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口号

2024-07-23

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口号(精选15篇)

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口号 第1篇

无极县公安局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材料

电信诈骗案件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侵财犯罪,犯罪分子利用日益先进的通讯手段、银行渠道以及互联网技术,大肆进行诈骗活动,手段不断翻新。电信诈骗是一种非接触犯罪,侵害对象广,涉案损失大,主要犯罪嫌疑人大多在境外操纵,打击难度极大。

一是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人员以受害人涉嫌贩毒、走私、洗黑钱、信用卡诈骗为名,利用受害人急于“摆脱干系、减少损失”的心理,诱使受害人将资金打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快速将钱转走。

二是冒充银行人员以受害人信用卡透支消费、欠费为名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发短信或拨电话谎称受害人名下的信用卡欠费要追责,或银行卡在外地消费,受害人辩解后,又称受害人身份被盗用,为保证受害人资金安全,诱骗受害人转入所谓“安全账户”,快速将钱转走。

三是冒充电信客服人员拨打受害人固定电话,称“电话欠下巨额话费”,以受害人身份信息被泄露为由,骗取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快速将钱转走。

四是冒充税务人员以购车、购房办理退税为名实施诈骗,拨打电话称国家正在对购车、购房进行退税补贴,进而以交纳手续费为名,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打款。

五是冒充部队采购人员谎称要购买某种特定的产品,需要受害人联系帮助定货,共同赚取差价,并提供对方联系方式,诱使受害人定货付款。

六是冒充学校教师以退还学杂费为名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学校老师拨打受害人电话,谎称退还学杂费,诱使受害人到银行自动柜员机操作,将受害人账户内资金转走。

七是冒充社保局、医保中心工作人员拨打电话,以领取社保、医保等补贴款为由,诱使受害人到银行自动柜员机操作,将受害人账户内资金转走。

八是拨打受害人电话,让受害人“猜猜我是谁”,受害人试探着说出一个多年不见的熟人或朋友后,立即确认。若受害人表示怀疑,则以感冒嗓音改变为由搪塞,并称出差路过要来看望,第二天再次拨打电话,以出车祸急用钱为由诱使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打款。

九是通过丢弃各类中奖的会员卡信息,当受害人拾到后,拨打卡上所留的兑奖联系电话,诱使受害人交纳各种费用实施诈骗。

十是发送短信,冒充受害人在外地上学的子女,以被“绑架”、“钱包、手机被盗”等为由,诱使受害人向指定的帐户汇款。

十一是发送短信,以推荐股票信息为由,诱使受害人交纳保证金的名义实施诈骗。

十二是发送短信,低价出售二手车、走私车等虚假信息,当受害人拨打联系电话想要购买时,对方以必须交定金、托运费等为由,诱使受害人向其提供的账户汇款。

十三是发送短信,以中奖为由,诱使受害人拨打兑奖电话或者登陆兑奖网站,后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手续费等为由诱使受害人向指定的账户汇款。

十四是发送短信,提供便捷、无抵押贷款,后以需要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诱使受害人向指定的账户汇款。十五是发送短信,提供银行账号,诱使办理转帐、汇款的受害人将资金转入错误的账号。

十六是盗用QQ号码,以生病、出车祸需要借钱为由对该QQ号码的好友进行诈骗。

十七是在互联网开设虚假票务网站或者购物网站,诱使登陆网站购买火车票、机票、贵重物品的受害人汇款或交纳保证金。

警方提示

电信诈骗是一种高智能犯罪,手段多样。犯罪嫌疑人利用普通群众对电信业务、银行业务不熟悉、不了解的特点,层层设套,诱使受害人上当受骗。预防此类犯罪的关键是保持警惕,既不能有“天上掉馅饼”突发横财的贪财意识,也不能有财产即将受损失,慌不择路,急于保全财产的冲动行为。收到可疑短信、可疑电话要三思而行,特别是将巨额资金转入不明账户更要审慎行事。

一是及时与家人、朋友联络。犯罪分子在实施诈骗时往往会以案件涉密、案情重大等理由,要求受害人“保密”,禁止向其他人透漏消息,此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第一时间与家人、朋友联系,说明情况,征求意见;

二是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有关部门求证。犯罪嫌疑人冒充政法人员以贩毒、走私、洗黑钱为借口进行诈骗,往往会对人民群众造成极大震动,遇到此种情况要及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求证。犯罪嫌疑人以退税、退款、中奖为诱饵,也要与公安机关或其他部门联系,辨别事情真伪;

三是犯罪嫌疑人冒充熟人、学校教师或子女进行诈骗,要在第一时间与上述人员本人取得直接联系。特别是假冒子女被绑架,首先要联系子女本人或和其在一起的朋友,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四是在银行或柜员机办理转帐手续时,一定听从从业人员的提示、认真阅读警示告示或直接向银行人员询问,了解相关情况。在柜员机上操作,如果进入英文界面,不了解操作内容时,一定要向银行人员寻求帮助;

五要将公安机关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材料告知家庭中的每一名成员,特别是老年人要重点告知,利用宣传材料或媒体公布的电信诈骗案例进行讲解,防止上当受骗。

