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研究-报业革新

2024-08-04

媒介研究-报业革新(精选5篇)

媒介研究-报业革新 第1篇

中国媒介问题研究论文

数字化时代的报业革新

学校:中国传媒大学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

班级:08电子科学与技术班

学号:200810123012 姓名:张勋 任课教师:胡正荣

1共4页

关键词

广告、新媒体、中国报业、发展与革新、集团、内容、渠道

引言

自2003年以来,以互联网和户外视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对国内的广告市场格局开始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平面媒体的广告市场份额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国内广告市场在过去8年中的增长幅度一直在10%-20%的区间内,从发展趋势上越来越靠近10%的标准线,趋于稳定。报纸广告市场在2005年之后连续4年的增长速度都低于国内广告市场的整体增长,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有增大的可能,表明报纸媒体在国内广告市场中的广告份额在不断下降。

2009年,世界经济的衰退和我国经济发展减速已经是不可争辩的事实,经济环境的突变也会对广告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广告总量增长速度减缓在所难免。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到两年内报刊媒体的广告经营可能会创下新的历史增长低值。目前我国报业正处于向数字化转型的尝试阶段,面临新媒体对广告市场的全面抢滩登陆,以报纸为首的传统平面媒体只有坚持内容为王,进行渠道扩张才能在数字化时代重新焕发生机。

正文

进入21世纪以来,原来基本上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媒体阅读,现在演变成以个体阅读、身份阅读为主导的形式。在社会群体强烈分化以及市场需求对媒体的推动下,传媒产业出现了分众化和碎片化得趋势。信息平台与渠道越来越多,内容市场则趋于细化。因而要在这样的一个多元化社会之中明确产品的定位尤为重要。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处于一种无反馈的状态下的生存,这在行政支持下是可能的。但是,在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媒体冲击之下,任何传统媒体必须要考虑的现状是,它所做的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它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它的主要受众到底是哪个群体。如果它真的是为了读者,为了对象的话,就必须要加强对象化的服务,加强读者性的服务。道琼斯公司的金融数据权威发布能力,彭博社金融服务的信息速度感,这些成功媒体长久以来针对性的对客户所进行的的服务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

虽然业界一片唱衰,但是不可否认报纸仍是传媒行业里最主要、最权威的新闻内容制造商与提供商。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长期形成的强大社会公信力和秉持社会责任感的优良传统。高质量的内容是报纸的生命,秉持内容为王依旧是优秀的职业报人所恪守的信仰。然而现在已经不再是仅仅凭借深度的新闻报道就

能抓住读者的心得时代,必须考虑的是精确的传播,其内核包括版面结构的优化和内容的精确打击。做到以读者为中心,将平面媒体细分到综合、财经、时尚、娱乐等等类别。报纸定位只有拥有清晰地市场价值,能够吸引住相应消费群才是深化内容制作优势的前提。例如《商务旅行》抓住了中国商业环境的国际化、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带来商务旅行市场逐年快速增长的契机,定位区别于传统观光旅游杂志的制作概念,向中国商人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商务旅行经验与信息,结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回报。可见,对自身的清晰以及正确的定位才是一份报纸实现内容为王的基石。

不仅内容制作方面的优势还要深化,对不同传播渠道也应该进行新的布局。把新的传播介质理解为品牌延伸的载体,报纸应从自身继续整合资源出发,积极开展报网互动、手机报纸与电子杂志。采用数字化的技术,实现报纸新闻内容在纸质报纸、网络报纸和电子版销售上的完美融合。全媒体的竞争并不是指内部的竞争,而是指一个媒体平台的新闻供应能力既可以帮助平面媒体,也可以帮助到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整个产业的链条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延伸,各个环节可以相互支撑,实现传播价值的最大化,从而与其他媒体品牌间展开全方位竞争。例如,美国福布斯集团不仅做杂志内容,还有更多其它产品的推出,网站作为权威数据与信息发布者的利润已经超过了杂志本身,而其投资公司本身就是风险投资公司,杂志承担的是探矿者的身份。中国平面媒体也有许多报网结合的成功案例,《财经》杂志将和讯网运作上市,网站不仅作为杂志内容的延伸互动平台,还将零碎的信息与博客内容经过专业整合后出版,已经逐渐显示出跨媒体的资讯平台结构。这种报网结合的品牌运作方式将是报纸介入新媒体渠道的主要手段。

当今报业的集团化竞争已经日趋激烈,默多克与他的新闻集团的成功已经昭示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并购进入新媒体渠道。发展成为跨媒体、跨领域的文化传媒集团已经成为当今报业集团发展的目标。在数字化生活得今天,每个人都是记者,每个人都在控制着信息时代已经成为了不可争议的事实。为使全民参与到传播之中,报纸就必须扩展自己的互动渠道。南方都市报的华语系列传媒大奖、南方汽车展、责任中国系列活动、时尚集体婚礼、拍客拇指总动员彩信大赛等互动活动均取得不错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传统媒体必须通过创新媒介传播形式与受众展开互动才能重新焕发生机。

