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河北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变迁

2024-07-01

浅论河北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变迁(精选3篇)

浅论河北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变迁 第1篇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引言

“姓氏文化,是指与姓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内容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变、家族播迁、名人事迹与遗迹、家谱、宗祠、世系、家训、郡望、堂号、堂联、字辈等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报本反始、寻根问祖等族姓与民族文化认同理念。”[1]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与生俱来的姓氏,这个姓氏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即一般的人不会再去选择其他的姓氏来更替自己现有的姓氏。因此,姓氏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属性,正因为这独特的属性,姓氏也因此成为了社会文化中标志人类血缘系统的“遗传”性的特殊符号,它既是代表社会成员的主要标志,也是区别社会成员的重要标志,如果通过对某人的姓氏进行分析研究,则可以得知此人的的家族情况以及血缘关系。

河北是文化大省,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姓氏文化便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但是有关河北地区姓氏文化的研究却比较薄弱。本论文从河北姓氏文化的发生变迁着眼,论述河北燕赵之地中华文明发生演变过程中的姓氏文化形态。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及现状

2.1 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

研究探索姓氏文化,对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史,知晓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史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对研究姓氏文化进行研究,还会看到姓氏文化对民族意识、民族道德等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也是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所在。这项研究,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进行探讨的一个方面,也是对民族历史进行研究的一个角度,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加深对自身家庭和自身认识的一种情感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寻根意识,这种意识很强烈,促使着我们寻源问祖,这是人类的本性的体现。而对姓氏学的研究,正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需要。人类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基于这种属性我们每个人都归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因此, 这种社会属性,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而姓氏文化正是这样一个文明的载体,它可以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在历史上的归宿,也正是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民族团结,使他们对祖国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

姓氏文化承载的这种寻根意识与精神上的归属感,强有力地推动着海内外华人的2.2 姓氏文化研究的现状

基于姓氏文化如此重要的研究意义,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于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文人学者对姓氏文化进行了记录、整理和考订。所以,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的“姓氏学”。姓氏学并不是一门专一的学问,它综合了多方面的文化与历史,对姓氏学进行研究,必定要考虑到它与民族历史、考古、语言文字等诸多领域的密切联系。早在“春秋时, 善论姓氏者, 鲁有众仲, 晋有胥臣, 郑有行人子羽, 皆能探讨本源, 自炎、黄而下, 如指诸掌。”[2]在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姓氏学专著——《世本》15 篇。从此之后,很多学者开始把研究目光投向了姓氏学,故而姓氏学专著也从此之后开始多了起来,并不断的进行着深化与补充。比如,在《世本》一书编纂成功之后, 西汉的学者史游就在他所写的《急就章》中专门开辟了“姓名篇”。在东汉时期,《潜夫论》和《风俗通》中也都有专门的章节来记载姓氏文化,这两本书分别为王符、应劭所著。在魏晋六朝时期, 士族门阀制度盛行, 士大夫们对代表身份象征的门望姓氏极其看重。因此以记载一家一姓历史为根本宗旨的谱牒学就发展起来了。同时,谱牒学的探索研究也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姓氏学的发展进程。晋贾弼撰写的《姓氏簿状》高达700多卷。当时的中央政府参与了此次姓氏的修纂。在唐代时,唐太宗曾命令学者撰写《大唐氏族志》共有100卷。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学者林实奉宰相李吉甫的命令编修《元和姓纂》共10卷,这是至今为止仍然保存完整的最为古老的一部姓氏学研究著作, 其对后代的影响不言而喻。在宋朝时期,学者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代表了当时姓氏文化研究水平,与此同时,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40卷也是当时姓氏文化研究的极具代表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学者邵惠的《姓解》3卷和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2卷。在宋代出现了中国姓氏学史上的通俗读本《百家姓》。这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的姓氏文化内涵。在明代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姓氏学专著有凌迪知编辑的《古今万姓统谱》104卷, 另外附《万代帝王姓系统谱》6卷以及《氏族博考》14卷。还有学者陈士元撰写的《姓》10卷, 其中一共记载了3625个姓。在清朝时期,非常流行考据之学,因此便有学者将考据的方法实施在了姓氏学的研究上,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这使对古代姓氏文化的研究程度更加的深入准确了,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在这个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姓氏学著作有黄本骥的《姓氏解纷》、张澍的《姓氏寻源》、易本的《姓刊误》和陈廷炜的《姓氏考略》等等。除此之外,清代姓氏学研究的另一个很重要的鲜明特点是对少数民族的姓氏的统计与考稽。比如在嵇璜、刘墉等人修撰的《续通志·氏族略》和《清朝通志·氏族略》中,一共收录和考究了古代女真、契丹、高丽、蒙古、满等民族的数百个姓氏。这在中华民族的的姓氏学研究史上是空前绝有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 现今的中国姓氏学又有了深入的发展。在古代,比较流行对单个姓氏进行研究,因此研究、收录、汇集单个姓氏的姓氏学专著就比较多,有的姓氏学专著也对单个姓氏的起源进行了一番考证。而当代的专家学者们则开始从文化、社会、语言、历史等多个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姓氏起源、姓氏制度进行比较综合的考察和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姓氏文化的内涵。

2.3 河北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目前,人们对姓氏文化的考察研究主要还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就河北这一特定区域的姓氏文化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尤其是还缺少系统的专门的相关文献资料。本论文力图在前人学者对姓氏文化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概括、归纳、总结,以及对典型事例的分析总结,以河北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变迁这个角度来探讨河北的姓氏文化问题。

