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障目阅读答案

2024-07-19

一叶障目阅读答案(精选15篇)

一叶障目阅读答案 第1篇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宋代:柳永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一叶障目阅读答案 第2篇

这个成语是从哪来的呢?有这么一个故事,传说在古代楚国有个书呆子,家里很穷,有一天她在读《淮南子》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书上写着,如果得到螳螂捕蝉时用来遮身的那片叶子,就可以把自己的身体隐蔽起来,谁也看不见了。他想,如果我能得到那片叶子,那该多好啊!我去偷东西别人也看不见,这样我不就有钱了吗?

于是,他整天在树林里转来转去。终于有一天,他发现一只螳螂隐身在一片树叶后面捕捉知了。他高兴极了,猛的一下扑上去摘那片叶子,可是一不小心,那片叶子掉到地上了。这下可糟了,地上全是落叶,到底哪一片才是刚才那一片螳螂隐身的叶子呢?

书生只好把落叶全都扫起来,一起带回了家。他把叶子一片一片挡在自己面前,问他的妻子说:“你能看见我吗?”

“能看见”他的妻子回答。

“嗯,你能看见我吗?”他又举起一片树叶问。

“能看见”

就这么一次一次地问,妻子一次一次地回答,到后来他妻子实在不耐烦了,随口就说,“看不见啦”

书呆子一听可乐坏了,他拿着这片树叶,来到街上用树叶挡住自己,当着店主的面就随手拿了店里的东西就走。

店主惊奇极了,把他抓住送到官府,县官也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偷东西呢?就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书呆子说了事情的经过。

一叶障目阅读答案 第3篇

一、找准词句训练点, 激发表达兴趣

1. 句式模仿训练, 循序渐进

低年级孩子口头表达能力高于书面表达能力。但孩子的表达用语不是死记硬背的, 多数是通过模仿学来的, 而且他们本身有很强的模仿心理需求。所以对于低年级孩子, 在听中学说, 是培养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请看一年级课文《请星星》的教学片段:

师: (出示文中句子“月亮弯弯, 像只小船”, 点多名学生朗读后提问) :月亮为什么像只小船呀?

生:因为月亮弯弯的, 小船也是弯弯的。

师:月亮弯弯的, 还像什么呢? (出示句式:月亮弯弯, 像___________。)

生:像香蕉, 像镰刀……

师:月亮除了弯弯的还有什么样子, 又像什么呢? (出示句式:月亮____, 像____________。)

生:月亮圆圆, 像个玉盘。

生:月亮圆圆, 像面镜子。

……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们能模仿这个句子, 再说几句话吗? (出示句式:________, 像_______。)

生:太阳红红, 像个火球。

生:云儿白白, 像棉花糖。

生:小河弯弯, 像根飘带。

……

从上面的教学片段中, 我们可以看出, 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从扶到放的说话训练过程, 很好地实现了抓例句的语言特点。这种知识迁移的语用能力训练, 打开了学生智慧的心门。

2. 拓展想象训练, 乐于表达

低年级的孩子是最具想象力的, 也最乐于挥动想象的翅膀。若老师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抓住契机, 因势利导, 让学生乐于表达, 也是培养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来看《请星星》的另一个教学片断:

师 (学完课文后提问) :同学们想不想请星星?想请星星干什么?

生:我想请星星去游泳池游泳。小星星游过泳后一定会更亮了。

师:想法真棒!

生:我想请星星和我一起看动画片。看了动画片小星星一定会很开心的。

生:我想请星星给我讲一讲天上的故事, 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

低年级孩子们的表达虽然充满稚气, 一样也能精彩纷呈。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也让老师聆听到了孩子的心声, 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孩子表达的欲望, 也有效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

二、找准段落训练点, 实现语用能力提升

1. 体会构段特点, 实现言之有物

到了中年级, 语文教学重点应该是关注重点段落。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一篇文章抓一个重点段落, 在理解内容的同时, 理解如何组句成段, 如何根据表达需要选择材料, 如何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教材选编的课文中有不少构段特点鲜明的范例, 抓住这些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迁移训练, 就能让学生的表达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言之有情。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课文《卢沟桥的狮子》时, 有位老师这样做———

课件出示语段: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 小的只有几厘米, 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 有的蹲坐在石柱上, 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 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 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 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 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师: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生:是围绕“这些狮子真有意思”这句话来写的。

师:段落是什么结构?

生:总分结构。

师:分写部分从几个方面来写这些狮子有意思?

生:从两个方面来写, 分别是大小和形状。

师: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什么关系?可不可以先写形状, 再写大小?

生:我认为不可以。因为大小是从整体上观察的, 而形状必须观察得更细致。

师:是啊, 观察时一般都是从整体到局部。

师: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写狮子的大小该选择什么样的狮子来写呢?

生:作者选择了最大和最小的狮子来写。

师:是啊, 应该选择典型的材料写。

师:作者是怎么写卢沟桥狮子的形态的?

生:写出它们的形态不一, 具体描写了五种狮子的形态, 段落最后的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种形态。

师:“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排比句中的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有先后顺序吗?

生:没有。

师:五个分句的写法是一样的吗?

生:是的, 都是先写狮子的形态, 再根据形态进行想象。

师:这样的想象有什么作用?

生:能体现出卢沟桥的栩栩如生。

师:生活中, 你们觉得什么事物也很有意思?

生:我觉得天上的白云很有意思。

师:那好, 我们就来模仿这段话将白云的“有意思”写出来。

生:天上的白云真有意思。它们千姿百态, 有的像羽毛, 轻轻地飘浮在空中;有的像鱼鳞, 整齐地排列着;还有的像山峦, 连绵起伏……它们还会千变万化呢!你看, 一朵狗熊似的云团, 慢悠悠地过来, 一副憨头憨脑的样子。后面紧跟着一只白绒绒的哈叭狗摇头晃脑, 逗人喜爱。接着又是几朵小白云飘来, 似软绵绵的棉花糖, 使人看了要流口水似的。

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 会按照一定的思路将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集中在一起, 形成一个自然段。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这个自然段“写什么”, 还要领会是“如何写”的, 从而使学生清楚地把握段落内部结构, 更深层次地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2. 补白练习, 体会围绕主题表达

中国画讲究“留白”, 留白之处, 未曾着墨却给人以无限遐想。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留白, 就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有位老师同样在教学《卢沟桥的狮子》时, 出示语段: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 小的只有几厘米, 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 有的蹲坐在石柱上, 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 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 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 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 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师:同学们, 如果让你在省略号前再写一句话, 你会写什么?

