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感想范文

2024-08-11

文献感想范文(精选8篇)

文献感想 第1篇

《文献检索》课后的体会

xxxxx

摘要:在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劳动者不仅要有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有善于收集、加工、处理和应用知识与信息的能力,信息检索能力是当代大学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的信息素养之一,具备了这种能力,就可以说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基础,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在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掌握了索取知识的门径,使自己在接受新教育和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更加顺利。

关键词:文献检索,信息素养,大学生 正文:

信息素养首先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是传统个体基本素养的延续和拓展,它要求个体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能够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能够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及处理并以此做出决策。信息检索就像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掌握并有效利用它,便能获得和利用人类的精神财富,并使其转化为社会物质财富,并创造出更多的精神财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3]。《财富》杂志调查美国100家大企业的执行总裁,他们均认为知识信息是企业最重要资产。因此,大多数企业均会建立企业信息部(情报部)。

信息素养包含: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素养就是一个人对信息的驾驭能力。其本质包含以下4 个方面: 一是信息意识力, 就是对新信息的敏锐性, 时刻追求新知识信息的热情;二是信息思考力, 就是利用获得的知识信息进行逻辑思辨和判断的能力, 实际上也是创新知识信息的能力;三是信息技能, 就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包括检索、提炼、组织、使用和交流的技能;四是相关的知识和道德培养。这4 个方面缺一不可, 缺少信息意识, 就发挥不出自己的能力;缺少思考力, 就不会从信息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缺少信息技能, 就不能够获取和处理信息;缺少相关的知识和修养, 就有可能滥用信息[1]。

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4] :(1)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21 世纪是网络信息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 信息需求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之一。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 已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 知识和信息的数量成几何方式增长,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后备人才, 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真正做到“与时俱进”。(2)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科研实践的需要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活动之一就是信息的检索和利用, 因为在进行某项科研工作之前, 应首先了解该项工作是否有人曾经做过, 有何经验和教训以及进展情况如何,等等。经验表明, 任何一项科研工作, 必须以该领域的最新成果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 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才能做出新的成绩。因此, 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才能在海量信息面前快速、准确、全面地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正确定位自己的科研方向, 加速科研进度。(3)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创新教育的需要, 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有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竞争。江泽民同志说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创新就是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并得出创造性的成果[2]。作为肩负节能减排这一重任的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学生,我们跟需要创新改革。通过学习文献检索课程使得我更加深化了之一认识。

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我认为:首先需要 营造丰富多样的、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的环境:1.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查询、信息网络、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 采取多种形式, 大力推进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构建新型数字化图书馆, 使之成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 改变传统的 三室一库(外借室、阅览室、资料室、书库)的闭架服务格局。2.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相互协调、资源优化, 为学生提供获取信息的广阔场所和多种途径。网络中心应该为学生提供安全、畅通、优化、多样化的网络服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任务是加快全校教育信息化步伐,改变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教育观念, 带动全校师生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和学习, 建设学科网络资源库或网站。3.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各种各样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和电子阅览室, 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学生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课也是一种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

其次,更加直接生动地教给学生获取、处理、利用信息的技术,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可以通过举办信息素养培训班,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 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分析、评价与教学有关的信息[4]。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追踪本学科发展的新趋势的能力, 并将这些纳入到大学生本门课程的成绩当中[5]。比如在燃烧学课程中,布置学生收集最新的各种燃烧器的资料。

最后建立 以 学生 为主的培养模式。所谓以 学生 为主的培养模式, 是指学校信息化建设全面, 数字化校园已经成功运作, 资讯已经遍布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上海交通大学其学生的日常生活已经与网络密不可分, 从网上购书、网上学习到网上创业无一不是在与信息打交道。这类学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应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在掌握优质资源的情况下, 大学生在信息的检索能力、信息的敏锐触觉性方面甚至比教师强, 但由于大学生生活的环境单一, 社会意识不强, 往往在信息道德方面急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现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其实就是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个人、社会、时代乃至人类自身的发展, 都有重大的意义。但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非自在之物, 也不是自我意识之强调即可获得的。

[1]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2]刘国文, 亓新民.关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几点思考[ J].信息技术教育, 2004,(10).[3]孙平, 曾晓牧.认识信息素养 [ 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4(4): 34-37.[4] 张新潮.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 J].现代情报, 2004(3): 200-201, 204 [5]刘浩, 杨燕梅.高校教师信息能力与教学关系初探[ 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08,(1)

科技文献是科技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科技情报源。而科技文献检索是获得科技情报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主要包括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两方面的主要内容。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和最后亲自上网查阅科技文献期刊,让我受益匪浅。我所查阅的三篇文献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让我对文献的检索有了一定的了解,甚至对文献的检索方式都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什么方式查询会查到什么样的结果。

科技文献的作用毋庸置疑,对我们学生的学习有着莫大的帮助,无论是拓宽知识面还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我们都能找到一定的文献,阅读并参透别人的思想。对自己的文献的发表,对学生的论文都有一定的助力。而且他的作用并不是如此简单的,你可以通过不同时间的文献可以知道计算机或者通信发展的历程。了解最近发表的文献和明白将来的发展趋势。对自己以后的方向的定位提供了很好很实用的方向标。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里,朝着这个方向提供动力,提供一些专业的基础。不仅仅如此,他可以让你的英语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一些国外的文献不仅有科研价值,而且还具备了最前沿的潜质。因此,通过读一些简单的英文文献,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只有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了,我们才能读的懂一些大型甚至是高深的文献。

我觉得老师已经教会我怎么自己去寻找和利用资源了,还让我发现并了解了不曾使用过的图书馆的功能,所以我觉得我真的很幸运了。但是,我需要更多地在平时利用它,发现它更强大的功能

