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实验心得

2024-06-17

生态学实验心得(精选10篇)

生态学实验心得 第1篇

唐娅丽

201311140229

生态实验心得

我们的生态学实验共进行了两天,这两天让我收获了很多。第一天的生态学实验安排在十二月二十二号,即冬至那天。那是寒冷的一天,北风烈烈,阴云密布。早上我们七点多就到公交车站赶车,坐了一个小时左右才到了做实验的目的地――高坪区。到达目的地,老师讲了注意事项和安全事项后就让我们自己动手做实验。

我所在的小组分成了两组:一组在森林里做实验,另一组在荒草坡做实验。我则被分在了荒草坡。荒草坡的面积很大而且很空旷,我们在荒草坡上拉起了样方,蹲在地上认样方中的植物、统计样方中的植物种类以及每种植物的数量。坡地上的风很大,大家都冷得有些颤抖,双手和脸颊冻得通红,但是我们还是坚持做完了实验并且记录了数据。那天回学校后,我手上的冻疮更严重了。

第二天的生态学实验按排在十二月二十四号。这次试验主要在校园内进行,共有四个实验,因此我们的实验小组分成了四组,我所在的小组做的实验是:大气湿度的测定。我们的实验主要是在一期完成的。

通过这两天的实验,我明白学习不仅仅是在温暖的教室里,也可以在寒冷的野外。同时,我也明白学习理论固然重要,但实际动手操作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学习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证明和巩固理论,而不是纸上谈兵。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还懂得了团结合作与分工协调的重要性。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又好又快地完成了这两次实验,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还使我们的友情更加浓厚,使我们更加了解彼此。最后,我明白探究科学需要勇气与毅力,我们在寒冷中坚持需要勇气与毅力,未来当我们质疑权威时也需要勇气和毅力。

总之,这两次生态学实验让我明白了很多。它不仅传授知识,更教我做人处事的道理,让我懂得了友情、团结合作、勇气和毅力的可贵,我将终生铭记感恩。

生态学实验心得 第2篇

姓名:梁加林学号:201103080107班级:11生本

1、你所观测到的鱼类对温度、盐度的不同耐受性与该种鱼类的生境和分布有何关系? P35 答:有关系,金鱼是淡水鱼,其祖先也是淡水鱼,所以对盐的浓度要求为低盐度,且生活在冷水中较能耐低温,故,其分布在北方的淡水水域,而热带鱼,温度较高下也能正常生活,所以可生活在盐度较高的环境中,及海水中。而其在温度较低时不能正常生活,故,热带鱼(其祖先为咸水鱼,其为驯化的淡水鱼)生活在南部沿海的江河中级海中。

2、除温度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动物的呼吸耗氧?为什么?P40

答:除温度外还有氧气、二氧化碳等因素会影响动物的呼吸耗氧。

氧气:氧气是植物正常呼吸的重要因子,氧气不足直接影响呼吸速度,也影响到呼吸的性质。CO2:增加CO2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得到解释。

3、光周期对动物行为或生理活动产生的影响的机制是什么?P46

答:光周期影响动物的行为方式和繁殖行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决定动物的迁徙、迁移或洄游的时间;

(2)影响鸟兽换羽、毛(短光照、限食、限水);

(3)影响动物的生殖时间。鸟类在长光照一个月后可繁殖;

(4)影响动物的冬眠和滞育(常与温度有关)。

影响动物行为与生理活动的机制是因为许多动物的行为与生理活动对光都有明显的节律性,还有许多种动物是靠光周期来激发信号启动的。光周期是影响动物行为与生理活动的重要生态因子。

4、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叶在结构是上分别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来满足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P50

答:

(1)挺水植物是浮在水面生长的植物总称。大多数挺水植物有根系,其余小部分没有。它们的根摇曳于水中吸收营养成份。

(2)沉水植物植物体完全沉没于水中的植物。它们的根有时不发达或退化,植物体的各部分都可吸收水分和养料,通气组织特别发达,有利于在水中缺乏空气的情况下进行气体交换。这类植物的叶子大多为带状或丝状,如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等。

(3)浮水植物也称浮叶植物。指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其体内多贮藏有较多的气体,使叶片或植物体能平稳地漂浮于水面,气孔也多生于叶片的上表面。浮水植物中有的是植物体完全漂浮水面,如浮萍、凤眼莲、满江红、槐叶萍等;有的是根状茎埋生于水底泥中,而叶片漂浮水面,如睡莲;还有的是根生于水底泥中,茎细长,抽出水面,水面上茎的节间缩短,浮水叶密集于茎的顶端,叶柄具气囊,如菱等。

5、试分析两群落的发展趋势与稳定性。P90

答:

两个群落间的过渡带,即群落交错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比相邻群落中要多,这种现象也是边缘效应。

