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2024-06-21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精选9篇)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第1篇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语文作为最基本的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教学中要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本教育 阅读教学 策略分析

近年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着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发展改革着,特别是将其作为重要的目标列入小学教育的范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但是通过现状分析,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小学语文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对于教学模式的完善与改革势在必行。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及目标追求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所提出,是相对于“师本教育”下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形式。生本教育强调了学生的主题地位,充分尊重学生和依靠学生,顺应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生本教育下的阅读教学课堂,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可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

生本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其表现为学生生命的教育发展。其目标追求即为唤醒学生的生命教育,在此过程中,我们要顺应儿童的发展天性和他们的主观意志,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相对不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唤醒阅读意识,通过阅读让学生发现美,?W会爱,体验和感悟我们美好的生活。其表现为:(1)唤醒学生的主体阅读意识。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课堂的主宰者,牵制着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思维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必须还课堂给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性。(2)唤醒学生的生命感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富有生命气息的,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发现美、感受美。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教学就是对生命的感悟,学生从阅读中懂得表达真情实感,这就是提升生命价值的直接表现。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重视生本理念,注重情境教学

提升小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用生命长河纵观学习之路,把学习语文作为学习生涯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充分感受生命万物的本质。通过现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硬性指标的提出,培养阅读能力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关键,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只有拥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同时重视情感的体验,并拥有丰富的积累经验,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语文阅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会运用多种的阅读方式,能够初步的理解并鉴赏文学作品的感情,才能从小培养高尚的精神世界,据专业数据分析,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在课外也应多重视语言的鉴赏和阅读能力,且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才能算达到标准。情境教学在语文阅读中扮演着重要地位,它能带领学生们进入课本内容中感知学习的实际意义,特别是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们对于阅读内容的深刻理解。

例如,学习到“小壁虎借尾巴”时,可以先让学生们进行自我诵读,通过自己的认识去了解课文讲的主旨内容,充分展示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结合着生本教育理念,灌输给小学生学习课文知识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小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认知。“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情景模拟教学,可以让小学生们充分感受小壁虎当时着急的心理,同时也能加深成长的概念,认可小壁虎在借尾巴的过程中已经长大的过程,让他们了解大自然的一切事物是充满新奇和美好的。这个情景模拟的过程可以找几个小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找一个旁白和小壁虎的扮演者,加上灵活可爱的肢体语言能够帮助学生们尽快掌握书本的实际内容,也能从中体会深刻的寓意,加之在学习上取得更大进步。

2.加深情感阅读,引导作品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进行作品感悟是一项必然内容。情感阅读的优点,就是让学生们从自我意识上去体会课文的主旨情感以及传达的内涵,通过传情的叙述会让学生们跳过课本文字去感受领悟作品最想表达的思想与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帮助学生们认识课文原有的知识内容,也就是只学到表面知识,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将会使学生们的学习上升到一定的精神层面,由此开启学生们真实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真正通过学习的过程感受学习语文阅读的乐趣。情感是开启心灵的钥匙,语文学习融入情感教学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对作品有所感悟,甚至会真实的反应自己的所感所想,充分认识到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意义。

例如,在讲解“去年的树”的课文时,对话的形式就很能让孩子们产生共鸣,并积极的参与到角色的演绎中,引导孩子们体会大树与小鸟的对话,感受树与鸟儿的情谊,在此过程中再指名让学生来读旁白,便能使这段演绎更加惟妙惟肖,小学生们会善于加入自己的动作来表达想要传递的感情。因此,当小鸟要飞向南方的时候,孩子们会将自己想象成长着翅膀的小鸟,然后在空中飞舞飞向南方,此时很多孩子都会幻想自己成为小鸟,然后沉浸在故事中,阅读起来可以更加具有影响力。当课文主旨大意揭示出来的时候,孩子们也会置身其中感悟树被砍伐之后与小鸟联系不到,从而引申出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中心思想,同时可以借助这样的理解方式,让学生们积极地交流对于作品的感悟,表达自己对于课文内容的认识。

3.倡导实践为先,提高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是学习语文的关键,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学习语文也可以灵活应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便是这么一个道理,学习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们在语文阅读的训练中需要的是恒心和毅力,坚持才是有所收获的关键。老师们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倡导他们实践为先,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为语文学习营造有趣快乐的氛围,使学生们会将阅读的作品核心内容掌握扎实,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实践出真知,这是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同样遵循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明确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正确认可阅读的积极意义,跟随着老师的指导会逐字逐句地探索文段具体内容,明确课文所传递的大意。

