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

2024-08-27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精选14篇)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 第1篇

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考研经验

录取名单出来了,我有幸是其中一个。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应该就是录取了吧。从决心要考人大开始,就想要找到更多信息,非常感谢人大考研论坛,我从这里收获了很多,所以想把自己的考试经历写下来,希望能给以后想考人大者一些帮助。

我报考的是人大外院的英美文学。来自一所普通的地方二本院校,没确定前很担心人大会不会歧视出身,后来听一位学长说,没那回事,只要你有实力。所以,想考人大的学弟学妹们不要担心这个问题,放手去拼吧。当初选学校时也很纠结,最终敲定人大,痛苦的是没有参考书,其实现在想想没有也好,要是对着那么多参考书,想着自己还有多少书没看不是更恐惧?

一、关于初试

初试题型已经有热心版友的帖子详细说明了我也不在赘述。只是觉得基英题量大,我是没写完,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当时为了应付没有参考书的窘境,有看过张汉熙的《高级英语》现代大学英语,新四等等……觉得还蛮好的,多翻翻字典啊,英文书籍什么,反正就是接触英语。

英美文学用的就是吴伟仁的四本教材,但今年考试的题目也开始超出这个范围了,随意还是尽量多看看吧。我也根据往年的经验看过罗经国,常耀信的.文学史简介等和一些文学书籍。每天的积累和坚持,不要灰心丧气。

政治我就只看了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是10月份出来后才看的,然后做了真题卷。真题卷多做几遍还是有用的,后期有做过任四,就什么也没有了,市面上各种辅导资料都有看着什么都像,索性什么也没买。

二、关于复试

复试是3月20号上午笔试,下午面试

个人觉得笔试难度相对前几年降低了不少,考察的也的确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尤其是作文,记得之前多自己说考不少有什么,条条大路通罗马,结果笔试就考了这个题目。

下午的面试,我等的很焦急,都进行一半多了才到我,先是二外面试,一进去两位老师,打了招呼后老师让自我介绍,我懵了就准备了3句,说自己叫什么,从哪来后,实在没准备多,老师很和蔼的说别紧张,我其实心里嘀咕不是紧张,是没得说啊,然后就自己随便说了几句,那天早上正好北京下雪,就说想到一首日本歌曲,北国之春,还大胆唱了两句(现在想想真是汗颜)老师都笑了,其实心里捏了一把汗。后来就说是读标日中级第一课,然后回答几个问题,就出来了。所以还是提前准备个好点的自我介绍吧,不至太濉

回来后没4分钟又被综合面试,在外面等待时抽了一篇文章,快速扫了一遍,知道大意。我抽的是现代高科技快速发展,人类快节奏之类。文章一开始就是很多术语,词汇,都傻眼了。只能硬着头皮读。读后老师问问题,先就所读文章问,然后在扩展些。问的前两个都没答出来,有个3D 什么,那个单词忘了,老师问什么意思,我就说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什么是3D电影,又把这个解释了一通,老师点点头。然后又问文章大意,怎么看待的,随后就顺利一些了。大概问了5个问题左右就出来了。老师都很和蔼,不会的也会慢慢引导,不要自己紧张慌了手脚,对于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诚实,因为老师什么都了解,你是否了解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

以上大概就是考试的一些体会了,希望能有一些帮助作用,送上自己喜欢的一句话,Do not ,for one repulse,give up the purpose that you resolved to effect。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一大半了,祝愿每个人都有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 第2篇

本次经验交流会以专业老师讲授考研注意事项为主,同学自主交流为辅。交流会上,杨林伟老师与张媛媛老师分别针对是否考研与高校考研信息进行了详细讲解。丁凤熙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强调了要抓住老师出题的重点,留心备考等注意事项。楚永娟老师则告诉同学们不要太过于迷信考研辅导班,同时要有“决心+信心”的持之以恒的精神,踏踏实实的坚持不懈的走到最后。同学们积极提问,老师们耐心讲解。在同学自主交流中,已成功考入名校的研究生前辈们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他们的考研经验,耐心解答疑问,同学们纷纷表示前辈的分享使他们了解到了更多的复习窍门。凭借(专业一142,专业二133,政治77,英语72)初试424分,复试414分的高分成功考入韩语专业权威学校——延边

大学的赵贝贝同学因为时间关系未能参加,通过书面形式向学弟学妹们讲述自己从8月底开始备战的经历和技巧以及考研注意事项,给韩语系的学弟学妹加油鼓气。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分析与思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促进就业创业,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 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 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 的确, 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里, 由于高校扩招及国家战略转型, 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比较严峻。 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 是摆在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希望通过对近年来在该院学习的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梳理, 从而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给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根据数据进行问题探析

根据下图表一的数据和图形可以看出, 从2011—2015年学生的总体就业情况较乐观, 除2013年以外, 其余就业率均在97%以上, 2012年和2014年达到了100%, 5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5%, 这个数据大大高于学校和省高校平均就业率;当然就业率波动较大, 呈现出过山车的走势, 总是一年一般一年较好, 其中2013年更是跌到了79.49%这样较低的水平; 同时可以看出升学率较稳定, 基本维持在18%左右, 其中2011年达到了最高值19.69%;出国率逐年上升, 特别是2013—2014年, 出国率呈翻倍增长趋势, 达到了近17%;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灵活就业率也在逐年上升, 尤其是2014年更是较往年翻了4—5倍, 达到18.41%, 协议就业率总体较稳定, 基本保持在60%左右, 其中2011年最高, 达到69.11%。 当然学生毕业人数呈现出“倒锅型”走势, 2013年达到312人, 平均毕业人数为255人。

再看表二的数据和图形, 可以看出从2011—2015年学0 1、#2、3’4>?=’、@A生的就!"业去#向$发%生-<=’5了、6较7大89的:变;化, 原本接近=20’%的去机关、学校20、11事!业单259位、科研1院9.所7%的比例较8低.1%到只有不28到.2%9%的比例, 其中2013年最高, 达到了22.8%, 2014年最低, 为8.5%;而————————————————————————毕业后去国有企业工作的比例也非常不稳定, 呈过山车式2011—259 97.68%69.11%19.69%7.34%1.54%发展, 一年高、一年低, 在2013年达到最高峰10.3%, 而在20142012—274 100%71.9%17.88%8.39%1.82%年降到最低值, 为5.5%;去三资企业、其他企业工作的比例总2013—312 79.49%48.08%17.95%8.65%4.81%体呈增长趋势, 从2011年的28.2%增长到2015年的近49%。2014—201 100%47.26%17.41%16.92%18.41%