笔者认为河北的姓氏文化研究应当包括对河北姓氏的起源、发展、衍变、使用的过程及现状的研究探索,这些研究与社会文化变化的关系及其中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未来中华姓氏的延续和使用提供指导,并且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对保存和延续地域历史文化提供指导。故而,河北文化较多的体现在了河北姓氏文化上,并且内容多样多彩。

研究河北姓氏文化的重大意义在于这是在开拓河北的历史研究的新领域,丰富河北的社会史研究,并且这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河北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繁荣河北文化,推进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相关部门制订文化、经济等政策或可行性的文化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中华姓氏的发展历程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3.1 姓与氏的产生

中国姓氏的形成是在5000多年前。在姓氏产生初期,姓和氏的含意是大不相同的,它们指的是两个意义不同的单音词。

“人”和“生”组成了“姓”字的古形字,字义释为为人所生,因此成了姓。“女”字和“生”字组成的组合字最早出现在秦国的刻石《诅楚文》中,到汉代,学者许慎采用了这一字形,最终定型成为了会意字,意义是指标志此族属来源同一始祖。

姓是源自于母系社会的,图腾是早期的姓的来源。一个原始部落群体是由若干个民族组成,部落内部又独立存在着各个氏族,同时,各个氏族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婚姻关系,在这样的条件下,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特定标记符号的姓就这样产生了。这时候的姓已经具备了三种基本的功能:第一,区别氏族;第二,区分婚姻;第三,认定财产继承权。

早在甲骨文中氏字就出现了。朱骏声是清代极具代表性的文字学家,在他撰写的《说文通训定声》中,指出“氏”字是象形字,字的意义指的是为木本,即指植物之根,直至今日,现在所指的姓氏的氏就是由当时植物之根这个意义转注过来的。

在原始社会晚期,氏就形成了,其实是姓的分支。但是区别血缘并不是当时氏的主要社会作用。氏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分明地位。从此之后又开始流行以赏赐封赠地来命氏,这是在氏族制度解体、建立阶级社会、国家制度后出现的。姓的起源是比较早的,形成之后也比较稳定;与姓相比,氏的起源则比较晚,并且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姓在商周之前的作用是用来区别婚姻的,同姓、异姓、庶姓等说法就源自这里;而氏的作用是用来区别贵贱的,贵者有氏,而贫贱者只有姓、有名而没有氏。

3.2 氏的发展与氏姓趋同

我国姓氏经历的一次比较大的历史变革时期是从西周进入春秋时期。这段时间,妫、姒、子、姬、嬴、几、任、祁、草、董、姜、偃、归、曼、熊、漆等二十几个姓是当时的大姓。但在春秋战国时期,集中出现了一千多个的氏。现存的很多姓是由当时的这些氏演变成的。贵族封地是当时氏的重要来源。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的国名很多成了今天的大姓氏。职官是氏发展的第二个来源。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例如太卜是指周朝朝廷专管占卜的官,而卜人是太卜的属员,因此卜就是他们后人的氏。我们所熟知的张、祝、庚、宰等都是以官职或者职务为氏的。居住地是氏的第三个来源,例如丘、乔、百里等氏。除此之外,以祖父、父的名字或谥号为氏也是氏的一大来源。它们大多指的诸侯嫡长子之外的旁支,也或者是士大夫等的官员。氏的另一个来源是以技艺为氏,比如匠、陶等。

人们在战国中期,已经不再区别姓和氏了。氏也逐步取代了姓的作用。姓和氏的区别在西汉时期已经非常小了。“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3]姓氏在那时已经成为了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因此姓已经氏所有姓与氏的统称了。从此之后,“姓氏”一词也就成了偏义词。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姓,绝大多数指是战国前的氏。

3.3 姓氏的收集与编纂

在唐太宗时期,学者高士廉撰写了《氏族志》一书,其中收集纪录了民间的许多姓氏,并向颁布于国民,这使荐举有才之人做官或联合婚姻的重要依据。

中国古代流行的《百家姓》在北宋时期编成而成。此书是作为初级课本出现在私塾教育中的。其中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姓。现在,《百家姓》已经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了。

元代学者马端撰写的的《文献通考》共收录了3736个姓。明代学者吴沈撰写的的《千家姓》共收录了1968个姓。河北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变迁

4.1 河北得姓的优越条件

河北,地处华北、渤海之滨,古时候称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远古文化。从泥河湾遗址发掘出的数万件文物,包括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以及多种石器,可以说这记录了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河北省其他地区,也遍布着早期人类的遗址,如邯郸永年石北口遗址是河北中南部地区最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地址之一,这个遗址的发现,除了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后岗一期文化的内涵,更是为研究永年石北口遗址与磁山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依据;除此之外,龙山文化遗址也有在河北出土的,沧州沧县陈圩便出土了一处,由此处的文物考证得知,人类的繁衍生息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出现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会等诸多社会阶段。

在河北境内。由此可知,河北地区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河北地区也是黄帝、炎帝曾经活动的区域。远古先皇尧、舜、禹的足迹也曾踏足这里。由此可知,我们的祖先早在遥远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在河北大地上繁衍,生息。历史上,中原是华夏各族的发祥地,而古时所称的中原大概指的就是今天的河南、山西南部、河北西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一区域内集中了诸多的华夏姓氏。因此河北得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北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北人民共同努力,锐意进取,共同开发了河北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携手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时,由于这优越的历史条件、人文条件,这里成为了华人祖根的重要渊源地之一。中华姓氏史与河北历史是相互辉映的,若把河北历史与中国姓氏史对照研究,就会发现,姓氏的萌芽、产生、普及、定型、都与河北大地紧密相关。

