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的翻译范文

2024-05-27

采薇的翻译范文(精选9篇)

采薇的翻译 第1篇

采薇翻译 采薇全文

《采薇》不仅表明个体对自己生存处境的真切关注,也表明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意志。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用,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用。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采薇写作特点

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特点。

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采薇写作手法

一、情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

采薇的翻译 第2篇

“采薇”一词,还见于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此诗最后一章,优美动听,脍炙人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一)

全诗意境生动,但需要解释,注释如下: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mi室靡家,玁yan狁yun之故;不遑huang启居

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gu,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mu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mu,四牡骙kui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er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薇”:野豌豆,可食用。这里泛指可以充饥的野菜。

“作”:这里是不及物动词,表示“发作,发生,发芽,生长,开始生长”之类意义。也可以是及物动词,表示“生出”、“生成”、“造成”、“创造”之类意义。如《诗经.大雅.桑柔》:“不知而作”,“既作尔歌”。又如《诗经.大雅.皇矣》第二章开头:“作之屏之”,“修之平之”,“启之辟之”。又如《诗经.大雅.崧高》:“以作尔庸”,“以作尔宝”。《诗经.大雅.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又如《诗经.大雅.商颂.那》:“自古在昔,先民有作”,“作”这里转化为名词,表示“作为”。“止”:句末助词。

这里相当现代汉语“了”。如《诗经.小雅.杕杜》:“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又如《诗经.小雅.庭燎》:“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又如《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宾既醉止,载号载呶nao”。又如《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汔”同“乞”,“汔可小康”即可以乞求小康生活。“作止”与下文“柔止”,“刚止”照应。“柔”与“刚”在《诗经》就常对应出现,又如《诗经.大雅.烝民》有一章:“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曰”:放在句首,是助词,但仍然带有“说”字的含义。《诗经.大雅.周颂.载见》开头:“载见辟王,曰求厥章”。比较《诗经.大雅.瞻卬》“岂曰不极”;“瞻卬”即“瞻仰”。再比较:《诗经.小雅.天保》:“君曰卜尔,万寿无疆。”《诗经.大雅.常武》:“徐方不回,王曰还归。”“莫”:“末尾”的“末”,“岁莫”,即“年末”。又如“维莫之春,亦又何求?”比较“暮春三月”之类文言!但本诗最后一句“莫知我哀”,“莫”表示“不”,后者是常见的用法。又如《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埠,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但《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皇矣》“求民之莫”:“莫”同“瘼”,表示“疾苦”。“靡mǐ”:无。“靡室靡家”,没有家室。这个“靡mǐ”字常见于《诗经》。王“王事靡盬gu”:国家的事情没有结束的时候。

此话又三次见《诗经.唐风.鸨羽》。

“遑huáng”:《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闲暇”。“不遑”:没有闲暇时间。又如《诗经.小雅.四牡》:“岂不怀归?王事靡盬gu,不遑启处。”“王事靡盬gu,不遑将父。”。但我查《诗经》,多次见到“皇”、“喤”等。“如《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皇矣》开头:“皇矣上帝”。《诗经.大雅.周颂.执竞》:“上帝是皇”;《诗经.大雅.鲁颂.閟宫》:“皇皇后帝”;又如《诗经.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皇”表示“盛大”、“伟大”,“堂皇”、“茂盛”之类意义。“不遑huang启居”:也可理解为“起居不安”,我认为:“

启居”即“起居“。遑huang:表示“安闲”,

遑huang比其同音字“惶皇煌偟凰蝗篁”等少见。而下文“启处”似表示“启程”。玁xiǎn狁yǔn:指入侵或骚扰边疆的异族。猃狁xianyun:当时称“匈奴”为“猃狁xianyun”;“猃狁xianyun”与“匈奴xiongnu”几乎同音,可能只是方音的差别。

“烈烈”:炽烈,形容忧心如焚。

载zài饥载渴:又饥又渴。又如现代汉语成语“载歌载舞”。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我守卫的边境还不安定,不让我回家探亲。“戍shù”:守卫。“聘pìn”:问,探问。

“阳”:阳光,阳光灿烂,春光明媚,似指春节。我联想到王安石《元日》中“春风送暖入屠苏”与“千门万户曈曈日”的情景。

“靡盬gu”:没有完结。“盬gǔ”:结束,完结。

“孔”:副词,表示“很”。

“我行不来”:我的行程没有到来。参见下文“行道迟迟”与“今我来思”,句尾的“思”字,是助词或虚词,相当“兮”字。“行”在《诗经》常表示“行路”、“走路”这类意义,如《诗经.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又如《诗经.唐风.杕di杜》:“嗟行之人,胡不比也”。常:常棣,植物名。

《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桦桦。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君子”:指将帅。“小人”:指士兵。

