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

2024-05-14

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精选6篇)

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 第1篇

2007-2017 年全国卷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解题技巧

◎选修一题型特点

(1)从考查特点上看:命题依标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

(2)从考查内容上看:以中国的改革尤其是中国古代改革为主;选修和必修相结合;(3)从考查方式上看:以横向或纵向对比、类比为主。

(4)从设问方式上看:一般为两问(分值分配为8、7分或6、9分),主要以考查改革之背景(原因、年高考盟旗制度体现文明、发展;2012年高考王莽改制从反面体现进步、发展。2013年高考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比较体现现代化。2014年高考魏晋法律改革体现法治……因此,在选修一的学习和解题中,不可忽视新史观的引领作用。新史观视野下的选修一

文明史观: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代化史观:俄、日、中、埃的改革如何推进了本国的现代化进程;原发型与传导型现代化的联系与区别。

目的)、内容、措施、特点、影响(作用、评价)为主;

◎应对策略:

(1)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能(四分法、四定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把握命题的特点和规律(考查特点、内容、方式、设问等)(3)了解试题的学术背景和时代背景

(4)注意史观(如唯物史观)、史法(如比较史学研究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史观引领法:

新史观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强调的历史核心价值观是文明、发展、公平、进步、现代化、交流、融合,这在选修一高考命题中也有体现,如2010年高考刘晏改革体现公平、进步;2011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全球视野下和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俄、日、中、埃改革)社会史观:改革对社会生活的改变与反思 ◎掌握学习方法,总结发展规律。

(1)如何认识改革的实质(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角度)

(2)如何认识改革的历史背景(从社会发展趋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内部原因、外部因素、改革力量及其革新意识等方面)

(3)如何分析改革的作用和影响(3个层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民族关系以及对外关系方面——对本国及世界方面——在当时及对后世方面)

(4)如何判断一场改革的成败(2个标准: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5)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5个看:看历史潮流;看力量对比;看政策措施;改革者看素质;看内外环境)

(6)如何评价改革(2个标准: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标准、历史的标准;1个观点:辩证观点)(7)你从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必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改革措施、用人、策略等)等等。◎课外延伸法:

选修一高考命题依标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通过研究大学教材,梳理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从拓宽学生史学视野的角度,我认为,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改革:

(中)李悝变法、吴起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汉武帝币制改革、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两税法、张居正一条鞭法、考成法、开中法、养廉银制度、改土归流、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改革、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改革、张之洞湖北新政、癸卯学制、壬戌学制、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土地改革、西藏的农奴制改革

(外)大化改新、彼得大帝改革、斯托雷平改革、勃鲁姆改革、日本、德国战后民主化改革、撒切尔改革、里根改革、现代企业改革 ◎选修一: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1.改革定义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2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

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1)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2)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

②封建社会内部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洋务运动

③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3)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宗教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②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改革:罗斯福新政、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国家的改革(4)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东欧改革

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改革开放 3.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4.改革的原因(背景、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5.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成功的改革: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欧洲宗教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2)失败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戊戌变法(3)成功改革的共同原因: ①改革本身顺应时代潮流---根本原因

②改革领导者的杰出才干、坚定意志、灵活决策(4)失败改革的共同原因:

①改革的局限性: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②改革者本身的局限:用人不当、措施不当 ③反对势力的强大

(5)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妥当和符合当时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改革派力量是否足够强大),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最高统治者的态度(是否支持)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⑤国际环境(外部环境)是否有利。6.评价改革的标准(1)标准

①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 ②坚持历史的标准;

③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④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⑤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⑥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基本思路: ①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要求;

②然后再看这次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违背了这一历史发展的要求(3)社会效果: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等角度分析 7.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符合国情、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2007-2017

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恩那个产生如此重大的个人影响••••••年全国卷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真题汇编

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拜托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9分)

3、(2009年新课标全国卷)(15分)

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 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5分)

1、(2007年新课标全国卷)(15分)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 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5分)

(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0分)

2、(2008年新课标全国卷)(15分)

材料一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期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

4、(15分)(2010新课标全国卷)

材料一

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

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责”。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7分)

