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2024-07-26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9篇)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

2002学

第二学期

班级情况简析:

班级人数

2上学期合格率

上学期优秀率

本学期合格率指标

100%

本学期优秀率指标

上期差生率

本期转化率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识字2018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学会用数笔画的方法查难检字,学会独立识字。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习惯。已学会按要求预习课文,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已学会“摘句法”、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用回答几个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已学会把一件事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初步学会把长文章所写成短文。既能写具体,又能写简洁。初步学会文章“开头”、“结尾”的写法。会用应用文“启事”。会修改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会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有的还会默写。会有条理、具体地说清楚一件事,根据要点清楚地介绍自己的家,简明扼要地介绍一本课外书。会说普通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大方。感受革命领袖、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旧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儿童的痛苦生活,初步树立为争光的志向。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不同层度地受到了教育,有了一定的进步。

本班中还有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调动学习积极性。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五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九、第十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第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单元

阅读训练

习作训练

听说训练

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

(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列提纲、作文

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

(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列提纲、作文

辨别别人说话中内容或语句的正误

注意人物的言行

把人物的言行写具体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实地观察,有重点地记叙景物

听故事,说大概内容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归并段落大意)

按顺序观察,把图上的事物写具体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回答问题再连起来)

用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

讨论问题时讲清自己的看法

列提纲背诵课文

针对来信写复信

本册课本共7个单元,每单元前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习提示,告诉学生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和学习方法。每单元有围绕这一阅读训练项目选编的必学课文3篇。第1、3、5、7单元各有1篇选学课文,用△标明。每单元有1次习作训练,第2、4、6单元各有1次听说训练。每单元还有1个单元练习,主要是复习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这样,本册课本共有必学课文21篇,选学课文4篇,习作训练7次,听说训练3次,单元练习7个。

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两项:一是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安排材料的方法有两大类: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二是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此外,本册教材还安排了句子训练——领会句子含义,以及背诵训练——列提纲背诵课文。习作训练与阅读训练配合紧密,前两次是训练安排材料的方法,重点内容是写好记人的文章。本册教材加强了观察训练,有看图训练,也有实地观察。观察要有顺序、重点,还要抓事物特点。应用文方面练习写复信。听说训练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听后抓主要内容,能分辨话中的正误。讨论问题时发表意见,说时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本册教材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来安排单元和课文的,思想品德教育散在无序。综观全册课文,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立志报效祖国。(2)憎恨剥削制度,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3)热爱人民群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第2篇

班级情况简析:

班级人数

62

上学期合格率

上学期优秀率

本学期合格率指标

100%

本学期优秀率指标

上 期 差 生 率

本 期 转 化 率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识字2018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学会用数笔画的方法查难检字,学会独立识字。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习惯。已学会按要求预习课文,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已学会“摘句法”、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用回答几个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已学会把一件事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初步学会把长文章所写成短文。既能写具体,又能写简洁。初步学会文章“开头”、“结尾”的写法。会用应用文“启事”。会修改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会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有的还会默写。会有条理、具

体地说清楚一件事,根据要点清楚地介绍自己的家,简明扼要地介绍一本课外书。会说普通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大方。感受革命领袖、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旧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儿童的痛苦生活,初步树立为争光的志向。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不同层度地受到了教育,有了一定的进步。

本班中还有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调动学习积极性。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五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九、第十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第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单元

阅读训练

习作训练

听说训练

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

(一)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列提纲、作文

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

(二)

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列提纲、作文

辨别别人说话中内容或语句的正误

注意人物的言行

把人物的言行写具体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实地观察,有重点地记叙景物

听故事,说大概内容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归并段落大意)

按顺序观察,把图上的事物写具体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回答问题再连起来)

用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

讨论问题时讲清自己的看法

列提纲背诵课文

针对来信写复信

本册课本共7个单元,每单元前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习提示,告诉学生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和学习方法。每单元有围绕这一阅读训练项目选编的必学课文3篇。第1、3、5、7单元各有1篇选学课文,用△标明。每单元有1次习作训练,第2、4、6单元各有1次听说训练。每单元还有1个单元练习,主要是复习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这样,本册课本共有必学课文21篇,选学课文4篇,习作训练7次,听说训练3次,单元练习7个。

