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中庸教案

2024-07-06

国学经典中庸教案(精选6篇)

国学经典中庸教案 第1篇

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精选6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1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2

话说,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在中庸里,有两种人,一种受中庸思想的洗澈,做什么事学会合度适中,做事有底线、有原则,这种人道德修养高“君子”。一种违背中庸思想反向而行,做什么事不小心、猜忌心重、不稳重最后一事无成“小人”。

难以把持的中庸德行。中庸思想的熏陶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通过学习、反思而得到,学习中庸思想,获得中庸品行。行是实践,明是认知。中庸之道,聪明的人过头自以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世间万物都是理开头,有理当先,无理当后,做事的时候,要给自己自信,不要太过自卑,对于消极的思想要去除,对于积极的思想要推荐。

善于向人学习,光明正大发扬正能量。一个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不懂时,向他人请教,经长时间积累,知识便加多,这才是成功之人。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往往是胜利的人。中庸的立身之道。聪明的人不是智慧过高的人,而是做事小心翼翼,懂得保护自我,自己的利益大于一切,首先守护自己的利益,再去管他人。有的人说自己很聪明,可是,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做了太多的误事。

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走明确的路;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有明确的方向;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心灵开阔。懂得牢牢抓住,这种抓住是有道理的,没有违背道德是有益的。中庸之道,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取巧之心去面对。中庸之道,是遥不可及的、深远的。

通过读《中庸》我知道了中庸是人心、道心的把持者。带着虔诚的心,学习中庸之道吧!

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3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4

很喜欢看“平衡木”比赛,因为在如此狭窄的木板上运动员不但能稳如泰山,而且还能做出优美高难的体操动作,用人体线条勾勒出一副副动感的艺术画面。她们的每一跳,每一次转身,所使用的力量真可谓恰到好处。因为无论是力量偏大还是不足,都会从平衡木上掉下来。所以平衡木的魅力充分体现了“恰到好处才是真!”

读过《中庸》一书,对于恰到好处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子曰“过犹不及。”就是无论是“过分”还是“不足”都是错误的。仔细观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人生轨迹还是心灵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都围绕着中庸之道在运行。

就拿香港回归来说,中央政府并没有强硬地要求香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是采用了“一国两制”。这一举措,举世无双,因而香港回归顺利,发展平稳。“一国两制”符合中庸之道,充分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政治远见和智慧。

我再举一个反面例子,现在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第一是美国的超前消费方式实在过头;其二是美国的金融界和房地产商人的过分贪婪;其三是美国的监管力度不够。既有过分也有不足,总之离中道太远,所以金融危机的爆发,简单地说就是偏离了中道。

我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符合中道,凡是不好的地方都是偏离了中道。比如有时候扩展量偏多,难度偏大,这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再比如跟学生沟通不够,或者沟通方式过于简单,这就无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中国古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极其深刻的“中庸”智慧,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它,完善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生命。

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5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推崇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以中庸之道处世,能调和各方面的关系。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孔子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我们常说对人要一视同仁,不嫌贫爱富,不势利偏见,这就是“中”;原则不变,公道人心不变,这就是“庸”。对自己来说做事能够不偏不倚就是“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庸”。

以中庸之道教学,能更好地发挥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中不偏,庸不易。”语文教学的“中”就是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庸”就是以平常心对待语文,把语文学习当作生活的常态,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成为一个内心充盈的人,从而真实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恪守语文教学的中庸之道就是坚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脚踏实地地走紧密联系生活、注重人文素养提高和语言能力训练的大语文之路。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人们的普遍祈求,而和谐社会正是中庸思想“致中和”的体现。现在人们在物质的侵蚀下,在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容易行为失据,离中庸渐远,以致于常常心理失衡,痛苦绝望。所以保持平常心,把心摆正,回到中庸上来,何尝不是消除烦恼,赢得快乐的一种途径。

