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培养方向

2024-07-25

法律硕士培养方向(精选8篇)

法律硕士培养方向 第1篇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及科研能力,能从事较高水平中学语文教学的骨干教师。基本要求如下:

1.热爱教师职业和语文教学工作,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事业心、责任感强。

2.有扎实的教育学基础与语文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素养,在语文教学和科研方面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强,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学业务骨干的任务,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3.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4.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5.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一)招生对象

具有学士学位和国民教育序列语文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有三年以上中小学教学经历或教育管理实践经验,热爱本职工作,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的在职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各级教学研究部门的教研员、干部,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只具有国民教育序列语文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未获得学士学位者,须取得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或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

招生采取计划内定向和计划外委培相结合的办法。

(二)入学考试

1.考试方式:按国家的有关规定,采取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或有关单位单独考试的方式进行。

2.考试科目:政治理论、外语(英语)、教育学、心理学。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2-4年。

脱产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2-3年(含撰写论文时间,课程学习为一年半)。在职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3-4年(含撰写论文时间),在校上课时间累计为一年半。

四、研究方向

学科教学·语文

五、课程设置

按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教学。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大类。课程实行学分制,学生修满36学分方可毕业。

(一)公共学位课程(15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

3学分 2.教育学原理 3.教育心理学

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5.英语

(二)专业必修课程(15学分)1.语文教学论 2.语文课例研究 3.现当代专题研究

4.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 5.外国文学专题

6.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进展

(三)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6学分)1.中外教育史 2.现代教育技术 3.格律诗词创作 4.专业外语

5.教育测量与评价 6.现当代文学思潮 7.诺贝尔文学作品赏析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六、教学方式

以课程学习为主,采取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成立导师组,按研究方向负责指导研究生。

七、学位论文写作及学位授予

学生修满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1.学位论文选题以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实际问题为主。

2.学位论文的评审至少有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参加。3.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可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数学教学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教育综合实践能力,能从事较高水平数学教学和数学教育研究的中学骨干教师。基本要求如下:

1.热爱教师职业和数学教学工作,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与研究,事业心、责任感强。

2.有扎实的教育学基础与数学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素养,在数学教学和科研方面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强,能够胜任中学数学教学业务骨干的任务,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3.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借助计算机实验,辅助理解初等数学知识,探索数学内在规律;能够借助计算机进行数学课程多媒体教学工作。

5.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一)招生对象

具有学士学位和国民教育序列数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有三年以上中小学教学经历或教育管理实践经验,热爱本职工作,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的在职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各级教学研究部门的教研员、干部,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只具有国民教育序列数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未获得学士学位者,须取得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或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

招生采取计划内定向和计划外委培相结合的办法。

(二)入学考试

1.考试方式:按国家的有关规定,采取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或有关单位单独考试的方式进行。

2.考试科目:政治理论、外语(英语)、数学基础(含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教育学、心理学。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2-4年。

脱产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2-3年(含撰写论文时间,课程学习为一年半)。在职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3-4年(含撰写论文时间),在校上课时间累计为一年半。

四、研究方向

学科教学·数学

五、课程设置

按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教学。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大类。课程实行学分制,学生修满36学分方可毕业。

(一)公共学位课程(15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 2.教育学原理 3.教育心理学

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5.英语

(二)专业必修课程(15学分)1.数学教学论

2.新课程中的现代数学 3.数学思想方法研究 4.数学课例研究

5.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进展

(三)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6学分)1.中外教育史 2.现代教育技术 3.教育测量与评价 4.数学开放性问题研究 5.数学史

6.数学哲学与逻辑 7.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六、教学方式

以课程学习为主,采取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成立导师组,按研究方向负责指导研究生。

七、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

学生修满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1.学位论文选题以研究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实际问题为主。

2.学位论文的评审至少有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参加。3.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可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英语)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具有较高水平能从事中学英语教学的骨干教师。基本要求如下:

1.热爱教师职业和英语教学科研工作,有志于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事业心、责任感强。

2.有扎实的教育学基础与英语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英语教学和科研方面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强,能胜任中学英语教学业务骨干任务,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3.掌握一门第二外语,能阅读本专业领域文献资料。4.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5.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一)招生对象

具有学士学位和国民教育序列英语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有三年以上中小学教学经历或教育管理实践经验,热爱本职工作,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的在职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各级教学研究部门的教研员、干部,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只具有国民教育序列英语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未获得学士学位者,须取得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或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

招生采取计划内定向和计划外委培相结合的办法。

(二)入学考试

1.考试方式:按国家的有关规定,采取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或有关单位单独考试的方式进行。

