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2024-05-21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精选6篇)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第1篇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创业途径类工商管理大专毕业论文字。

(郑州外国语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一种管理类型,通过结合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有效合理的进行企业管理,是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就是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发展途径,实现为工商管理行业输送更多实用型、创业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 创新创业发展途径 探索分析

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存在下滑趋势,以及人才培养的类型出现单一不实用缺乏创业意识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的手段过于传统、单一,没有与市场现状结合,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对策就是与实际市场发展趋势结合,创新创业发展途径,让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接轨。

一、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现目标以及存在的阻碍因素

(一)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现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的主要目的就是拓宽培养人才的渠道,发展工商管理专业,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培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为工商管理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分析当下市场发展现状、工商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得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的实现目标为能够培养出具备创业意识、创业潜力以及创业积极性想法的人才,该种人才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为对于当下社会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探索和了解掌控,有坚定的创业目标,有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道德素质高,人文素养高,对于自身的基本条件有一个知根知底的了解,创业的走向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有较强的人际调和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有长远的眼光和长远的计划,重视国家的利益以及国家的发展,有自我提升强大自我的雄心,有随机应变的能力,随时清晰的思维等。培养出该种类型的人才就表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彻底成功,明确创新创业目标能够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发展途径研究指明方向。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现存在的阻碍因素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现存在的主要阻碍因素包括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的长久性影响,无法有效的科学的将创业内容融合,教师无法接受以及没有研究新型教学方式的动力想法,导致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研究进展较为不理想;工商管理专业对于创业目标以及创业方向没有一个较好的引导,学生自我摸索以及自我尝试的积极性也相对不高,导致工商管理专业中创业指导以及创业鼓励逐渐形式化,无法发挥具体的作用,同时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受到阻碍,处于瓶颈时期;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创业的鼓励较为有限,主要的思维模式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完成课程毕业找工作,对于学生以及教师而言创业是一种遥不可及的道路,就业比创业实际,就业比创业简单。这些影响因素直接制约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的实现,导致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进展处于停滞阶段。教师的观念、学生的想法以及学校的教学模式都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采取强制性手段结合潜移默化的效果在一定时间内改变这一僵持局势,采取的主要强制性手段就是教育局等部门强制性要求学校增加创业教学内容以及增加创业实践模拟教学项目,将创业教学的重要性提升上来,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由教师去影响学生对创业产生兴趣以及提升创业积极性。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发展途径分析

(一)教学结构改变

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的首要发展途径就是改变教学结构,确定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工商管理方向的知识要求,同时对现今社会工商管理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两者信息进行结合探究,编制出工商管理专业所特有的创业指导书以及创业教学内容,同时编制的内容根据社会的变动以及教师认知的加深进行完善,教学结构改变的具体体现为将创业指导教学内容与工商管理专业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比例调整,将理论学习项目与实践项目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创业指导教学内容教学调整为5:1的比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两者之间的结合式教学,简单的来说就是在创业指导教学中提及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提及现今该方面知识的具体应用现状,让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更为全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为穿插式,即在理论教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安排不同形式的实践内容,实践内容根据学校的资源情况分为具体地点实践和模拟实践,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完整的掌握知识以及操作技巧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生的能力表现方向给予学生一定的意见以及指导,让学生更为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及长处,让学生对于未来的定位更为清晰,这一步骤能够实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多方向发展。

(二)教学方法改变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发展途径还包括改变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法的主要方向就是改变教学的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具体操作为发展学生课堂主体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社会调查以及社会自我实践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我的经验,进行课堂创业论辩,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完整可行的方案,逐渐清晰思维以及清晰方向,同时对于课堂氛围的调动有实际的促进作用,这能够保证大多数学生在此过程中受益良多。教学方法需要多样化发展,包括增加创业作业竞赛内容,增加课下交流平台以及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意识得到相应的提升,还包括学生参与实际的创业项目,累积经验以及自我见识。

工商管理专业创业途径学士学位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8000字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工商管理大专毕业课题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工商管理专业选题

(三)教学评价改变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发展途径之三就是改变教学评价,具体操作就是改变最终的教学成绩评价方式,学生创业计划书、创业总结、实践成绩以及参赛成绩占总成绩的60%,理论学习成绩以及创业理论成绩占30%,剩余的10%是学生的自主实践以及自我调查内容,并且成绩的获取不单单取决于教师的评价,还取决于相应的实践参与人员以及场所负责人的评价,还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打分有关。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自我创业,以及与同学合作计划参与的项目并且实际的参与来取得加分,这些评价分数直接与学分挂钩,评价的高低直接决定最终获取学分的高低。

