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学习考试考核制度

2024-09-21

普法学习考试考核制度(精选11篇)

普法学习考试考核制度 第1篇

金华中学普法学习考试考核制度

为认真落实“六五”普法工作,切实有效地增强全校师生的法制观念,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使学校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特别定下以下制度:

1.普法学习重点内容为:邓小平民主和法制理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宪法、教育教学法规、涉及党和政府中心任务重点工作及群众普通关注热点、难点的法律法规,新颁布的重要法律法规等。

2.学校每学年要在师生中组织两次以上的法律、法规讲座,参与率需达95%以上。

3.学校要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渠道向家长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并通过校长信箱接受家长投诉,学校尽力依法解决家长,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4.学校开设法制宣传阵地,如橱窗、黑板报、大队部广播等,宣传法律法规知识,专人负责,每学期更换一次。

5.学校每学期要进行一次法律法规知识测试(考核),参与率合格率平均需达95%以上,并及时总结、反馈结果,查漏补缺,保证普法学习质量。

6.学校财务拨出普法经费,按人均2元计算,专款专用,购买普法教材、资料,组织普法教育活动等。

7.校行政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学法用法,在学校管理中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8.校教职工要积极学法,严格遵守各项教育法规,做到依法治教。

普法学习考试考核制度 第2篇

年度考核制度

为全面了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经研究,决定建立普法依法治理年度考核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核对象

各科室

二、考核内容

1、按照全局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要求,结合本科室的工作职能,开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

2、学法用法情况。

3、普法阵地建设情况

三、考核时间

每年12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考核组人员组成组长由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担任,组员由领导小组成员组成。

五、考核方法、步骤

1、科室自查。对照考核内容进行自查,每年10月底前将年度工作总结及自评表报局普法办。

2、分组抽查。局考核小组于每年11月中旬采取听汇报、查台账、看记录、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检查。

3、局普法办会议评议,评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单位。

4、公布结果。

普法学习考试考核制度 第3篇

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仅受其学习能力的制约, 而且会受其学习动机的制约。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大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虽然学习动机不是决定大学生学习活动的唯一因素, 但它却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 思维活跃, 富有理想, 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尽管如此, 大学生的动机缺失却是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不可轻视的问题。

动机缺失是指个体不再积极追求目标的实现或探索实现目标的途径。学习动机缺失的主观原因是, 学生步入大学阶段之后, “高考”的动力完全释放完毕, 他们突然进入到一个“动力真空带”, 出现厌学情绪。因此, 与中学阶段的学习相比, 大学阶段的学习要更复杂、更高级, 是一种对大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较高的学习活动。学生的考核制度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的重要客观因素。在我们的大学里, 有很多课程学生不用认真听课也能最终通过期末考试。我国的高校课程考试成绩往往是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的简单加总而得, 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不进行科学和合理的考核。这种考核制度无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既然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那么教育工作者就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不是教育的客体, 而应该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教, 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学, 为其学习和认识提供有利条件。本文从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和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两个方面探讨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问题。

二、激发学习动机的措施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下, 利用一定的诱因, 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跃状态, 形成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 由教学原则指导的, 有一整套方式组成的, 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近年来, 由于素质教育被突出地提了出来, 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以对教学中学生的学更加重视起来。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 同样的教学内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其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传统的课堂教学之所以不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很重要的原因是课堂教学的方法过于陈旧。我国现行的大学教学方法就是由教师和学生构成一个教学体, 教师在讲台上自我表演, 学生充当看客或听众。所谓知识也好、信息也好, 都是从一个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这就是现在最典型、影响面最大的大学教学方法。对于一所大学来讲, 更多的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也就是所谓的灌入式、注入式方法, 课堂上教师是中心、教材是中心。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学变成了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然而, 课堂教学不仅肩负着传播知识的责任, 还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在这个意义上, “教学, 不仅是外在的知识传递与掌握, 更是师生双方借助于理性进行的一次次‘探险’”。所以, 高校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