例如,在学习课文“四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这样灵活多变的模式会活跃课堂气氛,特别是分组分角色朗读更能表现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在此过程中还应该搭配着动作进行细节上的展示:“草牙尖尖”这一句时完全可以用较为细腻的声音进行阅读,以便表现草芽的柔嫩与轻飘;“谷穗鞠着躬说”完全可以表现出谦虚委婉的样子,同时还应该把鞠躬的动作做出来,这样表现出灵活的样子;“雪人大肚子一挺”应该是需要将可爱顽皮的样子展现出来,所以需要做出挺出肚子的样子,充分展示所代表事物的特点。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表演能力加以肯定,增加自信的同时也更为深刻的认识书本知识的内涵,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适合于现阶段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语文阅读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潜能,开发他们的内在个性,特别是生本教育理念下,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体现的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林玉兰.生本理念下阅读教学的指向[J].小学教学参考,2013,(07).[2]王永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新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第2篇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板块,其作用不仅在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素材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对于小学生的思维开发、意志培养以及人格塑造等方面皆有重要价值。鉴于此,本文阐释了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随即研究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入生本教育理念的有效性策略,旨在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教育理念;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一轮教改进一步深入的今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生本教育的理念也逐步被人们所接受。生本教育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一种顺应学生天性,唤醒学生阅读兴趣,架起课本与生活的桥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关键期,它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主要研讨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及策略。

一、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堂上教师的权威地位还没有完全消除,学生在教师的主宰下主动性欠缺,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没有得以树立,致使在语言阅读学习中无法展开拓展性思维,在教师过于详细的教材讲解中,欠缺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不利,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结果是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思想僵化的机器。

2.流于形式的自主合作。新课标提倡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式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由于许多老师理解上的偏差,在实际教学时往往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模式,表面上学生们都参与了课堂活动,但在活跃交流的背后却存在着形式化的倾向,缺少对自主合作过程的指导,或者对学生的随堂提问没有给予合理的解答,造成自主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意识没能真正发挥效益。

二、将生本教育理念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这是生本教育的核心,它是在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层面上进行设计的教育。老师的价值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内在兴趣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自己能力范围内,老师只是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必要的解答。笔者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研究。

1.联系学生实际开展个性化学习。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提供一定的个性化的意见或者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也得到提高,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有利的。在学习《金色的草地》第二自然段时,安排同桌的学生扮演兄弟二人表演玩蒲公英时的场景,让他们体会到草地所带来的快乐。这样既改变了老师唱独角戏的沉闷课堂气氛,学生又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授渔。小学语文中有一篇《桃花心木》精读课文,课文中种桃花心木的园丁,以大自然的气候变化为依据,让树苗在自然变化的气候环境中成长,园丁则采取了模仿大自然的措施,不定时、定量地为树苗浇水,让小苗适应自然生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受的考验,为将来的生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园丁内心一直秉持一种信念:参天大树的成长过程中,在其幼苗时期应给予其必要的浇水、施肥帮助。为了使它将来自己能够在土壤里找到养分,为将来长成参天大树做好准备,现在就要拼命扎根。园丁采取仿照大自然的方法精心帮助――浇水,就是为了达到将来的自己汲取养分不用再浇的目的。

长期以来,人们用蜡烛比喻老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结果也造成一些学生他自己不发光,只等着被照亮,学习死记硬背,从不动脑筋独立思考。长久下去,我们的学生就达不到自己“汲取养分,向上生长”的目标。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将老师的“教”转化为点拨引领,学生被动的“学” 转化为自主性的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以课程为蓝本,寻找最能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关键点,对学生进行引导,自主探究。通过前置性作业的课前探究、课堂上进行小组内交流学习、同学间相互讨论、老师适时的点拨引领,使得学生在质疑与讨论、互助与合作、倾听与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自信、自主地学习,准确、流畅地表达。

3.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天性。儿童天生就对新生事物有好奇之心,学习是他们自身的需求。《揠苗助长》的故事,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故事中主人翁不按照禾苗自然生长的本能,自认为拔苗可以助长,而事实上恰恰违背了禾苗自然生长发展规律,禾苗不但没能长高,反而全部死掉了。这个故事给予我们启迪:“禾苗”的成长都要以科学为依据,在自然规律的过程中进行科学培育。生本理念下的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这棵“禾苗”天天向上的学习天性,老师是科学培育“禾苗”的园丁。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帮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另一方面,老师是科学教育领域的“农夫”,在科学教育领域内为禾苗做好“松土”“浇灌” “施肥”“防病”等工作,达到“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目的。

4.改善师生之间关系,增强师生之间联系。在生本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也逐渐有所变化。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些隔阂,学生对老师时常敬而远之,师生之间在有些时候难以有效地沟通。生本教育理论的实践中,增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不论是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是在课后朋友般的交流都打破了师生之间的这层隔阂,促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进而增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简而言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达到“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实现学生自信、自主地学习,准确、流畅地表达。

参考文献

[1]许晓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6).[2]林玉兰.生本理念下阅读教学的指向[J].小学教学参考,2013(07).[3]张德成.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见解[J].现代阅读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第3篇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生本教育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生本教育是在师本教育基础上完善发展, 与师本教育相区别的同时, 亦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现阶段二者的关系并非是对立排斥的, 相反生本教育与师本教育相互影响、互为补充。