不得不提的是学校的数字资源,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就使用过一次,为了一门课的资料在里面瞎找了半天什么也没找到,所以后来就不用它了。经过老师这几节课的讲解,我才知道怎样搜索和怎样将不同的数字资源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找资料比直接google方便很多,又专业,所以现在也正在学习发现更多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并且,我一直以为没有外国的出版刊物,并且在网上根本都找不到,结果通过学习才知道学校里就有这样的资源,这样对于世界各地的发现、评论和看法都有了了解的途径,拓宽了知识层面。

当然,对于这个法制社会,什么都要合法才行,所以学习培养信息素养能力是十分必要和应该的。它不仅仅可以教会怎么做一个合法的读者和聪明的读者,也可以教给一些其它方面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方法,不仅有实体的还有数字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文献感想 第2篇

首先是要有一些古籍阅读能力,通文字音韵训诂。谁也不能说自己掌握得多好,不过基本的一些,还是要懂,否则无法进行下去。学习的方法,无非多读,多看。

具体说:

1、会一些篆文。甲骨文之类的,太专业,就算了。但得识一些篆文,因为藏书印之类的,篆文多。方法:看《说文解字》,不能通读的话,看五百四十部首也行。

2、会一些草书。许多材料,是稿本、钞本,用草书、行书写成,有些刻印的书,序跋之类的,也是行书、草书。不识一些草书,无法阅读。学习方法:找本《草书千字文》,或孙过庭《书谱》。多看。

3、会一些俗字,敦煌卷子固然有很多俗字,许多世俗材料也有俗字,钞本、稿本也有俗字,许多刻印的书,也有俗字。不误俗字,有的书就读不下去。方法:《干禄字书》、《龙龛手镜》、《碑别字新编》或黄征老师的《敦煌俗字典》等。

其次,要会查工具书。可以看一看《文史工具书举要》之类的,介绍文史工具书使用法,不仅要学会,更要时时用。要知道有哪些工具书,什么情况下,可以去查哪个工具书,如何去查。具体的,就不用多说了。我常常看到有些朋友,有个什么问题,到处问人,不得其解。其实只要知道有应该查什么工具书,一检便得的。

再次,要知道如何找材料。我要研究一个什么问题,得需要查哪些材料,心里得有数,这需要一些目录学的知识。然后是如何去查,像清人的集子,可以看《清人别集总目》之类,上面列有馆藏,可以到处跑跑。材料又分纸质材料、电子材料。有些材料,数典、龙腾、爱如生,包括我们韩山书院,能够下载,也就免得东奔西跑。

一、查几种最常用的工具书

查考人物,可以首先查检几种最常用的工具书,如臧励龢等编的《中国人名大辞典》,彭作桢的《古今同姓名大辞典》,姜亮夫编、陶秋英校的《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的《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杭州大学图书馆编的《中国历代人物年谱集目》等等。

1.要了解一个人的姓名、字号、时代、籍贯及其简单的 生平,可查《中国人名大辞典》。该书内容丰富,共收上古至清末四万多人。自1921年由商务印书馆刊行后,至1949年已印至九版,1958年又予重新影印,可见很有使用价值。但它也存在不少缺点,主要是观点陈旧,没有注明人物的生卒年代和传记的出处,以及部分材料失实等,这些都值得使用时注意。

由于大辞典按姓氏笔划编排,而同姓者太多,查检时颇感不便,故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又编四角号码《中国人名大辞典索引》附于书后,也有单行本,读者可加以使用。此外,有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在《辞海》也可以查到。

2.中国历史很长,出现了许多同名同姓的人物,读书时容易混淆,要解决这个问题,可查彭作桢编、1934年北平好望书店出版的《古今同姓名大辞典》。该书根据梁元帝《古今同姓名录》、余寅《同姓名录》、陈棻《同姓名谱》、刘长华《历代同姓名录》、汪辉祖《九史同姓名略》而编成。收五万六千七百人,依姓氏笔划编排。

哈佛燕京社1931年为清刘长华《历代同姓名录》编制一部专门索引:《历代同姓名录引得》,可供迅速查找刘书所录人名之用。

3.如果你主要想知道人物的生卒年代,可查姜亮夫的《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是书原名《历代名人年里碑传总表》,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所收材料包括钱大昕的《疑年录》、吴修《续疑年录》、钱椒《补疑年录》、陆心源《三续疑年录》、张鸣珂《疑年赓录》、闵尔昌《五续疑年录》和作者自编《六续疑年录》,以及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梁廷灿《历代名人生卒年表》、张惟骧《疑年录汇编》中多于上述七种疑年录的人物和大量的碑传资料。解放后经作者订正错误、补充脱略、删汰芜杂和增补若干新的碑传材料,1959年由中华书局重印并改今名。全书收春秋末期至1919年以前去世的人物约一万二千余名,按人物的生年顺序排列,末附人名笔划索引。由于该书引用资料不尽可靠,某些人物的生卒、里第有脱漏和错误,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本有用的工具书。又旧的《总表》收有名僧,再版时已删去,因此,若查佛教徒的生卒年代,可查陈垣的《释氏疑年录》(中华书局1964年版)。此书根据七百余种佛教典籍、僧传、语录,参考诸家文集、方志和金石碑拓等材料而编成,计收晋至清初有年可考者二千八百人,书末有僧人法名通检,是查考历代僧人事迹,包括名号、籍贯、生卒年月等等的重要工具书。

4.研究历史人物,需要查找较详细的传记材料,《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的“备考”栏注明了人物传记的出处,尽管也有错误和遗漏之处,还是可根据这个线索进一步查阅原始资料。另外,可以通过《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查阅史书列传。

清人汪辉祖把二十四史中的人名编成《史姓韵编》,曾受到当时学术界的极大重视。但因所收只限二十四史,而且不载帝王后妃及外国诸传人名,又依旧有韵目编排,查检甚不方便,所以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搜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新元史》、《明史》等二十五部正史中全部列传及附见的人名,编成四角号码索引,人名下注明见于某史某卷和开明版二十五史总页数及栏数。又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梁启雄等编的《二十四史传目引得》也可以利用,不过此书不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方便。

