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红叶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2024-06-11

血凝红叶现代文阅读题答案(精选14篇)

血凝红叶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第1篇

1.峡谷中,座落着一座低矮(简单、简朴、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山野白皑皑,好一个银色世界。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曼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朔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耀眼。

2.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曼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重地讲起一段(悲哀、悲伤、悲壮)的历史来:

3.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在赴刑场途中,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唱着歌向人们诀别:“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透了旗帜……”她高喊着:“打倒日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泊里,她才三十一岁……

4.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5.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禁地想从洒着赵一曼的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带走我对英雄的思念。我采撷了一片柞叶,珍惜地夹在我带着的笔记本里……

6.这一片红叶呀,不是可作我最珍贵的书签吗?书签,凝结着赵一曼烈士的斑斑血迹,我把它珍藏在身边……

1.在第一、二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标出)(2分)

2.确定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用“√”标出)(2分)

血泊(xi7p^xu8p#xu5p$)

屹立(ch9l@ch@l@y@l@)

3.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词语:(4分)

目光炯炯

情不自禁

4.写出第四自然段的段意。(4分)

5.用“~~~~”线,划出一句表示作者联想的话。(2分)

6.作者为什么在洒着赵一曼鲜血的地方,采撷一片柞叶珍藏起来?(6分)

血凝红叶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第2篇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xx年5期,有删改)

1.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 _ 、炸香椿、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2分)

2.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4分)

答:

3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答:

4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5.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3分)

答:

6.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4分)

答:

答案:

1.扒香椿 吃香椿 说明:本题2分。

2.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说明:本题4分。

3.生动传神(描写细腻),表现了母亲技艺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

说明:本题3分。

4.照应题目(前文),深化主题。 说明:本题4分。

5.香椿本身的味道、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 说明:本题3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6.示例一:红烧肉的味道。红烧肉是爸爸的拿手好菜,但他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每次回家都给我做香喷喷的红烧肉,那里面有父亲的味道。

如何解答现代文阅读题 第3篇

一、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对现代文阅读题而言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 从整体阅读, 从整体上去把握, 整体感知, 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写作思路、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技巧、表现手法, 而后仔细琢磨文章的字、词、句, 体味其中的含义, 揣摩作者的观点, 要注意把观点和材料分开, 看看哪里是作者运用的材料, 把这些材料放到一旁, 观点用“圈画、勾、点”法做上标记, 观点就水落石出了, 抓住这些观点, 就抓住了文段内容的核心。其次, 审题要仔细, 如有些题目要求从整体上概括, 有些要求从内容上理解, 还有些则要求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分析, 也有要求从正反两方面作答。看清了要求, 才能有的放矢, 切不可没完全读懂题就做题或者边阅读边做题, 这样往往会顾此失彼, 事倍功半。

如2004年北京高考第21题简答题:“ (1) 普希金‘独有的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 (2) 作者为什么强调‘文学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惟有普希金一人’”。

要正确解答这道题, 就必须整体阅读全文, 根据命题要求, 在全文中去搜索提取信息。放眼全文, 这篇文章写了文学大师擅长绘画, 并且谈到东西方的区别,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普希金作画是在诗情之下激发出来的, 是诗稿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托尔斯泰认为普希金“用诗歌思想”也“用画思想”。根据这些内容可以对普希金绘画时特有的思想状态加以概括说明。例如可以答“涌动着强烈的诗情画意”, 可以答“用诗、同时也用画思想”, 可以答“由诗激发出绘画灵感”等。依据文章的倒数第二段理解可以回答第二问。总体说来, 作者要强调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古代东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差异不大, 而西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完全两样;西方绘画另有一套训练方法与绘画理论;西方强调解析与分类, 不推崇全能, 不大讲究触类旁通———导致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不容易逾越。而作者认为提倡逾越这种壁垒, 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

二、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体现在阅读题上, 我认为要着重抓好两个方面, 即借鉴和创新。准确地讲, 借鉴就是借助原文语句来答题, 这也是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方法;创新就是答题中利用文本的信息来概括并融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答题。

1. 借鉴性回答

在现代文阅读题中能对有用信息加以准确提炼很重要。信息既包括文段内容信息, 也包括文体信息。提炼文段内容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原文中的相关语句作答。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答案都在原文中, 看你会找不会找。但不是整句照搬, 要灵活机智, 在题目的上下寻找;找中心句一般来说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找;抓住重点词语加以连缀、概括;涉及主题要纵观全文, 从每一段提炼一个中心句, 从而正确完整地表达意思, 完成答题。

提炼文体信息, 要求学生细心区分文体信息。在阅读训练时, 学生要注意区分文体。如记叙文中人物的分析、环境描写、情节安排;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比如同是分析语言特点, 记叙文侧重于分析细节描写、叠词运用、修辞手法等;议论文侧重于词语的意思、语言表达的严密;说明文侧重于表现语言的准确等。再比如, 同是排比修辞, 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是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 在议论文中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议论的力度, 文体不同, 答法就不一样。

2. 创新性回答

阅读题中有些探究类问题, 这类题型是以考察鉴赏评价能力为主的, 对文中提到的某个问题进行综合评价, 学生回答问题时就不能只满足文段的原话, 还要能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 调用文外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结合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或简要分析, 这类题要求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到试题的回答中去。

三、回顾过程, 有利提高

血凝红叶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第4篇

一、明确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

文学作品一般采用文学语言形式,而现代文(文学类)阅读题的答案表述则应该运用科学语言形式。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究竟有何区别与联系,先看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的示例:

所谓科学语言,就是把意思准确直白地表达出来的语言,科学语言具有精确性;所谓文学语言,就是富有联想意义的形象含蓄的语言,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所谓现代文(文学类)阅读题的答案,就是把文学语言转换成科学语言。

二、学会深入文本细读语段

高考现代文阅读在强调整体感悟的同时,要求考生深入文本进行语段细读,在贯通上下文意的基础上获取答案信息。有的考生却缺乏语段细读的阅读品质,答题时仅凭感觉,就很难做到全面而准确的回答。细读步骤如下:

1.分析句群。先以句末标点为标准,来标注句子的序号,再概括每句话的大意,然后理清句间关系,切分层次。

2.体味联想意义。如果遇到形象化的语言,或分析其修辞技巧,或挖掘隐含信息,将文学语言转换成科学语言。

3.把握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对于准确而全面的答题至关重要。所谓关键词就是能体现语段中心的词语;所谓关键句主要是提起句、过渡句、归结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问文段的主旨是什么?