1. 巧妙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启发式教学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瑰宝, 也是现代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性、思维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 适用于各种学科、各个年级的学生。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 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 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 需要学生努力克服, 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创设问题情境,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课题, 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 这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 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 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这种情境最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 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 提出与课程有关的若干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 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高校教师应该转变思想观念, 要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事情,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计问题、提出问题, 用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毕竟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 很多内容如果一一展开来讲的话是不可行的。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小而具体、深而有趣、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在课下带着问题大量阅读, 让他们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认知方式, 无形中就会提高学生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教师的课前准备是创设优质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关键环节。“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师在课前应认真钻研教材, 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 以达到启发式教学的预期目的。钻研教材, 要求教师了解教材的结构, 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生, 要求教师对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状态有所了解, 使将要讲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构成适当的跨度, 从而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其次, 教师要认清“启发”与“提问”是不一样的两个概念。提问是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式, 但绝不是唯一方式。启发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除了提问, 还可以使用布置启发性的作业、与学生讨论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启发方式的不断变化也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终目的。最后,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是容易离散而无系统或脱离中心, 花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 因此特别要求教师对讨论的内容作出较好总结并掌握好时间。

2. 积极探索研究性课堂教学方法

研究性教学以来自实践的真实问题为基础, 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学习, 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增强了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成为欧美国家综合性实践类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现代大学越来越注重研究与教学相结合, 强调不仅要采用教学来培养人才, 还应该采用研究来培养人才。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一种研究的氛围, 提出研究的内容, 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研究。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新知识,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品质, 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研究与教学的结合强调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面向过程, 要将学科概念、基本原理等得以产生的起因和研究过程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创造性和自觉性。

要达到研究与教学有效结合的目的, 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是关键因素。那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意识的培养呢?首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跟踪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前沿问题, 有针对性地选取知识点, 通过讲解知识点背后的故事,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进行师生间的互动, 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 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前提。其次, 教师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接纳学生意见的氛围, 尊重差异、发挥专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因为研究性学习要体现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性。为了做到这一点, 教师应该采取适当形式实行分类或个别施教, 以扬长避短,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种教学方式要弥补传统教学给予大学生共同的知识教育的缺点, 给同学们创造一个张扬学习个性的机会。这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 教师不能排斥学生的失败或错误, 而要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 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使学生们养成独立研究的习惯。

总之, 大学教师及管理者应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努力建构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为学生创造“顶峰体验”, 这是我们在本科教育改革中应肩负的使命。

(二) 考试制度的改革

考试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考试制度设计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我国目前高校的考试制度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考试形式单一。然而, 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比起教学方法的改革难度要大得多, 它的顽固不化严重制约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考试结果会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行为甚至可能会决定学生的发展方向, 这正是教育者应当充分利用的手段和功能。考试不仅仅是认识、甄别和测量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 同时还是不断改变学生状况的过程。因此, 学生评价作为教育的手段应当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成为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 成为持续和持久的教育行为。只有教师们对考试的认识提升到这种高度的时候, 考试评价制度才会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那么, 如何对考试制度进行改革以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呢?

首先, 教师应明确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教师通过考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使考试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这样, 考试才能充分体现教育功能。其次, 考试的形式应该多样化。根据成就动机理论, 在学习活动中, 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在教育实践中, 针对力求成功的大学生, 应通过给予新颖且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对于避免失败的大学生, 要安排竞争性不强的情境, 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 评定分数时要求稍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而且, 教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应该采取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简单加总的形式, 而是对学生的平时表现也加以科学的评估考核。这样,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对于考试试题的设计,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余地,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满足多样化的需要。允许学生自选项目进行考试, 使学生的特性得到尽可能的发挥。总之, 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角度对现行高校考试制度进行改革, 其改革的难度大, 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结论

不论具体教育改革有着怎样的直接工作目标, 其最终目的都应是促进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根本价值也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是谋求自身的发展, 因此大学有责任激发学生的发展愿望, 就应该为大学生实现自身发展创造条件。有效的学习必须要有学习动机。学生的动机对整个学习过程都有影响。但是, 在有些场合, 学生最初并没有被达到某种目的的诱因吸引, 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动机。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内心形成一种期望, 就可以使学生形成动机。

参考文献

[1]张会平, 李虹.大学生动机缺失状况的调查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S1) .

[2]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 (08) .

[3]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6.

[5]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02) .

[6]潘金林, 龚放.教学方法改革: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新动向[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10) .

