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品德自述

2024-06-18

政治思想品德自述(精选9篇)

政治思想品德自述 第1篇

教师政治思想业务工作总结

王大艳

总结这一年来的思想、工作表现,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的: 第一,通过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通过党的先进性和党的纯洁性教育学习活动,从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同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第二,在工作上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搞好与同事之间关系,我从点点滴滴开始关心同事,倾听同事呼声,帮助同事排忧解难,尽自己所能为同事多干实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使同事们能做好各自工作。

第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克己奉公,勇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正确处理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诚心诚意的为单位集体着想,不计较个人得失。

第四,不断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和本学科教学方法的学习,另外还积极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认真阅读有关书籍,汲取知识,开拓眼界。认真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认真参加网上远程教育学习,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尊重科学,勤奋学习,熟练掌握做 1 好教学工作所需的管理知识和科学文化业务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学、思考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我的行动。我想作为一个现代青年不应成为空谈者——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行动中却很少动真格,而应成为一个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者。学校的发展需要实践,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实践,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目前教育处于改革的关键时刻,新课程教材已使用多年,发展大方向已定,目标也非常明确,最重要的是落实,更新教育观念,使各项措施得到贯彻。

第五,有真抓实干,有全局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讲实效。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逐步克服在教学经验上的不足之处,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几年来,在学校的关怀与培养下,我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工作,政治思想觉悟有一定的提高。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更加深入、扎实的进行科学发展观政治理论的学习,用理论创新来推动工作创新,不仅在政治上要更加成熟,在本职工作中我也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工作水平,以争取更大的成绩。

相信自己被评为小学一级教师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勤奋,为教育事业再立新功。

政治思想品德自述 第2篇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xxx。我的论文题目是《xxx》。本论文分为四章:第1章,绪论。第2章,校园非主流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第3章,校园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造成的冲击。第4章,非主流文化盛行下的教育具体对策。

第1章绪论部分主要从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正是在基于非主流文化在高校校园日益盛行,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巨大冲击的背景下选题。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理论方面,通过研究有利于完善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为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充分利用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促进其合理配置。有利于在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理论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实践方面,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对于这一课题,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国内研究来说,一方面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进而从多层面提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可行性措施。另一方面,是对校园非主流文化的研究,主要从校园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以及其变迁趋势三个方向去研究。国外研究中,一方面主要是对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研究,对于校园非主流文化研究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国外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一说,主要是从道德教育方面进行研究。参考国内外学者的这些研究,本文利用文献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归纳与分析法,主要探讨了校园非主流文化的内涵、盛行原因及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接下来是论文的各章内容。

第2章主要介绍校园非主流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首先,论文从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概念入手,引出校园主流文化与校园非主流文化的概念。接下来,分析了校园非主流文化的特点。表现形式上,从校园传统非主流文化与校园新生非主流文化两方面进行了分类和阐述。最后分析了校园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通过明确校园非主流文化等基本概念后,在第3章对校园非主流文化盛行原因,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做了详细的阐释。在国内和国际大环境下,以及网络媒介的助推。再加上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不完善,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管理不到位。和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和群体因素等影响,校园非主流文化在高校不断盛行正是这些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校园非主流文化的冲击,也面临着很多新问题。校园非主流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对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环境四个基本因素上。

针对以上校园非主流文化的冲击问题,论文在第4章提出了三大措施。第一大措施是加强校园主流文化的建设。首先,通过依靠专职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以及大学生社团三大力量,以强化主流文化的导向功能。其次,通过加强校风建设,开始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加强对校园主流文化的宣传,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再次,通过让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建设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以及加强对校园网的开发和管理,以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最后,通过美化校园自然景观环境、优化生活服务环境以及建设与维护校园基础设施,以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通过以上四个方面,来提高主流文化的在高校校园中的统领地位,从而增强抵御非主流文化侵蚀的能力。这也是应对非主流文化冲击最重要的一大措施。

第二大措施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一方面,要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以及创新教学方式,以加强第一课堂理论教学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以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通过举办红色旋律讲坛,成立大学生宣讲团,开展红色旋律读书会以及特色活动等,为提高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的健康性与向上性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只有通过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大措施是加强对校园非主流文化的规范和引导。这也是应对校园非主流文化冲击最有力也最直接的措施。一方面,要通过国家政府、大众传媒自身以及高校各自采取相应的措施,三管齐下,共同规范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行为,严格把好信息关,为高校创造一个健康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和完善人性化的大学生管理制度,通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为高校成员的行为提供良好的规范。以上就是本文的研究内容。