从表一、表二数据和图形所反映的现象来看, 笔者认为目前横亘在大学生就业道路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国家政策、体制的转型与改革所带来的阵痛。

以前但凡进入了大学学习就意味着进入了保险箱, 毕业出来以后必然由国家分配工作, 个人根本不需要操太多心。 而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体制的升级转型、政策的改变与调整, 现今的大学生必须为自己的出路进行规划与思考。

2.学生不再只为“体制内”所心动。

由于从小接受的教育与社会的影响,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大学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我们把它称为“铁饭碗”, 即在机关、学校、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乃至国有企业工作。 而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 国家反腐力度的不断深入, 现今但凡招聘必须进行公开、 公平的考试和选拔, 而即便进入了“体制内”也不再有机会混日子, 因此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他们更愿意去一些有着挑战机会的单位工作, 当然国家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3.未来的出路不再局限, 更加富有挑战和竞争。

以前的大学生毕业后要么找工作、要么继续深造, 但是继续深造的比例很小。 而如今选择升学和出国的比例在大幅增长, 两者相加达到了近30%,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转变, 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是重要的契机; 同时灵活就业的比例在逐年上升, 这可以看出有很多学生在不断响应国家的号召, 投身到了创业的行列。

4.外语人才培养的盲目化。

根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 《2006大学评价报告》统计显示:我国超过80%的高校开设了外语专业, 共有554所高校开设[1]。 时间到了2008年, 开设外语专业的学校增加到了近1000所。 据教育部2008年的教育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 全国共有外语专业毕业生31万余人, 在校生120多万人[2]。 本来为了适应国际化的进程, 加快国家的发展, 外语专业的迅速扩张和发展无可厚非, 但是不少高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大学的建设, 在本来并不具备开设外语专业的学科背景下武断上马, 导致目前外语人才培养既烂又多的盲目化现象, 极大地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造成大量外语类人才过剩和就业前景黯淡。

5.外语专业培养体制的陈旧化。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深, 外语语言教育的不断普及, 人们越来越重视外语的学习和运用, 而单一的外语人才的社会需求则逐渐萎缩。 根据全国外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小组的调查发现:国家部委、国有企业、外经贸公司、部队和教育部门对于单一类外语类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 市场对单纯的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步减少。 但是目前大多数外语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单位仍采用传统的“语言+文学”的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的狭窄, 知识体系的单一, 与社会现实需求脱轨, 因此, 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已远远落后于现实社会的人才需求。

6.外语人才专业素质的单一化。

随着外语专业招生数量的持续增长, 专业教育质量问题逐步凸显, 很多学校外语学院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勿说学科带头人, 就连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都凤毛麟角。 这些情况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专业实力的竞争力与专业能力。 另外, 学生人数偏多, 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受限且无法更新, 这使得本来对于实践要求性很强的外语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毫无竞争力, 也间接导致了就业机会的丧失[3]。

二、根据问题探析所产生的思考

根据表一、表二数据和图形所反映现象得出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更好的规划与思考。

1.实行大类招生, 实施双语教学, 进行全面改革。

近年来由于全国外语专业尤其是英语专业的普及与不断扩张, 导致市场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存在供大于求的怪象, 间接导致了一些英语专业就业难的现象, 同时也是对目前我国有限教育资源的无理配置。 基于此, 我院从2012年开始, 在全国率先推出大类招生、双语教学, 也即是由原来的4年制改为现在的5年制, 学生进校以后第一年进行英语基础学习, 从第二年开始重新划分专业, 每个学生修两门语言, 毕业时就具备了双语能力, 这样的改革可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但是从就业现状来看一定可以厚积薄发, 取得较好的效果。

2.以就业为导向、创业为先锋, 全面有效实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鉴于目前高校、 中小学及教育培训机构对于纯语言教师的需求渐趋饱和这样一个现实情况[4]。 笔者认为学校应当着眼于未来, 加强以就业为导向、创业为先锋的教育, 通过对学生进校以后实施的就创业知识讲座、 沙龙, 就创业知识竞赛、就创业先锋分享会、就创业大赛等形式全面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同时也应当积极与国家、社会接轨, 按照外院学生特色, 构建“互联网+语言”的实践型、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完成外语人才培养“单一型”到“复合型”的全面转变。

3.转变学习理念, 增强综合素质, 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就业形势的转变,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外语专业学生更应与时俱进, 转变就业理念与学习理念, 摒弃以前的“一蹴而就、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思想与观念, 放弃以前的“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择业观念, 加强文化、艺术、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学习与思考,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 先生存、后发展, 先学习、后成长”的理念与精神, 面对困难, 摆正位置, 放平心态, 勇于挑战, 充分发挥外语专业的优势与特点, 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理想。

4.建设信息平台, 保证就业信息有效畅通。

在当今信息化高速传播的时代, 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对于事情的完成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学校应当着力建设信息化平台服务于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 具体说来, 首先, 建立学校、学院的就业平台, 及时更新、发送实习、就业信息。各学院发布的就业信息可以根据各语种、各专业的不同特点, 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发放, 我院就采取了点对点、一对一的网络信息平台式服务, 能第一时间将翔实的大型就业、创业、实习信息发送到每一位毕业生那里。 另外, 利用现代通讯的便利性, 将即时、细微的就业信息及时发送到毕业生手里。 比如飞信业务、QQ工作群、微信群等, 都可以直接将就业信息直接发送到毕业生手机里[5]。

参考文献

[1][2]吴进善.河南省外语专业近五年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57) .

[3]吴进善.河南省外语专业近五年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58) .

