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政治权利的分配趋向

2024-07-19

网络社会政治权利的分配趋向(精选9篇)

网络社会政治权利的分配趋向 第1篇

网络社会政治权利的分配趋向

在信息网络社会中,知识和信息是重要的权力源,信息网络的发展促使社会权力重新分配.这种分配是趋于集中还是分散,国内外理论界有不少争议:有人认为,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剧了权力的集中化,可能会产生一个电子专制制度,甚至出现极权主义.与之截然不同的是,有人认为,信息网络的发展促使权力分散化.分散化的结果,从积极的.方面讲,有利于促进民主、平等、自由等的发展阶段;从消极的方面讲,可能会带来社会的无序化,甚至产生无政府主义的倾向.也有人认为,这两种趋势都是存在的,既存在向上集中的趋势,又存在向下分散的趋势.

作 者:李斌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刊 名:中国信息界英文刊名:CHINA INFORMATION TIMES年,卷(期):“”(5)分类号:关键词:

网络社会政治权利的分配趋向 第2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逐一进行介绍: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学习这门课程既能帮助我们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家经济制度、政策、发展状况。这一框题能够引导同学们关心国家经济发展、树立责任意识。同时本框内容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结合历年考题,常常在材料题中出现,分值较高。因此,讲好和学好本框内容十分重要。

2、说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掌握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②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会课后反思。形成全面看待问题的辨证思维方法,为将来《生活与哲学》的学习打下基础。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纠正学生对“公平”概念的错误理解,避免不必要的仇富心理。

3、说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①重点及依据

重点: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依据:本框题的内容对于高一同学来说理解起来有些抽象,但又经常与社会现实、时政热点、政策法规结合起来考察。因此我把这个知识点定为重点。②难点及依据

难点:对公平的理解

依据:同学们进入高中不久,价值观念尚未定型,容易受不良社会现象的误导,对社会不公现象的理解容易钻牛角尖,对国家和政府的信心不足,我将引导他们辨证看待问题。

4、课时安排及教具准备

大约需要1个课时;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授课形式,增强同学们的直观感受。

二、说学情

同学们进入高中不久,价值观念尚未定型,看问题容易偏激和片面。我将在课程中加强对他们辨证思维和全局观念的培养。因为本框内容存在一定难度,所以对不同的同学和不同的知识点我设立了不同的要求,所有我要求同学识记“公平”“效率”的概念,掌握“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理解能力较强的同学不仅要掌握还要能熟练应用。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对于本框的内容不能急于求成,可以结合练习和考试进行讲解。

三、说教法及依据

主要采取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

依据:本框内容不易理解,学生接触得也少,采取讲授法能更好地巩固知识点,帮助他们理解问题。采取案例分析法更贴近生活,更易于接受,还能提高分析能力。

四、说学法及其依据

主要采取课堂讨论法,在布置课后小作业时也加入了调查法。

依据:课堂讨论能活跃气氛、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调查法鼓励同学实事求是,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深化。

五、说教学过程

1、思路设计与环节安排

我根据教材内容与同学们的接受能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①复习旧课:回顾我国分配制度

②导入:通过询问到食堂打菜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导入“公平”这一概念,说明每个领域对公平有着不同理解。

③播放一小段视频(关于社会中存在的不公现象),讲解“公平”,根据教材及PPT中对公平的两种不同观点让同学们进行讨论,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公平。④利用“个税起征点”“贪污犯与贫困者”“初次分配”三个案例带领同学分析思考,总结出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方法。

⑤利用“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引出“效率”的概念 ⑥请同学们分析PPT上的漫画及课本中的例子,思考并讨论效率与公平有什么关系,怎样处理两者间的关系。

⑦回顾知识点,适当提问,当堂检查学习效果。⑧布置课后思考题。

2、教与学双边活动安排

在环节安排时我就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通常由老师引出话题,学生马上进行课堂讨论,老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最后进行巩固。师生在分析案例时有更多的思想交流。不仅仅是老师在教、学生在学,而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遇到疑问能够及时解决。

