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礼仪范文

2024-09-19

尊重礼仪范文(精选8篇)

尊重礼仪 第1篇

马庙小学红领巾广播站广播稿

****年**月**日(第周星期)

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大家中午好!

踏着优美的旋律,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播音员:

我是播音员:

今天我们为大家讲讲安全,希望大家喜欢。

“有一支歌,我们天天都在吟唱;有一支歌,就像鲜花四季开放;这支歌的名字叫礼仪,它的历史源远流长„”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校园礼仪!

我们的祖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孔融让梨”、“张良拜师”、“廉蔺交欢”永远是我们值得骄傲和学习的典范。如今跨入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已成为我们参与竞争的一项基本才能。而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又必须从文明礼貌抓起。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孔子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

其实,我们从小就已开始接受礼仪教育:不乱扔纸屑、爱护清洁卫生、见到老师和客人主动问候、礼貌待人等等。但是我们很多同学都没有养成文明的习惯,把礼仪丢在一边不管。更遗憾的是在升旗议式中,我们都没有做到肃立致敬。升国旗、奏国歌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国旗下的我们要严肃认真、精神饱满、庄严肃立、目视徐徐上升的国旗、向其行注目礼,而不应该弯腰、低头或者瞻前顾后、东张西望。这是对国旗和国歌的尊敬也是不负于“礼仪之邦”这个美誉的起码行为。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国家都不 尊重,那么凭什么去让别的国家来尊重我们呢?

在一般的社会交往中,我们更要尊重别人,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一个人的仪表、仪容、仪态可以让人一眼便知道你的修养。歌德就说过:“一个人的礼仪,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所以如果想要让别人尊敬,让自己尊敬,就首先要去尊敬别人。相信我们都知道“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所以让我们传承起礼仪的使命,展示出新世纪学生的精神风貌,让文明礼貌的芳香弥漫遍我们美丽的校园。谢谢大家!

下面是五年级的朗读展示: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又到说再见的时候了。今天的播音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收听,再见,再见!

尊重礼仪 第2篇

大班礼仪教案尊重他人1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红绿灯牌子、画有十字路口(有斑马线)图片

字卡:交通安全、红灯停,绿灯行、

音乐《去郊游》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进场,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出去郊游喽,大家开心吗?

哎呀,这里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二、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小朋友们,看看我们坐的队行像什么?十字路口的学问可多了,现在我们就在十字路口做个游戏。老师请出两个司机,三个骑车的以及两个行人。

参加游戏活动的孩子听到老师说完“开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对面出发。其他孩子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1)小朋友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

(2)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可不行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3)(教师拿出信号灯标志)这是什么?谁能编句儿歌来说说信号灯的作用。(将标志贴在黑板上)幼儿回答后出示字卡“红灯停,绿灯行”。

(4)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怎么过马路

师小结:小朋友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走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要两边看一看,没有车子才能走,要慢慢走,不能乱跑。

三、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玩法:请一个小朋友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其他小朋友当小司机,过马路时要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违反罚停玩游戏一次。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能把马路的空地当作游戏场。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礼仪习惯。

3、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选出三名幼儿与教师排演情景剧,演示在马路上玩耍的场景。

基本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小朋友表演的一个小情景剧。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表演中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2)三名幼儿与教师排演一个简单的情景。演示在马路上玩耍的危险片段。

2、关键步骤:

(1)提问:“刚才是在哪?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你认为小朋友哪点做得不对,他们应该在哪玩?

(3)如果小朋友约你到马路上去玩,你会怎么做?

3、示范后与幼儿团讨:

(1)我们可以选择在什么地方游戏最安全?

(2)如果球之类的玩具滚到了马路上,你该怎么办?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重新改编刚才的情景小情景剧,并分组表演给大家看。

2、提问:我们在玩追跑游戏时要注意什么?(要看周围是否安全)

大班礼仪教案尊重他人2

活动目标:

1、学习日常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并在适当的场合运用。

2、初步培养文明礼貌行为和意识。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和叫声。

二、让幼儿根据故事中的情景学说礼貌用语。

1、教师一边演示玩具,一边说故事:小兔和小狗是好朋友,它们经常在一起玩。有一天,它们在家里一起搭积木,小免想用一块方形的积木搭屋顶,可是小兔没有,它看见小狗那里正好有一块。它该怎么样向小狗借玩具呢?

2、小结:当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应该要说“请”,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兔说的话吧!幼儿集体模仿。

3、继续讲故事:小兔子对小狗这么一说,小狗就把方形积木借给它了。这时,小兔应该说什么呢?

4、小结:当你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应该说:“谢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小兔是怎么样向小狗道谢的吧!

5、幼儿集体模仿。

6、教师继续讲故事:它们俩在一起玩了一会儿积木。这时小狗看见外面天气真好,便对小兔说:“我们一起出去玩吧!”小兔高兴地答应了。它们来到草地上,小兔和小狗玩起了转圆圈的游戏。它们一起转呀,转呀,小狗玩得太开心了,一时间忘了要和小兔抓紧手,突然,小兔一下子被摔在了地上,它“呜呜”地哭了起来。小狗这时应该怎么说呢?小兔又会怎么回答呢?

7、小结:不小心伤害到别人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原谅别人的时候就说“没关系”。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兔和小狗的对话吧!

8、幼儿模仿练习。

三、请幼儿看幼儿用书,让幼儿体验一下如何学说礼貌用语。

1、小朋友们,看看书上画了些什么?猜猜他们在说什么?2、小结:书上的小朋友和刚才故事里的小兔和小狗一样都很有礼貌。需要别人帮助时应该说“请”,当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要说“谢谢”,不小心伤害到别人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原谅别人的时候就说“没关系”。

四、拓展幼儿经验,让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属于礼貌用语。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说哪些礼貌用语呢?2、小结:进幼儿园时应该说“老师早”,回家的时候就说“老师再见”,这些都是礼貌用语。

活动反思:

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结合,选择了幼儿关心和感兴趣的主题,因此幼儿能够始终积极参与其中。尤其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参与的热情;由于幼儿在课前积累了相关知识、收集了大量的材料,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做到踊跃发言,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活动的结尾使活动更加丰富,在成人的配合下,幼儿走向街头的宣传,使幼儿体验到作为文明礼仪小天使的快乐与成功。

大班礼仪教案尊重他人3

教学目标:

1、懂得我们吃、穿、用的物品都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成果,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

2、愿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挑吃穿,不乱用钱。不攀比,不讲排场,不奢侈浪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

难点:生活中,做到不挑吃穿、不攀比、不讲排场、不浪费。

教学准备: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活动、写调查报告。干净整洁教室的图片、脏乱教室的图片、教师备课、整队、打扫、批作业的照片。

学生:调查老师一天的工作量。收集选择与课题有关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例,观察身边与主题有关的现象。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感受劳动最光荣

1、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2、师: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所以有人说“劳动最光荣”“劳动成果要珍惜”。

3、那劳动成果指什么?

