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津爆炸事件的反思

2024-09-20

对天津爆炸事件的反思(精选8篇)

对天津爆炸事件的反思 第1篇

天津爆炸案事件的有感

铜陵县新桥湖城小学601班

刘奇峰

指导老师

刘国发

北京时间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截止目前共发现遇难者人数162人,已确认身份162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员23人,天津港消防人员73人,民警11人,其他人员55人。失联人数11人。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虽然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也有许多人因此被追究责任,但逝者却无法复生,留给人们巨大的心灵创伤也无从弥补。我们要从中认真吸取教训,反思总结,让这类事件不在发生。

从以往的事例中我们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火灾事故都是由人们防火意识不强,不懂灭火方法和火场逃生造成的。我认为很有必要在此时刻,带着悲伤和缅怀,认真掌握火灾的有关知识,即是对逝者的安慰,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负责。

一、报警常识

1、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拨打电话“119”,报警,讲清起火地点、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情况,以及报警人的姓名、所用电话号码,以便联系。

2、报警后,派专人到通往火场的路口,厂门口或街道巷口接应消防车。

3、特别提示:使用手机报警,可直接拨打“119”,前面不用加拨区号。使用公用电话报警,可直接拨打“119”,不收费。若有伤员,应立即拨打当地医疗机构急救电话120求救。

4、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要定期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从源头上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灭火程序

1、当发生火灾时,参加灭火人员应了解物资燃烧性质,防止有毒气体中毒、窒息或引发爆炸,并选用合适的消防器材正确的灭火方法进行扑救。

2、当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禁止用水灭火,并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警进行人员与物资的疏散撤离。

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先把灭火器颠倒摇晃几次,使粉松动,然后拔出保险销,将喷嘴对准火源根部,同时按下压把,干粉即喷出灭火,灭火时,要由近及远,左右横扫。

2、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一手握住喷桶,另一手压下压把,站在火源上风侧对准火源底部喷射。(戴手套或用物品衬垫,以防冻伤)

3、自救时消防栓设备:可用于扑救室内初期火灾,火灾发生时,打开箱门或用硬物击碎箱门的玻璃,先按动箱门内运距离启动消防泵的按钮,然后取下水带和水枪,将水带接在消火栓接口上,拉出水带,开启供水阀门喷水灭火。

四、火场逃生

1、在火灾初期,可向头上、身上浇些水,用湿棉被、毯子等将身体裹好,冲出火场。

2、被困房里,应关紧门窗,用湿毛巾、衣物等将门窗缝隙或孔洞堵死,且不断向门窗、近火墙、地面及屋内一切可燃物浇水,降温。

3、火场逃生必须做防烟准备,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如没有湿毛巾,用干毛巾、衣物等织物叠成多层捂住口鼻。

4、火灾初期阶段,临近地面的烟气比较稀薄,应采用低姿逃出火场,如果烟雾太浓,在辨明正确方向后,应沿地面爬行,逃离火场。

5、在高楼层发生火灾时,若疏散通道阻塞,被困房间内,可用床单、绳子等从窗口逃生(可从窗口到临近房间、低楼层或地面,不可跳楼)。五、一般烧伤及烫伤救助常识

1、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或将其侵入冷水中。

2、将所用受伤部位附近的戒指、皮带、鞋等除去。

3、切勿拿去粘在伤口上的衣物。

4、切勿弄破水泡,切勿揉搓或抓伤口处。

5、情况严重时应迅速送往医院。

火灾无情,生命无价。逝去的生命不能挽回,留下的创伤难以磨灭。我们要吸取教训,从平时做起,提高火灾意识,掌握相关知识,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对天津爆炸事件的反思 第2篇

商英1301 张慧婷

有人说,事故是安全工作最无情的验收员。在惨痛的事故面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总会格外显眼。

不可否认,许多特大安全事故都具有意外性、复杂性、突发性,但几乎每次检讨事故,相关责任者都不能说已经穷尽所有安全工作的要求。对于危险化学品仓库与周边公共建筑的安全距离,国家早有规定要求至少保持1000米,但天津港“8·12”瑞海公司仓库特大爆炸事故中卷入的一些居民小区,却在这个安全距离之内。

平地起高楼,七分打地基,三分盖楼体。生产企业和基层单元的安全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基础。建设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关键就在于提前把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或者直接远离存在隐患的土壤。这一点,生产单位的负责人必须舍得投入,也值得安全监管者、城市规划者、发展决策者认真思考。

而对于天津这次爆炸我的感想是首先学会珍惜,塘沽事件的发生最大的感触就是突如其来的事情让我们措手不及,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下一刻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因此学会珍惜,爱护自己,珍惜身边人,不珍惜就会给你带来惋惜和可惜。从今以后学会珍惜他人,爱护自己,不要只让珍惜停留在语言里,用你的实际行动去珍惜。

其次是注重安全,安全问题永远是我们亘古不变的话题,安全高于一切,安全是一切的根本,没有了安全其它都是无稽之谈。注重安全从平常的小事做起,不忽略任何细节。在我们科锐公司特别是在车间工作的朋友,一定要按照规范操作,依据要求加工产品。始终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心中想着安全,安全生产决定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思想上绝对不能放松。

对天津爆炸事件的反思 第3篇

2015年8月12日23时30分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以下简称天津港爆炸事件)。这是一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公共危机事件。

天津港爆炸事件发生后,自媒体反应敏捷;国内新闻媒体迅即对此进行了报道,而且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海外新闻媒体也及时予以关注。据统计,在事发后的12天内,天津市有关方面举行了14次新闻发布会———这是就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举行的连续性的新闻发布会。笔者认为,时隔数月,现在再来反思当时新闻发布会的成败得失,仍然有其必要性。

天津港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以后,有关方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现已作为历史文本而存在。此次爆炸引起了全社会的持续高度关注。官方及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将事件信息动态地予以披露,公开事实真相,满足公众的知情欲望,阻遏谣言和不实传闻,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笔者认为,天津港爆炸事件新闻发布会在以下两个方面尚有可肯定之处———

