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题研究计划

2024-09-02

体育课题研究计划(精选6篇)

体育课题研究计划 第1篇

体育课题研究计划

三亚第四中学 符嘉生

一、课题名称: 快乐体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二、目标和要求

为了响应“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阳光体育运动号召精神,我校体育教研组的全体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这块体育锻炼主阵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教师要采取多种科学有趣味的练习方法,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愉快的锻炼,享受体育、享受快乐。为达到以上目标各体育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活力课堂”理论学习,上好一节课题研究课,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写好教学随想、教学反思,最后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课题研究论文,进行阶段性成果的展示汇报、交流。

三、主要工作和活动

第4周

1、加强理论学习

各体育教师平时要加强和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学习,熟悉“快乐体育”的内涵,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做好笔记,摘录,以此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2、读书心得,《活力课堂 — 我的思考》

结合《活力课堂 — 我的思考》的学习活动,各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

第5、9、13周

3、读书交流、研讨活动

利用学校组织的教研组活动时间,积极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每位教师要准备好发言,发言时间为5分钟左右。

4、研究课上课、评课、交流

各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一节课题研究课,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上课,无特殊情况其他教师要全程参与听课,课后要及时开展评课、交流活动,第16周

5、教育、教学案例撰写评比

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各体育教师要积极撰写教学案例,要体现出“快乐体育”的主题,并进行优秀案例的评比活动。

第17周

6、课题研究专题论文撰写评比 在课题研究末期,各体育教师要积极撰写论文,至少1篇,论文的撰写要围绕“快乐体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这个主题,并参与评比活动。

第18周

7、研究课教案、评析撰写评比

各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份详细的课题研究教案与评析,并参与学校的评比活动。

第20周

8、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交流

学期结束前,各体育教师要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报与交流,成果形式有优秀课展示、论文案例随想获奖、学生获奖、学生体育运动成绩单等。

9、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课题研究交流、成果推行。

各体育教师把先进经验及研究成果在校园网上发布出来,大家进行交流,推广先进做法。

体育课题研究计划 第2篇

陈亚辉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也不断深入,以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多种类型的教学模式使体育课充满活力。但目前的学校体育课仍未真正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再现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忙于被动应付,失去主体意识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是教师怎么做学生就跟着怎么练,学生始终处于接受教育的被动地位,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失去了学习的愉悦感,体会不到精神的满足感,也影响了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创新探索精神的发展。因此,当前亟须加强对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践,以求在学生主动发展上寻取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学生主动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1.情意激励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情意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主动性学习教学策略的首要措施,其采用的主要方法为:

(1)宣传引导。要使学生明确学习体育的重要意义,良好的身体素质学习、工作的必要基础,健康的体魄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2)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待要平等每一个学生,更要关心、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营造关心理解、和谐共进的良好的教学集体氛围,让学生在此集体中感受到互相尊重、共享快乐的气氛,从而真正满足学生主体的最大需要,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强烈愿望。

(3)积极采用以肯定和奖励为主的评价方法。运用肯定和奖励手段具有促进的力量,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以有效地支持学生积极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的兴趣,而“友善的交谈”乃是最有效的激因。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

(4)运用适度的竞争方法。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增强自信性,提高顽强的拼搏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竞赛教学法,在个人和小组之间进行不同形式的各种比赛,创设培养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和敢于竞争等良好品质的环境;采取自我竞赛的方法,则是通过不断努力实现超越自我,使学生在看到自己在不断进步中,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信心得到强化。2.学会自锻的策略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责任。要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其根本问题在于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自锻,掌握自锻的策略。指导学生学会自锻的主要方法为:(1)注重学法指导

整个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教法的研究,但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传授学法,使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择解决”。(2)注重学生自锻

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树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不应该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的灌输模式,而应当注重学生自锻,多创设有助于学生自锻的环境,逐步养成自锻习惯,并在自主学习中达到知识技能的掌握。(3)鼓励自由学习

自由学习即为不受旧的体育教学框架的束缚,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鼓励自由思考、自主发现,淡化规范、统一,鼓励多向思维、标新立异,大胆提问、质疑,教师也应宽容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的错误与荒诞,教师与学生应成为学习探索的共同体。(4)学会自我评价

学生要学会自锻,必须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自我调节和监控;通过对体育锻炼过程、方法和效果的分析,学会自锻策略;并运用自锻策略主动地规划自己学习体育的任务和目标,确定发展和努力的方向、途径,选择自锻方法和措施,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元认知。3.活动性策略

