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控办工作职责

2024-05-30

质控办工作职责(精选14篇)

质控办工作职责 第1篇

质控办工作职责

一、在院长的领导下的领导下负责全院医疗质控监控工作,其工作受医务部指导。

二、负责全院住院归档、运行病历质控,根据病历质控情况及时总结反馈给临床科室,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负责全院临床医务人员病历书写培训,提出病历书写要求和指导意见。

四、参加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和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会议,并做好总结。

五、对在医疗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院长汇报,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六、组织质控办人员和科室质控员不定期下病房进行运行病历检查。

七、深入病房就病历书写有关问题与临床医生讲解及沟通。

八、负责全院临床科室医疗质控奖惩考核工作。

质控办工作职责 第2篇

一、标准制定:

1、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要求,以医院医疗工作为核心,负责制定临床、医技部门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与标准,制定医疗质量治理方案,如: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信息反馈等。

2、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本科室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分析和反馈。

二、质量监控:

1、基础质量的监控:负责全院各个工作环节医疗质量的总体监控,特别是对医疗质量治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1)负责每月医疗质量的检查:对重点部门、危重病人要做到适时监控管理检查。(2)做好重点部门,如:ICU、CCU、妇产科、儿科、手术室等科室的检查工作。(3)针对质量规范化要做好临床路径的的审核、整理与实施,并负责监控管理。

(4)新业务、新技术:1)负责技术准入、审核、评价及应用质量与安全跟踪工作。2)承担技术准入专家委员会秘书。负责组织召开技术准入专家评审会议,并负责落实相关工作。

(5)抗菌药物专项管理: 1)抗生素专项治理新入人员处方签字留样,每月上报卫生局抗菌药物应用数据(院感、药剂上交医务,医务汇总上报),开通新入医师抗菌药物权限,定期组织抗生素处方点评工作。

2、环节质量的监控:

(1)负责组织落实全院临床科室的病例讨论、会诊等诊疗活动,掌握临床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和监控手段。

(2)每月组织运行病历的环节质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和奖罚。督促临床科室每月自查病区的运行病历;组织院质控领导小组每月到临床科室抽检运行病历;及时复查有问题、有争议的运行病历;

(3)负责检查有关规章制度的落实:通过检查住院病历和工作记录、查房、考核等检查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4)每日动态检查环节病历,发现质量隐患及时给予提前干预。同时将发现的医疗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医务处专职网络管理员,并及时反馈科室,督导科室及时整改,同时做好相关质量检查整改记录,严重事件要及时报告医务处领导。

(5)负责医师手术分级“授权” 工作,并在日常质量检查中检查落实情况。

三、医疗质量改进管理:

(1)承担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秘书工作,定期召开医疗质量通报会,对医院、各科室的医疗质量完成情况、存在题目进行通报。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督导落实整改方案和措施。

(2)参与医院的重大医疗事故、医疗差错、不良事件的调查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的措施和完善意见。

质控办工作职责 第3篇

按照总部的要求,在军区卫生部统一部署并具体领导下,我所派出5名同志,于2011年5月17日至6月30日对军区内所有驻军医院及中心医院进行了三级医学计量站5 a复查考核验收及卫生装备质量安全检查。通过听汇报、查资料、查档案、查记录等方法,现场抽检了7类高风险医疗设备(抽检率60%以上),通过书面和实际操作考试等形式,对各医院医学计量、质控工作现状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通过这次检查,了解到绝大多数医院能够理解和重视医学计量、质控工作,各医院院长对此项工作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所有医院都按规定建立了计量室,购买了计量、质控检测标准装置,基本能够开展计量检定及质控检测工作,较好地保证了卫生装备的使用安全,为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现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列举如下,供相关部门参考。

2 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人员少

近几年,医院人员精简,尤其是从事设备维修、计量的人员偏少,有的医院没有现役干部,只有一两个职工或返聘人员,他们既要负责各科室设备的维修,又要进行计量检定、质控检测,非常辛苦,这是各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

2.2 实验室环境差

各医院计量室虽按规定基本购齐了计量、质控设备,但实验室面积普遍较小,缺少工作台、文件柜等必要的工作设施;有的还没有安装空调、配备温湿度表等,难以满足正常开展工作的需要。

2.3 科室设置不合理

根据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2008年统计的数据,医学装备在医疗系统中的经济效益已经超出药品3个百分点。而我们军区有些医院还没有独立的设备科,只在药械科设1个修配室、1个计量室。药械科主任大多是从事药学专业的,对于医疗设备重视采购,轻于管理,并且不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计量检测、质量控制等。而且人员比例也极不合理,比如,某医院药械科,从事药品工作的现役干部有6人;而从事设备维修、计量、质控工作的现役干部只有1人,而且还面临着优先转业的困境。

