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区教育水准 满足居民文化需求

2024-07-25

提升社区教育水准 满足居民文化需求(精选4篇)

提升社区教育水准 满足居民文化需求 第1篇

提升社区教育水准 满足居民文化需求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社区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倪建兵

摘要:提高认识,从组织、规划、经费等方面切实加以保障,是增强社区发展能力的一个方面;在培训中找准特色又是社区教育工作中凸显自身亮点的手段;不断研究社区教育的深刻内涵,积极拓展社区教育功能,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提升 水准 培训特色 成效 拓展功能

搬经镇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方针,贯彻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紧紧围绕本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协调教育与社区的发展。在镇政府的统筹规划和领导下,以镇社区教育中心为支撑,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为依托,各居委会、各村委和各社会性组织互相协调、互相衔接,逐步构建搬经社区教育网络和终身教育体系,为社区内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职业和不同需要居民提供了具有良好服务的开放型学习教育型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本镇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把搬经镇建设成为学习型、和谐型的先进城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社区教育发展保障能力

社区教育是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

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搬经的重要举措。因此,我镇一贯重视社区教育,从组织、规划、经费等方面切实加以保障。

一是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宣传、文教、科技、计生、司法、妇联、工会、共青团、关工会、农技、文广、劳保等部门和中、小学校、居委会(村)、企业等为组员的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全镇形成了以镇社区教育中心为中心、20个村社区教育服务站为基础、企业行业社区教育服务机构为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络,为社区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制定工作规划、研究工作内容、协调社区与教育的关系、及时总结推广各类经验。

二是不断加强社区教育投入。经费保障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近年来,镇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教育经费的落实情况,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足额将每年总人口人均1元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近三年,政府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全镇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设施、设备建设,保障了社区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科学规划社区教育发展思路。我镇在2009年制定了《搬经镇社区教育实验方案》,明确提出了“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的指导思想和“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协调社区与教育的发展,发挥整体功能,服务发展大局”的工作要求。提出了2012年创建南通市级社区教育、2012年迁入6000平米的新文体中心,2013年创建省级社区教育中心的目标。

目前,全镇上下社区教育工作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农技、科普、法制、器乐书法、舞蹈、健康等各类培训开展得有声有色,每年从业人口培训率达60%以上。

二、因地制宜,着力打造社区教育两大培训特色

开展各类培训,是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培训中找准特色是我镇社区教育工作中凸显自身亮点的手段。近年来,我镇在认真开展常态培训的同时,着力打造“农科教结合”品牌,其中蚕桑种养殖培训和葡萄园基地的建设成为本镇居民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

1、围绕精细实,做优做强传统优势项目

我镇地处如皋市西部高沙土地区,过去因为高沙土的土质特点粮食种植投入大,收成低。近年来,我镇抓住栽桑养蚕这一适合本地农民致富的捷径,鼓励农民栽桑养蚕。全镇现有桑园面积2.7万亩,其中千亩连片丰产桑园4块,500亩以上的8块,2010年发种7.8万张,产茧7.2万担,产值1.18亿元,人均蚕茧收入2350元,亩产5000元以上面积占比92.5%,被南通市委、市政府表彰为“高效农业规模化先行乡镇”。

依托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搬经蚕业合作社,本镇蚕业龙头企业——富民茧丝公司和顺达制丝公司,积极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为了确保蚕农利益,社区教育中心与镇农技站以技术为支撑,着力实施蚕桑标准化技术,从共育室、蚕室消毒、收蚁、各龄期技术处理、上蔟及蔟中管理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一着不让,确保技术到位,为蚕农提供科学迅捷的服务。具体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建立台帐。凡参加基地的农户按照镇、村蚕桑技术网络覆盖情况,登记造册,建立农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二是上门辅导。根据基

地农户及饲育量,每80~100户派一名社区教育中心的兼职教师(即桑蚕养殖技术人员),每人每天到户一次面对面辅导。三是开好“两会”(广播会、现场会)。根据饲蚕过程中农户存在的有关问题,每2~3天召开一次广播会,社区教育中心与农技站联合就关键技术如消毒、桑枝摘芯、上蔟等采用现场会的办法进行辅导。四是发放资料。根据不同时期的生产特点及时发放技术资料,镇社区教育中心每年发放如回山消毒、桑田管理、饲育技术等资料2万6千多份。