三、结束语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发展途径分析的意义在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创业成功率提升,分担社会就业压力,有利于促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第2篇

人文精神关心人的发展的目的与意义,它的对象是人,是在对人的存在的价值、合理性、人类前途等进行理性探询的过程中产生的。它追求对人的本质、潜能的发掘以及个性的张扬,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展现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求善求美是其核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国家的经济建设呈现出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发展景象,干部职工的工资待遇、福利补贴、住房标准、生活条件也随之不断的改善和提高。但由于各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区域的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干部在工资待遇、生活福利等个人收人方面出现了悬殊过大的问题,致使在人才队伍中造成了待遇不公平、心里不平衡、情绪不稳定、工作不安心和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要确保边远地区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壮大,必须按照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和用待遇留人的总体要求,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制度,

二、构建服务型、高效型工商队伍

针对极少数干部“吃拿卡要”不廉行为、“懒散冷硬”不勤现象,我们从教育、制度和查处三个环节入手,通过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引导干部树立“不想”不廉不勤的意识;强化规章制度制约,构建廉政纠风的防范机制,形成干部“不能”不廉不勤的环境;狠抓制度规定的落实,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惩处力度,营造干部“不敢”不廉不勤的氛围。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良好的工作环境,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充分认识到员工的热情和他们的渴望。每一个员工对工作都充满着热情与梦想,他们希望在职业生涯中感受到成就感。工商系统应注重引发员工参与到企业中的`热情,并将此热情转发成动力。给员工一个框架——明确说明要考虑的各种因素,清晰地表明日的和要求,然后,让每一个员工明白怎样靠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尽可能地不规定其工作过程中那些能做,那些不能做。领导者应该是“要什么东西”的领导,而不是“该怎样做”的领导,让员工尽可能抛开“做任何事都依靠领导”这根拐杖,破釜沉舟,依靠自己。当员工发现创新性的方法去赚更多的钱,而又不一定总想打破规则时,就不必拿太多的框框来约束他们。给员工一切可能的机会,将员工的这种动力带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大胆改革干部任用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人才竞争上岗制度,大力支持、鼓励人才积极参与竞争,为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全面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创造性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营造环境,保障推进

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三个过硬”的能力建设目标,就要投入力量,制定能力建设规划。在具体规划指引下,实行项目式管理,确保能力建设质量。实行工程式推进,提高能力建设推进工作的系统性。还要多形式推进,努力解决实现能力建设目标的“桥”和“船”的问题。一是开展大教育。在完成“规定动作”学习内容的同时,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趣味性,在引导系统全员知荣辱、明礼仪、重品行上下功夫。同时不断丰富能力建设“自选动作”的内容,使学习内容和知识呈现多样性。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干部职工多看书,每个干部职工每季度至少选读一本书;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知识性讲座,多进行一些专业性、案例或人文科学方面的研讨活动,激发系统全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在人文建设中,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尊重,是员工队伍最为理想的成长环境,所有员工都有权力为自己的工作生涯做出规划。领导人应当学会用心倾听员工的心声,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他们以信任、支持、帮助和鼓励,员工们才能精神振奋,干劲倍增,心无旁顾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五、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第3篇

1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专业英语双语教学开展的意义

近年来, 在全球化加速的趋势下, 英语越来越显示出世界语的作用。和一般高校一样, 独立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也面临着新时期人才培养国际化与应用化的新要求;同时, 基于独立学院生源一般、师资队伍不成熟的实际情况, 在独立学院工商管理本科的教学中适时、足量引进和不断加快管理学专业英语的双语教学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1 管理学专业英语双语教学是基础英语的应用化升级

一般的, 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 (一至二年级) 和应用提高阶段 (三至四年级) 。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 达到四级或六级英语水平后, 必须修读应用能力提高阶段的专业英语 (Subject-Based English, 简称SBE) 。

管理学专业英语 (English for Management Sciences) 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 (一至二年级) 后, 所必须修读的、使用英语为表述载体的管理学专业知识课程。对该课程应用双语教学模式, 不仅是保持大学英语教学连续性的高级阶段, 而且是切实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性教学环节。