有些医院虽设有独立的医学工程科,但人员力量却在逐年萎缩。某医院,10 a前设备科有现役干部8人,现在只有2人,而医院的医疗设备数量比10 a前翻了两番。

2.4 档案管理不到位

按医疗设备管理规定,医院应该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室。医疗设备档案应包括履历书、使用管理记录、论证报告、购置合同、验收报告及发票复印件等购置资料,以及产品样本、使用说明、维修手册等技术资料。但在检查中发现,各医院普遍存在档案要素不全的问题,个别医院甚至没有专门的档案柜、档案室。

2.5 设备管理不规范

许多医院设备管理还不够规范。比如,有的设备没有粘贴医疗设备卡,没有设备使用登记本或填写不规范;有的设备虽然经过检测,但没有粘贴计量标识;有的设备管理规定、制度该上墙的还没有上墙等。

3 解决的措施

3.1 落实编制、人员问题

各医院都应设立独立的医学工程科,下设检修室、计量室、档案室、供应室等,可根据医院规模设置科室。各科室应根据工作量合理配备人员,计量室至少2人以上。据统计,国外医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占全院医务人员的15%~20%,而我国医院此类人员只占0.56%~0.86%,远远落后于医疗发展的需求[1,2]。

3.2 提高医学工程人员的地位和待遇

长期以来,医院将主要精力放在临床科室,对医疗设备的维修、计量不够重视,更没有将医学工程作为一个专业或学科来对待,致使医学工程科的建设和发展受到限制[3]。应该充分认识到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医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发他们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应在职称晋升、学习培训、晋职晋级等各方面给予倾斜,快速促进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4]。要彻底改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转业优先、拿奖靠后的局面。

3.3 医院领导要重视计量工作

医院领导必须充分支持和重视计量、质控工作,否则力度不强硬,行使不坚决,奖惩不严格,绩效不明显。在医院内部建立严格的强制实施标准和奖惩机制,确立关系协调、监督、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详细的运行机制,并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形成有效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机制[5]。

3.4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把医学计量质控工作纳入全院的质量管理体系,把医疗设备的使用维护、计量检测、质量控制等列为医院办公会及周会讨论内容等。经常性地宣传计量法规,强化全院人员的质控意识,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及各临床科室质量监督管理员的作用,确保所有医疗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 结语

医学计量是持有检定员证的技术人员,根据计量法的规定,对划入强制检定范围的医疗设备进行的周期性强制检定行为,检定周期为每年或每半年一次。质控检测是指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根据质量管理规定和临床需求,随时对医疗设备进行的质量检测活动,可以每年进行数次质控检测。医学计量和质控检测是当前医学工程科的主要日常工作,也就是说,现代医院医学工程科的职能已经发生变化,即从传统的被动维修,走向主动检测;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也从后方走向了临床一线,对医疗设备进行全生命、全天候的质量跟踪和质量检测,以保证所有医疗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晏妮,杨东明.医疗设备管理方法浅谈[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86-87.

[2]何贤国,裘定心.建立医疗仪器维修人员资格考试基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医疗装备,2002,15(9):75-77.

[3]郭赤,王晓敏,李怡勇.军队医院医疗设备维修部门的建设与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3):66-77.

[4]张祖进,郭召平,李辉,等.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9):127-128.

质控办工作职责 第4篇

关键词:废气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质量控制

1.前言

为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国发[2007]36号)[1]对现实中污染源监督性质控工作的相关要求,文章结合实际提出了国控重点污染源废气监督性监测质控抽测考核内容等,其中抽测考核全过程严格按照国家废气监测技术规范等逐步进行。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质量状况,促进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提高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2.废气质控抽测工作具体内容

在目前我们国家中的废气质控抽测工作一般是由质控工作检查和现场抽测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质控的检查工作一般又包括查阅监测档案和监测报告,同时还包括检查污染源监测全过程是否按照《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2]及《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3]等方面的要求做好监测质控工作及监测数据受控情况。

而现场抽测工作又分为现场资料调查、仪器校验及准备、数据处理、抽测报告编写等。

3.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质控抽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采样平台和监测断面设置不规范。在实际的抽测工作中,由于监测现场操作平台空间有限,再加上采样平台不符合规范导致监测人员现场操作不方便。部分监测平台较高,但未设置可达的Z字梯/旋梯/升降梯,增大了现场工作强度也对监测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为保证气流的稳定和颗粒物的均匀分布,在《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4]和《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5]中明确这样要求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烟道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不小于3倍烟道直径处,同时避开管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等。

