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生态思想探析

2024-07-10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生态思想探析(精选9篇)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生态思想探析 第1篇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生态思想探析

“生态”一词首先由E・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生态”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且是在自然科学意义上使用的名词。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将自己著作中的某一部分冠以“生态”或“人口”等具体的标题,对他们的生态环境思想的研究,是对他们著作中有关思想所作的概括和提炼。

作 者:李湘德 殷志强  作者单位:李湘德(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政教室)

殷志强(东南大学哲学系)

刊 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年,卷(期): 16(3) 分类号:A811 关键词:人口   生态   协调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生态思想探析 第2篇

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生态思想浅析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体系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这种生态思想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生态思想首先体现在人与自然发生关系过程的物质交换过程,其次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再次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作 者:禹规娥    袁群莉    YU Gui-e    YUAN Qun-li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广州,510642 期 刊: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Journal: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7(1) 分类号: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    生态思想    物质交换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生态思想探析 第3篇

一、生态教育

(一) 生态教育的产生及含义

20世纪中叶以来, 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 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从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 (Rachel Carson) 发表的绿色经典巨著《寂静的春天》到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的定期召开, 再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和界定, 人类的生态意识逐渐觉醒, 在他们的呼吁和带动下, 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地球环境的恶化对于人类作为“类”存在的潜在威胁, 它促使着人们开始由工业文明价值观向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转变, 同时也催生了生态教育的产生。

生态教育就是在这种新的教育背景和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从研究过程来看, 教育“生态化”概念是苏联学者最先创用的, 其内涵是引导人们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 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认识问题, 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 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1]。笔者认为, 生态教育是一种依据生态学来传播生态知识与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与观念及生态素养、塑造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的教育。对高校教育而言, 它旨在通过对学习者的理论与实践塑造, 唤起学习者对人与自然、社会发展的整体注意, 从而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生态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加强对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深层认识。

(二) 高校生态教育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学生生态环境意识欠缺

生态环境意识是指在一定的哲学理念下人们的生态环境素质, 既包括理论认识也包括潜在实践因子。但通过一些调查表明中国高校学生的整体生态环境意识还不够。具体包括生态环境伦理意识, 对生态环境科技知识与常识的了解, 生态环境政治与法制意识, 生态环境心理意识及由此衍生的对生态环境的自觉维护行为。虽然在全球生态恶化的警醒下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学生已具备较好的生态环境伦理意识, 但是高校学生在对有关生态环境科技知识与常识的了解方面还缺乏全面而深入的认知, 学生的生态环境政治经济与法制意识也一般, 特别是学生生态心理意识淡薄。

生态环境心理意识表现为人对自然界之中美的事物的鉴赏与感悟、人对生态状况和生存环境的满意程度, 并且产生一种趋向:使生态环境意识转化为一种心理自觉。使人时时刻刻都感受着生态保护之必要的存在, 并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自觉地维护生存环境。目前, 就中国高校大学生而言, 他们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 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 但不能形成一种心理自觉, 不能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在行为上表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较为单薄, 对自己的作用以及所应承担的责任意识不清, 在“知”、“行”上差距较大。

2. 高校理论课程教育渗透力薄弱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中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专科为主, 综合为辅的办学格局, 从而从宏观上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 纵向的系、室建制从微观上对学科的交叉渗透起到了抑制作用。”[2]这显然不利于生态学理论课程跨学科、跨专业教育, 在目标取向上也只是片面强调生态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忽视生态意识与态度的培养, 其结果导致学生因缺乏对生态生存环境的关注、关爱意识而不能自觉主动地把自己掌握的生态知识、技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态保护行为。生态教育与各学科、各课程的渗透局面没有完全打开, 在其他学科、课程教学和实践中的渗透仍然停留在理想化的层面。

近年来, 生态理论课程教育已经尝试“跨学科”式打开, 但是综观现状, 我们对生态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公共基础课程中缺少生态环保章节而且内容浅显, 主要还是以各类专业生态教育为主, 如生态工程、生态保护、生态科学等, 而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跨学科、渗透式或专题式的非专业生态教育还相当薄弱, 绝大多数大学根本没有开展非专业生态教育, 少数大学即使有选修课程也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使得理论课程教育单薄无力。

3. 生态教育实践环节缺失

生态教育强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获得直接接触和真实体验, 这种自身的直接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善待环境的意识与情感, 促成他们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及批判性思维, 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生态教育都停留在理论层面, 忽视了生态实践环节。