活动性策略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策略。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以活动为主的特征,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和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达成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统一协调的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本策略的核心是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活动性策略虽是常见而又普遍采用的策略,但在人们重新发现它的科学机理和应用价值后,其策略又体现出它的新颖性。采用本策略的具体方法为:

(1)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讨论、交流、论辩、游戏、竞赛等活动方式完成教学目标;学生之间在相互交往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阐述、辩护观点时,理解也得以发生与形成,并促进其用新的方法来整理总结和精加工新信息。

(2)组织学生通过模仿、尝试、自锻、互帮互练等方法使学生加深对体育动作技术的理解和体验,逐使正确掌握和应用,以完成学习任务。(3)鼓励学生参加多种项目的体育活动和训练,并正确指导学生掌握有关体育项目(如球类、田径、游泳等)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逐使个性特长得到发展。4.探究创新策略

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要注重质疑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质疑是一种在认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思维活动,而批判思维则是在思维活动中对认知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思维方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在认知过程中敢于和善于评判,甚至提出不同的批判性的意见,这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生动活泼地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解放思想,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指导学生大胆质疑

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来组织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动作技术中产生的问题常常能显示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学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在创设问题情境上,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要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分析评议

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锻炼过程中要引导、鼓励他们从体育教学内容的正确性、推理的逻辑性、结论的合理性、语言表达的严密性等方面对教材以及教师的讲解与示范进行分析和评议。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发展学生的评议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3)倡导学生探索学法

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改革,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体育教学领域的体现,这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对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形成一种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它有助于掌握认知和实践的各种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经常接触研究性质的作业、现设计专题性和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处理信息、研究信息中发现真理、发展认知、培养和提高研究能力。例如,要求学生进行自编操设计,可让学生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现成的资料,从中进行分析找到规律再设计自编各种体操。在这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增强主体意识,陶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学习体验科学研究,学会人际交往、合作精神,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4)诱导学生发表意见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启发学生对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提出不同的认识和意见,更要重视学生的独创性见解。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体育动作时不要只是被动地模仿掌握技术,而应积极地开动自己的思维机器,主动参与到对体育动作技术形成构建中去,并设法改造、重组,努力赋予符合动作规律的独特见解。要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掌握过程中对体育动作进行认可。这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方法。

二、学生主动性学习的教学注意点 1.创设民主教学环境

民主的课堂气氛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便学生积极自觉开动脑筋、真正参与教学。教师要消除“自我中心”意识,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2.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最好的开发和调动就是让学生理解和参与,转变“被教”、“被管”、“被考”的被动角色,树立“课堂主人”的意识,与教师协同形成合力。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是通过学生自己身心参与,进入“角色”发挥学生个人的智慧和能力,主动地掌握知识技术和学习锻炼方法。其次,让学生有自己分配时间的主动权,能够科学合理地、有效地进行自我锻炼和与他人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以使知识技术得到掌握巩固。还有,放手让学生自我检查与评价,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检测与评价,能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使学习更富有成效。

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接轨研究 第3篇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宏伟工程。高校体育作为全民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接受高层次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首当其冲。然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在我国是一项利国利民、标秉青史的浩大体育工程,如何认识和理解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之间的内在关系,如何通过全面改革使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接轨,使培养国家合格人才与培育社会体育骨干并举,对于实现全民参与健身、提高中华民族国民素质、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促进社会安定祥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2 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之间的内在关系

2.1 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生在校受教育期间被称之为“黄金时期”,其机体渐趋成熟且达到旺盛期,这一时期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与行为规范的转折关键时期。因此高校作为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最后阶段,在大力倡导全民健身计划和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1.1 高校体育是开展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石和前提

高校体育是公民体育教育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坚实后盾和基础,是全民健身运动的重头戏。从建国伊始,党和政府一直把高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全民教育的基础和重点,先后颁多项法令、条文予以保障实施,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高校是在校学生学习的主战场,也是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是学生将学习成果转化实践运用的衔接点。大学时代是学生处于身心成熟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接受教育、自我趋于完善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阶段。而这一阶段,也是大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体育知识技能、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重要时期,直接关系到新时期人才培养战略的成败。因此,高校体育兴衰直接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和实施,是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石和前提。

2.1.2 高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计划的保障

当今世界竞争激烈,而竞争实质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人才作为知识的载体和文明的传播者,必须以强健的体魄作为基础才才能竞逐。身体的健康状况和程度关系到机体成长、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喷发。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层次,其教学质量、效果对在校学生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的影响,使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层次不仅仅局限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等方面,更为关键的是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养成教育和惠泽后世的千秋伟业。高校体育教育处于高校与学生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对培养学生全民健身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巨大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2.2 全民健身对高校体育的促进作用