报纸向新媒体转型是品牌的延伸,而不是产品的转移。例如,《21世纪经济报道》从行业论坛入手,面对高端商务人士的21世纪博鳌论坛等品牌推广活动已经逐渐显示出高端权威信息论坛的气魄,同时也进行了报纸品牌的推广。而《日本经济新闻》除了300多万的发行量以外,还拥有巨大的企业咨询数据库,采用会员制进行信息服务,与地产公司,保险公司、旅行社、银行等与老百姓生

活密切相关的机构合作,借助媒体公信力,做相关市场调查,帮助客户创造价值也给自身带来了价值。

报纸除了将传统的传播途径进行新的利用之外,自身对于渠道的创新也必不可少。《南方日报》推出文化驿站连锁店的形式营造强制性传播空间,降低品牌推广费用;《城市画报》的创意市集给年轻人展示和交流自己创意产品的街头摊位。而在创新广告体制和制作概念,《新京报》在世界杯“干杯”活动热潮中利用二维技术使报纸立体化,加长报纸,让广告说话,不仅在经济效益上获得成功,还为为其赢得了更多广告客户。

类似渠道型媒体,集团要有所斩获,就必须在投融体制和运营机制上取得突破。中国的报业市场仍旧有诸多问题,新闻资源使用的不平等,市场监管体系的不健全,报纸发行配送体制的不完善,缺乏对市场秩序管理的有效手段,行业协会协调作用不能有效发挥,阻碍了报业市场的正常规范竞争。然而看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报业市场,我们会清楚地认识到,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在报业萧条的今天,已经有无数人预见“报纸完了”。然而传统的媒介形式不会消亡,而是继续在适应新的时代的同时开辟自己新的道路。每一种新兴媒体的出现,都不同程度丰富了人类社会的传媒形式。所有的媒介形式都存在各自的缺点,也有着各自无法替代的优势,各媒体间实际上是共存共荣,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同的媒体形态承担着不同传播使命。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繁荣与发展并不意味着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消亡。美国报业编辑协会主席2005年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依旧掷地有声:“在电报、广播、电影诞生之后,人们已经不止一次宣称‘报纸完了’,但是到今天报纸也没有完蛋。在新媒体时代,报纸将以自己的方式演进与繁荣。”

参考资料

尹明华 《未来报业发展将走向自我改变的阶段》

柳剑能 《从传统媒体的创新到参与全媒体竞争》

梅宁华 《对报业发展格局的重新思考》

张洪忠 《新传播技术发展下报纸转型的路径讨论》

媒介研究-报业革新 第2篇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播媒介也随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当今的传媒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种全新的媒介格局形式即“媒介融合”已逐步形成。传统报业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介形式层出不穷的情况之下,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在媒介融合趋势已不可逆转的环境中,传统报业如何把握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路,值得深思。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统报业;困境;机遇;对策;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变革以及受众的需求,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受到较大冲击,其发行量、广告收入等发展都开始落后于各种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其惊人的发展变革速度,使得媒介融合的趋势已经逐步形成并且不可逆转,因而媒介融合也成将为传统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报业在媒介融合趋势下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同时也会遇到较好的发展机遇。

一、媒介融合的现状

1.媒介融合的概念。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最早提出“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在他的著作《自由的科技》(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中提到“传播形态融合”,正是指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的寓意。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中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 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强调各种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此后,学界进一步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终极目标,由此带来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交融,形成了融合化的‘大媒介’产业形态”。需要指出的是,媒介融合并不是指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机械化的组合在一起,而是各种媒体相互穿插交融衍生出新兴媒体的媒体现象。

2.媒介融合的现状。经过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目前存在的媒介形式主要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手机等。而中国传媒业已形成由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共同构成的多角度、多方位的传播架构。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加快了媒介融合的步伐,因此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但就目前国内形势来看,多种媒介融合的规模尚未形成,媒介之间的融合处于起步阶段,融合模式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单向融合,如电视与网络的融合、广播与网络的融合等等。2010年,我国“三网融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从而带来了媒介从内容到终端的全方位融合。“三网融合”包括[1]:内容融合,即各类纷繁复杂的内容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运营[2]。渠道融合,即对原有的广电网络进行更新换代,通过网络渠道、卫星渠道、有线渠道等渠道传播内容[3]。终端融合,这包括电视、手机、电脑、PAD以及其他通讯设备终端的融合,另一方面包括终端设备的融合和终端服务的融合。

3.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广播网络“三网合一”的形成,能够给受众带来一种全新的消费习惯,进而加快新产品的推广,加速P2P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等的进一步发展。这样的媒介融合的技术,与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相互交叉、渗透,定会促进新媒体的出现。然而由于政策壁垒、技术壁垒、管理壁垒等影响,我国媒介融合的发展并未像欧美等国家迅速,但是随着全球信息化以及全媒体的时代的到来,媒介如何的趋势势必不可逆转。媒介融合不仅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利润与较低的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高质高量的信息。同时有学者指出,媒介融合的最高形态称为整合媒介,整合媒介包括组织融合、资本融合、传播手段融合三个主要阶段。整合媒介将会成为未来媒介发展中的一个趋势。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报业的困境