回执

家长签字:2012年月日

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口号 第2篇

一、电信诈骗常用手段

(一)“电话欠费”诈骗。犯罪嫌疑人以电信部门名义群发信息或直接拨打电话,称事主开户的固定电话欠费,事主否认有此情况后,犯罪嫌疑人建议事主报警,然后冒充公检法等政府部门,以银行账户涉嫌诈骗或洗钱等为借口,要求事主把账户内存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二)银行卡消费、银行转账短信息诈骗。犯罪分子会给你发送一个银行卡消费、转账或透支等内容短信,当你电话“垂询”时,几名犯罪分子则分别扮演“银行工作人员”、“警察”、“银联管理中心”层层设下圈套,只要确定你卡上有资金,他们并会忠告你把钱转到“安全账户”内,骗走你的钱财。

(三)“猜猜我是谁”诈骗。犯罪嫌疑人拨打事主电话,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让事主误以为是其亲友,并将该陌生电话存入手机通讯录,骗取信任后,犯罪嫌疑人再次打电话以车祸、嫖娼被处理等为借口,骗取事主钱财。

(四)退税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税务、财政、车管所工作人员拨打你电话,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加税税率要退还税金”让你提供银行卡号直接通过ATM机转账退还税款。当你到ATM机时犯罪分子称退税系统只支持英文界面,让你按照他电话指示操作,乘机划走你的钱款。

(五)虚构绑架诈骗。你的通讯工具会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你的亲人(多数是孩子)被人绑架,并有一名犯罪分子在边上假冒事主亲人大声呼救,要求你速汇赎金。对方会给你提供一个账户,并且不让你挂电话和核实情况时间,要求你立即打款,否则……。如你信以为真,把钱打到账户上,你就上当了。

(六)虚构“紧急情况”实施诈骗。犯罪分子会冒充医院医护人员、学校教职工等人员,打电话谎称你的亲属,如:在异地上学的孩子,遭遇车祸、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要求您紧急汇款,您一旦汇款,就上当受骗了。

(七)网络荐股、帮忙购买股票诈骗。嫌疑人以帮助选股票付酬劳、收益分成或帮受害人购买股票为由骗取受害人汇款。

(八)盗用QQ借款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手段,盗用某人QQ后,分别给其QQ好友,发送请求借款信息,进行诈骗。有的甚至在事先就有意和QQ使用人进行视频聊天,获取了使用人的视频信息,在实施诈骗时有意播放事先录制的使用人视频,以获取信任。

(九)贷款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群发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信息。当事主联系诈骗犯罪分子时,犯罪嫌疑人要求其向指定账户汇入“验资款”、“手续费”、“好处费”,以诈骗钱财;或索要事主银行账户,再层层设套,窃取事主银行账户密码,通过网上银行将存款迅速转走。

(十)中奖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群发大量彩票中奖、电话号码中奖、QQ号码中奖等信息,要求中奖人打“兑奖热线”电话,以先交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帐手续费”等为借口,诈骗钱财。

(十一)汇款诈骗。犯罪分子大量群发“我的银行卡消磁了,请把款转至我同事账户,账户*****”等类似信息,恰巧你要汇款时,就有可能上当受骗。

(十二)“冒充领导”诈骗。不法分子假冒领导、秘书或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划拨款项、配车、帮助解决经费困难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配套费、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实施诈骗活动。

(十三)无偿提供低息贷款诈骗。“我公司在本市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3%,无需担保,请致电***经理”。此类诈骗短信,是骗子一些企业和个人急需周转资金的心理,以低息贷款诱人上钩,然后以预付利息名义骗钱。

(十四)“骗取话费”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拨打“一声响”电话(响一声即迅速挂断的陌生电话),诱使您回电,“赚”取高额话费。或以短信形式发送“您的朋友13×××××××××为您点播了一首××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你拨打9××××收听。”一旦回电话听歌,就可能会造成高额话费或定制某项短信服务,造成手机用户的财产损失。

(十五)冒充黑社会敲诈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冒充“东北黑社会”、“杀手”等名义给手机用户打电话、发短信,以替人寻仇 “要打断你的腿”、“要你命”等威胁口气,使事主感到害怕后再提出“我看你人不错”“讲义气”“拿钱消灾”等迫使事主向其指定的账号内汇钱。

(十六)“高薪招聘”诈骗。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利用通过群发信息,以高薪招聘“ 公关先生”、“特别陪护”等为幌子,要求受害人到指定酒店面试。当受害人到达指定酒店再次拨打电话联系时,犯罪分子并不露面,声称受害人已通过面试,向指定账户汇入一定培训、服装等费用后即可上班。步步设套,骗取钱财。

(十七)以销售廉价违法物品为诱饵诈骗。发送短信内容为“本集团有九成新套牌走私车在本市出售,另防身武器。电话XXX。”此类骗术是利用人们贪便宜的心理,谎称有各种海关罚没的走私品,可低价邮购,先引诱事主打电话咨询,之后以交定金、托运费等进行诈骗。

(十八)电话交友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和报纸等刊登个人条件优越的交友信息(如:谎称自己为“款姐”或“富商”),在电话沟通中,以甜言蜜语迷惑事主,然后借机诈骗。

