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采访特色分析范文

2024-08-21

主持人采访特色分析范文(精选3篇)

主持人采访特色分析范文 第1篇

从《杨澜访谈录》看杨澜的主持风格

杨澜,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系,1990年成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1994年获得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同年赴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主修国际传媒。

1998年1月,《杨澜访谈录》在凤凰卫视正式开播。2000年停播一年,次年6月重新开播,节目定位在“以人的经历、感受和智慧作为中心,以成败得失、人生百味体现人的智慧和感悟,以世界性的眼光接触人,浓缩世界性的人文精神。目前《杨澜访谈录》走的路线,是“温和的深刻型”的采访主持类风格。提及当初节目制作组在风格取舍上的抉择, 杨澜说: “到底是开着轰炸机把这块地都炸平, 还是钻井取油? 后来我们认为,深刻的问题也可以用一种温和的形式提出来。”《杨澜访谈录》没有噱头,没有八卦;一律的开头和结尾,一样的穿插和解说。杨澜认为,这类深度访谈的节目形式应该相对稳定,没有必要像娱乐节目一样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

《杨澜访谈录》这档节目的“性格”其实与支持人的性格如出一辙,也可以说是主持人的风格决定了节目的风格。有评论这样写道:“《杨澜访谈录》是阳光文化的品牌产品,是国内最早推出的高端访谈电视节目。杨澜女士邀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精英翘楚,坐而论道。力图穿越风云际会的有限时空,而将嘉宾的人格力量和社会价值作为节目的终极呈现。”到目前为止,杨澜已经采访了400多位各界精英人物。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美国国务卿布拉里.克林顿、美国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联想总裁柳传志、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崔琦、英国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时尚界女王普拉达、音乐剧之父韦伯、好莱坞著名影星妮可.基德曼、运动员菲尔普斯和姚明等人。李咏调侃说,杨澜是他觉得最难访问的人,这个女人几乎访问过这个地球上所有的名人。但是,《杨澜访谈录》又不完全因为是高端访谈就彻底政治化,正统化,与此同时他还有其大众化的特点,就像杨澜自己,在事业上,她是一名成功的女性,是女强人,但在生活上却是一个温婉贤惠的妻子,一个体贴细心的母亲,这就给人一种感觉,她不完全严厉,不完全苛刻,她依旧有她的温柔的一面。她的节目也是如此,深刻不失趣味,朴实却不普通。

曾经有评论说,杨澜是中国的华莱士。但杨澜本人似乎并不喜欢华莱士的主持风格,认为“他有时问问题显得有些生硬”,同时杨澜用绵里藏针来形容自己的主持风格,她说过:“观众要看的是内容,而不是两个人吵架。”“记者和被采访者谈话,不是和对方斗智慧,如果你把自己设在这个位置上就很难有平和的心态了。我的重点是要展现对方,所以对方各不各,是不是符合我的设想并不是很重要,他们的‘各’劲儿正是他们的风格。他们的性格能凸现出来是最好的。”在今年六月的一期节目《金融大鳄的双面人生》中,采访乔治·索罗斯这位饱受争议的“金融界的超级明星”时,杨澜先是以别人的口吻提出,然后引用索罗斯自己的话,对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也有着双重标准,一方面是一位金融投机商或者说金融市场的玩家,另一方面又以公民的立场写书揭露资本主义的危机,公开赞赏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批判,甚至说要建立一些强有力的国际机构来控制投机性的金融活动,保持世界市场的稳定。在经过了前面的铺垫后,提出深刻的问题:“你利用市场的缺陷进行货币投机,获得了上亿美元的盈利,同时你又警告大家,全球资本主义存在的危机,呼吁加强监管,对抗投机,这听起来是自相矛盾的。”看似温和的表象下,杨澜却是直抵问题的核心。我对杨澜主持风格的第一印象是知性,很平静很有条理,没有王志咄咄逼人的气势,也不会像崔永元那么充满诙谐幽默,更不会像鲁豫抓住八卦不放。跟她对话会感到很舒服,愿意把一些真实的想法告诉她。