2.考试科目:政治理论、综合英语、教育学、心理学。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2-4年。

脱产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2-3年(含撰写论文时间,课程学习为一年半)。在职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3-4年(含撰写论文时间),在校上课时间累计为一年半。

四、研究方向

学科教学·英语

五、课程设置

按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教学。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大类。课程实行学分制,学生修满36学分方可毕业。

(一)公共学位课程(15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 2.教育学原理 3.教育心理学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5.学术阅读与写作

(二)专业必修课程(15学分)1.现代英语教学论 2.英语教材设计与分析

3.心理语言学与二语言习得

4.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进展 5.英语语言测试 6.高级英语口语

(三)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6学分)1.中外教育史 2.现代教育技术 3.任务型教学 4.高级英语词汇学 5.教育测量与评价 6.英语语言测试简介 7.翻译理论与实践

8.十九世纪英美小说选读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六、教学方式

以课程学习为主,采取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成立导师组,按研究方向负责指导研究生。

七、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

学生修满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1.学位论文选题以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实际问题为主。

2.学位论文的评审至少有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参加。3.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可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具有通过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改革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较高水平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及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骨干教师。基本要求如下:

1.热爱教师职业,投身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有志于通过教育技术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事业心、责任感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

2.具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能胜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对校园网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3.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4.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一)招生对象

具有学士学位和国民教育序列计算机及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有三年以上中小学教学经历或教育管理实践经验,热爱本职工作,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的在职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各级教学研究部门的教研员、干部,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只具有国民教育序列计算机及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未获得学士学位者,须取得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或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

招生采取计划内定向和计划外委培相结合的办法。

(二)入学考试

1.考试方式:按国家的有关规定,采取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或有关单位单独考试的方式进行。

2.考试科目:政治理论、外语(英语)、教学系统设计、教育学、心理学。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2-4年。

脱产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2-3年(含撰写论文时间,课程学习为一年半)。在职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3-4年(含撰写论文时间),在校上课时间累计为一年半。

四、研究方向

教育技术学

五、课程设置

按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教学。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大类。课程实行学分制,学生修满36学分方可毕业。

(一)公共学位课程(15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 2.教育学原理 3.教育心理学

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5.学术阅读与写作

(二)专业必修课(15学分)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网络技术与教育应用 3.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4.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5.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进展

(三)选修课(6学分,根据研究方向进行选择)1.中外教育史 2.现代教育技术 3.教育游戏软件

4.多媒体技术与教育应用 5.教育测量与评价 6.数字视频编辑与制作 7.网络开发与管理 8.现代教育技术

9.教育过程与资源评价技术 10.多媒体技术与教育应用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六、教学方式

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讲授、自学、讨论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网上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在学生原单位进行。学生实践结束时,应提交两份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软件及相关的教学评价。成立导师组,负责指导研究生。

七、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

学生修满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1.学位论文选题以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点实际问题为主。

2.学位论文的评审至少有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教师参加。3.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可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法律硕士培养方向 第2篇

2017武汉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必读学科优

点和培养方向

一、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所在学科的优势、特色、师资、教学方法。

1、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向金融业,要求学生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金融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方式灵活,强调应用性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式分为非全日制(即主要为半脱产和在职学习)和全日制(脱产学习)两种,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为2-4年,全日制学习年限为2年。科学学位金融学或称学术型硕士学习年限为三年。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实行学分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者即可进入专业实习及学位论文写作阶段,有不少于6个月的金融相关领域的实习时间,论文答辩通过后按规定的程序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和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

3、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培养方向

根据社会需求,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如下专业方向:

(1)银行管理

(2)证券投资

(3)金融工程

4、有相关学科的强力支撑,师资力量强大

(1)支撑学科

武汉大学金融学科共设有金融学、金融工程和保险学三个本科及硕士专业、三个博士专业。武汉大学在全国最早创办了数理金融实验班。2003年武汉大学金融学科被湖北省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金融工程被确定为湖北省创新学科。2007年武汉大学金融学科被评选为国家重点学科。

(2)研究机构

2005 年武汉大学金融学科团队在金融系、保险系及数理金融教学中心等三个教学科研机构的基础上分别组建了“武汉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保险经济研究所”及“武汉大学公司金融与银行管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其中“武汉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成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是武汉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拓展平台(基地)。