两个群落内的物种会出现生态位的重叠,也促使了该两群落的生态多样性更加丰富,盖度、密度、乔木灌木的平均高度等都会有所异同。致使恢复能力减落、稳定性加强。

生态学实验心得 第3篇

森林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教学在该学科的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代林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适应未来林业和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魄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高级专门人才, 只有通过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生态学研究和教学最发达的国家。十分注重实践性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建立起来的野外长期生态研究计划网络, 都要求接受生态学专业人才培训和实习锻炼的任务, 并设有专门的野外实习基金, 为生态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学生增强时间培训提供机会。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划的实施, 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通过开展实施计划, 带动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 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 建设创新文化, 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在2007年启动。我有幸成为一个项目的指导教师, 经历一年多的时间, 我与项目组的同学们多次共同商讨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的选取和实验的实施细节, 经历了诸多愉快的日子。体会如下:

一、教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创新是实现知识经济的发展核心。创新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1世纪中国的新型教育要求教育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决定于教师。教师具备创新能力, 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自我超越的基本要求, 也是新时期为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 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条件。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 还应“知”“能”并重, 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开发创造的潜能。教师在面向“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组织同学时, 在日常交流中注意学生的各自特点和优点, 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 达到针对性培养目的。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自身要求

创新可以指首创的新方法、新知识、新产品, 也包含在现实条件下通过内部的变革或重新组合而获得的新事物, 他的产品满足时代的需要。创新主要包括: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和人格创新。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如何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从我校实施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过程中, 我们总结如下:

(一) 创新项目要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相一致

当今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些新想法和创新动机,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老师给出一些与他们知识结构相符的创新题目时, 他们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中能够融会贯通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 这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以“哈尔滨城市热岛效应对植物春季物候的影响研究”为例, 项目组的同学最初看到项目题目, 有的同学从以往学习过的课程, 从学生学习环境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如何进行观测研究, 同时提出物候观测需要时间, 与当前上课冲突该怎么办。并提出需要不同专业的同学参与, 如环境科学和林学专业同学相互搭配组合, 既解决了环境专业学生没有学习树木学的缺陷, 同时也弥补了林学专业对环境科学知识点的不足。这样对该项目的实施细节进行了计划,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 项目组同学进行比较合理的分工。在此项目的启动过程中, 他们展示了创新热情, 发展了创新性思维。

(二) 处理好知识学习与创新性实验的关系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具有可培养性。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知识学习为基础的。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必要的, 这也是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的基础。从某种角度说, 创新就是知识有机的重新组装配合, 关键在于获取知识结构。如“哈尔滨城市热岛效应对植物春季物候的影响研究”项目, 除了必要的计算机基础外, 坚实的树木学和环境科学知识才是做好本项目的关键。对当今的大学生来说, 要真正做好基础研究工作, 为创新做好准备, 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脚踏实地地学好基础知识, 掌握真才实学, 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 构建健全合理的知识体系。同时知识学习和创新性实验两者是互相促进、发展的关系。在项目进行中我们发现, 当学生参与进来,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 也就激发了兴趣, 反过来会进一步主动地弥补自己基本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这也刚好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 以实践作为生动的直观, 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并以实践作为学生学习理论的动力源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

(三) 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人格是人的社会自我的外在表现, 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成熟起来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提倡的人格行为为同情、友谊、责任、勇气、诚信、独立、创新、敬业等, 这是青年学生待人处世、安身立命之本。

学生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上, 要善于与他人交往, 用宽容的眼光看社会, 宽容是一种美德。以真诚、包容、信任等正确态度克服虚伪、嫉妒、猜疑等消极态度。

对于选定的目标要坚定不移, 持之以恒。不能稍遇挫折和困难就悲观失望, 甚至发生过激行为。不管项目大还是小, 都需要从项目的内容理解、实验准备、实施到报告撰写完成这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存在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问题, 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顺心。那么就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执著不懈的追求, 还要经得起挫折。挫折面前不气馁、不动摇, 勇于突破思维定式的束缚, 有相对较强独立性的品格。

学生应学会独立思考。“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原则是兴趣驱动、自主实验和重在过程。参与项目的学生是出于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是项目的主体。每个项目都配备了导师, 但导师只是起到辅导作用。在兴趣驱动下, 通过问题的提出, 让学生去思考, 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工作困难和情感困惑, 使学生感受到创新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科学日新月异的时代, 项目的执行靠个人单打独斗很难行得通。没有团队精神、协同攻关、集思广益, 就很难产生较大的创新成果。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之中, 才会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道德规范、品格修养。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当代大学生为独生子女的一代, 属于张扬自己的一代, 个性强、独断专行、不易接纳别人意见、建议。要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动向并给予恰当的帮助, 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使他们懂得交流与沟通, 并且在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践锻炼过程中, 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团结、协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共事中共同体验合作的迫切感, 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协调完成研究任务。

参考文献

[1]田建国.关于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4) 9-11.