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两项:一是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安排材料的方法有两大类: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二是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此外,本册教材还安排了句子训练——领会句子含义,以及背诵训练——列提纲背诵课文。习作训练与阅读训练配合紧密,前两次是训练安排材料的方法,重点内容是写好记人的文章。本册教材加强了观察训练,有看图训

练,也有实地观察。观察要有顺序、重点,还要抓事物特点。应用文方面练习写复信。听说训练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听后抓主要内容,能分辨话中的正误。讨论问题时发表意见,说时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本册教材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来安排单元和课文的,思想品德教育散在无序。综观全册课文,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立志报效祖国。(2)憎恨剥削制度,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3)热爱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教育学生爱惜时间、艰苦奋斗。(5)教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141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会读写310个左右的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要求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要求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课文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能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按要求预习课文,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4、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列提纲作文。能写条理比较清楚、内容比较具体的简单记叙文。初步学会写复信。写记叙文和应用文要求语句通顺,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听程度合适的讲话和广播,能抓住主要内容。能辨别别人说话中内容和语句上的正误。能抓住主要内容复述一件事。讨论问题时能大胆发表意见,讲清自己的意思,说话有礼貌。

6、初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憎恨剥削制度,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初步培养热爱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初步形成珍惜时间、艰苦奋斗的品德。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第3篇

《月光启蒙》原名《月光母亲》,是诗人孙友田写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文章选进教材时有改动。诗人的母亲不识字,但天资聪颖,能说会唱,在诗人的童年,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在夏夜的月光下,对孩子的爱让她忘却了白天劳作的辛苦,她不厌其烦地给孩子吟唱讲述,民歌民谣滋润着孩子的心田,让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可以说孙友田成为诗人与母亲的聪颖以及母亲给予的爱是密不可分的。而就是这样的母亲,晚年时却得了老年痴呆症,这无情的事实让诗人满心酸楚,从而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对童年甜蜜往事的回忆更衬托出现实中诗人的痛苦。文章入选教材时删减了诗人母亲得病了这一相关背景,但是文中流淌的依旧是母亲给予诗人的浓浓的爱,以及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感激。

【设计理念】

1.让语文课从单频走向共振。文课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文本背后情感的开掘、体味和涵咏。语言与情感从来就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应把握文本情感的纽带,引导学生入情、悟情,去感悟、去发现、去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人物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实现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存。

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课程的目标,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这就需要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语文学习不是封闭性的,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不仅仅是教材。语文学习要解开束缚:一、解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束缚,走语文教学课内外相结合的道路,为学生创设在课外、校外学习语文的多种机会。二、解开小学语文教材的束缚。教材内容并不等于就是教学内容,更不是全部的课程内容,教学要从课程的高度出发,整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要凭借教材,但又不能囿于教材,应该超越教材,开发和补充教材,使学习过程更丰满。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3.通过朗读,体味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音乐中回忆美妙的夏夜

(播放音乐《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同学们听着这段舒缓的音乐,你回忆起课文中的哪些情景?

[设计意图]用舒缓的音乐把学生带人一个温馨优美的夏夜,为学生走进文本打下情感基础。

(二)品读课文,认识母亲,感受母爱

1.文中的这位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再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没有母亲何来启蒙,母亲的形象是文章的魂。课堂上需要学生借助自身的阅读,让母亲的形象在他们的脑海中逐渐丰盈与饱满起来。因而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促使学生逐渐形成个性化阅读。

2.讨论: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呢?

重点讨论:

(1)美丽。

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中,像一尊玉石雕像。

能读好这一句吗?试试看。指读。谁再来读。

母亲纯洁美好的形象也深深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齐读。

(2)勤劳。

人们都说勤劳致富,为什么母亲这样勤劳,我们的生活还依然清苦呢?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这儿两个长字的意思一样吗?

(3)能说会道天资聪颖。

“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

她不但记住了,还给我唱呢!(出示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的,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各自读读这些歌谣,看看自己能从歌谣的内容中读出什么?

能读好这些歌谣吗?谁来试试。

怎样才能读好它呢?(出示:)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指导读懂句意并有感情地读好。

现在知道怎样读这两首歌谣了吧!谁来试试。

母亲还记着不少童谣呢!(出示童谣:)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各自读读,体会体会,童谣有什么特点?

你听着母亲那风趣的童谣,眼前出现了什么有趣的画面?