(3)师资力量及科研成果

武汉大学金融系与保险系共有教研人员39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1人,讲师1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30人,其他学位获得者9人。其中2人担任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常务理事、4人担任理事;2人担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常务理事;1人担任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4人担任理事;1人担任中国金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融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1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3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担任国家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学科教研人员共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项、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3项。2005年以来,先后在Cambridge Publishing Ltd、人民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等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近20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世界经济》、《保险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我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有本学科及同类和相关学科的强力支撑,有优质的人力资源,从而为其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国际合作与联合培养

我校从首届金融硕士开始就确定了与爱尔兰都伯林大学的计量金融硕士联合培养,符合条件的学生在两年内可以获得武汉大学金融硕士毕业证、学位证和爱尔兰都伯林大学计量金融硕士学位证。金融硕士将利用强大的学科优势和广泛的人脉资源获得更多的国际合作与联合培养机会。

二、我们的就业流向。金融专业硕士对金融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毕业后可在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上市公司证券部和财务部等部门工作。

一、沿革与现状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可追溯至1945年国立武汉大学开办的银行学专业,20世纪40年代,以杨端六教授(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李崇淮教授(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和周新民教授(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一批著名学者先后云集武大金融学科,当时就奠定了本学科在国内教育界的学术地位。改革开放后,武汉大学是全国最早恢复金融学科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之一。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武汉大学原管理学院设立国际金融专业并成立国际金融系。现武汉大学金融系于1999年在教育部学科调整的基础上,由原武汉大学国际金融系、投资系和货币银行学专业合并而成。2002年武汉大学设立金融工程专业,是全国最早开设金融工程专业的五个院校之一。2007年,武汉大学金融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9年,武汉大学金融学被评为湖北省优势学科,金融工程被评为湖北省创新学科。

武汉大学金融学系设有金融学、金融工程两个博士点,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三个硕士点,金融学、金融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在金融学专业中设有国际金融试验班和中法金融班两个特色班。下设武汉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银行管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其中,武汉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为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二、研究队伍

本系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教师32人,其中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12人,讲师6人。现任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的31人,占90%,年龄在45岁以下的教师占62%,中青年教师正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现任教师中有1人担任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常务理事、3人担任理事;2人担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常务 2页共2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理事;1人担任中国金融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2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担任国家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育奖”和武汉大学首届教学校长奖。本系教师曾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四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工程》等两部专业教材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金融工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三、学术研究

近5年来,本系教师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4项,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5项。先后在CambridgePublishingLtd、人民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等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近20部,在《Asian-Pacific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中,本系教师在制度金融理论、银行管理理论、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等领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四、人才培养

长期以来,本系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经济、金融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本系毕业生中的大部分人才已成为国内外金融实务界和学术界的中坚,并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

法律硕士培养方向 第3篇

通常来说, 凡是数据量超过一定大小, 导致常规软件无法在一个可接受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对其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工作的数据即可称为大数据。业界通常用4个V ( 即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 来概括大数据的特征: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

大数据潮流让我们获得了海量的数据, 数据已经成为相关行业创造价值的重要资源。因此, 许多IT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都已将业务范围延伸至大数据产业, 探索大数据驱动的业务模式。2012年, 美国政府投资2亿美元启动的“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 更是将大数据的研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然而, 大数据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数据量的巨大, 而在于对数据信息进行专业化的处理, 核心是对数据进行分析。面对大数据, 越来越多的领域都开始运用数学特别是统计学的工具, 挖掘大数据中真正蕴藏的价值。正如西内启在《看穿一切数字的统计学》书中所指出的, “从数据中得出有意义的结果, 关键在于控制和减少误差, 得出因果关系, 单纯收集数据并加以全部量化分析在很多情况下会得出谬误结果, ”而科学的统计学方法是得出因果关系的最佳方法。

从统计学角度看, 一方面, 大数据具有类型繁多、结构复杂、体量巨大等特点, 海量数据以分布式方式进行存储, 特别是图片、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广泛存在, 传统的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工具已无法满足大数据分析的需要, 亟需统计方法的革新。另一方面, 数据分析结果需要用生动、直观、容易被接受的方式展示给读者, 可视化分析能够直观地呈现大数据的特点, 阐释数据与数据之间的联系。因此, 统计学要挺立大数据潮头, 创新统计分析工具、可视化分析方法, 以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为核心, 将传统文本、图像的统计、分析向数据分析转变, 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及其对统计学带来的挑战。