5、(15分)(2011新课标全国卷)

材料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部地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境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了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中华民族关系史纲要》等(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5分)

(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10分)

6、(15分)(2012新课标全国卷)

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钱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7.(15分)(201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创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巨、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巨、各省督抚,各就砚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有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

一、张之洞为参与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行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6分)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

8.(15分)(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进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期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欲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9分)

9.(15 分)(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

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 “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 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竞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规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 分)

10、(15分)(201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

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世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城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11、(15分)(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

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贷币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

12、(15分)(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两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度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分)

15、(15分)(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

——据《清史稿》等

13、(15分)(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起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族谱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分)

14、(15分)(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讲师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练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9分)

16.(2017新课标全国1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7分)

17.(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7分)

18.(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8分)

(2007-2017)全国卷选修一高考真题汇编

答案

1、(2007新课标全国卷)

(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2、(2008新课标全国卷)

(1)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

(2)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向西方学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改革成效显著,国力增强,摆脱了封闭与孤立状态。

3、(2009新课标全国卷)

(1)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2)历史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4、(2010新课标全国卷)

(1)(8分)不同之处: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

刘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

(2)(7分)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

5、(2011新课标全国卷)

(1)旗、盟是清政府针对蒙古地区制定的一种管理体制;部落、部落联盟是草原游牧民族自身的社会、政治组织。

(2)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原的社会政治面貌;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

6、(2012新课标全国卷)

(1)缓解社会危机,树立“新”朝形象,巩固政权。

(2)复古而不切实际;频繁多变,币种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掠夺百姓财富,加剧社会动荡。

7、(201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国内外情势不同。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8、(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

(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6分)

(2)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9分)

9、(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8分)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7分)

10、(201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

(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

(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失去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1、(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

(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6分)

(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9分)

1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

(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整治。(8分)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抵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7分)

13、(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

(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14、(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

(1)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法,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

(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

15、(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

(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

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7分)

16.(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

(1)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2)意义: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17.(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

(1)原因: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

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18.(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

(1)特点:改变了北周的严刑竣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意义: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 第2篇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4分)【答案】(1)按人口分配土地。

(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27.(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25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5分)【答案】

(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

结果:战败。

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

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8.(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42题A)(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 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15分)

⑴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5分)

⑵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10分)

【答案】⑴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⑵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33.(2011年江苏高考24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一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分)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分)【答案】

(1)方式:官营。

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41.(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41题A)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8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7分)

【答案】

(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实质 :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在专治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2012年高考福建文综(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所在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

材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7分)(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了“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8分)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实行政教分离。

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术的应用。

(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

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4分)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6分)

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等。(举一例说明即可)

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举一例说明即可)

(2)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

3、【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 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1)据上述材料看,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材料,比较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的异同。(4分)(1)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得救。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6分)

(2)相同点:都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个人通过《圣经》可直接与上帝沟通。(2分)不同点:加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加尔文教主张“先定论”。(2分)

5、[济南07年5月统考](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1)(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政府在哪些领域的改革?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向西方学习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政府上述领域的改革措施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5分)(3)依据材料二,分析指出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有哪些?(4分)你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2分)

(1)领域:教育,军事。(2分)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西方;(或:根据西方各国的所长,分别学习);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极端西化。(3分)(2)教育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才;(2分)军事改革使日本成为军事强国,完全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3分)(3)原因:中国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要瓜分中国,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4分)要义: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2分)

11、[2007年青岛市高三教学第二次统一质量检测](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全集》中记载:“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督察院,督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材料二 泰西近欧论,皆言三权: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一些人指使御史文悌上章弹劾,诋毁保国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奸宄之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以度外。” ——《戊戌变法》全刊第二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什么事件?(1分)它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该事件有何意义?(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2分)其理论依据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一、三,说明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2分)

(1)事件:公车上书。直接原因:《马关条约》草案的签订。意义: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标志着维新变法由一种思潮变成政治运动。(2)主张:君主立宪制。理论依据:三权分立学说。(3)原因:顽固守旧势力非常强大。