一、生本教育内涵分析

相较于之前的学生, 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已有大幅度的提高。其知识储备已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 对语文课程的有关内容已有自己的看法, 传统填鸭式教育模式早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此基础上, 生本教育模式的兴起有其必然性的一面。

在知识大爆炸和互联网技术普及的时代, 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 初步建立起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在此背景下, 生本教育的模式应运而生。在某种程度上, 生本教育可以说是弱化教师的作用,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标体系下, 教学过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搬运工”——只负责将教科书的内容简单地传授给学生, 而是需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反思, 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如果说师本教育是“授之以鱼”, 那么生本教育则是“授之以渔”。在生本教育模式下, 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和提高, 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之下,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模式构建

生本教育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既是对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 也是对教育理念的丰富和拓展。生本教育模式从两个维度分别对教师和学生提出要求。一方面, 生本教育模式强调教师需要在了解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需求的基础上, 制定出具备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 生本教育模式侧重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和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角, 是学习过程的直接受益者。

举例而言, 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程的过程中, 首先, 教师需要充分地备课, 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制定初步的教学计划。其次,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环境恶化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的认识程度。再次,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 对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教师在讲授课程前, 明确学生的阅读任务, 需要学生找出文章独特的表达方式, 以及写出阅读本篇文章最深刻的体会。在授课过程中, 鼓励学生对自己课前的准备活动进行展示, 请其他同学对此进行完善和补充。教师在整理学生发言的基础之上, 概括出文章所要传达的情感;授课结束后, 请学生继续留意有关环境污染和地球保护的知识, 探索如何行动起来, 呼吁大家一起努力拯救地球。

三、有效措施初探

传统的语文授课模式缺乏针对性和人文关怀, 教学目标十分刻板和单薄。而生本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解、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它的大致流程是教师在了解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 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尝试对学生进行分组, 鼓励学生以小组单位进行学习,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讲述《小枣树和小柳树》这篇文章, 可以将教学过程划分成紧密相连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需将课程学习的任务予以介绍, 并将任务化整为零, 为开展小组学习活动打下基础;第二个阶段, 将整个班级划分为若干个小组, 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为其安排学习任务, 为有骄傲情绪的学生安排小柳树的角色, 有自卑倾向的学生安排小枣树的角色;最后一个阶段, 鼓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和发表学习感言, 以此达到传授知识、培养情感和完善人格的目的。

教师可以综合利用现有资源, 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率和优化学习效果。教师在讲述古诗时,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并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 引入多媒体技术, 丰富课堂内容。就学习《春晓》一诗而言, 首先,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 对诗歌的内容展开描述、绘画或者再创作。在此基础之上, 将教师对此篇诗歌的理解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供学生分析和批评。

四、结语

生本教育模式是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 它以师本教育为基础, 对其进行了必要补充和改造。与师本教育相比, 它尝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生本教育引入小学语文课堂, 是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一次大变革, 它对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 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小组学习的模式来转变教育方式, 逐渐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 生本教育模式的发展还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维.试论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3 (11) :21-22.

[2]秦洪英.浅谈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5) :60-60.

[3]王燕.基于现代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J].新课程导学, 2015 (6) :77.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本理念;主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322-01

郭思乐教授率先提出“生本教育”。“生本”理念下的阅读旨在激发自主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阅读到悦读的质的改变,下面结合几个苏教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案例,谈几点体会。

一、情境导读,兴趣先行——生本阅读的前提

“生本”以激发学生“好学”为前提,注重兴趣的激发。阅读教学应“兴趣先行”为先导。

如《望月》的教学,在导入时,教师的“历代文人墨客都对月亮情有独钟,作家用文字讴歌、画家用笔描绘……赵丽宏的《望月》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行文线索是“月”,文章写了哪些细节,先写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等等,诗化的语言,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其自主投入到阅读中,落实生本阅读理念下的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激发阅读兴趣,为悦读埋下伏笔。

再如《草原》的阅读教学,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呈现一望无际但不苍茫的巴尔大草原的美景,呈现蒙古包内外浓浓的亲情,呈现雪原赛马的激动场面,呈现群马奔驰的场景……引导学生背诵《敕勒歌》,结合这些情境而体会“天苍苍,野茫茫……”的意境之优美和旷达;再用富有激趣的语言而导入:老舍的《草原》描写了“草原风光”、“内蒙风光”。那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草原”?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随着作者,走进美丽的北国风光——草原。

如此的导入,激发阅读的欲望,为“乐读”埋下伏笔。

二、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生本阅读教学的核心

“生本”主张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学方法,只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教学《快乐的节日》时,针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能力欠缺的特点,在指导阅读时,可以通过提出具体的问题而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如对于“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的理解,可以提出简单、易于回答的问题,如这段写了哪些景物?再让学生将这段所描写的景物画一画,这样,不局限于阅读的层面,也高于单一的阅读形式,让学生通过“画笔”描述出了自己对这段的理解,生动、直观地表达出对诗词的真正感悟。