1.2 管理学专业英语双语教学是对管理学理论的国际化拓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 能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熟练运用母语和外语的双语人才已经成为人才需求市场的一个热点, 管理类人才亦不例外。作为一门一级学科, 管理学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 管理及管理人才的标准日益国际化, 这要求我们的管理学教学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跨文化管理环境。

因此, 管理学专业英语在传统的管理学理论教学基础上, 一般通采用相关西方的管理学原版教科书, 或以英文为载体编写适应管理人员和相关专业学生对于管理基本理论和英语应用能力方面需求的教材。对该课程应用双语教学模式, 旨在帮助学生应用英语来学习管理学专业知识, 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外语的运用能力, 这是拓展学生国际化素质的重要手段。

1.3 管理学专业英语双语教学是进一步提升学生英语应试与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般情况下, 独立学院的生源素质确实逊色于一、二本高校的生源, 学生从整体上看在学习的自主性与自控性上不如一、二本高校的同学, 这往往导致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对于基础英语的学习与掌握逊色于一、二本高校的同学 (这一差距直接体现在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和考研英语的过线率上) 。

因此, 一般开设在大三第二学期的管理学专业英语课程, 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 对其的学习除了上述提高应用能力与开拓国际化视野的作用之外, 实际上还起着复习巩固基础英语学习的重要作用。由于该课程几乎是大学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最后的正式课堂英语学习机会了, 因此该课程的教授在很大程度上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和考研英语的过线率。

2 管理学专业英语双语教学的难点

从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至今, 我国采用专业英语双语教学实践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尽管有相当的师生对双语教学的效果抱以肯定态度。但是, 学生们的普遍反映是, 英文口语难以听懂、课堂缺乏互动、授课节奏拖沓、有些西方管理知识完全不符合中国企业的实情。因此, 虽然大多数学生均对双语教学有期待, 但亲身经历后往往感觉实际收获与期望有相当差距。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管理学专业英语双语教学的老师, 笔者认为导致这一局面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

2.1 授课师资能力欠缺

应该说专业英语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全面开展还只是近十年来的事情, 作为新生事物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而, 成熟的教学经验的缺乏, 以及较之普通专业理论课程更复杂的备课、授课要求, 都集中导致了现有授课师资队伍的能力缺陷。

第一, 教师备课难度大。

管理学专业英语双语教学摒弃了那种在高校“教英语的老师只教英语不教相应学科知识, 而教相应学科知识的老师不使用英语”的情况, 将英语能力培养与专业理论学习相结合。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 首先应该广泛研读管理学相关专业书籍、学术专著及文献资料, 做到对本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全面与深入的见解。

其次, 教师的备课还要注意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理念进行创新, 不能使专业英语课堂流于基础英语的形式;从而让学生在双语学习环境中彻底掌握对管理学知识的“听、说、读、写、译”这五种综合技能和交际能力。

第二, 授课中“中—英”双语难兼顾。

管理学专业英语是一门很特殊的课程, 它的双语授课过程不仅是大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学英语的理论应用延伸学习。在双语授课过程中, 如何把管理学这一门应用性、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与英语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得同学们一方面不至于如坠云雾般听不懂;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形成“英译中”的课文阅读, 对于授课教师的管理学理论功底与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2 教学教材存在缺陷

第一, 教材编译存在问题误。目前, 一部分管理学专业英语教材实际上是由英语专业的专家组织编译的, 这些同志在英语翻译水平上一般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与应用能力, 但是, 由于他们毕竟不具备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的知识理论背景, 因此在教材的编译中难免出现因专业知识背景不足而导致的翻译失误。

例如:《管理学英语》 (卜玉坤2002年) 第12页中谈到“Although workers don`t particularly like such close monitoring, turnover actually dropped when the new system was implemented”, 对应在该教材第225页的翻译为“尽管工人并不喜欢这样严密的监控, 但在新制度实施时, 营业额实际上下降了”。这一翻译中对于“turnover”一词的处理值得商榷, 本文认为该词在这一语境中应该翻译为“人员流动率”更加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全句的正确文意应该是“尽管工人并不喜欢这样严密的监控, 但在新制度实施时, 企业的人员流动率实际上下降了”。