今年10月13日杨澜对现今独霸香港乐坛的歌神陈奕迅的采访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这期节目的标题是《陈奕迅——做疯狂的自己》。在采访过程中,杨澜身着灰色衬衣,黑色外套,就像每一次采访一样,给人端庄知性的感觉,背景的布置也极其简单,谈话也是仅限于两个人的面对面交谈,没有观众,基本是一问一答的形式。

和陈奕迅的交谈是我看过的《杨澜访谈录》中相对很轻松的,基本从开始到结束,两人的交流一直伴随着笑声。节目一开始杨澜通过陈奕迅的最新专辑和出道十几年的简短回顾提出了一个比较深刻的问题:我觉得有一个现象,所谓繁荣中的萧条,你刚刚开了25场的红馆的演出,非常的繁荣,但是市场上这个级别的演唱会其实又寥寥无几,整个乐坛又有一种萧条的感觉,你怎么看这一冷一热呢?从而引出陈奕迅对自己和当下香港乐坛的真实感言,而后又拿出专辑中的一首歌曲《任我行》进一步打开陈奕迅的内心世界,聊到了今年出走异乡的诸多见闻,以及在当时的内心感受,那是他远离喧嚣,真正自我的状态。在陈奕迅侃侃而谈的时候,很自然地发出提问:那你就要回到原点的话,我很想知道,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念头,让你觉得要回来参加,新秀的比赛,为什么那时候会觉得,音乐是你的真命天子?紧接着又根据陈奕迅的叙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的提问自然而又亲切,好像“不带有目的性”,然而又达到了访谈的目的——满足受众和节目录制的需求。杨澜在采访中也运用了适当的肢体语言,例如十指交叉,双手做比划等等,让一些跳跃式的提问显得不那么生硬,同时也体现了她真诚的态度。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不仅仅要做一个有技巧的提问者,注意提问的方式,更要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对谈话参与者保持应有的尊重,鼓励被采访者的叙述,我认为杨澜所表现出的真诚就很好地起到了鼓励叙述的作用。

在我看来杨澜在访谈中她讲的东西比较多,她会在采访前对采访对象进行非常细致的了解,同时她本身的知识也很丰富,能够在采访过程中对一些细微的资料数据信手拈来,杨澜的问题比较长铺垫的时间也较长,就像朋友之间畅谈思想或是闲话家常,能够激发对方的谈话兴趣。

在采访易中天的时候,杨澜的第一个问题是:“该怎么称呼您,是易教授吗还是?”易中天马上回答:“我挺不喜欢这种称呼。”紧接着杨澜又开玩笑地说了一声老易,此刻气氛开始变得活跃,然后易中天说“易教授都是官场人喜欢这样叫,很讨厌。他老把你这个头衔当做一个官衔来对待。”杨澜说“那平心而论我没有。”此时的肢体动作也表现了她的真诚。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使得接下来的访谈都能在十分轻松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她对易中天的访谈并没有涉及太多当时的舆论热点,更多地是对易中天的个人经历和生活态度,从易中天本身出发,让大家对易中天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直接拉近了自己采访对象的距离。而且一开始杨澜的态度就很谦虚,像一位学生在听老师的讲解,她的提问都是有层次的,从浅到深,对于学术的问题探讨得比较多,谈到了很多易中天著作里的内容,比如曹操、严嵩、诸葛亮等,看得出是在采访前对采访对象进行了细致的了解,采访时很注意把握尺度,虽然提到了几点敏感问题,但也保持了对采访对象的充分尊重,在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易中天表现的很随性,没有那么的紧绷感,侃侃而谈,讲了许多其他节目中没讲到的,比如易中天做过诗人,写过诗。整个采访是很温和的,符合杨澜的一贯的风格走温和知性路线,让人看了很舒服,也能让我们了解了更多我们所不知道的易中天。