高校生态教育实践环节的缺失最主要的体现是没有将生态教育纳入到学生的常规管理中, 所谓的常规管理是指包括校园环境、学生吃、住、学习、生活、社团活动等各个方面的管理, 而高校生态教育恰恰在此表现得非常薄弱, 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与行为。高校鲜少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开展各类有关生态教育的活动, 利用重大节日宣传和参与生态实践的活动也不多, 更没有将生态实践活动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一切都不利于高校生态教育的开展和拓展。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指出:“自然界, 就它本身而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 因为人事自然界的一部分。”[3]这其中蕴涵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人类作为“类”存在, 是于自然界“之内”而不是自然界“之外”, 更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二者是息息相关, 互利互惠, 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 而不是单纯的征服与被征服, 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马克思还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3]在这里马克思立足于劳动实践, 点出其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控制”, 考虑到劳动实践对变革自然的一系列影响, 其生态意义也十分重大。

恩格斯也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 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7]要减少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破坏, 恩格斯认为就必须学会预见人类行为的长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 并根据这种预见去支配和调节自身的行为。他指出:“事实上, 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 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3]。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研究, 我们也渐渐学会了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较远的社会影响, 因而我们也就有可能去控制和调节这些影响。”[3]从这一系列的精辟言论中, 我们不难读出其言语中所蕴涵的生态思想:即人类应当预见到其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 不能只看到自然影响而忽略社会影响, 并且应同时估计到他们的比较近的影响或比较远的影响, 而不能只顾眼前忽略长远。今天, 我们应当汲取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精髓, 慎重考虑人类所从事的任何活动, 用审慎的眼光审视人类所从事的活动所将产生的当前的或长远的社会影响和生态影响, 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生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的今天, 我们迫切需要“一盏明灯”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 而马克思恩格斯就是这盏“明灯”。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没有明确使用“生态”和“生态问题”这些词语, 但是他们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论述无不显示出他们对生态问题有着精辟的见解, 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 并且对于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提出了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方面的科学思想和观点, 因此当之无愧的成为今天我们指导高校生态教育的理论依据。

三、对高校生态教育的当代启示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也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活时代生态问题并未像今天这样严重, 这使得他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远远比不上对其他问题的关注, 但他们那些富有前瞻性的生态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时代的局限。他们的生态哲学思想对启发当代人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路, 对我们建设新时代的生态文明依然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在实施生态教育时, 应当汲取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的精华, 促进高校生态教育的新发展。

1.变革思维方式, 树立科学的生态意识观念

“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和有效实现, 是以人对自身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地位、职责、使命和任务以及实现途径等的足够清醒的自觉意识为前提条件的。”[5]高校的生态教育活动也应当如此。强烈的主体意识, 不但有利于高校生态教育活动实施的逐渐开放化, 更有利于达成生态教育主体自身所要求的应然素质, 从而为高校生态教育的发展及生态教育主体的前进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量。

在此基础上所要求的是高校在实施生态教育的过程中, 要变革传统的思维方式, 特别注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他们真切的地认识到这种主体意识的强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而将生态教育的内容真正内化, 那么大至热爱整个大自然, 小至随手关灯、捡垃圾、珍惜淡水资源等, 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要想培养这种主体意识主要通过生态教育理论的传授和主体生态实践来实现。

2.加强课程渗透, 强化生态理论教育

据有关方面统计, 目前在非生物、生态专业常规性开设与生态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 接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只占到很小的比例[6], 同时缺乏统一的生态学教材, 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教育的手段与方法、教育的最终目标、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环节等都十分薄弱。针对这种情况, 高校在实施生态教育的过程中, 应当优选思想政治课程, 以此课程为主要阵地, 并发挥其他课程的辅助作用, 同时注重对非生物、生态专业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增强各个学科之间的渗透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 是每个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应注意加强与生态教育的联系。例如, 在讲授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或者可持续发展观念时, 老师可以联系生态环境道德,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加深生态道德观念, 从而在无形中提升其生态道德素养。此外, 借助学科之间的渗透, 将本学科知识与生态教育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结合, 促进生态教育的传播与发展, 必然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 在法律基础课上, 对中国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进行研读讨论, 了解有关环境方面的法律知识;在生物课上, 可以通过生物的进化与演变, 来阐释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甚至是其恶化将会产生的后果;在文学课上, 讲授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天人合一”、“物我同一”思想, 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熏陶等。