第二, 教材内容机械, 缺乏应用性内容。

目前, 国内的管理学专业英语教材在主体内容上一般采用西方经典英文教材的摘编, 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 教材中阅读理解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 及阅读应用 (Reading and Practice) 之后的内容往往流于形式。一般教材确实会列出听力训练 (Listening Training) 、口语训练 (Speaking Training) 、写作训练 (Writing Training) 等内容, 但是实际上这些教材中的“听力训练”往往就是将四六级英语听力内容的简单附录, “口语训练”成了“技巧描述”, “写作训练”成了一般英语小作文, 明显缺乏专业导向或是实践可操作性。

2.3 教学方法普遍陈旧

当前专业英语的双语教学, 很大程度上是机械照搬基础英语的授课模式。授课时课堂上多数是“以教师为中心”将文章从头至尾逐字逐句翻译并讲解单词与语法, 和基础英语课程没有太大的差别。这导致:一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 觉得基础英语就没学好, 现在又来了专业英语, 畏难情绪很大;而另一些英语基础好的学生, 则认为专业英语课程与基础英语一个味, 对考研的英语复习帮助不大, 学了也没啥用处。

2.4 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偏差

很多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认识就停留在四六级过关上。一旦通过了四六级考试, 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动力就明显不足, 对专业英语课的学习缺乏自觉主动性。同时, 又由于专业英语词汇量偏大、文章内容一般较基础英语艰深枯燥, 一旦教师讲授方法单一, 最终导致许多学生把这门课程看成是为修学分不得不上的课, 以至于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三、四年级英语水平不仅不能再上一个台阶, 反而出现滑坡下降的趋势。

3 创新管理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建议

针对上述管理学专业英语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课题组经过近三年的教学改革实践, 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管理学专业英语双语教学进行创新改革。

3.1 加强教材建设

首先, 教材的编写团队应该由高水平英语教师与高水平专业教师共同组成。以保证教材英文翻译的专业与精准。同时, 编写团队也应该多参考外文资料或相关专业书籍。

其次, 教材的能力拓展内容应该加强专业导向与实操性。可以适当使用“商务英语 (BEC) ”、“国际商务口语”、“国际商务函”等内容来充实教材中的听力训练 (Listening Training) 、口语训练 (Speaking Training) 、写作训练 (Writing Training) 部分。

再次, 管理学专业英语的教材内容应该跟上国内外最新的发展, 涉及相关的前沿热点, 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切实提高教师水平

管理学专业英语双语教学的课堂核心是授课教师。在选择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环节, 学校应该注意优先选择有多年海外学习背景或外资公司管理工作经历的教师来讲授, 这些教师往往能够根据学生接受能力比较自如地切换两种语言讲授专业知识并组织课堂讨论。

此外, 该课程的教授老师要积极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如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 力求树立与时俱进教学理念。有条件的情况下, 教师应该去英语语言国家学习、进修或从事研究。

3.3 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要明确管理学专业英语教学目标, 围绕专业交流的实际需要, 在双语教学中使学生掌握专业方面的听、说、读、写、译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真正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信息, 并熟练地交流信息。

本课题团队的教学实践显示:教师不是“主宰课堂语言活动的惟一权威”, 也不是“向学生提供语言知识的惟一源泉”, 而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指导者“instructor”、教练员 (trainer) 、促进者 (facilitator) 、好老师 (good teacher) 、好朋友 (good friend) 。其主要作用是引导、示范、推动、激励学生用恰当的方法积极进行语言知识学习积累和语言实践运用活动。学生是语言学习和实践的主体, 是课堂的真正“主角”。

同时, 基于独立学院生源学习能力偏弱的特点, 双语教学也可以适当结合与英语四六级、考研相关的内容 (这些考试的阅读文章中有大量的经济管理类文章) , 从而在理论教学的同时, 为学生的英语“再学习”提供帮助。

4 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管理人才必须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 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经营理念, 实现与国际市场的真正接轨。而所有这一切的最终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直接用外语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商务英语交际的技能。因此, 必须将外语教学向专业知识领域扩展和延伸, 并在教授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双语教学。同时, 我们的研究认为:结合独立学院的生源及师资特点, 管理学专业英语的教授过程中也应该适当加入英语四六级、考研相关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倪跃峰.高校本科阶段中英双语教学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 2007, (5) :226-229.

[2]蒋秀凤.管理学专业英语的教学体会与探讨[J].海外英语, 2011, (4) :38-39.