[4]武玉红, 李红梅, 卢兰平.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与就业倾向研究[J].出国与就业, 2010 (61) .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 第4篇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高校开设女子足球运动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对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女子足球开展的可行性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女子足球 体育改革 可行性

一、前言

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20世纪中国姑娘们创造了“铿锵玫瑰”时代。但自2000年以来,我国女足水平出现下滑趋势。2000年悉尼奥运会小组未能出线,2001年世界大运会和亚洲杯上两次负于朝鲜,2003年第三届世界杯未能进入四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足0:8大败于德国,未能进入八强。2005年中国女足四强赛垫底,2006年中国队0:5负于朝鲜获女足世锦赛亚军,2007年世界杯第五名,2008年中国女足止步于奥运会八强。根据众多女足专家人士的分析,综合来说,中国女足的溃败,最直接的原因是缺乏优秀的后备人才,从而导致队伍青黄不接。追根溯源,这与国内女足的发展体制和机制有很大关系。因此,本文对我国高校女子足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综述,找到适合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女子足球运动开展的对策,提出女子足球运动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中快速、健康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够尽快看到中国女足的复兴的那一天。

二、研究对象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女子大学生。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女子足球的开展现状

谢朝忠在《论我国女足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分析了女足的情况,他认为女足运动的社会认同程度较低,女足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与条件相对恶劣,运动员出路没有保障,同时受全运会设项问题的影响,多个省市女足相继解散,因而曾经一度的“女足热”在中国迅速降温。孙蔚、陈善平在对参加2003年至2005年飞利浦全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联赛的16支队伍的调查研究得出,大部分高校女足运动员不是高中毕业生,而是来自省市的专业队。其中我国高校女足队员总体较为年轻,25岁以下的队员占到82.7%,但年龄结构不均衡,其中年龄最大的为32岁,最小的17岁。从事足球运动年限最长的为20年,最短的2年,新老队员之间的年龄和训练水平的差距较大。还有大约70%的高校存在着经费不足的问题。

(二)制约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女子足球开展的因素

1.各高校领导对开展女足运动的态度是关键因素之一

各高校领导认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运用到女足的日常训练,且女足工作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不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不能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同时,我国高校目前都实行学年学分制,在4年的时间内必须修完规定的所有课程与学分才能毕业。而运动员因比赛、集训造成缺课和缺考,给她们如期完成学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同时,由于受伤病、没有充足的奖金的影响,女足运动员很难全身心投入训练。所以各高校领导不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跟物力在女足运动队的组建上。

2.女足运动员的生源对高校女足运动开展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校女足运动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从省市女足专业队的后备梯队或退役队员中降分录取一些队员;第二种是从普通中学和体校、足校中适当降分招收的女足特长生;第三种是与当地的足球俱乐部或专业队合作,采用联合办队的形式接受整队的女足队员入学。女大学生大部分都怕脏、怕累、怕受伤、怕身材走行、怕被晒黑,从心眼里排斥足球,认为足球是属于男生的运动。

3.女子大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女子足球既有益于身体锻炼,又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她们从中体会足球给她们带来的乐趣,让她们不再只是扮演拉拉队员的角色,而是学会踢足球,懂得如何去欣赏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如何教别人踢足球。学习足球的人数增加,就有利于教练选择优秀的运动员,这样一支女子足球队就应运而生。

4.女子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限制

个性是有别于共性的心理特征,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发展个性,是开发学生智力,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以实现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在符合自己意愿的体育领域中发展个性,有助于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有助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现在很多女孩子的性格都比较外向,喜欢竞争和对抗性比较激烈的运动项目,而足球运动正好满足这一点。

四、结论

虽然女子足球技术动作多,战术复杂,对抗激烈,对运动员体能要求高,训练时应当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训练方法,但还是可以借鉴一下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其他运动队和其他高校女足的经验开展女足运动。教、体、企的联合办队既能改善球队的训练、生活问题,又能解决队员的受教育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女足队员退役后的再就业问题。因此,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职业女足向高校女足的发展是重塑女足辉煌的希望所在,职业女足与高校联办的道路更适合我国当代的国情,有利于女足的发展。四川各高校可以采取教、体、企的联合办队办法,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等学校试行,然后进行普及,这样女足的辉煌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 周驰.第4届女足世界杯后中国女足运动发展道路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

[2] 周俊飞.对发展中国高校女子足球运动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3(4).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 第5篇

首先是选学校

学校的选择不要一味的追求名校,211也好,985也罢,你选的学校的题型一定要适合自己。这也就是说,所选的学校出的试题,你一定要有把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有一个质的提高。不要盲目的选一个学校,然后发现这个学校的题目是你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得到提高。当时我选人大的时候就是看准这个学校题目很适合我。很多人会说人大自从08年开始就没出过真题卷,这些都是怎么知道的呢?人大的出题非常的稳定,也就是说题型基本不变,变得只是考试内容和每一题的分值。那么我们一个一个的分析一下人大的试卷

语言学

语言学在08年之前一直是考综合的试卷,就是文化,语言学,文学,翻译放在一起考,但在08年之后就开始改革,只考语言学。语言学出的书是两本,一本是刘润清出的《新编语言学教程》,另一本是胡壮麟的书,这两本书在考试中都有一定的涉及。语言学的第一题是填空题,这道题是对基本概念的考察,这里面的题目原句一般在刘润清的那本书里,所以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把概念弄清楚,而且要细致,包括单复数也一定要弄清。这道题的分值是30分,总共15题。第二题是简答题,这个是对理论的理解,这道题总共40分,总共四小题。那么这道题的重点我个人觉得可能还是在刘的那本书中,但是也会涉及到胡的书,所以看得时候不要只侧重于看一本书,这样说的原因是胡的那本书非常的难读,我有很多研友说就算读中文翻译都有不理解的地方。考试的时候不要抱着侥幸的心里,只把其中的一本书读完,另一本就不管了。接下来的一道题是一个理解题,先看一段话,然后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这道题的重点我觉得就在胡的那本书上了,而且这道题考的可能是对某一个章节的宏观理解。最后一道题是一道翻译题,没有太大的难度,也没有生僻的词汇,就是有点长,分值40分。

对于那些找不到真题的人来说,我的建议是你去看看06年的真题,这是现在语言学考试的模板,题型基本一致,变得只是分值。

基础英语

人大基础英语我要说的不多,几个重要的关键词:词汇(gre),阅读,完型,翻译,作文。这里要说得是完型,人大的完型有两种,一种是看选项的,另一种是自己填词的(不是同时考),所以准备的时候要充分,两种都要做。人大的基础英语难度在专八之上,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每年的考察题型可能都有变化,准备的时候要充分,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我准备的时候看了两套教材,做了好几本练习册,平时还看看英语学习的杂志。我要说的是练习册很少,很珍贵,所以得反复做,不要一遍就完事。词汇就背新东方的gre,还有平时的积累。

法语

法语大概是所有考研同学中觉得最简单的,今年尤其简单,因为连时态和动词变位都没考。题型有选择,阅读,翻译和作文。但是再简单的题目也要准备充分,我今年考了85分,但是我看到很多人考了95分,当时觉得很汗颜,主要还是觉得自己准备不充分。法语的书我看了李志清的大学法语三本,看了一本语法书,还有那本考研的法语书,记不得名字了,就知道是橙色壳子。法语是要写作的,平时要注意积累和练习。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 第6篇