二、电信诈骗的特点

一是作案手法变化快。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翻新层出,千方百计编造各种虚假事实进行诈骗犯罪,从最初的“中奖”、“消费”虚假信息,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等虚构事实诈骗,甚至冒充电信工作人员、公安民警诈骗,欺骗性非常大,识别很困难,没有接收过诈骗信息的群众非常容易上当受骗。

二是社会危害相对较大。一些群众多年的积蓄一夜之间被犯罪分子骗取,思想包袱很大,个别群众因被骗厌世轻生自杀,给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三是受害群体不特定。通过梳理分析,受害群体按职业分,有在校学生、个体老板、下岗工人、打工人员、农民;按年龄段分,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均占一定比例。

四是侦办难度大。由于电信诈骗犯罪往往是跨地区甚至是跨境作案,涉案资金账户和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地区协作成本高、破案难度大。另外,此类犯罪涉及互联网、电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加之银行具有开户方便、销户方便、转账方便、取款方便等功能优势,犯罪分子转移赃款便捷迅速,证据固定难度大,追回赃款的可能性小,都加大了此类案件的侦办难度。

三、电信诈骗的群众防范

防范电信诈骗案件,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群众自身防范意识。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要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防止上当受骗。工作生活中要做到三不一要:

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走开,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据公安机关所做抽样调查统计,从受害人性别上看,女性占70%以上;从年龄上看,中老年人占70%。因此,中老年人和妇女要格外引起注意。还有一些公司财会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钱、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账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电信诈骗犯罪防范对策研究 第3篇

近年来电信诈骗频繁出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 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由此可以预见, 电信诈骗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中国司法机关严厉打击的对象。

一、电信诈骗的现状及特点

(一) 犯罪发案势头猛, 收益高

当下, 电信诈骗依托的电信技术和金融技术服务不断发展, 犯罪嫌疑人不断研究司法机关的侦查手段和技能, 高薪聘请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反侦察能力逐年提升, 对手机等网络通讯设备进行“专卡专用”, 用完就扔, 导致公安机关侦破案件上出现了障碍。犯罪嫌疑人利用侦破难的特点, 肆无忌惮地进行诈骗活动, 收益不断。以短信诈骗为例, 犯罪分子只要利用身份证购买几张银行卡, 几部手机, 一个短信群发器就可以实施诈骗。

据统计, 电信诈骗2011年发案10万余起, 群众损失40多亿元;2012年发案17万余起, 相比2011年递增70%, 群众损失80多亿元;2013年发案30万余起, 相比上一年增长77%, 群众损失100多亿元;2014年发案40万余起, 相比增长33%, 群众损失107亿元;2015年发案59万余起, 相比增长32.5%, 群众损失222亿元。 (见图1) 由此可以看出, 发案数和造成的损失呈现连续递增趋势。 (见图1)

(二) 犯罪分工明确, 地域分布广

从近年我国公安机关掌握的情况看, 当前的电信诈骗中以拨打电话进行诈骗行为的绝大部分人员集中在印尼、菲律宾、越南、泰国等地;电信诈骗依托的网络平台大多设在大陆地区;转账取款地多设在广东、福建和台湾地区。2015年10月, 公安部派出工作组分赴印尼、柬埔寨, 联合台湾、香港办理的4000余起特大跨国跨境电信诈骗案成功告破。侦破的电信诈骗案件的犯罪空间主要涉及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斐济、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由此可以看出, 电信诈骗一般都是团伙作案, 且发展到当下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 分工明确的“产业链”分子最大限度地将犯罪行为的不同环节分散于不同的区域, 给侦查取证工作带来了现实层面和法律层面的诸多难题。

(三) 犯罪手段翻新迅速, 形式多样

从犯罪分子选取的诈骗理由来看, 其呈现出多样性的态势。从一开始的“猜猜我是谁”, “恭喜您中奖了”等诱惑型短信, 再到“生活出轨”, “儿子在外缺钱花”等恐吓型短信, 再到现在的利用支付宝“花呗”, “二维码”扫描付款等新型诈骗手段。紧跟社会热点, 花样不断, 针对不同群体量体裁衣, 普通人稍有不慎就会落入犯罪嫌疑人设下的圈套中。

(四) 灰色产业滋生严重, 危害大

近年来,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行业监管的漏洞, 从事相关的灰色产业, 如盗取贩卖个人信息, 利用伪基站获取通讯用户信息等。据《2014年中国移动安全报告》数据显示, 截至2014年12月, 整年伪基站诈骗短信总量数为12.9亿, 因此伪基站已成为不法分子行骗的重要手段。他们利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 通过短信群发器、短信发信机等相关设备, 摄取以其为中心, 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等通讯设备相关信息。电信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匿名等途径与灰色产业人员取得联系, 购买公民个人信息, 然后通过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 冒用他人手机号给用户手机发送虚假信息, 以骗取钱财, 大肆实施诈骗活动, 形成松散的犯罪网络。

2014年以来, 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工信部、安全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9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打击整治专项行动, 严打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伪基站”设备的违法犯罪活动。