通过论文的写作,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校园非主流文化除了具备非主流文化的一般特征以外,也拥有自身独有的特征。第二,校园非主流文化与校园主流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三,校园非主流文化的成因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都是多方面的,因此,要从多方面考虑,提出加强校园主流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并对校园非主流文化进行规范和引导等具体措施。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研究方向上,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以校园非主流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将其作为突破口,尝试着将两者具体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第二点就是在具体对策中,本文结合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的“红色旋律”活动为例,通过实际案例来更好地说明论文提出具体对策,为应对非主流文化的冲击,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政治思想品德自述 第3篇

一、设计有效的课前作业

课前作业的最常见形式是学案。说起学案,很多学校、很多教师都在运用。学生借助学案进行预习,有助于学生凭借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能力,尝试自己提前思考或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自己阅读教材、查找资料、归纳思考。学案有助于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下面,我们分析三个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围绕高一第八课《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设计的。

[学案一]同学们,你们家的家用电器有些什么牌子?家里吃的东西喜欢买进口的吗?能说说理由吗?

[学案二]依据你的生活经验,全球化对你的影响有哪些?或生活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全球化?对照教材,能用哪些知识说明以上现象?

[学案三]分自主学习内容和讨论内容。自主学习内容为教材基本概念的学习。讨论内容:1.“一带一路”战略给沿线国家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2.在一带一路”建设上,中国为何能“领跑”?“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3.在“一带一路”建设上,中国如何“领好跑”?

这三个学案遵循了学生发展的规律,注重学生知识发展和运用的过程,关注了社会生活与课堂、国际关系与课堂的联系等。

政治学科的作业与其他学科相比,意义和作用更为独特,因为政治是实施德育的主渠道,是揭示社会关系的一门学科。政治学科的学习方式同样也是独特的,需要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原理对社会问题进行解释、分析、推理、评价及预测。

以下我们针对上述三份课前作业进行评析。

学案一,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揭示我们都处在全球化之中,没有人、没有国家能离开它,就如世贸组织总干事雷纳托·鲁杰罗曾说的:“如果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可以阻止的,那么他必须告诉大家,他有没有设想过阻止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后果。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通过学案学习,学生要意识到危机,明白在全球化背景下,挑战处处存在。同时全球化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迎接挑战,顺势而为,趋利避害,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参与到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中去。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客观公正地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明白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怎样去做,避免两种极端:不开放,闭关锁国,或不加任何限制地开放,那必然给我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及文化生活带来灾难。

学案二,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起点。本学案要求学生再现社会现象,举例证明,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考查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对全球化的理解度和思考力,培养学生将生活经验和教材抽象关系关联起来,并提高分析说明能力。在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后,教师再调整教学目标。

学案三,这是一个开放的教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自主学习内容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论题搜索相关资料并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课内开展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观点。当然,教师的学案设置要考虑学生的喜好,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参加相关学习活动。选择概念识记的学生,对照教材很快完成学案内容,他们可以在学习环境中自助看书、做作业。其他学生在不同的活动教室展开讨论,运用学科知识对社会问题进行剖析,教师在边上适时纠正、点拨。这种选择性的作业,完全基于学生的兴趣,是分层作业的一种,提高了学生对作业的期待与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快乐体验。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讨论,能理解并认同国家大政方针,增强责任意识和国家意识。

从这三个学案的设计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无数的可能,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设计有效的课后作业

学生的课后作业可分为管理性作业、机械性作业、记忆性作业、解释性作业、推理性作业、批判性作业。根据我们2014年下半学期对金山区中学生政治作业的调查,各种类型作业布置情况如下图。

学生表示最不喜欢机械性和记忆性作业,因为缺少趣味和挑战性,完成这类作业最累。学生最喜欢有选择性的作业,认为这样的作业最能展现自己的长处。遗憾的是,教师设计的这类作业较少。

以下列举学生喜欢的几个课后作业案例。

[作业一]前些年松江为了建大学城,进行大量拆迁,许多家庭搬到生活相对不方便的地方。“我们搬了不合算”的议论一直没有停止。教师根据这一话题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已经拆迁的家庭,真的不合算吗?请同学结合国家利益一课进行分析说明。

[作业二]学校组织学生到公园秋游,休息时,大家把报纸铺在地上就坐,但离开时,却拍拍屁股走了,地上留下一大堆废纸、空饮料罐,满地狼藉。针对这种状况,同学们有几种看法:①公园里有保洁员打扫,我们不用管;②公共场所中首先要保证个人卫生。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说说理由。

[作业三]上海许多学校开设民族班的原因有哪些?这能体现民族团结吗?