[2]郑秀英, 张进明, 白守礼, 郭广生.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2) 47-49.

[3]崔国发.生态学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 2001, (3) 42-43.

[4]王祖源, 毛骏健, 吴於人.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9) 26-28.

[5]段昌群主编生态科学进展 (第二卷)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第4篇

关键词 生态学 实验教学 优化改革

生态学专业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随着人口剧增、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局面出现,人们对生态学的研究、学习和普及越来越重视。生态学有着技术性强、应用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其内容覆盖面广泛、文理结合、实践与理论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丰富实验内容

学习兴趣是一切创造力之母,没有学习兴趣,学生将失去探索知识的积极主动性,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往在生态学实验课程中,往往没有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只是从生态学专业的生态学实验中选修部分实验内容,这种做法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前期的知识积累,将学生束缚在有限的实验项目上,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一旦学生对课程内容缺乏兴趣,其对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就会下降,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在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应该遵循以下三点:1.加强室内的模拟实验与户外的调查实验的结合,经过了亲自动手的环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使实验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2.增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有一定难度和设计性,且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经典大型实验;这样既能反映基本的生态学理论应用,又体现生态学最新研究进展,而且考虑到学生前期的知识积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探索能力的提高;3.更新和引入符合学科发展趋势的实验内容,实验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由分散到系统,循序渐进,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自我思考、主动创新、总结分析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兴趣。

二、结合自身情况实施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

一般高校生态学实验课程主要是为生态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存在着开课时数少、实验项目单一孤立、系统性不强等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开设生态学课程的非生态学专业,往往不够重视生态学实验教学,对生态学实验课开课率较低。为了在有限的课堂上使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生态学实验的实验方法原理及操作技术,大力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动手能力、独立自主分析和系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科研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的处事态度和严谨的科研思想,综合以前一些学校实验课开展不理想的情况分析以及部分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借鉴了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基于“能力为本”的实验教学,设计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针对生态学现状提出问题→依据生态学知识预测实验结果→充分利用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合理结合理论基础设计实验方案→全方位分析论证可行性→积极改进实验方案→课内外反复进行实验探索→全面剖析实验结果→多方位检验结果→谨慎得出结论。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宏观指导下,通过实验小组内成员的自我组织、分工协作、积极探索,独立准备和操作实验,改变传统教学使学生形成“依葫芦画瓢”的思维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设计、创新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尽量使实验内容既符合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又能体现出该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确保实验安排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各实验项目内容应由浅到深,也就是各具特色又兼具内在联系、循序渐进,使单一性、验证性及综合性实验贯穿于内,覆盖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等综合性知识内容。

三、综合考虑学生专业性改善考核方法

有效客观考评学习结果。首先实验报告是实验全过程的记录和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总结与分析,是学生的实验成果、写作成果。接着是实验小组考核,考核学生综合实验项目设计的可行性和研究性实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实用性、实验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案的创新性、实验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仪器设备放置是否有序,考核方法贯穿于实验课的始终,因此要求学生必须重视每一环节的学习和实践。通过实验实践训练,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和科研、创新等素质的提高。最后是期末总评,实验小组对整个实验的实施情况作出总结,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作出小结,教师综合每位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实验态度、课堂回答问题、课前预习、实验过程与结果的记录、实验内容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规范性和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考虑慎重得出学生期末总评成绩。

四、进一步完善实验软、硬件,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研究

由于生态学的内容涉及植物、动物等多种生物的知识,一些实验设备是不同课程的实验共用的,有些贵重仪器配备数量较少,有时在仪器设备的调配上存在冲突。因此,可以根据情况将部分专业性较强的仪器设备存放在实验室保存,对于部分大型、贵重仪器的使用实行提前预约、及时登记和统筹安排等措施,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与时俱进,要及时引入新科技、新技术,符合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要求,为生态学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大大提高了生态学实验教学水平;及时检查分析仪器,定时维护实验设备,排除技术性故障,保持实验室高效运作;实验前进行预实验,在上课之前准备好所需物品;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深入了解仪器性能和操作方法,学生操作时在旁进行讲解和指导,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研究课题,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五、结束语

实施合理的教学改革措施,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综合素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努力保持实验室的先进性,保证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结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利用文字、图片、表格、视频等新颖的信息承载体,对学生进行多方式考核。

参考文献:

[1]王益,黄文.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2):4-6

生态学实验心得 第5篇

一、概述

城市人口迁居指的是城市中以住宅位置改变为标志、城市地域范围的人口(往往是住户)移动。城市人口迁居有时也称城市内的迁移。城市的发展与人口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人口迁居会使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城市出现人口空间、社会空间、功能空间的地域性分化,城市内住宅位置的变化在改变城市系统和城市空间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口移动以其所具有的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和结构上的选择性对迁入、迁出地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人口移动直接改变了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总量,并通过转移生育间接影响两地的人口数量对比;其次,人口移动所可能引起的生育行为变化将改变两地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由此,人口的分布状况以及发展模式都将发生变化;另外,人口移动将改变两地的人口结构。人口移动导致的人口空间结构变化有两种情况:集聚性的迁移将会强化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状况,而扩散性迁移则使人口分布趋于平均。人口和劳动力的区域流动还可对地区差距产生影响。

人口移动对生态环境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生态脆弱地区,人口的入迁可能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在农业移民中对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但也有少量因人口入迁后对生态环境加以科学治理而使其得到改善的情况。

二、实验原理

通过对一个区域(如工业区、街区等)人口与环境质量的调查与讨论,有助于了解人口这一因子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为城市人口容量的界定提供理论支持。

三、仪器和用具

调查问卷表、采访记录本、实地采集调查记录本等。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内容

1.满意度调查

(1)工作与生活空间的满意程度

(2)绿化面积与质量的满意程度

(3)用水现状与质量的满意程度

(4)休闲空间的满意程度

(5)空气等其它生态因子的满意程度等

2.迁居者的属性特征调查

(1)经济属性特征

调查发生迁居的居民住户家庭月均收入情况

(2)家庭结构特征

调查二代三人户、二代四人户、三代五人户、三代四人户、三代五人户等各种类型家庭的比例。

(3)职业结构特征

调查工厂、公司类和商店类单位、科研、文教、卫生类单位、机关单位等从业人员比例。

(4)教育水平特征

调查初、高中受教育者、受过大专和本科以上高等教育者所占比例

3.人口迁居特征

(1)迁移性特征

调查小区居民户迁居率、均迁居次数、一次迁居户数及比例、二次迁居户数及比例等数据。

(2)迁移方向性特征

(3)迁移距离特征

(4)迁居空间类型特征

(二)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按上述的内容设计问题,包括满意度调查、迁居者属性特征调查以及人口迁居特征调查。其中人口迁居特征调查方法①迁移方向性特征调查方法:把每个居住小区迁居住户的前住地标在地图上,以便分析迁居的方向性特征和空间特征;②迁移距离特征调查方法:把迁居距离分成215km、215~5km、5~7km和7km以上的4个等级来说明迁居的距离特征,分别作出各居住小区所有迁居的累计曲线;③迁居空间类型特征调查方法:把城市地域划分为CBD(新一轮城市规划中划定的范围)、旧城区(1949年时的建成区)、新城区(解放后的建成区)三种空间类型,并将人口迁居的空间类型组合为9种:CBD-CBD、CBD-旧城区、CBD-新城区、旧城区-CBD、旧城区-旧城区、旧城区-新城区、新城区-CBD、新城区-旧城区、新城区-新城区;分3个迁居时段,把所有迁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空间特征。

1.满意度调查

表1-2-1小区居民满意度调查表

工作与生活调查小

不意区 满

空间的满意程度 一

不满意

绿化面积与质量的满意程度 一

不满意

用水现状与质量的满意程度 一

休闲空间的满意程度 不满意

空气等其它生态因子的满意程度等 不满意

公共设施的满意程度 不满意

学校数量与规模的满意程度 不满意

一满一满

般 意

般 意

般 意

般 意

般 意

般 意

般 意

2.迁居者的属性与类型特征调查

表1-2-2a小区迁居者的属性特征调查表

调查小区总计

居民住户家庭月均收入

1000元以

1000~2000元

2000~

5000~

10000元以上

二代三人户

家庭结构特征 二代四人户

三代四人户

三代五人户

5000元 10000元

表1-2-2b小区迁居者的属性特征调查表表

调查小区总计

职业结构特征

工厂

公司和商店类单位

科研、文教、机关卫生类单

单位

初中以下受教育者

教育水平特征 初、高中受教育者

大专和本科以上高等受教育者

3.人口迁居特征

(1)迁移性特征

表1-2-3小区迁移性特征调查表

调查小区

总计

迁居率(%)

户均迁居次数

一次迁居户二次迁居户数及比例

数及比例

三次迁居户数及比例

四次迁居户五次迁居户数及比例

数及比例

(2)迁移方向性特征

把每个居住小区迁居住户的前住地标在地图上,画出迁移方向性特征图(3)迁移距离特征

表1-2-4小区迁移性特征调查表

调查小区

总计

原居住地 迁居距离215km以上

迁居距离215~

5km

迁居距离5~7km

迁居距离7km以内

根据表格数据作出各居住小区所有迁居的累计曲线。(4)迁居空间类型特征

表1-2-5小区迁居空间类型特征调查表

调查小区

CBD-CBD

CBD-旧城区

总计

CBD-新城区

旧城区-CBD

旧城区-旧城区

旧城区-新城区

新城区-CBD

新城区-CBD

新城区-旧城区

新城区-新城区

分3个迁居时段,把所有迁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时段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空间特征。

五、结果统计与分析

1.迁移原因分析

2.迁居类型与特征分析

六、结论与建设

1.你的调查分析结果说明或解释了什么问题?