3、重、难点的处理

讲授重点时我采取了案例分析法,让同学们进行课堂讨论,我再进行总结,这样增强了同学们的参与感,能理解得更全面和深入。在讲授难点时先播放一段视频,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让大家关注相关社会问题,再通过对课本和PPT上的两种不同观点进行辨析,同学们接受起来更容易一些。

4、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主要采取PPT课件,在课件中穿插了视频、漫画、图片和案例,内容饱满。书写板书,知识点清晰、有条理,便于记忆、总结和复习。

5、布置作业

上网搜索南昌、北京、拉萨的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是多少。联系所学知识观看十七大的相关新闻。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去思考一下社会中存在哪些不公平现象,有哪些解决措施,也可以几名同学一起做一些简单的小调查。主要采取课后思考题的形式,不增加课后负担。题目分成两个等级,第一类是贴近生活的,第二类需要一定的思考和实践,第二类题目可以选做。

六、板书设计

第七课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公平

1、含义(难点)

2、社会公平的体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3、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重点)①我国分配制度——制度保证 ②初次分配——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重要举措

二、效率

含义: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三、效率与公平(重点)

1、两者有何关系

2、怎样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七、说教后反思

本节课思路清晰,教学手段丰富;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老师共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因为离同学们的实际较远,理解起来还是会有难度,有的同学可能没有完全掌握,以后作业、联系、考试中涉及到相关问题时我会再着重强调,以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

谨防经济社会政治运行趋向封闭 第3篇

从政治上看, 经济改革已经导致了社会的巨大变迁, 最显著的是新兴社会力量的崛起。在1990年代, 由于民营企业的崛起, 国家便修改宪法和法律, 保障私有财产。同时执政党实行开放政策, 容许民营企业家加入共产党。这一制度调整, 大幅扩大了执政党的执政基础。但是此后, 这方面的进步就不是很大。针对越来越多元的社会利益, 不仅没有再进一步开放政治过程, 让更多的社会阶层参与进来, 反而把相当一部分社会力量排除在政治过程之外。

这就需要“社会管理”, 就是要建设社会秩序, 保障社会秩序。如果这种社会秩序是通过进一步的政治开放来吸纳更多的新兴社会力量进入政治过程, 就会是里程碑式的政治进步。这种自上而下的政治开放, 就会满足新兴社会力量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要求。同时, 这两种力量的结合会造就巨大的动力, 促成体制的可持续的开放性。只有维持体制的可持续的开放性, 中国各方面的发展才会保持包容性, 而避免排他性和封闭性。

更为重要的是, 这种开放性可以促成社会对政府的制约和约束。如何约束政府是任何一个社会都面临的问题。前些年, 中国领导层提出“不折腾”的口号, 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 因为人民需要生活, 社会需要秩序和稳定。可惜的是, 对一些政府官员来说, “不折腾”已经成为“不改革”的代名词或者辩辞, 他们只对建设经济秩序有兴趣, 而有意无意地忽视社会秩序建设, 甚至用经济秩序取代社会秩序, 结果演变成为人们所看到的兴盛不衰的GDP主义。

那么, 建设中国的社会秩序, 至少要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第一, 要给社会松绑, 让社会成长。给社会空间, 让社会成长才能形成一种自觉的社会秩序。没有这样一种自觉的秩序, 无论怎样的自上而下的制度都是没有社会基础的;最强大的国家力量或者行政力量, 都难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第二, 要进行意在保障社会基本权利和正义的、自上而下的社会制度建设。所谓的公民权都是国家层面的, 中央政府必须负有社会制度建设的责任。没有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 无论怎样的地方建设都难以达致公民权的实现。

网络社会政治权利的分配趋向 第4篇

从1949年至今,中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变迁。第一次是建国后建立了单位制,国家运用行政力量配置社会资源。第二次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社会资源的分配多元化、分散化和市场化。这两次变迁从根本上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作为受制度制约的个体,也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行动策略,其中个体建构社会网络的行动策略的变化是个体积极适应制度变迁的表现之一。