3.2监测仪器与监测方法不统一,导致的监测数据可比性不强。在目前的监测工作中,由于我们采用不同的仪器导致的方法原理也有所不同,这样监测结果也会有误差。

3.3监测能力建设没有完全到位。由于允许排放限值越来越低,这样现在使用的手工监测方法也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不能满足测量的准确性。而且随着部分企业环保投入的增加,CEMS的装备水平优于监测机构的监测设备能力,存在用测量精密度不高的仪器来检验测量精密度高的仪器的可能。

3.4仪器使用中导致监测结果出现的偏差。一般来说,在使用的烟气分析仪,它在开机后会自动校准,在这个过程中它会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传感器校为0。当现场环境空气污染严重时烟气分析仪开机后会将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浓度扣除进行自动校准,此时测试则会造成测试本底值偏高实际结果偏低。

4.措施及建议

4.1加强手工监测质控工作。在手工监测质控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的要求,保证监测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4.2配备污染源现场监测设备。在实际的监测中,要配备像紫外荧光法和红外法多组分气体分析仪这样的高精度现场监测仪器设备,提高测量结果准确度和数据可比性。

4.3优化监测断面位置。CEMS在具体安装的时候,确保在互不影响测量的前提下,手工监测采样位置与CEMS测定位置尽可能靠近。同时也要尽可能选择与规范要求相近的监测位置。[6]

4.4监测结果出现偏差的处理措施。在仪器开机时一般要在清洁环境空气中开机,在仪器显示值变化趋于稳定记录或打印数据,保存数据后将采样探头取出,置于环境空气中清洗,直至仪器示值符合说明书要求后再关机。

4.5加强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这方面的技术标准主要是指污染源现场监测和仪器设备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及污染源现场多组分监测和自动化监测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并解决仪器设备的现场环境适应性、运行稳定性和数据可靠性问题。

总结

经过上文的分析阐述,我们得出只有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才能促使污染源监测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并有效促进国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也才能有利于促进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工作朝着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对进一步扩大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的使用范围,实现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Z].2007-11-17

[2]HJ/T 397-200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S]

[3]HJ/T 373-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S]

[4]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S]

[5]HJ/T 397-200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S]

[6]HJ/T 75-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S]

质控办工作制度 第5篇

一、在主管院长、医务部领导下,做好全院临床、医技的医疗、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

二、严格按照行业标准,结合本院实际拟定全院医疗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控制标准及考核办法,经医务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审定后实施。

三、严格按照临床、医技、护理各部门质量控制与考核细则,对各类医疗过程及医疗文书进行质检与信息反馈工作。质检认定有缺陷的要限期改正、并定期复核。

四、病区架上病历和急诊留观病历,每周每科抽查不少于一次,抽查率不少于20%;每月抽查一次处方和各项检查申请与挂号单质量;每月抽查一次终末病历,其中死亡病历全部,C、D型病历不少于25%,A、B行病历15%。

五、认真做好每月医疗质量小结,写出书面总结交医务部存档。每月召开一次质量讲评会,将质检中发现的共性缺陷、错误进行通报点评,每季出版一期《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通报》,每半年进行一次病历质量评比与奖励,每进行一次质量表彰奖励。

六、协助医务部解决有关医疗质量问题。热情接待临床、医技、护理人员查询。”

七、做好认真实施住院医师强化质控训练工作。做到有专人指导,有考试成绩,出科有鉴定等,交医务部备案。

八、按时参加医院行政与质控查房。

质控办岗位职责 第6篇

1、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质控科的行政管理工作。根据医院工作计划,制定本科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按期总结汇报。

2、建立健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确保运转有效。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实施方案,报请领导批示后,组织实施。

3、督促各职能部室(医疗、护理、院感、药事管理等)制定和完善各相关工作质量目标和考核标准。监督和检查各职能科室考核工作的落实情况。

4、定期组织开展质量考核工作,对各科室医疗文书书写、核心制度落实(危急值管理、不良事件上报、住院超过30天患者管理等)、环节质量控制和科室质量管理等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跟踪验证整改结果,并向主管院长汇报。

5、做好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督办、反馈及落实工作。每月组织召开考核通报会,反馈考核结果,实施奖罚兑现。

6、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促进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工作。定期组织会议手机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认真总结工作中经验、缺陷,及时向院领导反馈相关情况,并向有关部门质量控制结果。