生态学实验心得 第6篇

1.1课程设置探索

生态学课程主要分为基础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个部分。基础部分主要包括有机体与环境、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主要介绍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人口与资源、农业生态、生态系统服务及生物防治等内容。由于受课时数限制,故课程安排应做到精选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统筹规划。例如本专业学生在大一及大二时进行过动植物学野外实习,对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且通过近两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动物学、植物学及微生物学等相关知识,因此涉及环境、个体的内容仅作简要介绍;而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应用生态学的内容和知识点较多,需进行深入、具体地讲解。课程设置的原则依据学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当前国内和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现状,做到精选、精讲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及难点,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1.2教学方法探索

对生态学课程的教学,以往多以课堂板书教学的方式进行,且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介绍,授课效果往往受到制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样化、灵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鉴于生态学本身课程的特点,课程中配合多媒体影音资料,如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将一些生态现象、过程、机制等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生动、形象地将一些专业理论知识直接地呈现,极大提高学生对生态学学习的感性认识以及学习积极性。当前生态学研究突飞猛进,在很多方面都有优秀的专业视频,例如在进行生物与各种无机及有机环境间关系讲解时,可配合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植物之歌”系列视频,能够将地球环境的演变过程与生物进化过程相联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变化如何决定生物的分布以及多度,生物的生存又可以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视频放映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影片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及时补充和分析,帮助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实验课程

生态学实验教学是生态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课对一些生态现象的过程及机制的验证、探讨,一方面可对理论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和验证,另一方面通过实验课程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2.1实验内容改革

调整实验内容结构,合并部分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验证-设计相结合实验,增加创新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深入开展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单纯的验证性实验会降低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探索性。通过对部分验证性实验进行改进,引入一些研究型实验,使学生在掌握基础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研究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实验的能力。例如“土壤水分的测定”实验仅涉及水分测定,内容较简单,同学们能够掌握土壤水分测定方法但不能深刻理解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与植被类型以及植株生理活动的关系。通过调整实验内容,鼓励学生在完成土壤水分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探讨土壤水分变化对一些植株生长、色素、光合以及呼吸等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以此能够加深学生对土壤水分的生态学意义的理解。创新性实验开设可由老师根据当前的研究前沿,结合教师的课题内容以及当前可用实验仪器资源进行拟定。分别设立了各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因此通过生态学实验课的开展,鼓励、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进行相关研究课题的申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科研热情和科研兴趣。尤其是在一些尚无研究生招生资质的二本院校,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引导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思维创新与动手操作能力。

2.2实验设计及流程控制

生态学实验往往都是建立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之上,尤其是一些野外实验,更是需要集体的力量。因此生态学实验的设计需充分考虑这一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例如,在进行水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实验中,对不同采样点进行取样的同时,需要对水体其他理化参数进行测定。可根据班级人数以及实验的规模,建立小组制度。每个小组的实验内容可根据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保证每个小组的实验内容都不同。指导教师明确每个小组的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小组组长及成员对该小组实验流程进行规划,组长在实验过程中统筹安排该小组的实验内容以及每位组员的实验任务。实验设计完成后由小组组长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全程跟踪,并要求每个小组组长及时汇报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情况对实验方案进行调整。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能动作用,使他们都能在实验过程中充分锻炼其动手操作、协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

2.3实验报告撰写及成绩评定规则

规范实验报告写作,提高写作质量。实验报告撰写涉及较多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多项技能,例如实验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图表制作、实验结果描述以及讨论等,因此可在实验开展之前对学生进行提前培训。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为以后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论文写作等奠定基础。改革考核方式,加强监督。分组实验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协调沟通能力,然而也容易使部分学生养成偷懒的习惯,把实验任务交给小组组长或其他成员。因此进行分组实验,需要改革考核方式,加强监督,同时要求每位小组成员结合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等,能够独立对该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进行解释,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严禁抄袭、雷同等。改革实验成绩评定方式。以往实验成绩都是以教师直接进行评定,通过改革,在公平、公正原则基础上,将学生实验成绩分成两个模块,即小组组长评议和教师评分两个部分。小组组长需严格按照实验规范及评分细则(具体制定加、减分条目)对小组各成员的操作规范和实际贡献打出分数(具体排名),教师结合课堂提问、实验报告质量(格式、内容、结果、分析讨论等)进行综合评定。