再如,对于鲜艳的红领巾,

美丽的衣裳,

像朵朵花儿开放。……

对于这个句子的理解——比喻修辞的运用,如果教师直接提出“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一头雾水”,毕竟二年级的小学生还没有真正接触过修辞手法,而这里对于比喻句的理解和使用又忽视不得,因此,教师换个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更见出教师的独具匠心的教学艺术,如“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紧接着,以简单的语言引导学生:比喻就是打比方。再让学生根据对诗词、诗句的理解,完成以下几个句子的补充:_____像花朵。我们像____。_____像______。

此外,学生们阅读了《快乐的节日》后,教师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巩固性的阅读理解的训练,促使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如你能正确填写吗?我们在____看花。我们来到草地上____。____在学校_____。对于这三个句子,教师应引导学生先认真读句子,分析句子中缺少了什么,然后再确定填什么。

这类思考题,无不基于学生的基础,为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为了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本阅读教学的关键

1、多给学生阅读机会。“生本”理念下的阅读教学重在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激发阅读兴趣,给学生阅读展示的机会。因此,应“以生为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因此,阅读教学改变讲读法为多措并举,促使学生自主阅读,通过预习任务的设计和活动的安排,促使学生主动阅读。

如对于《草原》的教学,在学生阅读前,教师提出:请你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初读文章,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用哪些词语来概括?再读课文,画出生字、勾出生词,找到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和段落。再要求学生“品草原美”:课文中,作者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写出来的?……层层导读和阅读,以及品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2、自主阅读与探究性阅读

“自主”、“合作”是目前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阅读教学也应关注自主与合作的实施,注重“悦读”氛围的构建。

《望月》的教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定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先学进去,也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

例如阅读第一段,理解这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找出描写月亮的环境的描写的段落,体会其作用。对于“环境描写的作用”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再交流——“增添通话色彩”。

再提出更多的阅读理解性的问题,如找出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找出小外甥对月亮的比喻,感受比喻的妙用,体会小外甥对月亮的喜爱之情……文章的最后一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讨论题: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这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如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的问题,多数学生不可能回答(照应开头、收束全文、点明中心)得面面俱到,而学生们在一起讨论、交流,就会起到“人多力量大”的功效,也体现学生会学、乐学的“生本”理念。

“生本”下的阅读教学,“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机会,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阅读课堂焕发活力与生机,让阅读教学因“生本”而高效,因“生本”而魅力无限。

参考文献:

[1] 王永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新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2).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第5篇

“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

长沙市芙蓉区五一中路小学 邓沁

摘要:语文教学既要坚守语文教学的本真,实现语文的基本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要处理好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在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生本‛理念的指导下,创新教育对教育者而言,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于教师而言,教师从观念到方法、策略实现转变,将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教师的‚美丽转身‛;二是对于学生而言,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教学思维环境,让学生有创新思维的意识,通过综合性学习中的假期小调查和课本剧的编排实现创新思维的操作能力,实现‚美丽转身‛。最终,学生的社会能力(责任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现‚美丽转身‛。

关键词:生本教育创新能力基本素养美丽转身

郭思乐先生所提倡的‚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崔峦先生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也指出:‚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语文实践性与综合性,从整体上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地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首先,语文教学依然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即语文的基本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要实现阅读教学‚美的转身‛,就要求创新。创新教育对教育对于教育者来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于教师而言,教师从观念到方法、策略实现改革创新;二是对于学生而言,要培养学生学法的创新,首先要有实现创新思维的环境,这样学生才能形成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操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一、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美丽转身‛

小学语文要实现创新教育,教师必须从观念到方法、策略实现转变。同时,应该讲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

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其主流理论和实践模式,生本教育正是其中之一。判断它是不是主流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根本的是要看它符合不符合当前的我们教育的主流价值观。郭思乐先生认为我们教育的主流价值观有两个:第一个是教学价值观,一个根本的变化就是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生本教育,主张在‚教‛与‚学‛的关系中,以‚生‛为本开展教学活动;第二个是,教育的主流价值观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生本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责任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模式。作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便应该以这些理念为指导,以学生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的发展为教学目标,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听懂了,学会了‛,而是‚会学了,乐学了‛。

(二)教师教学策略的改变

1、注重学法的指导

在教学策略方面,首先要改进‚教‛的法子,教师应该从‚教课文‛到‚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实现转变,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变为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自学能力。我们应该把精读课文当成一个‚例‛,先要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教师少分析,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语言,感受、熟悉、理解语言,最终能够借鉴、运用语言。在人教版教科书中的小泡泡,如:三年级下册中《燕子》这篇课文中‚我能想象出‘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以及《争吵》这篇课文中‚这里的‘挨’字用得真好!‛其实都是学法的指导!这让学生在思考中潜移默化地收获到阅读的能力。