(1)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2)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云,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3)短暂的夕阳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抛给人间的光芒是最依恋也最夺目的。(4)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5)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6)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竞被夕阳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曳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7)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境象一一它能使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8)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掷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9)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10)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11)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12)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13)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14)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15)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16)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竞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乖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选自冯骥才《夕照透入书房》(2006年广东高孝卷)

第一步,标识句子的番号,共16句。

第二步,概括每句大意。

第三步,理清句间关系,分清层次。得知第7句是对1到5句的归结,因此,第7句是归结句、关键句。根据第s句的大意可知,由面到点,下一层重点写书架上的泥公鸡。可见7、8句之间应该分层。那么这个语段可以分两层,前面从面上描写夕阳映照书房的景象,后面从点上着重描写书架上的泥公鸡,而后者是重点。而且,得知从第10句到第16句关于泥公鸡的描述应该是主旨升华句。要把握主旨必须准确理解描写泥公鸡的句子。

第四步,理解主旨升华句,概括语段中心。10到16句是主旨句,但句意比较含蓄。其实用了修辞“泥公鸡”代指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代指日下的商品经济,夕阳映照泥公鸡象征传统文化虽然很美,但日渐衰落,泥公鸡的哀鸣则用拟人手法赋予作者对传统文化消逝的同情和不满。由此得出本文段主旨: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日渐消逝,表达了作者的同情和不满。

如果不深入文本细读,仅凭感觉,很难读出语段的中心,也很难理解最后几句话的含义。

三、掌握两种重要的答题方法

1.抽取法

抽取法即直接抽取文本中直白的词句作为答案的方法。这是针对现代文阅读答案信息的精确性而采取的方法。所谓直白的词语和句子也就是文本中那些提示性、总结性和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整体把握文章主旨或语段中心。

第二步,理清文章思路或语段层次。

第三步,抽取段首句、总结句或议论句。

第四步,抽取文章或语段概括性、总结性、议论性的能揭示主旨或要义的词语。

第五步,分条理地组织抽取出的语言。这些重点往往像金子一样散布在文段中。需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语段中心以及题干要义去抽取。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回答: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

(1)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2)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3)瓦曼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犬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速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4)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5)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一一选自冯杰《乡村的瓦》(2006年四川高考卷)

第一步,通读全文,感悟全文的主旨和思路。本文借写乡村的瓦回忆童年生活,表达自己对童年的向往和回归。

第二步,理清文章思路。(1)(2)段总说,提出对乡村的瓦的回忆;(3)到(5)段具体描写乡村的瓦的特点、感受。

第三步,抽取文章或语段概括性、总结性、议论性的能揭示主旨或要义的词语。发现(3)段中的“神韵与魅力”、(4)段中的“对称之美”“集体主义”“团结”、(5)段中的“乡村的坚守”等具有概括性、直白性且符合题干“感受”的要义。可以抽取出来直接作为答案。

第五步,分条理地组织语言,得出准确答案: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雨中的神韵与魅力;对称之美;团结与温情;对乡村的坚守。

2.提炼法

提炼法即对文章、语段或句子的修辞义、潜在义、归结义、情感义等联想意义进行揭示、挖掘、归类和感悟的方法。它是针对现代文(文学类)答案模糊特点而采取的方法。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含蓄性导致答案的模糊性,对模糊性语言的语义理解可采用提炼法。

怎么提炼?首先,明白前述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区别,提炼的本质就是把文学语言转换成科学语言;其次,掌握提炼的诀窍,就是弄清两类语言的关系,即“象与义”以及“具与类”的关系。所谓“象与义”的关系,可以解读为形象与被赋予的联想意义的关系。比如古典诗歌中的意象,都负载有丰富的情感意义,如“柳”在古代诗歌中隐含的可能是离别时依依不舍之义。此处的提炼就是从形象的外在特点挖掘隐含的、内在的情理意义和文化意义。所谓“具与类”的关系,可以解读为具体的描述内容与所属语义类别的关系。文学语言通常是具象的,但答案需要概括,概括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具象的事物予以归类。此处的提炼就是从具体的描述言语概括出其所属的类别语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为什么说地坛“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国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权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人教版教材第二册)

第一步。回到原文,在段未找到“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一句,可见这是结论,理由应该在上文去寻找。

第二步,细读语段,发现“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一直到“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段关于小昆虫的具体的景物描写讲的就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理由,但没有直白的词可以抽取,需要对隐含的答案信息进行提炼。

第三步,可以从“象与义”的关系入手进行提炼。这里的“象”有”峰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这些景象都具有”微小、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生命力等特点,再结合下文的”竞相生长“可知这些具象隐含的联想意义应该是”微小的生命也具有生命力。

第四步,组织答案语言,准确回答:因为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等让“我”感觉到微小的生命也充满生机与活力,所以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阅读下面文字,请回答:作者从哪些方面谈了自己应该感激的对象?

我跟自己说,从明天起,我要尝试赞美每一个早晨,每一个中午,每一个悄然到来的黄昏和夜晚。甚至,尝试赞美每一个失眠的寂寞的深夜。同时,我还要尝试感激。感激一份简单的早餐,感激吹到我脸上的风,感激我身上的棉布裙子——也连带着感激那个种棉花的农人,感激一杯水,一个苹果——心里对它说:“你的核要在我的身体里生长,你来世的嫩芽要在我的心中萌发,你的芳香要成为我的气息,我们要终年地喜悦。”最后感激我的先生,是他,不是别人,陪伴我走了大半旅程。

一一选自华姿《寂夜的虫子叫》(成都2010级“一诊”试题)

第一步,回到原文,明确答案的信息分布在“同时,我还要尝试感激”一句的后面直至结束。

第二步,细读语段,找到他要感激的具象依次是“早餐”“风”。“棉布裙子”“农人”“水”“苹果”“先生”。

第三步,对具象进行归类概括,风属于自然的赐予,早餐、水、苹果属于物质条件。农人属于劳动者,先生属于亲人。这个提炼的过程就是明确“具与类”的关系。最后,分条理地组织答案:作者从①大自然的赐予;②简单的物质条件;③为我创造物质生活的劳动者;④陪伴我的亲人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应该感激的对象。

3.抽取法与提炼法的综合运用

抽取法与提炼法在现代文(文学类)阅读中不可能截然分开,常需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作者描写了寂夜的虫子的叫声,虫叫的特点是什么?