作业一要求学生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变化进行思考,既有宏大的国家视野,又具有关心身边重大事件的意识。作业二有助于学生在争辩中认识到每个人都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解决知、情、意、行分离的问题。作业三帮助学生深层次认识民族关系、民族原则。

三、科学设计作业的目的

1. 帮助学生获得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要准确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整合各类资源,如网络、教材,包括与同学、父母及其他社会人士的合作等,尤其是一些社会实践、调查类的作业。对于有些质疑性的问题,学生还必须查阅资料加以论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步培养起了观察预见力,对现象或问题的系统思考能力,与教师、父母和同学进行深度沟通的能力,对于不同意见也学会了倾听。

2.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

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它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各种社会关系,了解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为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提出合理的建议,对社会问题能提出自己正确的意见,做出合理的判断。

学生由“学校人”终将成为“社会人”,学生在学习中和学习后如果不能联系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不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那么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就没有真正实现。因此,政治学科教师有必要在学案中设置许多联系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设计许多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问题,选用来源于社会的现实材料。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会逐步形成关注国家发展、关注社会进步的意识。

3. 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政治思想品德自述 第4篇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通常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不同,表现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世界观。当前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最具体、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来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来就开始了痛苦的探索。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有“人间天国”的构想;康有为、梁启超有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体的设想;孙中山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构想。所有这些都遭到了失败,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广大工农走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使中国正在小康之路上向前奔走。因此,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的世界观,在教学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向学生进行灌输。

二、让学生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里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对人生问题的看法在许多地方有偏颇,如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比较盛行,衣食无忧,不思进取在他们许多人身上都有体现,对家长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时,加强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方面的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做到自立。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学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学生上学要家长接送;有的学生值日让家长代劳;有的学生自己穿脏的衣服让家长洗涮,自己的家庭作业要家长三番五次地加以督促等等,这些情况不一而足。所有这些都是学生缺乏自立意识的表现。教育学生要懂得什么是自立?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学生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锻炼自己的能力,离开家长和教师的呵护,独立自主地去做事,做到不依赖别人。其次,教育学生有自强精神。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的民族精神。古今中外有不少关于自强的例子。牛顿小时候读书不用功,学习成绩较差,一次他把自己精心制作的风车拿到学校,同学们讥讽他,还打碎了他的风车,从那以后,牛顿变得肯动脑筋,爱学习了,终于成为举世公认的科学巨人。梅兰芳小时候想学戏,别人说他天生不是唱戏的料,他刻苦练习自强不息,终于成为一代宗师。只要我们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就能成为强者。

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倡导的价值观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之中,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活动都离不开集体。个体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曾经有一个人问哲学家:“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哲学家回答说:“把它放进大海里去。”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个人离不开集体,关爱集体,人人有责。要教育学生自觉地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在学校要维护班集体和学校的荣誉,明白自己时时刻刻地代表班集体和学校的形象。在日常的交往和活动中,做到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互相理解。

四、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在了解这些举世瞩目,众所周知的辉煌成就背后,要让学生了解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我国坚持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毫不动摇地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毫不动摇地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所有这些都显示了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性,引导学生从思想上坚定社会主义不动摇,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渗透,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始终不能放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材,我们教师要认真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背后蕴含的知识,加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他们成长为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品德鉴定 第5篇

在学习中能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现实生活,能准确把握时代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平时已涉猎了大量文学、心理、医学等知识,有坚强的上进信念,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相信凭其虚心求学的态度,任劳任怨的品质,在专业上会有不断的升华提高,是学以致用的模范!

在生活中崇尚质朴的生活,反对奢侈浪费,有良好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重视时间观念,能平易近人,有刻苦耐劳的精神,敢于拼搏,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常能在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有敏捷的动手能力和灵活智慧应用能力,富有团队意识和协作心态,深受众多人好评,思想政治品德鉴定,思想品德鉴定《思想政治品德鉴定》。

思想政治方面:思想积极进步,政治觉悟较高,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敢于同各种反动思想作斗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辩证、理性地看待事物和问题,大事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

