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世大学博士申请

2024-07-18

延世大学博士申请(精选10篇)

延世大学博士申请 第1篇

(2)在国外已经修满相当于韩国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16年学历者

硕士学位:在国·内外大学取得学士学位或报考时即将取得学士学位的人可以申请

博士学位:在国·内外大学取得硕士学位或报考时即将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可以申请

连读课程:同硕士,毕业时只授

予博士学位。如果中途放弃硕博连读,达到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可以授予硕士学位。

招生方法:

通过审查材料,笔试,面试或其它方式来综合评价,不同专业在考核方法方面会有所不同。

(1)有的专业有面试,可以参考韩文简章,也可以咨询所报考的专业。

(2)音乐系设有专业考核,详情参照韩文简章。

(3)汉语中文学专业要先进行古文和专业考试,然后再面试。

(4)电气电子工学面试考核科目为4个:基础回路,数码论理回路,信号与系统,电磁气学

(5)政治学专业要先进行英韩翻译考试,然后再面试。

延世大学博士申请 第2篇

来源:留学中介

美国人认为博士教育是专门用来培养科研,学术和教育专才之用的。如果你未来不从事上述职业的 话,就不必读博士学位。如果你的博士生导师认为你不是上述“材料”和这类专才的话,你的学分再高,也拿不到博士学位。因此,在美国拿博士学位,有很多随机 的成分,除了实力外,某种程度上需要有些运气。首先,你在选择学校时,要特别的慎重

美国有些学校的博士学位特别难读,如加州理工大学(这里是钱学森先生的母校);如芝加哥大学(该校曾获得过5项诺贝尔奖)、纽约大学,这两所大学的 博士、硕士学位都难读,尤其经济系最难读;如加州伯克莱大学,这里有的专业需要10年才能读下来,原因是那里的中国学生很多,竞争异常激烈,该校校长曾是 美籍华人田长霖先生;还有如纽约市立大学,纽约的Bronkly理工学院等,美国留学中介介绍,纽约的大学难念的很大原因是因为纽约这座城市就业机会十分多,一般的人到纽约或纽约当地人,都会选择就业,但一旦选择了纽约的大学就读,就是高素质的 人才。美国有哪些既有声望又相对不太难攻读的大学可供选择呢?坐落在美国田那西州的杜克大学,德州的莱丝大学、伊利诺州香槟城的伊利诺大学等。伊利诺大学 的电机系与斯坦福大学在每年的评比中都不分伯仲,名例全美第一、二名;其会计系为全美国第一,伊利诺大学的毕业生中有一位是美国惟一获两次诺贝尔奖的人。

其次,博士学位的授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士生导师对你的直觉

导师认为你在科研学术及高等教育方面不大可能有所建树的话,他就会千方百计地在你的学分和博士论文上挑毛病,说你的论文材料不充实等等,最终你很难 拿到博士学位。在美国进行博士资格考试,笔试由本系主考,口试需要5位正教授参加。其中3位来自本系,2位来自外系(所谓边缘学科的教授)。当然,对论文 的评判还是以你的指导教授为主,从论文的质和量上都要通得过。所以,你的博士生导师无论是你自己拜的还是系里指定的,他(或她)在本学科领域的声望对你是否能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考核举足轻重。因为他(或她)的学术声望越高,他(或她)越能说了算数,他(或她)说你行你就行;如果你的博士生导师学术地位平平,他(或她)反而会对学生的论文等格外挑剔,一方面表现出他(或她)的不自信,另一方面生怕别人说他(或她)对学生把关太松。最后,要注意你的论文题目不要选得太难

从地摊小贩到复旦大学博士生 第3篇

魏宏远出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个偏僻、荒凉的小村庄, 5岁那年, 母亲不幸去世了。由于子女太多, 父亲照顾不过来, 就把魏宏远寄养在河南舞阳的一个远房亲戚家。亲戚家已有三个孩子, 家境也不好。魏宏远经常挨饿, 每天最多吃两顿饭, 还要捡柴、割草、放羊、喂兔子, 天不亮就得到集市上拾菜叶。

“我的童年就像契诃夫笔下的凡卡。”回忆当年, 魏宏远至今感慨啼嘘。

那时的魏宏远蓬头垢面, 冬天手脚冻得流脓, 身上满是大片的疤痕。当时,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一顿饱饭。由于营养不良, 加之水土不服, 以及未能及时的治疗, 魏宏远的身体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身材矮小, 成年时身高不足1.5米, 而且两腿畸形, 膝关节外翻, 双腿呈X型, 走路不协调。这一切的一切, 为他日后的人生埋下痛苦的伏笔。

第一次感到世间的不公平是在中考后。那一年, 魏宏远15岁。他以优异成绩报考了省重点高中, 分数远远高出所报考学校的录取线。小小年纪的魏宏远欣喜异常, 盼望着将来读高中考大学, 可是, 体检以后, 他被无情地拒之门外。

求学的道路被阻断了。怎么办?下一步将无学可上。

生活第一次将残酷展露, 魏宏远的心头布满阴云。

在好心人指点下, 魏宏远叩开了县教育局局长办公室的门。好心的局长为他写了一张推荐条。一所普通高中的校长同意接收他, 但名份是“高价插班生”。尽管如此, 魏宏远已满怀感激了。

走进了高中的校园, 魏宏远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 一直刻苦上进、分秒必争。

那一年高考结束, 魏宏远18岁。然而, 命运竟是那样的捉弄人, 三年前的情景再次重演:尽管他的分数远远超过了所报考院校的录取线, 但再次因为体检而失去升学机会, 原因当然还是他的身体残疾。

被大学拒之门外, 在凄苦的泪光中, 魏宏远知道了生活的残酷、命运的不幸, 他不敢再对求学产生幻想, 剩余的只有眼泪。

一个人思考多天后, 魏宏远走出了痛楚, 开始对生活充满期待, 他想通过别的路径改变命运。他深深思索着:如何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没有任何可攀附的社会关系, 到哪里寻找出路?

生活不允许魏宏远游手好闲, 18岁的他开始了街头摆地摊的生活。一个文弱青年吃力地拉着车, 小推车里装着满满的蔬菜, 很沉很重, 青年满头大汗, 累得喘不过气来。夕阳下, 青年收摊了, 还是拉着车, 瘦弱的身体尽管矮小, 但背影拉得很长……

魏宏远不断地变换着经营项目。隔一段时间, 人们会发现, 在路旁卖早餐的小贩中, 又多出了一个摊点和一张稚嫩的笑脸, 原来, 魏宏远又改行卖起了烧饼、馒头……

生活中的坎坷无处不在, 不时有摩擦和冲突。做小生意的人群中, 因为竞争, 经常吵骂甚至打架。魏宏远只是小心翼翼地躲避着, 他记不清受过多少人的呵斥, 被多少人驱赶过。有一次, 仅仅因为自己的小推车“侵占”了另一个摊主一点儿地盘, 结果是, 那个摊主蛮横地将魏宏远的车推翻了, 蔬菜撒了一地, 满眼泪水的魏宏远只是埋头捡着蔬菜。

自强不息实现大学梦

艰辛的日子里, 魏宏远没有自暴自弃, 而是在积极寻求各种发展的机会。在街头摆地摊还算可以, 但要想彻底改变家庭的贫穷, 显然不可能。接下来, 他曾尝试过维修家电、栽种蘑菇, 却因缺乏资金、技术等原因, 最后无功而返。然而, 他却不甘于以街头小贩了此一生, 可是, 前行的路又在哪里呢?