2、瞄准新特优,积极发展“技高、值高”新兴项目

发展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项目是我镇近年来中心工作之一。2010年春,镇社区教育中心与新芹社区联合开发了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如皋市雉水果蔬有限公司。基地用地800亩,资金总投入1200万元。项目分为两期建设,一期用地400亩,资金投入700万元。基地已引进全国优质葡萄品种50余种,采用组合钢架大棚避雨式栽培为主。并采用先进的滴灌节水和管网喷药技术。基地以标准化、集约化组织生产、销售。果品生产向绿化、优质、营养、反季节方向发展,严格按照国家有机食品标准生产。“雉水”商标争创江苏省知名商标,产品争创江苏省名牌产品。基地已经与扬州大学联合,成为扬州大学“产学研基地”。

示范园区的试验项目由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承担,种植管理和技术培训由镇社区教育中心和农技站承担,两家同时负责聘请市、县及外地的农业科技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基地进行技术指导,为有效地发展葡萄的种植和技术推广奠定了基础。

镇社区教育中心把基地作为农民科技致富的主阵地,采取“带过来授课、走出去指导”的方式,把现有种植户和想引进葡萄种植而没有种植技术的农户请到示范基地来,进行实地参观和现场技术传授,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平均每年在全镇进行新品种推广达2个以上,新技术推广达五项以上,每年举行的葡萄种植培训人数均达1500人次以上。通过几年的实用技术培训和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逐年扩大蔬菜种植辐射范围,目前已辐射到全镇8个村,每年增加葡萄种植户20户以上,每年都有200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蔬菜种植业,具不完全统计,2011年葡萄每亩种植利润达9000多元。

除提供技术培训服务之外,镇社区教育中心还和镇政府、农技站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为种植户提供市场信息,联系销售渠道,保证了广大种植户的产品及时出售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充分调动了广大种植户的积极性。

三、注重成效,努力拓展社区教育服务功能

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满足各类居民学习提高和修身益智需求,这与原先的成人教育相比,在对象、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发生很大变化。围绕这一变化,近年来,镇社区教育中心不断研究社区教育的深刻内涵,积极拓展社区教育功能,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为搬经镇实现两个率先和创建一流强镇提供更为强大的知识力量和精神动力。

一是注重教育性社会团体的培育

在实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过程中,注重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几年来积极引导和有效协调全镇的社区教育工作。全镇建立了老年夕阳

红宣传队,新镇村戏曲演出队,成立了镇戏曲协会;建立了乒乓、篮球、门球等体育协会;婚育新风志愿队、村(居)民群队群治志愿队、农村三清保洁队普遍建立;家庭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弱势群体帮扶等方面都建有群众性组织。教育性社会团体的建立,尊重了群众的创造精神,真正体现了社区教育的内涵。

二是注重教师进社区活动开展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青少年的成长受多样化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不断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学校教育向社区拓展,向家庭延伸,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实现良性互动,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

为此,中心投入经费,在社区建立了一批“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并在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以“教师进社区教师”为抓手,认真组织开展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工作,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欢迎。现在,在学生放学后、节假日的时候,人们可以经常看到一下丰富多彩的一幕幕:烈士纪念碑前,少先队旗、共青团旗的飘扬,那是青少年们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双休日、节假日,各青少年活动中心、各村(居委会)教室琴声悠扬,那是教师在社区辅导青少年的琴棋书画;大礼堂里一次次激情昂扬的演讲,那是孩子们对“热爱祖国”、“遵守公德”、“心中有他人”的心声;敬老院里扫地、洗擦等的忙碌,那是教师组织的尊老爱老的团队活动„„

三是注重社区教育信息网络建设

在终生教育成为世界潮流的大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区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其着眼点是社区学习者本人,它要求学习者重新检视自己学习的时间坐标,摆脱空间上的制约,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过程为社区居民带来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根据这一特性,中心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网络学习”服务。

一是大力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在提高政策优惠的基础上,鼓励广大居民安装电信宽带、有线电视宽带等网络设施,目前已经延伸到全镇的各个角落,70%的家庭实现网络覆盖。

二是镇社区教育中心根据形势,及时开展电脑基础知识、电脑操作方法、学会上网等内容的免费培训,每年培训人次1600多人。

三是实行社区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制度,方便居民学习。镇社区教育中心、中小学、文化站等部门电脑房按序对外开放,也便利了本镇居民的上网学习。

四是镇社区教育中心、农技站、计生办、中小学等社区教育功能性比较强的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与镇政府网站形成社区教育区域网。镇社区教育中心的网站,内容以富民为中心,以本镇农业特色为主题发布农业技术信息,同时,居民可以通过该网站设立的链接直接点击市社区学院、省农技等网站,让更多的居民享受网上学习的便利。