一、毕业生考研辅导安排

1.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研座谈会

(1)团总支主持请往届考取研究生的同学传授经验,回答大三准备考研学生的提问,相关考研资料复印存档,留给下一级同学参考。

(2)专业教研室主任召集本教研室教师帮助大三有考研意向的同学合理安排暑期专业课复习计划并回答有关报考学校、专业与导师选择等问题。

2.大学四年级暑期结束开学报到时,团总支摸底整理有考研意向的同学名单,按照班级形成一览表,内容包括姓名、学号、联系电话、欲报考的学校与专业等信息。

3.专业教研室根据考研名单,召集相关教师与学生开会,摸清考研学生暑期专业课复习准备情况,协助学生制定考研报名前大约三个月的学习计划,就相关报名与专业选择的相关问题提出参考意见。

4.考研报名前一周,专业教研室召集相关教师了解学生考研报名的最终意向,根据专业报名情况结成帮扶对子,利用最后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专业课与二外辅导,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5.考研前一周,专业教研室主任、副主任以及支部书记与团总支一起调查研究学生考研准备情况,强调一下安全与考研期间有关注意问题。

6.初试成绩出来以后,专业教研室指派专人(学生)负责搜集整理学生初试成绩以及报考学校与专业情况,报学院院长以及相关负责人,由学院以及相关教研室共同制订协助学生复试与调剂的相关计划,切实提高复试通过率。

7.复试完毕后,专业教研室指派专人(学生)负责了解并整理复试录取情况,形成一览表,上交学院有关领导,准备组织录取的同学为下一届学生传授考研经验,并复印保存相关考研真题等资料。

二、考研表彰奖励办法

1.考研表彰分别奖励教研室与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按照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当年考取研究生的同学每人奖励二百元。

2.对教研室的具体奖励分梯级进行:

(1)考研率15%以内,每考取一人奖励教研室二百元。

(2)考研率15%-30%之间,达到15%以后,每超出一人奖励教研室三百元。

(3)考研率30%以上,每超出一人奖励教研室五百元,学院将为之举行考研表彰大会。

3.德语与英语教研室根据各自情况制定相应考研奖励措施。

4.对团总支的考研奖励比照以上标准减半执行,考研率以全院当年考研率为准。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 第7篇

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交流会暨动员大会

2008年6月13日下午,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交流会暨动员大会于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副院长付天军教授代表院长宋德文教授对2008年考研成功的同学致以热烈的祝贺,并表示对准备参加2009年考研的同学寄予希望.会议的开始,付教授从我校外国语学院的师资力量,学风状况等方面与河北省内各其他高校进行对比评估,使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我院的优势,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同时他积极鼓励大家加入到考研的队列中来,并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的考研经验,还代表学院老师作出了庄重的承诺,表示会尽一切力量帮助同学们解决考研道路上的任何问题.随后,党支部书记黄学萍老师也就此次大会发言, 指出考研的学生一定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夯实基础,以坚定的信念坚持到底,给同学们鼓励,辅导员杨旭辉老师,张利霞老师也出席了此次大会.会中,6位大四学生代表真诚地与大家进行考研经验交流,从学校与专业的选定到计划的落实以及各学科的具体复习策略等方方面面一一给出了详细而中肯的建议,最后他们耐心地解答了座下同学们的疑惑.此次大会不但使同学们对考研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更增强了同学们的信心与决心.外国语学院

2008年6月16日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 第8篇

会议地点: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立教楼C201

发言时间: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讨论5分钟。

工作语言:中文或英文

● 征稿范围:面向校内外学者和学生, 欢迎各位同仁就外国语言文化的研究和教学相关论题赐稿、参加会议。

● 摘要要求:A4纸一页, 500-800字, 中文宋体小四号字, 英文TimesNewRoman12号字。

提交论文摘要 (电子版) 截止日期:2012年5月31日。

提交论文摘要与论文地址:张准, zhzh06@163.com

论文摘要评审:院内外专家匿名评审

论文录用通知时间:2012年6月20日

提交论文全文时间:2012年9月20日

● 注:会后将按惯例从会议论文中评审出优秀论文, 并将其发表在《外国语言与文化研究》年刊和《英语教师》月刊上。请在电子邮件主题中注明姓名、年会摘要, 正文注明投稿者的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联系电话、邮箱。

● 联系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

邮政编码:300387

联系人: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部张准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 第9篇

1962年1月,刘成富出生于江苏扬州。1990-1994年,他远赴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读书,并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年,学成归国的刘成富开始任职于南京大学外事办公室。自1996年迄今,他一直执教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先后任教师、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教研室、副教授、系主任、教授、博导、副院长等职务。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国语言文学研究。出版有《法国暴行文学镜像中的纳粹集中营》《20世纪法国“反文学”研究》专著两部;《简明法语语法》 《法国国情》《法语心灵鸡汤》等教材10余部 ;《改变命运》《萨特》《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尔罗》《叔本华》《逆流河》《沙龙传》《20世纪哲学与哲学家》《消费社会》等理论译著40多部。此外,刘成富还在《外国文学评论》《译林》《南京大学学报》《法国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作为一名学者,除了多次参与出国访学考察之外,他还积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并屡次获奖。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

近日,一封来自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的亲笔致信更是将《改变命运》的中文译者——刘成富由幕后推向了台前。《改变命运》是奥朗德在2012年法国大选前夕出版的政纲性自述,目的是向法国民众和选民推销他的个人经历和政治主张。2012年5月,奥朗德当选为法国总统后,译林出版社从法国一家出版社引进了此书的版权,并交由刘成富翻译。在历时3个多月之后,刘成富于2013年最终完成了《改变命运》的中文翻译。不久,此书便在我国公开出版,多家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或转载。

法国留学岁月

留学生:你在法国留学期间有哪些特别的体会或感受?