在一年多的街头小贩生活中, 魏宏远没有忘记一件事情, 那就是读书, 尽管此时的理想和梦想已很遥远, 但他还是满怀热情地憧憬着。在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劳碌之后, 魏宏远常常把目光聚焦在书本上, 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继续求学, 因为只有求学才能改变命运。

夏日的一天, 魏宏远遇上了河南临颍县第一高中的谌素娥老师。看到眼前的学生如此憔悴, 谌老师感到心隐隐作痛。

在谌老师的帮助下, 魏宏远重新回到课堂。他倍加珍惜读书的机会, 读书像是在拼命。一年的勤奋换来高考的巨大丰收, 1995年7月, 魏宏远终于被兰州大学录取。在当年河南省所有报考兰州大学的考生中, 他总分第二。这件事在舞阳和临颍两县引起了很大轰动。

“在成长的道路中, 对我伤害最大的不是歧视和嘲笑, 而是来自内心的绝望;对我影响最深的不是家庭的贫困和身体的缺陷, 而是无路可走的恐惧。”这是魏宏远发自内心的深深感触。

选择兰州大学, 是因为当年它的学费最低。然而为了第一年的学费, 魏宏远家中还是卖掉了一头大猪、六头小猪和一头小牛犊, 又多处举债才将学费凑齐。在只身赶赴兰州的火车上, 魏宏远意识到自己已经“榨干”了家里的最后一滴血, 今后的一切只能靠自己了。

在缴完第一年的全部费用后, 魏宏远的口袋里只剩下了几十元钱。

能够走进大学校门, 这已是人生最大的幸事了, 此时所有的困难已不再是困难, 魏宏远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学费贷款, 生活费自赚。五天上课, 两天兼职, 魏宏远四年的大学生活就是这样安排的。做家教、发传单、卖彩票、发放调查问卷、做新闻通讯员……魏宏远曾做过的兼职, 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来。

大学毕业后, 魏宏远回到了河南临颍县第一高中, 做了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室里, 他是最矮的人, 可是他知识渊博, 他的特殊经历本身就是一本教材, 学生能够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力量。他讲课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在学生的评价中, 他的得分很高, 他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也一直遥遥领先。魏宏远说:“只有能够照亮自己的人, 才能够照亮别人。”

“生活是面镜子, 你笑它也笑”

魏宏远有了固定职业和固定收入, 接下来, 和大多数人一样, 魏宏远有了自己的家庭。妻子是个善良本分的女人, 全身心地照顾着丈夫。

此时, 生活质量有了根本改观, 但魏宏远并未安于现状。“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魏宏远在繁忙的教学之余, 见缝插针准备考研。

有志者事竟成。

在读完上海大学的硕士后, 魏宏远想继续深造, 他将目光投向复旦大学。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 他有幸考取了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的博士生。导师陈广宏教授是该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古籍研究所副所长, 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方面的专家。

入学面试那天, 专家们着实吃了一惊, 进入考场的竟然是一位身体有缺陷的考生。然而魏宏远侃侃而谈、对答如流, 一点也不惊慌。

他含着泪说出内心渴盼读书的想法:“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 知识使我获得尊严, 知识也给我带来无限的快乐!”

走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魏宏远的勤奋好学亦赢得了导师的好评。陈广宏教授这样评价他的这位得意门生:“宏远献身学术的志向坚定, 而且无浮躁之气, 知识结构的自我完善能力与研究能力皆相当突出, 故必将成为一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学者。”

2008年初春, 魏宏远获得了复旦大学所设立的最高奖学金——川良一奖学金。

此项奖学金是通过对全校一等奖学金获得者按照一定比例重新遴选, 然后再经过答辩, 最后由专家组现场评出前15名。在精英云集、竞争激烈的评选现场, 魏宏远展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 他的答辩引起许多人的注目, 赢得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赢得总分第三名, 获得1万元奖学金。

从当年的地摊小贩到今天的复旦大学优秀博士生, 魏宏远的生活轨迹在变, 但他的生活模式却没变, 他一直坚持边求学边打工, 让自己高负荷地运转。如今, 他依然靠兼职的收入养活家庭, 担起了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

如果你申请美国博士 第4篇

申请人基本情况:杨华,22岁,大四应届毕业生,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平均分77,TOEFL:640, GRE:2270。

评估结果:

学习成绩:★★☆☆☆

T/G成绩:★★★★☆

专业背景:★☆☆☆☆

留学方案:

1、学校选择:

美国前10名大学

2、专业选择:

电路设计:ICDes;gn.

3、推荐人:任课老师一名,系主任一名,院士一名。

申请结果:

全奖五所: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Northeastn University, UC—Davis, SUNY—Stony Brooks,UC。(XX).她最后选择了最后一个学校,奖学金$39,000。

半奖三所:Alfred University,Cornell University,Clemsonb University

案例综合分析:

她是个很普通的申请人,缺点不少,强项没有。在这种情况下,申请材料的制作十分重要。

首先,通过推荐人的角度弥补她学业的不足;其次,通过院士的推荐,增加其专业背景,最后,由专业人员编写学习计划,一锤定音。另外,加强后期联系,多方面地向学校了解情况和介绍自己。

申请美国法学博士JD

申请人基本情况:张强,21岁,大四学生,武汉大学外贸英语专业,本科平均分84,TOEFL620, LSAT(法学院入学考试):168

评估结果:

学习成绩:★★★☆☆

T/L成绩:★★★☆☆

专业背景:★☆☆☆☆

留学方案:

1、学校选择:

美国前20名大学

2、专业选择:

法学博士(JD)

3、推荐人:任课老师一名,系主任一名,实习主管一名。

申请结果:

半奖一所:Univesity of Michigan AnnArbor;录取两所,University of Chicago和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她最后选择了第一个学校,奖学金$8,000。

案例综合分析:

该案例的独特之处不在于前期申请。(当然,申请学校是很成功的。)而在于后期联系和签证。

1.本来JD极难拿奖,而且University Michigan本来没有给奖学金,但是,经过后期与学校联系,并且详细说明具体原因,学校给了一部分减免学费奖学金,后来证明这部分奖学金对签证是十分有用的。