[3]鲁淑芳.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充实内容科学评价——管理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3) :138-140.

[5]章琳.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问题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 2008, (12) :129-132.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第4篇

安徽安庆市第一中学魏巍

A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而设立的应用经济学科。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的主攻方向:一是国民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等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与方法的应用;二是国民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转轨中的国民经济运行、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三是地区经济与城市发展的理论等。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在我国本科专业目录内是属于经济学门类专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虽然涉及管理学和宏观经济管理,但从其产生、主要内容、课程设置、学科属性以及最后授予学位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是属于经济类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是国内较早开设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的高校。

Q请问什么是学位?学位与学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广东肇庆市二中胡华

A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我国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博士后”不是学位,而是指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予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

学位不等同于学历,获得学位证书而未取得学历证书者仍为原学历。取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却不一定能够获得学士学位证书。同样,取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证书的,不一定能够获得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现在经常出现将学位与学历相混淆的现象,如有的人学历为本科毕业,以后通过在职人员学位申请取得了博士学位,这时,学历仍为本科,而不能称之为取得“博士学历”。在职申请学位不是学历教育。申请人在获得学位后,只表明其在学术上已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具有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的同等学力(学习能力的“力”),不涉及学历。因此申请人的学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Q请问社会工作专业是培养什么人才的?它跟社会学专业有什么不同?

上海市浦东区李国林

A社会工作专业是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社会学是社会工作的相近专业,它们同属于法学门类下的社会学类专业,本科毕业后授予的学位都是法学或哲学学士学位。社会工作的主干学科是社会学,社会学的主干学科是社会学、法学。在课程设置上,社会学更注重史论,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更强一些。

Q我报考了表演类专业,请问时装表演专业考试对考生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山东青岛市实验中学向芸芸

A时装表演类专业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学习时装表演专业的素质:

基础条件测试:骨骼——头型小,肩宽,窄髋,四肢修长;身材——身材挺拔,比例适中,无明显赘肉,体态健康;皮肤——健康、光洁、无明显疤痕;发质——光亮、浓密;五官——线条清晰,轮廓有特点,具有雕塑感;脸型——脸型线条分明,脸小,脸颊无脂肪堆积;手型——手指修长,手背无过多集肉,活动灵活自如;腿形——大小腿围比例适中,挺直修长,双腿合缝;牙齿——整齐、洁白,大小适中,无异型牙;仪态——自然、大方、热情、潇洒;语言表达能力——自我介绍语言流畅,意思表达准确,无口吃,有一定的普通话基础;回答问题迅捷、准确,充满自信。

基本测试:身高、体重、三围、肩宽、比例符合时装表演专业的要求。

艺术素质:步态要求步伐矫健、潇洒有力,颈部挺直,背部平整,直线行走不偏不离;音乐节奏感要求准确表现主考老师给出的节奏示范;平衡能力要考查平衡及旋转能力;

艺术表现力:艺术特长展示(声乐、器乐、小品表演等)和镜头感(镜头前表现力及上镜效果)。

Q我想了解一下会计学专业,请问跟它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有哪些?

甘肃省敦煌市王焱

A会计学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法学等。不同学校开设课程会有所差异。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大部分院校都开设有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读期间修满规定学分毕业,符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会计学属于工商管理大类,这一大类专业与之相近的专业有审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等。

Q我想成为一名宇航员,请问怎样才能成为宇航员?需要报考哪些学校的哪些专业?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中学邓春奇

A宇航员主要分为驾驶航天员、任务专家航天员和载荷专家。载荷专家主要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一般来讲,前两类宇航员一要学习飞行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天文学和宇宙航行学,以及火箭和飞船的设计原理等,学习载人飞船总体和各分系统的工程技术知识;二要进行相关分系统船载设备的单项操作技能训练,主要包括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制导导航和控制分系统、仪表照明分系统、飞船上的乘员分系统;三要进行飞行程序和任务训练,学习各种飞行文件,包括飞行程序、任务内容和技术要求等;最后是利用各种模拟器,主要是飞行模拟器,进行飞行训练,内容包括正常情况下的飞行训练、应急情况下的飞行训练,在飞行中发生故障时对故障的检查、判断和处理。一般来讲,宇航员候选人要经过三年左右的训练才能成为正式宇航员。在这三年的训练中,头一年为基础训练,第二年为高级训练,最后还有7个月至一年的专门强化训练。因此,你可以报考航天类专业或者飞行类专业。