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6

寒假里我看了大队部推荐选看的国学经典诵读——《中庸》。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我的语文是弱项,对文章的理解力较弱,所以,我一直很排斥古代文言文的书籍。但没想到,这次硬着头皮看的这本?中庸,却让我对文言文中的知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中庸?里讲了不少有道理的话,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八段话:“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这段话的意思是: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前有准备,就不会理屈词穷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有发生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

读完这短短小小的几句话,我有了极大的触动。原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未雨绸缪、作好准备,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如果没有准备,那么面临着艰难险阻成功的几率会非常低。生活中也是如此,就像我们学生在考试前肯定会有复习的过程,温故而知新;运动员每天都必须训练,为了比赛出成绩的那一刻;军人不打无准备的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戏剧家更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早点去准备吧!早点准备一定是对的,因为只有准备好了的人,才能有勇气面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困难,才能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千年前充满智慧的古人,用他们那简朴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人生的真谛。这些国学经典作品真是非常值得好好阅读,细细品味。

国学经典中庸教案 第2篇

一、教学内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二、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诵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理解基本意思。

2.通过诵读,让学生初步了解《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3.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相应的语句的意思,理解其中一些字词的意思。

2.通过诵读和讲解,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都应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都应让自己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简介《大学》

(1)导语:《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那你了解《大学》多少呢?谁来说说看。学生交流汇报。

(2)概括学生搜集的资料,补充简单介绍《大学》的编排,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2.初读感悟

(1)出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自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

(3)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同桌互读)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读)

(5)读得可真好,那么这些句子表达的意思你知道吗?默读原文,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字词,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道:主旨。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是光明正大的意思。

亲民:亲,通“新”,革新、自新。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得:收获。

(6)知道了这些字词的意思,那么你能连起来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小组合作,谈谈你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理解。小组汇报。

(7)学生交流反馈:《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革除自身的旧习,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够心神安定;心神安定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和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和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8)同桌合作,一人读原文,一人说意思。

(9)理解了原文的意思,现在请你再读一读,能读出感情吗?生自由读。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诵读水平?指名读,全班齐读。

3.诵读竞赛

看大家诵读的兴致那么高,下面我们就来做做游戏,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1)同桌自由练习背诵,汇报。哪对同桌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练习成果?评选出“最佳合作奖”。

(2)老师想听听对于这段经典,我们班是男生读得好呢还是女生读得好呢? 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3)看样子,大家已经熟记于心了,那我们来做接龙游戏。老师带头,知道的同学举手抢答。

(4)开小火车背诵。

4.经典总结

《大学》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平气和。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

5.经典拓展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练习。

五年级国学社团教案二

一、教学内容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二、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诵读“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理解基本意思。

2.通过诵读,让学生初步了解《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3.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中相应的语句的意思,理解其中一些字词的意思。

2.通过诵读和讲解,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都应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都应让自己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简介《大学》

(1)导语:《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那你了解《大学》多少呢?谁来说说看。学生交流汇报。

(2)概括学生搜集的资料,补充简单介绍《大学》的编排,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2.初读感悟

(1)出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自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

(3)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同桌互读)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读)

(5)读得可真好,那么这些句子表达的意思你知道吗?默读原文,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字词,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道:主旨。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是光明正大的意思。

亲民:亲,通“新”,革新、自新。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得:收获。

(6)知道了这些字词的意思,那么你能连起来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小组合作,谈谈你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理解。小组汇报。

(7)学生交流反馈:《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革除自身的旧习,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够心神安定;心神安定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和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和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8)同桌合作,一人读原文,一人说意思。

(9)理解了原文的意思,现在请你再读一读,能读出感情吗?生自由读。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诵读水平?指名读,全班齐读。

3.诵读竞赛

看大家诵读的兴致那么高,下面我们就来做做游戏,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1)同桌自由练习背诵,汇报。哪对同桌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练习成果?评选出“最佳合作奖”。

(2)老师想听听对于这段经典,我们班是男生读得好呢还是女生读得好呢? 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3)看样子,大家已经熟记于心了,那我们来做接龙游戏。老师带头,知道的同学举手抢答。