倪建兵,江苏省如皋市人,1970年12月生,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曾获得南通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称号,如皋市教育局记三等功,对全市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校长作《社区教育——展现成教人风采的新舞台》的讲座。现任如皋市搬经镇社区教育中心校长。学校获得南通市特色成人学校,南通市劳动力转移先进集体的称号。

E-mail:rgnjb@163.com 邮政编码:226561 手机:*** 地址:江苏如皋市搬经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提升社区教育水准 满足居民文化需求 第2篇

2011年天津市在成功探索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和全面实施示范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民居住社区“三区”统筹联动发展的基础上, 提出了启动“农改非、村改居、村集体经济改股份制经济, 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三改一化”试点工作。其中的村改居进程较快, 截至2011年年底, 有25个试点镇村基本建成, 40万农民喜迁小城镇居住,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农民这种生活方式乃至生产方式的转变, 农民的需求满足感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是非常有必要, 也是迫切需要调查了解的重点内容。

2 调查问卷的设计

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 不少地区根据自身实际, 在探索制定农村社区布局和建设规划中, 形成了“一村一社区”、“多村一社区”、“一村多社区”、“集中建社区”等多种社区设置形式。天津采取支持和鼓励农民“迁村腾地”、“集中居住”, 在规划的小区里设立社区, 如下朱庄街道办事处分别将13个自然村统一规划到越秀园社区和静园社区, 在“村改社区”中坚持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的建设目标。

“安居”是要实现居者有其屋, 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这不仅体现为返迁安置以后居民所享有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变或者增加, 更体现为政府通过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 使农民居住的公共环境更加卫生、便捷, 提高居住的适宜度。“乐业”是指土地流转需要充分考虑农民未来的发展, 就业是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新型小城镇不仅规划了居住社区, 还规划了二、三产业发展用地, 增加就业岗位, 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有保障”是通过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结合上述建设目标, 广泛征求社区办、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居民代表的意见, 设计包括居住需求、就业需求、环境需求三个维度九个需求满足感评价指标的调查问卷, 详见表1。问卷中对满足感的测量尺度采用“非常满足”、“满足”、“一般”、“不满足”、“非常不满足”五个选项, 其中“非常满足”以5分表示, 逐级递减。对所回收的调查问卷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3 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

实施过程中在天津市北辰区、东丽区的“村改社区”试点共发放730份调查问卷, 回收问卷704份, 有效问卷656份, 有效率达93%, 说明广大居民对此类问卷是非常关心的。

3.1 总体需求满足感分析

依照五级评分法, 涉及需求满足感的指标理论中值“一般”为3, 其总体需求满足感理论中值为27, 实际均值为30.834, 说明“村改社区”居民的总体需求满足感处于一般与满足之间。居住需求、就业需求、环境需求满足感理论中值为9, 实际均值分别为10.431、10.119、10.284, 均高于理论中值, 说明广大农民对于“村改社区”三个维度需求满足感也处于一般与满足之间, 其中居住条件的需求满足感最高。

3.2 单项需求满足感分析

在测量居民需求满足感的九个指标中, 得分排序见表2, 指标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中满足感排序前三名依次为居住面积、邻里关系、就业岗位, 高于3.5, 处于较满足的状态;满足感排序后二名依次为小区治安、收入水平, 低于3.3, 处于一般的状态。说明农民迁入新居之后, 对于目前的就业岗位、原来比较熟悉的邻居关系是较满足的, 而对于出现的一些治安事件、收入未能出现较明显的改善这种状况是不太满足的。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于需求满足感存在差异性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 认为一是当前集中居住小区中, 回迁过程中有多余的房屋用于出租, 且未能严格房屋租赁管理制度, 本身城乡接合部的治安状况就偏差, 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居民对于小区物业、小区治安存在较大的不满足。

二是实施农改非后, 农民身份的转变并不能立即实现其劳动技能的转变, 多年的农业劳作无法使他们迅速适应现代化工厂、产业化农业的需要, 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农民出现了就业能力不强、从事物业工作心理上存在较大的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三是原本的农民居住比较分散, 家庭存在小型养殖业, 家务事比较繁重, 农耕时很忙但冬季又很闲, 文化活动相对比较匮乏。