3生态学理论教学与实验设计互补

生态学的理论课教学应注意把具体的生态学知识融合到整体的生态思想和理论中,突出对学生系统观、动态观、时空尺度观等生态思维方式的培养;实践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应予以突出,并在实验课时,对该理论进行回顾、强化,通过实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内容互补。

4小结

景观生态实验报告,火炉山 第7篇

2、交通标志不明显、停车场地偏少。随着广州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拥有量大增,市民出门游玩大都会选择开车出行。但进入公园的主干道,均没有明显的交通标志;再加上停车不方便,轻则影响游客的心情,甚至影响对公园的满意度。许多人都把车停在路边两车行人道上。

3、相关配套工程设置不当。比如餐饮、副食品商店随处都有,且有比较散乱,公共卫生间数量也偏少。

4、管理措施不足。管理人员和保安少,游客缺少安全感。垃圾成堆,由于护坡处理不好,且沙石较多,雨后积水没有很好处理,管理不足,泥沙会给游客造成不便。

5、行车道与步行道分界不明显,车辆与行人都在同一道上,存在安全隐患。

6、宣传栏高度不当。宣传栏的高度过低,在人们观看时,需要低头或者弯腰,给游客造成不便。

植物方面。不论是入口或者是平台还是道路延边护坡的植物,都没有进行很好的植物配置以及管理,总体呈现出一种散乱的感觉,没有乔灌木的简单搭配,有一些地方甚至是直接裸露的土地,没有任何植被,毫无生态学美感。

结合以上公园的不足之处,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尽快对公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尤其是公园多处出入口的环境整治,以及护坡道路两边的植物种植配置,方便游客游玩观赏。

2、尽快扩建停车场,合理安排餐饮、副食品商店、公共卫生间等配套设施,让游客方便、愉快地游览火炉山公园。

3、增加管理人员和保安,对公园进行及时的养护管理清洁工作,让游客放心舒适地游览公园。

生态学实验心得 第8篇

近年来,生态种植屋面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隔热节能和生态环境效应。赵定国等[1,2]在自然状态下对轻型佛甲草植被屋面的隔热性能研究表明,植被屋顶外表面温度与未设置植被的裸露屋面温度相比平均降低16.0℃,屋顶内表面温度平均降低3.3℃,室内空气温度平均降低2.0℃。郭旭诗[3]和白雪莲等[4]也分别对粗放型普通佛甲草绿化屋面在自然状态下的隔热效应进行测试:植被层表面温度分别比裸露屋面外表面温度平均降低3.8℃和7.2℃,最大降低分别为11.1℃和24.0℃。孟庆林等[5]则采用风洞装置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粗放型绿化屋面的隔热性能,并进一步指出其热阻为0.41~0.63(m2·K)/W。杨晚生等[6]同样通过在自然条件下对轻质种植模块的实验测试表明:植被层底面温度比裸露屋面温度平均降低4.0℃。

上述研究均是针对自然环境条件下生态种植屋面的隔热特性所展开的,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动态变化特性和生态种植屋面热湿传递机理的复杂性,至今对其隔热机理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掌握。本文通过建立模拟辐射环境下的对比实验平台,对不同模块的隔热特性展开对比实验研究,以期获得生态种植屋面隔热模块在模拟辐射环境下的隔热特性,为其工程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 测试系统及方法

1.1 测试模块构造及测点布置

本实验共设置了轻型种植土加湿模块(以下简称湿模块)、轻型种植土干模块(以下简称干模块)、佛甲草种植模块(以下简称植被模块)及蓄水模块。每个模块的长×宽×厚均为600 mm×600 mm×100 mm,模块构造及各参数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各模块的初始状况见表1。

1.2 测试仪器

模块含湿量采用HC-TSY型土壤水分监测仪和高精度电子台秤2种方法进行测量,其中土壤水分监测仪测量范围为0~100%,测量精度为±3%;高精度电子台秤最大称量为75kg,最小感度为2 g;模块表面及内部温度、底面传热热流采用JTRG-Ⅱ型建筑热工温度与热流自动监测系统进行测量,其温度测量精度为0.1℃,热流量测量精度为0.1 W/m2;环境参数采用PC-2WS多通道温湿度检测仪进行测量,其空气相对湿度测量精度为0.1%,温度测量精度为0.1℃;模拟辐射采用JTBQ-S2太阳辐射强度测试仪进行测试,其灵敏度为7~14μV/(W·m2),光谱范围为0.3~3.0μm,线性误差≤3%,响应时间≤30 s,稳定性≤2%。