一、单位社会的分配制度和社会网络

(一)单位社会的分配制度

1、单位作为国家控制的一种制度

单位是国家运用行政力量对社会进行大规模重新组织之后形成的。在这里所指的单位,是指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和国营企业。单位不仅是一个融合了经济、政治、文化功能的组织形态,也是政府进行社会统治、社会整合的一种制度。国家通过向单位提供资源,满足单位的需求,对单位实现绝对的领导和支配。而单位几乎垄断了社会生活的所有资源,是单位成员获取资源的唯一渠道,单位成员对单位高度依赖。由此,单位实现了对单位成员生活的全面控制。

单位不仅垄断了社会资源,还掌握社会资源的分配权。个人进入单位后,就进入了国家资源的分配渠道。而个人所属的单位身份和行政身份,决定了个人在资源分配中的地位。单位身份主要是指所有制身份,包括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两类。这两种企业的职工,不仅在工资上,在住房、医疗、劳保等其他社会福利资源的分配上都有不小的差异。行政身份是个人在单位内部行政级别的高低。进入单位内部的资源并不是平均分配的,个人在行政序列里的职位高低决定了分配的社会资源的多寡。在单位内行政身份分为“干部”和“工人”。这两种身份虽然不是先赋的,但同样也很难改变。身份与资源分配绑定,这种分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行政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不公正分配而人为导致的一种制度性安排。”

2、家庭作为政治的基本单元

受到泛政治化的影响,家庭成为政治的基本单元。家庭中不允许出现温情脉脉的气息,这些都会被作为小资产阶级的情调而受到批判。同时,国家运用行政力量,将家庭从亲属关系的结构中分离,“族”的意识逐渐弱化。

家庭的功能转移到单位。传统的中国家庭被称为“家庭化的社会组织”,承担生产、消费、社交、教育、迁徙等职能。现在,生产职能已经由社会组织或单位来承担,其他职能也不断弱化。家庭占有的资源减少,个人不再完全依赖家庭获取资源,单位代替家庭成为个人最主要的资源渠道。个人对家庭的依赖的减少导致家庭对个人的控制减弱。家庭对个人的控制不再是支配性和垄断性的,转为一种情感性的、软性的控制。

代际关系和两性关系的变化。国家发动了对父权中心的传统家庭观念的批判以及颁布实施了新婚姻法,导致老一代的权威下降,年轻一代的独立程度增强。对男权观念的批判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制度也有直接影响,妇女的权力得到保障,妇女在家庭中地位上升,两性关系发生变化。

(二)单位社会的社会网络建构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社会网络是以己为中心,与他人关系的距离为半径的同心圆的嵌套。每一个同心圆就是儒家所讲的“伦”,也是费孝通所说的“差序”。个人依据与同心圆上的网络成员的不同距离,采取有差异的行动策略。家庭几乎占据着个人生存所需的所有资源,家庭中的长辈握有资源分配的权利。个人对家族强烈依赖,家族成员在个人的社会网络中与“己”的距离最近,互动也最频繁,兼有工具性行动和情感性行动。对于其他没有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人,个体通过“拉关系”,将与他们的关系变成拟家庭化的关系,将其纳入社会网络。由家庭成员所构成的同心圆的半径相对固定,而由家庭成员以外的人所构成的同心圆的半径是弹性的、可伸缩的,它决定了个人社会网络的规模,从而决定了网络中蕴含的社会资本的多少。

在单位社会中,家庭不再是个人生活资源的唯一所有者和支配者,家庭的功能向单位转移,个人不再对家庭有强烈的依赖,单位成为个人新的依靠,个人必须在社会资源的分配序列中居于有利位置而谋求更多的个人利益,这种努力体现在单位成员在单位内部建构社会网络的行动中。

单位成员与“己”的密切程度仅次于家庭。工作的低流动性和居住的集中性决定了单位成员工作领域和生活领域人际交往的重合,在单位组织中的互动又延伸到生活领域,单位成员构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单位成员之间的互动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的经济组织中的工具性互动,而随着互动频率的增加和互动内容的丰富,逐渐演变为一种情感性主导的互动。单位具有了某些腾尼斯的“共同体”的意味。

二、后单位社会的分配制度和社会网络

(一)后单位社会的分配制度

1、资源分配的分散化

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非公有制(不包括港澳台)注册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7%。在40个传统工业行业中,私营经济已在27个行业中经济比重超过50%,在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行业已占70%以上。城镇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比重84.0%,工业增加值占比重为49.3%,城镇固定投资占比重62.3%。2005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国GDP比重为65%。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在中国社会结构中‘单位制度及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状况,而且也造成了当前中国单位制度与非单位制度并存的特殊的制度结构格局。”