2、注重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聚精会神,积极思考,而且使学生沉浸努力解决问题的氛围中,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文字清新优美,有的课文情深意长,有的文章富含哲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推动学习进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感知文本。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阅读课文《夏夜多美》第二课时,教师呈现夜晚美丽的池塘的画面,带着疑问的语气轻轻地问孩子们:‚这样寂静的夏夜,池塘传来一阵哭声,是谁在哭?‛教师这样导入,就紧紧抓住了一年级孩子的心,这样,一方面抓住了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好奇心重,喜欢富有童趣的语言,另一方面,又十分巧妙地让孩子去领悟文本,探寻‚是哪些小动物帮助了这只求救的小蚂蚁?‛这个问题。另外,游戏激趣、活动激趣等等也是常用的方法。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注重质疑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为当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时,往往在不断获得新知识时迸发创新因素。在教学中有些易错的地方,如果教师直接给出结论,尽管再三强调,有的学生遗忘得较快,也只能一时记住,如果做错了提醒很多次才能改正,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设置一些疑问情景,或者自己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集体探究解决,印象就比较深,这样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窟窿‛两个字的笔画很多,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是个难点,但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我让学生自己对比观察,经过集体讨论,得出了这些有价值的结论——‚窟窿‛是‚洞‛的意思,所以都是穴宝盖,‚窿‛字右下角不能掉了一小横,更有学生十分形象,给大家除了一个谜语——‚洞穴里有僵尸出没‛(打一个字)其他孩子兴致勃勃地回答说是‚窟‛字。

4、注重多媒体的有效使用

我们现代教学可以有效借助多媒体教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语文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更加丰富,信息的传输的流量加大,速度加快。特别在呈现与课文相关的扩展资料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节省许多时间。同时,要注意以学生对文本的领悟为中心,多媒体不能喧宾夺主,太多花架子会适得其反,影响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三)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教学相结合崔峦理事长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议课堂教学、儿童阅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千方百计把儿童阅读的指导、展示、交流挤进课堂,抓出实效。‛ 课外阅读功能很大,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读写能力,开阔视野,扩大知识

面,吸收信息,储存信息,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不可桂昂的作用。我们要彻底摒弃那些为了应试而进行的的大量课业训练,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对学生加以阅读指导,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示阅读方法。

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教师需要为孩子所阅读的书籍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一二年级选择配图小故事或动画片的配图故事,图文版的《西游记》《海尔兄弟》《安徒生童话》等等,三四年级可以读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如《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五六年级开始读一些世界名著,如《鲁滨孙漂流记》《爱丽丝梦游仙境》。我们老师在低年级的阅读训练中可以采取了限定性的措施,如:二年级的阅读作业是首先要求孩子们自己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默读几遍,然后大声地朗读给家长听,家长觉得不错,则让孩子们从中选择几个好的词语和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摘抄,会学习的孩子还能摘抄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到两个进行口头说话训练。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也可以结合平时的积累,实现词语的运用。如:春秋活动的过程中,会引导学生观察,活动结束之后,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平时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相似语句,进行对比,要求学生利用优美句子合作制出手抄报,互相评比,并给优胜组授予奖励。这样,学生在积累、模仿、自我创造、团队合作中学以致用,同事获取乐趣和认同感。到了高年级,我们将组织孩子们进行故事复述比赛,也可以鼓励孩子演讲自己创作的故事。为了使自己的表现更加形象生动,会配上肢体语言等,以达到惟妙惟肖的效果。而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之后,几个人配合,在对故事的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中高年级,当孩子们的写读书笔记养成了习惯以后,便可以自己设计读书笔记的格式,可以写心得体会和读后感附在摘抄后面。当然,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我们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

二、阅读过程中学生‚美的转身‛

小学语文要实现创新教育,孩子们首先要有实现创新思维的环境,这样才能形成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操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一)提供创新思维的环境

著名心理学家托拉斯说:‚我们要想创造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 因此,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阅读,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条件。过去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辛苦,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对于教材的理解和认识都来自于教师滔滔不绝的灌输,学生很难有自主权,这样,创造性也遭到了悟情的扼杀,成绩也得不到长进,学习能力也是可想而知。我们不如大胆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还学生自信心,为他们的创造性思索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呢,参与活动的机会,这样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消失了,重拾自信心。

宽松的学习环境应该允许学生带着批判的目光重新审视教材,敢于向书本、向权威挑战,在学习中有所发现、发明、创造,成为有所为的探索者,使主体性发挥到实效。应积极鼓励学生不墨守陈规,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如:郭思乐先生《关于‚语文味‛的讨论》所提到的一趟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歌的教学,学生由这首诗歌谈及了‚金屋藏娇‛的典故,莎士比亚等人的名言名句,余光中和他的妻子的故事,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娥皇、女英和舜的故事等等,学生在这个阅读交流过程中想象、思考、进步,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思想得到启发,情感得到熏陶,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得到了统一。

(二)培养创新思维的意识

我国宋朝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这句话很有道理,‚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产生疑问也是学生实现创新能力的前提,也是创新意识的表现。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除了在教学方法中有所创新,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环境,还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自己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巧妙地抓住课文耐人寻味的地方,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发现,去创造,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提高,思维才能发展,才能从被动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接受问题的挑战,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奥秘,使蕴藏在头脑中智慧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时,还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开阔性‛的联想法,‚反面着眼,注重发散思维训练‛的逆向法;‚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发散性思维法。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意识。