4.2 原始社会时期河北姓氏的发展

中国姓氏正式兴起是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而当时河北恰恰是此时期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区。由张家口北阳原虎头梁遗址中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文物可以看出,母系氏族社会在那时候已经初步形成,并在河北地区活动。在邢台柏乡县小里村出土的仰韶文化遗址更是母系氏族社会繁荣阶段的代表。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上,既有多种动物图案,还有人首虫身等图象,氏族图腾很有可能就产生于这些图像之中,这些氏族图腾也有可能是最原始的“姓”的标志。而姓氏起源就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着密切联系。

4.3 炎黄二帝时期河北姓氏的发展

我们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我们公认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而许多姓氏的起源与炎、黄二帝有密切关系,河北地区曾是炎、黄二帝的重要活动场所,在河北大地上炎、黄二帝极其后代繁衍生息,众多支脉由此衍生,产生了许多姓氏。

黄帝因为住在姬水边,因而得姓为姬姓。由于当时战争和生存的需要,黄帝部落“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崆峒,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4],由此可知黄帝曾经到达过今天的河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北张家口宣化、涿鹿地区,并且最后在张家口涿鹿建立都城。据史书记载,黄帝族由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因此人丁极其兴旺;黄帝的后代在河北地区的不同时代多次占据过统治地位,比如颛顼、尧、舜,以及夏商周的统治者等。相传黄帝的25个儿子共得姓12个,别为厘、姞、嬛、衣、姬、酉、腾、箴、任、拘、祁等,这12个姓分化成了12个胞族,散居在全国各地,最后发展到了101个属国,由此派生出了510个氏。据史料记载,有198个氏出自于其中的姬姓。

据传说记载,颛顼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儿子,号高阳氏,二十岁便登上了帝位,为古时五帝之一。颛顼在建国初期,便把都城建立在了古城高阳,即今天的河北省高阳县,因此颛顼又被称作高阳氏,古志记载“高阳,古顼帝墟,历代沿革”。高阳古城从颛顼在此建国至今,已经四千多年,历史上,高阳做过郡国、军镇,、关隘等等,但是高阳作为城市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从未改变,使得高姓在此地得以发展;尧也是黄帝的后代,同为古时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河北省唐县至望都一带的滹沱河流域就曾经是唐尧的活动区域。“《帝王世纪》曰: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5]很多古代地理志书的记载印证了这一说法,比如《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舆地广记》等,唐尧的在河北唐县一带的繁衍生息,使很多姓氏得以在此形成或者再次发展,比如帝尧曾经将他的第九个儿子监明封于刘地,也就是今天的保定市唐县,当时盛行依封地为姓,由此可知这应是刘姓最早的祖先的封地;河北邢台清河张氏是中国张氏的望族。张姓起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黄帝之子挥,属于以职官称谓为氏。“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6]又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7]故而,挥很有可能是部分张姓祖先,他们都是黄帝的直系后代,当时尹城国的清阳是挥的住所,就是现在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这是河北张姓的起源,是当代中国张姓的望族,研究中国张姓必然绕不开对河北张姓的研究。

我国远古人类进人了父系氏族社会阶段,是在5500年至4000年前,当时母系氏族社会被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中国第一帝王黄帝,是轩辕氏帝姬姓。在上古时期,当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而姓是母系氏族的遗留,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古老的姓都有个女字,氏是在父系氏族占据主导地位的。故而轩辕氏是父系社会的遗存。河北省唐山地区的迁安市,地处燕山余脉,滦河岸边。据专家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考证,当地现有古遗址200余处,显示出至少有18个氏族部落在黄帝时代生活在这里,进行渔猎与农业生产。因此迁安有众多关于轩辕黄帝的文化传说,其中与轩辕黄帝有关的地名就有20余处。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中国特有的地缘和血缘相互认证的轩坡子村的轩辕嫡系后裔轩辕家族,以及极具地方特色的皮影戏《黄帝战蚩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这些考古物证完备充分,黄帝文化规划保护详尽周密、措施有力、民间文化传承丰富独特,在2012年12月31日,迁安市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轩辕黄帝姓氏文化之乡”。由此可见,河北是中国姓氏发展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由上述可知,炎、黄二帝曾在河北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活动,以及炎、黄二帝的后代在河北地区的繁衍生息,使得许多支脉产生于河北大地,故而不少姓氏也相应产生,例如上述的刘氏、张氏。

4.4 夏商时期的河北姓氏

夏、商时期,奴隶制得以兴起,并且发展到全盛阶段,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姓氏得以发展的重要阶段时期。河北地区曾经也是这两个朝代的活动地带。史籍记载了很多关于夏朝的传说,在这之中有不少就提到了今天的河北地区。例如大家熟知的“大禹治水”故事中,治理水患的出发地就是冀州。而在上古时期的冀州主要指的是陕西、山西界河的黄河以东与下游以西的地区,也就是今天今山西和河北地区。史料记载“禹行自冀州始”[8],由此可知当时的冀州是禹的活动地带,这也表明如今的河北当时也是夏朝统治的地区。

“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十六年,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9]记载的是关于河北在夏朝时期的部落的有关传说。殷,指的是当时是氏族部落,后来发展为国家的商朝;殷侯子亥、殷侯微分别指的是商汤的七世祖、六世祖;有易和河伯指的是部落。这个传说记载的是殷侯子亥到有易部落贸易,但是有易部落将其杀害,殷侯微在河伯部落的帮助下,讨伐有易,将有易的首领绵臣杀死的故事。上文中的有易,又称有狄,“缗微遵迹,有狄不宁”[10]讲的就是有易部落,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缗微即上甲微,有狄即有易,说有易“其国当在大河之北,或在易水左右。”[11]王国维推测有易部落在黄河以北地区,或在易水流域。如今很多学者认为在易水流域。易水分为北易水和南易水之分,都流经现在的河北地区,北易水保定地区,南易水流经现在的永年县境,由此可见,本 科 毕 业 论 文