(4)开小火车背诵。

4.经典总结

《大学》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平气和。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

5.经典拓展

国学经典中庸教案 第3篇

关键词:国学,环境,活动,人格

中华民族有5000年灿烂悠久的历史, 中华民族能维系几千年经久不衰, 无疑是其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可惜, 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的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 现在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新闻:广东佛山小悦悦被车多次碾压撞, 18名路人视若无睹;武汉88岁老人摔倒无人敢扶, 窒息身亡, 离家不到100米;成都女子轻生跳桥, 上百车辆经过无人施救……这种让人痛心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现在社会人情冷漠, 道德低下, 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不良品质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蔓延, 长此以往, 我们的社会不再有温暖, 我们的孩子、老人这些弱势群体也得不到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怎样唤起人们的良知, 懂得感恩、关怀?唯有《国学》能让我们领悟到古人充盈的智慧以及为人处事的规范, 《弟子规》、《三字经》等, 犹如一部部穿越时空的经典, 让孩子从小学习, 能知礼仪、懂规范, 将国学经典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尺, 健全自己的人格。

一、环境渲染, 浓厚国学氛围

国学经典是先人智慧的结晶, 是祖国文化永恒不朽的源头活水。学习国学经典, 能继承祖先的文化遗产, 维护、更新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孩子来学习国学经典, 首先是要创设浓郁的环境氛围, 让孩子置身其中, 感受《国学经典》中蕴藏的礼仪、诚信、关爱、坚持等可贵的品质。

1、建立国学实验班, 营造国学氛围。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 我们有针对性的选择了国学中的《弟子规》、《三字经》、《古诗》等内容, 分别让小、中、大班的幼儿学习和感受, 并在各年级组各选择了一个班做为实验班。实验班里, 你会看到墙上贴的是国学中精彩的历史典故;读书吧呈现的是丰富的国学书籍;教室中间悬挂的是教师和孩子精心制作的古诗配画, 不管是教师、家长, 还是孩子, 置身于这样的浓郁的国学氛围中, 怎会不受到国学经典的影响, 在每天的看、听、讲过程中, 这些实验班的孩子和教师都特别的温文尔雅, 谦逊有礼, 这就是国学经典独特的教育魅力。在“十二五”期间, 我们又申报了市级课题《幼儿园国学经典教育的实践研究》, 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 我们将国学经典这一特色向全园铺开, 创设国学经典教育大环境, 让更多的孩子、教师和家长都参与到国学经典的教育中来, 学经典、诵经典, 慢慢将经典中的仁、义、礼、智、信内化为自己的品格。

2、创设国学专用室, 感受国学经典。

幼儿园专门设立了一个国学经典专用室, 有环境渲染、游戏体验、自主阅读, 让人置身其中, 不知不觉被浓厚的国学氛围所感染。墙面上的《弟子规图说》, 让小朋友明白“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的规律, 懂得“事虽小, 勿擅为, 苟撤为, 子道亏”的道理;游戏体验区的亲身体验, 让小朋友知道为人处事的道理;自主阅读区的书本阅读、课件欣赏等, 让小朋友形象直观的学到更多优秀的国学经典, 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品质和文学修养。

二、活动开展, 领悟国学精髓

国学经典内涵丰富, 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 学习国学经典有利于幼儿文化的积淀。我们以国学经典为载体, 坚持学校教育与社区、家庭教育相结合, 将国学经典的种子撒播在幼儿的心里, 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我们坚持“近、小、实、亲”的一贯思想主张和“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 以小、中、大各年龄段为纵坐标, 以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社会交往为横坐标, 把国学的精髓融入到幼儿一点一滴的日常言行之中, 突显出主体性、生活化、情感化、易操作的特点, 从而塑造孩子良好的人格魅力。

