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赋初中生作文

2024-08-23

秋叶赋初中生作文(精选6篇)

秋叶赋初中生作文 第1篇

大树,是撑开的伞。现在,叶子落了,是伞漏了吗?哦,原来是秋天来了。

秋天,是一个硕果累累的收获的季节;秋天,也是一个五谷丰登的喜悦的季节;秋天,更是一个落叶纷飞的金色的季节。

今天,我们随着江老师来到了中山公园。

一进公园,我就被一排排高大而挺拔的银杏树所吸引了。放眼望去,无数金黄的叶子组成了一把把金色的大伞,一阵秋风吹过,银杏树叶就会腾空而起,像是成千上万只蝴蝶在翩翩起舞;在秋日阳光的斑驳反射中,又似半空中悬着的点点耀眼星辰;那树叶伴随着风声发出的“沙沙”声响,更犹如一支优雅的《汉宫秋月》古筝曲在诉说着秋意浓。

在深黄的草坪上,捡起一片银杏叶细细端详。叶子酷似一把精致的小扇子,纹路十分清晰,表面光滑,捏在手中仿佛不是一片树叶,而是柔软的绸缎。叶边有淡淡的灰色轮廓,虽然叶子已被秋天染上了金黄色,但背面上仍有一丝丝绿色。我知道,那是青春永不消逝的记号。我忍不住将它放到鼻子前,一股大自然特有的气味扑鼻而来,那股清香令我心旷神怡。

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道继续前行。

那排树应该是冬青树吧。冬青树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前端稍尖,像一片扁舟,叶子的边缘略呈锯齿状,并且排列得整整齐齐。一片片树叶的正面是绿色,摸上去滑溜溜的发亮,仿佛是在叶子上涂了一层薄薄的蜡。树叶背面的绿色要比正面来得更深,是浓郁的墨绿色,还有些黑色的小圆点。

提起冬青树的`名字,同学们一定会想:冬青树就是到了冬天,叶子还是绿色的吧?是的,冬青树是四季常青的,无论是在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它们总是那样绿意盎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走向山上的丛林,我四处搜寻着树叶。

猛然抬起头,我仿佛进入了一片红色的海洋,那一片红,红的是那么灿烂,那么鲜艳,那样热烈,这就是枫树林了。这时枫树上落下一片,我伸出手,枫叶正好落在我的手里。每一片枫叶都有七个小小的叶瓣组成,它的边有些毛糙,红色的茎细长细长的,象一个美丽的红五星,又像是一只张开的小手掌,更像一团跳动的火焰,散发着秋天无尽的热情。

我站在山上,感受着秋风阵阵,观赏着树叶飘飘,时间仿佛定格在那一瞬间。漫天飞舞的树叶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油画,这既是秋的杰作,也是对秋叶的赞美。

我喜欢秋天的树叶,因为我觉得树叶是有生命的。在树叶离开枝头飘落的那一瞬间,好似它的生命结束了,可是喜欢它的人们会轻轻捡起地上的片片叶儿,将它小心翼翼地夹进书里当书签,或者将它粘在卡片上做成一张精美的贺卡,传递着友谊和幸福,于是树叶的生命又开始延续了……

秋叶赋初中生作文 第2篇

山上的叶子又红了,漫山的红叶,如同一山流动的火焰。记得小时候,您就会用你温暖的大手,牵着我那稚嫩的小手,一父一子,穿梭在那满山的红叶之间,欢乐、灵动。那时的我,无忧无虑,欢乐的音符飞遍了群山。我一路唱着,您一路笑着。时不时的,您会提醒我要小心绕开长了青苔的石头,要小心避开有锋利叶片的枝桠。那时的我,费了半天的劲也只能在山脚徘徊,但我满足,您也满足,因为我是在和您一起,和我最亲最爱的父亲在一起。您看着我,就像是在看着最美的宝藏;我看着您,就像是在看这世上最亮的太阳。满山的红叶啊,你不经意间的一次飘摇,便染红了我儿时的秋天。