网络技术与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媒介环境,互联网、手机、PAD等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报业惯有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传统报纸面对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现:

1.时效性不足。在媒介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报纸携带较为便捷,因而成为了人们最热衷的获取信息的渠道。然而在媒介融合的今天,报纸的传播速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信息获取时效性的要求,而携带同样方便的手机、PAD等新媒体则以其及时的信息发布满足了受众对于时效性的高要求,得到了大家的青睐。传统报纸在传播内容时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排版、印刷等制作,而新媒体几乎可以使受众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信息,其信息的发布速度远远快于传统报纸。尤其是对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传统报纸的报道显得更为滞后。这样便使一些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放弃了传统报纸,改而使用新兴媒体来获取更新更快的消息。传统报纸的受众老龄化以及受众流失现象日益突出。

2.互动性不足。传统报纸的最大特点就是单向传播,虽然也有些报纸开办了读者来信互动的版块,但是当新媒体出现后,这样的互动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网络平台的出现、手机短信的简便等形式,都为受众提供了互动的场所。一些网站的论坛以及当下流行的微博,更使得受众可以对某一事件第一时间进行评论、抒发表达自己的观点情绪,同时受众也可以成为一名草根记者,对某一事件进行报道。相比报纸的读者来信互动来说,这样的互动模式受众更容易接受,也更为方便。由此可见,传统报纸在与受众的互动环节上处于劣势。同时,由于传统报纸是单向传播的模式,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信息,无论好坏、感兴趣与否都只能是一味的接收信息,而媒介融合趋势下的信息传播改变了单向传播的局面,受众面对信息时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

3.信息量以及趣味性不足。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每天发布的海量信息相比,传统报纸则由于版面以及出版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传播信息数量方面望尘莫及。同时,传统报纸的版块设置大都以时政、民生、经济、娱乐、体育等为主,传播内容的局限同时也使其趣味性略显不足,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传播的海量信息则会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各行各业,并且会以各种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如视频、图片等,这样以来其趣味性与可读性均强于传统报纸。

三、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报纸的机遇

不可否认媒介融合所建构的新兴传媒环境带给受众许多传统报纸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我国目前的媒介环境正处于媒介融合的起步阶段,媒介融合的准则框架等都较为混乱,因此,新媒体所建构的传媒环境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同样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小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正是传统报纸在未来的转型发展中可以把握的机遇所在。

1.新媒体对信息的真实性把关不足。新媒体给公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然而部分人为了获取点击率以及出名等目的,发布大量虚假不实的信息,使得新媒体海量信息库内充斥着诸多不真实的信息,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影响受众的思辨能力。而传统报纸发布的信息都会经过采、写、编、评等环节,最后呈现在受众面前的信息都是经过许多媒体人审核、把关的信息,是有着正确舆论导向的信息,因此在公信力方面,传统报纸相比新媒体更为可信可取。

2.新媒体对新闻报道的深度不足。新媒体满足了受众对于信息时效性的要求,这必然导致其提供给受众的信息比较肤浅,新闻报道的深度明显不足。传统报纸有着长久发展形成的报道模式以及文化底蕴,同时也必然会拥有一支优秀的采编队伍,对某一新闻会进行跟踪报道,挖掘新闻表象背后的真相。因此在报道深度方面,传统报纸更胜一筹。

四、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报纸的应对

1.与新媒体合作。纵观传媒发展的历史,任何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不可能完全取代某一种传统媒体,传统报纸亦是如此。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变迁,传统报纸仍然会拥有自己特定的受众群体,因此所谓的“报纸消亡论”未必会实现。但是,传统媒体面对全新的传播环境,如若不改变自己的发展模式,其发展的空间势必会逐步缩小。面对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传统报纸也应顺应发展的步伐,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使自身能更好的得到发展。传统报纸可以与网络媒体合作开办自己的站、论坛、博客、微博等,打造自身在网络环境中的影响力、树立品牌、提高价值。这样既可以提高传播信息的时效性,也能打破传统报纸单向传播的模式,更好地与自己的读者进行互动。另外报纸也可以选择与手机运营商合作开展手机报业务。当下也有一些报纸与电视媒体合作,开办一些诸如读报类的节目,使得受众对于报纸的兴趣增强,增加受众的阅读欲望。

2.培养高素质的全能记者。传统报纸相比新媒体而言,拥有一批高素质的采写记者,然而面对媒介融合的时代,记者只会采写已经不足以满足这一行业的发展。媒介融合环境下的记者应该是类似于西方冠名的“超级记者”,这些记者掌握较全面的多媒体技能,他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