(出示劳动者和相对应的劳动成果的图片。)

4、了解了什么是劳动成果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三课《劳动成果要珍惜》。同时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1、懂得我们吃、穿、用的物品都是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成果,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

2、愿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挑吃穿,不乱用钱。不攀比,不讲排场,不奢侈浪费。

二、事例展示,明白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1、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个图片,(教室又脏又乱的图片和值日生值日的过程图片。)孩子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我们的教室变得又脏又乱,这时,是我们的值日生,用他们那一双双勤劳的双手,经过辛勤的劳动,再一次让它变得干净整洁了。在这样的.教室里生活,学习,你的心情怎样?

2、你想对那些付出辛勤劳动的值日生说些什么?(小组讨论)

可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发生了,请看(教室里,课桌下有废纸的图片),曾经干净整洁的教室,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相信每个同学看了,心里都不是滋味,看到这些,老师还是想请值日生来谈谈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或看法。相信,这时每个值日生的内心都会大声地喊出:“请珍惜我们的劳动成果!”

3、所谓劳动成果,就是别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付出了汗水,甚至付出了生命所换来的一个好的结果,对于这样的劳动成果,我们应该——珍惜。(同时出示劳动成果的概念)

4、了解这些以后,我觉得刚才的同学也会为自己的行为而后悔,今后你会怎样做?

学好礼仪的关键:学会尊重和遵守 第3篇

一、尊重他人

尊重, 从字面的意义是指尊敬、敬重。即用真诚的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以平等的姿态与人沟通, 而不是以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的态度对人, 伤害别人的自尊。当你尊重别人, 别人也尊重你, 而当你打骂、嘲笑、讽刺他人时, 你正在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上设置障碍。在家里, 你与父母;在学校你与老师、你与同学;在单位, 你与领导、你与同事;在社会上, 你与公民等等, 如何相处呢, 那就是要互相尊重。美国诗人惠特曼曾说:“不尊重他人, 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那么, 如何去尊重他人, 我认为要做到八个学会:一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 包括尊重别人从事的工作, 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例如:上课认真听讲, 按时完成作业是对老师辛勤劳动的尊重;见到杂物捡起来, 保持校园环境的卫生, 是对同学劳动成果的尊重。二学会打招呼, 与人见面, 热情打招呼,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老师、学生见面相互问好、友好相处, 这就是文明校园的体现。三学会轻声慢语:公共场所, 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等等。四学会倾听:是用心倾听别人的发言, 不打断别人的讲话, 不随意插嘴。五学会着装, 仪容仪表要整洁得体、符合担当不同角色的需要。六学会谦虚:要有谦虚的态度, 不吹嘘自己, 不要觉得高人一等, 说话时不要盛气凌人。七学会说话:注意言辞得当, 有人认为既然是“铁哥们儿”“好朋友”, 对方自然不会计较自己说了些什么, 因此不分场合, 不加措辞, 也不看朋友的心情, 有什么说什么,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言辞刻薄, 让他人十分尴尬, 在公众场合下不了台, 伤害了他人的感情却不自知。八学会承担:敢于承担责任, 不把责任随意推给别人。

二、遵守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 要想被人们接纳, 便要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的必要的行为准则, 如果格格不入, 就不能被社会承认和接纳。那么, 要想成为一名讲礼仪的人必须树立规则意识。规则意识, 即人们在遵守这些制度或章程时所具备的良好态度和习惯, 或者说是人们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社会是一个整体, 规则意识决定着一个人终生适应社会的程度, 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形象, 甚至影响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命运。规则带来文明, 规则带来发展, 规则带来进步。那么, 如何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呢?我认为要做到四个做起: (一) 从遵守校规校纪做起; (二) 从遵守考场纪律做起; (三) 从遵守专业技能操作规程做起; (三) 从遵守社会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做起; (四) 从遵守竞赛规则做起。使学生懂得法规、校规、交通规则、游戏规则、文明公约、道德规范、考试规定……哪一个规则都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既然有“规则”, 就得按“规定”办事。“规则”是人类自己制定的信条, 没有规则意识的人将无法在社会立足。

尊重:文明礼仪教育的核心内涵 第4篇

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中小学生应该掌握与自己有关的礼仪知识,这既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为其一生事业成功、生活幸福奠基。但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时,我们常常会忽视礼仪的实质,抓不住礼仪教育的核心。笔者以为,学校礼仪教育的实质是尊重,尊重与礼仪紧密相连。

一、礼仪与尊重的统一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言语、体态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就很重视用礼仪表达尊重的情感。西周时期,我国有很多礼仪,这些礼仪对维持当时的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的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西周后期,诸侯坐大,礼崩乐坏,于是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极力维护礼仪,其实,他维护礼仪的目的是表示对周王朝的尊重。

尊重与礼仪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国号称“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用礼仪来表达尊重之意,在这方面孔子堪称楷模。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文”和“質”是两个很重要的概念。“文”是指人的外在文饰,这里可以理解为礼仪;“质”是指人的内在思想品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真心尊重他人。孔子认为“文”与“质”应该是统一的,“文”与“质”的统一,也就是礼仪这种外在形式与尊重他人这一内在品质的统一。

在“文”和“质”中,孔子首先看重的是“质”。孔子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也就是说,没有仁德之心作为内容,“礼”和“乐”这些形式也就失去了意义。《论语·佾第三·绘事章》中记载,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画)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时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在孔子看来,如果“质”和“文”不能兼顾的话,与其讲究空洞的形式,不如来点真情实感。孔子要求“文”和“质”要一致,形式和内容要和谐。

孔子主张“质”为先,但并不轻视“文”,因为“文”是“质”的表现。孔子很重视“礼”的作用,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主张“非礼无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人们“克己复礼”,以实现“仁”。这些广为人知的话语都充分表现了他对“文”的重视。

“质”和“文”的关系实际上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所以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就是说,一个人具有朴实的道德本质,如果没有相应的礼仪形式来规范修饰,就会显得粗野;而过分讲究外在形式,缺乏真情实感,就会显得虚伪造作,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又注意外在表现形式的人才是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文质彬彬”就是孔子对君子的要求。

借用到礼仪教学上,实际上孔子是告诉我们,只有尊重还不行,还要通过一定的礼仪把自己的尊重表达出来;光有礼仪也不行,必须从内心表达自己的尊重。

二、礼仪的实质是真诚地尊重他人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而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那么,我们如何向他人表达自己的尊重呢?孔子曰:“礼者,敬人也。”意思很明确,“礼”就是尊重别人。英国礼仪学家约翰 洛克也说:“离开了真诚,一切礼仪都将是傲慢的、虚伪的。”可见,在中外哲人的心中,真诚的尊重是礼仪的灵魂。

“尊重”二字,是礼仪之本,是待人接物之道的根基。如果不真心尊重别人,礼仪会变得虚伪,一不小心就会露出不尊重别人的马脚。但是尊重不仅仅是礼仪,礼仪只是尊重的外在表现,把对方看成是与自己一样的平等个体才是尊重的内容。尊重绝不是社交场合的礼貌,而是来自于人内心深处对另一个生命深切的理解、关爱、体谅与敬重,这样的尊重绝不含有任何功利的色彩,也不受任何身份地位的影响。

尊重别人,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凡事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同时注意必要的礼仪,不经意间,我们就会收获到他人的一份尊重与敬佩。

那么,在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呢?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真诚地尊重他人。