3.联系实际, 为学生实践生态教育提供机会与渠道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人的正确认识形成发展的源泉, 通过实践, 人们才能对事物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 从片面到比较全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不断冲击旧的思想观念, 提出新问题, 促使人们不断地跟随实践的发展, 嬗变思想观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人们头脑中的各种思想观念是否正确, 不是依人们的主观感觉如何而定[7]。

生态教育实践形式多种多样。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 开展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各类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带领学生参加野外观察去亲身体验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氛围;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与生态环保相关的调研活动等, 如参与“世界环境日”、“植树节”、“地球日”等的宣传与实践活动中, 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也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类型的学生, 在校园内开展营造“入学林、共青团林、党员林”等活动,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得活动中, 努力把一般的校园环境优化为具有育人功能的生态教育环境, 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强化生态意识观念。还可以组建环保社团, 成立调研小组, 考察污染情况, 明确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竞赛、演讲赛、主题征文比赛、辩论赛等。

最后在学校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态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 营造一个真实的体验场, 让学生们在自然地情境中体验到真实的、和谐的自然。促进高校生态教育发展, 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欧阳志远.生态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1-3.

[2][美]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M].刑莉, 常宁生,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23卷、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5]欧阳康.社会认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145.

[6]梁仁君, 林振山.高校生态教育的现状及体系构建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3) :20-2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综述 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生态思想;综述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35-02

近年来,伴随着环境伦理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国内迎来了新一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研究热潮。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自然观和实践观,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进行的批判性考察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为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供了科学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的内容以及在其全部思想中的地位,乃至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具有生态思想,国内外的学者都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认识。本文利用获得的文献资料,梳理出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有关论述并加以简要综述,试图从整体上展示当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的现状和大致脉络。

一、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具有生态思想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不是生态学家以及是否具有生态思想,中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部分西方现代生态主义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赞扬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战胜自然,支配自然,发展生产力,主张“自然的人化”。由此可以认为,他们是反生态主义的。与此相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则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存在内在的关联,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生态思想。然而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是生态学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一直存在着的争论。

杜秀娟教授在《一场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是生态学家的争论——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一个视角》一文中梳理了西方主要学派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态度。

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承认马克思恩格斯是生态学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自己的系统的生态学思想。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有些生态学思想,但生态学根本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关注的内容。

本·阿格尔是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在马克思关注的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曾涉及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北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奥康纳反对把历史唯物主义和生态学完全对立起来,同时他也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没有更多的涉及关注到生态问题。德里格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在宏观上涉及了社会-自然关系,但没有在对资本-劳动关系的研究中更多地考虑到生态的方面。

总而言之,西方部分学者或是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根本不具有生态思想,或是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包含有生态思想,但在其总体的理论框架中是次要甚至是微不足道的。生态思想不是马克思理论的主流,而且也没有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也有许多的学者主张马克思恩格斯是生态学家。他们认为生态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有机组成成分,马克思恩格斯是最早的生态社会主义者。

豪沃德·帕森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论生态学》一书中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的理论中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压迫到共产主义的统一。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其2000年出版的《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一书中肯定了马克思具有丰富的生态思想,肯定了马克思是伟大的生态学家。

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对,中国学者更多地倾向于马克思恩格斯具有生态思想,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和基础。

何福平教授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与路径选择》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世界观指导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破坏生态行为的批判为我们提出了警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当前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李怀涛博士的《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一文认为,马克思确立了以实践为中介的自然观,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科学的生态观。

葛恒云教授《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意义》一文认为,马克思哲学中的自然,具有社会历史的意蕴。实践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马克思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并且突出了解决这种对立的途径,其中有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

张渝政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中认为,由于时代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生态问题还没有突出到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地位,因此马克思恩斯没有就生态问题进行系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的理论分散在他们的经济、社会、政治、哲学等理论体系中。文章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制度与生态问题等几个方面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正如张渝政教授文中所指出的,由于历史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就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的理论是零散地存在于他们的经济、社会、政治、哲学等理论体系中。因此,梳理、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就成为当今学者无法回避的任务和使命。一些学者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