3.办有特色的报纸,受众定位明确。在全新的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报纸应该改变思维模式,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办有特色的报纸来吸引更多的受众,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因为版面的限制,传统报纸在发布的内容上应该有所取舍,力求突出特色,做到内容与众不同而精彩。同时,受众是独立的个体,对媒介的选择自然不同,传统报纸应该明确自己所要争取的受众群体,细分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受众群体,从而使得报纸结构更为合理,而是迎合所有受众的胃口。

4.保持自身良好的传统。传统报纸在与新媒体融合的同时,应该保持自身长久发展沉淀下的良好传统,如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深入等。而不能因为要更好地顺应融合趋势偏离正常的轨道,也不能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而发布不良信息,使自身变得与一些新媒介一样庸俗。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媒介环境竞争日益激烈,传统报业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处境。媒介融合,给传统的报业带来了一种新的发展思维。与新媒介融合,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成为当前传统报纸的首要任务。如何在日趋复杂的环境中立足,如何在融合的道路中走出自己的特色,如何在稍显庸俗的传媒领域中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传统,传统报纸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徐沁.媒介融合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张蕾.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纸的转型之路[J].新闻爱好者,2011(12).

报业媒介融合的渠道创新研究 第3篇

笔者通过深入研究,认为报业进行渠道创新的关键,在于利用好信息推送机制,联合互联网企业及软件开发商打造区域内的信息推送网络,笔者称之为“区域信息推送理论”。—过去,传统报业通过自身的发行渠道将报纸投递至区域内的订户及报刊亭里;现在,报业要做的就是把信息推送至区域内的用户终端上。

“区域信息推送理论”的内容是:用户启动电脑化终端(如个人电脑、3G手机、上网本、互联网电视等)上任何一个网络程序或软件,就会开启一个直达特定区域用户终端的通路,打开一个传媒机构可利用的信息推送渠道,由此产生构建区域强势信息平台的契机。该理论基于如下几个前提:1、网络的过度竞争导致受众的注意力涣散及固定的上网习惯,新建网站或弱势网站想要有突破性的发展,除了做好内容,还必须借助引导性的阅读的机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信息推送;2、电脑化终端上各种网络应用软件及程序由全国性的企业开发,而区域信息内容由本地的传媒机构控制,前者的优势在于信息渠道与技术,后者的优势在于区域内容和经营资源,这是两者合作的契合点;3、网络程序或软件具有IP地址识别功能,可以把具有地理接近性的信息传送至用户终端。

如今,有些媒体已将“区域信息推送理论”付诸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有些正处于积极的尝试当中,但目前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笔者将通过电脑、手机、电视三个终端的分析,对该理论进行解读。

电脑终端

电脑与互联网连通的途径很多,总结起来大致有三类:软件、网站和电信运营商。

软件

目前可实现信息推送的软件种类涵盖即时通信软件、浏览器、杀毒软件、网络电视软件、输入法软件、播放软件、下载工具软件等等,本文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加以说明。

1、即时通讯软件

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与地方报业合作开展媒介融合业务,腾讯都是做的最好的互联网企业。腾讯QQ的注册帐户总数为9.9亿,活跃帐户数达到4.48亿,日均覆盖人数1.45亿(艾瑞网2009年12月数据),是中国即时通信业当之无愧的老大。至2009年,腾讯分别在重庆、西安、成都、武汉创办了大渝网,大秦网、大成网和大楚网等四个子网站,它们全部成为了当地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综合门户。

以腾讯·大楚网为例,由腾讯公司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于2008年合资创办,其通过网民电脑桌面的QQ客户端,以区域IP定位的方式,为当地网民定向弹出迷你首页与即时信息,构建了直达当地网民的强大渠道。腾讯的渠道优势结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内容优势,外加与《楚天都市报》的深度互动,大楚网上线10个月日均独立IP访问量达90万,峰值过百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当时其他省份报纸网站的日均独立IP访问量鲜有超过30万的,其中不乏经营多年、投资过子万的网站。

腾讯主要通过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两种信息推送渠道,将“网络触手”延伸至每一个区域,每一台终端。迷际首页主打新闻,涵盖新闻、财经、娱乐、体育、汽车、博客等近十个专栏。每个专栏有约20条信息(含图片),整个迷你首页就有近200条,这点绝不亚于任何一张综合性报纸。小巧的外形,充足的内容,较少的广告,让QQ用户在每次登录QQ后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天下大事,因此得到了广大QQ用户的喜爱。虽然这样的信息弹出有不请自来的“扰民”之嫌,但由于在内容上满足了用户需求(其后有腾讯门户网站的平台支撑),加之广告量不大,用户的投诉还是相对较少的。在这点上,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的迷你首页就没有这么幸运。