生甲:我会这样写——还有的眯缝着眼睛, 像是在打瞌睡。

生乙:我想这样写——还有的专心致志, 像是在听母狮子讲故事。

……

师:你们为什么这样写?

生:因为这段话从“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这句话开始就是在写卢沟桥狮子的不同形状, 段落中描写了五种, 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种形状没有描写出来, 所以我就写了我想象到的其中一种形状。

师:你们在写句子时, 有没有考虑该用怎样的语言表达?

生:我知道, 段落中对五种狮子形状的描写, 都是先描写动作神态, 再根据形态进行合理的想象, 所以我也模仿着写, 这样才能与课文的语句融合。

师:你们真棒!

很明显, 这样的补白练习, 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语言的训练, 更提升了他们对段落特点的把控能力及围绕主题表达的能力。我们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先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文本进行独到的理解, 才能有效地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实现语用能力的提升。

三、体会谋篇布局的技巧, 升华语用能力

歌德曾说过:“阅读的内容人人看得见, 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 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要培养对字、词、句有一定掌握的高年级学生的语用能力, 就要引领学生探索揭开这个“秘密”的方法。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就做了这样的引导:

师:课文明明是写鲁迅先生的, 为什么不用第三人称“他”来写他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大家小组内交流讨论讨论。

生:我认为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 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 会使文章真实感人, 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师:课文为什么在开头部分描写鲁迅先生去世了, 众人吊唁, 而“我”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生:这样开头提出疑问的写法, 是在设置悬念, 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师:我们都知道, 写人离不开写事。后文写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

生:后文写了四件事, 分别是讲《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师:这四件事与第一自然段中“我”的疑问有关系吗?

生:有, 作者通过这四件事的回忆, 得出结论:鲁迅先生就是“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回答了“伯父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疑问。

师:作者为什么选择这四件事来写呢?

生:我觉得, 通过作者回忆的这四件事, 我理解了第一自然段里写到的“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 有学生, 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师:是的, 这样写既做到了前后照应, 又突出了中心。

师:作者在四件事的叙述上是不是平均使用笔墨?有不同之处吗?

生:不是, 有详有略, 前三件事详写, 第四件事略写。讲《水浒传》、谈“碰壁”重在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 “救助车夫”重在动作描写, 而“关心女佣”则是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来写人。

师:说得好, 这些都是写文章时谋篇布局的好方法, 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阅读教学中, 关注文本的谋篇布局, 既能让学生高屋建瓴地把握文本, 又能学到各种表达的技巧。这些技巧还包括写作顺序的运用、文章结构的安排等等。我们常常希望学生的表达有条有理, 构思新颖, 但这些能力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学习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我们语文老师就是要以这些例子为依托, 凭自己的一双慧眼找准切入点, 引领学生体会、感悟方法, 从而产生表达的冲动, 形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叶障目作文 第4篇

一天,他正在看书,忽然看到书上写着:“如果得到螳螂捕捉知了时用来遮身的那片叶子,就可以把自己的身体隐蔽起来,谁也看不见。”于是他想:“如果我能得到那片叶子,那该多好呀!”

从这天起,他整天在树林里转来转去,寻找螳螂捉知了时藏身的叶子。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一只螳螂隐身在一片树叶下捕捉知了,他兴奋极了,猛一下扑上去摘下那片叶子,可是,他太激动了,一不小心那叶子掉在地上,与满地的落叶混在一起。他呆了一会,拿来一只簸箕,把地上的落叶全都收拾起来,带回家去。回到家里他想:“怎样从这么多叶子中拣出可以隐身的叶子呢?

他决心一片一片试验。于是,他举起一片树叶,问他的妻子说:“你能看得见我吗?”“看得见。”他妻子回答。“你能看得见吗?”他又举起一片树叶说。“看得见。”妻子耐心地回答。

他一次次地问,妻子一次次得回答。到后来,他妻子厌烦了,随口答道:“看不见啦!”

一叶障目作文 第5篇

有一次,他正在读一本名叫《淮南子》的书。得知螳螂在捕捉蝉的时用来藏身的树叶能够隐身。

于是,书生边去寻找这片神奇的树叶。他找呀找呀,最后终于找到了。但摘取时,不小心落在了地上,与其他相似的树叶混在了一块,很难分辨出来。

书生没办法,只好随意抓一把树叶回家做实验。回到家后,书生不停的问妻子:“你能看见我吗?”起初,妻子还很配合,回答道:“看得见。”

试了许多片树叶以后,妻子终于不耐烦的说:“看不见了。”书生听到这话后,欣喜若狂,急忙带上这片树叶到集市上去偷东西。当他看见闪闪发光的珠宝时,眼睛瞪得比水桶还要大。书生便用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去偷那闪闪发光的珠宝,结果被人当场抓住,送到官衙去了。

一叶障目作文 第6篇

找啊找啊最后终于找到了一片,书生眉开眼笑,但摘取时不小心掉到地上和其他树叶混合在了一起,书生马上又愁眉苦脸,干脆一把抓了回家。

他用树枝挡着眼睛一片片做实验,问妻子:“你看的见我吗?“起初妻子回答说:“看得见,“试了一又一片后,妻子不耐烦的说:“看不见了。“

书生刚一听到看不就像风一样钻出家,书生欣喜若狂,心像:“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了!“带着这片树叶到街上偷东西,结果当场被人捉住,刚捉住不久,书生就说你们应该看不见我的啊,难道是我拿错了树叶?”