第一,多部门、多机构负责人共同进行新闻发布工作。

鉴于天津港爆炸事件涉及的方面很多,情况十分复杂,天津官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没有采用新闻发言人一人发言的方式,而是主要采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参加和主持、邀约有关方面人士(包括官员和专家)出席发布新闻及回答记者提问的方式。这也许是吸取了2011年“7·23”温州动车相撞事件发生后,当时“单刀赴会”的新闻发言人捉襟见肘、难以满足公众知情欲望和难以应对记者提问的教训,因而做出了相应的改进。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说,由相关负责官员和专家出面,就自己管辖、熟悉的领域进行新闻发布和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并与之交流互动,较之由一位新闻发言人自始至终唱“独角戏”,有优胜之处。新闻发言人固然是受过专业训练和具备专业素养的专门人才,同时也是熟悉本部门、本单位情况的官员;然而,他毕竟不可能熟悉诸多特定专业领域的所有重要情况,短期内也不可能掌握公众关心的、关于特大灾难的全部信息,一些涉及敏感问题和深层次问题的“发言”需获得相应授权,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只能充当“二传手”。而天津港危险品爆炸事件发生以后,新闻发布会由多个方面的负责人出席,由他们发布自己管理或熟悉的某一方面的工作信息,效果应该会更好些。

第二,高频率地举行新闻发布会。

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爆炸,是事发后灾难仍在继续的重大事件。不言而喻,担负新闻发布工作的特定主体须对各方面情况进行不断跟踪方能胜任。高频率地举行新闻发布会,旨在体现政府在信息发布方面的积极作为和主动态度,初衷是可取的。连续式、系列化的新闻发布会,有利于及时地、动态地发布关于这场灾难的各个方面的重要信息,对于澄清事实真相、遏制谣言和传闻的流播、避免由哗然的舆论引起次生灾难,都是颇有裨益的;同时,也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有利于占领舆论制高点,有利于牢牢掌握话语主动权和主导权。

但也有些问题,无须拉开时间距离,即使是在当时也可以看出是应该避免的问题,属于败笔和弊病。

第一,首次新闻发布会不够及时。

天津官方于事发的第二天下午4时30分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距事发时间17小时)。

出席首次新闻发布会的人员包括:滨海新区区长张勇,天津市公安消防局局长周天,天津市卫计委主任王建存,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张勇是事发地的政府负责官员,周天系消防救灾工作的主管官员,王建存为救灾医疗工作的行政领导,温武瑞乃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和技术官员。首场新闻发布会在这场特大灾难发生后17小时举行,难言及时。由上述四位官员出席的新闻发布会,应当及早举行。

比之以下事件发生后的新闻发布,天津港爆炸事件后的新闻发布在及时性方面是存在差距的。2013年4月15日当地时间下午2时50分,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终点线附近发生爆炸案。在事发后的5小时之内,波士顿警方和事发地所在州州长举行新闻发布会分别是1次和2次。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外滩发生踩踏致多人死亡事件。翌年1月1日凌晨4时01分,在事件发生5小时之内,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新浪官微“@上海发布”确认消息属实,称事件致35人死亡,42人受伤。通报还称,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市长杨雄要求全力做好伤员抢救和善后处置等工作,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有着外交部新闻司参赞任职经历、著有《微博时代的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一书的邹建华,在一次论坛上说过:“过去新闻发布的第一时间应在24小时内,即所谓‘黄金24小时’,但这只是适应了‘每日新闻时代’的传统传播需求。当前,新闻传播进入了‘秒时代’,此前提出的‘黄金6小时’‘黄金4小时’等时限都已嫌慢,发言人最好在‘黄金1小时’内做出反应。此外,发言人的发言阵地也在变化,应尝试与网络媒介、社交媒体相适应,积极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1]自媒体时代,人人手中都握有处于移动状态的麦克风。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在发布关于事件真实、确切、权威的信息方面,必须有争分夺秒的意识和行动。这既是对社会负责、对公众尊重的表现,也是消除谣言和不实传闻、维护人心稳定和社会安稳的良方。错失事件信息传播的黄金时间,其结果是:公众中的不信任情绪不断发酵,代价是政府的解释受嘲弄、诚信受质疑、形象受损害,以此为迟到的新闻发布买单。

第二,主要负责人“出场”太迟。

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分管安全的副市长和安监部门的负责人应出席而未出席。他们是公众期待出场的人物,然而没有及时出场。这是对媒体记者和社会公众的心理期待太不了解还是另有隐情?这样的新闻发布会只能是减分,而不可能是加分。其实,以上两个角色迟早是要出场的。从赢得公众信任和获得话语主动权计,与其迟出场,不如早出场,早出场总是比迟出场更主动。作为事故责任方,天津港集团直至第九次新闻发布会才出场,虽然有种种理由可推脱,但其实际效果只能是挑战公众的忍耐力(不管是有主观故意还是无主观故意),从而也丧失了话语主动权。有学者指出:“重大危机应对的原则之一,是让首席长官出场;危机公关传播,也是如此。天津港爆炸事件,在前几次发布会上,屡见主官、责任官员缺席或失语,这是政府公关的大忌。”[2]在特大爆炸事件发生、公众疑虑重重之时,主官和首席长官迟迟不现身、不出声,绝不可能使公众增加对政府的信任度。应该说,从来就不乏这方面的教训。

第三,在媒体和记者面前屡现“本领恐慌”。

一些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发布官员,在媒体及记者面前显得能力低下,陷入了频现“能力恐慌”的尴尬境地。具体表现是:(1)不敢说话。胡言乱语当禁绝,说话谨慎是必须的,但慎言不等于嗫嚅、噤声,也不等于可用“不知道”来消极应对。该说的话不敢说,是对党、政府和人民不负责任的表现。(2)不会说话。不清楚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也不清楚该说的话应当怎么说。(3)不善说话。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话说好。相关人员的一句“见到大家很高兴”的开场白,虽属平时的客套话,但是在那样一种特定场合和气氛中说这样的话显然是不恰当的,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和非议,理所当然地被嗤笑。其道理很简单:因为说话人缺乏场合感,说的话很不得体。以上种种,都是“本领恐慌”的表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从根本上解决“本领恐慌”问题,关键是把人民的需求作为自己的需求,处处把人民的利益和诉求放在心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在此前提下,刻苦学习、掌握与媒体打交道的本领。

第四,前几场新闻发布会几乎每一场都有瑕疵甚至是比较大的不足。[3]

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布官员对于有没有氰化物的问题和经济损失的问题,都未予以回应。因为是首场新闻发布会,未作回应尚可理解。对于具体起火爆炸原因,所作的回答是“不清楚”;虽然不能令人满意,但并不会招致过多责备。滨海新区区长张勇在回答危险品爆炸物的位置这一问题时,所说的离居民区“还是蛮远”的话,虽然带有宽慰相关民众之意,但话语中主观臆断的成分是显而易见的,得到被公众以此说事的结果是不难预料的。