2、杀毒软件

也许很多人会对此感到困惑:杀毒软件也可以用来播新闻?笔者认为,只要是连通互联网、能够识别用户IP地址、可以弹出窗口消息的任何软件,都可以用来进行区域信息推送。同时,这些企业大多都是技术型企业,基本不生产任何内容,与报业机构不会发生业务重叠,做到互补。不仅如此,杀毒软件最大的一个优点是:一旦启动电脑,它就运行,并可以用以推送信息。从这个角度讲,杀毒软件比其他任何软件的在线时间都要长。

3、网络电视软件

PPS是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网络电视软件,提供最大量的影视内容,日均覆盖逾2500万人。启动PPS软件后,通常会弹出影视推介信息或广告窗口,其内容量很少,一般为两三条。

4、输入法软件

搜狗输入法是中国用户量最大的输入法软件,由搜狐公司研发,至2009年11月,其装机量已经过亿,有53.2%的人将其作为最常用的输入法。和杀毒软件一样,电脑启动后,它就运行,并可以用以推送信息。搜狗输入法以“词库更新”的形式弹出窗口消息,其上含有新发事件的关键词与网络新词,以及少数新闻标题链接,总体说来窗口较小,内容较少。

5、播放软件

日均覆盖人数最多的影音播放软件是暴风影音,达到了2218万人。用户启动暴风影音播放器后,会随之弹出它的迷你首页与即时信息窗口。

网站

作为中国最大的新闻门户之一,新浪一直有进入区域的意愿。2009年5月,新浪CEO曹国伟、总编辑陈彤等高层集体人川,面会四川省委宣传部黄新初,宣告新浪四川站正式上线。6月1日,新浪河南站正式上线。从这一系列动作表明,新浪已在区域化方面加力。但在渠道方面,新浪只是拿出了首页的少部分文字链资源,通过IP定位的方式,带动新浪地方站的发展。相较腾讯所构建的推送渠道,其力度是有欠缺的。

电信运营商

毋庸置疑,中国的三大运营商把握着最大量的用户资源。中国电信的网民数量在1.71亿左右,中国联通的网民数量也不低于1.24亿。

在技术上,电信运营商不亚于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以中国电信为例,其主要使用的信息推送方式是迷你首页及广告弹窗,它们通常在用户启动浏览器时弹出。这与腾讯QQ类似,但网民却对中国电信的做法比较反感,投诉较多。问题的核心在于“广告扰民”。无论是它的迷你首页还是信息弹窗,都含有数量众多的广告和服务推介,基本没有任何新闻信息。电信运营商是做渠道的,但这种做法无异于是在展示他们的“渠道霸权”。所以,以内容见长的报业机构与之合作,共同搭建平台,算是各取所需。

手机终端

在手机终端上,报业早在2004年就实践了信息推送。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率先推出了第一份手机报,开启了国内无线报业的新纪元。手机报虽有一个“报”字,却不是“报”,它只是摘录报纸信息的手机彩信。既然是彩信,那就意味着不只是报纸,包括电视台、电台、网站、运营商等在内的相关机构都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展开角逐。一阵“手机报热”之后,赫然发现,拔得手机报用户量头筹的是中国移动的《新闻早晚报》。就这样,报业为他人做了嫁衣。

渠道进入内容竞争,是媒介融合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三网融合加速后,这点将更加明显。这种情况下,必须指出的是,我们强调“渠道为王”,但不“唯渠道论”,渠道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构建强势信息平台。即“渠道为王”,是为了“平台制胜”,否则这样的渠道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本文的另一要点。报业在渠道创新的同时,更要注重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完善,通过在电脑与手机上的信息推送(包括手机报推送),逐步把用户吸引到传统网站和手机WAP网站上来。努力做到一旦哪天这种信息推送合作取消了,网站仍能够吸引足够大量的网民—此时吸引网民的是网站的内容、服务、氛围及使用习惯。

前文已列举了多种基于电脑终端的信息推送方式,将来它们也完全可以应用在手机终端上。随着3G的逐步推广,3G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呈现出智能化与电脑化的趋势。手机输入法、手机浏览器、手机搜索引擎、手机杀毒软件都已投入使用,电脑的其他功能与服务也将逐渐被移植到手机上,这些都只是时间问题。

电视终端

人均收视时间最长的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超过了每天200分钟;老年人年龄越大,收视时间越长,且多分布在白天,这点从每个电视台白天充斥着大段大段的老年人广告可见一斑。这样的年龄结构与媒介使用时间,正是报纸所需要的: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报纸的潜在读者群;老人在白天读报,无人打扰。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相比网民免费使用网络信息的习惯,电视观众有良好的付费收视传统,因此报纸在电视上推介,比在网络上更容易撬动消费者的腰包。

不止是受众,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融合提供了可能。2009年,TCL mitv互联网电视的大规模旺销,将中国引入互联网电视时代。说起来互联网电视的原理不复杂,TCL只是将集成电脑芯片植入电视,此外与网络电视巨头PPS展开合作,最后再把电视多插上一根网线,就完成了整个产业升级。清楚了这些,报业机构倘若与PPS和广电合作,以中老年人为目标,将电子报纸推送至每家的电视屏幕上,采用利润分成的方式,也许报纸上电视的设想就不再遥远。