孔子曾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亚圣孟子也曾说:“尊敬之心,礼也。”《礼记·曲礼》开头就强调“毋不敬”。可以看出古人在礼仪方面很注重“敬”,这个“敬”字就是“诚”,因为古人云“敬者,诚也”。所以,我们符合礼仪的语言、符合礼仪的行动都要发自内心,体现真诚的爱心和善良的道德情感。

礼仪作为一种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它的价值不在于给人多少实际利益,而在于情谊的深浅,这在我们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国有个成语叫“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成语把礼仪的象征意义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礼仪不能表达真实的内心情感,那么,就只能是一种无意义的形式。

在官场和各种社交场合中,经常见到巴结逢迎的场面,那些巴结逢迎的人是尊重别人吗?当然不是,因为他们不真诚。尊重必须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尊重。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领导干部误认为“巴结”就是“尊重”,误以为给自己说好听的话是尊重自己的表现,这是非常错误的。

“尊重”和“巴结”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真心的、实事求是的,后者是违心的、夸大其词、弄虚作假的。

三、中小学礼仪教育要抓住尊重不放松

在学校礼仪教育中,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一些表面的东西,而要引导学生明了礼仪后面包含的更深刻的内涵,也就是说让他们透过现象看实质,看到礼仪所包含的“尊重别人”这一内涵。如果只是教给具体的礼仪而不让他们看透礼仪的实质,在遇到变化了的情况时,他们可能就无法做出正确的行为。

由于现实生活中人和人之间有种种差别,而且人们往往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形式所表达的内容,真心尊重别人并不容易。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从省城大学来的礼仪教授将为同学们讲一节礼仪课。教授先告诉同学们到别人家拜访时应如何敲门。在接下来的课中,教授组织了一次模拟礼仪表演。他让一位同学扮作送水工,自己则扮成主人。“送水工”敲门,进门,然后把水搬进了屋里。教授指出“送水工”三个礼仪方面的细节问题:敲门声太重;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没有带一次性鞋套套住鞋子。

于是,“送水工”和教授又来了一次表演,一切按照教授指点的那样做。所有动作结束后,“送水工”仍然站着看着教授,教授说:“这位同学,你可以下去了。”学员说:“如果有人给我送水,我常常不好意思让他们换鞋,宁可自己拖一下地板。还有,送水工离开的时候,我都会说一声谢谢。教授,我需要一声谢谢。”教授呆住了,继而说了一声“谢谢”。

这个故事很能反映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它促使我们反思:在我们要求别人学会尊重时,自己是否做到了尊重他人?我们是否把尊重别人仅仅看成是一种礼仪?

在故事里教授把礼仪当成了形式,他内心并没有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个体,所以在自己的礼仪课上做出了不符合礼仪要求的事情。所以,在礼仪课上,只有让学生树立起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识,他们才会把礼仪融入自己的生活,并且把自己符合礼仪的行为非常自然地表现出来,而不用刻意地按礼仪行事。

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例如上课前要向老师问好,这个礼仪表达的是对老师的尊重,如果学生没有尊重老师的意识,他就会心不在焉,这个礼仪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由于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古今中外的礼仪有很大差异,但各种礼仪的实质都是一样的。所以,给学生讲礼仪时,我们一定要抓住尊重不放松。

四、礼仪教育不是培养奴才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倡导“民主”“平等”“自由”,而礼仪教育是培养“奴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就不能用礼仪来约束学生。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有些人心存疑惑:礼仪是不是过时了呢?笔者以为礼仪教育不是培养奴才,作为一种表示尊重的外在形式,它永远不会过时。

一个人的人文修养不只表现在口头上,更表现在符合礼仪的行动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说:“礼仪是文明的表现。今日讲究礼仪的学生,明日文明国家的栋梁。”这是对礼仪教育的充分肯定。

曾经有桃园五中风雪天搞校庆典礼的新闻,之后,新浪博客在首页做了专题,批评的人不少,很多人认为那是培养奴才。其实,这有点上纲上线了。笔者以为,迎来送往是人之常情,与培养奴才还是培养主人毫无关系。把要求学生参加校庆迎接贵宾说成培养奴才,这反映出某些人的礼仪意识严重缺乏。对此,“作文打假第一人”刘加民先生有过很深刻的论述:“礼仪,体现文明、秩序、热情等等,这是文明社会最常见的行为。如果要求学生参加学校的庆典,就是培养奴才,那么让学生埋头做卷子,培养的是什么?如果寒风刺骨会冻坏了孩子,那么,教室里四季如春会不会降低学生的免疫力呢?你既然天天抱怨孩子缺少吃苦精神,为什么又剥夺他们尝试‘真实生活’的权利?”包括重视礼仪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曾经是批判的对象,被骂得狗血喷头,但随着“大国崛起”,我们发现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没必要把重视礼仪当成封建糟粕。

看見日本人彬彬有礼,再看看我们的孩子粗鲁野蛮,这就是有无礼仪教育的结果。在网上聊天时,我喜欢用“您”,很多学生都对我用“你”。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的董继康老师曾说:“今年参加省里的比赛,同车里有很多东部地区学校的孩子,多么优秀、多么俊俏帅气,节目拿了各种奖项。领导高兴,指导老师高兴,孩子们高兴。在回来的路上却脏话连天,粗口、‘国骂’从小孩子嘴里喷出。我的精神近乎崩溃,不知领导及评委老师看到这一幕会作何感想呢?所以我相信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孩子都会演戏,并且演技很高,高到无技巧。这都是学生没有学习礼仪、素养不高导致的。”

对礼仪的重要性,我有亲身体会,自己很多事情的失败就是不懂礼仪。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了,我感觉在礼仪方面还很欠缺。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是礼仪方面的欠缺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好感,以致失去友谊甚至根本不能和别人形成友谊。因为大家都喜欢彬彬有礼,能够体贴照顾自己的人。在学生以后的求职中,礼仪会起到更大的作用。我们所传授的知识对学生以后发展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不敢过高估计,但在为人处事方面的作用,我觉得怎样高估都不会错误。很多人没有高深的学问,但由于懂得礼仪,做事得体,能够体谅他人,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因而在事业上得心应手。

在生活中,有些礼仪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礼仪是形式,但内容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否则内容就亡了。这种表现绝对不能说成是阿谀逢迎。

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各个学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对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和开发文明礼仪教育资源,坚持和拓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认真组织实施《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以便让文明礼仪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定陶县第一中学

山东荷泽274100)

礼仪以尊重为本 论文 第5篇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形成,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商务往来增多,如何才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除了需要卓越的能力外,还要掌握有效沟通及妥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优雅的企业形象,此时,商务礼仪便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商务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商务活动中对人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普遍要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而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就容易使人际间的感情得以沟通,使凝聚情感的作用发挥,建立相互尊重、彼此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心,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商务礼仪、尊重、交际

商务礼仪以尊重为本。一个人由内心而发对别人的尊重,这是商务礼仪的核心和精髓所在。商务礼仪并不是单单形式上的规范表现,而更多的是我们的心,我们内心的灵魂。而尊重指的就是:重视别人,并且重视自己,人的内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才能在商务交往中脱颖而出。