“戎(róng)”:车,兵车,战车。引申为“从军打仗”。如成语“兵戎相见”,“投笔从戎”,“戎马一生”等。

“牡(mǔ)”:雄马。

“四牡业业”:“业业”形容认真努力;见成语“兢兢业业”

。“四牡骙kui骙”:“骙kui骙”形容威武雄壮;比较成语“众目睽睽”“四牡翼翼”:“翼翼”形容警惕小心;见成语“小心翼翼”。“捷”:走捷径。

“腓féi”:庇护,掩护。

“弭mǐ”: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象弭”是象牙装饰两端的`弓。“鱼服”,是鱼皮制的箭袋或箭囊。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jí。”“日戒”:天天戒备或常备不懈。“孔棘”:很棘手,很厉害,很麻烦。“孔”:副词,表示“很”。《诗经》里常见。

“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比较”靡mi"(与糜mi同音),”,其同音字有不少,如“非菲匪扉斐绯”等。按《现代汉语词典》,“靡mi”:无,没有;如“靡日不思”。

采薇的翻译 第3篇

关键词:采薇,意境美,意象

一、引言

《采薇》是出自《诗经 · 小雅 · 鹿鸣之什》中的一篇。此诗是三千年前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 却颇似《国风》。而诗的美不仅在于它的意蕴, 且在于它的意境, 意象的完美填充。汉语诗歌中突出的特色就是用独特的意象来传达诗中人的内心情感, 从而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在翻译中, 严复的“信达雅”不仅要求在意义上, 在意象的传达上也应做到“信”, 因为意象的正确传达才能在目标语读者心灵深处激起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情感涟漪。原文的“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 (金堤, 1989) 必须准确传达。赵译诗歌一直秉承了两大原则:关联原则和趋同原则。通过这两个翻译原则向原文充分做到“形意逼近” (赵彦春, 2005) 。下面本文将对赵译《采薇》节选进行赏析。

二、译文赏析

采薇采薇,

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

Vetch*we pick, vetch we pick;

The vetch sprouting so quick.

Home we wend, home we wend;

The year comes to the end.

——Zhao Yanchun

薇, 学名救荒野豌豆, 种子、茎、叶均可食用。古有记载“武王已平殷乱, 天下宗周, 而伯夷、叔齐耻之, 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薇, 在诗中不仅仅是代表的食物, 而是侧面突出战士们行军路上的艰苦。行军之路, 遥遥无期, 粮尽弹绝, 只能边行边采摘路边的薇草来食以充饥, 以便继续赶路。而薇草长在路边, 无论多么艰苦的生存条件都能坚强的生长, 暗喻了战士们坚强的意志和生存能力。而薇草的全身可食, 有衬托出了战士们的为国牺牲的伟大情怀。因此, 翻译时, 小小的一个“薇”也需认真揣摩思忖, 正确把握原作者的用意, 才能真正传达原文的美。庞德将“薇”译为fern, 其为一种蕨类植物。在牛津词典中释义为“A flowerless plant which has feathery or leafy fronds and reproduces by spores released from the undersides of the fronds. Ferns have a vascular system for the transport of water and nutrients.”显然和原诗中的薇草形象不符。而赵先生将其译为vetch则正确的传达给读者薇草的形象, 也告诉了读者为什么战士们边行进边采摘薇草了。同时也为该诗歌的前三章的“薇亦作止”, “薇亦柔止”, “薇亦刚止”, 做了充分的准备。全文上下连贯, 真正做到行文一致。

开头两句“采薇采薇, 薇亦作止”, 写春天, 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第二章“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 写夏天, 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 写秋天, 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因此, 如赵先生所译vetch才能在后文中真正将薇草死机中各自的特点形象的传达给读者。且看第二、三章赵先生的译文。

Vetch we pick, vetch we pick,

The vetch slender and thick.

Home we wend, home we wend;

Our hearts are bound to rend.

……

Vetch we pick, vetch we pick,

The vetch stalk like a stick.

Home we wend, home we wend;

The New Year will spring send.