过去,国家对三网融合有政策限制(广电业与电信业不得涉足对方业务),但像TCL mitv这样终端技术的进步却使两条不能交汇的平行线在终端上融合了,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三网融合成为了客观事实。

结语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提出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确定今年试点电信广电互相开展对方业务,至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的发展。显然,在媒介生态发生剧烈变化的今天,国家在政策上是乐于做出这种“顺水推舟”的改变的。

三网融合,以及它带来的三屏合一(电脑、电视、手机的“三屏合一”),将彻底打破内容生产者与渠道、终端间的藩篱,消解媒体的固有产业链,重塑媒介生态。传媒机构将置身于一个新的产业链上,这个链条不仅包含现有的传媒机构,还包括新兴的内容提供商、电信运营商、软件开发商、终端制造商以及其他与信息生产相关的企业。报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浅谈新媒介融合时代报业如何革新 第4篇

关键词:新媒介融合 报业 创新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把传媒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互联网,3G手机等刷新着人们对于媒体的认知。以广播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新媒介时代的最初遭受了严重冲击。2009年金融危机,世界报业跌入谷底,一些知名报纸相继停刊、破产,有的学者甚至抛出了“报业消亡论”,预言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报纸最终会消失,退出传媒的历史舞台。然而,随着最初的冲击和动荡过后,报业开始反思并寻找新的发展之路,最终成功突围,重新焕发生命力。

报业要想一直长久发展下去,笔者认为,必须不断注入“新”的东西。这个“新”可以理解为创新、新鲜。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阐释报业如何进行革新。

一、 新思想

1.与新媒介融合是必然轉变

报业首先要转变思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属于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已经远去,与新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也是报业的必经之路。纵观中国很多报纸,都开办了报纸电子版,开始与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媒介融合。如依托人民日报开办的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的中青在线等。

两者的融合利大于弊。报纸网络版可以依托纸质版的优势资源,网络新闻没有从新华社获取原始新闻资料的权利,网络版还可以吸引一批更加习惯于使用互联网来获取新闻的年轻受众。而报纸拥有一大批忠实的中老年受众,而且更加适合深度报道,可以弥补网络新闻多年轻受众且新闻短小精悍的缺憾。

2.办报思想及宗旨的革新

我国的报纸大致分为党报、晚报、都市报等几种类型,报纸类型的不同决定了办报宗旨和办报思想的不同。党报以达政令,舆民情为己任,而都市报则更侧重于服务人民生活。但报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宗旨,那就是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服务民众。

在中国众多的报纸中,《南方周末》是一份独具特色的报纸,它的宗旨是“在这里,读懂中国”,而它也一直践行这一宗旨,这也是它为什么深受民众和媒体人喜爱的原因,曾有调查显示,新闻从业人员最愿意供职的媒体,《南方周末》高居榜首。在这里,可以读到最新的新闻,可以读懂新闻背后的新闻。中国报业缺少的就是《南方周末》这种有见解、有深度,办报宗旨鲜明大胆的报纸。

二、 新创意

1.栏目创新

对于报纸来说,就是不断开设能吸引人的栏目。从电视媒体激烈的角逐中就可以看出栏目创新对于媒体来说多么重要。从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相亲栏目的盛行,再到浙江卫视为代表的《中国好声音》选秀类栏目,到现在电视上盛行的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爸爸去哪儿》明星真人秀档,一个个全新的节目不断掀起收视热潮,而后起者也开设了类似的电视栏目,期望能从中分得一杯羹。在看依托报纸等传统媒体建立起来的电子媒体也是各具特色,人民网有人民时评等精彩栏目,吸引了一大批固定受众。新浪搜狐等一批网络新闻服务商也是各具优势,新浪的图片新闻向人们展示了读图时代的精彩,搜狐的微门户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快节奏的阅读方式。

再来看报纸,能有一个让人驻留、期待的栏目会为报纸留住更多的忠实受众。如《齐鲁晚报》的副刊”齐鲁青未了,以怀旧、文艺的风格吸引了一大批受众。《都市女报》的情感专栏“说出你的故事”,也牢牢锁住了一批都市白领女性受众。

在拥有名牌栏目的同时不断创新出新的栏目,报纸的生命力才能长久。

2.内容创新

翻阅每天的报纸都会发现,新闻大同小异,新闻同质化是目前报业存在的严重问题,同样的新闻也可以出新意——角度新、说理深。角度的切入新颖,讲解道理及新闻本质入木三分是质报的典型特征。《南方周末》就凭借选题大胆新、角度报道新、深度说理新三个“新”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三、 版式新

1.向经典大报致敬

从一些经典大报的版式中,我们可以寻找出可借鉴之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一直秉承稳重严肃的办报风格。分栏严谨,色彩稳重,也形成了它们整体端庄大气的风格。《华尔街日报》甚至几十年保持报纸版式一成不变,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受人喜爱的大报,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稳重严肃的版式风格已经被人们认可接受。