2.他一签被拒,理由很简单,法律专业有很强的移民倾向,签证官不相信他花了这么多钱后,还会回来。所以在二签的时候采取了以下措施。

1)准备更多的签证资料,特别在他的家庭背景上。

2)请求学校给予一部分奖学金。

3)请求美国方面提供申诉信,包括一封议员的函件。

关于香港浸会大学博士申请的通知 第5篇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研究院诚意邀请贵校同学申请[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2012/2013]。

[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由香港研究资助局于2009年成立,旨在资助世界各地优秀的学生来港修读以研究为本的博士学位课程。作为其中一所参与此计划的大专院校,浸大致力于推广世界级的专业研究。为推动优秀的研究文化,在本校修读的[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得奖者将获以下待遇:

(1)首年学费豁免,总值港币四万二千一百元;

(2)第二及第三年学费以奖学金方式资助,共港币八万四千二百元(同学需达

到所要求的学术水平);

(3)每月港币二万元津贴,为期三年;

(4)每年港币一万元会议及研究活动交通津贴,为期三年。

浸大自1956创校至今,一直持守提高素质高等教育的使命,五十多年来不断提供广博多元的课程,全面启发学生的创意。浸大最近更获著名新闻网站Asian Correspondent列为国际学生首选亚太区二十五所大学之一。本校设有七所学院,分别为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医药学院、传理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及视觉艺术院。如欲获取更多有关浸大的资料的,欢迎浏览本校网页:有志透过[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2012/2013]报读浸大者,须具备出色的学术表现、优秀的研究能力及潜质、良好的沟通技巧及卓越的领导才能。计划截止申请日期为2011年12月1日。现随函附上宣传单张及海报,以供贵校/贵部门张请帖,并鼓励同学参与。

在此衷心感谢阁下给予的支持,若有任何查询或欲了解计划详情,欢迎浏览本校

[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网页:。

延世大学博士申请 第6篇

2014年2月14号,元宵、情人双节同庆,我惊喜地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Harvard PhD Offer!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回首整个申请过程,虽然艰辛,但我乐在其中。半年之前还毫无头绪的浩大工程,如今竟然顺利地完成了;曾经认为高不可攀的梦想,拼命地努把力,也就够到了!

我最大的进步就是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了。通过这次申请经历,我基本上摆脱了拖延症,虽然我神马丁点小事都要检查千百遍的强迫症还是没有改掉o(╯□╰)o。起初我的申请一直很被动:GRE、TOEFL一拖再拖,大三了还迟迟没有确定一个合适的实验室和科研方向,简直就要面临无科研申请的尴尬境地!直到大三下,开始上大模电课,一次课间的偶然机会,陈老师热情地邀请我进入ASIC实验室,才把我拯救了!从此,我终于发现了我的兴趣和专长所在:IC Design。尽管电路方向申请的竞争很激烈,往年的申请情况都不太理想,但我没有功夫考虑这么多。我能做到的就是踏踏实实地把专业知识学好,并且我发现,只要我下功夫钻研,真的可以学得很扎实:大三大四的所有电路方面的课我都是97左右。我突然发现自己真的还是有点能力的,于是满怀激情地准备在大四之前的暑假里好好的做点儿科研。那时候我才听说,假期出国科研的经历会给申请加分不少,但那时为时已晚,什么intern项目都没有了,唉,没办法,只能在国内干了。于是,我迅速地调整好心态,鼓起干劲儿,告诉自己:我们的实验室也是很好的,跟着老师好好干,一定也会有好结果的!

我越主动地生活,生活就越主动。怀着自信、热情以及明确的目标,我和曹一童小盆友在暑假中合作完成了一个电路设计的项目,还Layout流片了:这对于电路方向的申请者来说,重要性不亚于publications。我特别感激鲁老师,不仅给了我许多宝贵的科研机会,还使我获得了无限的科研热情和主动性。鲁老师对科研的积极创新,对教学的热情,都深深地感染了我。鲁老师经常与我进行一对一的学术指导,而且有时能持续三、四个小时,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小小的本科生来说可真是受宠若惊!而且如今回想起来,这种类似答辩形式的学术指导,其实是对我之后面试的特别好的锻炼!

之后在大四上,我努力把握住一切科研机会,在高级模电课上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互动,把基础知识打牢,因为这才是我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在申请方面也是早早动手,有了踏实的科研经历,写文书的时候就挺有话说的,而且只要肯下功夫认真写,最终就能写得很满意的。套磁方面,我觉得我做得不太好,一直没有太多的学术套。但我十分幸运,第一次发套磁信,就收到了我在哈佛未来导师的回复,短短的几句话让我如沐春风。总而言之,我觉得我这一年来已经尽力了,都一年没回家了。直到1月24号,我终于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家了,不知能过个怎样的年……

谁知,回家当天,我就收到了哈佛教授的面试邀请,约在一个星期之后的大年初二。于是,这注定成为了我最奇特的一次过年:我天天干劲十足,居然在家里有比学校还高的学术效率,总结科研经历,看教授的paper……我如此认真地准备,是因为我深知这次机会来之不易,在硬件条件不突出的情况下,我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展现自己。而且,我确实做到了。大约50分钟的视频面试中,我展示了我的科研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用结结巴巴的英语应对了教授穷追不舍的提问,获得了教授赞许的笑容(我还发现,教授真的好帅啊!而且英语

发音特别纯正,嗓音充满磁性,与我的Chinglish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试之后,尽管已经汗流浃背几近虚脱,但我知道:成了!

这次申请经历让我在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其中,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几位推荐导师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还有世毕盟(GGU),然兄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给我指了一条明路,长期以来大力支持我。我还要感谢松哥,在我申请全程中在专业方面的高水平指导,给我的文书和面试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指导和帮助!还有我的挚友们,迪迪、清清、于儿、睿儿、吉吉……始终给予我超越时空的关心与祝福。还有龙哥领导的飞跃团,成为了我孤独、焦虑的申请过程中巨大的支持和安慰!坚信大家都会拿到自己满意的Offer,我们还要继续携手努力,迎接精彩的未来!