高职院校考试考核制度改革初探 第4篇

关键词 职业能力;以人为本;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1-0007-02

Talk of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 Reform in Vocational Colleges//Huang Zhonggui, Wen Yuee

Abstrac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different in its general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 Reforming the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 must of personnel training to achieve its goals, it can als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employability need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ability; people-oriented; diversification

Author’s address Guangxi Ecological-engineer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Liuzhou, Guangxi, 545004, China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跨越作出至关重要的贡献。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对“办什么样的高等职业教育”和“怎样办好这样的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根本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无论高等职业教育采用何种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论其在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功能上与普通高等教育有何区别,对学生进行课程的考试和考核是其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试图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入手,针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考试考核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高职院校考试考核制度的改革问题。

1 当前高职院校考试考核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诞生之日起,便企图走一条与本科院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又不能完全走出本科学科型教育模式,反映在考试考核制度上,则表现得更加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 考试主体错位,功利化倾向明显传统的高职院校考试考核制度过分夸大考试分数的价值功能。教师只注重评价结果成绩,不注重改进教学。学生为分数而考试,成为考试的奴隶,在学习中永远处于被动地位,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挥,能力和素质得不到提高。

1.2 考试内容教条化,重概念知识,轻能力培养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查少,记忆性成分所占的比重过大,客观题比例大,主观分析论述题少,技能考核少,死记硬背多,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考试成为对死记硬背的一种鼓励,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调查显示,在“学生最反感的考试题型”中,填空题名列榜首。但不少教师仍对此题型十分偏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此题型命题容易、改卷评分容易。

1.3 考试方式单一化,导致其效度和信度不高和本科院校一样,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课程主要采用一次性闭卷笔试的方式。单一化的考试方式使考试的偶然性和风险性加大,不能科学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这种考试方式只实行终结性评价,没有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使得学生记忆力成为考试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

1.4 考试题型规范化一些高职院校建立有完善的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但规范化的考题往往偏重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与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

2 高职院校考试考核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2.1 充分认识考试考核环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考试考核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验和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励学生自动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考试考核制度的改革在教学改革中处于重要的位置,不仅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因此,考试考核制度的改革是教学改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2.2 高职院校考试考核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原则。为社会经济快速良性发展提供适应性人才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更突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强调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零距离”的服务。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的艰巨任务。考试考核的直接目的是检验教学质量,最终目的是检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考试考核制度的改革必须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展开,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2)为学生就业服务的原则。与基础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直接连接着就业市场。高职院校的教学和发展状况究竟如何,最终应由就业市场来检验。一流教育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国家建设需要和受社会欢迎的人。换句话说,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是社会适应性的高低。“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1]高等职业院校的考试考核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就业,从考试考核的内容、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改革。考试考核要做到“有利于检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发展能力”。

3)全面性原则。高职院校的考试考核,必须坚持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价,必须坚持全面、全员、全程的原则。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必须避免陷入高职的“唯职业能力”误区而忽略对学生进行其他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考核。考试考核的全程性要求将考试考核贯穿于高职院校教学的全过程,并通过考试考核获取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使教学过程更好地进行。

4)突出职业能力考核的原则。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命力在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师资力量和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上注重实践教学,在考试考核上必须突出职业能力考核。公共基础课的考核必须服务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特别是岗位核心课程的考核必须有实践考核的环节。

5)多样化原则。单一的闭卷考试已不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因此,不同类型的课程构建多样化的考试考核形式,把考试当作实现教育目标过程的一项手段显得非常重要。高职院校必须在分析各类课程性质的基础上,依据课程特点,实现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模式。

2.3 高职院校考试考核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考试观念。长期以来,我国的考试考核制度都过分突出和强调考试考核的选拔作用,这显然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背。更新考试观念,要求高度重视考试考核对每一学生发展的作用,实现考试结果由“人人失败”到“人人成功”的转变。考试的主体是学生,因为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施教者有检验自身教学效果的需要,作为受教育者也有了解自己学习状况的愿望。高职院校的考试考核改革必须致力于帮助学生树立考试的自主、自觉、自律的意识。最终让学生明白考试考核不仅是学校的需要,更是自己的需要。