首先要自尊。

自尊是通过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穿着打扮来体现的,你自己不自尊自爱,别人是不会看得起你的。比如说一个最基本的,女士在商务交往中的首饰佩戴,原则是“符合身份,以少为佳”不能比顾客戴的多,不能喧宾夺主。礼仪是一种形式美,形式美当然需要一种展示,那么我们戴二件或二种以上的首饰,专业戴法是“同质同色”.不能形成远看向圣诞树,近看向杂货铺。而男士穿西装专业的问题,从专业上讲“三个三”:即三个要点,三色原则,含义是全身的的颜色限制在三种颜色之内,三种颜色指的是三大色系;三一定律,是讲身上三个部位:鞋子、腰带和公文包。这三个地方要是一个颜色,一般以黑色为主;三大禁忌,穿西装不要出洋相,第一个禁忌是商标必须要拆掉,第二个禁忌袜子的问题,袜子色彩、质地,正式场合不穿尼龙丝袜,不穿白色的袜子,袜子的颜色要以与鞋子的颜色一致或其他深色的袜子为佳。所谓尊重自我,就是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约束自身的行为,举止有方。而对自己而言,每个人都必须维护自尊:一是必须尊重自我;二是必须尊重自己的职业;三是必须尊重自己所在的单位;四是必须尊重自己所处的社会;五是必须尊重自己所属的国家。只有尊重自我才能尊重他人。其次要尊重他人。

因为在商务交往中,自尊很重要,尊重别人更重要。要想做到尊重他人,我们要对对交往对象要进行准确定位,就是你要知道他是何方神圣.然后才能决定怎样对待他。国际交往中礼品包装的价值,不得低于礼品的1/3,接受外国人的礼物时,要当面把包装打开,而且要端详一会,并要赞扬一下。和外国人一起就餐,不能当众修饰自己;不能为对方劝酒夹菜,不能强迫别人吃;进餐不能发出声音。这就是尊重别人。另外要讲规矩,比如接受名片,接受名片时如何做才是尊重别人,专业要求是有来有往,来而不往非礼也。要是没有也要比较委婉地回答,可以告诉对方,没带或用完了。商务交往中有时是需要一种“善意的欺骗”。

在我们社会中,人与人是平等的,尊重领导,尊重合作者,关心客户。这不但不是自我卑下的行为,反而是一种仪,说明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个人内在素质。每一个人亦应以尊重为本,如果你想在商场中成为大家喜欢的对象,就必须知道尊重上司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的人则是一种教养。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不懂得如何与别人正确交往。学习商务礼仪让我们明白如何与别人交谈,如何在当今的职场上得到别人的赞同。具体来说我们必须要做到两方面。

一、摆正位置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位置,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位置,而且自己的位置往往还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在操作礼仪,以礼待人时,每一个人关键要明确自己的具体位置。

二、调整心态

在现代商务交往中,我们必须更加要注重自己的心态,用平和的心态面对人际交往。我们必须学会“接受他人”,就是必须善解人意地接受对方的一切合乎情理的选择。例如:双排座轿车那个座位是上座。标准答案上座不止一个,专业说法是客人坐在哪,哪里就是上座。吃饭、乘车都是这样。社交场合不同上座位置不同,主人亲自开车时附驾驶位子是上座;二人同时座车,关系密切的坐在前面;专职司机或出租车时,附驾驶的位置的后面座位是上座,这时付驾驶位置是随员座,要人座vip,安保座,司机后面的座。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在商务交往中不仅中外有别,就连每个人都是有别的。例如:回民不吃猪肉,他们认为猪是神圣的。所以我们就不能送猪肉给他们,也不能给他们吃含有猪肉的食品。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对于商务礼仪以尊重为本,要做到尊重他人必须“有所不为”和“有所为”例如:能不能做什么事情,能不能讲什么话,自己心里一定要有数。尽量做到符合商务礼仪的规范。这样我们才能展示属于自己的魅力。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务礼仪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交往的必需。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应酬不仅是一种出自本能的需求,而是适应社会发展、个人进步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由此可见,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是现代人立足于社会,并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商务礼仪尊重为本 第6篇

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我们领导没什么本事,他还不是靠……”其实,不能这么说,有意见可以保留,不愿在此工作可以辞职,但是在工作岗位上下级服从上级是职业道德,是一种天职。如果下级都不服从上级,那么工作就无法开展了。

(2) 尊重同事

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都凭自己的一技之长胜任某一岗位,每个人都无法绝对独立地完成某一工作,所以,现代社会提倡团队精神。无论你能力有多强,没有其他同事的互相协作、互相配合,也无法成功地完成一项工作。

(3) 尊重下级

不仅下级要尊重上级,上级也要尊重下级。作为上级而言,尊重下级是一种做人的美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上级的工作,需要下级的努力及配合才能完成。实际上,容易跟下级产生矛盾的人,也往往是与其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人。领导干部要深谙其中的道理。

(4) 尊重客户

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客户的支持,公司就无法生存。为了使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做到尊重客户。

(5) 尊重所有人

商务礼仪以尊重为本(一) 第7篇

金正昆:各位好。这个问题,用我们专业的话来讲,就是要讲商务礼仪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要强调商务礼仪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基本理念是现在比较时尚的一个词,根据我庸俗的理解,大概就跟学中学、小学老师讲的主题思想差不多,就是基础要求,我们学商务礼仪,掌握商务礼仪最重要的是什么?应该讲是四个字,尊重为本。商务交往尊重当先,当然我们要知道,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做,那个问题怎么做,这个应该是说的,应该是了解的,但是,更高的层次,更高的要求,是要懂得尊重人。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前天我到一个单位开会,完了以后,公司的人请我们吃饭,点人数,后来我批评他了,他不单点人数,他还这么点,一、二、三、一、二、三,不能这么点的,用我们比较专业的讲法讲,掌心向下,表示傲慢之意,一个手指点别人,有教训之感,所以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点人数是掌心向上的,掌心向上,表示谦恭,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这是比较友善的做法,你也可以跟我说,你不懂,你也可以这么说,我们习惯这儿做,没那回事,关键是你心里有没有概念,懂不懂得尊重人。

当然,懂得尊重人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了解人,不了解人,谈何尊重?比如我们开个玩笑,招呼人,请远方的一个人过来,咱们请他过来,中国人是这样,老王,过来过来,中国人喜欢掌心向上,但是对欧美客人打交道,比方我说导游,我是翻译,我是外办的同志,经过训练的人知道,不能这么招呼的。对欧美人来讲,掌心向下招呼人,不是叫人,叫的是动物,是四个腿跑的时候,翘小尾巴的那个,当然招呼欧美人也不能这么招呼,尤其不能这样招呼,那是要练练,所以你要了解人。

再开一个玩笑,夫妻之间,朋友之间,都有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事,当然我们可以从家庭伦理的角度来讲,夫妻之间要相知相爱,无所不谈。那是从伦理道德部分的角度讲的,是必要的但是那里的相知是一个宏观的说法,其实从人际关系处理,从商务礼仪方面看的,不是对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的,甚至包括你们家那口子在内,在座的各位,我们的电视观众,你什么事都会跟你那口子说吗?金教授跟各位交代,我有两句话就不敢说,我的经验告诉我,说了白说,说了不得好报,说了不得不说,打死也不说。当然有些同志可能多一点,有的同志可能少一点,第一句话不能跟你们家那口子说的,如果你是个先生,不能跟太太说的那句话,说实话,这是个庸俗的社会经验,就是你跟她好之前,跟别人的女人好过没有,这个不能说。有时候两口子谈恋爱,会说实话,咱俩好了,无所不谈,你跟我好以前,跟别人好过没有,有经验的人不说,除非他知道,说了他记恨你一辈子,时不时拉出来遛遛,你找谁谁谁去吧。