12、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

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口流动

C.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之风 D.推动了北魏社会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4、日本尊攘派形成的原因是(A)

①外国势力入侵,日本民族危机加深 ②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对内恐怖镇压 ③中下级武士得到部分大名和人民的支持 ④各地人民起义风起云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07天津综)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C)

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5、《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一书中认为:每种外来文化都被采用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外来文化有助于日本进步,就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实来接受。这种态度造成了“和魂汉才”的观念。“和魂汉才”反映了(c)

A、日本文明的中国化 B、儒家文明的日本化 C、中国文明的日本化 D日本文明的儒家化

17、马克思说的:“用暴力方法缩短由旧生产方式到近代生产方式的过渡时期的人为手段”是针对(B)

A、明治政府的“废藩置县 ”措施 B、明治政府的“殖产兴业”措施 C、明治政府的“文明开化”措施 D、明治政府的“近代天皇”制度

26.(2006年北京卷)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C)

①开展工业革命②废除封建制度③实施“大陆政策”④推行“文明开化”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C)

A.国家倡导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

17、马克思说的:“用暴力方法缩短由旧生产方式到近代生产方式的过渡时期的人为手段”是针对

日本成功的原因

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 第3篇

一、捕捉学生的“疑点”

学生想象力丰富, 观点有时新奇、独特甚至错误, 教师要善于用错误的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如讲授戊戌变法的背景时, 笔者利用《时局图》展示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险恶局势, 并用凝重的语气进行描述, 目的是渲染一种民族危亡的悲壮气氛。没想到有学生就“石破惊天”地说:“其实这没什么不好, 香港不也是英国的殖民地吗?可香港发展得比大陆都要好呢!”对于这一丧失立场的提法, 笔者的策略是表扬该学生的质疑精神, 同时组织学生讨论,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帮助他纠正观点, 最后总结道:印度从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开始就沦为英国殖民地, 直到1947年才独立。但英国留给印度的殖民遗产是贫穷和落后!香港繁荣是由其地理位置、港人的努力等因素决定的, 并非因为它是英国的殖民地。这样, 学生就容易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正确分析历史问题。

二、关注教材的“重点”

教学内容总存在主次之分, 围绕教学重点组织讨论, 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以戊戌变法的内容为例, 可设置以下问题:1.假如你是农民, 你的生活有变化吗?为什么?2.假如你是守旧官僚, 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满意吗?3.假如你是民族资产阶级, 你从改革中能够得到哪些有利条件?4.假如你是光绪帝, 你对自己的变法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 学生得出结论。农民:生活没什么变化。法令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 但脱离人民群众, 尤其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守旧官僚:利益受损———裁汰冗员, 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裁撤绿营, 废八股。所以不满意。民族资产阶级:法令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资本主义发展和西学的传播, 受到本阶级拥护和支持。光绪帝:喜忧参半———法令虽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 自己没有掌握实权, 但毕竟迈出了不做亡国之君的步伐。

三、注重教材的“难点”

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教学难点之一,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出耐人寻味的问题, 使学生产生浓郁的兴趣, 活跃思维, 增强创新意识。可以这样设问:有人说, 戊戌变法失败是由于袁世凯告密, 但据历史考证, 袁世凯向荣禄透露维新派要政变的计划是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以后, 那么,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学生各抒己见, 但是把握不住问题的关键 (根本原因) , 笔者因势利导, 点拨从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革命性和软弱性) 和封建势力强大来逐步分析。最后, 在师生共同讨论中达成共识。

四、着眼于“争议点”

《戊戌变法》一课中, 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能逃走却甘愿牺牲, 学生对于他的死提出了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美诗句增强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 他死得壮烈, 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有人则认为他是自愿赴死, 死去远远不如活着更有价值;有人认为, 人为了气节、大义可以牺牲生命, 但他完全可以在不丧失气节的情况下保全生命, 为祖国做更多的事, 死是一种逃避, 是缺乏责任感。争论结束, 虽然莫衷一是, 但教育的收获就在这种讨论的过程中。

五、立足于“比较点”