也许是下过雨的缘故,虫子的叫声特别清脆,特别晶莹。不是一只,是一群。一会儿是合唱,一套儿是二重唱,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独唱。听得出来,它们很欢快,由衷地欢快。我想,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和赞美吧。只有感激和赞美才能激发这样的喜悦。

一一选自华姿《寂夜的虫子叫》(成都2010级“一诊”试题)

第一步。细读语段明确从“也许”到“由衷地欢快”是描写虫叫的特点,而后面两句是写作者的感受。答案应该在前面去找。

第二步,运用抽取法,抽取直白的词语,诸如“清脆”“晶莹”“欢快”。

第三步,运用提炼法,对具体描写部分“不是一只,是一群。一会儿是合唱。一会儿是二重唱,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独唱”进行提炼,从“象与义”的关系入手提炼,发现运用的拟人手法修辞其隐含的联想意义是富于变化。学生往往漏答这个答案信息。

第四步,分条理地组织语言,得出准确答案:虫叫的特点是清脆、晶莹、富于变化、欢快。

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第5篇

肖建新

①村庄的干渴是近几年的事。那些年,雨和童年一样率性,杂草一样茂密,无拘无束,犹如一个无人看管、喜欢疯跑的孩子,把一年四季和村庄穿了个透。对于村庄,雨是一个熟人,用多种不同的步伐量过村庄的大小高矮,量过无数的牛蹄踏在村庄横截面上的深度。

②在我的记忆里,雨总是等不及我走到一棵树下,或附近的一个檐下,就唰唰地落下来。有时候在树下等久了,还不见停,就只好冒雨往回跑,在路过藕地时,顺手折一枝藕叶顶在头上,这样,雨不至于完全打湿一个人的童年,总有一些地方和时光可以躲避。下雨时,我常把书藏在怀里,双臂抱紧,即使雨弄湿了衣服和手臂,可怀里的书总是干干的,这多少会让我有一些小小的慰藉:梦想总是在一个温暖处。

③春天的雨是村庄最欣喜的事。旱了一冬的村庄会因一场春雨的到来而含情脉脉,油菜像小姑娘一样,水盈盈地在春风里摇曳,胡豆花幽灵般的小眼睛在滴溜滴溜地转,那些小动物们和人一样,跑到小雨里,让雨水落在身上和脸上,享受着第一场春雨的温润。乡村父亲们的脸,在这时开始变得柔和,春雨洗净了他们内心的忧郁。

④在我离开的这些年,村庄的水分越来越少了,我看到一位母亲失去了往日丰润的表情。我甚至不明白,那些年,村庄像针管一样饱满的水分都去了哪里。它将一个村庄遗忘了吗?将那些在它的深处隐瞒的小路和在它的怀里生长的植物们都忘了吗?将一些反复踩踏过的童年也忘了?那些与它终日厮磨的乡村泥孩子呢?

⑤那些知道村庄每一个细节的雨,在我离开村庄的那些年,慢慢地少了,薄了,它覆盖的面积越来越窄,下的深度也越来越浅了。我不知道那些年,村庄究竟怎么了,它虐待雨了吗?树木也在我离开的那些年,开始慢慢退化,它们大多数的叶子落了下来,无法在春天里兴高采烈,在夏天里随风狂舞,深秋叶落的时候,薄薄的一层,再也找不到童年如踏海绵之上的感觉了,老人们也懒得去扫这些落叶,因为它们烧不了几个时日。

⑥然而,村庄真正的干渴却是从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开始的。他们不再看重那几颗微不足道的粮食,看重祖辈长期依存的地方。一片土地不再能养活一个家庭。宁愿土地荒着,也不想和他们的祖辈一样,在干渴的地里赶着干渴的牛做着干渴的事。对于他们而言,土地的产出与他们的付出极不成比例,再说,他们的心事全不在乡村里,几颗粮食已无法让他们搭上通往另一种生活的列车。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带上了自己的家人和孩子,打算永远离开了。他们走时,一些老人会站在村庄最边缘的土窑上,目送他们离去,而不说一句话。

⑦多年以后,当我回到它的中间时,我见到了那些因长久未开而有些生锈的锁。它们锁在了一个村庄的眉头之上,锁住了一个曾经繁茂的村庄的脊柱。母亲走后,我家的房子也是用一把锁代替,钥匙放在隔壁的那家人那里。有一回我找来钥匙,想找找那些年落在里面的东西,我看到了贴在墙上的那些陈旧的奖状母亲在我小学时得到的最大的欣慰,它们见证了一个乡村少年的成长,可它们真的是奖给我的吗?那个满脸汗水和灰尘的少年,早已从村庄的小路上走失,这些奖状就像是一些钉子,要将这个少年钉住,他再跑,能跑出屋子里的那堵陈年的墙壁吗?