杨澜有一次采访龙应台:“那在这个当中,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在性格上有没有什么缺失或者说是遗憾?其实过去你的单打独斗的,一个人吃饱全家不愁的这种感觉在文化上但是现在你要深入到一个机构当中,跟很多人在一起工作,而且你是一个组织者的时候。”龙应台说:“我自己的缺点,你可能是一语中的!”我觉得好的问题就是让采访对象觉得有说话的欲望,而更深层次的好,是让对方愿意说出他的困惑和思考,愿意将自己真实而深刻的想法与采访者分享。谈话是交谈双方以及和听话人的碰撞,只有对主题有足够高度的把握和对嘉宾有深切的体察,才能提出好问题,让主持人和嘉宾都展现个性。

最后我认为杨澜的结语很精炼,富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是对前面采访的一个概括总结,同时又能点出这次采访的最精华部分,也是她这次采访中最想表达的一部分。比如在采访易中天时,杨澜最后询问易中天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通过这些来反应易中天的人生态度和为人处事的哲学。杨澜访谈陈一冰时的结语也让我很感动:“如果说一名运动员要做到宠辱不惊赢得起输得起是需要漫长的磨练的,那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金牌是否能做的赢得起输得起放得下的话,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这一次陈一冰失去了金牌却获得了社会广泛的肯定的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这样的转变正在发生,其实当公众媒体都不仅仅以金牌论英雄的时候,我们的运动员也更有机会去享受体育也会有更多的人从体育运动中感到快乐。”她间接地表示了我们国对于金牌接近疯狂的在乎的问题,希望通过陈一冰让我感受到奥运其实是一个重在参与的过程,奥运能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金牌更多的应该是享受体育的快乐。我觉得讲的特别好,道出了这次采访的真正目的。

主持人采访特色分析范文 第2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记者型主持人,提问方法,技巧

一、引言

信息时代到来, 电视媒体也随之发展。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新闻采访, 是新闻编辑和报道的基础。搜集信息的新闻采访, 主要是记者型主持人与被采访者进行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记者型主持人的提问方法和技巧, 决定了交流的结果, 以及信息的获取情况。因此, 对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型主持人的提问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 有助于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

二、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型主持人的概念和特点

(一) 记者型主持人的概念

所谓的记者型主持人, 是指那些在电视新闻采访节目中, 具有记者和主持人两个身份的人。通过深入调查和采访了解事件的真相, 最后作为一般的主持人进行新闻报道。在电视新闻采访中, 记者型主持人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一是他们有引导和讲述的作用, 通过叙述和参与新闻事件, 利用镜头让观众看到事件现场, 清楚事件真相。二是记者型主持人还会评析新闻事件, 使观众对事件真相有更深的认识。

(二) 记者型主持人的特点

在新闻采访中, 记者型主持人可以适时地利用不同的技巧去掌握事件进程。因此, 记者型主持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新闻采访中, 记者型主持人对新闻事件见解独到, 而且对节目进展的控制力也强。二是在新闻采访中, 记者型主持人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 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真相挖掘的能力。三是能够协调记者和主持人两种身份。总之, 身为一名电视新闻采访中的记者型主持人, 不仅要有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要能够筛选和挖掘新闻信息。

三、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的原则

电视新闻是向群众展现热点事件的一种媒介, 因此, 其具有舆论导向作用。为了正确、合理地发挥电视新闻采访的作用, 在新闻采访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 敏锐地分析热点新闻

当今已经进入信息“快餐”时代。“电视新闻报道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新闻过了最佳热度就不再具有新的价值, 传播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1]因此, 作为新闻工作者, 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不仅要及时地了解事件的发生情况, 还要快速地分析采访的角度和要点。

(二) 采访中问题结构明确

电视新闻采访中, 记者型主持人通过与被采访者交流互动获取信息, 在交流中面临着很多不可预测的状况。为了能够对突发状况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 因此在采访前, 必须使要提出的问题系统化、结构化。