7、定期通报医疗、后勤保障质量管理情况。

8、定期对科室管理人员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知识培训,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9、对住院病历终末质量进行三级质控汇总、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反馈相关职能科室。

10、负责本科室人员的考勤、考核及业务培训工作。

11、完善质量控制管理档案,做好医院质量管理资料的登记、整理、归档、保管工作。

12、实现绩效管理,合理拉开分配差距。

质控办日常工作事项 第7篇

1.每周三跟随业务院长到科室查房,同时检查科室的质控情况,抽查部分运行病历,发现个别问题,随时与科主任及质控员反馈,发现是全院性问题则与医务科讨论,将结果以书面的形式或邮件的形式发给各病区主任及质控员,并定时检查问题纠正情况。

2.每月初做好各科室的医疗信息统计,以书面形式交给财务科,以邮件的形式发给院办主任;每月初做好医护风险基金的核查、登记,并将结果以书面形式交给财务科实施。

3.每月初检查各科室的医疗质量自查报告,对部分自查病历进行复查,核实自查情况,并抽查各病区部分病历;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解决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事宜。

4.每季度进行全院的医疗质量检查,编辑医疗质量简报;组织召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通报相关问题。

做好科室护理质控管理工作的体会 第8篇

1 主要做法

1.1 带头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护士长作为科室主要管理者在质控管理工作中具有较强的标杆作用, 护士长身先士卒带头增强和更新质量观念, 其他护理人员才能在思想上提高认知, 产生共鸣, 积极付诸于实际行动。因此, 工作中护士长要带头认真学习质量管理标准, 严格质量控制把关, 尽量做到不给质量留余地, 不给管理留空隙, 不给违纪者留情面, 通过以身作则, 不断强化对科室护士的影响力, 提高了执行力。

1.2 不断完善质控体系建设

一是紧紧围绕护理三级质控网络建设, 不断完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本科室的实际工作, 细化护理质控标准, 使护理管理者和各级护理人员对护理质控管理目标更加明确, 使护理服务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从而有效地发挥科室质量控制的管理作用。二是成立以护士长为核心的质控小组, 对科室护理质量每周自查, 不定期的抽查;每月召开病区全体护士会议, 进行工作质量反馈和分析点评, 确定存在不足和改进方向;三是推行AH排班模式, 减少交接环节,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做到对不同时间段的护理工作质量情况及时掌握;四是制定出具体的分工管理要求, 根据科内护士的不同工作时间、不同工作能力, 给予分配负责不同的分工项目, 如仪器的清点与维护、药品管理、大输液和一次性物品的检查整理等分工, 做到每一名护士都任务清晰, 目标明确, 责任到位。

质控小组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每天下班前统一记录于科室质控反馈本上, 护士长每天早会上进行逐一反馈并分析点评, 全体护理人员对照质控反馈的问题对号入座、限时整改、签名落实, 同时与每月活薪挂钩。通过全员参与, 护士从被动管理转变到主动参与管理, 有效杜绝了工作管理盲区。

1.3 主动引导患者参入管理

除了质控自查工作外, 科室每个月召开两次病区工休座谈会, 对每位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每月组织病区护士深入每个病房开展患者期望服务活动, 发放质控调查问卷表, 了解患者最期望得到的服务和患者最不满意的服务, 让患者参与测评护理工作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改, 并将结果反馈到护士本人。通过内部自查和患者参入管理的方法, 不仅及时改进了工作的不足, 而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得到了患者的理解与支持, 患者不仅改变了被动接受服务的同时, 对护理工作还起到了监督作用, 减少了纠纷的发生, 减轻了护士长的管理压力, 深受医院和患者的好评。

1.4 积极实施效果评价与激励

护士长根据医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详细制定质控考核评价表, 包括考核项目、考核标准、得分等内容, 对病区管理、基础护理、重症护理、急救物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护理操作等项目, 针对质控小组的检查结果和患者的测评意见, 每月召开一次病区护理工作评价会, 集中反馈、分析评价与考核排序。护士长根据每个护士的评价得分情况, 每月与个人绩效活薪挂钩, 并直接作为评优选劣和职务晋级的主要依据。院部再根据每月科室上报考核结果结合行政查房和科室日常管理情况对护士长进行百分目标考核, 并兑现年终职务补贴。质控工作的二级管理模式, 进一步激发了科室护士长和全体护士的责任意识, 有效杜绝了各种差错发生率。