一叶障目阅读答案 第7篇

针对不同的推介项目, 广告人首先要确定的是广告项目真正的推介对象。旅游广告需要向观众传达被宣传国家的美丽风景、悠久文化以及奇异风俗等等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特点, 同时也告诉观众, 他们将在旅行中获得热情招待和美好享受。

在韩国旅游发展局推出的《感触韩国- 时尚韩国》 (Touch Korea-Korea, in style) [1]的旅游广告中, 我们看到:广告设计者选用以韩国流行音乐明星和韩国都市时尚两个要素来推广韩国文化和韩国旅游。在《感触韩国》广告的开始, 它通过画面展示了位于韩国首尔的一条拥挤且繁忙的商业街, 广告宣传旁白告诉观众:“这里是首尔, 时尚的中心”。街上的行人, 衣着时尚, 拎着各色购物袋, 证明这里是“购物天堂”以及“时尚中心”。然后, 旁白引导观众进一步关注:“看一看周围, 发现街上的韩国流行音乐明星”。被吸引的观众 (只是被这个流行音乐元素吸引) 会开始注意观察购物街上每一个人。画面中人人衣着时尚, 个个明星范十足, 很难区分哪些是普通人, 哪些是韩国流行音乐明星。广告设计者在这里暗示观众, 去到首尔后, 貌美、时尚触手可得, 任何人都可以体验明星感觉或者成为明星。接着, 这个高互动性的广告, 又向观众抛出了一个问题:“找出街上的九个韩国流行音乐明星了吗?”这时画面开始缓慢回放, 观众会突然发现, 街上的人们处于韩国流行音乐明星的包围之中。旁白插入:“在首尔, 每个人都有明星风格, 如果你能来到韩国, 你会寻找到你最喜欢的自己。”在这则广告最后的画面中, 拎着购物袋的韩国流行音乐明星们一路谈笑风生, 屏幕上弹出广告词:“来自韩国, 风格永不停止……”用这样的广告词来吸引观众, 意味着“时尚”的观众能紧随韩国风格, 在韩国实现自己最喜欢的样子。广告中的图片和文字将首尔描绘成一个高端时尚的购物目的地。更具感染力的是广告演绎运用了情感吸引, 全程贯穿了友谊、趣事和幽默, 尤其是其中隐含着在首尔街头时刻都可能与明星巧遇的暗示。这对执迷于韩国流行音乐的粉丝来说, 非常具有说服力和招揽力。

这则广告以韩国流行音乐明星成功地吸引了许多“哈韩一族”并激发了他们对韩国旅行的兴趣, 无疑实现了一定的传播效果和经济效果。从表象上讲, 在实现吸引此类游客这一目标中, 此则广告是有效的。但作为由韩国旅游局参与推出的宣传国家形象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广告, 它的社会效果表现如何呢?

文明社会下, 广告实现的不仅仅是传播效益和经济效益, 还必须有更深远的社会效益, 承担社会责任, 对整个社会道德、文化教育及伦理等方面要具有正面影响和引导大众的作用。广告所倡导的消费观念、道德规范、文化意识等都应是主流的, 正能量的, 尤其是有关国家形象的推广宣传广告, 其社会效果更不容忽视。

然而《感触韩国》将这种不具有被宣传地域真正特征的、不恰当的广告元素和单一、片面的信息传递给受众, 就会误导广告受众对韩国的理解, 以为韩国只有K-pop和时尚的购物街, 去韩国只能投入疯狂的追星和血拼购物中, 从而忽略了韩国旅游局真正的推广目标:“韩国文化”, 如韩国自然风景、历史遗迹、人文风俗和独特饮食文化等这些可以展现韩国永恒魅力的元素。这个广告还屏蔽了那些真正对韩国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观众, 难免导致他们对时下的韩国社会风气和国民价值观得出不正确的观感, 认为韩国只关注经济效益以及诸如流行音乐、华丽服饰和美容整形这样的摩登与浮华。因此, 《感触韩国》广告只能是部分地实现了吸引游客的目的, 但是对于那些关注韩国文化的外国游客和以传统东方文化为自豪的韩国人来说, 却是一大遗憾。

韩国旅游发展局的本意, 是想通过《感触韩国》广告, 在世界范围内宣传韩国, 传播和弘扬韩国文化, 吸引更多受众前往韩国, 欣赏韩国, 关注韩国, 了解并尊重韩国历史及文化。而《感触韩国》的广告设计者却没有实现委托者的这一真正目的。

尽管韩国流行音乐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并且拥有很多粉丝, 但它毕竟是韩国文化这棵参天大树的一片枝叶, 既不能代表韩国的主体文化, 更难以全面体现韩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事实上, 大部分韩国流行音乐的粉丝去韩国的主要原因, 是想遇见自己喜爱的韩国明星, 而不是去体验韩国文化。以笔者的一个朋友为例, 她是韩国某著名男子组合的忠实粉丝。去年暑假, 她邀请笔者和她一起去韩国旅行。在去韩国之前, 笔者曾计划游览像景福宫这样的韩国历史古迹, 同时也想尝试韩国传统食物和服饰。笔者的旅行目的在于体验韩国文化。但是, 笔者朋友的计划是去观看韩国明星的演唱会, 在现场亲眼看到他们, 希望和明星近距离接触。因此, 在十天的旅行中, 笔者不得不跟着她去不同的韩国娱乐公司, 甚至还去参加了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组合的演唱会。笔者与忠实粉丝一起在机场迎接了明星归来, 意外地体验了粉丝们的生活, 却再没有时间去参观景点或体验韩国传统文化。但笔者的朋友却乐此不疲。有很多被韩国流行音乐吸引的游客就像笔者的朋友一样, 忽视了真正的韩国。

诚然, 人们会因为广受欢迎的韩国流行音乐对韩国感兴趣。例如, 华盛顿大学的一位大四学生PJ Feldsine, 他曾因参加交换生项目而去过韩国。他说:“我第一次对韩国感兴趣是因为韩国流行音乐。”[2]可是, 就像笔者的朋友一样, 有很多被韩国流行音乐吸引的游客忽视了真正的韩国。

在韩国旅游局长李参的眼中, “坐落于这个国家每一个角落的美丽风景以及迷人文物、当地习俗和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 都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3]可见, 他希望游客更加注重历史文化以及当地习俗, 发现韩国文化的真正和永恒的魅力。遗憾的是, 在《感触韩国》广告中, 忽视了韩国文化的主体传播元素, 过度地依赖了韩国流行音乐及其明星这类较为单薄的传播元素, 客观上限制和误导了游客感触全面、传统的韩国文化。以此作为国家旅游广告, 弱化了“感触韩国”的主旨, 偏离了韩国旅游局的初衷。现今, 人们谈论韩国, 大多数人只会想到韩国流行音乐或韩流。