二、电信诈骗犯罪中存在的监管问题

(一)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问题

1. 银行账户实名制未有效落实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5》中显示, 目前完成实名认证的支付账户共有9.45亿个, 占总支付账户总量的43.07%, 占比较低。网络支付账户有超过一半都不是实名账户。银行对其他实名证件真伪的识别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防伪标识太少, 向发证机关求证的渠道又不通畅, 使得银行工作人员难以利用技术手段辨别身份证件的真伪。这一漏洞的存在就给犯罪分子有机可乘的机会。狡猾的犯罪分子就会利用人工判断存在的疏漏骗取银行工作人员为其开户并转移资金。

2. 跨省银行账户快速查询机制未有效完善

被骗群众在犯罪嫌疑人的诱使下, 将钱转入特定的银行账户。犯罪嫌疑人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 将所得的钱款分别转入不同银行的多个二级三级账户, 账户流转地遍布全国。在司法实践中, 有些跨省钱款的追赃最起码需要十几天的时间, 而犯罪嫌疑人几分钟就能将涉案钱款流转至全国各地甚至境外。通常, 群众报案后, 警方要面对涉案人员户籍地、常住地、活动地相分离以及账户开立地、资金转账地、资金取款地全国分散的局面, 要与涉案的跨省银行取得联系之后, 才能查清资金流向、追踪涉案资金。如此公安部门办理此类案件效率低下, 困难重重。

(二) 网络运营商的监管问题

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够如此得心应手地冒充国家公职人员进行电话诈骗, 改变显示内容的号码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这些电话能够顺利的打通, 与一些以牟取暴利为目的的运营商息息相关。

1. 网络改号电话的泛滥

网络改号是指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 将网络号码改成公检法、银行客服、社保客服、三大运营商客服等机构的号码。号码显示额内容常常带有00、+00、0086、+86等数字。据悉, 网络改号电话每分钟通话收费是1.5至2元, 诈骗团伙在境外通过网络改号电话群拨境内用户, 产生大量通信费用分别由运营商以及二三级话务商分享。电信诈骗本来就需要众多的手机卡, 上网卡, 这些海量的手机卡、无线上网卡产生的通信费用以及卡作废后, 卡内剩余的话费, 均成为运营商分享的诈骗收益。

2. 信息数据的丧失

电信诈骗主要证据是电子证据。虽然犯罪嫌疑人使用手机、电脑、网银等工具会留下相关信息数据, 但是面对庞大的数据库, 针对时限问题和运营商的管理体制, 信息数据经过一定时间会被新的数据所覆盖或者自动消除, 导致线索半路中断, 侦查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在司法实践中, 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导致取证方面受到搁置, 缺少被害人的证据材料, 电信诈骗的事实认定和数额认定存在缺陷。

三、电信诈骗犯罪的侦控对策建议

(一) 有效落实银行卡实名制政策, 强化责任追究机制

各银行要重视银行卡实名认证问题, 加强开户管理。首先鉴于对非居民身份证真实性的核实有困难得, 建议对以非居民身份证的存款人要求出具辅助证件作为佐证来确保开户人身份的真实。例如:机动车驾驶证, 公安部出具的身份证明文件等。其次各网点在办理客户开户业务, 要严格审查客户身份, 认真比对客户照片, 尤其加强审查异地客户异常开户及代理他人开户的情况, 并将异常情况及时记录。最后要强化对银行从业人员责任的追究机制, 对存在大量“放行”未实名银行卡的银行予以追责, 倒逼银行落实开卡实名制政策。

(二) 建立电子化专线信息传输机制, 提高涉案账户查询效率

犯罪团伙对于犯罪流程烂熟于心, 配备了相关人员进行提取现金后的资金转账过程。他们经过专门的培训, 对于资金转账的手段和方法早已了如指掌, 转账速度快, 目的性强。传统的查询机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打击犯罪的需要, 急需在以往的查询机制的基础上, 打造“升级版”, 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网络平台, 与当地主要商业银行建立快速查询平台, 从而建立电子化专线信息传输机制。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涉案账户查询效率, 节省了人力财力。

(三) 切断人工服务的电话线路, 降低被骗可能性

对于电话诈骗案件中, 经常是语音服务先告知对方已经电话欠费或已经消费的假消息让其产生疑惑, 然后进行语音提示, 让对方通过按指定数字进入人工服务阶段, 由电话那头的犯罪分子进行进一步的“诱骗”。在许多电信诈骗案件中, 通过人工服务完成的诈骗案件数量占主要部分。所以可以研发出当犯罪电话进行群拨时, 通过一定的技术切断人工服务的线路, 当受害人要转人工服务时, 直接被挂断了电话, 从而从源头降低被骗的可能性。

(四) 大力打击灰色产业链, 截断电信诈骗犯罪信息数据来源

要想遏制电信诈骗犯罪的高发, 打击灰色产业链是从源头进行防范的有效途径之一。公安干警要指派专人成立网上调查小组, 对非法的钓鱼网站进行查处和关闭, 对幕后操纵者进行严惩, 顺藤摸瓜找出利益关系人, 进行打压。对于伪基站的滥用, 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生产、销售行为的管理, 与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检查, 发现违法使用微基站的, 严惩不贷。