余维祥副教授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探微》一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把人与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人类通过实践这一中介与自然发生关系,按照自身的需要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李怀涛博士《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文章,将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自然观分开来考察,指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赞同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确立了人类学的自然观。青年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自然观体现了深刻的生态思想,但他的人类学的自然观终究把自然归结为人化自然,偏重于人的单方面作用于自然的活动。到1845年,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思想的革命性变革,确立了实践作为自己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石,根本扬弃了旧哲学主客分离的思维模式,以实践为中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由此出发,他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资本主义物质变换裂缝进行了生态批判。

李崇富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实践观中都包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即自然辩证法,即研究自然界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人同自然界具有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实践关系”、“理论关系”和“价值关系”。恩格斯论述了人类历史上由于实践的盲目性而导致自然界报复的教训,从而表达了深刻的生态思想。恩格斯指出,人类在实践中“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的时候,“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考察,从而发现剩余价值理论的同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质也做了深刻的揭露。

刘丹、马晓辉在《马克思物质循环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文中,从考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物质循环理论入手,指出物质循环理论实质上是循环经济理论的最早思想渊源。文章研究了马克思“物质变换”与“物质循环”理论,通过马克思“物质变换裂缝”理论以及“生产排泄物”问题,指出其中已经包含了生态经济循环的意义。毛新博士在《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文中同样研究了马克思“物质交换”及“物质循环”理论,指出其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仙娥、万冬冬的《<资本论>中生态思想的逻辑蕴涵与当代价值》考察了《资本论》中的资本逻辑,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异化、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经济根源以及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等重要生态思想。

范燕宁、马芹《论马克思生产力思想的生态维度》从分析马克思生产力思想入手,指出马克思生产力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其中不仅包含着自然生态要素对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的科学论证,包含着对生产力反生态发展的社会根源的揭示以及对生产力资本化所带来的生态异化的批判,更有着对未来生产力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的生态价值诉求。从而反驳了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反生态的指责。

余维祥副教授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三重维度及其意义》一文,从世界观、价值论和社会制度三个维度,分析了马克思三大理论的生态思想。文章认为,唯物主义世界观主张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是生态唯物主义。生态唯物主义为今天我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提出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批判了工业化对自然造成的破坏,导致了生态失衡,从理论上解释了今天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指明了方向。

三、结语

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突出,生态研究必然会进一步深入,国内外投入到这一领域的学者也将越来越多。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和实践。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到,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在初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化。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时需要加以鉴别,更多的吸收有用的成果,为我所用,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和社会主义生态学发展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杜秀娟.一场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是生态学家的争论——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一个视角[J].社会科学辑刊,2010,(4).

[2]何福平.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与路径选择[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1).

[3]李怀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

[4]葛恒云.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

[5]张渝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6]余维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探微[J].生态经济,2010,(9).

[7]李崇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1,(1).

[8]刘丹,马晓辉.马克思物质循环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学刊,2011,(5).

[9]李仙娥,万冬冬.《资本论》中生态思想的逻辑蕴涵与当代价值[J].学术交流,2011,(9).

[10]范燕宁,马芹.论马克思生产力思想的生态维度[J].广西社会科学,2010,(3).

再议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生态观论文 第5篇

摘 要: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思想。在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审视当代生态问题,构建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态观是对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分别从实践自然观、实践主体论、实践过程论、实践理想论四个层次论纲式的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态观的基本思想,并期以这种理论分析能对当代生态问题的认识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实践生态观 实践自然观 实践主体论 实践过程论 实践理想观

面临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问题,人们一方面试图通过各种手段积极治理和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也不断从理论视角反思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人类思维和认知特点。在第二种层面,形成了对待环境问题的哲学体认与哲学分析,即为时人所热议的生态哲学问题。

一、实践自然观是实践生态观的根本前提和基础

“自然”这一术语的哲学意义通常指时空世界自身的本质、结构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实践自然观即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理论。总结了18世纪欧洲唯物主义理论,强调人是自然的产物,突出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自然界对人的本原性和始基性,认为自然界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物质条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①“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②