2)建立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组织“三位一体”的联合考试考核模式。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学生的学业成绩及技能水平的考核和鉴定,不能由学校一家说了算。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考试一般有学校考试、企业考试和行业协会组织的技能证书考试[2]。要检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服务于社会和行业的需要,可以参照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考试考核模式,建立学校、企业、行业“三位一体”的联合考试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基础理论课程的考试一般由学校组织进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训期间,其实习成绩的考核和评定工作由企业负责,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时间都由企业指导教师确定。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企业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一指导教师,学校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二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及成绩的评定,由企业和学校联合组织进行;行业协会组织的考试,是对学生某方面学术水平和技术等级的鉴定,合格者不仅具有某方面的任职资格,更应该能直接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

3)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考试管理。在当前诸多领域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考试制度的人性化管理改革也势在必行。高职院校考试考核制度改革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对考试的时间、频率、内容、形式以及结果的评价等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在考试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以学生和教师为本”,实现高职院校考试考核制度的人性化管理。

3 高职院校考试考核制度改革的实践

2005年9月1日起执行的《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考试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教师改革考核办法,可采用闭卷、开卷、面试、口试、设计、小论文、现场操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全面考核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选用恰当的考核形式。”广大教师根据这一规定,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大胆改革考试考核制度,收到良好的效果。

3.1 “职业能力”在考试考核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1)专业核心课程实行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并重,技能考核通过实习周完成,单独列成绩。通过这一考核形式,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普遍提高。2)加大期评成绩中实践环节的比重。学院专业课考试的期评成绩由平时、实验实习、期考3部分组成。不少教师主动根据课程特点,加大实验实习环节的比重,一方面使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更加重视,客观上也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3.2 实现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学院广大教师积极探讨课程的考试考核制度改革,基本实现考试形式的多样化。1)公共基础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考核形式,不再采用单一的期末统一闭卷考试的形式。如“两课”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由任课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占期评成绩的40%;理论考试采取开卷形式。计算机基础课采取上机考试的形式。2)专业课考试考核采用笔试、小论文(设计)、作品、现场操作等多种形式。一些设计类课程根据学生的作品评定期评成绩,旅游管理专业的导游业务等实践性课程采用现场模拟导游的形式,一些有国家资格考试课程如参加国家资格考试合格即可直接获得相应学分。这样的考试考核方式真正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切实体现考试考核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原则。

法国教育家斯朗格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们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3]改革高职院校的考试考核制度,必须更新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从考试的内容、形式、时间、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切实实现考试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4]1号

[2]教育部高教司.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

普法学习制度 第5篇

为认真贯彻“六五”普法规划,突出机关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推进全委法治建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特制定本学习制度。

一、学习对象

领导班子成员及所有在岗职工。

二、学习内容

每年的法制教育集中学习次数不得少于2次。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同时还要学习现代科技、经济、管理、金融、法律法规 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法用法能力,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三、学习形式

1、领导干部带头学,并根据不同时期法制工作的需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新的理论和新的知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带头示范作用。

2、集中学习。充分利用每月一次的党日活动和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认真组织本部门党员干部学习“六五”普法确定的学法内容,并做好相应的学习记录。可采取学习文件、问题讨论、党课教育、警示教育等形式开展。

3、自学。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大力提倡自学,广泛开展读书活动,通过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调研文章等,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四、几点要求

1、法制学习要联系工作实际,抓住重点。学习要与提高机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与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等政治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与个人的思想实践结合起来;与本单位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

“六五”普法学习制度 第6篇

一、组织机构设置 成立“六五”普法领导小组,由校长张正伟任组长,观紫派出干警刘真广担任法制副校长、副校长夏彬任副组长,成员由唐瑜、邢绍甫、李敏、龙翠华及各班班主任组成。

二、学习内容

“六五”普法期间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为学习内容,重点是学习宣传《宪法》、《消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教育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校能力。

三、学习时间及学习形式

普法学习时间适当占用每周四下午党队活动时间,在以自学、讲座为主,定期邀请综治委、司法、公安、税务、工商等有关专家集中听法制讲座和观看法制教育片等形式学习。

四、学习交流

集中学习时提前确定所讨论专题,并根据专家的议题安排好发言讨论,普法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根据自己分管的工作,每至少撰写一篇理论学习心得、体会的文章,交到学校普法办公室;并做好学习笔记,年末交到普法办公室。