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使国家统一占有、分配各种资源的时代渐渐远去,资源分配多元化、分散化、市场化。非公有制组织经营所需的大部分资源可以依靠市场获得,不需要依靠企业和地方政府。即使是单位组织内的成员,单位也不再是他们获取资源的唯一渠道。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使个人有了更多选择,并且有了通过替代性资源获得独立的可能。

2、分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在分配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会产生某种“惯性”,当人们面对新制度时,会倾向于选择旧制度和原有的行为方式,对原来的路径存在依赖。单位制度的变迁也是如此。

从产权上来看,单位组织仍然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它们自然也被列入到正统的行政序列之中。尽管在改革过程中对行政级别问题作了一些尝试和创新,但始终没有改变行政级别与资源、利益、机会分配相挂钩的局面。单位虽然把那些非专业性社会服务功能小部分或大部分地转移出去,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幼儿园、学校等一些后勤保障服务功能。但另外一些维系人们基本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重要资源,比如政治功能、对组织成员的档案管理和社会控制,仍然主要通过单位的分配才能够得到。

(二)后单位社会的社会网络建构

在后单位社会,单位不再是社会资源的唯一提供者,资源获取渠道、资源分配形式出现多元化、分散化的趋势。个人必须同更多的个体和组织打交道才能完成社会活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个人通过“拉关系”将其他个体变成社会网络成员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而且,个人自主性的增加,使人们有更强烈的动力建构规模更大、角色关系种类更多、网络异质性更强的社会网络来提高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而获得工具性行动的成功,得到更多的利益。

个人社会网络的关系构成发生了变化。如果将个人有差序性质的社会网络分为内圈、中圈和外圈。家庭成员位于内圈,单位成员位于中圈,这一位置排列与单位社会没有区别。差别在于,单位制的衰落和人们流动性的增强,导致个人与单位成员的互动频率降低。人们趋向于把单位作为一个工作的场所,而不是一个生活的共同体,单位成员的情感性互动减少,工具性互动增加,不再是单位制时代的熟人社会。社区成员、社会组织成员位于社会网络的外圈。随着权力和资源的增加,个人会有更多的社会活动在这里完成,它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也日趋重要。

三、总结

我们勾勒出了一个60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制度和行动相互作用、相互建构。制度变迁影响个人社会网络的建构,而个人行动又反过来影响制度变迁的过程。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制度变迁受到社会结构环境的影响。任何一个制度都嵌入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受到社会结构环境和资源供给的影响。事实上,当一种制度真正嵌入它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时候,这种制度同时也就深深地打上了这种社会环境、社会结构乃至社会文化的烙印,形成一种互依互存、逐渐混为一体的状况。因此,制度变迁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过程,它不仅包括制度的变迁,还包括制度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变迁。

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人们一旦做出了某种行为选择,在日后就会不断强化这种行为,制度系统会在相当程度上顺从惯性。“在许多情况下,较低层次的规范受到调整,但它们仍然要存在于一个经历了长期考验的高层次规则和价值的框架之内。这会造成一条演化性的路径,而不是一场革命。”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委2007年“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基于社会支持网的上海低保对象的反贫困研究》(gjd-07043)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社会政治权利的分配趋向 第5篇

一、教学思想

导入的视频很能打动人心,几乎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进入了教师创设的情景中。为接下来开展对话课堂教学奠定基础。问题的设计能关照学生的生活体验,而且教师提问亲切,生师互动热络,教师想扩大对话课堂教学效果的意图十分明显。讲解重难点问题时,能配合学生思考进度,逐步把思考的成果板书在黑板上,而不是采用标签式的板书。这种随着思维进展逐步板书,独具教师个性,显然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最后用了一个图表式的文本作课堂小结,这种知识系统化的文本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认识前提。学生进行生本对话的效率更高了,使学生在下课之后,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记忆犹在。本节课体现面向全体的学生,注意创设情景,开展对话式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说明讲课老师具备较强的现代教育观。

