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之外的情趣散文

2024-06-05

垂钓之外的情趣散文(精选3篇)

垂钓之外的情趣散文 第1篇

垂钓之外的情趣散文

我本身不喜欢钓鱼,不要说能像姜太公直钩钓王侯、钓江山,就是钓世界、钓宇宙我也没那种兴趣、那种怡情。

可近二年来,由于工作变动,闲暇时间多了,谙知我的几位朋友又是请吃饭、又是请喝酒,非要我去赔他们玩,人情退却不过,无奈只好跟着他们去了几次。

人是去了,可心思仍不在钓鱼;即使朋友帮我选位置、撒饵料、上鱼饵,把最好的鱼杆:什么抛机、什么台杆塞到我手里,然后递上马扎,还毕恭毕敬地泡上一杯明前绿茶。

可心不在焉的我,实在没有他们那种情趣,如坐针毡,即使碧波荡漾的河川泛着怡情的粼粼波光,不时的鱼跃惊破沉静的时空,匆匆掠过的翼剪破水中云朵,蜻蜓点水的节凑和唱着知了的低鸣,蝶舞蹁跹在无名的野花蕊上,鸟语惊魂水面绽开片片菊、朵朵莲……不要十分钟,即使钓到了理想中的鱼,我也会感到无趣,觉得手中的鱼杆有千斤重,非放下不可,何况有时二眼的期待凝固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寂寞无聊。

这大概与我的性格有关,我不想做不爱做的事,绝不勉强自己,用红颜知己的话说:我太偏执!可我自己想做的事,即使在犯法但不犯罪的情况下,我都会试着去做。

记得从小到大,我鱼杆上钓到的鱼只有一条,大概有4厘米长的肉狗鱼,还有一只7厘米长的、当时好多人不爱吃的河虾。那时我才十来岁,我看到鱼拼命挣扎的样子,取下钩后随手就扔到大水滔滔的河水里,它是否还能活下去,不得而知。还有那条虾根本没有吞进钩,很好笑,只是它二个长长的`钳子,钳着我的鱼钩不放,才被拉到岸上来的。那一次大概是我有生以来最长时间的一次垂钓,大概前前后后约半个小时。

放下鱼杆后,我并没有不顾好友的面子,撇下好友回家走人;一般会到附近一些农田里,看那些油绿的蔬菜,青剑般的稻叶,去听大豆的摇铃,去看高粱的笑红的脸,去摸一把玉米酱紫的胡须,去采一把河中的红菱,或去摘几柄成熟的莲蓬,总归我也不会闲着,他们钓他们的情,我散我的趣,这是秋天,秋高气爽确实是垂钓的好时光。

倘若是春天,我往往会独自一人走进农家小院(农村不像城市那样必须随手锁门),去闻月季那浓烈的馨香,去看蔷薇那耀眼的粉白,去欣赏琼梅上的蜂采蜜、蝶翩舞。有时一不小心,还能看到雍容的牡丹、华贵的芍药,还有花中君子的君子兰,有的人家的海棠花艳竟然高过门楼。让我难忘的是有一家有两盆铁树的盆景,就是屠一道根艺馆里的造型,也未必高它几分,那才叫绝活,自然而清新,没有一点琢正扶斜的人工斧正。

如果是夏天,炎热而烦躁,我也绝不会躲进车内,去开着空调睡觉,而是会象小时候那样,去找一个清凉的、宽阔的、蕴有潜流的大河,脱掉外衣,去畅游几个小时,去品茗“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情怀,直止彻彻底底累了,才会爬上岸来,好像不累就没有洗掉城里的枯燥生活、市侩铜臭一样。当然这个季节,我绝不会放弃去讨几束栀子花的机会,好把乡野浓烈的馨香带回家,带回单位分散给办公室的白领和车间的职工们,好让她们也领略一下,大自然夏的风骚。

说真话,农村人就是比城里人热情,连微笑都比城里人来得美、来得爽、来的自然、来得真实。不像在城里走进商场、饭店、宾馆等,迎宾小姐那种被制度约束出来的,让人生厌的呆板而又勉强的:“欢迎光临”与“欢迎再来”。

我曾路过一家瓜田,看瓜的是一位生气活泼的小女孩,手里还拿着书本,她看到我一身是汗的走来,笑盈盈地说:“叔叔,来尝尝我家今年的新品种西瓜吧,看看甜不甜。”还未等我回话,西瓜也塞到我手里,看到我有点尴尬,连忙说:“你放心吧,不会让你掏钱的,这不,这些都是让人尝的。”她指着一堆刚刚采摘下来的西瓜说。

有人会说:“春、夏、秋三季你好对付过去,看你冬天怎么熬?看你能把寒冷塞到那里?”