2.2.1 全民健身活动能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扩大体育人口数量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欲望和需求日益增加。这种高层次的需求将促进体育健身知识在大学生中的广泛普及。与此同时,大学生中已经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去说服别人自觉投入锻炼大军,从而影响和带动更多人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活动之中,扩大体育人口数量。体育人口是指了解和初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并经常从事各类体育活动的人数。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群众体育发展的标志,也是评价群众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社会指标。因此,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加体育人口数量。随着参加体育活动人口得增加、体育科学健身知识的传播、体育锻炼意识的增强,必将促进大学生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2.2 全民健身活动能促进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力度,丰富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容

体育场馆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全民健身必要的物质条件。当前我国拥有体育馆、田径场、游泳池以及与之配套的体育器材、设备的高校并不多,而且有些大学搞基建项目开发的时候,首当其冲蚀、侵占体育用地。这与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校对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与不足。通过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高校对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加大投资力度,开源节流,尽可能多兴建新的体育场馆,满足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对场馆、器材的需求。随着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数量和质量的改善,高校开展体育活动的内容也将丰富起来,形成门类繁多、项目齐全的学校体育活动网络。

2.2.3 全民健身活动能促进学校竞技体育的普及和提高,为竞技体育储备和输送后备人才

全民健身活动是深入贯彻党中央体育政策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一项重要举措。高校全身健身活动的开展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体质为目的,兼顾普及和提高,为国家储备体育后备人才。当今国际体育比较发达、运动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在培养运动员方面都是以学校体育为基础,参加奥运会等重大赛试的运动员有很多是直接从大学生中选出来。一方面,通过大力开展学校体育,大学生体质明显增强,运动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为竞技运动水平的持续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还可以发现和培养有运动天赋的后备力量,为竞技体育储备和输送高素质的运动员。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能鼓舞和激励更多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谱写中国体育事业的新篇章。

3 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接轨的可行性和可能性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之实施旨在改变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深化改革,使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有机接轨,二者互以为用,浑然一体,具有天然的缘渊和可行性,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也具有可能性。

笔者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健身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形成崇尚体育、乐于健身的良好氛围。在体育课教学中,通过思想动员、情景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明确身体健康对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协助学生树立长久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学习方向,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这样有助学生在校园学习良好的氛围中领悟体育之真谛、提高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合理定位,发现和挖掘自身体育潜力,塑造个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其身强体健、心旷神怡,终身受益。

其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行为。具体而言,就是在终身体育大背景下使学生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体育教师要对每次课及课外活动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不能仅限于素质和技能教育的水平,应将身体素质、知识技能、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等教学内容赋予终身体育的内涵,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和外延,强化学生在校教育和拓展训练,掌握科学健身体的知识、技能、手段、方法,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为日后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生活奠定基石,增添活力。

4 终身体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4.1 确立终身体育指导思想,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与培养的总和。终身体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是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体育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新的体育思潮和体育活动方式,它具有广泛性、终身性和科学性的特征。确立终身体育体育指导思想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进行深层次改革的关键,高校体育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体育教育育人与培养21世纪需求人才结合起来,使素质教育与社会需求教育相结合,并最终使其成为终身体育践行者具有重大意义。

4.2 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确保高校体育教育效果

学生在高校就读期间能否树立终身体育思想,能否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将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教育的效果和成就。“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和实施,为终身体育教育提供了机遇和发展的平台。对在校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这是因为高校学生毕业后肩负建设和谐社会的使命和责任。只有他们树立长远和持久的终身体育思想,才能强化其体育参与意识和行为,进而教育和影响下一代自觉自愿进行体育锻炼,从而促使整个社会体育人口的基数和质量得以提高。

为此,高校不仅要在课程改革上构建新的教学范式,同时也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对接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赋予学生以较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情趣需要。同时还要兼顾考虑种族、人文地理的差异,开设特色体育课程教育,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其真正养成自觉参与锻炼的良好习惯。

4.3 利用余暇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余暇时间开辟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第二课堂,筹建体育健身协会或俱乐部,学生以会员身份参加活动。选择体育课以外的大众体育项目作为活动内容,聘请社会体育、康复医疗、保健养生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向学生讲授有关体育和养生、保健与康复、运动与损伤的知识,教授其相应的技能和方法,拓展专业训练。与此同时,在学校中建立群体健身指导中心,并在第二课堂体育活动中重视对体育骨干分子的培养和集训,发现、选拔、历练大批体育骨干,让其负责学校大型体育活动、年级间和班级间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协调等工作,在“小集体”活动中练就“大社会”服务的本领。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的自我“组织”、“管理”、‘“教育”、“发展”,提高他们主人翁参与意识以及对体育的重视程度,逐步形成以学校中心,辐射系、年级、班级的全民健身活动网络,促进全民健身计划在高校开展和实施。