2.创新版式

目前报纸的创新版式主要有三种:浓眉大眼式、眉清目秀式和杂志式。

“浓眉大眼”版式在编排上常常采用大标题,长题短文,厚题薄文,色彩对比鲜明,视觉冲击强烈。典型的代表报纸是《北京青年报》,而绝大多数都市报现在采用的都是这种版式。

“眉清目秀”版式以简约为设计原则,在编排手段上回归传统,整块版面不用一条分割线,而是留出大量的空白,给读者留出足够的畅想空间,整个版式干净、雅致。典型的代表报纸是《南方周末》、《中华工商报》等,中国相当一批有影响的报纸都采用了这种版式。

“杂志化”版式指的是一些报纸头版设计得越来越像杂志的封面,报纸头版采用大幅影视明星或是都市丽人的图片,配以煽情大标题,使报纸头版呈现出杂志化倾向。

这三种版式是目前中国报纸采用比较多的创新版式,但是报纸版式并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改变,必将出现更多的创新版式。而一份报纸如何在众多的报纸中脱颖而出,让人们在报亭购买时一眼就能锁定,报纸版式占有很大因素,所以不断创新报纸版式也是报纸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变革才能发展,对于传媒产业也是如此。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境外媒体也开始加入了中国媒体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联合早报》等一大批优秀质报开始抢占中国受众,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且不断发展下去,是中国报业乃至整个媒体需要好好思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晓璐.经典报纸版式设计[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59-59.

[2]王正鹏.报纸突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7-10.

媒介研究-报业革新 第5篇

思想政治教育是阶级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 也是一种以政治思想作为特定内容的信息传播活动。在当今信息时代下, 通过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来广泛地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对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 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宣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与受教育者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 通过媒介对教育信息的有效传达, 使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观能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 进而建立共同的意识,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以传统的单向性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满足现在多元选择的需求, 遵循信息的传播规律, 选择恰当的传播媒介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教育方式上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的表现。

二、媒介的几种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说的媒介, 指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承载和传递教育信息的物体, 是连接传受双方的中介物, 该物体可以是自然界的, 也可以是社会中创造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活动中所使用的传播媒介, 大致可分为人际传播媒介、组织传播媒介和大众传播媒介。其中, 大众传播媒介按照媒介技术更新时间顺序, 又可以分为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不同的媒介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与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及不同的受众来选择恰当的媒介进行宣传, 对于增强教育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1. 人际传播媒介与思想政治教育

在人际传播中, 传播媒介为空气,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口头语言主要借助空气发声来对受教育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际传播最大优势在于其信息内容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听觉和视觉器官, 传播内容具有直接性与现实性。其教育方式主要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一对一的面谈和通过课程的设置教育者对一群受教育者进行讲授讲解, 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方法, 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这一方面。学校通过讲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使学生学习到最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避免和减少在成长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曲折性, 引导学生思想品德的正向发展。此外, 教育双方一对一的面谈更是有利于增强互动的效果, 教育者通过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成长环境和生活背景, 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内容的传授, 使教育对象从心理上完全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从而提高其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2. 组织传播媒介与思想政治教育

组织传播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性这一特征。这里的组织主要是指代表我国政党及社会无产阶级所成立的政治组织, 如军队、政府机构和国家企业等。组织传播中常用的媒介主要包括布告、公函、宣传栏、黑板报、书面通报及内部报刊等, 这些媒介融于人们工作单位的每个角落, 使得单位成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能学习到党的各种方针政策, 因而无需刻意地去教导, 便能在无形当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传播最大优势在于能使组织内群体成员之间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及高度的凝聚力, 进而不断巩固壮大社会主流思想舆论。在这样一些特定的组织中, 组织领导者还通过使用各种传播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积极宣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 引导组织成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培养组织成员的集体荣誉感, 团结一致, 努力奋斗, 从而保证组织能够持续有效地发展, 为组织的高效运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支持。

3. 大众传播媒介与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都属于一定范围类的小众传播, 随着传播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 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及网络媒介相继出现, 这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面向社会大众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 媒介形态的日益丰富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途径得以扩展。

⑴印刷媒介

印刷媒介也称纸质媒介, 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和书籍等, 其最大的传播优势在于其擅长传达深度信息。我党从建党初期开始就一直很重视报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宣传的作用, 建党初期的办报思想认为, 报刊宣传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刊的发行及内容的制定必须服从党的领导, 这是无产阶级报刊的党性原则, 也是我国无产阶级报刊的根本传统, 明确提出不同阶级报刊总是为不同阶级利益服务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报刊业开始走向市场, 虽然开始了市场化进程, 但其始终是在党指定的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不断前进发展的, 各届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强调要重视报刊对于宣传党的思想的重要作用。书籍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之一, 其特点在于保存性强, 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有系统的文字记载, 通过对相关书籍的阅读, 学习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相关知识, 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和道德水平, 不断发展完善自我。