⑧其实,村庄的未来是可以预料的,但我还不想做这样的预料。我的一部分,许多人的一部分,还在那,还在由一些老人和孩子所守护的村庄里。我相信:雨,在历经一个干旱的循环后,会再次滂沱地回到村子里,落进人们的心坎上。(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13段用大量的篇幅写前些年村庄的雨,运用反衬的手法,用有雨时的村庄充满生机和快乐反衬近些年村庄的干渴。

B.村庄的雨和童年一样率性,它是村庄的一个熟人,它甚至知道村庄的每一个细节,这些描述,不仅说明了当年雨水的丰沛,还表现了雨水与村庄的亲密关系。

C.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但老人们还在坚守,他们用沉默来表达对抛弃村庄者的鄙视和抗议。

D.文章以时间为序,以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为线索,不枝不蔓,娓娓道来,颇具匠心。

E.本文语言或轻盈灵动,或凝炼有力;情绪或欢欣愉悦,或深沉低回,二者相得益彰,给读者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16.文章的标题是干渴的村庄,请解释干渴在文中的含意。(4分)

17.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第二段的内容,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5分)

(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第三段划线的文字。(3分)

18.作者在最后一段说村庄的未来是可以预料的,但我还不想做这样的预料,如果作者愿意预料,你认为作者的预料会是什么?根据文章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5. C D[解析]C. 对老人感情的判断错,老人面对离去的人,应该是不舍而无奈;.D 以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为线索说法错误,本文线索是对村庄的感情。4分,选对一项给2分。

16.答案示例:①村庄的雨水少了,薄了。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的离开,村庄变得荒芜,失去了生机和活力。(4分,答出第①点得1分,答出②点3分;意思相同即可。)

17.(1)答案示例:①童年避雨(1分);②一是表现了那些年村庄雨水的丰沛和童年的欢乐,与第四、五、六段村庄的干旱形成对比(2分);二是与第七段多年后回到村庄所见的衰败境况形成呼应,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眷恋。(2分)

(2)答案示例: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久旱风逢春雨的村庄、植物、动物欣喜的神情。(2分)

18.答案示例一:作者的预料是:村庄不会就这样衰败下去,它一定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从文中看,作者相信,雨水还会滂沱而至,重新滋润村庄。另一方面,无论像作者一样离开村庄的人,还是因其他原因离开村庄的人,他们的根还在村庄,那里还有牵挂他们的亲人,他们终究会回归村庄。从现实角度来说,随着各项利农政策的落实,城市文明对农村人口的吸引也会逐步减弱,村庄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是必然的。

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第6篇

岑参

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

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

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

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余光?

(1)诗中颔联写景有何作用?(3分)

(2)简析诗歌颈联的妙处。(4分)

(3)诗歌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4分)

试题答案:

(1)描写了秋夕读书的清幽环境,照应题目,烘托了岁月蹉跎的感伤之情,为下文言志抒情作铺垫。(3分)

(2)触景生情,以“惊蝉”和“旅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仕途上进的愿望。(4分)

(3)凿壁偷光(1分),希望得到李侍郎提携(2分)。

原诗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1)部李侍郎 岑参

年纪蹉跎四十强(2),自怜头白始为郎。(3)雨滋(4)苔藓侵阶绿,秋飒(5)梧桐覆井黄。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6)还应厌后行。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7)

注释:

(1)兵部,古代官制六部之一。负责国家军事方面的事务。李侍郎,李进。李进迁兵部侍郎的时间当在宝应二年或广德元年(七月改宝应为广德),即公元763年。

(2)四十强:一般来说,所谓“四十强”,是指四十岁所过不甚多。岑参是年四十五岁,故曰“四十强”。

(3)始为郎:即作者初始作郎官。郎官,又称尚书郎,包括尚书六部各曹的侍郎、郎中和员外郎。岑参于广德元年(763)秋“入为祠部、考工二员外郎”。

(4)滋:润。

(5)飒(sà):风迅疾貌。唐杜甫《大雨》诗:“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宋袁文《瓮牖闲评》卷四引徐安人《秋扇》诗:“西风飒高梧,枕簟凄以清。”

(6)旅雁:迁飞之雁。

(7)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两句用西汉匡衡凿壁偷光的典故。《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赏析

这首诗当作于广德元年(763)秋始为祠部员外郎时,是岑参因官职低微而转求从军的干谒之诗。

诗题《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表现了诗人于秋夕读书之时产生的微妙感觉。“夕”是个值得玩味的词。“夕”表示时间,指的是夜晚,如“除夕”是指大年三十晚上。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也是指夜里看星星。这首诗中和读书相关联的是“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这两句诗用了匡衡凿壁引光的典故,自然这也是夜晚。也有人认为“明灯何惜借馀光”是用了“余光”的典故。《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也有一定道理。但匡衡凿壁便有“借光”的意思了,后句是申明前句之意,而不必叠床架屋,再用一个典故了。

审视岑参此诗的意思,其“幽兴”便是由读书借光联想到升迁靠关系了。诗人先写自己“四十”始“为郎”有自伤身世之感。接着一句“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使他悟到,没有外力的作用,没有他人的提携,要想使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走“干谒”这条道路了。干谒在当时是很普遍的求官方式,就连岑参的好友“诗圣”杜甫也曾经上诗权贵,献赋天子,“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那么向何人献诗进行干谒呢?岑参想到的是李进。“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明白地表达了自己欲选调之意。据研究资料,岑参与李进有一年时间同时在雍王府供职,虽然一个是品低职轻的文官,一个则是品高职重的武官。但是,李进虽为宗室,官大品高,然他“好从当时贤士游”,且好“赒人之急”,何况岑参亦非等闲之辈,其“识度清运,议论雅正,佳名早应,时辈所仰”(杜甫、裴荐《为补遗荐岑参状》),因而同府供事,彼此慕名结识、相为友善,已是自然之事了。于是,岑参于秋夕读书之时,生幽思之兴,发慨叹之辞,遂成佳句以献之。这里才婉转地点出了由读书而产生的“幽兴”。

巢阅读题答案现代文 第7篇

俄而从德宗幸奉天,迁给事中,为河中、陕、华招讨使,累献破贼之谋,德宗甚赏之。寻兼御史大夫,充魏博宣慰①使。巢父辩而才,及见田悦,与言君臣大义,利害逆顺,开晓其众。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自矜其骑射之艺、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巢父谓之曰:“若如公言而不早归国者,但为一好贼耳。”悦曰:“为贼既曰好贼,为臣当作功臣。”巢父曰:“国方有虞,待子而息。”悦起谢焉。数日,田承嗣之子绪以失职怨望,因人心之摇动,遂构谋杀悦,而与大将邢曹俊等禀命于巢父。巢父因其众意,令田绪权知军务,以纾其难。

李怀光据河中,帝复令巢父宣慰,罢其兵,以太子太保授之。怀光素服待命,巢父不止。众忿曰:“太尉无官矣!”方宣诏,乃噪而合,害巢父,并杀中人啖守盈。初,巢父至,怀光以其使魏博而田悦死,疑其谋出巢父,故军乱不肯救。帝闻震悼,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忠。诏具礼收葬,赐其家粟帛,存恤之。