(三)实现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信息内容多样化和信息传递多样化的今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综合性学习‛不仅注重三个维度目标的综合,注重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还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这种学习途径都没有提供学生统一的方法和标准的答案,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从多种视角、多种层面、多种领域去寻求答案,这也是创新教育中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式。

‚综合性学习‛中根据表格查找资料、实践调查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的主题是‚留心周围的环境,思考,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够做什么‛,而综合性学习内容也是‚调查家乡的环境‛,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都紧紧围绕环境来说话、写话,那么学习完课文之后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进行分工合作,考察环境,并填好表格、做好记录,这就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要求学生的调查形式也不拘一格,可以是自己小组观察、也可以采访询问小区居民,还可以查找资料,但限定调查的一个方面。这样的活动中,可谓是一举多得,符合‚生本教育‛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本剧的表演也是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课本剧是以表演为中心,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编演课本剧,学生要使出浑身解数,将自己各门知识的积累都调动出来,使知识成为活动、有用的元素。课本剧编演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提高语文能力,增进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课本剧的编演就综合训练了这几种能力。人物之间的对话、交流、表演需要用语言沟通,训练了听说能力;学生编演剧目要以文学作品为依据,这就促使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查阅多种资料,认真体会人物思想感情,这就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阅读能力;学生组织语言,设计情节,改变剧本,提高了写作能力。在反复历练中,学生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课本剧的编演的合作性,对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其责任心,能发挥重要作用。长沙市博物馆于2012年暑假组织的《器物们的成语故事会》就十分成功,孩子们把‚自相矛盾‛、‚杯弓蛇影‛、‚三足鼎立‛等成语故事进行改编,多次排练,编成课本剧,不仅让观众了解了博物馆的文物历史,还积累的成语,并能够运用,不仅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参考文献:

[1]崔峦. 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2]崔峦.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开幕上上的讲话.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第6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学质量问题,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本教育作为当前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本教育

由于小学生缺乏实践经历,也就缺乏写作素材,所以,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经常会出现没有内容可以表达的状况。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生本教育的教育方式,提升学生对语文作文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进步,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

一、生本教育概念

生本教育指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一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教授的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语文作文学习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生活引导

写作源于生活。当前时期的作文教学,教师过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脱离实际的现象十分严重,学生完成的作品不够真实,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自然难以提升。部分教师仍将作文教学重点放在写作技巧指导上,没有明确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写作难度,局限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例如教师让学生朗读、背诵、摘抄优秀的作文片段,要求学生写作中盲目套用,在这样的错误引导下,学生的写作热情渐渐丧失。

(二)缺乏阅读指导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组织阅读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填补思维空缺,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更优异的教学效果。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指导阅读,有些老师只是简单地将文章朗读一遍,甚至有的老师根本不注重作文阅读,这些行为必然会对学生的写作产生影响。

三、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一)运用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最有效的手段,不但能使孩子们身心愉快,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某种思想教育,同时还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同学们都感兴趣的写作情境和材料。譬如元旦、中秋、国庆晚会、主题班会、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六一”游园会等,因为这些活动已经纳入学校或者班级的工作计划之中,不用我们语文老师“掺和”,由于活动的内容新颖别致,学生个个都乐于参与,形成了“我要活动我要写”的良好局面。如我们可以精心拟定和组织的活动有:(1)“夸我妈妈”演讲会,参加者不一定是全班人,但可以多角度写出几篇作文。(2)娱乐游戏,这是人人都?⒂搿⑷巳硕甲缘闷淅值幕疃?。如游戏“错位”,上课了,给学生每人发一张纸条,讲清游戏规则:第一组同学在纸条上任意写班上某一个人的名字,第二组同学写“在哪里”,第三、第四组写“干什么”,等大家写好后,随意抽查搭配成为一个句子,据有:“×××在马路边吃饭”“×××在屋顶数星星”“×××在教室里梳头”等很有趣的句子,做完游戏即刻宣布写作文,这样的游戏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也提供了情感感悟,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3)学表演。作文中需要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描述,这也是一个难点。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哑剧,例如“快迟到了”“矮个子擦黑板”“考试想作弊”、“猜动作”(猜吃西瓜、吃甘蔗、吃辣椒、吃酸东西)等,从哑剧表演中揣摩各种动作和心理活动,突破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难点。我们也可以用创设情境法让学生表演去市场采购所需食品,“讨价还价”“短斤缺两”“四舍五入”等“商业活动”进入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学会这些心理和动作的描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学生互评互改也是有效培养学生写作的手段,基于生本理念的教育前提下,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作文的评价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互评,这样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感受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这样的方式也很好地构建了科学的竞争环境,同时也让学生在写作中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引导学生阅读,积累作文素材