延世大学博士申请 第7篇

《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申请材料目录表》中:

表4《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单》由研究生院教学办提供; 表5 《博士生出席学术专题讲座情况表》对于2011年3月以后入学学生不需要;

表8《博士学位论文工作阶段报告》对于2011年3月以后入学学生不需要;

表9《学位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表》对于定向、委培的研究生(即在职人员)不要求;

表10《学位研究生社会实践报告表》对于符合减免条件者,可提供《研究生减免社会实践审批表》;

表14《结合论文工作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由学生自己提供,要求提供与《学位论文评阅送审审批表》中“送审前学术成果汇总”中汇总数字相对应的学书成果复印件,论文复印杂志封面、目录、论文全文、索引证明原件,导师在文章首页(非杂志封面)签字确认论文符合《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表15《送审的学位论文》要求非涉密学生提供3份“盲评格式”论文及1份正常学位论文;

表17《博士论文创新基金结题通知》单要求申请创新基金者提供;

表18《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保密申请表》在学生开题前,由保密处网页下载填写;

表19《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保密审查表》和表20《西北工业大学涉密学位论文评阅、答辩聘请专家审查表》在学生送审前,由保密处网页下载填写;

表21《评阅人评阅意见书》由评阅学校返回,一般是非涉密学生3份,涉密学生7份;

表24《授予博士学位登记表》由学生在自己的学生空间录入打印,并贴与《学位申请表》同底照片、留本人毕业后可联系电话、导师签字确认信息;

表25《学位申请表》由秘书在领取“评阅意见书”时,在学位办同时领取;

表27《答辩会议记录》和表28《答辩表决票》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由秘书统一在学位办领取;

延世大学博士申请 第8篇

一、耶鲁大学法律职业博士培养特色解析

(一) 确立严格细致的入学要求。

生源质量是决定培养质量的基础。耶鲁法学院致力于培养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立法者, 虽然在学生数量、校舍面积上与其他法学院相比存在差距, 但是在多元发展、小班授课、一流师资等方面走在世界法学教育的前列。学院坚持实践和理论的结合, 法律技巧培训和公益服务观念的培植结合及个人理想和团体支持、友爱的结合[1]。学院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制定了严格细致的招生准则, 为保证耶鲁精英取向的培养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院没有传统的招生委员会, 所有的任职教员组成招生委员会。该学位要求申请者必须在认可的学校获得学士学位, 且在法学院入学考试 (LSAT) 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符合条件的申请者首先要在证书服务协会注册, 系统才会受理申请者的申请要求, 然后在规定日期内将申请材料上传到法学院招生中心的电子服务系统。学院要求申请者必须递交的材料包括: (1) 法学院入学考试成绩单; (2) 申请表和60美元申请费; (3) 短文和个人简介; (4) 大学官方成绩单; (5) 至少两封来自教授或者雇主的推荐信。

根据耶鲁法学院招生规则, 所有申请材料首先必须通过招生主任的审阅环节, 才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一般而言, 只有极优秀的申请者才能脱颖而出并获得直接通过, 其中大约25%的申请材料被送至教员审核, 每份申请材料由三位教员审阅, 每个教员依据自己的评判标准独立打分并为各项指标制定权重, 最后叠加每个申请者的分数, 按照总分确定录取名单。学院每年的录取人数有严格的限制, 但是申请者的数量却与日俱增, 2013年法律职业博士招生委员会收到2700份入学申请, 但是只招收200名学生, 因此竞争异常激烈, 只有那些在各方面都突出的申请者才能脱颖而出并通过。

(二) 提供灵活多样的课程选择。

课程不仅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工具, 而且是实践培养理念的媒介。耶鲁法学院凭借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强大的财政支持为学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文化, 60多名全职教师开设了200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学院的课程设置以培养未来的法律职业家为核心, 重实践性而非学术性, 课程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按照律师习惯进行思维, 锻炼学生对案件的分析能力和对法律的理解能力[2]。第一学期的课程主题集中于宪法、合同法、诉讼法和侵权法。上课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法为主, 通过分析案例, 总结法律原理, 注重学生法律思维训练。学生可以申请加入主题丰富的阅读小组获得学分, 主题涉及各领域包括拉丁美洲法、教育政策、全球健康和动物法等。这种广泛的阅读积累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鼓励学生从法律角度思考世界性问题。第二学期, 学生以刑法为基础自由选择课程, 可以选择传统的“黑体字”课程, 也可以探索前沿性法律理论或者进行跨学科研究。为取得学位, 学生还要选择一定学分的法律道德或者职业道德课程和三学分的写作分析指导课及两学分的期末论文。

耶鲁法学院的理念是新颖的。“耶鲁法学院给自己的定义大概是所有法学院中最宽泛的一个, 她认为律师不仅是为私人和公司提供法律专业知识的人, 而且是政策制定者, 是政治家, 是社会的改革者。这种哲学思想反映到教学内容上, 就是我们不能单纯地强调法律专业知识, 也要强调学生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基础”[3]。学院不仅在培养理念上坚持跨学科研究, 而且切实为学生跨学科学习搭建有效的平台。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定数量的与本人学习项目或者职业规划相关的非法学院开设的课程, 也可以参加院外导师指导的科研或者实习项目。

(三) 开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研究项目。

耶鲁法律职业博士教育项目, 不仅致力于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 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在第四或者第五学期可以加入“集中学期研究项目”, 通过参与一个学术研究课题获得学分。导师指导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研究方法, 了解最新的研究领域, 锻炼独立研究的能力。学生可以申请校外研究项目, 研究主题不局限于法学领域, 充分体现耶鲁法学院自由民主的学术理念。近年来, 学院学生开展的问题探究学习项目, 不仅使学生自己增长见识, 开阔眼界, 锻炼能力, 而且为社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学习项目种类很多, 主要是围绕法律与社会关系开展, 主要服务对象包括法庭、法律诊所和出版社, 代表性学习项目包括格林海文监狱项目、阿拉德·温斯坦国际人权法律项目、街道法、耶鲁法等法律援助活动。学生自主创办或者管理的报纸杂志水平之高绝不亚于校外的专业人士创办的期刊, 在全美法律界产生广泛的影响, 例如耶鲁人权与发展法报、耶鲁国际法报、耶鲁法律报、耶鲁法报与女权运动等报刊。这些报刊从征稿、编辑到发行都由学生自己操作。稿件由学生和校外专家共同审核, 对学生自身的学术水平要求很高, 学生普遍以担任报刊的审核编辑工作为荣。学生的工作不仅可以获得学分, 而且在审核出版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法律界的研究动态, 获取前沿知识, 进一步掌握发表专业文章的技能。

(四) 开展各式各样的法律援助活动。

美国法学家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Oliver Wendell Holmes) 指出:“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 而是经验。”[4]耶鲁法学院的导师深谙实践经验对掌握法律要领的意义, 因此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亲临法律现场的机会。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全美最优秀的诊所训练项目。这些法律诊所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法律实践的基本技能, 提高对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理解能力, 另一方面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法律职业价值观。与其他学校法学院的学生相比, 耶鲁法律职业博士不仅可以在法庭或者诊所现场进行实地观摩, 而且包括在导师指导下实际代表当事人处理法律纠纷, 亲身体验法律实践经验。根据杰罗姆·弗兰克 (Jerome N.Frank) 法律服务社提供的资料, 耶鲁法学院的法律诊所项目包括为父母及儿童辩护、为残疾人辩护、社区法律服务、住房和社区发展、移民法律服务、业主和房客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监狱法律服务、公诉人诊所等。内容涉及立法、司法、律师实务及游说行政部门等多个方面, 形式分为情景模拟和真实情形[5]。耶鲁法学院不仅与美国福特基金会支持的诊所合作开展法律援助教育, 而且与当地的律师协会合作, 为无法负担诉讼费的低收入阶层提供法律服务。当地的律师协会把他们认为学生可以处理的案件交给学生, 为学生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耶鲁法学院的学生热衷于公共服务, 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帮助社会底层民众解决法律问题。不仅如此, 公共服务的经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人道主义的服务意识, 为以后成为优秀的律师打下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