刘成富:1990年,我自费赴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学习,主攻西方社会历史文化专业。我的导师Michelle Perrot是个国际知名的史学家,在女性主义、私人生活、共和国监狱、劳资矛盾等方面造诣很深。在法国,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她总是站在社会边缘的人的那一边,站在妇女儿童、罢工工人、移民和失业大军的那一边。她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很特别,主要来自于人物访谈、私人日记、通讯、文学证词,而不是官方的档案,她试图从弱势群体、从“他者”那里来反观我们既定的社会秩序。这种研究方法可能是与其他史学家最根本的区别。因此,她被史学界誉为“改变了历史研究方向的人”。读博期间,在她的指导下,我撰写了博士论文《法国暴行文学镜像中的纳粹集中营》。我想知道在20世纪人类文明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出现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我不是搞历史的,我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主要来自文学型性证词和文学作品,我所关注的是一种概念或文学中的意向,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史学。这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要真正把历史与文学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留法期间,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法国国家图书馆、蓬皮杜艺术中心以及巴黎的犹太人图书馆。此外,我还经常去巴黎当代历史研究院参加学术研讨,不定期地参与导师组织的各种文化交流。应该说,从那个时期开始,我才勉强算得上一个文人。

法国高等教育普及得很早,人人很爱读小说,我常常在地铁里、汽车上看到他们手里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小说。法国人爱读书,常常寓教于乐。很多中国游客到了法国之后,会感叹那里的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其实所有这些都与法国的人文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毫不夸张地说,人文精神就是法国的代名词。我第一次到巴黎的时候,好比穿越了时间隧道,回到了清朝时期,因为所有的一切是那么的古色古香。一座座桥梁或一幢幢大楼是那么的古老,那么充满底蕴,面对这一切,我觉自己就像个小学生。法国人崇尚思想,崇尚人文精神,巴黎市中心的先贤祠就是明证,那里供奉着数个世纪以来伟大的思想家,那儿其实就是法国的灵魂,那儿就是法兰西精神。

感受法语魅力

留学生:法语作为一门语言,你觉得它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刘成富:我1979年开始学习法语,至今已经有36个年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门语言的感情与日俱增。很多人说法语很美,但知道它究竟美在什么地方的人并不多。其实,这门语言不仅美在语音语调,而且也美在旋律,美在名词的性数、动词时态和语式,美在词与词之间的严谨搭配。初学法语,人们会觉得很难,有些人甚至知难而退。但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疯狂地爱上它。学法语犹如学花样溜冰,初学时困难重重,但是学了一阵子就会上瘾。学会了之后,你就会有一种发自肺腑的自豪感。就动词时态和语式而言,每一个动词都值得玩味。与其他语言相比,同样的一句话如果用法语来表述,可能给读者提供的信息要多得多,因为法语不仅有性和数的概念,动词里还有其他语言无法表达的时间概念。因此,在法国移民作家中,包括法籍华人程抱一,对法语语言的魅力赞不绝口,因为他们发现了法语有一种其他语言所没有的张力。

留学生:作为一位资深的法语专家,你对初学者有何建议?

刘成富:从1996年开始,我执教于南京大学,这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高等院校。人们常说法国人有个数学家的脑袋,把自己的语言也搞得那么复杂。其实,相对于其他学科,学语言是最容易的,因为即使是呆子也会说话,我就是这样经常鼓励我的学生的。在南京,我常常受到其他高校的邀请,要我去做一些有关法语的讲座。有不少人就是在我的影响下与法语结下了不解之缘的。首先,学外语,要学会模仿、背诵、演绎。光记住单词还不够,还要想方设法去造句,尽量用外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其次,学外语,一开始千万不要自学,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语音语调阶段。否则,别人讲的法语你听不懂,你讲的法语别人也听不下去。

走进法国文学

留学生:你个人比较欣赏的法国文学作品有哪些?

刘成富:在南京大学我主要讲授“法国文学史”“当代法国文学”“法国现代派文学”“法国文学作品欣赏”。我欣赏的法国文学作品很多,主要是一些经典的小说、戏剧和诗歌。就小说而言,我很喜欢《红与黑》《高老头》《茶花女》《局外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戏剧而言,我很偏爱高乃依、拉辛、莫里哀、博马舍;就诗歌而言,我特别看好七星诗社,尤其是诗歌王子龙沙的爱情诗。自2010年以来,我在南京大学为全校开设了新生研讨课“法国文学作品欣赏”,我发现文学经典的感召力是巨大的。

留学生:法国文学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刘成富:法国文学的历史不长,只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而且前500年属于中世纪,留存下来的经典不多。后500年,也就是从16世纪文艺复兴起,法国文学开始腾飞并引领了世界文学潮流。《巨人传》里的人道主义精神,实际是人本主义精神,开始把个人的自由与幸福放到了神圣的地位。18世纪是启蒙时代,“君权神授”的思想被彻底撼动了,路易十六因此上了断头台。总的说来 ,法国文学中对“人权”“人性”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思想一直在闪耀。除了生老病死和爱恨情仇的主题之外,法国作家善于探索。最近,我和我的研究生合译了《原样派》杂志主编索莱尔斯的著作《无限颂》,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发现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普鲁斯特、杜拉斯、西蒙、阿拉龚、米肖等一系列特立独行的作家。在索莱尔斯看来,文艺的魅力在于创新,在于独一无二。这种思想在他的另一部作品《例外的理论》中也有所体现。因此,法国文学可以借鉴的地方不仅是内容,而且是不断反叛的(或不断创新的)写作技巧。2002年,我出版的专著《20世纪法国“反文学”研究》,就是对法国现代派文学的写作技巧进行的思考。

翻译《改变命运》

留学生:2013年,你将《改变命运》一书译成汉语并亲笔题词馈赠法国总统奥朗德。你能谈谈当时翻译此部作品的原因吗?

刘成富:我这一生似乎主要做了三件事:法语教学、法国文学研究和法语翻译。在法语翻译中,既有文学翻译,也有学术翻译。要翻到一本好书,有时要靠运气。比如,《消费社会》的翻译被cssci引用的次数多达千次,在我国人文社科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这部译著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荣誉。《改变命运》一书的翻译也是机缘巧合。本来,这部译著要在2012年奥朗德防华期间问世,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被推迟了。刚接到译林出版社邀约的时候,我既紧张又激动,因为这不是一个普通作者的作品,而是出自一个在位的法国大总统之手。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让我的研究生房美参与翻译,希望通过翻译实践能让我的学生快快成长。相对于其他翻译任务,《改变命运》这部作品的翻译似乎更有诱惑力,因为通过这部作品的翻译,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不仅能够了解法国当下的各种社会问题,而且发现奥朗德的理想和抱负究竟是什么。当然,我们更希望知道奥朗德究竟是通过什么手段来改变法兰西人民命运的。

留学生:你觉得这本书在翻译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或障碍?

刘成富:就翻译而言,文学翻译是最难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院罗新璋先生曾用“三非”概述过自己的看法:“文字翻译非文学翻译,中译外非外译外,精确非精彩之谓也”。《改变命运》虽然不是文学翻译,但是要做到“信、达、雅”也非易事。法国大总统的语言既非文学语言,也非学术语言,也非日常口语。这种语言必须要大气、庄重,必须体现总统的尊严,必须要让所有的人读起来舒服,听起来悦耳。因此,如何把控语言的节奏、语言的清晰度和语言的感召力,也就成了我们翻译过程中最主要的挑战。当奥朗德在信中称赞译文的翻译质量时,作为译者,我如释重负,而且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安慰。

留学生:你在看到法国总统奥朗德亲笔书写的感谢信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这次事件对你今后的影响有哪些?