2 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据互联网数据中心 (Internet DataCenter) 预测, 中国大数据技术与服务市场将会从2011年的7760万美元快速增长到2016年的6.16亿美元, 而据业界专家估算, 中国大数据市场的人才需求量至少为100万人, 其中统计人才、技术更是捉襟见肘。传统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科学家”的要求, 多家企业在面对大数据发展时遭遇人才瓶颈。大数据相关人才供给不足将会成为影响大数据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 全世界范围内已有数百个高校开设了大数据分析专业。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新泽西州立大学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项目设置偏重于计算机方向。课程设置偏重统计学与运筹学 (包括决策科学) 的典型学校有田纳西大学和约克大学。2013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慧科教育合作开办了国内首个“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硕士项目研究生班, 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培养大数据行业专业型人才的项目, 但其培养目标、知识体系是面向计算机领域, 而立足统计学基础的大数据分析人才培养项目, 在国内可谓是凤毛麟角。

知者随事而制。高等院校统计学专业要通过有效利用和整合人才培养资源, 承担大学人才培养的责任, 驾驭大数据的浪潮, 占领大数据发展人才培养的制高点, 体现高等院校向社会、企业提供智力支撑, 输送企业亟需的复合型、实用性大数据分析人才的载体作用, 确保产业科学、持续、高速的发展。一是教育资源的整合, 走在前列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五所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大数据教育协同创新体”, 在高校之间实现学科融合、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通过共享优质资源平台、共同建立课程体系、共同建设案例资源库、联合搭建实践实训平台等多种形式,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二是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与业界资源的整合, 通过与国有超大型企业、互联网翘楚的协同培养, 立足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教育, 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进行协同创新, 探索构建应用统计 (大数据分析) 专业硕士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以缓解当前大数据人才供需矛盾为目的, 建立“校校协同、校企协同、院系协同”的大数据分析方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最终实现协同培养“数据科学家”的目标。[5]

3 面向大数据分析方向的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

本研究认为, 可以将大数据分析及相关的案例教学模式融入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 进而打破统计学传统的以阐述统计理论、公式推导、数学计算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情境浸润为基础, 为学生呈现统计学在大数据领域应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可以培养学生对大数据的挖掘、整合、分析价值的能力, 以期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对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的需求。

3.1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突出大数据分析特点

大数据具有强烈的行业特点, 在充分借鉴国外大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大数据分析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 强化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挖掘能力, 注重上述技术在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必修课在讲授统计基础理论 (描述、多元、时序、空间、可视化等) 课程的基础上, 为增强学生的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技能, 引入主流的大数据计算平台, 如Hadoop分布式平台、Map Reduce并行编程算法。与此同时, 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构建数据模型思维, 开设《大数据分析案例》等多门课程。选修课方面, 考虑到学生二次开发的需要, 设置大数据开发基础课程, 如C++、Java等。为突出应用统计专业硕士侧重应用的特点, 开设面向数据的编程语言, 如R、SAS、Python等课程。这些课程模块的设置并非体现某一学科知识的纵深发展, 而是将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合, 有利于突出大数据分析的特点。

3.2 创新教学培养模式, 注重培用结合

以“编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授课教师和学生均采用团队编组模式, 多名教师协同工作, 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授课任务。打破原有学科思维、教材的束缚。采用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教师不可照搬旧有的教学大纲、课程内容, 要学习和熟悉大数据相关知识体系与技术新进展, 充分结合大数据分析需求和实际案例, 使课程内容紧贴实际需求, 注重培养学生对模型的理解, 对数据的想象力,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培用结合。

采取“订制化”培养模式, 突出培养与应用相结合的特点, 力争做到人、岗的高度匹配。“订制化”培养模式打破了目前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统一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模式壁垒, 教学实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依照企业的岗位标准、用人要求, 强调以岗位需求制定培养方案, 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大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

3.3 开展校企协同培养, 构建问题导向、项目牵引的实践教学模式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规定, 应用统计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统计学背景, 系统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开发的知识与技能, 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能够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因此, 要摒弃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方式。

协同创新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建立了以问题为导向, 以项目为牵引的运作机制, 强调实践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面向企业需求, 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项目运行过程中, 引导学生建立业务建模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据资源整合能力, 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生不拘泥于学校的实验实训基地和各类实验室, 在第二学年中安排一定时间走出校门, 进入到企业的实际环境中, 参与企业的项目组织、实施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在实践过程应用知识和理论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和锻炼数据资源整合能力、沟通协调能力、IT支撑能力、业务建模能力, 真正实现面向能力培养的目的。指导教师方面, 在案例教学和实习阶段引进业务素质高、项目经验丰富、对大数据发展有敏锐洞察力的企业高级数据分析人员, 指导学生在实习实践中提出问题、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应用统计 (大数据分析) 专业硕士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统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是专业硕士教学实践的创新举措, 也是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来的立足统计学, 在大数据分析人才层面建立的校校协同、校企系统办学体。体现了面向能力培养、面向社会需求培养、面向人才价值培养的“三个面向”的培养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展示数据的能力, 对于培养“高层次、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大数据分析人才意义重大, 同时也是顺应大数据技术革命的浪潮, 必将对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军.Hodoop大数据处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2]大数据的四个典型特征[N].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2012 (12) .