实际上我们有经验的男人,包括正在热恋的,或者已经姻过去的同志,有句话不能跟你太太说的,这句话就是别的女人漂亮。男人成熟不成熟,说不说这句话是个标尺,有经验的人不在老婆面前说别的女人漂亮,不在女朋友面前说别的女人漂亮,甚至不在女同事面前说别的女人漂亮。因为女性有一个特点,善于比较。她比较比较,她绝对要比较。不比较同性不是女人。所以不管你老婆漂亮,但是不能说别的女人漂亮,你说别的女人漂亮,就等于侮辱她不漂亮,是可忍孰不可忍。不相信你今天晚上你回去看看,你没好饭吃的。你说她妹妹漂亮都不行,你说她妹妹漂亮,你将一年之内,见不着她妹妹,她不给你机会。

说起来是个笑话,但是了解人有时候也有用。我给你谈个庸俗,前几天是看世界杯,我们家里就发生了电视争夺战了,我们家的那口子爱看肥皂剧,我记得又演什么,风暴法庭,又演一个也不放过,她就看的如痴如醉,有一天我想看那个四分之一决赛,我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我坐那儿想看了,她在那儿看那个风暴法庭,我有我的绝活,正好那个女主角是宁静,宁静在那儿一出来,在那儿一表演,我就自言自语,我不跟她说,跟她说,她感觉有意,我自言自语,我说你看人家宁静怎么长的,人家咋就这么年轻呢,那人家都两个孩子了,人家怎么不像生孩子的样子,你看人家的那个眼神多迷人,她,啪,就把频道给我换了,我让你看,看球吧你。

商务交往是更高层面的问题了,从更高层面的问题来处理人际关系,也要了解人的形成,我打个比方,赠送礼品,私人关系也好,企业行为问题,在尊重社会规范法律伦理的道德的情况下,从纪念宣传的意义上讲,互赠礼品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赠送礼品,就要考虑一个对象化问题,你得知道他喜欢什么,但是这个不一般能做到,你说金教授,你喜欢什么,我送你点什么,咱们也是有身份的人咱们不会说,但是你可以根据一般的知识、教养,社会地位去做推测,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比如说,除了他喜欢什么之外,你换一个角度,用我们来讲,基层的角度,保底的角度,不赔本的角度,你要明白他不喜欢什么,他喜欢什么不容易做到,但是你要确保他不喜欢的东西不能送。这很重要。

我有一次到西北的省份去,那个地方穆斯林聚集地方比较多,我去讲课去了,大概搞接待的同志是临时来的,没有经验,走的时候给我讲,说我们民族地区热情好客,说教授给你带点民族特产回去,我说算了,坐飞机不方便,他说你带吧,不带就是看不起民族兄弟,给我上升到民族政策的角度上来讲了,我说那就带吧,我说你送我一个你们民族的小帽子吧,他们民族的小花帽很好看,我还跟他们套近乎,我用了专业词,送一顶卡帕吧,他们把那小帽子叫卡帕,我说你送一顶卡帕,第二天拿来了,帽子从包里一拿来,在场的同志都用幸灾乐祸的眼神窥视我,你知道为什么?那位同志送了我一顶绿帽子。当然我理解他,我搞这项工作,我对民俗有研究,刚才讲了你处于俗话的礼,我知道。他那个民族,穆斯林的,穆斯林是以绿色为吉祥色,所以买买提,阿凡提带绿帽子非常普遍,但是我们这种人,怎么能戴绿帽子,是可忍孰不可忍,不过我也刚才讲了,我也理解他,所以没有办法跟他翻脸,我不仅不不翻脸,而且还戴着他的帽子,跟他在一起合影留念。同志们对我那副照片的评论说,跟哭一样,所以尊重的问题是比较重要,尊重人丛专业的讲法,从学理的角度讲,注意两个侧面,第一个层面是我们大多数人比较容易忽略的,第一层面是要讲自尊,作为一个商务人员,要考虑到自身素质,企业形象,所以在大型活动之前,你要讲自尊,你没有自尊自爱,人家不会把你当回事,你自己都不把你当回事,谁会把你当回事,自尊是尊重的出发点,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在商务交往中,没有自尊自爱的人,是没有尊严的。是没有地位的。是没有形象可谈的。当然我们这里讲的商务交往中的自尊是通过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穿着打扮,方方面面表现出来的。

比如,说个最基本的,我们光强调自尊,要注意一个着装的问题,要强调一个着装的问题比如我们说个女同志的例子,现在职业妇女社会地位很好,男女平等,我们在城市里这个问题解决了不错,而且大家的经济地位提高了以后,形象上也非常重视,哪个女同志还不戴几件首饰,谁都会戴几件首饰,但是商务交往中对职业妇女佩戴首饰有讲究。基本的讲究有两个,叫做符合身份,以少为佳。首先你在商务交往中,佩戴首饰不能太多,不能喧宾夺主,要像上班个样子,要表现你爱岗敬业,不能抖搂你们家家财,说句不好听的,你比顾客打扮的还漂亮,谁伺候谁,谁为谁服务,所以要摆正位置,以少为佳。另外还要强调符合身份,用我的话讲,商务人员有些首饰是不能戴。我想请在场的同志配合一下,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女同志,我给你一分钟时间,然后请主持人点两位同志发个言。你认为女同志在工作交往中,在商务交往中,有哪些首饰是不能够戴的。一分钟时间给各位,如果愿意的话,我们再场的男同志也可以对女同志指手划脚,有时候旁观者轻。一分钟,请。商务交往中哪些首饰女同志不方便佩戴。

主持人:请中间的那位朋友。

观众:我的个人认为,我觉得很粗的手链,或者手镯,还有耳坠,耳环或者很长的或者是些很夸张的事物,比如很粗的项链之类的,我都认为不易戴,还有手上的戒指不能戴的太多了,只带个结婚戒指就可以了,要不然跟客户,把手一指会分散客户的注意力。我觉得不应该太夸奖,简单为主。