1、一日活动中渗透, 润物细无声。

清晨, 校园广播里播放的是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歌曲和儿歌, 孩子们哼唱着国学经典快乐地踏进幼儿园。来园自选活动时, 会想到“兄道友, 弟道恭”, 大家像兄弟姐妹一般相互谦让;入厕盥洗时, 会想到“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早晨起床后, 知道要刷牙洗脸,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操作活动时, 会想到“用人物, 须明求, 借人物, 及时还”, 懂得与人相处的规范;离园时, 知道“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国学经典的学习, 让孩子懂得规范、懂得谦让。

2、教学活动中学习, 塑人格魅力。

除了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 我们还分年级组开展国学经典教学活动开展特色活动。小班《弟子规》教育。小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缺乏规则意识, 让孩子了解《弟子规》的内容, 能增强孩子的规则意识, 了解日常的生活规范, 懂得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准则。中班《三字经》教育。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直观行动思维渐进到具体形象思维, 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规则意识, 所以重点要为孩子打开广阔知识的大门, 这个大门的金钥匙就是《三字经》, 在活动中让幼儿知道一些伦理道理, 掌握世界万物的规律, 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的古老文明。大班《古诗》教育。大班幼儿在思维水平上开始有抽象思维的痕迹, 所以在《古诗》的学习中能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感受古诗这一文学体裁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在古诗的学习中, 幼儿获得了更多的经验积累, 为今后的做人、做事、做学问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家园协作中展示, 扬国学精华。

除了日常教学, 我们还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 让更多的家长也参与进来, 弘扬国学经典, 弘扬我们的祖国文化。如读书节上, 孩子们分年级组学习国学经典, 闭幕式上, 大班组两百多名幼儿诵读《三字经》、中班组以家庭为单位表演国学经典, 小班组制作精美的国学小书签, 我们不但在幼儿园里展现我们的国学经典教育特色, 我们还要走进社区, 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国学经典教育。

国学经典中庸教案 第4篇

《大学》和《中庸》原是《礼记》一书中的两篇文章。《礼记》,即《小戴礼记》,共49篇,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一部著作。

《大学》一般认为反映了春秋末期孔子弟子曾参的思想,很可能是由曾参的弟子最终写定。它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大学的价值取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也被称为三纲领,它们实际说的是同一个内容,即修德为政。有了最高的原则及理论思想,接下来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修德为政的问题。这就是三纲领统帅之下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今,我们大多只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它们是修身的前提和条件。在《大学》的作者看来,这“八条目”本末始终的秩序,就是建立社会和谐的秩序。当每个人都诚意、正心、修身之时,家庭和家族便会见贤思齐地形成和睦安定的基本单位,于是国家也会井井有条,那么天下就会形成良好的伦理道德秩序,实现大治。可见,《大学》是从最基本的人性自觉谈起,最后落实到为政治国上去,其核心“三纲领八条目”被后世修德者奉为圭臬,也被为政者奉为宗旨加以提倡和遵守。

《中庸》一般认为其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写《中庸》的原因,南宋理学家朱熹解释说:“子思子忧道学之失传而作也。”也就是说在孔子去世后,面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子思担忧儒家思想会因竞争而没落,于是写《中庸》加以弘扬。《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肯定人性中“至善”的本质是天赋予的,人能遵循这种天赋的本性便是“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自身便是教。随后又解释说“道”是人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人若想修“道”,首先应该追寻自己内心中的道德本性。这里,《中庸》与《大学》有些不同,《中庸》的重点在于讨论性情的表现形式和尺度,它认为,人除了内心的道德本性要自觉把握外,还要把握性情萌发之后的节度,因为人性中除了道德理性外还有情感的成分,于是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所谓中庸,就是中和,即情感在道德本性与礼仪规范所要求的尺度内的表现,他强调情感的抒发要有节度、有原则,不温不火、不过也无不及。

《大学》和《中庸》虽然成于不同时期,但二者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大学》讲的是如何“为人”和“为学”,是一篇实现人生理想方法的纲要;《中庸》讲的是“为人”和“为学”的道理,是一种贯穿人之 一生的认识论。二者互为表里,互相补充,是儒家“内圣外王”理想的典型体现。例如,《中庸》论述知、仁、勇这三种美好品德,就与《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遥想呼应。“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总之,《中庸》为《大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是《大学》的根柢所在;《大学》为《中庸》提供了实践方法,是宣传《中庸》的方法论。

朱熹为什么要为《大学》和《中庸》单独作注?