4 提高居民需求满足感对策建议

4.1 完善物业管理, 强化小区治安

街道办事处、社区办、保留的村委会等组织应加大管理力度, 房屋租赁严格实施登记备案, 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组织居民成立治安巡逻队, 宣传治安管理条例;对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综合评价, 将小区治安因素列为其考核关键点, 促使物业管理公司的保安切实负责, 增加巡查密度, 营造全面的治安防范体系。

4.2 加强农民就业培训, 提高农民收入

建立试点街劳动保障服务中心, 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为“农改非”人员提供职业培训、职业心理疏导、劳动就业信息服务等, 并按有关规定对参加职业培训人员给予培训费补贴。拓宽“农改非”人员就业渠道,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后, 新的经济实体要优先安排“农改非”人员就业, 小城镇的物业管理、清洁、绿化、公共设施管理等岗位, 要优先面向本地“农改非”人员, 特别是要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公益性岗位。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本区工业园区开发建设, 扩大小城镇就业容量, 为“农改非”人员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切实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4.3 丰富文化活动, 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村改社区”提前规划了居民活动用房, 街道与居委会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进行正面引导, 组建多种形式的团体组织, 开展书法比赛、社区才艺展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激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引导居民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总之, 调查“村改社区”试点的居民需求满足感现状, 引导镇、街道社区办、居委会等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居民的居住、就业、环境需求满足感, 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为后期天津市全面铺开的三改一化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R].天津: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9.

[2]张韧韧, 吴华.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杨贵华.我国城乡社区组织发展与“村转居”社区组织建设[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1 (3) :25-32.

开办教育超市,满足居民学习需求 第3篇

基本内涵

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社区教育就是要提高城市化进程中的人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考虑把党建工作融入到按居民的需求来办教育,根据社会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开办教育超市,让居民挑选自己需要的教育项目,使社区里的所有居民都能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主要做法

1.深入社区调查,了解居民需求

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居民想要什么样的教育,不可能设置统一的课程来解决。为了了解群众的实际需要,社区教育中心组织所有教师年初深入到村(社区)进行调查。

(1)确定调查对象。按年龄不同,我们把调查对象分为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少年。再按行业不同,我们把调查对象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2)拟定调查内容。根据不同的对象拟定不同的调查内容。让被调查者自由选择。如:道德法律、文明礼仪、营养健康、闲暇娱乐、环境卫生、文化学历、艺术体育、职业技能教育等。

(3)选定调查方法。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内容,我们选定了两种调查方法。一种是发放调查问卷,按不同年龄的对象和不同行业的对象,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形成调查问卷,发放到不同的对象手里。然后再收回问卷,进行整理归纳。二种是发放培训菜单信息,把中心开展的教育培训信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通过网络让居民知道,由居民与中心联系自己想学什么。

2.根据居民需求,制定教育培训计划

社区教育中心进行深入调查摸底整理归纳后,根据居民的学习需求,立即制定培训计划。主要制定好三个培训计划:

首先,制定好年度培训工作计划。根据居民的学习需求和我们社区教育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街道年度社区教育培训工作计划。计划制定好后,通过街道办事处发文到各部门、各社区,使各部门明确各自工作职责,以便努力完成年度社区教育培训工作任务。

其次,制定好各种类型培训计划。按培训对象制定计划如:湖熟街道党员干部培训计划,湖熟街道老年教育培训计划,湖熟街道下岗职工培训计划,湖熟街道残疾人培训计划,湖熟街道企业职工培训计划、湖熟街道青少年培训计划等。按培训内容制定计划如:湖熟街道宣传十八大精神培训工作计划,湖熟街道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湖熟街道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湖熟街道法律知识培训计划,湖熟街道安全知识培训计划,湖熟街道成人学历教育培训计划等。为做好各类培训明确了目标和任务。

第三,制定好各门学科培训计划。为了满足社区居民对学科学习的需求,制定好学科培训计划是完成整个培训计划的基础。按学科制定培训计划如:劳动法学科培训计划,社交礼仪学科培训计划,健康营养学科培训计划,家禽饲养学科培训计划,蔬菜种植学科培训计划,青虾养殖学科培训计划,数控车床学科培训计划,舞蹈学科培训计划等。各学科计划的制定,保证了各类培训目标任务的完成。

3.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各类培训

深入社区调查,制定培训计划是为开展各类培训工作服务的。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工作,满足居民学习需求是我们社区教育中心的主要工作任务。培训工作以提高居民三项素质为目标,主要开展以下三种培训:

