓展体系、创业基金扶持体系、孵化器体系等所构成一个有序的系统, 才会发挥作用和效果。因此,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与运行过程就是其作为系统的自组织过程,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完全符合开放与非平衡态、竞争与协同、序参量三个基本特征, 完全可以运用协同学理论来进行说明和解释。应用协同学理论来解释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将一些高校关于学生创业服务与管理的成功做法加以总结, 可以为其他高校学生创业服务与管理带来成功经验和参考借鉴。

(一)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具有开放和非平衡特征

协同学理论认为, 系统从无序态转变为有序态, 除了需要内部协同作用的机制之外, 还需要外部环境提供物质、能量和信息 (在协同学中叫做控制变量) 来保证[4]。当控制变量发生变化时, 它将改变系统与外部环境物质、能量和信息等交换, 同时将改变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地位, 改变着要素之间协同方式和程度。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而是随着国家创业带动就业的口号提出以及国家采取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之后才得到各高校重视的, 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政策调整、高校功能转换,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会不断打破现有平衡, 补充新的内容, 使其内涵和外延得到扩充。因此,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具有开放和非平衡特征。

(二)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具有竞争与协同特征

协同学理论揭示了促进系统演进、实现结构、形态和属性的创新与发展, 离不开系统内各个子系统 (或要素) 之间既竞争又协同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也是事物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5]。

目前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还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采取自上而下的集权式管理方式, 在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与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的竞争与协同。第一, 在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与运行过程中, 高校内部各个部门为了获取更多的学校资源, 提升其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 必须努力工作, 在实现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与运行目标方面各尽所能, 比贡献, 争上游, 在这个过程中开展合理的竞争和有效的合作;第二, 内部各个部门团队只有高度团结起来, 才有可能应付在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与运行过程中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第三, 在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与运行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表达渠道有时不是十分通畅, 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不能完全得到表达和重视, 教师和学生可能被排除在决策之外, 教师和学生积极性受到影响, 但是学校和部门领导不能完全不重视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也要征求和吸收教师和学生的部分意见;第五,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制度不健全等原因,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学生很难对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与运行过程中的决策进行有效监督, 同时缺乏有效评估。以上的竞争与协同形成非线性相互作用, 成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与运行的内在动力。

(三)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具有序参量特征

协同学理论告诉我们, 在系统的演化过程中, 并非所有的参量对系统演化起一样的作用, 只有序参量才起决定性作用。序参量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协同合作的产物、表征、度量, 同时序参量支配着子系统的行为, 主宰着系统整体演化过程。通俗地说, 序参量就是对系统存在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短期内难以形成、竞争对手难以制造与模仿的核心变量。

对一所大学而言,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中宏观政策保障体系、孵化器体系、基金扶持体系等需要依靠大学外部的物质、资金、信息、人力等资源, 而这些资源要素通常容易被竞争对手获得, 其演化和形成的速度比较快, 可看成是快变量。而创业教育拓展体系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吸收、整合、开发和优化各种内外资源形成的, 逐步形成以创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锤炼体系为内核, 大学生创业讲堂培训体系为主干, 以创业课程学分管理体系为基础, 创业实践活动体系为平台, 以学生创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以创业效益为目标, 使大学生创业获得长久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一所高校的创业教育拓展体系与这所高校的自身历史、条件、特点、价值观念等有密切的关系, 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 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小, 一旦形成, 很难改变, 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在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与运行过程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因此,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具有序参量特征。

四、基于协同学视角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与运行

(一) 以开放和非平衡的观念为指导, 夯实基础, 踏实工作

1. 厘清认识误区, 以开放和非平衡的观念为指导

对一所高校而言, 构建与运行创业支持体系, 首先必须厘清认识误区, 以开放和非平衡的观念为指导。第一, 高校要对其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地位、作用和限度要有正确的认识。即既要认识到构建与运行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是搞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要认识到构建与运行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作为新时期新工作有其难度和可发展性;既不能为了某些目的而不顾客观条件夸大其词, 也不能因为其难度而固步自封。高校对构建与运行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这项工作的恰当态度应该是开放而不封闭, 打破平衡而不是保持平衡。第二, 要以开放和非平衡的观念为指导, 创造良好的工作平台, 充分调动各方人士参与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高校创业支持能力的提升, 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服务。第三, 必须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使得领导、教师、学生保持一种开放和不断自我超越的心态。