童谣朗朗上口,主要是它有着很强的节奏感。你能挑出一首读出节奏来吗?相机用学生日常生活中跳皮筋时所唱的童谣指导阅读。

还有哪些同学来试试。

母亲唱的歌谣童谣给我什么影响呢?

“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你能给豁然开朗换个词吗?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呢?

你还发现了其它影响吗?

(4)爱孩子。

(从课文的细节处找找爱的表现。

“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搂着我深情地为我吟唱唱累了又给我讲讲完了又唱明月已至中天缠着她给我说谜语”)

[设计意图]课堂中要将话语权交给学生,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运用多种形式朗读、并将自己的独立见解自由表达出来,这才是属于儿童自己的阅读。该环节学生逐渐与文本融为一体,入情入境,感受到母亲的真情。母亲的形象在学生的眼里是多元的,她勤劳,乐观,朴素,智慧,能说会道,美丽,爱生活,爱家乡,爱孩子……正是这些因素,她给予孙友田文学的启蒙,生活的启蒙。

2.总结启蒙中渗透着爱

月夜中母亲对我的吟唱讲述无不渗透着她那浓浓的爱啊,正是这种爱,使得她用特有的智慧启迪了我的想象,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照亮了我一生的道路。月光启蒙实则就是爱的启蒙。所以说(出示最后一段,引读)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三)引出原文,回顾母爱

时光如流水,伴着浓郁的月光,伴着母亲的爱,孙友田成了著名的诗人。再次回到母亲的身边,却发现(出示:)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

1.各自读读这段话。

2.假如你就是作者,面对此时的母亲你又想起了什么?又想为她做些什么呢?

3.作者用这样的文字,用这样的文章记录了母亲曾经给予的一切,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我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眷恋。

[设计意图]将原文呈现给学生,它不仅提供给学生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更能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相碰撞,珍惜母爱,铭记母爱。

(四)布置作业

1.推荐描写母亲的文学作品。

2.收集几首家乡的民歌童谣。

[设计意图]母爱的方式是多种的,更多的时候润物无声令人不易察觉,通过补充阅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母亲及母爱,然后关注自己的母亲,从生活中寻找点点滴滴的母爱,将感受记录下来。让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中。中。

[自我评点]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第4篇

1.观察、访问身边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以及背后付出的辛劳,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和感激劳动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生活提供的方便以及背后付出的辛劳。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激意识。

【教学过程】

一、从身边到社会——了解有多少人为了我

1.展示图片

2.同学们在家人的关怀下幸福地生活,快乐地成长着。那么,除了家人,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大家服务呢?

3.从上课到现在的交流中,同学们一下子想到那么多的人在为我们劳动。这些人中既有各自小家庭中的成员,又有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板书:家庭 社会)瞧,有多少人为了我呀!

二、从体验到交流——感受劳动者的艰辛

(一)体验教师工作,感受艰辛

1.可是你們了解他们工作的具体情况吗?课前同学们做了一回小老师,每人批了六个同学的默写,现在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回顾当时的情况)

2.同学们,你在做小老师时,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你们知道就语文这一门学科,老师有多少作业要批吗?

如果同学们的这些作业有错,老师还得批改错。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批默写是不是一件头疼的事?语文老师到底批什么作业最头疼?你们想知道吗?后面就坐着老师,谁愿意做小记者,现场采访一位老师。

3.和这位老师有同感的语文老师请举下手,好吗?既然批作文这么累,你们为什么还要批呢?

(二)走近环卫工人,感受艰辛

1.原来都是为了我们呀!的确教师工作很辛苦,但是他们受到社会上很多人的尊敬,在学生眼里还特别威风。相比之下,还有一些劳动者的工作很平凡,平凡得甚至被很多人忽略。现在就跟着老师,一起去了解一下环卫工人的一天,看看环卫工人辛苦在哪儿。

2.出示视频。

3.同学们,你们从哪感受到环卫工人工作的辛苦?

4.据老师了解,我市最低工资标准是1320元,但我市只有部分环卫工人的工资达到了这一标准。听了这个数据你想说些什么?那么,他们在工作累、待遇低的现状下劳动着,到底为了谁?