“嗨,你放心吧,去的地方多得是!”

倘若你不怕热,尽可以走进绿色的蔬菜大棚,保管你不要半个小时,你就会老老实实地脱下那臃肿的羽绒服,去欣赏那贼红的西红柿,嫩得带刺的黄瓜,还有那绿的发光的青椒,还有反季节的西瓜、丝瓜、南瓜,总之一年四季的果蔬应有尽有,你有兴致,包你玩不够。

我对大棚里最感兴趣的就是那树本的香椿,挺滑稽的,一棵棵光滑滑杆子上像戴着钢盔一样地顶着鸡蛋壳,我搞不明白,就去问棚主,他说了好多,有的我听不明白,主要是说这样可以让香椿的叶子收拢地生长在鸡蛋壳里,可以更粗壮、更嫩、吃起来更爽口,不致苦涩。

也许读者好像被我带进了农家乐了吧,这不能怪我,主要是因为我确确实实不喜欢钓鱼。

我一看他们死板板地坐在那里,像魂丢了似的守株待兔般坐地等鱼上钩的样子,就来气。一般情况下只要有我和他们一起去,四点半,总归要想方设法,催促他们收拾渔具,不管有没有钓到鱼,都要打道回府。

起初还有二人跟我猴急,像急红眼的兔子一样想咬人,但当他们几次回家后,得到老婆孩子赞扬后,可倒霉了我,每次钓鱼还非要带上我,不带上我,他们老婆就不准他们出来钓鱼。

因为没有我去,他们没了时间的束缚,有时会钓到晚上十点多,甚至有时还会钓到凌晨一、两点钟才回家。这样钓的鱼太多了,他们又会把鱼放进鱼塘,烦得养鱼的人也十分不高兴,因为钓上来的鱼毕竟受了伤,又经过人手的捉拿,说不定很快就会死掉。二则时间太长,老婆、孩子不仅吃不到新鲜的鱼,连饭都等凉了,有时还要重新起灶,光是自己得到了发泄,可害苦了家人。

还有写来笑笑,他们几个都是老烟枪,如果钓鱼钓的忙不过来还好,没空抽烟;如果哪天鱼不上钩,那香烟就自然而然地倒霉了,左一支、右一支,极像电影上作者在写作,工程师在搞科研,公安人员在破大案,总归很快地就把烟盒子扔到一边。

每逢这时,我的手机就会唱起《荷塘月色》,我就知道今天收获不大了。理所应当,我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倘若我故意不去,不要三分钟,车子就会开到我的眼前,说不定还会被他们好好地戏弄一顿,甚至还会大骂几句,反正大家都习惯了,各自也不会往心里去。

经典重温 散文的雅俗情趣 第2篇

坐拥散文丛林,重新品读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闲适散文,便多了一份雅俗情趣。梁实秋的散文细微处见情趣,林语堂的散文幽默机敏,胡适的散文明白清新,周作人的散文亲切而自然。旧时光虽已走远,但他们的文字仍然具有不可抹灭的文化魅力。

《雅舍小品》梁实秋著

《雅舍小品》共收集梁实秋自1937年至1987年的散文精品,计143篇。《雅舍小品》中的文章,写的不外衣食住行、营养娱乐、人伦道德、世态炎凉、生老病死等,大多是身边琐事,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日常生活。