(节选自《旧唐书》和《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宣慰:大臣代表皇帝视察某一地区,宣扬政令,安抚百姓。

4.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为泾原行军司马 出:出走

B.与言君臣大义,利害逆顺,开晓其众 开:开导启发

C.怀光素服待命,巢父不止 素服:(穿)日常穿的便服

D.诏具礼收葬,赐其家粟帛,存恤之 存恤:慰问救济

5.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

B.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

C.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

D.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巢父有政治预见性。永王李磷在江淮起兵,征召孔巢父为从事,孔巢父知道李磷肯定会失败,于是“潜遁”,孔巢父也因此声名远播。

B.孔巢父有雄辩的口才。田悦作乱日久,朝廷委派孔巢父以魏博宣慰使一职劝降田悦。孔巢父晓以君臣大义、利害逆顺,田悦及其部下心悦臣服,愿意归降。

C.孔巢父处事灵活机动。田承嗣之子田绪设计杀死了田悦,孔巢父不仅没有怪罪田绪,反而因势利导,让他暂时主持军务,藉此平息了一场祸患。

D.孔巢父处事有欠周详。孔巢父代表皇帝准备宣诏授予李怀光太子太保一职,李怀光素服待命,孔巢父疏忽大意,未加劝止,士兵对此心怀怨恨,以致招来杀身之祸。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累拜湖南观察使,未行,会普王为荆襄副元帅,以巢父为元帅府行军司马。(4分)

(2)自矜其骑射之艺、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 (3分)

(3)巢父曰:“国方有虞,待子而息。”悦起谢焉。(3分)

答案与解析:

4 答案:A (出:京官外调)

5 答案:C (是时,悦久不臣,下皆厌乱,杂然喜曰:“不图今日还为王人。”及就宴,悦酒酣)

6 答案:D (“士兵对此心怀怨恨,以至招来杀身之祸”错。士兵怨恨是因为他们误以为孔巢父来是剥夺李怀光的官职,因而杀害孔巢父。另外,孔巢父被杀,还和李怀光纵容士兵,不肯营救有关)

7 答案:

(1)多次授官做到湖南观察使,还没有赴任,恰好普王任荆襄副元帅,让孔巢父做元帅府行军司马。(“拜”1分,“行”1分,“会”1分,大意通1分)

(2)(田悦)自夸他的骑射技艺、勇力谋略,并说:“如果我承蒙被任用,准能无坚不摧。”(“矜”1分,“见”1分,大意通1分)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思路 第8篇

一、命题材料

从2004年开始,全国有多个省市实行自主命题,高考试卷呈现出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特点。但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选用上,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选文多用当代名家名篇,时代气息浓厚,与中学生的日常阅读有紧密联系,考生容易入手。

二、解题思路

在高考的特定时间、地点和环境下,要做好现代文阅读题,一般可分三步。

第一步,整体感知。也就是初读全文,然后快速浏览的方法。初读,主要目的是明确各段的大体意思,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整体感知时应注意:(1)标题(含副标题)。要深入理解,注意寓意。(2)重点句段。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段,每段的开头和结尾句,每段开头的一些关键词语。(3)艺术手法。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还是议论、抒情;采用哪些表现手法,是象征、对比,还是烘托、比较、托物言志等。(4)作者的思路。线索,构思顺序,段落层次及过渡、照应等。

第二步,筛选整合。全文看完,把文章中作者的思路及段落层次理清后,再根据试题的要求找出文章中的相关内容,对其中的每一句话和一些关键词进行仔细揣摩、领悟,从而筛选出有关信息,还要进行整合。除此之外,还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现代文阅读题解析 第9篇

海阅读题答案现代文 第10篇

阳光下,大海闪闪烁烁,似一片水晶,如一块琉璃瓦。不,不。大海多像蓝色的梦,一碧万顷,激荡着多少希冀,蕴涵着多少秘密……海的梦,曾出现在我梦幻般的童年里。长辈、书本、地图、银幕……使我懂得了:海富有、广阔、美丽。后来,我真的见到了海。在那“东临碣石有遗篇”的地方。我已无法具体描绘当时的情景,只记得,大海彻底地把我征服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在我的眼前展开,“涛山浪谷,雷击霆碎,有吞天沃日之势”。整个世界仿佛都在翻腾,仿佛都是蓝色的!这时候,我才懂得了:什么叫雄浑,什么叫浩大,什么叫力量,什么叫生机!水珠溅湿了我的面颊,我从海滩上捡回了一只彩贝。啊,这是海的见面礼!我把它藏在我的心里。有一天,我讲一篇关于海的课文,忘情间,拿出了那只海贝。孩子们传递着,目转神移,如同海面上轻风习习……海很大很大、很美很美……我要用我的梦,去播种一片蓝色的希冀。“老师,海是怎样形成的?它会不会消失呢?”多可爱的孩子啊,爱梦,更爱寻根究底。我取来了地图。从黄河、长江、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伏尔加河,讲到了校旁边的滠水河、山间的小溪、岩缝的泉滴……“她们是海的母亲。这是海永远年轻、永不消失的奥秘。”是的,海的存在就在于汇集。聚涓滴、纳百川,不断地充实自己,永不满足,永不停息!于是,才有这广阔的胸怀,澎湃的气势,激扬的活力!自然,朋友,孩子们不一定懂得这么深。然而,这难道仅仅是孩子们应该懂得的?我年轻的朋友啊,你的内心不也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吗?那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充实自己吧,用知识、用理想、用信念、用志气,趁风华正茂,要自强不息!这样,你智慧的航标就会闪亮,你的奋进的风帆就会扬起,你就会像大海一样,有献出奇珍异宝的慷慨,有托起万吨巨轮的伟力!

1.我要用我的梦,去播种一片蓝色的希冀。这句话中“我的梦”指-----------,“蓝色的希冀”指----------,“播种”的含义是-------------------------。2.大海给人类的启迪是什么?请在文中用横线划出。

2.文中写了哪两种海?他们的共同之处在哪里?

3.“我”为什么喜欢大海?