[3]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2014年大数据发展趋势预测[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 2014 (1) :32-36.

[4]统计学帮你驾驭大数据[N].中国证劵报, 2013 (11) .

法律硕士培养方向 第4篇

【关键词】东南亚研究 国际关系专业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培养技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44-02

近年来,随着东盟国家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东盟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凸显,发展与东盟国家的新型外交关系成为我国周边对外战略的重点。东南亚研究是东盟国家及东盟组织为研究对象,探究东盟十国内政外交、社会文化及东盟组织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为国家及政府了解近邻国的内政与外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咨询。东南亚专业人才培养有助于夯实我国东南亚及东盟组织等领域的科研队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对增强我国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探究国际关系专业东南亚研究方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技巧,以提升后继人才的研究能力。

一、完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研究生驾驭外文文献的能力

东南亚研究方向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强调以基础性知识积累和写作能力的夯实为导向,注重学术研究型硕士的知识培养与思维创新。在治学方面,它注重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促使其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因东南亚研究的对象性与特殊地域的特性,在知识结构与研究对象上有独特性,首先,在知识结构上,要求研究生具备在该领域的最基本历史知识与概念的储备,能对东南亚国家的国际与区域形势的演变及该区域的东盟组织由来与发展趋势有总体性的认识;能够对独具特色的东南亚文明及东西方与东南亚政治、文化、经济交流关系和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形成知识体系,对东南亚文化、中国与东南亚关系有较深入的研究。其次,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当前国内外东南亚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熟悉国内外在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机构、学者及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把握领域内研究的学术热点与难点问题。再次,要求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英语或研究对象国的语言。外语技能是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只有掌握了一门外语才能广泛涉猎外文图书及文献资料,增加获取资料与信息的渠道,具备资料的鉴别与处理能力。研究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涉猎研究课题的视野、学术交流的效果、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学术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深度,影响科研水平的层次。如果研究生放松英语学习,导师又忽视对其进行英语能力的培训,则会大大降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总之,东南亚研究是区域研究,也是国际问题研究,鼓励研究生熟练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的外语技能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或学习非常重要的技能和工具。

二、重视研究生参与教学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激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思辨思维

与灌输知识为主的国际关系专业的本科生教育不同,国际关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师发挥导向的作用,重点是在研究方法上的传授。因此,国际关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课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学会独立思考、激发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有意识地营造教学课堂的开放而活跃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学生自发性参与教学讨论,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的互换。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而采用合理而科学的教学方法,注意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做到既能将讲授东南亚方面的知识与研究生课前阅读、课题提问、讨论相结合,又能善于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课件,课件做到图文并茂及运用音频资料,使教学内容既丰富多彩又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将传递知识与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相结合,引导研究生参与课题教学,营造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各抒己见、自由发言的宽松环境,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思想交流与碰撞。组织学生自主地开展学术交流,营造知识、信息、思想与观念交流的自由氛围,活跃学识思想,形成思想的碰撞,以有利于相互借鉴、产生互补效应,提高创新性。研究生能积极思考,自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课后能对问题开展调查和研究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此外,提供给研究生学习的学术期刊论文、经典著作的目录,要求研究生撰写读书笔记,导师定期检查。在选题范围内给研究生布置适量的课程课论文作业,检查和了解研究生的学识水平和写作能力;认真批阅学生的课程论文是导师了解学生课后学习情况、关注兴趣点及掌握知识、理论水平、写作功底的有效途径,导师需要对研究生提交的论文在结构框架、语言措辞、论证推理等方面做出点评,并一一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反馈给学生。此外,东南亚研究是研究型专业,没有本科阶段的专业设置,因此,研究生本科阶段专业知识背景各不相同,有英语、历史、政治学、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甚至还有教育学、新闻学和物理与计算机科学等专业,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本科所学知识与东南亚研究相结合,力图将本科所学知识与东南亚研究的技巧相融合,培养其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提升研究生的资料与信息收集能力,就研究对象开展田野调查