4.4 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完成向社会体育工作的过渡和转换

终身体育的目的是使人的体质终身健壮,心理健康。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通过终身体育的诸环节来达到身体强健的效果,因此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是高校体育开展的首要任务。一要提高学生自身锻炼身体认识的重要性,强化学生进行体育基本原理的认知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身体的原动力。二要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注重调动学生情感,使其产生积极的心理导向,此举在于体现学生体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三是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素养,这是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方法保障。四是要解放思想,转变教育理念,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计划,进行教学、教法、教材、教育模式改革,开展科学研究,目的是促使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接轨可行、可鉴。五是使学生学有所成,具有深厚的体育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反哺社会,对党和政府倡导的全民健身计划负有责任感、使命感。六是要拓展体育健身的领域,落实抓好第二课堂等课外体育活动,群策群力,办好体育协会、俱乐部等群体组织,做到校内外、课内外紧密结合,多方面、多途径、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意识,角色定位合理,完成向社会体育工作的过渡和转换。

5 结束语

体育不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也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适应外在挑战全面发展身我必要的生存手段。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深入开展,高校体育唯有“立足自身,深化改革,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主动适应,注重实效”,才能抓住改革与发展的机遇,实现共荣、共赢、共发展。总之,高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全民健身运动接轨,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指导下,既要完成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又要完成为全民健身运动培养和造就社会体育骨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6.6.20.

[2]丁云霞等.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的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5).

[3]唐宏贵.试论体育人口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8,(3).

[4]兰自力等.终身体育与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科学研究.2001,(3).

[5]高慧林,亢莉.学校体育教育与全民健身计划的适应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

[6]刘成刚.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J].考试周刊.2008,(49).

[7]郝安.浅谈全民健身计划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结合[J].课改探微.2010,(7).

体育课题研究计划 第4篇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在对锻炼者健康状况、体能水平﹑运动能力进行诊断和测定的基础上,为实现健身锻炼目标而选择的健身锻炼计划,是对健身锻炼整个过程的理论设计,从而提高锻炼者对健身锻炼过程的自我调控能力,有利于锻炼者对健身锻炼过程进行更进一步,更为系统的研究,真正把握健身锻炼的原理、规律、特点和原则,继而提高健身锻炼的整体效果,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身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健身锻炼计划 健康诊断 体能 运动负荷

高校开设体育选项课,可以极大的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选项课的开设在教学中也逐渐暴露出该类型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对选项技术的掌握,而忽略了身体素质和心理能力的锻炼。针对现状,提出“健身锻炼计划”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安排以及考核等内容上做探讨,以期为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实践经验。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湖北师范学院2010级4个篮球专选班学生(男生),共计18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教材,并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收集了关于健身锻炼计划教学模式的相关文献资料。

2.实验法。在学校体育课中实施健身锻炼计划,通过实验法进行对比研究,并通过实验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对本研究相关问题进行验证。

3.逻辑分析法。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归纳、对比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4.实验对象与方法。湖北师范学院4个篮球专选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2个班为实验组,两个班为对照组。实验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二、实验结果分析

(一)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指标的显著分析

为了保证实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实验前对本院学生4个篮球专选班进行身体体质健康标准部分项目测试,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全场来回篮球运球。用t检验对所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项指标的p>0.05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进行试验。

(二)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显差异分析

经过18周的教学和每周2节课外活动锻炼,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教学,实验组采用健身锻炼计划模式教学,学生的测试指标发生了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的显著性差异;试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高、体重没有显著的差异,而肺活量有显著的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动作技能有显著性差异;试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全场来回篮球运球有显著差异。

三、分析和讨论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素质心肺功能分析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心肺功能几乎没有变化,这与设置健身锻炼的教学内容有关系。人的心肺功能主要是指人体心脏泵及肺部氧气的能力,也是人体摄取氧和转化氧成为能量的能力。经常参加长时间、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而在本研究实施的健身锻炼计划中,学生练习的内容多是运动技能方面,并且大部分时间是短时间、高强度的无氧运动,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肺功能水平区别不大。

(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运动技能分析

本研究中,实施健身运动计划模式教学的实验班的运动技能相比较传统模式的对照班,有很明显的提高。另外,由于学生喜欢篮球,能够很积极、自觉的配合教师,实施计划内容规定的强度也比较认真,经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以后,学生的动作技能从量变到质变,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对照组和实验组体质增强的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不管是传统模式教学的对照组,还是健身运动计划模式的实验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体育课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的作用明显凸显出来,这充分说明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要培养优秀的、健康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更加重视高校体育的发展。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经过一个学期和32次课外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测试指标明显变化。实验前和实验后的组间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组内比较,均有一定的差异。主要结论有:

1.不可预见因素对教学的影响。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实施健身运动计划模式教学和实施传统体育模式教学的差别很小,学生的耐力、速度素质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健身计划设置的负荷强度以及老师对学生的适时监控有较大关系;另外就是不可预见因素对计划实施教学的影响,比如教师上课的态度、责任心、学校的教学环境、学生的主观配合等。健身运动计划模式设置的练习强度的执行在实际操作中有较大难度。

2.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严密控制好练习的密度。要提高身體素质和心肺功能,必须要严格控制练习的强度和密度,要让运动的负荷对身体产生必需的刺激。体育选项课是以该选项的动作技能的掌握为主要目标,所以在体育选项课中,教学内容的安排,侧重安排选项课的技术,教学内容设置的细化、量化,都将会对学生的运动技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3.健身运动计划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健身运动计划教学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主观因素促进了他们对运动技能的掌握。高校体育选项课实施健身运动计划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科学性和较高的实效性,健身运动计划教学模式对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建议

1.健身锻炼计划要针对个体差异实施。制定健身锻炼计划一定要根据计划的实施对象,仔细研究他们的特点以后,再去制定和实施。对于高校大学生,计划要强调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另外,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了解,改变学生对体育的看法,让学生建立终身的体育观,使他们真正成为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2.健身锻炼计划教学的内容必须合理、有序。运动锻炼计划教学,除了运动项目要符合大学生的兴趣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必须保证锻炼的时间和频率,否则运动锻炼计划教学将毫无意义。锻炼计划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的合理安排每个人的练习强度、时间。

3.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需要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场地器材、场馆对体育教学有很大影响,建议学校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 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4-9.

[2] 董晓虹.运动健身学[D].浙江大学.2006(1):7-9.

[3] 杨霞.健身锻炼方法与评定[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8.

[4] 张英波.运动健身全攻略[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1-3.

[5] 曹可强.体育产业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4-6.

体育课题研究计划 第5篇

半年以来,多次参加学校的优质课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参加全国优秀班主任培训,聆听众多优秀班主任有关班级管理的介绍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班级管理体系,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体育教师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本人于201X年6月从母校西南大学毕业,于XX年7月正式踏上工作岗位,时至今日,一学期已悄然而过。学期开始就被委以一个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和五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担任生物奥赛指导老师,阳光特色体育俱乐部指导老师,对于毫无经验的我而言,急需学习班级管理知识和专业发展知识。为了把班级带领好,把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一直以来,认真向优秀班主任学习管理经验,向教学能手学习教学方法,认真听课备课批改作业,认真总结反思。时间流逝,感受到了逐步的成长。

半年以来,多次参加学校的优质课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参加全国优秀班主任培训,聆听众多优秀班主任有关班级管理的介绍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班级管理体系;与此同时,作为班主任,我班的学习成绩、德育考评一直位于年级前列,所带的生物教学班生物成绩也位于年级前列。

回想过去,付出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渴望重新回到母校,继续深造,从而创造更漂亮的成绩。为此,在此做一个任教工作总结和研究计划报告。

一、任教工作总结

在学校,我主要的工作就是班主任管理工作和生物学科教学工作,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来对我的任教工作做一个总结。

1.班主任管理工作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核心,战斗在学校管理工作的最基层,在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班主任,要想管理带领好一个班级,必须要有合理高效的管理体系,我主要从班级发展的指导思想、班级管理系统的健全、班风建设、人性化关怀四个方面入手加强班级的具体化管理,通过实践发现,这种管理体系比较科学有效,确实能够为班级的发展做出一定积极地影响。

时代在进步,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也得与时俱进,以前班主任“统领一切”的专制管理在今日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了,而现在倡导的就是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式服务,以便培养学生自主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学生成长的同时,教师也从疲于奔波中得到解脱,这种双赢模式实现了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作为一名工作经验缺乏的新老师,必须要有饥渴的学习欲望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尽早的成长起来,为学生更好的服务,早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为此,近半年来,不断地学习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认真研读了李镇西、魏书生、陈宇、付全新、吴非等众多优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书籍以及俞敏洪、李开复等优秀教育大家的教育理论,参加了“XX全国班主任秋季研修班”的学习,多次聆听学校优秀班主任介绍的班级管理方法,收获颇多。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也将多种班级管理方法运用到实践中,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班级管理体系。