有易部落应该是在现在的河北境内主要活动的古代部落,而与有易部落发生关系的河伯部落、殷族部落也都活动于或曾经活动于河北境内。

河北部分地区曾经是商属之地,众多氏族部落便散居在这一地带。当时的河北地区是杂居着华夏族和游牧民族,河北地区的商朝属国部落成分复杂,且时而归属商王朝属,又时而脱离商王朝。商朝属国或部落包括河北的滹沱河、易水等流域,尤其是邯郸、邢台等地还属于商朝王畿之地。

当时,商朝处在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已经形成了国家机构,帝王嫡子可以继承王位,部分庶子可以得到分封。分封的爵位有侯、伯、子,而爵国的后裔,有的以国名为氏,有的以地名为氏,形成了许多姓氏。比如祖乙曾经由于河患,将国都迁到了邢,也就是今天的邢台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河北姓氏的产生。

4.5 周朝时期的河北姓氏

河北是周王朝时期的重要活动地区,而中国姓氏是在周朝得到普及的,并且相对定型也是在这一时期。周朝初期共建立71个诸侯国,并且分封了许多有功的异姓臣属,至春秋时期发展到了140多个国家,其中有不少诸侯国就在现在的河北境内。例如邢国是西周建立的一个同姓诸侯国,是由周王室分封给周公四儿子邢靖的,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姜太公的后代曾被封于易州,就是保定的易县,在这里姜氏后代以封邑为氏,故而从此以易为氏,这是河北易氏来源的一种说法,这是在《姓氏考略》中有所记载;汉族赵姓也与周朝分封有关。赵姓来自赢姓,造父是赢姓的具体始祖,是西周时驾驭马车的高手,相传造父曾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镐京,平定了徐偃王叛乱,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造父,之后便称之为赵氏。在周朝时,诸多诸侯国的国名,演变成了姓氏。另外,周朝实行分封制是在灭掉商朝众多小国的情况下实行的,因此,许多姓氏源自于当时的这些邦国。

4.6 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促进河北姓氏文化的发展

古代某一区域姓氏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当地的地理位置、人口、政治、经济状况等诸多条件,而河北在这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河北地处华北地带,气候温和,资源丰富,适宜于农林牧业发展;人口密集,区位独特, 深受京都文化影响,一直处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为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使得河北文化又是地域文化中风采照人的一朵奇葩。历史上,曾有多个朝代在此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建都。所以,在这里兴起了很多的姓氏,有的是以爵位命氏,有的是以祖字命氏有的是以谥号命氏,有的则是以官职名称来命氏,总之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被天子赐姓的机会就比较多,另外,因为此地人口众多,故而职业类别也会很多,因此以技艺命氏、以居住场所命氏等情况也会很多。

4.7 少数民族改姓也是河北姓氏文化得以发展的原因之一

河北产生姓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得于少数民族入主河北大地后改姓。历史上,由于吸收异域文化,河北文化成为了一种典型的多元文化。在河北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中,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使河北是我国民族大融合之地, 河北文化不断地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其它的外来文化发生碰撞、冲突与交流,形成了多元文化现象与特征。因此,河北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缓冲地带,是一种“混合”文化。儒家风骨的中庸仁爱被河北文化吸收,“阴阳合德”的中原文化也被河北文化吸纳,在这样的条件下,河北文化极具特点, 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双重特征。河北的姓氏文化就在这两种文化的融合下,得到了新的发展。例如河北省藁城的校姓就是蒙古族的后裔改姓而来。

综上所述可知,出自河北的众多姓氏,大多在遥远的古代已经形成。这些姓氏的先民们,植根于河北大地上,为故乡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在历史的长河中又不断向外播迁,广及全国,进而又远徙海外,至今几乎遍布全世界。河北特色姓氏的起源和发展

据资料显示,河北姓氏一共有1100多个。有370个姓氏人口数量达万人,有100个姓氏人口数量达到十万,有11个姓氏人口数量达到百万。超百万人的姓氏分别是:王、张、李、刘、姓、赵、杨、陈、孙、马、郭、高。除此之外,河北省还有一些稀少的姓氏,比如远姓、秘姓、校姓、鲜虞姓等。

5.1 王姓

王姓不仅是河北省第一大姓,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姓。其在河北的渊源也很久远。“田氏齐国灭亡之后,王室裔孙为避祸纷纷改姓,分散各地。汉时,田贺一系迁魏都元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因是从前齐国王室的后裔,时人称之为王家。遂改田为王,称之为王氏,故田贺为元城王氏之开氏始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祖,创立新朝的王莽即是田贺(王贺)的曾孙。”[12]除此之外,在隋朝灭陈朝时,琅邪王姓被迁于河北、河东等地区。在明朝时,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太原王氏被迁到了河北等地。于是王姓在河北有了广泛的分布,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逐步成为了河北第一大姓。

5.2 高姓

高姓在百家姓中排名比较靠前,是人中较多的大姓之一,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1.21%。高姓河北地区有着广泛地分布,在河北,高姓的人口数量超过了百万,人口数量在河北姓氏中位居第12位。高姓最早来源于四千多年前的黄帝时代的河南,但是兴盛却不是在河南,尤其是在春秋以后,山东的高姓极多。高姓迁入今河北是在战国或者秦国时。在东汉时,高洪作为渤海郡太守定居在了渤海蓨,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京兆高姓又与北齐同祖,初居文安(今属河北),后迁徙到京兆。吴丹阳太守高瑞,初居广陵,其后迁至秣陵(今属江苏)。高姓大批南迁始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13]从此之后高姓在河北逐渐兴盛。这就是河北高姓的起源和发展。