二、教材处理和教法运用

本课知识点多,涉及面广,重难突出。授课老师综合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问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法、小组探究等方法,突破重点难点,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导入新课采用的教学视频很能调动学生情绪,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很有帮助,只是,视频中表现低收入群众的情景较多,没有强烈的对比。如果有相应的对比性情景相衬,比如高档会所的里面豪华与不远处某个情景对比,等等。这样的对比来那么两三个回合,反差越强烈,对学生思考问题越有帮助。

我国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现状这一环节教学中,学生情感很投入,虽然有可能挤掉“公平与效率”的时间,但慢节奏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情感共鸣,为理解公平分配的意义埋下伏笔。

教学重点突出。在讲如何实现公平分配时,教师运用了小组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课堂气氛热烈,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生师对话活跃,充分。教学难点突破在讲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时,主要采用提问法和探究法,配合多媒体课件,主题明确,逻辑性强。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不乏俏皮话,这些细节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对话的积极性无疑起到了积级作用。

课堂小结不是简单地进行文本展示,还配合教师讲解。四个部分的知识环环相扣,过度自然,充分展示了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

网络社会政治权利的分配趋向 第6篇

1.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

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

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强调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因此B项符合这一要求。解决效率和公平问题是不能分开的,不是两个过程,故A表述错误,应排除;C项中的“国家的中心工作转移”表述错误,应排除C项;D项做法不利于社会公正与和谐,故应排除D项。

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据此回答2~3题。

2.孔子的话中错误之处在于()

①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②违背了效率原则

③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④把平均主义当成公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注意此题为逆向选择题。孔子强调了“均”即公平,但又把公平绝对化,犯了平均主义错误,从而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故①不符合题意。

3.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益的启示是()

①要消除收入差距

②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

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孔子的话合理之处在于看到分配公平的重要性,启示我们重视公平,①要消除收入差距是不现实的。③④均有利于社会公平,②是效率问题,不符合题目要求。

4.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高、中、低三组,下图所示为各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

①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

②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

③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

④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回答本题关键是要弄懂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就是要求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因此①②符合题意;单靠市场调节不会解决收入差距问题,③不选;④说法错误,故选A。

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应该()

A.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B.完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

C.国家加大对低收入者的补贴

D.由国家统一制订劳动报酬的具体标准

[答案] B

[解析] A项无助于公平;C项为措施之一,不全面;D项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6.对效率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投入越少,就意味着效率越高

②产出越多,就意味着效率越高

③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越高,就意味着效率越高

④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效率要比较投入与产出两者之间的关系,①②只强调某一方面都是错误的;③④正确。

7.国企高管层的天价薪酬和职务消费问题的存在说明()

A.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按管理要素分配是国企中主要的分配方式

C.国有企业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D.在我国分配领域还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答案] D

[解析] “天价薪酬”强调在我国分配领域存在不公平的现象,A、C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

8.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表明分配差距越大。我国基尼系数为0.473。下列做法中,能降低基尼系数的是()

A.坚持再分配主要由市场调节

B.坚持平均分配,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C.始终坚持效率第一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答案] D

网络社会政治权利的分配趋向 第7篇

一、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政治稳定的积极影响

网络政治参与和社会政治稳定是相互影响、彼此推动的。一方面,动态而有效的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公民表情达意,便于政府科学决策,从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助于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发挥网络政治参与的优越性。反之,二者则会陷入无序化、混乱化的恶性循环,严重威胁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一)网络政治参与有利于民众的情感宣泄,实现互联网作为社会心理缓冲阀与心理调节器的作用

“由于交通条件和通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使每个公民都有条件去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这样推选代表去参与此类活动便成为合理之举。”代议制民主制的伟大作用是不容抹杀的,但它也带来了种种不良后果,比如公民政治冷漠心理的形成。参与型民主主义流派主张:“自由的平等权利和自我发展只能在参与性社会中才能实现。”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政治参与的渠道,发挥了社会心理缓冲阀和心理调节器的作用。邵道生曾在《欢迎“互联网式的民主”的“社会实验论”》中说:“在互联网这一信息载体中,人们对于国家民生大事,尤其是当社会发生突发性事件时,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意志,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题材不受限制,网上就像开了锅似的,立即沸腾了起来,无组织、无人引导、具有较为彻底的自发性、独立性、平等性……”例如山西“黑砖窑”事件、河北“三鹿”奶粉事件一经暴露,就有大量的网民对整个过程进行跟帖、评论和监督,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督促事件的阳光化处理。