刘成富:收到奥朗德的来信,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很兴奋,就好比获得了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奖”。在我看来,这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也属于所有为中法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在中国从事法语语言教学、法国文学研究以及中法文化交流的人很多,我只是其中的一员而已。这封信是对中国法语学人的巨大鼓舞和鞭策。让我开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译者常常被视为配角,是“隐形人”,平时根本得不到重视。法国总统作出如此大的反应,不能不让我受宠若惊。对译员的肯定,就是对文化交流中翻译活动的重视,他让“隐形”的译者走到了前台。就我个人而言,我将努力开拓,戒骄戒躁,继续把我一生的三件大事做好,继续做好文化“摆渡人”的工作。在我的船上不仅搭乘法国作家,而且在返程的途中还要装上中国文化。为了宣传中国文化,今年4月我与我的博士生合作编写了《最扬州》,而且在出版之前,就这一课题我也曾在非洲国家做过多次演讲。

研究非洲问题

留学生:除了法语语言文学以外,你目前还从事哪方面的研究工作呢?

刘成富:中法文化交流是我的主攻方向,除此而外,我还十分关注非洲法语地区。非洲有许多法语国家,历史上都是法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非洲国家纷纷独立,但是法国在非洲的影响仍然存在,而且法国人把非洲作为他们的“后院”。我希望把法国研究扩展到法语国家研究,并与南京大学历史系、地理系、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教授们共同开设了有关课程,把语言、文学、文化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全新的国际视野。作为学者,我们觉得我们有义务把自己的学术研究与当下的社会问题和国际问题结合起来,为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幸福作出应有的贡献。最近几年,我走访了南非、刚果(金)、刚果(布)、马里、加蓬、喀麦隆、塞内加尔等非洲国家,我觉得非洲大陆充满了无限希望。

留学生:你认为如何在中非合作中构建中法战略伙伴关系?

刘成富:在法国人的心目中,如果说拉丁美洲是西班牙的美洲,那么非洲也就是法国的非洲。产生这样的心理其实不足为怪,因为在50多个非洲国家中,有22个国家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奥朗德在《改变命运》一书中写道:“我们的共和国也将针对非洲执行一项新的政策,这是法国的荣誉,也是它的关注所在。”如今,中国人大举进军非洲,法国人反应之强烈不言而喻。西方媒体对在非的中资企业歪曲事实的报道,就是有力的明证。在西方舆论的诱导下,非洲少数知识精英也对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与合作颇有看法,甚至到了杞人忧天的程度。2014年4月,我在喀麦隆举办的“侨民的作用与中非合作”国际研讨会上,就亲耳听到有位学者说道:“笑容可掬的菩萨会不会有一天变成凶神恶杀的魔王呢?”

外国语学院新生经验交流会心得 第10篇

经历了六月高考的磨练,带着一份期盼,一份新奇,些许的犹豫,在秋天开始的时候,大一新生们踏入了西华师范大学这片土地,求知学子将在这片阳光的土地上迈开他们未来精彩人生的第一步。

然而大学对于新生来讲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们正处在高中和大学的过度阶段。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对难以预料的未来的迷茫踏进陌生的校园,新生们难免会涌起浓重的失落情绪,和无限的困惑。为了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帮助新生解决新环境带来的迷茫和困惑,让他们能尽快全身心投入到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外国语学院特在大一新生进校两个月的时候举办了这次新生经验交流会。新生经验交流会不仅可以是新生在经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激发和鼓励,对未来充满信息,更可以为材料学院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风貌和氛围,还可以加强学院的凝聚力。

本次外国语学院为大一新生举行的新生经验交流会,特别邀请了院上高人气专业老师肖波老师做嘉宾,为同学们解答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请了10级优秀的两位师姐,曹华玲和陈晓鸥,为同学们做了关于学习以及生活上的疑惑。大学是一座完美的象牙塔,新生的彷徨于茫然需要解答,而专业的老师和优秀的师兄师姐则是领路人,授之以渔,是他们未来道路上的智慧明灯,在他们大学学习和生活上做一个正确的引导,更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

总而言之,本次交流会不仅切实的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生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 第11篇

首先一定要搞清楚所报院校的题型

如果没确定要报哪个学校,就从网上下载各校真题通做一遍,看哪所学校的试题比较适合自己。千万搞清楚题型,不要像我一样啊,整个暑假主要都在复习百科,积累名词解释,到十一的时候才知道北二外百科考的是选择啊!比名词解释简单好多啊!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暑假的时间最为宝贵,真不该去死看什么百科。暑假还是应该把基础打牢固,这样一来后面省出好多时间。我就是没有计划好,9月开学后巩固基础占用了好多时间,导致翻译练习减少。其实翻译没有什么诀窍,尤其是本科刚接触翻译,多练习才是王道。基础的巩固要特别注意单词,北二外这次基础日语考的单词和语法都不难也不偏,基本过了一级就没问题,另外还有惯用语的复习,可以参考专八的惯用语考查。学硕考试会有词汇辨析,专硕没有,大家可以不用在这方面多费时间。(当然有时间多看看也是好的,对于自己写作时的选词会有帮助。这方面可以参考目黑真实的《日语接续词副词辞典》和《日语近义表达方式解析辞典(句型、语法篇)》用过这两本书感觉不错)阅读出题思路和一级相似但是比一级考查的更细致,有点像专四的感觉,有难度。作文我没有练笔,准备专八的时候搜集了些范文,大概看了看。今年北二外的日语作文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翻译日语的准备

我在大三五月份的时候参加了人事部主办的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过了三级笔译。感觉二外出题难度和三级笔译差不多,汉译日稍高一点,大家可以参考三笔和二笔的用书,主要是政治类的,散文诗歌商务信函之类的不用看,三笔和考研都不考。另外塚本庆一的《实用日语同声传译教程》和宋协毅的《新编日汉汉日同声传译》这两本书也很好,就是宋老师的书难度更大,篇幅更长,我现在还没看完。翻译日语中考到的单词很新,有好多都没见过,字典里也查不到,自己答得很惨……还是平时积累的少,建议大家多看日本的报纸和《人民中国》,另外一些口译的书里也会整理一些单词,大家可以去图书馆或是网上下载一些。另外国际机构的缩写也会考到,这个平时多记些就好,资料也不难找。我不知道翻译有什么好的练习方法,以前自己都是翻译一段然后对比译文,看自己哪里翻译的不到位。我看论坛上也有不少人是这样做的,但我自己做完一段时间后还是找不到感觉。后来辅导班的老师指导说要首抓框架结构,知道上下文是如何连接的,搞明白后再去想句型和单词,特别注意接续词的使用。自己觉得这个方法很好,思路清晰,不纠结于个别词汇的选择,毕竟考试的时候是踩点给分,看的是句型和整体是否连贯,大家可以试一试。