马恩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缺陷在于:第一,他只将自然界看成是“纯粹自然”存在,只是人类及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们感性活动的对象性存在,没有进一步认识到真实的自然应该是在社会历史活动下形成的现实自然界。因而马恩认为,没有经过社会实践活动的自然是不存在的;第二,费尔巴哈片面地、消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没有看到人对自然界的肯定或否定性作用;第三,费尔巴哈割裂了人、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的统一。首先,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只是从“客观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自然界;其次,指出他忽视了自然生成的社会历史维度,仅看到了自然界外在独立性,而没有在社会历史的背景下审视自然界所发生的种种现象。总之,马恩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是存在的”,③自然界的存在都是物质的东西,人不仅可以通过感官感知它们,而且还可以与自然界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因而,自然、历史与人的存在是统一的,只有在纳入人类社会中被对象化的自然存在的整个人类的历史才是自然界对人类而言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界的人化过程”。

二、实践主体论是实践生态观的.根本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将自然看成人类对象化的存在,将人与自然关系看成具有时空确定性的主体客体关系,即“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④

区别于西方哲学史中传统的主客二元论对立思想,马克思认为人不仅仅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也同时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自然存在物。”⑤从这一角度出发,强调“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⑥即环境对人类的制约性和人类对于环境的能动性是相互统一的。人的主体性地位是漫长的自然界进化、发展的结果。

除了直接的主客关系外,马恩也十分重视一种间接的主客关系。即隐藏于道德、法律、政治等社会性存在之后的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马恩认为,人作为人与自然的这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中的主体存在,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与否,主要体现在主体价值评价上。价值如同一把标尺,一方面它是有内容的,要求以人的需要为本,同时又有形式,给客体一个正负标示。因此,马恩对生态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是坚定地立于“人类中心主义”这一理论基石之上的。

由此可知,既然人是主体,那么人类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结果必然有正有负,因而在改造自然,创造人类美好家园的同时,保护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也必然要由人自己来承担。

三、实践过程论是实践生态观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哲学家的思想精髓。认为自然不仅是物质客观自然,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即人化自然。他们对自然概念的研究不只停留在所谓自然界的“先在性”“客观性”等旧唯物主义研究的初始问题上,而是更深入到主体和人的实践过程的层面去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性质。马克思指出,“从前一切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⑦马恩要克服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就要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交互运动过程中去理解人与自然地关系。

马恩用辩证统一的方法分析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人的主观意识与物质实践性这三对关系范畴,系统地揭示了人的实践二重性,并在此基础上深刻地指出,只有人的实践,才是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中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因为人类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从而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当然包含了最基本的生态问题在内,都根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活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⑧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感性世界”中的组成部分,也应当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在马恩看来,在肯定自然界对人的先在性和重要性的同时,强调天然的自然只能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不是现实基础。天然自然只能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社会的内在要素而起作用。首先在劳动实践中实现了天然自然的对象化和人的实践主体化,人在劳动中对自然不断加以认识和利用,同时也以自身目的性发挥的方式赋予自然以真、善、美的意蕴,以使自身不断进入到自然中去。这一过程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使人成为“万物之灵长”“人高于物”的价值主体地位确立的过程。其次,人类实践的烙印既使人化自然有了社会历史性,也同时使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人类实现与自然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因此,自然界不仅生成了人自身,而且还提供了人类绵延发展的物质条件。

因此,马恩认为“人类历史和人类认识自身活动基础与动力的人类人类实践活动本身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要实现自然、历史与人类社会实践的辩证统一,就要将物质----天然自然纳入到人类主体实践的人化自然范围。”⑦ 在面对现实的生态问题时,强调人类实践的根源性,要不断通过反省和自我批判,在实践的复杂机制中去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变革。

四、实现共产主义是实践生态观的根本目标

马恩已经看到,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既有建设、维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又有破坏、浪费、掠夺、恶化和不可持续发展以至于毁灭的可能。特别是恩格斯在19世纪曾经针对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已显现出的弊端时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着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用于人类自身的和解。”⑨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在形式上表现为生态危机,而就内容和实质而言,是资本同自然关系的恶化,是资本家对自然资源疯狂占有所引起的后果。所以马恩提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地

和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生成的”。⑩马恩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使命与奋斗的目标,因而他们进一步提出要对生产的长远的自然后果和社会影响进行有利于人民群众、绝大多数人类的调节。恩格斯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克服私有制社会中人与人的冲突和人与自然的冲突,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解,人与自然的和解的自由王国即共产主义社会。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实践观思想,深刻折射着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我们从中不难找到关于社会与自然和合共生的思想端倪。在这基础上,发掘、整理以至建构实践生态观理论,必能为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 第95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第265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版 第83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296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版 第105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167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00年版 第105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00年版 第105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167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生态思想探析 第6篇