5.关于人物一生的活动,最详尽的记载莫过于年谱。

基于文献计量的科技文献共享综述 第3篇

科技文献是记录有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一切载体。 21 世纪, 伴随着数字化的变革以及经济全球化,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以及网络信息服务的出现,期刊订阅价格的上涨等都在推动着各文献机构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资源的共享,不仅可以缓解各文献机构的经费不足的问题, 也能够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和订购。 数字环境下,传统的纸质化资源转变为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形式,新时代资源的共享不能再依赖于传统形式,也不能固步自封, 必须采用创新的方式并结合一切有力的措施, 推动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二、数据收集与研究框架

共享文献一直是图情领域比较热门的话题。本文的数据来源于清华同方的中国知网CNKI。 国内科技文献共享研究的研究框架图见图1。 笔者以篇名为“科技文献”并含主题为“共享”为检索式进行搜索(检索日期为2016 年3 月2 日),剔除会议报道、报纸、无作者、重复篇名期刊作者及不相关文献等,经筛选后共获得252篇文章。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文献的年代分布

在一段时期内所发表的关于某个研究热点的文章,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热点的发展状况以及所获得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为多少。国内对科技文献共享进行研究的第一篇文献是1988 年崔太运和王德昌发表的《搞好横向联合开发利用外文科技文献资料》, 并指出各文献机构如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情报机构等系统进行横向联合,组成科技文献工作协作网。 图2 中,从1988~2003 年,此阶段发表的文章总和为24 篇,还在起步阶段。 随后,2000 年国家科技文献中心(NSTL)的建立和开通, 便成为了学者所关注的热点。例如,杨克虎介绍了NSTL的宗旨、目标等。 NSTL是在国家层面上所建立的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其所拥有的科技文献资源非常丰富,切面向全国用户提供服务。 自2004 年,文献正在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经过NSTL的发展,各区域也开始重视本地区的科技文献的开发利用,并为建立共享平台做准备。 孙薇和孙涛介绍了网络环境下陕西省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系统的建设思路,包括如何设计、建模、运行以及具体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等。冯毅等也介绍了建设山西省医学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赵今明和孟海介绍了安徽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管理以及运行模式。各区域共享平台的建设充分表明了共享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可以推动当地的科技进步乃至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二)期刊来源

经统计发现,252 篇文章共涉及105种期刊(未包括9 所大学的硕博士论文)。前10 种期刊共发表论文86 篇,占统计文献的34.11%。 这11 种期刊可以被看作是国内科技文献共享研究方面的重要情报源。 其中,图情类核心期刊有16 种,其载文量为63 篇。 从表中可看出,大部分文献都出版于图情或是与科技相关的领域。这些领域都是科技文献的使用大户,而共享也是他们所迫切需要的。 因科技的进步,相关文献也不断更新且价格也是逐年上涨,机构无法独自收全所有文献,通过共享可以削减预算且能加强机构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各机构的服务能力,乃至提升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三)作者分析

1. 高产作者分析

国内科技文献共享研究的作者统计见表2,共420 位。 根据洛特卡定律,某领域写一篇论文作者的数量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时,其核心作者群便会形成。 国内科技文献共享发文一篇的作者高达85.71%,其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根据普赖斯定律,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这一作者集合的数量上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 公式为是统计年限内最高产作者的发文量。 根据表2 可算出N=1.83,即高产作者最低发文量为2 篇。 由表2 可得共48人,占总量11.43%,累积发文102 篇,占总量40.48%。 虽然并未达到普赖斯定律的标准(50%),但其所做的贡献也不可忽视。

2. 作者合作分析

科研合作关系是连接科研生产力诸要素的中介。 本文利用Node XL软件对文献中作者的出现频次不小于2 的81 名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见图3,作者的合作关系是由节点和连线所表示的。 科技文献共享研究的作者间大多数存在合作关系,81名作者的合作关系共有126 对, 他们的合作强度几乎在2 以上。 其中,合作子网中节点数为2 的有11 个,节点数为3~6 的有5个,节点数在6 以上的有2 个。 以此看出,科技文献共享研究的文献多数是由两位作者共同完成。 3~6 个节点数中,方小洵、刘小琳、刘启强和陈恩强4 人组以及师刚、肖婉蓉和张龙3 人组分别合作过两次;6 个节点数以上的,以屈宝强和贺培风为核心,其中,屈宝强和赵伟合作过3 次,屈宝强、吴家喜和刘圣君组,吕艳华和贺培风组,贺培风和冯毅组分别合作过2 次。

3. 主题分析

通过对某研究领域的主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而可以分析其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通过统计分析,关于科技文献共享研究方面的主题内容大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文献共享的作用意义。 坚持共享发展,可以增强发展动力。 李显尧认为建立或扩大地区性各种类型图书的馆际互借,可缓解馆-馆之间供需矛盾,也可为地区性的横向联合做准备。 张立成等人认为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中所记录的科技研究活动、成果等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也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张敏认为,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可整合分散的资源, 减少重复购置等。 各文献机构可联合协作, 统筹规划,加强资源共享的建设。

(2)科技文献共享的建设和发展思考。由于观念、体制、技术方面的原因,科技文献的共享并是一蹴而就的。 各文献机构仍倾向于 “极尽收藏”“自给自足” 的发展模式。 另外,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多数科技文献资源都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而在其产生,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知识产权问题。李励认为,首先需要建立一个能够进行组织管理并协调的机构,其次与出版界合作,以规避版权,并能够充分利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最后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从根本进行保障。 杨帆提到, 因共享意识方面的问题和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 使得湘西区域的一些图书情报机构“各自为营”,追求在藏书方面的大而全,以至重复建设。师刚等提出了科技文献资源在共享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包括管理、资金、共享意识、数字化、标准化、知识产权以及人才等方面的障碍。