班级发展的指导思想。班级的稳步良好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指导思想。只有在内部的思想上,整个班级的学生达成共识,在行动上学生们才能目标一致,共同前进。“内圣才能外王”正是此理,所以说一个班级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在此无需赘言。不同的老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指导思想。我是带高一新生,学生才进校,主要需要培养的是他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适应高中快节奏的生活和学习,为此,我指定的指导思想就是:目标坚定,态度端正,行动到位。然后,将这一指导思想打印出来,粘贴在班级外墙的进门处,让每个学生进门的时候都能看见,同时班会的时候也经常给学生强调、讲解,这样常看常讲,从而将这一指导思想深入人心。班会课上,反复强调理想和目标要坚定。我们有缘相聚在一起,目的是为了并肩战斗,共同进步,经过三年的磨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班上每个同学都必须认识到我到学校来的目的是追求知识和真理,追寻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在价值观上我们必须达成一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价值观一致的时候,我们才能团结一致,齐力并进。高考这根指挥棒左右着我们,所以价值观必须要围绕它建立,除此之外,价值观还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发展为导向。比如倡导“T字型”人才的培养,对于要参加高考的学生们而言,一“横”表示所有的高考科目都要均衡的发展、学好,一“竖”就表示每个学生都要有专长,这个专长可以是某门学科,比如说特别擅长英语、数学或者是物理,也可以是其它某项专长,比如篮球打得特别好、或者唱歌唱得特别好、或者手工制作做的特别好等等。以特长来长自信、长能力,然后再用收获的自信和能力来补足自己的弱项,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其次,态度要端正,一句话说得好:“你的态度将决定你人生的高度”,所以说一个人对待生活、对待学习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要明确我读书主要是为了自我的长远发展,不是为了别的其它目的。认真学习是自己为自己负责的表现,只有这样你学习的动机是正确的,你才会从内心深处主动地去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去学习;其次就是在待人上,对待老师要尊敬,虽然说老师要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但是老师也总是倾向于多关心尊敬老师,听从老师安排的学生。对待同学、朋友要真诚,要有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不要不顾他人的感受,否则会伤害其他同学脆弱的心灵。处理事情,学习上,一定要认真务实,埋头苦干,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骛远,走马观花,企图一步登天。最后,需要多给学生提醒的是要持续不断的付出大量的行动。学生在学校学习,每天的学习时间确实很长,时间久了,肯定会有所松懈,这个时候就要经常给学生提供精神食粮,让他们用行动说话,用行动来信守自己的诺言,用行动来不断地接近自己的理想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每天第一节班务自习的时候,学生都必须从自己的价值观,态度,行动三个方面对自己一天的生活、学习进行总结,做得较好的继续发扬,做得不好的尽快改进。

班级管理系统的健全。班级的管理系统主要涉及班干部队伍建设、学生考评系统的建设、项目承包制度建设、值日班长制度建设、班级管理监督建设等。

班干部队伍建设

班干部队伍建设上,由学生投票选举产生班级干部,再根据特长和自愿意向赋予一定的职权。其中,班长总领全局,行使班主任的职责;副班长协助班长开展工作;下设纪律委员、清洁委员、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等职位,所有工作都围绕纪律、清洁、学习、体育四大方面开展,纪律委员狠抓班级纪律,清洁委员狠抓班上清洁,学习委员就为班级的学习做好服务和指导,体育委员就好好带好班级队伍,组织好相应的活动出席。学生在进行自我检讨的时候,思想上从价值观、态度和行动三大方面进行反思,具体项目上就从纪律、清洁和学习上进行反思。

学生考评系统建设

学生考评系统建设上,我将班上学生按照一定的进班成绩、性别比例、性格特点、城乡户口等因素分为八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一个总指挥,负责管理小组各项事务。其它成员分别担任小组的学科委员,本着兴趣等导向将工作均匀分配,使每个人都有事做。然后再建立学生的考评评分系统,制定相应的奖赏和惩罚措施,立功加分,违纪扣分,每天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评记载,月末对小组成员的考评进行汇总,选出最优秀个人以及最优秀小组,并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