渐渐大了,不再像小时那样年幼。顽皮的我,常常央求您带着我去后山逛逛。那时的我,已可以骄傲的爬上半山腰了,我在半山腰的石头上欢呼着,大喊着,赞叹着山脚风光的美丽。您偶尔会陪我一起大喊着,那时的您,满脸都是幸福快乐和满足的笑。我们在树林间穿梭,飘扬绚丽的红叶,时而在一阵秋风的伴奏下,“呼”的起舞,那混着笑声的“沙沙”声,便成了我童年最优美动听的乐章。一片通体红透的叶,轻飘在了我年幼的头上。它是那样的红,以至于都分辨不出叶脉,像一小团燃烧的火焰,飘然降临于我的头上。现在回想起来,您不就像那片红叶么,是上天赐予我的最美最好的礼物。

再大一点,我就更喜欢去后山了。但不知为何,春夏秋都去过的后山,唯觉在秋天,才觉得这山是那么的稳重;走在山上,才觉得那样的有安全感,仿佛只要在这山上,就没什么好怕的,一切的一切都有秋天的山做依靠,靠着它,觉得那样的踏实、安心。记得最清的便是您带我去捡橡子了。秋天的老橡树,把她的孩子们大片大片的`洒向了这满山的红,一转身,便是一个橡子的宝库。我一路上兴奋的捡着,边捡边把它们塞进大雨伞袋里,您总说,不用这么拼命的捡,前面还有更多更好的橡子。时不时的,您会给我一个小小的惊喜——您会在不知不觉中,捡一颗光滑美丽、通体都透着犹如巧克力般的橡子,悄悄的放在我的帽子里。我便会左右开工,转着圈儿的去够帽子里的橡子,张牙舞爪,左蹦右跳。你在旁边笑着看着我的“表演”,不过最后,还是您帮我把那颗橡子从帽子里拿了出来。我高兴的拿着那颗橡子又蹦又跳。捡着、笑着,我们竟在不知不觉中翻过了一个山头,在大山的脊背后,我第一次看到了枫映斜阳的绚丽画面,通红的斜阳,映衬着通红的红叶,便把整个山坡都照的通红了。我们在阳的爱抚下,拎着鼓鼓囊囊的雨伞袋,一路欢歌。

当我大了,我们再一次来到山巅,背倚着巍巍的泰山岩,眺望着整个世界,我蓦的发现,您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能够陪着我满山欢歌的父亲了。我大了,但您老了。您眺望远方时的目光中,不光有着曾经的欢愉,更有着一种肯定、一种赞扬、一种满足和一种骄傲。我已不再需要在跃上岩石时,让您扶着我,拉着我。但在爬山时,只要有您,我内心依旧会是那样的从容。

山上的秋叶啊!你那样的红,红得让人陶醉,红的让人心碎。你的一生都那样的完美,就算是在这最后亲吻树的时刻,你依旧美丽;就算是在扑向大地的时刻,你依旧火红。秋啊!红吧!红透着大江南北吧!就像着秋红、叶红、心红、愿红。