丰富的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从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则可以在课外阅读中受到课外读物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进而为日后的写作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当然基于生本理念的教育模式,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推荐学生喜欢看的读物,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全神贯注地进入阅读的天堂。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教育的生本理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认识到写作的本质,尽量消除学生对于作文的抗拒心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突出作文课堂的生本理念。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抛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另一方面还要求学生把事情讲清楚、讲具体。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前期准备活动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要遵循生本教育理念,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探索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更深入地进行教学的探索,创新更多更有效的写作技巧,在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前提下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正国.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6.[2]王甲河.生本教育及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研究[J].亚太教育,2015.作者简介: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第7篇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中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理念指导,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本文立足于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认识,以“生本”理念的践行为切入口,阐述了“生本”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本”理念;阅读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的实施、新高考方案的出台,强调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新课程改革强调了“生本”理念为导向下,教育教学的优化与调整,而新高考方案的出台,夯实了语文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无论是课程地位的夯实,还是教育教学的优化,都强调改革创新是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发展的着力点。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生本”理念不仅契合了阅读教学的特点,而且顺应了新课改、新高考方案的要求,对于深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应以“改革创新”为导向,在践行“生本”的过程中,夯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师生的关系与角色。那么,在笔者看来,“生本”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丰富阅读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之下,高中语文教学僵化,师生缺乏教与学的互动。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反而不利于有效阅读教学的构建。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为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创造空间。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学生的个性、兴趣要在学习中得到尊重,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自主阅读,逐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荷塘月色》的阅读教学为例。该文的重点、难点是景色的描写。于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扮演“导游”,根据文章的景色描写,先自主阅读课文。很快,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之下,仔细斟酌优美的字词句,并通过自我想象,赋予荷塘月色更多的感情色彩。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实现了有效的自主阅读,而且在自主理解与想象之下,表达自己阅读后的情感,对于构建有效阅读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高中生厌倦阅读教学,其重要原因在于传统阅读教学的程式化和教条化,使得师生在课堂上缺乏真正的互动与活力,造成阅读教学枯燥无味。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下的阅读教学,激活了课堂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契合学生的个性需求。

二、转变“角色”,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单一方向的教学输送,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但是,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呢?就是把阅读的主动权给学生吗?在笔者看来,阅读的主动权要给学生,但前提是师生要转换好“角色”,让学生有更好的空间自主探究阅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互动性应建立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因此,“角色”的转换与明确,是践行“生本”理念的重要前提,也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必要要素。学生个体的能力体现,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培育。例如,在《记念刘和珍君》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作为阅读教学的促进者,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阅读小组,并引导学生借助下文注释,以阅读主体的角色,阅读课文。学生阅读之后,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主旨,并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真切的体会与感悟。提问学生:①文中的“中国人”、“苟活者”和“真正的猛士”分别指什么人?②刘和珍、杨德群等真的猛士给了我们的人生什么样的启示?③“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请问: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进一步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化对文中重难点句的认识,逐步靠近并实现教学目标。

三、关注并尊重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

中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时期,自尊心强、热于探究、好动,这些都可以成为推动阅读教学的重要因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教师要善于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张扬个性的同时,逐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应以兴趣为导向,兴趣的激发是转变阅读教学枯燥无味的重要前提。因此,阅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要优化,僵化的教学形态,既无法实现个性化阅读,也将阅读教学带入尴尬的境地。教学是一个过程中,建立在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进而实现有效阅读教学。例如,在《孔雀东南飞》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转变“一肩挑”的教学模式,转而让学生以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在共同探究刘兰芝被遣的原因时:有学生发言“刘兰芝被遣,其实是因为她没有为焦家生育小孩”,也有学生说“这反映了传统的婆媳矛盾不可协调”等等。学生们各抒己见,肯定都是源于学生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领悟,哪怕有的内容已超出了诗歌内容的范围,这时,教师首先都应给予学生肯定,尊重学生的见解及情感表达。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依托。通过落实新课程改革,践行“生本”理念,优化教学模式,转而以创新性的教学思维,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有效阅读教学。高中学生风华正茂、个性张扬,思想情感正走向独立和成熟,在阅读教学中应实现个性化阅读。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夯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真正走进无限丰富的阅读世界,去深入品尝阅读的滋味,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提升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丽丽.基于新课标课堂教学有效性视角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03).[2]张雪平.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5(08).[3]袁延军.论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探究[J].学周刊,2012(08).[4]祝来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0(05).作者简介:黄光海,男,重庆璧山人,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第8篇

一、对学生的全面信任

参照先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和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 我们不难发现, 生本教育更加偏向于平等与民主的师生关系。 所以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只是去做学生阅读的助手, 在学生迷茫的时候适时地点拨, 因为我始终觉得在小学课堂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长此以往, 才能实现生本教育的最终目标, 即以学定教, 不教而教。 所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对学生学习有过大的干预, 而是以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掌握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对学生的高度尊重

原有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更加偏向于填鸭式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学生的主观意识得不到尊重, 那么生本教育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 我上阅读课一直会问三个问题:

1.在本篇课文的学习中, 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怎么来获取这些内容的?