教师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讨论:1.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 同样面临内忧外患的命运, 同样有锐意改革的年轻统治者, 同样有革故鼎新的作为, 为什么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成功, 而1898年的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了呢?2.19世纪末, 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共同形成革命高潮, 但两个阶级各自为战, 没有共赴国难, 为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 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 通过教师启发 (第一问可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国际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第二问可从阶级局限性方面考虑) , 再寻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 学生既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 又接触到新问题, 其知识面拓宽了, 其思维更具广阔性、深刻性。

从两道高考历史题谈高中历史教学 第4篇

给出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根据德国与周边国家疆域的变化,来判断图的先后顺序。这道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历史综合知识,史实必须清楚,考查知识范围涉及世界近现代的国际关系。这个题目的设置折射出历史学习中要有明确的时序观念,同时也要具备灵活的分析问题的识图能力。

而在材料题的41.(12分)即下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1题作为每年高考题最灵活多变的一道题,改变往年给出材料概括观点进行评述或评析的题型,而是以图片材料对比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概括信息,用史实加以说明,这属于首次出现的新题型。这种题目对考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历史知识的储备有很强的要求。从解答方式上要求学生史论结合,典型特点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信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表个人见解,提倡自主思考,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考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长期以来,在我们历史学科的教辅资料中,一直配备有历史地图册和历史填充图册两本资料,目的既是丰富教材的历史资料,同时也要求在学生使用地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结合历史不同时期在地图上呈现的不同发展状况,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课时的问题,往往忽略历史地图的使用,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识图能力不足,所以当面对一些历史图片资料时,明显感觉到无从下手,困难和问题重重,这也就导致在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中,两道历史地图的问题得分极低的状况。

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要求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学生的学习行为根据其主动性的不同有大致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基本上是教师以死知识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发现学习,学习的内容需要学生去发现,然后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内化,既能产生知识上的收获,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的实行,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这在历史教学中似乎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历史课程的内容本身是以死知识为核心,因此,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我们历史教学过程中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历史地图以空间展示为主要形式,呈现不同时期的人类的历史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地理环境,进而呈现出国家疆域的变化、战争的进程、经济文化的交流等相关的内容。同时,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在历史地图册上往往还有相关文字或者图片资料作为补充,通过学生观察了解历史地图,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基本的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学史兴趣,这对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现象、文化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完全复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古人曰“左图右史”,足见对历史地图的重视。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道破了文字叙述与图片之间的关系,即文字叙述在于说理,图片在于使道理形象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确,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当遇到疆域、重大历史事件和战役等方面的内容时,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正所谓“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地图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如能灵活运用必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门艺术,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把教学和反思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责编 张景贤)

2013年河北省高考命题的一个新变化就是增加了历史地图的识别能力的考查,其中在选择题的34.图6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给出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根据德国与周边国家疆域的变化,来判断图的先后顺序。这道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历史综合知识,史实必须清楚,考查知识范围涉及世界近现代的国际关系。这个题目的设置折射出历史学习中要有明确的时序观念,同时也要具备灵活的分析问题的识图能力。

而在材料题的41.(12分)即下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1题作为每年高考题最灵活多变的一道题,改变往年给出材料概括观点进行评述或评析的题型,而是以图片材料对比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概括信息,用史实加以说明,这属于首次出现的新题型。这种题目对考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历史知识的储备有很强的要求。从解答方式上要求学生史论结合,典型特点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信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表个人见解,提倡自主思考,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考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长期以来,在我们历史学科的教辅资料中,一直配备有历史地图册和历史填充图册两本资料,目的既是丰富教材的历史资料,同时也要求在学生使用地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结合历史不同时期在地图上呈现的不同发展状况,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课时的问题,往往忽略历史地图的使用,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识图能力不足,所以当面对一些历史图片资料时,明显感觉到无从下手,困难和问题重重,这也就导致在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中,两道历史地图的问题得分极低的状况。