对于东南亚研究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不仅要传授研究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还要传授收集信息与资料的方法和渠道,尤其是东南亚区域国际关系研究更为讲究资料与信息的时效性。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在学术研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事东南亚研究需要在大量的数据、案例和材料基础之上加以判断、佐证、分析和论证,对各种中外文资料进行加工、筛选,这要求研究者具备广泛收集资料的能力。因此,东南亚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需要学会科研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如资料收集与整理、田野调查、社会调研。在资料收集方面,应开阔视野,有关东南亚研究的图书资料、报刊、档案、文宪、网络信息、电子图书、田野调查甚至口述历史资料都属于研究收集的范围,内容多样性决定了收集资料的渠道和方式多样性。导师指导研究生收集资料时应注重资料的准确性、客观性,确保资料的真实、可靠,同时力求资料的完整与全面。对收集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是学术写作必备的前提工作,要求研究生做到两个原则,一是将相同内容和专业资料按问题、专题、项目分门别类地存放,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便及时、准确地查找。二是要注记清晰,即注明资料的出处、作者、时间、页数,以便日后查找、核对和判断资料的新旧。田野调查是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切身感受研究对象的重要途径,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和信息采集。培养东南亚研究方向的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人才的特殊性还在于让学生能在研究东南亚的对象国就研究目标进行资料收集和田野调查,直接面对研究对象,切身感受它,并与国外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拓展研究生的视野,实现认识的升华。

四、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专研精神

除研究生广泛涉猎东南亚方面学术知识、挖掘新资料,鼓励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研究思路的创新外,还要注意帮助研究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从事研究工作最基本的素养,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导师课程教学和严谨的治学让学生认识到研究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尤其导师在研究生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上要严格把关,杜绝学术抄袭、剽窃行为。首先,让研究生认识到学术抄袭问题的严重性,从思想上加强研究生对该问题的重视。其次,鼓励学生课题申请和学术论文的独立创作,科学开发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课程论文大纲与思路不恰当的地方当面给予指正和修改,就论文初稿不合理之处进行调整,指出论文中知识性的错误、语病、逻辑混乱之处,确保学生论文写作进度的顺利完成,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树立学生严谨而科学的治学态度。对于成果,导师明确个人的态度和立场,对于不是自己的学术成果,不能贸然将学生论文挂上自己的名字;鼓励研究生独立发表学术论文,积极引导他们申请学术创新项目和研究生课题项目,通过课题的申请与撰写强化研究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学生申请和完成课题研究的最大益处在于锻炼科研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在完成课题的基础上,帮助研究生完善论文框架结构,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总之,东南亚研究方面的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人才培养重视两个方面:首先,培养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意识与创新能力。再次,对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写作习惯的培养,将知识转化为研究的能力与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导师需要不断学习教学理论知识,总结教学经验和方法,探索特色的教学技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维,重视教学,科研与教学互补;树立高度负责的导师职业精神,增强科研能力,丰富学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而杰出的科研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著信,苏毅.施之以爱,导之以行——谈研究生指导教师教风[G]//周文辉.导师论坛:研究生导师论研究生指导[C].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9

[2]刘润进.课题研究阶段培养研究生英语能力的几个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

[3]胡之德.浅谈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

[4]郝全梅.资料收集的途径、方法与要求[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子课题“广西的亚太海洋战略与海洋经济”;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青年学者创新团队“‘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海洋经济发展与海外华侨华人”研究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静林(1981— ),女,土家族,湖南永顺人,博士,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东南亚华侨华人史。

法律硕士各分支就业热门度及方向 第5篇

1. 最热门的民商法,经济法与国际法中的国际经济法,

2. 其次是环境法学,刑法,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中的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等,

则 3.其次是环境法学,刑法,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当然,法律硕士分方向培养(无论是研二实质意义上的分方向还是研三形式意义上的毕业论文定方向)的话,还会在9专业的基础下继续向细分方向划分(如民商法专业下的金融法方向、合同法方向、公司法方向,经济法下的财税法方向等等),再考虑到法律硕士本科第一专业的复合性,法律硕士的就业,整体来说:在同等条件下,会稍差于第一类,远好于第二类与第三类。

法律事务专科就业方向 第6篇

法律事务专业在所有 1099个专业中,就业排名第199;

法律事务专业在法律22个专业中,就业排名第3;

法律事务专科就业方向 第7篇

法律事务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哪个地区需求量比较大?根据7051份就业数据分析出:

需求法律事务专业最多的地区是 上海,占25%;