(3)具体实践介绍和分析。 NSTL的建立使得各区域纷纷建立了相应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或是体系系统。部分研究者们针对本地区的平台构建提出设想、建议等,以期为后期的平台建设做出充足准备。 孙振领对国内各省、市平台以及平台所提供的服务等进行调查。 彭奕介绍了贵州科技文献信息共享平台的共享方式、发展过程等。范文介绍了安徽省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及信息资源中心和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方案。张睿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其平台建设程度也不同。 袁红军调查了27个省级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及其所提供的服务和资源。

三、结论与展望

文献感想 第4篇

今日文献展

展览时间

每三年一届

展览地点

今日美术馆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全球影迷都在为终得圆满的“小李子”欢呼呐喊;而说到文献展,我们自然会条件反射般的联想到素有“艺术界奥斯卡”之称、拥有最悠久历史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进入卡塞尔文献展的艺术家,虽不及“奥斯卡”一人称帝之快,但也基本能正面并积极的反映参展艺术家在国际艺术领域中的学术实力与认可。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亚洲,乃至更多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当代艺术的异军突起,以及他们在国际艺术市场的炙手可热,随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艺术家,显然已经不能仅仅依靠、也不能局限于唯一一个以西方意识、意志为主导和价值判断标准的文献展做全权定夺。于是,我们看到了上述地区许许多多令我们目接不暇的各类双年展、三年展的接踵而至:这时,一个体量可观、学术过硬,为中国、亚洲,或更广阔的非西方中心的世界地区艺术代言,更能体现艺术家学术分量的文献展的诞生,就显得尤为呼之欲出。今日美术馆自2007年开始施行、每三年举办一届的大型美术馆文献展——“今日文献展”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2007、2010),在截稿前,据笔者了解,今年,第三届今日文献展在停摆后迎来了重新启程,为此,我们特地采访了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以及“今日文献展”负责人、今日美术馆展览及学术副馆长晏燕,通过他们的经验与介绍,为大家起底作为中国资历最老的非盈利民营美术馆,在树立属于自身的文献展时,曾做过、正在做,以后又将如何做出对展览筹划的相关考量和把握。

东方艺术·大家:能简单聊聊“今日文献展”的诞生源起吗?哪年开始有了做“文献展”的设想?

高鹏:众所周知,“文献展”最早起源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它的周期相对较长、五年一届,而且卡塞尔文献展和传统的双年展、三年展等从创立之初就拉开了一定距离:它的关注点更侧重于严肃艺术的学术梳理和话题性创建,并持续反映和总结世界范围内五年中的艺术潮流动向,也对未来艺术的面貌做出影响和判断。

今日美术馆作为国内创始最早的非盈利民营美术馆,在其创办之初就策划自身的学术品牌展——“今日文献展”,每三至五年举办一次,富含着今日美术馆对“文献展览”的独特定位以及理解。今年第三届“文献展”的总策展人仍是黄笃先生。

第一届今日文献展(2007年)以“能量”为主题,探索国内当代艺术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第二届今日文献展“调节器”(2010年)将视角伸向国际部分,曾邀请了意大利贫穷艺术大师库奈里斯,德国雕塑家迪肯等国际艺术家参加展览与中国艺术家进行交流与互动。

东方艺术·大家:那么,对历届“今日文献展”投入支持的资金来源构成是怎样的?压力大吗?

高鹏:大型文献展的预算至少是几百万费用,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始终保持学术上的严肃与独立性。所以,相应资金的稳定支持,确实是筹划一次文献展级别的展览的难点。资金的获得通常来自企业赞助商、政府相关组织。压力还是可见的,到目前为止第三届今日文献展的赞助资金并未完全落实。在今年整体经济大环境不佳的背景下,再去坚持筹办极其消耗资金资源的大型文献展或许显得有些任性,但最后我们之所以一致认为仍然需要坚持做下来的理由,是因为我们运营美术馆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支持严肃艺术,支持当下所需要的展览。

当然,为此我们更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运营方式,来保证美术馆的生存,才能做深入长远的打算,我们目前也正在申请国家项目的支持可能,而资金要根据活动的具体方案来落实。

东方艺术·大家:如此般坚持“文献展”项目,你们觉得“文献展”对于一个美术馆来说意味着什么?

高鹏:一个美术馆归根结底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严格来说,美术馆需要有对学术形势的判断和导向的素质与能力,这是评价一个美术馆的根本,所以我们也通过文献展,来更清晰的传达今日美术馆对学术梳理的负责态度,这也符合我们今年做展览的一贯明确的严肃学术线索和初衷,“今日文献展”将继续作为今日美术馆的名片之一。

晏燕:“今日文献展”对今日美术馆来说还有两层意思:一个就是它表面看起来是“今日美术馆”的文献展,另一层则是由字面引申出的“今天的文献展”。其中“文献”的词义带有“记录”之意。因此,今日美术馆推出的文献展,有别于国际上对文献展的固有认识,我们的理念是把当下可能进入未来文献的艺术家固定在今日文献展这个框架内——也就今天我们所选定地区、艺术家,作品必须具有学术上的实力和稳定性,他们必须足以反映其所代言的那部分艺术面貌和生态一隅,并且一定具有持续的艺术生命力,足以承担起至少是我们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也力图使今日的艺术家成为明日之文献,去做到一个记录、见证时代的工作。我们的侧重点在于:

将今日的艺术家锁定在明日的文献中,这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动态行为。

事实上在前两届“今日文献展”我们一直在做的也是探讨如何夯实学术的问题,前两届产生重大回响的原因也在于此。当下,我们积极以国际视野构建的第三届“今日文献展”,将比前两次更为透彻和具体,将以亚洲地区为主,并将中国艺术放在主体的位置,这样同一区域的差异和相似性都会被如实反映出来。与此同时,将拉丁美洲的艺术作为单独的板块展出,展示这片被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一百多年的土地上,散发的当代艺术气质及原始艺术活力。除此之外,还邀请欧美主流的当代艺术家一起,全面而立体的探讨及深入互动。总而言之,第三届“今日文献展”将成为一个我们观察世界、反射自己的窗口,这也是今日美术馆作为一个立足本土、着眼世界当代艺术发展的美术馆的应尽责任。

东方艺术·大家:除了“今日文献展”,今日美术馆还有许多我们熟知的常设展览项目,高鹏先生作为馆长是如何平衡不同类型的展览的?