2. 夯实基础, 踏实工作

高校以开放和非平衡观念为指导, 夯实基础, 踏实工作, 构建与运行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具体而言应该做好以下工作:第一, 不断培养和引进创业教育方面优秀教师, 开发创业课程, 进行创业研究, 举办高端创业论坛, 带领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提升学生的创业素养和创业技能;第二, 努力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互动的平台, 充分获取资金、政策、物力、人力的支持, 为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资源整合平台;第三, 着力加强创业文化建设, 加强创业的校园舆论宣传环境建设, 广泛开展创业典型和创业精神的宣传, 在整个校园内营造一种引导创业、鼓励创业、勇于创业的文化氛围, 激发创业热情;第四, 在学生创业服务与管理方面, 克服和打破学校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以及学科内部各自为政, 资源、信息等交流不畅的局面,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各有侧重, 创建流动型、协作型、开放型、学习型和创业型的大学。

(二) 建立既竞争又协同的非线性运行机制

高校可以运用“激励相容”、“项目管理”等措施和方法, 建立既竞争又协同的非线性运行机制, 为构建与运行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提供动力, 指明方向。

1. 激励相容

所谓激励相容, 就是确保每个组织成员自利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组织目标相一致。最好或最根本的方法是, 遵循利益相关的原则, 改革约束人们行为的制度规则, 既包括正式的制度, 也包括非正式的制度, 如习惯、意识等[6]。

高校要发挥每位教师在构建与运行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必须改革相关制度, 采取有关措施。第一, 建立岗位责任为核心的责任机制。即把创业教育、创业管理、创业服务等工作责任到人, 做到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第二, 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在构建与运行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工程中, 为了落实岗位责任制, 应该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即国家法律、政策、学校规章制度等约束机制和伦理道德、感情约束等约束机制两大类型。前者主要是由通过国家和学校的外在强制力量实现的, 是一种有形约束, 也是一种硬约束;后者主要是通过自我控制和社会舆论监督实现, 是一种无形约束, 也是一种软约束。第三,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也就是在构建与运行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工程中, 对工作突出的部门和个人, 进行榜样示范激励、尊重激励、参与激励、关怀激励、信息共享激励、文化激励等全面激励, 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2.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管理对象的一种目标管理方法, 就是项目的管理者, 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 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 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 以实现项目目标和组织目标[7]。

对于一所大学而言, 把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与运行分解为一个个的项目, 推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基于“相信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人本理念”, 建立在教师积极参与项目的基础上, 教师作为项目的实施主体参与到项目管理中,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与运行的目标能否实现, 取决于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实施过程中的创造性, 教师、领导和专家不再明确区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而是在整个项目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过程中行使不同的职能, 本质上是一种人本的、民主的战略管理。在推行项目管理过程中, 项目的设立、申请和实施在项目团队之间是一个竞争过程;在项目团队内部是一个协同过程。

以上的措施和方法遵循了责、权、利明确统一的利益关系原则, 其实质是倡导了一种公平规范的竞争, 同时使学校各部门、各类人员通力合作, 紧密配合, 使学校进入到一种积极向上、充满生机活力的有序运行状态, 使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更加完善, 运行更有效, 使大学生创业能力大大增强, 创业成功率不断提升。

(三) 重视序参量, 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前面论述的序参量作用启示我们:在构建与运行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时, 必须要重视高校作为序参量的主导作用。其原因:一是宏观政策保障体系、孵化器支持体系、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具有竞争性、排他性特征, 这需要高校通过竞争才能实现。二是创业教育拓展体系的构建和发展需要高校引导、扶持和监管。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是多种支持体系构成的综合体, 使其充分构建并有效运行需要高校发挥以下主导作用:

1. 制度供给

制度供给是指高校要制订多种制度、政策, 搭建一种制度、政策平台, 促进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并产生良好的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要构建战略规划。高校领导要培养自己的卓越战略思想, 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站在全局的、整体的高度, 找准了定位, 明确了对大学生创业支持的战略模式、战略重点、战略目标, 在此基础上制定战略规划并加以落实。第二, 要构建大学生创业服务与管理各个环节的政策制度体系。笔者认为高校要成为一个制度资源富足的地方, 以制度的效率促进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与运行。第三, 构建完善的运行体系。高校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建立有关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权力运作机制, 构建新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工作运行体系, 不断提高大学生创业服务与管理效能。