秋叶赋初中生作文 第3篇

赋魔术于物理实验教学中。每个人都喜欢魔术,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魔术, 不仅因为魔术能引起学生惊奇, 激起求知的欲望, 唤醒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 产生持久的好奇心, 而且魔术中还包含很多物理知识。比如, 八年级第一堂物理课《序言》, 我们可以将这节课变成魔术课, 把序言中的几个实验, 以魔术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课堂上老师要营造魔术的气氛, 像魔术大师刘谦一样, 用魔术的语言和魔术的手法进行魔术实验, 增强神秘感。如课本中演示液体的导热性实验:在试管底部放入小金鱼, 试管管口处用酒精灯加热, 一会儿, 试管上面的水沸腾, 而试管底部的小金鱼仍在游泳 (图1) , 这个实验说明水是很难传导热的。我们不妨把这个实验改变一下, 将实验装置放入木盒内, 仅在正面留两个观察窗口, 老师在表演前 (演示实验变成了魔术称之为表演) 先营造魔术氛围。“你相信鱼在开水中自由游动吗?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如图2, 学生只看到酒精灯烧水, 水沸腾, 金鱼仍然在游动, 好神奇哟!“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请跟我来吧。”打开木盒正面, 让学生观察, 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学生从好奇到恍然大悟, 不仅深深地理解了物理知识, 而且兴趣持久, 激发物理学习的间接兴趣。自从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魔术大师刘谦表演魔术之后, 魔术一下子使我们生活丰富起来。很多学生都看过魔术大师刘谦在“星光魔范生”上表演的“浮沉子”魔术, 这个实验可让学生自己来表演, 不过老师事先要准备好魔术实验器材, 表演时老师只能作为学生的助手, 适时配合, 比一比谁的表演更好。学生一只手拿浮沉瓶, 用大拇子悄悄按压塑料瓶身, 另一只手假想做一些控制浮沉子的手势, 配合魔术的语言, 使实验更神奇化。现象妙趣横生必然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秒, 学生听课注意力就更集中。这些魔术实验不仅可以作为课堂引入使用, 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景, 也可以作为巩固新授知识使用放在一节课中间, 甚至还可以作为一堂课结尾画龙点睛。将上课做过的魔术实验器材, 或者学生自己动手做的魔术实验放置在教室一角, 创设魔术天地, 方便学生课后观察和动手实验, 并鼓励学生写出每个魔术实验的说明书 (实验装置图, 实验方法、步骤、原理等) , 或者让学生根据实际经验写实验小论文, 帮助其发表。这样学生一定会对物理着魔, 就不愁学不好物理。

赋游戏于物理实验教学中。小孩玩积木游戏进行启蒙教育, 能训练小孩的注意力, 同样赋游戏于物理实验教学中, 能使学生上课尽快进入角色。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心里特点, 围绕课堂内容, 把有些演示实验精心包装成游戏, 使学生在比一比、赛一赛游戏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物理知识。例如, “压强”第1课时,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游戏开场:“谁的力气大, 能将充气热水袋压破?”同学们的眼光自然会转向班上力气大的男生, 请力气大的男同学用两只手相互挤压充足气的热水袋, 结果很难压破, 其他男同学不服, 上讲台也试一试, 结果一样。再请一位瘦瘦的力气小的女生 (事先安排好的, 手丫中悄悄暗藏一根针) , 用两只手轻轻一压热水袋, 热水袋破了, 瘪了。“咦, 怎么回事?”全班学生惊讶, 渴望知道其中奥秘,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

总之, 学生在游戏、魔术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物理知识, 这种在“玩”的氛围中学习, 学生既增加了学习乐趣, 提高学习效率, 又能从中得到快感。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的动力, 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 是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笔者近几年教学实践证明, 这种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非常有效的, 只要学生学习兴趣持久并渐浓, 学习信心就增强, 学生之间就会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发展态势。赋游戏、魔术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是实现学生从“要我学” 到“我要学”的转变手段之一 , 但这个转变过程可能会漫长, 教者要有恒心。

摘要:改进演示实验, 把实验变成魔术或游戏来做, 让学生积极参与。不仅避免教师唱独角戏, 还可以活跃了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 增加乐趣。学生在这种“玩”的氛围中学习, 既增加学习乐趣, 提高学习效率, 又能从中得到快感。

秋叶赋初中生作文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生 语文素养 科学精神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5-009-01

早在 1858 年赫胥黎便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指出:“科学和文学不是两个东西, 而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他在多次演讲中反复发表这样的感慨:“除自然科学外,还有其他的文化形式,看到这个事实已经被人们遗忘了,甚至看到一种为了科学而扼杀或削弱文学与美学的倾向,我感到极大的遗憾。对教育性质持如此狭隘的观点, 与我所坚持的应当把一种完整和全面的科学文化引入到一切学校的信念毫无共同之处。 ”他在 100 多年前的这些论述,我们今天读来依然深受启发。“科学与文学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学生科学教育与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也是一个东西(教育)的两个方面吗?