(五) 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

一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报刊杂志或者QQ、微信等当下热点社交网络平台的作用, 进行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活动, 将当下易发易上当的骗局及时整合并予以公布。二是利用社区派出所贴近群众生活的优势, 定时开展防范诈骗风险的座谈会, 也可以派社区民警走进社区进行上门宣传, 用百信通俗易懂, 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三是定时对受害家庭进行回访, 开导受害人, 及时揭露最新诈骗手段, 防患于未然。四是开通相关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电信诈骗案件正处于高发态势。它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服务技术, 犯罪手段翻新快, 犯罪团伙分工明确, 跨境跨区域犯罪突出。究其原因, 主要是犯罪成本低, 收益高, 相关立法机制不完善。电信部门、网络运营机构等经营不善。因此只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银行、网络运营商等运营机制, 提高民众的自我防范意识, 才能有效遏制电信诈骗案件的发案势头, 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

摘要:电信诈骗犯罪是近年来备受人民广泛关注的的经济犯罪之一。目前我国电信诈骗犯罪的现状为:犯罪发案势头猛, 收益高;犯罪分工明确, 地域分布广;犯罪手段翻新迅速, 形式多样;灰色产业滋生严重, 危害大。为了有效防范此类犯罪的高发。对此, 银行等金融机构与运营商应当加强监管, 采取有效落实银行卡实名制政策, 建立电子化专线信息传输机制, 完善网络运营商的运营机制, 研发防诈骗智能拦截平台, 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 大力打击灰色产业链, 加大社会宣传力度的高效措施, 将电信诈骗的嚣张气焰彻底浇灭。

关键词:电信诈骗,现状,监管问题,侦控对策

参考文献

[1]任鹏飞等.电信诈骗爆炸性增长[N].经济参考报, 2014-10-27 (5) .

[2]2014年中国“电信诈骗”107亿, 代表建议“运营商应担责”[EB/OL].[2015-04-01].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314/13553181_0.shtml.

[3]记者周栋梁.坚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N].人民公安报, 2015-10-11001.

防范以保险为名实施电信诈骗 第4篇

以保险为名实施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

关于防范以保险为名实施电信诈骗,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面对近期在全国部分地区,一些不法分子以保险为名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例呈现多发态势,其操作手法多样,保监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辨别他们的诈骗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常见手法之一:第一步,冒充保险公司人员以补充保险理赔资料为名,或以快捷支付保险理赔款为名,让保险消费者信以为真,降低防范心理,从而听取他们的指令。第二步,诱骗保险消费者按照短信或电话指引去银行ATM机操作,转走其账户资金。或者谎称保险公司正与外资公司合作,需要在ATM机英文界面下进行操作,诱导保险消费者输入发送的验证码(实为转账金额),转走其账户资金。

常见手法之二:第一步,冒充保险公司人员,谎称发现有人正利用保险消费者身份信息在外地办理了社保卡(社保卡实为主要用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集成电路卡,与商业保险根本无关),购买了违禁药品,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引发保险消费者的心理焦虑、恐慌。第二步,假意帮助保险消费者,提供虚假的公安机关电话要求其申诉。第三步,冒充公安机关诱骗保险消费者将资金转移至所谓的“公安机关账户”保存。

常见手法之三:冒充保险公司人员,谎称保险公司正在举办客户回馈活动,以给保险消费者邮寄礼品为名,诱骗其汇付一定金额的邮费。

看到这里,笔者不得不说:这些利用电信手段进行诈骗的犯罪分子以保险为名实施电信诈骗的行为不仅侵害了保险消费者权益,损害了保险行业声誉与形象,还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见招拆招,应对这些诈骗手法呢?

如何应对电信诈骗手法

针对以保险理赔为名利用银行ATM机实施的电信诈骗。你该了解这些:保险公司正常理赔无须进行银行ATM机操作,支付理赔款只需要银行账号(卡号)、户名和开户行等收款信息,不需要银行账户密码、信用卡有效期、信用卡背面的验证码以及微信、支付宝支付密码等支付验证信息。当接到自称保险公司人员以理赔为名要求您到银行ATM机进行操作时,请务必警惕,注意保护个人银行账户信息。

针对以个人信息被冒用办理所谓的社保卡并涉嫌犯罪为名实施的电信诈骗。你该了解这些:一旦接到自称保险公司的人员打来或发送的身份信息被冒用办理了社保卡、进而涉嫌违法犯罪之类的电话或短信,请您不要被其制造的紧张气氛所迷惑,要立刻意识到这是诈骗,因为保险公司无权发行、管理社保卡。同时,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客服电话与保险公司联系并举报,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短信。

针对以回馈客户邮寄礼品为名要求支付邮费的电信诈骗。你该了解这些:正常情况下,保险公司举办客户回馈活动不会要求客户支付邮费。如您接到自称保险公司人员提出支付邮费的要求,请及时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进行核实举报。

特别提示,如您受到以保险为名实施的电信诈骗侵害,要尽快通知开户银行和保险公司,并致电110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公安机关帮助挽回个人损失。