(三)交流调查结果,感受艰辛

1.同样,还有很多岗位的劳动者也为我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来认识一下。(出示图片,师讲解)

(1)这是一双手,这双手有什么特别之处?猜猜看,这双手的主人是干什么的?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她在菜场卖鱼。阿姨告诉我,从凌晨四点进货到晚上七点半从菜场回家,只有中午有两、三个小时休息,一天杀鱼近两百条。由于长期浸泡在水中,所以她的手就显得浮肿、发白。正因为有她这样的人,我们才有新鲜的菜吃。

(2)你们认识他吗?他就是唱响全世界的周杰伦,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导演,作为导演,周杰伦通宵剪辑已是家常便饭,最长纪录在剪辑室一坐就30小时,工作人员称其“疯狂剪刀手”。正因为有他这样的人,我们才有了艺术享受。

2.课前同学们也进行了调查,除了刚才课上交流到的,还有哪些劳动者也为我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呢?谁来介绍一下。

3.同学们,其实还有一些劳动者也应该被我们记住。(出示图片)

4.小结:每一位劳动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辛勤地劳动着(板书:人人为我),就像同学们课前所说的,你们有不同的理想,所以未来你们也将在不同的岗位上劳动着,为大家服务着,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对所有劳动者说(出示):“你们辛苦了!”除了表示感谢与尊敬,我们小学生还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板书:我为人人)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讨论。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怀德苑小学)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第5篇

第二学期班级情况简析: 班级人数62上学期合格率上学期优秀率 本学期合格率指标100%本学期优秀率指标 上 期 差 生 率本 期 转 化 率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识字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学会用数笔画的方法查难检字,学会独立识字。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习惯。已学会按要求预习课文,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已学会“摘句法”、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用回答几个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已学会把一件事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初步学会把长文章所写成短文。既能写具体,又能写简洁。初步学会文章“开头”、“结尾”的写法。会用应用文“启事”。会修改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会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有的还会默写。会有条理、具体地说清楚一件事,根据要点清楚地介绍自己的家,简明扼要地介绍一本课外书。会说普通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大方。感受革命领袖、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旧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儿童的痛苦生活,初步树立为争光的志向。[1][2][3][4][5]下一页

第十册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二、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措施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语文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

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语文第十册教学计划 第7篇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4人,去年期末成绩中等水平。从平时来看,学生的语文知识面还是比较狭窄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学生不爱读书。这对学语文来说是一大忌。另外,不爱读书也导致学生写作文的困难。所以,在本学期我要努力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真正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 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

(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 300个。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二)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1教材内容富有时代性和人文内涵。

2增加体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

3拓宽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如,将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体裁编入本册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小学课本。

(三)专题设臵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四)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5、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

五、教学目的要求

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是:听人说话能抓住要点,表达能有中心,有条理,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5、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6、高年级的综合性学习,要比较充分地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7、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

六、保障措施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高其训练的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社会实践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学习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

2、思考练习的教学

要充分利用思考练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3、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朗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的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第8篇

师:讲课之前, 我先提一个问题。你们说, 人与鸟怎样相处, 才是最美好的状态?

生:和小鸟做朋友。

师:做朋友?很好!那要怎么做, 才是和小鸟做朋友, 你能说清楚吗?

生:与小鸟和睦相处, 和小鸟亲近, 给它们建造小房子, 给它们食物。

师:在国外, 人们从来不会伤害鸟, 所以小鸟都敢落到人的手上来吃食物。不过, 在我们身边, 很少见到这美好的情景。大人们馋嘴, 烤鸟肉当下酒菜;小孩子淘气, 看到鸟就抓, 吓得小鸟一见到人就飞走, 在它们眼里, 人类都是恐怖分子。所以, 人与鸟和谐相处的场面越来越少了。

生:爷爷跟我讲, 有一位老奶奶, 经常去北陵公园给一只松鼠喂食, 一年四季, 天天都去。只要老奶奶伸出手来一唤, 松鼠就会跳到老奶奶的手上。但是, 别人走过去, 松鼠就会躲起来。

师:你知道松鼠为什么只和老奶奶一个人亲近吗?