在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仍然无法提供关于危险品的详细信息,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就消防具体处置方法的问题,给出的回答是“目前不清楚”。因救灾尚处于初始阶段,历时短暂,虽遭诟病,但客观地说也还属正常。说“安全评估报告需与交通部门沟通”,也还在情理之中。发布会结束时,现场多名记者大喊:“只峰是谁?”对此如何处置?应当说,记者提此问题自有其道理;通过记者和媒体传播事实真相,正可以借机消除谣言和不实传闻的不良影响,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弊。因为关于只峰,坊间传闻颇多。如果关于灾难的舆情监测连这个热点问题都没有监测到,那么在舆情面前也就太过麻木了。记者就此进行求解和求证的问题一经提出,即使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有关部门官员事先并未掌握关于只峰的情况,通过在场助手与场外有关部门(如工商局、天津港、天津海关等)迅即取得联系,紧张有效地进行工作,问题的确切答案并不难找到,当场答复记者的这一问题并不是不能做到。与此相反,让记者带着疑问离场,在社交类媒体中将疑问不断扩散,这实在只能是下下策。

在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布官员在回应问题时使用了“这个情况不了解,需要下来问一下”“这个情况我需要找同事核实一下”。对此,从正面可理解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但在深重的灾难发生后,公众知晓他们想要知悉的信息的心情特别急迫,对传闻加以证实和证伪的愿望特别强烈,在他们看来,上述语言无异于搪塞之语,何况类似的语言还出现了不止一次。应将上述用语列为新闻发布中的禁忌语。进而言之,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官员应该做好必要的功课:应当对公众关注的热点有所了解,对公众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点有所了解,并事先掌握相关材料;面对绕不过去的问题,做好尽可能了解真实情况和尽努力核实事实情况的工作。

在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上,涉及了“安评”问题。新闻发布官员回答说,“安评”情况系由交通部门掌握。在回应中频频使用了“不掌握”“不了解”“无法回答”等否定性词语和表述方式。一次新闻发布会,由于出席者人数有限,不可能对公众欲知晓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全面覆盖,偶尔出现在场的新闻发布者“不掌握”的情况、“不了解”的信息在所难免;但经常以“不掌握”“不了解”回答记者的提问,则无论如何难以令人满意,甚至会使公众对政府部门的诚信程度和办事效率心生疑窦。何况一旦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政府某些部门和某些官员事发前的乱作为和事发后的不作为,都将受到公众的猜疑和质疑。在信息化时代,场内连线场外已是易如反掌。一场新闻发布会,完全可以把场外力量调动起来,场内的政府部门或有关机构负责人无法回答的问题,可以通过连线的方式,让场外的政府部门或有关机构的负责人来回答。如此,新闻发布会的效果就会好得多。

在第五次新闻发布会上,对爆炸是否已经确认源头的问题,有关官员的回应是“不清楚”。因前面几次新闻发布会上已多次出现过此类否定式回答,这时再用,难免引起记者和公众的激愤。面对记者“危险品与小区建设的距离”的提问,官员的回应竟是“这不是我的职责”。这比回答“不清楚”还要糟糕。因为其中隐含着“这不是我的事”“此事与我无关”的意思,急于撇清关系的心情溢于言表。记者提出的“编外消防员谁统计”的问题,未获官员回应;当被问及伤亡的具体数据时,回答是“不掌握”。对于这样的新闻发布会,再善解人意的记者和公众也难免会不解和不满。

第六次新闻发布会,为核实伤亡数字发布会延迟了开始时间。这往好处说,是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此而论,似乎不应受到指责;但也可以被理解为事先准备不足,仓促上阵、草率从事。对于发布会推迟的因由,似有诚恳地加以说明以取得公众谅解的必要。有记者提问,谁负责统筹指挥救援,官员的回应是“将尽快了解情况”。都已经到了第六次新闻发布会了,居然不能回答“谁负责统筹指挥救援”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实在是匪夷所思。这如果是实情,则反映了救援工作的无序;如果不是实情,则给人以有难言之隐的联想。这样的回答,其负面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至第七次新闻发布会,天津市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市长何树山方首次参会,给人的感觉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如果早几次新闻发布会就能出场,效果是否会好得多呢?或者我们也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样的领导干部迟一点出场,是否能确保比早出场取得更好的效果?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市长何树山的出场,被媒体记者称为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一个亮点,这不无讽刺意味。“本场发布会的另一亮点是,央视新闻频道首次全程直播了新闻发布会,包括记者提问环节。”[4]前几次的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的环节每每中断,结果是一次次地刺激了公众的不满情绪,激愤舆情很容易转化成对政府极为不利的舆论大潮。

直至第九次新闻发布会,事故责任方天津港集团方才有人参会。该集团如要求推迟出席,这属于不当要求,天津市政府不可允准;如有关系协调的因素需要考虑,则应事先进行协调,加以敦促,不可最终将被动的结果呈现于公众。如果这属于政府新闻办的安排,则应该被判为明显的不当安排,是不折不扣的失分之举。

第十次新闻发布会,安排了总指挥、天津市党政一把手黄兴国出席。因有记者问及“谁负责统筹救援指挥”的问题而未获得肯定性的答案在前,黄兴国这时(隔了三场)才出场,无论如何总是显得有点晚。这其实对展现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媒介形象是不利的。

官员怎样提高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新闻发布的水平,从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出化解危机事件舆论的能力进而体现出自身的执政能力?

笔者的见解是:

一是正确理解并保持对人民的敬畏。

保持对人民的敬畏之心,是为官之正道。为何对人民须有敬畏之心?这是因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国家的主人,官员所执掌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至高、至尊;敬畏人民方才可能尽心尽力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对人民心存敬畏,是从心底里敬重人民(而不是以愚民政策待之)、信任人民(而不是躲着、防着人民),生怕稍有不慎就会对人民的国家主人和历史主体的地位有所亵渎。这是对人民心存敬畏的本质内涵。敬畏人民并不是怕见人民、畏惧人民,并不是在人民需要了解情况的重要场合能不出场就不出场(视出席新闻发布会、与媒体记者见面为畏途),更不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用貌似客气的外交辞令行敷衍搪塞之实)。一些官员把敬畏人民曲解成了躲着不见、见了不说,实在是与真理离得太远!