1.3 测试方法

为了进一步研究生态种植屋面的隔热性能,本实验测试时间为2012年4月17~26日,将湿模块、干模块、植被模块及蓄水模块放置于高精度电子秤上,在相同实验环境中,采用额定功率为1000 W卤素灯模拟太阳辐射,通过高精度稳压器与接触式调压器调节卤素灯的辐射强度。同时对4种隔热模块的表面温度、表面空气温度、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底面温度、热流密度、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辐射强度、基质含湿量等参数进行测试。每组实验连续测试8 h,每隔10 min记录1组数据,电子秤采样时间间隔1 h。实验测试平台实景见图2。

2 测试结果与分析

2.1 测试工况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是测试生态种植屋面隔热性能的基础参数,测试模块的底面温度、表面温度、表面空气温度及底面传热热流是对比实验的重要参数,因此,本实验选取在相似气候状况下进行测试,以减小环境参数对实验测试结果的影响,同时通过调压器调节模拟太阳辐射强度,使太阳辐射强度保持一致,详细的测试工况见表2。

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2.2.1 模块底面温度

将各模块的底面温度进行比较,可以分析得出在测试条件下,各模块的隔热特性变化规律。

从上述测试结果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各模块底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大致相同(见图3),在测试初始时段(09:00-09:30),底面温度变化曲线呈水平态势;在09:30-14:00时段,各模块底面温度升高,曲线斜率均增大;在14:00-17:00时段,底面温度增长速度减缓。不同模块温度变化速率在不同时段存在明显区别,这主要是由于模块对同一热辐射作用下的热反应特性不同所造成的。

(2)在相同模拟辐射条件下,干模块的底部温度在测试阶段均高于其它3种测试模块(见表3)。与干模块相比,湿模块底面温度平均降低2.0℃,蓄水模块底部温度平均降低3.4℃,植被模块底面温度平均降低4.9℃。这一测试结果反映出在相同模拟辐射环境条件下佛甲草模块的隔热特性要优于其它3种模块。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在相同的模拟辐射强度下,植被模块植被层存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3)为了比较各模块的隔热性能,提出降温率概念,即各模块相同构造层温度与干模块温度的差值与干模块温度的比值(见图4)。

从图4可以得出:在整个实验测试期间(4月17~26日)植被模块底面温度降温率均高于湿模块和蓄水模块,相对湿模块高出6.2%,比蓄水模块高出3.3%;在相同实验环境测试条件下,植被模块底面温度降温率也都高于湿模块和蓄水模块。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植被模块底面温度在实验测试期间均低于其它3种模块,也反映出植被模块的隔热性能优于其它3种对比模块。

2.2.2 模块表面温度

由于不同模块表面的性状及干湿状态存在差别,对同一模拟辐射加热条件下的热反应特性也存在不同,其表面温度是各模块表面性状及干湿状态的直接反映(见图5)。

从测试结果可以分析得出:

(1)各模块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大致相同(见图5),实验初始阶段(09:00-12:00)各模块表面温度增大,在12:00后逐渐趋于相对稳定状态;与各模块底面温度变化曲线(见图3)相比,没有出现实验初始阶段的水平态势,这一现象反映出温度沿基质厚度方向存在温度波延迟的效应。

(2)从图5和表3可以看出:干模块表面温度始终高于其它3种实验测试模块,湿模块次之,植被模块与蓄水模块表面温度最低。与干模块表面温度相比,湿模块表面温度平均降低6.7℃,值被模块表面温度平均降低12.8℃,蓄水模块表面温度平均降低14.4℃。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均相同),由于各模块的蒸发速率、蓄热能力及表面热反应特性存在不同,导致各模块表面温度存在较大差异。

(3)在整个测试期间(4月17~26日)及相同测试环境下,植被模块表面温度降温率均高于湿模块,且与蓄水模块很接近(见图6)。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干模块由于其土壤层呈干燥状态,其表面的蒸发作用即土壤层的蓄热性能较弱,表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被模块表面吸收后,其表面温度的升高速率远高于其它3种测试模块;湿模块由于其表面水分的蒸发作用降低了其表面温度;佛甲草模块由于同时存在植被层的遮挡、呼吸蒸腾和土壤层的蒸发作用,带走大部分热流使表面温度降低;蓄水模块表面温度最低,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其蒸发热流比其它模块大所致。

2.2.3 模块导热热流

将各模块的导热热流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在测试条件下各模块的隔热性能变化规律(见图7)。

从图7可以分析得知:各模块导热热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大致相同。09:00-10:00干模块的导热热流随时间迅速增大,湿模块、植被模块以及蓄水模块的导热热流则保持初始值不变;10:00-11:00各模块的导热热流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11:00-17:00干模块的导热热流基本恒定,而湿模块、蓄水模块以及佛甲草模块的导热热流则随着时间缓慢增加,后3种模块进入相对恒定阶段的时间依次延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干模块基质表层的蒸发作用弱,使辐射热流快速穿过基质层而达到模块底部;(2)湿模块由于基质表层的蒸发作用强,使大部分辐射热流先被蒸发对流换热热流带走,然后随时间的延迟而渗透到达模块底部;(3)植被模块除了基质表层的蒸发作用以外,还有植被层的呼吸蒸腾作用;(4)蓄水模块由于表层水分的蒸发以及水层的蓄热,从而延迟了辐射热流穿透模块的时间。