目前,我国的航天类专业包括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等专业。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大学等院校的航天类专业较强。这类培养的主要是技术类宇航员。

目前,飞行类专业有飞行技术、航空飞行与指挥、航空

工程等专业。空军飞行员由中国空军航空大学培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也培养飞行人才。我国航天员大多是从飞行员当中选拔出来的。

Q我儿子是广西武宣县中学高三学生何承恩,他的英语口语、笔试都在年级1、2名,而且喜欢对外汉语专业,国内大学都有哪些学校开设了外汉语专业?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

何承恩妈妈何玉玲

A对外汉语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因此,你儿子英语成绩好,对学对外汉语专业是一种优势。

目前,我国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遍布全国各地,有北京语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辽宁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广西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南昌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延边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近200所大学。

Q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河南商水一高范孟孟

A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方向比较广,主要有以下几个:1、教师。要求文笔好,口才好,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2、各类编辑职务。要求写作能力强,知识面比较广,具备一定的策划、组织能力。3、文秘。要求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扎实的公文写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较高的英语水平。最好能有相关资格证书。4、文案策划人员。要求很高的文字驾驭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广告专业知识。5、公务员。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公务员应该具备的能力。每年公务员招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人数相对较多。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总体供大于求,但需求量比较大。如果你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对文学及写作又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报本专业。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比较平稳,不那么热门。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第5篇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公共服务

长期以来,中国的城镇规划只注重了对城市的规划,对农村的规划编制比较薄弱,而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更是缺乏系统性研究与实践,使得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有明显差距。

一、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全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比较落后,公共服务的基本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民最基本、最急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保障不足

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居民生存状态和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农民最关心、最基本、最急需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建设滞后,保障不足。

(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缺乏协调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大部分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建设的随意性比较大。不同公共服务设施过度的分散建设造成空间上的支离破碎和用地的浪费;同类公共服务设施由于各行政主体和部门对建设的方式、时间和使用等问题意见不统一,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医疗、教育、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偏低,部分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另外,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农村社会保障性项目建设亟待加强。

(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区域不平衡

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城镇较为密集,交通也较为发达,依托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本能满足对乡村地区的服务。但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城镇较为稀疏,人均享有资源明显匮乏。

(五)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的问题

多年来,国家公共服务设施仅对城市居住区和镇建设有相关的规范标准和管理要求,而关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方面缺项,没有具体提出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规划及配置要求。

二、造成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的原因

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与城镇差距之大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一)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重城镇轻农村的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城市和工业的发展,而忽略了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缺乏城乡统筹、系统协调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二)投资主体单一,投资不足。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在消费上的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它区别于一般的私人物品。如果由私人投资会导致供给的缺失或消费的闲置与不足,因而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就被当成了“福利品”,政府几乎成了惟一的投资者。然而,政府拨款毕竟是有限的,没有能力来承担并供给全部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三)相关规范和标准指导不足。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导方面的规范标准存在欠缺,对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指导不够具体。相关规范的不足使得农村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缺乏依据,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要建什么、怎么建都不明确。

三、城镇化过程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对策

由于城乡的地区差异和面临问题的不同,对于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规划的方法也有所差异。根据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制定适宜农村地区特点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模式。

(一)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原则

1.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原则。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纳入村庄规划的一部分,统筹协调并充分利用城市设施资源,差别配置,实现资源的共享和综合利用,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体化。

2.远近兼顾原则。既要考虑近期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到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长期发展趋势,适应农村地区未来人口分布变化。

3.以人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帮助农民改善农村最基本、最基础、最急需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应与城乡居民点布局、城乡交通体系规划相衔接,尽可能贴近农民,生活便捷,共享方便,为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4.因地制宜原则。不同类型的村庄,应结合自身周边的建设情况采用不同的设置标准。

5.集中布置原则。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应尽量布置在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同时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之间的互补性,应将各类设施尽量集中布置。如文化体育设施、行政管理设施可适当结合村的公共绿地和公共广场进行集中布置,从而形成村公共中心,也为村民的休闲、娱乐、体育锻炼、交流等各方面的需求提供便利。

(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

1.对于人口密集、交通便捷的东部地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可结合镇(乡)基础设施配置,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可适度降低。