高鹏:今日美术馆有多个常设展览活动,比如大学生提名展、发现青年艺术家,找朋友计划,以及一些频繁与大众互动的定期特色项目等,这些展览活动的齐头并进,使得更大范围的公众对美术馆的认可度也逐渐提高了,赞助商变得对我们越来越有兴趣。

nlc202309012152

但在品牌建设日渐成熟的同时,也带来了等量的压力,因为这个时候你获得的包括资金在内的所有资源的走向、你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会显得更重要。我们愿意把这几年通过不同方式努力积累下来的资源和资金,拿过来继续投入在包括“今日文献展”在内的更多严肃艺术项目和展览之中。我认为,这也是非盈利机构与盈利机构的本质区别。

东方艺术·大家:与传统国家大型美术馆或同级机构相比,“今日文献展”的优势在哪里?还有哪些困难?

高鹏:要说优势的话,可能就是我们策展的灵活度相对更高,困难主要仍是资金筹集方面。此次“今日文献展”站在“混合发展”的高度上,将视野聚焦国际,促成国际对话;换个角度想,中国当代艺术本身属于国际化的一部分,但仍需要去严肃思考中国当代艺的出路和世界当代艺术的现状之间的联系,过去我们总是孤立得探讨这两个话题。

东方艺术·大家:能否透露“今日文献展”今后的发展方向,今日美术馆未来又有怎样的愿景或新规划?

晏燕:今日文献展未来的发展方向,无论是第四届、第五届还是再往后延续,其初衷都不会脱离“未来的文献在当下展览框架中呈现”这个总核心。当然,“今日文献展”并不是不可被时代左右的,其主题也会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但一定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客观的说,做“文献展”的必要性、方向性和内容会一定会随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第三届今日文献展的主题也是围绕近几年的全球政治、经济以及艺术格局的变化而产生的。今日美术馆作为有担当的非盈利美术馆,其角色形象因此更为分明,虽然我们资金能力有限,但也会一直坚持做对的、有价值的,对艺术有贡献的事,这三点是不会受任何因素左右、也永远不会改变的。

高鹏:今日美术馆一直在探讨当代艺术的多元化,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下普通公众对艺术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挂在墙上的绘画作品。事实上艺术发展到今天,其表现方式已经随世界的变化而发生了巨大改变,比如多媒体、数字艺术正在快速瓦解大众对美术馆、对艺术的刻板认知,我们也在通过对场馆的适应性处理和改造,来尽可能满足新兴艺术形式的呈现需求,时刻着眼未来也是一个美术馆的必要责任。

比如说我们在去年推出的“今日未来馆”就将是一个持续的大型项目,今后每两年都会做一次,对其投入的比例也将逐渐加大。以“未来馆”为代表的一部分展览项目和以“文献展”为代表的展览,今后很可能将采取双线发展策略、两条腿走路。我认为未来的艺术将会模糊国别地域,族群化将成为不同艺术家的最主要区分特征,艺术的分类将变成相同兴趣爱好、审美取向,认知的分类,任何物理空间的距离和隔阂将会随媒介与艺术表达方式的更新而被打破。但我们也同时相信,做“文献展”的时机反射弧还足够长,“文献展”对梳理历史脉络的重要性在短期内仍是不可替代的,它的生命周期还没有结束。所以说,无论是“未来”还是“历史”,它们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分工和发展逻辑的不同。对已有的、既成艺术的尊重,与对未来、未知可能性的探索和热衷同样宝贵。

今后,我们还会在不同的项目中,大胆启用年轻的艺术家和策展人,给今日美术馆和当代艺术带来持续的更新动力。

学习文献检索的感想 第5篇

首先我定义上理解,文献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第一次上课我感觉用更简单的语言表示就是我们常说的想知道什么就问百度的意思。然而 这一门课可不是这样的,它包含了众多信息,可以说是一门学科。

学习这门课程没有多少时间,但是在其中的学到的东西,可以让我受益终生。这门课程从系统理论上教会了我如何更专业的查询信息,以及了解了更多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网络知识,例如检索方式中查找特定文件的、指定网域、以及检索链接,还有谷歌手气不错运用等等。当然,这段时间里,很多理论的东西都没有学习到,都只是学会了操作而已,但是这点知识已经让我在查询信息中减少了一倍的时间,对大四写论文的帮助更大了,这门课可是说是让我们可以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来进行更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

文献检索课感想与体会 第6篇

与文献检索老师您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选文献检索课是随意选的,因为我更本就不知道文献检索课这么重要。如果知道文献检索课如此重要、有用,我一定在大一就选这课了,而我现在已经是大二下学期了。由此我以一位过来人深刻地体会到,大一时入学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在入学教育时,我们大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活根本是一无所知,大多都不知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等到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时,美好的大学时光已经所剩无几了,在此我想向学校建议:入学教育对大一新生真的很重要,学校要加大对入学教育的投入,让每一位刚进科大的学子,就对大学充满层次感。

从第一节课与老师您接触就知道老师您对教育有自己的见解,您认为教育应该使每一位的学生的特点得到展现与提升,可事实是只有很少数学生达到这个程度。我也很认可老师您的观点,大学就应该使每位学生向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培养出来一群一样的学生,每个学生都应该各在其位各谋其所。

随着学习文献检索课的深入,我体会到文献检索的力量,我觉得学习这门课对我很有用,可以节省我查找文献的时间,帮助我写论文,也有利于我科研选题和查新,提高了我的信息素质。建议:公共上机课再多一些,老师再多给我们一些指导。利用文献检索我们可以在宿舍读到天津各高校的图书馆图书,可以读到,下载到很多我们学校没有的外国文献。利用文献检索我们多了一个庞大的资源,这个资源无穷无尽。