——1103020312

——黄英杰

读了这篇文章我更加领悟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三、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和阶段

四、对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和重要特征的科学预测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多方面的和非常深刻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是一个完备而严谨的体系。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是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无产阶级的经济理论是它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学说是它的核心。它的三个组成部分各自内部的思想观点也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思想要特别注意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工人阶级的解放而创作、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斗争中创新科学理论等真髓。

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应的意义上,使用“科学社会主义”概念的。它的基本含义是“无产阶级必须采取政治行动。必须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达到废除阶级并和阶级一起废除国家的过渡”。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两个必然”的原理先后有过两条基本思路:一是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层面阐述的思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找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能够除旧布新的力量是时代提出的课题。当时社会主义者就是要了解:究竟哪种社会力量因其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关心社会主义的实现,并使这种力量意识到它的利益和历史使命。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唯物主义,看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同一切自然现象一样,也是受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制约的。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人们在生产人类必需的产品时彼此所发生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本质规定的思想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也有深刻的论述。这就是著名的两个“提升”的思想。恩格斯认为,第一个提升是指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把人类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第二个提升是指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把人类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恩格斯认为,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即劳动成为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时,人类就实现了第一个提升。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但是达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是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努力。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共产主义的发展速度,实现的前提是劳动生产率和人们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生态思想探析 第7篇

“灌输论”思想是伴随着科学世界观的诞生而萌发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在建立科学世界观方面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正是在这篇光辉文献中,“灌输论”思想萌芽破土而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1卷,15-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l995。)在这里,“头脑”与“心脏”的结合,就是“精神武器”与“物质武器”的结合,就是德国哲学家与工人的“联盟”,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何实现这种结合,“思想的闪电”怎样“彻底击中”尚未被理论武装起来的、处于自发状态的“素朴的人民园地”,这就蕴含着社会主义理论需要从工人运动外面灌输进来之意,这可以理解为对“灌输论”思想的最初表达。

马克思、恩格斯在同魏特林的平均共产主义理论做斗争的过程中,进一步表达了这一思想。德国早期工人运动领袖魏特林从其粗糙的、纯粹出于阶级本能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出发,反对制定科学共产主义纲领,反对组织无产阶级政党和向无产阶级进行理论教育,固执地认为:“我们有能力实现共产主义;因此,让我们切实地为此工作吧;光靠宣传是全然无济于事的。”(庄福龄主编《马克思主义史》,第l卷,l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他还荒谬地声称,马克思、恩格斯是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不是通过自己的困苦走向共产主义的,因而是不可信赖的。对魏特林的这些错误言论,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和耐心的帮助,他们希望魏特林懂得:如果不给工人阶级以严格的科学思想,那就如同传教士所玩弄的空洞而无知的把戏没有什么两样;如果不给工人阶级以科学的行动依据就鼓动工人革命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拯救工人脱离苦海,反而会把他们引向毁灭的深渊。但魏特林执迷不悟,不仅不改正错误,反而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同流合污,共同对抗马克思的科学革命理论。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决定从思想上彻底清算魏特林空想社会主义的消极影响。这一任务是在《共产党宣言》中完成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和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强调了科学理论对于工人运动的意义,进一步表达了“灌输论”的思想。他们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1卷,2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l995。)“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1卷,30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在这里,他们明确地表达了共产党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教育、党是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的思想。他们还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社会主义理论需要从工人运动外面灌输进来,因为“贫困”不能产生“理智”,社会主义不能从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它最初只能由“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了” 的“已经提高到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1卷,28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提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同蒲鲁东主义者的斗争中再次表达了有关思想。在第一国际筹建之时,蒲鲁东主义者就竭力阻挠国际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主张把国际建成一个国际信贷和合作社之类的组织。他们在第一国际伦敦代表大会和日内瓦大会上先后抛出了“不让脑力劳动者参加国际”的建议。这一建议遭到了马克思领导的国际大会的否决。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马克思告诫工人阶级:“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马克思:《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2卷,606-60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再一次强调了工人运动与科学理论结合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还指出,蒲鲁东主义者仇视革命理论,“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排斥一切文人等等上面”的行为是“荒唐的”(马克思:《致恩格斯(1865年2月25日)》,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1卷,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指出国际委员会“坚决反对只有工人才可以被任命为我们协会里的负责人员的原