五、建立考勤制度

学习期间有事请假,不得无故缺席。

六、学习考核

每学期组织师生对普法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老木小学“六五”普法办公室

教师普法学习制度 第7篇

教师普法学习制度

为了增强全校教职员工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依法治牧,特制定本制度。

1、学习对象为全校所有的在职教职员工;

2、学习方式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

3、普法学习的内容根据上级的安排并结合教育工作的具体。情况确定;

4、普法学习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专门化;

5、每次学习不得少于2个学时,每月学习不少于4个学时;

6、普法学习由校长室组织实施,普法学习要做好材料的收集、汇总;

7、学习时要认真作好学习记录;

8、按时参加学习,学习时不得迟到、早退,不得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微机类课程考试考核方法改革研究 第8篇

考试可以评估、鉴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方面是否达到规定的水平和标准;可以检测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 给学生提供改进学习的信息, 给教师提供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信息。因此, 考试是目前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考试考核方法的优劣,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 影响着教学方法的制定, 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直以来, 考试考核的方法比较单一, 通常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一份试题, 然后将学生关在教室里考试, 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也无法根据考核结果改善教学方法。近几年来,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因此, 必须对考试考核环节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这里我们以微机类课程的考试考核为例展开讨论。

二、问题分析

目前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从知识型向创新型转变。为适应这种变化, 必须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微机类课程的考试考核体系也必须适应高速发展、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 进行深刻的改革和创新。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具有较宽广知识领域, 深厚基础, 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能够从事电气、仪表、自动化装备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微机类课程是必需掌握的专业基础课, 因此, 必须紧跟科技发展的主流, 强化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为此, 我们在考核方法方面进行了以下几项尝试。

(一) 加强操作技能的考核。

微机类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 应用性非常强。考核需要以操作技能为主, 理论知识为辅, 这样既符合本门课程的特点, 又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宗旨。对于电气控制方面的人才来说, 操作技能是从事技术工作所必须具有的能力, 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 又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学生的专业技能才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 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微机教学与实际紧密相关联, 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也是我们培养的方向。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是微机类课程考核的目标。能够排除故障、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者才是受欢迎的技术人才。

(三) 检验创新能力的考核。

工业的发展需要科技进步的推动, 这就需要大量具有不墨守成规的人去思考, 去研究, 去创新, 去发明创造。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科研人才, 创新能力必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考核方案、方法中体现出来。

三、微机类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思路

根据以上认识, 课程组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考核方法的改革:

(一) 大力推行操作技能考核, 着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微机类课程知识的特点是内容更新快、涉及面广。因此, 该类课程操作技能考核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不同的课程, 内容侧重点不同;即便是相同的课程, 对于不同的专业也有不同的要求。因而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应占有不同的比率, 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可以占总成绩的70%;“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 当以理论考试为主, 理论考试的比率占60%~75%, 实践技能考试占有25%~40%的比率。

具体考核以下三种形式进行:

1. 在实验室考核。

实验室的设备, 对于被考核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利用实验室的设备考核技能水平比较客观。通常以班级为单位, 基本能做到每人一台设备, 可以有效地防止相互作弊的情况发生, 也是技能考试中方式最简单的一种。

2. 采用操作和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考虑到实验室的场地不够宽敞, 为了避免学生相互询问, 也为了学生考前能够全面的复习, 按要求熟练掌握技能, 将考题分为若干份, 以抽签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 题目的总数大于学生的数量, 保证每个学生都需要各自独立地思考问题, 需要各自独立的操作, 并且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有利于检验每一位学生的操作技能。这样做, 增加了考试教师的工作量, 可能导致考核时间过长, 但可以通过增加考核教师的人数来解决该问题。同时, 对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 这种考核具有很大的触动作用,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3. 以“课程设计”的方式进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由教师提出任务需求,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几个学生合作, 经过一段时间甚至在一个星期内完成, 最后以演示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这种考核体现了合作的思想,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合作, 以弥补教师一人指导的缺憾。