“韩国与朝鲜共享传统文化, 但是自1945年朝鲜半岛分裂以后, 两国的当代文化形式已经显现出明显不同。韩国仍然保留着朝鲜半岛古老的习俗和传统, 比如其特色料理、敬奉祖先以及一些儒家理想。”[4]这些对韩国文化的简要介绍向我们揭示, 对于韩国人来说传统文化更具意义。这种文化还包括很多, 如跆拳道、泡菜文化、韩服 (韩国传统服装) 以及韩国音乐 (韩国传统音乐) 等。最近, 韩国泡菜制作文化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对此表示:“世代传承的‘越冬泡菜’文化, 鼓励与邻居分享, 增强团结, 提高了韩国的特性。”[5]这显示了像泡菜制作这种形式的文化对韩国来说, 既具有社会功能, 又意义重大。

比较而言, 韩国流行音乐对于韩国来说, 就没有这样深刻的社会意义, 或未呈现出真实的、传统的韩国特性。与悠久历史、古老建筑、传统食品、传统服饰以及其他艺术形式截然相反。

眼下韩国流行音乐公司, 一方面只关注其流行性而不关注其社会性以及流行音乐的意义, 丢失了音乐创作的本意;另一方面不是为了做出更好的音乐, 而是通过复制和极力渲染, 追求其利益的最大化。以SM娱乐公司为例, 它是韩国最大的娱乐公司之一, 培养了大量的歌手、演员和模特。社长兼代表理事金英敏声称:“我们希望通过以BT&I特色观光、休闲和旅游业务来扩展韩国流行音乐的商业模式, 包括餐饮、时尚、膳宿和展览会。”[2]换句话说, 金英敏的意思是, 他们不会局限于音乐产业, 这些商业形式可以帮助娱乐公司增加利润。还有许多韩国广告像上述旅游广告一样, 利用韩国流行音乐明星来宣传他们的商品和服务, 如三星智能手机广告和乐天免税店广告。这些广告的相似性在于, 广告商利用韩国流行音乐及其明星的感召力来为自己的商品赚取更多的利润。

本来, 音乐艺术应该是一种交流和促进文化的工具, 例如, 韩国传统音乐 (Hanguk Eumak) 向听众概括讲述了韩国的悲惨历史。可是, “主流韩国音乐, 作为一个整体, 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走错了方向。”[5]笔者也有同感。流行音乐则是一种表达情感或讲故事的艺术形式, 歌词是向听众传达信息的最有效方法。“然而在韩国流行音乐中, 歌词发挥的作用相对减少, 特别是后期, 韩国流行音乐中歌词的重要性已经日益降低。”[6]也就是说, 韩国娱乐公司不仅没有有效地利用它来促进他们的音乐文化, 同时也使韩国流行音乐失去了其他形式流行音乐所具有的社会深度和深刻意义。现时的韩国流行音乐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 大多专注于盈利, 已成为一种商业模式的载体。而且, 目前韩国流行音乐的主题过于单一, 大多数韩国流行音乐歌曲讲的是爱情, 与欧美国流行歌曲相比, 韩国流行音乐的社会意义也较低。以美国西雅图说唱歌手麦克默为例, 他的大部分歌曲都是以社会问题为主题, 如种族、毒品以及消费主义, 他的歌曲可以呈现美国社会的当前问题。因此, 其社会功能和社会意义就要高得多。但韩国流行音乐不具备这个水平的社会批判意义, 不能准确地呈现韩国社会特性。

再说, 韩国除了流行音乐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游客品鉴的音乐形式。

因此, 广告仅靠流行音乐及其明星来传播推广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不明智的, 也是不可取的;过度彰显流行音乐新潮, 势必会遮挡整个传统文化的光芒。

那么, 为什么还让这类广告影响世界对韩国的看法呢?或者为什么《感触韩国》广告不能借用韩国流行音乐作为“引子”, 恰当地植入韩国最具魅力的主体文化元素, 去感召更多的受众, 为韩国旅游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

笔者以为:广告既然是一种媒介, 其推介和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务必切合并能有效实现广告业主的终极意图, 并为广大社会受众所认同。这就全在于慧眼识珠的媒体人了。

参考文献

[1]感触韩国-韩国时尚[Z].You Tube频道, 2011-8-19/2013-10-27.

[2]查·弗朗西丝.“利用韩国流行音乐为其旅游业谋发展”美国有线电视网[Z].旅游频道, 2012-4-17/2013-10-27.

[3]韩国旅游官方网站.“来自首席执行官的信息”[DB/OL].2009-8/2013-10-27.

[4]“韩国”欢迎:韩国大学生协会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Z].2013-12-9.

[5]泡菜文化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N].朝鲜日报, 2013-12-6/2013-12-9.

[6]韩国流行音乐是如何降低韩国音乐标准[N].婆罗洲邮报在线, 2011-12-3/2013-12-9.

一叶障目优美散文 第8篇

我们有很多时候对生活进行判定,认为这该怎样,那该怎样;进行对比,认为这样或那样更好;进行逃避,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忘却。

我清晰的记得清明那天浮躁的两句重话,记得今天等待信息或电话的浮躁。然后对自己安慰到,我只是个平凡人。实际我开始讨厌这种安慰。

从刻意生活,从中找寻意义开始,给予已自私,若还假装不想得到,可能再无法平静了罢。

灯在入神时关闭,我微笑着无奈合上书本,抱着浮躁和愉悦入睡,那一刻或许我真的很疲惫,睡得如此安稳而无瑕疵。

那天我看着那眼泪哗哗的流,看着即便迷糊也无法卸下的防备,再想起浮躁的两句话语,发现那叶已遮住我的眼,我却连徒劳拿去的无奈都没有出现。

然后自言自语,切不可再如此任性。

当不安情绪遮住了眼,刻意的生活随即出现,然后我入睡也无法安然。

原来那叶一直替代了我的眼。

《一叶障目》读后感 第9篇

他想:对了,我家后院有一片树林,里面经常有蝉叫。那就一定有螳螂,也就一定有螳螂藏身的那片树叶。随后,他便来到了后院,刚走了几步,就看见一只蝉,他眼疾手快地将那只蝉抓住了。然后,他把蝉的翅膀折断,放在了树枝上。他躲在草丛里,死死地盯着那只蝉。果然,不一会儿,一片树叶微微地晃了起来,那的确是一只螳螂。于是,书生高兴地手舞足蹈。他连忙爬上树,把蝉放到了另一根树枝上,螳螂也跟着跳了过去。书生小心翼翼地把那片叶子摘了下来。

他坐在树枝上开心地喊:“我终于得到了!”这时,他一不小心掉了下去。幸亏下面有一堆厚厚的叶子,所以他没有什么事。但他的那片叶子却不知去向了。他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那片叶子。于是,他就干脆抓了一大把叶子回家了。

他刚一进家,就大喊:“娘子,我回来了!你来帮我试一下。”于是,他便一片一片地试了起来。他一遍又一遍地问:“娘子,你看得见我吗?”娘子也一遍又一遍地回答:“看得见。”最后,娘子不耐烦地说:“看不见了!”