四、电视新闻采访中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一) 做好提问的准备工作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和人生经历不同, 面对提问时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因此, 在采访前, 必须搜集采访者的相关资料信息, 包括被采访者的性格、访谈中的话题的观点和主张, 以及被采访者新的成就和论说等都要了解清楚。其次, 根据人物资料确定采访内容, 再根据节目的主题作全面的准备。要全面分析采访有可能牵涉的范围, 要事先了解有可能出现的各方面的观点和看法。

(二) 根据被采访者设置合理的问题

在新闻采访中, 被采访者性别、年龄、阶层各不相同。因此, 在采访中, 一定要因人而异地进行提问。例如, 如果被采访者文化水平不高, 在采访提问时, 就应该使用生活中的话语, 这样比较浅显易懂, 可以消除隔阂, 拉近彼此的距离, 有助于采访的顺利进行;而当被采访者文化水平较高时, 在采访中措辞就要相对有深度一些。

(三) 采访中要平等的心态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 只有主持人与被采访者保持一种平等的态度, 采访才能顺利进行下去。不仅要在心态上保持平等, 在称呼、仪态等方面都要尽可能地不和被采访者有太大的反差。这样才能减少距离感, 使沟通比较融洽。

五、电视新闻采访中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一) 记者型主持人在采访中的提问方法

根据提问的结果, 可将问题大致分为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引导师问题。“所谓封闭式问题, 是指能够用‘对’或 ‘不对’以及‘是’或‘不是’来回答的。”[2]通过这种提问方式, 能够直接得到答案。开放式的问题一般会用“什么”或 “怎么”来提问, 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当被采访者对某个话题似乎有话要说但是又不说时, 可以利用引导式提问的方法, 利用环环相扣的问题, 逐步得到答案。

(二) 记者型主持人在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在采访中, 好的提问方式能够构建和谐的采访氛围, 达到良好的采访效果。因此在采访中可以采用以下提问技巧:

从侧面入手进行提问。从正面提问, 有时由于个别的原因被采访者不一定会回答。在这种情况下, 记者型主持人可根据当时情况抓住机会, 从侧面入手, 由别的问题再辗转到正题上, 最终获得答案。

设置机关, 激将法提问。在采访中可以提出被采访者讨厌的话题, 以此勾起被采访者的反驳欲望, 从而作出回应, 以此获取想要的信息。

善于倾听。记者型主持人在采访中倾听的目的是发现、分析、提出问题。记者型主持人要控制全场, 并且要确定采访的方向和节奏, 因此要认真倾听并仔细观察, 抓住提问的最佳时机。

六、结语

电视新闻采访是一门艺术, 而记者型主持人对被采访者的提问是新闻采访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会直接影响采访的质量。了解记者型主持人的概念和特征, 并知道采访提问中常存在的问题, 有助于完善并提高自身职业素质。采访提问的方法和技巧会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章佩.电视记者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11) :127.

[2]周乐.电视记者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16) :172-173.

[3]李旭峰.“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高校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 2013:26.

王文彬民国时期新闻采访特色研究 第3篇

一、“有新闻就跑新闻, 无新闻就作调查”[1]