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要求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学生的学习行为根据其主动性的不同有大致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基本上是教师以死知识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发现学习,学习的内容需要学生去发现,然后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内化,既能产生知识上的收获,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的实行,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这在历史教学中似乎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历史课程的内容本身是以死知识为核心,因此,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我们历史教学过程中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历史地图以空间展示为主要形式,呈现不同时期的人类的历史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地理环境,进而呈现出国家疆域的变化、战争的进程、经济文化的交流等相关的内容。同时,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在历史地图册上往往还有相关文字或者图片资料作为补充,通过学生观察了解历史地图,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基本的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学史兴趣,这对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现象、文化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完全复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古人曰“左图右史”,足见对历史地图的重视。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道破了文字叙述与图片之间的关系,即文字叙述在于说理,图片在于使道理形象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确,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当遇到疆域、重大历史事件和战役等方面的内容时,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正所谓“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地图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如能灵活运用必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门艺术,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把教学和反思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责编 张景贤)

2013年河北省高考命题的一个新变化就是增加了历史地图的识别能力的考查,其中在选择题的34.图6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给出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根据德国与周边国家疆域的变化,来判断图的先后顺序。这道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历史综合知识,史实必须清楚,考查知识范围涉及世界近现代的国际关系。这个题目的设置折射出历史学习中要有明确的时序观念,同时也要具备灵活的分析问题的识图能力。

而在材料题的41.(12分)即下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1题作为每年高考题最灵活多变的一道题,改变往年给出材料概括观点进行评述或评析的题型,而是以图片材料对比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概括信息,用史实加以说明,这属于首次出现的新题型。这种题目对考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历史知识的储备有很强的要求。从解答方式上要求学生史论结合,典型特点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信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表个人见解,提倡自主思考,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考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长期以来,在我们历史学科的教辅资料中,一直配备有历史地图册和历史填充图册两本资料,目的既是丰富教材的历史资料,同时也要求在学生使用地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结合历史不同时期在地图上呈现的不同发展状况,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课时的问题,往往忽略历史地图的使用,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识图能力不足,所以当面对一些历史图片资料时,明显感觉到无从下手,困难和问题重重,这也就导致在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中,两道历史地图的问题得分极低的状况。

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要求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学生的学习行为根据其主动性的不同有大致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基本上是教师以死知识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发现学习,学习的内容需要学生去发现,然后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内化,既能产生知识上的收获,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的实行,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这在历史教学中似乎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历史课程的内容本身是以死知识为核心,因此,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我们历史教学过程中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历史地图以空间展示为主要形式,呈现不同时期的人类的历史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地理环境,进而呈现出国家疆域的变化、战争的进程、经济文化的交流等相关的内容。同时,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在历史地图册上往往还有相关文字或者图片资料作为补充,通过学生观察了解历史地图,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基本的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学史兴趣,这对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现象、文化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完全复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古人曰“左图右史”,足见对历史地图的重视。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道破了文字叙述与图片之间的关系,即文字叙述在于说理,图片在于使道理形象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确,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当遇到疆域、重大历史事件和战役等方面的内容时,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正所谓“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地图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如能灵活运用必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门艺术,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把教学和反思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高中历史选修一高考题 第5篇

梭伦改革

1、“解负令”:

内容:废除债务奴隶制,限制贵族兼并土地;

作用:限制了贵族势力的发展,保障平民的人身自由,扩大了公民基础,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2、雅典民主中公民获得哪些权利?

梭伦:雅典公民按照财产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

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前三等级入选四百人议事会(执掌最高统治权);

组成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为雅典民主奠定基础。

克里斯提尼:以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进行选举;

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扩大为五百人议事会;

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伯利克里: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几乎担任一切官职,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从30岁以上男性公民中产生;

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领取工资。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3、评价雅典民主

主要特点:直接民主、有限民主 本质特征:公民权利平等

作用:作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是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的隐患; 狭隘的城邦体制,雅典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4、苏格拉底看待雅典民主:

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首先沦丧的现象,苏格拉底提出:(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2)“美德即知识”

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

(3)教育使人认识自身的美德

主张“认识你自己”,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主张“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己有的美德

作用:(1)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崇尚真、善、美。鼓励人们追求真理和知识,对西方哲学和科学教育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5、柏拉图看待雅典民主: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反对雅典的平民政

体,主张建立理想国 “理想国”有三个阶级:

第一等级是哲学家,他们有“智慧”的天性,应该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第二等级是武士,他们有“勇敢”的天性,应该保卫国家 第三等级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有“书制”的天性,应专门供养以上两个等级;

柏拉图的实践:办阿卡德米学园,培养哲学士。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1、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1)经济:铁犁牛耕逐步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

(2)政治:①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周王室衰微,诸候势力逐渐强大;

②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

——要求废除奴隶主贵州政治制度,强化封建专制统治(3)军事:争霸战争

——称霸天下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

(4)文化:百家争鸣,法家的“法治思想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

需求”

——变法的理论武器

2、泰国强大的原因(1)国君权力比较集中(2)法家学说得到认同(3)民风质朴,尚武精神

(4)客观机遇,晋国分裂,力量大大削弱(5)秦孝公要求变法,重用商鞅

根本原因——生产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1)指导思想:法家思想(2)内容:

经济: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胡,允许土地买卖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了中国此后两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③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新兴地

主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了统治基础

政治:①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

③制定秦律——有利于加强统治

文化:①焚烧诗书——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实质是文化专制。

(2)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农生产,有利于国家的赋税征收,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得民族的融合。(3)历史作用:

性质“地主阶级的封建性质的变法运动”

A、政治上——打击了旧贵族,强化了中央集权;地方上推行县制等措施,长期得到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B、经济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发展了封建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

C、军事上——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能上能下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第三单元

此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背景

(1)386年,鲜卑族拓跋硅建北魏,迁都平城,采用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北方的分裂局面(2)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根本原因(3)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宗主督护制、赋税制混乱 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岐视和民族压迫 人民起义不断

(4)冯太后和孝文帝注重汉化,积极推动

2、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前期)(1)整顿吏治

措施:实行俸禄制,惩治贪污

作用:缓和阶级、民族矛盾,巩固北魏政权(2)推行均田制:

措施:国家把控制的土地(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调,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作用:北方经济恢复发展,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3)推行租调制

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纳票、帛或布 作用: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增加了政府收入

(4)设立三长制

内容:设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

作用:健全县以下基层政权,有利于国家控制人民,有利于征收赋税和徭役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理财:富国之法 青苗法——稳定社会生产;

限制高利贷剥削,缓和阶级矛盾;

增加了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方田均税法——增加政府田赋收入,使官僚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税 免役法(募役法)——限制官僚地主特权;

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保证生产时间,促进农业

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市易法——限制大商人控制市场;

稳定物价,增加政府收入

均输法——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和对民众的盘剥,增加政府收

入。

(2)军事:强兵之法 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增强国家军事力量,抵御辽、西夏的进攻;

减少军费开支,减轻国家负担。

保马法——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的养马费用; 将兵法——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设军器监——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3)教育:取士之法 ①改革科举制度; ②整顿大学; ③惟才用人

——以上措施有得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充法制造舆论,以推 进改革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的背景

——中世纪天主教确立了对西欧大一统的神权统治 经济: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政治:教权高于王权,卡诺莎之辱 思想文化:垄断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影响无处不在

2、欧洲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特点,我的信仰我做主(1)理论基础——因信称义

(2)简化宗教仪式

(3)《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4)国家权利应当高于教权(5)民族教会

4、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思想核心和特点

我奋斗,我成功(1)思想核心:“先定论”

选民或主弃民(2)建立民主教会

①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②简化教仪

③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

(3)严厉排斥异己——日内瓦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改革的背景

(1)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17世纪中期农奴制正式确立

政治上“受压迫,没有人身自由”;

经济上: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

(2)农奴制造成工业发展落后,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3)思想上出现了“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奴的新思潮

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

19世纪40、50年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激化了国内社会矛 盾

——直接原因

2、改革的主要内容:“二一九法令”

(1)统治上: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2)经济上: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高价赎买(3)组织上:建立“村社”加强对农民管理

3、评价

(1)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进步性:重要转折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促进俄国近

代化

经济现代化——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得到增长;

19世纪未完成工业革命

政治近代化——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废除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公开诉讼程序 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改革军事管理,更新装备,培养人才