书生高兴极了,他马上到集市上去转悠。他想:我偷些什么东西呢?然后,他瞄上了一家烧饼店,正好他现在也很饿。所以,他就进了那家烧饼店。老板以为他是疯子,就没理他。他也认为自己真的隐身了。于是,他又进了一家珠宝店,他看见了一颗金光闪闪的大钻石。他一把将大钻石拿了过来。员工看见了马上冲过去抓住了他的手,对他恶狠狠地说:“你竟敢不交钱就走!我要把你送到衙门!”

《一叶障目》读后感 第10篇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楚国一个穷书生不好好读书却整天想着发大财。他看见蟑螂躲在叶子后面抓蝉,却没有被蝉发现,他就以为这片叶子有法力,便也去偷东西,结果被人当场抓住。

我读完后想笑,可是转身一想却感觉这个故事其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诉我们做人就要脚踏实地,做事情就必须要勤奋努力才行。而这个书生却以为拿一片叶子挡住眼睛,别人就会看不见自己,自己就可以胡作非为了。多么幼稚多么荒唐的想法啊!他明明可以通过好好读书来养家糊口,可是他却不想下这番苦功夫,反而走上了这么一条“生财之道”,真是滑稽的可笑。

在生活中,我们可不能学书生的这种胡思乱想,我们必须用辛勤的汗水换得别人的尊重,用勤奋的双手去开拓自己梦想的舞台,用拼搏的双手换取正当的金钱。

一叶知秋 第11篇

独爱在综合西路上欣赏母校的秋, 综合楼上的“1952”彰显历史的厚重, 一切的一切都浸润着淡淡的伤感。这时, 银杏总会用自己特有的暖黄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满树的金黄“盛开”在枝头, 摇曳着, 扫去了秋日的落寞。静坐其中, 阳光散落在枝枝杈杈, 树影斑驳透着清凉, 阵阵秋风萧肃, 聆听着树叶间的耳磨丝语, 那颗浮躁的心顿时沉静了。

秋天是个浪漫的季节, 似水年华中总有那么多让人莞尔一笑的怦然心动, 于是, 花开花落, 云卷云舒, 多年过去了, 成了家, 立了业, 每天奔波的脚步不曾停留。忍受着世俗的喧嚣, 享受着自己的小幸福, 可记忆中那抹熟悉的铜黄从未褪色, 却愈发的凝重。多少个静寂的夜幕深帷, 梦回银杏树下, 总会沉醉在翩翩起舞的银杏叶中, 清晰的画面, 久违的悸动, 心也会随着那汪秋雨荡起连绵的情愫。一片叶子不是秋天的全部, 秋天却宣告叶子一生的结束。曾经年少轻狂的我无法品味银杏的内涵, 时间的历练令我感悟, 银杏的一叶知秋, 知道的不是秋的凄凉和凋落, 诠释的是秋的成熟和稳重, 就在这盘旋飞舞中褪去昔日的青涩张扬, 沉淀下的是青春的归宿, 是落叶归根的情怀, 是青春的梦想在厚实的胸膛与血脉中静怡的流淌。

《一叶障目》读后感 第12篇

星期天,我做完作业,随手拿起一本《成语故事》看了起来,不一会儿便被逗得哈哈大笑。妈妈听见了问:“看什么笑话呢?笑成这样!”我说:“我在看《一叶障目》,笑死我了,这个楚国书生偷东西时太笨了,只拿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就以为别人看不到他了,结果被人当场捉住,给送到县衙去了。哈哈哈……”

我一说完,又觉得这个楚人很熟悉,一想,这不就是我吗?我常常说,除了读后感,其余什么文章我都不会写。结果,老师一教我方法,写起来我就得心应手了,我没有认清事物的本质,被它蒙蔽了,所以十分惧怕它,犯下了愚蠢的错误。不仅是这样,我还明白了即使对的信息,也不能生搬硬套,而要经过大脑,再去做。一叶障目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貌,不能盲目轻信,盲目崇拜,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和验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予以看待。

朋友们,记住了,千万别被暂时的现象蒙蔽了双眼!

寓言故事一叶障目 第13篇

【拼音】: 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解释】: 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出处】: 《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举例造句】: 你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一叶障目成语故事 第14篇

一叶障目成语故事1

我家离翠屏山路很近,最让人高兴的是这里开了一家动漫水世界,是一家大型水上游乐园。

这家水上游乐园自今年5月20日开业,到现在的暑期,一直人山人海,乐声连天,停车场都停满了车,好多车都停到便道上来,看来生意不错啊。

最近大雨小雨不断,下大雨那天,我从“水世界”旁边经过,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便道简直变成了水流湍急的小河,我和好朋友打着伞,徒步根本无法“过河”。我们急得四处转悠,奇怪,雨已经越来越小了,整条翠屏山路只是地面湿淋淋的,但并没有积水,而“水世界”旁边的便道上为什么水流成河呢?

经过一番观察,我们终于发现了端倪,原来,是“水世界”制造了这条河。连日的阴雨,让水世界无法营业,他们借机将各大小泳池里的水全部放空,等天晴了再注新水。放水清理本无可厚非,但他们直接把水放到了地面上来。一条条管子从水世界里面伸展出来,掩映在墙外的小树林下,小树林下长着一些附近居民种的豆棵。如果不注意,根本没人发现豆棵下面隐藏着的一根根排水管。但仔细一瞧就会发现破绽,这一片豆棵已经被大水浸泡得东倒西歪,里面的杂草也都倒伏着贴在水里,就像发生了洪涝灾害。豆棵地喝饱了水,水也实在渗不下去了,便直接漫到便道上来。

开水世界游乐场本是为大家暑期带来福利的,但借着大雨换水,不把水排到下水道,而直接排到地面上来,让人们无法通行,这种做法是求着大家给差评吗?