参考答案:

1.“我的梦”是指培育人才,“蓝色的希冀”是指学生们拥有知识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成为祖国明天的希望,“播种”的含义是培养教育。

2.文中写了两种海,一种是真实的大海,另一种指知识的海。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广博、无边无际、雄浑、大气、活力;它们的存在都需要永不停息地充实、汇集。

捐赠天堂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第11篇

②“好一个惹人喜爱的小天使!”我在心里这样说,眼睛有些泛潮。我很自然地联想到至今还珍存在我家匣子里的那两张剪纸。

③那是两张“四不像”剪纸,刀法笨拙粗陋。我甚至敢说,它们是我所见过的最糟糕的剪纸。我的先生当初朝我炫耀它时,我大笑着对他说:“不是跟你吹牛,本姑娘闭着眼睛都能剪得比这好10倍!”徐一脸肃穆,他说:“如果你知道了关于它的故事,你就再也不会嘲笑它了。”

④徐是唐山人,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他还是个孩子。那7.8级的强烈地震无情地毁灭了他的家园,夺走了他的母亲……开学了,他便擦干血水与泪水去上学。在临时搭建的抗震棚里,老师把外地同学捐赠的书本分给大家。他分到的书很新,翻开看时,竞发现里面有两张剪纸!徐高兴得欢呼起来。这欢呼引来了全班的同学,大家嫉妒地分享了他那份巨大的欢乐……

⑤“要知道,”徐________对我说,“在废墟掩埋了一切的背景下,这两张剪纸带给一个可怜孩子的可是一分奢侈至极的欢愉呀!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大www.概只有孩子才最懂得孩子:他爱的,就相信小朋友一定也爱。他 A (谨慎,不敢大意的样子)捧在手里的有可能只是几粒石子甚至一块泥巴,但当他慷慨地把这作为礼物赠送给一个极想得到它的伙伴时,他们就共有了一个天堂。童趣,永远是大人们无法涉足的一块福地。当你明白了10克拉的钻石比一只玻璃球值钱时,那你就已悲惨地长大,你再也不可能拥有那种至纯至净至善至爱的天使之心了。”

⑥我听神话般地听着他的讲述,不知什么时候已把那两张曾给予他莫大欢乐与安慰的剪纸贴在了自己的胸前。我说:“很可惜,我们不知道这剪纸出自哪个孩子的手。”

⑦徐_________说:“我问过老师,老师只说那批书来自石家庄。”

⑧我无声地淌下泪来,终于明白了徐为什么对我这个石家庄籍的女孩一见倾情。我多希望自己就是这两张剪纸的赠送者,多希望童年时的一次真诚付出被人 B (形容深入内心,永远不忘)地牢记着,逐渐增值成一笔千金不换的财富……

⑨我不知道那毛毛熊和皮带又将演绎出怎样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我只知道,一颗童心给另一颗童心捐赠了一个真正的天堂。

1.根据⑤⑧段的语境,按括号中的提示,写出两个相应的成语。(1分)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2.根据具体情境补充出第⑤⑦段方框中的词语。要求恰当体现“徐”的神态(动作或心理亦可)。(2分)

3.请简要说说文中令“我”感动至深的两次捐赠各是什么?(2分)

4.在文中找出三处明显体现“我”对“剪纸”的态度的词句,从中可以看出“我”的态度前后发生明显变化。说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2分)

5.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那“四不像”的剪纸对“徐”来说是“奢侈至极的欢愉”?(3分)

6.联系全文谈谈对“一颗童心给另一颗童心捐赠了一个真正的天堂”的认识。(任选角度)(3分)

山居岁月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第12篇

①我在山中,有一座房子。

②一次朋友来了,带来了一株芭蕉苗。我植在窗前,竟长成了茂盛的一窗绿意。没想到,就是这几株葱绿的芭蕉,让后面有了故事。

③那一年,山中干旱,溪水干涸。在满山的枯黄面前,这几株芭蕉,便有抢眼的绿。一个午后,我在窗前写东西时,发现一只野鹿在芭蕉前来来回回地转悠,很疲乏的样子。我想,大约是渴急了,以为绿芭蕉前有水呢。于是放下笔,一手拿叉,一手拎着小半桶水出去。我当然怕它伤害我,人世间多的是农夫和蛇的故事。它见了我,向树丛里退,看着芭蕉,又停了停。我用手捧了一捧水,洒在地上,示意它,然后退到窗前。它走近,喝了两口,大约不放心,停下看我,见我依然待在远处,复又低下头,一口气喝干,然后离去。有趣的是,第二天的午后,它又来了,张望着,却不再转悠,而是定定地站着,朝着我的窗子。我又拎出小半桶水,彼此默契,各自站着,只是我的手里不再捏一柄钢叉。如此反复,直到山间普降了一场暴雨。

④暴风雨吹坏了门窗,我的房子需要翻修。因为山中多蛇,而我又怕蛇。我觉得,蛇是极其阴险可怖的,就如同我时时躲避并防备的那些不动声色、冷不防暗里咬你一口的人。我想央山下的山民帮着修,又赶上正农忙,于是自己在窗户上暂糊上几张白纸。

⑤一天夜里,屋里看书,蜡烛昏黄的光色里,竟看见窗外来来去去晃动着淡墨样的影子。依我有限的经验判断:这是一只野兽,它借我的烛光看见了我,并且要袭击我。想到这风暴之下已不甚牢固的窗,我不由得一声惊叫,于是满屋子寻钢叉。这时,从窗外传来一声野兽的嘶鸣,然后声音杂了些,仿佛有一群动物在交战,芭蕉叶扑啦啦地响,间杂着发狠似的嘶咬声。约莫两个钟头,窗外安静下来了。我胆战心惊,一夜无眠。

⑥第二天早晨,我透过破损的窗户,看见一只尖嘴的灰狼躺在屋前,已不动弹。那只我喂过水的花鹿,身上沾满了血,站在窗前,像一位英雄的哨兵,看上去疲惫而兴奋。它的身后,有十来只大小不等的鹿。我忽然明白了,昨夜,是这只野鹿以及它身后的鹿群救了我!我感动并震惊,却无以回报,只是再次拎来满满一桶水,放在芭蕉叶下。尽管我知道山中多水,鹿们不渴。但是领头的那只鹿俯下头去,喝了一口,然后,它身后的那些同伴,一个接一个,走近桶边,喝完了我桶里的水。我眼含热泪,默默看着,像是在高台上亲临一场远古部落里的神圣庄严的结盟仪式。然后目送它们缓缓向深山走去,直到鹿群在视线里消失,直到深山那边遥遥传来暴雨般呼啸丛林间的蹄声。