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简报 第5篇

为提高广大教师及同学们反电诈防骗意识,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10月27日下午,在阜南六小校园内,阜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阜南县反诈中心、中行阜南县分公司和中国电信阜南县分公司联合开展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讲进校园活动。市反电诈中心刘丹主任、市中行驻反电诈中心黄志强行长、学校部分教师及千余名学生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阜南六小校长钟刚主持。

活动现场,阜阳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马警官结合近期多发的典型案例分析、常见诈骗形式和种类以及针对学生进行诈骗的常见手法及危害,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不法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法和作案特点,提醒小学生,并通过与学生互动以及“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告诫家长及亲属,在使用手机过程中,遇危险信息要做到不理睬、不点击、不轻信、不泄露、不转账,被骗后急救时能够做到快申诉、快报警、快取证;网络消费时做到“心莫贪、擦亮眼、蹦根弦、防诈骗”。

通过开展反电诈专项宣传教育活动,使同学们进一步加强了安全意识,了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形式、手段和特点。在与马警官互动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踊跃发言,学到了更多识别电信网络诈骗的技巧,提高了自身及家人防范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共同筑起网络使用安全防线。

银行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方案 第6篇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防范电信诈骗工作,我行成立防范电信诈骗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办公室设立在财务会计部,负责电信诈骗的防范和处置并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加大风险提示力度,提升服务质量﹐有效防控电信诈骗风险。

二、工作职责和要求

对于电信诈骗的防范和处理,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手里客户被电信诈骗的处置工作,对客户反应的各项问题应详细记录并呈报给上级领导。

(二)承办上级领导机关和总行领导交办的客户被电信诈骗事宜。

(三)负责监督辖内各营业网点临柜人员对客户在汇划款时进行风险提示。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临柜人员和客户之间的交流。在客户办理汇款业务时,临柜人员要咨询客户是否是按电话短信内容进行的汇款,如果是要提示客户往电话短信内容汇款的风险,及时有效的保护客户资金不受损失。

(二)加强防范电信虚假信息诈骗的宣传。印制提示客户注意防范虚假信息诈骗的宣传资料,并张贴在营业场所明显处,提高客户防范风险的意识。

四、应急响应及启动

(一)如发生电信诈骗事件,应及时上报我行防范电话短信诈骗管理领导小组,同时上报总行,由总行根据事件性质做出快速反应,降低客户资金风险,在第一时间内,分析、审议诈骗事件,指导各网点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如是他行账户应立即联系追索款项,如是本社账户应立即冻结。并及时上报总行。

(二)街道事件报告后,启动本单位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在第一时间,分析、审议诈骗事件,指导各网点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如是他行账户应立刻联系追索款项,如是本社账户应立即冻结,并及时逐级上报。

五、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恢复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积极组织实施系统恢复工作。

(1)组织实施应急预案,完成数据恢复和核对工作,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业务处理的连续性。

(2)应急处理结束,按照决策原则发布应急预案的结束命令,恢复业务正常处理。

(3)组织分析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对日常工作要求及应急预案处理步骤进行相应补充完善。

(4)发生重大事件和较大事件后,事发单位在事件处置完毕后,2个工作日内向上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事件总结报告。发生一般事件后,事发单位应在事件处置完毕后3个工作日内向上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事件总结报告。

六、应急保障在危机发生时,解决危机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有必要制定应急保障措施。

(1)人员保障。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其下设办公室成员应由业务专家和技术专家组成,并明确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

(2)物资保障。应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物资需求,满足系统预警、预测、预防和应急处置相关技术研究、储备的费用需求。

应急处置预案由农商银行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本应急处置预案未尽事宜,以省农村信用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准。

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总结 第7篇

为进一步提高经开区社区居民反诈骗意识,减少诈骗案件的发生,维护居民的切身利益,8月2日,经开区国金华府社区开展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一边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一边针对当前电信诈骗典型案件的特点,耐心给居民进行讲解,特别提醒老年群体要防范分子可能利用电话、网络等媒介设置陷阱,诱骗居民进行银行转账,谨记“贪小便宜吃大亏”,如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时坚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汇款,及时拨打110报警。同时,还帮助多名居民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对电信诈骗的防范、鉴别和自我保护能力,下一步,国金华府社区将继续通过多途径宣传,营造社区共同参与、全民共同防范的良好氛围。

苏州移动多措并举防范电信诈骗 第8篇

多方联动打击电信诈骗加强技术创新

今年6月底, “中国移动研究院-江苏公司网络安全联合实验室”在苏州挂牌成立。该实验室重点研究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为苏州移动的网络安全提供技术保障。借助这一实验室平台, 苏州移动联手公安机关、无委会直接或间接打击电信诈骗, 截止目前, 苏州移动已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短信诈骗犯罪11起, 缴获伪基站设备17台。

在防电信诈骗的举措上, 苏州移动先是探索建立了“诈骗电话快速通报封停制度”, 同时还运用江苏移动域名管控平台、伪基站侦测与追踪平台等技术平台, 实现对非法域名的封堵与用户的安全提示。另外, 苏州移动还在市区重要路段安装网络探针, 结合公安道路监控系统建立伪基站道路监测系统, 这一创新技术可对布控点实现10秒内, 50米范围内精准定位。