我想,这里的经营者一定不懂得“一叶障目”的故事,看来,没文化真可怕呀。

一叶障目成语故事2

故事从前,楚国有个书呆子,家里很穷。

一天;他正在看书,忽然看到书上写着:“如果得到螳螂捕捉知了时用来遮身的那片叶子,就可以把自己的身体隐蔽起来,谁也看不见。”于是他想:“如果我能得到那片叶子,那该多好呀!”

从这天起,他整天在树林里转来转去,寻找螳螂捉知了时藏身的叶子。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一只螳螂隐身在一片树叶下捕捉知了,他兴奋极了,猛一下扑上去摘下那片叶子,可是,他太激动了,一不小心那叶子掉在地上,与满地的落叶混在一起。他呆了一会,拿来一只簸箕,把地上的落叶全都收拾起来,带回家去。回到家里他想:“怎样从这么多叶子中拣出可以隐身的叶子呢?

他决心一片一片试验。于是,他举起一片树叶,问他的妻子说:“你能看得见我吗?”“看得见。”他妻子回答。“你能看得见吗?”他又举起一片树叶说。“看得见。”妻子耐心地回答。

他一次次地问,妻子一次次得回答。到后来,他妻子厌烦了,随口答道:“看不见啦!”

书呆子一听乐坏了。他拿了树叶,来到街上,用树叶挡住自己,当着店主的面,伸手取了店里东西就走。

店主惊奇极了,把他抓住,送到官府去。县官觉得很奇怪,居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偷东西,便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书呆子说了原委,县官不由哈哈大笑,把他放回了家。

一叶障目成语故事3

古时候,楚地有个穷苦的读书人,读《淮南子》这部书时,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

看到这里,书生呆呆地想:要是我能得到那片树叶,该有多好。我用树叶遮住自己,想要什么只管到集市上去拿,再也不会过这苦日子了。

想到这里,他扔下书就往树林跑去,想找那种螳螂藏身的树叶。他抬着头,一棵树一棵树地找过去,边脖子都酸了,也没找到那些种叶子。

忽然,他看见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的背后。他高兴极了,赶紧爬上树,准备采那片叶子。可巧,一阵风吹过来,树叶纷纷飘落,他要采的那片叶子也落到地上。

究竟哪片树叶是螳螂藏身的那片,他怎么她分不清。好不容易找到的宝贝树叶总不能不要呀!它准在这堆树叶里。书生脱下衣服,把地上的树叶都包了回去。

回去之后,他一片一片地拿起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能看见我吗?”起初,他妻子老老实实告诉他,:“看得见。”后来,见他没完没了地问,不耐烦了,说:“别问了,看不见了。”他高兴地跳起来,大声喊道:“宝贝可找到了!宝贝可找到了!”说完,拔腿就往市场跑。

市场可真热闹,什么东西都有。书生满心欢喜,一只手拿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另一只手去人偷人家的东西,结果,给人当场抓获,被扭送到县衙门。

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说:“我找到了一片能隐身的树叶,用它遮住自己的眼睛,什么都看不到,这才去拿人家的东西。不知怎么搞的,这片树叶失灵了,我给别人看见就被逮住了。”

县官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知道他是个书呆子,训斥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

一叶障目成语故事4

楚地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子》,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

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自己的树叶。偶然发现了,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树下原本就有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

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回家。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树叶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

后来,折腾了一整天,妻子于是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心里暗暗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

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押送县衙。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述了事情的始末。县官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知道他是个书呆子,训斥了一顿就把他释放了,并没有惩治他。

一叶障目成语故事5

古时候有个穷书生,他在读《淮南子》这本书时,看到书上有这样一条记载:螳螂躲在一片树叶的后面,别的小昆虫看不见它,螳螂就可以守株待兔了。看到这儿,书生想:要是我能得到那片树叶就好了,那样我想要什么就到集市去拿,就不用再过这种苦日子了。

想到这里,他扔下书本,飞快地向树林跑去找那片叶子。书生昂着头找啊找,脖子都酸了,可还是找不到。这时,他看见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的后面,书生欣喜若狂,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定就是那片可以隐形的叶子。”于是,他三下两下地爬到树上,刚要伸手摘到那片树叶时,一阵大风吹来,螳螂不见了,树上的叶子也被吹得满地都是。书生想:那片叶子一定就在地上。于是他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树上爬下来。可是,地上那么多叶子,哪一片才是呢?书生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他想:我何不把这些叶子都带回家去,一片一片地试,总会找到的。书生马上脱下长衫,把地上的树叶都包回家去了。

到家后,书生一片一片地试。他拿起一片叶子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的妻子:“看得见我吗?”妻子老老实实地回答:“看得见。”书生又拿起一片叶子问妻子,妻子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看得见。就这样,书生一片一片地试,一遍一遍地问,问得妻子都不耐烦了。当他再拿起一片叶子问妻子时,妻子不耐烦地说:“看不见,看不见!”书生高兴极了,拿着那片叶子撒腿就往集市跑去。来到集市后,只见他用左手拿树叶遮住眼睛,右手便去拿货主的东西。没想到被货主当场抓获,送交县衙门。县官老爷亲自审问:“你为什么在光天化日之下偷别人的东西?”书生回答:“我找到一片可以隐形的树叶,可是它失灵了。”县官老爷听了哈哈大笑,骂道“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可真是个书呆子!”县官老爷教训了他一顿,便把他放回家去了。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不要被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迷惑,要认清全面的或根本的问题。

一叶障目成语故事6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了。”他信以为真,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嘿!他终于看到了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后面,正准备捕捉知了呢!他连忙把那片树叶摘下来。不料那片树叶掉下来,混在地上的落叶里,再也辨认不出了。他只好把所有的树叶扫回家来,一片一片地试。他把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总是说:“看得见!”后来,妻子被他问得厌烦了,随口答了一声:“看不见!”他马上带着这片树叶,当面去取人家的东西,结果被人家扭送到衙门去了。县官经过审问,忍住笑,说:“你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呀!”