隋唐以前,《礼记》还未被确立为儒家经典,《大学》和《中庸》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注释和研究的著作不多。

隋唐时期,《礼记》开始为学者们所重视。特别是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人撰定《五经正义》(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这标志着《礼记》取得了儒家经典的地位。随着《礼记》地位的上升,《大学》和《中庸》的地位也有了相应提高。这段时期虽没有相关研究著作出现,但一些学者已关注到其独特思想价值所在。最著名的是隋末唐初大儒王通,其著作《中说》的儒学思想体系,主要就是根据《大学》和《中庸》建立的。到中唐后的韩愈、李翱,已经把《大学》和《中庸》作为其创立儒家心性学说的重要思想依据。

入宋后,义理心性之学兴起,《大学》和《中庸》自然受到青睐。宋初统治者甚至亲自抄写《大学》和《中庸》,赐予臣下学习。与此同时,《大学》和《中庸》也成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基础教材。儒士和理学家们对《大学》和《中庸》更是热衷,研究著作层出不穷,《大学》学、《中庸》学,循此而兴起。

北宋的程颢、程颐(后称二程)开始把《大学》和《中庸》作为独立的专经大力加以表彰,并与《论语》《孟子》相提并论。正如《宋史》所说:“(二程)表章《大学》《中庸》二篇,与《语》《孟》并行。”后世“四书”的概念于此初步形成。二程还进一步认为这四部书构成了完整的儒家心性论体系,其内在结构是:《中庸》是讲“理”的,《大学》是入德之门,《论语》《孟子》彰显了孔孟之道。

由于二程的表彰,《大学》和《中庸》的地位日渐凸显。南宋时,受学于二程弟子的朱熹认为《大学》和《中庸》是二程学问的基础和真道理,而《学》《庸》《论》《孟》四部书代表了由孔子经过曾参、子思传到孟子这样一个儒家道统,二程和自己则是这一中断已久的道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于是,他决定给这四部书分别作注。对于《大学》,朱熹在二程的基础上,重新厘定次序,分经一章、传十章,并认为“格物致知”章已经缺失,做了著名的《补传》,终成《大学章句》。对于《中庸》,朱熹更是下了许多功夫,他“会众说而折其中”,写成《中庸章句》,使《中庸》的主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大学章句》《中庸章句》与《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合称为《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大学》和《中庸》也正式从《礼记》中脱离出来,成为专门的两部著作。

朱熹对《大学》和《中庸》的注释,可谓体大思精,是朱子理学的结晶与缩影,也是孔孟之学的津梁。它不仅奠定了理学的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哲学的内涵,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理论贡献。朱熹本人也因此成为儒学的集大成者和被后世景仰的一代名儒。

此后,《四书章句集注》一书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南宋理宗曾下诏盛赞此书“有补治道”。从元代开始,《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各级学校的必读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理学也成为官方哲学,对中国社会思想产生了深远且巨大的影响。

nlc202309021112

《大学》和《中庸》的现代启示

近代的孙中山先生,曾赞赏《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修齐治平”是“应该要保存”的中国的“独有宝贝”。的确,作为儒家经典的《大学》和《中庸》,其蕴含的思想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首先,它们同时强调“慎独”的修身理念。《大学》记载:“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也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不欺暗室”,即在独处之时也能保持高尚的节操。历代人物,像柳下惠坐怀不乱,东汉杨震慎独拒贿,宋人袁采“处世当无愧于心”,元人许衡不食无主之梨,曾国藩“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凡此种种,均极好地体现了“慎独”之功。作为儒家思想的精华,“慎独”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第一,它强调了道德自律,可以使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人们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个人的慎独意识就显得不可或缺。第二,慎独思想蕴涵着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一种道德境界,慎独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通过长期实践锻炼才能达到。这个过程,就培养了我们一如既往、慎终如始的毅力和品格。