2 体会

2.1 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 使科室护士主动参与科室管理, 并相互帮助与指导, 每名护士都成为了科室的管理者, 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同时, 护士长也摆脱了繁杂的细节工作, 使管理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收缩自如, 从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科室核心制度及“重点病人”的质量控制上, 为医疗安全提供了保证。

2.2 质量意识明显增强。

严格考核与激励机制的结合, 有效增强了护士的质量意识, 更好的激发了护士工作潜能, 自觉把患者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衡量标准, 广大护士主动走入病房, 与患者进行沟通, 与患者交朋友, 耐心回答患者问题, 热忱为患者服务, 尽最大努力去满足患者的需求, 赢得了患者的信敕, 患者测评满意度明显提高, 护理差错率和护患纠纷明显减少, 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观念在护理工作中得以更好的体现。

摘要:护理质控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 病区护士长只有充分认识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以身作则, 不断完善质控体系建设, 积极引导患者共同参入质量管理, 才能不断优化质控流程, 激发管理活力, 提高管理效率, 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质控管理,体会

参考文献

[1]郭惠丽, 曾晓霞, 岳宏;细节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9, 23;267—268.

[2]宁献芬;病区护士长管理技巧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1, 17;105—106.

[3]张长英, 蒋贤菊, 朱永;护理质量双向反馈表的设计应用;护理研究;2007, 22, 2708.

[4]王晓霞, 赵璧, 李妮, 等;护理质量长效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启示;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 28, 59—60.

质控办工作职责 第9篇

座谈会上,镇江市政府副市长王常生代表市委、市政府汇报了镇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市侨务工作情况;镇江市侨办主任魏弘扬代表全市侨务部门汇报了贯彻落实《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1-2015年)》和全市侨务工作情况;部分镇江市涉侨部门和侨港资、海归企业发言交流;国侨办国内司副司长王萍、省侨办王华主任分别在座谈会上讲话;经科司副巡视员夏付东,省侨办副主任孙彬,镇江市副市长王常生,以及镇江市人大、政协、侨联、致公党、镇江市涉侨部门和侨港资企业、海归创新创业企业、归侨侨眷代表等40多人参加座谈。

庄荣文表示对镇江侨务工作印象深刻,对镇江侨办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和为侨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希望新时期要不断提升侨务工作创造力。

(镇江市侨办)

又讯 4月15日,国侨办副主任庄荣文一行就如何做好新时期侨务工作来苏州调研,实地考察姑苏区沧浪街道“数字侨务”、昆山市工研院“新侨之家”,听取苏州市侨务工作汇报,并与涉侨部门及基层侨办负责人、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和归侨侨眷代表进行座谈交流。

庄荣文对苏州市侨务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苏州市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侨务工作法制化、体系化、科学化建设,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为侨服务,继续当好全国、全省侨务系统的排头兵和先行军。

2011年质控办工作总结 第10篇

今年在医院领导的重视,成立了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在这一年里质控办紧紧围绕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工作为重点,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现将本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1、为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协助达标办修订医院制度与职责(2011版)和医院创建手册的汇编。

2、参观学习其他上级医院质控办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的有关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在原有考核方案基础上修订医院医疗质量考评方案(暂行),根据考评方案细则收集各职能部门的考核情况,将考核汇总报医院科室管理考核办公室并汇总医疗质量考核情况通报全院。

3、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四川省住院病历质量评分标准(2011年)》,每月对病历质量进行抽查,每个科室抽查5份,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至相关科室督促整改,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

4、在业务院长的带领下,随相关科室一起经常深入科室查看医务人员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履行岗位职责、遵守操作规程的情况,尤其是依法执业、医疗护理质量及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对科室和医务人员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5、今年7月根据医院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处方点评

工作的通知》和我院制定的《处方点评制度(2011年)》及《xxxxxx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实施细则》,8月根据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及相关文件规定,同相关科室一起完成病区用药医嘱点评和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工作。

科主任签字:

分管院领导签字:

2012年质控办工作总结 第11篇

在本年度为保证我院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素质,规范医疗行为,质控办紧紧围绕医院工作重点和目标,认真落实医院各项要求,在巩固“二甲”医院创建成果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与安排,持续改进各项工作,现将2012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1、为适应我院快速发展的需要,完善医院管理机制,加强医院管理,增强医院执行力,切实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医院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按照医院领导要求,制定了医院职能科室的考核方案报院领导审定。