译文不仅在形式上与原文做到了高度统一, 还巧妙了运用了赵先生所言的no-inversion形式, 将宾语的vetch前置句首, 从而将译文整体做到句尾押韵“pick--quick, wendend, pick--thick, wend--rend, pick--stick, wend--send”, 整体三章都保持了aabb的韵脚, 而且在语义的传达上还能够做到精准之至, 真正做到了不受原文束缚, 不传达寄生于原文的美, 而独创自己的一种独特的美, 于原文相比, 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春到秋, 薇菜由嫩而老, 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 从春到秋, 一年将尽, 何时才能归家呢?其实在诗里, 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变化, 自然生物的生死消长, 都看作是生命的见证, 人生的比照。因此, 赵先生译文中, 准确地将薇草从春到秋的生长状态传达出来, 这一意象的传达, 才能更好地与每章节的后两句战士们回家的心态的流转变化准确对比。更加体认生命的深刻之义。于是在“采薇”这样一个凝固在戍卒记忆里的姿势里, 看到的不只是四季的轮回, 光阴的流逝, 还看到思念的成长, 看到生命走向苍老的痕迹。

三、结语

赵先生的译文给我们呈现的不仅仅是原文的美, 更让我们体会到译诗不应做减法, 译诗当如诗, 译经当如经。还让我们明白“求美不辞其小, 小的问题处理不好, 就会影响整体效果, 也必然会因小失大”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金堤.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9.

《诗经?采薇》的主旨解读 第4篇

战争,总会关乎生死。而古代对少数民族的战争,除了死亡的残酷,还有离别的忧虑。所以,在战争频仍的先秦时代,戍边的战士难免就会生出思乡的痛苦。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它概括了《诗经》成诗的原因,也同时揭示了《诗经·采薇》中那位战士的心声。

“猃狁”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在无史记载,存于传说的时候,对于中原的政权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猃狁”二字的“犬”字强烈而鲜明地传达着汉族对其的侮辱和恐惧,这也恰好说明了它有着“豺狼”一样的民族个性——拜“白狼”为图腾,既残暴又强大。周幽王时,它是攻入镐京的“犬戎”,汉武帝时,它是与之交战的“匈奴”,即使到了唐朝,时人谈之色变,两股战战。

当周朝的战车经过几百年的跋涉,在“春秋”这个拐点终于车破马乏。而猃狁这个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窥伺觊觎之下,当然也发现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进攻与防守,侵略与反抗,在双方的边境上不时上演。我们不知道他们在战争中抢夺了什么,损失了什么?也不知道在每一次的进退时死亡了多少,俘获了多少?历史的风烟连铁石都能消磨成沙,更何况那一小片血渍、曾经温暖的肉身?

但,即使再过几百年、上千年,因为有《诗经·采薇》的流传,我们依然可以清楚地听到有那么一个战士,在频繁的战争空隙里的哀叹与呼吸;可以依稀看到他驰骏马,披铠甲,挽雕弓的飒爽英姿。可以感受他对家国内心的忧戚,对和平的期望。

战争,拉长了家乡的距离,阻滞了归乡的脚步,更使每一个时刻都变得难以消受。塞外是苦寒的天气,晚来的春,短暂的夏,漫长的秋冬。或许,这个战士只能凭借那荒原的草的荣枯来辨别季节,除了战争,除了流血与死亡,哪里还有“采薇”的闲情逸致?“采薇”是和平年代的生活场景,即使遇到荒年,以“薇”代食,那也毕竟不需要枕戈待旦,直面生死。看着草长草枯,想着家乡此时该“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了吧?一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但战争不休,何以家为?

对于战争的理解,我总觉得没有这个古代的战士理解的透彻。更别说真的让我持刀跃马,冲锋杀敌了。快意恩仇,杀人如麻,那只是小说家的臆想而已;悲啼呼号,望生畏死,或许才是人们的常态。

至于在极其残酷的古代战争里,竟然有人不贪生怕死,而心存家乡,这样纯粹的、深挚的感情,似乎只他所独有。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对这个古代的战士,不是同情,而是敬仰!

他归乡的心情是急切而真实的,但他没有因为戍边就怨天尤人,如一个怨妇那样控诉悲吟,他深知一点,那就是,导致自己远离家乡的,甚至有可能失去家乡的原因是外敌入侵。敌人是横亘在他归乡之路上高山,只有荡平贼寇,才会赢得回归。所以在每一节的诗歌里,他都会反复控诉:“靡室靡家,玁狁之故”、“我戍未定,靡使归聘”、“王事靡盬,不遑启处”。这些语言,深刻的显示出这个战士的内心——把对家乡的爱,融化为对敌人的恨。正是爱之深,所以恨之切。

《采薇》之中的情感,是阳刚的,是正义的,是充满着战斗豪情的。当这个战士谈到战争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的到:那“君子之车”是多么的高大坚固;那“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是多么的剽悍神骏;那“象弭鱼服”是多么的装备精良、军容整齐;那“一月三捷”是多么的大快人心。这样的描述,正说明了这个古代的战士,他内心之中的大情感,是对国家的责任与爱。

《采薇》之的情感,是浪漫的,是写意的,是充满着乐观情怀的。在战场那“彼尔维何?维常之花”的绽放,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其实是战士对胜利的渴望。1929年,毛泽东在转战闽西时,红军上杭之战胜利,恰逢重阳节,那“战地黄花分外香”,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种对比,不只是自然环境的优劣之比,更是和平与战争的状况之比。诗歌用诗化的画面,而不是用世俗的语言来表现,在含蓄之中,蕴含着批判,在对比之中,增加批判的力量。