(1)开展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培训。根据居民需求,按照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居民参加道德讲坛学习,时事政治的培训,文明、社交礼仪的培训,环境保护、卫生知识的培训,健康营养知识的培训,文化娱乐的培训等。每年培训近3万人,占街道总人口的30%以上。

(2)开展居民文化学历素质培训。根据居民需求,按照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居民文化学历培训。组织需求居民扫盲、文化补习,举办成人高中学历班、联系有关高等院校举办成人大专、成人本科学历班。近几年来,参加文化补习和扫盲班学习的人数200多人,参加成人高中班学习的近400人,已经拿到毕业证的200多人。参加成人大专、本科学习的500多人,已经拿到毕业证的300多人。

(3)开展居民职业技能素质培训。根据居民需求,按照培训计划,积极举办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班。从2005年开始组织需求居民开展车工、数控车工、电工、钳工、焊工、家政服务、烹饪、餐饮服务、物业管理等职业技能的劳动力转移培训。从2011年开始开展植物保护、蔬菜种植、茶叶种植、花卉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养殖等职业技能的职业农民和职业渔民的培训。近几年来,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每年都在1000人以上。从2011年开始参加职业农民和职业渔民的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每年在2000人以上。

工作成效

通过深入社区调查,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培训活动,居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大地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开展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训,居民的思想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居民能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作行为准则,出现了整个街道居民文明了,社区和谐了,环境变美了,违法乱纪的少了,犯罪率年年降低了。

二是通过开展居民文化学历素质培训,居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街道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07年9.6年到2012年达11.2年。很多居民由于文化素质的提高,促进了事业的发展。如:河南社区张梦雅同志,1980年出生,是养鸭专业户。在她养鸭的过程中她深深感到湖熟养殖户众多,但是面临着规模小、分布散、效益低的困境。传统养殖业怎样提档升级,单一养殖户如何应对大市场。张梦雅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养殖业要走生态、高效之路,必须要运用新的养殖技术、养殖理念、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加速产业升级,不断延长产业链,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这样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要依托养殖龙头企业,通过建立合作组织,统一生产经营行为,规范经营管理标准,树立行业品牌形象,这样,养殖致富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但是,她觉得在养殖致富的道路上自己的文化知识缺少,她主动参加了我校举办的成人高中班的学习,二年后拿到高中毕业证书,又参加了我校大专班的学习。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获得了大专毕业证书。她运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养鸭致富。在她的努力下她终于成功了。研究出新型饲料配方,建立无公害养鸭基地,将年产300——500只的小家庭作坊发展成至今的年产20万只的养鸭基地。她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带动家乡父老乡亲创业,不仅在技术扶持乡亲致富,还在资金上也给予支持,在她的带动下,有38户鸭农年饲养量达80万以上。她本人先后获得江宁区“十佳青年”、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省双学双比女能手、优秀科技示范户等荣誉称号。在她事业取得成功和获得荣誉的时候,她总是说要感谢社区教育中心给了她学习的机会。

三是通过开展居民职业技能素质培训,更多的居民掌握了职业技能。街道每年都有1000多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和下岗职工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转移到二、三产行业中,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如河南社区居民潘余进,2008年他当时只有30岁,全家3口人只靠3亩地维持生活,家庭经济情况非常困难。社区教育中心在调查需求中发现此情况,就主动上门动员他参加中心组织的车工技能培训班,经过三个月的学习,他终于掌握了车工技术,顺利的通过了车工职业技能的考核。学习后,迅速被湖熟工业园区录用,现在每月工资在4000元左右。当别人问他工作、家庭情况时,他总是说,我有了今天多亏了社区教育中心。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更受农民的欢迎。近几年来湖熟社区教育中心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每年在5000人以上。其中,从2011年开始职业农民和职业渔民资格证书培训人数在2000人以上。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了技术,增加了收入。如:耀华社区居民张荣发家种6亩地茶叶,原来他一直按照传统的种植和制作方式,茶叶的产量低制作的茶叶口味差,经济效益低。2011年他参加了中心开展的茶叶种植和制作技术的培训,学习后,他按照教授讲的方法认真种植和制作,结果效果明显不同,2012年他不仅茶叶产量提高,茶叶的制作质量也得到提高。2012年比2011年增加了近8000元的收入。他高兴的说,农民不学习科学技术不行。

提升社区教育水准 满足居民文化需求 第4篇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城市新闻广播,发展