思想方面:我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认真执行学校、学院的决议;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勇于奉献,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能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和一名学生干部,我始终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在自己进步的同时还不忘帮助别人进步,先后担任了几位同志的入党介绍人、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大学阶段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时间,积极提高自身思想修养更是大学阶段我们需要去努力做的。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想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后又被评为入党积极分子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感觉就像在自己的生命上添上了神圣的一笔,转化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鼓励我,在督促我,在时时刻刻的检查我,让我在思想行为方面能够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为社会为学校为同学为身边的人做事不再觉得是一种累赘,而是很乐意的去做并且能够得到满足和快乐,并且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

经我XXX严谨慎重考察,XXX同志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修养,具有一个优秀公民的道德水平,是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

特此鉴定

政治思想品德自我评价 第6篇

高中三年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我是一个有修养,恬静的人。在课堂上,我认真听讲,专心研究学习上的内容,不懂就问。我同时也能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我责任感强,常受老师们同学的好评。经过我的努力,我的成绩还算不错。

我是一个爱思考的学生,热爱祖国,在校我能遵纪守法,与同学友好相处,为班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在学习上,我能勤奋踏实地学习,不断努力,力求每次都能做到最好,虽然我现在学习成绩还没有到最理想的阶段,外语是我最薄弱的环节,但是我有坚定的信念:只要肯付出,就一定能成功.自入学以来,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

在校期间,本人一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通过系统地学习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由于有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曾获得“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得到了老师及同学们的肯定,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在课余时间,本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参加了校文学社和书法协会,丰富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本人坚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挑战,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我毕生的力量。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了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

政治思想品德自述 第7篇

同样是“H[,2]O”,如果是一阵劈头盖脸的冰雹,就会摧残生灵;而如果是春风化雨,则滋润万物,带来 春光无限。对中学政治课,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看法:既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又无奈于它的晦涩难懂,一副 虽“五官端正”却“冷冰冰、干巴巴”的面孔。那么,作为政治教师,就有一个究竟是给学生“冰雹”还是“ 春雨”的问题。为此,教学中我们应多一些“春风化雨”,让政治课“活”起来。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也符合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

一、把语文“嫁接”过来,让政治道理通俗化

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其中有许多充满哲理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很多,把它们“ 嫁接”过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哲学道理。比如在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这一知识点时, 可用学生熟悉的“智子疑邻”的故事,学生能够从“不筑”、“智子”、“疑邻人之父”中理解“从实际出发 ”的重要、“主观主义”的危害;讲“内外因关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会自然地谈到《六国论》中“灭六国 者,六国也,非秦也”这一名句。学生从语文课上已知道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教师只要一提,学生便活跃起 来。他们从六国灭亡的内外因,顺理成章地归纳出哲学上的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不仅哲理故事可以用,名诗、名句也可以信手拈来,巧助政治课教学。例如,在讲解“市场对资源配置的 作用”这一知识点时,用“一江春水向东流”、“孔雀东南飞”等来形容我国近年来市场调节下出现的人才、资源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的现象;同时,可用“水往低处流”的必然性和“引水上山”的必要性,给学生谈市 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的重要性;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诗句,通俗地揭示物质运动的 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这一哲学道理;等等。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语文知识辅助政治课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 对知识的贯通能力,也使深奥的哲理容易理解。

二、大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政治理论形象化

“说教”,是人们对政治课的一种带贬义的评价。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说教”这一名词从政 治课中永远消失。例如,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可以使政治课更加形象化。在哲学常识教学中,为了 生动地说明“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的道理,我们制作了 “宇宙速度示意图”课件。学生从屏幕上看到,当人造卫星发射后,运动速度逐步加大(量的积累),一旦达 到第一宇宙速度,就克服地球引力成为地球的卫星(质变);接着继续加大运动速度(新的量变),而当速度 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时,卫星就会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太阳运行(新的质变)。如此教学,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 ,而且选用的事例都是学生熟悉的知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哲学道理。

当然,也可以把同学们喜欢的漫画引进课堂,增强政治课的形象性、趣味性。例如,在讲授“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这一知识点时,我展示了一幅漫画。这是一幅由南北两个半球构成的漫画, 北半球(一头肥猪)正在南半球(一只盆)里“大吃大喝”,北半球夸张的肥大,南半球夸张的瘦小,由此形 象、尖锐地揭示出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是造成南北之间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漫画一展 示,学生们兴趣大增,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老师再加以引导,并提供确凿的数据,道理就不言而喻了。