梁实秋的散文创作,最早可追溯到1923年他还在清华读书的时候,但真正使他获得散文大师声誉的,是雅舍系列。1939年秋,梁实秋在重庆北碚与别人合资购置平房一栋,取名雅舍。所谓“雅舍”,一桌一椅一榻而已,然在梁实秋眼中却是诗一般的住处。人情世态,细物琐事,在雅舍中徐徐上演,交织成一片活泼如小品的文字疆域,命名为《雅舍小品》0这些文字无辞藻华美之嫌疑。却有行云流水酣畅之淋漓。人世间的万般气象,在梁实秋笔下轻描淡写间便得以极致演绎。再寻常不过的一山一木一猫一狗,在他轻松幽默的文风里都得到了别样的诠释。他后来应朋友之约以“子佳”的笔名在《星期评论》和《世纪评论》上撰写专栏小品,栏目就取名为“雅舍小品”。

《雅舍小品》题材广泛,关乎人伦、世相、心态、人物、乡土、域外、闲适。取材具体而细小,如《握手》、《讲价》、《手杖》、《牙签》、《照相》、《下棋》、《饮酒》、《吸烟》,皆是寻常人生百态和平凡的事物,但在梁实秋笔下却写出了深邃而隽永的意趣。例如,开篇《雅舍》,先写雅舍的位置之特,鼠蚊之多,继写视野之幽,陈设之简,最后以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作结。心境的达观超脱,跃然纸上。又如《中年》,先写中年“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的种种感受,篇末笔峰一转:“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作自己能作的事,享受自己能享受的生活。”这样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至于《脸谱》中的“卷帘面孔”,《下棋》中的人生况味,《暴发户》中对新贵人木三分的刻画,都发人深省。“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见多才能识广,梁实秋经历了自清末以来的多个历史时代,并有着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三度生活空间”的体验,从而使他对生活中的“世事”、“人情”感悟较深,并将这种独特的感悟化而为文。

梁实秋用手中轻快的笔展现了他的人生哲学——严谨中有谦逊;轻松后有幽默,更有丝丝的冲淡蕴含其间,汇成清新隽永的雅致人生。他的散文写前思索再三,一旦写成,决不再改。他给后辈学者所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那表面的文字。他的散文幽默风趣,看似平平淡淡,实则用意深远。

梁实秋被公认为华语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他的《雅舍小品》自结集问世后,流播海内外,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其中在台湾地区先后印行三十多版,成为散文作品中最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之一。

《胡适散文选集》胡适著

胡适作为白话文写作的倡导人,在文学领域有着多方面的成就,在散文创作方面也自成一派。品读《胡适散文选集》,大抵可以感受胡适散文的三大特点,即明白晓畅,以学识见长,自然清新。

胡适的散文)AN堆砌华丽的辞藻,也不为什么义法格套所拘,是所谓“法不前定,以笔所至为法”,“词不准古,以情所迫为词”。说的是平平常常的话,全无斧凿的痕迹;然而大巧若拙,细心的读者方能体会胡适散文修辞锤炼的苦心。

胡适的散文常采取从事实人手,或直接用事实说话的写法。《新生活》一文如此;《贞操问题》一文也是因报纸上褒扬“唐烈妇”、“陈烈女殉夫”和“俞氏女守节”等几篇奇文而发的,抓住了现实生活中见怪不怪、司空见惯的事例,有感而发。

胡适坚持用白话文写作,并尽量采取民众口头的词汇以及俗语等,这也是他的文章明白通俗的一个重要方面。如“老相识”、“巴结”、“面长面短”、“米米小的问题”、“做戏无法,出个菩萨”、“见了黑旋风不认得是李逵”、“养个孩子还免不了肚痛”、“不会写字怪笔秃”、“为我心为你心”等等一类词语,在他的散文中可以说是俯拾即是。再加上叙述论说都非常畅达,因而读者易于理解,读起来舒坦畅快。

胡适散文的特点,还表现在其作品中具有充满时代精神的新思想、新见解和新方法。他的散文,或抨击封建伦理道德,或赞颂新文化的健将,或描写军阀专制与保守者的脸谱,或追求民主、自由、法治,或呼唤个性解放与人道精神,或针砭国民性弱点,或奖掖扶持文学青年。凡此种种,虽然也有较为浅薄或软弱妥协的成分,但大多数具有反对封建主义、张扬民主科学的积极意义,因而他的散文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思想风貌,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林语堂散文经典全集》林语堂著