则”(《马克思:《总委员会关于巴黎支部中的冲突的决议》,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6卷,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强调革命理论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和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此外,恩格斯在1880成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深人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3卷,76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这段话明确指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唤醒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重要意义。

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 第8篇

一、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历史背景———生态哲学思想的萌芽

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中叶, 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工业革命进程中, 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人类通过利用、改造、征服、掠夺自然资源, 取得了工业革命的大发展。但人类为此种野蛮的征服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森林资源的破坏, 野生物种的消失, 城市环境的污染, 使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日益加剧, 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巨大的威胁。马克思恩格斯在亲眼目睹社会变革时, 深切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冲击。工业革命的畸形发展成为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产生的历史背景。

工业文明带给人类巨大的负面影响。恩格斯曾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提出, 工业革命的大发展导致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失衡, 城市中到处弥漫着污浊的空气, 工人们的健康状况甚是堪忧。马克思目睹了肮脏的城市生活区中弥漫着各种恶臭的污浊气体, 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大城市里生活的居民易患各种急病, 尤其是患各种炎症, 使得人类的生存条件不得不降到最低阶段。

森林资源收到资本主义大生产严重破坏。由于森林资源自身的恢复与生长周期的限制, 资本家更倾向于伐木而不是造林, “文明和产业的整个发展, 对森林的破坏从来就起很大的作用, 对比之下, 对森林的养护和生产, 简直不起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对追求经济利润而放弃森林自身的生存权利感同身受, 他们在卡尔斯马德的那6个星期中, 从各方面听到的和亲身感受到干热浑浊的空气, 水资源的严重缺乏, 树木被伐尽, 因而使城市中的小河在多雨时期泛滥成灾, 在干旱年头干涸萎靡。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环境恶化的研究, 清楚地表明随着工业革命发展, 生态环境在那个时代已经非常严重, 人类自身本该拥有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他们亲手创造的工业革命所击溃。马克思恩格斯在相关著作中强调要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本质关系时, 将焦点集中于在工业革命中, 人类为工业发展而不按自然规律征服自然, 使自然环境遭到大规模破坏的痛斥。

二、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主要的生态哲学思想

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最早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他提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恩格斯则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 以当时英国环境污染为例, 提出应该更多的关注人类生存环境所遭到的破坏。这些著作基本可以看做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起点。

遵循自然的属性及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的有机整体, 并提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类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自然界通过人类的主观认知得到认识, 人类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得以生存、繁衍以及发展, 并且“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人类必须依靠自然界生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提出自然的客观属性必须被得到认识, 并且强调人与自然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的重要性。

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阐释。人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 是具有一定认知的存在, 也就是说意识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马克思指出,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改造无机界, 人证明了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而恩格斯则认为, 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人类能通过认识自然进而改变自然, 而动物只能简单的适应自然, 其根本原因则“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自然因素对人的主观认知产生影响, 正确认识与掌握自然的发展规律, 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关键。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本质关系是统一的,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共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是人实现了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人道主义”。它是通过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不断的互动过程而实现的, 主要表现为人类通过物质生产活动, 把整个自然资源转变为对人类有力的物质生产资料, 进而转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同时, 由于人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 逐渐掌握改变自然的力量, 并为自己所利用。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一致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是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人, 而不是存在于自然界之外的人,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为内在的统一, 也是外在的动态和谐。从生态哲学角度分析, 人类属于自然, 更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对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所具有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将自然界当成一个整体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来进行研究, 而不是用机械的、静止的、孤立的方法来研究;目的是揭示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马克思提出的“关于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 这一伟大的思想已经逐步学术界所接受, 并不断地深入人们的意识中, 为人们所利用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不仅只关注生态哲学思想, 对现代生态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环境哲学等类似内容也有所涉及, 这对于当代全球形成不就的生态文明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起源于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工业文明的反自然、反生态本质的批判, 提倡将人与自然同社会发展视为一个具有统一性的、关系性的存在, 这不仅体现了生态哲学系统的整体性的思维, 更有助于认识和协调人、自然、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为整个生态哲学思想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 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更为全球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与借鉴。

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指明了发展方向, 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对我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进步具有深远影响。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 一直是学界争相研究的焦点。本文立足于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著作文本, 结合理论与现实情况, 研究他们的生态哲学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基本内容, 以彰显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生态哲学,马克思,恩格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3]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6.