生:因为老奶奶给它吃的。

师:对。其实, 你对动物好, 它们是知道的。养过小猫小狗的同学想一想, 小猫小狗跟你们家里的什么人最好呀?是不是那个天天照顾它们, 给它们添水喂食的人最好呀?如果你们家里有一个人讨厌它, 它肯定也躲着那个人, 不会和那个人亲近。

生:我养的小乌龟都知道谁对它好呢!每次我要给它喂食, 它都把脑袋从壳里伸出来, 可是, 陌生人一走过去, 它立刻把头缩回去, 可有意思了。

师:你们想和小动物成为好朋友吗?那就需要你的真心付出。在英国, 每到冬季, 人们都会在雪地上撒上面包渣, 这是给过冬的小鸟准备的食物, 人们还会给小鸟搭房子, 所以小鸟见到人, 就像见到自己的伙伴一样, 根本不逃跑, 和人一样在街上散步。

生:那样的场景一定特别美好, 我想起来四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 叫《让他们自由生息》, 讲的是日内瓦的人们对大自然的爱, 对小鸟的爱, 那里真是小鸟的天堂啊。

第一课时:寻觅爱的足迹

师: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散文。文中的小鸟, 对人也是有警惕性的, 后来小鸟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好, 越来越亲近, 就有了好多有趣的事情发生。这篇课文的名字叫《珍珠鸟》。 (朗读课文) 文章最后说“信赖, 往往创造出最美好的境界”。我想问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是什么创造了信赖吗?

生: (思考, 摇头) 是什么呢?

师:在这篇课文里, 作者只在开头介绍小鸟时, 称其是珍珠鸟。下文里, 凡是提到小鸟时, 都亲切地称小鸟是……

生:小家伙!

师:这个称呼能表现什么呢?

生:作者很喜爱小鸟, 他们的关系很亲昵。

师:我记得有个同学在作文里, 介绍自己家的小狗跟自己很亲近, 他这样写道:“我一进家门, 狗就向我扑来”。你们听了这句话是什么感觉?

生:有点吓人, 好像狗要咬他一样。

师:说得对, 感觉不到他对小狗的喜爱, 那你能不能帮他改一改呢?

生:我一进家门, 小狗就向我扑来。

师:虽然只加了一个“小”字, 不过, 感觉就不一样了。有没有同学能从刚才读的这篇课文里受到点启发呀, 想一想怎么样称呼小狗, 更能显出主人对小狗的喜爱呢?

生:我一进家门, 这个毛茸茸的小家伙就向我扑来。

师:改得真好!现在, 你们知道是什么创造了信赖吗?

生:彼此之间的亲昵关系。

师:简洁地说, 就是一个字——爱, 是爱创造了信赖。如果人与人之间都那么相爱, 大家都会互相信赖, 大家眼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活该多么幸福呀!刚才我读的这篇课文里, 从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出作者对小鸟的爱, 你们能不能找出几个这样的描写, 并解释一下自己的体会呢?

生:“我把笼子挂在窗前。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作者想让小鸟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挂笼子的位置都替小鸟着想, 可见他很爱珍珠鸟。

师:作者为它们创造了生活在幽深丛林的感觉, 给他们带来了安全感。

生:“我只是微微一笑, 依旧写东西, 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 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师:这句话里没有写作者对小鸟的态度, 你怎么看出了作者对小鸟的爱呢?

生:通过小鸟的举动, 能看出作者对小鸟的喜爱。小鸟之所以敢那么亲近作者, 就是因为作者不去打扰小鸟, 那“微微一笑”, 充满了善意与宽容。

师:说得不错。还有哪句话能看出作者对小鸟的爱?

生:“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 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作者很想看看小鸟, 可是为了不惊扰小鸟, 添水加食都不多看它们。

师:你怎么知道作者想看看小鸟呢?

生:“好奇的眼睛”说明他想看。

师:你读得真仔细!

生:还有两句话, 也能看出作者为小鸟着想。文章的开头说“笼内还有一卷干草, 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作者对小鸟照顾得很好, 他十分细心, 还给小鸟的巢里放干草。还有文章的最后写到“我轻轻抬一抬肩, 它没醒, 睡得好熟”。作者写稿的时候就看到小鸟落到了肩头, 所以作者一直保持一个姿势没有惊动小鸟, 最后有点坚持不住了, 才轻轻抬了一下肩膀。这两处描写都能看出作者对小鸟的爱, 他很为小鸟着想。

师: (点头) 你说得太好了, 其实这篇文章里的很多地方都能表现作者对小鸟的爱。我在读课文的时候, 注意到有的同学听得很认真, 不时地流露出微笑。看来, 你们也被这样的温馨感动了, 被作者的爱心感动了。这样一种害怕人的鸟, 最后竟然趴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你们平时能在谁的肩头睡着呀?

生:妈妈!