很多人对百科复习没有思路,觉得要看的书太多,根本顾不过来。一开始我也这么想,但是北二外考的是选择,这就降低了难度,加上分析它近三年的题型后发现考哲学和中国古代史方面的很多,今年百科的前4、5个选择题吧,都是关于哲学的,复习了政治的都会。这个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学习累了,晚上睡前都可以看一看,每天半个小时足够。应用文写作也不难,信函什么的近三年没考过,我觉得北二外出题怕麻烦,要是考工作报告或是回复信函之类的还要给你材料,所以一般都是求职信啊,演讲稿之类的,让你有的可写。大作文就看平时功底了,有人说参考高三作文,我觉得不妥。大家都是从高三过来的,那时候写作文多注重形式和辞藻,为了保险,自己的思想很少写。但是现在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个人觉得应该表达自己的看法。平时关心一下热点问题,多思考,写写日记练练笔,即使没有时间动笔也可以和同学讨论一下,让自己动脑子,这样考场上才有的写,不过高三作文里的材料倒是可以多记些。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 第12篇

勤小思不透漏给考研宝宝们学长学姐的个人信息噢~

这条路,我走了很久,终于结束了。一战三跨,圆梦帝都,感谢勤思培训班,从初试复习到模拟复试全程指导着我,真的很棒哦!

下面来谈一下我的备考经验吧,供19小伙伴参考哦。我是去年三月中旬开始复习的,对于跨考生来说,时间也不算早了,所以我建议学妹学弟要是跨考的话还是早点准备吧,这一点不要学我。

首先,我买了《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引论》、《中国文化要略》这三本书,这三本书可谓是专业课里的重中之重了,北二外是按大纲出题,专业课一,现汉部分就占了140分,10分的古代汉语,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把现汉吃透了,现汉的边边角角都不能放过,现汉分为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这六部分,绪论、文字和修辞部分比较简单,语音部分看似抽象,但是掌握规律也就不难了,词汇部分很重要,这部分定义较多,需要认真记忆,语法部分是整本书里面内容最多最难的,它的内容庞杂,我建议大家认真看完之后,把书放一边自己把这部分的大纲列出来,形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就整本现汉来说,不管是哪个学校,现汉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大家一定要跟着勤思视频先去理解,然后进行背诵。还有最后背诵的时候千万不要刷次数,看了每一次都要有收获才可以,我当时把现汉上下册背了十遍吧。古代汉语,分值十分,可以后期去看。然后就是引论,说到引论我想大部分小伙伴都会头大吧,引论在专二里面,分值三十分,别看它分值不是太大,但它确实最抽象的一本书了,我当时看了三遍才看明白了,这是本逻辑性很强的书,所以当时我在背第二遍的时候,开始自己做提纲,列框架,清晰明了容易背诵。

再说中外文化部分,这部分分值八十分,北二外在这一方面没有公布参考书目,我用的是《中国文化要略》和学姐给我的《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那本,文化方面的书,你可以在复习累了的时候,把它拿来当小说看,我本人是文科出身,本身就喜欢中外文化,所以在这方面我记忆的还是比较快的。最后说《跨文化交际概论》这本书,我到时看了五遍,把里面涉及到案例分析部分记住就可以了,说到案例分析,这部分分值四十分,字数不少于1500字(标点不计哦)。比较像写一篇大作文了,主要理论来源是引论和概论这两本书,考前模拟七八篇就可以啦,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套路哦!

此外,关于词义辨析这道题,好多小伙伴比较头疼,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当时在词汇那一章里,也就是现汉上册233页,总结出规律之后,又结合201例这本书,当然我并没有去背这本书,只是借鉴了副词的辨析方式,就去做题了。给句子注音这道题,我不是特别擅长,但是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比较实用了。

我在八月份开始做各大院校真题,报班资料真的特别全,真题和模拟题都有,不管是初期还是后期做题,我们都要算好时间,把时间定为三个小时,做完认真检查,后期做题的话,就把模拟时间定为初试考试时间吧,公共课也是如此。我当时,距考前还有二十多天的时候,就开始第一天上午政治(只是选择题),下午日语,第二天上午专业课一,下午专业课二按这种正规模式进行了。

专业课跟着班里认真的学,背诵量较大,但是发的讲义很有逻辑性,所以也是很有利于记忆的。公共课,政治我建议七月份以后再看。外语方面,我是用小语种日语考的,因为本科是日语也是记单词、语法,最后刷真题吧。初期,跟着基础班讲义和视频课去进行一轮复习,八月份开始强化班讲义,并开始做真题。

关于作息和饮食方面,我早上起的是比较早的,每天五点五分,风雨无阻,大东北冬天下大雪,凌晨五点路上基本没有人,黑乎乎的,我一个人,硬是走出了一条人行道,现在想想也是被自己感动的不得了呢。午觉,大家一定要睡,睡一个小时就ok啦。我晚上十点半准时躺下,你肯定认为我睡的挺早,但我并没有真的在睡,而是在像过电影一样把当天记得东西在大脑里回放了一遍,是个不小的工程呢,有好几次我都是没有过完就睡着了,哈哈,不过这个方法真的好用哦!饮食方面,三餐按时吃,各位女孩子啊,不要因为美,在考研期间想着减肥啥的,没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多给自己买水果吃,不要生病,就是最好啦。

最后,希望19的小伙伴们能够踏踏实实的复习备考,坚持到最后你就已经成功了,苦心人,天不负。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贵在落实。考研不易,我希望大家都能坚持下来,完成自己的梦想,考上心仪的大学!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 第13篇