2.人口密度较低、较为分散的西部地区,村庄可能承担较多的服务职能,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可适度扩大。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第6篇

1.1学术论文研读量较为缺乏,研读深度较浅

尽管在专业文献研读的课程中,教师总会要求本科生在日常要增加对学术论文的阅读量,这对于本科生熟悉学术论文的基本逻辑、专业术语和写作模式颇有益处,但部分本科生却充耳不闻、置之不理,本科生的阅读量不足的突出表现之一在他们呈交的各类课外学术研究课题申报书中可见一斑,如申报书中基本上没有文献梳理与述评的部分,研究问题的提出缺乏必要的文献基础,研究的内容与现有研究的关系没有涉及,甚至有些申报书连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具体研究内容是什么都模糊不清,等等。虽然有些本科生的课外阅读量较为充分,但就阅读的内容来看,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实用性较强的期刊与文献,例如行业动态、管理实践等,而对于那些学术味道浓厚、最具学术权威性期刊以及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了解却置之甚少。就阅读的深度而言,他们一般只会浏览论文的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等内容,对于论文的具体内容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技术等却基本都一一略过。总而言之,本科生的阅读量仍较为缺乏,阅读深度过于肤浅,而且多为短期行为,缺乏对权威文献的精读与思考。

1.2学术论文研读技巧缺乏,研读能力薄弱

在工商管理专业文献研读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本科生常常抱怨不懂得如何检索学术论文,而且学术论文中的专业术语繁多,内容晦涩难懂,尤其是不少工商管理研究的前沿文献属于令不少本科生阅读前就心生畏惧的外文资料,不同文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难以把握,对文献的发展脉络模糊不清,这些都说明了他们尚未掌握学术论文的研读技巧缺乏,研读能力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第一,他们没有在认真领会课堂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的资源自选主题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从而未能形成实用的文献检索技能;第二,他们对学术论文里提出的研究问题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没有感性认识,不明白其要解释的管理现象的概貌和细节,从而难以理解论文作者研究该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与重要性;第三,他们对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了解较少,对学术论文中各部分的作用不明确,从而难以捉住学术论文的精华部分;第四,他们的知识结构不完善,对于众多专业学习中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把握不到位,从而难以读懂学术论文中理论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内容;第五,虽然目前本科生的外语水平比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他们往往缺乏对专业外语的系统学习与训练,从而对专业词汇以及专业文献中出现的大段长句、难句感到无所适从。

2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文献研读的改善对策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促进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文献研读质量的提升。

2.1优化课程考核评定方式,促进本科生对专业文献的研读意识和习惯

目前专业文献研读课程的考核往往是形式大于实质,其对学生研读专业文献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往往存在不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调整成绩评定方式,以改变本科生对专业文献研读课程的学习意识与投入。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加大专业文献研读成果(如书面汇报、课余练习和课堂陈述等)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中的比重,从而引导和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文献研读习惯和意识。由于大部分本科生都比较关心自己的必修课成绩,因此教师在平时成绩的评定上加大对学生专业文献研读成果的奖励力度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研读专业文献的兴趣和主动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启发和团队协作精神。另一方面,在期末考核中设置一些与专业文献推荐清单中所列内容直接相关的题目,并要求学生在考前复习时对这些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记忆和理解,促使学生在考前复习中进一步巩固对工商管理专业经典论著的融会贯通,从而促进他们在强化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专业文献的研读意识和习惯。

2.2提供专业必读书目的详细清单并规定阅读汇报的内容,以加强本科生学术论文的研读量与研读深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学术论文的研读量与研读深度,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向学生提供一个工商管理专业的推荐研读著作及论文清单,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该清单中选择规定量或以上的著作和文献,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分阶段研读这些著作与论文并定期以个人作业或小组作业的形式提交研读汇报,研读汇报主要可包括以下内容:研读著作或文献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不足之处及其改进。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详细审阅这些研读汇报并据此分析学生研读专业文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在课堂上澄清这些问题以及提供正确的研读指引,从而有利于切实改善学生的专业文献研读深度。同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形成制定选题的文献综述,文献梳理与述评有助于扩充学生的研读面,从而进一步增加学生的专业研读量。

2.3重视传授本科生专业文献的查阅和研读技巧,培养他们专业文献研读能力

上一篇:二年级写字课教学设计下一篇:新风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