⑵电子媒介

电子媒介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电影等, 其最大的传播优势在于讯息的普及率高。广播是较早产生的电子形态的媒介, 信息传递的快速性和广泛性是其主要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于1940年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诞生。在革命战争时期, 广播对于传达战时信息及凝聚人心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特殊的战争时代赋予了广播电台重要的宣传使命, 它积极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 充分发挥传媒的宣传功能, 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抗战的胜利、革命的成功作出了特殊贡献。直至今日, 广播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宣传方面仍起着重要作用。电视电影为视听合一的传播媒介, 其特点为直观性强,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对于受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几乎没有要求, 即便不识字、不懂语言, 也能大概理解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影视媒介, 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教育者所设置的内容, 有利于受教育者对知识更好的吸收, 对扩大教育覆盖面具有现实意义。

⑶网络媒介

网络媒介作为现代的新兴媒介, 其最大的传播优势在于时效性和互动性较强。与传统的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相比, 互联网不受版面和播出时段的限制, 传播的信息浩如烟海, 可以覆盖全球各地的用户, 这也就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传统媒介如报纸, 电视电影等在制作到发布都需要一定的周期时间, 而互联网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布消息, 且更新周期也极快, 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性。媒介形态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从一种媒介转向另一媒介, 而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不断复合汇聚产生的。互联网就兼容了多种传统媒介的优势, 既有纸质媒介保存性强的特点, 又能声像结合, 图文并茂, 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影响力提供了新的空间。另外, 网络还有一最大优势就在于其交互性强,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使教育双方进行平等的交流与互动, 避免了传统媒介单向性的知识传授, 而忽略传播效果的弊端。但这种交流又与面对面人际沟通有所不同, 信息通过网络这个中介物来传达, 必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够全面, 因此, 要重视网络信息制定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三、顺应媒介新变化, 加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 传播媒介的形态也越来越多样化,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多, 纷繁复杂的信息内容给人们的思维方式, 道德观念及价值取向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增多, 难度加大。怎样在新时期更好地利用传播媒介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 适应媒介化环境,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 其生存和发展一刻都离不开社会环境。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除现实环境外, 我们还生存在一个由语言、技术和其它符号所构成的媒介环境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这种虚拟环境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 几乎没有人不接触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传播媒介的, 各式各样的传播信息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习和利用媒介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前人们主要是通过参加相关课程和会议来获取大部分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信息, 而今除了上述方式外, 越来越多的人则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获得思想政治信息, 并且这种方式更加方便和快捷。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适应当今这种媒介化环境, 转变过去单向性灌输的教育模式, 要教育双方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互动, 并充分发挥媒介的宣传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引导, 培育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激发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2. 针对不同教育对象, 选择不同媒介进行教育宣传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全民终身教育, 其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和层次性, 这里的教育对象在传播学里也称为受众。大众传播媒介的种类具有多样性, 针对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思想政治的教育对象及教育内容也不尽相同。如报刊杂志等印刷媒介的传播优势在于其擅长传达深度信息、读者拥有主动权、信息保存性较强, 但劣势在于其时效性不强、周期长, 而且使用印刷媒介需要识字能力, 因而受文化程度的制约, 文盲和文化程度低的人无法或不能充分使用。广播作为听觉媒介, 传播优势在于其时效性和便捷性, 对受众来说具有较强的接近性, 因此受众基本上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但不足之处在于消息稍纵即逝, 不易储存, 受众较为被动。电视作为视听媒介, 传播优势在于其声像并茂, 感染力强, 覆盖范围广, 受众接触面大。其劣势在于不易储存, 选择性弱。网络媒介最大的传播优势在于信息量大、互动性强, 但容易接触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 而且需受众具备基本的互联网操作能力。针对不同受众选择不同媒介传播途径, 才能充分发挥大众传播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3.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我国传媒业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和互联网、移动媒体等新媒介以强大的力量渗透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成为民众最重要的信息来源, 多元化的信息给人们的工作, 学习及娱乐等都带来了便利与快捷, 与此同时, 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不良信息也通过各种传播媒介, 腐蚀着人们的心灵, 造成人们道德意识的淡薄, 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 这给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能够让人们在每天接触大量的信息面前具备正确的认知和辨别能力, 对媒介信息不盲从, 并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知道通过媒介所呈现的环境并非“现实环境”, 而是人与现实环境之间的一个“中介物”, 也称作“拟态环境”, 我们接受到的媒介信息都是经过采集、加工、编制而成的, 它与真实有一定的差距。正确了解媒介组织, 解读“媒介建构”背后所隐含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有利于人们思想水平的提高。将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结合,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舆论引导的作用,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发展进步, 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 通过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来广泛地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对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 媒介形态的不断丰富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媒介化环境, 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与优势, 选择恰当的传播途径,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发展的体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形态变化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郑永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路政管理大队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汇报下一篇:篮球赛开幕式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