主持人:我们感谢这位观众朋友,下面请观众席上的这位朋友介绍一下

观众:我感觉像一些带有宗教信仰的,特别明显的一些事物不应该出现在商务礼仪中,我觉得过复杂的头饰也不应该出现。

我们刚才反复强调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刚才感谢两位小姐的发言,应该说你们讲的还是中规中矩的,用我们专业的讲,商务交往中,不能佩戴的首饰主要有两类,你们讲的比较具体,我从宏观上来讲,两类不戴,第一类,珠宝首饰不戴,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珠宝首饰是展示我们财力的,是说明自己社会地位的,珠宝首饰是下班之后,社交场合佩戴的,工作场合提供的是爱岗敬业的精神,是训练有有素的专业技能,不是财力,例如我是搞营销的,我卖药的,我戴了一个钻戒,懂行的人一看,这个钻戒值10几万,人家客人心里就不平衡,怪不得你要的这么贵,我的钱都跑你手上去了。他感觉不好,他产生不健康的影响,不能给他这个机会。还有一种首饰不戴。刚才我们那位小姐讲到的,耳环、耳坠不可以戴,这位小姐讲到了,夸张的头饰不能戴,用我的专业的话来讲,你们讲的都是很具体和很到位的,用我专业的话讲,就是展示性别魅力的首饰不能戴,但是要说实事求是的话,展示性别魅力的话,基本上是女性,我俩就没机会,我俩戴上一个戒指,戴说一个项链,就不像学者专家了。所以没机会,比如胸针就不戴,胸针戴在什么部位?我们大家是明白的,没有人戴在脚指头上的,你戴在胸部,别人当然就注意到那里,上班的时候,你为什么要人家注意到那里,你什么意思,你没意思,你不够意思,你不可以有意思,所以你不可以戴。

再比如举个例子,我信口开河,脚链在正规的场合,也是不戴的,什么人的戴脚链?一般是女孩子戴,而这个女孩子应该是身材比较好,专业讲法,腿长的比较漂亮,关键是走路好看,所以走路的时候,脚链会飘会晃,来告诉路人,瞧一瞧,看一看,上班的同志不能让革命同志走神,所以不戴。我这里讲的是礼仪层的一个基本层面,我们叫有所不为。

更高的层面是有所为。就是怎么做好一点,刚才讲了礼仪的一个解释是形式美,是美的表现形式,我们女孩子打扮自己,没人说,我就是想把自己打扮的不漂亮,我愿意,你管不着,这种人好象没有,虽然她谦虚,她不怎么样,但是她想给别人的印象都是怎么样,比方说,戴首饰,下面这个问题,我不要各位,有点专业难度,但是我希望你们用十秒钟的时间,脑子里面迅速过一过,我也希望男士们过一过,因为你家一般还有那口子,将来您年龄大的时候,也有儿媳妇,你要给予他们一个比较专业的指点。我想请问各位小姐、先生,如果你戴两种或者两件以上的首饰,有的是两种,有的是两件,比如说手镯,我可以戴尔两件,耳环我戴两件,戴两种或两件以上首饰时,你认为怎么能表现出自己良好的教养和服饰品位,戴两种或两件以上首饰时,专业的层次的水平在哪里?请问,十秒钟。我来说,专业讲法是四个字,叫做同质同色,说白了就是质地色彩要相同,内行看门道,看首饰是看色彩搭配和不和谐,看质地上不上档次,是真货还是假货,是A货还是B货。当然最专业的手法,就是你的首饰质地和色彩都是,也的时候达不到,也要保证色彩一样,因为质地不是一般人都能看出来的。

比如我举个例子,我现在去参加一个晚宴,我是一个女孩子,我要戴一个胸针是黄金的话,我的耳环不戴就算了,如果要戴,黄金的。我要戴一个戒指也是黄金的,甚至我金属眼睛的镜架,甚至我金属手表的表带,也是金色的,你觉得是不是比较和谐?现在流行戴白金首饰,我就感觉到我们全国各地城市的女孩子非常的时尚,媒体发达了大家都时尚,都一样,比如说现在的时髦女孩一看,戴黄的,戴白的可以看出来,时尚女性戴白金的,我现在要戴白金的磨砂戒指,我的项链肯定选白金的当然最好也是磨砂,没有磨砂买不到,或者暂时不想买,没有那个计划,我戴白银的也行,因为白银跟白银的色彩上协调,没有白银的,我戴不锈钢的,顶多它重点。但是一般敌人也发现不了。怕就怕有同志不对路,就是刚才两位说的,画虎不成,反类其犬。我那天简到一位女同志,戴了四棵戒指,一个玛瑙的咖啡色,一个翡翠的绿色,一个玳瑁的黑色,一个玫瑰金的彩色,项链在领子里面放着,冬天,我看不见,耳环两组,一紫一蓝,在我面前摆了一个非常时尚的POSE,她问我,我这身咋样?我说你听我说真话还是假话,她说你专业嘛,当然说实话了,我说你身上的东西基本上属于真货,她跟我说,不要避实就虚,我想问你好不好看。我说你要再让我说这句话,我就给你讲了,内容是对的,形式是不对的。不好看。质地色彩不相同,给我杂乱无章之感,我当时对她评价有二,我说你远看像一棵圣诞树,近看像一座杂货铺。

所以人是要讲自尊的,没有自尊,人家不可能尊重你,用莎士比亚话来讲,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自身教养的最形象的说明,这句话我觉得没有必要对任何人讲,但是我觉得对商务人有必要这样讲,不是你爱不爱穿,不是你会不会穿,是特定的场合,特定的身份,特定的要求,规定你这么穿。规定你必须所作所为,讲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比如我再举例,我们刚才既然说到女性的话题了,我们就不妨把这个问题继续下来,不过请你同志放心,我说了女同志的坏话,我会在集中的场合,说一说男同志的坏话。

我下面再想讲一个职业妇女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大家知道在商业交往过程中,职业妇女是要裙装的,要穿君子,因为正规的场合裙装是正装,裤装是便装,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请问您认为职业妇女裙装时,不能出现了令人贻笑大方的错误是什么?用我们北京话讲,怎么样不漏气。做的特好不容易,得有时间,得有经历,得有审美品位,得有专家指导,但是至少保底,裙子别丢人,没有人就是说,我们就是要丢人,我想请教各位,您认为职业妇女着裙装时,最不能有的问题是什么?

观众:我觉得职业女性裙装的时候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比如我们穿的长统袜,一定要超过我们裙子的下摆,而且颜色要和我们的套装协调,袜子上不能有洞,鞋子要和套装的颜色协调起来,要穿高跟鞋是浅沿的,不能穿靴子,另外我觉得作为一个职业女性,穿裙装的时候,在包里有一个备用的长统袜,以免在挂坏的时候,能够换一下,最好能够穿连裤袜。

金正昆:感谢这位朋友。我们小姐的发言应该是有专业水准,下面把这个问题给一个比较标准的回答。我们标准的说法是职业妇女在商务交往中,着裙装有所谓的五不准,五个不能出的问题,应该是至少两、三个这位小姐强调了。

第一个不准,商务交往中,有一种裙子是不能穿的,我在花五秒钟卖一个关子给各位,你们脑子里有一个概念,你认为什么裙子不能穿?其实有专业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我们当然不可能说,这个裙子那个裙子有什么不对,在商务交往的特定场合下,有这样一种裙子是不能穿的,越是正式的场合,越不能穿,越是正规的场合穿了以后就越丢人,当然我想各位不会,这种裙子就是黑色皮裙。我们有专业经验的人都知道,在正式场合,跟在商务交往中,尤其在对外商务交往中,黑色皮裙是不能穿的,尤其是在对外商务交往,这是国际社会一个不成文法。跟外国人打交道也好,跟涉外商人打交道也好,跟国际涉外商人打交道也好,一般对黑色皮裙的着装的女性敬而远之。我一般看到穿黑色皮裙的女士都绕行,因为我的经验告诉我,她们不是良家妇女。所以教养体现了细节的问题,黑色皮裙不能穿,场合划的比较清楚,是商务交往,高级商务交往,是高端产品。