⑦这之后,我狠狠弃了我原先的生活态度,回到了山外的家,回到人群里。我愿意相信,只要我一次又一次地付出,我能够收获爱和信任,收获一个丰饶的人生。

⑧临走,我将房顶的水塔改建在地面上,让它喂养山间的.每一个生灵,并且告诉我身边每一个人:在山中,我有一座房子,有一个家。

1第二段中说:“就是这几株葱绿的芭蕉,让后面有了故事。”请简述该故事的内容(3分)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6分)

①那只我喂过水的花鹿,身上沾满了血,站在窗前,像一位英雄的哨兵,看上去疲惫而兴奋。

②我眼含热泪,默默看着,像是在高台上亲临一场远古部落里的神圣庄严的结盟仪式。

3.第七段中说:“这之后,我狠狠弃了我原先的生活态度,回到了山外的家,回到人群里。”促使我放弃山居回到人群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4、文章开头说“我在山中,有一座房子”,结尾又说“在山中,我有一座房子,有一个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题目

1.“我”在干旱季节每天给野鹿喂水喝,后来“我”遭遇灰狼袭击时,野鹿率鹿群与之搏斗,将我解救。(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①将野鹿比喻成英雄的哨兵,表现了野鹿为保护恩人奋力搏杀赢得胜利后的自豪和喜悦。

②将含泪看鹿喝水比作亲临神圣庄严的结盟仪式,表达了我对鹿群的感激和敬意。(6分,各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3.我和野鹿的故事让我认识到,只要愿意为别人付出,就能收获爱和信任,收获一个丰饶的人生,所以我回到了人群。(3分,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4.开头引出山居岁月,结尾强调有一个家,表现作者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4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

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阅读理解分值答题法

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例如:陕西省中考题:目前一般有哪几种消暖雾的方法?文中提到的咱们陕西的消雾作业属于其中哪一种?(3分)

血凝红叶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第13篇

现代文的阅读,不外是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而正常的途径是通过形式去接触、感知、理解、鉴赏内容。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他认为从“缀文”的角度看,一篇文章的写作,往往是先构思、立意、布局,然后才遣词造句。但从“观文”的角度看,倒是先从语言文字入手,再去理解篇章结构和作者立意的所在,这里的“观文”的能力就是我们要培养的阅读能力。

反思阅读教学,笔者认为想要走出“少、慢、差、费”的低谷,提升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就要把阅读教学重点放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上。从这个角度讲,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叶圣陶说,书本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阅读训练亦是如此,笔者在多年的阅读教学中摸索、修正、探究,总结出一套能使学生提高对有关辨读能力、解说能力、概括能力、品析能力等类别阅读题破解能力的教学方法。现将有关做法简述如下,以祈正于同行。

一、辨读能力类阅读题的解题方法指导

(一)表达方式辨识

表达方式辨识即认识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紧扣文章体裁进行辨识,如小说,就属于记叙为主的文体,就可以紧扣文章内容来辨识。如文中有事情,就肯定有记叙;有景物,就肯定有描写;有观点就肯定有议论,等等。对于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内容,要特别小心,避免漏识。如议论与抒情的结合,作者在表明观点时,也往往渗透着作者爱憎等情感。又如记叙与描写的结合,作者在叙述事情时,也常常夹杂人物言行等描写。

以《回忆我的母亲》(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一课中的教学为例,在破解“在划分段落层次时,为什么要把第二部分的第14、15节划为一层呢?”的阅读练习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辨识每段的表达方式,此处承接上文的事实发议论,不仅高度评价了母亲对作者的教育与影响,而且抒发了作者爱母亲的思想感情,此处采用了带有抒情笔调的议论的表达方式,因而可以分为一层。

(二)思路分析

思路分析即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包括文章线索、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解答时可抓住中心句与关键词。对于寻找线索的题可看文中是否有时间的推移,是否有地点的转换,是否有感情的变化,是否有某人、某事、某物的反复出现。其间特别要辨识明暗双线,如人物是明线,感情是暗线,彼此交织,齐头并进,要答题准确,就不能顾此失彼。

以《藤野先生》(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的教学为例,课堂有一环节,教师播放朗读,学生聆听,完成任务。其中有个题目是: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 ? 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 ? 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 听读后,教师以思路分析方法来指导,学生经讨论后便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线索有两条:明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三)理解句、段的地位和作用

句,是指中心句、支撑句、结论句、过渡句、点题句等等;段,是指强调段、过渡段等,还包括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如:并列、递进、因果、转折、总分等等。解答有关题目时,要瞻前顾后,看前后内容是否有先总后分、承上启下、同语反复等关联,看前后形式是否有合并、交叉、独立等区别。

以《秋天的怀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要求学生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要通读全文,找出重点段落和重点句子。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分析、讨论,便较容易得出答案:1.“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2.“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3.“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四)辨识与理解表现手法

辨识与理解表现手法,即要求学生掌握伏笔与照应、对比与烘托、抑扬与悬念、曲笔与虚笔以及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表达技巧的形式与作用。解此类题目时要让学生注意表现手法在语言内容和结构形式上的特征。如前言必搭后语是照应,因有“应”,所以效果是严密完整。如写正必写反是对比,因有“比”,所以作用是突出强调。

二、解说能力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指导

解说能力是文体阅读能力中的基本能力,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扎实的基础知识、全面的基本技能、广泛的课外积累,是答题的重要基础,这类题目的训练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含理解词语的词汇义、引申义、比喻义等,应结合语言环境理解特殊词语的意义,要避免望文生义。

以《陈毅市长》(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的教学为例,精读“齐仰之:你们真的要办药厂!”——“陈毅:我的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回答下列问题:语段中“化学”“碱性”“中和”是什么意思?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特殊词语的意义,经思考便易于得出答案:“化学”比喻社会变化之学,改变、转移人心;“碱性”比喻陈毅关心国计民生,尊重科学;“中和”比喻政治需要科学,科学必须为政治服务,政治与化学中和。