5.3 张姓

清河张氏是当今中国张氏的望族,对中国张氏进行研究探讨必然绕不开清河张氏,可见清河张氏的重要性。有史料记载清河张氏出自张良之孙张典,张典曾被封为清河郡公,在邢台清河担任太守。其后张典子孙先后承袭清河郡公。清河张氏开始发展起来。不过这段资料只出现在少数典籍中。另有史籍记载的是张岱是最初迁入清河的张氏,这段历史发生在是东汉末年曹魏时期的。在唐朝时,“唐高宗时考定四海望族,遴选十大望族为‘国柱’,清河张氏位列其首。此后,清河张氏分迁全国及世界各地,不论建祠或修谱,均称‘清河堂’、‘清河世家’,表示不忘祖根。所以,称‘清河名望’是当之无愧的。”[14]时至今日,清河张氏在河北地区依然兴盛。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结论

姓氏文化研究并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涉及到了地理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对河北姓氏文化的研究,使我们对河北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探索河北姓氏文化的过程中,探寻河北文化的规律性的线索,对明确河北文化的发展方向有重大意义。

对河北姓氏文化的研究探索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在经济发展方面,对河北姓氏文化进行研究,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远在海外的祖籍为河北的华人华侨或远赴外省的河北游子对家乡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他们对祖籍河北的投资、建设,这有利于河北的招商引资,进而促进河北经济的发展;在政治方面,对河北姓氏文化进行整理研究,有利于团结漂泊在外的河北游子的民族意识,增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尤其是华人华侨及台湾同胞。

勤劳善良的河北人民以其敏锐的聪明才智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创造了河北璀璨光辉的文化,其中通过书籍流传下来很少。而作为社会产物的姓氏文化,必然保留着某一时期的文化现象。这便是研究河北姓氏文化的意义所在。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致谢

我的论文能够顺利通过,都是得益于敬爱的张老师的悉心指导,无论是在选择课题上,还是在论文的资料查阅方面,张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论文行文的过程中,张老师孜孜不倦地帮助我分析思路,引导我开拓视角,并在很多的关键环节上,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的论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的导师张仕英教授。从大一初次接触张老师时,老师身上所具有的渊博的学识、儒雅的气质、敬业的精神、专业的素养、独特的人格魅力,始终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这些都将成为宝贵的财富让我享用终身。

大学四年即将逝去,感谢四年来,中文系所有老师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帮助与关怀。四年里,正是你们的帮助,我才得以顺利的学得知识,完成学业,提升素养,我永生难忘您们的师恩师德;感谢我的同班同学们,大学四年,我们从五湖四海相聚到中文091班,我们一起经历过的聚散喜悲,这是我人生中仅有的难忘的青春。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让我有机会得以深造,我会在以后的路上更加努力,回报你们!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参考文献

[1] 王亚明.崔同.孙德中.姓氏文化: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N].河南日报.2007-4-18 [2] 邓名士.古今姓氏书辩证[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3] 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 司马迁.史记[M].上海.中华书局.1975 [5] 范晔.后汉书[M].上海.中华书局.1965.5 [6] 宋祁.欧阳修[M].新唐书.上海.中华书局.2003 [7] 林宝.元和姓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4 [8] 司马迁.史记[M].上海.中华书局.1975 [9] 方诗铭.王修龄校注.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0] 屈原.楚辞·天问[M].长沙.岳麓书院.2011 [11] 王国维.觀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 王泉根.中华王姓的多重.寻根[J].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04期,4-7 [13] 中国地名[J].沈阳.中国地名杂志社.2008年03期,24-27 [14] 张焕书.张姓溯源.寻根[J].大象出版社.2010年01期,111-114

浅论河北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变迁 第2篇

一、姓氏的起源

姓是什么?简单说来, 姓就是血统的标志。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它标明了姓的起源, 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在远古时代, 人类处于群婚, 同猎食、共穴居, 时为母系社会。一个部落由一个母亲传下来, 于是母亲就成了这个部落的首领, 这个部落的人都是她的子孙。当时, 为避免近亲繁殖生育带来恶果, 便规定同部落的人不准通婚。为确保这一点, 于是就有了“姓”。姓的出现提高了人类的素质,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所以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姓氏中都带有女字偏旁。如姬、姜、妫、姒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产力的提高, 私有财产的出现, 部落间的矛盾和战争的发生, 男的地位于是就发生了变化, 逐渐处于重要地位。这时就需要有符号作为自己的标志, 因此就出现了“氏”, 氏的出现是男的象征。故远古时期, 女有姓男有氏。例如, 黄帝称“有熊氏”, 少昊称“金天氏”, 颛臾号“高阳氏”, 尧号“陶唐氏”等等。姓氏的发生发展变化十分繁杂。姓氏是从何而来?其来源可归纳如下十种:

(一) 以地为姓。以其居住的地名为姓。黄帝因住姬水, 固而以姬为姓。西门的始祖豹, 因住西门, 后以西门为姓。

(二) 以图腾为姓。图腾, 即上古时期一些氏族认为某种动植物与本姓有关系, 视其为保护神, 故以图腾为姓。五帝少昊 (黄帝之子) , 以鸟为图腾, 于是就有了凤氏。其他像牛、羊、山、林等亦含有图腾成分。