需求法律事务专业最多的方向是 金融/投资/证券,占22%。

法律硕士培养方向 第8篇

一、法律硕士教育与法律职业、法律职业教育的关系

( 一) 法律硕士教育的性质分析

法律硕士教育的本质即在于它根源于法律职业的特殊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特殊的职业要求, 以满足法律职业的需要并促进其发展为其存在的根本依据。①一方面, 法律硕士教育不是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而在于培养高级法律人才, 因此法律硕士教育要避免陷入将法律硕士培养成各部门法律懂一点, 外国法律知一点, 法律文书会一点的半入门程度的误区。另一方面, 法律硕士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它更强调的是“学”与“术”中的“术”, 但对“术”强调的同时要避免落入法律硕士教育是与中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并无区别的教育活动的误区。

( 二) 法律职业对法律硕士教育的基本要求

法律硕士教育的开设就是为法律职业服务的, 是否符合法律职业的要求是判断法律硕士教育的标准。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 应当熟练掌握法学学科体系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法律法规, 建立知识框架, 并扩展吸收综合性知识、交叉学科知识, 如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知识。第二, 应当具备法律职业的基本素养即法律精神, 其包括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现代法治理念与法律职业道德等。第三, 应当具备从事法律职业的基本技能。包括: 法律逻辑与推理能力, 能熟练运用法律知识与法律条文的能力, 制作法律文书与法律合同的能力, 谈判与辩论的能力, 获取与应用信息的能力, 鉴别与运用证据的能力等。

( 三) 法律硕士教育的二元结构

法律硕士教育实质上由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两个部分组成, 并且更侧重的是法律职业教育。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主要是由大学本科教育承担, 强调的是法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法的掌握②, 而法律职业教育则置于司法考试之后, 由另一个独立的司法机关负责; 英美法系则由大学法学院一并承担起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的任务, 由此产生“判例教学法”、“诊所教育”等许多的实践教学方法。虽然两大法系的人才培养制度存在许多差异, 但法律硕士教育的应包括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是毋庸置疑的, 我国现在法律硕士教育之所以会面临如此多的问题, 就在于法律职业教育的落空。

二、双导师制: 法律硕士教育改革的方向

( 一) 双导师制与法律硕士教育二元结构的契合

自2009 年开始, 教育部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度。法律硕士教育采用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侧重教授法律学科知识与指导论文写作, 培养法律硕士的科研能力, 校外实践导师则侧重指导学生分析处理法律案例, 撰写法律文书, 以提升其各项法律职业能力。第一、有助于落实法律硕士教育培养目标, 让富有法律实务经验的校外导师参与法律硕士教育的各个环节, 提升法律硕士的法律运用能力与法律实践水平; 第二、有助于改善单一的法律硕士导师结构。法律硕士教育的导师不仅要有法学知识深厚、科研能力强的法学家, 还要有一部分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等法律家, 两者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第三、丰富了法律硕士教育的培养方式。校外实践导师侧重的不是法学理论知识的教授, 而是通过让学生切身参与法律案件, 来提升自己的法律实践能力, 主要形式可以有“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律主题辩论赛”等; 第四, 增强了法律硕士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实质联系, 增强了法律实务部门与法律硕士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增加法律硕士的就业渠道。校外实践导师的引进, 弥补了法律硕士教育中法律职业教育的缺失, 完善了法律硕士教育的二元结构。

( 二) 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1. 双导师制缺乏相应制度规范

虽然2009 年教育部下发文件提出实施双导师制, 但是关于双导师制的具体而又可操作的制度规范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导致双导师制的实施面临许多的问题。双导师制是否法律硕士各培养单位必须实施的, 抑或是由培养单位自愿引进, 校外实践导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需要承担什么任务, 完成什么目标, 并如何具体实施对法律硕士的指导。如果对于双导师制没有相应的可实施的规章制度, 那么双导师制就只能沦为一个新奇的理念, 以供舆论的夸耀与空谈。

2. 校外实践导师的引进渠道不畅

校外实践导师主要从公检法机关及各大企业法务部门引进, 并没有固定的引进方式, 甚至校内导师邀请自己交好的校外法律从业人员也可, 导致近亲繁殖。另一方面, 各法律实务部门的从业人员并不负有参与法律硕士教育的义务, 由于时间、待遇等原因不愿意参与到法律硕士教育中来的也不在少数。

3. 缺乏有效的运行与监管体系

由于缺乏有效的运行与监管体系, 校外实践导师权责不清, 仅依赖于自己的责任感来进行法律硕士的指导工作, 并且校外实践导师不同于全职的校内导师, 他们工作繁忙, 许多培养单位的校外实践导师只是挂名, 基本不参与法律硕士教育任何环节的教学与指导, 学生对于自己的实践导师是只知其名不见其人。