就语文学科来说,除自然科学知识以外,语言、语法及文学知识也是一种科学知识。 如果我们只满足于把这两类知识灌输给学生,认为这样就达到了语文学科科学教育的目的,那只是一种假科学。超越知识、关注过程、培养精神是语文学科科学教育中关照人文的要旨所在。超越知识,并不是撇开知识另起炉灶, 真正有意义的教育恰恰是以知识的掌握为基础,建立在知识的根基之上的。关键是知识是如何传授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

在《赤壁赋》的授课中我就采用了学生学习小组的形式,不设定条条框框,从文本分析入手,以苏轼的思想变化为纲,指导学生研习课本,探究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充分预习,认真思考,小组讨论,形成了下列小组问题:

第一段:

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美感。

(吴明慧小组问)本段秋江月夜图美在何处?同写秋江月景,本文与《琵琶行》有何不同?

(汤洋问)“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句很美,但“徘徊”指“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月亮一个晚上只走一次,怎能“徘徊”?

第二段:

(解学文组问)“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美人”如何理解?

(王玲组问)歌词表达了苏子泛舟游赤壁时怎样的心态?

第三段:

(包玉组问)文中引用曹操《短歌行》中诗句有何作用?

(王燕萍组问)苏子与客泛舟,这个客是否存在?

第四段:

(姚强组问)作者在第四段中是怎样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程娟组问)苏轼到底有没有发自内心地悲伤过?

第五段:

(居震组问)第一段的“乐”与最后一段的“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苏东坡在文中由乐到悲,又由悲到喜?

(裴家俊组问)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是否与柳宗元与其徒“更相枕以卧”的原因一致,为什么?

(陈允清组问) 最后一段为什么以“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作结,是否破坏了文章的美感?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我们必须看到,学习语文不仅仅是掌握语文知识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培养思维的问题。一般人误信文学与科学不同,无须逻辑的思考。从《赤壁赋》的学生提问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学只有逻辑的思考固然不够,没有逻辑的思考却也决不行。“文法本由习惯形成,在语文是文法,在思想就是逻辑。”

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思维。我们多数人的思想缺乏严谨的逻辑,主要是由于用语文很少注意文法的习惯。思维是实体,语文是投影。 语文有完整的形式,思维决不会零落错乱。通过分析不同文体的语言形式和语言风格,体会结构的逻辑性,语句的严密性,用词的精确性,是一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维科斯基说过:“系统化的萌芽首先是通过儿童与科学概念的接触而进入他的心灵的,然后再被转移到日常概念, 从而完全改变了他们的心理结构。”

科学和人文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个视角,是人类前进的两翼,只有二者互相整合,才能完整地表达人的存在的全面性和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的思维活动, 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获得知识,同时结合语言的运用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这才是重中之重。语文学科中的自然科学知识往往不是以呆板的知识传授的面貌呈现的。在科学课程人文化的大趋势下,语文学科理应一马当先,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找寻科学教育恰当的生长点。一是通过审美的感性分析,二是通过逻辑的思维分析,深入挖掘文本中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叶燮《原诗》中如是说:“情必依于理,理得然后情真。”教育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如若在教育中如果没有情感的沟通,学生不会向你敞开他的内心世界,理性的信息就无法输入;没有理性的目标,情感的交融无异于浅层的交往和盲目的运作。理性积淀在感性之中,理解融化在想象和情感之中。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的审美的清泉,难以获得心智的全面发展。其实,人文性主要表现为一种自觉的理性,这种理性是一种“开放的理性”,开放的理性不是压抑非理性,而是与非理性对话。情理交融,寓理于情,融情于理,语文学科的科学教育这朵奇葩才在理性的土壤上盛开娇艳的感性之花。

[ 参 考 文 献 ]

[1] 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单中惠 ,平波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4.

[2] 朱光潜.谈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55.

[3] 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M].李维译.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104.