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原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

一叶障目成语故事7

鸵鸟是一种体型巨大的鸟,生于非洲。它空有“鸟”名,却不会飞翔,只能仗着自己的双腿奔跑。据说当它遇到危险避无可避、逃无可逃之时,就会把头埋在地下,仿佛眼不见为净,眼不见则险不存。我想,这种鸟要是生在中国,倒是可以省去在地下挖坑的功夫了,不过是睁眼不见,古人早告诉我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片小小的叶子就足够了。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语出扫叶山堂《百子全书》第五册载春秋`楚`鹖冠子《鹖冠子`卷上`天则》:“昔者有道之取政,非于耳目也。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道开而否,未之闻也。见遗不掇,非人情也。”鹖冠子,是周朝时的楚国人,因他隐居山中常以鹖的羽毛作为冠饰,因而得名。《汉书`艺文志》中有其篇。上面引文是讲“圣人之政,恃道不恃耳目”时讲的,意思是说,过去圣贤对待是非,不是仰仗耳闻目睹。如果一片树叶遮住了眼睛,连泰山那样的大山也看不见,两个豆子塞住了耳朵,使打雷那么大的声响也听不进去。懂得了“道”而又感滞塞那是没有的。见到丢失而不拾取也不合人情。“道开而否”,是指眼前虽有云雾,不能碍视;耳边虽有雷鸣,不能乱听。这样虽居于草野之隅,也不会受到滞碍。

东汉`邯郸淳撰《笑林》中,讲一个楚人读《淮南子》,见有“得螳螂例蝉自障叶可以隐形”之说,便去寻找这种树叶放在自己眼上去偷东西。《晋书》卷九十二《顾恺之列传》载,画家顾恺之相信蝉栖树叶能隐身的说法,他朋友桓玄便同他开玩笑,送他一片树叶,说放眼上能自蔽,顾恺之信以为真,把片叶珍藏起来。明`赵南星《笑赞》也载有相似故事。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用以讽刺被眼前细小事物所蒙蔽和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面的或根本的问题。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只是我同他略谈数语,也看出他正像一般读书人一样,看事半明半暗;有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其实这个成语包含的物理学知识很是清晰明了,便是光的性质之一: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障碍物大小一定时,障碍物挡住的范围还与人到障碍物的距离有关,离障碍物越近,挡住的范围就越大。若接近眼睛时,一叶之大小便可挡住全部视线。

说起来,在传统中国物理学诸多学科当中,光学是得到突出发展的学科之一。古人对光本身有过内容丰富的探讨,形成了一定的学说。

首先,在对光本性的认识上,中国古人深受元气学说的影响,他们认为气是万物本原,光当然也不例外。光不但生于气,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气,是一种由光源发出的特殊的气。在中国,很早就有人提出光是气的思想起源。春秋时医者就曾提出:“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晦、明是光的不同表现形式,差别在于光的强弱不同。到了西汉,《淮南子`原道训》又进一步提出:“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其子为光,其孙为水。”光生于元气,不等于它本身即为气。

那么,光究竟是什么呢?《淮南子`天文训》载:“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这里所谓的“天道”、“地道”,是指物所遵循的不同规律,圆、方则指物的性质,例如火在地上即有,它便循“天道”,曰圆;水无定形,但其性质曰“方”,循“地道”。“明者”指光源,它向外发光,是为“吐气”,亦曰“外景”;“幽者”指可以反光的物体,比如水,它能接受外光,反射成像,看上去如同物在其内,故此叫“含气”,又名“内景”。“外景”指发光,“内景”指反光,其区别在于“吐气”与“含气”的不同。既然发光、反光都离不开气,那么《淮南子》毫无疑问是把光作为一种特殊的“气”来对待的。

认为光是一种气,南宋学者蔡元定曾用这一认识解释月亮发光。问:“月本无光,受日而有光?”季通云:“日在地中,月行天上,所以光者,以日气从地四旁周围空处迸出,故月受其光。”

可见,在对光本源问题的认识上,中国古人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特殊的气。不过,明末清初的方以智曾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波动学说。方以智道:“气凝为形,发为光声,犹有未凝形之空气与之摩荡嘘吸。故形之用,止于其分,而光声之用,常溢于其余。气无空隙,互相转应也。”按方以智的看法,“空皆气所实也”,“气”弥漫整个空间,内部毫无间隙,这样,倘一处受激,必致处处牵动,“摩荡嘘吸”、“互相转应”,有如投石水上,石激水荡,连环不断,将波纹一层一层向外传播开去。光就是这样由光源向外传播的。

方以智把光和声相提并论,认为两者以同样的方式发生传播。就其论述而言,应是一种朴素的波动学说,可以名之为气光波动说。

其次,关于光的传播问题,古人也有不少研究。战国时期《墨经》记载过一个小孔成像实验,并给予分析和解释:“景到(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这段文字表明小孔成的是倒像,其原因是在小孔处光线交叉的地方有一“端”,成像的大小与这交点的位置无关。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已经认识到光是沿直线行进的。同时,这个实验还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光是有速度的。《经说下》在解释该实验时提出:“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中国科技大学已故钱临照院士对此条做了精辟阐释,并特别论述了其中“射”字的含义,说:“我于此实验叙述原文得一‘射’字焉……射之一字含义凡三,一曰直,二曰疾,三曰自近及远。于以推墨翟之所以知光亦有三焉。一为光之直线进行,二为光有甚大之速度,三为光发自光体而及于他处。”唐代甘子布作《光赋》也提到:“从盈空而不积,虽骏奔其如静。”这说明古人认为光不但有速度,而且速度很快。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物体在空中飞动时,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物体飞动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开一小孔,使窗外飞动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沈括用光的直进的道理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东则影西,西则影东。”墨家对本影、半影也作了解释;与此相连,墨家还根据物光源相对位置的变化,以及物与光源本身大小的比较来讨论影的大小及其变化。影子戏便是基于这些认识而产生的。