但战争残酷而漫长,究竟何时是个尽头,当现实摆在这个战士面前时,引得他无尽的哀愁。“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当个人的际遇与时代的命运交叠,多数情况下会淹没于时代的洪流之中,沉寂于芸芸众生之后。但总会有在大河奔涌向前时,偶尔泛起的浪花,逼人眼目,催人魂魄。如能如此,那也应该是个幸运儿。

这个潜藏在千年之前的战士,他发出的悲鸣因诚挚、真切,而感人至深;因深沉、厚重而催人奋进。这位心怀家国、屡经战阵而不死的勇士,在已是杨柳依依,薇草青青,棠棣葱葱的千年古道上,你是否安然返乡?

采薇全文翻译 第5篇

采薇全文翻译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没有正常家庭生活,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休息,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采薇原文及翻译 第6篇

采薇

作者:佚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玁(xiǎn)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盬(gǔ)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蔽:一种野菜。

(2)亦:语气助词,没有实义。作:初生。止:语 气助词,没有实义。

(3)莫:同“暮’,晚。

(4)玁狁(xian yun):北方少数民族戎狄。

(5)遑:空闲。启:坐下。居:住下。

(6)柔:软嫩。这里指初生的菠菜。

(7)聘:问候。

(8)刚:坚硬。这里指菠菜已长大。

(9)阳:指农历十月。

(10)盬(gu):止息。

(11)疚:病。

(12)尔:花 开茂盛的样子。

(13)路:辂,大车。

(14)业业:强壮的样子。

(15)捷: 交战,作战。

(16)騤騤(ku);马强壮的样子。

(17)腓(fei):隐蔽,掩 护.

(18)翼翼:排列整齐的样子。

(19)弭(mi):弓两头的弯曲处。鱼服: 鱼皮制的箭袋。

(20)棘:危急。

(21)依依:茂盛的样子。

(22)霏霏:纷纷下落的样子。

译文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刚才长出来。

说回家啊说回家,

一年又快过去了。

没有妻室没有家,

都是因为玁狁故。

没有空闲安定下,

都是因为 玁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初生正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

心里忧愁又烦闷。

心中忧愁像火烧,

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

没法托人捎家书。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已经长老了。

说回家啊说回家,

十月已是小阳春。

战事频仍没止息,

没有空闲歇下来。

心中忧愁积成病,

回家只怕难上难。

光彩艳丽什么花?

棠棣开花真烂漫。

又高又大什么车?

将帅乘坐的战车。

兵车早已驾好了,

四匹雄马真强壮。

哪敢安然定居下,

一月之内仗不停。

驾驭拉车四雄马,

四匹雄马高又大。

乘坐这车是将帅,

兵士用它作屏障。

四匹雄马排整齐,

鱼皮箭袋象牙弭。

怎不天天严防范,

玁狁犹猖狂情势急。

当初离家出征时,

杨柳低垂枝依依。

如今战罢回家来,

雨雪纷纷漫天下。

行路艰难走得慢,

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心中多伤悲,

没人知道我悲哀。

赏析: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移,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虽是口头语、眼前景,却反映了戍边士卒生活的艰苦。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另还有一种说法,比将为比作戍边战士,暗喻战士生命的流逝。)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做层层的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感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绪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毛诗序》根据这两章对军旅生活的描写,认为《采薇》是遣戍役、劝将士之诗。这与诗意不符。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这位戍卒既恋家也识大局,似乎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因此,在漫长的归途上追忆起昨日出生入死的战斗生活,是极自然的。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怎能不令我心伤悲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千古常新。今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黯然神伤,主要是体会到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依依、霏霏、迟迟,重言的运用,增强节奏感,更增加诗的韵味和艺术感染力。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之际,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的忧惧心理。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

诗经《采薇》节选翻译 第7篇

采薇(节选)

先秦:佚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赏析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

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分六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将士的军车,兵车既已驾起,战马高大雄健,战事频繁,*队又要迁徙,岂敢定居?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匈悍而周家*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艰辛而紧张的,这些都是作者用写实的笔法来写的。

第六章则笔锋一转,写出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由于《诗经》素以浑厚、质朴著称,这类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属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诗经》抒情作品的一个典范而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颂。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家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戊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

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从写作上看,它和诗经的许多作品一样用以薇起兴的手法,加上章法、词法上重沓叠奏,使内容和情趣都得以层层铺出,渐渐深化,也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采薇的翻译 第8篇