2、根据医院质量考评方案,各职能科室对照四川省人民医院出版的《医院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和结合医院实际修订考核细则,完善考评项目,使考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客观性,保证医疗质量、安全落实到医院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3、根据医院医疗质量考评方案每月收集、汇总医院医疗质量考核情况,将考核结果上报至医院考核管理办公室,根据考核情况写全院医疗质量汇总分析并通报全院。

4、按照医院年初制定的2012年法律法规教育培训计划,质控办6月19日下午在医院会议室就我院目前的质控体系、影响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的因素、提高医疗安全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的对策和质量控制PDCA循环步骤进行了学习与讨论,让科

室质控小组更好的开展科内质控工作。

二、落实专项检查

1、根据医院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处方点评工作的通知》、《处方点评制度(2011年)》、《xxx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9】38号)和及药品说明书,每月同医务科、药学科一起随机抽取每月xx份终末病历对其合理用药进行了检查与讨论,从适应症不适宜、选药不适宜、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无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给药、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中药或中成药未按辩证施治、书写不规范处方、无适应症用药、无理由开具高价药物、无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等方面检查了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合理用药的意见和建议,对未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填写《处方点评个案反馈表》,使用了抗菌药物的病历重点检查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分为内科和外科制定了点评表格。

2、根据医院文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及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生部医政司《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临床路径》及药品说明书,同医务科、药学科、检验科、院感办一起进行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三、积极准备,落实创建工作

1、按照xxx执法监督支队下发的——关于召开贯彻四川省卫生厅《医疗机构现场监督检查标准(试行)》的会议通知(乐卫监支【2012】19号)文件要求,将标准分解、下发,具体到牵头人、责任科室、责任人,层层落实。对照“标准”进行了严格自查、打分,将自查报告、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交xxxx。

2、为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适应新形势对医院发展和建设的要求,医院今年申报了数字化医院评审,按照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开展数字化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和医院要求,将标准要求分解、下发,具体到责任科室、责任人,层层落实,并协助病案信息科完成资料的收集、归档。

四、认真整改,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2011年“二甲”评审后,对专家组提出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汇总,拟定了《关于“二甲”评审后存在问题的整改计划》及《“二甲”评审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要求一览表》,对需立即整改到位的问题、需医院投入解决的问题、需逐步解决的问题、需持续改进的工作等明确规定了完成时限。根据整改计划,质控办分时间段进行了检查,能立即整改的问题各科室已立即整改,需逐步解决、持续改进的问题规定科室在限定期限内整改,需医院投入解决的问题已上报院领导。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每季度都未对医疗质量指标进行评估和原因分析。

2、未参与每月医疗质量考核的具体考核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质控办的工作在大家的支持和协助下质控工作顺利进行,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从深度上推进质控工作的全面开展。

质控办

质控办工作职责 第12篇

工作职责

一、质控办是在院长和业务副院长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业质量管理要求,通过对医院运行过程中的总体质量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监督、检查、分析,对医院总体质量改进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推动医院质量持续改进的职能管理部门。

二、协助院领导监督医院运行过程中的总体质量情况,并依据相关规定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做出客观评价,对存在质量偏差的部门和影响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持续质量改进的建议。

三、负责全院各个工作环节质量的总体监控,特别是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四、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要求以及医院医疗工作的核心,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如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信息反馈等等。

四、制定本科室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分析和反馈。

五、研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日常监控的工作方法。建立医疗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六、定期、不定期组织医疗质量检查、考核和评价,判断医疗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措施。质控办工作内容

一、负责基础质量的监控

(一)协助完善有关的医疗规章制度。

(二)提高全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

二、负责环节质量的监控

(一)每月组织运行病历的环节质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和奖罚。

1、组织临床科室每月自查病区运行病历;

2、每月到临床科室抽检运行病历;及时复查有问题、有争议的运行病历;

3、每月到医技科室检查诊疗环节中的规范及流程,针对存在的质量及安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二)负责检查有关规章制度的落实:通过检查住院病历和工作记录、查房、考核等检查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三)负责终未质量的监控。

1、对各病区的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平均住院日、术前住院日、抢救成功率、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X线甲片率、CT检查阳性率、B超检查阳性率等指标进行监控;

2、对住院病历的终末质量进行三级监控,即主管医生、质控医生、科室主任进行审核;

3、汇总医务部、门诊部、护理部、感控办、信息科、防保科、病案科、医教科、设施设备管理科、后勤科等有关医疗质量管理部门的监控结果,报经院长或主管院长兑现激励措施。

三、定期召开医疗质量通报会,对部门、科室的医疗质量完成情况、存在问题进行通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质控办工作制度