师:妈妈是你最亲近最信赖的人, 跟妈妈在一起, 你最有安全感。小鸟能在主人的肩头进入甜甜的梦乡, 那是因为它已经把主人当成了自己的伙伴, 自己的亲人, 甚至是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更能表现作者对小鸟的爱, 有了这样的爱, 才有了小鸟这般美好的信赖。

第二课时:书写爱的诗篇

师:现在, 请大家站在珍珠鸟的角度, 以小鸟的口吻介绍“我”与主人相处的一个细节。

(师巡视指导, 15分钟后朗读讲评)

生:我先是离他较远, 见他不来伤害我, 我就一点点挨近他, 然后蹦到他的杯子上, 低下头来喝茶, 再偏过脸瞧瞧他的反应。他只是微微一笑, 依旧写东西, 我就放开胆子跑到他的稿纸上, 绕着他的笔尖蹦来蹦去, 我跳动的小红爪在他的稿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师:你写得很符合要求, 的确是以珍珠鸟的口吻叙述的, 可是你只是把文章里的称呼改变了呀, 句子的内容基本都没有变化。你应该结合文章, 好好想一想, 不只是换个名称, 要写出小鸟的内心感受。

生:妈妈一直告诉我, 不要离人太近, 他们会伤害我。可是眼前的这个大家伙对我那么好, 一直精心照顾我, 平时为我添水加食, 都不会惊吓到我, 他会伤害我吗?我站得离他远远的, 他只是低头写稿, 我见他默不做声, 就悄悄地走近一点, 然后蹦到他的茶杯上, 偷偷地喝了几口茶。我侧着小脸看他, 他只是微微一笑, 笑得那么友善。

师:这段写得准确而又生动, 我们都感受到了幸福。

生:我飞到他的肩上, 想和他玩, 他正在认真地写字, 我没打扰他, 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师:这句话虽然写出了小鸟的内心活动, 不过, 你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 你没有写清楚作者是怎么爱小鸟的。想一想, 添加哪个细节, 能说明作者对小鸟的关爱, 我们刚才分析课文的时候, 提到过这个细节。

生:是作者看小鸟落到肩头, 怕惊走小鸟, 停下了笔吗?

师:对!这个时候, 你这只小鸟还是醒着的, 当然可以感觉到呀, 这个时候的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回忆到以前和作者相处的种种情景又能想到什么?这些都可以写。请你在课后修改一下这个片段。

生:我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 一点点长大。每天, 都有大家伙来给我们一家人添水加食。每当他打开笼子的时候, 我都会吓得躲在妈妈的身后。可是, 时间久了, 我发现这个大家伙从来不会好奇地看我们, 也不会用手指摸我们的绒毛, 好像很怕打扰我们。他给我们添水加食的过程很快, 我甚至都没有时间仔细看看他长得什么样。他送来的食物特别可口, 水也是干干净净的, 每天吃完了他送来的饭, 我都会依偎在爸爸妈妈的身边, 躺在柔软的干草上, 进入甜甜的梦乡。妈妈告诉我, 这卷干草是这个大家伙特意放到笼子里的呢, 他还把我们的笼子藏在了茂密的吊兰中, 这让我感觉安全极了。我渐渐喜欢上了大个子, 他就像我的爸爸妈妈一样好。

师:你写得真好!我既听出了小鸟的心里话, 体会到了小鸟对作者的信赖, 又感受到了作者对小鸟的关爱。今天, 我们学习了《珍珠鸟》这篇课文, 作家冯骥才先生想告诉大家的是, 我们的社会需要信赖, 这样的信赖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 相互关心, 来自于每一个充满爱的心灵。冯骥才先生的这篇散文创作于三十多年前, 那时, “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 在那恐怖的十年里, 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温暖的关爱与美好的信赖, 人们互相防备, 好人被诬陷, 言论被歪曲。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人一边洗衬衫, 一边嘀咕:“这衬衫, 领子和袖子最脏。”结果被别人听到了, 马上去举报, 说他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 因为他说“领袖最脏”, 就这样他被关进了监狱。从那个恐怖的时期走过来的人, 是多么渴望信赖呀!所以, 在文章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最后, 就请大家写一句话:“信赖, 像……”句子里, 要用到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好后, 从第一组同学开始朗读。

生1:信赖, 像冬天里的阳光, 给人们带来温暖。

生2:信赖, 像夏日里的一杯冰水, 为人们送来凉爽。

生3:信赖, 像甘甜的清泉, 滋润干渴的咽喉。

生4:信赖, 像美丽的鲜花, 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把你们朗诵的美妙句子连在一起, 就是一首诗了。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在《珍珠鸟》这篇散文里:“信赖, 往往……”

生: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再加一个题目, 叫什么呢?