普及防诈骗教育提升市民安全意识

除了上述的防范实施手段, 苏州移动还进一步加强对公众防诈骗宣传的普及教育。结合“打击治理通讯信息诈骗”专项行动工作要求, 苏州移动制作《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指南》、《网络安全知识手册》宣传手册约10000余册投放于全区主要营业厅, 利用营业厅的优势对客户进行防诈骗教育。同时, 苏州移动定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公众开放日活动, 通过现场视频、展板等多种方式提升市民的安全意识。

警方教你防范电信诈骗 第9篇

三条底线

语音电话不回拨。无论是银行卡欠费还是邮包未领取,或者是水、电费未缴纳,骗子大多都会使用各类语音电话,一旦当事人产生疑问回拨,往往就是骗局的开始。所以语音电话不要回拨。

与钱有关要当心。电信诈骗最终是要骗钱,所以一旦有陌生电话打来涉及到银行卡、账户、密码,凡是和钱有关的一定要提高警惕,赶快挂断电话。

询问警察。绝大多数的电信诈骗中,最后一个环节往往是各种公安、检察官、法官出场。其实,政法机关办案,绝对不可能在电话中和当事人进行沟通,都是通过当地的派出所、社区民警与当事人沟通。所以一旦遇到这种涉案、涉警的电话,可立即与当地警察联系,也可以拨打110向警方求助。

十個“凡是”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都是电信诈骗;

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电信诈骗;

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都是电信诈骗;

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都是电信诈骗;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都是电信诈骗;

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都是电信诈骗;

凡是叫你宾馆开房接受调查的,都是电信诈骗;

凡是叫你登录网站查看通缉令的,都是电信诈骗;

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都是电信诈骗;

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都是电信诈骗。

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总结 第10篇

1、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加强自我网络保护的思想理念。

2、通过班级班会让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充分认识到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了解电信诈骗的形式、手段、特点和危害,并对每个种类的“警方防范提示”进行了讲解和分析,使大家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切实筑牢思想防线。

3、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宣传防范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大众的防范意识。

4、通过电子通告,再次申明八个“凡是”不要相信、八个“凡是”都是诈骗、牢记“三个不要”、谨记“六个一律”的精神意识。

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总结 第11篇

充分利用双龙镇宣传阵地,广覆盖开展宣传工作以展板、横幅、电子屏等为载体展出各类“防电信诈骗、防上当受骗”的宣传资料和告示,普及防诈骗知识,营造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同时,利用新型网络宣传阵地,向广大居民推送一系列电信诈骗受骗的典型案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请进来”是指邀请片区民警定期对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开展防电信诈骗知识讲座,并通过观看防诈骗短片、交流诈骗案例、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帮助居民们深入了解电信诈骗的常用作案手段和防范方法,从思想上提高警惕,从而起到教育一人、影响一家、带动一片宣传辐射作用。

“走出去”是指结合网格化管理深入走访入户,组织网格员分片、分块,开展上门入户宣传,向居民普及一些防范方法,进一步提升居民对于防骗知识知晓率,善总结、增效果,普及简便实用的防诈骗技巧,提醒居民要提高防范意识。

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简报 第12篇

12月24日,福建厦门警方联合钱盾推出全国首个“AR实景千个红包+防骗宣传”活动。首批1000个AR实景红包将在中山路5个红包点,通过支付宝派发给群众。据悉,这是厦门警方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活动中的创新之举,旨在将防骗知识宣传与新技术结合起来。

“AR红包”就是通过手机在现实世界里藏红包、找红包,和伙伴们一起分享。厦门警方在思明区中山路步行街设置了5个红包站点,共有1000个红包,线索就是厦门警方推出的防骗宣传海报。厦门居民可以通过使用最新版本支付宝,点击“AR红包”,从AR红包地图中发现身边的红包,到达红包所在地,查勘线索图,找到藏有红包的`物品,将镜头瞄准该物品,即可成功找到红包。

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口号 第13篇

2013年7月,胡某(女)电话报警称自己被骗走50万元钱。同年9月,公安机关通过网侦、技侦等手段一举挖出以刘某为首的电信诈骗团伙。经侦查发现,此团伙主要通过冒充公安人员向被害人打电话的手段骗取钱财。具体实施诈骗的有五人,除一人负责取钱外,其他四人分成二线和三线两个小组,其中三人负责二线,冒充公安人员打电话,称被害人的身份证被某个洗黑钱的犯罪组织盗用办理了银行卡,涉案金额巨大,需要冻结被害人所有账户配合侦查,如被害人需要可将银行卡的存款转入银监会的安全账户。团伙中另外一人负责三线,冒充银监会人员引导被害人转账。负责二线的三人每人一部电话,分别向被害人打电话,如果骗取成功按诈骗金额的5%提成。此团伙采用这种电信诈骗的方法骗取数名被害人共百余万元存款,给公众造成了严重损失,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一、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

(一)诈骗形式新颖、易得手

诈骗人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冒充公安、电信、银行、邮政等部门工作人员,虚构被害人涉嫌洗钱、电话欠费、信用卡欠费、家属被绑架、中奖等事实,利用事先取得的被害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资料信息,诱骗被害人将钱款打入提前设置好的所谓的“安全账户”内。由于犯罪形式新颖,被害人对此类诈骗方式鲜有耳闻,防范心理不强,犯罪极易得手。