一、“三美论”概述

1926年, 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的讲义《汉文学史纲要》中曾提到:“诵习一字, 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 目察其形, 心通其义, 三识并用, 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 则写山曰嶙峋嵯峨, 状水曰汪洋澎湃, 蔽芾葱茏, 恍逢丰木, 鳟鲂鳗鲤, 如见多鱼。故其所函, 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 一也;音美以感耳, 二也;形美以感目, 三也。” (鲁迅, 2005) 在学习一个汉字的时候, 应当从音、形、义这三个方面去认识它, 才能全面掌握蕴涵其中的真正意义。这也正是为什么“嶙峋嵯峨”经常被用来形容山。读这四个字就能给人带来叠嶂起伏的感觉, 观之则更能凸显出山势的险峻和棱角参差, 意义被形象地赋予其音和形当中。许渊冲 (2006) 在其翻译理论中, 借鉴鲁迅对于识汉字当从音形义三方面掌握的观点, 归纳出自己译诗的本体论, 即“三美论” (意美、音美、形美) 。意美强调要最大程度地再现原作的意境、主题与意向。音美是指译诗的节奏与韵律要充分展现诗体的特征。而形美则强调译作在诗的建行、排列、书写形式等外在的形式方面要体现出诗歌独特的美。三美之中, 最重要的是意美, 音美次之, 形美最后。所以说翻译活动中, 神似是核心准则, 在达到神似的前提下, 努力做到其他两美。下文将以许渊冲, 庞德和杨宪益三位翻译大师笔下的英译本《诗经》中《采薇》为例, 分析并对比三美在各自译本中的具体表现。

二、文本对比分析

《采薇》是戍卒出征还乡的路途中吟唱的一首诗。全诗共六章。其中最经典并广为传颂的是最后一章, 也是下文分析的焦点: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第六章独立为第二部分, 生动地描写了戍卒战后返乡途中身心的疾苦与无奈的自怜。全诗以四言的形式来展现。为实现诗体的音韵效果, 第一句中的“矣”及下一句中的“思”都为句末助词, 为四言的完整结构服务, 无实际意义。叠字的反复出现, 不仅渲染了气氛, 使全诗读来朗朗上口, 也分别起到了摹态、摹状的效果。诗中所选的意向奠定了全诗灰暗的色调。“依依”将杨柳的轻柔及其随风摇曳的优美样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表达了戍卒背井离乡奔赴沙场时恋恋不舍的情怀;细品“雨雪霏霏”, 仿佛片片雪花纷然落下的唯美场景也跃然纸上, 与下一诗行中的“行道迟迟”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也衬托出战后返乡途中戍卒的复杂心境。尤其是“迟迟”二字, 使这条归乡之路显得遥远而漫长, 离别时的场景、战事的混乱、归乡的喜悦, 在这漫长的路上在戍卒的脑海中纷繁交错。下面我们来看本章的三个英译本。

1.When I left here,

Willow shed tear.

I came back now,

Snow bends the bough.

Long, long the way;

Hard, hard the day.

Hunger and thirst,

Press me the worst.

My grief O’er flows.

Who knows?Who knows?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许渊冲的译本首先展现给我们的是形式上的整齐和简洁。与汉语的《诗经》相似, 该英译本的句子长短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许译本比原诗多出了两句, 即“Hard, hard the day”和“Press me the worst”。“Hard, hard the day”与上文的“Long, long the way”不仅在形式上形成了对仗, 也为音韵的完整起到了补充作用。从气势上来讲, long及hard的重复使用更突出了道路的漫长和内心的痛苦。整首诗押韵整齐, 是古诗翻译音韵美、形式美的典范。正是因为该译本过于整齐, 使原诗的“神”在译入语中有所丢失。

2.When we left home

The willows were softly swaying;

Now as we turn back

Snowflakes fly

Our road is a long one

And we thirst and hungry,

Our hearts are filled with sorrow;

But who knows our misery?

———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

与许译本不同的是, 杨宪益的译本与原诗行一一对应, 句子整体比许译本长, 而且错落有致。另外, 译者刻意将该章以句子的形式分为三个部分, 形成前后对比的效果。第一个分句是戍卒离家时的依依不舍;第二个分句中, 归乡途中的戍卒体会到战争对生命的损耗, 加之归路漫漫, 饥渴交加, 使其心生悲凉。这孤独无助的悲叹无人知晓和安慰, 于是在第三个部分, 士卒感慨:“But who knows our misery?”因此, 该译本从形式上来讲, 比许译本更吸引读者深入揣摩。该译本的亮点在笔者看来是对两个意象的描述。在描写柳树时, 杨用了“softly swaying”。“swaying”这个词在意义上描绘出了柳枝随风摇摆的样子。它以双元音结尾, 加上-ing形式, 使尾音的效果拖得更长。随着尾音拖长, 读者仿佛在脑海中画出一幅杨柳在风中飘逸的样子。而“softly”的使用, 更修饰了摇摆时柔美的状态。“雨雪霏霏”在杨的译本中被描述为“Snowflakes fly”。这一句的翻译与“杨柳依依”的翻译有异曲同工之妙。妙处就在于这两个单词中包括了三个双元音, 且最后一个元音出现在句末, 三个双元音的间歇出现从音节上拉长并延缓了整句的节奏, 从中展现出了雪花片片飞落的凄美意境。但在笔者看来, 该译本唯一的缺憾在于末尾一词“misery”。尾句用反问的句式哀叹戍卒无人理解的复杂心境, 落点misery虽在意义上实现了对等, 但从音节与意境上来讲却过于急促。之前所有诗行所奠定的灰暗色调在结尾时应加强, 但该词的以短促的元音结尾, 并没有起到这个效果。