生:信赖!

师:说得好!我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 认识了信赖产生的过程。信赖是一首爱的诗篇, 它的诞生需要爱心的呵护, 需要真情的付出。愿大家成为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 爱身边的人, 爱身边的生灵, 也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备课笔记

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

教学灵感枯竭的时候, 我就去书本里寻找泉眼。于是, 为了教《珍珠鸟》一课, 我翻开了名师的教学实录。

窦桂梅老师在《珍珠鸟》的教学中, 以“信赖”为核心, 探究人与鸟的关系。前面两个层次, “小鸟与人的信赖”、“大鸟与人的信赖”, 都是从鸟出发, 从鸟到人, 其思维的角度是一样的。紧接着, 窦老师轻轻一问:“大鸟对人不信赖, 那人就真正信赖鸟吗?”思维的角度便因之而逆转, 从分析鸟对人的信赖, 逆转为分析人对鸟的信赖。“将信赖进行到底”是她这篇教学实录的题目。

一直以来, 阅读的任务就是准确地理解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意义;阅读教学的任务, 也就相应地成为“学会理解课文中蕴含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郭初阳老师在《珍珠鸟》的教学中, 呈现了一种迥然不同的解读方式, 它认为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与文本对话的结果;而语文教学的任务, 也就是展开这种师生与文本的自由对话, 同时在此过程中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在郭老师的课堂上, 不仅让学生理解了作者所希望寄寓的表层意义, 还深刻地指出:“《珍珠鸟》中作者的沾沾自喜与津津乐道, 实有‘欣赏囚禁’的嫌疑”, “《珍珠鸟》一文, 实是研究中国作家自由缺失的下意识表现的最好案例。”这样, 便从狭隘的就文解文, 提升到了在文化的高度上来对文本进行解读。“用思想撞击课堂”是他这篇教学实录的题目。

我欣赏窦桂梅老师的环环相扣、细致入微;我赞叹郭初阳老师的标新立异、勇于创新。带着两位名师的教学智慧, 我重新品读《珍珠鸟》。

苏教版第十册《鱼的纹样》案例 第9篇

《鱼的纹样》这一课是小学阶段继几节主题纹样设计课(如第4册《会变的花·树·叶》、第6册《鸟的纹样》)后的又一堂关于装饰纹样的课。此课也是继上一课《海洋生物》后关于鱼的一节纹样装饰课。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让学生尝试用概括、简化、夸张、装饰等手段,用点、线、面以及色彩等元素塑造出更为丰富、生动的鱼的纹样,并能结合以前学过的纹样知识设计出鱼的组合纹样,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去,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塑造艺术形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鱼的纹样的装饰美感,和鱼的纹样的独有特征。

2.会运用简化、夸张等手法设计出不同鱼的纹样,掌握鱼的自由纹样和适合纹样的表现方法。

3.通过学习,了解鱼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创造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鱼的自由纹样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巧妙运用点、线面以及色彩等元素装饰鱼,设计个性化的作品。

【教学设计】

欣赏导入:

师:海洋的主人是谁?

学生回答:鱼类。

师:你看,它们来了!(视频——海底总动员片段)

海洋是神秘的,也是色彩斑斓的,我们来认识一些漂亮的鱼儿,(出示图1~5)

你喜欢哪一条?它的什么地方吸引了你?

生:外形——奇特

花纹——美丽 (板书:图6~8)

色彩——丰富

师小结:鱼儿真美,所以早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这些漂亮的鱼儿装饰、美化生活用品了。这是古人们在彩陶上绘制的鱼的图案,这种鱼的装饰图案,我们把它叫做——鱼的纹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在板书“外形、花纹、色彩”时,我特意在文字设计中添加了鱼的纹样,以此先给学生留下印象。

探索、交流

1.了解鱼的寓意。鱼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不仅是美丽的化身,同时还代表了吉祥、富贵的寓意,你们知道一些与鱼谐音有关的成语吗?——富贵有余,连年有余、鲤鱼跳龙门(出示图9~11),大家还记得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贝贝吗?(出示图12)知道它的寓意吗?