二、启示与思考

(一) 实施灵活入学标准, 提高生源综合素质。

灵活的入学标准, 是指学院在招生的过程中根据专业培养理念综合考虑申请者的各项素质, 而不以某一方面例如成绩或者实践为审核标准。耶鲁法学院致力于培养未来社会的领导者, 所以在招生时不仅灵活考虑申请者的综合素质, 而且格外关注学生的领导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招生过程灵活多样, 富有人性化色彩。如每年大约有50到80名申请者因分数较低不能通过教员审核而进入“待定录取”名单。招生主任和一名担任招生委员会主席的教员一起对名单上的学生进行面试。学生可以抓住最后的机会努力表现以争取入学机会。对比耶鲁法学院, 我国法学硕士招生表现出明显的僵硬性, 主要表现为以书面考试成绩为录取标准, 面试成绩占比偏小且内容限于对专业知识的拓展, 很少涉及学生法律实践活动和领导经验的考查。因此, 高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各项素质, 坚持以成绩为基础, 以能力为主导, 兼顾思维和素养的灵活录取政策。

(二) 推广跨学科培养, 造就复合型专业人才。

21世纪是一个错综复杂、风云变化的时代。法律在运作过程中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 需要擅长综合考虑、权衡利弊、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耶鲁法学院坚持以培养未来世界的领导者为目标, 因此形成一个悠久的传统, 即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叉, 注重法律和经济、法律和文学、法律和哲学、法律和历史之间的联系[6]。其课程设置和项目设计无不体现其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学生不仅可以自由选择与研究兴趣有关的院外课程计入总学分, 而且可以加入感兴趣的阅读小组, 更可以参加与课程无直接联系的“集中学期研究项目”。这些活动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研究、分析、操作的能力。这种培养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耶鲁法学院是“总统的摇篮”, 事实上耶鲁法学院曾培养了克林顿、福特、塔夫特三位总统。借鉴耶鲁培养机制的经验, 我国法律研究生培养应注意打通法律与其他学科的通道, 注重打造以法律知识为主的复合型人才。

(三) 完善法律援助机制, 着力培养职业技能。

英国近代著名法官爱德华·柯克 (Edward Kirk) 有句名言:“法律是一门艺术, 在一个人能够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 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一个只学习特定技巧但没有学习如何获得这些技巧的律师, 学习的注定只是过时的知识[7]。法律是一门走在时代前沿的学科, 必须紧跟时代话题才能不被淘汰。法律诊所通过向社会提供法律援助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 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的法律教育途径。耶鲁法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法律援助活动, 为学生提供多种参与法律诊所的渠道,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服务社区, 贡献社会。我国的法律诊所教育方式相比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法律诊所数量少, 运作体制不健全, 活动经费、师资力量及援助项目等十分匮乏。法学硕士教育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通过法律诊所向社会提供法律援助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 以服务社会为宗旨, 完善以法律诊所为服务平台的法律援助法学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6]冯建妹.耶鲁精神-感受耶鲁大学及其法学院[M].法律出版社, 2007:145-146.

[2]韩慧.论美国法律教育的职业化取向[J].当代教育科学, 2008 (13) :37-39.

[3]百度百科.耶鲁法学院[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71621.htm?fr=aladdin.

[4][美]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冉昊, 姚中秋译.《普通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1.

[5]彭锡华.法律援助式诊所有关问题研究[EB/OL].http://www.hbrc.com/rczx/shownews-2143489-35.html.

延世大学博士申请 第9篇

【摘要】我国部分高校正在探索的申请考核博士招生制度为选拔优秀的博士生源提供了新动力。在申请考核制度下,为了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 必须增强高校质量保障主体的意识, 加强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并落实导师责任制,规范博士生培养制度和课程管理,严格学位论文过程管理,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和实验保障以及建立健全博士生淘汰机制等措施来加强培养环节质量管理。

【关键词】博士生 申请考核制 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29-02

博士生是重要的创新型人力资源,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工业部门从事教学、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工作,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吸引国内外优秀学生攻读博士学位,扩大博士生导师的招生自主权,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探索灵活多样的招生方式。其中,申请考核制度下招收博士生是值得摸索探究的一种新兴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

一、申请考核制度下博士生招生的特点

申请考核制是指考生根据报考院校公布的招生条件,考生本人申请、导师(组)推荐、经培养单位考核审定后,由培养单位依据综合考核结果确定是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1]。申请考核制度采用宽进的招生方式,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专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在本学科某一领域有学术专长或已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的非定向就业的普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须通过学科考核即可录取。

目前多所“985工程”高校和部分“211工程”高校在重点学科、院系试行申请考核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然而各高校申请考核制的实践形态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7]:

(1)对考生基本条件的要求。多数高校申请考核制中明确规定考生所取得的硕士学位为全国重点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或其他高校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学历硕士毕业生;同时对考生英语成绩有明确要求。在科研能力方面则对是否在SCI期刊、全国核心期刊或者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发表过论文及篇数有一定的要求。

(2)对博士生导师的要求。有的高校规定有资格招收博士生入学申请考核考生的导师一般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端人才。

(3)对招生考试的组织要求。招生的主体由学校下放到学院(系或教学部),具体负责博士生招生工作。招生一般采取资格审查和综合考核两个过程。资格审查阶段,组织专家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完成考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实现申请者的初筛。综合考核阶段通常采取面试,评价学生视野、实际应用知识能力及培养潜力。

申请审核招生制度的设计的初衷是彰显发挥导师自主选拔学生的积极作用、优化招考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等价值诉求。然而实践表明,申请考核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申请资格要求有失教育公平、考核内容不够完整、考核程序趋于功利化等问题。申请考核制虽然相比于传统的招生制度有许多优点,但仅凭学术成果和面试不能保证招收的博士生生源质量较高。因此,申请审核制度下招收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方式要对应学生能力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切忌以统一的模式、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培养,必须因人而异,进行个性化培养。

二、传统体制下博士生培养模式

传统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对公开招考和免试推荐(包括提前攻博、硕博连读、直接攻博)途径招生的博士生采取的是统一的培养方式。以笔者所在工作单位为例,具体过程如下:

(1)制定论文工作研究计划。博士生入学后,首先在导师组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工作研究计划的制定工作。内容包括确定研究方向、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开题报告、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要求和进度计划。