1930年秋, 王文彬承张季鸾先生的介绍进入北平《华北日报》。当时, 《华北日报》的总编辑安怀音对王文彬说:“这里人已用齐了, 只有一个校对的位置, 王先生如肯屈就的话, 这就是聘书……”[2]王文彬固然不甘心, 但是苦于当时的境况, 也勉强接受了, 第二天就把行李搬入了报社。正式工作的第一天适逢“双十节”, 安先生让王文彬出去试找几条新闻。虽然, 初到北平, 不识街道, 熟人又少, 但王文彬很用心, 也很努力, 自然安先生也很满意。没几天, 安先生就让王文彬做外勤记者, 校对再另调动, 并且让王文彬坐报馆的包月车。王文彬非常兴奋, 每早七点起床, 然后找来本市各报, 仔细阅读, 将所有的新闻线索写在一张纸上, 继而与车夫商定路线, 即行出发。初做记者的王文彬, 没有太多的采访经验, 但是非常勤奋, 他总是抱着“有新闻就跑新闻, 无新闻就作调查”[1]的方针。每天除了写几条新闻外, 就写些各行各业的社会调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国民党为了掩盖其用心, 向本是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国际联盟提出了“主持公道, 制止侵略”的请求。直到1932年5月, 国际联盟才派了一个所谓的调查团来华实施所谓的“实地调查”, 但是调查的内容、结果外界毫无所知。6月8日至12日, 国民党组织调查团游览华北风景区, 允许记者随团采访。王文彬作为《华北日报》的记者, 参加了此次采访活动。作为记者, 王文彬的目的就是了解调查团的调查内容和结果, 但是五天下来, 他对此毫无所获, 唯一的收获就是了解了冯玉祥先生的近况。于是, 写了《“国联”调查团采访记》这篇访问记, 旨在呼吁中国人:国难当头, 应该义愤填膺、坚持抗战!在《华北日报》期间, 王文彬还曾写《归乡杂记》《挽救东北, 昭雪国耻——“九·一八”事变调查记》《山海关视察记》《秦皇岛纪游》等长篇访问记, 深入社会时弊, 发人深省。

二、“撒下大网, 捕捉新闻”[1]

1936年4月, 王文彬由天津《大公报》调入上海《大公报》, 任本市新闻版主编兼采访部主任。王文彬针对在上海的采访工作, 总结了八个字“撒下大网, 捕捉新闻”。[1]在上海《大公报》工作期间, 报馆当局给王文彬安排了一种“四结合”的工作方法[3]: (1) 编辑与采访密切配合。 (2) 专职记者与通讯员密切结合。 (3) 本市新闻编辑与通讯员密切配合。 (4) 本市新闻编辑与来信来访工作相结合。而这样做的目的, 无非是为了扩大信息网。上海当时的社会复杂, 办报竞争也很激烈, 要保证重要的消息不遗漏, 就得不断扩大、健全信息网。就采访方面具体来讲, 专职记者固然专业素养高, 但其耳目、活动范围终究有限, 不可能网罗一切重要的新闻;而通讯员人多面广, 与群众接触更加广泛, 获得各种新闻的机会也更多、有时也更快。例如, 1936年10月19日, 鲁迅逝世那天。由于鲁迅的住处保密, 知道的人很少, 直到晚上8点, 报馆还不见记者的稿子。当时王文彬和同事们正在研究采访办法, 一位通讯员送来了鲁迅逝世的长篇通讯稿, 并附有照片, 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这次报道靠的就是通讯员网络, 王文彬在日常工作中非常注重联系各方面的通讯员。不仅如此, 他还主张公开召请投稿。旧上海社会固然复杂多变, 但只要处处谨慎, 每件新闻的发生, 予以充分的证明, 在无损新闻价值的范围内, 对各方面顾及的地方, 相当的注意及之。为了防止发生流弊, 王文彬还对稿件的审查做了一些相关的规定:第一, 应该判断该项事件是否确实而近情理。第二, 应该审查该项材料是否完全或偏袒某一方。[2]王文彬对新闻的采集一向要求确实而公允。

在上海《大公报》期间, 王文彬并没有满足于稿友来稿, 而是采取了一种积极的采访方针, 不是被动地等待消息再出动。尽管对上海情形生疏, 社会各方认识也很少, 但他们努力去接近社会, 寻求有价值的材料, 只要一发现新闻线索, 就全力以赴, 实行集体活动, 尤其是深夜发生的事件, 总是努力探求。除了有价值的新闻外, 他们还采访了文化界现状、妇女界动态, 调查了上海的工商业现状、上海下层社会生活, 并且搜集了一些艺术新闻。王文彬深深地体会到:欲求采访工作的顺利, 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 实行“群众化”, 始可很迅速地得到群众中新发生的问题与最真实的情况。[2]