经过这学期的文献检索课和这次的大作业后,我只能用“震惊”来形容我现在的心情。如果不学习这门课,我想自己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周围有这么多资源,而且依托校园网可以随时使用,如果早点知道就好了。另外,我发现查资料、找文献还是很有学问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从成千上万的东西里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我的导师对我说,搞研究要花很大一部分时间在查阅文献上。我想,如果可以熟练的掌握一些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数据库和电子书籍库,一定可以在研究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献检索课培养了我们多方面的能力。首先是自学能力,它既为我们提供了查找自学材料的方法,又锻炼了我们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培养了阅读能力,原来是逐字阅读,现在是有针对性地读,通过有效地筛选对自己需要的部分进行阅读,这对于现在知识膨胀的年代很有帮助。另外,检索过程本身很有思维的启发性,检索的思想和方法,在处理其他问题时也一样可以用。我们可以根据检索的经验,科学的整理自己手中的资料和文献,便于以后的查找和参考。

这学期我第一次接触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数据库,充满了好奇感,所以检索好像成了唯一的乐趣。每进步一点,都有很大的欣喜和成就感。在检索过程中也意外地发现了很多与专业有关的东西。我想,这次大作业的完成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学习《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感想 第7篇

2120706105

玉天雪

学习《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感想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一种比到图书馆慢慢查找所需书籍更方便的方法。那就是利用《文献检索与利用》这本书所教的方法,在计算机检索系统中查找书籍,得到授权再下载,非常方便。而且写大学毕业论文时,可以从选择研究课题直到最终的论文写作与发表,都可以用到这些知识。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大量繁琐的信息充斥着这个世界,作为一个知识青年,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自己能用到的是必须的技能。这本书内容涉及制定研究策略,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和互联网收集资料,评估资料,发现重要文献,以及追踪最新的学术进展,撰写论文,参考文献,版权及学术规范等。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有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德国柏林图书馆门前有这样一段话:“这里是知识的宝库,你若掌握了它的钥匙,这里的全部知识都是属于你的。”这里所说的“钥匙”即是指信息检索的方法。18世纪英国文豪、词典编撰家塞谬尔.约翰逊也说过:“知识有两类,一类是我们自己知道的;另一类是我们是我们知道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工具书使用法”,“文献检索与利用”,“信息检索”之类课程就是一种“找知识”的知识课。信息检索的作用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避免重复研究或走弯路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闭门造车只会重复别人的劳动或者走弯路。研究人员在选题开始就必须进行信息检索,了解别人在该项目上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工作目前正在做,谁在做,进展情况如何等。这样,用户就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从而避免重复研究,少走或不走弯路。

(二)节省学习者的时间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信息的增长,加重了信息用户搜集信息的负担。许多学者在承接某个课题之后,也意识到应该查找资料,但是他们以为整天泡在图书馆“普查”一次信息就是信息检索,结果浪费了许多时间,而有价值的信息没有查到几篇,查全率非常低。信息检索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必要环节,成功的信息检索无疑会节省大量时间,使其能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

(三)是获取新知识的捷径

大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是,“授之以鱼”只能让其享用一时。如果掌握了信息检索的方法便可以无师自通,找到一条吸收和利用大量新知识的捷径,把大家引导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中去,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是谓“教人以渔”,才能终身受用无穷。

(四)了解文献信息源

文献信息何其之多,这门课中我知道了文献的定义,文献的产生于传递。图书馆有的,互联网都有,而且互联网的功能更强大。电子书从出现起,就以发行速度快,更新及时,易于传播与共享等受到大众的欢迎。在电子书数据库中很容易发现,搜索资料就是那么简单。电子期刊时效性强,功能强大,在那里可以快速了解到你所关注的期刊的内容。

(五)资料的利用与管理 我们可以利用文献资料做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你选择的研究课题需要参考资料,收集资料并鉴别它们,分析后综合利用,论文的质量全靠你用的如何了。论文的写作需要注意的标准,还有记得标注参考文献,然后投稿,坐等发表。其实在大学学习还不就是为了那个学历吗,关键就在于这最后一步了。

(六)版权法与学术规范

这个知道版权的常识很重要,不然被告你侵权就完了,前功尽弃还要被处罚。做为一个长在红旗下的四有青年,了解学术规范遵守学术精神很必要。

文献含义与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 第8篇

关键词:文献;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

《中国大百科全书》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1],这个定义有待商榷。知识是被理解了的信息,而信息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和功能,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和人对这种状态及方式的感知与表述构成信息的核心内容。从这个定义出发,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看作是信息的载体,而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对于文献来说,这样的载体就太宽泛了。虽然古人以“日月叠璧”为天之文,以“山川焕绮”为地之文(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但文献概念所包含的从来就只有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内容,因此,客观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并不包含在文献之内,只有那些记录了人的感知与表达的信息载体才属于文献。张舜徽先生缩小了载体的范围,他指出:“古代实物上载有文字的,如甲骨、金石上面的刻辞,竹简、缯帛上面的文字,便是古代的书籍,是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重要内容,必须加以重视。至于地下发现了远古人类的头盖骨或牙齿,那是古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在某一墓葬中出土了大批没有文字的陶器、铜器、漆器等实物,有必要考明其形制、时代和手工艺的发展情况,那是古器物学的研究范围。这些都是考古学家的职志,和文献学自然是有区别的。”[2]这是把文字作为文献的核心内容,凡承载了文字的事物才属于文献。将这个定义放在缺乏声像记录手段的时代,无疑是正当的。但人类制作文献的历史就大大地缩短了,那些旧、新石器时代的洞穴画、崖壁画等被排除在文献以外,这是不合适的。刘宋时期王俭编《七志》时,就设立过图谱志,将图谱纳入文献范围。当代的电子文献已经将文本、图像、声音整合到一起,再将文献的内容限制在文字领域,就是画地为牢了。