会议地点: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立教楼C201

发言时间: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讨论5分钟

工作语言:中文或英文

誗征稿范围:年会面向校内外学者和学生, 欢迎各位同仁就外国语言与文化研究相关问题赐稿、参加会议

誗摘要要求:A4纸一页, 500~800字之间, 中文宋体小四号字, 英文Times New Roman 12号字。

提交论文摘要 (电子版) 截止日期:2011年5月23日

提交论文摘要与论文地址:张准zhzh06@163.com

论文摘要评审:校内外专家匿名评审

论文录用通知时间:2011年6月10日

提交论文全文时间:2011年9月1日

注:年会不收会议费。会后将按惯例从会议论文中评审出优秀论文, 并将其发表在《外国语言与文化研究》年刊和《英语教师》月刊上, 请在电子邮件主题中注明姓名、年会摘要, 正文注明投稿者的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联系电话、邮箱。

誗联系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政编码:300387

联系人: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部张准

联系电话:23766211、23766213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考研经验 第14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36-02

随着独立院校的快速发展,如何根据学生特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迫在眉睫。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成为了关乎学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此情况,独立学院需及时根据市场和学生特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想法和策略。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诱因

1.学生方面。①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独立学院学生多数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家庭普遍比较富裕,且有的父母朋友都是社会成功人士,再加之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来自家长、学校、社会中存在的旧观念和全新就业观之间的矛盾。这表现为占相当比例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与社会需求脱节,择业集中于东部沿海与发达地区以及一些热门行业,造成这些地区和行业就业压力极大,而其他地区和行业则呈现出就业不足的态势。同时,这些热门地区和热门行业又不能提供足够岗位给过度集中的就业选择,造成许多毕业生选择性待业,从而对高校的就业率产生负面影响。②毕业生质量。随着上世纪末高校纷纷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呈现出较大的数量增长,用人企业选择大学毕业生的余地越来越大,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逐渐掌握了就业市场的主动权。他们纷纷从之前的追求招聘大学生的数量转为重视招聘者的各方面能力,也就是毕业生的质量。毕业生的适应能力与操作能力越强,将来就业的选择余地越大,在就业市场就越有竞争力。反之,则无法取得用人单位的认可,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也就无从谈起。

2.学校方面。①高校的专业设置。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也显得更为严峻。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的供求关系发生转变,很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择业困难的局面。高校担负着面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被社会所接纳,不被社会所认可,学生就业率低,那么除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外,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因此以就业为导向,了解市场供求关系,联系实际,设置合理、实用性强的相关专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还对学生心理、校风营建等方面有些不可估量的作用。故而,作为独立学院,就应根据社会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为社会输送他们所需要的人才。②高校的就业服务。提升大学生就业率,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学校就业处等相关部门的重要作用就是为毕业生提供企业用人信息,为企业传递人才信息。但学校就业部门并非仅仅是一种桥梁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创造就业机会的职能。也就是说,一方面学校应该主动联系企业,并对市场进行广泛的调研,了解企业所需,努力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学校还应提供给学生高水平的指导,这种指导不仅仅是求职方面的指导,从心理到技能的指导都不应忽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就业效率,增加学生求职成功的几率。除此之外,对于已经谋得职位的毕业生,学校就业部门也不应忽视。校方应该对这部分群体进行跟踪分析,做好调研工作,对学生对工作的认可度,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度均做一个详尽的登记,以便及时调整就业指导内容,为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③学校声誉。不可否认,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也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在同等情况下,用人单位选择声誉较好的学校和毕业生大过于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同样,学校声誉越高,就会有越多的用人单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或主动来校作专场招聘会和宣讲会,这就为毕业生创造了更广的就业机会。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1.学生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在知识面、兴趣爱好、演讲和口才、特长专长等方面并比一本和二本院校的学生逊色。但是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有待加强。因此,作为独立院校的学生,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①调整大学生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求职成功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就业心态。作为独立院校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必须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积极进取的态度。遇到挫折,不要消极退缩,要克服浮躁、自卑等心理,冷静分析择业失败的原因,调整目标,以争取新的机会,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就业市场的挑战,调整就业期望值,合理定位。积极争取到西部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建功立业。②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提高心理素质并增强承挫能力。就业观念的陈旧性和自身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使得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消极心态及较差的承挫能力。作为新生代的大学生,由于家庭生活条件的优越性,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都较脆弱。而当代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更多的是偏重于专业知识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造成一些大学毕业生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往往缺少应对措施,进而影响自己的择业选择。大学生要冲破就业心理误区,最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的择业发展方向、爱好特点、性格气质、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等,以调整好就业心态。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优良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校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他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的成功与否并无多大关系。用人单位对员工综合素质的普遍要求可以概括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一是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二是要有高尚的诚信品质。诚信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职业活动不可缺少的道德品质。因此,德才兼备的人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2.学校方面。①合理设置专业,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以市场为取向,就业围绕市场转,合理设置专业。以市场为取向的就业模式,要求高校必须面向社会办学,按照市场和社会需求合理地设置专业。高校应该经常开展市场调研工作,掌握社会需求,适时调整招生计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总的来说,独立院校可以通过改革课程教学、抓好实践环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提高教学质量。②优化就业指导工作,拓宽就业渠道,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开展就业指导,开展职业发展教育。职业发展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发展目标,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自觉提升职业发展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因此,通过开展职业发展教育,让大学生把压力转变为动力,充分调动内在积极性,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得到提升,学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必然会得到提高。积极拓宽就业信息,优化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独立学院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部门的作用,根据社会需求,制定就业方案;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开拓就业渠道;通过搜集和发布就业信息,及时让毕业生了解最新的就业动态等;重视实践环节,加强就业基地建设。③规范独立学院学生社团,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重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积极拓展学生的商业思维与创业能力。独立学院要把大学生社团建设纳入到整个规范的育人流程中来,使社团建设成为高校大学生深化和拓展专业学习的重要平台、学生科研的重要阵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学校应建立相关机制和部门,聘请威信高、有专长的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和顾问,通过教学制度、教学规范和教学成果评价机制规范社团引导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实现社团建设学术性、文化品位性、科研性的提高,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就业工作是高校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关系到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独立学院要以完善的就业工作体系,通过科学的、系统的指导,并结合学校德育、专业教学等,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小波.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27).

[2]鲁长明.试论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J].人力资源管理,2010,(6).

[3]南宫鸿.大学生就业与软实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5).

[4]吴填.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与路径分析——以南京地区为例[J].学理论,2011.

[5]苏德山,曹文雯.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及对策的质性研究[J].价值工程,2010.

[6]贺明,籍宇,朱广全.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0,(20).

[7]贺桂欣,宋绍富,赵娟.大学生新农村就业困境及出路探索——以河北省为例[J].职业时空,2010.

[8]王文婷.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以浙江财经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上一篇:经典诵读实施方案1下一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