3 结 语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生态种植屋面隔热特性的实验方法,可以控制实验环境方便进行单因素实验测试分析,从而得出温度、相对湿度、辐射强度以及基质含湿率对模块隔热性能的影响程度,为模块化生态种植屋面的优化提供依据。同时可以在相同环境状态下使模块持续失水从而进一步分析基质含湿率对模块隔热性能的影响。此外,将4种测试模块置于相同实验环境中进行对比分析,考虑到屋面荷载以及环境效应得出100 mm厚轻质佛甲草种植模块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实验测试结果具有说服力。另外,在此种实验方法下,测试用4种隔热模块的蒸发冷却热平衡、模块热工特性、模块散热特性、热湿传递及能量平衡模型等还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采用对比测试方法对轻型生态种植模块的隔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设置了4种测试模块,即轻型种植土加湿模块、干模块、佛甲草种植模块及蓄水模块。为了比较其隔热特性,采用额定功率为1000 W的卤素灯模拟太阳辐射,在相同实验环境下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佛甲草种植模块的表面温度、底面温度及导热热流均低于其它对比模块,佛甲草种植模块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

关键词:生态种植屋面,隔热特性,对比测试

参考文献

[1]赵定国,唐鸣放,章正民.屋顶绿化节能降耗的定量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09(12):27-30.

[2]赵定国,薛伟成.轻型屋顶绿化的降温效果[J].上海农业学报,2006,22(1):53-55.

[3]郭旭诗.广州佛甲草种植屋面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8.

[4]白雪莲,冯雅.生态型节能屋面的研究(之2)——一种种植屋面的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27(3):60-62.

[5]孟庆林,张玉,张磊.热气候风洞内测定种植屋面当量热阻[J].暖通空调,2006,36(10):111-113.

生态学实验心得 第9篇

生态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第10篇

目前中学的化学教学中,教师是通过讲解教材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老师占支配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课堂上,教师有绝对的支配权,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沉闷、僵化的化学课堂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活跃,造成了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心理压力,学生在学习时缺乏热情,实行生态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构建生态化学课堂,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融入课堂中。

一、生态化学实验教学的内涵

生态化学实验教学依托生态学,用生态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改变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它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状态,建立“以人为本”的生态课堂。教师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授课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热情,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维,把以往由老师主导的化学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老师引导的化学课堂,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化学知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化学课堂教学中去。在这样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它将教师和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成长、互相弥补、互相协作,形成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生态化学实验教学是优质的课堂,也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它促进了每一个学生有尊严的学习,让每一个个体都展现了自己精彩的一面,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学习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化学实验教学的实现途径

(一)以学生为本

在目前中学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逐渐改变自己的视角,要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授课模式;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传授知识的模式,通过不断的引导来使学生参与到化学的教学过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要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关注与化学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导师,创造一个愉快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化学。

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这一章节时,教师首先讲解了纯水和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然后引导学生在实验室中使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方法来获得净化水,学生在这个实验中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中获得净化水。实行生态化学实验教学遵循了以人文本的目标,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这样的课堂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构筑了一个开放性的生态化学教学模式。

(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实行生态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在教学模式中占主体地位,教师将不再是课堂的中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学术资源给学生提供资料,补充教材中缺少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学“氮氧化物与大气污染”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查看空气污染现状,学生通过调查问卷、相互走访分析得出空气污染的产生的来源。大气污染主要是由生活污染、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这三种途径造成,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从这三种污染途径出发,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影响环境的污染物质,即颗粒物质、硫化物、氧化物等。这样将教材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再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亲自走访调查、查阅文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化学实验教学。通过现场观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直观地明白了化学研究的背景知识、研究目标,学生在实际的观察中对于化学中的化合物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在认识中不断探索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实现生态化学实验教学,使得抽象的化学教学变得丰富生动起来,教师不再完全依赖课本知识,而是设计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化学课堂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生态化学实验教学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相关部门展开富有特色的生态化学实验课程,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学到化学,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以学生为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可以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合作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生态化学实验教学真正做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了生态化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世红.生态化学――从课堂走向现场[J].化学教与学,2013(5)

[2]沈世红.生态化学――基于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1(2)

[3]唐李铭.高中化学生态课堂的尝试和探索[J].化学教与学,2013(12)

上一篇:你活得“理所当然”吗美文下一篇:减负心得体会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