(三) 以国为姓。这种情况春秋时最为普遍。周武王封数百个小诸侯国, 这些诸侯国以强欺弱, 进行兼并, 失国的诸侯之后, 就以国为姓, 如蔡国被楚国灭掉之后, 它的后代播迁天下, 皆以“蔡”为姓。

(四) 以族号为姓。古代, 一个部落或氏族, 均有其族号, 这些族号后来都变成了姓氏。如商族的商姓, 夏族的夏姓, 周族的周姓等。

(五) 以食邑为姓。古代帝王对其大臣或功臣, 均赐给一块封地为食邑, 又叫采邑。食邑慢慢成了受封者的私产, 久占为业, 以之为姓。

(六) 以官职、职务为姓。在姓氏中, 以官职或职务为姓者颇多。如史官为史氏, 巫师为巫氏;复姓的司马、司徒、司寇皆以官职为姓。

(七) 以长者之名为姓。为纪念长辈, 子孙以其名、字为姓。如时、卞等姓。

(八) 以排行为姓。古时用伯、仲、叔、季排行, 故有伯姓、季姓、孟姓等。

(九) 被迫改姓。在封建社会里, 为表示帝王或圣人高于一切, 便将其名用字列为禁忌, 其生前忌讳的字叫“圣讳”, 死后忌讳的字叫“庙讳”。秦始皇名“政”, 忌政音;汉高祖刘邦, 忌“邦”, 同其音的姓氏, 均得改之。

(十) 外来民族引进姓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一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国, 与汉人通婚被汉化, 就以原来的部落名为姓, 多表现于复姓。如慕容、尉迟、拓拔、鲜于等。

二、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

姓氏文化,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是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纽带, 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必要条件。据中科院遗传研究所统计, 中华姓氏多达11969个, 其中单姓5327个, 复姓4329个, 三字以上的姓氏有2313个。目前通用姓氏约3050个。研究姓氏文化, 不仅是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 还是对诸多海内外华人提供寻根问祖的依据。在姓氏文化中, 我们既可以感受到古往今来祖先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 又可以了解到祖先的生存状态、立身处事、价值观念等状况。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弘扬民族文明、文化都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三、姓氏文化研究的三大作用

寻根问祖是人的天性, 其捷径是追寻自己的姓氏谱系, 通过姓氏了解他人, 了解社会, 所以它是人际交往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 姓氏文化研究与今方兴未艾, 在于它有三大作用。

(一) 姓氏学就是文化学

大家知道, 新百家姓“李王张刘”, 和老百家姓的“赵钱孙李”, 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姓氏从起源至今, 就和我国的历史紧密相连, 和我们的中华民族紧密相连。姓氏是和我们祖先和我们中国历史上一些制度的发生, 一些文化现象紧密连在一块。所以我们这么多人研究它, 就是它确实有作用, 有无限的魅力!它能弘扬我们伟大祖国的辉煌文化, 因此说, 姓氏学就是一个文化学。

(二) 姓氏学就是政治学

中国各民族的联系有很多纽带。大家知道, 汉字是个纽带, 龙凤文化是个纽带, 我们中华姓氏更是一个很好的纽带。中华各族人民, 在海外的所有华人, 不管你加入了什么国籍, 你的语言、你的地位、你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 但你的皮肤、你的长相变不了, 你的姓氏也变不了。你可能改名家李约瑟、李约翰, 但你还是中华第一大姓, 仍然姓李!你不能把姓氏丢掉。这就是姓氏增强我们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最大的政治资本。

(三) 姓氏学就是经济学

姓氏学为什么是经济学?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功的最大经验是吸引海外华人进行投资来发展经济。另外通过他们牵线搭桥, 又吸引了很多外国客商来华。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其他国家是有区别的, 这就是中国的特色, 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 也是我们中国姓氏的魅力。就我们上蔡县来说, 是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古蔡大县,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人杰地灵, 文化辉煌, 且闻名遐迩, 妇孺皆知上蔡是千古一相李斯故里, 天下蔡姓发祥祖地, 中华重阳之乡, 河南十大古城之一。据考古发现尚有110多个古文化遗址;拥有300多姓。2006年4月10日《天中晚报》一则消息云:“蔡侯陵园一期工程竣工——蔡氏家族寻根祭祖有了好去处”。这则消息称:“上蔡是天下蔡姓发祥祖地, 蔡氏一族现已播迁全球……”《世界重修蔡侯始祖叔度公陵园》, 其筹委会菲律宾分会秘书长蔡金钟先生, 泰国蔡氏宗亲总会主席蔡卓明先生曾于2007年4月10日率家族来蔡恳亲问祖。江泽民同志亲笔为陵园题写了园名。1992年以来先后由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港、澳、台、闽、皖、冀、苏等省市蔡氏后裔纷至沓来, 恳亲问祖, 已达3200余人次;吸引了全国诸多专家、学者前来交流, 扩大了上蔡的知名度, 为上蔡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为上蔡脱贫致富铺平了道路。

扇子的起源和变迁 第3篇

竹扇、羽扇

扇子,在我国古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扬雄《方言》云:“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谓之扇。”从箑和扇的字形来看,扇子的起源,与竹子和羽毛有着密切关系。竹扇,大约是原始人从竹编开合生风受到启示,模仿?形制作而成。地下出土的早期竹扇,就是作菜刀形,为?的象形。羽扇,则可能是原始人看到鸟儿扑翅生风,缉鸟羽而成。古书记载,最早的羽扇就是用十根或八根鸟羽编成的。