其次,它们都认为“诚”是道德的根本。“诚”“诚信”作为一条道德规范在儒家的道德体系里,受到了高度重视,被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立政之本”。能够诚于中者,必信于外。因此,《大学》充分地肯定了“诚意”在修身环节中的重要作用,把它视为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而《中庸》则用了更多的篇幅对“诚”的价值给予高度的赞扬。如“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并说“不诚无物”。在当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诚实守信作为一条根本的道德准则更是不容忽视,它决定着一个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的成败得失。

最后,它们的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发性。对于中庸,人们曾一度认为是“和稀泥”“折中主义”,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中庸”强调的是“度”的把握,具体表现为执两用中、过犹不及、和而不同、因时制宜,这些理念对当今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整个社会的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庸》还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了和谐相处、宽容包纳的价值理念。与此相仿,《大学》则提出通过正心诚意等道德修炼获取个人身心的和谐。主要体现在通过“格物致知”,知晓“本末”,“知其所止”的方法来正确把握诸如义与利、能力与职位等各种复杂的关系,从而提升个人素养,实现人生的价值。另外,《大学》还说:“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并提醒君王“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是主张以“仁政”“德治”并御的施政理念来实现社会与国家的和谐,而仁政的精髓就在于“以民为本”,即从政者不但要重视民众的呼声,而且要顾及民众的利益需求。这对于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不无借鉴意义。

《大学》《中庸》选读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选自《大学》)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有坚定的志向,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神安定,心神安定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道理。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自身品德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中庸即中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选自《中庸》)

天赋予人的禀赋叫作性,顺着本性行事叫作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作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慎畏惧的。越是隐秘的事情越是容易显露,越是细微的事情越是容易显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更要谨慎。喜怒哀乐各种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作“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作“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则是天下普遍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的生长便繁育了。

国学润临安中庸第六节 第5篇

陶春

教学内容: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é);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熟读成诵,理解句子意思。

2、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3、明白“要想成就任何一件事,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认真准备和周密的安排。预事成功的基础,不预则是失败的根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从故事中明白文段中所包含的道理:要想成就任何一件事,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认真准备和周密的安排。预事成功的基础,不预则是失败的根源。

2、熟读成诵,理解句子意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二)、课件出示学习内容。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é);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

(三)、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小组内解决。(2)、教师范读,纠正字音。跲(jié)疚(jiù)(3)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抽读。(4)、指名读,小组读,男女分读,全班齐读。

(四)小组学习悟意思。

1、渗透学法:抓重点字词和句子理解章节意思。

2、小组合作:联系注释读文,理解意思。

3、出示译文:凡事预先做好准备就能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

4、练习背诵。

(五)、课件出示“豫则立,不豫则废”故事。

1、边读边想你得到什么启示。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与同学交流感悟。

(六)、课件出示感悟。

要想成就任何一件事,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认真准备和周密的安排。就如考前按部就班做好复习,到了考试的时候,才不会临时抱佛脚,眉毛胡子一把抓。预是成功的基础,不预则是失败的根源。

(七)、践行。

1、平时学习中你有没有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并与同学说说课前预习有哪些好处?

2、预则立,不预则废——给自己做一份周末计划吧。

(八)、小结。

谈谈学习本节的收获。

(九)、作业。

1、把今天所学的内容工整地写在作业本上,熟读成诵。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第6篇

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学重点:实践中达到朗读成诵。

教学难点: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教学准备:课前了解“三王”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这几天,我们这儿都是阴雨绵绵,给我们上学和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但是在海南省,从上月底开始已经连续下了9天大暴雨,范围波及15个市县,受灾人口达164.8万,海南万宁特大暴雨中心区致经济损失约5亿元,是1951年海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暴雨过程。水灾如此严重,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治水。早在夏朝就有一个君主对治水很有办法,他就是——大禹。你听说过他治水的故事吗?