(二)说明原因,解释原理与评说人物

这些是解说类阅读题的难点。解这类题目,教师应让学生注意加强对文章进行充分的整体感知、重要文段的反复精读、关键语句的反复研读;要善于抓住词、句、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隐含信息;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揣摩,选取最佳角度;有时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分析不能架空,语言力求简洁,关键信息务必明确。

以《阿长与 < 山海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的教学为例,教师设计问题: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长妈妈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 结合课文内容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的阿长的性格特征。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经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则易于归纳:

1.3—5段:喜欢切切察察:饶舌多事。夏天的睡态:不拘小节粗俗。

2.6—12段:她懂得许多规矩,教给我很多道理:迷信善良真诚。元旦吃福橘,将福橘“塞在我嘴里”——虽是迷信,却是真诚善良的祝福:一年到头,顺顺溜溜。教给“我”很多道理—也是出于对“我”的关心爱护。

3.13—18段:讲“长毛”的故事,讲到“脱下裤子”,“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的话,更是让人看到长妈妈的愚昧无知和淳朴。

总结为: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三、概括能力类阅读题的解题方法指导

指导这类题目的解答,要分辨各种文体,从文体特点上进行突破。训练时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考查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能力也就是概括能力。以《秋天的怀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的教学为例,设问题为: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教师指导学生从头到尾认真研读课文,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准确地表述。学生如能纵观全文,深入感知,就可以较为轻易地得出答案:“秋天”二字不能去掉,因为:(1)“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2)“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3)“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2. 突出对文章的首尾句、中心句、关键句、意蕴丰富的文段等方面概括能力的考查,教师在解题指导时,还应要求学生必须反复品味和揣摩,准确把握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要善于联系文章的主旨来进行高度概括。

以《回忆我的母亲》(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的教学为例,设问题为:自学课文2—15节,文章写了哪些方面的事情?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分别表现了母亲什么性格特征和哪些优秀品质?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寻找中心句、相关文段,可以概括出答案:从2-7节可概括: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养蚕、挑水,用桐子榨油点灯,亲手纺线织布,不打骂孩子,周济穷人,不许“我们”吸烟喝酒等事(勤劳俭朴、聪明能干、宽厚仁慈);从8-12节可概括:退佃搬家,送我读书,给我慰勉,坚持劳动(坚强不屈、深明大义 , 同情、理解、支持革命)。

3. 对个性化表达的概括能力考查。解这类题目,联想、想象的空间非常大。如《老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一文,有题目: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其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像老王那样的人,你能说说印象深刻的有哪些吗?(比如: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教师指导学生在回答这类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调动学生生活积累,联系生活实际,方能使学生进行简洁明晰的表达。

四、品析能力类阅读题的解题方法指导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强化学生品析能力的培养,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品析能力类阅读题解题技巧的指导。

1. 强化对词、句、段常见表达作用的归类。文段中的总领句、中心句、过渡句、线索句、呼应句、主旨句等都有其特点和不同的表达作用;总起段、过渡段、主旨段等在文中有明确的标志和不同表达作用。这些都需要在平时训练中归类。将词、句、段作用的理解和全文结构构思以及作者的表达意图、思想感情等结合起来考虑进行解题。只有这样,学生在答题时才能做个“明白人”。教师要求学生在解答时必须强化一种认识:那就是文段的每一个词、句、段,无不是为文章的“主体”(人、事、物、景、情)和文章的“主题”服务的。

2. 掌握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是答题中对文段整体或局部的表达方式做准确判断的基础和保证。对解答某种表达方式表达作用的问题,必须指导学生从文段的体裁、内容、主题等角度考虑。如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就有总领、过渡、点题等多种作用,须认真辨析。如《白杨礼赞》(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一文: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 ”此处有点题、总领全文、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这两段都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且前后呼应。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此处总结全文。

3. 对品味语言,赏析美点等难度较大的品析类阅读题,要指导学生在答题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注意从各种语言现象中发现带共性的语言特征,如多成语、多叠词、多短句、多拟人、多总分段、多对比等;(2)要注意精心选择赏析的角度;(3)要注意对赏析的合理表达,讲究赏析语言句式的选用,采用有创意的表述等。

巧答现代文阅读题 第14篇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例如2001年全国卷《门》的第22题: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不是门。”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因为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2分)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2分)

分析:作者说玻璃门不是门,显然这里所指的门是具有一定特定意义的门。作者对玻璃门持否定态度,就暗示玻璃门不具有特定意义。因此回答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时,就可从否定角度出发,采用“玻璃门不是、没有、无……”等否定形式;然后还要从正面说有特定意义的门具有什么特点。这样先反后正,答题就完整全面。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例如2001年全国卷《门》第21题: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答:“开门”的含意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发现。“关门”的含意是:意味着一个结束。

分析:“开门”和“关门”都属于动词加名词的动宾结构,因此,回答此题的语言形式“预示……的开始”和“意味……的结束”也是动宾结构。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例如2000年全国卷《长城》第21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

分析:要求回答的是对历史的长城和现实的长城的评价,而且必须是“作者”的评价,不是“读者”即考生的评价,因此,答案肯定应到原文中去寻找。命题者的话既有引导作用,又有限制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

例如2001年全国卷《门》第23题: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1)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2)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3)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分析:这三句话在表达上有个相同的特点,就是含蓄委婉,没有直接把作者真正要说的话表达出来,而是留有读者思考的空间。学生认真分析,还是可以理解到这三句话的内涵。答题时,就要用直接易懂的语言来解说其中的内涵。

再如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分析:细读原文可知,作者说《吕氏春秋·本味》《列子·汤问》《乐府题解》等古书都对知音的传说作了记载,有的交代得还很具体,但题目要求是“概括说明”,因此要把这些分说的材料进行概括,答案为“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这样就简明扼要。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2003年高考中第19题、20题共8分,答案都能从原文中找到蛛丝马迹。

例如2003年全国卷第19题: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答: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

上一篇:女娲补天的成语故事下一篇:社会实践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