3.When we set out, the willows were drooping with spring,

We come back in the snow,

We go slowly, we are hungry and thirsty,

Our mind is full of sorrow, who will know of our grief?

———translated by Ezra Pound

庞德的译本与上述的两个译本整体上有很大的不同, 尤其是形式上。庞德没有照搬原诗的分章办法, 而采取了自由式译法, 有散文的风格。他的译文不拘泥于词的一一对应, 从字面来看, 某些部分的处理似乎损伤了原作的意味, 但主旨却极为贴近。可以说, 该译本是充分发挥了译语的优势, 是对原作的再造。虽然庞德的译文属意象派, 但其中也体现出了诗的“三美”。首先, 该译本句子的长短较杨译本更是参差不齐, 有些部分也没有切行, 增强了该诗适于朗诵的特性。句子的长短映射出了意义和语气的分割, 时而急, 时而缓。另外, 该章翻译中对“杨柳依依”的诠释更胜杨译本一筹。“the willows were drooping with spring”, 对叠词“依依”, 庞德用了“drooping with spring”。“drooping”一词对该句乃至整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不仅摹拟出了杨柳依依的动态美, 更蕴涵了戍卒离家时恋恋不舍的情怀。其次, 在处理“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的时候, 庞德没有切行, 直接用“, ”将两句连接, 并出现在一个诗行。试读“We go slowly, we are hungry and thirsty”, 不难体会出译者将戍卒步履艰难、饥渴交加的形象渲染得更为鲜明。主语“we”的两词出现也加强了渲染的力度。在对另外一个意象的处理上, 庞德不像杨宪益, 刻意描绘了雪花纷飞的场景, 来衬托戍卒饥寒交迫、行动艰难的凄凉场景。但他成功地连用了三个“we”开头的短句, 从气势上一句比一句强。从诗学效果上来讲, 带给读者了相同的感染力。笔者认为, 该译本与杨译本相比, 另外一处令人称赞的是末句的处理:同样都用了反问句式, 但落点却完全不同。杨宪益全诗以“misery”结束, 而庞德选择的是“grief”。两词虽为同义词, 表达出的悲伤程度上也不相上下, 但音节构成却迥异。“grief”以长元音/i:/加辅音/f/结尾, 如同汉语中的阴性字, 传达出了一种低沉、抑郁的色调。

以上三个译本, 我们不能武断地判定哪个是最佳译本, 因为译者的翻译策略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取决于他的翻译目的。但可以肯定的是, 三个译本在音、形、意美的表现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三、结语

“三美论”是诗歌翻译的指导原则, 也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 要三者兼顾, 很难实现。因此只有在顾全了意美的前提下, 再尽力从形美和音美两个方面去完善。毕竟诗之所以为诗, 不是因为它是四言、五言、还是七言, 也不是因为韵脚整齐鲜明, 而是整体的意境。我们评判和欣赏诗歌的译文, 很难断定某个译本是否做到了面面俱到, 但是从不同的译本中, 可以看到译者利用不同的手段和策略对原诗意境的不同阐释。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一百个译者, 就有一百种译本的缘故。

参考文献

[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采薇的翻译 第9篇

一、前三章诗中对于“时间”的解读

前三章诗采用“重章复沓”的艺术手法,层层推进,不断渲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第一是表现了士卒戍边生活的艰苦,粮草不续,以野生薇菜充饥;第二是暗示了时间的推移;第三是渲染了戍边士卒思归而不得的痛苦与焦虑之情;第四是使诗作在音韵上具有音乐美,朗朗上口,易于吟唱。