项目承包制度建设

项目承包制度建设上,为了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感,特建立项目承包制,让学生主动承包事务,主动为班级付出。同时,尽量不让一个同学负责多个项目,使得项目分配均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月末根据项目承包的质量,对项目承包人进行一定得加分鼓励,计入个人及小组考评。用这种方法就很显著的提升了学生们管理班级的积极性,能使学生们主动地发现班级管理的纰漏,主动地要求承包项目。比如黄举同学、李妮娜同学主动承包负责早上喊男生、女生寝室的所有同学起床的任务;刘文照同学主动承包早上早自习前十分钟的考勤任务;陈慧敏同学主动承包中午督促同学守时下课的任务;董宪豪同学主动承包中午一点督促同学睡午觉并关灯的任务;李进同学主动承包中午午睡醒后喊醒同学的任务;廖振威同学主动承包晚自习督促学生尽快离开教室的任务;伍洋、刘文照同学主动承包擦讲桌的任务;杨奇同学主动承包督促同学们做操时服装统一的任务……同学们的眼睛是最有洞察力的,自己发现纰漏并随时补充到位,这样班级管理就人人都参与,事事有人干了,也大量减轻了班委及班主任的工作压力。

值日班长制度的建设

值日班长的建设上,根据一定的顺序(比如学号顺序)安排学生进行值日,行使班长的职权。作为当天的值日班长,须负责好班上各项事务的管理和记载,课间经常到办公室找班主任,传达学校及年级组相关的信息和通知,于此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和当天的值日班长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除心灵和思想上的一些困惑。这样两个月下来,基本上就可以和每个学生有一次比较深层次的谈话。每天晚上第一节班务自习的时候,值日班长需要在讲台前面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工作总结,对于表现优异者提出表扬,给与加分,对于表现不甚理想者提出批评,给与提醒。每天的值日记载都必须给班主任审阅签字,避免个别同学徇私舞弊。任何部门行使职权都需要有一个机构来专门做好监督工作,为了加强监督的力度,班主任可以在班上挑选正义感比较强的学生来组建纪检委,对班级工作的公正、公平做一个很好的监督和评价作用。每周需要上报工作小结,对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现象提出严厉的批评,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双倍处罚,扣双倍的评分。

班风建设

一个班级的良好发展必须有好的指导思想,好的管理制度,也必须要有好的班风。而我在班风建设上,主要围绕“静”和“实”来开展工作,将“静”和“实”两个字打印出来粘贴在教室内墙壁的左右中柱上,时刻提醒学生做到安静,务实。静中孕育着伟大,安静是自古以来古代圣贤对弟子的教诲: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智。佛教也告诉我们静能生慧。安静的环境可以让学生内心平静,沉淀,避免浮躁;实即务实,做工作要实实在在,不懂就问,不懂就学,步步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我们需要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将最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我们便收获了成功。

人性化关怀

部分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不可避免的要违反某些纪律,这个时候我们作为班主任除了做好赏罚分明外,我们还要给与学生一定的人性关怀,特别是那些很反感学校纪律而自制力又不是很强的学生,当他们犯错后,值日生进行了记载或者是受到了学校老师的批评,这个时候他们也许就会有委屈或者怨言,甚至有抵触情绪等,那么这个时候班主任老师就要及时发现,抽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按摩和开导。首先简短的说明一下错误的严重性,要求今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然后更多的是在学习和生活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关心,让他觉得规矩的存在是必要的,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无情,但人性关怀充满着爱意。从而促使学生将消极负面的情绪转化为积极正面的情绪,更好的配合老师开展工作,更好的自主学习和生活。

这样,有一个良好的指导思想来指挥班级的前进,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来规范学生的言行,有一个良好的班风来影响并督促学生良好地生活学习,再加上有一个好的人性化关怀措施让学生感觉如沐春风,生活有趣,班级有爱,那么班级便会稳步发展,取得进步。如此这般,学生在思想道德形成方面、日常的行为规范方面,学习成绩进步方面以及和老师的感情交流方面等都会有很大收获,老师也会在教育教学成绩方面、班级有效管理方面,以及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方面有很大的收获,从而实现双赢,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班级管理是一门很深的艺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更是应该要勤观察、勤学习、勤思考、勤总结,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将自己的管理经验系统化,纯熟化,最终能够成为执教的立身之本,更有效地为学生服务,为班级服务。

2.教学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才踏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我担任高一年级的生物教学工作,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半年以来我心中最大的感受便是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难,但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就难于上青天了。我认为: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为人谦和正直,对事业认真兢兢业业。而且在思想政治上、业务能力上更要专研。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为了上好课,我积极在课前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同时,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高一的学生爱动、好玩,自律性不强,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着重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对调皮的学生我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学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这样,学生对我也就漫漫的喜欢和尊重,也开始喜欢学习生物。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以提高教学水平。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总而言之,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之下,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增强了自己的信心,我想只要坚定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把班级带的更好,一定会取得更好地成绩。

二、研究计划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是对自身综合素质的一个提高,为了在有限的比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在职读研的最大特点就是工作的同时攻读硕士学位,这一点决定了我研究计划的基本模式。