一、严格执行国家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等。

二、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对各部门、科室的工作质量进行控制、反馈、通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医院各项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三、经常深入科室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全院质量及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努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质控办工作职责 第13篇

1 实施《手册》的背景与意义

科室层面的质量控制工作, 是三级质控体系的基石。当前基层医院科室医疗质量控制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科主任重视程度不够, 思路不清。基层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多肩负科室业务和行政管理双重任务, 大量精力多花在临床业务工作上, 对医疗质量控制的概念与方法缺少理解与实践, 对于如何管理科室、需要管理哪些工作思路不清、概念模糊。二是科室质控工作浮于表面, 流于形式。科室往往将病历质量、处方质量等基础性管理工作推到医务科、药剂科等业务管理部门, 对上级检查反馈的问题往往就事论事, 没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科室质控往往局限在业务学习本、疑难病历讨论等事宜, 医师普遍反映各职能部门布置填写的登记本太多太杂、烦乱不堪、缺少系统性, 工作中极易遗漏, 容易导致科室医疗质量滑坡, 医疗安全出现纰漏。

基于以上现况, 需要为科室建立一套质量管理指南, 来指导科主任或质控医师更好地管理科室工作、提高医疗质量, 同时为各级医师减负, 去除数目众多的登记本, 将所有该关注、该记录的登记本全部收纳在一个手册中。经过本院医务科质控人员与临床医师的反复研究论证, 本院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年”工作的要求, 将“服务、规范和引导”作为医务管理工作的主线, 于2007年11月在全院实施以《手册》为主体的质量控制试点工作, 经过反复模拟使用、研讨、再修订, 本院于2008年1月在临床医技科室正式推行了《手册》。

2 《手册》的框架与内容

《手册》是以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为抓手, 以科室质量管理为主线, 在方法上借鉴《处方点评制度》, 点评范围扩大到运行病历、门诊病历等医疗基础质量与核心制度的落实上, 是一套以病历质量、门诊处方、门诊日志、交接班、三级医师查房、死亡病例讨论等制度“定期点评”为主体的创新性质控体系。

《手册》分为四大部分、39项工作。第一部分为综合指导部分, 包括医院精神、院训、服务品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与考核指标等, 目的是促使临床各级医师对院级质控标准有总体了解与掌握。第二、三部分为科室的人力、设备等基本情况以及工作计划与小结的汇总, 便于实施者与检查者同步了解科室情况。第四部分为科室全面质量控制工作点评, 共包含31项。第1小项为运行病历质量点评, 2~4项为门诊工作点评, 5~10项、13~16项均为医疗核心制度点评, 11~12项、17~19项根据“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与《山东省等级医院评价标准》中相应要求而设[1], 20~21项是其他行政职能科室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建立, 22~27项属于科室医疗安全、健康宣教、业务学习等方面的点评内容单调, 流于形式。三是登记本过于繁重复杂。临床内容, 第28项是科室工作效率指标监测与评估, 由科室每年年底填写, 各项指标综合反映了科室的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工作效率、创新与管理水平等, 是各科室必须要关注的项目, 29~31项属于一些特殊项目的点评内容, 如医疗缺陷的登记、输血不良反应、重点科室监控等等。

3 《手册》的推广与应用

3.1 人员培训

《手册》推行前先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培训活动, 参加培训人员:总院、分院各科室主任、副主任、质控医师、护士长、相关行政职能科室主任等。由医务科质控人员逐项讲解, 从工作来源、工作标准以及工作要求、如何落实均进行细致讲解, 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了解实施《手册》的意义、内容及具体方法。

3.2 模拟演练

甄选全院医疗质量水平较高、科室管理较好、行政执行力较强的10个科室作为模拟操作科室, 将《手册》中39个项目进行分解, 1个科室承担4个项目, 科室组织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承担项目的模拟分析、操作及点评, 并制作电子版上交医务科, 如操作中发现问题可同时提交改进方案。医务科经过汇总整理后将整本《手册》的模拟电子版发到院内网, 供全院各科室参照、学习和讨论。同时, 鼓励其他科室制作更高水准的模拟版, 可替代原电子版发至院内网成为全院的范本以供参考。

3.3 全员参与

模拟演练结束后, 正式启用《手册》。《手册》的使用坚持科主任负责制与全员参与的原则。科主任作为科室的管理者与责任人, 对全科质量控制工作负有直接领导责任与管理责任, 科室副主任、质控医师及科室其他人员, 根据内部工作分工, 对质控工作认真落实, 除担负起应有的责任、认真填写《手册》相关内容外, 更要根据《手册》的提示做好基础医疗工作, 确保患者安全目标的实现[2]。