以上六句诗对于时间的暗示,通常的解读是“第一章开头两句写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刚绽放出嫩绿的芽尖;第二章写道:‘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是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则是:‘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这是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这些意蕴都是通过薇菜的变化表达出来的。”这种解读表面看似不错,但仔细推敲却会发现问题。诗中另有“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表示时间的推移。“莫”即“暮”,“岁暮”即年末,从四季的划分来看应该是“冬季”。“阳”即“农历十月”,依古代对四季的划分也是“冬季”。那么,从这个角度讲,戍卒思归,从冬到冬,一年已过,而依然未能归家。将以上四句与“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六句联系起来思考,前边所引的通常的理解与“岁亦莫止”“岁亦阳止”在逻辑上就存在矛盾——一个是从春到秋;一个是从冬到冬,时间的跳跃性太大。

那么该如何解读这种矛盾呢?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解读,据专家考证,《采薇》中的“薇菜”当指“大野蜿豆”,别名“大巢菜”、“救荒野蜿豆”。“多年生草本,花期6-7月,果期8-10月。”很显然,“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解读为时间是“从春到秋”大体是不错的,但矛盾依然存在。因此,从科学的角度来解读显然不行。

那么从文艺学的角度来解读又如何呢?如果我们把“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解读为诗经常用的“比兴”手法,也即“虚写”,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以下的解读?朱熹在《诗集传》中这样解释“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也就是说,作者用戍边士卒的生活场景“采薇”来比拟士卒生活之艰苦,用“薇菜”的生长历程来比拟士卒戍边时间的流逝与长久,从而反衬其内心的焦灼。此之谓“比”。同时,作者用“采薇”及“薇菜”的生长变化来引出“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的士卒对于时间流逝的真实感受与内心越来越强烈的忧愁与焦灼。此之谓“兴”。

很显然,把诗作前三章的前两句理解为“比兴”手法,即“虚写”(或者“写虚”),把后两句理解为“士卒的真实感受”,即“实写”(或者“写实”),那么“时间”上的矛盾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第四和第五章诗中对于“情感”的解读

第四和第五章的内容如下: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这二段是全诗中唯一有正面涉及“战争”的诗句。对于这两段内容在表达的“情感”上的解读,大多认为它包含了戍边士卒的“对自己阵营的自豪感”及战斗中的“同仇敌忾”之情。这种观点认为:抒情主人公的感情是丰富而复杂的,“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与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分不出孰轻孰重”。另外,福州华侨中学的葛莉茜老师在解读《采薇》的时候认为:“诗作传达的对战争的态度很复杂,它将大国子民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和一月三捷的自豪感,以及长期戍边不能见到家人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写”,“第四到五章表达的是大国之师的昂扬与豪迈之情”。通观以上解读,其主要依据来源于诗中“对己方装备的夸饰与赞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及对战争胜利的自豪(“一月三捷”)。

如此解读看似不错,但是纵观全文,我们依然会心存疑问。全诗除却这两章,通篇萦绕的都是对战争的厌倦、控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对久战不归的痛苦与焦虑。而这两章却表达“昂扬与豪迈”“自豪感”“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在格调上与前后文格格不入且显得很突兀。

对这两章所包含的“情感”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解读呢?

韦凤娟老师在《〈采薇〉赏析》中对这两章的分析将表达的情感定位为“思乡厌战”,“从字面上看,这一部分没有写思归情愫,但那一股苦涩的情味始终萦绕在诗人的歌声中”,“不能忽略的是,在这一部分中的歌唱中还透露出对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她认为“尽管作者只是描写了将帅车骑的威武、服饰的华美,但语气间已带讥讽之意”。马儿的高大强壮,“可见喂养得好”,“它们的主人吃喝更不会差”;“而士兵却靠着采集薇菜勉强果腹”。“将帅坐在车上,服饰鲜明,神气活现;而士兵们则整日跟在车后跋涉,满脸尘土,衣衫残破……”韦老师还转引余冠英先生的《诗经选》的翻译对开头四句进行解读。“‘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翻译成现代汉语便是:‘什么花开得繁华?那都是棠棣的花;什么车高高大大?还不是贵人的车”。

韦凤娟老师的这种解读很有新意,它消弭了这两章在格调上与前后文的不协调,也使表达的情感与整首诗歌表达的情感相一致。但是这种解读看似圆满,却没有解决对“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两句诗的理解。这两句诗如何体现她所阐释的“思乡厌战”及“苦乐不均的怨恨”?一月多次打胜仗,难道不是“自豪感”与“责任感”的体现吗? 此处被韦凤娟老师有意无意地忽略过去了。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解读这两章诗。如果从诗歌的属性与创作过程来解读,我们将会有新的发现。