3.学完这篇课文, 你知道了什么?

可能很多人会问这些和生本教育有什么关系? 其实, 想要完全地阅读理解一篇课文, 必须提前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来对课文的整体内容进行掌握, 然后再对文章进行精读, 体味文章的中心思想, 最后就是根据课文进行相关阅读的扩展。 只有这样循序渐进, 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才能使学习课堂更加高效。

总之, 小学教育对于学生学习的初步掌握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所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不应该单单是知识的积累, 更应该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生本教育为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参考示范作用。 只有这样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使课堂更加灵活, 只有按照学生的求学本能, 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 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化。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小学语文教学偏向于单纯的对知识的积累以及题型的训练, 这一过程被老师所承办, 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 缺乏对知识的主动接受。针对此种教学课堂, 我国特提出了“生本教育”, 根据我国现状, 对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进行探讨, 不足之处还望批评、纠正。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教育理念;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一轮教改进一步深入的今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生本教育的理念也逐步被人们所接受。生本教育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一种顺应学生天性,唤醒学生阅读兴趣,架起课本与生活的桥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关键期,它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主要研讨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及策略。

一、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堂上教师的权威地位还没有完全消除,学生在教师的主宰下主动性欠缺,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没有得以树立,致使在语言阅读学习中无法展开拓展性思维,在教师过于详细的教材讲解中,欠缺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十分不利,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结果是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思想僵化的机器。

2.流于形式的自主合作。新课标提倡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式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由于许多老师理解上的偏差,在实际教学时往往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模式,表面上学生们都参与了课堂活动,但在活跃交流的背后却存在着形式化的倾向,缺少对自主合作过程的指导,或者对学生的随堂提问没有给予合理的解答,造成自主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意识没能真正发挥效益。

二、将生本教育理念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这是生本教育的核心,它是在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层面上进行设计的教育。老师的价值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内在兴趣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自己能力范围内,老师只是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必要的解答。笔者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研究。

1.联系学生实际开展个性化学习。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提供一定的个性化的意见或者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也得到提高,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有利的。在学习《金色的草地》第二自然段时,安排同桌的学生扮演兄弟二人表演玩蒲公英时的场景,让他们体会到草地所带来的快乐。这样既改变了老师唱独角戏的沉闷课堂气氛,学生又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授渔。小学语文中有一篇《桃花心木》精读课文,课文中种桃花心木的园丁,以大自然的气候变化为依据,让树苗在自然变化的气候环境中成长,园丁则采取了模仿大自然的措施,不定时、定量地为树苗浇水,让小苗适应自然生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受的考验,为将来的生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园丁内心一直秉持一种信念:参天大树的成长过程中,在其幼苗时期应给予其必要的浇水、施肥帮助。为了使它将来自己能够在土壤里找到养分,为将来长成参天大树做好准备,现在就要拼命扎根。园丁采取仿照大自然的方法精心帮助——浇水,就是为了达到将来的自己汲取养分不用再浇的目的。

长期以来,人们用蜡烛比喻老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结果也造成一些学生他自己不发光,只等着被照亮,学习死记硬背,从不动脑筋独立思考。长久下去,我们的学生就达不到自己“汲取养分,向上生长”的目标。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将老师的“教”转化为点拨引领,学生被动的“学” 转化为自主性的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以课程为蓝本,寻找最能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关键点,对学生进行引导,自主探究。通过前置性作业的课前探究、课堂上进行小组内交流学习、同学间相互讨论、老师适时的点拨引领,使得学生在质疑与讨论、互助与合作、倾听与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自信、自主地学习,准确、流畅地表达。

3.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天性。儿童天生就对新生事物有好奇之心,学习是他们自身的需求。《揠苗助长》的故事,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故事中主人翁不按照禾苗自然生长的本能,自认为拔苗可以助长,而事实上恰恰违背了禾苗自然生长发展规律,禾苗不但没能长高,反而全部死掉了。这个故事给予我们启迪:“禾苗”的成长都要以科学为依据,在自然规律的过程中进行科学培育。生本理念下的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这棵“禾苗”天天向上的学习天性,老师是科学培育“禾苗”的园丁。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帮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另一方面,老师是科学教育领域的“农夫”,在科学教育领域内为禾苗做好“松土”“浇灌” “施肥”“防病”等工作,达到“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目的。

4.改善师生之间关系,增强师生之间联系。在生本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也逐渐有所变化。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些隔阂,学生对老师时常敬而远之,师生之间在有些时候难以有效地沟通。生本教育理论的实践中,增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不论是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是在课后朋友般的交流都打破了师生之间的这层隔阂,促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进而增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简而言之,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达到“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实现学生自信、自主地学习,准确、流畅地表达。

参考文献

[1]许晓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6).

[2]林玉兰. 生本理念下阅读教学的指向[J]. 小学教学参考,2013(07).

[3]张德成.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见解[J]. 现代阅读

(教育版),2013(04).

上一篇: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下一篇:很失望很伤心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