2. 鼓励和支持

高校应该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支持各种力量参与到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与运行中来。第一, 要鼓励和支持学校各个部门、各类教师和学生合理运用政府部门的创业宏观保障体系中的有关政策、制度、资源等。第二, 要鼓励和支持学校各个部门、各类教师和学生吸引政府、企业资金支持学生的创业。第三, 要鼓励和支持学校各类教师关于创业教育的改革、实验和实践等。

3. 监管

高校应该制定政策、规章, 规范与监督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与运营过程中的各种行为。第一, 要规范与监督政府创业支持资金、社会创业支持资金和学校创业支持资金的使用。第二, 要规范与监督创业课程学分制管理体系、大学生创业讲坛培训体系、科技创新活动的素质拓展体系、创业企业运营扶持体系等的建设与运行, 确保落到实处。第三, 对于孵化器支持体系中的办公场地、设备、创业辅导顾问团咨询等要进行规范与监督。

摘要:通过对协同学理论和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分析, 从开放与非平衡、竞争与协同、序参量三个角度找到它们的契合点。从协同学视角出发, 采取包括以开放和非均衡的观念为指导, 夯实基础、踏实工作, 建立既竞争又协同的非线性运行机制, 重视序参量, 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等措施, 为构建与运行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提供一把理论钥匙和一种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协同学理论,创业支持体系,开放与非均衡,竞争与协同,序参量

参考文献

[1]、木志荣, 中国大学生创业研究 (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 厦门:厦门大学, 2006

[2]、刘明举, 基于协同学的企业文化建立与变革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 天津:天津大学, 2006

[3]、朱浩, 从协同学看我国大学学术竞争力的打造与提升[J], 学术论坛, 2007 (4)

[4]、曹洋, 陈士俊, 协同学理论视角下的民营科技企业成长机制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6 (3)

[5]、武杰, 非线性思维与跨学科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6]、李宝元, 战略性激励——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精要[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第9篇

关键词:协同理论模块式课堂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努力探索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与综合素质,是历史的使命、时代的要求。本文将以协同理论为指导,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的课堂教学,创新地提出以协同理论为指导的模块式课堂教学方法,以期在课堂教学方法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一、协同教学及其意义

所谓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它是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

协同教学为人们展示了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把协同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教学领域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仅指明了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各层次要素和结构,结构和功能,功能和环境等等,都是对立统一关系,必须创造条件形成协同效应,推动系统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化,才能发挥教学系统的总体功能,因此,落实素质教育,要抓住教学系统的协同作用,实施协同教学。

1、协同教学的内涵

所谓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是指由两个以上的教师以及教学助理人员分工合作、共同策划及执行大规模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形态。

协同教学方案是由不同专长的教师以及教学助理组成教学小组,先由小组共同拟定教学计划,再分别由若干名教师依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每位教师依据本身擅长的领域及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最后再由小组成员共同评价学生的表现。

2、协同教学的意义

“协同教学”是一种融教学论、教学法、 教材改革为一体的课堂教学实验课题,运用协同理论,提高教学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协调好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教学系统自我调控的机制,使教学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的整体结构,发挥最佳的整体功能,从而促使学生的身心协同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其意义如下:

(1)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协同教学是由两位或两位以上教学人员组成一个教学团(Teaching Team),发挥各人所长,共同合作。 以合作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可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采用模块式课堂教学,由三名教师在一学期中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来讲,经常面对新的老师、新的教学风格,一个学期充满了期待,因而不易产生视觉或心理疲劳感,学习效率自然提高。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并降低教师的疲劳感

首先,由于每位教师只讲授其中的一、两部分内容,教师能够集中精力侧重研究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向纵深方向发展,做到术有专攻。

其次,以往一位老师一学期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不可避免地在一学期中间会出现心理疲劳,并且没有充足时间静下心来搞研究,结果是教学和科研争抢时间,矛盾冲突,一学期下来,教学和科研都在忙,却效率都不高。

(4)有利于促进教师共同备课,避免教师讲课中内容重复现象

首先,由于三位老师共同完成一门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团队会统一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加强了教学进度的阶段性控制。