( 三) 法律硕士教育中双导师制的制度构建

1. 确立双导师制的制度规范

第一, 建议将法律硕士教育的双导师制明确为强制性规定。校外实践导师是法律职业教育这一重要任务的主要承担者, 必须严格确立双导师制, 将法律硕士教育的法律职业教育充分落到实处。第二, 建议由法律硕士指导委员会在总结近几年双导师制推行的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实践导师的遴选、聘任、管理、监督、质量评价等各个方面制定出一套具体而又可供操作的规范或细则。第三, 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将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工作人员参与法律硕士教育作为倡导性规范, 并将其作为一项考评或奖励的指标, 在法律层面上构建法律职业与法律硕士教育之间的联系, 提升双导师制的效力层级。

2. 建立校外实践导师的引入机制

第一, 明确校外实践导师的选拔标准。 ( 1) 工作年限限制, 对校外实践导师至少要求10 年以上的工作年限; ( 2) 参与法律硕士教育的时间要求, 可在筛选实践导师时要求其提供参与法律硕士教育可供支配的时间。第二, 建立法律硕士培养单位与法律实务部门的校外实践导师联合选拔机制。 ( 1) 由法律硕士培养单位以单位名义向各法律实务部门发布招聘公告, 法律实务部门应积极配合, 做好传达工作, 法律实务部门也可推荐工作人员担任实践导师; ( 2) 法律实务工作人员填写并提交书面的申请表格; ( 3) 法律硕士培养单位可联合法律实务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查与筛选; ( 4) 培养单位将决定聘用的校外实践导师名单告知本人及其工作的法律实务部门, 做好双方的沟通工作; ( 5) 培养单位与校外实践导师签订聘用协议。第三, 严厉禁止校外实践导师选拔中的利益交换。法律硕士培养单位不能要求校外导师申请人员与其法律实务部门做出金钱捐助或者项目引进等利益输送, 以免影响实践导师选拔的公平公正与质量。

3. 确立双导师制的运行模式

第一、结合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 由校外实践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制定法律硕士培养方案与具体的培养计划, 实践导师以法律职业教育为导向, 结合法律硕士自身的情况设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第二、将实践导师引入到教学环节。由校内导师与实践导师一起负责学科课程的教授, 校外实践导师可承担约占课程三分之一的教学时间, 以案例教学巩固前期校内导师教授的理论知识, 提升课程的质量与趣味。第三、由校外实践导师与校内导师一起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写作。法律硕士的论文要求选题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以法律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 提倡采用案例分析、研究报告、专项调查等形式, 校外实践导师可以从实践的角度对论文的构思、成文和修改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第四, 结合校外实践导师的工作优势, 定期组织校外实践导师开展法律热点、法律实时问题的讲座, 引导同学关注法律新动态, 提升科研水平。

4. 构建双导师制的组织机构与评估制度

法律硕士培养单位可以成立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委员会, 针对实践导师的管理与评估工作及对法律硕士的培养工作做出评估。主要包括: ( 1) 校外实践导师的引进与聘任工作; ( 2) 组织实践导师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 ( 3) 组织实践导师参与课程教学; ( 4) 定期开展法律硕士的实务讲座与讨论会; ( 5) 制定管理条例与工作条例; ( 6) 监督实践导师在教学、指导方面的工作, 定期接受法律硕士的反馈, 考察评估实践导师的工作。校外实践导师的评估制度可参照已经成熟的校内导师评估考核制度, 一年一评, 在学期末进行, 采用绩效工资, 多劳多得, 并将考核结果与该导师的续聘、奖金评定挂钩, 考核不合格可以取消其法律硕士校外实践导师的资格, 防止校外导师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情况出现。

三、小结

综上所述, 结合双导师制中校外实践导师的优势与特色, 通过校外实践导师参与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科研与论文指导、法律硕士管理等各个环节, 提升法律职业教育在法律硕士教育中的比重, 改革现有的法律硕士教育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探索道路。

参考文献

[1]霍宪丹.从法学教育到法律人才培养[J].中国法律评论, 2014, 03:32-38.

[2]霍宪丹.试析法律职业共同体与法律人才培养共同体之间的互动[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3, 05:29-34.

[3]霍宪丹.中国法学教育的反思及定位[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06, 01:49-73+226.

[4]霍宪丹.再论法律职业共同体与法律人才培养共同体的互适与共生[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07, 04:1-32+213.

[5]王璟.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12.

上一篇:形容忙不过来的歇后语下一篇:宽容国旗下主题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