晋朝葛洪说:“日月不能光于曲穴。”又说:“震雷不能细其音以协金石之和,日月不能私其耀以就曲照之惠。”北宋张载说:“火日外光,能直而施。”这些,谈的都是光行直线。

另一方面,让学界始料未及的是,我国古人也有光行曲线思想。虽然古人的这一思想大都隐藏在其天文论述之中,而不大受人关注。但无论如何,这一思想确实存在。例如,晋朝杜预在解释日环食时,即曾说过:“日月同会,月奄日,故日食……日光轮存而中食者,相奄密,故日光溢出。”根据古人的认识,日月等大,若日食起因于月亮对日光的遮蔽(月奄日),那么依据光行直线原理,就不可能发生环食,只能发生全食或者偏食。杜预的解释,显然意味着光可弯曲行进,“溢出”二字也表明了这一点。杜预解释的是日食,而后秦姜岌则运用光行曲线思想解释月食:

难者又云:“日yào星月,明乃生焉,然则月望之日,夜半之时,日在地下,月在地上,其间隔地,日光何由得照月?虚安得常在日冲?”对曰:“日之yào也,不以幽而不至,不以行而不及,赫烈照于四极之中,而光yào焕乎宇宙之内。循天而yào星月,犹火之循炎而升,及其光yào,无不周矣,惟冲不照,名曰虚。举日及天体,犹满面之贲鼓矣。日之光炎,在地之上,因碍地不得直照而散,故薄天而照则远,在地之上散而直照则近。以斯言之,则日光应yào星月,有何碍哉!”

虚是古人解释月食的专用名词。在这段话中,人们向姜岌发难,说月望之时,日月被地相隔,日光怎能照到月亮?日照不及,月怎能生光?姜岌回答说,日光像火,火在一般情况下向上直升,若遇物阻挡,则热流沿物面上升。同样,在没有大地阻隔时,日光向四外直射而散,若遇地阻隔,则沿天球曲面绕过大地向日的对冲传播,唯有正对冲之处不能照及,于是形成虚。姜岌是浑天家,按浑天学派的观点,天是一个球体,光沿着天球的内表面传播,当然走的是曲线。

到了宋代,朱熹又用光行曲线解释月中阴影,认为月中阴影是地受日光照射而在月上的投影。他说:“月体常圆无阙,但常受日光为明。初三四,是日在下照,月在西边明,人在这边望,只见在弦光。十五六,则日在地下,其光由地四边而射出,月被其光而明,月中是地影……盖日以其光加月之魄,中间地是一块实底物事,故光照不透,而有此黑晕也。”

根据古人的认识,日月远小于地,若光行直线,则日光照耀大地所形成的阴影,必然要大于地本身,所以,它不可能被缩小投影到月面上。要保持朱熹说法的成立,就必须认为日光是绕地沿曲线传播的。

中国古代光行曲线思想,到方以智时形成了明确的理论。方以智提出一个概念,叫光肥影瘦,其含义为:光在传播过程中,会绕到障碍物的后面,使得光亮区变大,阴影区缩小。这一概念与其气光波动说是一致的:光的传播方式既然与声相同,它在行进过程中,若遇物体阻挡,当然也像声一样,要向阻挡物后面绕去。他说:“物为形碍,其影易尽,声与光常溢于物之数,声不可见矣,光可见测,而测不准也。”

方以智的学生揭暄对方以智的光肥影瘦学说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说:“日之为光者,火也。火气恒散,天圆体,散之不得,则必循天而转,以合于对极。中亦抱地而转,以合于前冲,若水流包砥而后合也。余尝于日没时,观其影射气中,自西cuó东,抱地若环桥,始知其影非直行,能随物曲附,不可以直线取也……光肥影瘦固然,光小于物,光亦肥,仍不可以直线取也。”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是对传统光行曲线理论的总结,后半部分则是对光肥影瘦概念的进一步说明。揭暄指出,光肥影瘦是普遍现象,在光源小于障碍物的情况下,该现象仍然存在。

为了验证“光肥影瘦”学说,方以智还做了小孔成像实验。他记述道:“尝以纸徵之。刺一小孔,使日穿照一石,恰如其分也。手渐移而高,光渐大于石矣;刺四、五穴,就地照之,四五各为光影也;手渐移而高,光合为一,而四五穴之影,不可复得矣。光常肥而影瘦也。”

方以智认为,光线透过小孔形成的亮区很快融合为一,证明光肥影瘦之说是正确的。实际上,造成“四五穴之影,不可复得”的原因很多,很难说是否“光肥影瘦”所致。方以智的实验是否证实了他的光肥影瘦学说,可姑且不论,但他努力用实验证实自己的理论,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这也表明在他的思想里,光确实是可以沿曲线传播的。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的是光线直线传播;殊不知这也有前提,若介质不匀,光也是可以曲线向前的。相对论之后,超光速的虫洞,时间机器的幻想,宇宙坍塌的奇点……这时候再想经典物理的光,倒真的算是一叶障目了。

一叶障目成语故事8

【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拼音】: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解释】: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出处】:《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举例造句】:你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近义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成语故事】: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说一叶知秋 第15篇

我倒想出来了一个, 好像一辆车在滚动, 没有人乘, 没有马曳, 两只轮子自己就旋转, 我想一个字, 那是“运”。

人生的悲喜剧是由于“命”和“运”连了起来。用一个数学公式罢, 命十运=人生。连了起来, 所以宇宙就陷入混沌了。混沌这两个字是没有法子解释的, “命”有人力作祟, “运”有自然力作祟, 人力和自然力乱作一团, 理想和现实互为牵制, 是迸击, 是消蚀, 是挣扎冲突之外加上挣扎冲突, 我们也许勉强可以拿颜色来象征它的面貌。你一定问我“混沌属于什么颜色?”那是……算了罢, 什么颜色也是, 本来就五颜六色看不清楚。

于是有人看清楚了, 窗明几净, 忽然院中飞来落叶, 他轻轻对寂寞嘘出一句:“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这句话到了唐朝诗人口中, 便有了“山僧不解数甲子, 一叶落知天下秋”的诗行, 可是味道两样了, 和帝尧治下的那个倔强的老人一样, 击壤而歌,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何有于我哉!”山僧和老人为了表扬自然的法力, 拿蔑视人力来做陪衬。这里虽然不谈政治, 政治性依旧不免浓厚, 所幸他们全是古人, 我无所用其担忧。

上一篇:钱学森观后感1000字下一篇:三十岁励志生日祝福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