2、是啊,大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孔子《论语•泰伯篇》中说:“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闲然矣”!意思是: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祭祖先祭神的祭品办得非常丰盛;自己穿得很差,但是把祭服,祭祀时穿的衣服做得很华美;他住得也很简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却把力量完全用在水利建设上。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这是孔子的原话。这就足以证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我们的三字经就把大禹这个有名的人物编了进去。你想读一读吗?

二、大声诵读、品读解意

1、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2)指名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4)全班齐读。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

(1)从这四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统治了四百年,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周朝统治了八百年。禹、汤和武王指的是三个君主。

(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介绍故事。

(3)小结: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能得到世的人尊敬?

(4)是啊,商汤、周武王和大禹一样,也是非常善良、仁爱、开明的国君,所以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5)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诵读,学生齐读。

3、各种形式朗读(1)学生练习朗读(2)男生、女生赛读(3)小组比赛读

4、背诵比赛

A、重点字空留记忆夏()商()周()称三王 B、主句缺失记忆夏有禹()周武王()

5、理解“称三王”

(1)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王字是“三画而连其中”,三画表示天地人三才,中间是顶天立地的一竖代表道,即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也”。王既然是垂示于天地间的大道,它在人间的首席代表天子人王,也应该顶天立地,成为人群的典范和样板。

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统治方法。三王的统治用的是仁义道德,其结果就是无为而治,天下太平,这种政治体制是王道。历史上描绘这个时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万民乐业,天下太平。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如果你长大后,做了市长,甚至是国家主席,你会怎么做呢?

四、课堂小结,提出希望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

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 《弟子规》教学设计 东环路小学陈美丽 教学目标:

1.熟读《弟子规》入则孝部分。

2.通过讲解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感受孝心的魅力。2.联系实际,抒发孝心。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弟子规》知识抢答赛。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可以背诵弟子规,甚至可以倒背如流。关于《弟子规》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知识抢答赛。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2.《弟子规》分为几个部分? 3.《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4.《弟子规》的意思是什么?

二、热情诵读,齐诵《弟子规》——入则孝。1.读书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吗?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2.齐诵《入则孝》部分。3.小组比赛读。

三、进入主题,讲解“亲有疾——不离床”部分。讨论: 1.怎样做才是孝顺的好孩子呢?

2.生病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生病的时候你最希望身边的人怎么照顾你? 3.父母生病的时候会怎样想,他们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怎样做呢?

4.古时候,孝顺的儿女是这样做的(出示PPT: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生说,教师补充)

5.感动你的地方是哪里?(药先尝,不离床)父母心中会怎样想呢?

四、情景体验,感悟孝道。

古时候子为父母尝药,是为了为父母试探药的温度。可是现在我们不能为父母尝药,因为乱吃药是危险的。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到讲台上表演。(一个扮演生病的母亲,一个扮演儿子)请大家给出建议和意见。给予鼓励。

五、积极讨论,解决问题。

1.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2.讲述故事:“小明想跟妈妈学家务,可是妈妈说只要专心学习就好了。小明要怎样做?” 同学发言。

3.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们觉得说服妈妈要注意哪几点?(礼貌,有道理,恭敬)4.如果妈妈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该怎么办?(找机会再和妈妈讲)

六、情景表演,小组活动。

如果遇到下列问题的时候,你会解决吗?

讲述:小明的爸爸随手把垃圾扔到车窗外,小明该怎么劝说呢?小组活动,然后展示。

七、总结升华,神情寄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国学经典中庸教案】相关文章:

中庸国学经典案例08-16

经典国学特色教案07-17

中华诵国学经典教案11-28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02-01

中华国学经典05-22

少儿国学经典06-02

国学经典演讲06-09

学校经典国学06-30

儿童国学经典07-05

国学经典心得08-10

上一篇:100本最棒的幼儿绘本下一篇:述职述廉报告安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