三、突破“不到前方, 无稿可写”[1]的采访观念

1938年, 王文彬被派到日机经常轰炸的广州工作, 首先负责组建《大公报》在广州的办事机构。之后, 任《大公报》广州分馆主任, 主要负责《大公报》的采访工作。谈及采访工作, 由于王文彬不精通广东话, 其采访对象极为有限, 仅局限于旅居广州的外省人及能讲普通话的国民党官员。当时, 敌机空袭频繁, 许多新闻人物都集中在西濠区的爱群酒店、新亚酒店等, 王文彬就经常来此采访。由于在上海极短期的战地采访经历, 以及在广州的相关采访活动, 王文彬对战时新闻采访工作有了一定认识。

经过炮火的冲击, 广州的报纸已经摆脱了“黄色新闻”的范畴;时下出版的报纸, 很难看到几条与抗战救国无关的新闻了。在抗战中, 广大国民对于信息的需求十分迫切, 战地记者不得不改进采访方法。在战地进行新闻采访, 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采访各级指挥官、参谋长, 但他们军务繁忙, 所以记者首先要注意联络各方, 其他的军事人员乃至前线救护下来的伤兵, 他们口中都有不少新鲜材料。除了努力采访战讯外, 记者还可以进行战地调查, 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难民的救济、伤兵的救护、敌情的侦查、奸徒的法办、英勇壮烈的事迹, 以及交通近况等, 都是一些可以上报的好材料。战时新闻采访不应只重前线战况、一城一地的得失, 应该摆脱“战地一切皆新闻, 后方情况不很注意”和“不到前方, 无稿可写”的趋势。[1]战时新闻工作者的采访应遍及后方众多与抗战救国相关的部门, 应注意后方新生力量的鼓励与发扬。例如, 曾发表于1937年10月25日上海《大公报》第四版的《二十四救护医院参观记》, 这篇访问记就向当时的人们展现了抗战后方救亡团体——二十四救护医院的方方面面。还有王文彬写的《南市难民区视察记》, 它是淞沪抗战后, 上海南市难民区情况的记录。这些新闻作品都不是当时战况的直接传达, 而是后方现状的真实呈现。总之, 王文彬认为战时前后方的采访工作不能偏重, 应该同时并重。

四、总结

自1930年进入北平《华北日报》任外勤记者起, 王文彬就开启了他的新闻采访之路。1937年, 上海《大公报》停刊后, 王文彬失业在家。他将1933年在北平民国大学讲授“特殊采访学”的讲义修正补充, 连同他所写的几十篇文章, 编成了《采访讲话》一书, 这也是当时第一本专门谈新闻采访的著作。王文彬始终坚守“有新闻就跑新闻, 无新闻就做调查”[1]的采访方针, 遵循“撒下大网, 捕捉新闻”[1]的工作方法, 突破了“不到前方, 无稿可写”[1]的采访观念, 对当时的新闻采访工作乃至整个新闻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摘要:民国报人王文彬于1930年进入北平《华北日报》任外勤记者, 自此开启了他的新闻采访之路。在王文彬漫长的新闻从业经历中, 他积累了丰富的新闻采访、编辑, 乃至整个行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本文就王文彬在民国时期的新闻从业经历, 总结其新闻采访特色。王文彬始终坚守“有新闻就跑新闻, 无新闻就做调查”的采访方针, 遵循着“撒下大网, 捕捉新闻”的工作方法, 突破了“不到前方, 无稿可写”的采访观念, 对当时的新闻采访工作乃至整个新闻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王文彬,新闻采访,民国

参考文献

[1]王文彬.新闻工作六十年[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1-326.

[2]王文彬.采访讲话[M].上海:三江书店, 1938:1-32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主持人采访特色分析范文】相关文章:

电视主持人采访06-20

主持人应变能力培养分析论文04-12

汪涵主持人范文05-24

新闻主持人范文05-25

主持人救场范文05-26

主持人汪涵范文05-26

播音主持专业分析07-04

小主持人感想范文06-09

小主持人讲稿范文06-09

主持人串联词范文06-11

上一篇:方队入场解说词下一篇:2024第三片区古诗词教学研讨活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