三、适当构建活动课,让政治课生活化

1.真理越辩越明――辩论课中得结论

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论,若从正面讲,学生有时很难接受,但如果采用“辩论会”的形式,通过辩论让学 生自己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因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例如,我在讲“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内外因的关系”等知识点时,均采用了辩论式的授课 方式。事实证明,通过辩论,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又完成了政治理 论的传授。

2.“走进直播室”――“实话实说”得结论

在政治课上,如果老师仅讲一些陈旧的事例,学生听多了,难以产生共鸣。组织新材料固然是个办法,但 采用让学生“现身说法”的方式,则更有说服力。例如,我在讲“国家应指导公民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 ”时,了解到学生中的一些情况,于是,上课时就把他们作为“佳宾”请上讲台。有个同学讲了自己的爷爷生 病时,为了不让子女多花钱,不肯住院治疗,不久便去世了。可是,他家迫于农村的旧风俗,办丧事时前后请 客竟花了一万多元钱。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在爷爷住院时,给爷爷多花点钱。还有一个同学,讲了自己的哥哥 在结婚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结果不顾家庭实际,欠了一大笔债,以致家庭经济紧张。“小佳宾们”兴致勃 勃,各抒己见。此时若趁势得出结论,自然而然,也容易使学生理解。

通过课堂授课方式的调整,使政治道理生活化,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政治课自然受欢迎了。

四、把严肃的音乐请进政治课堂――使政治道理由情感化实现神圣化

强调政治教育要“润物细无声”,并不是不敢理直气壮的讲政治道理。相反,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讲马列 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进一步挖掘政治理论与实现人生理想之间的内在联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方法分析社会问题,以树立思想政治课的威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远不仅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为了强化政治理论教学,在上 课时适当引入严肃音乐,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的心声,召唤学生,教育学生,引发其对科学理论的共鸣 ,可以使理论神圣化。

例如,我在进行理想与奋斗教育和逆境与成才教育时,播放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并及时讲解了贝 多芬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事例,同学们听得严肃认真、群情激昂。明白了一个人要成才,就得像贝多芬一样,要 扼住命运的咽喉。

又如,在讲“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知识点时,让学生们熟悉并吟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走进新时代》等歌曲,其自尊豪迈之情油然而生。在歌声中,党的形象高大起 来、神圣起来。

初中政治思想品德导入法初探 第8篇

一、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有效导入的理解

所谓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导入, 是指教师精心设计并成功实施的, 促进初中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的教学导入。一般而言,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导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能 吸 引 学生 的 注意 力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导入可谓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第一窗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 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当学生对教师发出的“信号”高度注意时, 才能促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进而走上自主探究学习之路。因此,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促 进 新 旧 知识 的 联 系

按照认知规律,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一定学习经验和已有的旧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自觉地、准确地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从而周而复始地将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

思想政治课的观点、理论有其严密的内在逻辑性, 如果学生前面的内容没有掌握好, 就不可能学好后面的新知识。即使学生在短期内通过死记硬背记住了一些概念、原理, 也会很快遗忘。因此,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导入是架设于新旧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 能更好地促进新旧知识的联系。

3.有 利 于 营 造良好 的 课 堂 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学双方共同营造的, 其中教师的作用不可估量。思想政治课教学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 因为它理论性强、趣味性少。初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摒弃了晦涩难懂、枯燥无趣的说教内容, 知识点的分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实践证明, 学生投入情感之时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时候。同样, 和谐的课堂氛围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 每一个有效导入环节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运用实例, 引起共鸣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的生命力所在, 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事实, 学生印象特别深刻, 且这些材料自然, 可信度高, 学生在情感上容易接受, 极富教育意义。在新课导入时运用实例,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使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 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把实例融入深奥、枯燥的政治理论中, 便于突破教材难点、突出重点, 既增强说服力, 又极大丰富教材内容。

三、采用设疑法

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思起于疑, 人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设疑和解疑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 分层设置悬念, 使学生形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欲罢不能之势。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质疑、解疑的欲望, 促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电教手段, 激发兴趣

教学中要正确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为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要学的政治问题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演绎与归纳, 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 设法运用多种电教手段导入新课, 恰如其分地运用电教手段导入, 使学生获得更强烈的体验,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之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五、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 教师在讲解新课时, 应该根据教材内容, 将比较深奥、抽象、难懂的政治概念, 通过运用一些具有哲理性的寓言、名人故事、传说等, 将其变得生动具体、通俗易懂, 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 领会政治概念。这种课堂导入教学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形式, 故事可以将原本枯燥的政治课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课堂, 使课堂氛围空前活跃。