(二)公民网络表达便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促进政府机制改革

工业化时代的权力结构是等级森严、自上而下、垂直控制的科层官僚等级制度,但这种科层官僚机制日益成为政府机制改革、影响政府效率的一大障碍。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削弱了旧权力系统的每一根支柱,最终改变着家庭、生活、商业、政治、民族国家以及全球权力本身的结构。”网络政治参与改善了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暗箱操作等现状,形成了权力均态分布的扁平化的格局,便于政府上下沟通,明确自身责任,改革政府机制。同时政府纷纷开通“市长在线”,设立网络论坛、聊天室、电子邮件方便公民了解政府政策。

二、 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政治稳定的消极影响

作为新型政治参与方式的网络政治参与是一把双刃剑,给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挑战,需要我们区别对待,趋利避害。

(一)有些不实信息混淆了人们的视听,影响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生活秩序

尼葛洛庞帝曾说:“因为正是这种分散式体系结构令互联网能像今天这样三头六臂。无论是通过法律还是炸弹,政官都没有办法控制这个网络。”尤其是网络共同体的“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种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并且“在网络和新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来的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化了”当一些虚假信息在网上被迅速点击、传播后,极易混淆人们的视听,导致网民陷入非理性状态,甚至会形成群体性事件,造成社会混乱。例如新疆7.5打砸抢烧事件就是利用互联网络而进行的暴力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政治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更有一些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利用互联网的可操作性,侵入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系统,窃取国家机密,或极力在网上传播攻击中国政府、攻击社会主义的言论,进行政治煽动,制造矛盾和事端,威胁到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民族和谐。

(二) 非制度化的网络政治参与易导致“无政府主义”倾向,非理性化的政治参与易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人们有理由担心,在政府难以发挥作用的电子荒野上,亿万个网民,亿万种声音,多数同意的民主原则被伤害后难以找到有效协调社会整体利益的手段,可能导致日益严重的无政府状态,甚至是国家的崩溃。”这就容易产生“无政府主义”。公民的非理性化参与还会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比如人肉搜索现象。近几年来,几起极具影响力的人肉搜索事件掀起了轩然大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一呼百应,造成让人瞠目结舌的社会后果。这种非理性化和非制度化的网络政治参与,使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存在潜在的危机,使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面对极大的挑战。

三、引导网络政治参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对策

网络政治参与是政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前提,是公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体现,也是政治民主化的客观要求。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发挥网络政治参与的优势,引导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

(一)提高公民网络素质,建设“参与型”公民文化,倡导理性化的网络政治参与方式

“很难想象在一个充斥着计算机盲、网络盲的国度里实现网络化,也很难想象让一支计算机盲、网络盲的干部队伍去管理、参与网络时代的政治。”因此为了缩小“数字鸿沟”,就必须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偏远地区实施倾斜政策,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和技术支持。提高公民的网络道德水平,同时也要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培养网络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的能力,加强网络应用和网络创造能力,积极建设电子政务,形成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氛围。

(二)加强信息管理和立法工作,构建有效的规范制衡机制,推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

政府是最大的信息资源占有者,要加强对信息的管理,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立法工作。我国自1996年以来,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政策,为我国网络的有序化、规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是一些法律条文暴露出滞后性、层级低、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等缺陷,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新环境。因此立法部门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制定实用性法律法规,更新立法内容、提高立法层级,规定网络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打击网络犯罪,为千变万化的网络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后盾和法律支持,在网络自由和法律规范之间寻得平衡,为保证社会的安定和谐增加砝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热情极度高涨,网络政治参与日益成为人们实现政治参与的新选择。面对其双重影响,我们不能放任自流,对其不加约束,也不能简单的拒之门外,而是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参与主体的主动性,完善参与客体的科学性,改善参与手段的单一性,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法制化、理性化、有序化发展,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的政治稳定。