公众还会把2015年的天津港危险物品爆炸事件与2012年同是发生在天津的蓟县大火联系在一起。在那场灾难发生以后,天津有关方面的不良表现已经深植于人们的记忆,挥之不去,以致有人称天津是一座“没有新闻的城市”。由于这样的背景因素在起作用,新闻发布会的信度本身就有待接受检验。新闻发布会上的任何不尽如人意之处,都有可能被与蓟县大火以后的新闻发布联系起来进行解读,从而演变成损害政府形象的新的反方向作用力。

一些官员在特殊情况下怕见人民,原因在于存在种种顾虑:或怕因一语不慎而被问责;或怕因言、形、神不妥而成为公众指责的目标或进而受到牵连;或怕“拔出萝卜带出泥”。在品端行正的前提下,消除种种不必要的顾虑,使自己的底气足起来,这当是可取之道。

二是认真做好新闻发布的事先功课。

出席新闻发布会之前,须认真备课,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

首先是做好深入了解公众心理需求的准备。事件发生地的公众与非事件发生地的公众共通的信息需求是:了解灾难造成的伤亡人数、事故的原因、事故的责任者、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等;前者较之后者,更关心灾难给自己的生活、工作会带来哪些影响和影响会严重到什么程度。出席新闻发布会者,要就以上几个绕不过去的问题进行认真备课。不能提供最终的情况,就提供阶段性的真实情况,提供动态性的确切信息。

其次是做好新闻发布所需数据资料的准备。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是新闻发布的主要方式。事实需花时间去了解,数据需下功夫去掌握;有的时候,事实的本真面目有赖于求取和认识,确凿可靠的数据有赖于刻意获得和核实。等着汇报和主动索要,两者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该知道而不知道、该清楚而不清楚,是出席新闻发布会者未能尽职的表现;一而再再而三如此,就只能用不作为和失职来解释了。

再次是做好新闻发布所使用的语言的准备。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官员不宜照本宣科,但完全可以谨慎择定核心用语、关键词;自己给自己规定慎用语、忌用语。“不知道”“不清楚”“不了解”,均属忌用语,因为其背后是对公众知情权的轻蔑和鄙视。当然,在自媒体时代,新闻发言人或新闻发布者因一语不慎而在舆论场域中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现象并不罕见;然而,倘若能够正确择语、用语,更重要的是对人民怀有应有的真诚和谦恭态度,则问题并非必定无解。

三是与时俱进地改进新闻发布制度。

既有的新闻发布的套路,与传统媒体占据主导地位的语境比较适应。彼时,信息传播的渠道相对单一,传统媒体的话语主导权体现得比较充分;官方发布新闻的紧迫感远不如今天。现在的情况是: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增且畅通,信息的转发、传播极为方便;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有些人士就在现场或附近,了解或掌握某些情况,只要感到有披露信息的需要和欲望,就会主动发布信息,或通过发表意见对先于自己发布信息者进行回应;公众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披露信息、形成“接力”和互补格局;网民中不乏对事件真相进行不懈探讨者。所有这些,对由一专职新闻发言人从头至尾发布新闻和回答记者提问的方式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当然,新闻发言人背后有着强大的团队;即使如此,新闻发布工作始终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笔者认为,新闻发布制度尚有进行改革和改进的空间。可以进一步推进线下发布与线上发布的结合,以滚动的、不间断的线上发布弥补线下发布时效性的不足。与此同时,还可以尝试将会内、会外加以紧密关联。现有的信息传播技术,已足以做到会场内与会场外连线、实现无缝对接。在记者提问的环节,当记者提出的问题让会场内的负责人无法回答时,可由主持人把问题交给场外的政府相关部门、相关机构负责人,由他或他们当场回答或经过一番求证以后回答,不可让记者提及的、已有很多传闻的问题得不到回答,从而使疑问成为更大的疑问,并进而演变成为舆论狂潮的助推力量。

四是排除新闻信息发布的体制障碍。

时任天津港集团公司总裁的郑庆跃,在第九次新闻发布会上才露面。他甫一出场就急于辩白:该公司于2004年6月由原港务局整体转制成为集团公司后,就不再具备原天津港务局的行政管理职能。他特别强调:天津港是个区域的概念,本次发生爆炸事故的瑞海国际物流公司是坐落在天津港区域范围内的一家民营企业,天津港集团公司是坐落在同一区域范围内的从事港口装卸业务的一家国有企业。“我们是坐落在同一区域的没有隶属关系的两家企业。”这一稍后即被依法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企业负责人,似乎说出了难言之隐:天津港集团公司与瑞海国际物流公司只是同一区域的两家企业,前者对后者没有管辖权、支配权。

然而实际上,即使是在同一级政府的管辖之下,工商、海关、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也会发生该作为时互相推诿、该担责时推卸责任的现象。历次新闻发布会上多次出现的“不知道”“不清楚”“不了解”等话语,就是部门之间平时职责不明的必然反映。这事实上已成关键时刻新闻发布的一种制约因素。

进一步说,对天津港也有一个管辖权问题。8月18日上午,在第八次新闻发布会上,在回答记者关于“天津港口管理问题”时,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宗国英解释说:“港口管理是由交通运输部统一管理的,按照交通部的管理办法,由市委市政府统筹。”[5]也就是说,交通部是实行“条”的管理,天津市则实行“块”的管理。虽说“统筹”是一个看着和听着很管用的词,但在救灾时、追责时、涉及切身利益时、新闻发布关涉敏感问题时,“统筹”就黯然失色、举步维艰了。此时,缺位、扯皮、推诿等现象必然暴露无遗。据一位资深媒体人称:天津港实际上有两个“婆婆”。行政上隶属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港口业务归交通部管理;安全生产监管则由天津市安监局管理。“安监局对天津港的安全监管很弱。”[6]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平时就深藏着各种矛盾、纠结;一旦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就更是难以进行统筹。就此而言,新闻发布会上出现各种乱象有其必然性。正因为如此,就更需要有担当总指挥之责的第一首长充当新闻发言人。这位第一首长,不仅是抗灾救灾的总指挥,而且也是新闻发布的总指挥。这既是对“条”和“块”的“统筹”,同时也是对抗灾救灾和新闻发布的统筹。

参考文献

[1]徐瑞哲.各路新闻发言人聚申城回首新闻发布制度30年[M].解放日报,2013-5-12.

[2]杜骏飞.天津港爆炸案:舆论危机反思[J].公关世界,2015(8).

[3]此处参考了大象舆情研究院.天津爆炸事故舆情全方位分析[EB/OL].http://www.hnr.cn/news/yuqing/yqjj/201510/t20151009_2121665.html.

[4]天津爆炸事故第七次新闻发布会的两个“首次”[EB/OL].http://news.uschinapress.com/2015/0816/1033344.shtml.

[5]滨海新区书记:天津港人事任命不属市政府管辖[EB/OL].http://news.ifeng.com/a/20150818/44456869_0.shtml.