(2)课程学习。根据博士生专业方向,一般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第一个学期。专业基础课为学位课,并根据统招和面试推荐的学生设定了最低学分。而专业选修课则根据博士生拟开展的课题和其研究经历,由博士生导师为其制定的课程,亦有相应最低学分要求。

(3)开题。开题是整个博士生培养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决定了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博士生第四学期末应该完成开题工作。

(4)培养过程监控。学校研究生院对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点节点进行监控,主要包括:每个学期的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第二学期末应该完成文献综述报告;第四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第四学期后,每学期必须做一次研究进展报告。

(5)毕业要求与学位论文答辩。笔者所在学校的各个学院对博士生毕业要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不同的, 不同的导师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根据研究生发表成果情况,制订了学位论文评审模式,并对学位答辩流程制订了详细的方案,为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证提供保障。

三、申请考核制度下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在招生环节中最大的亮点是体现导师在招生环节的作用。通过面试,导师与博士申请者进行面对面交流[5],便于导师与申请者双向选择。因此,申请考核制下的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原则是应是根据博士生不同的素质、知识背景和独立研究能力,对他们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根据笔者多年培养、管理、及借鉴国外博士培养方式,提出一套申请考核制度下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和监控体制。

(1)加强博士生培养制度建设。学校、学院和博士所在的基层学术组织应分别制定博士生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规范、监控手段及未达标处理办法、淘汰机制等。

(2)加强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博士生的培养,导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8]。突破体制和方式上的障碍,推进博导解聘制,确保博士生导师的学术指导投入,控制导师指导博士生数量,严格导师负责制度,通过引进、培养等多种措施,改变博士生导师队伍年龄、学历、职称和学缘结构,增加博士生企业导师比例,吸引、聚集一批国内同行业的专家学者,组成领先于国内外学科前沿的高素质导师队伍。endprint

(3)入学后先开题。申请审核制下选拔的博士研究生一般均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在博士研究生入学后,由导师指定课题或博士生根据本学科发展中的重要科学理论问题、工程实际问题、高新技术研究及在本学科中的应用、跨学科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等问题为背景,特别鼓励开展具有前沿性和开拓意义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同时应注意可行性。如果首次开题不过;可以进行二次开题;二次不过或入学2年达不到开题要求,导师(组)可做出终止培养(淘汰)的建议。

(4)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召集企业专家、教授委员会成员组成研究生培养委员会,制订新版研究生培养方案。新版培养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科研要转化成生产力的重点。

(5)营造强烈的学术活动、学术报告氛围:每次活动要有总结报告,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

(6)加强实践环节。博士生的培养离不开优越的实验条件[9]。目前,我校研究平台及实验资源面向申请考核制博士生全面予以优先开放。学校与国内众多科研院所针对学科建设、教育管理相互交流访问,并与有关单位签署《共建“学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协议》。

(7)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公司开展深入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并邀请其为师生开展讲座。支持博士在读期间至少有一次短期或长期国际交流, 通过联合培养、短期交流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博士生的科学素养。

(8)研究进展检查。博士生通过开题报告后,每学期必须做一次研究进展报告。对论文选题不当、论文工作中存在很大困难等问题较严重的研究生,导师(组)要督促其及时调整计划,做出适当处理,尽量保证研究生按期答辩。

(9)加大资助力度,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博士生的培养,尤其是工科博士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科研经费。笔者所在院系设立“天使”基金,通过制定奖励办法促进发表的论文、专利、奖项、项目数量、质量快速提升。

(10)严格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导师(组)主要检查论文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具体包括已完成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和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行性。

博士生培养质量不仅包括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学位论文的质量,还应该包括创新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生源质量、学科水平、导师指导、课程学习、研究实践、视野眼界和办学条件等方面。本文在申请考核制下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的方式方法, 通过过程控制管理收集博士生培养的过程信息,对博士生教育质量进行价值判断、过程评价和反馈评价,从而提出改进策略,促进博士生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这对于实现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亮,陈恩伦.申请—考核博士招生改革制度优化路径探究[J].学位及研究生教育.2015.4:49-55

[2]吴迪.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价值诉求及现实选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4):53-57

[3]杨震.基于申请—考核制的博士研究生招考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15(2):6-10

[4]张立迁.博士生招生中若干重点关切问题探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3,7(1):107-111

[5]付卫东,张立迁.我国博士生入学“申请制”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5,9(2):107-113

[6]牛梦虎,郭瑞迎.博士生入学考核项目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4(11):36-41

[7]张丽敏,于书林.博士生入学申请制的实施及其完善的政策建议[J].重庆高教研究.2013,1(5) :63-67

[8]孟卫青,吴开俊,王一博.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63-66

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申请总结 第10篇

现在申请香港博士终于尘埃落定了,认真写个总结,既是对自己这段历程的回顾,也是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

读博士一直是我的理想,因为我做学术的愿望很清晰,很强烈,所以在硕士入学之前的那个暑假就一直在收集关于读博的信息,不过那时对出去读博没有概念,关注的都是国内考博的信息。所以最后能够拿到香港大学的offer,也是一种偶然。

1、个人教育背景

本科和硕士在两所不同的985高校,都是社会学专业。

由于种种原因,本科期间成绩非常一般,60、70多分的课程不在少数,也有不及格的。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符合自己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如“城市社会学”、“发展社会学”成绩较好。没有获得过奖学金。英语成绩较为稳定,一年时间内一次性通过四级和六级考试,并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公开发表论文1篇。本科期间成绩较差,这恐怕是我申请不顺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硕士期间成绩稳定,仅有一门课程低于80分。跨院系选修了数门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荣誉和奖学金共5次。公开发表论文共计7篇。参加过一次院系级的学术论坛,递交论文入选优秀论文集并做PPT报告。

2、英语考试

2007年9月雅思考试,7分。

3、申请缘起

女朋友有很多次向我提出申请出国读博的建议,我有一些认识,但没有认真查阅相关信息。一次关注某个我感兴趣的教授的履历,香港中文大学的,忽然间觉得似乎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出去读博的事情了。不过确实是对出国读博的困难性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把目标锁定在香港。加上随后就得知了提前毕业的同学和师姐申请香港成功的消息,在跟同寝室同学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对申请坚定了信心。申请自然首先需要英语成绩,香港的英国殖民地身份,加上一个同学的建议,于是就跟同寝室的其他两个同学一起糊里糊涂的选择了雅思。4月报名正式准备,9月考试,有半年的时间充分准备。8月整整一月都待在学校里苦读英语。与同学共同学习、互相激励也很有帮助。

4、对香港高校的直接了解

7月参加了一个由香港学联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到深圳和香港参观了一星期。期间参观了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树仁大学,有讲座等活动。尤其是在科大的讲座还是很有帮助的。对香港的城市生活和高等教育有了直观的了解。