(二) 置考核于实践中, 突出培养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型大学的人才培养, 特别注重实践动手能力。面向工程现场的动手能力, 是衡量学生能否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重要指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不能只看他是否能够设计电路, 能否编制程序, 还要看面对现场故障时的调试、排障能力。采取在实践中考核的考试方法, 使现场与考核有机结合, 实现了工程实际的真实再现, 使学生领会到真正的现场氛围, 实现了从课堂到现场的无缝对接。

(三) 考试形式多样化, 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根据课程和专业的需要, 既可以进行理论知识考核, 也可以进行操作技能考核, 或者两者各占有一定的比例。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率, 对于学生平时在提问、作业、测验、实验课以及科技小组活动等教学环节中反映出来的创新思想, 认真记载, 适当加分, 在平时成绩中体现出来。对于在各种微机类电子竞赛中取得成绩的学生, 作为相应课程平时成绩计入该门课程的总成绩, 使创新能力在成绩综合评定中得以体现。

(四) 实行“教考分离”, 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积极性。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在满足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 每个教师在授课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对知识点的讲解和理解都会有特殊之处, 考试考核的知识面也有自己的侧重点和范围。如果考试时总是任课教师出题, 学生的知识面就难免受到局限。实行“教考分离”, 可以充分发挥不同教师的优势, 避免教师自身的局限, 督促教师之间相互交流, 共同提高。

四、改革效果

通过近3年的考试考核改革实践, 北华大学电气学院微机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其平均成绩保持在70分左右, 在近3年的各种电子竞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这些都充分证明了考试考核改革的成功。

五、结论

完整、真实地考核学生的能力, 是目前社会的迫切要求, 是衡量学生水平、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激励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手段。我们改进而成的微机类课程考试考核方法, 不仅可以供本校本课程组使用, 对本校的其他课程和兄弟院校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段英宏, 田志宏, 刘秀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J].中国轻工教育, 2009

普法学习考试考核制度 第9篇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制度改革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必然

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坚持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考试制度是实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2.《計算机基础》课程考试制度改革是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实现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考试是检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主要手段之一,考试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应该服务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本课程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考什么”和“怎么考”不但关系到教学质量的评价,也指导了师生的教与学。

3.《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制度改革是新课改精神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新形势下职教考试制度改革要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方针进行,在深入研究考试功能以及合理设计课程大纲和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考试观念、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的改革,促进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二、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考核制度的弊端

1.考试内容“轻能力”

我们所考的,应该是学生将来可能会用到的的内容。而目前主要的考试内容大多为具有“较强”记忆要求的概念、作用等内容。这和本课程“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的目标相关性不强。

2.考评方式“重结果”

目前,不少中职学校虽然把学生的总评分数分为平时分和期末卷面分两大部分,但是卷面分比重过大。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分方式直接导致绝大多数学生不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

3.考试方式“大一统”

多数中职业学校是多专业共存,本课程在不同的专业教学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但现行的考试方式抹杀了这个差异,同一内容的试卷在全校的所有专业中同时开考。这种无视专业差异的考试方法,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思考方法,更与专业培养目标格格不入。

三、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考核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1.考试内容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考试是学校把握学生能力的最后一道关口,考试制度要体现出对应教育体系的培养目标。考试内容就应该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在内容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应是。考试内容应该能够反映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2.考核方式多样化,针对不同的考试内容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

科学合理的考试考核制度除了要有合适的考试内容外,还应有合理的考核方法。在考试方法选择方面,应根据课程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和方法,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如闭卷、开卷考试相结合,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口试、笔试和技能操作相结合,也可以采用无标准答案试题,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思路、见解等。即使是同一学科,也可分模块,灵活机动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考核。我们考试的目的既不是筛选,也不是淘汰,而是检测与激励。不管采取哪种方式考试,其基本出发点都是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中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过改革考试方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自我个性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也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

3.评价体系实行“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对过程的考核

新课程评价倡导“立足过程”的发展性评价。老师有意识地将考核溶入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的心理负担的减轻,感到了考试不是目的,学习不是为了考试,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中等职业教育在当前一段时间内担负了向社会输送应用性复合人才的主要任务,中等职业教学改革的深入不仅是教育行业本身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考试考核制度改革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考试考核制度不但可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间接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石埠小学普法学习制度 第10篇