天津爆炸事件24小时 第4篇

我们所知道的

爆炸发生了

8月12日22时50分,天津消防总队接到报警称,天津滨海新区港务集团瑞海物流危化品堆垛发生火灾,天津消防总队9个中队和港务局码头3个专职队赶赴现场扑救。

8月12日23时34分6秒,火灾现场发生爆炸。现场火光冲天,据多位市民反映,事发时十公里范围内均有震感,抬头可见蘑菇云。

“11点过突然被一声巨响吓趴了,家里的保险柜一直发出警报,路灯瞬间熄灭,像是地震一样。”目击者张先生表示。

30秒后,第二次更猛烈的爆炸发生了。国家地震台网清晰记录到了这两起爆炸事故,从记录结果看,第一次爆炸近震震级ML约2.3级,相当于3吨TNT,第二次爆炸在30秒后,近震震级ML约2.9级,相当于21吨TNT。

有媒体做了等值换算,战斧式巡航导弹的TNT当量约为454千克,即第一次爆炸相当于近7个战斧式巡航导弹的能量,第二次爆炸的能量则接近于46个战斧式巡航导弹落地爆炸。

救援开始,消防员失联

8月12日23时40分,天津消防总队全勤指挥部遂行出动,再次调集9个消防中队35辆消防车赶赴现场增援。

8月12日23时40分至凌晨2时左右:爆炸发生后,爆炸地点附近多处建筑物受到冲击波致门窗等掉落,玻璃震碎,由于天降玻璃渣,已致数百人受伤,伤者纷纷涌向医院。附近各大医院人员爆满,急诊科工作人员称电话被打爆。天津第五中心医院大夫称“没法统计接受了多少伤员,伤者太多了,很多被高温灼伤的。”

8月13日3时:公安部消防局官方微博13日凌晨消息称,截至凌晨3时,参与现场抢险的消防官兵2人失联、4人受伤。

8月13日4时30分许,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GIS发布平台实时监测数据称:滨海新区5个监测点位的空气质量指数未见异常。

8月13日04:33分,天津警方通报,12日晚11时左右起火爆炸企业,为滨海新区天津港7号卡子门瑞海国际物流公司。通报称,该公司危险品仓库集装箱堆场,装有危险品的集装箱起火爆炸,造成轻轨东海路站建筑及周边居民楼受损,爆炸原因及伤亡人数正在调查核实中。

8月13日5时许,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抵达天津,他先到现场察看情况,后到医院看望正在接受救治的受伤人员,之后主持召开会议,部署下一步工作。

8月13日早上5时许,在距离爆炸现场南侧不到400米处,四五个约足球场大小的停车场上,停放的上千辆全新汽车,几乎全被焚毁仅剩框架,仿佛一片汽车坟墓。

8月13日早晨6时30分许,在爆炸中心——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有7-8辆消防车被炸毁,车内遗留的对讲机上,还不断传来其他队员的声音。在被炸毁的消防车附近,消防人员正在搬运队友尸体,至少三具被烧焦的尸体被抬走。

8月13日6时至7时,距离爆炸现场近3公里的泰达医院,已经收到6具消防员遗体。

撤离爆炸核心区

8月13日7时,已经有热心市民在血液中心等候献血,有的市民是从凌晨2点半到血液中心排队等待献血的。

8月13日7时30分许,警方下令爆炸地点附近消防官兵撤到安全区,称“爆炸地点还有危险。”现场仅核心爆炸点留下几辆消防车。原本距离现场较远的一些社会车辆,警方亦要求全部清掉。

8月13日上午9时许,天津消防总队消息称,开发区支队、保税区支队有36名官兵失联,33名受伤的官兵在医院救治,2名战士牺牲。

8月13日上午10时30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决定:一、由于危化品数量内容存储方式不明,暂缓扑灭,确定好具体方案再实施;二、密切环保监测,派防化团进现场。

截至8月13中午12时,此次爆炸事故共造成44人死亡,其中包括12名消防官兵,住院治疗520人,其中重症伤员66人。

8月13日下午2时,天津泰达医院肾内科医生李青介绍,爆炸发生后,医院伤者人满为患,伤情最严重的是消防官兵,部分消防官兵被烧焦,仅能凭借残留衣物判断是消防队员。

8月13日下午16时30分,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新闻发布会召开。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勇介绍道,截至16时30分,爆炸事故导致44人死亡,包括12名消防员,住院521人,其中重症伤员52人。

截至8月13日晚21时,爆炸共造成50人死亡,包括消防人员17人;住院治疗701人,其中重症伤员70人。

我们所不知道的

到底是什么爆炸了?

相当于24吨TNT的炸药爆炸了,我们却依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引发了爆炸。

据天津市公安局消防局消息,截至8月13日11时许,天津滨海爆炸事故的具体爆炸物尚不能确定。

爆炸物里面有什么?

8月13日下午5点,据现场消防指挥部消息,当时发生爆炸的地点存放着硝酸钾、硝酸钠等硝酸盐物质。这些固体氧化剂遇热、碰撞都容易爆炸。目前此处已被炸成一个大坑。

据了解,目前已检出液碱、碘化氢、硫氢化钠、硫化钠等4种物质。

环评报告为什么会通过?

据发生爆炸的瑞海公司官网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天津口岸危险品货物集装箱业务的大型中转、集散中心。该公司以经营危险化学品集装箱拆装箱、运输等为主要业务。

对天津爆炸事件的反思 第5篇

这几日,新闻一直追踪报道天津的消息,我记得早上七点的时候,我还在睡觉,手机突然收到短信,我打开一看是学校发来的,说天津发生爆炸,问我们是否安全,并且关心一下天津的同学,我急忙回复了短信,连接网络,开始查看新闻。

刷新了新闻,整页都是关于天津爆炸信息的报道,有新闻对爆炸的原因进行阐述,也对爆炸的危害与炸药做了对比和换算,得出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看着网页上的爆炸图片,黑红色的蘑菇状的火光遍布大地。

很多战士和医生都急忙前往灾区,给人们提供帮助,还有很多志愿者帮忙寻找并解救被困人群,看着这样的画面,我默默的为天津祈祷,希望人们都可以活着。

我的同学也有在天津的,我急忙发过去短信,询问情况,还好她们很安全,及时跑出来,只是房子有些损失。

公共安全案例分析之天津爆炸事件 第6篇

天津爆炸事件案例分析

摘要:说起爆炸人们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各种炸弹、手榴弹、原子弹、核弹。尽是一些充满破坏性及毁灭性的事物。毕竟在人们的观念中爆炸是一种短时间内无序的破坏现象。如果不是要毁坏什么东西的话,一般都不会想到爆炸。纵观整个人类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火药出现以前(也就是八世纪以前)的爆炸基本很少发生,就算有发生也是很巧合的在磨房里或者堆放小麦粉的仓库里发生(就是传说中的粉尘爆炸)再有就是采矿的矿坑里的瓦斯爆炸了。但这些对当时的人们来说也是灾难了,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爆炸已经越来越频繁了,一幢楼房的爆破,军事的演习等等。但是这些都是有目的有规划的,对人们不会造成多大伤害。但是我们身边总是有一些突发的爆炸,对我们造成很大的伤害。关键词:爆炸事件;政府;违规;消防