要用静态的文献载体将事物的运动变化特性全部呈现出来,如同用布袋去装风,必然四处漏气。从知识信息传递角度去理解文献概念可能更切合实际。知识信息的传递是从人到人,文献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介质,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不需要介质,也就无所谓文献。但在长时段远距离的知识传递过程中,能够承载知识信息的文献就必不可少了。人本身可能被当作传承介质。子贡论及孔子学问的来源时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这就是以贤者与不贤者为文武之道的传承介质,这些人具有知识载体的性质。但原来的文武之道也受到了这些传承者的改造,以至于有了大小之分。如果将这些传承印迹串联起来,知识的运动过程也就展示出来了。文献呈现的就是知识信息的运动轨迹。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论语集解》引郑玄注:“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朱熹《论语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在《尚书》、《逸周书》中,有黎献、民献、献臣、献民等词汇,献、贤均通用。夏礼、殷礼要靠文章贤才来传承,一旦传承断裂,礼仪不能演习,知识信息的运动就中止了。

人们常常将知识比喻为海洋,知识海洋的广阔浩瀚让人慨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要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离不开如同海图般的文献学。文献学通过对人类各活动领域的文献的收集、分类和传播来研究文献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文献学辞典》指出,文献学“在我国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一指现代文献学。”[3]在现代学科分类体系中,现代文献学研究由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承担,属于管理门;而古典文献学分为历史文献学和古典文献学两个二级学科,属于历史学门和文学门。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将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分开是必要的,现代知识信息总量极端庞大,又处于不断增长变动的过程中,要弄清所有知识的边界已极为不易,要追踪各个知识点的发展历程,就如同要将海洋中每一滴水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一样艰难。现代文献学能做到的就是充分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对现代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传递和开发利用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工具。比起现代文献学所面对的知识海洋来说,古典文献学所研究的对象则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一条长河,其总量是固定的,边界是清晰的,各项知识分支也同河道支流一样一目了然。

学科划分建基于知识体系的不同,专业区分建立在社会职业领域的区分上。从专业区分角度看,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分属于文学专业和历史专业,各自服务于文学研究和历史研究职业领域。从知识体系角度看,两个学科大体一样。张三夕先生指出:“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的基本框架和知识体系大体上是一样的,比如都必须讲到版本学、目录学和校勘学。”[4]从学科建设角度说,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有合并的必要。现代学科分类中二者并存的尴尬是由于分类标准不同造成的,古典文献学是从专业角度分出来的,而历史文献学是从学科角度分出来的。回顾当年国家设立古文献学专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古籍整理人才。1959年7 月17日,翦伯赞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从北大古典文献专业谈到古籍整理问题》,他指出:“设置这个专业的目的是培养整理中国文化遗产的人才,主要是整理中国古典文学、史学、哲学方面的文献。”古文献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分配到图书馆古籍部、古籍出版社、文化管理单位等,确实满足了社会整理古典文献、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历史文献学的设立,则是从学科建设角度提出来的。1979年,张舜徽先生与学界同仁在桂林发起成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首次提出了历史文献学名称,1982年在中州书画社出版《中国文献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文献学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前人文献整理的丰硕成果,初步构建起古典文献学学科的理论体系。

作为二级学科的古典文献学,在学科分类中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涵盖了八个二级学科,文艺学重在传授文学理论知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重在传授文学经验知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传授语言理论知识和汉语经验知识;中国古典文献学则以传授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研究与整理的知识为任务。从这个学科构架的设计看,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包括了文学类课程、语言类课程和文献类课程三类基础课程,可称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三驾马车。

作为一个专业的古典文献学,要培养出古籍整理的人才,需要向文化传承创新方向大力拓展。社会上有文化热、国学热,传统文化课程、国学课程、经学课程可在古文献专业开设,甚至古文献专业下可以设立文化研究、国学研究、经学研究的学位。1902年,张百熙负责制定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提出“七科分学”方案,在“文学科”中就设立有“经学”目。古文献学与文史哲各专业联系密切,古文献专业可以为其他专业开设文学文献学、历史文献学、哲学文献学、中医文献学、少数民族文献学等课程。

分科立学是现代教育的一项大成就,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急需人才。但文史哲在中国文化里是密切相关的,截然分开不利于通才培养。中国传统学术本来有自己的体系,一旦采用分科立学,就切断了学术源流,撕裂了学术体系,不利于学术文化的传承。学界对于传统学术的维护首先体现在经学的废立上,1861年冯桂芬作《采西学议》,其中西合璧的分科门类中就有经学。1901年,张之洞、刘坤一联名上奏《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其“七科分学”方案中经学排在第一。但自民国成立,经学科目完全废弃,经学作为学科就不再适宜了。虽然其后不断有人倡导学生读经,如徐世昌、章士钊等,但由于经书与封建思想和制度的密切联系,废除读经的呼声终究占了上风。其次体现在国学的讨论中。20世纪以来,梁启超、章太炎、钱穆等都发出了弘扬国学的呼声,国学一度走进中学、大学课堂。进入21世纪后,国学专业在许多高校开办,整个社会对国学复兴都非常关注。在经学不能恢复,国学不被承认的情况下,古典文献学专业应该承担起复兴传统文化的重任。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高校所具有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很早就被开发出来了,高校也因此成为社会机构中不可或缺的部门。社会服务职能是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这个新功能将高校从社会边缘推入社会中心,承担起引领社会进步和助推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高校还有第四项职能,那就是文化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传承可以保障社会价值系统的稳定性,思想文化创新可以指明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以文献形式呈现出来,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符合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需要。不从整理古籍角度,而从认识文献传承文化角度看,文史专业的本科生了解古文献知识是有必要的。