在媒体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中, 全媒体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媒体发展标志, 同时也是媒体发展的里程碑。在全媒体时代中, 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受众的自身体验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通过媒体服务的细化, 有效地提高了媒体的传播效果和信息的质量, 受众与媒体之间的沟通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新闻广播作为城市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媒体时代到来之时, 其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积极地引用新技术, 创新媒体理念成为了城市新闻广播生产和发展的关键。

一、全媒体时代的概念

在现阶段, 全媒体的改进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并且学术界也没有对其有一个相对客观和权威的制定。全媒体的概念主要是基于传统媒介应用来提出的, 并且结合了媒体形式的变化与发展, 对于媒体自身的功能、渠道、内容等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媒体概念的变化, 使得受众对于媒体的印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至此, 全媒体的概念逐渐被提出并且应用。在以前, 各个地区的城市广播的电台数量较少, 并且主要是人民广播电台。电台节目中的音乐、经济节目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并且伴随了广播电台事业发展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经历长时间的发展和运营之后, 相应的广播内容也逐渐地独立起来, 越来越多的新电台产生, 城市广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广播电台是城市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 新闻传播是其重要的功能。从我国总体城市广播电台的现状来看, 很多电台的节目都以新闻节目为主, 但是也包含了一些音乐、服务、娱乐、经济、医疗咨询等多方面的内容。城市电台如何在新的全媒体时代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关从业人员就必须明确自身的特点和定位, 结合全媒体时代的具体要求, 对于现有城市广播电台进行调整和优化, 实现创新发展。

二、全媒体时代城市新闻广播的发展思路

1.明确定位

城市新闻广播发展的过程中, 要对于自身定位进行明确, 并且真正地以服务本地为主要目标。全媒体时代中, 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需要针对本地来提供完善的新闻服务, 并且避免新闻传播过于死板, 灵活地对于事件报道进行掌握和安排。在整点时刻等固定时间段内, 城市广播可以安排固定节目, 进而保证了整体新闻节目具有良好的实效性, 并为本地栏目提供鲜明的标志。另外, 城市新闻广播还要针对于其他节目的特点, 通过推出适当的栏目来对其他节目进行补充。

2.推出精品栏目

城市新闻广播需要具有足够的服务性, 并且具有精品栏目。城市新闻广播平台由于其自身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都十分有限, 在节目的投入上必须要保证少而精, 通过全局考虑, 来制作精品栏目。城市新闻广播要给予品牌栏目自主发挥与调整的空间。精品栏目以自身良好的质量, 可以获取更多的重视听众, 并且提高广播电台自身的品牌力量。例如, 在早晚城市交通高峰期, 新闻广播可以播报交通新闻广播等节目。与此同时, 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安排行政交流节目, 给予广大百姓与政府进行沟通的渠道。

3.打造优质服务

城市新闻广播要具有良好的引导性, 并且保证节目资源的高质量, 进而打造优质的新闻广播服务。对于城市新闻广播电台来说, 新闻应该重视质量而不是数量。很多地方的城市新闻广播都对于新闻的重播较为重视, 并且制定了核动力的重播策略。一般来说, 通过对于新闻栏目的重播安排, 可以有效地减少新闻时效性降低的情况发生, 提高了节目的收听率, 并且提高了新闻节目的引导能力。优质的节目需要良好的创意, 而优质的服务则需要负责的态度。在节目播出时, 工作人员要本着负责的精神和敬业的态度, 科学地对于节目进行有选择的播出, 并且充分对于新闻材料进行利用, 通过对于节奏的调动, 为节目增加亮点。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制上, 还要积极地探寻听众的具体需求, 并且制作出多种多样的新闻节目内容, 提高整个新闻广播的深度和内涵, 更好地宣扬社会风气的正能量。

结语

时代在不断发展, 媒体行业也面临着巨变。城市新闻广播作为传统传媒中的中坚力量, 其必须要在全媒体时代认清自身的定位, 并且推出优质的新闻节目和服务, 更好地做好大众化的传媒。城市新闻广播的发展, 必须要进行不断地创新, 并且科学、严谨地进行引导与经营, 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 为广大受众提供良好的新闻媒体服务。全媒体时代背景下, 城市新闻广播的发展必须“内外兼修”, 在适应外界形势变化的同时, 做好“内功”的修炼, 提高自身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康生.城市广播新闻节目发展路径浅探——以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为例[J].新闻世界.2013 (12)

[2]丰华.全媒体时代城市新闻广播发展策略探讨[J].才智.2013 (27)

上一篇:公共卫生健康档案自查自纠报告下一篇:写茶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