(二)诈骗手段先进、侦破难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技术平台,通过voip网关的改号功能,拨打出去的电话在被害人手机上显示的确实是其所冒充的国家机关办公电话,被害人更容易相信犯罪分子的身份。另外,电信诈骗大多数属于远程的、非接触式的犯罪行为,没有犯罪现场、也没有痕迹物证,而且电信诈骗案件的犯罪空间复杂,犯罪行为的实施地、案件发生地、结果地大多不相同,并且其所操作的服务器和IP地址大多在境外,跨区作案,隐蔽性强,侦破难。

(三)诈骗团伙隐蔽、组织性强

电信诈骗组织者承租居民住宅房作为行骗地点,隐蔽性较强大,不易被外界发现。同时,诈骗团伙成员有五到十人甚至更多,他们分工明确细致。所有的诈骗行为都由组织者掌控全局,事先拟定好诈骗台词,对诈骗人员进行培训,诈骗得手后,按照诈骗金额给成员提成工资,内部组织结构紧密、关系稳定。

(四)诈骗后果严重、涉众广

电信诈骗团伙是针对全国范围实施诈骗,犯罪波及面非常广,诈骗对象宽泛且非特定,诈骗数额大,被告人退赔能力差,社会危害性非常大。

二、电信诈骗犯罪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银行和通信行业的监管,打破作案平台

电信诈骗的犯罪分子利用银行和通信部门的漏洞,假借他人的身份证到银行开设账户,到通信部门购买电话号码不需要身份认证,而且能够通过网关等非法软件任意改变主叫号码,使银行和通信部门在客观上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不良作用。要想从根源上治理此类犯罪,需要这些部门的大力配合,采取相关的政策支持,加强行业监管,严把银行账户开设关口,推进落实通信号码实名登记制度,保护个人信息不泄露,同时要与公安机关加强配合,建立日常会商机制,从源头上遏制电信诈骗的发生。

(二)开展打击电信诈骗专项活动,遏制犯罪势头

针对电信诈骗日益猖獗的情况,公安机关要加强社会治安整治的力度,开展专项行动,通过宣传、发动形成良好的、严厉的打击氛围,震慑犯罪。在专项行动中综合利用各种侦查手段,主动发现和打击犯罪的黑窝点,加强治理犯罪突出的原籍地,派工作组进村入户,注意发现高危人员。同时,通过专项行动的方式,提出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有关部门加强重视,推进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从根本上遏制电信诈骗发展蔓延的势头。

(三)拓宽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要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案例直击、风险提示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进行相关司法宣传,让民众了解电信诈骗犯罪的手段特点,增强防范意识,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短信和电话,不轻易泄露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号及密码,遇事要同家人、朋友商量,一旦掉进诈骗陷阱,立即报警,以求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四)加大惩处力度,威慑犯罪分子

电信诈骗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犯罪,手段简单,投入小、收益大,而且法律对诈骗犯罪的处理偏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此类犯罪的发生。笔者认为,要严厉惩处诈骗分子,司法部门就应坚决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该宽则宽,该严则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结合案件事实及社会危害性从重处理电信诈骗犯罪,加大犯罪成本,威慑犯罪分子,从而遏制电信诈骗犯罪的发生。

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简报 第14篇

日前,海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该县公平英豪学校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入校园活动,以提高师生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加强信息保护,确保支付安全,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犯罪手段多样,被骗案件高发。鉴此,该县信用合作联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于日前在海丰公平英豪学校开展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进校园活动。活动中,该联社工作人员向广大师生发放《防范电信诈骗知识手册》,向学生解读Ⅰ、Ⅱ、Ⅲ类户的定义。同时,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形式和特点,详细讲解诈骗电话、短信的特征及汇款注意事项,介绍了如何防骗、被骗后如何及时止付等知识,让师生充分了解电信诈骗的手段以及关于银行账户类别的新政策。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简报 第15篇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一些不法之徒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等方式不断翻新诈骗手段,通过伪基站假冒银行客服电话发送短信实施诈骗,电信诈骗案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作为贴近天津自贸区客户的基层金融服务单位,今年以来,渤海银行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举行一系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取得实效。

据悉,为有效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天津自贸区金融稳定,渤海银行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加强宣传,提升意识。全辖范围内陆续开展“2016年安全月”、“金融知识进万家”、“金融知识万里行”等系列活动,将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宣传活动常态化,切实提高全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应对能力。

期间,渤海银行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针对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发放宣传折页和防范诈骗手册,有效提升宣传活动的覆盖面。同时,针对电信诈骗辐射面广、隐蔽性强、发案率高的特点,耐心向公众客户讲解犯罪分子使用的诈骗手段、话术及应对措施,提示客户在接到诈骗电话、短信或登录互联网时,提高警惕,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公众客户对宣传活动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有效掌握了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措施。渤海银行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还将进一步履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通过服务客户、服务民生,切实保护公众客户合法权益,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上一篇:《吉林省社区服刑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下一篇:副院长工作总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