古典文献学知识体系的建设,前人已经有了很多成就。1930年,郑鹤声、郑鹤春出版《中国文献学概要》,在例言中说:“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这是将文献的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视为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960年,王欣夫先生出版《文献学讲义》,直接把目录、版本、校勘等方法应用看作是文献学的主要内容。1982年,张舜徽先生在中州书画社出版《中国文献学》,规定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是:“继承过去校雠学家们的方法和经验,对那些保存下来了的和已经发现了的图书、资料(包括甲骨、金石、竹简、帛书),进行整理、编纂、注释工作。使杂乱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古奥的文字通俗化、明朗化。并且进一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条别源流,甄论得失,替研究工作者们提供方便,节省时间,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方面,作出有益的贡献。”通过文献整理编纂工作,条理化、系统化可以实现;通过文献注释翻译工作,通俗化、明朗化可以实现;通过文献校勘辨伪和学术史梳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任务也能完成。1987年,洪湛侯先生在《古典文献学的重要课题——兼论建立文献学的完整体系》一文中,将古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古文献的形体(含古文献的载体、体裁和体例)、古文献整理的方法、古文献学的历史、古文献学的理论,对古文献学的学科内涵和研究内容作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5]。2008年,董恩林主编《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一书,以“文献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围绕历史文献文本整理与利用这一主线构建其文献学理论体系,设计了“文献的形体认知”、“文献的内容实证”、“文献的文理注译”、“文献的检索典藏”、“文献的二次编纂”五编[6]。 这些知识体系主要构建在静态的文本基础上,对于文献运动变化的特性关注不够。

从知识信息传递角度去考虑,建设古典文献学知识体系可以从文献的制作与存佚、文献的组合与类分、文献的比较与鉴别等几个方面展开。

“文献的制作与存佚”将文献看作是有生命的事物,讨论文献的产生、存藏和消亡过程,包括版本学、典藏学、辑佚学等知识。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尝试运用各种材质来记录所发现的知识,有自然存在的龟甲、竹木等动植物资源,有石、玉等矿物资源,更能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是金属、缣帛、纸张和以光、电、磁等为介质的人造记录设备。在利用这些材质记录知识信息过程中,不同的材质与不同的知识类型和表述方式形成共生关系,如龟甲材质与占卜知识及简洁精炼表述共生,金石材质与纪念性知识及庄重文雅表述共生,简帛材质与庙堂文学及规范性表述共生,纸本则与娱乐化通俗化文学及自由流畅的表述共生。各种文献制作出来后,并不一定能长久保存。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会给文献造成极大的破坏。存与佚、藏与毁构成一对矛盾,流传下来的文献大多经过多种载体转换,又得到藏书家保护或辑佚家的补充。文献文本随着时间延续而发酵,越久越珍贵。

“文献的组合与类分”抓住文献类别的生成性,解说文献组合成类,不同类别构架起来,形成文献结构的方式。看到旧的类别衰亡,新的类别诞生,原有的文献结构往往因此崩塌,新的结构又在原来的废墟上竖立起来。包括类型学、目录学、类书等知识。古典文献有十万余种,如果不能做出区分,那就是一团乱麻,谁也不能理清其长短。清理这些文献,可以用小群汇聚法,可以用宏观区分法。小群汇聚法把握到知识创新和传承的群聚效应,通过观察学派文献群、地域文献群、家族文献群等,对古文献的内容特色与分布特点作出合理的解说,各个类名可因此确立。古典文献宏观分类有按事物分类的,如魏晋以后兴起的类书,按照天、地、人、物的顺序汇聚相关文献知识,这属于组配分类法。还有按照学科分类的,如《汉书·艺文志》以传天人之道为目的,分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六略;《隋书·经籍志》以传儒家经典为目的,分经、史、子、集四类。这都属于体系分类法。

“文献的比较与鉴别”包括校勘学、辨伪学等知识。相似或相关的古典文献之间有先后、真假的区别,要找出孰先孰后、孰真孰假,只有在相互比较中才能看清楚。校勘学是一种比较的学问,文字的讹脱衍倒,篇题与内容不合,篇次区分有误等,都需要不同版本的比较才能发现和证明。陈垣先生总结的本校法、对校法、他校法、理校法都可以说是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同一文献各种版本的先后顺序、相似文献之间记录同一事实的立场差异等都能清晰显现出来。厘清这些差异,确实有助于部分恢复文献真相,但更重要的收获在于知识运动的轨迹被校勘记描绘出来了。

从现代知识的海洋回到传统知识的河道,就如同大马哈鱼溯河洄游产卵,“它们在迴游途中,不思饮食,只顾前进,遇到浅滩峡谷、急流瀑布,也不退却,有时为了跃过障碍,常碰死于石壁之前。能到达目的地的鱼,也因长途跋涉、忍饥挨饿,以至体内脂肪损耗殆尽,身体消瘦,憔悴不堪。绝大多数大麻哈鱼在产卵之后就死亡。”[7]鱼儿冒着生命危险洄游,是为了繁衍后代。人类不断地返回传统,是为了在文化的源头重新体认民族文化的力量,感受生存的意义,看清发展的方向。古典文献学研究虽然以传统的知识长河为研究对象,但其立足点却在现代知识海洋。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同河流与海洋的关系,传统以现代为归宿,就如同大河翻卷奔腾流向大海。古典文献学揭示传统知识的结构,描绘文献的传递过程和知识运动的轨迹,就好比清理河道,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465.

[2] 张舜徽. 中国文献学·前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

[3] 赵国璋,潘树广主编. 文献学辞典[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186.

[4] 张三夕. 中国古典文献学·前言 [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洪湛侯. 古典文献学的重要课题——兼论建立文献学的完整体系[J]. 杭州大学学报,1987(2).

[6] 董恩林. 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 余力. 鱼类迴游的秘密[J]. 科学大众,1963(12).

上一篇:识字教学中如何增强趣味性研究课题结题申请书下一篇:学校后勤主任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