一、案例描述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其中参与救援处置的公安现役消防人员24人、天津港消防人员75人、公安民警11人,事故企业、周边企业员工和居民55人)、8人失踪(其中天津消防人员5人,周边企业员工、天津港消防人员家属3人),798人受伤(伤情重及较重的伤员58人、轻伤员740人),304幢建筑物、12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事故发生的具体过程如下:

2015年8月12日22时51分46秒,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最先起火;

2015年8月12日23时34分06秒发生第一次爆炸,近震震级ML约2.3级,相当于3吨TNT;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现场火光冲天,在强烈爆炸声后,高数十米的灰白色蘑菇云瞬间腾起。随后爆炸点上空被火光染红,现场附近火焰四溅。

23时34分37秒发生第二次更剧烈的爆炸,近震震级ML约2.9级,相当于21吨TNT。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发布消息称,“综合网友反馈,天津塘沽、滨海等,以及河北河间、肃宁、晋州、藁城等地均有震感。” 2015年8月12日晚22时50分接警后,最先到达现场的,是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队。

截止2015年8月13日早8点,距离爆炸已经有8个多小时,大火仍未完全扑灭。因为需要沙土掩埋灭火,需要很长时间。

事故现场形成6处大火点及数十个小火点,8月14日16时40分,现场明火被扑灭。事故中心区为此次事故中受损最严重区域,该区域东至跃进路、西至海滨高速、南至顺安仓储有限公司、北至吉运三道,面积约为54万平方米。两次爆炸分别形成一个直径15米、深1.1米的月牙形小爆坑和一个直径97米、深2.7米的圆形大爆坑。以大爆坑为爆炸中心,150米范围内的建筑被摧毁,东侧的瑞海公司综合楼和南侧的中联建通公司办公楼只剩下钢筋混凝土框架;堆场内大量普通集装箱和罐式集装箱被掀翻、解体、炸飞,形成由南至北的3座巨大堆垛,一个罐式集装箱被抛进中联建通公司办公楼4层房间内,多个集装箱被抛到该建筑楼顶;参与救援的消防车、警车和位于爆炸中心南侧的吉运一道和北侧吉运三道附近的顺安仓储有限公司、安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储存的7641辆商品汽车和现场灭火的30辆消防车在事故中全部损毁,邻近中心区的贵龙实业、新东物流、港湾物流等公司的4787辆汽车受损。

二、主题分析 防灾减灾

(1)瑞海公司在不具备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资格的时候就开始从事危险品了 工商资料显示,瑞海国际物流公司注册时间为2012年11月28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股东为李亮、舒铮二人,法定代表人是李亮,注册地址是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亚洲路6975号,经营范围包括仓储(危化品除外,港区内除外)、装卸搬运(港区内除外)。到2013年1月24日,瑞海经营范围中的“仓储(危化品除外,港区内除外),变更为”在港区内从事仓储业务经营(危化品除外)。一年后,经营范围又变更为“在港区内从事仓储业务经营”。从这时起,从工商管理层面,瑞海就有了危化品作业的资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想从事危险品作业,只有两种途径,一是取得“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经营许可证》,《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附证》),抑或是拥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但是资料显示爆炸前有半年多没有危化品运营资质但仍正常运营,即瑞海公司取得两证之前,瑞海公司就已经从事危险品作业了。

(2)瑞海公司仓库存储的危险化学品在数量上、种类上都不合法

天津港瑞海公司货场爆炸事故发生后,其危化品仓库内具体存有何种危化品始终不为外界所知。事后经过调查,发现瑞海公司除了存储已知的氰化钠700吨左右,还有硝酸铵800吨左右、硝酸钾500吨左右,现场存放危险化学品3000吨左右。硝酸铵主要用途是肥料及炸药,而硝酸钾也可以配置黑火药、制造炸药和烟花爆竹等产品。和氰化钠的剧毒相比,800吨硝酸铵和500吨硝酸钾的“存在”使得瑞海公司的仓库成了“炸药库”。根据统计,涉事的瑞海公司“经营”七大类、40多种危化品,天津港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内的“重箱区”、“运抵库”、“中转仓库”、“危化品库一”、“危化品库二”中,均存有危化品。在瑞海公司货场的“重箱区”,存有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钛、甲酸、乙酸、氢碘酸、甲基磺酸、电石;“运抵库”存有硝酸铵、硝酸钾、氰化钠、对苯二胺、二甲基苯胺;在“中转仓库”存有硫氢化钠14吨、硫化钠14吨、氢氧化钠74吨、马来酸酐100吨、氢碘酸7.2吨;两个“危化品”仓库则存有硝酸钾、硝酸钠、硅化钙、硫化钠、甲基磺酸、氰基乙酸、十二烷基苯磺酸等货物。此外,货场内还有油漆630桶、火柴10吨、硅化钙94吨。这就说明了即使不发生爆炸,瑞海公司还有可能发生其他的危险事故。(3)瑞海公司存储位置和批复位置相悖

瑞海物流租用天津爱兰德物流有限公司位于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区域堆场,拟投资500万把现有物流堆场改造成为一个危险化学品集装箱堆场。项目占地面积46226.8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对现有堆场进行重新规划,新建两个危险品库,改造现有中转仓库、综合楼、消防设施等。项目改造后作为海关进出口货物暂存区,主要经营危险货物的拆、装箱业务及危险货物的储存,改造后用于危险化学品储运的设施为3个危险品库和露天集装箱堆场。但是天津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的批复中,允许瑞海的区域作业范围是集装箱货场重箱区、面积1.8万平方米,此处用来存放危化品,中转仓库为3117.81平方米。从目前已知的危化品存贮情况来看,瑞海公司的危化品存放遍布“运抵区”、“中转仓库”、“危化品库一”、“危化品库二”等各个仓库,明显和相关部门指定的危险品存储位置相悖。

(4)瑞海公司经营存在很大的问题

瑞海公司存在不正当竞争。天津港内另有两家危化品物流企业,都属于中化集团。瑞海公司长期与中化旗下的两家物流企业(另一家为天津港中化危险品物流有限公司)进行“不正当竞争”。主要以低价拉客抢市场的形式,使公司在天津港处于“垄断性地位。此外,瑞海国际被列为“失信企业”海国际的工商公示信息为“该企业已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列入时间为2015年7月9日;而在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看到,瑞海国际的信用风险分类已经标为“失信”。公示信息显示,瑞海国际“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原因在于“未按规定公示2013年度报告”和“未按规定公示2014年度报告”,作出决定的机关为天津市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应急准备