3.4 运行与保存

《手册》由科主任监督整体工作的运行并负责保存。《手册》中的每一项均要求认真填写, 不得遗漏。其中手写部分要求字迹清楚、无涂改, 部分内容可打印粘贴。科主任工作岗位如有变动, 原科主任要将《手册》移交新任主任。如主任脱产学习、病休等离开工作岗位, 要将本手册交代理或主持工作的人员管理, 以保持其系统性、连续性。科室每月要对《手册》的书写质量进行自查, 确认每项工作均落实后将《手册》放入专柜中以备医院检查。《手册》年初向医务科领用, 年终缴回, 由医务科负责存档。

3.5 指导与考核

医务科每月初下到科室, 指导科室人员正确操作, 每月底检查《手册》的使用情况, 作为考核科室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考核完毕要书写《科室质控工作手册使用情况考核分析表》发至院内网。调高《手册》点评工作在医疗质量月考核中所占的权重 (占20%) , 对于完成及时、点评认真的科室给予一定范围内的加分, 反之则扣1分/项处理。该项得分汇于医疗质量考核总分中, 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另外, 医务科在指导考核工作中, 就《手册》的操作问题与临床人员随时进行沟通与探讨, 收集问题, 反馈不足, 征求合理化建议, 为今后的工作改进奠定基础[3]。

4 实践中的持续改进

《科室质控工作手册》是本院近几年医疗工作的总抓手, 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 医务科于每年年末分期进行总院及两个分院的研讨与交流工作, 讨论内容主要包括3部分: (1) 临床医技科室《手册》落实情况; (2)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 修改意见及解决方法。几年来, 本院先后召开了9次科室质控工作手册研讨会, 吸纳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及工作建议。通过座谈与交流, 各级医师统一了思想, 提高了认识, 参与者均认为本手册的建立适应了当前医院管理形势, 是及时的、必须的。科室质量控制以《手册》为主线, 使医疗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有利于诊疗行为的规范和统一, 更为科主任管好科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本院每年根据研讨结果、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本院医疗工作现状对《手册》进行修订和完善, 并对一些项目细化处理。

5 结论

实践证明, 此项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手册》的实施, 突出了质控重点由院级层面向科室层面的转移, 加强了临床医技科室的执行力, 强化了三级医师职能, 促进了科主任管理水平的提高, 实现了医院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4]。《手册》为科室医疗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行动指南, 更为今后迎接“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检查与山东省等级医院评审打下坚实基础。现今本院三级医疗质控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医疗质量有了长足进步, 各级医师的医疗安全意识显著增强。

摘要:《科室质控工作手册》以医疗核心制度为主线, 以定期点评为手段, 围绕质量方针与目标, 开辟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精细化管理的新路径, 实现了质控体系重点由院级层面向科室层面的转移, 在当前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及科室质量控制工作中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关键词:医疗质量,质量控制体系,医疗管理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 (试行) [Z].济南:山东省卫生厅, 2007.

[2]刘爱兵, 王桂林.论医院质量管理的跟进措施[J].中国医院管理, 2005, 25 (10) :41-42.

[3]黄勇, 薛凡.夯实基础管理, 深化运营创新[J].中国医院管理, 2007, 27 (10) :19-21.

评审办召开评审实施工作会议 第14篇

据了解,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是北京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奖项,由市政府批准、表彰和奖励,授予北京市行政区域内质量管理成效突出,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或组织。

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的企业或组织数量不超过5家。同时另设不超过5家的“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提名奖”。

从北京市质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市质监局已召开多次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培训工作会,组织各区(县)质监局负责质量奖工作人员及辖区内企业代表就总体评奖情况和评奖标准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学习,目前已收到了不少企业或组织对该奖项的申报和咨询。

工作会议上,北京市质监局质量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评审的总体实施程序,并重点介绍了评审实施阶段涉及各区(县)质监局的主要工作:第一,材料评审阶段,负责审查申报企业或组织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申报内容是否符合标准、申报材料是否齐备,审核通过后向社会公示,如公示无异议,形成推荐意见将于2014年12月5日前连同申报材料报送北京市质监局;第二,现场评审阶段,主要涉及交通用餐、联络员配置、监督工作等方面的支持,争取评奖审核实施工作扎实、细化。

据了解,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的评选,旨在建立有效的质量激励机制,推进质量品牌的建设,树立企业质量典范,形成标杆示范效应,引导和激励企业持续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上一篇: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下一篇:八年级语文天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