网络社会政治权利的分配趋向 第8篇

[关键词] 公民;政治;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61-1

一、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

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质和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公民的民主、平等和自觉意识逐渐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逐步增加;公民参与基层政治生活的程度明显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在逐步提高;公民的政治敏感性在逐步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和政治责任感在逐步增强等。

二、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虽然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实践中依然是不完善的,存在很多问题与阻碍。如果不能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更多的实践创新,就会牵涉到民主政治制度基础的稳定性。

(一)公民政治参与的保障机制不健全。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可能,但具体的关于规划参与行为、畅通参与渠道、保证参与实施的制度和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特别是公民政治参与的行政程序缺乏规范的、操作性强的规定。其次,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缺乏制度保障,使公民对公共管理活动的满腔热情一次次淹没,直到全部丧失。再次,政府提供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单一,只有传统的选举、政治协商会议、职代会、村民自治等,缺乏一种政府与公民互动的参与系统。虽然互联网参与是一种较好的方式,但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仍未能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二)政务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制约公民的政治参与。完整的政务信息是实现公民有效政治参与的前提之一,然而在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公开,例如在选举投票中对候选人的不知情使选民无法做出正确选择。目前,阻碍政务公开的主要因素并不是经济、技术条件,而是政务公开的义务主体——政府的主观限制,各级政府不愿公开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不愿因信息的公开而改变现有工作流程。然而,政府信息化进程不能止步,解决政治参与过程中的信息公开问题已成当务之急。随着网络的广泛使用,这一问题正在逐步改进,但是仍然任重道远。

(三)公民政治参与期望过高与政治效能感低并存。所谓政治效能感,是指一个人是否相信政治变迁是可能的,相信自己的参与可以影响政治决策。当前我国政治民主化客观上要求公民的政治参与不断扩大,这使得一部分公民希望自己的利益要求表达之后,政府决策就能尽快实现,在政治参与过程中表现出期望值过高。一旦要求不能满足,就认为自己不能影响政策的制定,对政府产生失望情绪,不愿再积极参与了。因此,我们应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参与度和透明度,对其参与给予积极回应,以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效能。

三、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构建合作、参与型政府治理框架

为了克服我国公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的障碍和困境,政府应该积极从体制和制度上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为公民有效地政治参与提供支持。

(一)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拓展参政渠道。社会经济越发展、政治参与机制越健全,公民接受政治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实施政治参与行为的主动性就越大。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造就了一批参与型公民,公民参与政治的量和质较以前都有很大程度的变化,但是,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毕竟还处于一种初级阶段。要发展经济、降低政治参与的成本,保证公民具备政治参与的物资基础。同时,要拓展政治参与的渠道与形式,并根据现实需要进行制度创新,为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二)完善相关参与制度建设,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组织渠道。一是完善和规范社会公示制度,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公开是参与的前提,只有社会公众真正具有了知情权,才能最终落实公共决策的参与权。二是完善和规范行政听证會制度,保障社会公众的话语权。三是完善和规范行政责任制度,保障社会公众的监督权。这些制度既是保证行政行为公正性和科学性的前提,又是保障和推进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

(三)加强民间组织建设,逐步优化公民政治参与的外部环境。民间组织是公民社会的主体,它的发展壮大对于公民社会的培育、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努力加强民间组织的参与:完善民间组织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其自治地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营造有利于民间组织参与决策的外部环境;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使非政府组织发展具备良好的法律保障;创建正当的程序,保障民间组织有效地参与政府决策。

(四)培育具有主动参与精神的公民。现代政府需要积极性的公民,因为如果要维持行政国家的地位,就要成为一个有活力的民主政治,而不是一个维持僵化管理的机器。因此,为了在民主行政中扮演一个角色,公民观念必须重生。这种新公民观念的重生需要我们塑造三方面的素质:一是具有成熟的思想与公民意识,具备主体意识和成熟的思想来为公共事务与决策作判断,同时也能深刻认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并采取积极参与的行动。二是具备实践公民资格的能力与智慧。三是能够承担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李雪卿.论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论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第9篇

上一篇:执业医师考试经典考点小结下一篇:表扬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