我国最早的扇子,崔豹《古今注》说,始于舜时。但这一说法没有实物为证,难以坐实。2007年1月,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出土了一把专家称为便面的竹扇(图1)。这是我国出土时间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件实物,人称“天下第一扇”,证明竹扇在东周时已经出现。汉墓石刻画中有《伏羲女娲交尾图》,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二人手中各执一把菜刀形的便面,专家们说这就是最早的扇子,是伏羲、女娲用来遮羞的。(图2)但这是汉代的石刻画,不能证明竹扇产生于伏羲之时。

羽扇出现的年代说法不一。《古今注》云:“起于商高宗,有锥雉之祥。”《礼记·檀弓》云“周人置娶”,王嘉《拾遗记》更具体地说,始于周昭王时。1982年3月,湖北江陵柏马山砖厂一号战国墓出土了两种羽扇:一种是长柄的,柄长约2米,柄首有一横木,半圆形的竹片,扇面由羽毛拼接而成;一种是短柄的,将羽毛展排成扇面,末端用细绳扎牢。这是现今见到的最早的羽扇实物,可证羽扇大约始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五六百年了。

竹扇和羽扇问世后,一直沿用不衰,是扇中的大宗,只是它们的形状、质地、构造不断变化。竹扇至汉时,不只有菜刀形的,也有方形、圆形的,至东晋还有六角形的。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两把竹扇,一把长柄,一把短柄。长柄的保存完好,扇面近似梯形,用细竹篾编成,篾片光滑;编法两经一结,居中处还用更纤细的竹篾编出一朵蝶须形卷曲的花饰,周边还缝有包边,用以加固扇面,工艺已颇精致。

羽扇,汉末盛行于江东,为雅士所喜爱,也出现了不少歌咏的赋作。“羽扇纶巾”便成了名士风流的一种标志,一直盛传不衰,直到今天。

纨扇、蒲葵扇、轮扇

汉唐是扇子的发展时期,随着新原料和新技术的运用,扇子的种类、形状、工艺等不断发展变化,在竹扇、羽扇之外,又出现了纨扇、葵扇、轮扇等新品种,且增添了新的功能。

纨扇

纨扇是用竹木条作框,以绢、罗、纨等丝织品为面,装上短柄而成。扇面多为圆形或鸭蛋形,故又称团扇、合欢扇。至六朝时,齐人丘巨源《咏七宝扇》诗说,扇的表里镶有珠宝,洁白的绢面还画上山水、人物,既珍贵又美观,这是对扇子的一种美化,提高了纨扇的文化和审美价值。这种纨扇多为妇人使用,因而常被借以表达情爱。

团扇与竹扇、羽扇一样,有长柄、短柄两种。长柄团扇,今已难见实物。但在一些传世名画中,可常见长柄团扇的倩影。《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贵妃夏日怕热,两侍儿交扇鼓风,为她解热。扇用长柄,就是因为侍女挥扇,需与主人保持一定距离。而张萱的《捣练图》,画中一女子蹲着扇火炉,用的扇子则是短柄。(图3)五代时,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袒胸坐在椅上,左侧侍女手握长柄鸭蛋形团扇,韩熙载自己右手握的却为一把短柄长方形纨扇(图4),这说明五代时纨扇的扇柄有长有短,短柄小巧便捷,可用来自己扇风,是扇柄的发展。

蒲葵扇

蒲葵是南方的一种植物,叶子可以制作蓑衣、箬笠和扇子。用蒲葵叶做的扇子,称为蒲葵扇,亦称葵扇。蒲葵叶形似芭蕉叶,故俗称芭蕉扇。用蒲葵叶制成,价格低廉,因而成了平民的扇子。

蒲葵扇盛于何时,史无明文。《晋书》记载,晋孝武帝“节奢饰,禁绢扇”,因而竹扇、蒲葵扇大兴。谢安乡人返乡,去拜谒谢安,谢安问他归资如何,乡人说:“岭南凋敝,唯有五万蒲葵扇。”时非夏季,五万把葵扇,一时很难出手。谢安就从蒲葵扇中选了一把合意的执手中,凭着他的社会影响,“京中士庶竞市,价格数倍”。这说明当时蒲葵扇在民间已普遍使用,且可作为商品投入市场,这在商业史上是六朝扇子商品化的一个实例。

到了唐代,蒲葵扇还为文人普遍使用,常见于歌咏。雍裕之《题蒲葵扇》诗云:“倾心曾向日,在手幸摇风。羡尔逢提握,知名自谢公。”诗人羡慕葵扇为谢安“提握”,而知名于世,希望自己也能遇到名人。在蒲葵扇上题字作诗,给平民的扇子多少增添了一些文化因素。

轮扇

扇子用人力挥动生风,时久终会感到疲乏不支,因而古人想到如何节省人力,早在东汉时就发明了轮扇。

《西京杂记》记载,东汉时,赵飞燕住在昭阳殿,生活豪奢。长安第一巧匠丁缓为她精心设计,制作了照明用的常满灯、取暖用的九层博山香炉和被中香炉、消暑用的t轮扇等,其构制之巧,工艺之精,在今天看来,也令人惊叹不已。

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西京杂记》卷一)。这种轮扇借助机械力,不仅风力大,而且时间久。这与手摇扇相比,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

明代杨慎《重咏风扇》诗云:“披襟夸宋玉,吹律诧邹生。何似风轮扇,能令暑域清。”描绘风轮飞转,扇影婆娑,十分风凉,令暑气全消。这说明轮扇到明代仍在官宦之家使用,并未绝传,后来还传至清宫。这种轮扇已具电风扇的雏形,可以说是开电风扇的先河。