这个不说麻烦,我有一次在北京参加一个活动,外事活动,真有个女同志穿着皮裙去了,我跟她讲,穿皮裙不合适,她以为我跟她开玩笑了,她说讨厌,我说,你给我少来这套。要么回家换衣服,要么不准她进去,我跟保安讲,谁让她进去,谁负责,她看我跟她翻脸了,她把裙子检查了一遍,然后充满自信的告诉你,放心吧,我这是真皮。她跟你划的不是一套拳。她不懂这个规范。

尊重礼仪 第8篇

(一)现代劳动制度的缺失使普通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处于弱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形态正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已经基本完成,劳动关系基本面的特征已演化为劳资关系,但体制转型时期的制度真空使劳动者的一些基本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他们对自身所享有的收入分配等权益几乎没有发言权,导致社会劳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目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内容不规范;最低工资制度没有得到全面执行,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尚未形成;超时加班现象比较普遍,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欠缴保险费现象严重;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不足,劳动争议处理周期长、效率低。

(二)分配制度中重资本、轻劳动的倾向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已经基本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明确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原则。目前,在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有三个分配主体,即劳动者、企业、政府。劳动者以工资的形式获得劳动收入,企业以盈余的形式获得经营收入,政府以生产税净额的形式获得纯收入。这种初次分配形式和格局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形成“新剪刀差”,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拉大,影响了劳动在分配中的地位。首先,政府部门作为国有资本的管理者,由于管理和监管缺位,失职和渎职现象严重,寻租行为普遍,致使国有资产和政府在初次分配中获得的纯收入大量流失,加上一些国有企业经营的短期化现象较为突出,造成本应为广大劳动者所共有的财富被少数人利用职权划归己有。其次,企业作为资本的代表者,在劳资关系的冲突中企业具有极大的决定权,尤其是目前民营企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如何划分企业盈余与劳动收入的比例过程中,企业占有明显的主动权,劳动者在与资方进行工资的讨价还价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加上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较多考虑吸引资本,看重资本的作用,使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障都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再次,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仅体现在工资收入上,虽然工资收入的高低体现了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但企业究竟在盈利中划分多大比例作为工资尚缺乏明确的规定,存在许多劳动者的工资尚难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现象。同时,在保证资本盈余后的净剩余的分配中,劳动者并未能参与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目前仅体现在按劳发工资上,劳动者不仅不能参与净剩余的分配,更未能体现按劳分配为主的参与净剩余分配上。

这种情况反映在现实中,就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出现了过分偏重资本、轻视劳动的倾向,造成收入和财富快速向少数资本要素拥有者集中,而作为价值源泉的劳动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却一直在下降,劳动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具体表现在:首先,在GDP所占份额中,劳动所得占比下降,资本所得占比上升。1978年至1983年劳动所得占GDP比重从42.1%迅速上升到56.5%,上升了14.4个百分点,但1983年至2007年劳动所得占GDP比重从56.5%下降至39.7%,下降了16.8个百分点。与一些相关国家相比较,2003年一些工业化国家雇佣者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分别是:美国57.5%,英国55.9%,法国52.7%,加拿大51.1%,澳大利亚46.7%,韩国44.0%。日本2002年的数据则是53.3%。我国现行分配体制下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明显偏低,并呈现不断降低之势,资本回报的比重却节节上扬。其次,普通劳动者的收入一直偏低。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十一五”期间,与城镇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速度相比,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微弱,2005年农民工人均年收入为8520元,仅相当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5%。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平均工资12年来只提高了68元,平均每年仅提高5元。第三,与世界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价值低估特点明显。世界劳工组织的统计分析指出:如果把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定为1.0,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分别是:香港为4.6,印度为2.5,韩国为2.6,南非为3.4,日本为2.9,美国为2.6。显然,与世界一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比较,中国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几乎被压到最低水平,而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也几乎达到最高水平,劳动力价格被严重低估,使劳动力再生产难以持续,所以才有近年来出现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等现象。

二、像尊重资本一样尊重劳动是现实要求

(一)收入差距加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现象突出要求尊重劳动

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却表现出扩大之势。以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间的人均收入差距为例,截至2007年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5.79元,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36的3.33倍;城乡人均收入差为9645.4元,增大到1978年城乡人均收入差209.8元的46倍。如果从地区间、城镇内部、农村内部以及行业之间的居民收入比较来衡量,居民收入差距更呈扩大之势。居民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现象的形成,除了与历史条件、资源禀赋、体制性因素、行业垄断和市场竞争等因素有关外,由于资本的稀缺性特点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较为突出,劳动的作用被忽视,资本在收入分配中处于强势地位,获取剩余的份额越来越大,劳动则在收入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获取的剩余份额越来越小,这种“强资本、弱劳动”现象的出现是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目前已超过0.48。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受到制约,也影响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显然,要改变目前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格局,尊重劳动,提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便成为必然。

(二)扩大内需要求改革目前的分配制度,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

投资是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来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极为明显,投资和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在50%~60%以上,2005年投资和出口的贡献率达到63.9%,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6.1%,与钱纳利的标准模式即绝大多数国家的最终消费率保持在70%以上相差甚远,即使与储蓄率很高的东亚国家最终消费率在65%以上相比也低许多。伴随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发展,世界经济均受到很大的冲击,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出口受到极大的制约,我国政府也迅速调整经济发展的思路,在加大政府投资的同时,扩大内需也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而扩大内需首先面临的是普通劳动者的消费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家庭年均收入在8000元以下的人口约达7亿人,这些低收入人群约占全国一半以上人口,尚处于温饱有余、奔小康的起步阶段,在全部人口中的消费倾向最强,对生活必需品最具消费和购买能力,对万元以上大宗商品的购买尚需不断积累和培育。这一消费群体是最讲实惠的消费群体,其需求与现有的供给能力较为适应,他们的收入快速增长是扭转目前消费不振、最终消费率低位徘徊的重要动力。因此,要扩大内需就必须改革现有的分配制度,使分配制度充分体现尊重劳动,尊重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三)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要求保障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人类社会进行再生产,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就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而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又是以劳动者能充分就业并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为基础的。长期以来,由于资本在价值分配中处于强势地位,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在价值分配中的主导地位未能体现,普通劳动者又普遍缺乏资产性收入,从而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广大农村表现为资产性收人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双缺失,表现在农村消费市场难以提振,有效需求明显不足。我国经济的拉动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也导致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人力资源得不到开发和充分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不断增加,使社会离心力加大,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2009年的“两会”把解决充分就业问题放在首位,面对2009年我国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2400万人,其中应届毕业大学生为611万人这一现实,国家不断推出改善民生的各种举措,特别是在就业、医疗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政策的制定和修改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反映了政府对普通劳动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的认识在提高和强化。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就必须重视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完善对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社会保障,不断提高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