[4]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5]George Perkins Marsh.Man and Nature or Physical Geography as Modified by Human Action[M].Cambridge, 1963

[6]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7][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8]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于荣光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9]陈墀成, 蔡虎堂.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探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08 (3) .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生态思想探析 第9篇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认为科技进步和制度变革可以解决社会各种生态问题,并将生态问题的最终解决置于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总体历史进程之中,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48-02

人类历史走到21世纪的今天,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普遍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有着十三亿多人口的中国爆发了生态危机,那将不只是中国一国的灾难,而必定是国际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灾难[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严峻退化的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早在一百六十多年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就要求人们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要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和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来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现实状况下,认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倡导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界无论是在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方面,还是在人口生产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自然界就他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人的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然而人类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为了满足生存繁衍的需要,会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并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但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在范围和深度上的不断延展,人与自然的对立就变得日趋尖锐,最终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5]

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大多是由于人类单纯追求近期的、直接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间接的利益,忽视了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可怕后果,社会经济发展中对超额利润的追求,对自然认识的失误必然导致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从而使自然界的资源受到破坏,自然界不胜负荷[6]。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进行社会变革,只有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消除生态危机的隐患[7]。同时他们还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必须先解决人与人的矛盾问题,必须扬弃私有制和异化劳动,实现共产主义,而“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与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的解决。”[4]120所以说人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能动性一个的组成部分,决不能把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剥离出来而谈论自然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理想状态应该是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因此人要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从而保证人与自然的融洽。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中国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合不同时期生态环境的客观实际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各个时期的生态建设方针和政策,实现了生态环境建设思想的与时俱进。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但他们在有关水利工程、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的论述中却初步形成了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充分论证了交互、均衡、系统和多元等特性的经济生态思想,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总结出了生态治理的32字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则认为自然生态保护有利于祖国的绿化,并可以造福后代,因此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集中力量制定了一些必要的生态保护法律,如《森林法》、《草原法》和《环境保护法》等,使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走上了有章可循的保护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生态环境建设思想进行了科学的继承,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并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对做好生态环境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之后,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先进思想,促进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发展,如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主张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在社会构建上提出了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在文明形态上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建设。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与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所处的时代相比,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且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程度,致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生态危机更是成为世界性的难题。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核心主旨,深刻揭示了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支撑,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树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尊重客观自然规律。随着我国环境污染范围扩大、自然资源趋向枯竭、动植物物种灭绝、人口规模快速膨胀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发生,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在不断加剧。而生态危机的治理最终是为了人的尊严和幸福,而不是把人降格为普通一物,不是为了让人对自然保持敬畏;实现人的价值,又必然以尊重自然规律,呵护环境为前提,特别是这两方面要作为一个整体,自然的解放与人的解放一致,人道主义理想与自然主义理想统一[9]。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意味着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更加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加自觉地追求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共生和谐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延续和扩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和前提条件。

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和全面的过程,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生态危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谈到,整个资本主义生产都围绕着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展开,这种扩大化的再生产势必造成生产消费能力的无限性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不断深化,必然导致生态和环境问题,使资本主义社会在出现经济危机的同时也出现生态危机,即所谓的“双重危机理论”[10]。同时马克思还论证了对资源的循环利用,“生产废物再转为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的循环中”,使“这种废物本身重新成为商业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11]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传统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变革[12]。我国现阶段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加,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破坏现象愈加的明显,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第三,发挥计划与市场的双重优势,借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坚持市场和计划的双重调节,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政策和具体性保障措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起步较早,取得的成功经验也比较多,如德国、澳大利亚、日本、丹麦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均有一些共同特点,即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高,政府对于生态建设投入和支持较多,生态产业发展程度较高,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与吸取[13]。所以我们应当立足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为根基,以中国化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为依托,争取尽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剑.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1-4.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8-3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6]谷炜江.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J].经济纵横,2011,(12):30.

[7]蒋德鸿.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涵与启示[J].学理论,2012,(15):2.

[8]胡洪彬.从毛泽东到胡锦涛:生态环境建设思想60年[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20-21.

[9]崔建霞.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致思路径[J].教学与研究,2012,(5):17.

[10]张忠华,刘飞.循环经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实践平台[J].发展研究,2012,(6):7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17.

[12]刘丹,马晓辉.马克思物质循环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学刊,2011,(5):10.

[13]赵树迪.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启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

上一篇:“创建和谐机关”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创业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