为切实做好普法期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工作,确保法律、法规学习落到实处,我校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全校教职工要积极参加普法知识学习,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

二、普法的学习知识内容要根据中心校教活动安排部署,由学校统一组织集中学习。

三、将普法纳入周一学习内容,每周一由学校就有关普法相关政策法规和知识进行集中学习。

四、要求做到学习有材料,学后有心得。

普法学习考试考核制度 第11篇

得分:74 分

第 1 题

* 根据2007年最新修订的《电石行业准入条件》,新建电石企业电石炉初始总容量必须达到()kV·A及以上 A.25000 B.50000 C.75000 D.100000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第 2 题

* 为满足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要求,实现合理规模经济。新建和改扩建机焦炉炭化室高度必须达到()米及以上,年生产能力()万吨及以上 A.4.3 50 B.3.4 60 C.4.3 60 D.5.3 50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3 题

*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评价范围是冶金机电类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不可以提供环评服务的项目是()。A.交通运输设备项目 B.电子加工项目 C.拆船项目 D.感光材料制造项目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第 4 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的意见。A.利害关系人 B.公众 C.有关专家 D.相关部门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

第 5 题

* 某化工厂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已经批准,工厂建设过程中因市场需要,拟采用全新的生产工艺,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A.建设单位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B.建设单位将生产工艺变动的环境影响向原审批部门提交补充说明 C.建设单位将生产工艺变动事宜书面告知原审批单位 D.建设单位将生产工艺变动的环境影响评价交原审批部门备案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

第 6 题

* 每年农历()月初()为老年节。A.9月初1 B.9月初5 C.9月初7 D.9月初9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第 7 题

* 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的权利。A.抚养费 B.赡养费 C.营养费 D.护理费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第 8 题

* 交通信号灯红灯亮时,车辆应()A.停在人行横道线上 B.停在交叉路口以内 C.停在停止线以外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9 题

* 安装特殊音响的警报器和标志灯具车辆,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准后,其音响、灯应在()使用。A.遇到交通阻塞时 B.执行任务时 C.超车遇前车不让时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第 10 题

* 机动车通过铁路道口时,在没有交通信号或者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应当()A.减速或者停车,确认安全后通过 B.减速通过 C.加速抓紧通过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

第 11 题

* 会车中道路一侧有障碍,()。A.无障碍一方让对方先行 B.有让路条件的一方让对方先行 C.有障碍的一方让对方先行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12 题

* 会车让行标志的含义()。A.会车时,对方车辆应该让行 B.会车时,必须停车让对方车辆先行

C.会车时,有让路条件的车辆必须让对方车辆先行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第 13 题

* 超越顺行成队的畜力车时,应观察()宽窄,对方有无来车,是否有足够的间距等情况,方可超越。A.畜力车 B.本车 C.路幅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14 题

* 行政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即行政行为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综合为()A.行政程序 B.行政行为 C.行政指导 D.行政时效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

第 15 题

* 行政违法的主体是()A.行政主体 B.行政相对人

C.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D.公务员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16 题

* 行政复议机关认为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作出的复议决定是()A.决定维持 B.决定限期履行 C.决定撤销

D.决定变更或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第 17 题

* 下列组织中,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有权设立街道办事处的是()A.省级政府 B.直辖市人民政府 C.市辖区人民政府 D.国务院部门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18 题

* 税务机关依照法定的税种、税率对某企业征税,这一行为属于()A.抽象行政行为 B.羁束行政行为 C.双方行政行为 D.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第 19 题

* 《行政处罚法》第38条规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 政机关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该规定体现的行政程序基本制度是()A.回避制度 B.合议制度 C.辩论和听证制度 D.告知和说明理由制度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第 20 题

* 一般情况下,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期限是()A.15日 B.30日 C.60日 D.120日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21 题

* 合伙企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是()A.核准登记的字号 B.执行合伙人 C.过半数的合伙人 D.全部合伙人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

第 22 题

* 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起施行。A.7月1日 B.8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第 23 题

*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A.党委 B.人民政府

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24 题

* 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培养()。A.本科生 B.大专生 C.高级专门人才 D.科技人才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25 题