《采薇》出自《小雅》,而《小雅》是宫廷乐歌,“主要是贵族举行各种仪式时所使用的乐歌”。尽管对《诗经》中诗作的创作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像《小雅》这类诗经过文人的润色也即二度创作是肯定的,它的本原创作者应该是参加戍边的士卒。作为一个常年远离家乡的普通老百姓,也许家里还有妻儿,还有老父老母,因此尽管参加的战争是对付入侵的“猃狁”,也即参加一场所谓的“正义”之战,但是诚所谓“春秋无义战”,作为一个最底层的老百姓,应该没有那么强烈的爱国之心。如果这二章表达“昂扬与豪迈”“自豪感”“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如果士卒有如此高的思想觉悟,那么他应该为了国家的利益甘愿“舍小家为大家”,厮杀疆场在所不惜,不应该为思家而“忧心孔疚”不应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其实从他们称这场战争为“王事”已经可见一斑。“王事”者,“帝王的事”也,指“征役”,很有可能他们就是被强行征入队伍的,而绝非是出于所谓“大国子民”的爱国情怀。战争,最终受伤害的从来都是老百姓,这一点自古而然!

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作为贵族举行某种仪式所使用的乐歌,贵族文人为了让这首诗能登上“大雅之堂”,在这两段中对“政府军队”的装备与战绩进行了夸饰与赞美,从而展现“大国之师”的威严。另外称将帅为“君子”,称普通士兵为“小人”也体现了贵族文人明显价值取向。正是因为贵族文人的二度创作让这两章诗在整体格调与情感上与全诗造成了一种割裂与断层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对于最后一章“情感”与“笔法”的解读

最后一章内容如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首先是关于这一章诗所传达的“情感”的解读。通常的解读就是抓最后一句话中的“伤悲”。这种解读固然不错,但是也存在疑问,为什么前面如此“思归”以至于“忧心孔疚”,而当真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并在嫌“行道迟迟”的情况下却如此的“伤悲”呢?

对此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韦凤娟老师的解读是“在这艰难的归途上,戍卒痛定思痛,回忆起离开故乡后的种种经历,默默地吮吸着内心的苦楚,体会着自己的孤独,他痛苦地吟唱:‘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也就是说这种“伤悲”是缘于戍边的苦难经历。这种解读不无道理,但过于单薄。葛莉茜老师的解读是“个体生命在昔和今和时间中存在着,但是却看不到从昔到今中存在的价值,生命就这样流逝了,生活就这样虚耗了”也即对过去戍边生活价值的否定是“伤悲”的缘由。这种解读与她对四五章“保家卫国的责任感”“一月三捷的自豪感”的解读是相悖的, 保家卫国不是最大的人生价值吗?另外也有人通过举证干脆把最后一章理解为“戍役期间在战场和驻地之间的一往一回”,“依此,这两句所咏节候景物的变化,不过是在战场和驻地(“垒”)之间来往所见,藉此表明时序之长,征战之苦。这也就能合理解释后四句所咏的“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倘若确是行走在归乡之途,亦何至于如此哀伤?”这种解读较有新意,但是难免有些牵强。

通观全文,我认为对这一章诗所传达的情感宜作如下解读。最后一句诗“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全诗情感的一个注脚。“伤悲”较易理解;“哀”者,除了“悲哀”之意,还含有“痛楚”“无奈”“凄苦”“哀怨”“愤恨”等复杂的心境。且这些情感难以言表,无法向人申说,非亲历戍边之苦的人无法体会。常年的征战,对戍卒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对战争充满了厌倦,对家乡亲人充满了无尽的思念,这些情感在诗文的前面已有充分地铺陈。当戍卒拖着疲累的身躯行走在归家的路上,看到漫天的雨雪,抚今追昔,不由五味杂陈,感慨万千。一方面急着回家,一方面不由担心家里的境况,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一切是否安好。于是产生“近乡情更怯”的复杂情感。这种悲凉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从而深化了诗作的主题,增强了诗作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是关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所采用“笔法”的解读。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其所采用的“笔法”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的评价最有代表性:“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意谓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的严寒景象来反衬。也就是其采用的笔法是“反衬”。如前所述,归途中的戍卒情感不是单纯的“高兴”而是复杂的“伤悲”“哀”。因此“反衬”的“笔法”就存在疑问。

笔者以为在正确把握了前述的“情感”的基础上,此四句诗所采用的“笔法”宜理解为“对比”与“正衬”。具体说来,通过今昔不同景致的“对比”正面衬托戍卒的不同心境及归家时不胜今昔的感慨。 “杨柳依依”,既正面衬托昔日出征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也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杨柳象征暗示当年的自己青春年少,充满活力; “雨雪菲菲”,既正面衬托如今归家时内心的悲苦,也用凄苦的雨雪象征暗示如今的自己已然伤痕累累,身心疲惫。这四句诗通过“对比”与“正衬”含蓄地传达戍卒的情感,为后面的直接抒情作好铺垫。

上一篇:安光小学2012年庆六一活动程序下一篇:产假请假条男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