与其说介绍一本书,还不如说介绍一位作家。林语堂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基本的变迁是爱国爱民的热血青年,到从小事中发现问题的中年和思考中国国民性的思想者。

林语堂的散文有闲适的特色,有着对于幽默的美学追求,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风格。这种幽默,常常不是一句俏皮话,或笑话引你发笑,而是捕捉生活中不协调的,有幽默感的事物,经过艺术的再现,掺杂着作者的态度和情感,亦庄亦谐,使原有的幽默味更浓。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林语堂创办《论语》杂志,大力提倡幽默,被世人誉为“幽默大师”。林语堂对“幽默”有自己的认知,他认为:幽默是人类心灵舒展的花朵,它是心灵的放纵或者是放纵的心灵。可见,在林语堂眼里,幽默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形式,而是一种与特定的文化紧密相连的社会行为。而林语堂自己也正是以这样的一种幽默的心态来观看世相,来解读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如《论孔子的幽默》、《中国人的国民性》、《秋天的况昧》、《月亮的危机》等,都是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妙语连珠,读后让人会心一笑。“绅士的讲演,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这是林语堂应邀参加台北一所学校的毕业典礼时说过的一句话,玩笑之余你会发现,这其中蕴含着轻松、风趣,甚至是善解人意。不过,真正对幽默作系统阐述的则是他的《论幽默》0在林语堂看来,幽默不是粗鄙显露的笑话,或是什么样的笑料段子,而是文化发展中文化内涵外显的另一种形式,其中更多睿智,更多洒脱,更多凝重。

身处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林语堂的思想是颇为复杂的。他对现实虽有着不满,但又难以寻得较为理想的出路。所以就选择了一条自由知识分子的中间道路:既可保全个性自由,又不随

波逐流,满足于自身的闲适之趣。可以说,林语堂的闲适散文就是这种特殊政治环境和文化语境的产物,这既是林语堂对自我“超政治、近人生”、注重“闲适”“幽默”“性灵”创作理论的具体实践,更是他对自我个性心理、人生态度的诗意阐释。

《周作人散文集》周作人著

大抵人们谈到周作人,总是把他归结为与林语堂类似的闲适文学的代表人物。总的来说,没什么错处,但同样是闲适文学的代表人物,周作人与林语堂又有着不同之处。周作人的闲适中往往都带有一种苦茶般的酽昧,总搀杂着几分忧郁、惆怅。林语堂的闲适才是真闲适,文章中跳动的是幽默和豁达。《周作人散文集》收录了周作人的大部分散文,从中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周作人以及他所处的那个年代。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周作人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人群体。他们既迥异于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知识分子,也不同于以胡适为代表的所谓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可以称之为闲适派知识分子。这一派别的散文同明清流行的“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文学一脉相承,形成了冲淡、清涩、平和为特色的闲适文学。

周作人很早就有了“苦茶庵”的斋名,这可谓是自得之谈。所以,有人认为周作人文章的所谓闲适,其实只是外表,真正的是“苦味”。他的散文,闲适与驳杂集于一体,渊博与深邃凝于一身,简素与苦涩相得益彰。其中,“说道理”、“讲情趣”是周作人创作的最显著特征之一,他也以此自得。道理和情趣均来自读书和生活。情趣得之于品,道理得之于思。道理与情趣编织出了闲适、高雅、独异的文字。尽管,品思之外我们还能嗅到文字之外的幽苦气息,若斋中的苦茶,苦斋外的苦雨。1924年,不到四十岁的周作人就写过这样的话:“像我们将近‘不惑’的人,尝过了凡人的苦乐,此外别无想做皇帝的野心,也就不觉得还有舍不得的快乐。”

叙事散文的“情趣”与“理趣” 第3篇

一、关于情趣

叙事性散文的“情趣”主要体现在抒情的含蓄性,手法的多样性,要做到“藏”而不露。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藏情于叙

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即寓情于事,使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去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使读者品味起来就更觉真诚、可亲、有趣。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记得那年春上,奶奶生日,家里又揭不开锅了,你从外边借回一元钱,买了三斤豆腐。豆腐做好了,你一筷子夹给奶奶,一筷子夹给我,我让你吃,你说你嫌豆腐有一股味儿,反胃。婶娘,我那时真傻,还以为那是真的,就三两口扒吃了豆腐,后来在厨房里,却见你吞着野菜吃,我才知道你是哄了我。我后悔地哭起来,你却笑了,说我懂事,让我以后长大有钱了,再给你买多多的豆腐吃。可到现在,我一块豆腐也还未给你买了吃,你却死了。(贾平凹《哭婶娘》)