六、以人为本———谈政治课堂导入的主体性

目前, 人本主义思想越来越得到各行业的认可和践行。一线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课堂导入时间虽短, 但一样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传统观念认为课堂导入是教师单方面的事, 因为是教师在执行“导”这个动作。这种观点忽视“导”的对象, 我们既要考虑到是谁在“导”课堂 , 还得考虑是在“导”谁。 所以在课堂导入上 ,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选择那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直接面临的社区问题或学生明白的重大社会问题等作为中介, 在情境创设、语言组织等方面予以精雕细琢, 方可造就成功的导入。

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首先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师在教学之外, 多观察学生的生活, 导入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 课堂导入必须选择与学生关系密切的话题, 才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思考。这样的导入不但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还能收到教育学生的效果, 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体会到思想政治课就是他们的生活指导课。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八、妙趣横生———谈政治课堂导入的情趣性

前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睿智, 它可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 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 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笔者曾在某杂志上看到一位政治教师在课堂上总让学生“大笑三声, 小笑不止”的智慧。这一切都说明思想政治课应该具有情趣性, 这种特性使教学收到满意的效果。那么, 情趣性的营造可以置于一堂课的开头吗?回答是肯定的。

总之, 不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导入方法, 其目的都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兴趣, 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 根据不同教材内容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使得课课开头都精彩, 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

摘要: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开始时, 教师要通过精彩的导入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中。那么在课堂教学中, 有哪些有效的导入方式呢?本文就此作探讨。

试析高中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方法  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3-0100-01

一、在德育过程中注重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

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社会的行为规范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品行。德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德育的形成中,最先培养的是对德育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老师,热爱同学,首先就必须对德育有所认知,明白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对于德育的认知,我们可从教学课堂中老师的讲授,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同学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学习,家庭环境的影响,受到父母的潜移默化。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社会成员之间行为的相互促进,当你看到不文明行为时,自然而然的加以抵制,所以在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德育知识。随着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可以在多媒体、影视等现代传媒上看到关于德育教育的广告,在看的过程中,我们就被潜移默化了。所以德育的前提是对德育的认知。在认知后,便是情感。我们应该有强烈的德育愿望,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文明人,并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认知之后可以主动的做出社会行为规范,敢于与不文明行为作斗争,有敢于提出不文明行为的勇气。情感之后便是意志,当我们都知道了德育的内容,并且认同德育的行为准则,自己也愿意按照德育的内容进行实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意志。意志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意志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反复复的过程。我们经常在德育面前变得反反复复,就是因为我们的意志不坚定。比如说:作为学生的我们。来到学校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和友爱同学。相信作为学生的我们都知道这些。

但是在学校里经常还是有人不好好学习,上课不能做到认真听老师讲课。不是说同学们不知道这些,而是同学们的意志力很差,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课不认真的表现有:思想开小差,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关于友爱学生。学校里经常发生打架事件,就是由于学生的意志力差。所以我们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力。意志力的形成就是德育的行为,德育的行为就是将我们认知的德育内容用外显的形式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德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所以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训练。

二、发展智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系统的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还要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智力的发展也是德育过程的一部分。学生智力的养成对于以后知识的学习具有重大意义。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与知识的学习成正比。智力高的学生,学习能力更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更快,其思维能力也更加敏捷,更易于发挥创新能力。反之,低智力的学生,其学习能力更弱,知识掌握的速度也更弱。思维能力弱。创新能力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多启发诱导。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发展学生的体力,是有效学习的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体力,学习的首要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开展有利于学生积极健康的体育活动,是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学校应该组织健康向上的活动,比如说:晨跑。每天早晨跑步一小时,使学生养成热爱跑步的习惯,既养成的一个好的习惯,又能够强健体魄。组织羽毛球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可以增进同学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又可以强健体魄。开设体育课,多教授学生增进体质的知识,在营养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多普及健康的饮食习惯,让同学们合理饮食,均衡发展。

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要求我们善于发现身边美的事物,要有一颗爱美的心。善于受到美好事物的熏陶感染,在美的事物中发现美的价值。好的审美情趣表现为热爱世间美好的事物,比如说爱惜路边的花花草草,不践踏草坪,爱惜小动物,不打骂小动物。对于公共场合的物品,不随意损坏。爱护公共卫生。发现美表现为看到有人做正义的事情,如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妈妈,当我们看到或听到这样的感动事迹,应该受到鼓舞和熏陶,应该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

五、结语

上一篇:从精细化中求发展下一篇:大学物理实验思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