(1)应急预案缺失

由于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原天津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滥用职权,违法违规实施行政许可和项目审批;玩忽职守,日常监管严重缺失。导致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不足

(2)对这个爆炸事件没有丝毫预警 从事发后的结果以及后来周围居民的反映可以看出,周围的人对这次爆炸的发生是一点 都不知情,以至于造成了很大的伤亡。(3)有很快的灾难上报系统

事故发生后,很快就上传的了中央去了。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总书记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情况汇报,要求全力搜救人员,千方百计救治伤员,有序进行现场清理,加强环境监测,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彻查事故原因并严肃追责,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处置行动

(1)进行了迅速的灭火行动

8月12日22时52分,天津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瑞海公司火灾报警,立即转警给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队。与此同时,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119指挥中心也接到群众报警。接警后,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队立即调派与瑞海公司仅一路之隔的消防四大队紧急赶赴现场,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也快速调派开发区公安消防支队三大街中队赶赴增援。(2)盲目的进行救援

在不清楚爆炸情况的时候,就盲目的派消防队员进行救援,结果二次爆炸造成了消防员的大量死伤。

(3)全力的进行医疗和善后处理 国家卫计委和天津市政府组织医疗专家,抽调9000多名医务人员,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工作,努力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由国家级、市级专家组成4个专家救治组和5个专家巡视组,逐一摸排伤员伤情,共同制定诊疗方案;将伤员从最初的45所医院集中到15所三级综合医院和三甲专科医院,实行个性化救治; 信息管理

没能快速的对整件爆炸事件进行澄清,导致在网络上出现了很多谣言。比如在网上流传了瑞海公司的董事长为政府某某部门的亲信。等关于公司和政府的各种谣言,导致了政府公信里的下降。结果与影响

(1)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事故发生3小时后,环保部门开始在事故中心区外距爆炸中心3-5公里范围内开展大气环境监测。8月20日以后,在事故中心区外距爆炸中心0.25-3公里范围内增设了流动监测点。经现场检测与专家研判确定,本次事故关注的大气环境特征污染物为氰化氢、硫化氢、氨气和三氯甲烷、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测分析表明,本次事故对事故中心区大气环境造成较严重的污染。事故发生后至9月12日之前,事故中心区检出的二氧化硫、氰化氢、硫化氢、氨气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中规定的标准值1-4倍;此外本次事故对距爆炸中心周边约2.3公里范围内的水体(东侧北段起吉运东路、中段起北港东三路、南段起北港路南段,西至海滨高速;南起京门大道、北港路、新港六号路一线,北至东排明渠北段)造成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氰化物。(2)对公众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在事件发生后,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人心惶惶的状态。(3)对国家处理此类事件提供了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天津港爆炸反思 第7篇

曹亚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全国人民无不哀痛。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学生安全教育的沉重思考。假如事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该怎么办?对学生的日常安全教育真的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吗?

血的教训极其深刻。面对这场几乎可以肯定为人祸的大爆炸,我们的反思不能仅仅停留在“看客”层面。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每位老师的职责,在教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安全教育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而小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因此,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及早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在学校的安全教育中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应增强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增强抓好学校安全的使命感、责任感。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规定,讲安全、抓安全,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不仅要牢固掌握一些突发事件来临时的求生方法,而且能根据季节、地域、环境等不同特点选择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预防教育,使他们能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防突发事件等各类安全知识的教育。利用与学生紧密相关的事例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

其次,加强对学生的防范救护教育。对一些可能造成未成年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工作和活动采取安全措施。禁止学生登高擦窗子,以保学生的安全。禁止学生带危险物品到校。治安管制的刀具、弹弓、喷射枪等有可能造成伤害的玩具不准带到学校来。使学生牢记各类安全紧急救助电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着力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不至于手足无措,能够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救护手段。这不仅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然后,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容小觑。我们要时刻教育学生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避免因心理原因引发突发事故。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信赖度。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在班级管理方面,我认为还应该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建立安全制度。校园伤害事故有时是防不胜防,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伴随在学生们身边,所以,在班内进行明确的安全分工,让学生代表帮助完成班内安全监督工作是不错的办法。不论是课前、课后、午间、放学,凡是学生在校期间都要派专人照看,做到时时处处有记录、有检查。另外,学生的安全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我们必须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学校更应明确安全责任制度,严格执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紧迫感。随时整改,层层落实。

对天津爆炸事件的反思 第8篇

(一) 天津滨海爆炸事故回顾

北京时间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 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爆炸物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截至2015年9月11日上午9时, 共发现遇难者165人, 已确认身份165人。根据国务院批复的调查报告认定,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是一起特别重大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引起国内各大网络媒体的聚焦报道。根据2015年微博热门话题榜单, 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在微博上产生了35亿阅读量和400万的讨论量, 成为2015年社交媒体上关注度最高的社会事件之一。下文将对天津滨海爆炸事故中的新浪微博与人民网的信息传播进行归类和比较分析。

(二) 研究样本

1. 时间框:鉴于微博和人民网上关于“天津滨海爆炸”的信息主要集中在8月12日~ 8月31日, 因此研究的时间范围选取在8月12日~ 8月31日。

2. 分析单位:新闻网站方面, 选取人民网中8月12日~ 8月31日关于“天津滨海爆炸”报道的所有稿件, 共计315篇。经过阅读整理, 除去部分内容完全重叠的报道, 共192篇。社交媒体方面, 在新浪微博8月12日23点30分~8月31日24点时间段内关于“天津滨海爆炸”的微博中抽样选取192条微博为分析单位。

(三) 新浪微博与人民网的传播主体比较分析

首先, 对选取的192篇人民网报道样本及192篇新浪微博样本中的信息来源进行内容分析, 本文将信源分类为六个方面, 如图1所示:

人民网对“天津滨海爆炸”事件报道样本的消息来自各级党政机构以及传统媒体及其附属网站;微博的传播主体主要是网络用户, 其实有一部分新闻记者、爆炸事件的受灾民众与救援人员也承担着“网络用户”这个角色。

微博的核心在于用户生产内容,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源。在天津港爆炸事故的报道中, 微博第一时间隔空报道了事故现场的情况。8月12日午夜, 天津爆炸事件的现场照片、视频等被网友上传到微博, 迅速引起广泛关注。

人民网的信源选择确保了人民网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由于党政机构和传统媒体需要确保消息的真实性才能公开, 这样的信息源特质也对人民网信息传播的时效性造成了影响。

(四) 新浪微博与人民网的传播内容比较分析

本研究对新浪微博与人民网中抽样选取的样本进行内容分析, 将微博的内容变量分为五个方面, 如图2所示:

基于人民网与新浪微博在传播主体方面存在着差异, 因此将人民网的内容变量分为七个方面, 如图3所示:

在天津滨海爆炸事故的报道中, 微博充分体现了社交媒体的即时性、交互性以及碎片化等特征。同时, 微博以社交媒体平台实现对碎片化信息的凝聚和整合, 利用头条新闻进行滚动式报道, 对天津当地网友的感觉、官方的回应、外地网友感受到的震感、现场的图片视频进行集中的转发和发布。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初期信息传播、事故现场状况还原以及事件后续进展的线索提供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与微博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相比, 新闻网站在信息的早期发布上所占优势不大。但是新闻网站在权威性发布、深度报道上仍然表现突出。首先, 人民网的权威性发布及大力度、多角度的报道仍然为受众了解事件、关注事件提供了详尽的信息。其次, 面对“事故安全调查”问题以及“政府职能部门”责任等领域的议题, 人民网充分利用其平台, 发表新闻舆论, 实现对舆情的反映。

(五) 新浪微博与人民网的传播渠道比较分析

微博信息发布的独特性在于简短快捷, 传播形式丰富多样, 用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传递信息。同时, 微博作为一个信息纽带, 连接着其他论坛、网站, 帮助各类信息在不同网站之间传播, 加快信息的复制与扩散, 可以使即时信息得到迅速传播。

8月12日~ 到8月31日之间, 人民网通过其新浪微博账号, 每天都发布大量的信息, 组织网友进行讨论, 同时, 在人民微博的微播报板块进行事故直播。截至8月21日, 该直播的阅读量达到了1798万, 增强了政府机构与公众的信息互动, 也便于公众获取事故信息。

(六) 新浪微博与人民网的传播效果比较分析

1. 时间维度下的传播效果分析。在本文选取的时间框内, 分析报道量变化趋势我们可看出事故的变化趋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发生阶段为8月12日当晚;中期发展阶段为8月13日~8月18日;后期平息阶段为8月19日~8月31日。

从短期效果看, 微博的传播效果比人民网的效果更明显。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 网友们对事件的传播频率较高, 能在短时间内在微博上形成舆论焦点。从长期效果来说, 微博传播话题的更新速度太快, 从而降低了其长期的传播效果。

西方学者霍夫兰等人曾提出信源可信度概念, 即“信源可信度越高, 其说服效果越大, 可信度越低, 其说服效果越小”。人民网拥有母体《人民日报》及其附属网站的资源支持, 掌握了大量官方话语的资源优势, 使其在该事件中扮演着沟通政府与民间沟通桥梁的角色。同时, 人民网拥有自身的专业采编团队, 通过对政府官员的独家采访和邀请专家进行第三方视角解读等途径, 对事件进行深度、精准地报道, 和微博的“最迅速”不同, 人民网具备“最权威”的特色。

2. 空间维度下的传播效果分析。推特的发明者曾经描述微博为“自家墙壁, 可以随意书写”。公众在微博上表达的往往是碎片化的、直叙胸臆的个人情感和观点。天津滨海爆炸事故发生后, 造成了消防战士的较大伤亡, 众多网民纷纷发微博集体为奋战在救援前线的消防官兵祈福。可以说, “互动性、私语性”是微博的最大魅力。它满足了人们的心理期待, 拉近了交流者的心理距离, 也使微博与公众之间的空间紧密度提升。

人民网的信源多为官方媒体, 因此话语形式方面依然体现了浓厚的时政性和政府代言的特征。近几年, 人民网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天津滨海爆炸事故的信息传播过程中, 人民网全方位报道各级政府举措、现场救援进展、受灾群众生活情况, 密切跟踪事件进展从多个角度设置公众需要关注的议题。但从对人民网传播内容的立场倾向性分析可以看出, 其报道视角依然受到“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新闻政策的影响, 与微博相比人民网相对缺乏与公众视角的紧密度, 空间上的传播效果约束相对较大。

二、社交媒体与新闻网站的比较分析结论

基于对新浪微博与人民网的统计分析, 可以看出社交媒体与新闻网站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鉴于此, 本文将对社交媒体与新闻网站的区别进行一一说明。

(一) 传播主体比较

社交媒体与新闻网站在信息来源方面明显不同, 新闻网站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政府部门和传统媒体及其附属网站, 这是由新闻网站的背景资源决定的;社交媒体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广大网友, 这与社交媒体自身的开放性、交互性的理念不谋而合。

(二) 传播内容比较

新闻网站的报道内容主要集中在事故救援情况和事故原因分析, 其中关于事故原因分析的报道和深度报道分别占总样本数量的26% 和8%, 充分体现了新闻网站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深度报道和细致分析的能力。在突发公共事件中, 新闻网站深入、细致的报道, 能够使公众对事件原因及事件发展的各个层面有更深入的了解。相比于新闻网站,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以个人情感释放为主, 由于社交媒体用户群体的分散及特点的多样性, 导致社交媒体中信息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这正体现了社交媒体信息碎片化的传播特点, 碎片化的信息通过微博进行快速聚合, 形成了强大的信息场。

(三) 传播渠道比较

快速的传播渠道使得社交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中占有时间上的巨大优势, 网民的评论和转发使其不仅能快速成为信息传播的集散地, 同时也是衍生地。而新闻网站也积极向社交媒体取经, 从微博上汲取更多信源的同时进而建立自身的互动平台, 发挥新闻网站的官方资源优势, 进行深入分析报道。

(四) 传播效果比较

社交媒体与新闻网站在新闻传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闻网站依托传统媒体和主流新闻网站的报道, 体现其注重信源的权威性的定位, 同时在事故的深度报道与细致分析方面新闻网站也表现突出, 为其后期的传播效果奠定了基础。而社交媒体建立起来的虚拟网络圈, 消解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 使不同地区和不同阶层的人均可以参与到新闻的互动与分享当中, 同时也加强了人际间的对话交流, 使得信息传播的有效到达率与接受率显著提高。

(五) 建议

针对以上观点, 我们对社交媒体与新闻网站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的融合创新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 实现开放的信源, 加强深度报道的采写。由于社交媒体内容本身和发布时间的限制, 以及社交媒体信息源素质的层参差不齐, 使得社交媒体上关于事故的深入报道较少, 但新闻网站能够及时发布各级政府的官方权威消息, 在突发事件的深度报道与全面解读方面弥补了社交媒体信息深度性的不足。而新闻网站在时效性与接近性方面的缺失, 需要其开放信源, 吸纳社交媒体的即时性信息, 进而组织专业记者进行即时报道。

上一篇:养鱼记小学作文下一篇:政治理论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