秋叶初中作文 第5篇

秋天瑟瑟地来了。带来的不是勃勃生机,而是翩翩树叶地凋零,飘落。有的树叶依依不舍地抱紧树干,但怎受得住那阵阵寒风的碰撞!有的树叶随风飘落,晃晃悠悠地,但落在地下就停止了欢笑。我不禁感伤这凄冷的秋天,为何如此对待这么可爱的树叶仔细捡起一片树叶,细细品味:橘黄色的叶肉上面突兀着道道叶脉,叶脉像血管一样,交织、密布。正面的橘黄叶肉上点缀着星点赤红,好像是万花丛中姹紫嫣红的花朵。

它们像毛毯一样绵绵地铺在地上,但每一片树叶都各不相同――枫树叶像一个巴掌,扣在地上;榆树叶像织衣的梭,穿行在树叶之间;樟脑树的叶子,很小巧玲珑,像一片金片……每一片树叶都有自己的意义――杨树的叶子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雪松的叶子象征着无孔不入的格物致知精神,梧桐树的叶子象征着誓死守卫的宝贵精神……树叶和花朵不一样,花朵是为了表现自己。在花园里,玫瑰花红得似血,月季粉得像霞,牵牛花像五颜六色的喇叭吹奏着华丽的赞歌。

而树叶呢?它们在花的周围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所得,从来一言不发,只为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光合作用。花朵只是一味地表现自己,不允许别人抢自己风头。但是,你可以想像一下:在偌大的花园里,只有五颜六色的花朵,没有任何一片葱郁的树叶。你一定不敢想象吧!花朵的美如果没有绿叶的映衬,不免变得唐突、杂乱。一片树叶夹杂在花丛间,形成了一道分割线。树叶,在为他人奉献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走完了自己的生命之旅……秋风吹拂着我的脸庞,我握着一片树叶。试问这秋天――它为别人奉献了所有,为何还要去伤害他啊!

秋叶飘飘初中作文 第6篇

行走在落满秋叶的野径上,我的心禁不住有了一丝悲戚,一片小小的秋叶悄然落入我敞开的领口,钻入怀中,好凉啊!而我却倍感温暖,惬意――顿时间我明白了,你分明是在安慰我这颗惆怅的心。你向我娓娓地诉说了你的一生,令我深深懂得,生命并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有没有奉献!于是我在心灵深处高喊:叶子,我爱你平凡而不平凡的一生!

当春燕和着清风流水欢奏春曲时,春风吹拂着大地,秃枝丛中,你又绽开了新芽,勃发了生机,那绿色的叶,显示出了不尽的活力。开始时隐约可见的一颗嫩芽,微微地点缀在枝间,绰约得如同蒙着面纱的倩女的脸。你尽情的吮吸着大地母亲的乳汁,过不几天,便舒展开了你那翠绿的身子,如同绿衣仙子翩翩起舞似的在枝头摇动。

那令人羡慕,苍翠欲滴的绿呀,不就是崭新的生命吗?不就是孕育已久的希望吗?

盛夏,你渐渐长大了,走出了孩提时童真的梦,开始了作为一片绿叶的生活,你以蓬勃的生机赋予夏以生命和活力。你不回避烈日的灼热,把制造出来的养料毫不保留地送给花和果实,使花更艳丽,果实更甜美。骄阳似火,你为人们送去一丝丝凉爽与慰藉,而自己却甘受烈日的炙烤。在这里,没有灯光、没有掌声,你在孤独的舞台上,只是充当小小的配角。你不求功名,不求利禄,你只有默默地奉献。

然而,寒暑易节,秋天来了。听雁鸣声声,秋高气爽,你只知道你已去日不多,却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还不遗余力地去描绘金秋大自然的画卷,为人们留下最后的一丝美。不是吗?你没有花儿的妖艳,也没有群山的巍峨。你太平凡了,简直令人熟视无睹。然而又有谁能否认你内在的品性呢?

你飘落了,打着旋,缓缓落下。是在忧郁悲伤?不!都不是.那是你投入大地母亲怀抱时欣然的婆娑舞姿,是向母亲表示着赤子之心――“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啊!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经历了冬的磨难和春的洗礼,你坦然化作泥土,以自己的生命去滋养新的生机。

上一篇:三年产品质量分析下一篇:协调申请书---河南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