三、在制度安排中实现尊重资本与尊重劳动的统一

(一)重塑初次分配制度,充分体现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

重塑初次分配制度,关键在于完善按劳分配为主的制度,使劳动者参与企业净剩余的分配,并逐步扩大劳动者参与净剩余分配的比例,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的根本形式和主体方式的特点。其实,在分配制度中提高劳动者的地位使劳动者参与分享企业价值增值方面,国外已经推出了一些新的制度安排,如企业利润分享制度、企业价值分享制度、企业所有权分享制度、企业管理权分享制度等。这些制度安排虽未改变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和企业主与职工的雇用关系,但反映了劳动者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重视。我们目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使劳动者参与企业净剩余的分配制度,从理论上看也具有基础。资本分享企业净剩余源于资本的稀缺性,但资本必须获得报酬不等于资本独占净剩余。企业所有的职工在企业净剩余的创造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企业职工提供的劳动与净剩余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联,他们不仅可以生产出自己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而且可以生产出剩余价值,让他们分享自己参与生产创造的剩余价值,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劳动积极性。问题是净剩余的确定应按什么标准,资本和劳动参与净剩余分配中又按什么比例进行分配。从数量上看,按劳分配的最低标准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的费用,否则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最低标准是银行的利息,否则便无投资动力。确定企业净剩余的标准,便应是在企业盈利中至少要扣除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最低标准后的企业盈利。至于劳动和资本在净剩余中的分配比例,则应根据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劳动和资本对财富创造的贡献以及社会稳定发展的要求来确定。总之,要通过制度完善,提高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贯彻和实施按劳分配为主体原则的前提,也是目前分配制度改革中应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构建公平分配的制度基础,实行统一国民待遇

目前,我国劳动者地位未能受到重视不仅表现在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中形成“重资本、轻劳动”的现象,而且表现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性质的企业间劳动的报酬和资本效用问题上。尊重劳动,不仅要尊重劳动在分配制度中的主体地位,还要尊重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企业中所有劳动者的劳动,创造劳动者公平竞争和充分就业的市场环境。首先,统一制度安排,统一国民待遇。国民待遇意味着全体劳动者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享有同等权利、机会和自由,同等的分享公共产品。从劳动的角度看,就是要使每个劳动者在大致平等的条件和规则下享有平等的参与竞争的机会,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具有参加劳动平等地获取收益的机会。通过统一的制度安排,在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公共物品使用等各方面取消不合理的制度限制,使广大劳动者具有同等的参与就业竞争权力,享有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的权利和获取社会保障的权利。其次,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创造公平竞争、公平分配的条件。生产条件分配的不均衡是造成劳动者之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生产条件的分配不公又受到体制和地方政府的强化。除了地区环境差异和经济基础差异外,我国行业垄断现象也极为突出。尊重劳动,创造劳动者公平竞争的环境,就必须打破市场分割,消除非自然行业垄断和市场进入壁垒,通过有效的政策和制度来调节,促进生产条件在不同生产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均衡分配,进而促进收入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均衡分配。再次,建立平等竞争、自由流动、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明显的分割特点,不同地区的劳动者就业进入条件和就业成本存在较大差别,后期生活成本区别更大。东南沿海和一些中心城市等发达地区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具有工作稳定、工资和福利待遇高、升迁机会多、发展前景好等特点;而中西部边远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工作环境差、工资和福利待遇低、升迁机会少,缺乏养老、医疗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因此,要建立平等竞争、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使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能自由合理地流动,就必须打破城乡分割,清除各种制度性壁垒,消除城市二元用工制度,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和流动按市场机制运行,劳动力的收入和报酬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三)建立和完善鼓励创业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制度体系,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

尊重资本,尊重劳动,在目前的环境下体现在使劳动者充分就业。而要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系,鼓励企业和资本拥有者不断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主寻找就业机会。首先,建立鼓励劳动者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大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不仅可以低成本实现就业,而且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鼓励劳动者创业的政策包括: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如成立劳动者创业指导服务机构,消除垄断和经营壁垒,降低创业准入门槛等;为劳动者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如对创业者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政策,进行税收优惠,减免创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简化创业审批手续,帮助创业者寻找好的创业项目,以及帮助创业者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等;出台差异性创业扶持政策,满足不同创业群体的创业需求。其次,建立和完善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政策体系。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资本拥有者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如对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和引导,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通过政策引导来改变劳动者的就业理念,并完善劳动者的就业培训机制和政策,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养,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第三,建立和完善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和社会保障的制度。目前,我国低收入人群的比例比较大,从分配制度上向这些低收入人群进行倾斜,是改善这类居民收入的现实选择,也可以有效调动这类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同时,完善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作为现代打工者的农民工,不仅许多企业没有给劳动者办基本的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即使一些企业给劳动者办有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也因缺乏全国性的统一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一旦回到居住地便无法延续办理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要使城市和农村低收入居民享有社会保障制度,使全社会的所有居民都能享有社会保障制度,而且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构建企业利润分配宏观指导和监控机制

企业利润的分配,不仅要体现对劳动者劳动的尊重,也要反映资本在企业利润创造中的作用。进行企业利润分配时,劳动者在获取工资后是否参与净剩余分配以及参与分配的比例确定,都需要国家提供一个相对明确的规定和制度安排。尤其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实施劳动者参与净剩余分配时是否有所区别,这些都需要国家有一个宏观指导意见。对企业工资收入的确定,国家也应有宏观指导意见,对不同地区和行业企业划定一个工资指导线,划定最高指导线、最低指导线和平均工资线,并发布地区性和行业性工资增长指导标准;完善国有企业工效挂钩的工资分配制度,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实行企业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健全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同时,国家也应建立一个相应的监督指导机制,保障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参与净剩余分配的权利和份额。如在确定劳动者参与净剩余分配的制度后,为确保制度的实施,管理层应对国有企业利润是否真实、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劳动报酬是否超分配进行监控,防止虚增利润和超分配现象发生;对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劳动者是否参与净剩余分配以及分配比例是否达最低标准进行监控等。通过宏观指导和监控,确保资本与劳动两要素在价值分配中的利益得到体现,实现尊重资本与尊重劳动的和谐统一。

摘要:目前,劳动在我国未像资本一样得到应有的尊重,“强资本、弱劳动”分配格局要求我国应像尊重资本一样尊重劳动。我国应从基本国情特点出发,在初次分配中建立充分尊重劳动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使劳动也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统一国民待遇、建立和完善就业体系等途径,实现尊重资本与尊重劳动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尊重劳动,尊重资本,按劳分配

参考文献

[1]沈卫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尊重劳动[J].学海,2007,(6).

[2]卓勇良.关于劳动所得比重下降和资本所得比重上升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7,(3).

[3]刘建强.论尊重劳动[J].湖南社会科学,2003,(4).

[4]杨大威.关于“尊重劳动”的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2).

[5]李克实.论尊重劳动的道德价值[J].河南社会科学,2003,(3).

[6]王萍.尊重劳动必须客观认识劳动的新变化[J].湖北社会科学,2003,(9).

[7]袁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理论研究——兼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条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尊重礼仪】相关文章:

尊重他人——学会尊重07-25

尊重别人、尊重自己08-15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06-14

尊重文本06-06

尊重自我06-12

尊重基础07-11

爱护尊重07-16

尊重之星06-18

尊重科学07-26

尊重生命09-14

上一篇:学前教育机构工作计划下一篇:小学教师国培线下活动心得体会