上文作者叙述的是发生在“文革”年代乡村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在叙述中,却倾注着作者的无限深情。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没有直抒一句情,然而那真挚的情、热烈的爱,却深深地烙在“我”和读者心中。

2.藏情于物

指通过写物来抒发感情。即在描绘动态和静态的物体时,不只反映事物的状态特点,而且把内心世界的爱憎、好恶的感情交融于物体中表露出来。例如古清生的《总有那一片蛙声》中的一段:

唯有月夜,那块草地是完全属于我的。这时候夜安睡了,一轮皎洁的月儿来到水洼子上,映得那水好一片白。在白水之上,忽然有不知来于何处的小蛙,欢快地跌跌地跳跃,仿佛是要把那一轮月儿从水中端详个究竟,或者坐在月儿之上,让月儿浮托它走。小蛙们如同孩子,待它们游戏得尽情的时候,就一齐坐在水上唱歌。那就是在我的生命中离不去的蛙声了。惯于在夜里读书和写作的我,就极爱着那一扇窗,起起伏伏的蛙声,能让我的思绪飘浮,进入这样一个季节深处。

这段文字写月夜看蛙跳,听蛙鸣。作者运用联想、想象、比喻、拟人等手法,把小蛙们活泼可爱的形态描绘得活灵活现,憨态可人。动与静相结合,月与水相映衬,蛙与蛙相嬉戏,勾画了一幅静谧醉人的月夜蛙鸣图,借助“小蛙”的描写流露出作者由衷的欣喜之情。

3.藏情于景

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感情的火山爆发了,不可遏止;但赤裸裸地吐露出来似乎太可惜,希望它在读者心中多留一会儿,于是把它藏于山水草木之中,把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的景物。例如下面一段文字: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鲁迅《社戏》)

这是鲁迅《社戏》中的一节。获准出了门的“我”像飞出了笼的小鸟,心里格外激动。这种滚烫的情怀,作者不忍直吐,便融于“香气”“水气”和“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山中,每一事物都渗入作者的缕缕情思,借此控制自己感情的狂澜。

二、关于理趣

叙事性散文的说理不同于议论文,它不需要旗帜鲜明地亮明观点,也不要求有严密的逻辑纽带,而是巧妙地在叙述和抒情中显示“理趣”。

1.寓理于情

寓理于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念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读者的心弦,收到情理双至的效果。叙述性散文里的“理”,是需要读者透过字里行间去挖掘、去品味的。一般地,抒情性文字大都含有一定的“理”,“情”和“理”水乳交融。如赵丽宏《光阴》中的这段文字:

时间,光阴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进行的节奏。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为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作者以清丽飘逸的笔触,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时间的哲理性思考。从表面上看,是书写对光阴的概叹、留恋之情。细细品味,文中深含哲理,告诫人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让他从我们手中悄悄溜走,以致留下终生的遗憾。

2.寓理于叙

有些叙事性散文,借事说理,叙事是手段,是载体;明理是目的,是真意。作者要述说某一个道理,却不直接说出来,而是先构写一个故事,通过精当评论生发,把道理清楚生动地揭示出来。这样说出的道理生动,有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

如有一篇《有一种智慧叫放弃》的叙事散文,写有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棒果的瓶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棒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放弃棒果,又不能把手缩出来,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一个旁人对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这是一篇叙事说理的典范之作。“贪”是大多数人的毛病。有时候,如果我们抓住自己想要的所有东西不放,就会带来压力、痛苦、甚至毁灭。特别是现代社会,有些人变得越来越贪,什么都不愿放弃,结果却什么都得不到。作者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味贪多,往往什么也得不到,而适当放弃是一种智慧的选择的道理。寓理于叙,作者把道理讲得透彻精辟。人们读其事,思其理,自然就产生了情感共鸣。

上一篇:小学中等生评语怎么写下一篇:乡镇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