其次,任课教师可以避免授课内容重复现象。

二、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

1、模塊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涵义

所谓模块式教学是指将课程按照体系分为若干模块,每一模块由一名在此领域最优秀的教师授课,一门课程将有三名左右的老师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模块式教学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协同原理,高效整合优势资源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式教学的基本步骤

以上模块由三名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其中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由原来承担《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名教师担任;第四模块由承担《绩效与薪酬》的教师担任;第五模块由原来承担《劳动关系》的教师担任。在每个模块中,授课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授课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选择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法。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等均有重要意义。

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行模块式教学方法改革的条件分析

1.更新观念是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

任何变革都是以观念转变作为先导,教育教学的改革同样也不例外。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念,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上,即以学生为本。

2.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第10篇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胡集初级中学)

摘 要:多元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我内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基于新课改教学理念,以及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多元智能为目标,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与多元智能。同时,多元智能强调差异性、多元性、创造性以及开发性,所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为主,教师引导和指导为辅,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创新思考、个性发展,不断强化多元智能。

关键词:初中英语;多元智能;阅读教学

一、激发创新想象,提升多元智能

在Imagining和Telling模块中,为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可以运用续编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创新思考,培养学生语言智能、写作能力。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不同的思考方式,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时,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依托不同的画面、背景,引导学生创编故事,展开小组交流与合作,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表达能力、交流能力。

如,牛津英语8B Unit 1 Past and present这单元知识学习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一些新单词和短语。结合in the past与now中transport、environment、life这三方面的差异,展开对比想象和阐述,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现阶段的生活越来越好,交通便利、生活富裕,展开交流合作,写作出一篇家乡变化的文章。其次,关于家乡环境恶化,河水污染,同学们也受到了自然的警示,也可以结合“Our ideal home”“Help the poor birds”的主题,展开联想与想象,激发学生写作空间,强化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提升学生的多元智能。

二、引导信息处理,培养多元智能

信息处理能力可以说是一种学习能力,客观事物都蕴含着自身的色彩、形状、特征等,通过视觉空间的获取、处理与呈现,转换为相关信息表现出来,这就是空间智能的作用。为强化学生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在Drawing、Numbers模块中,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辅助手段,结合音频、视频等方法,创设英语阅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和表达,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与事物的关联理解,激励学生展开视觉空间智能活动,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如:在学习7B Unit 1 Integrated skills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中描述Neil卧室部分的句子,并用笔记录下外国同龄学生房间里的布置、摆色,特别是摆色对应的数字等;其次,通过学生记录的关键词、数字,绘画出Neil房间的摆色,鼓励学生想象和设计,如设计活泼的动物、新颖的台灯等。又如展开听写记录,听一段英文短文,记录一位学生的日程安排,以此强化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等。

三、强化合作学习,开发多元智能

通过挖掘“work in groups”“work in pairs”模块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互助探索,展开多元互动的学习模式,强化学生语言智能、渗透智能与人际关系智能。合作方式可以有问题讨论式、角色表演式等。在合作学习方式下,生生、师生互动,优势互补,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在小组带领下,达到学习目标与能力目标。

如,展开对“TV Programmers”利弊的小型辩论,组织正方、反方与专家组,正方从live more colorful、study等方面辩论,反方从waste time、hurt eyes等方面辩论。通过合作交流、激励讨论,不断丰富学生知识,扩展视野,强化学生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培养多元智能。

四、融入音乐元素,激励多元智能

音乐是最美的语言。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适当融入音乐元素,激发学生音乐智能,强化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素养。音乐智能是指对音乐节奏、韵律、音调有感悟和直觉的能力,以及用音乐表达自身内心情感的能力。中学生活泼好动,处于青春期阶段,对音乐也有善于模仿和学习的潜能。所以英语教学课程可以借助songs、poems等,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融入教材或课外优秀的音乐资源,将教学内容与音乐融合起来,有效发展学生的音乐智能。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践行新课改教学理念,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思想,认真分析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知识能力与发展方向,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交流合作、创新思考、集思广益,不断发展自身优势智能,完善不足智能,从而达到培养多元智能的目标。

上一篇:奶奶的皱纹五年级作文下一篇: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