师小结:人们在赋予鱼儿各种美好愿望的同时,也描绘着鱼儿的各种美态,鱼题材的艺术品非常多。

2.欣赏、比较。瓷盘、玉佩、靠垫、门帘、花布。

师:(1)我们发现这些物品上的装饰鱼纹形态、色彩虽各不相同,但与普通的鱼相比,又有共同之处,仔细看看,它们都画出了鱼的哪些特征?(图13)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初步感受鱼的纹样的特点以及鱼纹样的丰富多样性。而找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则是对鱼的纹样的基础部分的初步概括分析。

(2)那装饰过的鱼和真实的鱼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同桌可以相互交流、讨论一下。

小结:

外形简洁、夸张。

师:鱼的纹样抓住了鱼的特征,通过简化的方法,使它看起来比较简洁,有时并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使鱼的特点更加明显或更加有趣。(出示比较图14~15)

色彩丰富,有的身上还添加了点、线、面做装饰——比较有规则的点、线、面和不规则的点、线、面各有什么特点。(图16~17)

师总结:简化、夸张、变形、添加这些都是纹样设计中常用的表现方法。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地讲解了一般鱼的装饰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易学易懂。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里关于点、线、面和色彩的装饰元素可以不作教学重点,适当提及即可。夸张、替代、添加、省略等纹样设计方法之前已经学习过,再次学习要结合鱼的纹样的独有特征。

3.小试身手。

师:考考大家,这儿有一些鱼,你能用哪些装饰方法来表现呢?(图18)

生:它的身体像三角形,就简化成三角形,尾巴用夸张的手法将它画的更小……

(图19)这条呢?

生:金鱼的眼睛比较大,就用夸张的方法将它画得更大,身体像一朵花,就用变形的方法将它画成花……

师:用3分钟的时间自己选择一条鱼用单色来设计鱼的外形,要确当的运用简化、夸张、添加等手法。

师:老师发现几张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初评学生作业)

你觉得画的什么地方好?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

4.深入。

师:老师想把一条鱼装进盘子,怎么摆放合适、漂亮呢?

引出适合纹样(图20),如画2条或更多的鱼,就让它们对称或围着盘子旋转,身体的外形要适合于圆形,要有动态的变化(图21~22)。

如果是方形的盘子,怎么摆放呢?(图23)

【设计意图】 圆形鱼纹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学习,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探讨,也使设计的难易程度考虑到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做到基础差的学生能吃下,基础好的学生能吃饱,而对于同样圆形适合纹样的不同设计甚至是方形适合纹样的提出更注重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5.欣赏作品。

实践创作:欣赏了这么多鱼的纹样,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了吧,这不,有人想请大家当个小小设计师呢!有个旅游用品厂的厂长找到我,他想在旅游用品包装盒上设计一些漂亮的鱼的纹样,说这样既可以增加美感也表达了连年有余、吉祥的寓意,我们帮帮他,好吗?

作业:

设计方式选择一: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设计一幅鱼的纹样(点、线、面相结合)。

设计方式选择二:设计适合圆形的鱼的纹样。

要求:运用简化、夸张、添加、变形等手法进行创作。

学生再次作业,小组内可交流、讨论,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

1.作业设计分层次,既考虑了形式的多样性,要求又相对集中。

2.教师的过程性指导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及时用实物投影展示,表扬优秀的设计点子,便于其他同学借鉴。

展示评价,审美体验

你喜欢哪张作品?(图24)什么地方最吸引你的目光?

师:同学们的作品真不错,我将将这些作品带给那位厂长仔细挑选一下,他一定会发出感叹: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我们给自己鼓鼓掌!

【小结、拓展】

其实呀,在我们的生活中,美丽的鱼的纹样无处不在,你们看——(出示生活中有关鱼的装饰品)

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有一双灵活的巧手,就能够创造出美丽的生活!课后大家可以和家人一起尝试动手做一个以鱼为题材的生活用品哟!

【设计意图】欣赏鱼形纹样在工艺品造型上的完美表现,其属于纹样设计的范畴。这里的拓展对学生的创造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起到了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尽管课堂的时间有限,但此课对学生的影响却自然而然的延伸至了课外。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 图20)

上一篇: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下一篇:青龙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