舶来品——折叠扇及纸扇

宋、明两代是我国扇子发展史上一个转折时期,当团扇鼎盛之时,一种新型扇悄然而起,而且它还是舶来品,这就是折叠扇。

折叠扇

折叠扇简称折扇,又称撒扇、靴扇、聚头扇等,名异而实一。折叠扇起源于日本,北宋时传人我国。北宋是我国历史上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的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大都市,国际交往十分频繁。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六“高丽国”云:“皇朝之盛,遐荒九译来庭者,相属于路,惟高丽国敦尚文雅……每至中国,或用折叠扇为私觌物……极可爱,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冢田大峰《随意录》还说:“倭语谓叠扇为‘加波保利,是蝙蝠之倭名,盖以形似焉,名也。异邦(按:指中国)素无丝线扇,而今有之,仿我方之制也。”宋江少虞在《宋朝事实类苑》中称他在熙宁末,游相国寺,曾见卖日本国扇者,索价绝高。这说明折叠扇在北宋时已传人我国。

折叠扇的制作,《图画见闻志》云,以“鸦青纸为之”。鸦青纸其实并非纸,而是“水柳木之皮”。这种树皮“柔腻可爱”,可“折之以为扇”(宋人邓椿《画继》卷十三)。《宋朝事实类苑》卷六十也说:“鸦青纸厚如饼,揲(折叠)为旋风扇。”可见最初的折叠扇是用厚鸦青纸折叠成蝙蝠形,并无扇骨。因折叠而成,故名。邓椿《画继》记载,其后始“又有用纸,而以琴光竹为柄”的折叠扇,扇骨底端用梢钉固定,可以自由开合,“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两指许”,扇面上多绘仕女乘车跨马踏青拾翠之状,以银泥为云气、月色之状,极为可爱,故元人有“万里江山归一握”之句。后来也有用绢怍扇面的,明代陆深家藏南宋杨妹子书绢的折扇,可看到“绢面折痕尚存”。至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内店铺且有了折叠扇的专卖店,《梦粱录》就记有陈家团扇铺、周家折扇铺、青篾扇子铺等,说明折叠扇在扇业中已占有一席之地。

但折扇的地位与团扇相比,时人仍重团扇而轻折扇。当时风气,以为折叠扇为夷人之物,只有仆隶、妓女下等人使用,良家妇女还是用团扇,扇业仍是团扇的天下。

折叠扇的兴起,要到明永乐后,由于皇帝的喜爱和提倡才大行于世。刘元卿《贤奕编》云:“永乐中,朝鲜进撒扇,上见其卷舒之便,命工如式为之。”郎瑛《七修续稿》卷六云:“折扇由成化初高丽贡至,朝命效制以答,复书格言以赐群臣,民遂效而为之。”因皇帝命令仿制,又写上格言赏赐群臣。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民间跟风,遂迅速流行,风靡一时。(图5、图6)

纸扇

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早在汉代蔡伦就发明了纸。但汉代团扇多用丝织品为扇面,而不用纸,用纸做扇面大约要到宋代。宋人朱弁《曲洧旧闻》卷二说,宋哲宗每次御讲筵,诵读完毕,照例要赐扇,赐给群臣的都是绢扇,而自己却“独用纸扇”,潞公以为“人君俭得”,遂率群臣称贺。这则记载说明北宋时我国已有纸扇。到明清之时,折叠扇大量生产,就多以纸质为主,有川扇、吴扇之别,每年进贡宫中,动辄万计,现存世者甚多,与今之纸质折扇无异。

扇子的多种用途

最早的竹扇,一称便面。所谓便面,就是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这种功用的延续,还可以用来“掩丹唇”“障巧笑”“掩曲态”等,不只是“御炎热”而已。

在汉代,竹扇还可用来遮污。《汉书·张敞传》记载,张敞任职京师时,每朝会罢,走马章台街,“自以便面拊马”,这里的“便面”是一种车马护身防污用的车扇。三国时,魏国韩宣出东掖门遇雨,“地有泥潦,宣欲避之”,“以扇自障,住于道旁”(《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三),也是用扇遮雨防污。

这种仪仗扇也作为贵族身份的一种标志,往往由二人持扇立于主人身后。唐阎立本《步辇图》,画中之扇大可遮人。唐明皇时,萧嵩为相,以为天子升降俯仰,为群臣目见,有碍帝王尊严。奏请“备羽扇于殿,上将出,所司承旨索扇,扇合上坐,坐定去扇。礼毕,上将退,又索扇如初”。羽扇也用作天子上朝时的屏幕了。

团扇有长柄、短柄两种。长柄团扇除供仆人为主人扇风外,还可用于婚礼时遮面。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说,近代婚嫁有“却扇”之礼,就是在成婚之夕,由二人手执长柄团扇遮着新娘,如同后代用红盖头盖在新娘头上。交拜后去扇,即却扇,婚礼去扇前还要念却扇诗。描写的就是这种婚俗。唐代女子除用短柄团扇扇风之外,也可用来遮面。王建《调笑》即云:“团扇、团扇,美人病(一作并)来遮面。”扇子的用途,可谓广矣!

其他如葵扇,还被写入小说。如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济公手中握的破芭蕉扇,几乎家喻户晓。折扇成了相声、评弹演员手中的道具,侠客手中的武器。到了近现代,扇子又出人意外地有了新用途,如许多商业机构用塑料压制出各种形状的广告扇,各个旅游点用印上字画的折扇为纪念品,书有字画的古扇更成为价值百万的藏品等等,扇子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上一篇:2024年浙江省会计继续教育答案下一篇:七年级寓言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