教育思想的近代化——鼓励办学,扩大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3)局限性:妥协产物

不彻底性:农民仍然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还被束

缚土地上,这说明改革仍然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同时

改革是沙皇进行主持的,因此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

掠 夺 性: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民支付的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因此是对农民的一次“合法”掠夺

欺 骗 性: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比改革前还少,不得不租种地主土地,重新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1、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人佩里以武力打开日本大门,签订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

——日本国门被打开,陷入半殖民地危机

2、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1)废除旧体制

①废藩置县——即加强了中央集权,又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为发展资本主义构建了一种公平的社会体制(2)发展新经济 ①改革体制,日元通行

②土地私有、自由买卖、征收地税

——土地私有权的确认和保护,提高了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③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A、政府引进本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以供私人企业效仿

B、政府投资发展交通通信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C、政府大力扶持私人企业(3)文明开化

①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 ②生活习俗西化(4)军事

①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②武士道教育,效忠天皇 3、1889年日本宪法

(1)背景: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明治维新完成,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农业发动暴动

中小资产阶级掀起“自由民权运动” 伊藤博文出任内阁首相

(2)内容

实行君主立宪,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臣民享有法律范围内的一些自由权利;

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权力有限,选举权、被选举权受年龄、财产限制内阁只对感光度皇负责,枢密院实际是国家最高决策机关。(3)评价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积极: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政体,是历史的进步

局限: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形式君主立宪,实质天皇专制

————标志着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确立,巩固了明日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1.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

有识之士掀起“实业救国”高潮;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

(2)时间:甲午战争后(19世纪90年代)

(3)作用: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 19世纪60,70年代

19世纪末

一战前后

2、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2)思想:

①“托古改制”的理论

②“大同”思想

③“公羊三世说“提出人类社会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

“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

3、特点:借用传统的儒学,来阐发维新思想,以瓦解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

4、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变阻力,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另一方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三、百日维新的内容:1898年

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 第6篇

二、抗战阶段: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中日_逐渐上升,中国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伟大的抗日战争开始了。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大举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_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显示出了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三、抗战特点:中国抗战的特点是“全”.全体现在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地区、各种作战方式各种正义力量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如何体现。其次是一场持久战;最后是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国抗战的伟大体现:从抗战的历史意义分析出,国内意义:中国的抗战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扞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意义有: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五大国,并担任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说教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抗日战争纪念馆的_情境模式,围绕重点、难点及亮点精心设计问题群,促进学生互动讨论、辩论纠误,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将本课内容设计为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形式展开教学,教师本人将担任抗战纪念馆馆长,并在课前布置好预习课题。

说学法:

学生以参观抗日战争纪年馆的形式来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这节内容,四位同学将担任抗战纪念馆分馆馆长并做好为其他同学讲解的课前准备。其余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在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在体念中自主、互动学习,进行知识的辨析和迁移。

说教学手段:

制作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以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方式完成对本课的教学。

说教学理念:

1、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学评价,教中有评,评中有教,体现一种过程引导、及时反馈和激励鞭策的教学理念。

3、注重情景体验和理性分析、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4、屏弃原来的以教材为中心,一纲一本的观念,树立新的教材观,以课标为依据,参照教学指导意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我的课堂教学观可以概括为“六点论”,即凸显重点、破袭难点、呈现亮点、追踪热点、教的有效点、学的轻松点。

说教学目标:

在“六点论”课堂教学观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三维教学目标。主要是体现“合理”性,可能性,避免“假、大、空”.

知识与能力:一方面,落实“双基”;另一方面,一堂课不可能解决学生各种能力问题,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意识;

过程与方法:角色扮演法、材料法、图片法、图示法、研究性学习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科学、合理、客观评价事物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信心,体会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含义。

说教学重点:

分析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原因、表现及结果,探究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确立依据:因为她在地域上是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和后方),全国各阶级、各阶层都参加了战斗。从中日两国实力对比来看,中国是个弱国,只有全民族抗战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抗日战争是近代一次全民族反对外敌入侵又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说教学难点:

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

上一篇:汉语拼音描红下一篇:《浣溪沙》诗词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