5、学校选择

申请之前对香港高校了解最多的就是香港中文大学,在申请过程中中大也一直是我最中意的学校。不过老牌学校香港大学也一定要考虑。其他学校了解的不多,一是名气稍差,二是专业设置不是很符合我的兴趣。最终只选择了中大和港大。其实后来才发现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都可以试试。在专业上我也有一个选择过程。之前考博一直是做跨专业的打算,所以申请时也想跨到该专业。但在与中大联系的过程中,发现跨专业困难确实较大,加上2007年11月跨校跨专业考博因为单科差3分受限而惜败,虽然还有一次跨专业考博机会,但信心很受打击,所以随后把目标依然锁定在本专业社会学。

6、研究计划

9月考了雅思之后,主要精力都放在准备11月跨专业考博上,所以这段时间基本没有为研究计划做准备。但在备考过程中读了很多书,有一位老师写的两本书让我非常有启发,我觉得我找到了从事我的相关研究的一个非常好的理论框架。因为考博的题目中经常有关于博士期间做什么研究之类的题目,所以认真准备了相关回答。这些是我写研究计划的最初框架。

考博结束成绩尚未出来的时候,也就是12月初,我开始认真写研究计划。一开始先把之前写的东西翻译成英文,然后就开始直接用英文增加和修改内容。使用的写作框架是香港大学提供的。在很短的时间里需要看很多书和论文来扩充内容,尤其是要看英文资料,很费大脑,而且写综述也需要对有关研究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虽然费了不少功夫,但恐怕也是挂一漏万,单是英文原著就欠缺很多。写了一个初版之后让一个本系的教授看,也是我导师的得意门生。不过感觉本系的教授都很忙,很难联系到,所以只当面跟他谈过一次,顺便让他帮我写了推荐信。不过谈话还是很有启发的。之前我的研究计划完全是一种理论综述,缺乏进行实地研究的详细设计。在这位教授的建议下,我又选取了一个个案,详细写了研究设计,包括个案基本情况、资料搜集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可能的结果等。这样才像一个完整的研究计划。最后写了25页。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打算跨专业,但其实两个专业的交叉点很多,所以研究计划的基本论题没有变化。只是要申请社会学,所以要刻意的加入很多社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而我久已不看非常“正统”的社会学了,所以还真是遇到一些困难。后来本系那个教授也说欠缺社会学的经典理论。

7、成绩单和学位证明 本科成绩单以及学位证、毕业证是让在本科所在学校读研的同学在学校档案馆办了寄给我的。成绩单中文的直接打印盖章,英文的按照模板翻译了发过去打印盖章。毕业证、学位证是把原件用相机拍下来,然后放在WORD文档模板里填好一起发过去盖章。要了盖章的学校信封用于密封。硕士成绩单先到系里复印中文成绩单后盖章,然后按照模板翻译成英文,再到研究生院盖章那信封。不过手写输入的中文成绩单实在让我深不以为然,有的课程没有登记成绩或学分,害的我跑了好几次才办好。另外在研究生院开一个在读证明。

8、推荐信

港大中大各两封推荐信,一共四封。分别找自己的导师和帮我看研究计划的本系教授。导师是国内社会学界的元老人物,那个教授是目前社会学界在西方社会理论方面比较活跃的学者,所以两人的分量都还比较重。港大的推荐信是WORD格式,我全部打印了找老师签字就行了;中大的推荐信是PDF格式,用ACROBAT打字上去显示的很奇怪,只好麻烦老师抄上去了。

9、报名和缴费

网上报名,感觉港大的报名系统比较好,查询状态也方便。到招商银行办了一张YOUNG卡,网上支付申请费,比用汇票又省钱又方便。感觉招行的服务不错。

10、个人简历

在网上找到模板,认真写了2页。包括contact information, education, experience, personal, publication, award.11、材料寄送 顺丰速运,材料一公斤之内都是30元,一般第二天就能到香港,很不错。

材料包括研究计划、本科硕士成绩单、本科学位证毕业证证明、硕士在读证明、雅思成绩单复印件、简历、发表论文复印件、奖学金证书复印件。1月底港大截止日期当天寄到港大,因为当时正闹雪灾,整个城市都被大雪埋了,高速公路封了,快递公司送不出东西。当时我简直要疯了。幸好29号放晴,下午发出材料,31号终于达到港大。

2月下旬寄到中大。因为想精益求精,所以寒假在家里又做了修改。

12、联系导师

之前因为想着跨专业,所以跟那个自己感兴趣的中大的教授有几次邮件联系。后来确定了申请社会学之后,急急忙忙在港大和中大网站上搜集到所有老师的邮箱,把自己研究计划的论题简单讲了几句,然后全部一一发过去。大多数老师都回复了,不过大多说不熟悉我的研究方向。有几个则说描述太笼统,希望详细讲讲研究计划。不过我那时还没写完,也拿不出手。所以总体来讲我基本算是没有联系导师。

13、等待

2月中旬全部寄出材料,一直到3月初收到港大的面试通知。说实话我对申请香港的学校一点底都没有,毕竟一直都没有像很多人一样把它正经当一个事业在做,而是当作业余活动,主要目标总是考博,中间一直有其他事情干扰。

2008年年初还想正儿八经准备第二次考博,是本校跨专业,一直在准备,本来还非常有信心。但在2007年底报名的时候突然发现考试科目改了,当时就懵了,凑合着先报了名。等到正式备考的时候才发现在短时间内重新准备一个自己不喜欢不了解的新的考试科目难度实在太大。于是心里越发没底。所以2008年初开始,实际上我是同时在做三件事:申请香港学校、准备考博、找工作。投了不少简历,参加了几个面试。因为自己之前兼职做过房地产策划,对此有相当了解,所以想在这方面也努力一把。结果寒假在家的时候一个还说得过去的公司通知我被录用了。

考虑再三,我最终放弃了希望渺茫的第二次考博,选择了去该公司实习,于是在随后两个月在两个城市实习。进入公司我才发现,把房地产策划当作自己的业余爱好偶尔搞搞挣点小钱还感觉不错,要是正儿八经的全职去做,我实在是无法接受,因为在心底里,我还是觉得自己应该是搞学术的。而且发现公司的体制建设不规范,工作内容也不是我喜欢的策划,而是偏于数据分析,不令人满意。于是内心总是处于挣扎之中,对实习越来越消极了。

14、电话面试

3月初当我接到港大社会学系的电话通知我电话面试的时候,我内心可以用狂喜来形容,仿佛前景一下子光明起来。于是开始查阅各种相关信息,既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面试技巧,还发动我的女友全力帮助我搜集资料。因为在外地实习,所以在面试之前的两天跟单位请假,到当地一个亲戚那里全力准备,认真的看资料,练习英语听力和口语,通过QQ语音跟女友模拟面试。