* 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的课本,并用()讲课。A.当地通用文字 当地通用方言 B.汉语文

少数民族语言 C.少数民族文字

少数民族语言 D.少数民族文字

普通话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26 题

* 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A.地域 B.文化 C.民族 D.年龄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27 题

* 《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规定: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A.十八周岁 B.十九周岁 C.二十周岁 D.二十二周岁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28 题

* 询问笔录有增删、涂改,应当由()在增删处按指印确认。A.制作询问笔录的公证员助理 B.被询问人 C.公证员 D.归档人员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第 29 题

* 由代书人代为填写申请表的,公证人员可以将代书的原因和代书的情形记入笔录。()A.对 B.错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第 30 题

* 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当向申请人或其代理人发送《受理通知单》,申请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在《受理通知单回执》上签字(或按指印)。()A.对 B.错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

第 31 题

* 现行宪法规定,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是()A.民主集中制

B.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 C.少数服从多数的合议制 D.行政首长负责制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第 32 题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A.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B.四分这三以上的多数通过 C.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通过 D.五分之三以上的多数通过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

第 33 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同地方委员会的关系是()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C.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D.组织独立、互相协作关系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34 题

* 下列法律中,哪一部不属于我国的基本法律?()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35 题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由()召集。A.委员长 B.委员长会议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大主席团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36 题

* 受撤职处分的公务员有哪些法律后果()A.受处分时间为十八个月 B.不一定降低级别 C.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D.不再承担其它法律责任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37 题

* 对公务员处分的解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解除公务员处分的机关只能是作出该处分决定的机关

B.在处分期内公务员调离作出处分的机关,解除处分仍由原作出处分决定的机关解除处分 C.在公务员的处分期间,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机关可以解除处分 D.解除处分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第 38 题

* 不必每日升挂国旗的场所或机构是()A.北京新华门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C.出境火车站 D.国务院财务部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第 39 题

*()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故意

B.在公共场合故意 C.故意或者过失 D.在公共场合故意或者过失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第 40 题

* 下列选项不属于《国旗法》制定目的的是()A.维护国旗的尊严 B.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 C.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D.维护国家主权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第 41 题

* 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应当()。A.免除处罚 B.减轻处罚 C.从轻处罚 D.从重处罚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第 42 题

* 以下关于自首,表述不正确的是()。

A.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B.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D.只要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就是自首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第 43 题

* 监察机关依法对()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A.国家行政机关 B.司法机关 C.党政机关 D.人大政协机关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

第 44 题

* 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自收到监察决定或者监察建议之日起()内将执行监察决定或者采纳监察建议的情况通报监察机关。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第 45 题

* 监察机关对于重要检查事项的立项,应当报()备案。A.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 B.本级人民政府 C.上一级监察机关 D.上级人民政府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

第 46 题

* 某甲的儿子患重病住院,急需用钱又借贷无门,某乙趁机表示愿意借给5000元,但一年后须加倍偿还。根据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甲、乙之间的借款合同:()A.因显失公平而无效 B.因显失公平而可撤销 C.因乘人之危而无效 D.因乘人之危而可撤销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

第 47 题

* 甲对乙说:如果你在三年内考上公务员,我愿将自己的一套住房或者一辆宝马轿车相赠。乙同意。两年后,乙考取某国家机关职位。关于甲与乙的约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属于种类之债 B.属于选择之债 C.属于连带之债 D.属于劳务之债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第 48 题

* 某甲死后,其遗产被分割殆尽。乙根据甲的遗嘱继承了现金8万,丙获得甲遗赠的价值12万元的汽车,丁根据法定继承分得房产一处,价值20万元。现甲生前的债权人戊持5万元借据请求偿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戊的债权 A.由丁全部偿还

B.由乙、丙、丁按继承遗产的价值比例偿还 C.由乙偿还2万元,由丙偿还3万元 D.由丙全部清偿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

第 49 题

* 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A.十五日 B.一个月 C.二个月 D.三个月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

第 50 题

* 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可以订立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工资调整机制等()。A..职业集体合同 B.纲领性集体合同 C.专项集体合同 D.不完全集体合同

上一篇: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下一篇:电子商务项目计划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