寒暑假回到母校参加集中授课时,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上课,进一步增加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宽度,认真研读有关要点,在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生物专业发展等方面好好深造,为在高中从事班主任管理工作和生物教学工作做好理论基础。二是,利用很多大学同学回归母校读研这一机会,好好和他们探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互相传授经验,为从事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平时在职期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投入实践中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地摸索和改进中,形成自己的一套高效的管理体系和教学体系。

此外,不管是寒暑假在读期间还是在中学在职工作期间,都要抓住身边的一切机会好好学习,比如聆听大师的演讲,和德高望重的老师、优秀的同事交流,看积极进步,有思想深度的书籍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增强自身的文化沉淀,促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学问渊博,师德高尚的老师。

体育课题研究计划 第6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未来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的前进和可持续发展更加依赖于人的知识与智慧,依赖人的健康体魄,依赖于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许多学校为了应试,只重文化课的知识技能,而对体育课不够重视,有的甚至随意侵占体育课的时间,把体育课改上其它课,严重地影响了身体素质的发展。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活动性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因为活动性游戏可以帮助儿童认识他周围的世界,养成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一定的观点。由于活动性游戏的条件和环境经常改变,这对于发展儿童的智力,发挥游戏参加者的主动性,增进儿童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意义。活动性游戏是基于一定的规则来进行的,这就要求游戏的参加者必须自学遵守规则,而且要在游戏过程中表现自己的主动性,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目的,这样就可以培养儿童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观念和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以及能够灵活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能力。有音乐伴奏所组织起来的游戏,可以培养儿童韵律感和音乐才能,在音乐伴奏下做动作,可以使儿童了解音乐和舞蹈的密切配合,会使动作做得更加协调与优美,从而促进对儿童的美育教育。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是小学体育(水平二)课堂中活动性游戏的研究,活动性游戏是按一定目的和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的和主动性的活动。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当人的大脑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时,最有利于熟练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因此,如果想使每次教学都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很好地调节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机能状态。而活动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的活动性游戏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它可以使枯燥的练习变得津津有味,沉闷的教学变得生气盎然。

三、研究目标

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从理论上理解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并通过活动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有计划地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喜爱游戏,会编游戏,会玩游戏。由于活动性游戏便于组织、简单易行、便于推广,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它很容易在少年儿童中间开展,通过活动可以改善他(她)们的性格,培养他(她)们良好的品质。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来极大地丰富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活动的内容,并尽可能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自我娱乐能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能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驰骋的空间。

四、研究内容(研究活动性游戏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运用?)

1、研究小学体育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活动的目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尤其是如何发挥体育游戏的健身功能、健心(理)功能和教育功能。面对全体学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

2、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重点研究采取什么方法和通过什么途径使学生喜爱游戏,自己会玩游戏,会创编游戏。

3、研究小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改编或创编;游戏器材的制作和利用的意义和方法。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

收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音像和光盘等资料丰富研究的理论依据、方法和手段。

2、调查研究法

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

3、行动研究法

在动态的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自然条件下进行本课题的实践研究。

六、实施方案

(一)实施原则

1、师生共同参与性原则

要求师生平等、共同参与。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的交流、沟通,以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了解学生在运用体育游戏活动时的精神需求和困难所在,极大地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2、兴趣性原则

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乐意参与体育游戏的全过程,充分享受并体验体育游戏活动带来的无限乐趣。同时也应以激发学生对参与体育游戏,创编体育游戏的更浓厚的兴趣和更高涨的热情为归宿。

3、创造性原则

教师在指导和组织学生创编游戏、制作器材、利用器材的过程中,要积极保护学生的创新萌芽。根据学生的知识、智力实际,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在编创时求变、求异、求新。

4、实用性原则

学生运用的游戏必须适合青少年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游戏规则应简单明了,场合应具有不受什么大的限制,课内课外可以开展。

5、自主性原则

把体育游戏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无论是创编游戏或是游戏器材的制作、利用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意愿,以学生的自我活动为主。因此体育游戏活动的内容要尽可能积极思维,勇于创新的活力,充分保证学生自主权。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5年9月至2005年1月主要是查阅文献,组建课题组,认真学习有关理论,统一认识,制定研究实效方案,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为下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2、操作阶段(实验阶段):2006年2月至2007年1月主要是运用实验法、对照法、分析法积累相关资料,确定试点班级和内容。

3、结题阶段:2007年2月至2007年7月在整理操作阶段相关材料的基础上撰写教科研论文或报告。

八、研究对象

实验对象为漆桥中心校学生,对照对象为完小联谊小学学生。

九、研究成果形式

上一篇:金工实习计划下一篇:初中教师家访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