面试开始的还比较准时,港大直接打我手机,一共24分钟,属于较长的一次。面试的老师我已经不记得是谁了,不过感觉主考官的英语非常标准,应该是英美人士。问题包括简述你的研究计划,你用什么方法对你的个案具体展开研究,你还申请了什么其他学校。全部是英语提问,我回答的还算流利。

中大3月底邮件通知我电话面试,4月初进行。准备过程跟上次的差不多,时间还更充分。第一个问题是用英语自我介绍,然后其他问题都是用普通话问的专业问题,包括研究方法是什么,如何界定你研究资料选取的时间段,分析资料采取定量还是定性等,非常细碎,也问了是否申请了其他学校。普通话的提问让我大感轻松。一共用时10分钟。

两次面试应该都是各自学校的第二批了,大概因为我寄送材料比较晚。

15、WAITING LIST

港大用邮件通知我网上查询申请结果,结果是WL。中大却没有任何通知,我发邮件问了只得到非常模糊的回答,之后自己在网上查到同样是WL。得知都是这样的结果,我真是万念俱灰。我觉得自己在申请方面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费了,读博的梦想完全破灭。实在不想在那个房地产公司待了,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换了工作,被一个高校录用做行政工作,发现还是高校的氛围吸引我。

之后直到毕业我只上网查过一次申请状态,依然是WL,也完全放弃了奢望。我的计划是先在那个高校做行政工作,同时不放弃看书,然后在2008年年底再跨校跨专业考一次博士。

毕业前听说很多同学都考博成功了,我心里更不是滋味,有些自惭形秽。原本我可是读博的目标最明确的,结果却是这样。

16、CONDITIOANL OFFER

来到那个高校工作的第二天,7月2号,看到港大的邮件,说目前正在做我的conditional offer letter,希望我确认一下地址。我当时还没回过神来,就回了我的地址,其他什么都没问。当天下午才兴奋起来。先弄清楚了什么是con offer,之后让港大提前把电子版的发给我。知道主要内容是要硕士期间成绩单,并且平均成绩80分以上,还有硕士毕业证、学位证证明。顺便查了一下中大的申请状态,已经明确被拒。因为已经在外地工作,于是又请还在硕士所在学校即将读博的同学帮忙办理。办理还是老办法,社会学系和研究生院两个地方,都有模板。不过糟糕的成绩单管理方法再次害了我。办了之后港大收到说成绩单不完整,因为第三年的没有记录。实际上我研三确实没选课,但成绩单上也没任何说明。关键的是早就已经通过答辩了,成绩单上关于毕业答辩的地方依然是空白,没有任何相关记录。此时学校已经放假,我又特意联系了系里的教务员,让她把成绩单补充完整再开一份,然后跟研究生院联系,让他们在方便的时间再回一次学校帮我办一下。终于搞定,此时已经是7月21号了。

17、申请香港入境许可

因为听说办理很慢,我拿到con offer之后就立刻准备材料申请,还特意申请10月入学,以免时间不够用。填好ID(C)936表、港大担保书、信用卡支付授权书,准备户口、身份证、港澳通行证、offer、简历、信用卡的复印件,寄到CEDARS。户口是落在单位的集体户口里,就到派出所,他们给我一张盖章的户口登记表,就让我自己填一下就行了。

18、UNCONDITIONAL OFFER

7月23号收到offer的电子版,用university number申请港大宿舍,申请了所有4个宿舍:Graduate House, Morrison Hall, PRH, St John’s。本来时间就已经很晚了,网上申请之后忘了传过去offer,到8月中旬才把offer的扫描文件用邮件发过去。不过非常幸运的是8月20号看到Morrison Hall 邮件给我发offer了,双人间。于是赶紧签字之后传真过去,很快得到确认以及hall的一系列通知。第一年搞定宿舍还是很重要的,省的人生地不熟的还要辛苦租房。学费的事情还真是费了好多神,因为购汇办汇票比较麻烦。最后发邮件给CEDARS申请延期交,很快就被批准了。

收到package之后签好offer和studentship,填好personal record form,寄回港大。8月5号。申请状态转为acceptance。

19、办理逗留签注

入境许可的办理比我想象的快,8月5号收到。然后再拿户口、身份证、港澳通行证、入境许可、护照照片、到单位所在区公安局办理逗留签注。寄到香港的那张户口登记表不行,又到派出所打印了一张户籍证明才行。发现香港那边其实不太在乎大陆的户口,所以上次那张简陋的户口登记表也没有问题。因为通行证是在2007年去香港前在硕士学校所在地办的,说是还要花时间调查,所以要多花一星期时间,一共三个星期。办理了加快,不过感觉就是强制使用EMS邮寄,因为只多交了40元的邮寄费。实际上只一个星期就收到了签注。20、户口和档案挂靠问题

问了说单位所在城市的人才市场不接受我这种情况的户口和档案,于是决定迁回家。

先到单位集体户口所在单位打印一张户籍证明,寄到家里,家里帮我到派出所办,耗时之长实在让人惊讶,居然说最短要20天才能办好准迁证。至今仍在等。办好之后拿着准迁证到单位集体户口所在派出所,办一张准迁证,这样再拿回家里所在派出所,户口才算完全办好。

档案要挂在家里所在城市的人才市场。单位把档案用密封条封好之后交给我,另外有一个转档回执单,让我带回家里。等待户口落到家里之后,自己带档案到人才市场挂靠,让人才市场填好回执单,盖章,然后寄回单位,表明档案已经成功转交。

21、网络资源

我利用的并不充分,除了港大和中大的研究生院网站之外,主要是寄托论坛和学校的BBS。

寄托上的信息非常多,对我帮助很大。不过寄托的发帖设置我觉得不太合理,帖子太容易沉,所以我发的贴都不太容易得到别人的回复,因为我一般不会自己顶。学校BBS的信息不是很多,出国的信息居多。不过发帖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沉,所以一般都能得到不错的回答。

22、致谢

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女友,我申请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她的贡献,她一直无私的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特别是细致的资料搜集、对我的不断鼓励、合理的建议以及模拟电话面试。

然后要感谢父母,虽然他们不能直接给予我帮助,但他们对我学业一贯的支持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要感谢帮助我办理成绩单和两位同学,一位本科同学,一位硕士同学。他们跑了很多次才完全办好,非常感谢他们的帮助,我才不需要自己奔波办理。然后感谢几位经常给我解答问题的同学、师姐,他们都先于我申请成功,因此在申请过程中我经常向他们请教,感谢他们的细致解答。

当然要感谢我的导师和给我的研究计划指导的本系教授。他们帮助我写推荐信,对我的研究计划提出建议。他们的帮助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还要感谢与我一起考雅思的同学,一起备考的过程创造了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非常有益。

上一篇:外墙乳胶漆供货合同下一篇:母爱无边叙事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